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公开课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公开课小数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数加法和减法(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 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八第1、2、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三个小朋友买文具的情境,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2.通过感受生活,让学生明确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会进行小数加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认识了小数,了解了小数的性质,在开始今天的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以前的知识。

1、口答

(1)、4.75里有()个一,()个0.1和()个0.01 (2)、3.4里有()个一和()个0.1

指名口答

2、口算下面各题

0.4+0.3 0.5-0.3 4.6+0.8 2元6角-7角

3、激发导入

师:同学们学的都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到商店看看

出示例1的情境图。谈话:这是同学们在文具店购物的画面。你能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幅图中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引导探究

1. 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那么我们就从其中的一个开始研究。出示例1(1)

要求“小明和小丽一共用去多少元”怎么列式?(指名口答)板书4.75+3.4 问:这道题的加数有什么特点,(都是小数)对了,像这样的加法就是小数加法

(板书:小数加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和探索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你能用竖式计算“4.75+3.4”吗?先试一试,再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学生尝试计算,展示不同的算法。

交流:

①4.75元是4元7角5分,3.4元是3元4角,元、角、分要相同单位才能相加。

②4.75是4个一、7个0.1和5个0.01,3.4是3个一和4个0.1,根据整数加法的经验,要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而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相加。

强调:百分位上不是把“5”移下来,而是算的是“0+5”

追问: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时,要把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然后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分别相加;最后在得数里点上小数点,使它与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2.探索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谈话: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知道了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解决了“小明和小丽一共用去多少元”这个问题,那么“小明比小丽多用多少元?”又该怎么解决呢?我们接着研究(出示例1(2))。

这个问题怎么列式?(出示4.75-3.4)

说明:像这样的减法就是小数减法(把板书完善)

这道题你会计算吗?打开数学书第48页,请大家在书上完成。

学生独立计算,展示作业。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强调:百分位上算的是“4.75-3.4”

再进一步追问: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为什么要把被减数和减数的小数点对齐?小结:用竖式计算小数减法时,也要把小数点对齐后再算。

3.教学“试一试”

提出要求:这里还有两道题,你能用刚才学到的计算方法自己算出结果吗?

学生计算后,要求他们再说一说是怎样算、怎样想的。

师:像这样结果是“7.40”、“2.10”,我们可以依据小数的性质将结果化简。(课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教材第71、72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在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的算理,即小数点对齐,计数单位相同的两个数才能相加减。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三年级时,我们已经认识了小数,同学们对小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能够用到小数? 生:商店和超市里商品的价格。 生:测量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 师: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 生:超市和商店里。

师:的确如此,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经常用到小数。哪些同学有过购物的经验? 师:非常好,大家都有买东西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板题:小数加减法) 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己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说明其中道理。 二、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 (1)课件呈现主题图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在书店里,小女孩想买2本书,小男孩想买1本词典。 师:一起来看这两本书的价格,谁来读一读?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买这两本书,一共花了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课件呈现提出的问题) 师: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该怎样列式呢? (1)6.45+4.29 (2)6.45-4.29 师:这两个算式分别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般的小数加减计算》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王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三、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用加法或者减法解决的问题。谁还记得什么是加法吗?减法呢? 预设: 学生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学生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2.出示:妈妈把一根绳子截成两段,一段长83厘米,另一段长59厘米。

教师:你能根据妈妈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 学生1: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83+59=142(厘米)。 学生2:两根绳子相差多少厘米?83-59=24(厘米)。 3.教师:这两道都是整数加减法的题目,你能说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 学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学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4.教师:同学们已经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记在心了,如果换成小数的加减法,你们还有办法解决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般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用旧知引新知,为他们的学习指明方向,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小数加法

优质课 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直切主题 师:三年级时,我们学习了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你能口算吗? 1、视算:0.2+0.3 0.8-0.5 1.2+1.5 4.2+0.8; 2、教师出题,学生口答; 3、学生模仿出题,学生指名口答; 师:说的很好,现在我们来分排比一比,看看哪一排反应快,准确率高。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科书第71页的主题图。 教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两个同学到书店去买书,女同学想要买2本书;小男孩要买1本词典。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由主题图过渡到例1中的情境图,分别呈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的单价。 教师:你又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你们得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的问题。 (1)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3)《童话选》比《数学家的故事》便宜(少)多少钱? 2、迁移经验,探究小数加法算法

