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结构工艺流程及相关注意要点

装配式结构工艺流程及相关注意要点
装配式结构工艺流程及相关注意要点

装配式结构施工流程及相关注意要点

目前我市装配式结构使用的预制构件主要分为预制楼梯、叠合板、轻质隔墙板(以陶粒混凝土轻质隔墙板为代表,但近期设计的图纸及周边省市较多出现了ALC加气混凝土板)、预制剪力墙、预制填充墙(包括预制外墙、预制内墙、预制飘窗、预制阳台等)。

装配式结构涉及的主要规范及文件: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66《混凝土结构施工程施工规范》、 GB/T5123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JGJ1《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GJ32/J1 84《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江苏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GJ10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355、《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GB/T50448《水泥基灌浆料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G /T408《钢筋连接用套筒灌浆料》、15G310-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

一、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的生产

根据GB50666、GB/T51231、JGJ1等规范及标准内容并结合对厂家参观学习情况,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生产的大致流程为:建筑施工图设计→构件深化设计→模具设计→模具制造→钢筋加工绑扎→水电、预埋件、门窗预埋→浇筑混凝土→养护→脱模→表面处理→堆放→运输

1.建筑施工图设计。

结合国家现行设计规范进行设计,达到施工图深度,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应参与施工图纸会审,并提出相关意见。

该环节目前涉及的主要问题为:原施工图设计深度问题,就相关规范和文件来看,原施工图设计的深度应达到明确装配式结构类型、构件部位、构件种类、节点连接大样、标准化构件及主要构件的大样。对于非标准化构件,应由深化设计单位完成,并经原设计单位认可。目前各项目原施工图纸设计内容的深度并不一致。

设计深度相关要求(内容过多,未一一摘抄):

江苏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4.2.1、建质函[2016]247

号《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装配式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程》:3.0.3

2.构件深化设计

该环节一般由建筑设计单位或专业的第三方单位进行预制构件深化设计,按照建筑结构特点和预制构件生产工艺的要求,将建筑物拆分为独立的构件单

元,设计过程中重点考虑构件连接构造、水电管线预埋、门窗及其他埋件的预埋、吊装及施工必须的预埋件、预留孔洞等,同时要考虑方便模具加工和构件生产效率,现场施工吊运能力限制等因素。

该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以下几点:

(1)水平构件(以叠合板为代表)尺寸未考虑搁置长度,导致现场安装时搁置长度不足,DGJ32/J184第4.5.4条要求梁搁置长度20mm、板搁置长度15mm。

(2)以叠合板为代表的构件,水平筋位置未考虑钢筋碰撞问题,多发生大开间叠合板拼接位置,两块板水平筋处于同一位置,导致叠合板安装位置偏差从而搁置长度不足,或工人为保安装位置人为弯折板端预留的水平筋。(因叠合板端部伸出的水平筋需在框壮模板上开槽,一旦开槽后钢筋的位置无法再做调整,所以此问题也有可能发生在开模环节,如:模具生产厂家未考虑钢筋碰撞问题、生产厂家不愿为同类构件制作两套模板、板的模具不具备调节功能等。)

3.模具设计、模具制造

容易出现的问题参照上条:

(1)模具生产厂家未考虑钢筋碰撞问题、生产厂家不愿为同类构件制作两套模板、板的模具不具备调节功能等,导致叠合板钢筋碰撞产生钢筋弯折或搁置长度偏差的现象。

4.钢筋加工绑扎。

钢筋加工和绑扎工序基本和传统工艺相似,目前各项目均采用驻厂监造的方式进行控制,并同步制作检验批等质量控制资料。

存在的问题主要为:

(1)根据GB/T51231中9.4.2条第3项要求,如使用灌浆套筒和螺纹接头,接头处应使用专用扭力扳手紧定至扭矩值,厂家容易忽略,相关质量控制资料缺少扭矩检查记录。

5.水电、预埋件、门窗预埋

根据构件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水电、预埋件、门窗的预留预埋,并采取防止污损措施,为了保证构件埋件定位准确,必要时需采用临时支架对埋件进行固定。

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1)部分深化设计图纸对吊装预埋件和钢筋机械连接预埋件(部分竖向构件水平筋有时会用预埋螺栓的形式采用机械连接)提出拉拔试验的要求,现场容易忽略。

(2)水电预埋位置偏差,现场后期施工对构件破坏。

6.浇筑混凝土

存在的问题:

(1)水平构件的浇筑过程中现场并未开启震动台,仅采用震动棒进行振捣,振捣棒在振捣过程中必然会碰撞钢筋骨架,而规范要求震动棒振捣时不应碰触钢筋骨架及预埋件。

(2生产厂家的自动布料机在浇筑水平构件时,布料口距离模板过高。

(3)混凝土试块留置。

(4)构件与现浇结构接缝位置粗糙面制作不精良,现场多次发现叠合板端部未设置水洗面(因叠合板端部接合缝宽度较窄且涉及端部搁置长度,无法在现场安装时进行凿毛处理,发现这种问时均要求退场处理),部分厂家生产的叠合板上表面会出现拉毛深度过深或过过浅(规范要求4mm),叠合板上表面还会存在浮浆较多的现象。

7.养护

预制构件初凝后开始进行养护,养护过程禁止扰动混凝土,养护分为常温养护和加热养护方式,当气温过低或为了提高模具的周转率需要采取加热养护时,可以采用低温蒸汽养护、电加热养护、红外线加热养护、微波加热养护等形式,加热温度宜控制在60~80摄氏度,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构件表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干缩,根据工艺要求,可以一次加热养护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也可以达到70%强度后转入自然养护。

目前厂家多采用蒸汽养护,且自动化程度较高,暂未接触厂家相关技术资料,尚无法提出具体问题。

可能出现的问题:

(1)混凝土试块是否随同构件一同进行蒸汽养护。

8.构件脱模

根据GB/T51231中9.6.11要求,预制构件脱模起吊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宜小于15MP。

9.构件表面处理。

预制构件脱模后,应及时进行表面检查,对缺陷部位进行修补,表面观感质量的要求根据设计和合同要求,同时对水洗面进行冲洗。

存在问题:

(1)同第六条的问题第(4)项,部分进场的叠合板端部接缝处无水洗面。根据进厂参观咨询并翻阅相关生产工艺文件得知,水洗面的制作主要采用在侧模表面涂刷缓凝剂,构件出养护室并拆模时采用高压水枪冲洗。所以,问题一般出现在浇筑前未涂刷缓凝剂,或脱模时厂家省略了冲洗工序。

10.构件的堆放

该环节主要存在问题为:

(1)根据GB/T51231中9.8.2条第6项规定,板类构件叠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长期存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翘曲变形。而在参观厂家过程中发现叠放层数远超6层,而根据现场反应对进场的叠合板进场检查时发现部分批次板件存在翘曲现象。

11、构件运输。

构件运输应根据构件特点和运输工具确定合适的方案,包括装车、装运、卸货的方式方法、注意事项等,每一个项目均应该单独制定运输方案。

该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为:

(1)运输过程中固定器具设计不合理,竖向构件侧面甩出的水平筋局部在固定器具部位弯折变形。

二、预制构件的安装环节(预制剪力墙、预制楼梯、叠合板)

