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运动

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运动
孩子不同年龄阶段运动

孩子不同年龄阶段,适合运动不同

选择错误或不注意

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或影响发育

在为孩子选择运动项目时

一定要选择符合其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

————●1——3岁幼儿期孩子●————

●此期间要选择能够帮助提高孩子运动协调能力的活动,而且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坚持运动锻炼,要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进行,同时要注意这一时期的孩子们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运动,例如爬行、攀登、跑、跳都是很好的运动形式。

———●3——5岁学龄期儿童●————

●此期间的孩子们更适宜进行室外活动,接受日光浴、空气浴,做操、跑步、打球等。

●较大年龄的孩子适宜选择以弹跳为主的运动,特别是摸高、跳绳和引体向上等运动对身高的增长都有益,同时游泳、健身操、球类运动、等都是可以选择的项目。

●让他们接触不同种类的体育项目,从而让孩子顺应自己的天性,选择他们所偏好的体育项目。其实,这也是培养他们喜欢体育运动的一个好方法。

●这阶段的孩子也可以学着骑自行车,因为骑自行车可以锻炼身体、锻炼眼、手、脚的协调能力,是一项非常不错的全身运动。

————●5——7岁儿童●————

●5岁到7岁的孩子,正处在幼儿时期人体第一个生长发育高峰之后的阶段,各种形态的生长和机能的发育都相对缓慢,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机能的发育比运动系统的发育还要迟缓。

●因此,在孩子5岁到7岁的阶段,不论男女,均不能承受经常性的大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可以参加一些益智类的体育游戏来培养大家对体育的兴趣,也可以考虑游泳、滑冰等项目。

●就拿滑冰来讲,一般来说5岁到7岁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年龄,太小的小孩自控能力比较差,5岁到7岁的小孩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如果是想从事专业运动员的话还要稍微再早一些,特别是一些难度动作要在小孩进入身体发育期前就要练成,这样在进入发育期之后才能平稳过渡。

———●8——12岁青少年时期●————

●?8岁到12岁的孩子,由于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性都有了一定的基础,这个阶段应该定向的培养孩子的运动能力,这个阶段尽量避免参加有对抗性的项目,毕竟孩子处于成长阶段,避免受伤影响正常的生理发育。

●?可以以(乒、羽、网)这三项为主,其次为体育舞蹈,尽量避免高强度剧烈运动。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差不多都已经有了自己特定的体育运动爱好。有的喜欢游泳,有的喜欢打羽毛球,还有的喜欢乒乓球等等,

●?8——12岁的孩子正处在身体成长速度过快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骨骼还相对脆弱,当受到强烈的运动力冲击时,难免会影响到体内的骨骼,最终可能就会影响到孩子长个子。因此,家长和老师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应给予适当的运动监督。

●?必须强调的是,家长要加强学习,同时要采取一些积极地措施,在进行体育运动的同时要有充足合理的营养支持,要注意运动保护,避免运动损伤。

●?另外家长要积极参加孩子们的运动锻炼,除了有利于培养孩子们与家长的密切关系和情感,更重要的是孩子们能够持之以恒的参加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们一生的健康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读后感

读《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有感从事教育职业,我在不断探索,读了卢志丹的《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感受颇深。 “教育孩子,须从与孩子谈心开始。最好的父母,就是与孩子心灵相通的父母。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教育好孩子只有一个关键,就是去赢得孩子的心。当你赢得了孩子的心,那么,你{说的话就可以“一句顶一万句”,反之,即使你说上一万句,也不过是一万句废话而已。所以,无论是赞赏或激励孩子,还是批评和拒绝孩子,爸爸妈妈都得让说的每一句话进人到孩子的心灵深处,让这些话成为孩子自己的思想,乃至愿望。教育原本是心灵的对话,爱你的孩子,与之心灵交融,它也就变得简单了。” 是呀!现在许多的父母多数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如何的不听话,也在苦恼之中。每个父母都要面临如何教育孩子,才可以使孩子乐于接受的问题,通俗的说就是怎样才能使孩子听自己的话。这是当今许多父母棘手的难题。而现在的教育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在强调和注重沟通。如何沟通才能使孩子听进去达到想要的效果,绝对是门艺术课。只有掌握了沟通这门课的艺术技巧,才能达到有效的交流。卢志丹的《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一书以现代的教育理论和大量正反面事例,阐明了父母“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的现实意义和重要作用,对父母与孩子说话时的态度、方式、语调、措辞、时机等细节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对批评、激

励、赞赏、拒绝孩子的说话艺术展开了重点阐述,对父母面临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生活学习、交往、挫折、逆反等各种难题时,如何通过说话、谈心对孩子施以正确的、及时的、有力的引导。 读完全书,我的内心是有一点点的窃喜的,因为书中的许一些观点和案例都是和我的拙见与做法是一致的。当然,我也认识到自身在和孩子沟通方面也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这本书给了我很多启示和指引。 “好的父母不仅是孩子的老师,也要成为孩子的朋友”。这是我非常认同的一句话。我和女小儿就像好朋友一样,我们一起游戏,一起读书。她会把她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与我分享,我会看着她的眼睛认真聆听,也会及时地给她一些建议。我们之间也有好多的小秘密。我很庆幸,我和女儿能成为好朋友。我也能感觉到她和大女儿有所不同,沟通起来很是顺畅。这和书的观点不谋而合。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为正在育儿路上不断摸索的我点燃了一盏指路明灯,学会了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也进一步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与成人的不同之处。想要走进孩子的世界,必须先俯下身子,做到有效倾听,学习说话的“艺术”,带着“爱”去看待孩子每一次错误,接受孩子的不完美,以孩子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和思维方式去与孩子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把每一句话都说到孩子的心里去。

