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社会学反思

灾害社会学反思
灾害社会学反思

社会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我们都是社会性动物 1【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类社会具有一种超越其各个部分之和的整体系统性质,这是社会学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的客观依据。 B、社会学是一门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社会行动、社会生活和社会变化的学科。 C、社会学可以帮助我们做一个现代公民,为我们自身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提供方法。 D、社会学是资产阶级学科,与社会主义不相容。 2【单选】下列观点是卡西尔提出的是 A、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将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 B、人应被定义为“社会动物”,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人是一个对理性问题能给与理性回答的存在物 D、人是“有责任的”存在物,是一种道德主体 3【多选题】以下关于社会学的说法正确是() A、社会学中并不存在一种单一的、占统治地位的理论观点。 B、社会学不研究经济问题。 C、学习社会学理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现象。 D、社会学是一门科学,因此只要掌握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就行了。 4【判断题】与心理学相比,社会学更侧重于研究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问题。(错) 5【判断题】社会学概念是法国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正式提出的。() 命运多舛明证其力量所在 1【多选题】曾经在清华社会学系任教的社会学家有() A、费孝通 B、潘光 C、陈达 D、吴文藻 2【判断题】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于2000年重建,距被取缔的1952年相隔已48年。 我的答案:√ 3【判断题】1950年3月,潘光旦在《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中提出主动改造的建议,以期社会学系继续存在。()

我的答案:× 4【多选】以下有关中国社会学的历史不正确的是 A、教会学校对中国设立社会学系贡献巨大 B、费孝通写《社会学系怎样改造》一文,倡议将社会学系的任务明确定位为培养“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所需干部” C、1952年6月院系调整后仅存的两个社会学系是北大社会学系和清华社会学系 D、不少社会学家被划分为右派分子 社会人都应具备的心智品质 1 【单选题】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思想、会选择、能行动的主体,因此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比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更不易研究。 B、社会学的想象力这一概念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C、社会科学并不拥有像自然科学那样一般的、有力的理论。 D、社会学是累积的,通常透过不断检证、否证既有的理论与经验,在此基础上修正、说明并改善原有的社会学的知识。 2【多选题】社会学的想象力适合用来解释以下哪些情形() A、小华与父母很疏远,因为他们外出打工,很少见面。 B、丽丽与同学闹矛盾了,现在心情不好不想吃饭。 C、来自农村的小刚发现大学同学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来自农村的他觉得很不可思议。 D、因为打工子弟学校被拆,乐乐必须离开北京回老家上学,她很不愿意。 3【多选题】科学具备的两项基本要素是() A、解释必须采用理论形式 B、理论的行程需要经验的积累 C、客观性与抽象概念的结合 D、理论必须是系统研究验证的对象 4【判断题】社会学是经验性的,以客观的观察与逻辑的推论为方法的。() 我的答案:√ 5【判断】美国社会学家赖特米尔斯是文化批判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对) 第二章社会学与社会生活 社会学的公共性 1【单选题】社会学导入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严复译介了以下那本书() A、《群学肄言》

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_董才生

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资助项目“当代中国信任社会的制度建构” (项目批准号:06JA840009)。收稿日期:2006-10-28 作者简介:董才生(1964-),男,江苏无锡人,吉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 2007年9月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Sep,2007第39卷 第5期 Journal of I nnerMongolia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 Vol .39 No .5 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 董才生 (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吉林长春130012) 摘 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当代西方社会学在继承古典与现代社会学信任研究的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将信任 作为自己的一个专门研究课题,并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呈现出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三大新趋势,即信任研究的理论自觉性日益增强、范围日益集中以及主题日益具体而系统。这三大新趋势预示了信任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在当代西方即将形成。研究与分析当代西方社会学信任研究的新趋势,不仅将推进社会学信任理论的研究与建构,而且也将为构建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大内在支撑的社会信任提供直接的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文化;信任;秩序;“ 法人组织”;“道德性社团”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18(2007)05-0101-05 许多古典与现代西方社会学家很早就对信任以及与信任有关的现象展开了研究,如迪尔凯姆(Durkhei m )、帕森斯(Pars ons )分别探讨了与信任有关的“社会团结”与“承诺”等现象,而韦伯(W e 2ber )与齐美尔(Si m mel )则直接研究了信任问题。虽然韦伯与齐美尔只是一般而零散地研究了信任的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如信任的基础、本质、类型 与功能等),但他们却取得了许多富有开创性的研 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当代西方社会学的信任 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0世纪70年代,当代西方社会已开始由工 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社会转型使得社会 团结、社会合作等基础受到“侵蚀”,因而为社会 团结、社会合作寻找新的替代物,为社会秩序寻找 新的整合基础成为社会学界的一种新的共识,于 是,信任问题进入了社会学的视野。西方社会学 理论的研究重点也发生了转向,即由过去着重“硬 变量”开始转向关注“软变量”,[1] 即主要聚焦于 文化研究。社会发生的重大变迁的现实激励以及社会学本身具有的对重大社会问题的敏感性与积极关注的品格使得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自然将信任作为自己研究的一个前沿课题。当代西方社会学家对于信任问题的研究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并在短短的20多年的时间里掀起了一股信任研究的热潮。其主要标志是,许多社会学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卢曼 (Luh mann )的《信任与权力》(1979),巴伯(Bar 2ber )的《信任的逻辑与局限》(1983),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 )的《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问题》(1985),祖克尔(Zucker )的《信任的产生:经济结构的制度来源》(1986),科尔曼(Cole man )的《社会理论的基础》(1990),吉登斯(Giddens )的《现代性的后果》(1990)与《现代性与自我认同》(1991),普特南(Putna m )的《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1993),福山(Fukuya ma )的《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1995),佩雷菲特(Peyrefitte )的《信任社会———论发展之缘起》(1995)以及米斯兹塔尔(M isztal )的《现代社会中的信任:社会秩序基础的探求》 (1996)等。从以上这些当代西方社会学家的信任研究成