教师:根据你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别列出:6.45+4.29和6.45-4.29这两个式子。 教师:先来看6.45+4.29,大家先估算一下,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教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用竖式该怎么计算呢?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算完后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学生尝试独立试算,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名到前面展示自己的算法。 预计学生展示时会出现的情况: ①② 6.45元=645分③ 6.45 4.29元=429分 +4.29 6 4 5 6. 4 5 6 . 4 5 10.74 +4 2 9 +4 . 2 9 + 4 . 2 9 1074 10. 6 4 10 7 4 1074分=10.74元 3、交流汇报,说清算理 每个小组板演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哪些方法是正确的?你们的方法跟哪种方法一样?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逐一观察每种算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评价时说清理由。 预设学生几种回答情况: (1)认为①种是正确的。根据计算小数加法的经验,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要把个位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上的数对齐。因此,根据前面的经验推想计算两位小数的加法,百分位上的数也应该对齐。 (2)认为②种是正确的。先把6.45元和4.29元换算成以(分)作单位的整数,也就是把小数加法转化成了整数加法,根据整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算出和是1074,然后再把1074分换成10.74元。 (3)认为第③种、第④种方法都是错误的。 教师:我们先来看看第①种算法,还有谁也用了这种方法?把你的想法跟大家说一说。 教师:根据你们计算一位小数加减法的经验,小组讨论一下,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呢? 学生讨论后汇报,有的可能会说如果小数点没有对齐,个位就不是和个位相加了。

《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新部编本

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两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两位小数的加、减法(课本95—96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让学生生自主探索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3、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教学重点: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算理一、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呈现2004 年奥运会上中国跳水比赛运动员劳丽诗、李婷婷在10 米跳台双人跳水比赛中的完美的空中动作照片。 第一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是由53 个一和40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们知道是几分吗?(53.40)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是由49个一和80 个百分之一组成的,你知道是几分吗?(49.80) 第二轮比赛中,劳丽诗、李婷婷获得的分数整数部分是58, 小数部分十分位2,百分位是0,你知道是几分吗?(58.20); 哈特利、海曼斯获得的分数在49 —50之间且百分位是0的两位小数,你知道是

几分吗?(49.80) 随着学生的回答,呈现P96中间的表格 二、探究新知: 1、提出问题: 师:看到表格中的这些信息,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2)第二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3)两轮比赛中国队共得几分? (4)前两轮中国队领先几分? 师:老师就从你们提出的问题中选择一个,咱们一起来解决,好吗?第一轮比赛中国队领先几分?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

新人教版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般的小数加减计算》教学设计 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小学王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索生活中的情境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通过计算、比较等活动使学生经历把整数加减法计算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迁移规律的意识。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三、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教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用加法或者减法解决的问题。谁还记得什么是加法吗?减法呢? 预设: 学生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学生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出示:妈妈把一根绳子截成两段,一段长83厘米,另一段长59厘米。 教师:你能根据妈妈提供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预设: 学生1: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厘米?83+59=142(厘米)。 学生2:两根绳子相差多少厘米?83-59=24(厘米)。 3.教师:这两道都是整数加减法的题目,你能说说计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吗? 预设: 学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学生2: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当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4.教师:同学们已经把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熟记在心了,如果换成小数的加减法,你们还有办法解决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般的小数加、减的计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按照自己的意愿提出问题,这是一个处理信息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用旧知引新知,为他们的学习指明方向,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二)探究新知 1.小数加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小数加、减计算能力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题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陪爸爸妈妈一起逛过商场吗?你们去商场干什么?老师也是去商场购物,老师在购物时遇到一些问题,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解决吗? 二、导入新课。 1、老师第一次逛商场买了两件商品,一台电风扇198元和一个闹钟35元,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一共要多少钱?请大家用竖式计算。(课件) 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让学生说出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相同数位对齐。 (板书)