结合GB50204、GB50666、GB/T51231、JGJ1、DGJ32/J184、

JGJ355等规范及标准,结合现场专项施工方案,结合实际监督经验,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进场及安装的大致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主要以竖向构件为例):首件验收→构件进场→构件现场堆放→构件及原材料检测→放线测量→连接钢筋检查→构件结合面检查→钢垫片设置→构件吊装与固定→封堵及分仓→预制构件的连接

1.首件验收

由建设单位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预制构件生产单位进行同类型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首件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构件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资料、构件成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预埋件、预留孔洞、外观质量(包括标识)、结构性能检验等,合格后进行批量生产。(该要求由江苏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控制要点》第五条和《江苏省关于做好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质量监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第三条第九项规定,GB及江苏省其他规范及文件中暂未查到,外省市地方标准中有提及。)

现场存在问题:

(1)各项目对首件验收工作未做或无相关验收资料。

2.构件进场检查

预制构件产品进场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预制构件生产单位进行全数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构件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资料、构件成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预埋件、预留孔洞、外观质量(包括标识)、结构性能检验等,验收内容还应当包括影响吊装安全的缺陷检查。

现场存在问题:

(1)构件进场厂需检查的资料问题。GB50204要求内容包括,合格证、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及其他重要检验报告;DGJ32/J184要求,合格证、型式

检验报告、现场抽样检测报告。现场存在混凝土强度检验报告滞后、厂家未提供型式检验报告的问题。而DGJ32/J184中3.0.4条提出,厂家生产的标准构件出厂应具备合格证和型式检验报告,暂可以认为非标准构件无需型式检验报告,但厂家应提供同类标准构件的型式检验报告。

(2)现场对预制构件进场检查记录中,关于构件尺寸偏差,预埋件、插筋和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仅有符合要求或合格,无相关检查数据和原始检查记录。

3.预制构件现场堆放

板类构件叠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长期存放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翘曲变形。

存在问题:

(1)同生产环节构件堆放存在问题相同,现场构件往往叠放超过6层。

4.构件及原材料检测

构件及原材料检测部分内容为构件生产前、部分为安装后,分列易混乱,统一整理至该环节,表中所列内容均自DGJ32/J184、JGJ355、GB50204中摘抄整理,其余规范尚未完成查找工作,所以可能内容不全。

(1)无型式检验报告(构件进场环节已提及)。

(2)接头工艺试验报告及套筒接头抗拉实验报告滞后。

(3)灌浆施工过程中留置的灌浆料试块和坐浆料试块不合格后处理难度较大。

5.放线测量

吊装前应进行测量放线并设置构件安装定位标识。测量放线应符合

GB50026的有关规定。

6.连接钢筋检查

检验下方结构伸出的连接钢筋的位置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制竖向构件安装前,应检查下方结构伸出的预留插筋的位置和长度,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预留插筋的位置应通过预先定位开孔的专用模具板进行检查。

存在问题:

(1)现场无控制插筋位置的专用模具。

(2)预留插筋的中心位置和长度偏差,几本规范并不一致,插筋的外露长度国标及行表中均为+10,而DGJ32/j184中要求为±5。

7. 构件结合面检查

竖向构件水平接缝采用连通腔灌浆时,需检查基础面是否干净、无油污等杂物,结合面可适当凿毛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如构件过长,还需提前做好腔室的分仓间隔处理。高温干燥季节应对构件与灌浆料接触的表面做润湿处理,但不得形成积水。预制构件底部采用坐浆,时应确保坐浆料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且竖向构件安装前应采取措施防止坐浆料侵入钢筋套筒及波纹管套筒。

可能存在问题:

(1)该环节最容易出现问题就是坐浆料铺设工艺不合理,导致构件安装后底部坐浆不饱满或侵入套筒。

8.钢垫片设置

竖向构件安装时应在结合面设置钢质垫片,并通过垫片调整构件底部标高和垂直度。

9.构件吊装与固定

竖向构件安装时,吊具应匀速缓慢下降,并采用镜子观察底部预留插筋是否全部进入预留孔洞,并人工维持构件的稳定并对构件位置进行微调,防止构件碰撞预留插筋。同时,应对预制剪力墙两侧现浇的边缘约束构件的绑扎工序进行调整,竖向构件安装前不宜进行现浇部位边缘约束构件纵向钢筋的连接及箍筋安装,否则极易发生碰撞,导致预制剪力墙伸出侧面的水平筋弯曲。(此环节存在一定危险性,施工方案及监理细则应明确安全措施并经公司审核)

构件落至钢质垫片后,吊具不应立即松放,应保持一定的牵引力保持构件垂直,直至水平位置到位且斜撑杆件安装完毕。(此环节存在一定危险性,施工方案及监理细则应明确安全措施并经公司审核)

安装就位后,应测量竖向构件的水平位置、垂直度、高度等,并通过斜撑杆件及钢垫片进行调整。

存在问题:

(1)吊装过程中工人为方便施工,人为弯折预制剪力墙侧面水平钢筋,可先将边缘构件纵向钢筋在上部捆扎约束,预制构吊至半高处将边缘构件纵向钢筋推入预制墙水平筋中,待预制构件安装固定后再从边缘构件上部向下套箍筋,。

(2)目前现场均采用塔吊进行吊装,人工手扶保持构件的稳定,因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晃动,安装时极易碰撞预埋插筋。

10.封堵及分仓

竖向构件的水平位置、垂直度、高度等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并通过验收后,应对构件底部的连通腔进行封堵,封堵材料不应侵入连通灌浆区域,构件长度较长时宜提前对连通腔进行分仓,连通灌浆区域内任意两个灌浆套筒间距不宜超过1.5m。(就现场目前的施工工艺水平来看,如构件不是过长的情况下,不

宜多设分仓。如分仓间隔的密闭性不好的情况下,灌浆后浆液极易渗漏至其他仓室,导致灌浆套筒内浆液高度下降。)

主要存在问题:

(1)目前现场对连通腔的封堵主要采用坐浆料进行封堵,施工过程中或多或少的会造成坐浆料侵入连通腔,影响构件结合面的有效截面。

11、竖向预制构件的连接

竖向构件的连接主要包含以下几种方式:(1)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多用于预制剪力墙纵向钢筋的连接,分为半灌浆、全灌浆;(2).钢筋浆锚搭接连接,多用于非承重构件纵向钢筋的连接;(3)钢筋机械连接,多为预制竖向构件水平钢筋的连接;(4)焊接或螺栓连接,多为预制竖向构件水平钢筋的连接。

因内容较多,仅梳理了需需进行灌浆作业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及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相关流程为:拌制灌浆料→浆料流动度检验→试块留置→灌浆孔出浆孔检查→灌浆→封堵灌浆、排浆孔→接头饱满度检验→填写灌浆施工记录→灌浆后节点保护

(1)拌制灌浆料

应严格按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及使用说明书要求的水料比(按重量计量)进行配比,宜采用电子称分别称量灌浆料和水,也可用刻度量杯计量水。应采用专用电动搅拌工具搅拌充分、均匀,不应手工搅拌,并宜静置2分钟使浆液中的气泡自然排出后使用。(该环节应留视频资料)

(2)浆料流动度检验

每工作台班应检查酱料拌合物初始流动度不少于1次,指标应符合

JGJ355中3.1.3条规定,流动合格后方可使用。

(3)试块留置

灌浆施工时应根据工作台班及每层留设标准养护试块和同条件试块。制作

试件前浆料也需要静置约 2~3 分钟,使浆内气泡自然排出。同时试块不宜过早搬动,标养试块具备一定条件后应放入标养室进行养护,同条件试块应现场

同条件养护,对于先浇筑边缘构件与叠合楼板后浇层,后进行灌浆施工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可不留置同条件试块。

