艺术设计与美学(04026)重点

艺术设计与美学(04026)重点
艺术设计与美学(04026)重点

(04026)设计美学复习详细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毕加索——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M.金兹堡——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

艾尔?利兹斯基——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

鲍姆伽通——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约瑟夫?帕克斯顿——“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保时捷——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七人集团”——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团体,强调“理性建筑”;

吉奥?庞蒂——30年代意大利最富才华的设计师、建筑师、教育家,意大利设计师协会创始人。创办《多姆斯》杂志;

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T型”车;

哈利?厄尔——美国工业设计师,通用汽车公司设计部主任,开创了企业成立设计部门的先河,也是推行“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的主要人物。1955年设计出卡迪拉克“艾尔多拉多”59型小汽车、“艾尔多拉多”型小汽车;

雷蒙德?罗维——美国工业设计师。设计出不少流线型交通工具;

罗斯诺普——美国飞机设计师。设计出“飞翔的翅膀”是世纪最经典的飞机造型;

格罗皮乌斯——德国建筑师,包豪斯首任校长,后任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包豪斯宣言》

迈耶——包豪斯第二任校长;

米斯?凡?德罗——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后移居美国,任教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提出“少就是多”观念;《巴塞罗那椅》

纳吉——包豪斯教师,对包豪斯发展方向的转变起重要作用,后移居美国芝加哥设计学院;

穆希——包豪斯最年轻的教师。《霍恩街住宅》

贝耶——包豪斯教师,现代字体设计的奠基人。移居美国;

保罗?雷纳尔——字体设计家,“未来体”Fotura的创造者;

马塞尔?布鲁耶——包豪斯教师,首次设计出钢管椅,开创现代家具新纪元;

英格?绍尔、格里特?绍尔——乌尔姆设计学院创办人;

马克思?比尔——包豪斯毕业学生,乌尔姆设计学院首任校长;

马尔马纳多——乌尔姆设计学院第二任校长;

马克思?布劳恩——德国布劳恩公司创办人,长期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合作。“布劳恩原则”;

古戈洛特、拉姆斯——乌尔姆设计学院教师,为布劳恩公司进行产品的系统设计,成为德国系统设计的典范。“白雪公主的棺材”电唱机;

奥托?艾舍——乌尔姆设计学院教师,“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企业形象设计;

埃托?索托萨斯——意大利“孟菲斯”设计组织的灵魂人物。《红色打字机》、“设计对我而言。。。”;

卡尔?马姆斯登——瑞典现代家具之父。提出“适度则永存,极端则生厌”;

汉斯?华格纳——丹麦家具设计师。“中国椅子”是模仿中式家具的杰出例子;

“丹麦现代设计群”——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丹麦家具现代设计师群体;

贝伦斯——德国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先驱。格罗皮乌斯的引路人

柯布西耶——法国建筑师,新建筑运动代表人物。《新精神》杂志、书籍《走向新建筑》

艾略特?诺伊——美国反对“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设计家。《IBM打字机》

诺兰?罗德兹——美国反对“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设计师。《派克圆珠笔》是世界上最早可换芯圆珠笔

德里达——法国解构主义哲学家;

爱因斯坦——现代物理学家,发现”相对论”;

马克思?普朗克——现代量子力学科学家;

亨利?庞加莱——混沌理论科学家;

施威特——德国达达派艺术家,拼贴艺术鼻祖;

马塞?杜尚——纽约达达主义的团体的灵魂人物。《签名的小便池》《有胡子的蒙娜丽莎》

罗伯特?史密斯——美国观念(大地)艺术家。《螺旋形防波堤》

理查德?朗——英国观念艺术家。《非洲马兰吉山上的圆圈》

安东尼?葛姆雷——英国观念艺术家。《土地》

艾伦?琼斯——英国最有名的波普艺术家、雕塑家。《人体仿真家具系列》

拉朗——法国波普设计师。《羊式座椅》

罗伯特?文丘里——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提出“少则厌烦”观念;《文丘里母亲的住宅》

罗伯特?斯特恩——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书籍《现代古典主义》

查尔斯?詹克斯——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书籍《后现代建筑语言》

菲利普?约翰逊——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美国电报和电话公司大楼》

“阿尔奇米亚”工作室——意大利米兰激进设计组织,孟菲斯的前身;

让?阿德——英国后现代设计师、艺术家。擅长设计金属家具;

菲利普?斯塔克——法国后现代产品设计师。《手镯表》

维克多?佩帕尼克——美国杰出设计师、理论家。书籍《绿色紧迫》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1943年提出“人的需要”理论;

理查德?罗杰斯、伦佐?皮亚诺——高技派建筑师。《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

弗兰克?盖里——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古根海姆博物馆》

艾森曼——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师。《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大哥伦布市政会议中心》

“纽约五人”——纽约建筑界巨头,有艾森曼、迈耶等;

扎哈?哈迪德——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师。《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

容闳——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

郑观应——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书籍《盛世危言》;

李圭——浙江海关税务司文书。书籍《环游地球新录》;

张之洞——洋务派官员。提出“若要与外国进行“商战”,必须注意“现代设计”。”;

黄炎培——近代教育家。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是第一个研究、推广职业教育的组织;

陈之佛——现代工艺美术奠基人。书籍《图案讲义》——最早的自编图案教材;

许衍灼——书籍《中国工艺沿革史略》,是中国第一部工艺史著作;

蔡元培——大学院院长,设立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倡导“美育”,亲自草拟“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

梁启超——著名思想家。为北京美术学校创立撰写《美术学校开学记》;

郑锦——北京美术学校第一任校长;

都锦生——杭州丝织工艺家。中国首幅风景织锦《九溪十八涧》;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金奖;

吕彦直——建筑师。《中山陵》

雷圭元——杭州实用美术研究会导师;

严智开——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复校,校长;

朱士杰——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主持设印刷、制版、摄影等工场;

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在北平建立了“中国营造学会”,后改名“中国营造学社”,发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开辟了中国近代学术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学术景观;

俞建华——设计理论家。书籍《最新立体图案法》;

朱见深——明朝皇帝。《一团和气图》,画中三人为:高僧慧远、道士陆静修、儒士陶渊明;

贝聿铭——著名华裔建筑大师。《北京香山饭店》;

赫尔佐格、德梅隆、李兴刚——联合设计完成“鸟巢”体育场设计;

让?博厄迪约——法国当代思想大师。提出“我们正身处一个信息愈来愈多,意识却愈来愈少的宇宙”

唐纳德?A.?诺曼——美国尼尔森?诺曼公司创始人。提出“功能增加倍,产品会复杂倍”;

迪特?拉姆斯——德国设计委员会主席,提出设计委员会宗旨;

L.V.贝塔朗菲——美国哲学家,创立“一般系统论”;

劳伦斯?艾洛威——英国评论家。提出“波普艺术”的观念;

理查德?汉密尔顿——英国波普艺术家。《到底是什么使得今日的家庭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为“波普艺术”作了定义;

安迪?沃霍尔——美国波普艺术家。《玛丽莲?梦露》、《绿色的可口可乐瓶》;

玛丽?宽特——英国设计师。设计出“迷你裙”,是时代的伟大发明;

保罗?罗马兹——意大利激进运动设计师。《棒球手套沙发》;

鲍勃?德兰——美国音乐家;

科拉尼——德国反功能主义设计师,“设计怪杰”。《仿生造型汽车》;

艾斯林格——青蛙设计公司创办人,后现代设计师。提出“形式追随激情”;

米兰?昆德拉——法国捷克裔文学家。《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二、名词解释

1、设计

设计作为人类一种自觉的社会生产活动,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萌芽,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史内。设计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运动,其含义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设计有两种表现形态:在一些情况下,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没有从生产中脱离出来,产品的原型保留在生产者的头脑中,生产者也就是设计者。在另一些情况下,设计是独立的运动,生产者根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

2、美学

美学是一门建立在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的社会科学。

3、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是美学体系中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是在现代设计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美学,它把美学原理广泛的应用于设计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中,包含了设计的功效性、审美性、理论性。

5、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运动,因为莫里斯所推崇的是复兴艺术的手工业,反对大工业生产。在他的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之下,一批年轻的画家、建筑师和设计师仿效他的主张和实验,形成了一个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的设计运动高潮,史称“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领域是家具与室内装饰,如莫里斯“红屋”的设计。另外工艺美术运动使金属制品的现代功用凸显出来,与家具、陶瓷相比,金工设计更少装饰。

