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临床应用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临床应用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临床应用

蛋白质的降解知识讲解

蛋白质的降解

第六章蛋白质的降解及其生物学意义 ?第一节蛋白质降解的概述 ?第二节参与蛋白质降解的酶类 ?第三节蛋白酶体-泛素系统及其功能 ?第四节蛋白质降解的生物学意义 蛋白质降解是生命的重要过程 ?维持细胞的稳态。 ?清除因突变、热或氧化胁迫造成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防止形成细胞内凝集。 ?及时终止不同生命时期调节蛋白的生物活性。 ?蛋白质的过度降解也是有害的,蛋白质的降解必须受到空间和时间上 蛋白质降解的体系 ?蛋白质消化分解为被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研究蛋白质结构时,用蛋白酶降解肽链。 ?蛋白质新生肽链生物合成以及新生肽链折叠的过程中,质量的控制都与“次品”的降解有关。 ?蛋白质在行使功能时,很多调节控制都与肽键的断裂有关,如前肽的切除、无活性的前体蛋白质的激活等。 第一节蛋白质降解的概述 蛋白质的寿命 ?细胞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是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半衰期介于几十秒到百余天,大多数是70~80d。 ?哺乳动物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平均周转率为1 ~ 2d。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以及处于分支点的酶寿命仅几分钟,有利于体内稳态在情况改变后快速建立。 –大鼠肝脏的鸟氨酸脱羧酶半衰期仅11min,是大鼠肝脏中降解最快的蛋白质。 –肌肉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寿命约l~2w。 –血红蛋白的寿命超过一个月。 ?蛋白质的半衰期并不恒定,与细胞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蛋白质寿命的N端规则 ?N端规则: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寿命与肽链的N端氨基酸残基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N端的氨基酸残基为D、R、L、K和F的蛋白质,其半衰期只有2~3min。 ?N端的氨基酸残基为A、G、M和V的蛋白质,它们在原核细胞中的半衰期可超过10h,而在真核细胞中甚至可超过20h。 酿酒酵母蛋白质代谢特点 ?酿酒酵母中不稳定蛋白的N端氨基酸残基有12个: Asn(B)、Asp(D)、Glu(E)、Phe (F)、His(H)、Ile(I)、Leu(L)、Lys(K)、Arg(R)、Trp(W)、Tyr(Y)和Gln (Z)。 ?酵母中存在切除N端甲硫氨酸的氨肽酶,它作用的蛋白质底物的N端第二个氨基酸一定是N端规则中的氨基酸残基。 PEST假设 ?PEST(Pro-Glu-Ser-Thr)假设:认为含有序列为PEST肽段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很快被降解,在这个亲水的区域附近常有碱性残基。 ?PEST肽段的缺失,可以延长此突变蛋白质的寿命。 ?在22个快速降解的蛋白质中有20个是含有PEST序列。