(4)浆孔出浆孔检查

在正式灌浆前,逐个检查各接头的灌浆孔和出浆孔内有无影响浆料流动的杂物,确保孔路畅通。

(5)灌浆

用灌浆泵(枪)从接头下方的灌浆孔处向套筒内压力灌浆,当采用连通腔灌浆时,宜采用一点灌浆的方式,不应同时从两个灌浆孔进行灌浆。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宜施工,低于0℃时不应施工,高于30℃应采取措施降低浆料温度。拌合物宜在加水后30分钟内用完。(灌浆应全程拍摄视频,并按楼层及构件编号进行存档)

存在问题:现场期未留设视频资料。

(6)封堵灌浆、排浆孔

接头灌浆时,待接头上方的排浆孔流出浆料后,及时用专用橡胶塞封堵(应待流出的浆料中无气泡排出时再行封堵)。灌浆泵枪口撤离灌浆孔时,也应立即封堵。通过水平缝连通腔一次向构件的多个接头灌浆时,应按浆料排出先后依次封堵灌浆排浆孔,封堵时灌浆泵(枪)一直保持灌浆压力,直至所有灌排浆孔出浆并封堵牢固后再停止灌浆。如有漏浆须立即补灌损失的浆料。在灌浆完成、浆料凝前,应巡视检查已灌浆的接头,如有漏浆及时处理。(封堵及巡视应全程拍摄视频,并按楼层及构件编号进行存档)

存在问题:现场期未留设视频资料。

(7)接头饱满度检验

灌浆料凝固后,取下灌排浆孔封堵胶塞,检查孔内凝固的灌浆料上表面应高于排浆孔下缘一定高度。(具体检查时间及高度要求应参照灌浆料及套筒厂家技术标准)

(8)填写灌浆施工记录

灌浆完成后,填写灌浆施工记录,对施工过程中相关工艺及数据进行记录,发现问题的补救处理也应做相应记录。

(9)灌浆后节点保护

灌浆后灌浆料同条件试块强度达到35MPa 后方可进入下后续施工(扰动),对于先浇筑边缘构件与叠合楼板后浇层,后进行灌浆施工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可不考虑。

装配式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金华市多湖中央商务区城中村改造安置项目(三期)B地块 Ⅱ标段施工招标 技术标 投标人:(盖单位公章-电子签章)法定代表人:(盖印章-电子签章) 2016 年 11 月 18 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编制依据以及工程特点 (3) 第一节工程概况 (3) 第二节编制依据 (3) 第三节工程特点 (3) 第二章施工部署 (5) 第一节施工准备 (5) 第二节工程目标 (7) 第三章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 (8) 第一节 PC结构工厂施工 (8) 第二节 PC结构运输、堆场及成品保护 (10) 第三节 PC结构现场施工 (13) 第四章PC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 (21) 第一节 PC结构质量施工 (21) 第二节 PC结构质量施工标准 (27) 第三节 PC结构安全文明与施工 (35) 第五章工程资料管理 (43) 第一节资料管理要求 (43)

第一章工程概况、编制依据以及工程特点第一节工程概况 第二节编制依据 PC结构施工图纸以及招标文件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DG/TJ08-2069-2010 预制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 第三节工程特点 1.主要特点 本工程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主要特点是: (1)现场结构施工采用预制装配式方法,楼板、楼梯等成品构件。 (2)预制装配式构件的产业化。所有预制构件全部采用在工厂流水加工制作,制作的产品直接用于现场装配。 (3)在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模拟构件的拼装,减少安装时的冲突。 (4)楼梯、叠合、连廊栏杆均在PC构件的设计时考虑点位,设置预埋件,后续直接安装。 (5)按照PC结构的施工特点,采用悬挑外墙脚手架。 2.工程施工特点 本工程采用的PC结构,其要点是:预制构件的工厂制作;现场装配构件的吊装;临时固定连接;配套机械的选用;预制结构和现浇结构的连接;节点防水措施;橡皮条与灌浆施工,专业多工种施工劳动力组织。

主体结构施工安全措施方案

主体结构施工安全 措施方案 1

主体结构施工安全措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组织设计。 2、主要规范、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中江县黄鹿镇群力村、利兴村、石福村、宝塘村村级公共服务设施重建项目( 施工2) , 各村建筑面积均为296.91m2, 砖混二层。工期为120天, 质量要求: 合格, 由中江县城市建设建筑公 司承建。 三、安全保证措施 安全管理方针: ”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1、项目安全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 具体 负责施工的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委员会由项目经理主任, 生产经理、安全员任副主任, 与生产有关的管理人员任成员。 2、安全施工原则。本工程所有的施工组织, 必须以保证安全为 前提, 必须遵守下列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施工必须管安全; 动态管理、全面控制。 3、安全目标: 死亡事故为零; 重伤事故为零; 减少和杜绝轻伤事 故; 无重大机械伤害事故; 无食物中毒事故; 无火警事故发生; 除尘降噪控制达到国家有关标准。 4、安全达标活动。安全生产管理的内业和外业工作必须达到德 2

阳市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 并达到”德阳市安全文明工 地”。 5、认真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班前检查制度、特种作业人 员年审制度、安全隐患否决制度。 6、基础施工完毕, 主体施工时, 与施工同步搭设外墙落地式双排脚 手架( 高层除外, 高层主体施工应采用附着式整体提升脚手架防 护或符合规范要求的其它形式防护) 。 结构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员的要求 施工方案的编制人员是施工工程的设计师, 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从施工图纸开始就必须认真考虑施工安全问题, 尽可能地不给施工和操作人员留下隐患, 编制人员应当充分掌握工程概况、施工工期、场地环境条件, 根据工程的特点, 科学地选择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变配电设施及临时用电线路架设, 合理地布置施工平面。安全施工涉及施工的各个环节, 因此, 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员应当了解施工安全的基本规范、标准及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 如《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农村低压电气安全工作规程》等, 还必须熟悉相应的专业技术知识以后, 才能在编制工程施工方案时确立工程施工安全目标, 使措施经过现场人员的认真贯彻 达到目标要求。 施工方案编制人员, 还必须了解施工工程内部及外部给施工带 3

装配式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装配式结构专项施工方案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编制依据以及工程特点1.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址: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工程概述: 结构类型: 1.2编制依据 PC结构施工图纸以及PC结构招标文件 GB 50068-200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 50009-201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10-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DG/TJ08-2069-2010 预制整体式住宅混凝土构件制作、施工及质量验收规程 1.3工程特点