关于信任的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文献综述 概念界定 信任 在社会科学中,信任被认为是一种依赖关系。信任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关系,是行动者通过对人对物的认知累积、在互动过程中面对风险或困惑时的选择,是一种冒险、投资、期望或判断,发源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并变化于复杂的社会结构之中。 韦伯:特殊信任-普遍信任 齐美儿:坚信 卢曼:人际信任-制度信任 政府信任 政府信任是公众在期望与认识之间对政府运作的一种归属心理和评价态度,政府信任高低的原因在于公众对政府的认知与公共期望之间的落差大小。 腐败 腐败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它对公共权力滥用,对公共职位的失职,而是将其视为是对于社会法律法规和道德原则的违反和背离。因此,腐败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越轨行为,这是一种个人或群体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违反社会中法律法规及道德原则,不合理使用自身所掌握的公共资源,为自己或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同时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其行为主体就是掌握公共权力和资源的公职人员。 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 国外对政府信任的研究的主要着手点是腐败,8篇外文文献中有6篇直接研究腐败现象,探讨腐败行为对政府信任的影响;1篇研究丑闻对政府和制度的侵蚀作用;1篇研究特定环境下教育对制度信任的影响。 国外研究的注意力通常集中在腐败带来的负面效果。L Ionescu(2013)认为,腐败对人际、政府和机构间的信任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对宏观和微观经济也有着潜在的影响,制约了GDP的增长以及福利的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进行。丑闻是腐败的派生物,丑闻对于政府和政治机构同样有着强烈的侵蚀作用,作用形式为降低对政治家和领导人的看法。Shaun Bowler和Jeffrey A. Karp(2004)通过对美国和英国数据的分析,将公共机构的评价与机构本身的行为联系起来,通过建立公共评价模型与英国数据的模型进行对比,得到更为广泛的结论,丑闻是导致政府信任程度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Park H 和Blenkiasopp J基于在韩国收集到的数据作了透明度和信任在政府腐败与公民对公共服务满意度间关系和发生的作用的研究,指出腐败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通过透明度和一定程度上的信任调解。 更多的学者通过地区性的腐败现象说明腐败对于政府信任的影响。Juha Tapio K??ri?inen在16个欧洲国家中进行了经验观察,旨在找到公众对警察信任程度产生差异的背后的原因,认为社会资源投入公共秩序和安全领域的程度的提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社会学反思

现代教育技术的教育社会学反思 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十三中学迟善波 【摘要】:在肯定教育技术给教育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现代教育技术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抑制人的创造性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与人的个性发展不存在完全正相关;网络技术引发的社会问题;媒体的教学方式和认知心理学理论存在着冲突;现代教育技术易产生对事物的不完整的认知和错误的世界观。 【主题词】: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远程教育技术网络教育社会学 中小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教育教学中有两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词:素质教育(q uality education)和现代教育技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后者是实现前者的最有效的手段和最时髦的途径。《中国教育报》设立“制高点——现代化教育技术”栏目;陈至立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文中强调“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投入”“使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为素质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笔者经过多年的中学教学实践,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在给中小学教学带来革命性变化的同时,也暴露出它的负面影响。本文意在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来阐述现代教育技术给当代教育带来的缺憾。 (一)教育技术的定义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学会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 mmunication)是对学习过程和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我国著名学者李克东教授认为:“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社会学原理复习完整

社会学原理(2018上) 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5分) 简述题(每小题6分,30分) 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社会学概念的基本内涵 含义: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等基本规律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具体社会科学,是社会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社会运行论) 首次提出:1838年,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社会学之父”) 糅合(社会哲学)——独立(研究社会现象) 哲学思辨——实证研究(实证知识) 一般社会哲学——专门具体科学 2.社会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1)提出和界定问题 (2)回顾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3)进行研究设计:研究路径、方法与具体计划 (4)收集数据、资料 (5)整理和分析资料 (6)阐明研究发现:新发现及其解释 (7)得出研究结论:概括性、完备性与有效性 (8)发表研究成果 3.社会互动概念的基本内涵 是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在特定情境与背景下通过信息传递而