把爱说到孩子心里去教育随笔

把爱说到孩子心里去教育随笔 现在很多独生子女,一家就一个孩子,全家人都宠爱她,所有好的都给了她,这样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娇生惯养的脾性。但是,她们与同龄人或者陌生人交流时,难免会有小脾气,认为别人就应该迁就自己。这需要老师把爱说到孩子心里去,让她们学会爱,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也爱自己。下面是随笔网整理的《把爱说到孩子心里去教育随笔》,欢迎阅读。 把爱说到孩子心里去教育随笔【第一篇】:用爱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不会谦让、不懂容忍。孩子们得不到被人需要的快乐,也没有为他人着想的责任感。而且,独生子女大多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来说,没有哥哥姐姐,他们就缺少生活和游戏中模仿的榜样。毕竟,大人的教育和小孩子间的影响是不一样的,不同年龄的孩子对事物有不同的观点,年龄小的孩子更愿意接受哥哥姐姐们的建议。更重要的是,兄弟姐妹在一起有一种亲情,彼此承担责任和义务,在与同龄孩子相处时往往没有这种感觉。 用爱心对待孩子。要把幼儿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因为他们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我们要充分展现自己的爱心,像父母般的照顾他们,使孩子有在园如在家的感觉。从孩子

进入校园的那一刻以及我们从家长的手中接过孩子的那一刻起,就要对孩子负起所有的责任,这也是家长对我们的信任和期望。 我所带的班级是小班来的都是新生,大家都知道当孩子不适应一个环境时,往往会采取一种最为直接的抗议方式,哭,没完没了的哭,刚开始,我还耐心的烘哄他,用玩具哄陪他玩,可他依然无休止的哭闹,还又踢又抓,天天如此,我都有些失去耐心了。可是一想到自己的工作职责以及那个家长对我的信任,便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绝对不能放弃,要坚持。到了园里,我依然是轻言细语,给孩子更是多了几分关爱。渐渐的,他们不再哭了,也开始和我说话了,只是声音很小,但我每次都会微笑着听他讲完。有一天,当妈妈送他们进园时,竟然主动向我说老师早,而且还破天荒地的给妈妈再见。当时一种强烈的感动从我心底油然而生,在内心激荡,久久难以平静。 用爱教育孩子。师爱是学生树立良好品质的奠基石。面对一张张童稚的面孔,一双双求知的眼睛,难道只要教会他们知识就足够了吗?错了,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做人的道理。有这样一位老师,班里的一个小朋友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也捂住鼻子,有的还说,臭死了,臭死了,可是老师并没有批评他们,也没有露出厌烦得表情,而是拿来笤帚、簸箕,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老师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

在孩子心理种满爱

在孩子心理种满爱 榆中县文成小学谈军花 作为一个班主任,爱每个孩子,是他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实实在在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司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离婚后他随母亲生活,我们无法知道其中的原因,其实也无权知道,只是母亲总是不愿意孩子的父亲,还有爷爷奶奶来看望孩子,还一再的叮嘱我。可是十指连心,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没有哪个父亲不会想念自己年幼的孩子,没有哪个爷爷奶奶不疼爱自己的孙子,他们总是在校门口,在操场的围墙边眼巴巴的看着孩子,有时塞给孩子一把瓜子,有时塞给孩子一个雪糕,有时塞给孩子几块钱,然后依依不舍的离去。作为我,一个你母亲,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心里想“就让孩子多个人爱吧,多好!” 可是有一天,孩子的姑姑、叔叔、父亲一起急匆匆来学校找我,他们告诉我,孩子的爷爷不行了,要见孙子最后一面,央求我可以带司去几十里外的老家看即将离世的爷爷,我为难极了,心里激烈的斗争着,“如果一去不复返呢,如果孩子的母亲放学接不到孩子会怎样,我的心里七上八下......” “老师你放心,我们一定跟放学送回来。”叔叔态度坚决的说。

“司是爷爷唯一的男孙子,就让他见最后一面吧。”孩子的姑姑满眼泪花。 “求你了,老师,爷爷最心疼的就是司”。 “老师,让我去看看爷爷吧”孩子哽咽了 看着那一张张乞求的面孔,我还能说什么。为了以防万一,为了那个弥留之际也不能瞑目的老人,为了给孩子心理多种点爱。我决定请假亲自送孩子去。 颠簸了一个小时,车终于到了孩子的爷爷家,孩子一下车就大声喊着:“爷爷!爷爷!我来了”,到了房里,司一下子扑向了炕上躺着的老人,老人骨瘦如柴,听到司的喊声,立马睁开了眼睛,司搂着爷爷的脖子,爷爷干枯的双手抚摸着孩子稚嫩的脸,房间里泪流满面...... 后来孩子在作业后面悄悄留言:谢谢你,老师! 后来孩子学习态度也端正不少,作为老师,我倍感欣慰。 让孩子多一个人爱,“在孩子心理种满爱”多好!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倩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也是个离异家庭的孩子,离异后母亲带着倩远离了自己的老家。 有一天,楼道里来了一个清瘦的老人,风尘仆仆,肩上搭着一条布袋,鼓鼓囊囊的。他嘴里不停地喊着倩的名字,当我把他领进我们教室看到倩时,老人激动地不知所以。他放下布袋,当着大家的面颤抖着双手从里面掏出了干瘪的苹果,还有不成形的麻花,油饼。嘴里还不停的说“这是奶奶让我带给你的,我打听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只是分享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 心理特点

不同年级段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很多人生活不能自理,没有相应的劳动习惯,对其父母的依赖性很强;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变化无常,容易疲倦;行为动摇不定,不善于控制,容易冲动和特别敏感;对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痛苦都很强烈;有当好学生的愿望,只是不熟悉学校的生活,不了解学校常规,常会无意中做错事。他们渴望参加光荣的少先队组织。他们好奇、好动、喜欢模仿,并且有直观、具体、形象等思维特点。 二年级:学生已基本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他们知道学校的规章制度,懂得一些行为常规,而且愿意努力遵守。在上课听讲、完成作业、遵守公共秩序,尊敬师长、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从总体上说,对常规的认识不深刻,动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他们习惯过集体生活,喜欢和小伙伴一起活动;开始有了自我控制的能力,好表现自己,竞争意识和上进心有所发展,能树立近期的奋斗目标,都想争取成为好学生,并希望参加少先队的一切活动。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仍然是其共同的特点。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淡薄;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

