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到 以人为本

人道主义到 以人为本
人道主义到 以人为本

论文题目:从人道主义到以人为本:价值的冲突和重建

作者姓名: 张菁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所在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提交日期: 2013 年1月10 日

从人道主义到以人为本:价值的冲突和重建

摘要:文化大革命中极左的政治路线对人性极尽摧残,基于对文革时期人之消失的反思,激发了人道主义思潮的产生。但最终这一思潮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但是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很好的批判并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道主义的内涵,结合实际提出了新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理论的价值理念即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本文就从人道主义逐渐转化为以人为本这一过程作详细研究论述,着重强调以人为本这一新理论的深刻内涵以及重要意义。

关键字:人道主义价值理念以人文本

一、人道主义在中国思想界的提出

(一)、人道主义及其在中国提出的背景

1、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来源于拉丁文humanistas即人道精神。提倡的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自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 马克思提出的“人”已经不是费尔巴哈意义上的纯粹自然存在物, 马克思力图将人的本质引申到人的现实存在关系, 他开始结合家庭、财产和“市民社会”等现实存在关系考察人的本质。马克思看到人的本质的异化实质是社会政治关系的异化, 但是马克思同时也看到在真正的意义上, 政治解放不等于人的解放,只是在现存的世界内, 政治的解放是真正的人类解放。在著名的《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完成了著名的劳动异化理论。在现实的资本主义条件下, 必须彻底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即作为异化劳动前提和原因的私有财产, 人类才可能真正得到解放。这也是马克思关于人道主义较为详细的解读。

2、中国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

人道主义思潮在我国社会和学术层面发生较大影响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理论界发生的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中国部分学者试图对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进行更为全面的理解,主要的和直接的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消极后果的反应。我国理论界主要从哲学的角度,把人道主义区分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两种含义, 主张批判资产阶级人道主义。

(二)、中国人道主义思潮的内容及意义

19世纪80年代,我国理论界就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主要观点即形成中国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将异化概念从批判资本主义的语境中抽离,用于批判传统社会主义。对于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产生了分歧,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争论,形成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理论界、学术界进行的一场重大的思想讨论。

1984年1月3日,胡乔木在中共中央党校作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长篇报告。报告指出,人道主义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一个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1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根本不能互相混合、互相纳入、互相包括或互相归结。完全归结不能,部分归结也不能。而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应该以“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的名称继续宣传和实行,它立足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之上同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相适应,属于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这种意识形态。胡乔木的报告不仅没有堵塞、反而深化了人们对这一理论本身的探索,事实上,尽管关于这次思潮的争论逐渐停止,但是,人们对马克思有关人性以及人道主义思想的研究继续深入。由此展开的诸多领域也在一定程度上深化发展,是新启蒙思潮在学术上的表现。2

人道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文革”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即为中国反思文革提供了较为锐利和直接的思想资源。人们开始重新发现人、寻找人并认识人,开始重视人的价值以及意义。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人们思想解放和活跃,另一方面也向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再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加强对思想战线的领

1《胡乔木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

2邹诗朋.《三十年社会与文化思潮》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导问题。通过争论,特别是胡乔木对这一争论的报告,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思想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当时把人道主义与异化理论结合后,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的观点,导致同当时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生了对抗。其实质是有人要把马克思主义人道化,并借口社会主义有异化而攻击社会主义。这在本质上已然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理论的思想,不仅没有严格按照马克思当年关于劳动异化的观点进行分析,在政治上散布对社会主义、对党的领导的怀疑和不满,在文艺界有些文艺作品借抽象的人道主义,模糊阶级界限,宣扬看不到生活出路、对社会主义失去信心等等。

二、从人道主义到以人为本

(一)、人道主义的式微

上世纪八十年代兴起的人道主义思潮,因为其显示出的与主流意识形态的对抗,从而违背了政治的原则,最终在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逐渐趋于消解。但是上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步伐。随着从革命时期到改革时期的过度,个性化与多样化不断发展,人道主义精神也伴随着同样的追求。当然,80年代中国人的价值观也经历了剧烈的转变,在这样一种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握大局,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渐深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认识研究,告别了抽象的人的自由和解放的理念,形成一种现代化的价值观念,也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以人为本理论的提出。

(二)、以人为本的提出

2003年至今,是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的认识的成熟阶段,主要标志是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科学命题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推翻腐朽旧社会、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几代中国共产党人, 始终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取得了一系列成就,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欣欣向荣的局面。2003年10月,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3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特点, 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精神精辟地概括为四个字——以人为本。并将其作为指导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用来指导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人道主义精神。

三、以人为本的先进性

(一)、以人为本提出的必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对西方人道主义传统的批判式继承,是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与拓展。以人为本提出的有一定的国际背景。西方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在人权问题上有极强的政治色彩,他们提倡天赋人权的权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生存权、发展权和其它的权利。同时他们也用“人权”这个幌子攻击一些发展中国家。美国等西方国家爱在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围绕着司法制度、西藏问题、计划生育、监狱管理以及宗教问题等方面将矛头直指中国。对于这一责难,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立场,合理回应美国就人权问题对中国的无理攻击,同时立足中国国情,不照搬西方标准,指明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和发展人权道路,结合传统提出了符合中华民族精神的以人为本这一价值理念。

以人为本的在中国有很深的历史传统因素。民本思想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政治思想遗产,中国历代有作为的执政者以及政治家都不同层面的强调民本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将人的发展作为根本,很好的继承了民本这个本源,有效的结合了中国特色。过去的三十多年中,我们进行了改革开放,解决的就是人的生存需要,在这一时期全社会全面快速增长的公共需与供应之间存在矛盾突出的问

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50页.