发生的具有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 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日常生活现象;人性、自我和社会都是在社会互动中形成的 4.社会网络概念的基本内涵 是社会行动者(个人、群体、组织乃至国家)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是社会关系的交织 在社会网络中人们共享某些社会资源或观念,但关系一般不如有组织群体那么严格、规范社会网络具有多重性与交迭性 5.社会分化概念的基本内涵 特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角色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角色的过程;是社会差别的历史动因 6.社会保障概念的基本内涵 含义:就是政府通过立法,社会团体、社区等通过政府授权,以现金、物质、服务等形式,向因精神和生理残疾、年老力衰、意外伤亡、失业、多子女负担者以及他们的家属,提供旨在维持他们最基本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 有的国家在上述基础上,另外提供一些面向全民的福利设施、服务和物质资助 意义:有助于平等、公正、稳定、社会发展 7.社会角色概念的基本内涵 与人们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规范与行为模式,是人们对特定身份人士的行为期望,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8.科层制概念的基本内涵 (1)指组织内部职位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遵章办事的结构模式和管理方式 (2)是韦伯提出的一种理想类型的组织结构模式,也是现代社会组织的典型设计方式 (3)主要特征:明确的分工;明确的职权等级、明确的规章制度体系;公私关系分离;为事

浅析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

浅析中国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 摘要:信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之一。研究信任、探索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信任结构,构建一种适合当今社会发展的信任模式,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我国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既不是完全普遍主义,也不是完全特殊主义,而是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以血缘、亲缘为中心,以实用理性为内核,以差序、差等为结构,具有边界弹性和“两极性”的关系主义信任模式。 关键词:传统社会;信任模式;本土化 西方学者在论述中国的传统信任模式以及信任对我国社会心理和社会 结构的影响时,往往将中国的传统信任模式归结为是血缘性、情感性、人格性的特殊主义信任(特殊主义信任是指以血缘、亲缘、地缘等先赋性的社会关系为基础而展现信任倾向和信任行为的信任模式)区别于建立在信仰、业缘、契约关系基础上的普遍信任。特殊主义的信任总是与不信任相伴而生,即人们只信任“自家人”、“熟人”,而不信任“外人”、“陌生人”。这种信任是狭隘而排他的,人们天生就把他人划分成了“局内人”和“局外人”,并且从根本上对这两种人采取不同的信任态度。这种态度导致特殊信任模式下的信任半径狭小、信任关系单一、固定。从这一概念出发,韦伯、汉密尔顿、福山、高伟定等学者都认为中国是一个典型的特殊主义信任的国家。 这种对中国社会人际信任的分析以及基于这一分析而做出对中国社会 的判断,虽然在抽象层面上回答了我国传统社会的信任模式及其特征,但是我们也应看到这一回答遗漏了中国文化背景中的几个核心词汇:关系、实用理性、“推”、整体性等,从而表现出一种静态性、偏颇性。为了更好地说明中国社会人际的特殊主义信任的“特色”,下面我们将结合以上核心概念对我国传统的信任模式进行分析。 一、关系本位的信任架构 在进行中西方社会人际信任对比和讨论彼此之间的差异时,很多西方学者都没有脱离西方个人主义的文化背景来理解中国文化中的“关系”以及由关 系所产生的信任,没有对中西文化中关系的不同内涵及运作模式进行区分,从而导致了对中国社会人际信任的理解的偏差。 为了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社会中“关系”的差异,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学者

评价与反思学习社会学的价值(一)

