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运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概况

第一章 运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概况
第一章 运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概况

第一章运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概况

1.1 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立项及主要规划内容

运城市地处华北平原的丘陵地区,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处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之中,是山西省、陕西省和河南省三省经济联系的纽带,也是山西省西南部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近年来,运城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进展,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为了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建设,优化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转效能,提供安全、高效、经济、舒适和符合环境保护的交通条件,在运城市新一轮总体规划编制之际,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受运城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在运城市建设局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结合运城市道路建设的实际需要,特编制“运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以此作为与“运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和配套的重要的专业规划,满足土地使用对交通运输的要求,发挥城市道路对土地开发强度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运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目标和水平;

(2)确定城市道路交通综合网络布局、城市对外交通和市内交通的客货运设施选址和用

地规模;

(3)确定各级城市道路红线宽度、横断面形式、主要交叉口的形式和用地范围,以及广

场、公共停车场、桥梁的位置和用地范围;

(4)进行新建道路的竖向规划设计;

(5)提出分期建设与道路建设项目排序的建议。

1.2 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原则和方法

运城市作为山西省西南部的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独特的地理区位,便捷的对外交通、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较发达的市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等诸多发展优势。新世纪之初,正是把这些优势转变成为现实的重要契机,以最小的代价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创建安全、环保、优美舒适的城市环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运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1.2.1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原则

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大动脉和骨架,为了更好地适应运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促进城市整体的长远发展、实现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的总目标,在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和建设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道路运输经济

包括两个方面:道路工程综合费用的经济和在道路上交通运输费用、时间的节省。道路工程综合费用的经济包括:工程建设、改造和维护费用。交通运输费用、时间的节省方面包括:道路等级越高、线形越好则交通运输费用和时间就越省。但道路等级越高则工程建设和维护费用也越高。

在规划中,通过实地调查,对全市道路根据交通需求划分等级,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个等级。合理发挥各级道路的综合经济效益。

(2)通流畅、安全与迅速

交通流畅是指在保证通行能力的情况下交通畅通、不发生交通堵塞;良好的道路条件可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提高道路的行驶车速从而提高汽车的营运效率。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做好道路工程规划。

(3)注意环境保护与造型协调

道路交通对城市环境影响较大因素是汽车尾气产生的大气污染和汽车行使造成的噪音污染,减少道路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从道路环境绿化和路面结构设计方面考虑。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美的环境可使人们心情舒畅,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对于有些运城历史上留下的文物古迹(如盐湖禁墙)也加以保护,不至于因修建道路而遭到破坏。

(4)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在现有交通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地预测未来的交通发展趋势,规划的目标除满足规划期限内的交通需求外,还必须留有一定的发展余地,满足未来人们对道路交通的更高要求。(5)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充分考虑总体规划和现有地形条件,对道路设计的各项设计参数都有明确规定,使规划设计文件对今后的管理和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6)与有关规划密切协调

本规划依据总体规划及近年来规划实施中的反馈进行深化,不对路网进行大的调整,以保持规划工作的连续性。在路网调整的过程中,对于线路走向需要较大变动的道路,均到现场进行实地踏勘,既考虑道路线形的合理性,也兼顾其他各个方面的利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本规划充分考虑了其它专业(如市政管线、景观绿化、公交、交通管理、环境保护等专业)对道路工程设计的要求,合理地确定了道路的各项设计指标。

1.2.2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的方法

城市道路工程专项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完成基础上的专项规划,需腰带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工作,应遵循如下工作方法和步骤:

㈠资料收集与调查

资料收集:包括总体规划、各项专项规划、详细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运城市总体概况等资料。

现状调查:机场、火车站的现状及规划资料;现状路段、路口交通量观测、现有交通设施使用情况;对外交通现状;各种交通工具保有量;公共交通系统和交

通管理现状等。

㈡分析研究

基础资料分析:现状道路交通状况、与道路相关的各项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资料分析。

交通分析:现状交通分析、机动车交通量预测、交通量遭到路网上的分配。

路网分析:城市结构形态和规划道路网的分析、对外交通和城市出入口与规划路网分析。

㈢规划方案设计

城市道路网规划

道路横断面设计规划

道路竖向设计规划

典型交叉口控制性规划

典型交叉口交通渠化设计

停车场分布规划

城市出入口交通规划

城市广场规划

公交线路网规划

典型公交线路港湾停车站设计

1.3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状况

1.3.1运城市总体概况

1.3.1.1地理位置

运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10。15’~112。04’,东连太行山脉与晋城市的阳城、沁水两县接壤,北至吕梁山南麓与临汾市的翼城、曲沃、侯马、乡宁三县一市毗连,为黄河中游的华北黄土高原,属大陆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400mm,年平均气温13.60℃。无霜期207天左右。市域范围内地形以平原为主,部分为山区和丘陵。西靠黄河,南依中条山,全市总用地面积为13968km2,约占山西省总面积的9%。截止2001年,总人口为484.9万人,市区(盐湖区)建成区用地面积为24.8km2,人口为27.3万人。

1.3.1.2历史沿革

运城,据考古与史籍记载,大约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群居从耕。四千二百年前,尧“定九州贡赋”,属冀州。后“禹践天子位于安邑”,全境为畿内。西周时安邑、解梁同属晋,战国时归魏,魏都安邑。

秦置郡县,安邑为河东郡治所,解梁属之。

西汉安邑为河东郡首县,始置接县。

魏、晋因之。

北魏、西魏,解县先后更名安定、南解、绥化、虞乡;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安邑南北分设,是境为北安邑。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69年),安邑县兼置虞州,隋大业初(公元605年),罢州为县。义宁元年(公元617年),置安邑郡,领安邑、虞乡、夏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罢郡复置虞州,解县复名而属。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复名安邑县,隶河中府。

