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动力学治疗

激光光动力学治疗
激光光动力学治疗

激光光动力学治疗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某些光敏化剂(如卟啉、吖啶橙等)能被恶性肿瘤组织摄取和特异性滞留,在特定波长的照射下,有O2的参与而起光敏化作用,产生单态氧(1O2),破坏光敏化剂所在的肿瘤组织,这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被称为光动力学过程,利用这个过程治疗恶性肿瘤称为光动力学疗法。激光的发明为光动力学疗法提供了更理想的光源,故又称为激光光动力学疗法。

激光又能通过道光纤维传导,借助内镜进入食管、胃、支气管、肺、膀胱等腔道器官,治疗其脏器肿瘤,免去传统的开胸、开腹手术。当体表肿瘤组织范围较大,照射的深度不够时,亦可通过穿刺针头将光纤导入肿瘤肿瘤基底部进行照射,称为组织间照射。组织间照射光动力学治疗可应用于穿刺针可到达的脏器肿瘤,例如某些不宜手术的肝癌,可在B超引导下将18G肝穿刺针经皮穿刺进行肝肿瘤内,退出针芯,导入光纤进行肝肿瘤照射。

亦可与外科手术配合,清除因肿瘤靠近重要器官造成手术残留的肿瘤组织。激光光动力学疗法其最大特点是:治疗癌细胞特异性高,照射区癌细胞坏死而正常细胞不受影响得以保存,有别于化疗和放疗。

适应症:目前较多用于体表外生性肿瘤、软组织肉瘤和纤维内镜到达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恶性肿瘤。按部位归纳:

①头颈部肿瘤:包括眼球、眼眶、大脑恶性肿瘤、复发性鼻咽癌、口腔黏膜癌、舌癌、扁桃体癌、头皮癌、颜色皮肤鳞癌和基底细胞癌。

②胸腹部肿瘤包括:气管、支气管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结肠癌、直肠癌、泌尿系的膀胱癌、阴茎癌。

③妇科的子宫颈癌、子宫颈内膜癌、外阴癌。早期癌常可根治,晚期癌可或姑息性疗效。

光动力疗法在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药物化学课程论文 光动态疗法在治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院系: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班级:应化111班 姓名:xxx 学号:1345678923 指导教师:pp 完成时间:201a年6月1日

光动力疗法在治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 摘要: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新兴治疗疾病的医疗手段,在治疗肿瘤方面有特别的功效,本文主要介绍光动力疗法在治疗肿瘤方面的研究以及光敏剂的研究,光动力疗法的研究主要是光敏剂的研究,该治疗方法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光动力疗法光敏剂抗肿瘤 ◆一、光动力疗法原理及其历史 1、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又称为光辐射疗法或光化学疗法(photochemotherapy),PDT 的基本原理是: 利用光敏剂对靶细胞的优先聚集特性, 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肿瘤部位,光敏剂吸收光子的能量后部分电子被激发,受激发的光敏剂将能量传递给氧,生成一些活性氧物质, 活性氧通过氧化作用杀伤靶细胞。在19 世纪,人们发现光动力具有治疗皮肤癌的作用;研究者观察到光联合某种化疗药物可以诱发相应的组织损伤;21 世纪60 年代,Lipson 等报道非毒性血卟啉衍生物(ha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 HPD)在肿瘤组织中有特异的堆积倾向;21 世纪70 年代,有研究者应用HPD和完全光照射治疗大鼠乳腺和膀胱癌,光动力应用于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才被真正的认识。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PDT开始应用于临床,尤其针对恶性肿瘤的治疗。 ◆二、光敏剂及其研究 光敏剂是一种具有不共用电子对而且具有空的轨道,而且能选择的浓集于要作用细胞的化学物质, 它在适当波长光的激发下能产生光动力效应而破坏靶细胞。光动力疗法的提出、发展及应用都是随着光敏剂的发展而逐渐完善的,光敏剂自问世以来已历经三代: 第一代主要以双血卟啉醚或酯为主:双血卟啉单甲醚、甲氧基乙基乙烯基次卟啉、双血卟啉单二甲醚等。在体内的滞留时间长, 须避光时间需4一个月以上; 它们的最长激发波长在630nm, 此波长穿透的组织深度小于0. 5cm ,只能在较大靶组织上的应用;而且作用光谱不理想, 组织穿透能力较差; 给药至光照时间隔长; 排泄缓慢, 皮肤光敏副作用大;效果不是特别理想,人们开始进行第二代光敏剂的研究。 付怀秀、于翔、康宏向等人用单油酸甘油酯和泊洛沙姆407光敏剂Photosan 为模型药物,制备Photosan立方液晶纳米粒,制备Photosan脂质立方液晶纳米

