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轴杠杆课设说明书

六轴杠杆课设说明书
六轴杠杆课设说明书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

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定及

专用夹具设计

学生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零件的工艺分析

1.零件的作用

六轴杠杆在实际运用中,主要起连接,固定的作用。

2.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的材料为QT600。球墨铸铁是通过球化和孕育处理得到球状石墨,有效地提高了铸铁的机械性能,特别是提高了塑性和韧性,从而得到比碳钢还高的强度。球墨铸铁是20世纪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强度铸铁材料,其综合性能接近于钢,正是基于其优异的性能,已成功地用于铸造一些受力复杂,强度、韧性、耐磨性要求较高的零件。

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分析如下:

(1).由零件图可知,零件的孔、上下表面及杠杆的下端面有粗糙度要求,其余的表面精度要求并不高,只需要达到表面粗糙度要求。孔的精度为IT7级粗糙度Ra = 1.6,上下表面尺寸精度IT12级,粗糙度Ra = 1.6 和Ra = 3.2,下端面为尺寸精度为IT12级,粗糙度Ra12.5。

确定生产类型

按照设计任务要求,该零件的生产纲领为10000件/年,该零件属于轻型的机械零件,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1-2生产类型与生产的关系可知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

毛坯的选择:

由于毛坯的选择要考虑零件的力学性能要求,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外轮廓的尺寸,零件生产纲领和批量以及现场生产条件和发展等。考虑该设计零件的以上因素,该毛坯的制造方法选用金属性浇注,材料为QT600,该铸造方法生产效率较高,精度也较高,结构细密,能承受较大压力。

零件尺寸的确定:在零件图中,上表面(粗糙度为Ra1.6)和下表面(粗糙度Ra3.2的凸台)需要多种工步加工,要保证余量;圆弧面( 32)粗糙度为Ra1.6,要精加工;下端面(粗糙度为Ra12.5)粗加工就可以达到要求;毛坯上小孔需要打孔,大孔和小孔精度要达到IT7级需要多步加工加。强肋板和其他表面使用铸造精度就可以满足要求,不需要加工。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的加工面有上下表面,大小孔,圆弧面和下端面等,材料为QT600,参考有关的设计手册和资料,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1)下表面:表面粗糙度为Ra3.2,根据零件上尺寸的配合,公差等级为7级,需要粗铣(IT11-13,Ra100-25)和精铣

(IT6-9,Ra1.6-0.4)。

(2)上表面:表面次粗糙度为Ra3.2,根据零件上尺寸的配合,公差等级为7级,需要粗铣和精铣。

(3)大孔:尺寸公差为φ30H7,表面粗糙度为Ra1.6,需要扩孔(IT11-12),粗铰(IT8-9)和精铰(IT6-7)。

(4)小孔:尺寸公差为φ20H7,表面粗糙度为Ra1.6,需要扩孔和粗精铰。

(5)圆弧面:直径32mm,粗糙度为Ra1.6,可确定精度等级为7级,需要粗铣和精铣。

(6)下端面:更改粗糙度为Ra1.6,需要粗铣和精铣。

(7)其他面不需要不涉及配合,不需要加工。

零件的工艺路线的制订

方案一:

工序1:将零件翻转,以上表面为粗基准,粗铣下表面凸台,保证厚度。

工序2:放正零件,以下表面凸台为基准,保证厚度尺寸为

工序3:在孔外园加挡销,用镗床镗孔;

工序4:在小孔外园外加固定挡销,钻小孔。

工序5:以下表面为基准,加2根定位销,粗铣圆弧面(外园柱面)及下端面。

工序6:,以加工过的上表面为基准,精铣下表面。

工序7:精铣上表面。

工序8:以大小孔和下表面为基准,精铣圆弧面。

工序9:以上表面和下端面为基准,加削边销,粗铰、精铰小孔。工序10:以上表面和下端面为基准,精镗大孔。

工序11:去毛刺。

工序12:终检。

方案二

工序1:粗铣下表面凸台。

工序2:粗铣上表面

工序3:粗铣圆弧面及下端面

工序4:粗镗半精镗大孔

工序5:钻小孔

工序6:精铣下表面

工序7:精铣上表面

工序8:精铣圆弧面及下端面

工序9:粗铰大孔,精度IT9,粗铰小孔

工序10:精铰大孔,精铰小孔,精度IT7

工序11:去毛刺

工序12:终检

三种加工方案具体的工步都差不多,只是顺序上有些许差异。按照“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先主后次,基准先行”的原则,本该选择方案二,但是,考虑到该零件中大孔( 30H7)是一个关键的定位孔,它决定着小孔和下端面的位置,属于基准,故不能死搬原则,忽

略事实,而应先加工大孔,继而加工下端面和小孔。再比较方案一和三,将装夹方式相同的两步合为一步,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实际上要使用质量较高的冷却液或者增加等待时间,不利于效率和成本,故也视为不恰当的方案。最终方案一是可取的。

下表面铣削加工切削用量

选择刀具

A.铣刀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切削力、扭矩、切削速度和刀具材料的消耗,不能随意选取。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1,铣削宽度a e ≤ 5mm,a p≤70mm 选择刀具直径d o = 80mm。由于采用标准镶齿圆柱铣刀,故齿数Z = 6(表3.11);

B.铣刀几何形状(表3.2):γn =15o, ɑo = 12o

2.选择切削用量

A 由于铣削宽度a e不是很大,可以一次走刀完成。

A e=h=3mm

B 决定每齿进给量f z根据X52k型号机床说明书(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4.2-35)

P=7.5kw,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3.3(加工进给量)

f z = 0.2~0.3,现取f z = 0.2。

C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其刀具寿命根据表3.7,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0.5~0.8)mm,镶齿刀(d o= 80mm)刀具寿命T = 180min,(表3.8)

D 决定切削速度v c和每分钟进给量v f 切削速度v c 可以根据表

3.11,当d o =80mm Z = 6mm a p= 40~70mm a e=3mm

f z≥0.2mm/z 时:

V c=20mm/z n=81r/min v f=102mm/min

根据表3.14 各修正系数:

K sv=k sn=k svf=0.9

K sv=k sn=k svf=0.85

V c =v×k v = 20×0.9×0.85=15.3m/min

n = nk n = 84×0.9×0.85 = 61r/min

Vf=v×k v = 102×00.9×0.85 = 78mm/min

根据X52k型号机床说明书选择n c=60r/min v fc=75mm/min。

E 检验机床功率根据3.20(高速钢圆柱铣刀铣削灰铸铁是消耗功率)当fz = 0.14~0.22 ap= 35mm ae ≤3.5 vf≤121 时,P ct =0.8KW