2、老师第二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支圆珠笔1.8元和一个笔盒9.5元,还是请同学们帮老师算算一共要多少钱?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元?(课件) 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 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呢? 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在计算时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哪些地方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 三、探索新课。 1、探究相同数位的小数加减法 喜洋洋第一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把雨伞53.40元和一个书包49.80元,孩子们能帮喜洋洋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钱?(课件) (1)列式板书:53.40+49.80= (2)列竖式计算 (3)验算 2、探究小数数位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喜洋洋第二次逛商场又买了两件商品,一包薯片15.32 元和一包大白兔糖17.5元,孩子们能根据喜洋洋给的两条信息自己提问并解决它呢?请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 (课件) (1)根据学生的提出的问题有选择的选出两个问题:这两件商品一共多少钱?这两件商品相差多少钱?(2)列式板书:15.32+17.5= 17.5-15.32= (3)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使相同数位对齐 计算题卡,不计算。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6~97页例1、例2及相应练习的内容。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把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把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爱好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把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把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 2、合作交流,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3、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突破重难点设想: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课前预备了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跳台跳水两幅画面,投影仪等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教学过程】

(完整版)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小数的加减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知道当得数的末尾有0时,应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省略0不写,使小数的书写更简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点: 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弄清“小数的末尾如何去0简写”的道理。 三、教学理念: 1、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需求,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行动,注重学生能力的提高。 2、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在体验的基础上内化知识,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3、实行多样化的教学评价,调动不同特点的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填空。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2、笔算下面各题。 1617+2976=2613-268= 3、结合上面两道算式,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对齐,相同位数要对齐,从低位算起。 (2)做加法时,哪一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3)做减法时,被减数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一当作十。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

小丽和小林去书店买书了,我们也一起去书店看看好不好?书店的书可真不少,看小丽都买两本了,谁来说一说小丽都买了什么书?每本多少钱呢?让我们一起帮小丽算一算这两本书多少钱好不好? (1)要求一共多少钱我们应怎么列式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45+4.29=(2)学生先估算一下这两本书大概多少钱?。 (3)这两本书到底多少钱呢,下面我们就开始来计算这两道题,这是小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板书:小数加减法)(4)学生在练习本上试做,并在小组内交流。 (5)全班交流汇报,说清算理 (6)比较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异同?归纳出小数加法的算法。(多媒体演示正确的计算过程) 计算方法上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整数加法了。 2、自主迁移,探究小数减法的算法: (1)、看情境图,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 请同学们看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应怎样列式呢? (2)学生试计算,并交流做法 刚才加法我们会做了,小数的减法我们应怎么做?请同学们做完后小组交流?谁来说一下小数的减法我们应怎样做? 3、引导比较,总结应怎样做小数的加减法?作小数加减法我们应注意什么?请同学们看我们刚才做的这两道题,我们是怎么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小数加减法我们应注意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别忘点上小数点,小数点应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1、口算,比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7+0.9= 4.7-0.5= 1.2+0.8=0.56-0.45= 1.7-0.3=7.7+0.6= 3.6-0.8=

人教版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学过整数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能正确熟练地计算整数加减法。他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位小数的含义,对元角分也比较熟悉。且三级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些生活经验和认知经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分析】: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推理。“试一试”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2.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小数加、减法。 3.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迁移类推能力。 【重点、难点】: 1. 掌握用竖式对小数进行加、减法的计算的基本方法。 2. 能够应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文具店,售货员出现在学生面前) 引入:欢迎各位小顾客光临本店,本店为大家提供各式各样的文具,老板说了开业期间所有文具一律低价销售,所以每个人只能挑选两样文具,你想选购本店哪两种文具?四人小组讨论: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把自己购买文具的方案在组内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结合学生学过的搭配规律,探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为学生进一步探索购买文具要花的钱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 1、每人尝试计算自己购买文具要花多少钱?如果计算有困难的可以请组内小伙伴一起解决。 2、小组内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 估计有以下两种方法:(1)将文具的价格看成以角为单位,将小数加法转化成整数加法;(2)将文具价格中的元和元相加、角和角相加。 3、全班交流。 随机请一学生交流自己购买文具的情况,花了多少钱?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统计班内有多少学生和他购买了同样的文具?自己又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提倡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探究,比较归纳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和抽象概括能力。 3、德育目标: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点:注意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体育比赛吗? 生:喜欢! 师:其实在比赛过程中也有许多关于数学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课件播放20xx年雅典奥运会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第一轮录像] 师: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生:第一轮中国队的劳丽诗、李婷获得了53.40分,意大利的哈特利、海曼斯获得了49.80分。 生:中国队比分高一些。 师:不错,那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