评价与反思学习社会学的价值(一) 内容摘要]通过对社会学概念的探索,并提出来学习社会学的价值,虽是个别的例子,但具有一定普遍性,也可以说由特殊推至一般,也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性的群体的心理现象进行一番探讨研究。社会学赋予了我们开阔的视角、丰富的知识储备、注重实践与反思的学术气质以及宽容的胸怀和热爱生活的态度。但本人同时又对于学习社会学的价值的困惑的反思,认为社会学也并不是一群人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得出来的,强调不能忽视实地的调研,因为社会学理论大都是从实际社会现象或是生活之细节中抽象出来的。关键词]评价反思社会学价值在上海师范大学,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少研究生学习社会学往往不是在本科学习社会学专业。对我来言,我是学教育评价与研究的,提出来学习社会学的价值,虽是我个别的例子,但具有一定普遍性,也可以说由特殊推至一般,也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性的群体的心理现象进行一番探讨研究。是这样的,在没有学习社会学这门课之前,曾经常与三两好友一起探讨社会学,但也不是什么标准的学术交流,只是一点爱好。学习社会学,是我自己作主的一件有趣的事,缘由其实很简单——我在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角色、使命……为了这个的选择,自己坚持学习了社会学半年。期间,经历过一些荣辱与苦乐,经历过不少无奈与尴尬,然而自己却对这个学科还是有许多迷惑,并且欲罢不能了,我想应该是这个学科的魅力使然吧?虽然时间不长,但还是将一己之见“公告天下”,学识浅薄,且不把它当作标准的学术交流,聊聊也无妨。一、何为社会学在中国,社会学仍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当然,中国社会学的起步并不算太晚,只是在文革期间被中断了,而恢复之后的中国社会学,影响力虽然在逐渐增强,但终究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于是,每当我和别人谈起社会学,十有八九那人会问我,社会学是学什么的……社会学是学什么的?真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别看它是关于这个学科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然而它却是这个学科最难回答的问题。所谓“有多少个社会学家,就有多少个社会学定义”,此言不虚,就我看的一些书籍,可大致有如下看法:(一)有侧重以社会(整体)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有孔德、斯宾塞、涂尔干、马克思、费孝通等。社会学大家涂尔干曾经说过“人们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社会就不可能有社会学……”。还有,如认为社会学是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治和乱、盛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由以达到治的方法和规律的学问.(严复《群学肄言》1903);社会学是研究现代社会运行和发展的规律性,特别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规律性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郑杭生)。认为社会学与历史唯物论一样是研究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我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者李大钊、瞿秋白、李达等均持此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整体及其规律性。费孝通:“社会学是从变动着的社会系统的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来研究社会的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的、边缘性的社会科学”。一般都可看到“秩序和进步”、“运行和发展”、“结构和过程”这样两个方面。(二)有侧重以个人、小群体及其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代表人物有韦伯、澳德、吉丁斯、孙本文、龙冠海等。“以社会学为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孙本文)“是在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中的人”(台湾学者龙冠海)“社会学应该着重研究人的社会活动的固定化过程和固定化形式”(庞树奇)。(三)还有一种类型的观点,认为社会和个人相统一。1、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社会又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马克思)“学群说”,即认为社会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群科学,一个科学群”;如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2、“问题说”,即认为社会学是研究社会问题的;3、“剩余说”,即认为社会学是一门“剩余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其他社会科学不研究的“剩余领域”;4、“调查说”即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调查研究的学科,是一种方法科学。5、“未定说”,即认为社会学的对象现在还没有确定。前二种肯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的独立性,后三种否定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经典社会学大家涂尔干曾经说过“人们没有意识到,如果没有社会就不可能有社会学……”。的确,在这点上大多数社会学家达成了共识。但是,社会又是什么呢?很难有人能够用一两句话来概括清楚,甚至,有的人活了一辈子也许也很难将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社会学何以可能:论布迪厄社会理论的建构 * — 兼评《实践与反思》一书的理论视野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刘拥华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是当代社会学理论发展不可绕过的重镇,也是自雷蒙·阿隆以来法国思想界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在其长达近乎半个世纪的学术生涯中,集合经验研究与理论研究于一身,孜孜不倦地追问实践的逻辑与社会科学潜沉下的本质,进而,质问社会科学对象建构的虚幻性与欺骗性。长期以来,他致力于在其学术研究中,发展一门基于批判的反思性社会学。反思社会学抛弃了实证主义虚假旁观者的态度,也拒斥了学科中长期存在的二元分划的“学院式”的研究与思径趋向。并且,还给予这样一种分类图式以经验与理论上的反思,提出了在实践中把握实践的逻辑以及在实践中建构反思性的实践社会学。在反思社会学中,人文主义研究与人文主义关怀以及社会批判的维度闪现着耀眼的光芒,这是布迪厄有意为之,也正反衬出反思社会学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理解社会学以及现象学与常人方法学的区别之所在。在下文中,我们将会有具体的论述。 一 自社会学创始以来,基于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之争就一直沿续下来,并且演变成为这一学科基本的学科资源与学术链条中不可回避的话语。甚而至于,如果要成为一位出色的社会理论家,而没有在这一话语中有所建树,或者说没有参与到这一话语的场域中来,似乎就不可能在理论界有太多的立足之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社会学首先是作为与哲学等传统学科相区别的新兴学科而出现的,相区别的本质在于学科所立基的方法论基础,也就是孔德所倡导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后经迪尔凯姆等人加以完善,从而在学科中确立了主流地位[1];第二,正因为如此,社会学学科比之于传统优势学科,不但在方法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在社会生活的话语体系中的地位是非常薄弱的,社会影响力不强。而增强学科影响力的途径之一,就在于梳理自身的方法论体系并与其它优势学科展开积极的沟通与对话。布迪厄理论的建构,首先也正是基于对这些早已存在的理论进行解读并进而展开批判的基础上开始的。 作为社会学的创始人,孔德从反对形而上学传统出发,立志建立一门客观的、正确认识社会现象的科学,他将之称为“实证社会学”。孔德为社会学确立的实证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方法为模本,直面具体的经验事实,以观察、实验和对比等为手段把握社会现象间的联系,排斥价值评价和理想要求,追求客观、正确、有实际用处的实证知识。区别于形而上学传统,实证原则是在19世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课后练习题1-7章整理