题,提醒我们重视民生工程,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才可以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为合理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党的领导下,更加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不断改善民生的实践的要求。

(二)、以人为本提出的重要性

坚持以人为本,不仅是对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有力的回应,更是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理论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首先,它肯定人的价值,把人生产生活需要的满足作为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其次,把人作为社会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动力,强调人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人是全部实践活动及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再次,强调人的发展是“全面自由的发展”,是身心综合全面的发展,即物质与精神都要全面发展;最后把人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协调起来,强调人与生态的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将不断推进我国民生的建设发展,激励民生建设实践的深入。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稳中求进,情系民生,一系列惠及百姓的改革向纵深推进,进一步改善了人们群众的生活。

多年的实践表明,只有不断推动着更深入的民生建设,才能真正保证人民生活的稳定与和谐。首先,更加重视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只有群众能够安居乐业,国家才可以充满生机活力;其次,促进政府转变职能,推进服务性政府的建设,这样政府可以将管理重点减少对经济的微观干预,转向对宏观经济的调剂和管理,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健全,进一步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再次,不断健全社会保障机制,鼓励民众创业,激发创新的活力,得到保障的群众,才可以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更好的生活迈开步伐,提高经济社会效率提高。各项新政策、新措施给人民带来实惠,经济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人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确立和更加多样化的社会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需求。

结语

在资产阶级思想体系中,以人为本作为一个抽象命题而存在,这种理论没有达到对于人的科学认识。我们在经历了对西方人道主义理论的了解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理论的认识发展后,科学合理地结合历史和现实的特点,得出只有把对人的理解与人所处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才可科学地认识人。以人为本这一价值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对历史及现实科学理解之上的,是对人自身价值以及大众价值的一次重建,必将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观点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吴掉.“以人为本”辨析[J].清华大学学报,2001,(01).

[2] 顾栋栋.“以人为本”的新内涵、新要求[J]. 黑河学刊,2011.(08).

[3] 靳辉明. 正确认识人道主义及其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01).

[4] 梁树发,彭冰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关系的认识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01).

[5] 马捷莎.论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交集关系[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06).

[6] 王金福.为人道主义划界———兼评“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概念[J].唯实,2005,(06).

[7] 龚丽娜, 杨永加.浅论马克思现实人道主义精神[J].马克思主义理论

究,2008,(01).

[8] 赵智奎.改革开放30年思想史[M].人民出版社,2008.

[9] 邹诗朋.三十年社会与文化思潮[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10] 张春花.浅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民营科技,2011,(08).

[11]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

论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 引言 “干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因此,其在国际法中就被引申为:一国为了将某种行为或者结果施加给另一个国家,而对该国内外事务所进行的强行或者是专断的干涉,也可称为干预。这种干涉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对被干涉国管理其国内外事务的一种控制,在性质上就是对被干涉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外交独立的侵犯和破坏。人道主义干涉往往变成为一种披着人道主义外衣的霸权主义。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道主义干涉呢? 一、人道主义干涉的定义 比较权威的国际法辞书给人道主义干涉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由于另一个国家自己不愿意或不能够保护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从而对该国使用武力。”① 分析这个定义可知,首先从形式上人道主义干涉是一种使用武力的行为,且仅限于使用武力而不包括其它诸如经济制裁、外交或者是舆论等形式;其次,人道主义干涉针对的是一国国民的生命和自由,是基本人权被侵犯,其目的是防范可能发生的非人道事件,或者是阻止正在发生的大规模的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因此其针对的客体内容是公民的生命和自由;第三,从干涉的主体上看,必须是发生侵犯基本人权事件的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所实施的行为,如果本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制止或者有意愿请求该干涉国的援助则不构成人道主义干涉。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假使该干涉国并非本国所申请提供援助的国家,而对其进行了武力干涉是否构成人道主义干涉?我认为答案应是肯定的,这就涉及到第四点,从主观状态上,必须是这一干涉违背了被干涉国的意愿,即排除了申请援助的情形。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干涉是介入别国事务,严格说来,意味着强制性介入,并迫使别国进行违背意愿的事情”。②另外,对于干涉主体问题,理论 ①马克思·普朗克比较公法及国际法研究所、中山大学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室:《国际公法百科全书》第 三辑“使用武力、战争、中立、和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吴昊:《两难的困境:论国际人道主义干涉》,《北大法律周刊》1998年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文论 存在主义出现在20世纪的初期和上半叶,是直接渊源于现象学的一种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家致力于揭示存在的真理,尤其是现代人生存的真理。存在主义文论直接派生于哲学理论且就是哲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用理论的方式较为严密地推出了存在思想,是广义的存在主义思潮的直接肇始者和确立者,其存在主义文论博大精深,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当然这避免不了其中一些纯概念理论的玄化,使之难以理解,所以这里只对德格尔的我能理解的主要文论思想加以论述。 一、从“此在”到“存在” “存在”一词是海德格尔整个存在主义的核心,所以我们首先从它谈起。 海德格尔是胡塞尔的学生,其思想直接发端于现象学,不过很快,海德格尔与老师发生分歧。他认为,作为老师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纯粹的先验自我”只是一种科学理想而并非真正的“实事本身”,事实上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被抛在时空中并不得不与他人共在的具体的个人,海德格尔称之为“此在”,“此在”才是思想应回到的实事本身。由此,早期海德格尔建立了他自己的“此在的基础本体论”,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开始成为哲学关注的焦点。但是,即使在早期对“此在”的思考中,海德格尔的最高哲学旨趣也不只是探索“此在”的问题,而是企图经由“此在”的分析而揭示“存在”的意义。只不过在探究途中,海德格尔发现“路”反了,不应从“此在”走向“存在”,应从“存在”走向“此在”,亦即对“此在”的理解必须从“存在”出发才能有可能,貌似唯有把一个历史的具体的个人放在广阔无垠的时空中,才能看出它的意义。 “存在”(德文sein,英文being)一词在西语中乃是联接主语和谓语的系词的名词化,它表示语言表述中主语和表语之间的意义关联,不能把它理解为在汉语语境中表实在的汉语语词“存在”,而应理解为语言活动中发生的意义所在。对“存在”的思考即对“意义之在”的思考。显然,只有把握了“意义之在”(存在)才有可能理解“人的存在”(此在),因为人的存在在本质上即意义之在的历史性发生。 “存在”与语言的一体相关性使后期海德格尔转向语言的思考。在荷尔德林等诗人诗作的启示下,海德格尔发现诗是最本质的语言,对诗语的沉思会走上通向“存在”的道路而领悟“存在”的真理。因此,海德格尔后期特别关注诗以及诗性艺术,并在走向“存在之思”的道路上,建立了自己的诗论和艺术论。由此可见,其诗论和艺术论并非一般文艺学学科意义上的诗学和艺术学,而是他整个存在之思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更显得使之别开生面,富有新意。 二、艺术与“真”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沉思是作为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直接反应和进一步思考存在之真的问题而发生的,其中至关重要的是重新思考真理的本质,并以此为基础来思考艺术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对艺术作品的界定。 海德格尔对艺术的思考是从艺术作品入手的,他认为艺术作品有自身存在的特殊本源。在他看来,如果艺术家创作了作品,作品也成就的艺术家,两者互为因果,就存在一个“第三者”将它们联系起来,即它们的共同本源“艺术”。海德格尔的“艺术”亦有其特殊含义,它是一场历史性的事件,这事件即他所谓的世界与大地的冲突。“世界”与“大地”这对概