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有所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感情容易激起和爆发,不善于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虽已能从事需要一定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产生动摇。三年级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道德感、正义感开始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变的过程中。他们的独立意识开使增强,已经不满足于单纯地听老师的话,也不满足于接受课堂教学。他们爱着课外书,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发生兴趣。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出现了较明显的差距,兴趣爱好也有所分化。他们对集体生活已经比较熟悉和习惯,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也逐步树立起集体荣誉感,并有了广泛交友的愿望。他们的活动范围比以前扩大,接触社会比以前多。但他们看问题仍然比较幼稚,对复杂的是非常分辨不清,对日常生活的基本准则虽然知道,但往往不能自觉执行,自控能力较差。 五年级: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心的发展正处在由幼稚趋向自觉,由依赖趋向独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品德心理上具有以下特点:能认识和掌握一定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开始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时常变化。道德感情开始多变而且不轻易外露。开始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片面性。对学校的教育内容趋向思考选择接受。已有的行为习惯日趋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0—2 岁)经常看到很多家长在朝孩子发脾气,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观察发脾气的家长,以及在家长脾气笼罩下的孩子。可以说,从家长的面部表情中我读到了他们很没有道理的愤怒,以及匪夷所思的对孩子的情绪表达。再看孩子,要不被家长训斥的哭哭啼啼,要么就是一个倔字了得,顿时间亲子关系阴云密布。 当接触越来越多的家长时,听他们的唠叨,听他们对孩子的不满的发泄,以及听他们激昂的情绪时,我会经常问:做为家长,你能读懂孩子吗?你知道孩子心里想什么吗?你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吗? 每每当我问这些问题时,有些家长要么说不知道,要么就干脆来个武断的回答,这种回答全然不能让我满意,更不要说让他的孩子满意了。可以说,不了解孩子心里想什么,需要什么,已经是很多家长普遍存在的问题。细思之,做为父母,你连孩子心理特点和生理特点你都不知道,你怎么去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从今天开始,我将就上一篇《教育孩子,观念先行》做一个续篇,在家长有了观念这个大前提下,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理成长状态,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分析,让家长真正去慢慢走近孩子的心里。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将会是呈现给广大家长们的一份礼物,希望你们能在本文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己的孩子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习性等的观察,进一步去挖掘孩子的心里特点,做到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给孩子一个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0?1岁宝宝的心理特点 孩子从出生到 1 岁这段时间,不会讲话,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愿望。父母只有掌握了宝宝这段时间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0?1 岁宝宝的心理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小阶段。 从出生到 3 个月的婴儿。以睡眠为主。眼睛能够随着呈现在他面前的物体移动,能注视人的面孔微笑;能够追随声音转头;能够抓握接触到的东西。这时如果把周围的环境布置得丰富一

幼儿教师优秀论文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论文摘要: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爱是一种情感交流,爱是一种行动体验,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关键词:幼儿爱交流体验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记得孩子们上了中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小柯柯跑来问我:“何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另一个小朋友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王婷婷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吧!”说完,不由分说的拉我去,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的走了过去,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孩子们的玩具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的和朋友相处,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同时也让我感受到爱的力量是如此巨大,我用爱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孩子们的骄横、多疑、自私和冷漠少了,班上出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好气象。孩子们互相帮助,师生们谈笑风生,在师生的共同呵护下,我们班成了一个学习、生活和成长的乐园。让我惊讶的是在让他们感受爱时,他们也回赠给我真诚的爱。记得那次我感冒了,很严重。我嘶哑着嗓子去给小朋友上课,那天恰巧我穿了件新衣。刚走进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大呼小叫地说:“老师好!”我刚张开嘴让他们安静下来,突然有个声音大声地说:“不要吵了!老师的嗓子哑了!老师的嗓子都哑了!”顿时整个教室安静了下来,孩子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地坐好,安静地看着我。当我张开嘴让他们跟着我念儿歌时又有小朋友举手提议:“老师,我们今天学唱歌吧!我们能自己跟着电视机学,那样你的嗓子会好得快些,妈妈说嗓子哑了要少说话!”多懂事的孩子,只知他们平时爱

2016年中国养生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2016年中国养生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发展现状 1、国际发展现状 发达国家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他们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养生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在讨论我国健康养生产业发展潜力时,有必要对国际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发展现状进行观察和分析。 以美国为例,在20年前健康产业并不存在,2002年的健康产业收益已达到2千亿元,相当于汽车行业的50%,到2010年增长到1万亿美元,几年时间增幅将达到500%。原因在于:过去的20年中,二战后出现的新生族主宰了经济的发展。这群新生族正是今天37-55岁的人。他们正值事业高峰,收入非常可观,消费力庞大。他们促使房地产增长,也是他们刺激了运动用品、汽车、个人电脑和互联 网的消费。此外,当前全球股票市值中,与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 2、国内发展现状 养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特别是改革开发30多年来,我国养生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上世纪80年代,养生行业主要以足疗养生的形式,到90年代人们开始关注食疗养生方法,21世纪养生服务业已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上升态势。目前,我国养生企业至少在20万家以上,吸纳的就业人员3000多万,而且,市场规模扩大的空间依然很大。各地养生业的发展对繁荣地方经济、丰富人民文化生活和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国养生行业在2002—2012年间发展十分迅猛,每年新增企业数量巨大。从经营情况看,根据相关机构对102家养生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从2003年到2012年养生行业整体经营状况良好,在营业额、利润和纳税上加大增长。特别是调查企业中前30名养生企业在行业中的作用突出,约占调查企业中营业额、利润额的绝大部分和纳税额的一半,带动行业增长的作用十分明显。2011年,我国健康养生产业的产值占3.2万亿,大约占2011年GDP总值的13%。 2002年,中国健康产业的市场规模只有达到了1500亿元人民币,2011年增长到2000-4000亿人民币,九年间实现3-4倍以上的增长。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 二、健康养生行业前景分析 1、市场空间增加 国际上一致公认,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在1500美元之间时,健康养生产业就会迎来发展的高峰,中国近几年已经达到了这个水准。在发达国家,人均用于健康投入的花费上面,发达国家占到了48%,在我国是8%,我国的健康产业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7年“中国国际医药交易会暨医院与医药企业峰会”上指出:“我国健康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15%,健康产业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巨大动力”,中国健康产业未来的市场容量将是6000亿-8000亿元的大市场。美国《财富》杂志在对中国消费品市场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健康产业在未来五年将扩大10倍,中国养生市场每年蕴含高达15000亿元的市场份额。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健康养生市场已经相当成熟,人均消费额度是中国的50-100倍。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中国的健康养生产业在未来10-20年内会有50-100倍的发展空间。

