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意义

音乐的意义
音乐的意义

美国著名作曲家科普兰问“音乐有意义吗?”

当然。海顿说:“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而音乐作为艺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我们生活和心情的调节剂,也是我们心灵的彼岸,精神的家园。庄重肃穆的音乐使人沉稳如山,轻快活泼的音乐使人飘忽如云,舒缓悠扬的音乐使人心静如水。它是你急噪不安时的一针镇定剂,是你忧伤感怀时的一抹笑容,是你灰心沮丧时的一句鼓舞,是你的幸福。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要想大有成就,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有开阔的思路,就必须有丰富的想象,就必须有不循常规的见识和勇气,就必须在必要的环节跳出逻辑思维的束缚,用创造性思维取代复制性思维。音乐通过旋律这门听觉艺术,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及社会生活,使我们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音乐教会了我们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创造生活,从而促使我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可以肯定地说,音乐不但能启发人们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还会使人保持长时间的兴奋而不知疲倦。高中时期,我曾经学习一个小时就感到疲劳,后来边听音乐边学习,坚持3—4个小时的学习,注意力也不致分散,而且也不知疲倦,后来他在不听音乐的情况下也能坚持长时间地学习了。从这一点上讲,听音乐对学习是有积极作用的。

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认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说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常人无以振拔的苦难。说明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人们在进行强体力劳动时,为了减轻精神上的负担,发出“杭唷!嗨唷!”的声音,特别是在集体劳动时,更有用歌唱的节奏来统一步伐和着力点的作用。劳动号子就是这样产生的。另如持续时间较长的重复性劳动,为避免单调及精神上的疲劳,人们也会自然地发出种种歌声来调剂精神。如采茶、放牧、摇船、插秧等等,虽节奏并不一定与劳动动作合拍,但因有了歌唱的调节,就会使人感到轻松和减少寂寞感,枯燥感。

中外许多著名的学者,在平时大多都是音乐爱好者,或是兼有音乐家的才华,在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使他们在科学上、学术上的成就,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影响作用。如天王星发现者是美国威廉·赫歇尔,他常常在巴黎圣母院

举行音乐会;如法国思想家卢梭,还编写了符号谱及音乐辞典,他说:“我在科学上的成就,很多是由音乐启发的;”更如爱因斯坦还是小提琴演奏家,巴尔扎克、高尔基他们都是音乐爱好者。

当我们在非常愉快的时候,会一面唱着歌,一面手舞足蹈地跳着舞。当我们在非常郁闷时,忽然一支优美动听的旋律飘至耳畔。烦恼、不快立刻烟消云散,无有踪迹。

当男女之间欲表达爱慕之情的时候,会发自内心的歌唱。例如我国家喻户晓的著名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相爱”为内容的第一乐章,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独奏的长笛在轻柔的弦乐背景上奏出明亮、秀美的曲调,双簧管奏出优美迷人旋律。显示出一派风和日丽、鸟语花香、春光明媚的江南景色。这是一个爱情的主题,它美丽动人,表现了梁山伯、祝英台真挚、纯朴的爱情,大提琴与小提琴的真诚对答,描述了草桥结拜的情景。之后,乐队和小提琴相互补充,使爱情主题更加热烈、愉快。这是热情的、真挚的、诚恳的发自内心的爱情之歌。

当自己的亲人朋友远离身边的时刻,出于诚挚的想念,以及期望重逢的心情,于是寄情于歌,这又是大多数抒情歌曲产生的由来。例如,我国著名词曲家王立平先生《驼铃》运用音乐的素材把压抑、深情、欲说又止的送战友踏征途的依依惜别之情描写的淋漓尽致,同时又表达出“当时夜半北风寒,一路多保重”的战友深情和革命友谊。

在人们集体生活中,常有集会活动,如示威游行、列队行进、集体操等等。这时,大家唱着节奏鲜明、音调雄健有力的歌曲,以壮声势,并寄于感情。这又是军歌,进行曲以及队列歌曲产生的由来。

人们为了调剂精神,在吃饭、饮茶、休息之时,同时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使人精神格外爽健及增加愉快情绪,这又是古代宴乐和今日餐吧、酒吧、咖啡吧产生的原因之一。即使是在丧失亲人、挚友或失去心爱的东西时,在悲痛欲绝的情况下,也会连哭带唱地、情不自禁地歌唱,这又是悲歌、悼歌、葬歌、哀歌产生的由来。

人们为陈说某个故事或某个生动情节,常常夹唱、夹白、夹抒、夹叙的方式来表达,这又是长篇叙事歌以及曲艺音乐产生的由来。

每个人对音乐有不同的目的,真正的乐迷是要去欣赏,音乐人是要去创作,大多数人是要拿来休息,甚至娱乐,一些从事音乐行业的人是为了生计,有些人甚至是用来当做人际交往的手段。音乐作为其艺术职能的角色在慢慢减弱,这在现今的商业社会看来是无可避免的。而那些真正引起共鸣的高质量的音乐作品所占比例也下降了。音乐的属性在更多的人眼里被转为歌,是用来拿以娱乐的。这是可悲的,音乐在某种角度来看是被人们越来越不当回事儿了。

人们对音乐口味的选择也呈金字塔的形状。大多数人会选择趋从流行,因为它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感受更难于去欣赏的,甚至没有意识去了解更好的音乐作品,更甚至没有渠道去了解。

一些人会去选择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音乐口味,而他们在音乐方面受益会更多。而往往越难于欣赏的音乐,当你懂得去欣赏后,你从中的领会及共鸣会更多更大。可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资讯的发达,人们更有机会去接触那些高质量的受众少的音乐。

音乐有促进人们智力发展的作用。通过音乐能锻炼人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的发展,五官四肢灵敏协调反应迅速、再造想象及创造性思维的增强,在熟练迁移、触类旁通的作用下,使音乐以外的其它学科的感知和研究,也有着促进功能。对音乐欣赏来说,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智力作用,而且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自然而然的获得。因为听音乐时,大脑不会是空白的,必有种种多变的活动形象会泛映在脑海里。有时还会随着音乐,使人宛临其境,随音乐的音响,在内心里有种种喜怒哀乐的感情细流泛上心来。这种艺术的感情语言是非常微妙,它不可能只用文字及语言所能形容的。它可以从一星半点的标题启示下,进行丰富的生活联想,并循着标题启示,有着更扩大、更延伸的再造想象因素来“自圆其说”。这种从一点而至多点,从一线而至多线的想象,也即是音乐欣赏时的创造性思维了。并且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相结合在一起的,是多路思维、立体思维、美感思维相交叉在一起的。也是一种高级的思维活动。当聆听一曲、十曲、百曲...之后,人们的想象力的锻炼增强了,思维方式活跃了,思维反应灵敏了。这样,不是使人聪明起来了么?正如当代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所说一样:“想象比知识