近15年国内应用特比萘芬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经验

近15年国内应用特比萘芬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经验为了评价特比萘芬在真菌性皮肤病临床应用的经验,本文综述了特比萘芬 在皮肤科治疗浅、深部真菌病的临床应用。结果显示特比萘芬治疗头癣服用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儿童患者耐受良好;口服加外用特比萘芬霜联合治疗手足癣效果更好;体股癣口服特比萘芬片或外用特比萘芬霜效果均好,但外用治疗效果稍逊;间歇疗法治疗甲真菌病效果确切;特比萘芬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效果较好;特比萘芬治疗孢子丝菌病效果满意,可单独或联合用药,与碘化钾联合应用效果更佳;总之,特比萘芬是治疗真菌性皮肤病非常安全有效的药物。 标签:特比萘芬;真菌性皮肤病;临床应用 特比萘芬属第二代丙烯胺类抗真菌药,抗菌谱广,对皮肤癣菌、丝状菌、双相型真菌均有活性。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合成步骤中所需的角鲨烯环氧化酶而达到杀灭和抑制真菌的双重作用。该药肝中代谢,不影响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故对分泌激素或其他药物代谢无影响,肝脏损害极少,口服吸收好,作用快,同时具有高度亲脂性及亲角质性[1-2]。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国内近15年来出版的部分专著及正式发表在国内相关期刊上的文章做一总结,以期对该药物的国内应用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并有助于今后在临床实际中对真菌性皮肤病的治疗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 头癣 在特比萘芬口服治疗头癣的报告中,采用的方法均是按体重给药,剂量大致相同,体重40 kg者服250 mg/d。如高宇等[3]治疗儿童头癣33例临床分析,特比萘芬组,剂量如上述,疗程6周;治疗第6周,临床痊愈率为81.25%,有效率为93.75%,真菌清除率为93.75%;第8周,临床痊愈率为87.50%,有效率为100%,真菌清除率为100%。赵志兰[4]70例儿童头癣诊治体会,其中22例口服特比萘芬4~6周,饭后屯服,剂量同上,结果痊愈。路永红等[5]报道,口服特比萘芬,剂量如上述,疗程12周,结果临床治愈率为79.31%,真菌学治愈率为72.41%,完全治愈率为68.97%。树瑜等[6]报道,口服特比萘芬,剂量如上述,疗程4周,4周痊愈率为66.15%,6周时痊愈率为87.69%,8周时痊愈率为100%,8周后其临床治愈率和真菌学阴转率均达100%。提示特比萘芬治疗头癣服用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儿童患者耐受良好,疗程以4~6周为适度,值得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予以关注和推广。 2 手足癣 特比萘芬治疗手足癣的治疗方案有1、2、3、4周连续疗法,如孙大鹏[7]的研究显示,A组42患者例口服特比萘芬250 mg,1次/d,同时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早晚各1次,连用1周。B组40例患者口服特比萘芬250 mg,1次/d,同时外用特比萘芬乳膏早晚各1次,连用2周。同时对比观察了1周疗程及2周疗程治疗足癣的效果,停药后4周,2周疗程组的治愈率为84.15%,有效率为95.00%,

甲真菌病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2013

甲真菌病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onychomycosis treatment 于培综述,尤德渊审校 YU Pei,YOU De-yuan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皮肤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要】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难以彻底治愈。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有局部用药、系统用药、拔甲及联合治疗。目前已研制出特比萘芬新的剂型,三唑类药物有数种新药在研发,苯硼酸半酯开始应用于甲真菌病的治疗,电离子、激光、光动力、超声等借助设备的治疗方法正在兴起。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甲真菌病治疗的研究报道进行综述,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关键词】甲真菌病;治疗;抗真菌药物;设备 【中图分类号】R7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6170(2013)04-0211-04 甲真菌病(onychomycosis)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或霉菌引起的甲感染性疾病,是甲最常患的疾病,全球患病率约10% 30%。其中仅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者称为甲癣。指、趾甲均可发病,趾甲更易罹患。由于甲板的结构致密,一般药物很难渗入,导致甲真菌病治疗起来十分棘手,而且需要很长的疗程。目前治疗甲真菌病的主要方法仍是药物治疗,其他有利的治疗也正在兴起,以下进行综述。 1外用药 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安全,无全身不良反应,费用低,患者易接受。适合病甲数少、未累及甲根、高龄、甲板生长过慢或有服药禁忌证者。但此方法渗透性差,需将病甲处理后外用,并且外涂药需要一定技术性,疗程较长,适用范围窄,总体疗效不太理想,多作为系统治疗的辅助治疗。目前认为8%环吡酮甲涂剂和5%阿莫罗芬甲搽剂疗效较好[1]。8%环吡酮甲涂剂为人工合成的羟基吡啶类抗真菌药。它通过耦合三价阳离子,抑制金属依赖酶的活性,进而影响真菌细胞内能量合成过程以及毒性代谢产物的降解,干扰生物代谢,致真菌死亡,有广谱杀真菌作用。该药穿透性较好,作用时间长而且系统毒性很小。5%阿莫罗芬甲搽剂为苯丙吗啉衍生物,主要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合成,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导致真菌死亡,对常见的致病真菌均有效。5%阿莫罗芬甲搽剂拥有透甲药物传递系统,使用24h内即可穿透甲板扩散至甲床,甲下药物浓度高于多种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常可在甲板内达到数倍至数百倍于MIC的药物浓度。5%阿莫罗芬甲搽剂还可在甲板表面形成无色防水薄膜,促进药物向甲板弥散,长时间发挥作用从而杀灭真菌。外用后系统吸收少,无系统不良反应。据报道两种药物相比5%阿莫罗芬效果更好,费用更低,效价比更高[2]。 特比萘芬甲涂膜剂(terbinafine nail lacquer,TNL)用10%的特比萘芬和渗透增强剂配制而成。其在动物实验有效[3]的基础上进行的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与赋形剂和阿莫罗芬相比使用特比萘芬甲涂膜剂48周治疗治愈率最高。其常见不良反应为头痛、鼻咽炎、流感和背痛[4]。目前正在研发中的有TDT-067(terbinafine in Transfersome)[5]和NB-002[6]。TDT-067是一种含特比萘芬传递体颗粒的外用制剂,为囊泡形式,内含脂质。其表面有亲水性,可增加药物吸收。其开放性试验显示治疗效果良好,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NB-002是一种特比萘芬的纳米乳剂,其MIC值在体外与环吡酮、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的比较中为最低,并表现出广谱的杀菌作用。 三唑类药物中efinaconazole是第一个被开发用于治疗远端侧位甲下型甲癣(distal and lateral sub-ungual onychomycosis,DLSO)的。最近报道的10% efinaconazole的III期临床研究结果[7]表明其治愈率远高于赋形剂,不良事件一般都是轻微和短暂的,并且发生率与赋形剂相似,有可能成为DLSO局部治疗的首选,并有可能替代口服治疗。在欧洲和日本,联苯苄唑和卢立康唑的外用制剂已分别被批准用于局部治疗甲真菌病[8]。 苯硼酸半酯(benzoxaboroles)是最新一类的抗真菌药物。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的亮氨酰-tRNA 合成酶,导致细胞tRNA储备失衡,进而阻碍真菌体内蛋白质的合成[9],从而杀灭真菌。目前正在研发的有Tavaborole(原AN-2690)和AN-2718。Tavabo-role局部应用可渗入甲板的腹侧和中间层,甲板的Tavaborole载药量高[10],副作用小,疗效明显[11]。AN-2718是另一种外用苯硼酸半酯化合物,甲渗透率较高[10],已有研究表明其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比tavaborole更有效[12]。