宋,安邑县属解州,隶陕西路河中府。

元复名解州,安邑仍属之,隶平阳路。元贞初(公元1295年),改隶晋宁路总管府。

明,安邑县隶属于平阳府解州。

清依明制。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九月,解州升为直隶州,隶平阳府,领安邑、夏县、平陆、芮城、垣曲五县。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河东道移驻安邑县运城,辖平阳府、蒲州府及解州、绛州等。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1月2日,运城建立河东晋军政分府,改解州为解县。民国二年三月,复置河东道于运城,辖安邑、解州等35县。

民国36年(公元1947年)4月26日解州解放,置解县民主县政府。同年12月28日、29日运城、安邑相继解放,分别成立了运城市政府。

1950年运城专区治运城,辖运城、安邑、解州等1镇17个县。1954年,撤运城专区归晋南专区。1954年7月解县与虞州乡为解虞县,县政府驻解州。1955年7月,运城镇并入安邑县。1958年11月21日,安邑、解虞、永济、临猗合并为运城县,县治运城。1960年1月至1961年7月,分别析出临猗、永济县,原解县、安邑仍称运城县。

198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改运城县为运城市。

2001年6月,撤销运城地区行署建制,改为运城市,原运城市辖区(县级)改为盐湖区。

1.3.1.3行政区划

运城市市域现辖盐湖区、永济市、河津市、芮城市、临猗县、万荣县、新绛县、稷山县、闻喜县、夏县、平陆县、绛县、垣曲县,合称“一区三市九县”。

1.4.1区域地位

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人文因素,运城市

在传统上是山西省最为发达的农业区域,其

中小麦产量约占山西省小麦产量的一半。因

其地处山西省的西南部,与陕西省和河南省

相邻,在经济文化方面与这两地联系密切,

是山西省的西南门户。境内有大运、运三、

运风高速公路,209和301国道,铁路有南同

蒲线和侯西线,一座新型的航空机场正在建

设中,对外交通极为方便。初步形成一个良

好的对外交通体系,这也成为区域发展的有

利条件。

运城市地处晋、秦、豫三省要冲(图1-1),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是山西省重要的化工生

产基地。现已形成了食品、轻纺、化工、冶

金、机械、医药、建材七大支柱产业。目前

已形成这几大门类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

运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同时

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河东文化的发源地,

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留下了大量的精美古建

筑。黄河在市域范围内,西有龙门,南有小

浪底、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黄河库区,自然

风光也是非常诱人,吸引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图1-1运城市在山西省的位置1.4.2区域经济

运城市作为山西省西南部的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山西省位于中游水平。与邻省周边地区的渭南市和三门峡市相比,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全国范围来看,又属于中下游水平。在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3.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007元。

运城市与各地经济的横向比较参见表1-1、表1-2。

图1-2 运城市经济总量比较图

1.4.3产业结构概况

表1-3 1990-2001年运城市产业结构比例图(万元)

运城市的产业结构是逐年变化的(参见表1-3)。其表现为第一产业的比例在逐年下降,而且下降的比较明显,从1990年的22.38%下降到2001年的1.96%,第二产业的比例稳步上升,第三产业的比例维持在三分之一左右。在2001年,全市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93。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4007元,低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图1-3 运城市产业结构变化图

1.4.4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情况分析

从总的情况来看,近十几年来运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全国同期的经济发展同步或略低一点,这与国家在前一段时期的宏观政策有关,在改革开放初期,最先开放的是东部沿海地区,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收益最大,广大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步加大。随着国家发展政策的逐步调整,加大对中西部的投资发展力度,尤其是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将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

图1-4 运城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图1-5近年来运城市全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图

1.4.5经济发展特点

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运城市经济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运城市的经济发展在山西省处于中等水平,但在黄河三角区的周围地区,却有着明

显的区域优势,区域中心地位较强。

(2)运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并且有较大的潜力,随着近年来旅游热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运城来旅游,运城市应大力发展具有特色的风景旅游项目,广泛

宣传,扩大知名度,使其为运城市经济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3)运城市的工业布局的特点是地域分布较为均匀,门类也比较齐全,但产业结构有待

调整,特别是经济效益亟待提高。

(4)运城市的农业基础较好,农副产品丰富,但近年来农业产品处于相对饱和的状态,

价格低迷,农业增收困难,急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1.5 城市人口

1.5.1人口现状

据《运城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统计结果表明,2001年运城市常住人口总数为4848753人,比2000年增长0.8%;运城市的市镇常住人口总数为273208人,比2000年增长0.7%。

目前运城市还存在着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通常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临时来运城或路过运城的人员,如出差和旅游人员,在运城市区仅仅做短期临时停留,对运城市的日常生活影响不大;还有一部分是暂住人口,主要是外来务工和经商的人员,这些人除了没有本地户口以外,其工作生活都在运城市,于本地居民无异,也应在交通需求加以考虑。在运城市的流动人口目前约有20000人。

1.5.2 历年人口变化

运城市全市及市区历年人口变化见表1—5及图1—6、图1—7所示。

表1—5 运城市全市及市区历年人口变化

由以上有关的人口变化以及比较图表分析可以看出,运城市域人口增长已经基本趋向缓和,年均增长率有下降趋势,2000年比1990年增长下降1.13个百分点;市区人口分布比较均衡,但中心区人口年增长率下降趋势较全市要慢,1990年至2000年下降0.1个百分点。今后几年,运城市人口变化趋势是:总人口继续缓慢增长;城镇人口增长减缓,但中心区的(盐湖区)的人口增长将加快,人口流动加剧,市区的人口构成将比以往复杂化。

图1—6 运城市全市历年人口变化情况

图1—7 运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历年变化情况

1.5.3 人口分布

运城市人口分布情况见表1—6及图1—8、图1—9、图1—10所示。

表1—6 2001年运城市人口分布情况

2001年末运城市总人口为4848753人,其中盐湖区为608440人。在运城市13个区县市中,中心市区(盐湖区)占全市的人口比例仅有12%,说明在整个运城市地区人口分布比较平均,即便是盐湖区也不占有很大的优势。全市的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约占总人口的82%,说明全市的城市化水平还不高。其中盐湖区的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为最大,约占全区总人口的31%,达到273208人,占全市非农业人口的25%。