神经节苷脂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神经节苷脂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尹晓慧 孙立明 邓树海 神经节苷脂(g angliosides)是含唾液酸的一类膜糖脂的总称,是正常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占细胞质膜总脂类的5% ~10%。在各类组织中广泛存在,但以哺乳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为丰富,以脑灰质浓度最高[1]。其分子由疏水的神经酰胺和亲水的含唾液酸的寡糖链组成,含有单个唾液酸和4个糖基的为GM1[2]。 国产的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 a hexosy lgang lioside,GM1)钠注射液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于2004年12月7日首次上市,商品名 申捷 ,为脊髓损伤和颅脑损伤患者提供了有效的药物。笔者检索了神经节苷脂的作用机制及国内外临床研究情况,现作一综述。 1 神经节苷脂的作用机制 神经节苷脂的主要功能是维持细胞膜电负性,影响细胞跨膜信号,易于与细胞外的信息发生相互作用,并启动膜脂质基团的翻译和表达。它通过以下机制发挥生物学作用。 1 1 保护细胞膜N a+ K+ AT Pase和Ca2+ AT Pase活性,稳定细胞膜结构和功能。膜Na+ K+ A T Pase在保持膜稳定和兴奋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3]。 1 2 阻止Ca2+内流,减少细胞内Ca2+浓度,降低自由基浓度,防止膜脂质水解,抑制磷脂酶A2和磷脂酶C的活性[4]。 1 3 降低兴奋性氨基酸(EAA)的神经毒性[5]。EAA在体内不仅参与糖与蛋白质的代谢,而且,在突触传递和神经元的各种生理活动中起着特殊作用,GM1的抗损伤作用是通过其抗EAA的过度释放来实现的。G M1只对过度兴奋的EAA受体有抑制作用,而不影响正常EAA的神经功能。 1 4 加强营养因子对神经细胞的作用,促进神经再生和恢复,减少病灶周围神经细胞死亡;调节N GF,为其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并可能与N GF结合或直接作用于细胞膜,使其发挥更强的作用,促进神经再生[6]。 1 5 清除氧自由基,减少活性氧的产生[7]。 1 6 本身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可挽救去除营养物质的神经细胞。 2 神经节苷脂G M1的临床研究 2 1 国外临床研究情况 笔者检索了1984年至2004年20年间神经节苷脂研究的文献,该药在治疗脑中风、帕金森病、神经损伤上都有临床应用意义。 2 1 1 脑中风 Lenzi等[8]报道,在792例早期中风的患者中进行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大型临床实验。治疗组患者中风时间窗在5h之内,先给予G M1200mg,12h 之后再给予100mg;第2~10天静脉注射GM1100mg/d,第11~21天,肌注100mg/d。安慰剂组疗程和剂量同治疗组。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生存率相近。随访4个月后观察,治疗组较安慰剂组加拿大神经功能评分(CNS)有所提高(P= 作者单位:250012山东省济南,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物制剂研究所(尹晓慧、邓树海);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研发部(孙立明)0 06)。中风时间窗在4h以内的患者CNS评分提高0 41 (P=0 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看出,中风后早期给予GM1是安全有效的。 Arg entino等[9]报道,中风时间窗在12h以内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进行的一项多中心、随机大型临床研究中, 502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9例,其中121例患者采用GM1治疗,128例采用GM1加血液稀释治疗,均静脉注射GM1100mg/d,连续15d。安慰剂组253例,其中130例采用安慰剂治疗,123例采用安慰剂加血液稀释治疗,疗程和剂量同治疗组。在第21天和第120天时治疗意向分析表明,两组患者在神经功能缺失、死亡率和神经残疾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疗效分析表明治疗组在用药10d后的神经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安慰剂组,在用药120d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GM1早期应用,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 Papo等[10]报道,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11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伴意识障碍的患者被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静脉注射给予GM1,第1天500mg,第2天300mg,第3天200mg,第4~7天,每天100mg;安慰剂组59例,接受生理盐水注射,剂量同治疗组。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采用格拉斯哥昏迷分度评分(GCS)显示,昏迷程度的改善显著好于安慰剂组,并且在治疗结束2~3周改善更为明显,P值分别为0 04和0 02。可以看出,GM1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2 1 2 脊髓损伤 Geisler等[11,12]报道,为了较好的理解 施捷因 (G 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的评分标准和康复模式,Gei sler等收集了1992年至1998年间GM1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临床实验。这些实验共录入病例760例,其中45例在1年内死亡。这些综合数据显示332例颈部脊髓损伤者得到恢复,但胸部脊髓损伤者仅31例。 2 1 3 帕金森病 Schneider等[13]报道,一项开放标签临床实验,共录入帕金森病患者10例,先接受GM11000mg静脉灌注;后皮下注射该药200mg/d,连续18周。结果表明, GM1安全、耐受性良好,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也未观察到有抗GM1抗体的出现。在治疗4~8周后,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有改善。 2 2 国内临床研究情况 2 2 1 脑中风 郭冬梅等[14]将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4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血栓通10ml及脑复康50ml,每日1次,静脉滴注,同时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连续用药15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每日加用80~100mg的GM1,治疗前后分别对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 01),日常生活能力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说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添加使用GM1可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说明书定稿版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说明书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说明书 【药品名称】申捷 【通用名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其化学名称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系自猪脑中提取制得的对神经细胞功能损伤具有作用的物质。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有时显轻微的乳光。 【适应症】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帕金森氏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 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 50%~80%的病例起病隐袭,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手部的4~8Hz的静止性"捻丸样"震颤。言语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症状。) 【规格】2ml∶20mg*5支 【用法用量】每日20~40mg,遵医嘱一次或分次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病变急性期(尤急性创伤):每日100mg,静脉滴注;2~3周后改为维持量,每日20~40mg,一般6周。对帕金森氏病,首剂量500~1000mg,静脉滴注;第2日起每日200mg,皮下、肌注或静脉滴注,一般用至18周。 【不良反应】少数病人用本品全出现皮疹反应,应建议停用。(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从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到皮肤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急性脑出血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观察