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现状及发展

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 现状及发展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的现状及发展 摘要: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疾病,也是医学上的一大难题。光动力治疗法在治疗癌症中已展现出一系列的优点。本文介绍了PDT的原理及作用机制,并对PDT中的关键技术——激光器和光敏剂目前的应用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分析了目前的最新发展并对PDT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癌症 PDT 激光器光敏剂 引言 目前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全球癌症患者人数不断攀升,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从2002年的1090万上升到2008年的1270万,死亡人数从670万上升到760万。我国2002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有癌症患者300多万,且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癌症死亡率也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全国每年死于癌症的人为150万,占全球的24%。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20年,每年新发癌症病人数将达到1500万,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因此癌症的控制是世界各国政府的卫生战略重点,癌症的综合治疗成为世界所关注的研究课题。 在癌症治疗的众多方法中,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 ,PDT)以其有效、安全、副作用小、可协同性、可重复性和相对成本低等优点脱颖而出,并且在肿瘤的治疗中显示出很强的生命力,为中晚期癌症患者,特别是无法采用传统疗法治疗的癌症患者提供了一个机会,增加了一种治疗手段。与肿瘤传统手术、化疗和放疗方法相比,PDT的优点是能选择性地消灭局部的原发和复发肿瘤,而不伤及正常组织;可与化疗和放疗同时进

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一北京共识(二)

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一北京共识(二) 四、血流动力学治疗从理论到实践 充分理解并实践血流动力学治疗是重症患者治疗的基础与灵魂。无论是在循环功能支持、机械通气、CRRT、严重感染的控制以及镇痛镇静等方面,甚至在临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均少不了血流动力学身影。血流动力学参数与重症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过程的进展息息相关,血流动力学理论贯穿始终。血流动力学治疗应该从理解基础血流动力学理论出发,掌握相关病理生理学概念和基本技能,制订相应的治疗策略并应用到临床诊治当中。 18.血流动力学理论是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基础[推荐强度:(8.51±1.04)分] 血流动力学理论是血流动力学治疗的必需条件,是决定治疗效果的根基。只有在血流动力学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才能精细把握每一个参数、每一项干预、每一次反馈和每一次评估,才能将血流动力学治疗的每一步调整引向正确的方向,从而在临床诊治中做出更有利于重症患者的治疗决策。目前利用血流动力学理论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有了新的进展,可根据基本的理论对参数进行程序化设汁,并总结既往病例的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参数,评估患者当前的疾病严重程度,并对参数发展的趋势进行预判,再根据不同参数所反映的机制和阶段性效果进行动态反馈,进而将一系列

连续的结果进行整合与总结,以指导下一步治疗[27]。这也是血流动力学理论是血流动力学治疗基础的更好诠释。 19.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治疗应以早期充分液体复苏为先导[推荐强度:(8.16±1.24)分] 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增高,在血管张力下降的同时伴有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进而导致严重地全身缺氧和组织灌注不良,而后者导致病死率的增加[28-29]。因此,及时有效的液体复苏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组织灌注的首要步骤。2012年SSC指南明确提出早期复苏的容量目标[4]。最近的研究发现,随着早期复苏理念的深入,临床上严重全身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病死率逐年下降[30]。 20.血流动力学ABC理论可以指导不同类型休克和休克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治疗[推荐强度:(7.83::!1.21)分] 所谓ABC理论,是指加用正性肌力药物前应将容量调整到最适状态,见图1,假设患者初始心功能点为A点,而患者的目标心功能是D点。若使用正性肌力药物,可以使A点沿虚线方向直接移向D点·若先增加前负荷,A点会首先沿曲线2移向B点,然后应用相对少量的正性肌力药物由B点移向D点。同样道理,如果患者的心功能点在C点,将心功能点由C 移向D点的最佳选择是C→B→D,而不是C点沿虚线直接到D点。所以,A→B→D是将心功能点由A点移向D点的最佳选择。ABC理论的意义在于加用正性肌力药物前,尽量将容量调整到最适状态,发挥心脏自身的代偿能力,减少药物副作用。这一理论在各种类型休克及休克的不同阶段均