6、德意志制造联盟

在反对装饰和否定“青春风格”的背景下,为探讨艺术、技术和工业的有机结合,德国一群热心的建筑家、艺术家、企业家联合起来,并得到政府的支持,成立德意志制造联盟。

联盟的目的是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德国工业产品的质量,并全面宣传和研究这个问题。宗旨把提高工业产品质量作为自己的最高目的,并把这种目的看作德国文化的工具。

7、风格派

风格派是一群拥有相似美学观念的艺术家们在1917年至1931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从立体主义走向完全抽象的国际艺术运动。它被谁理论界认为是“经典现代主义”的最主要基础之一。

8、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设计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在俄国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是在立体主义影响下派生出来的艺术和设计流派。构成主义设计还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强调设计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

10、流线型设计

流线型设计是一场由功能性设计演变成流行式样的设计运动,从交通工具外形设计开始,几乎波及所有的产品。产品外形都以圆滑流畅的流线体为主要形式,形成了以流线型风格为主的工业设计特征。

11、“布劳恩原则”或“布劳恩模式”

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布劳恩公司的合作最终将理性设计、技术美学理想变成现实并习惯成体系,产出所谓的“布劳恩原则”,成为德国高度几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设计的典型。成为德国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2、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

“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者心理老化,促使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的产品。

17、人性化设计

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把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来进行产品设计,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让人能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享受到更多的关怀。人性化设计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外,还需要社会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领域的各类人才的参与。

18、高技派

所谓高技派风格是把当代科技特色当做设计元素并加以夸张的形式来表现,其特点是把科学中的技术成分提炼出来,追求工业材料和加工技术的运用,用夸张的手法形成一种视觉冲击效果。

25、产品环境设计

产品环境指的是塑造产品的身份和体现其价值的东西。它包括获取产品使用所需要的所有条件:学会如何使用产品、了解产品的变化和改进、提供产品的元件、随时对之维修等,都属于产品环境的组成部分。如今一家知名的企业已不仅仅只是意味着它

能为消费者提供某些设计优秀的产品,还在于它能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设计优秀的产品环境。表明新时代的工业设计正从成型产品领域转向全面的战略性商业问题。

28、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指在大众中流行的通俗文化,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某一时期大众的共同心态和审美趣味,它最典型的特征是通俗性、流行性和大众趣味性。

大众文化还具有以下特征:

1.后现代性;

2.高度的商业化;

3.品位的世俗化;

4.标准化;

5.流行性;

29、精英文化

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在整个人类社会生活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的主体,是“经典”和“正统”的解释者和传播者,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精英文化承担着社会教化的使命,发挥着价值引导的功能,是全球化时代各国自身文化发展的根基,更是大众文化发展的根基。

三、简答题

1、阿尔文·托夫勒描述的工业文明社会(第二次浪潮)有哪些特征?

阿尔文·托夫勒将其特征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标准化特征;

2.专业化特征;

3.同步化特征;

4.最大化特征;

3、简述设计美的特征。

设计美的特征:

1.功能性。设计本质上就是设计人类特定的生活方式。

2.艺术性。设计活动是一种基于具体物质功能基础上的艺术创作活动。

3.技术性。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现代设计诞生以来,设计师一直努力在设计的艺术和技术之间寻找一种最佳的平衡。通常技术是产品物质功能得以实现的基本保证,是设计的基础和依托。

4.商业性。市场经济的商品化原则正在把设计演变成一种商业性的活动。

4、设计美学的类别?

设计美学的分类:

1.环境设计类,包括建筑设计美学、景观设计美学、室内设计美学、规划设计美学以及公共艺术设计美学等;

2.工业产品设计类,包括交通工具设计美学、家具设计美学、电子产品设计美学、服装设计美学、印染设计美学、时尚饰品设计美学等;

3.视觉传达设计类,包括影视动漫设计美学、多媒体设计美学、平面艺术设计美学、包装装潢设计美学等。

6、简述包豪斯设计学院历史与阶段

1919年,在格罗皮乌斯的积极组织和筹划下,包豪斯设计学院在德国魏玛正式成立,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强调设计的目

的是人不是产品,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1919年4月,包豪斯正式开学。魏玛时期的包豪斯办学条件艰难,在教学上还处于探索时期。学校采用的是“工厂学徒制”的教学方式。

1922年,在格罗皮乌斯精心组织和策划下,1923年8月15日至9月30日,包豪斯全面展出了师生的作品。展览总共吸引了国内外15000多名参观者,报界对展览给予了一致的好评。8月15至8月19日的“包豪斯周”,使展览达到了高潮。

1925年包豪斯因故迁往德绍,开始走向成熟发展的时期,实现性时期结束。格罗皮乌斯设计了一座新校舍,为其添加了一个副标题,成了设计学院,废弃双轨制教学体系。学校的规章、组织、课程也随之改变。孕育新型的工业设计师,同时积极的寻求确立与工业界的合作,更坚定地走产品市场化之路。

德绍包豪斯改变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筑系的开设,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职,迈耶成为包豪斯第二任校长。他排斥美学上的创作,只强调技术和材料的重要性。由于迈耶的政治立场,1930年他不得不辞职离开包豪斯。他的继承者米斯.凡.德.罗阶接替他成为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包豪斯开始变的更趋向于一所传统的建筑学院。

1933年,纳粹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他们的镇压政策,包豪斯被迫关闭,结束了它14年的历程。

7、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影响?

尽管包豪斯设计学院只有短短的14年历史,但他对现代主义运动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机构体系和模式,它的基础课程的安排、理论课程的比例、工作室制的教学方式,以及对设计学院与企业密切联系的探索等都深深影响了当代世界各地的设计院校及其教学体系。

包豪斯也深深影响了德国工业设计的全貌特征,从现代德国设计那种高度理性化和功能化、严谨、冷静的产品上隐约就能看到包豪斯的影子。

在包豪斯影响下形成的各种设计风格和思潮,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的设计语汇,活跃和繁荣了20世纪的设计局面,造成了这一时期多姿多彩的设计多元化格局。

9、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精神与贡献?

乌尔姆设计学院的精神与贡献,主要是以下几点:

第一,在设计思想方面,确立以理性和社会性优先为原则,反对为美和造型而去设计物品,因此,乌尔姆倡导的功能主义比包豪斯更具理性色彩。

第二,在教学方面,乌尔姆确立的理性和社会性优先的原则是通过相关的课程得到实现的。如在产品造型设计专业,其教育目标在于为日常工作、生活乃至生产的物品进行造型工作,这种造型涉及功能的、文化的、技术的及科学的诸要素,还包括确立新的使用方式。

第三,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教育是一种现代性、开放式的教育,它为现代设计教育建立了一个坐标。

11、简述孟菲斯设计运动的意义

孟菲斯设计运动是20世纪80年代世界设计界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他们在各国所举行的展览又把他们的设计新观念散播到世界各地,影响了其他。国家对设计的重新思考。孟菲斯设计运动向世界宣告了后现代设计观的到来,尽管初期它充满了激进和叛离……孟菲斯引发的后现代设计运动,其反经典设计、反高雅品位的特点和实验性特征,产生了许多异乎寻常的东西,几乎充斥了整个20世纪80年代。

12、绿色设计通常采用什么战略来实现?

绿色设计通常采用以下战略来实现:

1.设计中使用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如使用更清洁的材料,即它们的使用对环境和人几乎没有伤害。

2.在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在不影响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力求使用最少的材料,即不仅能减低成本,并且能在产品运输和储存

过程中占有更少的空间。

3.通过更先进技术的支持来实现绿色设计。

4.用富有创意的设计来简化或减少包装。

5.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对资源的占用。

6.通过好的设计延伸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和美学生命周期,这样可以尽量长地使用产品。

7.在设计初始就必须考虑产品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14、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哪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可大致概括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刚健有为、和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

第二,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

第三,重家族、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且精华与糟粕并存,要使传统文化的精华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要批判地继承,更要进行创造性的转换。

20、简述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

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与先进国家企业相比差距甚远。出现表现为以下方面:

1.战略方面

大部分中国企业的战略思考与战略规划能力大大落后与跨国公司,他们往往只追求眼前和短期的利益,只满足于通过别国的品牌、别国的技术、替别国公司加工而赚取微薄的收入,缺乏品牌意识,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

2.管理方面

在管理方面,无法做到与时俱进,体现管理的科学性,同时还带有主观色彩,尚未真正依靠制度和流程系统进行操作与控制,仍然存在诸如决策问题、文化及执行力的问题、有效控制成本及现金流危机、客户关系管理问题、核心团队建设问题等影响企业现在和未来的重大问题。

