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资料综合整理

地质勘查资料综合整理
地质勘查资料综合整理

矿产地质勘查原始资料编录及综合整理一般性要求

1、目的任务

2、基本准则

3、程序和内容

4、综合性图件的编制

一、目的任务

系统整理、综合研究矿产勘查过程中所取得的各种原始地质资料,用文字、表格和图件的形式,阐明矿区(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总结成矿地质条件、矿化标志及矿化富集规律,以指导地质勘查工作,最终为编写地质勘查报告提供资料。

二、基本准则

2.1 综合研究

(1)必须贯穿地质勘查工作的始终,要做到边勘查、边整理、边施工。

(2)需遵循“室内与野外相结合、点(矿点、矿床或矿区、工程点)与面(区域、矿体、平面、剖面)相结合和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

(3) 要充分发扬技术民主,鼓励不同观点进行讨论或争论,辩证地对客观地质现象进行实践和认识。

(4)对有疑义的原始资料,必须会同当事人到现场复查或经工程验证后,将其结果报请技术负责人审定后方能修改。综合研究成果一旦定稿,一般不得修改。

(5)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

2.2 原始资料编录的技术要求

丰富

正确

现场完成

及时

认真细致

2.3 原始资料编录的质量标准

定性;

定量;

定位;

精细、准确;

文图表相符;

简明扼要且清晰而有条理。

1、定性(合乎实际;经过了多次反复)

必须加强综合研究工作,包括2个方面:

(1)每项工作完成,要做小结(概括该项工作的地质情况;地层和岩石、构造、矿化蚀变及其他重要地质现象;突出新认识、新发现)

(2)要对全区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高对整体的认识,明确单项工作与全局的关系。

2、定量(厚度、长度、深度、大小等)

3、定位(地质位置、空间位置)

地质体及构造线的产状对确定其空间位置意义重大,应准确测定,须注意:代表性;准确性;大量

4、内容表达要精细、准确

在素描图上尽可能地表示真实的地质现象,重要的内容(围岩蚀变、构造特征、穿插关系、矿化现象、矿石特征等)还应放大表示。

素描图所附资料应齐全,包括明细的地质特征、化验分析资料、试料位置等;各种符号、标志及地质现象要有明确交代。

5、原始编录资料要文图表相符,不得矛盾

6、文字描述应精炼、清晰而有条理。

2.4 原始编录的一般操作方法及步骤

1、全面浏览

2、逐步观测

3、划定位置,采样和标本

4、填写试料记录

5、文图表现场检查

6、室内整理

三、程序及内容

实际工作中的原始编录(工程);

野外资料的系统整理;

野外资料的综合研究;

报告编写前的综合整理

3.1 野外资料的系统整理

1、各类标本、样品鉴定及测试成果资料

①将岩石、岩相、古生物、矿石、矿物及构造等样品成果进行校核、分类、统计及列表。

②选择代表性剖面及重要地质现象的标本、薄(光)片,结合野外特征系统观察补充描述,对有重要地质意义的重要标本,必要时应照相。

③收集补充完善矿区(床)内地层(地层层序、古生物、岩相或岩浆岩单元)、构造(构造性质、容矿构造、导矿构造),含矿带或含矿岩系、标志层等实物资料。

④选取矿区(床)成套标本(岩石、矿物、岩相、古生物、矿石、蚀变岩石、标志层、构造等标本)陈列保存。其余标本待阶段工作结束后,按有关规定处理。

2、化学样品的分析、测试成果资料

①收到样品分析测试成果后先校对,在确认无误后,才能抄录到有关表册中交付使用。

②对各类成果进行系统校核、检查及分类整理。

③按季(批)计算内外检分析结果,编制计算结果对照表。

④分析测试结果应分类列表及编图,校正有关资料中岩石、矿石名称。修改原始资料或综合图件中矿体与围岩界线、矿石类型及品级界线、矿石自然类型界线。

⑤系统整理及综合研究后,确定组合分析项目和组合方法,确定全分析项目。

3、地质填图资料

①提供的综合整理图件及资料,必须经过野外验收或质量检查合格。

②将完工的勘查工程及时或分批投绘到地质图上,并根据工程中实际资料对各种地质现象(如地质界线、标志层、矿体界线、蚀变带、脉岩、断层等)进行连接或修正。

③根据规定的图式、内容,编制矿区(床)地形地质图

4、勘查工程资料

①系统检查、补充原始资料。如地层及代号,矿体界线及编号,断层编

号,采样位置及样号;对岩石、矿石名称及内容补充或修正。

②将完工的勘查工程投绘到有关的综合图件上(地质图、工程分布图、中段地质图、投影图、采样平面图、勘查线剖面图等)。

③列表计算各勘查工程矿体真厚度、平均品位(分矿体或矿层、矿石类型及品级)。

④列表统计钻孔弯曲度测量成果(方位角及顶角),计算钻孔偏斜及方位,主要矿体(层)顶板、底板、标志层及终孔坐标。

⑤投绘钻孔偏斜资料、地质资料于综合图件上(地质图、勘查线剖面图、投影图、底板等高线图),分析对矿体(层)厚度、品位及资源/储量类型的影响,提出处理意见,指导钻探工程的布置及施工。

⑥对典型矿床或勘查工程中揭露的重要地质现象补充素描、照相,必要时系统录像。

5、物化探资料

根据样品分析数据,统计计算地球化学背景及物化探异常下限,编制物化探综合平面图及剖面图,圈定异常范围,结合地质条件对异常进行解译,指导验证工程的布置。

6、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

①系统检查补充原始编录资料。如水文地质图、钻孔水文地质柱状图、坑道水文地质图、坑道工程地质图等图件中有关地层代号、矿体(层)编号、水质资料等。

②对动态观测资料、气象资料,抽水、注水、涌水资料,水质资料,岩、土物理力学资料进行整理、编图。

3.2 野外资料的综合研究

1、基本要求

①综合研究所使用的原始资料,必须真实、齐全、准确,尽量使用先进理论、

方法和手段。

②各类综合图件编制方法及内容按有关规定进行,力求做到规范化、标准

化、图表化。

③综合研究成果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能提供报告编写使用。

2、各勘查阶段综合研究的重点

①普查阶段:以研究成矿地质背景、控矿条件、找矿标志、矿床规模、矿

石质量为主,收集邻区类似矿山矿石加工选冶性能和开采技术条件资料,进行技术经济概略评价。

②详查阶段:以研究工业矿体的数量、规模、产状、形态及展布特征;矿石

质量、类型、品级及分布;矿石加工选冶性能为重点。收集研究开采技术条件,做好矿床技术经济初步评价工作(即预可行性研究)。

③勘探阶段:对勘探地段(国家和社会拟定近期开采地段)进行全面综合

研究。以矿床地质构造特征;矿体产状、形态及厚度变化;矿石质量(类型、品级);矿床控制和研究程度;矿床综合评价为重点。并做好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条件;水工环地质等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床技术经济的研究和评价。

3、矿床(区)地质

(1)地层

a、建立区内地层层序和含矿地段或含矿岩系的层序,指出矿区(床)地层层序在区域地层格架上的位置,编制综合柱状图。

b、研究含矿地层或含矿岩系与地层、岩相及其化学成分间的关系。

②矿床(区)岩石的综合研究

a、统一区内岩石划分及命名。岩浆岩区应确定岩浆岩的单元、系列,对侵入机制、火山期次、矿化富集特征还应配合同位素年龄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变质岩区除按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外,还应对变质相带及原岩进行研究。

b、配合主干剖面测制,研究区内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2)构造

a、研究矿床(区)在区域构造中的位置,控制矿床(区)构造的性质、序次、产状形态,区分控矿构造、导矿构造及容矿构造。

b、对节理、裂隙、面理(线理)、层理构造进行测量统计及作图分析,指示与成矿有关或与构造配套有关的特征及方向。

c、对破坏矿体的断层、破碎带及挤压带在研究确定其规模、位置、产状后,根据勘查阶段的要求,布置工程进行控制。

d、用底板等高线图研究褶皱的形态、轴向及产状,对控制矿体较大褶皱的轴向、

拐点设计工程控制。

e、在褶皱、断裂发育时,可沿地表走向或倾向一定范围内统计其发育程度及规律,即研究褶皱的长度及弧度,断裂的产状、性质及断距。

f、划分构造复杂类型。

4、矿体(层)地质

(1)矿体(层)