切削功率修正系数k mpc =1 其实际功率位

P cc = 0.8 kw

根据铣床x52k 型说明书,机床主轴允许的功率为

P cm =7.5 × 0.75 = 5.63 kw

明显加工是在机床的功率范围内 , 因此切削用量为 a e =3mm n c =60r/min v fc =75mm/min 。

3.计算基本工时 T=VF

L 其中L = l+y+Δ l = 53mm 根据表 3.25 入切量及其超切量为 17mm 。 T= 78

1753 = 0.9 min

精铣下表面

A.铣刀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切削力、扭矩、切削速度和刀具材料的消耗,不能随意选取。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表3.1,铣削宽度a e ≤ 5mm , a p ≤70mm 选择刀具直径d o = 80mm 。由于采用标准细齿圆柱铣刀,故齿数Z = 12(表3.12);

B.铣刀几何形状(表 3.2):γn =15o , ɑo = 12o

3.选择切削用量

A 由于铣削宽度a e 不是很大,可以一次走刀完成。

A e =h=1mm

B 决定每齿进给量f z 根据X52k 型号机床说明书(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表4.2-35)

P=7.5kw ,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3.3(加工进给量)

f z = 0.1~0.15,现取f z = 0.1。

C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其刀具寿命根据表3.7,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0.2~0.3)mm,细齿刀(d o= 80mm)刀具寿命T = 180min,(表3.8)

D 决定切削速度v c和每分钟进给量v f 切削速度v c 可以根据表

3.12,当d o =80mm Z = 12mm a p = 40~70mm a e=0.6mm

f z≤0.15mm/z 时:

V c=25mm/z n=99r/min v f=114mm/z

根据表3.14 各修正系数:

K sv=k sn=k svf=0.9

K sv=k sn=k svf=1

V c =v×k v = 25×0.9 =22.5mm/z

n = nk n = 99×0.9 = 89r/min

Vf=v×k v = 114×0.85×0.9 = 102mm/z

根据X52k型号机床说明书选择n c=95r/min v fc=95mm/z。

E 检验机床功率根据3.20(高速钢圆柱铣刀铣削灰铸铁是消耗功率)当fz = 0.08~0.13 ap= 35mm ae ≤3.5 vf≤121 时,P ct <0.8KW

切削功率修正系数k mpc =1 其实际功率位

P cc = 0.8 kw。;

根据铣床x52k 型说明书,机床主轴允许的功率为

P cm =7.5 × 0.75 = 5.63 kw

明显加工是在机床的功率范围内 , 因此切削用量为 a e =1mm n c =75r/min v fc =80mm/z 。

4.计算基本工时 T=VF

L 其中L = l+y+Δ l = 53mm 根据表 3.25 入切量及其超切量为 17mm 。① T= 9517

53+= 0.74min

上表面切削用量选择

1.粗铣上表面

选择镶齿圆柱铣刀 ,机床选择x52k 。其切削用量与下表面一致。 因此切削用量为a e =3mm n c =60r/min v fc =75mm/min 。 计算基本工时 T=VF

L 其中L = l+y+Δ l = 115mm 根据表 3.25 入切量及其超切量为 17mm 。 T=

78

17115+= 1.7 min

2. 磨上表面

刀具的选择,由于是磨铸铁硬度很高的材料,因此要选择软砂轮。 零件的宽度在53mm ,选择砂轮宽度大于53mm 。

查表后选择啥砂轮P100×55×50A60L5B35----平行砂轮,外径100、厚度55mm 、内径50。磨料是棕刚玉,60号粒度,硬度是中软2级,最高工作速度是35m/s 。

机床选择为 M7120A . 由于工件的粗糙度要求不是很高,经过一次磨削就可以达到要求。 查表 机床转速为 3600r/min 。 横向进给量为1m/min . 磨头垂直进给量为0.03mm 。

切削速度 v =

1000dn π = 1000

360010014.3?? =1130 m/min = 19m/s . 切削时间 t = 03.03.01141.0? = 1.4 min 。

小孔加工时切削用量的选择

1.钻头的选择

选择高速钢麻花钻头,其直径 d = 19.62mm

钻头几何形状为 (表2.1):双锥修修磨横仍,β=30o ,2Φ = 180o , b ε = 3.5,αo =12o , Ψ = 55o b = 2mm , l = 4mm

2选择切削用量

A. 决定进给量f

①按加工要求决定进给量:根据表 2.7 加工要求IT12 ,铸铁的硬度HBS ≤210 ,d = 19.62时,f = (0.43~0.53)mm/r。

由于钻的孔很浅l/d=24/19.63 = 1.22 故不用乘以孔深修正系数所以进给量f =(0.43~0.53)mm/r

②按钻头强度决定进给量:根据表 2.9 ,当铸铁的硬度HBs ≤210,d≤20.5 时钻头强度允许的进给量f = 0.32 。

按机床进给机构强度决定进给量:根据表2.8 铸铁的硬度HBS ≤ 210 ,d = 19.62

机床允许的进给量是f ≤ 0.78mm/r

根据以上三个进给量来看,受限于钻头的强度要求,选择f = 0.32 mm/r。根据Z525 钻床说明书,选择f = 0.36mm/r 。

由于是加工通孔,为了避免孔即将钻穿是钻头容易折断,故易在孔即将钻穿是停止自动进给而采用手动进给。

由表2.19 可以查出钻孔时的轴向力,当f = 0.32mm/r ,d ≤21mm时,轴向力F f= 6090N

轴向力修正系数均为1,所以F f= 6090N 。

B.决定钻头磨钝标准及其寿命由表2.12 ,当d = 19.62 时,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0.6 mm,寿命T = 45 min 。