3.技术方面

在我国,高技术产品仍以国外品牌为主,一些关键的机器设备还需要进口,国产率低。许多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包装设计能力弱,缺乏吸收和创新能力,引进和模仿是主要技术来源。

4.资源方面

中国企业大多缺乏高素、复合型的跨国经营人才。我国制造大多依靠和利用的是有形资产和劳动力,而中国创造所利用和积累的大多是无形资产和技术与能力。

21、简述国内目前“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1.经济利益微博的“困惑”

中国是世界“制造大国”和“贸易大国”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中国制造业只是世界制造生产链中的组装车间,处于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困境中。

2.企业经济安全的挑战

过去中国大力发展制造业去忽略对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的开发和掌控,结果导致企业的发展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

3.国内资源生态环境的恶化

中国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生态赤字,制造业所带来的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和结构调整的瓶颈。4.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美国和部分其他西方国家有目的地针对中国产品质量的炒作,导致中国企业产品检测成本和质量保障费用提高。

面对“中国制造”给我国经济和出品带来的众多尴尬问题和困扰,努力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大力推进民族产业、培养自主的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以及打造真正的“中国创造”品牌,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又现实的挑战。

24、非物质数字产品与物质产品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非物质数字产品与物质产品最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形式、功能都是非物质性的,而传统的物质产品的形式与功能是直接通过具体物质本身表现出来的,

是可以直接让人直接触摸、实在感知的。

第二,非物质数字产品功能的实现对其外观表现形式没有约束,而物质产品功能与形式之间仍有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第三,非物质数字产品尽管没有实在可触摸的形式,但其功能常常比物质产品的功能要强大复杂得多,这也意味着消费者对其的操作也复杂得多。

26、大众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大众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后现代性;

2.高度的商业化;

3.品位的世俗化;

4.标准化;

5.流行性;

27、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表现在哪里?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冲突表现在:

第一,价值取向上的冲突,精英文化往往是社会生活恒常价值的传承者,宣扬一种人生意义的终极价值;而大众文化则是商业化和市场化的文化产品,不追求普遍和永恒,不诠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思考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第二,审美趣味的对抗,一般说来,精英文化是优秀传统和标准的传承者,它关注的是审美的永恒价值。而大众文化旨在创造短暂的流行时尚,实现其商业价值最大化的追求。

总之,精英文化追求的是持久永恒的价值,而大众文化则追求短暂的商业效应。

28、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异与同

不同点:

通俗文化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其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通常是对官方文化和精英文化的补充,有着相当大的稳定性。不同的生活环境使得通俗文化还常常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民族性特点。

大众文化则是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它主要通过媚俗的感官刺激和快餐式的审美体验来取悦大众、娱乐大众。另外大众文化是一种“快餐式”的即时性文化,追求流行与时尚,具有跨时空性特征。

相同点:

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也彼此相互吸收、借鉴。通俗文化的内容和素材常常成为大众文化挪用的元素,用大众文化工业生产的流程制作出来,这样通俗文化好像就演变成大众文化了。可以说通俗文化一旦被商业化,其本身就已经演变成为大众文化。

29、“孟菲斯”设计组织的设计带有浓浓的“解构”色彩,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孟菲斯”设计组织的设计带有浓浓的“解构”色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主义功能观的解构。

现代主义功能观强调以功能为设计的中心目的,反对任何装饰。而在“孟菲斯”设计小组作品展览上,直接使用夸张的形式、奇特的装饰以及大胆甚至有些放肆的鲜艳色彩,虽然看起来有些稀奇古怪,但让人觉得既轻松活泼又心情振奋的作品直接解构了功能主义的现代设计观。

2.现代主义产品语言的解构。

现代主义设计追求的目标是满足人体工程学中生理和物理的要求以及产品的实用性,因此其产品语义缺乏层次,往往只存在实用功能性语义而排斥产品的其他语义,使得产品过于单调和生硬,缺乏亲和力。而“孟菲斯”设计师们设计产品时不仅赋予产品的一种功能性的语义,且也应该有情感性、象征性以及关联性等其他语义的表达,体现某一种特有文化内涵的价值指标。

3.现代主义材料观的解构。

通过对材料内涵的发掘和组合使用,使产品成为一个以体量或感性物质为特性的和谐的复杂系统,向世界展示一个极富表现力的全新天地。

30、“孟菲斯”设计组织的设计手法有何特点?

“孟菲斯”设计组织的设计手法特点主要变现在:

1.波普涵延化,主要表现了一种通俗化的水平、流行文化与应用艺术的交织和联系。

2.装饰化,“孟菲斯”的设计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非常注重表面的装饰效果。

3.象征化,在设计中强调设计语言的多重表达,追求形式与象征含义的相互关联,是设计师所想表达的含义在这一关联中得

以表现。

31、简述“孟菲斯”设计的影响。

“孟菲斯”设计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设计体现的形象,二是形象表达的意义,但意义与形象并不完全吻合,而是模糊多变的。

以孟菲斯为代表的后现代设计实践,实际上就是为了打破现代主义理论在设计领域所造成的沉闷气氛而进行的探索。孟菲斯成员们带着具有情感性内涵的玩笑,设计着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物品,对以后设计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极大地丰富了当代设计的词汇。也由于其过于激进,不具备实用性,缺乏生存基础只能成为收藏家的珍爱,但它倡导的后现代设计观念和美学原则已慢慢深入到设计者和消费者的心中,至今仍深刻的影响着整个世界的设计。

32、青蛙设计公司的后现代设计观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青蛙设计公司的后现代设计观体现在以下方面:

1.青蛙设计公司的“形式追随激情”设计哲学,认为好的设计是建立在消费者的复杂情感基础上,而不仅是使用功能的完美

体现,但它不排除对功能的追求,相反它追求多元化的功能观------激情也在其中。

2.青蛙的设计原则是跨越技术与美学的界限,以文化、激情和实用性来定义产品。

3.青蛙的设计不再像以往那样常常以设计和创造一种新生活方式来强加于消费者,它更多关注于延续或提升消费者对某种生

活方式原有的舒适、美好的感受,这是一种对人性化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四、论述题

1、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10~15

一、设计表现形态的异同

二、现代设计的复杂性与易变性

三、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稳定性与地域性

四、对人类环境影响的异同

1)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通常采用以下的战略来实现:

1.设计中使用对环境友好的材料,如使用更清洁的材料,即它们的使用对环境和人几乎没有伤害。

2.在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在不影响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力求使用最少的材料,即不仅能减低成本,并且能在产品运输和储存

过程中占有更少的空间。

3.通过更先进技术的支持来实现绿色设计。

4.用富有创意的设计来简化或减少包装。

5.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对资源的占用。

6.通过好的设计延伸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和美学生命周期,这样可以尽量长地使用产品。

7.在设计初始就必须考虑产品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2)人性化设计

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把人作为设计的出发点来进行产品设计,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让人能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享

受到更多的关怀。人性化设计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外,还需要社会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领域的各类人才的参与。

人性化设计主要体现在对消费者的生理层次和心理层次的关怀上。在生理层次主要强调产品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今天,人性化设计的特点还体现在对消费者人群细分的关注上。例如:为儿童进行的设计,注重安全性、卡通性、游戏性和教育性;为考虑残疾人的心理需要进行的无障碍设计等。在心理层次上主要强调情感性、认同性及自我实现性。

3、论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对策。129~131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对策

1.自主创新

2.优化产品结构

3.创造品牌

总之,“中国制造”的崛起是世界经济崛起的一部分,不仅让中国经济腾飞,也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增长,成绩有目共睹。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符合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方针政策,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7、对当代商业设计美学中的恶俗面,我们应进行批判。主要有哪几个方面?