①对矿体(层)的数量、产状、形态、规模沿走向及倾向的变化进行统计,计算矿体厚度变化系数,区分主要矿体、次要矿体及小矿体,划分矿体群,确定矿体(层)的稳定性。

②用地质图、中段图、横纵剖面图、纵投影图、矿体等厚度图及矿体底板等高线图来研究矿体三维空间的变化特征。明显受一定层位、岩相、构造控制的矿体(层),应研究其控矿作用与厚度变化的关系。对多层矿体的矿区,应确定标志,进行矿层对比,编制矿层对比图。对首采区主矿体上盘小矿体,应研究其产状、形态及赋存规律。

③对矿体中的夹石、无矿天窗,破坏矿体的侵入岩、脉岩,应研究与沉积建造、岩相或构造裂隙的关系,根据需要,设计工程圈定其分布范围。

(2)矿石质量

①研究矿体主要有益组分(品位)、共生组分、伴生组分及有害组分的含量、变化。编制品位变化曲线图或品位等值线图等图件来反映品位变化及规律。

②研究矿石的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包括矿物种类、含量、粒度、形态、嵌布方式、结晶时代、矿物生存顺序和共生组合关系,选择与研究品位相同的主干剖面系统采样鉴定。

③研究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的关系。应用相关分析、表格及变化曲线图分析矿石中矿物成分与有益、有害组分的相关关系。

④研究矿体(层)厚度与主要组分相关关系,主要组分与共生组分、伴生组分及有害组分的相关关系。有害组分超过规定的地段,应单独圈定其范围。

⑤某些非金属矿床除研究品位外,还须研究矿石物理性质及其变化,以确定矿石质量,其研究项目可据矿种具体情况确定。

⑥研究矿石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和品级。根据矿种工业指标、矿物成分、品位及

物相分析资料划分其类型、品级,分别将界线标绘在有关综合图件上。根据工作程度高低及需要,可重点设计工程控制其界线。

⑦以国内当前技术条件下可行,指标先进,经济合理为原则来研究矿石的选冶性能。从矿石类型的化学成分、选矿技术经济指标(精矿品位、产率、回收率、选矿比、原矿品位)及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等统计分析入手,来判别流程的合理性及选矿效果。具体做法可与已知矿床或附近矿山相同类型选(冶)加工资料类比评述,或确定选(冶)加工试验的种类及样品件数、采样方法。

⑧对矿石中共生、伴生的元素进行综合研究,根据矿石全分析资料及选矿试验资料分析,确定这些共伴生组分利用的可能性,并作出综合评价。

除研究矿石中组分外,还应对围岩中、或顶底板及夹石中的有益、有害组分取样评价。

5、矿床(区)勘查研究程度

①根据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厚度的稳定性、矿石有用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构造的复杂程度等五个主要地质因素,来确定勘查类型。

②研究主矿体的厚度、品位及构造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是否达到相应勘查程度(阶段)的要求。用综合图件(纵、横剖面图、纵投影图、底板等高线图、厚度等值线图、品位厚度关系曲线图)进行对比研究,或选择一定块段用不同网度(工程间距)验算资源/ 储量误差对比论证,以此来分析研究勘查网度(工程间距)的合理性。

③根据地貌条件,可能的开拓方案及技术经济因素,研究确定矿体(层)延伸大的矿床(区)合理的勘查深度,必要时修改设计。

④研究矿床工业指标,在可能的条件下,根据矿石品位、选冶资料、技术经济资料,统计分析(可选用统计法、类比法、价格法或方案法)提出矿床工业指标、共伴生元素综合性指标方案,提供工业部门作为下达工业指标的依据。

⑤研究各类型资源/ 储量的分布、比例,首采地段资源/ 储量类型是否达到生产部门的需要。

6、矿床(区)水文地质

①确定水文地质类型,划分含水层、隔水层,依据各类水文地质资料,编制水文地质图、剖面图。

②分析研究矿床(区)水文地质特征、矿床充水因素、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水力联系及矿坑进水和边界。预测矿坑涌水量,提出矿坑防排水措施和地下水综合利用,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意见或建议。对缺水地区,提出供水源方向。

7、矿床(区)工程地质

①研究矿床(区)工程地质条件。从岩石特征及力学性质,软弱岩层、岩溶、滑坡、塌陷、泥石流、氧化带、岩体风化及蚀变程度,构造带(破碎带、挤压带宽度、裂隙及节理发育程度),变质矿床的片理及线理等特征及分布来进行研究。统计规律性,编制工程地质图、剖面图,划分工程地质类型及工作类别。

②对矿体(层)顶底板岩石、矿石、夹石力学性质进行统计分析,论证矿体(层)顶底板围岩的稳固性。

③对露天开采的矿床(区)要论证采场边坡的稳定性。据岩石、土壤类型及结构、物理力学资料分析边坡稳定条件及影响因素,预测边坡可能滑动变形地段、范围,为确定采场边坡稳定性提供依据。

8、矿床(区)环境地质及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①对矿体(层)、围岩中含有害气体(瓦斯、硫化氢、汞等)及粉尘时,要研究含量、赋存形态、逸出因素及产生的地质条件,并圈定影响范围。

②对危害人体超限量的元素种类、含量及分布(或异常范围)进行研究评述。

③对矿体(层)埋藏较深或在地温较高的地区或特殊矿种煤、硫铁矿,要研究地温资料,圈出地热灾害区。对煤、硫铁矿、自然硫要研究其自燃性。

④研究灾害地质(如地震、滑坡、山崩、塌陷等)现象及分布,采、选矿活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大气、地表水、地下水)提出预防措施及建议。

⑤收集停采矿井、老硐资料,圈定分布范围及采空区范围。

⑥研究与开采技术有关的参数,采集相关的具代表性样品进行测试(定),如体重、湿度、块度、粉化性、松散系数等。

9、矿床成因

①研究成矿作用与地层、岩石、岩浆作用及构造作用的时间、空间关系,研究沉积岩相、围岩蚀变及矿化作用与矿化富集分布的规律。

②用地球化学、矿物学、热力学的方法对矿床(体)形成的机制及物质成分进行研究。

③对成矿环境、成矿物质来源、运移和成矿流体进行研究,大、中型矿床应有同位素及包体测温资料。

④从物探、化探及地质特征方面来研究找矿标志。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对盲矿体赋存条件、形成规律、找矿标志进行研究,指出找矿方向。

⑤对典型的大、中矿床,要对成矿模式或成矿系列进行研究。

3.2 野外资料的综合研究

以上矿产勘查过程中综合研究的内容比较丰富齐全,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根据各勘查阶段具体目的、任务、内容、要求有所侧重。

四、综合性图件的编绘

4.1 一般性原则

综合编图是综合研究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将各种零散的原始资料组合成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综合反映找矿勘查与地质研究的成果,展现矿床矿区的地质特征,把感性材料变成理性认识。

(1)及时指导找矿勘查工作,避免施工的盲目性,较好地完成找矿勘查工作任务。(2)提供地质找矿勘查报告或科研报告的各项综合图纸。

(3)为总结勘查区或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出找矿方向、扩大远景提供资料。2、基本要求

(1)客观性:需要大量的、正确的、合乎客观实际的原始资料。在编绘之前,要充分收集资料,在编绘期间,还要随时掌握新情况、新资料。

(2)思想性:编绘人员要多思,深入现场,取得第一性资料;对别人的资料要验证消化、分析,变为自己的资料,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计划性:编绘要有计划,要根据勘查工作的计划和进度,合理地安排编绘工作的进度。

(4)及时性:及时综合编绘是完成勘查工作的关键环节。

a、原始资料的质量是综合图件质量的基础,必须认真执行检查制度,并要求各原始资料作业人员对整个矿床的地质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做好各单项工程的小结工作。

b、综合图件须反复验证,反复认识,经常修改,验证的唯一标准是野外实践。

C、要建立综合图件编绘工作制度和检查制度,包括原始资料的复查,图例

和图纸格式的统一,规定制图方法和要求,建立工作程序,以及图纸的检查和验收等。

3、编绘的内容

综合图件要抓主要矛盾,突出主题。包括:定位、定量参数,地质构造、储量估算等各项资料,对于每一种图纸,应根据其目的和用途,确定表达的内容及应突出的关键问题。

所有图件均应有图号、图名、比例尺、图例、图签和基本线条,几张图合为一张图时,要有接图表。

4、综合图件的类别

(1)地表平面图类:区域(矿区)地质图(或区域地质、物、化探综合平面图)、实际材料图、地质工作研究程度图、矿床地形地质图、采样平面图等。

(2)垂直剖面图类:勘探线剖面图、纵剖面图。

(3)深部地质平面图类:坑道(中段)地质平面图、水平切面图及坑内外联络图等。

(4)投影图类:垂直投影图、水平投影图等。

(5)研究图类:构造纲要图、各类等量线图(等深线图、等厚线图、等品位线图)、有关断层、节理、矿体产状、厚度、矿石质量变化的图解、图表,成矿规律图及成矿预测图和其他研究图件。