光动力疗法有哪些优势

光动力疗法的优点不同于传统的手术、放疗和化疗三大治疗肿瘤手段,它对靶组织及损伤程度都具有可选择性,可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与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手段相比,光动力疗法有如下重要优点: (1)创伤很小:借助光纤、内窥镜和其他介入技术,可将激光引导到体内深部进行治疗,避免了开胸、开腹等手术造成的创伤和痛苦。 (2)毒性低微:进入组织的光敏药物,只有达到一定浓度并受到足量光照射,才会引发光动力学反应而杀伤靶向细胞,是一种局部治疗的方法。人体未受到光照射的部分,并不产生这种反应,人体其他部位的器官和组织都不受损伤,也不影响造血功能,因此光动力疗法的毒副作用是很低微的。 (3)选择性好:光动力疗法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光照区的病变组织,对病灶周边的正常组织损伤轻微,这种选择性的杀伤作用是许多其他治疗手段难以实现的。 (4)适用性好:光动力疗法对不同细胞类型的病灶组织都有效,适用范围广;而不同细胞类型的病灶组织对放疗、化疗的敏感性可有较大的差异,应用受到限制。 (5)可重复治疗:靶向细胞对光敏药物无耐药性,病人也不会因多次光动力治疗而增加毒性反应,所以可以重复治疗。 (7)可协同手术提高疗效:对于尖锐湿疣患者,疣体过大时,需要使用激光、冷冻等方法去除大疣体之后,在进行光动力治疗。由此临床医生总结出三阶段疗法。 (8)可消灭隐性病灶:临床上有些疾病如尖锐湿疣,在主病灶外可能有散在的肉眼看不见的微小亚临床和潜伏感染,常规治疗手段只能去除显性病灶,对隐性病灶无能为力,但用光动力疗法后表面照射的方法,消灭可能存在的所有微小病变,从而大大减少复发的机会。(9)可保护容貌及重要器官功能:对于颜面部的皮肤癌、口腔癌、阴茎癌、宫颈癌、视网膜母细胞瘤等,应用光动力疗法有可能在有效杀伤癌组织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对发病器官

伊曲康唑和盐酸特比萘芬序贯法治疗甲真菌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115009168.html, 伊曲康唑和盐酸特比萘芬序贯法治疗甲真菌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吕佩珊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究伊曲康唑和盐酸特比萘芬序贯法治疗甲真菌病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20例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伊曲康唑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伊曲康唑和盐酸特比萘芬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第3个月及第6个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55/60)和71.67%(43/60),治疗后第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 95.00%(57/60)和76.67%(46/6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真菌病采用伊曲康唑与特比萘芬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安全可靠,适合推广。 【关键词】甲真菌病;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序贯疗法 DOI:10.14163/https://www.360docs.net/doc/b115009168.html,ki.11-5547/r.2017.01.048 Effect and security of sequential therapy with itraconazole and 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onychomycosis LYU Pei-shan. Department of Pharmacy, Puning Overseas Chinese Hospital, Puning 5153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 and security of sequential therapy with itraconazole and 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in the treatment of onychomycosi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onychomycosi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traconazole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equential therapy with itraconazole and 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for treatment.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after 3 and 6 months of treatment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fter 3 months of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s 91.67% (55/60) and 71.67% (43/60).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had treatment total effective rate after 6 months of treatment respectively as 95.00% (57/60) and 76.67% (46/60). Their differences all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Sequential therapy with itraconazole and terbinafine hydrochloride shows obviously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onychomycosis, and it is also safe and reliable. So it is suitable for promotion. 【Key words】 Onychomycosis; Itraconazole; Terbinafine; Sequential therapy

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分析与机制研究

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分析与机制研究 摘要目的探究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30例甲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进行激光治疗,对照组进行抗真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低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治疗甲真菌病患者,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拓展。 关键词激光治疗;甲真菌病;疗效分析;作用机制 甲真菌病俗称灰指甲,主要是甲板和甲下组织被真菌感染所导致的疾病。在趾甲指甲等部位最为常见[1,2]。甲真菌病的治疗是目前医学上的难题。大多数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包括外敷和内服用药,但不良反应较多[3]。激光治疗是目前新兴的一种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激光照射病甲的方式,抑制真菌的生长,改善患者的症状。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长脉宽1064 nm Nd:YAG。为了探究激光治疗在甲真菌病患者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特选取本科接受治疗的甲真菌病患者 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2月10日~5月10日在本科接受治疗的30例甲真菌病患者,经直接镜检、菌群培养等临床病理检查,均符合甲真菌病的诊断标准;排除妊娠,由于外伤或其他疾病导致的异常甲真菌病等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女7例,男8例,年龄16~54岁,平均年龄(16.34±1 2.59)岁。对照组患者女8例,男7例,年龄15~57岁,平均年龄(17.23±1 3.95)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组患者均知情并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给予患者抗真菌药物治疗。硝酸咪康唑乳膏(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国药准字H61020001),治疗前尽量剪掉患甲,涂软膏在患甲处,1次/d。内服伊曲康唑胶囊(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367),2次/d ,2粒/次,连服1周,指甲感染连服此药2周,趾甲感染连服此药3周。 1. 2. 2 观察组给予患者激光治疗(长脉宽1064 nm Nd:YAG)。控制好温