课后练习题 1.0导论 一、解释下列概念 1. 文学理论 2. 本质主义 3. 文学的自主性 4. 文化研究 二、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文学理论?它和文学批评、文学史的关系如何? 2. 如何理解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法? 3. 应该如何理解文学与文学理论的自主性问题? 4. 请举例说明市场与文学自主性的关系。 5. 什么是文学理论知识的历史性? 6. 什么是文学理论知识的地方性? 7. 福柯的事件化理论和布尔迪厄的反思社会学理论对于我们理解文学理论有什么启示意义? 1.1什么是文学 一.解释下列概念: 1. 文学 2. “缘情”说 3. “文笔”说 4. 文学性 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文学概念的特殊性表现在哪里? 2. 在中国的早期文献中,“文学”ー词主要指什么? 3?为什么说“纯文学”的概念只是ー种历史的建构? 4. 卡勒说:“文学就是ー个特定的社会认为是文学的任何作品。”你如何理解? 5. 在中外文论关于文学特性论述中,有哪些相对的共识? 1.2文学的思维方式 一、解释下列概念 1. 形象思维 2. 虚静 3. 神思 4. 妙悟 5. 迷狂说 6. 灵感 7. 酒神精神 8. 想象 9. 无意识

10. 白日梦 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什么是文学思維?文学思维有哪些基本特征? 2. 什么是形象思维?它与科学思维及哲学思维有何联系与区别? 3. 什么是“虚静”?什么是“神思”?二者的关系如何? 4. 如何理解“苦吟”和“妙悟”?二者的关系如何? 5. 怎样理解“迷狂说”与“灵感论”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6. 什么是酒神精神?它与文学思维有何关联? 7. 什么是“灵感思維”?如何理解“灵感”在创作中的意义? 8.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对我们理解文学思维有哪些启示和局限? 1.3文学与世界 一、解释下列概念 1. 摹仿说 2. 镜子说 3. 现实主义 4. 浪漫主义 5. 结构主义 6. 解构主义 7. 言志说 ニ、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摹仿说”如何雄霸西方文论两千年? 2. 现实主义的思想要义是什么? 3. 浪漫主义如何看待表现问题的? 4. 自然主义与唯美主义文论的差异何在? 5. 结构主义是如何“否定”文学再现世界的? 6. 中国古代文论如何理解文学与世界的关系? 8. 如何从间性、交往、对话理论理解文学与世界的基本关系? 1.4文学的语言、意义和解释 一、解释下列概念 1. 言、象、意 2. 以意逆志 3. 阐释循环 4. 樹味 5. 意境 6. 能指与所指 7. 召唤结构

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反思

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反思 摘要:自社会学创立之初,中国也随后积极地加入了社会学的学科研究行列中,并在当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由于新中国发展过程中的曲折性,国内的社会学研究始终与世界的主流研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国内三代社会学家努力提倡的“社会学本土化”愿望中,社会学真正的本土化标志应该在于理论的本土化。但目前中国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历史发展的境遇和学科理论发展的逻辑中寻找突破口,应是新时期我们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反思新路径。 标签:社会学理论;本土化;路径;历史境遇;人性和社会情境 “社会学”一词自1838年孔德提出,迄今已经形成了普遍性共识的学科。社会学发源于欧洲,在知识的传承与学术积累的背后,欧洲的社会学理论仍具创新力和世界引导力,欧洲的学者仍然引领着世界社会学开创初的理论情怀。但在这股思潮对社会存有较大影响力的背后,仍有一些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揣摩的问题。 自社会学创立之初,中国也随后积极地成为世界社会学的一极。在很大的程度上,学科的发展是与当时中国国情相匹配的。如果将严复1895年在天津《直报》发表的著名论文《原强》等文章作为中国社会学的开端,那么有些学者认为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历史形态:国外社会学理论引进、吸收、消化过程和综合、转换、创新过程[1]。在这两个形态的发展历程中,“社会学本土化”的倡导已经历经了三代学者们的努力和耕耘,它的概念也历经了“中国化”、“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2]三种形态的发展,但目前学界比较统一的用法还是较偏向于“本土化”。本土化其实是指吸收内、外的合理思想与中国的社会实际结合,增进社会学对本土社会的认识和在本土社会的应用,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方法的学术活动和学术取向[3]。那么中国社会学自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的“社会学中国化”运动是否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呢?其实,中国目前取得的各方面显著性成果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国社会学已经在走本土化的路径,社会学真正的本土化标志应在于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目前中国的学术界发展出了一些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雏形,这些成果在不同层面上有效、合理地解答了中国社会现实问题以及学科发展的知识延续问题,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共识。但将中国的社会学与起步和发展差不多的美国社会学进行对比的话,中国社会学理论的本土化路径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重新思考或再反思的东西。 一、社会学理论本土化发展的历史境遇对照 在社会学理论本土化的历史境遇上,如果我们抛开意识形态之间差别的话,20世纪初的美国社會学理论和中国社会学理论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两国都属于学科的后发展型国家。随着以后的学科实践发展,中国和美国各自都拥有自己的本土化理论路径,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境遇阶段。在此,我们可以采取“差序时间划分”,将社会学理论本土化各自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中期和后期(如下表所示)。