4.2.1 平面图类

1、区域地质矿产图

(1)目的:主要为说明一定区域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及成矿环境或条件,反映工作区矿产分布,阐明找矿方向和找矿标志。

(2)主要内容

全部工业矿床的规模(按大、中、小3种分别表示)、矿点、矿化点。

地质报告中提及的地名,勘查区范围和坐标拐点。

地质界线、构造、岩浆活动、围岩蚀变、矿体、矿化带界线及代号与编号,注明地质体和各种构造的产状要素。

重砂取样、金属量测量和其他物、化探方法所确定的全部异常区和异常点。

附剖面图、综合地层柱状图

2、矿区(床)地形地质图

(1)目的:用以正确、详细地表示矿区(床)的矿体(层)、矿化带或含矿层、一切岩层与岩体的产状、分布、大小、构造特征及相互关系,从而适当地表达或推断矿床的生成地质条件。

(2)主要内容

地形线、水系、坐标线。

各种宰测、推测的地质界线,包括断层线、地层、侵入体、矿体、矿化带、蚀变带、含矿层的地质界线及其代表性产状要素。

探矿工程及剖面线。

如勘查的矿床为沉积矿床、沉积变质矿床,或产在一定层位的内生矿床,图上还需附矿区地层柱状图。

图上一般不表示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但如其厚度和分布范围较大或与成矿有密切关系者例外。

地层与岩石的划分与该图的比例尺相符合,力求详细。对矿层、矿化带或含矿层及侵入体接触带等应作最明显的表示,并力求鲜明。

为反映地质构造,图上应绘垂直矿区构造或矿体走向的剖面图,其数量视情况而定。

3、实际材料图

(1)通过实际材料图,以说明各种地质体及构造线的地表控制程度、地质测量方法以及重要地段、重要问题的观察情况,是衡量地质图质量标准的一项重要原始资料图件。

(2)主要内容:

所有地质、水文地质观察路线、观察点及编号。

全部勘查剖面线、探矿工程及编号。

除化学样以外的各类样品、标本的采集位置。

地形等高线、必要的地理注记、坐标线、主要探矿工程的标高、钻孔终孔深度,不同地质目的的钻孔和见矿、未见矿钻孔,应在钻孔符号上予以区分。

主要地质界线与岩层符号,面积较广且厚度较大的第四系分布范围。

4、采样平面图

(1)目的

表示地表采样位置、分布及对地表矿体或品级及非矿夹层的控制程度,说明采样段的划分及其系统性或连续性,矿石品级在地表的分布及变化情况,影响品位变化的地表地质因素,为圈定地表的不同品级的矿块提供依据。

(2)主要内容:

有与矿床地形地质图一致的地质界线和构造线,但采样影响范围以外的围岩界线可省略。

矿层、矿体界线及不同品级矿石分界线。

有取自探槽、探井及露头上的全部样品的位置、采样编号。包括普通化学样品、组合样品、技术加工样、重要岩矿样等。

地表未采样的槽探等轻型山地工程及编号也绘上。

附样品分析结果表。

图上不必表示地形等高线,但需绘出重要地物及制高点。

5、坑道(中段)地质平面图

(1)目的:说明矿床深部一定水平面上的地质构造、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矿体结构及矿石品位的分布情况、该平面上的工程中采样段的划分情况,以及工程控制程度。

(2)主要内容

图纸范围内的勘查线、该水平内的工程、坑道采样位置、分段及编号,斜交于该水平面的钻孔等工程交点的投影位置等。

采掘工程及范围与编号。

各类矿体圈定界线。

采样分析结果表。

6、勘探线剖面图、资源量估算剖面图

(1)目的:反映矿床(体)地质特征,是垂直断面法估算资源储量的主要图件。当矿体地质情况不太复杂时或采用剖面法计算资源储量时两者可合并。

(2)主要内容

剖面地形线及方位。

坐标线及标高线。

投影于该勘探线上的探矿工程位置与编号、钻孔终孔深度。

样品位置、分段、品位及编号、分析结果表。

各类地质体及界线。

平面位置图。

矿体(层)编号,不同矿石类型、品级和矿体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界线。剖面线两侧各类资源储量的界线等。

(1)主要为说明某一侧面的矿体,特别是一些形状不规则或有侧伏现象的矿体形态和产状的变化情况,阐明勘查程度和深度以及用于资源储量估算。一般分为垂直纵投影图和水平投影图。矿体(层)倾角大于45°时用垂直纵投影图,小于45°时用水平投影图。

(2)矿体(层)垂直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为矿体(层)的平均走向,即平行勘查基线的理想面,如矿体(层)延伸很长,勘查基线转折,应分段展示投影。(3)水平投影图是矿体在理想水平面上的投影,当矿体(层)形态及产状发生很大变化时,应用特殊线条标出矿体(层)在平面上重叠或缺失部分。

(4)图上的露头线和构造线以及控制矿体(层)的各种探矿工程位置,可采用穿过矿体(层)中心(厚而复杂的矿体)或矿体(层)的底板(薄而简单的矿体)的标高点及其连线投影确定。对未见矿边缘工程也要标出。

(5)矿区内具有两个以上矿体(层)或不同的矿体(层)时,应分别编制投影图。

(6)主要内容

坐标线(水平投影图)或坐标线与标高水平线。

勘探线、探矿工程及其编号(其中钻孔可表示出见矿深度或矿层底板标高)

矿体(层)厚度、平均品位、矿心采取率。

破坏矿体(层)的主要构造线。

生产坑道的位置及其采掘边界,废坑道的位置和采空区(可能采空区)。

井田和资源储量边界线及与确定边界线有关的因素(如河流、铁路、大的厂房、建筑区等)。

不同矿石类型、品级与资源储量类别和矿体(层)氧化带、混合带、原生带的界线、煤层风化带的下界。

矿段界线及各块段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包括主要元素与伴生元素)、面积、体积、资源储量数,以上内容可采用图示或列表。

在水平投影图上一般要绘出矿层底板等高线。

对部分薄而结构复杂的矿层(如煤、耐火粘土等)应在各工程点旁侧或下方附绘矿层小柱状图。

用于估算资源储量的测井成果图(表)。

资源储量估算成果汇总表

7、各类等量线图

包括等高线图、等厚线图、等品位线图等。

(1)等高线图:主要用于研究特定层面的深部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也可用于研究断层、矿床预测、指导勘查工作和开采以及资源储量估算。主要有以下几种:

a、一定地层层面的等高线图——用于研究褶皱构造及成矿预测。

b、若干相邻地层层面等高线重叠图——用于研究上、下构造层褶皱构造或含矿层的赋存空间,或用于研究沉识矿产的预测,如铁、铝土矿等。

C、一定构造界面的等高线图——用于研究断裂的类型及位移要素,指导勘查工作及成矿预测。

d、侵入岩接触面的等高线图——用于指导勘查工作及成矿预测。

(2)等厚(品位)线图:用于研究成矿规律,指导找矿勘查和开采、资源储量估算和成矿预测。主要有以下几种:

a、含矿层或含矿带等厚线图——用于矿床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和用于指导勘查工作。适于具有一定延展的含矿层(带)。

b、矿体等厚线图——用于资源储量估算和指导开采。适于层状、似层状或透镜状矿体,矿床构造及矿体形态复杂,厚度变化较大者,其应用受到限制。

c、等品位线——研究矿体或含矿层的品位变化规律,用于指导勘查工作和开采,也可作为成矿预测之用。如在岩相古地理图上投上含矿层的等品位线,可较准确地预测沉积成矿富集地段。

2、变化规律图

是以勘探线为横坐标、以不同标高或深度为纵坐标的统计图表,借以分析沿走向、自地表至深部的矿体厚度、矿体产状或矿石品位变化规律,用于指导生产、阐明

矿体空间分布规律或研究矿床勘查类型。一般要有一定的深部工程才能编制,否则,只能编制地表部分沿走向的变化规律。主要类型有:

(1)以曲线或柱状表达的——有矿体厚度变化规律图、矿石有益、有害元素含量变化规律图。利用各勘探线与各水平剖面交截线上的厚度或平均品位编制。(2)以数字表达的——有矿体产状或矿体产状与厚度变化表(略)

3、级频率图

以矿石的主要有益元素含量分级为横坐标,以试样个数为纵坐标的柱状统计图,主要用于研究:

a、矿石有益有元素分布的均匀程度和矿石品位变化情况;

b、全矿床的矿石主要品级(贫、富或中等);

c、平均品位计算方法的选择:当级频率的高峰位于图的中央部分,同时,两侧又大致对称时,算术平均与加权平均结果比较接近,当级频率的高峰偏左或偏右时,便相应的偏低或偏高。

4、不两组份的相关关系图

借以阐明不同组份的正或负相关关系,用于研究组份的共生关系和矿化作用的特征。

这是一种分别以不同组份的含量分级为纵、横坐标的统计图。以矿体内全部试样或有代表性的或主要地段的试样的不同组份的含量,求出每个试样的投影点。参加编图的样品不宜过少,否则影响其可靠性。

4.2.5 研究性图类的编绘

2、一般要求

(1)尽可能搜集大量的实际资料,凡己有的、能够搜集到的资料,都要尽可能予以搜集。

(2)尊重客观实际,从事实出发,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分析研究,求得客观规律,避免片面性。

(3)反复实践,反复认识,不断补充、丰富提高。

(4)室内、野外相结合。

(5)抓信主要矛盾,即成矿的主要因素。

(6)集中群众智慧,广泛搜集各项资料、广泛吸收意见。

(7)成矿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地质类比法,即在相似地质条件下可能存在相似的矿床。但须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在工作方法上重视典型矿床的作用。3、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性图件的分类

(1)按性质分:

a、综合成矿图——表示各种矿产、各类型矿床形成的地质条件、时代及分布规律与找矿方法。

b、不同矿种的成矿图——表示一种或一组相互伴生的矿产。

C、不同成因矿床成矿图——按内生或外生矿床分,或按不同成因分。

(2)按比例尺大小分:

a、小比例尺:1:500万~100万,反映大成矿区,大成矿带、成矿域或成矿省的成矿规律。

b、中比例尺:1:100万~5万,反映成矿区、成矿带、亚带、矿田的成矿规律。

C、大比例尺:1:1万或更大,反映矿田、矿区的成矿规律。

4、成矿研究图件的编绘的工作程序

主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编制成矿规律图,第二阶段为编制成矿预测图,具体如下:

(1)广泛、全面收集资料,反复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野外检查或踏勘。(2)准备各种基础图件

地质图、矿产分布图及矿产卡片、地质矿产研究程度图、岩浆岩分布图、构造分区图、构造纲要图、岩相图、构造岩相图及岩相古地理图、岩性图及岩性古地理图、成矿剖面图

(3)准备各种辅助图件

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图、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图、重砂异常分布图、研究蚀变作用的相关图件、其他图件

(4)编制成矿规律图

(5)编制成矿预测图

(6)编写成矿研究报告

5、基础图件的整理、编绘

矿产分布图——表示区域及矿区内矿床及矿点的分布,反映矿床与地层、岩石及构造条件的空间分布关系。

(1)矿产图种类:黑色、有色、稀有、非金属矿产及综合矿产分布图等5种。(2)矿床按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型矿床、矿点4级,必要时可增加矿化点及情报点作为5级。

(3)符合以下条件的矿化点可绘于图上:

a、可以帮助了解己知矿区的分布范围和发展远景的;

b、可以帮助说明矿产分布规律的;

C、区内新发现的新矿产、新类型矿化点;

d、资料比较可靠。

(4)在图上的矿床、矿点应按其矿种、成因类型、规模大小和工作程度四种因素表示。

(5)对沉积层状矿床(如煤、铁、锰等)及一些较大的脉状矿体,除以该矿种的图例表示外,应用轮廓线将其实际规模和产状如实表示出来。

(6)矿带附近的矽变及类型。

(7)编制矿产卡片。抓住重点:成矿条件、找矿标志及工业利用价值等。

6、成矿预测图的编绘

成矿预测图是编制成矿的最后一种图件,它集中反映了成矿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并结合生产需要和地质研究程度编制的。其任务是描绘成矿的远景地段,查明矿床可能存在的位置和范围等特点,指出找矿方向,提出找矿勘查工作的建议。

(1)成矿预测图的主要辅助图件

(1)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图

(2)地球物理研究成果图

(3)地球化学研究成果图

(4)重砂异常分布图

(5)盖层成分布及厚度图——只有在盖层厚度较大时才编,其目的是预测隐伏矿体,盖屋包括松散及第四纪沉积。

(6)研究蚀变作用的图纸。——主要用于大比例尺图,对于中比例尺图只有在

有条件时使用。

7、成矿预测图的编绘步骤(1)

(1)以成矿规律图为底图,编成“蒙图”。

(2)投上所有的矿床、矿点和矿化点,力求详尽。

(3)投上重砂及物、化探异常。

(4)投上与矿床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围岩蚀变及接触变质资料。

(5)通过综合研究,在成矿单元的基础上,圈出成矿预测区范围。

※成矿预测区圈定的基本原则:

矿床、矿点特别是工业矿床的分布

物化探异常区及重砂综合资料

各种成矿控制因素的发育情况及重叠情况

各构造层的含矿性及各级构造—成矿单元

蚀变资料及其他找矿标志

各种矿床之间的共生关系,矿石建造的共生关系。

(6)通过综合研究,确定各成矿预测区的等级。确定的原则是:

上述各种有利成矿条件的发育程度,有利条件越多、越充分,发育愈好者,等级愈高。

地质研究程度,对新区和老区或研究程度不同的地区在考虑上述各种有利条件时应区别对待。

经济地理因素和生产需要,也是应考虑的方面。

(7)成矿预测区的分级。一般分三级:

一级:位于重要工业矿床的外围或成矿条件很好,矿化现象普遍,矿化标志明显,经济地理因素很好,部分地区研究程度较高。

二级:同上述而经济地理条件较不利;或者区内有工业矿床,或成矿条件、矿化现象、矿化标志一般、尚好,经济地理因素一般,部分地区研究程度较高。

三级:同上述二级而经济地理条件很不利;或者成矿条件、矿化现象、找矿标志一般,有矿点、矿化点、情报地、经济地理条件一般,作过一定地质工作。(8)据上述预测等级,提出勘查工作建议。

(9)划分预测区。(10)命名预测区

勘察成果整理资料

勘察成果整理

第七章勘察成果整理 勘察成果整理是在搜集已有资料后,在工程地质测绘、勘探、测试、检验与监测所得各项原始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反分析和勘察报告的编写。 第一节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取 一、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是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岩土工程设计的基础。评价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设计计算是否可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土参数选定的合理性。岩土参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评价指标,用以评价岩土的性状,作为划分地层鉴定类别的主要依据;另一类是计算指标,用以设计岩土工程,预测岩土体在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和变化趋势,并指导施工和监测。 工程上对这两类岩土参数的基本要求是可靠性和适用性。可靠性是指参数能正确反映岩土体在规定条件下的性状,能比较有把握地估计参数真值所在的区间。适用性是指参数能满足岩土工程设计计算的假定条件和计算精度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对主要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选定参数。岩土参数的可靠性和适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土体受到扰动的程度和试验标准。它涉及到两个问题: ①取样器和取样方法问题; ②试验方法和取值标准问题。 通过不同取样器和取样方法的对比试验可知,对不同的土体,凡是由于结构扰动强度降低得多的土,数据的离散性也显著增大。对同一土层的同一指标,采用不同的试验方法和标准发现,所获数据差异很大。 二、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 由于岩土体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以及参数测定方法、条件与工程原型之间的差异等种种原因,岩土参数是随机变量,变异性较大。故在进行岩土工程设计时,应在划分工程地质单元的基础上作统计分析,了解各项指标的概率系数,确定其标准值和设计值。 岩土参数统计分析前,一定要正确划分工程地质单元体。不同工程地质单元的数据不能一起统计,否则因不同单元体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参数差异较大而导致统计的数据毫无价值。由于土的不均匀性,对同一工程地质单元(土层)取的土样,用相同方法测定的数据通常是离散的,并以一定的规律分布,可以用频率分布直方图和分布密度函数来表示。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考研参考书资料讲义汇总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考研参考书资料讲义汇总 大家好,我是才思教育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中央戏剧学院,现在和大家分享一下考研参考书的笔记,希望对大家考研有一定的帮助。 百科知识部分 刘震云《官人》 刘恒《黑的雪》 张洁《沉重的翅膀》 中国古典文学(8) 小说(5) ★罗贯中(元)《三国演义》 ★施耐庵(明)《水浒传》 兰陵笑笑生(明)《金瓶梅词话》 ★曹雪芹(清)《红楼梦》 ★蒲松龄(清)《聊斋志异》 史论(3) 胡忌《宋金杂剧考》(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 吴毓华《中国古代戏曲序跋集》 电影艺术(20) 影片(20) ★卡拉克斯(法)《卑贱的血统》1986 ★★库布里克(美)《全金属外壳》1987 黄蜀芹(中国)《人·鬼·情》1987 普罗什金(前苏联)《1953年寒冷的夏天》1987 ★★张艺谋(中国)《红高粱》1987 ★托尔托列(意)《新天堂影院》1988 史·索德伯格(美)《性、谎言和录象带》1988