C. 决定切削速度 由表 2.15 当铸铁的硬度 180 ≤ HBS ≤ 240 ,f = 0.32 mm/r 。 得 v = 18m/min

切削速度 修正系数: k tv = 1 , k cv = 1 , k lv = 1 ,k tv =1

所以 v = 18m/min 。

根据n = d v 1000π = 62

.1914.3181000?? = 286.6r/min 根据z525 钻床说明书 选择 n = 272 r/min , f = 0.36 mm/min

D. 验证机床扭矩及其功率

根据表 2.21当钻头直径 d ≤ 19 ,进给量 f ≤ 0.41 时 M t = 43.16N *M . 扭矩修正系数为 1 。故Mc = 43.16 。

根据2.23,当 HBS(170~213) d = 19.62 mm f = 0.36 mm/min v = 18m/min 时, p c = 1 kw 。

根据z525 钻床说明书,p e = 2.8 × 0.81 = 2.26kw

由于扭矩和功率都没有超过 机床的承受范围。所以切削用量可以选择 n = 272 r/min , f = 0.36 mm/min

3.计算基本工时

t m = nf

L 上式中,L = l +y +Δ , 其中 l = 24.3入切量及其超切量 查表

2.29 y+Δ = 10 mm

t m = 36.027210

3.24?+ = 0.26 min

扩孔钻削用量的选择

1.刀具的选着

根据表 2.1 选着 γo =10o ɑo = 10 k v = 60 k r ε = 30 β = 20 b al = 0.2

2. 选择进给量

根据表2.10 由于孔直径在(15~20) HBS >200 进给量在f =(0.6~0.7)mm/r

3. 决定钻头磨钝及其寿命 由表 2.12 d = 19.8 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 0.6 寿命T = 30 min 。

4. 确定切削速度

根据表 2.30 (钻扩铰时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

V c =(C v d o z /T m a p x f y ) k v

C v = 15.2 Z = 0.25 X = 0.1 y = 0.4 m = 0.2

根据表2.24 a p = 1.8 mm

V c = 16

.08.1308.19154.01.0125.025.0???? = 24.1 m/min 根据n = d v 1000π = 20

1.241000??π r/min = 384 r/min 根据钻床说明书 ,使用转速为 392 r/min 。 进给量降低为 0.48 mm/r 。

5. 基本工时的确定

t m = nf

L

上式中,L = l +y +Δ , 其中 l = 24.3入切量及其超切量 查表

2.29 y+Δ = 10 mm

t m = nf l = 48

.0392103.24?+ = 0.13 min 粗铰切削用量

1. 刀具的选择

因为是用来切铸铁选用高速钢材料的刀具

由表 2.6 根据加工材料是铸铁,铰刀的材料高速钢 选γo = 0o ɑo = 6o ɑ1 = 15o d = 19.94mm 。

2. 确定 进给量

由表 2.11 刀具半径在(10~20)mm 被加工工件硬度 HBS >170 选择 f = (1.0~2.0)mm/r 。

3.根据表2.12 由d o = (11~20) 知道 刀具寿命为 60 min 。

4.确定切削速度

v c = v v v y x p m z o f

a d T C V k v C V = 15.6 Z V = 0.2 X V =0.1 y v = 0.5 m= 0.3 d=19.94mm T = 60 a p = 0.14mm 。

V c = 10

.114.06094.196.154.01.03.02

.0???? = 10 m/min 根据n = d

v 1000π

n =94.19101000??π = 159 r/min

根据钻床说明书 选取n = 140r /min f = 1 mm/r 。

5.基本工时的确定

t m = nf

L 上式中,L = l +y +Δ , 其中 l = 24.3入切量及其超切量 查表

2.29 y+Δ = 10 mm

t m = nf l = 1

140103.24?+ = 0.18 min 精铰切削用量

2. 刀具的选择

因为是用来切铸铁选用高速钢材料的刀具

由表 2.6 根据加工材料是铸铁,铰刀的材料高速钢 选γo = 0o ɑo = 6o ɑ1 = 15o d = 20mm 。

3. 确定 进给量

由表 2.11 刀具半径在(10~20)mm 被加工工件硬度 HBS >170 选择 f = (1.0~2.0)mm/r 。

3.根据表2.12 由d o = (11~20) 知道 刀具寿命为 60 min 。

4.确定切削速度

v c = v v v y x p m z o f

a d T C V k v C V = 15.6 Z V = 0.2 X V =0.1 y v = 0.5 m= 0.3

d=19.94mm T = 60 a p = 0.14mm 。

V c = 10.106.060206.154

.01.03.02

.0???? = 11.06 m/min 根据n = d

v 1000π n =2006.111000??π = 176 r/min

根据钻床说明书 选取n = 176r /min f = 0.81 mm/r 。

5.基本工时的确定

t m = nf

L 上式中,L = l +y +Δ , 其中 l = 24.3入切量及其超切量 查表

2.29 y+Δ = 10 mm

t m = nf l = 81

.0176103.24?+ = 0.18 min 镗孔的切削用量

一.确定粗镗φ30H7孔的切削用量。

所选刀具为YT5硬质合金,直径为20mm 的圆形镗刀,主偏角kr=45o 。

① 确定背吃刀量ap 。双边余量为5mm ,单边余量ap=2.5mm 。 ② 确定进给量f 。查阅光盘“查表法确定切削用量”中硬质合金及高速钢镗刀的进给量内容,当镗刀钢料,镗刀直径为20mm ,ap<3mm ,镗刀伸处度为100mm 时,f=0.15mm/r~0.25mm/r ,

按T616镗床的进给量选择f=0.20mm/r 。

③ 确定切削速度v 。查阅“切削用量及其计算”中车削时切削速度的计算内容,按公式计算切削速度为V=v y x p m v k f

a c v v T 式中Cv=291,m=0.2,xv=0.15,yv=0.2,T=60min ,kv=0.468,p a =2.5,t=60,f=0.2则

V=74m/min=1.2m/s

n=1000×v/(3.14×30)=792r/min

按T616镗床的转速,选择n=810r/min=13.5r/s 。

粗镗φ27的孔基本时间

T=(l+l1+l2+l3)/fn=(35.4+3.5+4)/(0.2×13.5)=15.9s

二 .半精镗φ30H7孔的切削用量。

所选刀具为YT15硬质合金,直径为20mm 的圆形镗刀,主偏角kr=45o ,其耐用度为T=60min 。

① 确定背吃刀量ap 。双边余量为1.5mm ,单边余量为ap=0.75mm

② 确定进给量f 。查阅光盘“查表法确定切削用量”中硬质合金及高速钢镗刀的进给量内容,当镗刀钢料,镗刀直径为20mm ,ap<2mm ,镗刀伸出100mm 时,f=0.15~0.30mm/r ,按T42100镗床的进给量选择f=0.15mm/r 。