孩子不同年龄正常身高对照表

孩子不同年龄正常身高对照表 纵观人一生的成长过程,6岁前是成长最快的时期。出生后前两年快速成长,此后一直到5岁可以持续成长到约100cm,差不多是出生时的两倍。如果这时患了影响成长的疾病或者没有均衡地摄取必需的营养物质,孩子就很难茁壮成长了。 如果孩子每年身高涨幅小于5cm,比同龄孩子矮10cm以上,或者在100名儿童中属于矮小的3%,就要怀疑孩子是否患有成长障碍。 判断孩子是否在正常生长,方法很简单。就是定期给孩子量身高和体重,妈妈可以通过与标准值比较,确认孩子成长速度是否正常。 原则是“每三个月量一次身高和体重”。但是每三个月量一次不仅枯燥,还容易忘。所以可以在墙壁上贴孩子喜欢的通式身高尺,如长颈鹿、大象等动物。同样,可以准备画有动物图案的秤来量体重。这样可以增加很多趣味。 孩子在妈妈的肚子里快速成长10个月,出生时身高大约50cm。之后的第一年孩子以惊人的速度成长1.5倍,即长高25cm,身高变成75cm,体重大约增加到出生时的3倍。之后的一年中大约生长12~13cm,变成88cm的身高。这是一生中最快速的成长期,称为第一成长期。此后一直到青少年时期是持续较缓慢地成长,正常情况下每年大约5~7cm。

进入出现第二性征的青春期,再次出现快速成长。男孩平均在12~13 岁,女孩平均在11~12 岁进入青春期。这时每年可以成长8~10c m。青春期结束后成长速度急剧下降,男性平均在20 岁,女性平均在17 岁长到成人身高。 儿童标准身高(6--18 岁) 年龄(周岁)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男孩(cm) 116 125 131 136 141 148 154 162 167 171 172 173 174 女孩(cm) 115 124 130 136 142 149 154 158 159 160 160 160 161 发育阶段年龄身高或成长速度: 不同发育时期成长速度:

把爱种在孩子心里——读《爱的教育》有感

把爱种在孩子心里 ——读《爱的教育》有感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无法比拟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能够得到教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7岁的孩子,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我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我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出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教育才会成功。 记得孩子们上了中班,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乐乐跑来问我:“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是你们啊!”忽然点点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玩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这时雯雯跑来拉我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滑梯吧!”说完,不由分说地拉我来到滑梯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地用手抓住了滑梯,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滑梯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

爱的故事——孩子心中的爱

爱的故事——孩子心中的爱 在生活中,每一天孩子都能感受到来自周围的“爱”,它像一颗颗珍珠埋在幼稚的心田。课上,他们用自己的笔展现了这些生活中的情感片断,不太长,但写出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借此家长会,将孩子们的故事呈现出来,成为又一段“爱”的故事。 万老师 2006-5-24 晚 王诺: 我七岁时,那时正在放暑假。有一天,我突然觉得肚子疼,就让妈妈带我去医院看病。我以为肚子疼是个小事,结果到了医院一看,我得了阑尾炎,必须动手术。我被吓得哭了,爸爸妈妈安慰我不要哭。结果我不哭也不闹了。做完了手术,妈妈每天都来看我,给我喂饭和讲故事。一个星期后我出院了,我很爱我的爸爸妈妈! 老师的话: 王诺,从你的故事中,我读出了父母对你的 爱,读出了你对父母的感激之情,生活在这 样一个充满爱的家庭中多么幸福呀!好好珍 惜吧!用自己的爱来回报他们,让他们以你 为骄傲! 陈加希——妈妈对我的爱: 妈妈很注重我的营养,天天早晨醒来,给我做早餐;9点多,我睡了,妈妈还在收拾完饭吃剩下的东西。她总是把我不爱吃的东西做得色香味俱全,还专吃我剩下的;有一次,我挫伤了腿,她可急坏了,一边往我的伤处消毒,一边给我转移注意力,不让我太疼。经过这些事,我知道了妈妈对我的苦心。 老师的话: 加希,读着你的文章,感受着你感受到的浓 浓的母爱,我想说;平时做事细心的你是一 个情感丰富的孩子,是一个懂感情的人,希 望你把你感受到的爱传递给身边每一个需 要关爱的人,那样的你会感到更加快乐! 陈子鑫——爱的故事: 有一次,我一不小心磕到了一个台阶上,下巴磕出了一道口子。妈妈和爸爸晚上连觉都不睡就带我去医院看病、缝针,还精心照顾我。因为那时缝针不能吃饭,妈妈就一口一口地喂我吃。 老师的话: 子鑫,被爱是一种幸福,希望爱的种子在你 的心里生根发芽,用你的爱给周围的同学带 来快乐,用你的情给周围的同学带来欣喜。 勇敢点,让大家看到一个积极向上的你好 吗? 单梓博——

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的生理.