1.3.1 主要特点 本工程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其主要特点是: (1)现场结构施工采用预制装配式方法,外墙墙板、空调板、阳台、设备平台、凸窗以及楼梯的成品构件。 (2)预制装配式构件的产业化。所有预制构件全部采用在工厂流水加工制作,制作的产品直接用于现场装配。 (3)在设计过程中,运用BIM技术,模拟构件的拼装,减少安装时的冲突。部分外墙PC结构采用套筒植筋、高强灌浆施工的新技术施工工艺,将PC结构与PC结构进行有效连接,增加了PC结构的施工使用率,降低PCF的施工率,提高施工效率。 (4)楼梯、阳台、连廊栏杆均在PC构件的设计时考虑点位,设置预埋件,后续直接安装。 (5)按照PC结构的施工特点,采用悬挑外墙脚手架。 1.3.2 防水特点 节点自防水。本次施工的装配式外墙板防水方法: (1)连接止水条,预制外墙板连接时,预先在板墙侧边和上粘贴防水止水条的形式防水; (2)空腔构造防水,预制外墙板之间在预制板侧边和上下设置沟(槽)排水的构造方法; (3)外墙密封防水胶,预制外墙板外侧耐候胶封闭。 1.3.3 工程施工特点 本工程采用的PC结构,其要点是: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主体结构施工 1.模板工程 (1)质量控制要点 a.模板的轴线、标高的控制; b.模板的支撑系统必须确保工程结构和构件尺寸正确,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 c.模板平整度、垂直度控制,接缝严密性控制; d.模板的拆除必须有专人严格控制。 (2)模板体系 砼浇筑对模板侧压力很大,因此必须采取可靠的模板及支撑体系保证砼的外观质量。 模板主要类型选择为覆膜胶合板,梁、柱、板均采用915×1830×18胶合板。模板根据使用情况,逐步补充。 梁跨度超过4米时,梁底模应按规范或设计要求起拱,支撑系统加强刚度。支撑体系采用满堂脚手,必要时加可调节钢支撑加固。 该工程的模板系统共有3种类型:方柱模板;梁模板;平台板模板。 (3)一般要求 a. 模板及支撑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与精确度,以保证构件的几何尺寸及标高位置。模板表面平整、接缝严密。 b. 现浇楼板及梁底模,均须在中央部位起拱。除图纸特别注明外,起拱尺寸按3‰考虑。 c. 施工前模板、支撑详图及施工步骤(包含拆模)须经项目总工程师审核签字认可。 d. 楼面结构模板及支撑的拆除须待楼面砼达到规定强度后方可拆模,特殊模板的拆除须经项目总工程师和甲方监理的同意。 e. 模板表面隔离剂采用不污染表面的无色矿物油,且经甲方监工员审定合格后使用。 f. 柱边长大于600㎜时,柱箍用对拉螺栓拉结。穿墙对捎螺栓用Φ12圆钢制作,间距不大于1000。当柱边长大于1200㎜时,穿墙对捎螺栓用Φ12圆钢制作,水平间距不大于600,竖向间距不大于800。 g. 梁高大于700㎜时,加φ12对拉螺栓,对拉螺栓采用圆钢现场加工制作。所有框架柱模板均需仔细校正垂直度,并在适当位置预留临时孔洞,以便清理及检视。 (4)模板工程技术措施

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设计

预制构件的设计—— 装配式结构在进行结构布置时,为了减少装配的数量及减小装配中的施工难度,往往不设置次梁。在进行梁柱等构件布置时,应提前知道工厂生产设备生产构 件截面尺寸的边界条件,否则设计的构件无法生产。在进行剪力墙布置时,墙 的布置应尽量去方便工艺拆分。 板的传力模式应根据产业化公司板的类型确定,如果采用双向叠合板,则可以 不改变受力模式,如果采用单向预应力叠合板或者单向预应力空心板,则应把 板的受力模式改为对边传到,单向传力。楼板的配筋,在非主要受力方向,应 该进行包络设计(构造+现浇厚度双向板该方向计算)。 装配式结构用PKPM 等软件进行计算时,周期折减系数梁刚度增大扭矩折减系 数等与传统设计有细微的差别,在设计中应认真对待。 装配式结构在绘制施工图时,应尽量减少柱或者剪力墙边缘构件中的套筒个数,节省造价。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进行布置时,除了按传统剪力墙结构中 的思维去布置剪力墙外,还应注意如下要点: (1)在对剪力墙结构进行布置时,多布置L、T 型剪力墙,少在L、T 型剪力墙中再加翼缘,特别是外墙,否则拆墙时被拆分的很零散。 (2)剪力墙结构中翼缘长度,有两种不同的思路: 第一种是,对于L 型外墙翼缘长度一般≦600mm,T 型翼缘分长度一般≤ 1000mm(防止边缘构件现浇长度太长而在浇筑中出现问题),在门窗处留出≥200mm 的门垛,如图1 所示: 1、1800mm 为窗宽,200mm 为留出的窗垛(方便拆分),1000mm 为翼缘长度; 2、箭头处在层高方向,只有梁与现浇边缘构件钢筋进行锚固,在其下的200mm 窗垛与现浇边缘构件之间没有钢筋连接,只有预制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相连,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3282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详细 版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详细版 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摘要:怎样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编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时需要注意什么,建筑网为大家介绍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技术要求。 那么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中的技术要求是什么呢,以下是中国建筑网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1.施工中一定要保护好轴线桩、水平桩。 2.轴线桩、水平桩、位置线、首层控制轴线须经过检查签证后方可挖土 3.挖槽放坡、钎探记录、验槽、基础灰土、基础砌砖、基础肥槽及房心回填土、基础钢筋混凝土柱、圈梁、首层地面混凝土等一律按有关规范要求施工。