光动力学疗法的现状与未来

光动力学疗法的现状与未来 2012/3/14 14:02:00 标签:光动力学 李步洪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光电信息科技学院 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联合利用光敏剂、光和氧分子,通过光动力学反应选择性地治疗恶性病变(如实体肿瘤和癌前病变)和良性病变(如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鲜红斑痣(Port-wine stain,PWS))和感染等疾病的新型疗法。PDT作为国际前沿交叉学科“生物医学光子学”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无论是PDT的基础研究,还是临床应用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它已逐渐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外治疗肿瘤的第四种微创疗法,并成为了治疗一些特殊病种的首选疗法。本文简要介绍了PDT的基本原理和生物作用机制,重点讨论了PDT技术与临床应用新进展,最后展望了PDT未来的研究与发展前景。 1 PDT 的基本原理 如图1a所示,PDT治疗前预先给患者注射或局部涂抹光敏剂,经过一定时间代谢之后,光敏剂被选择性地潴留在肿瘤或病变组织中。这时,用特定波长的光源直接辐照病灶进行治疗。光敏剂、光和氧分子是PDT 的三个基本要素。如图1b所示,在特定波长光源的辐照下,潴留在靶组织中的基态光敏剂(S0)吸收光子的能量,激发跃迁到第一激发态(S1),这些激发态光敏剂分子通过体系间窜越(Intersystem crossing,ISC)跃迁到激发三重态(T1),处在激发三重态的光敏剂分子可以和基态氧分子(3O2)发生能量交换产生具有生物毒性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或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其中单态氧(1O2)已被广泛认为是II型光动力学反应的主要毒性物质。1O2可以氧化其周围的生物分子,使之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PDT的最大优点在于它具有双重选择性,首先是光敏剂可以选择性地潴留在病灶组织上;接着,根据病灶的位置实施光源的选择性照射。因此,PDT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毒副不良反应小,同时还可以重复治疗。

肿瘤光动力治疗技术背景

肿瘤光动力治疗技术背景 (photodynamic therapy, PDT ) 肿瘤光动力治疗是上世纪80年代初兴起、并在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即利用肿瘤组织对特定化学物质的选择性摄入,这些特定的化学物质在一定波长的光作用下产生光动力效应而达到破坏肿瘤组织的目的。 1 历史回顾: 光动力医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早在1903年Niels Finsen就因发明紫外线辐射治疗皮肤结核病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1903年Jesionek和Von Tapperiner 发现光动力反应对氧有依赖性,并报道用伊红作为光敏剂治疗皮肤肿瘤、湿疣及狼疮。此后有不少学者对光动力学反应进行了研究,并提取和纯化了血卟啉及血卟啉衍生物(haematoporphyrin derivative, HPD)等作为光敏剂。 1975年,Dougherty等报道用HPD和过虑的可见光治疗动物肿瘤,获得长期存活。1976年Kelly 和Snell应用HPD治疗膀胱肿瘤成功,从而标志现代临床PDT的开始。目前其临床应用范围已包括肿瘤及其它非肿瘤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眼底老年性黄斑变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良性病变)等的诊断与治疗。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学者哈献文、邹进等就将PDT引进国内,并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协作攻关研究,研究内容涵盖了光敏剂、激光器、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等各个方面。短短数年间,我国就研发成功了血卟啉衍生物等光敏剂;成功研制了多种与国际发展同步的激光光源。相关基础理论研究也有许多重要进展。 世纪之交,光敏剂photofrin与Diomed半导体激光器获得美国FDA正式批准。美国以及欧洲、亚洲的十多个国家也先后批准PDT常规用于食管癌、肺癌、膀胱癌、宫颈癌、皮肤癌等肿瘤的治疗。新光敏剂ALA 、m—THPC等已开始用于临床。另外几种新光敏剂也正在进行临床试用。随着PDT治疗与影像学技术的密切结合,PDT临床应用的范围更扩大到肝癌、胰腺癌、胆管癌、间皮瘤以及胸腹腔广泛种植瘤等肿瘤的治疗。对于许多因患有其它疾病而不能承受外科手术、年老体衰、拒绝外科手术、放疗或化疗后肿瘤复发或残存等情况的肿瘤病人,PDT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备选治疗方法。 2 作用机制: 由于光敏剂(photosensitizer)在各组织中的半衰期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可造成肿瘤组织中光敏剂的浓度高于其周围正常组织,在特定波长的光的辐射下,基态的光敏剂经短暂存在的激发状态的单线态光敏剂转变成激发状态的三线态光敏剂。激发状态的三线态光敏剂一方面作用于组织底物或氢原子或电子,产物与氧作用形成各种氧化物(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另一方面它直接将能量转移给氧,形成单线态氧(1O2)。单线态氧与氧化物都具有细胞毒作用,尤其单线态氧是光动力作用诱导肿瘤坏死的主要损伤形式,它能破坏癌瘤中的微血管,造成局部缺血和细胞死亡,数日后该部组织将坏死脱落,从而达到局部治癌的目的。有报道,单线态氧诱导了细胞凋亡(apoptosis)是PDT治疗脑肿瘤的另一个可能的机制。 3 光动力作用发生的条件: 光动力作用的发生需要光敏剂、适当波长的光、适当浓度的氧和适当的温度四个条件同时存在。光敏剂能否被激发依赖于激发光的波长。若使PDT达到最佳的治