师:求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生:求中国队比意大利队多得多少分就是看53.40比49.80多多少,应该用减法计算。列式:53.40-49.80= 师板书:53.40-49.80= 师:计算这道题用我们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能解决吗?怎样摆竖式?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 二、循序渐进,探究新知 (课件继续播放第二轮比赛画面) 师:你又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1:第二轮比赛中国队获得58.20分,意大利队获得49.20分。 生2:中国队的比分又比意大利队的比分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1:第二轮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 生2:第一轮和第二轮中国队一共获得多少分? 生3:第一轮和第二轮意大利队一共获得多少分? 生4:第二轮比赛完成后,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这些问题的解答方法一样吗?竖式该怎样写?请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问题和同桌讨论讨论,看看该怎样解答。 生汇报: 生1:我算的是第二轮中国队比意大利队领先多少分?用减法计算,列式: 58.20-49.20=9.00

小学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课标要求及总体设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时的教学,我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两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购物设置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从超市购物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第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小数加减法知识。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根据课件图片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

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求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教材第96~97页(例1、例2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通过“逛超市”,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问题意识。 2、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3、正确进行小数加、减的笔算。 4、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尝试计算,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 师:教案、直尺、多媒体课件生:笔、练习本、直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 1、先独立列式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小数加减法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1、72页的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直切主题 教师:三年级时,我们认识了小数。在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我们又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相信大家对小数一定有了深刻的认识,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小数? 教师:看来,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买东西的时候不但会遇到小数,而且还会遇到用小数计算的问题呢!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教科书第71页的主题图。 教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预设:两个同学到图书大厦去买书,女同学想要买2本图书;

小男孩要买l本词典。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由主题图过渡到例1中的情境图,分别呈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的单价。 教师:这里是两本书的价钱.谁来读一读? 教师:根据你们读到的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下面这两个问题。 (1)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2)《数学家的故事》比<童话选》贵多少钱? 2.迁移经验,探究小数加法算法 教师:根据你们提出的这两个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 学生分别列出6. 45+4. 29和6.45-4. 29这两个式子。 教师:这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板书:小数加减法) 教师:先来看 6. 45+4. 29,大家先估算一下,买这两本书一共要花多少钱? 教师:这是两位小数的加法,用竖式该怎么计算呢?根据你的经验,想一想,当我们遇到新知识时通常会怎么做呢? 预设:想办法将新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 教师:转化确实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请同学们运用转化的方法,先独立思考,在练习本上尝试计算,算完后再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计算方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设计 教材及学情分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学生在这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以表格、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使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法探究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沟通整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突破方法: 通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在计算中,要把小数点对齐。 教法和学法: 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观看过跳水比赛吗?跳水项目,一直是中国体育运动的强项,请看大屏。(课件出示中国跳水运