全心全意因才思教 ★希区柯克(英)《39级台阶》1935 ★★卓别林(美)《摩登时代》1936 ★袁牧之(中国)《马路天使》1937 约翰·福特(美)《关山飞渡》1939 勒鲁瓦(美)《魂断兰桥》1940 ★★奥逊·威尔斯(美)《公民凯恩》1941 ★★大卫·里恩(英)《相见恨晚》1945 罗西里尼(意)《罗马,不设防的城市》1945 蔡楚生、郑君里(中国)《一江春水向东流》1947 ★费穆(中国)《小城之春》1948 ★★黑泽明(日)《罗生门》1950 石挥(中国)《我这一辈子》1950 ★希区柯克(美)《后窗》1951 德西卡(意)《温别尔托D》1951 ★黑泽明(日)《七武士》1954 ★大卫·里恩(英)《桂河大桥》1957 ★★伯格曼(瑞典)《野草莓》1957 第一学年第二学期 戏剧理论及社科(5) 契诃夫《创作札记》 《易卜生评论汇编》 《阿瑟·密勒论戏剧》 宾克莱《理想的冲突》 黄仁宇《万历15年》 外国戏剧(16) 普劳图斯《孪生兄弟》 ★莎士比亚《李尔王》

地质勘查规范

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2- 2002 目次 前言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勘查的目的任务 3.1 预查3.2 普查3.3 详查3.4 勘探4 勘查研究程度 4.1 预查阶段4.2 普查阶段 4.3 详查阶段4.4 勘探阶段5 勘查控制程度 5.1 勘查类型5.2 勘查工程间距5.3 勘查控制程度6 勘查工作及质量要求 6.1 地形测量和工程测量6.2 地质填图6.3 物探和化探工作 6.4 探矿工程 6.5 化学分析样品采集、加工及分析项目 6.6 矿石(卤水)选冶试验样品的采集与试验6.7 岩、矿石物理技术性能测试样品的采集与试验6.8 抽水(卤)试验的技术和质量要求6.9 盐类矿石水溶性能实验室试验方法及要求(参见附录D)6.10 原始编录、资料综合整理和报告编制6.11 计算机及其他新技术的应用7 可行性评价 7.1 概略研究7.2 预可行性研究7.3 可行性研究8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及类型条件 8.1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依据8.2 矿产资源/储量分类8.3 矿产资源/储量类型条件 9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9.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9.2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原则9.3 对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参数的要求附录A (规范性附录)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附录B (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床勘查类型划分依据B.1 固体矿床B.2 浅藏卤水矿床B.3 深藏卤水矿床B.4 表面卤水矿床附录C (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床勘查基水工程间距参考附录 D (资料性附录)盐类矿石水溶性能实验室试验方法及要求D.1 试验设备及材料D.2 试样采集要求D.3 试样规格及加工要求D.4 试验的准备工作D.5 试验方法D.6 成果整理及试验报告编写提纲附录E (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产一般工业指标和综合评价指标附录F (资料性附录)盐类矿石(卤水)的选矿、加工方法附录G (资料性附录)盐湖卤水水化学类型,附录H (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床主要盐类矿物附录I(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床矿石类型参考 附录J(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的补充要求附录K (资料性附录)盐湖和盐类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石油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完整版.docx

《石油地质学复习整理》 绪论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石油地质学 石油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油气成因、油气成藏的基本原理和油气分布规律的一门科学。 2.石油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可以概括为三个基本的科学问题: ①油气成因问题 ②油气成藏问题 ③油气分布控制因素与分布规律问题 第一章石油、天然气、油田水的成分和性质 一、名词解释 1.石油 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掩饰空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和少量杂质组成的可燃有机矿产。 2.天然气 广义:自然界的一切气体;狭义:与油田和气田有关的气体,主要是烃类气体。3.油田水 广义 : 指油田区域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狭义: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4.δ 13C1 碳的一种稳定同位素,δ13C值有助于研究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因。 二、简答题 1.石油可以分离为哪几种族组分 可分为饱和烃、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四种族分

2.石油中包含哪几种主要元素和次要元素 主要元素:碳和氢次要元素:硫、氮、氧 3.石油中包含哪几类烃类化合物和非烃化合物 烃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非烃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 4.天然气中含有哪些主要的烃类气体和非烃气体 烃类气体:甲烷为主,重烃为次,重烃以乙烷和丙烷最为常见 非烃气体: N2,CO2,H2S,H2,CO,SO2,和汞蒸气等 5.在苏林分类中,地层水被划分为哪几种类型油田水主要为何种类型说明不同 类型的地层水反映的地层封闭条件。 地层水划分为: NaHCO3型、 Na2SO4型、 MgCl2 型、 CaCl2 型; 油田水主要为 CaCl2 型 NaHCO3型和 Na2SO4型形成于大陆环境、 Mg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海洋环境、CaCl2型存在或形成与深成环境; 地层封闭性: CaCl2>NaHCO3>MgCl2>NaSO4 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 一、名词解释 1, 储集层 : 凡是具有一定的连通空隙,能使流体储集,并在其中渗透的岩层都称 为储集层。 2, 盖层:盖层是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 3, 绝对渗透率:当岩石中只有单相流体存在,并且流体与岩石不发生任何的物理 和化学反应,此时岩石对流体的渗透率称为绝对渗透率。 Q—单位时间内流体的通过岩石的流量,/s F—岩石的截面积, U—液体的沾度,