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音乐对人们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来说,也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有所影响。虽然,不能完全象我国古代儒家那样,把音乐艺术对道德的作用扩大到相当巨大的地位,正所谓“乐者,德之华也”。“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等,但多听高尚的音乐,确实会使人们的情趣高洁起来,多听铿锵雄壮的声音,也会使人们意志坚强起来,情绪高昂起来。因为它是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当然,黄色的、低级情调的、庸俗的音乐,也同样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使人意志衰退、情趣低落,甚至陷入想入非非的魔阵之中。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任何一首歌曲或乐曲都是艺术家的情感产物,它通过音乐特有的方式来表现或活泼或婉转或庄严或凄凉的情感,使人们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冶炼。“乐由情起”这是说音乐由情感而起,也正是这种“情”牵动着听者的那颗心,使之受到美的感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柏拉图是在超感觉的“理念”世界中寻求音乐的美,认为它来源于心灵的智慧和善良,所以能够深入人心,起着美化心灵的作用。而亚里斯多德则在现实世界中探求美的客观规律,认为音乐是模仿的艺术,它模仿人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是为了表现人的本性,是“心灵的智慧”和“模仿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善于发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中的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

感情的体验是音乐欣赏和音乐表演时不可缺少的心理要素。对于演唱或者演奏音乐时,只注意技巧、技术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那么他对音乐的演绎也只是“见其文而未见其心,见其表面未见其里。”并不能完全完整地感受(表现)与(诠释)领会音乐的美。不能一味的把注意力局限于演唱技巧上,在研究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感觉,认为自己也有这种这种情感,你才能去演唱它。

有的人说:音乐的意义是把自己内心深处的种种隐幽表白与世人,渴望有人能够理解。有的人说:音乐的意义是表达自己对外部世界的一种认识,在表达中深化这种认识,不断地接近真理。而音乐真正的意义在于你在沉沦的时候音

乐让你奋起,让你在迷茫的时候使你振作。让你在痛苦的时候助你坚持。让你在快乐的时候感受激昂。音乐一直都在我们身边。音乐的意义在于能够产生共鸣。能够在不同的人身上唤起同样的情感,在于能够唤起人们心中最深的那份美好。

摇滚音乐对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摇滚音乐对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一、新世纪音乐 新世纪音乐(New Age)兴起于1980年代,是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安逸的情绪化流行音乐,它具有轻音乐的某些特征,但又十分流行.新世纪音乐主要以器乐演奏为主;有时也采用人声,具有轻音乐的表现特征。在题材的运用方面,新世纪音乐通常以大自然为创作题材,融入大自然的声响,如流水、鸟叫、风声、海浪等,同时也涉及神秘的原始部落曲调和纯朴的民间音乐素材。 二、摇滚乐 摇滚乐(Rock’n’Roll)是1950年代中期产生的,它是黑人音乐和白人音乐的结合体,主要受到节奏布鲁斯、乡村音乐和“叮砰巷[ “叮砰巷”音乐是20世纪上半叶所流行的一种抒情流行音乐风格,内容来主要以爱情为主,或浪漫,或怀旧,或伤感,或欢快、风趣,和声主要以自然音体系为主,打都采用“节歌——叠歌(Verse-Chorus,即主歌——副歌)形式。]”音乐的影响而逐渐形成。 (一)音乐特征 摇滚乐的节奏相对比较强劲,拍子以4/4拍居多,一般通过架子鼓来突出反拍的重音效果,即加强第二拍、第四拍的力度。摇滚乐的旋律没有太多的局限。在调式上,有大、小调作品,也有很多布鲁斯调式的作品。在和声运用方面,则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以三和弦为基础,有时也运用七和弦。有些音乐性较强的作品有时也会采用一些非三度和弦以及扩展音等和声素材来丰富和声色彩。摇滚乐的乐队编制一般以吉他、贝司、键盘、鼓为基础,然后根据每个乐队的实际需求,再进行调配或增加乐器。 (二)摇滚乐的分支 摇滚乐从1950年代中期诞生以来一直到今天,在它的演变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分支:早期摇滚乐、“不列颠入侵”(British Invasion)、

音乐对人的作用

论文题目: 音 乐 对 人 的 作 用 姓名:严景阳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113411 学号:1103215030

指导老师:舒田(001班)

[内容摘要]音乐由人创作自然表达的是人的情感,音乐的欣赏着便是要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体味创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人与音乐的共鸣。音乐自远古起源,伴随着人类发展,逐渐兴起并完善。如今因为有大批的音乐工作者不断探索发展,音乐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大的地位。但很多人只是把音乐当成娱乐的一项,并未对音乐的好处有一个深刻的了解。,[关键字]音乐作用情感鉴赏 [正文]音乐教育在学校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尤其在非音乐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中,这种现象更加明显。然而教授音乐的目的并非完全是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音乐教育作为一种以听觉艺术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形式,在满足人们娱乐和审美需要的同时,对人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音乐教育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孔子认为教育人“成才”不外乎三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正义》将“成于乐”解释为:“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可见孔子是从人的思想道德(修身)的意义上看待音乐的教育作用的。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认为:“音乐教育比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因为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人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 音乐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对人的影响带有潜移默化的性质,常常连受教育者本人也无法明显觉察,不知不觉受其感染而产生某种情感

体验。音乐教育与科学教育的重要区别就在于它的情感性,它的教育目标是使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与欣赏过程中,受音乐作品本身魅力的感染而产生共鸣,从而积累丰富的审美体验、审美情感,使人情感丰富,情操高尚,心地纯美。实验表明,倾听音乐时,人的心跳、体温、大脑活动、激素分泌等均发生变化。合适的音响、音调、节奏能激励人们的精神,坚定人们的信念,促使人们为实现某种理想而奋斗。 第二,音乐教育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天赋,目前,我国的教育在课程设置、教材选编及教学方法上主要体现了左脑的教育,轻情感意志培养,重智力因素的作用;轻非智力因素的教育,重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轻直观感觉和形象思维的作用等,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智力深层的开发及培养,而适当的音乐教育则可弥补这一缺陷,使右脑功能得以充分开发。伟大的浪漫主义作家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是字母,二是数字,三是音符。”在我国,许多成功人士热爱音乐的例子更是屡见不鲜,小提琴给李四光的科学脑袋中输进了新鲜血液,梁思成、华罗庚、钱学森等对音乐也都很有研究。许多事例证明,音乐对智力有着不可估量的开启作用,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创造力是人类最高级的心理机能。创造活动、创造思维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而人的创造力是以丰富的想象力的发展为前提的,想象力是艺术创造的源泉,也是科学发明的源泉。音乐教育具有发展人的想象力的功能,因此,在形成审美感受和审美趣味的同时,培养一定的音乐创造能力,唤起人们创造的热忱,有助于个人人