2015血流动力学共识

《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北京共识》(2015)要点血流动力学(hemodynamics)关注的是血液的运动。血液的运动遍布机体的各个角落,像网络一样将机体的组织细胞、器官联系在一起。血液在机体内的运动方式与一般的流体力学有所不同,受生理、病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使血液在机体各个部位的运动保持着有机的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调节、互为因果。血液由多种成分组成,这些组成成分的运动不仅表现在心血管系统内的快速运动,而且还表现在组织间、细胞周围的缓慢运动,参与细胞的代谢与内环境的构成。 经多位重症医学专家以不同形式对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相关问题的多次讨论,于2014年6月初成立了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8位重症医学专家组成的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协作组。在协作组指导下,21位专家组成共识工作组。2014年10月10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将完整的共识条目发给协作组38位专家,在所有专家针对所有条目经过邮件或电话形式再次讨论和修改后,2014年10月10月20日完成共识条目及描述初稿的更新。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共识圆桌会议于2014年10月23日在北京召开,专家们进行了现场讨论。根据现场所有专家达成共识的条目及其内容描述要求,最终形成了100条共识意见。圆桌会议后,用邮政快递形式送至每位专家进行再评定,为每项共识意见的推荐强度进行计分评价。综合推荐强度分十个等级,0分为不推荐,9分为强力推荐,分数由低到高表示推荐强度逐渐增强。 血流动力学无处不在

1.血流动力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成成分在机体内运动特点和规律性的科学〔推荐强度:(8.61±0.77)分〕 2.重症血流动力学治疗是以血流动力学理论为基础,根据机体的实时状态和反应,目标导向的定量治疗过程〔推荐强度:(8.62±0.55)分〕 3.血流动力学监测不等同于血流动力学治疗〔推荐强度:(8.59±0.80)分〕 4.血流动力学治疗贯穿重症治疗的全过程〔推荐强度:(8.16±1.39)分〕 5.准确、及时的液体治疗改善器官功能,改善预后〔推荐强度:(8.08±1.42)分〕 6.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须同时注意对容量、心功能和微循环的影响〔推荐强度:(8.19±1.27)分〕 7.所有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均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治疗ARDS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荐强度:(7.17±1.74)分〕 8.肺复张操作之前即过程中应进行循环功能评估〔推荐强度:(8.47±0.97)分〕 9.治疗低氧血症,除了考虑容量过多外,还需重视容量不足〔推荐强度:(7.68±1.58)分〕 10.应关注急性肾损伤时肾脏相关激素对全身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推荐强度:(7.00±1.94)分〕

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效果分析

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成本—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应用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经济效果。方法: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自MEDLINE收集临床资料,应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对特比萘芬与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进行评价。结果:两种药物甲真菌病治愈率meta-分析显示:特比萘芬(73.05±16.73)和伊曲康唑连续用药(66.89±15.82)、冲击疗法(47.96±25.56),治疗费用特比萘芬(¥1420.80)和伊曲康唑连续用药(¥1731.6)、冲击疗法(¥865.80)。结论:特比萘芬治疗甲真菌病成本效果比优于伊曲康唑。 关键词特比萘芬;伊曲康唑;甲真菌病;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 甲真菌病是指由致病性真菌侵犯甲板或甲下组织所引起的病变。常见致病菌:皮肤癣菌、酵母菌、白色念珠菌等,通常由皮肤癣菌引起的病变称甲癣。本文我国患病率约4%~7%,以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多见。本文借助循证医学的方法对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治疗甲真菌病的疗效进行meta—分析,并进一步作两种药物的经济学评价。 1 材料 1.1费用计算甲真菌病为局部感染性炎症,一般无全身症状,无须住院治疗,特比萘芬和伊曲康唑口服吸收良好,无须特殊给药方法,假设所有患者所进行的检验费用相同,为了能较好的反应药物与疗效的关系,只计算药品直接成本。药品价格为“2002年济南市卫生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标零售价。特比萘芬(进口:兰美抒,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25g×7片,单价:¥118.40/盒;国产:丁克,齐鲁制药厂,规格:0.125g×6片,单价:¥48.00/盒);伊曲康唑(进口:斯皮仁诺,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g×14片,单价:¥144.30/盒;国产:伊曲康唑胶囊,成都倍特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1g×14片,单价:¥115.00/盒)。 1.2临床材料利用Internet 网络资源:MEDLINE网站连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115009168.html,/ PubMed)、检索关键词:(terbinafine OR itraconazole ) AND onychomycosis。纳入标准:随机对照试验,无论是否采取盲法;试验至少纳入一平行的对照组接受安慰剂对照或药物(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灰黄霉素)治疗;使用单一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治疗无合并用药(包括外用药物);治疗评价应包括临床治愈和微生物学检查治愈。按循证医学方法筛选临床证据可靠性符合级别Ⅰ和级别Ⅱ文献33篇。见表1,表2,表3。特比萘芬临床疗效优于伊曲康唑连续用药疗法(P>0.05),明显优于伊曲康唑冲击疗法(P<0.01)。 2 成本-效果分析目前应用较普遍的治疗甲真菌病口服药物有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灰黄霉素