传播作为文本世界:女性主义的反省

传媒作为文本世界:女性主义的反省 潘知常林玮殷曼亭 一总论 若要对女性主义与大众传媒批评有一个细致的印象,我们首先需要厘清两个名词:女性主义与女性主义传媒批评。 feminism在中国一般有两种译法:女权主义与女性主义,在女性主义研究的前期,学术界一般习惯于将之译为“女权主义”,后期则多以“女性主义”指代feminism,这看似是一种翻译上的不统一,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女性主义的历史发展。在feminism的第二阶段,即我们可以称之为“女性主义”的时期,女性主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前期“女权主义(运动)”所指涉的政治运动的范畴,进入了对构成社会整体的文化加以批判的女性主义批评时期。与其它的理论形态相比,女性主义应该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持女性主义观点的文化批评尽管都是从性别权力结构入手展开了它们的文化批判,但与其它批评理论相比,女性主义批评并非是一个单一的领域,相反由于批评者各自的理论背景及切入问题的角度不一,女性主义批评也体现出多元的女性主义批评形态,一般说来,传统的女性主义主要分为下面的这三种女性主义流派: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激进的女性主义、自由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一方面将妇女受压迫的原因指向父权制度,同时它也认为压迫的最终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这样,对父权制的批判与对资本主义的分析被结合起来,主张在社会变革中彻底改变旧的性别关系。激进的女性主义认为历史积淀而成的父权制度决定了男性对女性的统治,这种统治肯定并扩大了男性与女性之间不可避免的利益分歧,使妇女处于被压迫的地位上,它们强调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并将女性气质视为一种优越于男性气质的差异性存在。因而,它们主张女性完全脱离父权制的控制,建立一个独立的女性社会。与之前的两种相比,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并没有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单一地归结于父权制或资本主义制度,男性对女性的偏见与压制渗透于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它体现在法律之中,也体现在大众文化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与女性的被排斥中,因而主张就法律与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整顿,促使男女平等的实现。当然,随着理论的一步步发展,细分女性主义批评,我们还可以列出这些女性主义类型:精神分析女性主义、存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等等。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女性主义传媒批评出现和繁荣是发生在Feminism发展的第二阶段,即,我们习惯译为“女性主义”这一阶段。正是在这一阶段,大量的女性主义批评开始关注大众传媒批评领域,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从而也成为传媒批评的一股重要力量。作为一种新兴的传媒批评类别,女性主义传媒批评鲜明地表现出它对大众传媒中展现出的性别成规惯例的批判态度,女性主义者们纷纷从性别权力结构观点出发,对大众传媒中所表现出的与女性有着特殊关系的“文本”加以分析,从中观照出女性在社会中所处的独特位置,并探寻出构成这样一种文本的内在机制。由上文所列举的各种女性主义流派来看,女性主义无疑是一个涉猎相当广泛的批评。同样,从性别关系这一基本结构出发,女性主义传媒批评也在其理论建构中检验并评判了一系列大众传媒批评,并将这些大众传媒批评——

论国际社会中的人道主义干涉

论国际社会中的人道主义干涉 郑军 目录 中文摘要 (2) 英文摘要 (2) 一、人道主义干涉的内涵 (2) 二、当今国际社会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践 (3) (一)单方人道主义干涉 (3) (二)联合国体制下集体人道主义涉 (3) 三、人道主义干涉在国际上面临的困境 (4) (一)单方人道主义干涉面临的困境 (4) (二)人道主义干涉在集体安全体制下的困境 (4) 结语 (5) 参考文献 (6)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深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的21世纪,人道主义干涉成为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一个焦点问题。不同的国家,因其不同的经济与政治利益诉求、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以不同的态度来审视和对待人道主义干涉。20世纪以来的人道主义干涉,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由联合国授权的、合法的人道主义干涉,符合国际社会在人权方面共同的价值追求;一是单方面的人道主义干涉,反映出国际社会中人权保护与尊重国家主权间的一种紧张、冲突关系。本文从揭示人道主义内涵入手,简要回顾了当今国际社会人道主义干涉的历史,概括了不同形式人道主义干涉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就人道主义干涉进行理论思考与现

实分析。 【关键词】:人道主义干涉;单方面干涉;集体干涉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Abstract In the globa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tate of the increasingly close in twenty-first Century,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has become a focus in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Different countries, due to the different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rests,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is bound to different attitudes to examine and treat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Since twentieth Century the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which has two forms: one is authoriz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legitimate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common value pursuit; one is the unilateral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reflect and respect for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 national sovereignty of a tension, conflict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ism, a brief review of the international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history,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forms of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on this basis, it carries on the ponder and the analysis theory of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Key words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Unilateral intervention;collective intervention 一、人道主义干涉的内涵 “人道主义”从拉丁文 humanists 一词中引申出来,是指具有人道精神,促使个人最大限度发展的制度。人道思想伴随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而萌发,公元 15世纪,“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逐渐形成,从最初的文学艺术方面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目前,国际社会对“人道主义干涉”争议颇大,多数学者认为:“人道主义干涉”,顾名思义就是为了人道,当他国不愿或者无力保护其国民的生命安全或者给与其人民极不人道的待遇,其严重程度超出了人类正义与理性的标准而对其内部事务进行的强制性介入。 《奥本法国际法》对“人道主义干涉”做了如下阐述:“一般都同意依据国家的属人与属地的最高权力,国家有权自由决定对对国民的待遇。但是,很大一部分的意见却支持另一种见解,认为这种自由决定权是有限度的,而如果犯有对本国人民施行残暴或迫害的罪行,以致否定他们的基本人权并且震骇人类良知,那么,为人道而进行的干涉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威辞典《国际公法百科全书》将“人道主义干涉”定义为:“一个国家由于另一个国家自己不愿意或不能够保护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从而对该国使用武力”。 二、当今国际社会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践 “人道主义干涉”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当一国国内发生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他国为遏制此行为的发生或蔓延而采取的武装干涉行动,此行动未经联合国有关机构的授权,也未得到被干涉国的事先同意,此种干涉也被称之为单方、未授权“人道主义干涉”;另外一种是在出现大规模侵犯人权的前提下,为了“人道主义”目的,由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强制实施或者由其授权而进行的集体干涉行为。 (一)单方人道主义干涉 1、东帝汶事件 1975年,当葡萄牙政府决定撤出东帝汶时,印度尼西亚以制止暴力活动,恢复法律秩序 为理由,武装干涉东帝汶,并在东帝汶犯下强奸、屠杀等大规模严重侵犯人权的暴行。1999