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

音 乐善于激发和表现感情。应该说,在音乐欣赏的实践活动中,感情的表 现和体验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在他的《艺术论》中写道:“在自己的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段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但是,与其他艺术相比,音乐与人的感情之间的联系最为直接。换言之,音乐更善于直接激发和表现感情。 ■感情体验的定义 音乐欣赏的感情体验,指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音响所产生的感知和体验活动。 人生活在世界上,依靠各种感觉器官与周围世界发生着感性的,自然而直接的联系。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经过生存劳动和各种社会实践,发展起那些能够确证自己是属人的美的感受,其中包括对于自然音响和对于作为艺术的音乐音响的美的听见感受。人们在听到某些自然音响和音乐音响时,会不假思索地从中得到一种感知,“当倾听某种歌声时,我们还没有听清其歌词与旋律,便已深受感动了。有些音色会使人立即兴奋或松弛,有时会使人狂怒,有时会像微风一样轻抚我们,它们作为通向生动性情感的美感的激发,只在几秒钟对我们起作用”。 ■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音乐是一种善于抒情的艺术,音乐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感情内涵,只有当音乐欣赏者的感情活动与音乐作品蕴涵的感 情基本相吻合的时候,才能称之为正确的音乐欣赏。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1.感性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 感性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体验,首先表现为感性上的直接体验。比如,我们在听到一首乐曲的时候,对这首乐曲所表达的感情,凭借自己的感性经验,自然地产生出一种体验。这种伴随着音乐感知而自然产生的感情体验,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性上的直接体验。 欣赏者从音乐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而当欣赏者对某种音乐音响及其艺术风格不熟悉,不能正确地进行音乐感知的时候,那他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感情体验。所以,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性的或者说是直感式的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 2.理性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 感性感情体验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方式。然而,它毕竟是对音乐作品感情内涵的一种初步体验。如果欣赏者仅凭直感去进行体验,虽然有可能体验到乐曲的基本感情,但却往往会局限于喜怒哀乐的感情类型的体验上面,而不能更深入地体验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因此,对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进一步要求就是要有理解认识的参与,即欣赏者要从各个方面去研究和了解乐曲感情的内在含义。只有在对乐曲感情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之后,才有可 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当然,我们这里是指对那些的确表现了深刻的感情内涵的音乐作品的欣赏而言。而我们之所以对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提出这种进一步的要求,是因为音乐中所表现的感情既不是一种与人的思想没有什么联系的神秘莫测的东西,也不是没有生活基础的主观自生的东西。相反,音乐中的感情内涵是由一定的社会生活所引起,并且是和一定的思想相联系的。正如我国古典音乐论著《乐记》所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3.感性感情体验与理性感情体验相结合是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最高境界 音乐表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它在表现感情的同时,却不能把感情所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同样明确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欣赏者在对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凭借感性进行体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意识地运用理解因素,深入体验乐曲感情表现的内涵。由于音乐中的感情内涵常常可以在音乐以外的因素中找到理解的根据,因此,在对声乐作品与标题器乐作品的感情体验中,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予以充分注意是完全必要的。如果对这些非音乐因素不予注意,而仅凭感性体验是很难深刻领会乐曲的感情内涵,特别是它的社会意义。音乐是一种表现生活的艺术,为了避免音响材料的局限性,更好地进行艺术表现,它往往需要和其他艺术相结合,由于非音乐因素已经和音乐紧密地融合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欣赏者在对音乐进行感情体验时,就需要运用理解认识这一心理要素去对这个艺术整体加以研究,从而加深对音乐的感情内涵的体验。 有些无标题音乐作品,并没有综合运用非音乐因素,但是却并不意味着这些音乐中的感情表现就没有它们的生活和思 浅谈音乐欣赏中的感情体验 ■汤佩莹(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音乐教育] The music is e ducate d 栏目责编:艾华

音乐对儿童的意义

音乐对儿童的意义 一个人对于音乐的接触可以说是很早的,特别是在儿童时期,而音乐对儿童的意义也是很大的,从智力开发到情感的培养。音乐教育对于儿童智力因素的发展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儿童发展过程之中,接受适当的音乐教育将对所处人生的重要阶段的儿童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表面看来,音乐是跳动的灵感,但乐章和乐章之间,乐句与乐句之间,声部与声部之间,乐器的搭配无不体现了缜密的逻辑。在完整的交响乐中,不同乐章的发展、递进、互动,乐器之间的相互辉映都表现出了音乐的理性。因此让儿童听完整的交响乐无形之中就能把这种理性传导给他们,有助于他们的思维能力的提高。 音乐教育可以使儿童体验快乐,培养兴趣。可以说,音乐是和人的生命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他们听到欢快的音乐,就会高兴,有时候还会翩翩起舞,可是一旦听到伤感的音乐,他们会悲伤,甚至会流泪。音乐在时间中流动、运动的形态,不断地产生着新的变化,其音响对感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音乐的节奏。“培养兴趣”不仅是指对音乐的兴趣,更是指由此引发的对世间一切的兴趣。 音乐教育可以发展儿童的基本音乐能力。儿童阶段是各种感官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听力培养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学习是通过多种感官体验音乐的要素,通过体验形成经验。 提高儿童的感知也可以通过音乐。音乐是直觉的艺术。音乐之所以