甲真菌病治疗进展综述

甲真菌病治疗进展 【摘要】平常生活家常常说到的“灰指甲”,其实是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真菌病中的一种甲癣。甲真菌病是由皮癣菌、酵母菌及非皮癣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治疗甲真菌病,目前常用的系统口服用药,然而近来也有一些新的治疗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针对甲真菌病的治疗进展做一个简要综述。 【关键词】甲真菌病;治疗;联合用药;激光疗法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皮肤癣菌病中约占30%,约占甲病的50%。我国甲真菌病患病率约为15.6%[1],老年人及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患者易患此病。甲真菌病根据甲菌侵犯的部位和程度可分为4型,分别是:白色浅表型;远端侧位甲下型;近端甲下型; ④全甲毁损型。通过对疾病不断地认识,对该病的治疗也有了不断的突破。 一、外科手术治疗 在一开始,人们对甲真菌病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即采用常规的外科思维处理方式,即外科拔甲术[2],认为把有病变的甲拔掉即可达到治本的作用。然而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损伤大,影响美观以外,而且治疗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因为当时对该病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认为只是单一的甲的病变,而不知道其背后真菌感染才是致病的关键。拔甲

只是取到了暂时的作用,而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以往采用的外科手术拔甲治疗,现在已基本上不单独使用,因为它可以造成甲母质的损害,导致生长出的新甲变形,并有一些术后合并症。现在临床上多采用一种非手术的称之为化学拔甲来去除感染的甲板。最近有作者采用1%联苯苄唑和40%尿素软膏联合封包使甲板剥除,其真菌学治愈率较高[3]。 二、外用药治疗 随着对该病的不断认识,开始了局部外用药疗法,传统的外用药疗法包括:10-30%冰醋酸、10%碘酊、40%尿素软膏、水酸制剂、甲基十一烯酸酯等[4]。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安全,无全身不良反应,费用低,患者易接受。适合病甲数少、未累及甲根、高龄、甲板生长过慢或有服药禁忌证者。但此方法渗透性差,需将病甲处理后外用,并且外涂药需要一定技术性,疗程较长,适用围窄,总体疗效不太理想,多作为系统治疗的辅助治疗[5]。目前认为8%环吡酮甲涂剂和5% 阿莫罗芬甲搽剂疗效较好。然而多数外用药无法渗透入甲板,目前只作为辅助用药。 三、口服用药疗法 外用药的副作用小,但其疗效取决于甲真菌病的类型及甲的受累程度,故治愈率不高,渐而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了

甲真菌病的治疗方法

甲真菌病的治疗方法 *导读:如果不信感染了甲真菌病,那么患者一定会非常知 道甲真菌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为了让大家对甲真菌病有一个更加充分的认识,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甲真菌病。…… 如果不信感染了甲真菌病,那么患者一定会非常知道甲真菌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为了让大家对甲真菌病有一个更加充分的认识,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甲真菌病。 甲真菌病就是我们大家平常所说的灰指甲,我们又可以将它称为甲癣。甲真菌病会导致患者的指甲发生改变,甲面会发生凹陷、变软、下陷、可形成裂纹等多种症状。给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等诸多方面都带来了困扰,那么究竟该怎么治疗甲真菌病呢? 甲真菌病是属于一种顽固的疾病,所以治疗这种病患者需要耐心,一般治疗甲真菌病有三种方法,手术拔甲、内服药物、外用疗法三种: 1.手术拔甲,手术拔甲仅仅适用于单发的指甲,通过麻醉,将患者的发病指甲拔除,但是这种方法现在临床上已经比较少用到了。因为手术拔甲创面比较大,患者出血多,术后会感到非常疼痛,并且很容易引起感染。 2.内服药物治疗,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个患病指甲的患者,可

以服用特比萘芬片、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药物,坚持服药,可以达到一定的疗效。具体的用药量用药方法小编在这里不多做说明,希望各位患者不要自己盲目用药,到正规专业的医院咨询相关的专家,他们会给出满意的答复。 3.外用疗法,患者可以通过使用指甲锉将指甲磨薄,定期泡甲和上药,如果能够坚持治疗,也是能够治愈的。治疗甲真菌病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所以患者真的需要很有耐心,不要半途而废,那样是不可能根治灰指甲的。 上面这三种就是甲真菌病的治疗方法,如果大家还有更多的疑问或者还想了解更多关于灰指甲的知识,建议大家去正规的医院咨询医师,他们会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病情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甲真菌病治疗进展综述