存在主义教育的师生观及其当代启示

存在主义教育的师生观及其当代启示 娄立志,滕秀芹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山东曲阜273165) [摘要]主要探讨存在主义教育的师生观及其当代启示。存在主义教育是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它强调教师和学生各自的自由、选择及选择的责任,强调师生间对话平等融洽的关系,这对于构建目前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责任意识,以及师生间的民主平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存在主义教育;教师;学生;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493(2002)03-01-04 存在主义哲学首创于一战后的德国,后传播于法国、美国,50年代初开始,这一思潮强烈冲击着西方教育思想界,形成存在主义教育哲学。存在主义教育哲学良莠相济,它具有明显的非理性主义和悲观主义倾向,但它在教师、学生以及师生关系方面的独特见解,对构建目前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一 存在主义教育的师生观 作为现代西方教育哲学主要流派之一,存在主义教育在教师观、学生观及师生关系观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一)存在主义教育的教师观 存在主义者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作为帮助学生走向自我实现的人,既要维护学生的主体性,又要作为一个自由的人维护自己的选择、承担选择的责任。 1.教师要维护学生的主体性。存在主义者认为,教师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应该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者,指教师不能作为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源泉或输送者,也不能作为他们的监督者。有所为者,指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当作一个人而不是物来看待。在存在主义者看来,要维护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避免课堂上的个人专制,还要反对非人格化的知识专制。也就是说,教师既要避免课堂上的个人独白,也要反对一味的 拔苗和 填鸭。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马丁!布贝尔(Martin Buber)认为,如果把教师只看作是一种传道授业者,那么,知识成了教学的出发点、成了统治者,教师被贬值为传授知识的手段,而学生则被贬值为这种传授的产品了。他们认为,其实,教学和学习的出发点都不是知识,而是作为独立个体的教师和学生。在布贝尔看来,教师根本不是将外在的知识、道德规则 传授给学生而是 提供给学生,供师生共同讨论,其中不能包含任何强制的成分。这样,教师就由被动地传授知识、道德规则变为主动地提供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必须十分熟悉他所教的科目,将他所教的科目变为他内在经验的一部分,师生间就能够象朋友一样进行对话和交流。当教师跟全班讨论一个题目或讲授某一部分内容时,他运用广泛涉猎的知识,力求介绍尽可能多的观点,以便引起全班对于教材的认真的讨论。在充分讨论之后,教师才能向学生提出关于这个问题的最好的观点,让每一个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经验来检验这个观点,由学生自己决定是否接受这一观点。 2.教师要维护自己的选择、承担选择的责任。存在主义教育认为,人的本质是人选择的结 第3卷 第3期集美大学学报Vol.3 No.3 2002年9月Journal of Ji mei University Sep.2002 [收稿日期]2002-03-07 [作者简介]娄立志,1962年生,山东滕州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教育哲学研究。

国际援助的原因

对外援助理论: 现实主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的动机就是本国利益,无论什么类型的对外援助,本质上都是政治性的,摩根索6种类型:人道主义援助、军事援助、用于生计的援助、用于经济发展的援助、为了自身声望而给与的援助、贿赂性援助。(沃尔兹、鲍德温) 自由主义:主要是基于人道义务论,以个人为着眼点、强调尊重别人、倡导人道原则、尊重个人平等自由,承认人的尊严和价值,满足个体的欲求,对外援助有助于发展中国家人民基本需求的实现,这也是发达国家及其公民的道德义务所在。正义论。矫正正义和分配正义,矫正正义是补偿在殖民地犯下的过错,分配正义是指国际社会中富国也应该向弱国提供援助,实现资源公平分配。 依附理论:中心-外围结构,在2个地方存在,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地区,中心国家通过包括外援在内的资本输出,发达国家使外围形成了对中心的依赖。(普雷维什、多斯桑托斯、弗兰克、阿明) 补充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是投资率是资本积累率达到10%以上,美国政府应该通过剩余产品和基金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援助。这一模型主要是强调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经济学历史上有若干个极具影响力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之一就是哈罗德·多马模型,国民收入增长率和国内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率成反比。1966年经济学家钱纳利和斯特劳特提出了双缺口模型,认为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储蓄率和外汇不足,因此需要引进外部资源。重点支持工业发展 减贫论:西方经济学家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在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在就业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远大于发达国家,发展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惠及穷人,认为社会发展应该先行于经济发展。因此在这种基础上形成了两种理论:增长中的再分配理论、基本需求理论。重点支持农业发展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浅论沙特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与存在主义文学 摘要 沙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存在主义文学的总代表。其文学作品建立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存在主义哲学有三个基本原则:“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许多创作如《恶心》,《禁闭》”,《自由之路》等都体现出存在主义,蕴含了人道主义内涵,存在主义美学理论也极为丰富,广阔。 存在主义作为一个西方哲学流派,首先是个哲学术语,它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并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二战前夕它的主要见解又传到欧洲其他国家,造就了法国一些重要的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文学家,如:沙特,加缪,波伏娃等。其存在主义文学,文学主题以及人道主义内涵,还有沙特的存在主义美学都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下面就对沙特的存在主义做一个浅显的论述。 一、存在主义文学与沙特的创作 1、存在主义文学 和以往历史时代的文学相比,20世纪的文学更加复杂,晦涩,更加不易读懂,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裁,风格,美学,技巧等诸多方面的特征,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形象化表达,出现在二战期间,并且在战后的法国盛行,而且深刻影响到其他欧美国家的文学创作。比如:荒诞派戏剧,垮掉派文学,黑色幽默派文学等。存在主义文学以存在主义的基本观念为主题,以具体的文字形象生动的解说诸如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以及个人的自由选择与个人反抗的价值等。存在主义文学家总是调动各种文学写作手法来展示令人厌