评价与反思学习社会学价值

评价与反思学习社会学价值 内容摘要通过对社会学概念的探索,并提出来学习社会学的价值,虽是个别的例子,但具有一定普遍性,也可以说由特殊推至一般,也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性的群体的心理现象进行一番探讨研究。社会学赋予了我们开阔的视角、丰富的知识储备、注重实践与反思的学术气质以及宽容的胸怀和热爱生活的态度。但本人同时又对于学习社会学的价值的困惑的反思,认为社会学也并不是一群人坐在屋子里苦思冥想得出来的,强调不能忽视实地的调研,因为社会学理论大都是从实际社会现象或是生活之细节中抽象出来的。 关键词评价反思社会学价值 在上海师范大学,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研究生学习社会学往往不是在本科学习社会学专业。对我来言,我是学教育评价与研究的,提出来学习社会学的价值,虽是我个别的例子,但具有一定普遍性,也可以说由特殊推至一般,也可以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性的群体的心理现象进行一番探讨研究。是这样的,在没有学习社会学这门课之前,以前常与三两好友一起探讨社会学,但也不是什么标准的学术交流,仅仅一点爱好。学习社会学,是我自己作主的一件有趣的事,缘由其实很简单——我在这个社会是什么样的角色、使命……为了这个的选择,自己坚持学习了社会学半年。期间,经历过一些荣辱与苦乐,经历过很多无奈与尴尬,不过自己却对这个学科还是有很多迷惑,并且欲罢不能了,我想应该是这个学科的魅力使然吧?虽然时间不长,但还是将一己之见“公告天下”,学识浅薄,且不把它当作标准的学术交流,聊聊也无妨。 一、何为社会学 在中国,社会学仍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当然,中国社会学的起步并不算太晚,仅仅在文革期间被中断了,而恢复之后的中国社会学,影响力虽然在逐渐增强,但终究还是受到一定的限制。于是,每当我和别人谈起社会学,十有八九那人会问我,社会学是学什么的……社会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 人物简介 霍曼斯(George Casper Homans,1910—)美国社会学家,社会交换论的代表人物之一。生于波士顿。1932年毕业于哈佛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39—1941年任大学讲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美国海军服役。1946年回到哈佛大学,转入社会学系,1953年任社会学教授,1967—1970年任社会学系主任。1963—1964年任美国社会学会主席。他早期受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强调小群体研究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中的行为变量,如活动、交往和情感三者的关系,为交换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期,他强调人和人的动机的重要作用,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交换过程,把社会学的研究还原为微观的社会心理研究。他把社会看作是个人行动和行为交换的结果,社会结构是个人行为的集合,因而个人行为应成为社会学研究的最高原则。霍曼斯的社会学思想被称为行为主义交换论。 社会学家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任何人际关系,其本质上就是交换关系。只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精神和物质的交换过程达到互惠平衡时,人际关系才能和谐,而且只有在互惠平衡的条件下,人际关系才能维持。 一、背景 2O世纪4O年代以后,帕森斯的功能主义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社会学界占据着绝对统治地位,适应美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帕森斯把社会看成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由AGIL等四个有机部分构成,其中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占据一定的结构、承担相应的角色、发挥各自的功能。这正如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所说:“在二战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整个世界的社会学都为美国社会学所主宰,社会学理论中深深地埋下了帕森斯的印记”。 然而,社会结构和功能如此的完美性忽视了社会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的丰富性特征.因而往往也就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理论,显然不符合20世纪6O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社会现实,这种理想主义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所构造的“理想类型”引起了社会科学家们的严重不满。其情形诚如吉登斯所言:“现在回过头来看。帕森斯的思想享有的声望未免太高,因为他那种抽象、含混的风格引起许多人的麻烦。”所以,反思社会学功能主义研究理路、寻求社会学方法论突破、构建真正能够反映和把握社会现实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就成了帕森斯以后社会学家的共同心声。因此,针对帕森斯整体主义方法论。6O年代初,以心理学为基础的个体主义力法论自然就应运而生,霍曼斯便成了开路先锋。 二、理论来源 按照恩格斯的理解,任何一种社会科学理论都是“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基础上的理论思维”,它总会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来源。总体上看,霍曼斯交换理论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 霍曼斯的交换理论深受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的经济思想的影响。斯密在《国富论》中认为,商品之间的交换是自古到今一切社会、一切民族普遍存在的经济社会现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参加交换的各方都期望从中获得报酬或利益,也就获得是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这是人类的本性,它“为人类所特有,而在其它动物中是找不到的。”马克思也认为,物质交往是物质生产得以实现的前提.物质生产从来就是社会性的生产,它必须以许多个人共同活动为前提,而这种共同活动只有通过物质交往才能实现。所以,离开了物质交往不可能有物质生产。马克思恩格斯说:“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生产力“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能成为真正的力量。”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更是直接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只要“有5O%的利润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就敢冒受绞刑的危险。”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社会中最常见的商品开始,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的交换关系得出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由物质商品结构分析出社会结构。霍曼斯发展了斯密和马克思的这一思想。认为交换不仅仅产生经济关系,交换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交换产生整个社会关系,并由此形成社会结构。 文化人类学家的交换思想 l9世纪末2O世纪初欧洲产生了一大批文化人类学家,尤其是弗雷泽、马林诺夫斯基以及莫斯等人对初民社会中形形色色的经济社会交换研究深深地影响着霍曼斯。弗雷泽认为,社会交换包括职位的交换,而这种交换也与宗教仪式、文化习俗息息相关。意大利阿里奇亚内米湖人为了获得祭司职位必先破坏自己前任祭司所保护的橡树树枝后再杀死他就是一个奇特而很有说服力的例子。马林诺夫斯基认为特洛布里安人的礼物“大多数是要求回偿的,只有丈夫定期给妻子的礼物却是无偿的”。然而马塞尔·莫斯研究表明原始人之间礼物的馈赠都是以回礼为前提的,丈夫之所以送礼给妻子其实是因为妻子向丈夫赠送了自己的肉体使丈夫得到了性的满足。而且,原始人之间礼物的交换“不是以个体而是集体之间互设的契约和义务为条件的”。礼物的交换品种很多,包括“仪式、宴会、妇女”等。“财富交换仅仅是其中的一项”,这样的自愿交换形成了初民社会的基本形态。文化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研究使得霍曼斯坚信交换是所有社会普遗存在的一种现象,人类不仅能够进行简单的经济上