是直觉的艺术是因为音乐直接理解和抽象表达自然、宇宙、生命内在和谐的规律,科学所要求的素质正是表现在对这种和谐规律的敏感和把握,这就是科学的直觉,它与音乐是相通的。儿童学习音乐不需要先认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感知。对于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的辨别力,对于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都会提高儿童听觉的敏锐性、选择性和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性。音乐的学习不仅是耳朵和手指的事情,它还会引起全身官能的反应。伴随着律动、舞蹈、乐器进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动,要求儿童的耳、眼、脑、四肢协调作用,可以培养幼儿的敏锐感觉,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活性。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的特征,但音乐中最重要的乐音又是看不见,其高低与时值的长短、音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等等,对于培养儿童的直觉、分析、想像、创造等具有重要意义。 不仅是一些儿童音乐对儿童的意义很大,音乐欣赏也是很重要的。 在教学研究方法的课上,我们小组研究的课题就是“音乐欣赏对儿童的重要性”,之所以我们会选择这个课题,是因为我们在大二见习期间发现,现在很多小学都忽略了音乐欣赏,认为音乐课只是唱歌,很大程度上缩小了音乐的范围。那么,音乐对儿童的意义在于什么呢? 音乐的欣赏和演奏可以训练儿童注意力。音乐作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要求儿童保持注意力的稳定,习惯于跟随乐音的运动和变化,以便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形成对乐曲的整体感受。音乐欣赏和演奏还要求儿童具有一定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在演唱中,既要控制自己的发声,使自己的音高、节奏和自己的声部协调统一,还要倾听其

音乐的内涵及表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09157219.html, 音乐的内涵及表现 作者:周新叶 来源:《北方音乐》2018年第21期 【摘要】音乐内涵与音乐内容这两个美学范畴概念常被学界混同,两者当有本质区别。音乐内容有两个层面,一是指音乐描述的物质性生活内容在头脑中的表象,其次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世界,是对社会人生的种种体验思考,以及伴随的情感,也就是音乐内涵。音乐内涵在审美价值中的重要地位与决定性作用常被音乐美学界严重忽视,本文一是呼吁,二是抛砖引玉,意在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与思考。 【关键词】音乐内涵;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学术界至今未对音乐内容与内涵这两个范畴加以区分并科学界定,基本是将两者当作同一范畴对待,尽管两者密切相关骨肉相连,实现实中它们在概念上是有所区分的,作为学术概念应用于学术则更有将两者加以辨析、厘清与甄别之必要。以往所使用之内容概念是广义的,是包括内涵的。而就狭义而论,两者有本质之区别。内容是具象的,是我们认识的对象,也就是表象。而内涵则是抽象的,是我们感悟或体验与思考的对象。内涵也叫精神内涵,是指主体对人的内在精神积淀以及情感体验,是由生活阅历、知识、文化及道德伦理修养等的融合,包括广度与深度两大取向,是理性思考与感性体验的综合。内涵如酿造的酒,醇香浓烈,香飘四溢,意味无穷。正如人通过言谈举止这种外在形式来表露其内在精神内涵一样,或所谓气质,艺术则是通过艺术形式来表现人的精神内涵,如克莱夫·贝尔所言:“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 其中“意味”便是指的内涵范畴。至于克氏所说的“意味”与内涵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另需专文分析。 内涵也可叫意蕴,就是精神积淀以及相伴随之情感体验,是重要美感范畴。美感包括形式美与内涵美(也可叫内容美),内涵是融有抽象性、思想性、文化性等特点属性的情感,可以有許多种类型,如悲悯、温暖、怅惘、深邃、沉思、忧愁、悲伤与崇高等等。 音乐的内涵虽可以分类,也只能以文字语言作大致描述,在根本上却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境界,只有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深层次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内涵的丰富性、抽象性及情感特征等使得人们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诠释它,却无以穷尽,尤其奇妙的是甚至于对同一件音乐作品在每一次的审美过程中其感悟的涵义都会不同,都会有新的体验与感受。严格讲音乐是作曲、演奏与欣赏的三度创作艺术,音乐在作者聆听之前只是一件尚未完成的半成品,只有在被欣赏接受之后才算是真正完整的音乐作品。内涵由音乐形式引发,形式与内涵的综合才构成音乐作品及音乐形象。

流行音乐对当代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对当代学生的影响 流行音乐与中学生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他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对中学生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由于中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人生阶段近乎狂热的偏爱流行音乐!成为流行音乐文化的主要消费者。 流行音乐一方面可以丰富中学生的音乐感知,流行音乐作为音乐的一种形式有其显著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恰巧是中学生所骗爱的,流行音乐的音乐感知是丰富多彩的,首先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所以在中学生繁重的学习之余,成为消除疲劳的最好的“轻松剂”。其次流行音乐唱起来朗朗上口,同学们由此可以表达一下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之情的流露、对友情的珍惜、对伤感的抒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还有对神圣爱情的羡慕和向往。有些同学由于自尊和自信种种原因,羞于表达自己的情感,流行音乐便成为他们表情达意的最好的工具。中学生的情绪比较内隐,因此流行音乐在某些时候还被用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活动!再有,流行音乐本身就就是十分情绪化地音乐类型,绝大部分地流行歌曲都就是以抒情为主要内容这就是流行音乐能够和中学生产生心灵共振地根本原因。 流行音乐对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让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音乐——这门艺术。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以上是流行音乐对中学学生的正面影响。 当然流行音乐也有其负面的影响。近几年来类似于《超级女声》等平民选秀活动特别火爆,无论就是参赛者还就是观众,学生都就是活动地主体。不少中学生逃课去参加比赛,希望有机会圆自己地歌星梦。他们只看到歌星们那光彩照人的一面,又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在背后有付出了多少艰辛的汗水和泪水啊!中学生们会认为成功更多来自于运气,成功有捷径可寻,不必经历艰苦与漫长地奋斗。中学生处在为自己将来地人生打基础地阶段,这些不劳而获地侥幸心理极不利于中学生地成长。流行音乐的内容比较丰富。这也是他的一个缺点对于情绪情感本来就不稳定、容易走极端地中学生来说,这些歌曲就成了“假恶丑”地诱因,成了情绪情感极端化地催化剂。有些同学在学习上遭受了挫折,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同时还面临着家长、老师和班级环境地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地情绪情感开始动荡不安,意志力也经受着考验,如果他能及时调整变压力为动力,勤奋刻苦地学习,一段时间后,成绩进步了,不但精神愉悦,还获得了战胜困难地成就感。但就是如果他意志不够坚定,同时又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地影响,这时候就可能造成学生情绪地不稳定和极端 因此对于流行音乐,中学生应谨慎而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浅析流行音乐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1世纪的今天,随着现代信息传递技术的跨越性发展,人们交际沟通的手段以及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娱乐的触角渗透到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电影、电视、歌曲等各类娱乐元素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调节部分,而最受追捧的莫过于流行音乐了。在行走的人群中,青年人戴着MP3 听得不亦乐乎;最红最热的歌曲响遍了大街小巷。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等节目的出炉,更促使流行音乐在青少年中掀起了一股热潮。对于有一定思想和辨别能力