4.钢筋混凝土柱基U形钢筋一定要压在配筋带的钢筋下边。柱基钢筋位置一定按放线位置绑扎。 5.标高的控制:楼板以墙板顶下l0cm处作为安装楼板标高的控制线,抹找平层后再吊装楼板。 6.铺灰:在墙板下两个找平灰墩以外区域,要均匀铺灰,厚度高出水平墩2cm。为保证灰浆的和易性,铺灰与吊装进度不应超过一间。一般情况铺灰用M10混合砂浆,灰缝厚度大于3cm时,采用豆石混凝土。 7.室内抹灰:油漆、粉刷、木装修等及室外勒脚、门头水刷石均按现行验收规范中级标准要求。 8.外墙饰面在预制厂做干粘石。边角损坏部分在现场修补时,应事先配好料,做出样板对比,保证与原饰面色彩一致。 膜结构的建筑有着非常多的运用,膜结构停车棚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之研究 卢学芬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之研究卢学芬 摘要:为保证建筑工程的建造质量,降低工程质量风险,应重视对预制装配式 建筑工程的科学性设计,提前完成设计方案,不断提高设计质量,以便为工程施 工提供重要的依据和支撑,从而更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实施质量。本文主要就 对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及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相关问题 1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我国建筑业的意义 (1)有效缩短工期,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构件大量在工厂批量预制,可于施工现场前期同步进行,无需在施工现场完成大量的浇筑养护过程,缩短工期。(2)借助工业化生产建筑构件,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障当前建筑行业 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建筑工业化,装配式产业化的发展,人为因素的影响逐渐降低。大量的预制构件在工厂批量生产,质量都优于现场施工方式,因此构件质量 更容易得到保证;(3)推广先进的施工方式,有利于降低行业整体能耗,装配 式建筑,主要通过建筑工厂生产大部分建筑构件,项目现场只是完成简单安装, 仅有少量借助脚手架或模板的人工作业,显著减少了包括木材等各种建筑材料的 使用量,降低整个工程造价,也最大程度减小了对周围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对 自然资源的消耗。 1.1预制装配式建筑特点 首先因其中许多建筑配件提前完成,那么现场施工时的垃圾、原材料的浪费 就减少了很多,并且其配件可直接用到建筑中,在建筑施工中就不需要大量的人 员来参与施工,同时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施工工期变得较短。而其最大优势在于具 有极强的环保性能,且符合我国持续发展理念,这样的建筑特点对我国建筑的发 展可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采用新形势的建筑也会逐渐成为必然。新型建筑工业 化的主要特征是的工业化,具体体现在5个方面: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 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建造方式的不足,打 破了设计、生产、施工、装修等环节各自为战的局限性,实现了建筑产业链上下 游的高度协同。我国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首先需要升级的是行业思维模式和生 产组织方式,因此在“五化合一”之外,应运用“产业化思维”来实现“专业化协同”。 2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2.1平面设计要点 模数协调是预制装配式建筑平面设计的原则。平面设计应对套型模块的种类 和尺寸进行优化,住宅内装部品与住宅预制构件需实现通用化、标准化和系列化,加强和完善住宅产业化相配套的应用型技术,在降低工程资本投入的同时提升施 工的效率与质量。在布局方式的选择上,应优先选用大空间布局,并对管井及承 重墙的位置进行合理安排布置,实现灵活可变的住宅空间布局,明确套内各功能 空间的分区与布局,套内的承重墙体可通过对结构的合理选型有效减少。 2.2立面设计要点 利用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的套型组合特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立面设计 在预制外墙板可以采用不同的饰面材料表现出不同色彩和纹理的变换。预制装配 式建筑住宅大空间的灵活性和可变性,可通过不同外墙组件的灵活组合,呈现出 工业化建筑立面效果的特点。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外墙构件,主要包括混凝土预制 组件、外装饰组件、空调板、阳台、门窗等等,可以充分发挥预制混凝土剪力墙 结构住宅外部组件的装饰效果,使其外观设计呈现立面多样化。外门窗以满足通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方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 编制单位: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安装施工方案 1.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1.1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车间生产加工完成,构件种类主要有:外墙板,内墙板,叠合板,阳台,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 1.2现场大量的装配作业,而原始现浇作业大大减少。 1.3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理想状态是装修可随主体施工同步进行。 1.4设计的标准化和管理的信息化,构件越标准,生产效率越高,相应的构件成本就会下降,配合工厂的数字化管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性价比会越来越高。 1.5.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2.吊装顺序策划 根据平面图确定安装塔吊的数量和型号供应使用,确定构件的吊装顺序,做到可穿插进行每道工序。 3.技术工作流程与分解图 3.1工作流程 引测控制轴线→楼面弹线→水平标高测量→预制墙板逐块安装(控制标高垫块放置→起吊、就位→临时固定→脱钩、校正→锚固筋安装、梳理)→现浇剪力墙钢筋绑扎(机电暗管预埋)→剪力墙模板→支撑排架搭设→预制楼梯、预制阳台板、空调板安装→现浇楼板钢筋绑扎(机电暗管预埋)→混凝土浇捣→养护(按上述工序二至十一层结构完成)

3.2流程分解图 技术工作流程一:楼层弹线,并测量水平标高 施工工序二:外墙板按指定方向吊装

施工工序三:外墙板吊装、校正完毕 施工工序四:绑扎剪力墙、柱钢筋 施工工序五:剪力墙后浇段、粱支模,搭设楼板和预制梁排架

施工工序六:吊装预制梁、叠合板构件 施工工序七:楼层内其他后续施工(梁、板钢筋)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精选.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目录 一、设计方面 (1) 二、施工过程方面 (2) 三、材料准备 (4) 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6) 五、施工工艺流程 (6) 六、质量控制 (7) 七、重点难点控制 (10) 八、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13) 九、装配式方式与传统方式对比分析 (21)

浅谈装配式结构工程 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随着时代的进步,住宅产业化已逐步在我国开始普及,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软件发展,我国已开始大跨步的进行。下面我将从……项目整体装配式结构设计——施工方面浅谈一些难点和重点 一、设计方面: 1、首先我们对传统结构的设计和装配式结构设计进行区分。传统式结构在多数情况下,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之后再委托施工企业按图施工,已经相对成熟。而整体装配式结构目前我国大多数设计单位未能涉及,相对比较落后,只有少数有资质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可以委任,建设单位只能采取设计——施工一体化进行招标,由此带来设计时间对整个项目总工期的重要性。 2、从XXX二期公租房设计时间来看,虽然合同时间只有45天,但实际整个延伸到结构结束,因为整个过程分为初步设计——功能分解——工艺拆分——专家验证——设计修正——图纸评图——最终图纸。其中功能设计和工艺拆分图尤为重要,①功能设计往往需要涉及到地方规范、水、电、气、太阳能等多方面,一次完成!工厂生产成型后就无法改变,不能像传统结构灵活,②工艺拆分图,工厂完全按照此图生产,多数节点只有工厂技术人员清楚,待工厂批量生产成型后,拉入现场进行吊装,并按现场顺序图逐一开始,由此可见功能分解和工艺拆分图的重要性。

框架结构主体施工方案

第一章框架结构主体施工方案 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 框架结构层施工工艺流程: 抄平、放线→柱筋制绑(钢筋隐蔽)→支柱模板(模板补缝,复核)→支梁底模板(模板检查、校正、复核)→制绑梁筋(复核)→支梁侧模及板模(模板检查、校正、复核)→制绑板筋(检查、验收、签字)→浇灌柱梁板砼,取样(养护)→反复循环进行。 第二节模板工程 一、模板、支模架选材及支设方法 1、墙柱模 支撑架必须与梁架及楼板满堂架连成整体。 2、梁模 采用12厚木胶板,梁底模按3/1000起拱(当梁净跨大于4m时)。当梁高≥700mm时,设对拉螺栓,其间距宜在0.5~0.7m。梁采用钢管支撑承重,其立杆间距800mm,对于大于800mm的梁,在梁底加设一根立杆支撑,支撑架横杆步距为1200mm~1500mm,并设扫地杆和剪刀撑。 3、楼板模板 楼板模板采用12mm厚木胶板,辅以50×80mm木枋,间距≤300mm。板承重架采用满堂钢管脚手架,立杆间距1000*1000。 4、楼梯模板 (1)模板选择:

底模采用木胶板,侧模采用木模。 a、楼梯模板施工前应根据实际层高放样,确定楼梯板底模高度和踏步平面、立面位置。 安装顺序:立平台梁模板→立平台板模板→钉托木,支搁栅→支牵杆、牵杆撑→支外侧模→钉踏与侧模→钉反三角木。 b、搭设竖向脚手架和水平连系杆。 c、搭设支底模的纵横向钢管,铺楼梯底模,模板采用12mm厚木模板。 d、等绑扎好楼梯钢筋后安装楼梯外帮侧板,钉好固定踏步侧板的挡木。 e、在侧板处用套板画出踏步位置线。 f、安装踏步立模,模板高度为楼梯踏步高度减去模板厚度,模板顶为踏步平面,将踏步立模和两边侧模固定。 g、在踏步模上每米固定三角木,每隔三个踏步用对拉螺栓φ14将楼梯底板和踏步模板拉紧固定,为周转使用,对拉螺栓套上PVC 管。 二、模板及其支架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墙柱模支撑采用钢管与梁板支承架连成整体。 2、梁板:本工程现浇梁板面积较大,周转材料用量大,针对这一特点,为了缩短工期、加快周转材料周转,降低造价,梁板模采用快拆体系。 3、为保证结构几何尺寸和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模板各部分尺寸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