运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有许多历史、经济、政策和体制的原因。但提高城市化水平,减少农业人口数量,是我国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运城市在这方面就有许多的潜力,运城市区周围的郊县存在着大量的农业人口,为了提高农村人均劳动生产率,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中去,距离最近的中心市区就是最大的吸引源。根据运城市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到2020年,市区城市人口将达到50万人以上,由中等城市跨入大城市的行列。

图1—8 2001年运城市人口分布情况

图1—9 2001年运城市各市县人口占全市人口比例

图1—10 2001年运城市各市县非农业人口占全市非农业人口比例

道路工程概论论文

----------关于公路养护方面的浅谈 近些年来,一直在求学的路上奔跑着,这学期学到了道路工程,在我还未学这个时候,经常看到高速公路等很多重要的国家公路总是出现多次整修的情况,而且总是在重新维护,频率很大,就一直在想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公路的完整保持的时间更长一点,前些时间在中国期刊网上看到一些比较好的方法! 【摘要】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建设、养护的发展越来越 重要,但由于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达到一定 程度后会影响汽车的行驶速度、旅行时间、行驶安全性和道路运输费 用。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对公路行车服务质量的需要就出现 了一些关于道路养护的法规。 【公路的现状和养护重要性】 随着我们进入了21世纪,经济也在国家的大力倡导下迅猛的发展,当然一切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都是货物的流通,可以说没有货物的流通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存在,货物流通靠的又是什么呢?显然是运输,而制约运输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道路的状况! 一直记得很久以前就在喊得一句口号“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到现在都没有过期,经济发展就在在证明着这个口号.也充分告诉了我们公路的重要性。 公路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公路建设、养护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但由于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和自然因素的侵蚀破坏,近2O年来交通量及重型车辆显著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加之2O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公路工程设计质量、施工质量等方面形成一些缺陷,导致公路在使用中期的使用功能表现较差。在交通荷载和自然环境的综合作用下,道路路面逐渐变得凹凸不平,表面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破损现象。这些破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严重。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影响汽车的行驶速度、旅行时间、行驶安全性和道路运输费用。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社会经济对公路行车服务质量的需要,实现公路工程的预期使用寿命和功能,就必须加强公路的养护管理。 国家在《公路养护与管理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提到:“实现养护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提高投资的使用效益”,“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加强公路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推广实用性的公路数据库,并实际应用于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实现公路信息化管理的跨越式发展”。可见,公路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已经被提高到了发展纲要的位置。随着近年来我国公路里程的不断增加和公路网的逐步形成,传统的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公路现代化养护管理的需求,对养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养护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技术手段和保证。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公路养护信息化! 【公路养护信息化】 目前,在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中实施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养护管理系统的应用成为衡量企业管理创新的标准之一。很多企业已经进行了养护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并且使用了养护管理系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从整体应用效果来看,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主要体现在:软件系统相对独立,信息难以共享;信息化需求不清,方案不能体现业务管理流程;设计思想落后,不能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理念;技术落后,无扩展空间;基于这些内容,根据目前高速公路公司管理的特点以及养护业务的规范和标准。 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系统是依据我国现行的公路养护管理业务流程、养护技术标准和规范,参考国内典型的高

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

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一 、道路施工工艺流程: 路床施工工艺流程图: 道路新建部分将进行路床 开挖,开挖时,按以下步骤进 行 (1)路槽 挖方时将设计标高以上全部土 方挖除,及处理不良土壤,所 挖土方注意不能超挖,如果出 现超挖现象,应采用土质较好 的土回填并夯压密实。 (2)路槽挖方应按设计线进行,要保证路基宽度,开挖前要做好排水设施,保证路面不积水。 (3)整修路床应根据设计纵继高程清理土方,一般应根据各段施测 高程点,对凸凹部分用刮平机填补刮平,局部机械整修不到之处用人工找补平整。 2、路床碾压 路槽开挖用平地机将路床整平完成后,进行路床碾压施工工序。在进行路床碾压时应注意到,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 a 、含水量 水可以改变土粒之间的内力作用(引力及毛细管压力等),不同的含水率,产生不同的压实效果,因此,碾压时应尽量保证土壤的最佳含水率。 b 、土壤类别

土壤的类别不同,其土壤的各种物理及力学性质完全不同,直接影响压实效果。 c、压实功能 不同的压实功能,也将影响着压实效果,因此,应根据土的实际物理性质确定压实功能。土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进 行路 床碾 压时 采用 先轻 后重 的原 则, 用振 动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严格控制碾压速度,最大速度不应超过 4km/h。碾压至重型击实压实度>95%为止。具体施工要求如下:(1)保证路基的稳定,碾压的回弹模量值和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要 求。 (2)在测量人同复核路拱、高程、边线均符合图纸要求且在含水量 适合的情况进行下碾压。对不符合图纸要求的部分,整修后再洒水不粘轮 时做补充碾压。 (3)当路床土干燥时,须酌量洒水,在水分渗透后,不粘轮时开始 碾压。回填时遇有淤泥等须进行清除,并填以筑路材料。 (4)当路床土壤含水量过大时,应进行特殊处理,如碾压中出现翻 浆现象,用较好的土进行换填,并分层填筑夯实或碾压,必要时也可采用 石灰或砂砾材料进行翻浆处理等。 (5)路槽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平整度偏差不得大于2厘米,纵 横段标高允许偏差±2厘米,横坡允许偏差%。 (6)碾压路床时,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采用YZ12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一般碾压每次重叠后轴宽度1/2碾压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

道路工程施工工艺 为了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使施工工艺更加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工艺细则,仅供参考。 一、路基工程: 1、施工工艺流程图: 工方法: 1)施工前的准备:路基开工前,施工单位要在全面熟悉设 计文件和技术交底的基础上,进行现场核对和施工调查,发 现问题要及时根据有关的程序提出修改意见报请变更设计。 根据现场收集的情况,结合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 计、进度计划,修建生活和施工用房,解决水、电、通讯以 及修建临时便道,便桥等,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的准备工作。