④ 确定切削速度。查阅“切削用量及其计算”中车削时切削速度的计算内容,按公式计算切削速度为V=v y x p m v k f

a c v v T 式中v c =291,m=0.2,v χ=0.15,v y =0.2,v k =0.9,p a =0.75,

f=0.15,t=60,得ν=176m/min

n=1000×176/(3.14×30)=1868r/min

按T42100镗床的转速选择n=1600r/min=26.6r/s

半精镗φ29.4孔的时间t=(33+3.5+4)/(0.15×26.6)=10.2s

三. 精镗φ30H7孔的切削用量。

① 所选刀具为YT30硬质合金,主偏角r k = 45,直径为20mm 的圆形镗刀。其耐用度T=60min 。

② 确定背吃刀量p a 。双边余量0.6mm ,单边余量p a =0.3mm 。

③ 确定进给量f 。根据镗床T42100选择进给量f=0.06mm/r 。 ④ 确定切削速度v 。查阅“切削用量及其计算”中车削时切削速度的计算内容,按公式计算切削速度为 V=v y x p m v k f

a c v v T =242m/min=4m/s 式中式中v c =291,m=0.2,v χ=0.15,v y =0.2,v k =0.9,p a =0.30,

t=60,f=0.06

得υ=242m/min=4m/s

n=(1000×242)/(3.14×30)=2567r/min

根据T42100镗床转速表,选择n=2000r/min=33.3r/s

精镗 30H7孔的基本时间

t=(33+3.5+4)/(0.06×33.3)=20.3s

加工圆弧面时圆柱铣刀切削用量选择(粗铣)

1.选择刀具

A.铣刀直径的大小直接影响切削力、扭矩、切削速度和刀具材料的消耗,不能随意选取。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3.1,铣削宽度a e ≤ 5mm,a p≤70mm 选择刀具直径d o = 80mm。由于采用标准镶齿圆柱铣刀,故齿数Z = 6(表3.11);

B.铣刀几何形状(表3.2):γn =15o, ɑo = 12o

4.选择切削用量

A 由于铣削宽度a e不是很大,可以一次走刀完成。

A e=h=3mm

B 决定每齿进给量f z根据X52k型号机床说明书(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4.2-35)

P=7.5kw,中等系统刚度

根据表3.3(加工进给量)

f z = 0.2~0.3,现取f z = 0.2。

C 选择铣刀磨钝标准及其刀具寿命根据表3.7,铣刀刀齿后刀面最大磨损量(0.5~0.8)mm,镶齿刀(d o= 80mm)刀具寿命T = 180min,(表3.8)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作者: ————————————————————————————————日期:

洛阳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课题:钻床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B080205 姓名:史俊南 学号:B08020521 2012年月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史俊南班级 B080205 学号B08020521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 钻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内容: 为所示支架设计一套钻模夹具,便于摇臂钻床的加工。 设计要求: 1.在摇臂钻床上加工Φ12的通孔。 2.要求绘制A1夹具装配图一张,,零件图一张,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 2012年2月19日指导老师: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 2012年3月2日张老师 2012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史俊南班级B080205学号B08020521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床夹具设计 指导老师张老师 课程设计篇幅: 图纸二张 说明书 17 页 指导教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教师:

?目录 序言--------------------------------------------------------------------------------------4 1.专用夹具设计---------------------------------------------- ---------------------5 1.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5 1.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5 1.1.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5 1.1.3.加工方法-----------------------------------------------------------------------6 1.2.总体方案的确定--------------------------------------------------------------6 1.2.1.定位方案--------------------------------------------- --------------------------6 1.2.2选择加紧机构--------------------------------------------- ---------------------6 1.2.3选择导向装置------------------------------------------------------------------7 1.2.4.夹具体--------------------------------------------------------------------------8 1.3.绘制夹具装配图-------------------------------------------- --------------------9 1.3.1. 制图比例的选择-------------------------------------------------------------9 1.3.2.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9

等臂杠杆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题目:设计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2×Ф8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内容:(1)零件——毛坯合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 (3)夹具装配图1张 (4)夹具体零件图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为8000件/年;每日一班。 2016年10月31日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以指教。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零件的作用及工艺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给出的零件是杠杆。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来支承、固定的。要求零件的配合是符合要求。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杠杆的Φ25+0.052孔的轴线合两个端面有着垂直度的要求。现分述如下: 本夹具用于在立式钻床上,加工Φ8(H7)孔。工件以Φ25+0.052 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Φ30的凸台分别在台阶定位销7、支承钉11上实现完全定位。钻Φ8(H7)孔时工件为悬臂,为防止工件加工时变形,采用了螺旋辅助支承2,当辅助支承2与工件接触后,用螺母1锁紧。要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粗精铣宽度为Φ40的上下平台、钻Φ10(H7)孔、钻2×Ф8+0.015的小孔、粗精铣Φ30凸台的上下表面。加工要求有:Φ40mm的平台的表面粗糙度各为6.3(上平台)、3.2(下平台)、Φ10(H7)孔为3.6、Φ25(H9)和Φ8(H7)孔表面粗糙度都为1.6。2×Φ8(H7)孔有平行度分别为0.1(A)、0.15(A)。Φ10(H7)孔的平行度为0.1(A)。杠杆有过渡圆角为R5,则其他的过渡圆角则为R3。其中主要的加工表面是孔Ф8(H7),要用Ф8(H7)钢球检查。

精密机械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3) 1.1概述 (3) 1.2课程设计任务 (3) 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3) 2.1微动装置的结构选择 (3) 2.2微动装置的工作原理 (4) 第3章微动装置的结构设计 (4) 3.1测微螺杆的设计 (4) 3.1.1测微螺杆的尺寸设计 (4) 3.1.2测微螺杆的表面粗糙度 (5) 3.1.3测微螺杆的材料选择 (5) 3.2衬套的设计 (5) 3.2.1衬套的尺寸设计 (5) 3.2.2衬套的表面粗糙度 (5) 3.2.3衬套的材料选择 (5) 3.3固定套筒的设计 (5) 3.3.1固定套筒的尺寸设计 (5) 3.3.2固定套筒的表面粗糙度 (6) 3.3.3固定套筒的材料选择 (6) 3.4微分筒的设计 (6) 3.4.1微分筒的尺寸设计 (6) 3.4.2微分筒的表面粗糙度 (6) 3.4.3微分套筒的材料选择 (6) 3.5套筒圆螺母的设计 (7) 3.5.1套筒圆螺母的尺寸设计 (7) 3.5.2套筒圆螺母的表面粗糙度 (7) 3.5.3套筒圆螺母的材料选择 (7) 3.6后盖的设计 (7) 3.6.1后盖的尺寸设计 (7) 3.6.2后盖的表面粗糙度 (7) 3.6.3后盖的材料选择 (7) 3.7尺架的设计 (8) 3.7.1尺架的尺寸设计 (8) 3.7.2尺架的表面粗糙度 (8) 3.7.3尺架的材料选择 (8) 3.8螺钉的选用 (8) 3.9键的选用 (8) 第4章主要零件的配合 (8) 4.1尺架与衬套的配合 (8) 4.2测微螺杆与衬套的配合 (9) 4.3固定套筒与微分筒的配合 (9)