最新人教版数学 小数加减法(1)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以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并且对小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的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不仅丰富了数的运算的内容,同时更是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材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通过出示购书的生活环境,让学生结合熟悉的情境来学习,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为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有关知识打下了基础。 1.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原理,掌握一般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加、减及混合运算。 2.使学生经历计算、比较、归纳、推理等活动,理解整数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了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增强计算的灵活性。 3.使学生体会小数加、减运算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 应用,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意 义和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1.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 减法及混合运算。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的简便运算。 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体会小数的加减运算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小数加减法(1)(1课时) (2)小数加减法(2)(1课时) (3)练习课(1课时) (4)小数加减混合运算(1课时) (5)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课时) (6)练习课(1课时) 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和知识 经验进行分析,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将整数加减 法的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自主 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一般的小数加、减法 总序:执行时间:执笔人: 教学内容:教材第72 页的内容及第74 页练习十七的第1—4 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情景,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能力。 2、能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沟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的转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计算的价值,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竖式计算,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经常用到小数(学生自由举例)师:我们买东西的时候也经常要用到小数,那些同学有过购物经验(学生举例)师:非常好,大家有过购物的经验。在购物过程中,我们不但会遇到小数,还会遇到小数的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师:希望大家开动脑筋,大胆猜想,看谁能根据自已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发现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并说明其中的道理。 二、自主探究 1、小数加法。 师:(课件出示第72 页例 1 情境图)读情境图,你能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吗 生1:已知《数学家的故事》单价是元,《童话选》单价是元。生2:所求问题是买《数学家的故事》和《童话选》一共要花多少元 师:你能画图表示出上面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吗学生画图,教师展示: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如果求一共要花的钱数,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已知两本书的单价,求它们的总价,就是把两个单价合在一起,把两个数合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

小数加减法优秀教案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8~79页单元主题图、例1、例2,第80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十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3.能根据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灵活地用小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灵活地用小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第五单元学过的小数吗?小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让我们走进生活,看一看哪些地方用到小数。 1.(出示主题图)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算式。 9.85+7.5524.83+51.651.6-24.83 同学们,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是关于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2.揭示课题。 这些就是我们本单元所要研究和学习的小数加减法。 [点评:充分利用单元主题图,让学生感受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一个整体认识,给即将学习的小数加减法知识找到了生长点,从而自然引出新课。] 二、探究新知识 我们先来解决家里水费和电费的问题。 1.教学例1,探究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1)体会小数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水费和电费分别是多少?要求这个月应付水费和电费共多少元,该怎样列式?(24.83+51.6) 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就是把24.83元和51.6元合起来。)看来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把两个数合起来。 (2)学生尝试计算。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教材及学情分析: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学生在这册教材的第四单元刚学习 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 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 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 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教材以表格、图文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使 鲜活的体育活动和看似机械演练的小数运算融为一体,使计算推理、概括这些抽象的数学活动变得令学生乐于接纳、乐于探究。这部分 知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 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小数的加、减法。 过程与方法:把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用类比迁移的方 法探究新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应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自主探究 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小数加、减法计算的能力。 突破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沟通整数与小数的关系,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突破方法: 通过理解小数的意义,只有相同数位的数才能相加减,也就是在计算中,要把小数点对齐。 教法和学法: “以学习者为中心·参与式”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观看过跳水比赛吗?跳水项目,一直是中国体育运动的强项,请看大屏。(课件出示中国跳水运动员劳丽诗和李婷跳水的视屏)中国队又赢了,这样一个值得骄傲的时刻,我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庆祝一下祖国的胜利吧。 在体育赛场上,不仅有激烈、好看的比赛,还蕴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同学们,你们想学习这些数学知识吗? 2、(课件出示跳水决赛统计图)依次出示中国队第一、二轮的得分,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 3、引出课题:同学们看一看,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列出的算式都是小数加、减法的算式,小数加、减法的算式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二、出示自学提纲,明确自学任务。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小数的加减法”练习题

小数的加减法(1) 一、填空。 1、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对齐,也就是把()上的数对齐。 2、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 3、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长用分数表示是( )分米;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米,用小数表示就是( )米。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70厘米=( )米 6元8角=( )元 3kg60g=( )kg 280克=( )千克 4dm2cm=( )dm 50米=( )厘米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 0.960千克的铁比0.96千克的棉花重。( ) 2、 8个十分之一比8个0.01大。( ) 三、直接写得数。 0.13+0.29= 0.24-0.09= 0.9+7.5= 0.6-0.37= 3+0.8= 3-2.7= 1.3+0.5= 5-0.1-0.9= 1.61-1.6= 7.58-4.25= 1.65+3.2= 0.45+1.7+0.55= 四、用竖式计算。