2)施工放样: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的复测和加密等。路基施工时,全段每50米设置一组中心桩,每100米左右设一个临时水准点,各流水作业段每20米设一组边桩,并按路基设计横断面放出每层填土坡脚线。 3)场地清理:根据设计坐标布设线路中桩、地界桩,开挖边沟,清除边沟表层土,疏通水系,做好路基防排水工作,保证沟内无积水,无倒流反坡;按图纸设计或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深度和范围清除原地面的表土、草皮以及用地范围内其他有机杂质土,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4)填前碾压:对部分路段路基宽度不足处,首先进行路基加宽,直至达到设计宽度。碾压时首先将路基两边碾压3~4遍,然后由两边依次向中心碾压,分段压实,压实后的密实度要达到90%以上,每2000m2检测8点,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作业。 5)路基填筑: ①填筑路基按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四区段:填 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验区段;八流程:施 工准备及测量放样—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 —撒水或凉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路基整形。 ②填筑路堤时,运距在100米以内的用铲车铲运,远距离取土采用挖掘机挖装,自卸车运输,推土机和平地机相结合平

道路工程施工概况英文

Overview Con struct ion quality is crucial to the Ion g-term p aveme nt p erforma nee. Con struct ion factors such as surface prep aratio n, pl aceme nt, jo int con struct ion and compaction/con solidati on have an overwhel ming effect on p aveme nt p erforma nee, which cannot be ignored or compen sated for in mix or structural desig n. Comp acti on Comp acti on is the pro cess by which the volume of air in an HMA mixture is reduced by using exter nal forces to reorie nt the con stitue nt aggregate p articles into a more closely sp aced arran geme nt. This reducti on of air volume p roduces a corres ponding in crease in HMA den sity (Roberts et al., 1996 巴). Figure 1: A Steel Wheel and a Pn eumatic Tire Roller Worki ng Side-by-Side. Comp acti on is the greatest determ ining factor in dense graded p aveme nt p erforma nee (Scherocman and Martenson, 1984 同;Scherocman, 1984 回;Geller, 1984 凶;Brown, 1984 旦; Bell et. al., 1984 径 Hughes, 1984 囚;Hughes, 1989 回).I nadequate com paction results in a pavement with decreased stiffness , reduced fatigue life , accelerated aging/decreased durability , rutting , raveling , and moisture susceptibility (Hughes, 1984 0; Hughes, 1989 固). Comp acti on Measureme nt and Reporting Compaction reduces the volume of air in HMA . Therefo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ncern is the volume of air withi n the comp acted p aveme nt, which is typ ically qua ntified as a p erce ntage of air voids in relat ion to total volume and exp ressed as Percent air voids is calculated by comparing a test sp ecime n would theoretically have if all the air voids were removed, known as . density (TMD) or “ Rice den sity ” after the test pro cedure inven tor. Although p erce nt air voids is the HMA characteristic of in terest, measureme nts are usually rep orted as a f 尸八S X 11: CC < ■ ■ I ” percent air voids 's density with the density it theoretical maximum t 3 o 整产d

道路工程材料习题册参考答案全1

《道路工程材料》习题册参考答案 绪论及第一章岩石 一、填空题 1、密度、孔隙率 2、常温常压煮沸真空抽气 3、直接冻融法质量损失百分率耐冻系数 4、耐冻系数抗冻性 5、抗压强度磨耗率 6、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7、细度模数 8、吸水率饱和吸水率 9、自由吸水煮沸真空抽气 10、酸性碱性中性 11、4.75mm、2.36 mm 12 国家标准、部委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 GB , QB 13 标准名称,标准分类,标准编号,颁布年份 14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15 3% 二、选择题 1、C 2、B 3、A 4、B 5、D 6、B 7、B 8、D 9、D 10、D 11、C 12、D 13、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四、术语 1、碱-集料(骨料)反应 ——胶凝材料(如水泥)中含有碱性氧化物(Na2O,K2O),与集料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如Si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物导致结构破坏的现象。 2、密度 ——在规定条件下,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3、表观密度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4、毛体积密度(岩石) ——在规定条件下,烘干岩石矿质实体包括孔隙(开口和闭口孔隙)体积在内的单位毛体积的质量。 5、孔隙率 ——是指岩石孔隙体积占岩石总体积(包括开口和闭口孔隙)的百分率。 6、比强度 ——材料强度与其密度的比值。 7、抗冻性(岩石) ——是指岩石能够经受反复冻结和融化而不破坏,并不严重降低岩石强度的能力。 8、级配 ——是指集料中各种粒径颗粒的搭配比例或分布情况。 五、计算 1、烧结粘土砖进行抗压试验,干燥状态下的破坏荷载为207KN,饱和水状态下的破坏荷载为172.5KN,砖的受压面积均为115×120mm2。试问该砖能否用于水中结构。 解:软化系数 172.5/172.5 0.8330.85 207/207 R A K A ===<该砖不能用于水中结构。 2、某混凝土配合比中,需干砂660kg,干石子1240kg,施工现场砂含水率为4%,石子含水率为1%。计算施工中砂、石子的用量。 解:砂:m s=660×(1+4%)=686.4Kg 石子:m g=1240×(1+1%)=1252.4Kg 3、已知碎石的表观密度为2.65g/cm3,堆积密度为1500kg/m3,砂子的堆积密度为1550kg/m3,求2.5m3松散状态的碎石至少需要多少重量的砂子才能填满其空隙。 解:空隙率p=1-1.5/2.65=43.4% 2.5m3碎石中空隙体积V=4 3.4%×2.5=1.085m3 砂质量m s =1.085×1550=1681.75Kg 4、已知某岩石的密度为2.65g/cm3,干表观密度为2.56 g/cm3,吸水率为1.5%,试计算该岩石中开口孔隙与闭口孔隙所占的比例。 解:密度ρ=m/v 表观密度ρ0=m/v0 孔隙率P= v0- v / v0=1-ρ0/ρ= 3%