急性脑出血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20-03-09T13:35:06.9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9年21期作者:于洪波 [导读]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内三科 161000 于洪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内三科 161000 摘要:目的仔细探究急性脑出血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性分析本院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取的6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32例、33例,其中前者采取西医治疗,后者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等。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74%)要低于观察组(93.9%),数据分析有差异;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要高于观察组,统计数据存在价值。结论针对临床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神经节苷脂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出血;神经节苷脂;临床观察 急性脑出血的主要表现为突然昏倒、肢体偏瘫以及语言障碍等,出血部位以及出血量也会直接影响到患者之后的预后情况,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减少患者脑部组织的缺氧时间,减少神经中枢功能受损的程度,以此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1-2]。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取的6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的32例患者中包括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从23岁到74岁不等,平均年龄为(45.17±2.35)岁。观察组的33例患者中包括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区间为22~75岁,平均年龄为(45.21±2.38)岁。经统计学处理,2组患者的各项资料比较,P均大于0.05,有可比性,可进行临床对照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患者的血压和神经营养剂做好相应的控制,减少颅内压药物的应用和电解质等操作,之后对患者实施常规的用药治疗。 观察组:给予神经节苷脂药物治疗,将50mg神经节苷脂溶于250mL 0.9%的氯化钠溶液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治疗14 d。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症状均消失,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可正常生活;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各项症状有所改善,肢体功能明显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同时对两组患者之间的生活质量实施简单的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患者的基本数据分析处理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在2组比较过程中,涉及到计量指标均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而检验方法均选择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2组对比中涉及到计数指标用例数/百分率(n/%)的形式表示,检验方法为独立样本卡方。若P 小于0.05,则说明2组差异具备统计价值。 2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体现了观察组治疗方案的临床优势,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2.2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有明显差异,具体见表2。 2.3 分析两组患者之间的不良反应变化 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变化要高于观察组,其差异性很显著,详情数据见下面的表格。 表2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x±s,分) 3讨论 急性脑出血是临床当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不仅是因为外伤所引发的疾病,也可能是因为高血压等不良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因为是突发性的,所以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大的而影响,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威胁,还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遗症。在治疗上大多都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说明书

来源快易捷药品网 【药品名称】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英文名】 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 Sodium Injection 【汉语拼音】 Dantuoyesuansijitangshenjingjieganzhina Zhusheye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系自猪脑中提取制得的对神经细胞功能损伤具有作用的物质。所用辅料: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氯化钠、注射用水。 【结构式】 【分子式】 C73H130N3NaO31orC75H134N3NaO31 【分子量】 1568.84or1597.18 【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溶液。 【适应症】 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帕金森氏病。 【规格】 2ml:20mg。 【用法用量】

每日20~40mg,遵医嘱一次或分次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在病变急性期(尤急性创伤):每日100mg,静脉滴注;2~3周后改为维持量,每日20~40mg,一般6周。对帕金森氏病,首剂量500~1000mg,静脉滴注;第2日起每日200mg,皮下、肌注或静脉滴注,一般用至18周。 【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用本品后出现皮疹反应,应建议停用。 【禁忌】 已证实对本品过敏者;遗传性糖脂代谢异常(神经节苷脂累积病,如:家族性黑蒙性痴呆、视网膜变性病)。 【注意事项】 使用本品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应遵医嘱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根据文献资料,各种动物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 迄今未见儿童使用本品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 【老年用药】 迄今未见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 【药物相互作用】 迄今未发现本品与其它药物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迄今未见有本药过量症状的报告。临床报道日剂量1000mg仍显示耐受良好。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促进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能恢复。作用机理是促进“神经重构neuroplasticity”(包括神经细胞的生存、轴突生长和突触生长)。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损伤后继发性神经退化有保护作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因损伤后导致脑水肿有积极的作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通过改善细胞膜酶的活性减轻神经细胞水肿。动物实验显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改善帕金森病所致的行为障碍。 毒理学:文献资料显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LD50是872mg/Kg(i.v.)至> 8g/Kg(s.c.),取决于动物种类和给药途径。各种动物进行的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致畸

翔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说明书

翔通(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说明书 【翔通药品名称】 商品名称:翔通 通用名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英文名称:SodiumMonosialotettrahexosylgangliosideInjection 汉语拼音:DantuoyesuansijitangshenjingjieganzhinaZhusheye 【翔通成份】 翔通主要成分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系自猪脑中提取制得的对神经细胞功能损伤具有作用的物质。 化学名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 分子式:C73H130N3NaO31C75H134N3NaO31 分子量:1568.841597.18 【翔通性状】 翔通为无色澄明液体。 【翔通适应症】 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帕金森氏病。 【翔通规格】2ml:20mg 【翔通用法用量】 每日20-40mg,遵医嘱一次或分次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在病变急性期(尤其急性创伤):每日100mg,静脉滴注,2-3周后改为维持量,每日20-40mg,一般6周。 对治疗帕金森氏病,首剂量500-1000mg,静脉滴注,第二日起每日200mg,皮下、肌注或静脉滴注,一般用至18周。 【翔通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用翔通后出现皮疹样反应,应建议停用。 【翔通禁忌】 已证实对翔通过敏;遗传性糖脂代谢异常(神经节苷脂累积病,如家族性黑蒙性痴呆、视网膜变性病)。 【翔通注意事项】 使用本药品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应遵医嘱使用。 【翔通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根据文献资料、各种动物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神经节苷脂的国内外生产情况