恶的充满荒诞感的社会人生,塑造的一些“多余人物”形象,都具有忧郁,彷徨,绝望的特点,主人公都在很努力地摆脱不幸命运的羁绊。例如沙特的《恶心》,《自由之路》;加缪的《局外人》,《鼠疫》等;波伏娃的《大人先生们》,《女宾》以及梅洛—庞帝,阿隆等人的许多作品。 2、沙特创作中的存在主义 沙特(1905—1980),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也是法国存在主义的首倡者和20世纪国际知名的社会活动家。不仅在其存在主义哲学著作中为个人自由和人类尊严所进行的热情辩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发表于二战之后的哲学论著如《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辩证理性批判》等开始更多地关注自由人的社会责任问题,并把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视为人类参与社会斗争的工具。 《禁闭》是沙特的一部戏剧力作,讲述的是发生在地狱中的一个荒诞故事,但它并不是传说中群魔乱舞,冒着岩浆泡沫的硫磺火湖,而是一个没有上锁的普通的封闭房间。但是却上演着不同寻常的故事:三个灵魂及其丑恶的死人在相互窥伺,彼此猜忌和争夺控制“他人”权利的过程中,既对“他人”施加折磨,又不得不承受“他人”带给自身的迫害,不过他们最终认识到“他人即地狱”的道理,然而可悲的却是没有谁敢抛开这种种顾虑,自由去选择并且迈出这道并未锁上的门,去摆脱地狱的折磨和迫害,却只能任由这种“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的痛苦状况继续下去。 《禁闭》最终展示了沙特存在主义格外强调的人的自由这一观点:不管一个人的现实处境多么痛苦,但他的精神总是自由的,每个人都应该按照自己本来的自由意志去作出决定,去行动,而不应该像《禁闭》里的人一样,放弃选择自由的权利,坐以待毙,把自己关在不是地狱却比地狱更加痛苦,更加受折磨的地方——心灵的地狱。此外,《戏剧》这一戏剧还体现出沙特存在主义剧作的一些突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女性主义思潮导论 (罗斯玛丽·帕特南·童著艾晓明等译)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 Feminist thought:a more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 2 e 1998 ) 胸怀全球生活——致中国女性主义者们的一封信 鸣谢 导言:女性主义思想的多样性 女性主义思潮的“父”标签和旧标志:教学工具 1自由主义的 2激进的(a自由主义的:雌雄同体和生育控制;b文化的:重估性别气质价值和母亲身份) 3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a马克思主义:私有财产资本主义+b激进女性主义:父权制=c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4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情结)社会性别的(妇女的美德及其价值) 5存在主义的(第二性他者受压迫) 6后现代的(他者自由反抗的优越性) 7多元文化和全球的(自我是分裂的、文化殖民) 8生态主义的(自我与他者彼此相关联) P10 所有的精神探求过程都是要把我们从无所不知的权威主义陷阱里解放出来,在这方面,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总有继续发展、完善、反省和拓展的空间。 第一章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1 18世纪、19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思想根源权力高于善 古典主义者、意志自由论的自由主义者不干预市场自由 社会福利或平等的自由主义者弥补不利处境调节不平等 1.1 18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平等教育 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9年开始写作)工业化劳动力离家进入公共场所《女权辩护》(A Vindication of Rights of Woman)太太被圈养崇拜理性牺牲感情 1.2 19世纪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思想:平等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机会 约翰·斯图尔德·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1869)消极的妇女美德 哈里雅特·泰勒(穆勒)《妇女的选举权》(1851)谋生所有阶级的妇女 合作:《论婚姻和离婚的早期论文》(1832) 2 19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行动 P26整个19世纪美国的女权运动,包括妇女投票权运动都和废奴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绝不是偶然的。《妇女、种族和阶级》安吉拉·戴维斯 1840年伦敦世界反奴隶大会不许可女性发言1848年纽约塞内卡会议《感性宣言》 内战安东尼、斯坦顿:全国妇女投票权协会革命和激进的女性主义纲领;露西·斯通:美国妇女投票权协会改良主义的和自由主义的女性主义纲领 3 20世纪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行动 第十九条修正案通过冬眠1960 斯坦顿、安东尼经济机会和公民自由

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看《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新资料

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视角看《骆驼祥子》中的祥子 老舍是位优秀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可以跨越几种体裁; 他不仅在小说写作领域颇有建树, 而且在戏剧、散文等其他体裁的创作上也成绩斐然。众所周知, 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让人感到震撼和产生共鸣的, 老舍的《骆驼祥子》就是这样 部经典之作。祥子由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麻木不仁、自甘堕落的形象, 我们可以用存在主义哲学的思想来重新解读。从存 在主义的视角重新审视这部作品, 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二者的契合之处,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子, “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就是地狱”“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等存在主义的观点, 在祥子的自我意识和他生存环境中的他者对其的影响上得到了突出的表现。有时祥子强烈地渴望自己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来选择生活, 并改变自己的现状, 然而最终只能成为内心的反叛;有时他又不得不向现实屈服, 成了他人 自由的牺牲品。在人生的岔路口上,祥子对于能够自由选择表现出来的渴望, 体现出存在主义哲学的自由意识在他身上开始萌芽。 自为的存在” [1] 赋予个体存在的意义, 自由选择 并承 担其绝对责任 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存在先 于 本质。这里的“存在”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 即“自在的存在” 和“自为的存在”。所谓“自在的存在”就是没有任何依据和 理