道路工程概论.第2-8章

第2-8章柔性路面设计 §8-1 行车荷载的分析 一、标准轴载和水平荷载 1.当量圆面积 汽车行驶对路面作用有垂直力和水平力,并伴有动力作用。通常把轮胎与路面接触的椭圆面化为等面积的圆——当量圆,其面积A可用下式计算: P = A p 汽车后轴一侧的双轮荷载用一个或两个当量圆均布荷载代替,称为单圆或双圆荷载图式。如图2-8-1所示。 双圆荷载图式中单轮当量圆的直径d用下式计算: d= 2.标准轴载(垂直力) 柔性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100kN和60kN为标准荷载,以BZZ-100和BZZ-60表示。 (1)BZZ-100为高速公路和一、二级公路路面的设计标准轴载; (2)BZZ-60为三、四级公路路面的设计标准轴载。 标准轴载的设计参数列于表2-8-1。 标准轴载计算参数表2-8-1 3.水平荷载 行驶的车轮对路面上作用有水平力,它与路面的摩擦系数f有关。单位面积上的水平力为: =? g f p 式中:f——路面摩擦系数。 路面摩擦系数除了与路面构造和干湿状态等因素外,主要与汽车的停驻、行驶和制动状态有关。摩擦系数f值分别为0.05~0.1、0.2和0.5。 车轮水平力的图解如图所示。

二、轴载换算 路面上行驶有各种类型的车辆,设计时需要换算为标准轴载。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 规范》轴载换算方法为: (1)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25kN 的各级轴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 i P 的作用次数i n ,应按下述公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4.35 121 K i i i P N C C n P =?? = ? ? ?? ∑ 当轴间距大于3m 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m ;当轴间距小于3m 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 C m 11121=+-.() C 2为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4,双轮组为1,四轮组为0.38。 (2) 当进行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时,凡轴载大于50kN 的各级轴载(包括车辆的前、后轴)的作用次数i n ,应按下述公式换算成标准轴载P 的当量作用次数N '。 8 121 K i i i P N C C n P =?? '''= ? ??? ∑ 式中:C '1为轴数系数; 2C '为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 当轴间距小于3m 时,双轴或多轴的轴数系数按下式计算。 C m '()1121=+-

小区室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小区室外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高新基地Ⅰ段地下室及2、5、7号楼室外工程位于太白南路以东、电子四路以南。建筑面积平方米,由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二、小区道路灰土基础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将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室外道路为400mm 厚3:7灰土回填,分二皮回填,每皮200mm厚,压实系数≥0.94。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应与灰样颜色一致。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并根据厚度、面积、计算施工时需要添加的灰土量。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灰土、素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若含水量过大应翻松、晒干,防止出现橡皮土。 1、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2、雨期施工:基槽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

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3、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 5、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按配合比,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6、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7、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 三、小区道路混凝土施工方案: 小区道路为200mm厚C25混凝土面层,砼的浇灌和振捣,是保证安全和砼工程质量的关键,应分块捣制,振捣密实,随打随抹平,每块道路长不大于6米,沥青砂子或沥青处理松木条嵌缝。对于现浇砼工程施工,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案的特点,组织分段分层浇水施工,确定每工作班和每工程量,根据现有设备条件,严格按照《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砼工程质量。 1、模板和支架应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2、检查的具体内容,模板的尺寸、位置、垂直度、支撑系统是否牢固,模板接缝

道路工程简介

道路一般采用交点法定线,如图,交点(JD)决定了直线的走向和位置,而直线又决定了曲线的形状和位置,这就是所谓的“以直定曲”。 曲线要素中转向角的大小和左右转向由交点坐标决定;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由道路等级决定,其余的都可以推算出来。 所以,没有交点坐标,其它点的坐标都不能计算。 道路平面图要素图 Z-直线 Y-圆曲线 H-缓和曲线(这个我自己的理解:就是直线Z和圆曲线Y之前的曲线,缓和曲线可能因为太短所以忽略不计,如上图左边就是没有缓和曲线的) R-道路转弯半径(圆曲线Y半径) T切线长度

ZH直线与缓和曲线交点(直缓)HZ就叫缓直(主要是看那条线在前面)这里需要注意ZY和YZ,ZY就是直圆(没有缓和曲线H时,才会有ZY点和YZ点) 【剩下的字母组合ZY、YZ之类的都是这个意思】 注意:QZ是圆曲线Y中点 为什么设计缓和曲线H:一般道路平面设计常见的组合就是直线接缓和曲线接圆曲线接缓和曲线接直线, 设计缓和曲线是为了道路超高加宽缓和,使行车便。 道路平面简化图

圆曲线参数图 ZY——直圆点,即直线与圆曲线的分界点; QZ——曲中点,即圆曲线的中点; YZ——圆直点,即圆曲线与直线的分界点。 以上三点总称为圆曲线的主点。 JD——两直线的交点,也是一个重要的点,但不在线路上。 圆曲线要素 T——切线长,即交点至直圆点或圆直点的直线长度; L——曲线长,即圆曲线的长度(ZY——QZ——YZ圆弧的长度);E0——外矢距,即交点至曲中点的距离(JD至QZ之距离);α——转向角,即直线转向角; R——圆曲线半径

缓和曲线图参数图 每条缓和曲线要么为曲要么为外曲。 工程师在设计和布局缓和曲线时最常用的两个参数为L(缓和曲线长度)和R(圆形曲线的半径)。 T1:从交点到TS的总切线距离。 T2:从交点到ST的总切线距离。 X1:SC处自TS的切线距离。 X2:CS处自ST的切线距离。 Y1:SC处自TS的切线偏移距离。 Y2:CS处自ST的切线偏移距离。