当代商业设计恶俗美学的批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造虚假需求的批判

在商业设计中,无论在符号系统还是象征逻辑中,产品都彻底地与某种实际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联系,产品的内涵变成了可以随心所欲替换的东西。

虚假需求,一方面是消费者陷入无穷的符号和形象的追逐中,造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作为人的特有领域的“需求”已经被商业设计所控制,需求不再是人性的体现,二是消费社会逐利的体现,个人仅仅作为维持社会发展的工具,社会成为真正的主体。

2.追求畸趣的批判

商业设计无时无刻不在为消费者设计着一面“美的谎言的镜子”,让消费者在各种美丽而虚幻的影像中,得到一种“吸毒式的快感”。

3.渲染性趣的批判

性趣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而又需要保持私密性的本能需求,在商业设计中却被刻意运用,作为企业吸引大众眼球、广告营销的策略。

4.过度设计的批判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的驱动下,商业设计把人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形态设计成显露个体文化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在文化和美学外衣的遮掩下,把少数富裕阶层的各种满足虚荣、夸耀财富、泛滥欲望的奢侈消费生活观念扭曲成为社会主流的生活价值观。

补充:重大事件(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

1、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人类文明的推进剂。

2、阿尔文·托夫勒描述的三次浪潮4~5、67~68

3、现代艺术走向抽象的转折点是毕加索引导的立体主义。

4、未来主义画家和立体主义相反,不是以不同角度观察静止对象,而是在静止中观察高速运动对象。

5、从哲学高度看,设计是存在的本质特征,我们的世界是被设计出来的,在设计中形成和发展。

6、现代设计三大范畴:现代建筑及环境设计,现代产品设计,现代视觉传达设计。

7、包豪斯德语的意思是“建筑之家”

8、20世纪60年代的波普设计是现代设计向后现代设计的转折点和起点。

9、“波普”是英文“POP”的音译,意思是大众的、流行的、通俗的。

10、“形而上者谓之道”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句子。

11、老子说的“道法自然”是先人对现代人的神圣启示。

12、“美学”一词源自德语Asthetik,是感知的意思。

13、19世纪中叶,英国煤的产量占全世界的2/3,铁的产量占1/2。

14、莫里斯提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由人民创造又为人民服务的。

15、《乔叟集》至今仍被书籍装帧界奉为现代书籍装帧第一书。

16、被设计理论界认为是“经典现代主义”的艺术派别是荷兰风格派

17、现代主义设计的两大内核是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

18、英国是把工业设计正式职业化、最早实行工业设计师登记制度的国家

19、世界上第一条产品流水装配线成功作业是在福特汽车公司。

20、法格斯工厂采用了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幕墙结构形式。

21、格罗皮乌斯认为建筑在所有视觉艺术中是至高无上的,其中又以哥特式教堂为代表。

22、追求“最低消耗,最高成效”设计理念的设计学院是乌尔姆设计学院。

23、现代物理学的三大支柱是相对论、量子理论、混沌理论。

24、后现代主义艺术的萌芽是达达主义运动。

25、提出“艺术作品不是供人欣赏的而是让人思考的”的艺术家是杜尚。

26、世界老龄大会规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占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7%,即进入“老龄化社会”。

27、现代建筑界的最高大奖是普里兹克奖。

28、被称为“世界上最有意义、最美丽的博物馆”是古根海姆博物馆。

29、中国近代首个博览会是西湖博览会,也是中国首个设计大展,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30、中国最流行的民间艺术是剪纸艺术。

31、《周易》“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2、“和”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精神。

33、中华民族的“含蓄”达到一种境界,就叫做意境。

34、“形具而神生”是荀况提出的。

35、现代设计的两大体系是欧洲设计体系和美国设计体系。

36、现代社会的主要文化形态是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足鼎立。

第3章课后思考题

1、简述后现代社会非物质设计的特征以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1.非物质世界是没有任何约束的;

2.非物质世界是不能控制的;

3.非物质世界是具有意识性。

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首先对精神上的满足与失望都有很大的影响,其次虽然没有可触摸和感觉,但是生活中却可以经常有幻想;

4、分析和评价身边的绿色设计现状和实践程度。

绿色设计通常采用以下的战略来得以实现:

1.设计中使用对环境友好的材料;

2.在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在不影响功能实现的基础上,力求使用最少的材料;

3.通过更先进技术的支持来实现绿色设计;

4.用富有创意的设计来简化或减少包装;

5.减少产品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对资源的占用;

6.通过好的设计延伸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和美学生命周期,这样可以尽量长地使用产品;

7.在设计初始就必须考虑产品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3、比较我国与设计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分析怎样弥补这些差距。

一是战略方面;

二是管理方面;

三是技术方面;

四是资源方面。

要弥补这些差距必须综合以上几点出发,找出自己内在原因,去改善各方面的缺点,去学习先进国家的优点,转移到到我国的实际情况上。把不符合发展的缺点革除,创新各方面的思路并得到实践。

4、怎样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请举例说明。

1.自主创新;

2.优化产品结构;

3.创造品牌;

如:海尔集团创新案例,有准确的品牌定位、准确的市场定位、海尔在自主品牌、自主研发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实现了从设计产品到设计市场战略的转变。

5.制造虚假需求的批判

在商业设计中,无论在符号系统还是象征逻辑中,产品都彻底地与某种实际的需求或功能失去了联系,产品的内涵变成了可以随心所欲替换的东西。

虚假需求,一方面是消费者陷入无穷的符号和形象的追逐中,造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另一方面,作为人的特有领域的“需求”已经被商业设计所控制,需求不再是人性的体现,二是消费社会逐利的体现,个人仅仅作为维持社会发展的工具,社会成为真正的主体。

6.追求畸趣的批判

商业设计无时无刻不在为消费者设计着一面“美的谎言的镜子”,让消费者在各种美丽而虚幻的影像中,得到一种“吸毒式的快感”。

7.渲染性趣的批判

性趣是人类的一种正常的而又需要保持私密性的本能需求,在商业设计中却被刻意运用,作为企业吸引大众眼球、广告营销的策略。

8.过度设计的批判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的驱动下,商业设计把人们的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日常生活形态设计成显露个体文化身份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在文化和美学外衣的遮掩下,把少数富裕阶层的各种满足虚荣、夸耀财富、泛滥欲望的奢侈消费生活观念扭曲成为社会主流的生活价值观。

建筑美学的知识点

艺术史和美学史上的6种解释:美学标准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什么成就了伟大的艺术? 作品必须体现艺术家精湛的技艺 艺术家的技艺一直不是哲学史和美学史关心的重点,通常也不构成任何哲学家之艺术观的核心。 欣赏艺术作品与艺术家本人全无关系,这等于说人们不需要考虑艺术家的艺术技巧。 罗杰·斯克鲁顿“一个人若觉得风雨侵蚀而成的塑像与手工雕刻的作品之间毫无区别,他就没有阐释作品甚至理解作品的能力。” 作品必须给人愉悦的感受 艺术给人带来的愉悦,被视为艺术价值的关键,但强调“适度”。 康德清楚的区分,他认为,真正的审美愉悦是非功利的。 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 艺术作品必须传达艺术家的情感。艺术作品反映了艺术家的情感,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欣赏者。 托尔斯塔认为,艺术作品旨在诱发观众、读者或听众的情感。 作品必须传达重要的道德教训,或帮助我们过更美好的人生 托尔斯泰认为,无论我们沉浸在一件艺术作品当中还是以其他方式来欣赏它,完全是个主观问题。任何试图对审美趣味标准作出客观规定的尝试注定都会失败。然而,有一个方法可以让我们客观地评价艺术作品,那就是它的道德内容。 席勒认为,通过艺术,我们得以向世界敞开;一个创造性的戏剧给我们的启示,甚至都能使我们了悟世界的意义。艺术使我们的身心得以修养,帮我们走向自我提升之路。 作品的形式特征必须具有和谐和美感 有些哲学家认为,艺术作品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它描绘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而是体现在它以何种形式组合而成。 作品必须展示艺术家对现实的洞察 通过揭示现实世界的一些重要的一般特征,艺术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现实。 荀子,音乐反映了天道的和谐,通过养成正确的音乐欣赏方式,我们就能深刻理解终极真是。叔本华,艺术反映了真实世界的基本特征——意志,它是宇宙一切活动背后的动力。 康德对于“美”的定义:美得概念是人类思想的一种独特、自主的运用。 美学的首要任务,就在于对某种思想认识的正确理解,即对体验和判断能力的理解。 建筑美学与建筑理论: 建筑理论的意图在于阐明准则、规律和规则,它们指导着建设者的实践。 维特鲁威、阿尔伯蒂等,为建筑各部分的系统结合和建筑部件的装饰制定了许多规则。 只有当建筑理论具有普遍效果时,才能对美学有所冲击,因为那时他必须以取得建筑美的本质为其目的。 建筑的明显特征:功能性 首先,实用功能。建筑是人类生活、工作和进行礼拜的地方。在决定某种形式之前,建筑首先要满足需求和愿望。