0.6+6.04= 8.05-2.97= 10-5.26= 7.29+23.8= 8.65-6.31= 10-7.64= 13.6+8.46= 0.99+1.1= 五、解答下列各题。 王伯伯把一根4米长的竹竿垂直插入鱼塘中,竹竿的入泥部分是0.5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1.24米,这个鱼塘水深多少米? 小数的加减法(2) 一、填空。 1、比 3.92多 0.4的数是();比4.93少1.5的数是()。 2、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是();最小的四位小数是()。 3、一个数由3个1,2个0.1,7个0.01和5个0.001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4、在2.649中,6在( )位上,表示( )个( );9在( )位上,表示( )个( )。 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的数。 2.402,2.420,2.042,2.40 ( )>( )>( )>(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打印版 小数加减法的练习教学设计二 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 课型 :复习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法则和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运算. 2、能够对一些能简算的题简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1、口算: 2.6+0.4 0.375+0.625 5.8+2 5-0.2 0.48+0.29 4.3-1.6 0.74-6.4 1-0.89 3-2.3 2.计算: 4.2+15.6 24.8-18.2 13+7.1 10-9.05 3.96+6.04 4.03-1.97 提问: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 什么样的题可以简算?根据是什么? 练习: 1.计算: 2-0.35-0.275+0.4 4.36-(2.01+2.29)+0.48 21.3+108.75-(100-0.07) 选择正确答案.写在等号后边: (1).9.26-3.96+8.905= (14.475 14.205 13.809) (2).9.09+11.1-19= (20 1.1 1.19) (3).40-9.05-(3.8+6.02)= (21.13 33.35 20.95) 先观察数字特点.能用简便算法计算的用简便算法计算. 4.9+0.1-4.9+0.1 34.02+13.5+0.98 5.6+2.7-4.4 5.17-1.8-3.2 9.95-(4.95+3.14) 8.43+2.87+0.57+0.13 列式计算: (1).27.8减去19.3的差.再加上24.5,和是多少? (2).23.64加18.9的和.再减去37.82.得多少? 解决问题:1、一只驼鸟每小时跑54.3千米,一辆卡车每小时行45.7千米.鸵鸟的速度比卡车快多少千米? 2、锦华水泥厂原计划全年生产水泥13.58万吨,结果上半年生产7.96万吨,下半年比上半年多生产0.04万吨,全年超过计划多少万吨? 3、有两个粮食仓库 ,第一个仓库里有粮食57.5吨,第二个仓库里有50吨,后来从第一个仓库里运走粮食9.9吨,这时第一个仓库的粮食比第二个仓库少多少吨? 4、专业队用三个月挖了一条9.5千米的水渠,第一个月挖了2.75千米,第二个月比第一个月多挖了0.65千米.第三个月挖了多少千米?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加减法教案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课题:小数加减法(一) 教学内容:教材72页例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 2.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笔算下面各题。 4257+4305 = 8350 — 737 = (1)复习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计算整数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2.填空。 (1)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是()部分,右边是()部分。 3.化简下面各数。 7.150 =() 3.00 =() 0.200 =() 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写成两位小数。 1.2 =() 14 =() 这两题都是根据什么来做的?一起告诉我什么是小数的性质? 二、学:自主尝试,探究新知。 1、观察情景图

2、出示自学提示: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对你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你准备怎样列式解答?

(4)在笔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它与整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5)“贵”是什么意思? 3、出示例1 小组合作,尝试笔算,相互对结果并纠正。 6.45+4.29=10.74 6.45-4.29=2.16 6.45 6.45 + 4.29 - 4.29 10.74 2.16 三、议 (1)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异同:计算方法上都是一位对着一位减是一样的,不同之处在于小数点,盖住小数点就是大家熟悉的整数减法了。 (2)小结:从这两个算式我们看出小数加减法和整数是相似的,只是要多小数点。 (3)补充计算:1.25+0.45 4.38-1.28 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出现什么了?像这样的情况你知道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