神经节苷脂的国内外生产情况 神经节苷脂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意大利上市,其通用名为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GM-1),商品名为Sygen。该品首选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脑脊髓创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氏病等。从1996年起,我国开始应用GM-1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目前、该品在国内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以确切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耐受性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销售规模大幅增长 图1 2004年~2007年2季度神经节苷脂销售金额变化情况 目前,GM-1主要用于治疗小儿脑瘫、脑卒中、老年痴呆症及脊髓损伤。 统计数据显示,1996年GM-1进入我国临床,2003年其市场规模达到1.6亿元。2005年以前,国内应用的GM-1注射液主要来自进口。2005年下半年,齐鲁制药生产的“申捷”在国内上市。2006年下半年,黑龙江飞峡制药工业有限公司的“博司捷”进入抽样统计。 从图1可以明显地看到,从2005年开始,由于国产GM-1的进入,我国GM-1市场出现质的飞跃。2005年的销售额比2004年增长43.9%,2006年的销售额增长幅度更大,达到64.43%。而2007年,新品的涌入及竞争产品脑苷肌肽的退市,为GM-1销售增长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仅上半年,GM-1销售额即比2006年全年增长41.24%。有专家预计,GM-1市场容量在10亿元左右。2006年其市场规模仅为4亿元,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五大企业瓜分市场 市场上的GM-1产品主要来自五家企业。这五家企业的品牌及其市场金额占有情况见表1。 表1 神经节苷脂主要生产厂家及其产品市场占有率情况 目前,市场上GM-1产品以20毫克2毫升注射剂为主,该规格的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而且仍呈上升趋势。 作为20毫克2毫升注射剂规格的补充产品,100毫克5毫升规格产品为国外企业所热衷生产的品种。2006年,巴西TRB的100毫克:5毫升规格产品的销售额占据GM-1市场1/4的份额。而该规格产品的总体销售占据着7.96%的GM-1市场份额。随着国产品牌的进入,国外GM-1产品受到冲击,加之100毫克5毫升规格产品不如小规格产品应用经济、方便,该规格销售逐渐走向低迷。 GM-1粉针剂型是我国企业独有的剂型,有40毫克和20毫克两种剂型。与GM-1注射剂大规格产品销售情况低迷相反,该40毫克粉针剂颇受市场青睐。2007年上半年,GM-1的20毫克粉针剂几乎退出抽样医院。 国内GM-1粉针剂市场份额的争夺在齐鲁制药与飞峡制药两企业间展开:齐鲁制药主打40毫克规格产品,而飞峡制药则主打20毫克规格产品。2006年40毫克粉针剂的市场份额为1.89%,20毫克粉针剂的份额为0.11%。2007年40毫克粉针剂市场份额跃升至6.10%,20毫克粉针剂的份额为0。就GM-1粉针剂市场而言,齐鲁制药暂时取得优势。不过,飞峡制药的产品进入市场时间尚短(2006年3季度进入抽样统计)。而在溶液剂市场,从2006年至2007年上半年,飞峡制药的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便由3.11%跃升到28.51%。 2007年上半年GM-1销售火爆,这加剧了该品市场格局变化:进口品迅速退出市场,国产品优势明显。在GM-1市场中,进口品2004年的市场占有率为100%, 2007年上半年则仅为22.38%。目前,该市场老大齐鲁制药的产品份额也正受到蚕食:除飞峡制药的产品正处于迅速增长期外,长春翔通药业也已获得GM-1的20毫克:2毫克溶液剂和原料药的生产许可,且有多家企业的该类品种正处于审批中。 表2 2006年神经节苷脂各生产企业不同规格产品销售情况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的不良反应。方 法总结2006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46例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该药的临床疗效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 5.43%(5/92),与用药剂量无关。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用于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小儿脑性瘫痪、早产儿脑损伤及妊娠期或哺乳期血管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临床医师在临床应用中应仔细阅读其说明书,注意不良反应的发生。 