艺术设计与美学(04026)重点电子教案

(04026)设计美学复习详细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毕加索——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M.金兹堡——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 艾尔?利兹斯基——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 鲍姆伽通——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约瑟夫?帕克斯顿——“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保时捷——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七人集团”——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团体,强调“理性建筑”; 吉奥?庞蒂——30年代意大利最富才华的设计师、建筑师、教育家,意大利设计师协会创始人。创办《多姆斯》杂志; 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T型”车; 哈利?厄尔——美国工业设计师,通用汽车公司设计部主任,开创了企业成立设计部门的先河,也是推行“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的主要人物。1955年设计出卡迪拉克“艾尔多拉多”59型小汽车、“艾尔多拉多”型小汽车; 雷蒙德?罗维——美国工业设计师。设计出不少流线型交通工具; 罗斯诺普——美国飞机设计师。设计出“飞翔的翅膀”是世纪最经典的飞机造型; 格罗皮乌斯——德国建筑师,包豪斯首任校长,后任哈佛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包豪斯宣言》 迈耶——包豪斯第二任校长; 米斯?凡?德罗——包豪斯第三任校长,后移居美国,任教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提出“少就是多”观念;《巴塞罗那椅》 纳吉——包豪斯教师,对包豪斯发展方向的转变起重要作用,后移居美国芝加哥设计学院; 穆希——包豪斯最年轻的教师。《霍恩街住宅》 贝耶——包豪斯教师,现代字体设计的奠基人。移居美国; 保罗?雷纳尔——字体设计家,“未来体”Fotura的创造者; 马塞尔?布鲁耶——包豪斯教师,首次设计出钢管椅,开创现代家具新纪元; 英格?绍尔、格里特?绍尔——乌尔姆设计学院创办人; 马克思?比尔——包豪斯毕业学生,乌尔姆设计学院首任校长; 马尔马纳多——乌尔姆设计学院第二任校长; 马克思?布劳恩——德国布劳恩公司创办人,长期与乌尔姆设计学院合作。“布劳恩原则”; 古戈洛特、拉姆斯——乌尔姆设计学院教师,为布劳恩公司进行产品的系统设计,成为德国系统设计的典范。“白雪公主的棺材”

中国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第九讲中国艺术中的美学思想 一、中国艺术中的形神问题 正像中国造型艺术中“不似似之”的原则:“太似则呆滞,不似为欺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既不具象,又不抽象,徘徊于有无之间,斟酌于形神之际。”中国艺术追求超越于形似之外的神韵的秘密。 二、中国艺术中的动静关系 中国艺术或在静穆中求飞动,或在飞动中求顿挫,或从常态中超然逸出,纵肆狂舞;或于断处缺处,追求一脉生命的清流。总之,静处就是动处,动处即起静思,动静变化,含道飞舞,以达到最畅然的生命呈现。舞之精神贯穿中国艺术。中国哲学强调以静制动,在宁静中表现活泼泼的生命精神(舞使其动了),阴阳相摩相荡,一推一挽,即是舞了。中国艺术中极为明显的重视线条的倾向(即使在非造型艺术中,重视线条的精神仍然不可忽视),舞的精神是其最好的象征(舞是形,是姿容,中国人认为,舞的精神在线条,抽象的线条,而不是块面)。 三、中国艺术中的含蓄问题 曲胜过直,忍胜过躁,力从内在的冲荡来,胜过外在的强力,美从迷离中寻来,胜过通透的美感。中国艺术的世界宛如一条弯弯曲曲的小径,赏艺人沿着这条小路悠然前行,在那深深的处所,有一无上妙殿。 四、中国艺术中以小见大的思想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中国文化有见微知著的智慧,中国艺术有以小见大的特殊创造方式。心灵的活动是在有限中表现出无限。一切艺术的表现与其说是对对象的表现,倒不如说提供一个引子,一个开始,让人联想起无限的江山来。小的世界可以延展,大的世界却容易黔驴技穷。 五、中国艺术中大巧若拙的思想 中国艺术家于散木中求全,怪石中求春,在丑陋中发现美意,在迷离中玩味清幽。他们认为,以巧追巧,并不能巧;拙中见巧,方是大巧。 六、中国艺术中荒寒冷寂的境界

艺术与审美复习卷

艺术和审美题目周超琼 绪论人生境界和加强审美教育 1.以下哪一项不是中国古人所讲的人的精神境界的内在心理状态表现?(单选题) A:胸次 B:格局 C:胸襟 D:怀抱 2.以下哪一种说法不妥当? (单选题) A:大多数人,从来不想尝试超越自己可能性的局限,很多人是以低于自己一倍的效率在生活; B: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一定有可能比现实中的自己更伟大,我们都有未被利用或发展不充分的潜力; C:只有那些已经走到自己力所能及高度的人才是自我实现的人; D:创造性的人几乎竭尽所能,使自己趋于完美。 3.加强美育教育是培育创新人才的迫切要求,以下哪些项论述是正确的?(多选题)全部A:在科学发明活动中,科学家常常因为追求美的形式而走向真理; B:美育可以激发和强化人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 C:在科学研究中,美感对于发现新的规律、创建新的理论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美感要靠美育来培养; D:一个人要成就一番大事业、大学问,除了要有创造性之外,还要有一个宽阔、平和的胸襟,而这正有赖于美育。 4.以下关于20世纪末、21世纪初经济发展趋势的描述,哪些正确?(多选题)所有 A: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世界各发达国家的重要的支柱产业; B: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成为最有发展前途的产业,说明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创意的时代;C: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是21世纪世界上最大的产业之一; D:商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逐渐超过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而成为主导价值。 5.“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带给我们众多启示,其中最核心的启示是?(单选题) A:商品必须有醒目的设计风格,否则难以在市场上获得成功; B:只有多学科教育背景的研究团队才能研发出畅销的产品; C: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和科学的嫁接; D:最简洁的产品设计才是最好的产品设计。 绪论章测试 1 【单选题】(20分) 下面哪一项关于人生境界的说法不正确? A. 一个人的工作和事业,当然最能反映他的人生境界,最能反映他的胸襟和气象; B. 一个人的审美趣味、审美追求,从他的艺术爱好,一直到他的穿着打扮,都体现一个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追求; C. 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包括一些生活细节,都能反映他的精神境界,反映他的生存心态、生活风格和文化品位; D. 一个人的人生境界,只会反映在超功利的人生层面上。 2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阅读理解及答案

《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阅读理解及 答案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容讲课稿

音乐美学部分重点内 容

√绪论 1、音乐美学:音乐美学既是美学——艺术哲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它是以 研究音乐艺术的美学规律为宗旨的一门基础性的理论学科,特别把音乐的本质和特性,音乐的形势和内容,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音乐的功能,音乐的美和审美作为研究对象。 2、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课题:1 关于音乐的本质的研究 2 关于音乐的本体的研究 3 关于音乐的美和审美的研究 4 关于音乐的功能的研究 5 关于音乐的实践的研究 6 关于音乐史学的研究 3、音乐美学的研究方法:1 哲学法 2 心理学法 3 社会学法 4 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新拓展 √第一章 1、音乐的感性材料:指并不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物质需要,不是作为人们生活中的物质必需品而存在的物质材料,最明显的特征是非实用性,与人的心理行为发生直接的关系,我们把这种构成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叫做感性材料。[一种艺术媒介] 2、音乐艺术的感性材料——声音 3、音乐感性材料的基本属性:1 非自然性——创造性(与自然声音相比) 音乐的声音是非自然性的,通过人的思维活动创造的音响,一种创造性的声音 EX:自然界的乐音排列出规律的顺序→重新排列找到音的倾向性并解决→单声部 音乐到复调音乐→和声→曲式学/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自

然声音有时也出现在音乐作品中,西方先锋派,美国埃德加 瓦利《电离》使用汽笛声 2 非语义性——表情性(和语言比较) 音乐的声音不同于语言,人们通过语言进行各种社会交往活动,音乐声音仅仅限定 在艺术范围内只作为一种艺术交往而存在,如《梁祝》小提琴大提 琴对答 3、音乐的音响与某些语义性内容共同的表达因素:表情音调,通过高低,大小,刚柔,粗细等音 调变化表达 EX: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梁祝在楼台相会——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对答,情人离别时内心表达 4、音乐感性材料的非对应性特征(音乐中所体现出的自然声音或语言含义与这些自然的和语言的 声音本身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在音乐的声音和它的含义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因素,它促使人们去想象和联想,以沟通艺术与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叫做表现。 1)音乐感性材料的模仿性:模仿即照某种现成的样子或现象学着做,音乐中的模仿主要指用音乐的音响模仿现实生活中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也就是通过声音来表现声音。如,唢呐曲《百鸟朝凤》模仿鸟叫 2)音乐感性材料的象征性:即用一种现象去表现另一种在外形上和他完全不同,但在含义上相同或相近的现象,音乐的声音可以通过象征性的手段去表现某种客观现象或物质对象。 如,德彪西《大海》用定音鼓的弱奏象征大海的平静。 3)音乐感性材料的暗示性:即不去指明它而是靠人自己去理解,音乐声音的暗示主要是语义性的,往往从对现实对象的概括中而来的,通过声音造成的特定气氛去暗示某些事物和现象。如,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引子通过声音所造成的惨淡的气氛暗示乐曲悲剧性内容