由的存在,它是偶然的、荒谬的; 而“自为的存在”则主要强调人的主观意识赋予它存在的意义, 这也是萨特更为关注的“存在”。“人为了把自己造成他愿意成为的那种人而可能采取的一切行动中, 没有一个行动不是同时在创造一个他认为自己应当如此的人的形象。” [2] 如果个体简单地把自己的将来寄于社会约 定俗成的理念, 或者是上帝等信仰之类, 那么他将是愚蠢的。 在中, 个体要做出许多选择, 并且任何一个决自为的存在” 定都需要他承担其结果, “我不能不完全地介入到我的处境中并在它 上面打上我的印记……”[3] 骆驼祥子》里的祥子, 是一个成长在农村的小伙子,由 于失 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 便跑到城里来自谋生路。农村简单的生活环境使他有着乡间小伙子的结实和诚实, 初到城里的他不善于也不愿意与他人过多地交谈,他把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 冷眼看待他人的喜怒哀乐, 按照自己的意愿独自谋划着他的人生。周围发生的一切,他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解和应对模式, 这些表现集中地表达了自为个体在自在世界中的主观感受。祥子选择做车夫, 这是他能力范围之内的最好选择,他不怕吃苦, 也没有一般车夫的不可原谅的恶习, 他的积极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变成现实。他咬牙挺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经过整整三年的努力, 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一个心愿, 有了属于自己的车。这是祥子人生的第一个高潮, 是祥子的“自为”创造着自己的存在。 祥子的第二次人生高潮得益于骆驼, 他在骆驼的身上看到了 车的影子, 于是他开始继续创造自己的人生, 买车依旧是他的理想。他先是在一家姓杨的主顾那里, 不过两位太太之间摩擦

从人道主义干涉看主权与人权

从人道主义干涉看主权与人权 当今世界,人道主义干涉对国家主权提出了一系列挑战人道主义干涉与国家主权既有矛后的一面,又有统一的一面人道主义干涉存在着合法与违法的极人争议,我们既要维护国家主权,又不能一味排斥人道主义干涉,重要的是人道主义干涉必须遵循一些重要的国际法准则。 一、主权的基本内涵 主权,亦称国家主权,是国家的最重要属性。国家必须是主权的,没有主权也就不成其为国家。国家主权就是国家统治的权力,其具体体现就是国家对内的最高权和对外的独立权。在对内方面,每个国家都有权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社会政治制度,对自己领土内的人、事、物行使排他的管辖权;在对外方面,每个国家都是相互平等的国际法主体,享有完全平等的国际主体资格,因此每个国家都有独立自主地处理本国的对内对外事务的权力,并使本国不受任何国家的侵犯和干涉。主权作为国家的固有权利,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政治主权,主要表现为在自己领土范围内的最高统治权,有权自主地选择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有权制定法律和内外政策,而不受任何其他国家、政府间组织和国家集团的命令强制,不受任何侵犯和非法干预,不许任何外国或外国人在该国拥有非法特权。 2、经济主权,主要表现为经济上的独立自主权和对本国经济的最高支配权,有权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开发、利用和处置自己的天然财富和资源,不允许任何外国、国际组织或国家集团进行非法干预或破坏,不允许他们享有非法经济特权。 3、领土主权,是指国家对其全部领土(包括领陆、领水、领空和下层土)拥有的最高权力,包括所有权、支配权、管辖权,不受侵犯权和合法自保权。领土主权主要表现为属地优越权。 4、属人主权,是指国家对具有该国国籍的人所拥有的支配、管辖和处置的最高权力。属人主权主要表现为属人优越权。 5、对外主权,是指国家在国际上所享有的独立权和平等权,享有独立的国际法律人格,具有平等的国际交往权和缔约权,自主地执行其对外政策。 国家主权的五个方面的内涵说明,国家主权具有两重性,国家主权作为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根本保证及基础,不可分割,也不可让与。国家主权在国际关系中具有独立性、平等性和不可侵犯性。换言之,独立性、平等性和不可侵犯性,是国家主权固有的本质特征。国家主权的这些特性要求在国际交往中必须互相尊重国家主权,尊重对方的国际人格,而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侵犯。这是整个国际关系的基础。对这一基础的任何动摇都会引起国际秩序的混乱。 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利益,都坚决主张国家主权是绝对不能放弃或分割的。国家主权是国家要素之一,否定国家主权就是否定国家本身,因此就是否定国际法的存在。国家主权与国际法不是根本对立的,国家遵守国际法,履行自己同意

第十章_存在主义教育哲学

第十章存在主义教育哲学 第二节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教育主张 一、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 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我们主要分析存在主义哲学。 (一)存在主义哲学——存在本体论 1、在他们看来,万物的本原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而是“存在”。 2、存在主义者认为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荒诞的。 他们所说的存在,是指人的存在,故被称作人本主义;但他们所说的人的存在并不是自然的、生物的或社会的人的存在,而是一种意识的存在,故它又是一种唯心主义。但这是一种特殊的唯心主义,他们和传统哲学上的唯心主义不同,他们所强调的人的意识不是那种逻辑的、抽象的思维,而是一种心理体验或感受,它是非理性的。这种非理性的体验或感受不同于传统唯心主义的那种普遍的、绝对的精神,它只属于个人。因此存在主义的“存在”是指一种非理性的个人的纯粹意识的存在。 存在主义者认为,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偶然发生的事物,这并不是说,物质的宇宙杂乱无序,毫无规律,法则可言,也不是说科学对物质世界研究所发现的规律完全虚幻,不可信赖。所谓偶然,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没有理由的,也不是根据某种绝对的观念、思想或精神演绎出来预先具有一定意义的。所以,无论对于人还是物质的宇宙来说,都没有任何先定的东西。 既然所有的存在都不是决定的,而是偶然的,所以存在是不确定的。所以从根本上讲,存在是荒诞的。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事先决定事物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同样,我们也没有理由事先决定人应该这样而不应该那样。(即完全抹杀了必然性的存在)(二)存在主义哲学——认识论 1、在认识论问题上,存在主义哲学有其独特性,即认识论与本体论是直接统一的。存在主义的作为世界之本体的“存在”,同时,也就是认识的主体;他们所强调的“存在”,具有的、非理性的个人意识的特征,同时也就是主体所具有的认识的形式;个人体验怎样,他的世界也就怎样。 2、存在主义的认识观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但和传统的唯心主义认识论不同,它所注重的不是逻辑推理、理性思维,而是非理性的体验和感受。是一种把主观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紧密结合起来的哲学。尤其是非理性主义非常突出地表现在它的认识观上。

国际红十字运动与人道主义救援课程资料1

国际红十字运动与人道主义救援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至今已有108年的历史,做了很多好事善事。中国红十字会是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恢复合法席位的第一个组织(1952年)。其活动从战场救护扩大到自然灾害救助以及各种人道主义救助和服务。 工作任务包括:备灾救灾、应急救护培训、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推动无偿献血、艾滋病防控和关爱、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组织社区服务、建设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参与对外交往等十多个领域。 ?一个人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 (1828-1910) ?一场战役索尔弗利诺战役(1859) ?一本书《索尔弗利诺回忆录》(1862) ?一个国际组织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63) 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一部国际公约《关于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境遇之 日内瓦公约》(1864) “白底红十字”标志,是为了对红十字发祥地瑞士表示敬意,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其中不含有任何政治或宗教因素。 红十字标志的含义 l.标明性标志: 表明与红十字运动有关的人或物。 2.保护性标志: 表明一个受国际人道法保护,不应受到攻击的人或物。