电影学名词解释汇总

电影学名词解释集锦 1.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 60年代中期西欧电影理论界出现的新学派。70年代在英美电影界也流行起来。(其特点大致有以下几方面)这一类型的理论是在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哲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代表人物是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 其特点大致如下:①与西方其他理论相比,它的内容十分庞杂,既非一家之言,也非一派之论。其共同点在于他们都在某种程度上运用结构主义或符号学的术语和分析方法。②这些理论的论述风格都比较抽象,比较富于哲理,也可以说比较富于认识论和方法学的色彩。③它与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处于一种复杂的相互关系中。一方面这一理论是在结构主义思潮的强烈影响下产生的;另一方面电影理论的问题已成为当代西方美学,特别是结构主义-符号学美学领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这一类型的电影美学就是电影理论界追求美学深度的趋向和一般美学界日益重视的电影艺术分析的趋向汇合的结果。它的特殊性与含混性也就是由这一特点产生的。作为代表,主要有麦茨的电影符号学,首次在《电影中的符号与主义》将结构主义和符号学电影理论介绍给英语世界的彼德·沃伦;罗纳德影像结构分析;帕索里尼在《电影诗学》中的“诗歌电影”理论等。 2.电影符号学 一种将符号学运用于电影研究的理论(创始者是麦茨)认为①电影本性不是对现实的反映,而是艺术家重新结构的具有约定性的符号系统。②电影艺术的创造必然有可循的社会公认的“程式”,电影研究应成为一门科学。③电影语言不等于自然语言,但电影符号系统与语言学符号系统本质相似,电影研究应该借用语言学作为一种科学规范工具。④电影研究应根据“整体决定局部”的原则而系统化。⑤电影符号学的研究重点是外延和叙事,主张宏观结构分析与微观结构分析并重。 它的研究兴起于60年代中期,帕索里尼的《电影诗学》,意大利的艾柯《电影符码的组接方式》以及沃伦的《电影中的符号和含义》极大推动了其发展,但真正建构电影符号学理论大厦的还是法国的麦茨的《电影语言》和《语言与电影》两部巨著。麦茨的电影符号学可归结为一句话:电影不是真正的语言,但却是一种具有表意性符码的特殊语言。(符码在他看来仅仅是一种让信息含义得以理解的逻辑关系。而“次符码”是符码在一些相应电影领域中使用的规律性) 3.类型电影 ①是指按照约定俗成的类型要求或原则制作出来的影片,它们拥有相似的主题、情结、人物、场景和电影技巧的影片。是商业化的生产和意识形态生产的共同产物,尤其是在美国好莱坞中成为商业电影制作的主流。在三十年代形成规模并占据了主导地位。 ②类型电影的主要特点是:公式化的情节、脸谱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符号。常见的类型有西部片、警匪片、灾难片、歌舞片、科幻片、动作片等。如米高梅公司精于歌舞片和浪漫剧情片;华纳兄弟公司的警匪片独具特色,而科幻、恐怖片几乎成了环球公司的专利。 ③它作为好莱坞制片厂制度的产物,迎合观众的欣赏期待和道德观念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并且特别关注电影作品的某些共性。虽然它的制作模式给人以保守陈腐、平庸媚俗之感,但也没有妨碍某些杰出导演在严格的类型戒律下制作出富有个性和艺术价值的电影作品。如西部片大师约翰·福特的《关山飞渡》,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等。 ④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类型电影的生产还遵循着某种“定期更迭”的原则,即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新的“主打类型”占据重要地位,这使得观众对于类型电影能长久的保持兴趣。 ⑤近年来,类型电影出现了一种新动向,将不同的电影类型特点融合在一部影片的创作中的“类型融合”,为了研究类型电影理论的制作、生产规律,电影研究中出现了一种“类型电影理论”,对西方电影中成熟的电影类型进行专门深入的研究,内容涉及类型电影中的产生背景、分类依据、主要特征、历史演变以及美学功能和社会机制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制作剪贴报 (整理资料指导)》教学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制作剪贴报(整理资料指导)》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节课教师主要从资料的整理方面对学生加以指导,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动手能力。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本课中,教师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资料整理方法、技巧的指导,使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教学目标与设想: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剪贴报是整理资料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2)探究制作剪贴报的材料,初步了解制作剪贴报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3)学会设计、制作、美化简单的剪贴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实践的方式了解制作剪贴报的一般步骤及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动手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审美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重点:学会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美化简单的剪贴报。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并在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剪贴报样品 学生准备:制作剪贴报所需要的各种工具、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来上今天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平日里,我们的综合实践课常常会需要在课前搜集、整理一些相关的资料。同学们对于搜集到的资料是如何整理的呢? 2、整理资料的方法有很多,制作剪贴报就是一种很不错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制作剪贴报。(板书课题) 二、剪贴报欣赏、探究,激发学习兴趣。 1、说到剪贴报,可能有的同学还不清楚到底什么是剪贴报。谁能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剪贴报? 2、今天,老师带来了几份自己制作的手抄报,请大家分组探究,讨论一下几个问题:

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办法(规范稿)

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规范、有效地开展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地质勘查项目的优质、高效实施,根据我公司地质勘查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组织实施的地质勘查项目。 第三条地质勘查项目实施单位为公司勘查院、相关部室。 第四条地质勘查项目管理原则 1、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以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为主,各项规章制度为补充,不断提高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质量; 2、地质勘查项目实行实施单位负责制; 3、地质勘查项目实行分级管理、分类指导。 第五条地质勘查项目质量管理贯穿实施方案的审批、工作质量检查、野外原始资料检查验收、成果报告的评审、地质勘查成果资料汇交等地质勘查项目工作全过程。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公司主要管理职责 1、负责组织地质勘查项目立项建议书编制和初审; 2、负责组织地质勘查项目实施方案的审(报)批; 3、负责组织专家对地质勘查项目进行质量检查和监控,查处重大质量事故; 4、负责组织地质勘查项目野外原始资料验收工作;

5、负责组织地质勘查项目成果报告的评审; 6、按规定接收地质勘查项目原始资料和成果资料。 7、公司总工办为职责履行的职能部门。 第七条实施单位主要职责 1、协助总工办编制地质勘查项目立项建议书; 2、组织编写地质勘查项目实施方案; 3、组织地质勘查项目具体实施和日常质量管理工作; 4、组织编写地质勘查项目成果报告; 5、协助地质勘查项目成果报告的初审、终审; 6、保管地质勘查项目的原始资料和实物资料,汇交地质勘查项目成果资料及规定的原始资料。 第三章实施方案审批 第八条审批工作分级实施 勘查项目预算投资大于20万元的,由公司总工办统一组织审查;小于20万元的勘查项目由勘查院组织审查,将审查记录报公司总工办核准。 第九条审查依据 1、设计审查依据的有关标准必须是现行的国家标准,有关部门颁布的行业标准以及项目委托单位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2、项目任务书(或合同)等文件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第十条审查程序及要求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笔记(超强)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 习笔记(超强) 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英国斯宾赛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简答:数学教育中应该进行德育吗? (1)教书育人 (2)落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或称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手段)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教的载体,有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电视影像、报刊、广播; 教育手段包括教育方法,受教育者的学习方式以及物质器具 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

三要素的关系:在三要素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教育的起源说 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劳动起源说: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指导下形成的,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实践之中 教育的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 (1)没有阶级性 (2)传递生产经验 (3)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进行 古代教育:包括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 宋代以后,四书五经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材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特点有 (1)鲜明的阶级性

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打印版

1.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统称为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建筑场地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水文地质、口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 2.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质学和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研究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营运的实施过程中,合理的处理和正确的使用自然地质条件和改造地质条件等地质问题。 第2章岩石的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 地球的构造 地壳(crust):由固体岩石构成,分硅铝层(花岗岩层)和硅镁层(玄武岩层)。 地^(mantle):上地幔主要是硅氧,呈熔融状态,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主要是铁镁氧化物和硫化物。 地核(core):由铁银组成,密度大。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 地壳运动主要起因于地幔物质的对流 组成地壳的化学成分,含量由多到少依次为 0(49.13%)、Si、Al、Fc、Ca、Na、Mg... § 2.1主要造岩矿物 §2.1.1矿物的基本概念 地壳由岩石组成,岩石由矿物组成。 矿物(mineral):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行程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2.1.2矿物的物理性质 矿物的物理性质决泄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 矿物的颜色和条痕 颜色:由矿物对可见光波的吸收作用产生。 自色:(矿物的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所组成的)矿物的本身的颜色 他色:某些杂质引起的颜色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 矿物表面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造岩矿物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光泽。 具体又分为:①玻璃光泽②珍珠光泽③丝绢光泽④油脂光泽和树脂光泽⑤金刚光泽 ⑥土状光泽 透明度是指矿物允许可见光透过的程度。 矿物的硬度 矿物抵抗外力机械作用的强度。 硬度是矿物的一个重要鉴左特征,鉴别矿物硬度时,是用两种矿物对划的方法来确左矿物的相对硬度。 由软到硬分十度,称为摩氏硬度汁: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 解理和断口 解理一受外力作用,矿物能沿一泄方向破裂成平而的性质。 分为:极完全、完全、中等或不完全解理 断口一受外力打击后,无规则地沿着解理而以外方向破裂。

浅析希区柯克及其电影

浅析希区柯克及其电影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从多角度分析了希区柯克式悬念艺术,第二部分从作者论的角度分析了希区柯克电影的众多主题,第三部分则以《精神病患者》为例从精神分析学的层面对希区柯克电影进行了深度解读。 关键字:希区柯克悬念麦考芬主题精神分析学《精神病患者》 在艺术领域享有盛誉,又街知巷闻,这样的导演没有几个,希区柯克就是其中之一。这位既有艺术追求,又有票房野心的伟大导演,对很多人来说,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名字,而是一种电影手法的精神,更是惊悚悬疑的代名词。他就是希区柯克。 将观众放在更高的位置上,有选择性地给予观众比剧中人物更多的信息,正是希氏悬念的精髓所在。希区柯克真正的悬疑惊悚不是让观众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之下被惊吓到,而是要在观众自以为可以预期未来情节的发展之下知道答案,观众自然而然将焦虑的心情对准了主人公的命运。例如在《精神病患者》中,让观众比侦探先知道旅馆老板有个疯子母亲,从而让侦探进入诡异的房屋那一幕成为希区柯克电