PKPM微课第12期: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点问答分享 1. 结构计算软件PKPMV3.1的PKPM-PC和现在发布的PKPM-PC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答:V3.1的PC主要完成装配式的计算分析;现在发布的PKPM-PC可以完成建模,计算,深化设计整个装配式设计流程。前者集成到了后者当中; 2. 装配式建筑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有哪些区别? 答:装配式建筑是包括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今天介绍的主要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KPM-PC可以完成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 3. 工期增加多大比例? 答:单考虑施工周期是比传统的要快的,但是前期设计要长; 4.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处于什么阶段?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差距和区别在哪里?我国装配式建筑又有什么独有的特点呢? 答:这个问题比较大,从我们对国外的调研情况来看,发达国家的装配式应用比较成熟,亚洲日本、新加坡也都比较高。但是国内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不过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都很多政策推动。最大的特点是对于抗震的要求以及相关的节点连接做法; 5. 地下室能做装配式吗? 答:对于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建议做,因为是嵌固部位,如果是纯地下室,可以做; 6. 装配式构件的节点连接是最薄弱环节,而中国的建筑施工第一线仍然是农民工,所以一般人买房仍会优选现浇结构,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答:现在已经有一些相对成熟的施工队伍,农民工现在逐渐向产业工人转变,所以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当地生产和施工安装队伍的情况,来进行设计,如果真的没经验,可以考虑只做水平构件的装配式设计,而不是把竖向构件都做预制; 7. PKPM-PC预制模块收费升级吗? 答:目前的PKPM-PC需要单独收费; 8. PKPM-PC装配式设计参考了国标图集的标准构件了吗?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韩庭军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韩庭军 发表时间:2019-09-18T15:54:09.67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作者:韩庭军[导读] 在安装装配式预制构件时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避免损伤装配式件的力学性能,在整体上提升使用的性能。身份证号码:23108419831124**** 摘要:目前,新建筑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轻建筑系统发展,并正在努力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多层建筑。装配式建筑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同时也满足了“绿色建筑”的要求,这也是实现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项目重要组成部分,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项目要求、项目地附近地质条件等因素,将设计人员对建筑物的表达反映在设计图纸上。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引言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结构要求。过对建筑工程中实践应用装配式结构的分析,本文总结了这种新型建筑结构与传统现浇混凝土模式存在的主要区别,并分析了装配式结构的设计要点。同时在实际的施工中,要充分掌握各种施工要点,同时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在安装装配式预制构件时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施工,避免损伤装配式件的力学性能,在整体上提升使用的性能。1装配式建筑简介所谓装配式建筑,简单来说就是指的预先制造好建筑结构中的各个构件,再统一将构件运送到施工场地,在施工现场用它们装配成形的建筑。早上个世纪初,人们就已经提出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但是最初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外表形式比较单一,所以未能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到了现代,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及科技与材料的不断进步,装配式建筑的结构形式有了不断的改进,时至今日,装配式建筑结构已经变得非常灵活和多样。我们可以将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比喻成为一项设备生产活动,先成批量地加工好零件,再用零件拼装成最终的产品。所以,相较于传统形式的建筑而言,装配式建筑的最大优点体现在其的施工速度快、施工效率高、施工质量好以及环保性能佳。就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来看,装配式建筑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2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原理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原理和现浇建筑基本类似,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将一些结构连接,并利用一些特殊构造方式实现装配建筑的完工。装配式建筑也使用了很多的节点设计,结构的刚度差异对工程质量也会产生影响,为了增强整体的抗震能力,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节点进行可靠合理的设计。装配式建筑结构能有效地提升施工效率,还可以使设计与施工形成一种统一协调性。在进行实际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可以先通过提前进行有关构件的设计以及预制作,从而保证在进行施工作业时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同时进行其他施工作业,有效提升建设施工的工作效率。然后,使用装配式结构进行施工作业,能够极大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还能加强施工作业各步骤之间的配合度。而且,装配式的建筑结构属于标准化的建设技术,能够推动整个建筑行业向着标准化方向前进。由于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材料科技日新月异,这使得装配式结构制作的必要构件从生产工艺上开始变得更加先进,精度变得更高,装配式结构工艺的标准化使得建设工程变得节能环保,返工浪费情况大大减少。最后,装配式建筑结的优越性,可以在保障安全可靠情况下极大的加快建设效率减少工程所用时间。进行实际的工程作业时,整个施工企业首先要对装配式结构用计算进行全面化的数据化处理分析,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整个工程进行分析与完善。总而言之,使用装配式建筑结构进行建筑设计,不仅全方面地提高了工程质量,提高施工工作效率,而且在保障质量安全下对工程建设周期全面的优化与缩短。3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3.1总设计图设计装配式建筑总设计图需要对整个建筑结构以及整体建筑设计过程进行总的概述,目的在于将装配式建筑设计理念概念化。对于预制的构件与建筑设计空间之间,必须确保满足这一空间设计中,构件与预制构件装配设计空间足够,减少重复提升吊装的次数,尽量保证一次性完成装配任务。对于装配式任务,最主要的在于保障施工现场机械能够在安全运转的基础上高效进行工作,在机械运转过程中,同样需要保护施工人员生命安全以及工作中相关器械以及与预制构件完整。同时有序整齐摆放预制构件,以保障在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地面平整,降低因地面不规则而出现的施工隐患。并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定期进行工地现场清理,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从总设计图中设计人员、施工工人能够较为直观分析建筑各个空间结构以及相应的预制构件、构件节点位置,提升了建筑施工效率。 3.2整体性的结构设计在高层的建筑设计中,需要对于整体性的机构建筑进行特别的关注,这是由于在整体性的结构设计中对于建筑整体的稳固性具有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筑的不同细节设计部分都需要与整体的结构性设计相适应。为了使得建筑的整体结构具有的形式更为合理的分布形式,需要从整体的结构入手,对于建筑的设计进行规划。在应用的叠合板材料中,需要采单向的板材进行应用。此外,在建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建筑的内部的不同预留结构装置,对于整体的结构工作作出相应的预留,在开洞的位置中,需要规范化的对于受力钢筋进行应用。洞口位置所用的钢筋,需要根据其应用的位置以及应用的长度对于钢筋进行截断。在外面的收进楼层中,需要结合剪力墙的应用状况对于其后的钢筋设计进行浇筑的工作,并且使得墙体能够整体的平均接受力的分布。在楼层的剪力墙中,需要就其顶部的建筑状况对于其后的设计应用要点进行分析,水平式的后浇带存在着超过两根的后相连接钢筋,就能够保证整体的结构应用需求。 3.3平面、立面设计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平面、立面设计属于基础部分。在这一部分基础设计中,首先进行平面设计,设计中要与实际装配建筑具体情况相联系,并综合建筑各个部分与相关尺寸要求,科学布置内部空间,选择合适承重墙与管井具体位置,合理划分建筑内部各个空间大小,以便于发挥其空间作用。在这基础上保持建筑外观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立体设计需要采用标准化、系统化与模块化相结合的设计实施方式。同时在对建筑外墙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录建筑整体的美观性,选择不同的外墙材料来进行搭配装饰,从而使得建筑美观性得到有效提高。此外还应当充分结合各种不同的组件,来提高建筑立面效果。结束语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docx