1863年月10月26日至29日,欧洲16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举行的首次外交会议决定。使用“白底红十字”作为在战场上从事伤员救护的医务人员、场所及其交通工具的保护标志,并将其列入大会通过的《红十字决议》之中。翌年又在《红十字公约》(即后来的日内瓦公约)中加以明确。 “白底红新月”这个标志在1929年被列入日内瓦公约,在伊斯兰国家广泛使用。 以色列的红大卫盾会使用标志。在不能使用红十字与红新月标志时,使用红水晶标志还可以为处于冲突局势下的战争受害者及人道工作者提供额外的保护。 ?提出保护的概念,保护是人道原则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我们说如果战争中得不到救治的伤员,得不到救助的平民,在和平时期,得不到医治的病人都是没有尊严的。在所有运动开展的行动中尊重人类的尊严至关重要。 ?通俗的说,人道的原则就是同情,就是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和保护他人,无论他们是谁,或是做了什么,人道的原则就是维护每个人的尊严,甚至包括那些被社会孤立的人。 人道 基本解释 1. [humanity]∶以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或为人之道. 2.[human;humane]∶中国古代哲学中与“天道”相对的概念。 一般指人事、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 ?“人道”这个词语给予我们的第一认识,孽待战俘是不人道的,因为对艾滋病人歧视,不给艾滋病病人提供治疗是不人道的。 ?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道”理念的代名词。

从_死者的奢华_看大江健三郎对存在主义的接受和超越

[收稿日期]2004211208 [作者简介]兰立亮(1973)),男,河南南阳市人,河南大学外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日本近现代文学、文艺学研究。 从5死者的奢华6看大江健三郎对存在主义的接受和超越 兰立亮 (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一般认为,大江健三郎的早期作品5死者的奢华6反映了战后日本青年虚无的一面,是地地道道的萨特存在主义风格的小说。但事实上,从5死者的奢华6开始,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已经流露出与萨特存在主义异质的东西。存在主义与战后民主主义的二律背反性,使这篇作品具有了很强的张力,从而使他超越了对萨特的简单模仿,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路。 [关键词]大江健三郎;存在主义;民主主义;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5330(2005)0120096204 作为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的小说创作富于多样化,无论是早期的还是他近年来的创作,作品的内容都非常丰富、深刻,在文体、叙事等许多方面具有明显的独创性、先锋性。5死者的奢华6是大江健三郎早期的代表作之一。这篇小说在5文学界61957年第8期上发表,其新颖的题材和富有个性的文体立刻引起了包括平野谦、川端康成在内的许多评论家、作家的注意。它成了1957年下半年的芥川奖候选作品,同时又成了大江健三郎第一部短篇小说集5死者的奢华6的表题之作。 这篇小说描写了大学法语系学生/我0和一个怀孕的女学生在打工中的感受。在将医学系保存在酒精中的解剖用的尸体搬进新的酒精槽的过程中,主人公/我0感到尸体如同地板、水槽一样实在、安定,从而产生了许多关于生与死、人与物、意识与肉体之类的存在主义式的哲学思考。在令人窒息的尸体处理室中忙碌了一天的/我们0,最后却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所做的一切都成了徒劳,甚至能否领取报酬都成了问题。通过主人公/我0的感受,大江健三郎细腻地描述了这两个大学生和一个在解剖室工作了三十多年的管理员在搬运尸体时各自对生命与死亡的不同感悟,描写了活着的人之间的心灵的障碍,以及人的生存的不安定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我0感到,死者似乎比活人更具有生命感、安定感。与生者的徒劳感相比, 生命感、安定感对死者来说,确实是一种奢侈。 以大学生为主人公,以/我0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同时以/徒劳0作为小说的结局,从这三个方面来说,评论家平野谦认为5死者的奢华6与大江健 三郎的小说处女作5奇妙的工作6有/异曲同工0之妙(见中村泰行1995:36)。许多研究者也大都认为这两篇小说主题相同,是彻头彻尾的萨特存在主义风格的小说。但是,如果把这篇小说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大江健三郎之后的创作联系起来看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它不完全是5奇妙的工作6的翻版,小说的视野比5奇妙的工作6更广阔,主题也较之深刻。因此,它在大江健三郎的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收录这篇小说的同名小说集的后记中,大江健三郎表达了自己这一时期创作的着眼点,/关注被监禁的生存状态,在封闭的墙壁中生存的状态,是我一贯的主题。0(见一条孝夫1997:16)这一主题的选择,可以说是和萨特存在主义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描写人被监禁的生存状态,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滥觞。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冷漠的,充满了敌意。存在就是荒谬和痛苦,因为生命只是偶然。虽然萨特宣称存在主义是人道主义,但是存在主义者并不关心个人的生命是否有价值、有意义。在存在主义看来,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瞬间存在组成的。自我实现有种种可能性,它无法预测和

【最新推荐】人道主义援助协议书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人道主义援助协议书 篇一:人道主义帮助协议书 (改) 人道主义帮助协议书 甲方:青岛XXXXX有限公司。乙方:,男,族,住所:, 身份号码:,电话: 甲方和乙方经充分协议,就乙方从事承揽业务受伤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一、201X年月日,乙方从第三方(钢厂)承揽了钢筋运输业务,在将钢筋运到甲方处卸货时不慎受伤,依照法律承揽人应自担损失,但由于乙方家庭困难,甲方出于人道主义决定对乙方进行适当帮助。 二、乙方在城阳区古镇骨科医院进行救治的医疗费用由将代为支付(甲方已全部承担乙方的医疗费用)。 三、甲方对乙方的误工损失、营养费损失等进行适当帮助,经协商帮助金额为元(大写:) 四、本协议签订后,甲、乙方间再无任何纠纷,乙方不得无理取闹影响甲方生产经营,否则,甲方取消对乙方的人道主义帮助,要求乙方应返还甲方已支付的医疗费、误工费等,并要求乙方承担总帮助金额20%的违约金。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 篇二:人道主义帮助协议书(改) 人道主义帮助协议书 甲方:青岛XXXXX有限公司。乙方:,男,族,住所:,