社会信任度低的根源在哪

社会信任度低的根源在哪 文/叶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显示:目前,中国社会的总体信任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60分的信任底线。人际不信任进一步扩大,只有不到一半的调查者认为社会上大多数人可信,只有两到三成人信任陌生人。从行业和部门来看,人们对商业、企业信任程度最低;同时,不同群体间的不信任也在加深和固化,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社会关系的不信任程度也在进一步加深。此报告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 在我看来,导致信任度跌破底线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市场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深化,中国社会逐渐由注重亲情关系和地缘关系的熟人社会转向为追逐利益为根本目的的陌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里,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一旦违约,就会被贴上道德的标签,被迅速传播,在未来的很长时间内都有可能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可能“永世不得翻身”,违约成本太高。因此在熟人社会一般不会违背基本的道德规范,也会遵守基本的契约关系。但是陌生人社会则变得不同,人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大,人的流动率大大提高,即使违背了基本的道德规范,还可以改头换面在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开始。相比较熟人社会,现代社会的违约成本太低。从这个角度看的话,信任度下滑也是可以容易理解的事情。 2、五四革命的激进,传统文化被一概否定,对外来文化一概赞扬,陈独秀曾表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那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这种做法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度中断,使得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有了很大的裂痕;文化大革命更是五四革命的一种延续。反传统的思潮,使得传统中的各项权威,不能说是完全崩溃,但已经非常薄弱。在传统文化的丢失以及西方文化的冲击下,现代中国人失去了方向,失去了本该具有的敬畏之心,原有的各种道德规范荡然无存。 小平同志的“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理论,主观上是想带领大家走出贫苦的局面,但客观上鼓励大家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大家只看结果不看过程,只看你有没有取得成功,不看这个过程中你是否遵守法律、程序以及道德。很多地方的“笑贫不笑娼”就是典型。这是非常可怕的,原因在于当人的私欲得到充分扩展的时候,这个社会的GDP 不可能不向上走的,经济不可能不繁荣的;但问题在于这种发达或者繁荣能持续吗?人之所以是人,不仅仅具有动物的肉体,还具有动物所不具备的灵性及道德。当灵性及道德消失的时候的,人已经不是人了,人就是动物,人比动物还可怕。动物吃饱了就不再觅食,人吃饱了还有各种欲望,还会无限度的索取。在这种环境下,人人都是加害者,人人都是受害者,信任度低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3、社会的剧烈变化、利益的重新分配,社会阶层的重新划分和差距的加深,社会上充斥着广泛的不满情绪。在利益分配的过程中,如果存在利益分配的问题,利益受损者会通过各种