道路工程概述

道路工程概述 【内容提要和学习指导】 2.1道路平面基本线形与定线 1.道路平面基本线形 道路的平面线形,通常指的是道路中线的平面投影,主要由直线和圆曲线两部分组成。对于等级较高的路线,在直线和圆曲线间还要插入缓和曲线,此时,该平面线形则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三部分组成。 2.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 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图上和实地放线:即确定所设计路线的起、终点及中间各控制点在地形图上和实地上的具体位置。 2.平曲线半径的选定以及曲线与直线的衔接,依情况设置超高、加宽和缓和曲线等。 3.验算弯道内侧的安全行车视距及障碍物的清除范围。 4.进行沿线桥梁、道口、交叉口和广场的平面布置,道路绿化和照明布置,以及加油站和汽车停车场等公用设施的布置。 5.绘制道路平面设计图。道路平面设计图的比例可根据具体需要而定,一般为1:500或1:1000。 3.道路平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道路平面设计必须遵循保证行车安全、迅速、经济以及舒适的线形设计的总原则,并符合设计任务书和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有关文件的各项有关规定和要求。 (2)道路平面线形应适应相应等级的设计行车速度。 (3)综合考虑平、纵、横三个断面的相互关系。在平面线形设计中,应兼顾其他两个断面在线形上可能出现的问题。

(4)道路平面线形确定后,将会影响交通组织和沿街建筑物、地上地下管线网以及绿化、照明等设施的布置,所以平面定线时须综合分析有关因素的影响,做出适当的处理。 4.道路平面定线 道路路线基本走向的选择,应根据指定的路线总方向和道路等级等因素综合考虑,并结合铁路、城镇、工矿企业、地形、地物等自然条件,选择一条最优的路线走向。在平面定线时,一般是先在地形图上进行纸上定线,然后进行实地放线。 2.2 平曲线设计 在道路平面设计中,应在相交的两直线段交汇点处,用曲线将其平顺地连接起来,以利于汽车安全正常地通过,这段曲线称为平曲线。平曲线一般为一段圆弧线,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质量,在圆曲线与两端的直线之间,还应插入一段过渡性的缓和曲线,以便更好地保证行车的安全和舒适。 1.汽车行驶理论 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除有重力外还受到离心力的影响。由于离心力的产生,使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横向产生两种不稳定的危险:一是汽车向外滑移;二是向外倾覆。要使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达到横向安全状态,即确保汽车无侧滑和倾覆的危险,就必须分析汽车行驶在平曲线上的横向受力状态。 (1)离心力:当汽车沿曲线行驶时,即产生离心力,它除了使车辆可能产生横向滑移与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的受力情况倾覆外,还会增大燃料的消耗,加剧车辆的磨耗、机件磨损等,并使乘客感到不舒适。 (2)横向力系数:横向力与竖向力之比值称为横向力系数μ。 横向力系数μ表示汽车转弯行驶时单位重量上所受到的横向力。μ值取决于行驶稳定性、乘客的舒适程度及运营经济。 (3)行驶稳定性 1) 横向倾覆分析 在翻车危险状态时:μ≥1.0。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概况 二、工程结构 第二章编制依据及质量目标 一、编制依据 二、组织措施 三、质量目标 第三章施工准备 一、劳动准备 二、技术准备 三、材料准备 四、现场准备 五、管线施工准备 六、施工进度计划 七、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第四章主要分部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一、道路 二、排水 三、桥梁 四、板涵 第五章质量目标和保证措施 一、质量目标 二、管理网络 三、保证措施

第六章工程工期保证措施和雨季施工措施 一、工期保证措施 二、缩短工期措施 三、雨季施工措施 第七章施工现场文明管理措施 一、文明施工措施 二、安全生产措施 三、管线综合穿插施工措施 四、社会矛盾方面影响施工的措施 五、成品保护措施 第八章工程成本降低措施 第九章加强多边合作与协调 附表1:项目部具体人员配置 附表2:劳动力组合表 附表3: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具表 附表4:本项目材料试验仪器和质检设备配备表附表5:施工进度计划表 附图1:施工组织机构网络图 附图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附图3:石灰土施工工艺流程图 附图4:二灰碎石施工工艺流程图 附图5:沥青下封层工艺流程图 附图6:沥青路面工艺流程图 附图7:排水管道工艺流程图 附图8:质量保证体系图 附图9:文明施工网络图 附图10:安全管理网络图

第一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 * * * * * * * * * * * * 二、工程结构 1、道路部分结构 (1)机动车道结构 3cm 细沥青砼面层 4cm 中沥青砼面层 5cm 粗沥青砼面层 沥青封层 20cm(5.5:12.5:82)二灰结石基层 35cm12%石灰土基层+压实路床处理(2)非机动车道结构 3cm 细沥青砼面层5cm 中沥青砼面层 沥青封层 15cm(5.5:12.5:82)二灰结石基层 30cm12%石灰土基层 压路床处理 (3)人行道结构 25*25*5cm彩色道板铺设 3cm1:2.5号水泥砂浆度座浆 12cmC15砼垫层