设计美学复习资料(04026)

艺术设计与美学复习资料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2——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2——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2——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 牛顿2——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3——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4——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7——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7——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7——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毕加索7——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M. 金兹堡9——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艾尔·利兹斯基30——俄国构成主义主要代表。海报《红楔子攻打白色》 康定斯基9、43——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包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28——“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9、29——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29——“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鲍姆伽通16——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16——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15——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16——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16——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16——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约瑟夫·帕克斯顿21——“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23——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23——英国艺术设计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27——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31、54、134——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保时捷32——电动汽车之父,开发出“大众汽车”、“甲壳虫” 弗兰克·皮克34——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艺术美学总结教学内容

艺术美学总结

一、 二、填空 1、 2、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体现。 3、 4、《泉》是杜桑的作品。 5、 6、《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作者是保罗高更。 7、 8、《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涅尔,圆舞曲《蓝色多瑙河》的作者是小约翰施特劳斯。 9、 10、审美,本意是感性或感性认识。 11、 12、席勒把诗划分为素朴的和感伤的两种类型。 13、 14、当代杜桑的《泉》和约翰凯奇的《4分33秒》以惊世骇俗的反叛方式挑战了经典的艺术规则。 15、 16、中世纪园林主要有两类:修道院式、城堡式。 17、 18、中国皇家园林代表是颐和园和避暑山庄。 19、 20、我国最早的创作理论著作是《考工记》。 21、 22、京剧的唱腔以徽剧的二黄和汉剧的西皮为主。 23、 24、黑格尔指出情感表现是音乐的最基本内容。 25、

26、音乐的媒介是一种有组织的乐音。 27、 28、美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语,本意是对感观的感受。 29、 30、艺术的基本元素:符码、意象、情感和意义四个单位。 31、 32、雕塑是的一座城市的精神意义、文化象征意义(纪念意义)、和景观意义,相互交织而又相辅相成。 二、 三、名词解释 1、 2、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形式或结构,或者说,是一种有意义的、高级的形式和结构。艺术都是以一种相对统一的、富有内涵的形式和结构呈现出来的。 ·艺术与非艺术的分野: ①功利性的有无和独异性的有无 ②想象力的有无 ③创作活动中自由意志的有无 ④技术是可重复的也是可替代的,艺术则不行 ⑤艺术是为了审美娱乐、确证和完善生命

2,、什么是反艺术? 是指一种为标榜或现实艺术表现的个性化而采取的极端的反艺术传统和规则的行动(包括创作本身),其标志就是对传统的艺术语言的解构。 3、 4、什么是反美学? 其实就是对美学的传统规则和意义的拓展、反叛和超越。 反艺术往往同反美学相关,反美学却不一定是反艺术。 5、 6、什么是意象? 是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在实境向虚境转化的时候,象与意开始融合,情与景形成统一,最后生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感性形象。 7、 8、艺术技巧:即专门化的形式操作的才能,是艺术家在创作中选择和处理各种素材、塑造形象所采用的适合的方法和手段。 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①前人积累的经验; ②是经由个人探索而获得的个人经验; 三、 四、简答题 1、 2、审美的生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自考设计美学

1.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 人的形式感是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包含节奏、韵律、均衡等感受。 2.节奏:是事物在运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周期性连续过程,它是一种有规则的重复,产生奇异 的秩序感。 3.人对节奏的认识,是在什么过程中形成的? 具体的劳动过程中 4.内容:是指事物的全体组成部分,及其特性、内部过程、联系、矛盾运动和发展的统一。 5.形式:是指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类型和结构。 6.审美形式:是审美对象的感性形式,也就是说,作为感觉对象的形状,质地,色彩,一 级构成某种空间秩序的相互关系和外在形象。 7.形式美具有哪些形式法则? 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对称于均衡、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 8.韵律一词最初出现于哪个领域:诗歌 9.解释比例与尺度的基本概念 比例构成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匀称关系;尺度是一种衡量标准,涉及对人的生理和心理适应性。 10.形式美:形式美是事物形式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含的审美价值。 11.分析理解对比与对称的概念 对比是对事物之间差异性的表现和不同性质之间的对照;通过不同色彩、质地、明暗、和肌理的比较产生鲜明和生动的效果,并形成在整体造型中的焦点。对称是事物的结构性的原理,它是一种变换中的不变性,它使事物在空间坐标和方位的变化中保持不变的性质。 12.生态美:与满足人的需要相关联的审美价值 13.生态美与自然美的区别 自然美是大自然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审美价值,它可以满足人们一种情感寄托的“畅神” 或“比德”作用,成为一种激发情感共鸣的对象或道德的象征物. 生态美是直接满足人们的生态审美需要,在这里审美主体是融入其中的,构成直接参与者。 14.在高科技时代,技术美的意义何在? 在高科技时代,对技术美的研究,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①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也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②对技术美得历史研究表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③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社会目的性相统一而取得的自由形式,作为人的创造物,它超越了技术的自发性,突出了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社会目的性的特征;④美哉和谐。技术美强调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⑤技术美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 15.艺术: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作出的审美反映和精神建构,他以特定的物质媒介将人的感受, 审美经验和人生理想舞台化和客观化,以艺术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 16.艺术美:以表现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的美。 17.谈谈生态美与自然美的区别 答生态美是与满足人的生态需要相关联的的审美价值。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与自然美的不同在于其价值构成中,主体的需要的性质是不同的,自然美是大自然自身具有的一种审美价值,满足人们的情感寄托,人在自然美的形成中只是旁观者;而生态美则是直接满足人们的生态审美需要,其审美主体是融入其中的,构成直接的参与者。 18.设计怎样体现出生态美? 生态审美是人把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环境作为审美对象而产生的审美观照。生态美只有内在于生态系统中才能感受到,也只有人通过生态过程本身才能感受到。生态审美涉及整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对象世界的交融与和谐。 19.通用性设计:非个性化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设计如中国古代建筑和传统服饰等的设计。 20.为什么说人的形式感的形成是审美以及形式美产生的根源?

艺术设计与美学

艺术设计与美学刘子川考试大纲 艺术设计与美学 每章重点 作者:刘子川 第一章何谓现代设计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是现代设计与美学。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现代设计”的诞生;了解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了解现代设计美学的概念及特征; 本章重点:设计美学的界定和特性。 本章难点:现代设计美学的意义。 二、课程内容 1、现代设计诞生的背景 2、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3、设计美学 三、考核知识点 (一)现代设计的诞生背景。 (二)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三)设计美学的界定。 四、考核要求 (一)现代设计的诞生

1. 识记:现代科学观的建立、基于工业化背景下的社会总景观。 2. 领会:基于机器文明的现代艺术。 3. 简单应用:现代设计诞生的综合背景。 (二)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 l. 领会:现代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设计的异同点。 2. 简单应用:现代设计的复杂性和易变性、传统工艺美术的稳定性和地域性。 3. 综合应用:他们各自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影响。 (三)现代设计美术的界定 1. 识记:现代设计美学的概念。 2. 领会:现代设计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3. 简单应用:现代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特征和类别。 第二章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 一、自学和考试基本要求 本章是工业经济时代的设计观念与美学思想。通过本章的学习,从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设计运动,掌握现代设计诞生的过程;从“包豪斯设计学院”到“乌尔姆设计学院”掌握功能主义的形成;对欧洲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的阐述,使学生了解到功能主义在欧洲的具体体现;对美国现代主义的设计体系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在美国不同的体现。 本章重点:现代设计的欧洲体系和美国体系。 本章难点:这两大体系产生的环境以及对世界设计发展的作用。 二、课程内容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