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有何不同特点? 未成年人人生长期大致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新生儿期、婴儿期、先童年期、童年早期、童年中期、少年期(童年万期)、青年初期。未成年人具有显著的生理、心理特征,一般是从童年早期开始,直到青年初期。新生儿是指出生后头一个月的婴儿,这是婴儿从胎内生活转到胎外生活的关键转变时期。婴儿是指满月到一周岁的儿童。婴儿期经历着人类个体发育的第一个生长高峰。 先童年期、童年早期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先童年期指2、3岁的儿童,童年早期是指3岁到6、7岁学前期儿童。学前儿童的身高到6岁时一般达到115公分,体重可达19公分左右。身高的增加比体重更加明显,给人一种孩子变瘦的感觉,同时,这一时期孩子的体力、耐力和灵活性都开始有显著增加。2—7岁儿童脑发育日益成熟,到7岁时,相当于成人脑量的90%。脑的日益成熟为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准备了条件,这位孩子入学进行正规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生理上的准备。这个时期的儿童情绪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情绪稳定性得到了一定发展,情绪保持的时间比婴儿要长,对父母和幼儿园教师的依恋,对小伙伴的爱等这些表现都比较稳定。但由于内抑制的发展仍不完善,因此这一时期情绪仍以不稳定、多变性为特点。第二,情感主要表现为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另外其意志活动表现出行动富于冲动性和有了最初的独立性和自由性的要求。在童年早期,儿童的意志对外部行动的调节能力在迅速发展着。值得重视的另一个倾向是在某些幼儿身上的3岁“危机期”,经常发生任性、不听话现象,如果家长能及时注意孩子心理上日益增长的自主性、独立性的要求,善于引导,在教育上就不会产生特殊的困难,但如果处理不当,幼儿的这些非理性的意志表现就会发展成为较为稳定的消极意志品质。 童年中期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童年中期是指6、7岁到11、12岁发育上小学阶段儿童,经过了婴儿期到幼儿期的身体高速度增长,大多数6—10岁的小学生在身体发育上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缓的时期。10岁以前,一般男孩略重和高于女孩。10岁以后,由于女孩子青春期来得早些,她们的身高和体重赶上和超过男孩。直到男孩也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身高和体重才会又超过女孩。童年中期儿童的骨骼系统仍在迅速增殖,肌肉大小及力量逐渐增加,儿童的心、肺的重量和容积也继续增大,到9岁时,心脏的重量是出生时的6倍,心跳率下降到每分

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一、单身阶段(22-30岁) 此阶段的家庭基本状况分析如下: 由于刚踏入社会,个人的工作还不稳定,经济收入也比较低。绝大多数同学还处于资金的原始积累阶段。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不应该在保险费用上投入太多。我个人认为,这个年龄段的人最应该考虑的是意外险、健康险可以适当买些寿险。不建议购买养老保险和投资理财类型的保险。 意外险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应该是必备的险种。这个年龄段的人群尤其是如此。运动和旅游是当代白领的最爱。同时,运动和旅游也是引起意外伤害的最大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办意外保险来规避这些风险不失为最好的选择。 不过办意外保险也是有讲究的。意外险有很多种类:有公共交通意外险、旅游保险和工伤意外伤害保险等等。上面所讲的这些意外保险都是特定的意外伤害保险产品。这种保险产品只会在特定的环境和特定的时间发生意外事故保险公司才承担保险责任。而且,很多保险公司的这种意外保险也仅仅是涵盖意外身故或高残责任(不包括医疗费用的报销)。因此,我们不管办哪种意外保险都不要忘记给自己再办一份最为实用的意外伤害综合保险。 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是指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发生意外事故保险公司都能承担保险责任的保险,这种保险一般都会涵盖意外医疗责任、意外住院津贴和身故、高残保障责任。因此,意外综合保险是用途最为广泛和实用的意外保险。 同时,还有一点要提醒的是,意外险都属于短期险,最长的意外保险保障期间也仅仅是一年。因此,切记不要因工作繁忙或者其他原因而造成意外保障中断。特别是在旅途中间。 健康险对于每个人来说也是重中之重。健康险细分可以分为重大疾病保险、住院费用补偿保险、住院定额给付保险等等。 对于每个人和家庭来说,重大疾病的发生都是灾难性的。重大疾病不仅仅是击垮了一个人的身体,更可怕的是它往往能破坏一个家庭的经济。因此,通过办重大疾病保险不仅仅是对自己健康的呵护,也是在罹患重大疾病的时候对自己和家庭经济收入间断的补偿。由于很多普通的住院医疗费用是不属于重大疾病理赔范畴的,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再办一份住院费用补偿保险,给自己一个因普通疾病或者意外伤害造成的住院费用进行补偿。对于定额给付保险,就类似于因自己住院保险公司而给付的一份营养费用的补贴。 寿险保障也必不可少的,寿险包括终身寿险和定期寿险两种。 虽然,意外险和很多健康险本身也涵盖寿险保障功能,我认为我们仍有必要在此基础上再适当补充些寿险保障。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作为独生子女的我们自然也承担着赡养父母的责任。 因此,通过给自己办寿险,就能给父母撑起一把更坚实的保护伞。在未来的日子里,不管我们的人生旅途有什么变故,相信我们对父母的爱将伴随着他们到永远。 在单身期间,我不建议办养老保险和投资类的保险。因为保险的强项是保障而非投资。如果我们轻保障而重收益就是舍本取末,本末倒置。 是的,很多投资理财类的保险是会有一个比较理想的投资收益,但那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处于此阶段的我们所面临的是工作变动和结婚买房等很多巨额费用开支的时前期,这时间办理养老和投资类保险不但不会给自己带来较高的投资收益,反而会使自己的经济更加窘迫,因此是不可取的。 综合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在不影响自身资金积累的前提下,用较小的成本博取较大的人身保障;毕竟,意外风险无处不在,通过保险进行规避,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健康保障是我们创业和资金积累的前提,寿险呵护是我们关爱家人,孝敬父母很有效的工具。通过以上系统入微的规划,我们可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为自己的事业而打拼。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0-7岁) (2011-05-22 22:27:42)转载▼ 分类:分享教育 标签:儿童心 理 沈阳乐高 乐高机器人 机器人教育 机器人培训 杂谈 0~1岁宝宝的心理特点 孩子从出生到1岁这段时间,不会讲话,不能用语言表达他们的愿望。父母只有掌握了宝宝这段时间的心理发展规律,才能更好地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0~1岁宝宝的心理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小阶段。 从出生到3个月的婴儿。以睡眠为主。眼睛能够随着呈现在他面前的物体移动,能注视人的面孔微笑;能够追随声音转头;能够抓握接触到的东西。这时如果把周围的环境布置得丰富一些,让孩子经常接受各种视觉和听觉刺激并受到亲人的爱抚和照顾,就会促进他的神经系统的成熟、心理的发展。 3~6个月的婴儿。视、听能力比前一段有进步,开始能有目的地伸手抓面前的东西和较长时间地玩胸前的玩具,并喜欢把东西放进嘴里。这时婴儿是靠眼、耳、手、口等感觉器官认识事物。此时,父母多逗引孩子玩,经常抱孩子到室外散步,多与他“说话”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6~9个月的婴儿。能用眼睛长时间地注视某一件物品;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会两手交替拿东西或用双手拿东西,在双手臂的支撑下,能挺起身子;爱扔东西玩,会用玩具相互撞击;能听懂一些简单的语言,如“拍手”、“再见”、“谢谢”等,并且能照着去做。这一阶段,家长应多帮助宝宝练习站、坐、转等动作;给孩子一些中等大小的软球、彩色积木、布制小动物和小摇铃等玩具,和他一起玩,并用正确的语言告诉他玩具的名称。 9~12个月的婴儿。能够在东西不见了时用眼睛去寻找;能模仿自己听到的声音,比如