公路工程概况

第一章工程概况 河池(水任)至南宁(三岸)公路起自河池市河池镇水任村,接在建的六寨至水任二级公路及金城江至水任二级公路,途经都安县、马山县、五鸣县。终于南宁市东郊三岸互通立交。与已建桂林至北海高速公路相接。全长236.64405公路。主线共划分为10个合同段。其中,第二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26+000~k154+131.53。路线起点位于宝平乡上九怀村附近,路线向西经九怀垭口,经下桥、汤马、拉友、大板旺、板谁、光隆、龙省洞,到李子坳后沿210国道至上汶村,然后偏离公路经浦村,终于下坳乡耀南村附近,终点桩号为k154+131.53。本施工组织任务为k139+000~k144+700,全长5.7km。 一、沿线自然地理、地质、水文概况 1.自然地理 本路段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区内地势起伏较为和缓,由北向南微倾,高低相间呈波状起伏。该区在地貌上表现为中丘丘陵地貌类型,境内地层平坦,近水平产状的砂泥岩相间出露,均属水平岩层构造地貌。阶地结构明显,一、二级阶地上为坦阔的冲积平坝,三、四、五级阶地因受涪江的影响,已切割为缓丘或低丘。因此台状、阶梯状形态广布,台面和沟底坡度均较缓。如果岩层较厚,则台地级数少而台面宽大;岩层薄则为阶梯状,耕地狭小。 2.气候 该区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具有冬暖、春早、夏热、秋雨、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降水适中、无霜期长、云雾多、日照少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7度,一月最低,平均相对湿度82%。 3.水文地质 本段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红层裂隙水,主要分布于冲洪积层及残坡积层内,,单井涌水量100-500吨/口,水质HCO3——C 型.红层裂隙水主要为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含水性差,富水程度低,泉水流量七月最高,极端高温39.4度,极端最低气温-4.6度,平均年降水量尾29.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0.01-0.1升/秒,水质为型,矿化度为0.25-0.35克/升.地下水露头主要是民井和泉水. 工程用水及生活用水一般可就近取用沿线河流水库及水井中无污染的水源4.工程地质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道路与桥梁工程概论》 历史上三座造型优美独特桥梁介绍 摘要:德国马格德堡水桥是一座渡槽桥,连接德国两条重要的运河,可用时提供停车场、自行车道、人行道及水道。被德国人誉为“马格德堡水路十字路口”。日本锦带桥位居日本三大名桥之首,全桥由五座木制拱桥构成,横跨于锦川之上。由日本人模仿西湖虹桥而成的锦带桥已成为日本的一大亮点。法国米约高架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桥梁,建造精确度极高,缓解甚至解除了米约地区的交通堵塞问题。 关键词:马格德堡水桥日本锦带桥米约高架桥结构介绍 1.马格德堡水桥 简介 马格德堡水桥(Magdeburg Wat er Bridge),德国人也称它为跨河 水道,更有人亲切的称其为“马格 德堡水路十字路口”。马格德堡水桥 是一座渡槽桥,连接着德国两条重 要的航运运河:易北河-哈维尔运河 (Elbe-Havel Canal)和马格德堡 (Magdeburg)附近的米德兰运河 (Mittellandkanal),并直通德国工业重镇鲁尔山谷(Ruhr Valley)的中心地区。早在1919年,德国人就已经开始酝酿连接两大运河的计划,并在上个世纪30年代正式投入建设,但是,二战的爆发以及战后东、西德的分裂导致这一项目一拖再拖,直到9 0年代两德统一才再度施工。水桥对各地游客开放,同时提供停车场、自行车道、人行道以及其它信息标志,细述着建桥的历史。 1.2 工程简介 工程师们连通两条水道的最初构思,早在1919年即已提出,而罗腾湖

(Rothensee)升船机及大桥锚碇也于1938年安装就位,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设工程被推迟。随后的冷战时期,德国分裂,该项目被东德政府无限期地搁置下来。 德国重新统一后,随着道路交通重大工程规划的编制,水桥再次成为一个优先项目。建造于1997年开始,经过六年时间的建设,耗资5亿欧元,于2003年10月完工,总长达到918米。巨大的水桥,现在连接柏林的内陆港与莱茵河沿岸港口。为使运输船舶得以跨越易北河而建设的这庞大的“浴缸”,共耗费了2.4万吨钢材和六点八万立方米混凝土。 直到水桥于2003年10月开通运营之前,在米德兰运河和易北河-哈维尔运河之间运行的船舶不得不绕道12公里,通过易北河罗腾湖船闸(Rot hensee Lock)和涅格利普船闸(Niegripp Lock)通行。 1.3 建筑特色 马格德堡水桥(Magdeburg Water Bridge)最大的特色在于它是一架可以行船的水桥。船只在这座桥上可以自由的航行。它是欧洲目前最长的水道桥工程,将东部的米特兰德运河与西部的易北-哈威尔运河连接了起来,所以事实上,这座桥跨越了整个易北河。 1.4 结构特点 马格德堡水桥是用来跨越道路、铁路、河、峡谷或其他障碍而建造的结构。印象中的桥梁不外乎就是让车辆、火车、行人来穿越的。但在德国,这桥主要是来给船过的,所以有一天过桥时,看到大船跟着一起过时不用太慌张。 马格德堡水桥,位在马格德堡(Magdeburg)的易北河上,将东部的"米特兰德运河"(Midland Canal)与西部的“易北-哈威尔运河”(Elbe-Hav el Canal)跨越易北河连接起来。由于马格德堡通过易北河可到达汉堡的海港和南部的德雷斯顿、捷克,让马格德堡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水路、铁路和公路的交通枢纽。 1.5 卫星图

道路工程的施工工艺

一、道路施工工艺流程: 1、路槽开挖 路床施工工艺流程图: 道路新建部分将进行路床开挖,开挖时,按以下步骤进行 (1)路槽挖方时将设计标高以上全部土方挖除,及处理不良土壤,所挖土方注意不能超挖,如果出现超挖现象,应采用土质较好的土回填并夯压密实。 (2)路槽挖方应按设计线进行,要保证路基宽度,开挖前要做好排水设施,保证路面不积水。 (3)整修路床应根据设计纵继高程清理土方,一般应根据各段施测高程点,对凸凹部分用刮平机填补刮平,局部机械整修不到之处用人工找补平整。