标签: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不良反应;临床应用;临床观察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是由鞘氨醇、脂肪酸及含唾液酸的糖链三部分组成的糖神经鞘脂,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细胞膜上,在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中含量尤其丰富,是神经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神经节苷脂种类繁多,其中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是神经节苷脂类物质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其参与细胞识别和信号传递,保护缺血缺氧性神经损害,在神经发生、生长、分化过程中起必不可少的作用,对于损伤后的神经修复也非常重要,具有促进神经再生、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和突触形成、恢复神经支配功能;改善神经传导、促进脑电活动及其他神经电生理指标的恢复;保护细胞膜、促进细胞膜各种酶活性恢复等作用[1]。近年来,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在肯定其临床疗效的基础上,也不能否认其不良反应。总结本院近年来46例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该药的临床疗效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的9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51例,年龄1个月~10岁。分别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2例,小儿脑性瘫痪22例,早产儿脑损伤14例,妊娠期或哺乳期血管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24例。将92例各病种患儿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病情及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1.2.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将3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具体用量为20~40 mg/d,静脉滴注,7 d为1个疗程,间隔3~5 d进行下一个疗程,平均治疗周期为4.12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智能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说明书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说明书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的说明书 【药品名称】申捷 【通用名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其化学名称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系自猪脑中提取制得的对神经细胞功能损伤具有作用的物质。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有时显轻微的乳光。 【适应症】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帕金森氏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 50%~80%的病例起病隐袭,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手部的4~8Hz的静止性"捻丸样"震颤。言语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症状。) 【规格】2ml∶20mg*5支 【用法用量】每日20~40mg,遵医嘱一次或分次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病变急性期(尤急性创伤):每日100mg,静脉滴注;2~3周后改为维持量,每日20~40mg,一般6周。对帕金森氏病,首剂量500~1000mg,静脉滴注;第2日起每日200mg,皮下、肌注或静脉滴注,一般用至18周。 【不良反应】少数病人用本品全出现皮疹反应,应建议停用。(皮疹是一种皮肤病变。从单纯的皮肤颜色改变到皮肤表面隆起或发生水疱等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皮疹的特点是大、小片粒红,有时会痒,有时不会痒。其种类和发病原因较多,需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诊断。) 【禁忌】以下情禁用本品:已证实对本品过敏;遗传性糖脂代谢异常(神经节苷脂累积病,如:家族性黑蒙性痴呆、视网膜变性病)(台-萨氏综合征(Tay-Sachs diesease):要叫黑蒙性家族痴呆症,溶酶体缺少氨基已糖酯酶A(β-N-hexosaminidase),导致神经节甘脂GM2积累,影响细胞功能,造成精神痴呆,2~6岁死亡。患者表现为渐进性失明、病呆和瘫痪,该病主要出现在犹太人群中。) 【注意事项】使用本品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应遵医嘱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根据文献资料,在已进行实验的动物中,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未见不良反应的报告。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迄今未见儿童使用本品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 【老年用药】迄今未见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