鸭子小车的“嘎嘎”声等;学会叫爸爸、妈妈;能自己拿着奶瓶或杯子喝水;能拉着大人的手或扶着家具行走,由于宝宝自身能力的发展,使他对探索自己周围的世界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对什么都想看看、摸摸或把东西放人口里尝尝。这一阶段您可以用双手扶着宝宝教他学走路,经常与宝宝在一起做各种游戏,教宝宝说简单的话,以及尽量满足宝宝急于想探索世界的要求。婴儿出生后的一年,是他一生的开始阶段,只有当他在生活上得到悉心照料,在精神上得到爱抚和热情的关怀,孩子才会建立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为其个性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岁孩子的心理特点 孩子到了1岁左右,可以自如爬行,可以站立片刻,发育快一些的还可以独立几步。 手眼活动从不协调到协调,如可以自如地自喂饼干,五指从不分工到有较为灵活的分工,如可以用食指和拇指对捏糖块。双手从“各自为政”到能够互相配合,如可以一同摆弄玩具。精细动作获得发展,如可以独自抱着奶瓶喝奶,打开瓶盖,把圈圈套在棍子上等。 1岁多的孩子可以听懂自己的名字可以听懂一些简单的词汇,会叫爸爸妈妈,能同成人一样可以分辨声源,有了明显的回忆能力,可以想起很久前记住的事情,将之运用于当前的“工作”中。可以模仿大人的动作。 这时能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自发地手舞足蹈,并努力配合鲜明活泼的音乐节奏做动作,会初步分辨颜色,喜爱色彩鲜艳的玩具,爱看漂亮的人脸,爱看图画书和大而鲜艳的图杂。 能听懂妈妈的话,可以听懂常用物品的名称,开始学说话,可以用简单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意思,如用“汪汪”代表小狗。他们害怕陌生人,害怕陌生,怪模样的物体,害怕未曾经历过的情况。这时有明显的依恋情结,喜欢“跟”妈妈的“脚”,妈妈去哪里,他就跟着去哪能里,喜欢与成年人交往,知道大人是高兴还是生气,会设法引起大人的注意,如主动讨好大人或者故意淘气。

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

在孩子的心中播下一颗爱的种子 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而言,没有什么比爱和善良更重要的了,这是孩子将来亲和社会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孩子求知、求美的动力和源泉。孩子的爱心不是靠强行灌输而在一夜之间培养出来的,更不是用没有原则和溺爱换来的,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步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正是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孩子在不断感受爱的基础上,培养爱的情感。 一、体验亲人的爱 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育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关怀、肯定、引导等方法,让孩子充分体验到被爱的满足与幸福,产生爱他人的心理需求。如:吃饭时,一般情况下都是父母把孩子最爱吃的菜夹到孩子的碗里,时间长了可让孩子学着给长辈夹菜,并知道长辈喜欢吃什么。父母工作了一天很辛苦,鼓励孩子为父母做一些事情。如:给父母拿拖鞋,拿水果等。孩子在这种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会关心别人,并从中体验做了有益于他人的事而带来的喜悦。 二、体验老师和同伴的爱 当孩子在幼儿园接受集体形式的早期教育后,良好的集体生活为孩子初步体验友谊提供了机会。建立这种友谊的过程是孩子学习爱他人的重要过程,在集体生活中充分体验被老师、同伴爱和学会爱别人的情感。如:班里有小朋友生病了,教师可把全班小朋友的问候用录音机录下来,送给生病的小朋友听。在家里,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给生病的小朋友打电话进行问候。通过这些事情让孩子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被爱和爱别人的情感,体验集体的温暖。家长和教师应为孩子创设接纳、理解、共同参与的生活环境,使孩子们感到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在集体中是有价值的,是能为集体做贡献的。 三、体验爱家乡 经常带孩子去亲近大自然,用美妙的语言、诗歌、歌曲等引导孩子感受家乡山山水水的美。去亲近周围的一草一木。去关注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看看花在什么时候开放,听听鸟儿是怎样鸣叫的,鼓励孩子给花浇水,给动物喂食……由于孩子与动植物有天然的亲近感,这样的爱心教育就更为自然,更为有效。孩子在这样的情境中生发出爱护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带孩子去参加社区组织的文化活动,让孩子了解家乡的本土文化,从而培养孩子爱家乡的情感。如:扭秧歌、踩高跷、听评剧等;了解家乡的工艺品和特产,如:参观陶瓷博览会,民间工艺馆和品尝京东板栗等,让孩子在体验周围自然环境、文化、艺术中产生爱家乡的情感。 四、体验爱祖国