主体结构分部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1、越溪副中心徐舍小区动迁房Ⅰ标段项目工程由十四幢砖混结构的住宅楼组成,其中两单元房型楼有十幢,即2#、3#、4#、10#、11#、14#、15#、16#、17#、18#楼,三单元房型楼有四幢,即6#、7#、8#、9#楼。具体情况见下表: 栋号 建筑面积(㎡) 占地面积(㎡) 层数 建筑高度(m) 2、3、4、10、11、14、15、16、17、18 计10栋两单元房型 车库层439;标准层1873;阁楼层249 ; 每栋计2561 439 车库层一层 标准层四层 阁楼层一层 车库层层高2.2 标准层四层2.8*4 阁楼层一层3.6 6、7、8、9、 计4栋三单元房型 车库层534.6;标准层2250.4;阁楼层315.2; 每栋计3100.3 534.6

1.2、本项目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采用C25;钢筋为HPB235、HRB335、HRB400三种品种;主体砌体采用Mu10PK1型多孔砖,±0.000~5.000部位采用M7.5混合砂浆砌筑,5.000部位以上采用M5.0混合砂浆砌筑。 1.3、、本项目工程主体结构混凝土保护层:柱30mm,梁25 mm,板15 mm。 1.4、本项目主体结构工程的钢筋最小锚固长度为≥250mm,其中HPB235型钢筋锚固长度为27d,HRB335型钢筋锚固长度为33d,HRB400型钢筋锚固长度为40d,d为钢筋直径。 1.5、本项目工程主体结构具体情况详见建筑、结构施工图。 2、施工部署 2.1、根据本项目工程现场实际基础分部施工进度状况,决定对本项目主体结构工程采用分栋号、分班组的方法组织平行、流水施工。 2.2、本项目工程现场总平面布置情况: 2.2.1、施工现场内道路围绕建筑物周边布置,路宽按5m考虑,用400厚道渣铺筑而成,路边侧设明沟排水;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修筑。 2、本工程共设的搅拌站八座,分别布置在各拟建楼长度方向井架位置间,以向两边楼提供混凝土,各配以JZ350 混凝土搅拌机一台。 2.2.3、在每幢拟建楼混凝土搅拌站侧约中间位置布置一台井架,负责混凝土、砂浆、砖块等的垂直运输任务。 2.2.4、水泥、砂石、砖块等主要周转材料堆场布置在靠混凝土搅拌站及井架附近空地上,以便于材料的周转倒运。 2.2.5、本工程临时施工用电主要供应施工机械、搅拌场、照明等用电。各主电箱电源从甲供总电箱接入;各楼号根据作业面相应在楼层设置若干分配电箱,以便于施工。 施工用水主管选用φ50钢管,支管选用φ32钢管,由水源点引出沿道路边布设并接至各施工用水点。 3、主体结构工程主要施工流程 基础分部验收→车库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一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一层楼面放线→一层构柱钢筋绑扎、墙体砌筑→支一层构柱、圈梁、平板模→绑扎一层梁板梯基础钢筋→隐蔽验收,一层构柱、梁板梯钢筋砼浇筑→养护→拆模)→二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三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四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阁楼层砌体、现浇柱梁板梯施工→屋面结构施工→主体结构验收。 4、主要分项施工方法 4.1、施工放线和抄平 4.1.1结构平面的施工放线:A)根据已有控制轴线精确引测到各层楼面上,特别是±0.000层的引测必须复核无误后做好标记,以后每完成一层楼面用垂球或经纬仪把±0.000层控制轴线传递到上一层楼面(具体可在楼面内的控制轴线位置设一100*100的传递孔,以便在室内传递轴线);B)控制轴线传递到楼面后要用经纬仪进行闭合复核,复核无误后再根据各层施工平面图放出相应的轴线及墙、柱、梁和门窗等洞口的平面位置线;C)所放各线均用墨线弹出。 4.1.2、结构高程施工测量:A)各层柱筋接驳安装完后把水准点结合每栋建筑物相应的高程用水平仪引测至竖向钢筋上,用红油漆标示,再按施工图在柱筋相应位置标出梁板的标高标记。B)砌砖施工时应在墙体转角处的地面上引测水平标高标志(或以柱筋上标高为准),以作为砌砖时立皮数杆的水平标高依据,待墙体砌到适当(一般为窗台位置)高度后在砖墙上引测0.5米水平线,并用墨线弹出;所引测水平标高线必须周边交圈,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各专业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深度要求

各专业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深度要求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 第3.3.2条第5款“建筑、机电设备、精装修等专业在预制构件上的预留洞口、预埋管线、预埋件和连接件等的设计综合图;” 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年版) 4.3.3 建筑设计说明。 15当项目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建设时,应有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 1)装配式建筑设计概况及设计依据; 2)建筑专业相关的装配式建筑技术选项内容,拟采用的技术措施,如标准化设计要点、预制部位及预制率计算等技术应用说明; 3)一体化装修设计的范围及技术内容; 4)装配式建筑特有的建筑节能设计内容。 4.3.4 平面图。 22装配式建筑应在平面中用不同图例注明预制构件(如预制夹心外墙、预制墙体、预制楼梯、叠合阳台等)位置,并标注构件截面尺寸及其与轴线关系尺寸;预制构件大样图,为了控制尺寸及一体化装修相关的预埋点位。 4.3.5 立面图。 2 立面外轮廓及主要结构和建筑构造部件的位置,如女儿墙顶、檐口、柱、变形缝、室外楼梯和垂直爬梯、室外空调机搁板、外遮阳构件、阳台、栏杆、台阶、坡道、花台、雨篷、烟囱、勒脚、门窗(消防救援窗)、幕墙、洞口、门头、雨水管,以及其他装饰构件、线脚和粉刷分格线等,当为预制构件或成品部件时,按照建筑制图标准规定的不同图例示意,装配式建筑立面应反映出预制构件的分

块拼缝,包括拼缝分布位置及宽度等。 4.4.3 结构设计总说明。 1 工程概况。 1)工程地点,工程周边环境(如轨道交通),工程分区,主要功能; 2)各单体(或分区)建筑的长、宽、高,地上与地下层数,各层层高,结构类型、结构规则性判别,主要结构跨度,特殊结构及造型,工业厂房的吊车吨位等。 3)当采用装配式结构时,应说明结构类型及采用的预制构件类型等。 16当项目按装配式结构要求建设时,应有装配式结构设计专项说明: 1)设计依据及配套图集 ①装配式结构采用的的主要法规和主要标准(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②配套的相关图集(包括图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③采用的材料及性能要求。 ④预制构件详图及加工图。 2)预制构件的生产和检验要求。 3)预制构件的运输和堆放要求。 4)预制构件现场安装要求。 5)装配式结构验收要求。 7主要结构材料。 7)装配式结构连接材料的种类及要求(装配式结构连接材料的种类及要求(包括连接套筒、浆锚金属波纹管、冷挤压接头性能等级要求、预制夹心外墙内的拉结件、套筒灌浆料、水泥基灌浆料性能指标,螺栓材料及规格、接缝材料及其他连接方式所使用的材料)。 4.4.6结构平面图。

综合管廊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都匀经济开发区东部新城综合管廊项目(11号路东段) (K0+800—K2+840)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编制单位: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都匀经济开发区东部新城综合管廊项目(11号路东段) 项目经理部 编制时间: 2016年03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根据贵州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都匀经济开发区东部新城综合管廊项目(11号路东段)施工图》编制。