神经节苷脂说明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商品名称:申捷 英文名称: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 Sodium Injection 汉语拼音:Dantuoyesuansijitangshenjingjieganzhina Zhusheye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其化学名称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系自猪脑中提取制得的对神经细胞功能损伤具有作用的物质。 【性状】 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有时显轻微的乳光。 【适用症】 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帕金森氏病。 【规格】 (1)2ml:20mg;(2)2ml:40mg;(3)5ml:100mg 【用量用法】 每日20~40mg,遵医嘱一次或分次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 在病变急性期(尤急性创伤):每日100mg,静脉滴注;2~3周后改为维持量,每日20~40mg,一般6周。对帕金森氏病,首剂量500~1000mg,静脉滴注;第2日起每日200mg,皮下、肌注或静脉滴注,一般用至18周。 【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用本品全出现皮疹反应,应建议停用。 【禁忌】 以下情禁用本品:已证实对本品过敏;遗传性糖脂代谢异常(神经节苷脂累积病,如:家族性黑蒙性痴呆、视网膜变性病)。 【注意事项】 使用本品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应遵医嘱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根据文献资料,在已进行实验的动物中,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未见不良反应的报告。 【儿童用药】 尚不明确,迄今未见儿童使用本品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 【老人用药】 迄今未见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

蛋白质的降解

第六章蛋白质的降解及其生物学意义 ?第一节蛋白质降解的概述 ?第二节参与蛋白质降解的酶类 ?第三节蛋白酶体-泛素系统及其功能 ?第四节蛋白质降解的生物学意义 蛋白质降解是生命的重要过程 ?维持细胞的稳态。 ?清除因突变、热或氧化胁迫造成的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防止形成细胞内凝集。 ?及时终止不同生命时期调节蛋白的生物活性。 ?蛋白质的过度降解也是有害的,蛋白质的降解必须受到空间和时间上 蛋白质降解的体系 ?蛋白质消化分解为被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研究蛋白质结构时,用蛋白酶降解肽链。 ?蛋白质新生肽链生物合成以及新生肽链折叠的过程中,质量的控制都与“次品”的降解有关。 ?蛋白质在行使功能时,很多调节控制都与肽键的断裂有关,如前肽的切除、无活性的前体蛋白质的激活等。 第一节蛋白质降解的概述 蛋白质的寿命 ?细胞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是服从一级反应动力学。半衰期介于几十秒到百余天,大多数是70~80d。 ?哺乳动物细胞内各种蛋白质的平均周转率为1 ~2d。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以及处于分支点的酶寿命仅几分钟,有利于体内稳态在情况改变后快速建立。 –大鼠肝脏的鸟氨酸脱羧酶半衰期仅11min,是大鼠肝脏中降解最快的蛋白质。 –肌肉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寿命约l~2w。 –血红蛋白的寿命超过一个月。 ?蛋白质的半衰期并不恒定,与细胞的生理状态密切相关。 蛋白质寿命的N端规则 ?N端规则:细胞质中蛋白质的寿命与肽链的N端氨基酸残基的性质有一定的关系。 ?N端的氨基酸残基为D、R、L、K和F的蛋白质,其半衰期只有2~3min。 ?N端的氨基酸残基为A、G、M和V的蛋白质,它们在原核细胞中的半衰期可超过10h,而在真核细胞中甚至可超过20h。 酿酒酵母蛋白质代谢特点 ?酿酒酵母中不稳定蛋白的N端氨基酸残基有12个:Asn(B)、Asp(D)、Glu(E)、Phe(F)、His(H)、Ile(I)、Leu(L)、Lys(K)、Arg(R)、Trp(W)、Tyr(Y)和Gln(Z)。 ?酵母中存在切除N端甲硫氨酸的氨肽酶,它作用的蛋白质底物的N端第二个氨基酸一定是N端规则中的氨基酸残基。 PEST假设 ?PEST(Pro-Glu-Ser-Thr)假设:认为含有序列为PEST肽段的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很快被降解,在这个亲水的区域附近常有碱性残基。 ?PEST肽段的缺失,可以延长此突变蛋白质的寿命。 ?在22个快速降解的蛋白质中有20个是含有PEST序列。 ?在35个慢速降解的蛋白质中有32个不含PEST序列。 分泌到细胞外蛋白质的寿命 ?分泌到细胞外的蛋白质,它们的寿命都比较长,如胶原蛋白、眼睛中的晶体蛋白。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药物载体研究

史上最快最全的网络文档批量下载批量上传,尽在:https://www.360docs.net/doc/b17017112.html,/item.htm?id=9176907081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药物载体研究 马臻, 王尊元,沈正荣*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浙江杭州310013) 摘要:目的综述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综述。结果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性具有独特的优势,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一些实际应用方面的问题,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问题正在或将被认识和解决。结论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介导的肝靶向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GP-R 受体介导肝靶向药物载体 去唾液酸糖蛋白受体(asialoglycoprotein receptor, 简称ASGP-R)是数量丰富的一种异源低聚物的内吞受体,主要存在于肝脏实质细胞,具有对糖的特异性[1,2]。由于各种糖蛋白在用酶水解或用酸解除去末端唾液酸后,暴露出的次末端是半乳糖残基,所以ASGP-R的糖结合特异性实际上在于半乳糖基,故又称半乳糖特异性受体。利用ASGP-R的这一特性可以将一些外源的功能性物质经过半乳糖等“靶头”修饰后,定向地转入到肝细胞中发挥作用。因而ASGP-R在基因定向转移、靶向药物、临床检测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着重对ASGP-R介导的肝靶向药物的载体进行综述。 1 以去唾液酸胎球蛋白(AF)为载体 胎球蛋白是胎牛血清中的一种糖蛋白,去掉唾液酸后,暴露出半乳糖基,可被肝实质细胞膜上的ASGP-R识别并被摄取[3],是ASGP-R的天然配体。AF可用做蛋白质、脂质体的肝靶向载体,也可与抗疟药伯氨喹、抗病毒药阿糖腺苷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07790;浙江省科技厅科技创新人才计划2006R20004 作者简介:马臻,女,硕士,副研究员Tel:(0571)88215626 Email:mazhen69@https://www.360docs.net/doc/b17017112.html, 通讯作者:沈正荣,男,研究员Tel:(0571)88215506 Email:shenzr601@163. com