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乡土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 如今,现行音乐教学贫血、缺钙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育重音乐知识的传播,轻音乐素养的培养;重课本音乐的被动教学,轻学生生活音乐的主动学习。音乐教师就教材而教,不去联系学生实际挖掘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加以补充;不去联系学生实际进行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广大农村中小学缺少专职音乐教师难以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一些音乐教师配全的学校对音乐教学的目的不够明确,认为音乐就是教会学生唱会课本上的几首歌曲就算完成任务了,更不可能结合本土音乐去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所以音乐教材的干瘪、音乐教学目标定位的含糊、教学效益的不高等诸原因造成中小学音乐教育贫血缺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学内容的问题,如果能将民族特色的乡土音乐如戏剧文化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补充内容,就能有效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小学音乐的冲击,就能有效治疗当前音乐教学的缺憾之处。 西方音乐的充斥一个民族将自己的文化、历史以及对环境作出的反应的各种体验都凝聚在自己的语言里,也包括在音乐语言里,并经世代相传,维系着整个民族群体生命的延续,因此,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正是维系我们自身的过去、现在及未来音乐文化的纽带。如今,异彩缤纷的中国传统音乐目前正受到西方音乐的充斥,纵观学校音乐现象,流行音乐充斥校园。谈起民族音乐就认为“没劲”,民族器乐更是无人问津,许多学生家长不顾经济实力,纷纷买钢琴、高档电子琴,千年的民族音乐文化大有被遗忘、丢弃之势。在一次音乐研讨会上,中央民族乐团宋飞说:“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在于教育,最近在中日韩亚洲民族交响乐团的合作演出中,我们的演奏员及领导都感觉到中国的乐器改革较多较‘科学’,但通过排练演奏感觉他们的作品保存要多得多,我们的作品已经欧化了很多。……”中国音乐学院管建华说:“我们目前学习母语音乐的语境已被‘置换’,倒像是在西方语言环境中学中国音乐,基本听觉、音感训练、音乐演奏操作、音乐史观、美学等课程、语法规则、价值观等,都是西方的……”通过两位教育家的对白,我们深刻地感觉到异彩纷呈的中国传统音乐目前正受到西方音乐的充斥。我国著名作曲家、民族音乐教育理论家周大风先生大声疾呼:“我们所培养的儿童如果不从民族艺术方面进行熏陶,而唱的、听的、接触的都是洋腔、洋调、洋味,那无形中会从小养成一种什么都是外国好的印象,对有千年文明史

音乐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音乐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世界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说过: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凡是有人类足迹的地方,就有音乐。音乐无所不在,音乐与人生紧密相连。音乐是陶冶人们情操最好的方式之一, 而接受哪一种类型的音乐却是与 我们从小的教育环境息息相关而音乐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即使是家庭 背景迥然相异的人也都会被那舞动的音符所感染。无论是大能够普遍接受的流行音乐还是被许多艺术家尽情演绎的高雅音乐都能以一种 适合而通畅的载体浸侵到我们或空荡或充盈的内心世界。 美好的音乐自古以来都被认为是培养人美优良品德的重要工具。诶好的音乐对陶冶人的情操、培养美好的品行修养以及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等会起到起到独特的作用。以北方民歌《苏武牧羊》为例,这首脍灸人口的优秀歌曲,多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唱,并且在广大劳动 人民群众中有很深的影响,它成为人民群众表达爱国主义,驱逐敌人的心声。《苏武牧羊》这首歌产生于民国初年,是当时优秀的学堂乐歌之一。它反映了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要求“富国强兵”以抵御外侮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当时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发生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外交事件,广大的爱国人民群众无比愤慨,这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以及强烈的列强前掠夺愤慨之情相互融合,促使可作者创造这是歌曲的强烈欲望,这首乐曲气势磅礴深深地激发了中国人民在进行不屈不挠抵抗外来侵略的爱国狂潮。“在这首乐曲广为流传的同时也极大的传播了苏武的“留胡节不辱”,“大节定不亏”的爱国主义精神”那个黑暗通知的时代为中国人民指明了一条光明的道路。同样,这首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也广为流传,同其他革命歌曲一样, 起到了激励人民作战到底和争取民族独立的必胜信念。象这样适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教材是很多的。除了革命历史歌曲外,还有大量的近现代创作歌曲、民歌以及器乐曲等。通过再现音乐作品的思想内

人生感悟之音乐与人生的感悟

音乐与人生的感悟 【音乐与人生的感悟】音乐是一杯香醇的美酒, 你静静地倾听就能感受她的浓郁芬芳; 人生是一壶淡绿的青茶 你全心地品尝才能领略她的酸甜苦辣...... 无意中在网上看到这样的一首诗,感觉写地很舒心,很淡然, 又很超脱!呵呵,因为我喜爱音乐,欣赏音乐带给人的美的享受!她的 诗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以致于我不得不拿出来给大家一起分享! 虽然我的五音并不是很全,虽然我也没有向着音乐的方向发展,但是我喜爱音乐的感觉从未在人生中消失过!在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 中我最喜欢的是作家是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我小的时候通 常简称他为莫扎特,想必很多人都对他的音乐很了解吧,他是奥地 利作曲家,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 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我很倾佩他! 在小的时候,我就听说过他是英国伦敦的音乐神童.8岁的他在 羽管键琴演奏、视奏能力及运用各种乐器的即兴表演和作曲上,都 使人叹为观止。 更令我记忆深刻的是,他的父亲为了金钱与荣誉,让莫扎特必 须满足听从突如奇来、异想天开的种种刁难性提议,并且,这样的 演出几乎每每长达四五个小时之久。这让我想起了我的悲惨的童年,没有快乐、没有玩伴,留给我的都是家人的辱骂和家庭的悲剧,那 个时候,我也只能在音乐中寻求自己灵魂的解脱,不过我是个男人,我是个坚强的男人,我会向莫扎特学习。莫扎特在16岁的时候结束 了他长达10年之久的漫游生活,回到自己的家乡萨尔斯堡,在大主 教的宫廷乐队里担任首席乐师。但事实上一点都不好过,在大主教 眼中,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奴仆,在1781年6月的时候,莫扎特终 于在忍无可忍当中与大主教公开决裂。我很倾佩他的勇敢!我希望终 有一天的我也能勇敢地走出家庭的阴霾! 还记得那次看电影,电影的名字叫《放牛班的春天》,那是部 关于师生的感人片子。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美,很美。真的是一 部典型的音乐与人生交织在一起的电影!我很庆幸那次我介绍给了老 师这部电影,事实上除了看过它的简介外,我都没有好好看过。我