美学概论复习重点 第一章什么是美学 1.文献记载表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是最早的开始思考美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因之成为西方从形式角度研究美和艺术的滥觞。 2.柏拉图的对话《大希庇阿斯》,是西方历史上第一篇企图给“美”下定义的文章,代表作《理想国》。 3.维柯提出“诗性智慧”。 4.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美学之父”,1750年出版了以“美学”命名的书,从此开始了美学的学科史。 5.康德主要着作是着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趣味判断就是它的美学。 6.如何理解“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 首先美是与人相关的,是属人的现象,没有人也就不会有美。 “美的现象是属人的现象”是研究美学必须恪守的第一底线,这就意味着: ①在没有人之前,世界上不会有美的现象,一个物理事物如果不与人发生关系,也不可能具有任何审美意义。 ②美的现象不会出现在其他非人类的活动领域,如一只蝴蝶在花丛中嬉戏,但它却绝不会感受到花的美。同样, 一只蜜蜂虽然在建巢方面,可以与最伟大的建筑师相媲美,但它筑巢时绝不会使用“美的尺度”。 ③凡是说到“美”时,都意味着它是指一种人与对象之间所形成的独特的“关系”,除了这个独特的“关系”领 域外,美不可能出现在别的任何关系。 7.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的审美活动。 所谓审美活动,就是人在其历史性的生存展开中所形成的生存境况的形式表达,即“存在性境域的显现活动”:它包括:审美活动的起源、审美活动的经验形态、审美活动的本质以及审美活动的形式呈现(符号形式、艺术)等主要方面。 8.研究美学所适用的方法:①哲学的和逻辑的分析方法②符号学和语言学的方法③心理学的方法。 9.美学的目的是成就人自身。①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自由②从审美活动认识人的完善③培养审美能力,创造美的生活。 10.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曾说过:只有感性的人是野人,只有理性的人是蛮人,而真正自由的、完善的人则是理性与感 性完美结合的和谐的人。 课后思考题: 1.“这朵花是红的”和“这朵花是美的”是两种不同的判断,前者属于性质判断,后者属于趣味判断。你还能举出别的例子吗? 2.你同意“美不是物理的事实”这一判断吗?为什么? 3.在你的阅读或观赏经历中,是否有一部作品深深地触动你?思考一下这种触动是否改变了你? 第二章审美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神话一般分为三类:①起源的神话②诸神的神话③英雄神话 2.“手艺”:就是身体劳作的有目的性活动与事物在这种劳作中所显现的“合目的性”的本性之间、身体劳作的活动方式与事物的“合目的性”本性的显露方式之间的完美契合。当这种契合达到炉火纯青、巧夺天工的境界时,就是“艺”。3.使得诗性直观从巫术直观中分离和解放出来的力量,是理性思维的崛起。 4.在苏格拉底死后,神话世界开始崩溃,他所主张的“认识你自己”“知而后幸福”等理性原则,成了人们所普遍接受的原则。 5.巫术直观的意义(30页) 6.神话运思的特征(37页) 课后思考题: 查阅一些原始艺术的资料,谈谈从原始巫术符号活动中诞生的原始艺术有什么特点 第三章美感经验 1.美感经验:从心理感受上说,就是审美活动(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鉴赏)发生时所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心醉神迷的瞬间经验状态。在这一刻,你的整个生命仿佛被一种神奇的光所照彻,你的身心仿佛被凝结、聚集在这一瞬间状

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来,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所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来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来。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来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模示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来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来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中国书法从一笔入手,但一笔不能摄万象,须要变动而成八法,才能尽笔画的“势”,以反映物象里的“势”。这“永字八法”由“永”字的笔画而来,为侧(点)、勒(横)、努(直竖)、超(钩)、策(提)、掠(长撇)、啄(短撇)、磔(捺)。这些笔画,悬腕中锋,运全身之力以赴之,笔迹落纸,反映着生命的运动,显示着力量。点,不称点而称为侧,是说它的“势”,左顾右瞰,欹侧不平。卫夫人说“点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一点之力真是石破天惊。横画称为“勒”,是说它的势,牵缰勒马,跃然纸上。书法的“美”就是势、是力、是虎虎有生气的节奏,它倾向于壮美。

04026设计美学第六章《风格变迁论》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设计美学》 教材版本:李砚祖、王明旨主编;徐恒醇著 课后题: 第六章风格变迁论 简答题: 一、为什么说风格的形成是设计师走向成熟的表现? 二、不同时代、民族和地域特点对产品或建筑风格的变迁有什么影响? 三、对中国传统器物的风格研究形成了哪些范畴? 四、为什么说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 五、怎样认识现代设计与后现代设计中的不同风格特征? 课后题参考答案: 一、答:产品设计也像建筑设计一样,可以形成不同的风格特征,这是产品设计走向成熟的标志。风格是对形式的抽象,当一种类型的产品构成一定的审美形象时,它的相对稳定的形式他正便升华为一种风格。风格是设计文化中高层次的问题,构成设计美学中一个特有的范畴。 产品风格是产品设计师所具有的个性特征在设计实践中的体现,它既是创造主体的主体性表征,也反映出不同类型产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性。 二、答:设计是通过文化对自然物的改造和重组,它具有文化整合的性质,因此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民族和地域,设计的风格必然出现迥异、时代的、地域的和民族的特征。在这里,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生产力水平,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自然条件、不同民族的性格和审美情趣必然通过设计风格表现出来,成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历史见证。 三、答:(1)虚与实,把握造型审美特征; (2)巧与拙; (3)雅与俗,在器物设计中,俗是设计创作的源泉,雅是设计的一种参照和楷模; (4)浓与淡,艺术形式特征。

四、答:装饰变革可以成为风格变革的先锋。建筑、家具和织物中自觉地表现出来的新奇的装饰形式和图案与欧洲所有的传统形式都截然不同,这使装饰直接成了变革的先锋。同时,装饰增强了设计者们的自我意识。正是从产品装饰的变化中开拓了现代主义产品风格,装饰的变化成了新风格的先导。成功的设计将以它特有的装饰方式和风格特征给人以艺术美和功能美的享受。审美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不断变化的,时代风格和产品风格也会不断推陈出新,它将成为时代发展的一面镜子,从中展现人们的生活风貌和心理特征。 五、现代设计:现代设计产品风格的形成是从19世纪末现代桥梁设计和建筑设计开始的,20世纪中这种风格的变迁经历了对传统形式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一次螺旋上升过程。以产品设计语义学为导向的后现代设计,又是对功能主义的一次否定,它促使现代设计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现代现代设计中仍然存在历史主义风格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中,体现了功能造型的实用性与审美的统一,现代设计主义设计普遍称为“国际风格”。20世纪50年代对设计影响最突出的因素,是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引入。 后现代设计:随着后现代建筑运动的兴起,设计师等个向大众趣味靠拢。美国建筑师文丘里针对对米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提出了“少则令人生厌”,并以胶合板材料设计制作了仿古典家具。主张以装饰手法来达到视觉上的丰富,提倡满足心理要求,而不仅仅是单调的以功能主义为中心。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大量采用各种历史的装饰,加以折衷的处理,打破了国际主义多年来的垄断,开创了新装饰主义的新阶段。

宗白华的美学观点

宗白华是我国著名美学家。他“终生情笃于艺境之追求”,亦即探求艺术的美,是在中外艺术及中国艺术不同种类的比较中发现并关注书法的。也就是说,宗白华的书法研究,一开始就把书法作为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艺术门类,从美学角度高屋建瓴予以审视。既将其置于整体的美学观照之下,又是其全面美学研究的一部分。或许是由于这种原因,宗白华专门讨论书法艺术的文章并不多。根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收集宗白华美学论文较全的《艺境》一书,只有《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国书法艺术的性质》及《论〈兰亭序〉的两封信》是专论书法的。其余大量论述则散见于其他有关论文中,如《论中西画法的渊源与基础》、《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索》等等。宗白华不论专论,还是散论,大都深刻而精警,能够洞察书法艺术的底里。每次发表,都会在书坛引起反响。宗白华的书法美学思想,在现代书法理论中独树一帜,愈来愈显示出它的价值和意义。 宗白华从美学视角高度评价中国书法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从个人因素说,是他学贯中西的艺术及美学修养使然。他少时跟柳诒徵学过书法,后来还受过大书法家李瑞清的点拨。1920年赴德留学,深入研习了西方的哲学、美学,因而能够比较深刻准确地把握书法。从时代因素来说,当时受“五四”影响,为书法研究带来了新方法、新气象。除宗白华外,还有如邓以蛰、林语堂等一些大家也对中国书法作有精辟论述。邓以蛰是清代碑学大师邓石如的嫡传后裔,在美学界与宗白华有“南宗北邓”之声誉。邓以蛰在《书法之欣赏》中,直称“书法是纯美术”,自然也是百分之百的艺术。认为书法“为艺术之最高境界,完全出自诸性灵之自由表现”。林语堂1934年用英文撰写了《中国人》,从世界大文化圈的范围内得出结论说:“书法提供给了中国人民以基本的美学……如果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艺术。”“在书法上,也许只有在书法上,我们才能够看到中国人艺术心灵的极致。”这些论述,也把书法艺术推崇到了极致,在当时书坛产生了一股强劲的冲击波。30年代以后,在半个世纪的美学研究中,宗白华始终坚持自己最初对书法的定位,多层面深入探讨和揭示了书法的内涵,也有力支持和丰富了自己的观点。 宗白华最推崇的是唐代画家张璪的两句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他说:“他的两句话指示了我理解中国先民艺术的道路。”并因张璪画论名《绘境》而将自己艺论集取名《艺境》。张璪的两句话就是从人和物、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和统一上来谈论艺术的。正是沿着这个道路,宗白华在第一篇书法专论《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中,开篇便引用西晋大书法家钟繇的话说:“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非凡庸所知。见万象皆类之……”又引用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的话说:“于天地山川得其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其经纬昭回之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指出“这是说书法用笔通于画意”,“书法取象于天地的文章,人心的情况”。在其1962年发表的《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的文章中,他进一步明确指出,书法的“美是从‘人’流出来的,又是万物形象里节奏旋律的体现”,“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其核心主张即是艺术及书法所表现的生命形象与精神。