神经节苷脂(GM1)在儿童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

神经节苷脂(GM1)在儿童缺血缺氧性脑病中 的应用 【关键词】儿童缺血缺氧GM1 儿童缺血缺氧性脑病,指新生儿期某种原因,引起脑缺血缺氧,造成脑神经细胞水肿,变性,甚至坏死性改变。继发神经细胞大量凋亡,出现神经系统功能性障碍。在恢复期一直被医学界认为无有效药物治疗。自GM1在临床应用后,我们对不同年龄组脑缺血缺氧性脑病恢复期儿童进行了GM1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治疗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7例,女5例。年龄范围5月~10岁。其中5月~2岁,7例,2~6岁3例,6~10岁2例,平均 2.8岁。 1.2临床表现智力障碍6例,语言障碍4例,肢体活动障碍5例,其中不全单瘫2例,肌力3-~4+级,不全偏瘫3例,肌力在3-~4-级,1例伴马蹄内翻足,伴癫痫2例。 1.3辅助检查 12例均经头颅CT检查,9例CT的脑叶不同程度萎缩,或部分软化灶,其中2例患侧脑室轻度或中度扩大。1例巨大蛛网膜囊肿伴同侧脑萎缩,1例CT检查未见阳性发现,但在外院MRI质子波谱检查有异常表现。 1.4治疗 ①采用单纯GM1治疗②神经生长因子(NGF)+GM1联合治疗③外科手术+GM1治疗④GMl药物剂及疗程,剂量0~2岁20mg/日,2~6岁

40mg/日,6~10岁60mg/日,静脉,肌注均可以。疗程:通常1~2个疗程,每个疗程15天,休息半月后,继续下一个疗程。病情较重可适当增加4~5个疗程。1例特殊病例应用6疗程。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NGF),GM1应用疗程适当缩短,两种药一般先用NGF7~10天后再用,也可交叉使用。 2结果 智力明显改善3例,1例未改善。语言明显改善2例,2例改善。肢瘫明显改善3例,1例改善,1例无效。2例癫痫术后改善,继续用抗癫痫药物完全可控制。 3讨论 儿童缺血缺氧性脑病为新生儿期常见的脑损伤,早期应用GM1药物治疗,使受损神经得以修复,恢复或改善神经功能。 外源性GM1是神经膜的组成部分,它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稳定嵌入细胞膜中,寡糖链构成亲水端伸展在细胞膜外,与周围环境接触。由脂质酸+N—酰基鞘氨醇构成疏水端。镶嵌在细胞膜脂双层外层内。中和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又不影响氨基酸正常对大脑理解,记忆方面的不可取代的作用。抑制病理性脂质过氧化反应对神经膜的毒性作用。清除自由基,进一步稳定细胞膜结构及功能。促进神经细胞膜上Na+—K+—ATP酶和Ca++—Mg++—ATP酶活性,减轻神经细胞水肿,提高脑病患儿清醒度及日常生活能力。 GM1能促进神经轴突生长和突触形成,恢复神经支配功能,改善神经传导,促进脑电及其神经电生理指标恢复。促使神经再生功能。GM1对损伤后继发神经退化有保护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说明书

【药品名称】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 【英文名】 Monosialotetrahexosylganglioside Sodium Injection 【汉语拼音】 Dantuoyesuansijitangshenjingjieganzhina Zhusheye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系自猪脑中提取制得的对神经细胞功能损伤具有作用的物质。所用辅料: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氯化钠、注射用水。 【结构式】 【分子式】 C73H130N3NaO31orC75H134N3NaO31 【分子量】 【性状】 本品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澄明溶液。 【适应症】 用于治疗血管性或外伤性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帕金森氏病。 【规格】 2ml:20mg。 【用法用量】

每日20~40mg,遵医嘱一次或分次肌注或缓慢静脉滴注。在病变急性期(尤急性创伤):每日100mg,静脉滴注;2~3周后改为维持量,每日20~40mg,一般6周。对帕金森氏病,首剂量500~1000mg,静脉滴注;第2日起每日200mg,皮下、肌注或静脉滴注,一般用至18周。 【不良反应】 少数病人用本品后出现皮疹反应,应建议停用。 【禁忌】 已证实对本品过敏者;遗传性糖脂代谢异常(神经节苷脂累积病,如:家族性黑蒙性痴呆、视网膜变性病)。 【注意事项】 使用本品前,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应遵医嘱使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根据文献资料,各种动物在妊娠期和哺乳期使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儿童用药】 迄今未见儿童使用本品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 【老年用药】 迄今未见老年患者使用本品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 【药物相互作用】 迄今未发现本品与其它药物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 【药物过量】 迄今未见有本药过量症状的报告。临床报道日剂量1000mg仍显示耐受良好。 【药理毒理】 药理作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能促进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功能恢复。作用机理是促进“神经重构neuroplasticity”(包括神经细胞的生存、轴突生长和突触生长)。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损伤后继发性神经退化有保护作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对脑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因损伤后导致脑水肿有积极的作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通过改善细胞膜酶的活性减轻神经细胞水肿。动物实验显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可改善帕金森病所致的行为障碍。