浅谈音乐艺术的功能与意义

浅谈音乐艺术的功能与意义 摘要:音乐作为一门流传了千百年的艺术形式,其自从人类社会的早期就已经诞生了,尽管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听觉享受。然而,音乐对人类的审美感觉以及情感知觉上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它自身的特点。纵观古今,音乐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一路走来,其趋势不仅毫无萎缩,而且有愈发蓬勃,愈加壮大的趋势。音乐艺术对于人类社会来讲是一门精神升华,陶冶情操的重要艺术。 关键词:音乐艺术;功能与意义 引言: 音乐艺术能经历千百年的流传而经久不衰,除了人类对其特有的喜爱与重视,更是因为音乐艺术对于人类有重大的教化作用与其他功能,对于人类精神层次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陶冶人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功能。本文即是针对音乐艺术对于人类发展的功能与意义所作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够对音乐艺术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一、音乐艺术的发展 音乐艺术的发展历程可谓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发展阶段,今天我们单简述音乐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音乐艺术的正式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的上古黄帝时期,当时音乐艺术有了最简单的演奏工具与形式,随后经过古时期各朝各代的传承与发展,在音乐表演形式与音乐种类方面都有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音乐艺术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社会环境,经过社会环境的演变,也逐渐分离出来众多的音乐流派与不同门类。直到近代以来,中国的音乐艺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并且在世界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的大的背景下,中国的音乐艺术发展也有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音乐艺术对于个人发展的功能与意义 (一)音乐艺术对个人艺术技能的培养作用。音乐艺术作为艺术技能的一个重要形式,对个人的发展作用首先体现在其能丰富人的个人的艺术技能,音乐艺术通过对个人长久而深远的影响与熏陶,能够提升个人对于音乐艺术的感知觉能力,甚至能够逐渐培养出人的对于音乐的创造能力,音乐艺术本身作为一项艺术种类的学术技能,其对于人的发展来说就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掌握了音乐艺术中的具体知识与内在的方法内涵,相当于又学到了一项新的技能与本领。对于提升个人的艺术技能而言是一项重大改进。 (二)音乐艺术对个人情操的陶冶作用。音乐艺术作为一种精神感觉上的享受与陶冶,能够对个人情操的培养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音乐教学在艺术范畴中属于美育教育方面,通过音乐教学能够提升学生个人的自身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德智体美的发展水平,而且音乐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发展创造力,增强学生创新力的过程,音乐专业的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在智力发面的开发水平,提升学生的个人情操,使得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一个良好的提升。 (三)音乐艺术对个人欣赏力的提升作用。另外,在音乐专业的学习过程中,音乐其自身具有的独特魅力,能够对学生个人的文化欣赏能力有一个很好的提升作用,音乐能够让听者在聆听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愉快、舒坦的心理反应。从而从思想品质上对学生起到一个良好的进化作用,而且在音乐的教学中,学生能够从音乐艺术中获得一种思想情感上的共鸣,这种影响会深入学生的内心,从本质上对学生个人有一个精神的净化过程。 三、音乐艺术对于社会发展的功能与意义 (一)音乐艺术对社会整体意识形态的促进作用。音乐艺术同其他艺术种类一样,在一定程度上也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划分范围,在特定的时间音乐艺术的发展也要经受所处时期

谈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谈音乐对人生的影响 曾经听过一段美丽的希腊神话传说,天神之王宙斯和记忆女神莫涅摩辛涅有九个女儿,她们是9个主管文艺的女神,分别掌管音乐、爱情诗、悲剧、喜剧、天文、史诗、历史、颂歌和舞蹈,缪斯女神原本是艺术女神的统称,太阳神阿波罗常常带着里拉琴和他自己造的基萨拉,乘着四匹马拉的双轮车到帕尔纳斯山上,教缪斯女神们弹琴、唱歌、吹笛。女神们很快就学会了音乐的全部技艺,并开始向人间施展音乐的魔力。最后宙斯将这9位文艺女神共同的名字缪斯送给了掌管音乐的女儿欧忒尔珀。这说明音乐在古希腊人心中是缪斯女神的宠儿。 贝多芬说: “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音乐比一切智慧、一切哲理都具有更高的启示。” 凡是有人类足迹的地方,就有音乐。音乐无所不在,音乐与人生紧密相连。音乐是陶冶人们情操最好的方式之一,而接受哪一种类型的音乐却是与我们从小的教育环境息息相关,而音乐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即使是家庭背景迥然相异的人,也都会被那舞动的音符所感染。 无论是大众能够普遍接受的流行音乐,还是被许多艺术家尽情演绎的高雅音乐,都能以一种适合而通畅的载体浸侵到我们或空荡或充盈的内心世界。每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音乐。而音乐在我们漫长的人生中又扮演了哪些重要的角色,也许我们并不深知。音乐是打开心灵之门的金钥匙。任何工作都不象音乐那样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音乐本身对人有着特别强的陶冶作用,它可以鼓舞人们去奋斗、去前进,也可以让人们释放自己的悲伤和痛苦,从另一层意义上来说,这也是人身的一种自我保护。所以能够懂得音乐也就是更好地懂得人生。而越是美妙的旋律,也就是越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将人生分为四个阶段,幼儿阶段、少年阶段、大学阶段、成人阶段,音乐对人生的每个阶段的影响都是不同的。幼儿阶段是音乐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阶段是孩子们对周围美好事物的认知阶段,是对事物的感知阶段,形态意识占主导阶段。少年阶段的孩子们对真、善、美在意识形态上有了定位,个性

浅析音乐作品中感情体验

浅析音乐作品中感情体验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感情和音乐作品中所表现的感情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专业的听众来说,在欣赏音乐作品时只注意技巧、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而在感情上却无动于衷。这对音乐作品理解和欣赏也只是肤浅的欣赏和理解,并不能完全地领会与感受音乐作品的内在美。因此,准确、深刻和细致地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感情内涵,是对音乐欣赏者的基本要求。例如1:李焕之《春节序曲》我们自然会从这个由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奏出的欢快而又热闹的音乐主题中,获得一种欢乐和喜悦的感情体验。 例2:黄海怀《江河水》 而当我们听到这个缓慢的、如泣如诉的音乐主题时,一种悲苦、凄凉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在我们的心头涌起。 例3: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当乐曲以号角性,战斗性的主体音调,以气势磅礡,雷霆万钧,具有感人魂魄的召力量,象征着东方巨人为胜利发出呐喊。乐曲铿锵有力的动机和激昂的波涛感情会召唤着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把我们带入到那个奋起抗敌的英雄时代以及中华儿女抗敌必胜的坚定信念深深地被打动。欣赏者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的这种感情体验,并不是由于标题或文字说明等所引起的,而是一种感性上的直接体验。当然,欣赏者能够在自己的意识中,把从听觉感受到的音乐音响转化为感情的体验,是要以正确的音乐感知为前提的。再例如:在欣赏课上对乐曲不作任何说明的情况下,我为学生们播放一段华彦钧的《二泉映月》的主题演奏片段的音乐,然后让学生们写出自己的感情体验,结果学生们的回答可分为以下情况:(1)回忆的悲愤的、(2)悲哀的带有哭泣的音调、(3)充满深沉的情绪、(4)悲哀哀怨、(5)风光美景,