第5章主要零件工艺性分析 (10) 5.1测微螺杆的工艺性分析 (10) 5.2测微螺杆工艺路线 (11) 第6章零件加工机床精度的选择 (12) 6.1测微螺杆工机床的选择 (12) 6.2其他零件的加工机床选择 (12) 第7章总结与体会 (12) 参考文献 (12)

机械设计课设说明书同轴式

燕山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级机制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部分 1、摘要 (6) 第二部分 1、项目设计目标与技术要求 (1) 2传动系统方案制定与分析 (1) 3 传动方案的技术设计与分析 3.1 电动机选择与确定 (2) 3.1.1 电动机类型和结构形式选择 (2) 3.1.2 电动机容量确定 (3) 3.1.3 电动机转速选择 (4) 3.2 传动装置总传动比确定及分配 3.2.1 传动装置传动比分配原则 (4) 3.2.2 各级传动比分配 (4) 3.2.2.1 分配方案 (4) 3.2.3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4) 4 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计算 4.1 设计原则制定 (5) 4.1.1不同类件的安全系数确定 (5) 4.1.2 关键件或主要件加工工艺制定 (6) 4.1.3 材料选择与工艺选择 (9) 4.2齿轮传动设计方案 (10) 4.3 齿轮传动设计计算及校核 (11) 4.4 轴的计算 4.4.1 轴径初估 (14) 4.5 键的选择及键联接的强度计算 4.5.1 键联接方案选择 (16) 4.5.2 键联接的强度计算 (17) 4.6 滚动轴承选择方案及固定方案 (18) 4.6.1 滚动轴承的选择 (18) 4.6.2 轴承固定方案比较 (18) 5 传动系统结构设计与总成 5.1装配图设计及部件结构选择、执行机械设计标准与规范 5.1.1装配图整体布局 (19) 5.1.2 轴系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5.1.2.1 高速轴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20) 5.1.2.2 中间轴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21) 5.1.2.3 低速轴结构设计与方案分析 (23) 5.2 零件图设计 (34)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说明书(杠杆)

江苏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题目:杠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粗铣Φ10孔上端面夹具设计 班级:京江学院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大学中进行的第二次的课程设计,每次课程设计对毕业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 这次设计的是端盖,有零件图、毛坯图、装配图各一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各一张。首先我们要熟悉零件,题目所给的零件是端盖。了解了端盖的作用,接下来根据零件的性质和零件图上各端面的粗糙度确定毛坯的尺寸和机械加工余量。然后我们再根据定位基准先确定精基准,后确定粗基准,最后拟定端盖的工艺路线图,制定该工件的夹紧方案,画出夹具装配图。 目录 1.零件图分析 (1) 1.1零件的功用 (1) 1.2零件的技术要求 (1) 1.3审查杠杆的工艺性 (2) 1.4确定杠杆的生产类型 (2) 2.确定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2) 2.1确定毛坯制造方法 (2) 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2) 2.2.1确定毛坯尺寸 (2) 2.2.2确定毛坯尺寸公差等级和公差 (3) 2.3绘制毛坯图 (4) 3.制定零件工艺路线 (4) 3.1选择定位基准 (4) 3.1.1精基准的选择 (4) 3.1.2粗基准的选择 (4) 3.2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5)

3.3加工阶段的划分 (6) 3.4工序集中与分散 (6) 3.5工序顺序的安排 (7) 3.5.1机械加工工序的安排 (7) 3.5.2热处理工序及表面处理工序的安排 (8) 3.5.3辅助工序安排 (8) 3.6确定工艺路线 (8) 4.工序设计(加工φ10螺孔) (9) 4.1确定加工方案 (9) 4.2确定加工余量 (9) 4.3工步计算 (10) 5.时间定额的计算 (11) 5.1工步时间定额的计算 (11) 5.1.1基本时间计算 (11) 5.1.2辅助时间t a的计算 (11) 5.1.3其他工作的时间 (11) t dj的计算 (11) 5.1.4单件时间 6.夹具设计 (11) 6.1问题的提出 (12) 6.2.1定位方案设计 (12) 6.2.2上述方案的比较 (12) 6.2.3夹紧力方向的选择 (12) 6.2.4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13) 6.2.5切削力及夹紧力计算 (13) 6.2.6夹具操作简要说明 (13) 7.体会与展望 (13) 参考文献 (15)

双孔钻床夹具毕业设计论文

洛阳理工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课题:钻模夹具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 姓名:

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钻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内容与要求: 内容: 见A4图为所示加工弯板,设计一套钻模夹具,便于摇臂钻床的加工。 设计要求: 1.在摇臂钻床上加工2-Φ12的通孔。 2.要求绘制A1夹具装配图一张,A3夹具中零件图一张,A4加工零件图一张,说明书一份。 3.夹具设计要求合理,有利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便于批量生产。 设计(论文)开始日期2012年月日指导老师: 设计(论文)完成日期2012年月日 年月日

课程设计评语 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装备设计 设计题目:钻模钻削夹具设计 指导老师: 课程设计篇幅: 图纸三张 说明书18 页 指导教师评语: 年月日指导老师 洛阳理工学院

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夹具的发展概况 (2) 第二章专用夹具设计 (4) 2.1设计前的工作准备 (4) 2.1.1 明确工件的年生产纲领 (4) 2.1.2 熟悉工件零件图和工序图 (4) 2.1.3加工方法 (5) 2.2总体方案的确定 (5) 2.2.1 定位方案 (5) 2.2.2 夹紧机构 (6) 2.2.3 选择导向装置 (8) 2.2.4 夹具体 (9) 2.3绘制夹具装配图 (11) 2.3.1 定位、夹紧、导向、夹具体 (11) 2.4夹具精度的验算 (13) 2.4.1误差分析 (13) 2.4.2误差计算 (14) 第三章方案设计论证 (15) 3.1设计思路 (15) 3.2设计方法与结果 (15) 致谢 (16) 感想 (17) 参考文献 (18)