2、路床碾压 路槽开挖用平地机将路床整平完成后,进行路床碾压施工工序。在进行路床碾压时应注意到,影响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 a、含水量 水可以改变土粒之间的内力作用(引力及毛细管压力等),不同的含水率,产生不同的压实效果,因此,碾压时应尽量保证土壤的最佳含水率。 b、土壤类别 土壤的类别不同,其土壤的各种物理及力学性质完全不同,直接影响压实效果。 c、压实功能 不同的压实功能,也将影响着压实效果,因此,应根据土的实际物理性质确定压实功能。土的物理性质见下表: 进行路床碾压时采用先轻后重的原则,用振动光轮压路机进行碾压、碾压时,严格控制碾压速度,最大速度不应超过4km/h。碾压至重型击实压实度>95%为止。具体施工要求如下: (1)保证路基的稳定,碾压的回弹模量值和压实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2)在测量人同复核路拱、高程、边线均符合图纸要求且在含水量适合的情况进行下碾压。对不符合图纸要求的部分,整修后再洒水不粘轮时做补充碾压。

(3)当路床土干燥时,须酌量洒水,在水分渗透后,不粘轮时开始碾压。回填时遇有淤泥等须进行清除,并填以筑路材料。 (4)当路床土壤含水量过大时,应进行特殊处理,如碾压中出现翻浆现象,用较好的土进行换填,并分层填筑夯实或碾压,必要时也可采用石灰或砂砾材料进行翻浆处理等。 (5)路槽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平整度偏差不得大于2厘米,纵横段标高允许偏差±2厘米,横坡允许偏差0.5%。 (6)碾压路床时,应自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采用YZ12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一般碾压每次重叠后轴宽度1/2碾压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约碾压5-8遍至表面无显著轮迹,无起皮现象为止。 3、天然砂砾 (1)根据车辆的吨位计算出每车材料的堆放距离。 (2)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缺口。 (3)集料在下承层上的堆桌时间不宜过长。运送集料较摊铺集料宜提前数天。 (4)应通过试验集料的松铺系数,并确定松铺厚度。 (5)集料用平地机拌和,每一作业段的长度为300-500米,拌和5-6遍。拌和过程中,用洒水车洒足所需的水分。拌和结束时,集料的含水量应均匀,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左右。应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压实度控制在96%以上,平整度控制在15mm。 4、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当天然砂砾压完成满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要求后,进行水泥稳定砂砾的施工。整平水泥稳定砂砾。施工前,考虑水泥的终凝时间、延迟时间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机械的效率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水泥稳定砂砾的施工作业长度,采用流水作业,各工序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摊铺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尽可能减少接缝。施工时要求如下: (1)水泥稳定砂砾分两层路拌碾压成型。 (2)采用光三轮或振动压路机碾压,压实度达到97%以上。

公路工程施工工艺合集

1 石方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1)................................................................................. - 1 - 2 路基填筑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2)......................................................................................... - 2 - 3 桥梁钻孔桩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3)..................................................................................... - 2 - 4后张法预应力梁预制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4)........................................................................ - 3 - 5后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见图5-5) ....................................................................................... - 3 - 6汽车吊架梁(见图5-6) ................................................................................................................... - 4 - 6.1施工准备:架设前按设计画出每片梁的支座中心并编号、安放、检查桥梁支座。......... - 4 - 6.2运梁车运梁至桥下后,吊车吊装就位。.................................................................................. - 4 - 6.3吊装就位后,进行梁位的复核并将梁吊上准确位置。.......................................................... - 4 - 6.4重复以上几步,吊下一片梁。 .................................................................................................. - 4 - 7架桥机架梁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7)........................................................................................ - 4 - 8、隧道总体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8)......................................................................................... - 5 - 9、管棚超前支护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9)............................................................................... - 5 - 10、湿喷砼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10)......................................................................................... - 5 - 11、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11)..................................................................................... - 6 - 12、防水层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12)......................................................................................... - 6 - 13、水泥砼路面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13)................................................................................. - 6 - 14、安全设施施工方案(见表5-14)........................................................................................... - 7 - 表5 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1 石方路堑开挖施工工艺框图(见表5-1) 1.1施工准备:测量放样,清除非适用材料,机械开挖爆破工作平台。 1.2机械钻孔:采用潜孔钻机分台阶平行钻孔施工,钻孔倾斜度按75°控制,孔深根据需要在4~8m之间。 1.3清孔装药:采用空压机送风清孔,爆破工按设计的结构形式装药,每人安装一种段别的微差雷管及导爆索,上部用黄泥封孔。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法及工艺

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法及工艺 一、路基施工 1、填方路基 1)一般填方边坡坡率采用1:1.5~1.75。最高填方高度约为4.64m,填方路基的坡脚外设置1m 宽碎落台,外接排水沟。现状坡面较陡时不宜放坡,采用挡土墙支护的形式进行路基填方。 2)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切坡所得质地良好的砂质黏性土或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或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0mm。 3)地面横坡缓于1:5 时,在清除地表草皮、腐植土后,可直接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地面横坡缓于1:5~1:2.5 时,原地面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2m。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4)地面横坡陡于1:2.5 地段的陡坡路堤,必须检算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当抗滑稳定系数小于规范要求的规定值时,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 5)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

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 6)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其处理深度不应小于重型汽车荷载作用的工作区深度。 2、挖方路基 1)现状山体皆为人工开挖修建深葵路遗留的边坡,坡度较陡,坡面裸露。开挖后经少许植被恢复,有次生乔灌木,目前部分边坡已放坡,部分路段边坡较为裸露。 2)本次改造工程为避免深挖高填,减少对现有山体自然环境的破坏,已将线位向南偏移,避免开挖北侧现状山体,道路北侧新开挖边坡按照1:0.7 的坡率放坡,道路南侧采用1:1.5 的坡率放坡,放坡后采用相关工法进行支护;本次设计除了对新开挖边坡治理外,沿线针对《广东省深圳市大鹏新区深葵公路核龙线K20+200~K24+900 段两侧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2014 年7 月)》指出的欠稳定边坡进行治理。 3、路基填挖交界处理 1)半填半挖路基中填方区可采用冲击碾压或强夯等进行增强补压,以消除路基填挖间的差异变形。 2)半填半挖路基的填料应综合设计,当挖方区为土质时,应优先采用渗水性好的材料填筑,同时对挖方区路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