艺术设计与审美复习资料

《中外美术史》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画像石与画像砖 画像石:中国古代祠堂、墓室、石阙、石碑、棺椁等石刻装饰画。盛行于东汉。其具有绘画性、雕塑性和建筑性。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构图富于变化,艺术价值很高。代表作有武梁祠画像、沂南石墓画像等。 画像砖:是指汉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墓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2.昭陵六骏 唐太宗陵墓前浮雕。刻画李世明征战时先后骑乘过的六匹骏马,即:飒露紫、拳毛虢、白蹄乌、特勒骠、青骓、什伐赤。分别选取侍立、徐行、奔驰等动态,风姿英武。作品具有强烈的体积感。 3.彩陶 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4.南宋四家 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他们四人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5.“三远” 郭熙的山水画论透视原则和空间处理的重要法则即深远、高远、平远。 5.祭坛画 中世纪西欧宗教绘画之一。专门用于教堂正面的祭坛。其画像明显受当时神权统治、宗教秩序的制约,有严格的布局要求和程式化的形象刻画规范,充斥着禁欲主义的味道。 6.浮世绘 日本德川时代的一种木板风俗画。“浮世”即现世之意。题材多为民间风俗、人物、风景等,具有鲜明的日本名族风格。画面造型简练,色彩明艳,衬托简单的背景,富有装饰效果。代表画家有葛市北斋、铃木春信等。 7.拜占庭建筑 拜占庭帝国时期的教堂建筑风格。流行于4-5世纪的君士坦丁堡。其综合了古西亚的砖石拱券技术和装饰手法,希腊古典式和罗马建筑的宏大气派而形成的一种建筑风格。以内部装饰得五彩缤纷与外形朴实浑厚的强烈对比为主要艺术特征。著名的建筑有圣菲索亚教堂等。 8.马踏匈奴 西汉霍去病墓前群雕的主体雕刻。作者运用寓意手法,以矫健的战马象征骠骑将军,以战马将匈奴将领踏翻在地的典型情节,赞颂霍去病在抗击匈奴战争中建树的奇功。这是具有纪念碑性质的雕刻艺术品。 9.哥特式教堂 中世纪教堂的一种样式。 哥特式教堂在艺术造型上的特点:首先在体量和高度上创造了新纪录。其次是形体向上的动势十分强烈,轻灵的垂直直贯全身。不论是墙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划越细,装饰越多,也越玲珑,而且顶上都有锋利的、直刺苍穹的小尖顶。不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筑局部和细节的上端也是尖的,整个教堂处处充满向上的冲力。这种以高、直、尖和具有强烈向上动势为特征的造型风格是教会的弃艳尘寰的宗教思想的体现,也是城市显示其强大向上蓬勃生机的精神反应。 10.印象主义美术 印象主义美术,始于19世纪中期的法国,它继承着美术面向当代现实生活的创作态度,使美

中国古代艺术的美学精神与文化蕴涵

中国古代艺术的美学精神与文化蕴涵 中国古代艺术走过了漫长的历程,具有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背景,其艺术思想秉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精神,具有美善统一、情理统一、认识与直觉统一、人与自然统一的和谐境界。 一、中国古代艺术的历史沿革 中国古代艺术源远流长,枝叶纷繁。在一万多年前,山顶洞人就开始制作石珠、骨附一类的装饰品。他们不仅掌握了打磨、钻孔的技术,而且在新石器后期,陶器的大量制作促进了原始造型艺术的发展。在出土的仰韶半坡彩陶上,绘制着狗、鱼、蛙、鸟等形象,马家窑彩陶则以图案化的几何文饰为主。这些一方面开了中华雕塑的先河,另一方面,也成了绘画艺术的滥觞。 和原始绘画、原始雕塑齐头并进的是原始歌舞。原始歌舞是与艺术礼仪、图腾崇拜联系在一起的,它除了音乐之外,还包含着舞蹈乃至戏曲等表演艺术的萌芽。 商、周直至战国,中华艺术逐渐摆脱实用性,慢慢显示出更为独立的审美价值,这首先表现在青铜器上。青铜器兼含雕塑与工艺美术的因素,殷商后期及西周前期的制品尤为明显,早期书法艺术也发展起来。甲骨文之类尚属全然的天意所得,而钟、鼎上的金文则开始具有了装饰性,至东周便有意识地追求美的书法了,篆刻艺术亦随之诞生。 绘画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帛画、壁画、漆画、雕饰画都发展起来,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时期,音乐的发展更为惊人,至西周后期,史书所载乐器已达数十种。以编钟与建鼓为主的大型钟鼓乐队兴起于西周,大盛于春秋战国。商周时代已有了庞大的建筑群,庙堂、宫室大多为“四阿重屋”形式,即四陡形的重檐建筑,中国建筑的基本造型与布局已经形成,以木建筑为主的特色也显现出来。至春秋战国时期,以华美为目的的建筑大量出现,吴王夫差筑姑苏台用十余年时间,晋灵公搜刮民财装饰宫室台榭。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在咸阳修造了巨大建筑群“阿房宫”,仅一个殿堂就“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掌旗”。整体规模之大,可以想见。 自秦汉以迄隋唐,是中华艺术兼收并蓄,发展壮大的辉煌阶段。秦代艺术的代表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兵马俑,汉代则以工艺美术见长。这个时期,华夏各族的联系加强了,文化艺术互相影响交流,丰富了中华艺术的内容。如汉代音乐相当发达,汉武帝设立专门的音乐机构——乐府。在乐府中,来自各地的民间音乐与西北、西南少数民族音乐得到了交流与提高。张骞出使西域引进了胡笳、短箫、箜篌、琵琶、横笛等乐器。北方少数民族以角、笳、鼓为主的鼓吹乐也传人中原,成为军旅与宴飨的重要乐器。而汉族的编钟、编磬等乐器也传入少数民族地区。在各族的共同参与下,中华音乐在汉代呈现出繁荣的气象。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外来艺术与华夏艺术的交融更趋繁荣。这首先表现在雕塑与绘画上。新疆赫色尔石窟的壁画、甘肃麦积山石窟与山西云冈石窟的雕塑,都显示出艺术家高超的技艺,也表现出中外文化的合璧特色。由于儒家正统地位的削弱,士人的主体意识强化,这个时期艺术也表现出异于秦汉的审美追求。绘画中的山水作品、书法中的行草、乐论中的《声无哀乐论》等,都以自然超俗的倾向有别于两汉的华美人世的艺术品格。 由隋入唐,中华艺术进入了全面繁荣的黄金时代。这特别表现在绘画与音乐方面。唐代画坛名家辈出,阎立本、吴道子、王维等,各有擅长;而中国画的画种也有重大发展:人物画、山水画、动物花鸟画,皆有超越前代的成就。唐代音乐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大曲的演奏上。大曲是伴有歌舞的大型器乐套曲,所用乐器近三十种。乐曲内部结构相当复杂,代表作如《霓裳羽衣曲》。此外,琵琶、古琴等乐器演奏中名家辈出,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