等臂杠杆铣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与综合训练 说明书 铣床杠杆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 备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世纪的训练。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完成夹具结构设计的同时,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第1章课程设计 序言 1.1零件的分析 (1) 1.1.1 零件的作用 (1) 1.1.2零件的工艺分析 (3) 1.2 工艺规程的设计 (3) 1.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3) 1.2.2基准的选择 (3) 1.2.3 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4) 1.3 确定工艺路线 (4) 1.3.1加工余量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1.3.2 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 (7) 1.4 加工工序设计 (19) 1.5 夹具的设计 (10) 1.5.1 定位方案的确定 (10) 1.5.2 选择定位元件 (11) 1.5.3 计算夹紧力 (11) 1.5.4 定位误差计算 (12) 第2章综合训练 2.1夹具体三维造型实现方法的概述 (13) 2.2夹具三维造型过程简述 (14) 小结 (22) 参考文献 (23)

精密机械-微动装置课设说明书

精密机械-微动装置课 设说明书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前言 微动装置一般用于精确、微量地调节某一部件的相对位置,它们常常是构成精密机械和仪器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或重要的部件。常见的微动装置的结构形式有螺旋---微动、螺旋---斜面微动、螺旋---杠杆微动、螺旋---齿轮微动、弹性微动等。如:显微镜中,调节物体相对物镜的距离,使物象在视场中清晰,便于观察;在仪器的读数系统中,调整刻度尺的零位,如在万能测长仪中,用摩擦微动装置调整刻度尺的零位;还可用于仪器工作台的微调,如万能工具显微镜中工作台的微调装置。 微动装置性能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精密机械的精度和操作性能。因此,对微动装置的基本要求是: (1)应有足够的灵敏度,使微动装置的最小位移量能满足精密机械的使用要求。 (2)传动灵活、平稳,无空回产生。 (3)工作可靠,调整好的位置应保持稳定。 (4)若微动装置包括在仪器的读数系统中,则要求微动手轮的转动角度与直线微动(或角度微动)的位移量成正比。 (5)微动手轮应布置得当,操作方便。 (6)要有良好的工艺性,并经久耐用。

目录 1总体方案 (1) 微动装置结构分析 (1) 螺旋微动装置的用途 (2) 螺旋微动的工作原理 (2) 2结构设计 (3) 螺杆的设计 (3) 紧定螺钉的选用 (3) 螺母的设计 (3) 刻度套筒的设计 (4) 手轮的设计 (5) 螺钉的选用 (5) 减速杠杆的设计 (6) 弹簧的选择 (6) 3主要零件--螺杆的工艺 (6) 零件工艺分析 (6) 工艺流程 (7) 4总结 (8) 参考文献 (9)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燕山大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 学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09级机械设计及理论 学号: 0901******** 学生姓名:乔旋 指导教师:许立忠 教师职称:教授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二、传动方案分析................................... .......................... 三、电动机的选择和参数计算........................................ 四、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五、轴的设计...................................................................... 六、键的选择校核............................................................ 七、轴承的校核................................................................... 八、联轴器的选择及校核................................................ 九、密封与润滑的选择.................................................... 十、减速器附件及说明................................................... 十一、装配三维图........................................................ 十二、设计小结............................................................. 参考资料...................................................................

杠杆零件的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工艺学 设计题目:“杠杆”零件的工艺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系 学生姓名:刘立果 学号:200601100072 专业班级:机制自动化(3)班 指导教师:李菲 2009年12月17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摘要:先从设计背景方面分析了零件作用和工艺,然后指定设计方案包

括毛坯的制造形式和对加工基面的选择最后实施方案。制定出工艺 路线,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艺尺寸及毛坯尺寸,确定切削用量及 基本工时,最后进行了夹具的设计。 关键词:作用,工艺,毛坯,基面,路线,加工余量,尺寸,切削用量基本工时,夹具。 目录 1.零件的分析 (4) 1.1零件的作用 (4)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4) 2.工艺规程设计 (5) 2.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2.2基面的选择 (5) 2.3制定工艺路线 (5)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6)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 3.夹具设计 (10) 4.结果与讨论 (11) 4.1课程设计结果 (11) 4.2课程设计结论 (11) 5.收获与致谢 (11) 6.参考文献 (11)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

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四化”建设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有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1. 零件的分析 1.1 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杠杆(见附图1),它位于传动轴的端部。主要作用是传递扭矩,零件中部有一孔ф20H7,两端分别是通孔和盲孔ф8H7,三孔均要求有较高的配合精度,用于传递较小扭矩。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共有两组加工平面,它们之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现分述如下: 1.上表面 这一组表面包含两个ф8H7的孔和其倒角;与两孔垂直的平面包括通孔的端面ф16、盲孔的端面ф20和中部孔的端面ф32. 2.下表面 此加工面包括长宽均为68的下表面轮廓还有ф20H7孔及其倒角。 2.工艺规程设计 2.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零件材料为HT200,由于零件为大批量生产且轮廓尺寸不大,可采用熔模铸造。2.2 基面的选择 加工下表面轮廓是以ф20的端面ф32为粗基准;在以加工好的下表面为基准加工通孔ф8的端面ф16、盲孔ф8的端面ф20和ф20的端面ф32。 2.3 制定工艺路线 工序I 依次粗铣和精铣下底面轮廓1,通孔ф8的端面ф16和孔ф20的端面ф32,盲孔ф8的端面ф20. 工序II 依次钻、粗铰和精铰通孔和盲孔ф8H7并锪倒角0.5×45°;粗铰后精铰

轴承盖钻孔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机械制造工艺正向着高质量、高生产率和低成本方向发展。各种新工艺的出现,已突破传统的依靠机械能、切削力进行切削加工的范畴,可以加工各种难加工材料、复杂的型面和某些具有特殊要求的零件。数控机床的问世,提高了更新频率的小批量零件和复杂的零件加工的生产率及加工精度。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机械加工工艺的进步使工艺过程的自动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工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自20世纪末以来,现代制造技术与机械制造工艺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工具(含刀具、夹具、量具与辅具等)在不断的革新中,起功能仍然十分显著。机床夹具是一种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它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制造过程的切削加工、热处理、装配、焊接和检测等工艺过程中。在各种金属切削机床上用于装夹工件的工艺设备成为机床夹具,如车床上使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四爪卡盘,铣床上使用的平口虎钳等。现代生产中,机床夹具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它直接影响着工件的加工精度、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制造成本等。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工艺系统中,夹具都是重要的工艺装备。 一、夹具的功能 1.保证加工质量使用机床夹具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保证被加工工件加工面与定位面之间以及被加工表面相互之间的位置精度。使用机床夹具后,这种精度主要靠夹具和机床来保证,不再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 2.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用夹具后可减少划线、找正的辅助时间,且易实现多件、多工位加工。在现代机床加工中,广泛采用气动、液动等机动加紧装置,可是辅助时间进一步减少。 3.扩大机床工艺范围在机床上使用夹具可使加工变得方便,并可扩大机床的工艺范围。例如,在机床或钻床上使用镗模,可以代替镗床镗孔。又如,使用靠模夹具,可在车床或铣床上进行仿形加工。 4.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保证安全生产。