糖蛋白的作用

糖蛋白的作用 含糖的蛋白质,由寡糖链与肽链中的一定氨基酸残基以糖苷键共价连接而成。其主要生物学功能为细胞或分子的生物识别,如卵子受精时精子需识别卵子细胞膜上相应的糖蛋白。受体蛋白、肿瘤细胞表面抗原等亦均属糖蛋白。 糖蛋白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中,种类繁多,功能广泛。可按存在方式分为三类:①可溶性糖蛋白,存在于细胞内液、各种体液及腔道腺体分泌的粘液中。血浆蛋白除白蛋白外皆为糖蛋白。可溶性糖蛋白包括酶(如核酸酶类、蛋白酶类、糖苷酶类)、肽类激素(如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促黄体激素、促甲状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补体、以及某些生长因子、干扰素、抑素、凝集素及毒素等。 ②膜结合糖蛋白,其肽链由疏水肽段及亲水肽段组成。疏水肽段可为一至数个,并通过疏水相互作用嵌入膜脂双层中。亲水肽段暴露于膜外。糖链连接在亲水肽段并有严格的方向性。在质膜表面糖链一律朝外;在细胞内膜一般朝腔面。膜结合糖蛋白包括酶、受体、凝集素及运载蛋白等。此类糖蛋白常参与细胞识别,并可作为特定细胞或细胞在特定阶段的表面标志或表面抗原。③结构糖蛋白,为细胞外基质中的不溶性大分子糖蛋白,如胶原及各种非胶原糖蛋白(纤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等)。它们的功能不仅仅是作为细胞外基质的结构成分起支持、连接及缓冲作用,更重要的是参与细胞的识别、粘着及迁移,并调控细胞的增殖及分化。 寡糖链通常指由2~10个单糖基借糖苷键连成的聚合体。糖蛋白的寡糖链多有分枝。由于单糖的端基碳(异头碳)原子有α、β两种构型,而且单糖分子中存在多个可形成糖苷键的羟基,因此,糖链结构的多样性超过多核苷酸及肽链。在糖链结构中可以贮存足够的识别信息,从而在分子识别及细胞识别中起决定性作用。糖蛋白参与的生理功能包括凝血、免疫、分泌、内吞、物质转运、信息传递、神经传导、生长及分化的调节、细胞迁移、细胞归巢、创伤修复及再生等。糖蛋白的糖链还参与维持其肽链处于有生物活性的天然构象及稳定肽链结构,并赋予整个糖蛋白分子以特定的理化性质(如润滑性、粘弹性、抗热失活、抗蛋白酶水解及抗冻性等)。 糖蛋白与很多疾病如感染、肿瘤、心血管病、肝病、肾病、糖尿病以及某些遗传性疾病等的发生、发展有关。再者,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及糖脂可“脱落”到周围环境或进入血循环,它们可以作为异常的标志为临床诊断提供信息;患某些疾病时体液中的糖蛋白亦常有特异性或强或弱的改变,这可有助于诊断或预后的判断。糖蛋白还日益介入治疗。例如,针对特定细胞表面特异性糖结构的抗体可作为导向治疗药物的定向载体。利用糖类(单糖、寡糖或糖肽)抗感染及抗肿瘤转移也已崭露头角。 生物合成及降解糖蛋白的生物合成就蛋白质部分而言与一般分泌蛋白质相同,在粗面内质网进行。糖链的生物合成在肽链延长的同时和(或)以后进行。始于粗面内质网,经滑面内质网,完成于戈尔吉氏体,有的甚至在到达质膜后在那里最终完成。肽链的糖基化及糖链的延长都在各种糖基转移酶的催化下进行。糖基转移酶有两个作用物。一个是活化形式的单糖,作为糖基的供体,另一个是肽链或寡糖链,作为糖基的接受体。糖基转移酶对供体及接受体皆有严格的特异性。一种糖苷键由一种酶催化形成。糖链的结构及糖基排列顺序无模板可循,而是由糖基转移酶的特异性(包括单糖基种类、端基碳构型、糖苷键连接位置及接受体结构)及其作用的先后顺序决定,因此是由基因通过糖基转移酶而间接控制的,属于基因的次级产物。 糖蛋白的降解可从糖链开始,亦可从肽链开始,糖蛋白肽链的降解同样是在各种蛋白水解酶的催化下进行的。糖链的水解由各种糖苷酶催化。糖苷酶分为外切及内切糖苷酸两大类。外切糖苷酶水解糖链非还原末端的糖苷键,每次水解下一个单糖。这类糖苷酶主要存在于溶酶体中,参与糖蛋白、糖脂及蛋白聚糖的分解代谢。糖苷酶对于所水解的糖苷键及作用物的糖结构(有的不仅要求一定的单糖,还要求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