当代青年学习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音乐是开启通往内心世界大门的钥匙 ——试论当代青年学习音乐文化的必要性 摘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从其产生来看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密切相关,音乐绝非奢侈品和附庸风雅的娱乐,而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食粮。就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来看,当代青年学习音乐文化有着必要性。 关键词:音乐;产生;功能;自我实现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改善,促进了人们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和爱好。或许因为爱好音乐的人当中,“有钱”、“有闲”的人占多数,出现了对于音乐的一种误读,认为音乐是“奢侈品”,是附庸风雅的娱乐和消遣。音乐伴随人类生产实践活动,以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让我们开启通往自己内心世界大门,去“观自在”,去提升自我,实现自我。 一、音乐的定义和音乐的产生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人类的智慧掌握着三把钥匙,一把开启数字,一把开启字母,一把开启音符。知识、思想、幻想就在其中。何谓音乐,中国古代“音”和“乐”是有区别的。《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於物而动,故形於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1]后浑称“音乐”,关于音乐的定义,我们很少会去思考,学界对音乐的定义也是咸有研究的文章。网络上对音乐的具体定义,也存在较大差别,有指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有旋律、节奏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2]也有指“音乐是一种能够产生共鸣效果的声频,出自人类本体的最初生命运动”。[3]看似种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音乐是一种艺术,和认为音乐是一种运动,两种观点之间可谓是南辕北辙。但是无论哪种观点都与“人”息息相关。音乐一词的含义, 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 就是将自己内心曾经体验过的感情用音响手段传达出来,从而使别人也能体验到同样感情的艺术表现方式,音乐的本

音乐对人的影响

音乐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是越来越大。我们想想看,在生活当中,又会有多少时候是没有音乐声的呢?当然这里所指的是包含所有形式的音乐。当我们走在大街L到处都能听到音乐声,逛商场时随处都播放着音乐,坐在车里面也可以打开CD听音乐,到餐厅吃饭时有优雅的音乐陪伴左右,甚至到某些地方上厕所都有音乐。我们的手机铃声是音乐,现在连座机铃声都是乐曲声。由此可见音乐对我们的影响无处不在。 音乐,不论声乐还是器乐,对人体健康有着怎样的作用?有的乐曲能使人心情舒畅,得到休息;有的乐曲则能激动人心,增加生命活力;有的乐曲,缺乏趣味,往往能催人入睡;有的乐曲,却令人感到声音杂乱刺耳,难以忍受。每个人对不同乐曲的反应不一样。不同人对同一首乐曲的反应也不一样。所以得出的结论也是各有千秋。其原因可能与乐曲质量、演员表演技能、听众欣赏能力以及听众当时的精神状态等等因素有关。可见,音乐能否对人体起到健康的作用,是受多种因素决定的。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并难以解决的问题。关于音乐对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我国古代早有记载《史记·乐书》写到:“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荀子在《乐论》里清楚而准确地阐述了音乐与人的情绪有着密不可分地关系:“故乐行而志清,礼修而形成,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而《乐记·师乙篇》还具体地谈到不同音乐对人的不同影

响:“明乎商之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以上这些文献都对音乐的重要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音乐是一种社会性的非语言交流的艺术形式,音乐活动(包括歌唱、乐器演奏、创作等)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社会信息和社会交往方面的不足,会严重地影响人的心理健康,而患有精神疾病、心理疾病、儿童孤独症、包括老年痴呆症在内的各种老年疾病的病人,以及长期住院的各种慢性病患者,都在不同程度存在着人际交往功能的障碍或不足。音乐治疗师通过组织各种音乐活动,如合唱、乐器合奏、舞蹈等等,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愉快的人际交往环境,让他们逐渐地恢复和保持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病人在音乐活动中学习和提高他们的人际能力、语言能力、正确的社会行为、行为的自我克制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评价。另外,音乐活动为病人提供了一个通过音乐和语言交流来表达、宣泄内心情感的机会。病人在相互的情感交流中相互支持、理解和同情,使病人的各种心理和情感的困扰和痛苦得到缓解。病人在音乐活动中获得了自我表现和成功感的机会,从而增加了自信心和自我评价,促进了心理健康。 音乐种类繁多,不一定都是悦耳动听的。只有那些具有适当强度,频率和节奏的声音或两种以上频率成整数比的和声,才能使人产生悦耳的感觉和有益的健康良好情绪。有些乐曲虽然也自称其为音乐,但是,其声音强度过大,频率过高,节奏杂乱无张,使人不堪入耳,心烦不快,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这种有损于健康情绪反应称之为略性情绪