等臂杠杆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序言 (2) 一、零件的作用及工艺分析 (4) (一)零件的作用 (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二、工艺规程的设计 (5)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基面的选择 (6) (三)、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 (四)、确定工艺路线 (7) (五):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9) (六):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 (9) (七):加工工序设计 (11) 三、夹具的设计 (13) 1、确定设计方案 (14) 2 、选择定位元件 (14) 3、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15) 4、定位误差计算 (15) 四、设计心得 (16) 五、参考文献 (18)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题目:设计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钻2×Ф8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内容:(1)零件——毛坯合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 (3)夹具装配图1张 (4)夹具体零件图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为8000件/年;每日一班。 2016年10月31日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以指教。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意见书

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意见书 ()雷初审字〔〕第号 (单位): 你单位报来的防雷装置初步设计资料,经审核,符合国家现行技术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准予按此初步设计进行施工图设计。 (公章) 年月日行政许可申请人:年月日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补正通知 (初步设计) ()雷初审补字〔〕第号 (单位): 你单位报来的防雷装置初步设计资料收悉,资料尚未齐备,请尽快补齐以下打“√”的资料,以便办理审核手续。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 □设计单位资质证书的复印件; □设计人员资格证书的复印件; □总规划平面图; □防雷装置初步设计说明书、初步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请你(单位)于年月日前补正上述材料,本行政许可申请自本局收到补正材料之日受理。 (公章) 年月日 行政许可申请人:年月日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资料补正通知 (施工图设计) ()雷审补字〔〕第号 (单位): 你单位报来的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资料收悉,资料尚未齐备,请尽快补齐以下打“√”的资料,以便办理审核手续。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申请书》; □设计单位资质证书的复印件; □设计人员资格证书的复印件; □《防雷装置初步设计核准意见书》或者总平面规划图; □防雷装置施工图设计说明书、施工图设计图纸及相关资料; □设计中所采用的防雷产品相关资料; □经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出具的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报告。 请你(单位)于年月日前补正上述材料,本行政许可申请自本局收到补正材料之日受理。 (公章) 年月日 行政许可申请人:年月日

防雷装置设计核准受理通知书 ()雷审受字〔〕第()号 (单位): 你(单位)于年月日提出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行政许可申请收悉。经初步审查,申请的该行政许可事项属于气象主管机构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本机关决定自年月日起受理。 (公章) 年月日 行政许可申请人:年月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ttps://www.360docs.net/doc/af9880771.html,\

设计人: 二 0 10 年一月 目录 一. 设计任务 二. 传动方案的分析与拟定 三. 电动机的选择

四. 传动比的分配及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五.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六. 轴的设计计算 七. 键的选择和计算 八 .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 九. 连轴器的选择 十. 润滑和密封方式的选择,润滑油的牌 号的确定 十一.箱体及附件的结构设计和选择 十二. 设计小结 十三. 参考资料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中的双级斜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序号F (N) V (m/s) D (mm) 生产规模工作环境载荷特性工作年限3 13000 0.45 420 单件室内平稳 5年(单班) 二.传动方案得分析拟定: 方案1. 方案2. 外传动为带传动,高速级和低速级均高速级,低速级,外传动均为圆柱轮. 为圆柱齿轮传动.

方案的简要对比和选定: 两种方案的传动效率,第一方方案稍高.第一方案,带轮会发生弹性滑动,传动比不够精确.第二方案用齿轮传动比精确程度稍高.第二方案中外传动使用开式齿轮,润滑条件不好,容易产生磨损胶合等失效形式,齿轮的使用寿命较短.另外方案一中使用带轮,可用方便远距离的传动.可以方便的布置电机的位置.而方案二中各个部件的位置相对比较固定.并且方案一还可以进行自动过载保护. 综合评定最终选用方案一进行设计. 三.电动机的选择: 计算公式: 工作机所需要的有效功率为:P=F·v/1000 从电动机到工作级之间传动装置的总效率为 连轴器η1=0.99.滚动轴承η=0.98 闭式圆柱齿轮η=0.97. V带η=0.95 运输机η=0.96 计算得要求: 运输带有效拉力为: 13000 N 工作机滚筒转速为: 0.45r/min 工作机滚筒直径为: 420 mm 工作机所需有效功率为: 5.85 kw 传动装置总效率为: 0.7835701 电动机所需功率为: 7.4 KW 由滚筒所需的有效拉力和转速进行综合考虑: 电动机的型号为: Y160M-6 电动机的满载转速为: 960 r/min 四.传动比的分配及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课程设计说明书模板

机械制造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机械与电子工程系 二○一四年月日

目录 一、任务书--------------- -------3 二、指导教师评阅表----------------------4 三、序言-------------------------------------------------------------------------------------------3 四、零件的分析-----------------------------------------------------------------------------------3 五、工艺规程的设计------------------------------------------------------------------------------4 (1).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 (2). 基面的选择---------------------------------------------------------------------------4 (3). 制订工艺路线------------------------------------------------------------------------4 (4).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6 六、设计心得与小结-----------------------------------------------------------------------------11 七参考文献-------------------------------------------------------------------------------------1 1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汽车座椅骨架的焊接夹具设计问题,要求使工件定位迅速,装夹迅速,省力,减轻焊件装配定位和夹紧时的繁重体力劳动。实现机械化,使焊接条件较差的空间位置焊缝变为焊接条件较好的平焊位置,劳动条件的改善,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焊缝的质量。 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座椅骨架焊装夹具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围绕座椅骨架焊装夹具设计这一核心,通过对汽车焊装生产线、汽车焊装夹具的结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了焊装夹具的设计步骤和要点;重点对汽车座椅骨架夹具的设计,包括基准面的选择,定位器的设计,夹具体设计,夹紧装置的设计。其中,基准面的选择是根据总成件的大小,确定基板的尺寸,然后从标准件库选出合适的基板;定位器的设计是保证焊件在夹具中获得正确装配位置的零件和部件,应利用先装好的零件作为后装配零件某一基面上的定位支撑点,可以减少定位器的数量,提高装配精度;夹具体的设计是通过控制焊件角变形的夹紧力计算和控制焊件弯曲变形的夹紧力计算来确定的,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拘束角变形所需的单位长度(焊缝)夹紧力q为N,阻挡弯曲变形所需的夹紧力q为208711N,再根据焊件形状、尺寸来完成夹具体的设计。 夹紧装置的设计是本文设计的重中之重,这次设计的主要核心是通过气缸来改善传统手动夹紧的的繁重体力消耗以提高生产效率。根据要求,设计气缸主要是对工件的夹紧,所以应该选择双作用气缸。本文通过公式的计算确定一种缸径D为50mm,另一种缸径D为75mm。合理的气缸选择,合理的气动原理思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等臂杠杆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序言 (2) 一、................................. 零件的作用及工艺分析 4 (一)零件的作用 (4)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4) 二、....................................... 工艺规程的设计 5 (一)...............................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 (二)......................................... 、基面的选择 6 (三)、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7) (四)、确定工艺路线 (7) (五).................................. :工艺方案的比较和分析: 9 (六):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夹具9 (七)............................................... :加工工序设计 11 三、夹具的设计 13 1、确定设计方案 (14) 2 、选择定位元件 (14) 3、计算夹紧力并确定螺杆直径 (15)