身份号码:,电话: 甲方和乙方经充分协议,就乙方从事承揽业务受伤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一、201X年月日,乙方从第三方(钢厂)承揽了钢筋运输业务,在将钢筋运到甲方处卸货时不慎受伤,依照法律承揽人应自担损失,但由于乙方家庭困难,甲方出于人道主义决定对乙方进行适当帮助。 二、乙方在城阳区古镇骨科医院进行救治的医疗费用由将代为支付(甲方已全部承担乙方的医疗费用)。 三、甲方对乙方的误工损失、营养费损失等进行适当帮助,经协商帮助金额为元(大写:) 四、本协议签订后,甲、乙方间再无任何纠纷,乙方不得无理取闹影响甲方生产经营,否则,甲方取消对乙方的人道主义帮助,要求乙方应返还甲方已支付的医疗费、误工费等帮助费用,并要求乙方承担总帮助金额20%的违约金。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 篇三: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在满目疮痍的欧洲大陆首次开展了国际合作以帮助欧洲重建。如今联合国为国际社会所依重,在超出一个国家应对能力之外的自然和人为灾害地区协调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和联合国系统 秘书处的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通过机构间常设委员会协调应对突发事件。机构间常设委员会涵盖了联合国系统中主要负责提供紧急救助的实体。一个协调的全系统人道主义援助方法非常必要,它能够快速而有效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中央应急响应基金是一个能促进快速响应紧急状况的现金流机制。它能在捐款资助还未到位前帮助人道主义机构解决现金流的问题。有哪些重要的联合国机构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署)、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难民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对救助援助行动起着主要作用。开发署负责减轻、预防和防备自然灾害的业务活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开发署的驻地协调员会在国家层面上协调救助和恢复工作。帮助难民

荒诞与虚无中的“绝望抗争”——《围城》存在主义的解读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一部作品暂时的畅销和轰动并不能说明什么,关键是看它五十年后,还是不是拥有众多的读者。”《围城》,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话语,自问世以来,便在读者和评论界引起了巨大而持久的反响,而有关这部小说的评论,更是见仁见智,其说不一。然后,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围城》真正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它以俏拔尖新的比喻、超凡脱俗的思想、洞察人生世相的智者风范,唤起了读者全新的审美感受。 《围城》其标题本身的命名便颇具哲学意蕴,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对此有过一段精辟的诠释:“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1]读完小说,我们惊奇地发觉,小说的主体其实就是“围城”。如果把小说的主题简单概括下不外乎就是: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这样的“围城”组成,当你好不容易冲出这一座“围城”之时,却又总在无意间落入另一座“围城”,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回顾小说的情节,我们不难发现,方鸿渐的人生旅途先后经历了教育、爱情、事业、婚姻(家庭)四个阶段,作品层次清晰而又生动地展现了在“围城”的迷宫之中,这最基本的人生四大段是如何在方鸿渐这个典型的现代人身上逐步破灭以至于彻底崩溃的。小说前两章以方归国回乡为序,其间穿插了他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情况。但就是这样一位中西文化造就的“混血儿”,在归国的油轮上竟堕入到了与鲍小姐“肉欲相爱”中,到头来成了对方解除自己性压抑的玩物。第三、四章则以现代上海为背景,精细入微地描绘了一群海外归来的知识分子在情场上的种种喜剧性遭遇、焦灼和困境。方的遭遇尤其典型。跟唐晓芙的一见钟情,使方鸿 渐重新发现了世界的美好,他努力用尽一切办法想获取这份真爱,并自认为此耗尽了所有的感情,但苏文纨的作梗却让方功败垂成。更难堪的是,“失恋”伴随的是“失业”,为谋生,更为了摆脱情感的困扰,方被迫远走他乡。第五~七章则把地点从繁华的都市转移到了偏僻的三闾大学,描述了方鸿渐由于难于应付复杂的人事纠葛所导致的事业上的彻底失败。教育、爱情、事业的一系列受挫使方鸿渐深深的绝望,在这一座座“围城”的冲进冲出中,方早已身心俱残、奄奄一息,他想找个家来避避风雨,但这“最后的防线”却是等待他的另一座“围城”。现实的家根本不是什么避风港,它时时硝烟四起,让人感到锥心的疼痛、悲凉和无所适从。方鸿渐最后无奈地慨叹道:“现在想想结婚以前把恋爱看得那样郑重,真是幼稚。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2]至此,方的人生四部曲遂以全部的失败和完全的幻灭而告终。由此看来,方鸿渐的人生经历,不是快乐的历险而是痛苦的历程,不是成功的收获而是失败的总和,不是理想的实现而是对最起码的人生价值的彻底幻灭,不是自我力量的焕发,而是自我的迷失直至最终的失落、绝望。方鸿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他像钟摆一样不由自主地在希望与失望的两极之间往返,进出于人生一座又一座的“围城”,他竭力挣扎,却难逃命运的捉弄,恋爱、婚姻、家庭、事业对他而言如水中花,镜中月,最终在“没有了感觉,没有了希望”之后,“只想找个睡觉的地方”。 钱钟书在《序》中说道:“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 荒诞与虚无中的“绝望抗争” 欧阳钦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桂林,541001) [摘 要] 作为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哲学思潮,存在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危机的产物,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有“新《儒林外史》”之称并蜚声中外文坛的长篇小说《围城》,则以寓言漫画的方式,表现了现代文明的缺失及其人生的虚无与荒诞。在此基础上,钱钟书进一步强调了一种不畏终极的虚无与荒诞而进行自我肯定的存在勇气,这与鲁迅所倡导的“绝望 的抗争”的人生态度,与冯至所倡导的“正当的死生”“正当的为人”的人生态度,可谓殊途同归。[关键词] 荒诞;虚无;绝望抗争;《围城》;存在主义[中图分类号] I206.6[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欧阳钦(1972— ),在职研究生毕业,文学学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围城》存在主义的解读 第4卷 第1期2009年1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CHAN G CH UN UNIVERSIT Y OF SCIENCE AND T ECH NOLOGY (H igher educ at ion edition ) Vol.4No.1Jan.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