性别表演与反思社会学

作者简介:林本,在读硕士,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2008级,福建·厦门。邮政编码:361005 文章编号:1672-6758(2010)04-0104-3 性别表演与反思社会学 林 本 摘要:布迪厄为后现代女性主义研究者提供了反思社会学和惯习等学术理念和社会学方法,试图通过对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表演理论的解读和释疑来发掘布迪厄对女性主义社会学的贡献。 关键词:布迪厄;朱迪斯·巴特勒;性别表演;反思社会学;惯习中图分类号:C912.1文献标识码:A 一 布迪厄与女性主义社会学 波伏娃在《第二性》曾有知名洞见 :“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毋宁说是后天形成的。”显然,对波伏娃来说,人的生物差异并不决定人的社会差异,重要的是人的社会 性别—换言之, 男人和女人的分别是人类文明或父权制所建构的结果或“本质” 。与女性理论家的结论相似但研究视角不同,布迪厄试图从惯习和前反思经验的角度,从被知识传统历来驱逐的身体着手,更深入地对社会建 构的性别进行微观分析 。“社会世界把身体构造为性别现实及性别观念与区分原则的占有者”。换句话说,布迪 厄着力于披露男性社会的“身体化政治” 。他坚决地反对性别本质主义的论调,他认为从性别的生理方面为社 会性别的差异提供注解,这无疑是虚妄之谈,是男性中心社会“将统治关系纳入一种生物学的自然中,将这种关系合法化,而这种生物学的自然本身就是一种生物化了的社会构造。”若是认为男性支配的性别分工和性别角色是依据性别的生理特征安排的话,那么,这显然是一种竭力使统治合法化的更阴险的论调。 布迪厄对性别统治的研究早已得到女性主义的关注。托里尔·莫伊(Toril Moi )认为如果女性主义理论仅滞留在文本阅读层面, 而未能联系文本和社会历史、生产条件两个层面研究的话,女性主义的政治批评和文学研究将严重受挫。布迪厄的社会学方法强调文本的意义来 自文本之外, 也就是说,解释文本的关键是进入历史构造过程之中。关注社会历史的微观社会理论,无疑为女性 主义解决唯文本是瞻的理论困境,显示了极大的吸引力。权力分析在当今批评理论中,并不是新东西,无论马克思主义批评、福柯知识考古学及对疯癫和理性的分析,或者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都提出了权力分析的一般性理论。布迪厄的社会学分析有别于其他批评理论之处在于,他独到地对符号权力做出了微观分析,他可以深入到学校课堂里,从学生的选课,教师的评语,从女性身体姿势、行走的步伐,装束打扮,甚至女性热衷于闲话碎语(gossip )等细密的生活惯习,从日常生活似乎沉闷而单调的诸多细节出发,最后牵出符号权力隐藏最深的运作肌理。 布迪厄的方法使得女性主义批评者能够超越传统的个人/社会、私人/公共的划分。布迪厄的分析路径和分析手法,启示他们彻底地质疑这些区分的合法性,进而在 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寻觅和清扫权力的痕迹。除此之外,布迪厄在整个社会学领域里掀起的方法论和认识论的反 思,也极为深刻地震动着女性主义批评。布迪厄质问常规的社会学研究者置身于研究对象之外的所谓客观、远 距离观察的科学性, 进而反思和研究建构研究对象的方法本身,反观研究者的研究兴趣、惯习和研究者处身其中 的知识场域的关系。一系列革命性的反观自省不仅可以惊醒知识界根深蒂固的男性中心主义的幻梦, 使知识生产者从性别建构和支配关系的古老神话中觉醒,同时,这种理论姿态和方法,无疑为女性主义分析打开新的批评空间,使他们穿越权力运作的前台和后台、文本和身体、语言和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 藉由布迪厄、福柯、德里达等学者创造的学术利器,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思潮内部的构成论者放弃了有可能落入男性中心主义圈套的女性解放的具体目标,而将激进的批判锋芒指向了社会意识、思维习惯、人的主体性以及男权思想对女性主义的影响等等,可以说,女性主义激进的价值取向与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追求真正做到了完美 的契合。在构成论的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中,美国女性主义政治学家朱迪思·巴特勒以最激进、最前卫的理论 姿态,成为了西方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最前沿的代表人物。 二 朱迪斯·巴特勒和“性别表演”理论 巴特勒对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的探索建立在传统女性主义理论的批判继承之上。和波伏娃一样,巴特勒重视揭示性别的建构性质及其机制,她指出主体的性别身份—无论是生理性别(sex )还是社会性别(gender )—并不是制度、话语、实践的原因,而是它们的结果,也就是说,不是主体创造了制度、话语、实践,而是它们通过决定主体的生理性别、社会性别和性欲倾向而创造了主体。 正如乔纳森·卡勒(Jonathan Culler )在 《论解构》(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中引 用尼采的那个例子:当一个人感觉到痛,可能会发现一根针,这说明针是引起痛的原因,因为在时间先后关系上针是先于痛的。而尼采却认为,这忽略了人们既有的对“痛”这一效果/结果的认知在发现“针”之先这一事实。尼采的这个态度即是认为,很大程度上,人们在生活中悬置了一些先在的定义,感觉,因此才会做出这样半吊子的“因果结论”。同理,巴特勒认为,所谓生理的“性别”决 · 401·第10卷第4期2010年8月 鸡西大学学报 JOURNAL OF JIXI UNIVERSITY Vol.10No.4Aug.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