根据施工现场场地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相关技术规范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TGJ107-2003)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楼地面建筑构造》图集12J304 《工程做法》图集 05J909 《自粘防水材料建筑构造(一)》图集 11CJ23 2 工程概况 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贵州高原东南斜坡的苗岭山脉南侧,是以黔南山原中低山为主,兼有丘陵、坝地地貌,平均海拔500m~1000m。由于地势向南部和东部倾斜以苗岭山脉为分水岭,岭北为长江流域,岭南为珠江流域。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匀东镇五星村11号路东段中央绿化带之下,施工段落为K0+800-K2+840,管廊标准断面为(+)*,开挖深度约5~10m,分为综合仓和燃气仓,沿线预留若干支线。 综合管廊顶面距路面约米,综合管廊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现浇施工,混凝土为C30抗渗混凝土,抗渗等级P6。 气象条件 本项目所在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最冷1月份日平均气温℃。夏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法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法 框架结构工艺流程:投点放线→柱绑扎钢筋,满堂脚手架搭设→梁板支模→预留预埋→隐蔽验收→柱封模,梁板钢筋绑扎→隐蔽验收→砼浇捣→养护→拆模→清理、放线→砌填充墙体,墙内埋管→转下一层 主体结构按钢筋、模板、砼、墙体分部工程组织流水作业施工。 1、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钢筋工程工艺流程;钢筋除锈→钢筋调直→钢筋切断→钢筋弯曲成型→钢筋绑扎、安装(焊接) (1)钢筋质量要求: ①本工程结构所用的国产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②钢筋应采用信誉良好的合格制造厂家的产品,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应有明确标志,进场时应按直径分批检验,检验内容应包括查封标志、外观观察,并按国家标准规定60吨为一批抽样作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现象,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钢筋除锈和调直: 除锈: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渍、油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调直:钢筋应平直、无弯曲,调直钢筋要求符合: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Ⅰ级钢筋的冷拉率不宜>4%。调直后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曲,钢筋切成3m左右无弯曲。 (3)钢筋加工: ①本工程所有钢筋在工地集中加工,按国标03G101-1图集和设计 要求施工。 ②根据图纸及规范要求进行翻样,经技术负责人审核后方可进行 加工制作。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受力钢筋顺长向全长净尺寸允许偏差±10;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允许偏差±20。Ⅰ级钢筋末端作180o弯勾,弯曲直径不<2.5d,平直部分长度不<3d。Ⅱ级钢筋末端作90o弯折,弯曲直径不<4d。箍筋制作135o弯勾,弯钩平直段≥10d及45°弯曲直径不<5d。梁、柱箍筋和拉结筋弯勾构造及梁中间支座下部钢筋构造应满足有关标准与抗震设计要求及施工图中规定。详见03G101-1第35页。 ③钢筋焊接后应及时进行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外观检查要 求:接头处弯折不>4度,轴线位移不>0.1d,且不>2mm,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 (4)钢筋连接 根据本工程上部结构中所使用的钢筋,纵向钢筋直径>Φ28采用焊接接头,柱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构造按03G101-第36页

装配式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进场准备 四、叠合板吊装 五、预制楼梯吊装 六、注意事项 七、质量控制: 八、安全措施 九、环保措施

一、编制依据: 1.本项目工程项目施工图纸,及二次设计的预制构件制作图。 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15 3.《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162-2008 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11868-2018 5.《预制混凝土构件制作与验收规程》 211872-2011 6.《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1-2016 7.《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16G101系列 二、工程概况: 三、进场准备 现场施工进度计划、工厂构件生产计划、构件运输计划三者应协调一致。在开工前应将构件需求计划及运输相关事宜协商好如:装车顺序、车载数量,吊装进度计划、装车所需时间、从构件厂到施工现场所需时间、需求计划、到货周期等。 1、施工进度计划

2、生产计划 3、装车表(装车顺序和吊装顺序) 4、构件运输计划 5、构件车辆运输(运输条件、构件存放区、行车路线) 6、构件进场(检查、验收、资料同步) 7、随车工装严禁下车(垫木板、井子架、木方等工装严禁下车) 8、技术交底(工艺交底及安全交底) 9、指定收货吊装人员(负责收货扫码机吊装扫码) 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及验收合格后,应尽量避免堆放、随即吊运到安装的位置。如要堆放,应堆放在起吊设备的覆盖范围内,避免二次搬运。堆放时应按吊装顺序、规格、品种、所用楼号等分区配套堆放,且应布置在塔吊有效范围内,不同构件堆放之间宜设宽度为0.8~1.2m的通道,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叠合板堆放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存放区地面在硬化前必须夯实,然后再进行硬化,硬化厚度应200,以防止构件堆放地面沉降造成板堆放倾斜; ②存放区周围设置排水沟,避免土质湿陷沉降 ③存放区必须在同一栋楼塔吊覆盖范围以内,避免占用其他栋塔吊而影响进度; ④存放区不得影响占用施工道路或者影响施工道路材料构件运输; ⑤存放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非操作工人严禁靠近; ⑥存放区所在位置要靠近施工道路,卸货区不得占用施工道路。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方案-(1)

常德市江南临江棚改A02地块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建筑概况:本工程位于常德市武陵镇德安路与临沅路交叉处的东北角,西临;临沅路,北临善德路。 建筑面积:地下室建筑面积57000㎡,地上九栋建筑面积113000㎡,共计约170000㎡。 建筑层数及高度:地下三层,1#楼~5#楼为33层,建筑高度102.350m,6#楼~9#楼为28层,建筑高度95.450m, 2、结构概况 1、本工程设计为甲类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2、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结构的抗震等级为二级,主体抗震等级二级,地下室抗震等级为二级。 3、本建筑物防火设计的建筑分类为二类,上部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为一级。 4、本工程现浇各部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厚度及抗渗等级设计如下:

5、现浇各部件钢筋分布情况为:本工程现浇各部件钢筋分布较为常见,为热轧的Ⅰ级和Ⅲ级钢,具体分布从基础柱墩、地下室底板、框支框架柱、墙到上部结构钢筋种类均采用Ⅲ级钢。 二、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本工程地上部分采取柱、梁、板一次浇筑成型,其施工程序如下: →→ →→→

三、主要施工方法拟定: 1、本工程使用的是爬架体系,设安装平台---摆放底座、安装导轨,组装水平桁架各部件---将横梁用螺栓连接于导轨上,将主框架立杆扣于横梁上---将斜杆扣于立杆和横梁上---安装附墙导向装置后,将架体卸荷到导向座上---随结构接高架体、搭设脚手架、铺设中间层或临时脚手板---与建筑结构做临时架体拉接、张挂外排密目安全网---装完第三个横梁后,安装提升座和上一层附墙导向座---接高主框架立杆、将架体搭设至设计高度、铺设顶层脚手板、挡脚板---铺设底层安全网及脚手板、制作翻板---上部架体与结构进行有效拉接(拉接间距不大于6m)---张挂外排密目安全网至架顶---将防坠吊杆插入底座防坠装置内,安装提升钢丝绳---摆放电控柜、分布电缆线、安装电动电动葫芦、接线、调试电器系统---预紧电动葫芦、检查验收、拆除架体与结构上部拉接、同步提升一层---安装全部完毕,进入提升循环。 3、铝合金模板体系:混凝土剪力墙体、结构方柱、顶板梁板模板均采用铝合金模板,稳定性好、承载力高。 4、钢筋连接:梁和柱主筋直径大于等于16mm的均采用机械连接(直螺纹套筒), 钢筋接头位置严格满足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 四、钢筋工程施工: (一)、材料要求及钢筋管理: 1)、本工程中用到的钢筋有:HPB300钢筋(fy=270N/m㎡);HRB400级(f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