文化阐释系统中的音乐符号的意义彰显

文化阐释系统中的音乐符号的意义彰显 内容提要:音乐符号的意义只有在与它赖依产生和存在的特定的历史条件、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特定的文化环境以及特定的文化艺术符号发生关联的条件下,其蕴含的意义才能得到较全面的彰显。 关键词:音乐符号;文化阐释系统;文化符号;互渗互阐;意义彰显 音乐符号,表面看,似乎是独立于其他文化符号的,譬如,它的“非语义性”(非概念性)似乎独立于“语义性”符号,它的“非具象性”似乎独立于“具象性”符号。然而,作为人类文化符号系统组成部分的音乐符号,其“非语义”、“非具象”从来都没有脱离与“语义性”、“具象性”等文化符号的内在阐释关系,音乐符号所蕴含的意义,总是在文化阐释系统中,在与其他文化符号的直接、间接的阐释关系中彰显自身的。 一、音乐符号的“绝对意义”与“参照意义” 对于音乐音响符号意义的研究,伦纳德·迈尔作了分类,在他看来,音乐音响符号意义的研究者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绝对论者”(absolutists);一类为“参照论者”(referentialists)。在前者看来,音乐的意义唯一存在于作品自身的上下文之中,或者说,唯一存在于音乐音响运动形式中。后者则认为,音乐的意义除了本身抽象的意义外,同样传达着其他意义,这种意义以某种方式归于音乐之外的因素。[1](参P15) 伦纳德·迈尔认为,“不同时代的许多不同文化的音乐理论和实践表明,音乐可以而且的确传达参照的意义。”“这种意义以某种方式归之于音乐之外的概念、行动、感情状态和性格领域。”并且,“绝对意义和参照意义都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可以,而且的确共同存在于一个音乐作品中。” [1](P16、15) 伦纳德·迈尔的所谓“音乐的参照意义”,在我们看来,实际上就是作为符号形式的音乐音响作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的规定和制约下,由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中的其他文化符号对音乐音响作品的阐释而彰显的意义 和内涵。音乐音响作品(尤其是无标题的音乐音响作品)只有置于这种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中,其蕴含的意义和内涵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才能得到了较全面、清晰的彰显。而且,音乐符号的意义和内涵也只有在历史的传播、交流中在历史的不断阐释中才能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因此,在研究音乐音响符号的意义时,不能忽视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的其他文化符号与特定的音乐 音响作品的关联,不能忽视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的其他文化符号对特定的音乐音响作品意义的阐释作用。只有“从文化入手,将产生这种音乐的文化内蕴和历史情境通过阐述重新展示出来,而不是像通常所做的那样,仅仅停留在形式分析和历史梳理上。”[2](P17)如果我们把音乐音响作品(尤其是无标题音乐音响作品)作为一个脱离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定的文化阐释系统的孤立的本体来研究,那么,可能就会使我们的研究视野只局限于音乐音响符号本体的狭

艺术对人生的作用

艺术对人生的作用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目录 内容提要———————————————2 关键词———————————————2 正文———————————————3 参考文献———————————————8 【内容摘要】 艺术对很多的学科都有着不小的影响,可以对于现实的、对于历史、对于社会、对于自然,对于宗教等等。不过,在艺术众多的影响之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人生的认识作用。这也是其中最关键的影响之一,因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是离不开艺术的,而艺术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产物。这种互相关联,彼此共生的关系是人们一直以来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永不过时的潮流。 【关键词】 作用审美艺术积极教育

人们的每一种活动都是有目的的,艺术当然也不例外。艺术分很多种类,有实用性的艺术,鉴赏性的艺术等。这些艺术自从我们出生之日起就开始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些是消极的,有些是积极的,权衡利弊归纳起来有四个方面: 一、艺术的认识作用 人生在世,需要学会认识世界,并尽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直到人生观的确立。但只是来源于实践,是长期积累起来的,只靠个人的经验又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知识要从社会获得。但科学太抽象,不是所有人能领悟。自然科学受到专业的隔阂。唯独文学和艺术,是通过形象的塑造,揭示人生和解释世界。进而艺术的魅力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艺术的认识作用是全方位的,特别在文学作品上尤为突出。歌德曾这样赞叹莎士比亚的伟大:“一研究他,就会认识到莎士比亚已把全部人性的各种倾向,无论在高度上还是深度上,都描写得竭尽无余了,后来的人就无事可做了。”①莎士比亚确有一颗通天之心,能够了解一切人物的心灵和激情。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同样浓缩在中国文学中,浓缩在《诗经》中,浓缩在唐诗宋词中,浓缩在《红楼梦》中,浓缩在鲁迅的小说和杂文中。 二、艺术的教育作用 艺术的教育作用是不能忽视的,中外古今的许多优秀艺术作品都说明了这一点。《尚书·舜典》中就提出:“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音。”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绘画具有很大的教

浅谈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浅谈歌曲中的情感表达 歌唱是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以人声作为“乐器”的表演艺术,它能够最深刻、最准确、最生动的反映人的感情。中国古代就有“丝不如竹,竹不如肉的说法”。声乐艺术不仅能使人精神上得到宣泄,同时它可以完善心理、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歌唱不仅包括对声音的训练,也包括对情感的训练,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果我们忽视了情感,单单注重用发声技巧来表现作品,那么演唱出来的歌曲就会缺少感染力,难以打动观众。所以,要想真正唱好一部作品时,应先从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入手。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结合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再加上熟练的演唱技巧来完成对作品的表现。这样,我们所唱出的歌声才不至于苍白无力,才可能充满感情、充满生气,才可能打动听众。 歌曲情感的真实与美感是歌唱者的艺术生命,是歌唱者对生活情感的高度概括,加工和升华的产物。只有歌唱者牢牢把握住歌曲的内在情感,才能赋予歌曲以生命,才能点燃观众的激情,震撼观众的心。情感体验越深刻、丰富,把握歌曲越准确,演唱越真挚,感染力越强。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无论作曲家把乐谱写得多么的详尽,用了多少表情 术语,都没有办法完全记录出音乐内在的微妙变化,更没办法记下蕴 含在音乐作品中的种种情感和思绪。要使乐谱中潜藏的生动乐思得到发掘、丰富和补充,这一切都有赖于歌唱者的再创造。瓦乐特曾经说过:“演奏(唱)家的艺术处理和见解越高,他就能更大程度的传达该作

品”。因此,怎样分析理解歌曲的音乐内涵、把握歌曲的音乐情绪、音乐风格和音乐形象,然后确定演唱情绪、歌声音色、形体表演等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准确把握歌曲的内涵任何一首歌曲都是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必然具有特定的音乐风格,表现特定背景下特定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读词与谱,借助音乐和文字,对歌曲仔细品味、细致琢磨,了解歌曲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了解歌曲所要表现的主题及歌曲的音调风格等。尽一切可能去熟悉和体验作曲家生活的时代环境,审美特征、思想追求等。并把自己置身于那个特定环境和场景中。只有对歌曲情感赖以产生的思想和生活基础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后,才有可能更深刻,更准确地领会和把握音乐作品 的情感内涵,才能准确地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风格体系和精神特征。同样,歌者只有把自己置身于那个年代,深切感受那个时代爱国知识分子内心世界,才能表现出苦闷凄婉、茫茫而无处求的心态,才能感受到那种压抑、无处报国的苦闷心境。声乐不只是演唱技术,而更多的是歌唱文化。对歌曲的理解也不要仅局限于歌词表面上,应该深入到它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文化里去。 2、体察品味音乐的律动,钱仁康教授在谈到音乐怎样表现人的情感问题时说“音乐可以用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张弛,和声和音响的色调变化发展,这是任何语言艺术所不能企及的。”人的情感变化在运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强与弱、紧张与松弛、激动与平静的两极分化。其中强与弱的变化体现为力度的要素,激动与平静的变化体现为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