甲真菌病治疗进展 【摘要】平常生活中大家常常说到的“灰指甲”,其实是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真菌病中的一种甲癣。甲真菌病是由皮癣菌、酵母菌及非皮癣菌等真菌引起的甲感染。治疗甲真菌病,目前常用的系统口服用药,然而近来也有一些新的治疗技术应运而生。本文针对甲真菌病的治疗进展做一个简要综述。 【关键词】甲真菌病;治疗;联合用药;激光疗法 甲真菌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皮肤癣菌病中约占30%,约占甲病的50%。我国甲真菌病患病率约为15.6%[1],老年人及机体免疫力降低的患者易患此病。甲真菌病根据甲菌侵犯的部位和程度可分为4型,分别是:①白色浅表型;②远端侧位甲下型;③近端甲下型; ④全甲毁损型。通过对疾病不断地认识,对该病的治疗也有了不断的突破。 一、外科手术治疗 在一开始,人们对甲真菌病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即采用常规的外科思维处理方式,即外科拔甲术[2],认为把有病变的甲拔掉即可达到治本的作用。然而这种处理方式不仅损伤大,影响美观以外,而且治疗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因为当时对该病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认为只是单一的甲的病变,而不知道其背后真菌感染才是致病的关键。拔甲

只是取到了暂时的作用,而并不是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以往采用的外科手术拔甲治疗,现在已基本上不单独使用,因为它可以造成甲母质的损害,导致生长出的新甲变形,并有一些术后合并症。现在临床上多采用一种非手术的称之为化学拔甲来去除感染的甲板。最近有作者采用1%联苯苄唑和40%尿素软膏联合封包使甲板剥除,其真菌学治愈率较高[3]。 二、外用药治疗 随着对该病的不断认识,开始了局部外用药疗法,传统的外用药疗法包括:10-30%冰醋酸、10%碘酊、40%尿素软膏、水杨酸制剂、甲基十一烯酸酯等[4]。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安全,无全身不良反应,费用低,患者易接受。适合病甲数少、未累及甲根、高龄、甲板生长过慢或有服药禁忌证者。但此方法渗透性差,需将病甲处理后外用,并且外涂药需要一定技术性,疗程较长,适用范围窄,总体疗效不太理想,多作为系统治疗的辅助治疗[5]。目前认为8%环吡酮甲涂剂和5% 阿莫罗芬甲搽剂疗效较好。然而多数外用药无法渗透入甲板,目前只作为辅助用药。 三、口服用药疗法 外用药的副作用小,但其疗效取决于甲真菌病的类型及甲的受累程度,故治愈率不高,渐而随着抗真菌药物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了

激光光动力学治疗癌症的新进展

第38卷第3期2006年3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JOURNALOFHARBININSrnTUTEOFTECHNOLOGY V01.38Nn3 MⅡ.2006激光光动力学治疗癌症的新进展 刘佳雯,杨玉强,张治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凝聚态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激光医疗技术在某些医疗领域中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其中使用激光光动力学治疗肿瘤是现代 肿瘤微创或无创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光动力学疗法(PDT)的历史,定义、机理、光敏剂、光源和光动力学 疗法用于癌症治疗的必要性及其意义.在皮肤癌治疗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光动力学疗法(PDT);癌症;光敏剂 中图分类号:R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367—6234(2006)03—0362—05 Latestprogressoflaserphotodynamictherapyoncancer LIUJia—wen,YANGYu—qiang,ZHANGZhi—guo (CenterfortheCondensedMatter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InstituteofTechnology,Harbin150001,China) Abstract:ThetechniqueofLasermedicaltreatmentoncancerexertsunexampledpowerinthefieldofcancertreatments.Usingphotodynamictherapytotreatsomemalignancytumoristhelatestprogressinthemoderntumormedicalfieldoftinyhurtornohurt.Thehistory,definition,mechanism,photosensitisersandlightsourcesareintroduced,andthenecessityandsignificanceofapplyingphotodynamictherarytocancertreat—ment.Maindevelopmentsofthemethodappliedinskincancerarereviewed,andtheresearchtrendsarepre?dicted. Keywords:photodynamictherapy(PDT);cancer;photosensitisers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是各个国家人口中的前三位死因之一,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极大的特殊疾病.我国每年患癌症而死亡者达80多万人以上,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有近1千万人.目前,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是采用“放疗”,“化疗”,以及手术切除等方法,其副作用大,疗效差。因此,发展诊断治疗癌症的方法和技术成了世界所关心的课题.在众多的诊断治疗手段中,激光技术为诊断治疗肿瘤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临床表明,利用激光技术治疗癌症的治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在这些激光技术中,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治疗肿瘤的方法.关于激光光动力学治疗癌症的大量的研究文章、国际会议和临床治疗的报道,都标志着癌症治疗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收稿日期:2004—03—23. 作者简介:刘佳雯(1974一),女,博士研究生;1光动力学疗法 光动力学疗法(PDT)是激光技术、光导技术、光信息处理技术、生物光化学技术和现代医学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是肿瘤治疗的新技术.它与传统疗法相比,有以下优点: 1)有效性:治疗比较彻底、复发率低,对多数较早期的癌症可达到根治目的; 2)广谱性:不受肿瘤细胞种类和来源的影响,对任何实体肿瘤都适用; 3)可重复性:由于光敏剂本身无毒,并且其细胞毒性产生具有暂时性和局部性,机体不会对光敏剂产生抗药性,PDT可以反复使用; 4)灵活性:它可以完全独立使用也可以配合其他疗法作为辅助手段使用心1; 5)微创性:治疗无需手术,治疗耗时短、相对创伤小,对病人而言痛苦也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