4、定位误差计算 (15) 四、设计心得 16 五、参考文献 18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任务书 题目设计杠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 钻2X①8孔工序的专用夹具 内容: (1)零件一一毛坯合图1张(2)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卡片1套 (3)夹具装配图1张 (4)夹具体零件图1张 (5)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 原始资料:该零件图样一张;生产纲领为8000件/年;每日一班 2016年10月31日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含机床夹具设计)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设计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零件(杠杆)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方案,由于能力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多加以指教。完成夹具结构设计能力,也是熟悉和运用有关手册、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实践机会,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未来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机械设计说明书

机械制造工艺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侧盖零件工艺规程设计和铣顶面工序铣床夹具设计说明书 设计者:张翠翠 指导教师: 四平职业大学 2012年6月25日

目录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 (3) 一.零件的分析 (3)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3) 二.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 (4) 三.工艺规程设计 (5) (一)定位基准的选择: (5) (二)制定工艺路线 (6) (三)选择加工设备及刀、夹、量具 (7) (四)加工工序设计 (8) (五).夹具设计 (10) 四.设计总结 (11) 五.参考文献 (14)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机床夹具设计一.零件的分析 (一)零件的工艺分析 侧盖是齿轮泵 的一个零件,其材 料为HT200,该材 料具有较高的强 度、耐磨性、耐热 性、及减振性,适 应于承受较大应 力,要求耐磨的零 件该零件的主要 加工表面为A面,C面,和2-φ80K6孔。 A面的平面度为0.01mm,C`轴线相对于B基准的平行度要求为0.025mm,A面,C面及2-φ80K6内孔的表面粗糙度为0.8μm。

二.确定毛坯,画毛坯-零件合图 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铸件,已知零件的生产纲领为4000件/年,其设备品率为1%,机械加工废品率为1%,现制定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8160 %)1%11(24000%)%1(==+?=++=βαn Q N 通过计算,该零件 的质量约为15kg ,由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1.1-2可知,生产类型为大量生产。毛坯的制造方法选用砂型机器制造型,由于盘体零件的2-φ80K6mm 孔均需要铸出,故还应安 放型芯。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 根据表1.3-1毛坯尺寸公差等级CT 为8-10级,加工余量等级MA 为G 级。故取CT 为10级,MA 为G 级。 表2-1各加工表面总余量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 杠杆(二) 带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 题目:杠杆(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20H7孔的 夹具设计 班级:机械09-1班 姓名:杨再煜 学号:0907100126 指导教师:刘宏梅 完成日期:2012.06.20

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杠杆(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Φ20H7孔的夹具设计 二、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张 (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 三、上交材料 1.所加工的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4.编制所设计夹具对应的那道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 1张 6.绘制夹具中1个零件图(A1或A2。装配图出来后,由指导教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一般为夹具体)。 1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机床夹具设计全部内容。(约5000-8000字) 1份 四、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要求在3周内完成。 1.第l~2天查资料,绘制零件图。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所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 五、指导教师评语 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念及计算,设计方案,图纸表达,说明书撰写。 综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 日期

等臂杠杆铣床夹具设计(钻2-8mm孔)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 产品名称零(部)件名称杠杆共2页第1页 材料牌号HT200 毛坯种类铸件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 可制件数 1 每台件数 1 备 注 工序号工序 名称 工序内容车间工段设备工艺装备加工基准 5 毛坯 1、铸造毛坯铸造 2、时效热处理热 3、涂底漆油漆 10 铣粗铣精铣φ40上下端面和宽度为30的平台面金工XA6132 高速钢圆柱立铣刀Ф50 1、粗铣精铣φ40上端面和宽度为30的平台面金工专用夹具 2、粗铣精铣φ40下端面金工专用量具和游标卡尺 15 铣粗精铣φ30凸台面金工XA6132 高速钢圆柱立铣刀Ф50 20 钻钻、粗铰、精铰Φ25H9mm孔金工Z550 专用钻夹具 1、钻Φ25H9mm孔金工高速钢标准麻花钻D=23mm 2、精铰Φ25H9mm孔金工Φ25mm专用铰刀D=25mm 描校25 钻钻、粗铰、精铰2×Φ8(H7)mm孔金工Z518 专用钻夹具 1、钻2×Φ8(H7)mm孔金工莫氏锥柄麻花钻D=7.8mm 底图号2、粗铰2×Φ8(H7)mm孔金工锥柄机用铰刀D=7.96mm 3、精铰2×Φ8(H7)mm孔金工锥柄机用铰刀D=8mm 装订号30 钻钻、粗铰、精铰Φ10(H7)mm孔金工专用钻夹具 设计(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产品型号零(部)件图号 产品名称零(部)件名称杠杆共2页第2页

材料牌号HT150 毛坯种类铸件毛坯外形尺寸 每毛坯 可制件数 1 每台件数 1 备 注 工序号工序 名称 工序内容车间工段设备工艺装备加工基准 1、钻Φ10(H7)mm孔金工莫氏锥柄麻花钻D=9.8mm 2、粗铰Φ10(H7)mm孔金工锥柄机用铰刀D=9.96mm 3、精铰Φ10(H7)mm孔金工锥柄机用铰刀D=10mm 35 钳表面去毛刺钳工 40 检检验入库检验游标卡尺0—200 专用的量检具 描图 描校 底图号 装订号 设计(日期) 审核(日期) 标准化(日期) 会签(日期)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