影中最具悬念的场景之一。在《迷魂记》中,朱迪与玛德琳是同一个人的谜底在情节中间就被揭示,而原著中这个谜底是最后才被揭穿。 希区柯克认为:“最紧张的不是那些恶心的死法,而是在人死之前酝酿的气氛。他着力描写人物死亡前的部分,不主张暴力血腥的镜头。《爱德华大夫》中,爱德华梦中惊醒,在卫生间拿了刀走向女主角,他表情阴郁,灯光和音乐的渲染下,利用特写和镜头暗示来烘托和渲染恐怖的感觉,观众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虐待,爱德华犹豫片刻最终拿着刀下楼,却看到了在楼下办公的艾利克斯,艾利克斯丝毫没有发现爱德华的异常,毫无防范的和爱德华聊天,甚至倒了一杯牛奶递给他,观众放下的心又悬了起来,这个部分的最后一个镜头就定在了透过爱德华的牛奶杯看到的艾利克斯,导演几乎给了观众一种错觉,无辜的艾利克斯被爱德华杀害了。这一部分,导演将观众虐到了一定的程度,让观众不自觉的参与剧情在心里为艾利克斯担忧着急,既想避免一场谋杀的发生又想知道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发展。确实,这种心理活动并不夸张,惊悚的最高境界是让观众“自己吓自己”,毫无疑问,希区柯克拥有这种能力,他做到了。 结合拉康的理论来看,希区柯克的悬疑就是一种性变态,它是一种病态形式。《美人计》中,从远景推到特写的运动也许是希区柯克的象征性手法,他的性欲内涵也是不言而喻的。《美人计》表面上是一个爱情故事,塞巴斯蒂安爱艾丽西亚,艾丽西亚爱德佛林。然而爱情显然不是影片的主题,而是上演一种变态性欲处境的美丽外衣,艾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班级与班主任笔记整理

第一章班级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体系,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本的行政组织。班级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从事集体活动、结交好友的场所。因此,它具有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矫正学生的行为等功能。 二、班级组织的发展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家伊拉莫斯,借用古代罗马教育家昆体良在《关于学生的制度论》中的“班级”一词,描述了伦敦保罗大教堂的学校情形:学生呈阶梯状围坐在圆形教室了学习。 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一书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设想。学生按照年龄划分不同的班级,每个班级配置合适的教科书和专门的教学方法。 19世纪初,英国出现“导生制”,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发展水平划分等级,对进度相同的儿童系统性地开设科目,编制班级,实施同步教学,配备导生,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和管理。 在中国,严格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产生于19世纪末,于1862年京师同文馆中采用。 (一)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二)班级授课制的主要缺点 1.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2.重视预设内容的教学,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创造性不够。 3.强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解决方法:将群体教学和分层教学、个别指导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等。“小班化”教改实验正在一些地方实施。 三、班级管理 (一)概念:班级管理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作用)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级秩序和健康的班风是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目标——形成一个“班级共同体”

综合实践活动资料汇编

市第十七中学综合实践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要求,特别设置了学生实践活动课程。本课程的设置应遵循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培养学生的持续、全面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养目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增强民主法制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等。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真正让学生做到磨练意志、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善于创新;让学生学到在学校,在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 课程设置的原则 科学合理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在一周的实践活动当中,学生要进行军训、劳动实践、社会考察和知识讲座等,其中军训和劳动实践所占的比重要大一些。 注重实践的原则 中学生实践基地新开展的一切活动都是台儿庄区各中学很难开展的活动内容,一切活动一定要让学生自己亲身去体验、去实践,实践基地和校方只提供展示学生实践活动的平台、服务和一些必要的技术指导,同时确保所有活动的安全。 课程设置的几点说明 1、内务管理在每天的早、中、晚的空隙中进行,由教官统一规范要求和指导,并进行检查。 2、纪律管理在每天的各项实践开展前、中进行,每项活动结束时要进行总结。 3、可以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一周的实践活动。 4、每天的军事训练和劳动实践学生实行上下午对调。 5、所占比重主要根据所需课时制定。

附表 劳动实践课程设置

手工制作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并调整了学生的心态,能够使学生的好动,好奇心得到满足。能够安静下来做某一件事情,达到休身养性的效果。 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习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美好品德。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让学生初步了解刺绣,了解“十字绣”,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要求 1、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必须循序渐进,温故知新,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实践应用。 2、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知识去思考理论问题;用学过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践加深和巩固基本知识的理解。 3、要掌握好重点并注意通用性,才有一定的针对性。 4、上课必须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做课堂笔记,应认真仔细,动手动脑,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独立完成实验科目,注意培养自己和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纪律 1、必须听从认课指导老师讲解,有疑问应先举手再提问,不能交头接耳。 2、未经允许,不可以互串座位,不准用硬物在桌子上刻画,未经允许不准翻动抽屉中物品。 3、必须按要求领取工具及实践器材。认真领悟线路图及内涵。 4、每张课桌的同学在未征得指导教师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向邻桌或其他同学借用工具或器材。 5、每张课桌的同学应妥善保管好各自的工具及实践器材,防止损坏或丢失,如有以上现象应按价赔偿。 四、教学课时 共2小时。其中安全要求5分钟,理论讲解15分钟,学生操作80分钟,交流总结约10 分钟,可内休息10 分钟。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DZT ××××—2011(代替DZT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DZT ××××—2011(代替DZT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2011(代替DZ/T007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研究 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Integrated Compilation and Study on Geological Data about Solid Mineral Exploration (征求意见稿) 2011-×-×发布2011-×-×实施

前言 本标准是根据多年来矿产勘查、开发实践及相关研究成果,在《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试行)》(地矿字〔1980〕290号)、《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DZ/T0079-93)的基础上,参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 0033-2002)和《铀矿地质勘查规范》(DZ/T 0199-2002)等18个矿种(类)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编制。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B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矿产资源储量司,国土资源标准化研究中

心、中国冶金地质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黄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核工业地质局。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中公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整理笔记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 2、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教育: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经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她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学校教育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承担。 3、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影响:教育内容、教育措施。 4、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5、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一)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桑代克、沛西能;3、心里起源说:代表人物孟禄;4、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 2、古代社会的教育; 3、近现代教育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教育问题(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研究任务: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的基本规律,未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提供理论支撑,为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服务。 2、教育学的发展 萌芽阶段: 《学记》是中国古代、世界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这种教学方法又称“产婆术”。1.苏格拉底讽刺;2.定义;3.助产术。 柏拉图: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她的代表作《理想国》中。“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秉承柏拉图的理性说。 昆体良:古代西方最早的教育学理论著作《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 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1、培根:英国;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了出来。 2、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1632《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泛智教育”;“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3、卢梭: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4、康德: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5、佩斯泰洛奇: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6、洛克:提出“白板说”。 7、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被誉为“现代教育学之父”。 主要观点:

电影后窗是大导演希区柯克的代表作

电影后窗是大导演希区柯克的代表作,这部1954年的老电影讲述了摄影记者杰弗瑞由于一次意外摔断一条腿,经常周游的他如今也不得不在轮椅上过一段无聊的日子了。为了打发枯燥的时光,他在自己公寓的后窗向外观望,从而引出了一系列的故事。这部电影的伟大之处在于,除了一两个镜头之外,影片所有的镜头都是在主人公所处的小公寓中拍摄而成的,并且在很早就暗示出了杀人凶手的情况下,依然能通过情节的收放,牢牢抓住观众。 从电影的拍摄手法上来说,后窗的影片结构单纯而突出,主人公所在的公寓就像是一个剧院的包厢,主人公坐在“包厢”中,透过自己的后窗向外观望,而对面的公寓就像是舞台自然并且完整的展示在主人公的视野之下,通过这样一个场景的架构,影片很自然的把众多毫无联系却又同时发生的时间联系在了同一的背景下,这些客观发生的事件作为一条主线,实际上为观众铺展出了一个匀质的城市生活背景。而另一条主线——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主观的去和第一条主线发生交集,通过主人公的偷窥,主人公的好奇心这一符号,把客观事件的匀质性打破,主动筛选出了推销员杀妻这一事件,从此这些事件的匀质性被打破,主次立分,电影的叙事也很自然的随着主要事件和主人公心理活动的交织不断向前推进。抛开后窗在拍摄手法和叙事手法上的伟大不谈,这部影片最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仅围观中展示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悬疑故事,同时透过故事本身揭示了人性中“偷窥”的心理本能,主人公断腿在家养伤和摄影记者的身份都为他开始观察不同的事件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然而随着“偷窥”行为的不断深入,连他的房东和女友都参与到了“偷窥”的行为中来,甚至比主人公更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弗洛伊德认为窥视癖满足了人内心潜意识的需要。人们通过这样来得到满足感。当主人公在偷窥中无意发现了一宗谋杀案时,偷窥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在这里就似乎变得不那么不道德了。在一个号称人人有隐私的美国,偷窥比起谋杀案似乎都是不道德的事情,但是在这里,偷窥通过谋杀案的发现却堂而皇之地变成了一种与不道德的对立的道德了。这不仅使人深思,这两者到底哪一种才是更不道德的?而且影片最后凶手和主人公相遇,凶手问“What do you want from me?”的时候,其实主人公也是不清楚的,他到底是为了揭发这起罪案还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偷窥的欲望很难说清。如果说是前者,他却为什么不去关注那位单身女性的奇怪行为,如果说是后者,却又为何在众多的事件中单独选出了这一件事。偷窥本质上被判定为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但是由于其带来的罪恶远远小于谋杀案,因此它又不是一种那么不道德的行为。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永远是伦理学上一个争论不休的有趣话题。 看完这部电影禁不住想,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每个人都生活在看与被看的世界中,看电影时我不时在想主人公在看别人的时候,难道没有别人也在看他么?如果有,那么去偷窥一个偷窥者的行为又算是什么行为呢?而偷窥的意义又何在呢?只是因为当有一扇窗户拉上了帘子看不到里面的情况而失望的那个眼神么?古人说“慎独”,或许当一个人独自一人时才能暴露出最自然的人性和思考生活的本质吧。

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教学文案

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收集和整理 教师实施指南八: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过程的记录及原始资料的积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评价不像学科课程那样,到活动结束的时候用量化的分数来判定活动的结果和收益,而是通过过程中的体验和实践来帮助学生积累成长的经历,这就需要对活动过程及原始的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原始资料,包括文本材料(各种读书笔记、调 查问卷、实验数据、活动日记等); 音像制品(录音带、光盘、软盘等);实物(标本、模型等)。这些原始资料,既是活动过程的真实记录,也为活动总结阶段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撰写各种报告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这些资料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活动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活动主题一旦确立,就要指导学生制作档案袋,在档案袋的封面填写课题名称、研究人员、合作伙伴、分工情况、指导教师等基本情况。在活动开展阶段的各种资料,及时放进档案袋,以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这些过程记录及原始资料积累的方法,需要教师进行细致深入的指导。 1.确定人员,制定记录任务,进行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需要把人培养成一个模式,不需要把学生培养成面面俱到的人,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他个性和特长发挥的最好空间,让他的优点更优,特长更特,这就需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要熟悉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爱好,给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他发展和展示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分工阶段,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也要适当地给予指导和调整。比如,在确定活动资料和活动过程记录小组的时候,就要动员 和说服那些责任心强、记录能力强、细心仔细的同学加入,并要进行任务的分配和梳理。对前几次记录要进行认真指导和培训,而这种培训是在记录的现状中的培训,不是单纯的说教。 2.教师以身示范提供样本记录需要记什么?怎么记?简单地说就是记载活动过程和结果。可是面对这样的答案我们的学生还是不会记录。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中和学生同时进行一份记录,这个记录包括学生前期提出哪些了问题、归纳成哪些研究小专题、计划怎么开展活动、分组分工情况、各组活动进展情况(特别是细节记录)、教师的感受等等。教师的记录要图文并茂,简洁而美观,把绘画、图表、文字等综合起来,为学生做好范例。教师在参与学生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自己的记录作为样本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如何做记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向学生传达记什么、怎么记,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教师如何做研究,传达一种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3.引导学生进行记录方式设计,明晰活动过程 通常可采用表格式、日记式、过程式等方式来进行记录。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

固体矿产普查勘探地质资料综合整理规范 (地质矿产部1980年颁布实施) 第一章总则 一、资料综合整理是对地质普查勘探工作中所取得的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综合研究工作。通过这一工作,编制出必要的综合图表,提出各种研究成果,以指导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并据以编制地质报告和科研报告。 二、资料综合整理是地质普查勘探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综合整理研究,才能把野外和实验室所获得的丰富感性认识,上升成为理性认识,逐步提高对区域及矿区地质矿产情况和成矿规律的认识,才有可能按客观地质规律办事,合理部署各项地质工作,及时提交合乎质量要求的地质报告,达到以较少的工作量取得较大的地质成果,多快好省地完成地质任务的目的。 三、资料综合整理是地质队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它贯穿于整个普查勘探工作的始终。在整个地质工作过程中,要做到边调查施工、边整理资料、边综合研究,及时提交地质成果。按资料整理的程序、工作性质和时间要求可分为:当日资料整理,阶段性资料整理,年度资料整理,野外验收前资料整理以及报告编制时的资料整理。后者是在各项原始料齐备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整理、分析研究。编制出各种图件、表格和文字报告。 以上各个环节是互相联系而又各有侧重。经常性的资料综合整理整个资料整理研究工作的基础,必须切实认真的抓好,以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及时指导地质普查勘探工作。 四、资料综合整理要注意点(矿区或矿点)与面(区域)的结合,二者不可偏废。要不断提高工作区的地质矿产研究程度,为工作部署和指导普查勘探工作提供较可靠的地质依据。为此,大队与分队(工区)的资料整理研究工作应各有侧重。 分队是从事经常性综合整理工作的基本单位,要根据地质工作的任务,合理安排综合整理研究内容或课题,有计划、有重点地研究区域或矿区(床)的基本地质特征,矿产分布和赋存条件及成矿规律,矿石质量,水文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普查勘探方法和储量计算等方面的问题。有条件时也可对地质矿产理论问题作一些研究与探讨。 大队主要研究工作地区的成矿地质条件和矿产分布规律,进行远景预测,搞好选区工作,指导普查勘探工作部署、提出地质工作规划,并根据实践结果进行修正补充,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有条件的大队还应对区内一些重要的基础地质和成矿理论问题进行专门性工作。 五、各地质大队要安排足够的力量和时间进行资料综合整理研究工作,此项工作应在大队主

世界电影史概述(全)

世界电影自1895年诞生起,迄今已有110多年。 百余年来,世界电影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这主要得益于世界各国电影创新运动(创作技巧、思想观念、技术手段)的推动,其中最重要者依次为: 1915年前后,美国的格里菲斯在“视觉语言”上的集中突破。 192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一次创新浪潮”(波及法、德、苏联等国)。 1927年,电影开始有了声音,美国《爵士歌王》。 1930年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成就。 1930~1940年代,好莱坞类型片模式的确立,及其大制片厂制度的建构与完备; 1935年,电影开始有了“色彩”,美国《浮华世家》。 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初期,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贡献。 1950年代~1970年代,世界电影的第二次创新浪潮。包括:以瑞典、法、意、日等国为主的“新浪潮”运动,以及1960~1970年代的新好莱坞和新德国电影的成就。 1990年代以来数码艺术和技术对电影创作的深刻影响等等…… 当然,世界电影能有今天的魅力,还要感谢那些灿若群星的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卓别林、弗拉哈迪、格里尔逊、瑞芬斯塔尔;让·雷诺阿、希区柯克、奥逊·威尔斯、柴伐梯尼;黑泽明、伯格曼、特吕弗、戈达尔、安东尼奥尼、费里尼;法斯宾德、科波拉、斯皮尔伯格;李安等等…… 一、1895~1918年:世界电影的草创时期 1、法国:卢氏兄弟、梅里爱、百代公司 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举行了世界电影的“首次商业”公映,他们放映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水浇园丁》等10余部短片,内容均为对工作、生活场景和自然风光的“片断式客观实录”。这天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从1896到1910年前后,法国人梅里爱陆续导演了《月球旅行记》《太空旅行记》等多部具有科幻或神话色彩的作品,在世界电影史上成为了“剧情片”的奠基人和电影特技的先驱。 从1895年起,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和输出国,其中“百代公司”和“高蒙公司”的产销量最高。 鉴于以上三个因素,法国被称为“世界电影的故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