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发展特点

我们就是两个指标:一个指标是动作;第二个指标就是语言。” 婴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0-1岁是语言发展的预备期,其特点为发声练习。从一岁开始能够说出第一批能够被理解的词,他涉及按系统的语言规则能接受和表达的语言能力。婴儿在与母亲的相互影响下,语言交往能力有序的发展。两个月前,以哭声交流的形式,一个月内,新生儿的哭声未分化,一个月后出现分化哭声,此时母子间皮肤相互接触,讲话的声音是早期最好的相互影响方式,孩子对于熟悉的声音能够表现平静微笑,在进食时能够与喂食与短暂的目光接触。 3-4个月在听到声音时,能够发出a e o 等元音,能够欢笑和舞动和双臂希望交流。 5-6个月牙牙学语,mama、baba等发音游戏或唠叨的重复一连串同样的声音,从中获得快感,调整发音的协调。 7个月能够听懂自己的名字了。 8-9个月牙牙学语达到高峰,模仿成人发音同时出现被动式的语言,即手势语。孩子的言语发育是在环境中学的并受到强化的过程,言语前的不清晰发音为言语做好了准备。 1-1.5岁说出有意义的单字句,并表达自己的愿望,比如:抱抱,表示要抱;滴滴车,表示要看汽车。 1.5岁—2岁由单字句到双字句,开始知道物各有名。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关键时期,此时的词汇量达到一千字左右,句子结构由简单句想复杂句发展。句子表达时间要长,表达内容更丰富,能表达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以及人物间的关系,此阶段的孩子喜欢听成人讲故事并且能理解故事的内容,喜欢与成人交谈。 根据正常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如遇以下情况提示言语发育有异常: 3个月,与母亲无眼神接触,无应答微笑。 6个月,不转向声源,咿呀发声减少,发音与发声不连续或过高,哭闹时听见母亲的声音不能安静下来。 12个月,对熟人的声音或者对自己的名字无反应,不学样发音,不叫babamama,仍无咿呀声。 18个月,不能指出身体部位或家常用品,听不懂简单的指令或吩咐,不会说爸爸妈妈以外的另一个字。24个月不会电报语或说含有主语和谓语的字句,很少用口与而较多的用手势表达,有50%以上的言语听不懂。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的性格特征

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一、不同年龄段孩子生理、心理特点 1.满月的孩子 满月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大部分时间是睡觉,饿了就会哭闹,喜欢伸张等简单的动作,智能拍摄他们睁眼、哭、哈欠、熟睡,没有太多表情变化,记录这个阶段必画面更重要。 2.百日的孩子 一般百日的宝宝能够俯卧抬头,会找声音,爱吃手,能发出依依呀呀的声音,手慧抓握。趴着抬头这种状态的时间不会为维持太久,要把握这中状态下的拍摄机会,速度是关键。喜欢你微笑的何她聊天,不要一开始就使用声音很响的玩具突然想起或离他太近,避免惊吓宝宝。嘴角是宝宝的神经敏感区,以细软物品轻轻点孩子的嘴角,可以得到微笑的表情。三个月的宝宝很好动,常会含手指,抬胳膊,瞪小脚的习惯,构图时要留出空间,保持画面的完整。哭闹时可以抓住他的小手小脚做些简单抚触或让妈妈包着安抚一下情绪。(引导白天宝宝的时候要看着宝宝的眼睛轻轻的叫他,当他看向你的时候要面带微笑用轻柔的话语去跟他说话夸奖他。不要一味的拿铃铛在宝宝面前晃来晃去,这样只会增加宝宝的焦躁感,学习一些常用的口技,白天宝宝对声音也较为敏感,喜欢鲜亮的颜色。当宝宝哭得时候要轻轻的抱起他给她一个温暖安全的臂弯,消除宝宝的恐惧感) 3.半岁的孩子 正常情况可以独立坐一会,这个年龄段的儿童照还是以舒服的坐姿为主,但是需呀配柔软安全的环境。平躺时脚可以拉到嘴边,对节奏感强的声音感兴趣,

如闹钟,音乐等。半岁开始有的宝贝会认生,喜欢拍打、翻滚,记忆力提高。表情变化会很丰富。引导时注意半岁坐不住一般会向前摔倒,平衡感还不是很好,引导师要注意孩子会随时摔倒、(这么大的宝宝如果哭闹的话可以用音乐或是儿歌来哄她,自己也可以做一些搞笑的动作,跟他躲猫猫,给她个小玩具跟他拍打着玩,或是把小玩具放到自己头上突然掉下来,在配上你带有感情色彩得到声音很容易让他们感兴趣) 4.8个月——1岁德孩子 一般小孩8个月会爬,爬之前先向后退或者起来、趴下重复此动作转圈,才会向前爬。喜欢模仿,爱照镜子笑。出牙前后会爱咬东西,这个阶段的宝宝总爱流口水。(出牙有早有晚6-15月都正常。)11个月的宝宝都能说简单的词,出怪样,喜欢捡东西吃,情绪变化很快,会生气发脾气,听到欢快的音乐会做动作,扶着东西会站。1岁的宝宝可与人互动交流,看图听故事,喜欢爬楼梯,正常可以独立行走(一般女孩发育早于男孩,早产的孩子走路相对会晚些),刚会走路时孩子是用脚尖走,要随时注意他的安全,尤其是下台阶。拍摄时刻提醒家长要辅助看护好宝宝的安全。喜欢玩躲猫猫的游戏,喜欢模仿别人,喜欢把纸撕碎,不喜欢穿鞋带帽,不喜欢换衣服,不喜欢主人,不喜欢约束。喜欢扔东西,喜欢不是玩具的玩具。(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可以听的懂你再说什么了,如果遇到哭闹的情况可以给他们放音乐,扔小熊,模仿一些搞笑的动作,跟他们抢玩具玩,但不要给他们真的抢过来要让他们感到成就感,让他觉得自己是最棒的,动作要速度,这个年龄的孩子特别爱动,喜欢来回爬动,要及时将他们放到可以拍摄的位置,玩的时候注意孩子的安全问题。) 5、2-——3岁的孩子 两岁是幼儿的第一次反抗期,语方能力虽然还不强,但不高兴就会说“不要”“不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发表时间:2009-07-09T09:45:56.590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冉丽文[导读] 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笔者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把爱种进幼儿心中 冉丽文新疆焉耆县玛丽艳幼儿园 幼儿教育的对象都是3~6岁的孩子,由于他们幼小,像刚出土的嫩苗,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教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由此看来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因此,笔者认为幼儿的品德教育。爱,是永恒的主题。 一、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 用语言来播种、用汗水来浇灌、用心血来滋润。对孩子充满爱的教育活动,都仿佛在为孩子打开一扇扇窗户,让孩子看到一个色彩斑斓的新世界,并且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精神境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热爱幼教这个岗位,我捧着一颗火热的心去热爱孩子,熟悉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真心实意地交朋友,使他们感到师生之间的真诚和依赖,这样,教育才会成功。当孩子们上了中班后,慢慢有了自己的好朋友,有一次户外活动时,小丽丽跑来问我:“冉老师,你有没有好朋友啊,你的好朋友是谁啊?”我笑着回答道:“我的好朋友就是你们啊!”忽然一个小朋友大声说道:“老师是老师,老师不是朋友,要是朋友,她为什么不和我们荡秋千、玩滑梯啊?”“对啊,为什么呢?”孩子们开始议论起来,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正在我不知如何完美的回答小朋友的问题时,张绪跑来拉住我的手说道:“老师,咱们一起去玩滑梯吧!”说完,不由分说的拉我来到滑梯前,看着孩子期盼的眼光,我“勇敢”的用手抓住了扶手,虽然看起来我的身体和幼稚的梯节是多么的不合适宜,但是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样子,我感到很幸福,因为我在他们心中不再是那个遥不可及的老师,我变成了他们中的一员,我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那次以后,我和孩子们的心走的更近了,他们和我的感情更深了,于是我常常以朋友的身份和他们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的和朋友相处,在一次次感情的交流中,萌发他们爱的情感,认识朋友间的友爱。 二、爱是一种行动体验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作为一名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播种爱心,用爱的行动让他们重新点燃希望之火。当孩子拖着鼻涕走到我面前时,我会亲手用纸巾将他擦拭干净;当孩子离开父母哇哇大哭时,我会像妈妈一样抱起他,给他温暖给他安慰……我用我的行动表达着我的爱意,一个不经意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使孩子感到老师在意他、喜欢他、信任他、关心他。小班幼儿刚刚入园,哭闹是常有的事情,看着他们哭着找妈妈的时候,我的心也被触动了,每每这时,我便走过去把他们抱起,摸摸他们的头,亲亲他们的小脸,让他们感受到妈妈一样的温暖……午睡对于有的幼儿来说是一件“恐怖”的事情,我们班的费忆便是如此。午睡时,孩子们都躺下了,只有费忆眼里含着泪默默坐在床边,我走过去问道:“宝贝,你怎么了,不舒服吗?”,她没有说话,反而更加伤心的流着泪。我摸摸她的头,“没事啊”。于是我耐心的对她说道:“宝贝,是不是想妈妈了?在幼儿园,老师就是妈妈。让我当你的妈妈,看着你睡觉,好吗?” 费忆抬头看看我,用小小的声音说道:“我想妈妈,睡觉的时候我都搂着妈妈的胳膊,我要妈妈……”为费忆擦干眼泪,哄她躺下后,我在她耳边说:“老师就是忆忆的妈妈,你搂着我的胳膊睡好吗?”看着费忆搂着我的胳膊甜甜的睡去时,我感到了做老师的幸福……以后的日子,每到午睡时,费忆总是搂着我的胳膊缓缓睡去。一天,费忆高兴的跑到我面前大声说:“老师像妈妈,老师就是妈妈。”这使全班小朋友也都兴奋了,妈妈,妈妈地叫个不停,听到孩子们甜甜的叫声,我的眼角泛出了点点泪花,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三、爱更是一种理解和尊重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需要多一份的理解和尊重的爱,这种爱要能够把每一个孩子爱到心坎里,爱的那么温暖、无私。当孩子犯错时,能多给孩子一个机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会给孩子送上一片掌声;当孩子困惑时,又是孩子最好的帮手,游戏时最好的伙伴最真诚的朋友;当孩子大胆表现自己时,老师是最好的欣赏者。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真诚的赞美、一个友善的态度,一颗充满的爱心……教师要用这份真诚的爱深深地去感染每一个孩子的心灵。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出于“为孩子好”的目的,为孩子做好了他们认为应该的一切,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需要和想法,结果事与愿违,遭到孩子的反对,造成关系紧张。我们应该信任幼儿、鼓励幼儿,让他们自己做自己的事,同时也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关心。我班制定的“值日生”制度,正是针对此而设的,即每天安排两个幼儿维持班级纪律、负责班级的简单事务,如:分发碗勺——每个幼儿都有机会、每个幼儿都可以做,所以在此活动中每个幼儿都得到了不同的锻炼和发展,不仅学会了做一些简单的事务,变得热爱集体、热爱劳动了,而且增强了幼儿的管理能力和独立性。成人应该重视孩子的想法,不应用成人的看法去评价孩子。每个孩子都有发展的可能和潜力,教师应该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作为一个听众、朋友,而不是一个威严的法官,在与孩子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交流。正如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所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其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这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师的共识。愿所有的教师心中都充满真爱,把不同的爱献给不同的孩子,让我们把真爱的种子种进孩子的心里,相信它能生根、发芽,并结出喜人的硕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