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书》练习题

《与妻书》练习题
《与妻书》练习题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A .称.心快意(chēng) 眷.属(juàn) 卿.卿(qīng)

B .几家能彀.(gòu) 如晤.(wù) 一恸.(tòng)

C .心不能禁.(jīn) 婉.

解(wǎn) 依旁.(páng) D .双栖.

(xī)

肖.

我(xiào) 相和.

(hè) 解析 A 项“称”读chèn ;C 项“旁”读bàng ;D 项“栖”读qī。 答案 B

2.下列加点的词语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①卒不忍独善.其身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③汝幸而偶.我 ④瓜.分之日可以死 ⑤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解析 ①②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③是名词用作动词,④是名词用作状语,⑤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答案 B

3.下列各组加点的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A.???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重刑法以禁.之 B.???

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 C.???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竟.

日不出门 D.???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也吾作此书.

,泪珠和笔墨齐下

解析D项,两个“书”都是“书信”的意思;A项,第一个“禁”是“忍受”,第二个“禁”是“禁止”;B项,第一个“告”是“请求”,第二个“告”是“告诉”;C项,第一个“竟”是“使……完毕”,第二个“竟”是“全、终”。

答案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4分)

例句:以.汝之有身也

A.亦以.天下人为念B.汝可以.模拟得之

C.汝不必以.无侣悲D.以.今日事势观之

解析C项与例句中的“以”都是连词,因为;A项,介词,把;B项,介词,凭;D项,介词,拿。

答案 C

阅读与鉴赏

一、课内精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5~8题。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

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

..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得之。吾今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

..

,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

5.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是.吾不是处是:这。

B.汝幸而偶.我偶:嫁。

C.汝可以模拟

..得之模拟:想像。

D .辛未三月念.

六夜四鼓 念:思念。

解析 “念”通“廿”,二十。 答案 D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4分)

A .的的..非吾所忍

的的:的的确确。 B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

四鼓:四次击鼓。 C .一.

一:多么。 D .是吾不是.处

是:对,正确。

解析 四鼓:四更时。 答案 B

7.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4分)

???

所未尽.者尚有万千当尽.吾意为幸 ??

?

妇女无所幸.又何不幸.

而生在今日之中国 A .两个“尽”意义相同,两个“幸”意义不同。 B .两个“尽”意义不同,两个“幸”意义相同。 C .两个“尽”意义相同,两个“幸”意义也相同。 D .两个“尽”意义不同,两个“幸”意义也不同。 解析 尽:完/全明白。幸:宠爱/幸运。 答案 D

8.“卒不忍独善其身”的含意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独善其身”出自《孟子·尽心上》,此处的意思是只顾自己,苟且偷生。这里是指林觉民把对妻子的“至爱”推广到普天下受苦的人身上,因此不愿“独善其身”。这句话是对全文的总结。

二、课外拓展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碚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

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诸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9.下列加点的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浩气四塞.塞:阻塞。

史迁之善传.游侠传:为……作传。

B.顾自民国肇.造肇:开始。

直.可惊天地直:只、仅仅。

C.以坚毅不挠.之精神挠:屈。

贼氛方炽.

炽:旺盛,这里形容气焰嚣张。 D .视清季.

有加

季:一个朝代的末了。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

之三民主义 唱:领唱。 解析 A 项,塞,充满;B 项,直,简直;D 项,唱,同“倡”,倡导。 答案 C

10.下列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A.???

①以.

坚毅不挠之精神②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B.???

①助予完成此重大之.责任②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C.???

①尤倍重于.三十年前②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 D.???

①草木为.之含悲②余为.

斯序 解析 B 项,都是结构助词,的。A 项,①介词,凭;②连词,因而。C 项,①介词,比;②介词,在。D 项,①连词,因为;②动词,写。

答案 B

11.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4分) 例句: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予 A .斯诚后死者之羞也 B .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C .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

D .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

解析 C 项,与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A 项,判断句;B 项,省略句、定语后置句;D 项,一般陈述句。

答案 C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5分)

(1)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6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

(2)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人的羞耻啊!

(3)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用它来作为对国人中阅读这本书的人的勉励。

【参考译文】

清朝末年,革命党人历尽艰难险阻,以坚强刚毅不屈不挠的精神,跟人民的敌人交锋搏斗,所受的挫折不止一次,牺牲情形的悲壮,以辛亥年三月二十九日包围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的战役为最突出。我党的精华,付于一把大火,那个损失可以说是太大了!然而这个战役,碧血到处飞溅,浩然正气充满四方,草木为他们满含悲伤,风云因他们变了颜色,全中国人民长期隐藏抑制的情绪,这才大大振作奋发起来。对清统治者长期积聚的怨恨和愤怒,像汹涌的波涛冲击山沟一样,无法遏止抑制,不到半年武昌起义的大革命就因此成功。那么这个战役的价值,简直可使天地惊骇、鬼神哭泣,和武昌革命的战役一同长存而为后人纪念。

但是自从民国开始建立,变乱纷纷而来,使得黄花岗上的烈士坟墓,还埋没在荒野杂草之间。自烈士们牺牲以后拖延了七年之久,才有烈士坟墓墓碑的修建;拖延到十年之久,才有烈士事迹的编辑。而七十二烈士中,又有的虽有事迹记载

却记述得不够详细具体,有的只留存姓名而没有(记下)事迹,更严重的是有的连姓名都不可查考,就好像历史记载的田横的事迹,即使凭着司马迁的善于为游侠作传(的手笔),也不能够给五百个壮士一个个立传,更是可痛心的了!

邹海滨拿他所编辑的《黄花岗烈士事略》这本书请求我为它写个序言。那时候,我正为了准备北上讨伐敌人,在桂林统帅军队。看看国内,敌人的气焰正嚣张,(国家)倾危不安的迹象,比清朝末年还要厉害。而我在三十年前所倡导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许多烈士不惜牺牲生命而争取的主张,还和过去一样不能实现。那么我这次行动所肩负的责任,更比三十年前加倍重大。假如全国的人都以这些先烈的牺牲精神为我们的国家而努力奋斗,帮助我完成这个重大的责任,实现我们建立真正中华民国的理想,那么这一部创建民国的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就可以流传后世而永垂不朽!不然就不能够继承先烈的遗志并将它发扬光大,而只能仅仅对他们的英勇事迹发表感慨,这实在是我们后死人的羞耻啊!

我写这篇序文,既为沉痛地悼念先烈,也用它来作为对国人中阅读这本书的人的勉励。

与妻书 优秀教案

与妻书 【教学目标】 1.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2.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是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文章的思路;了解文章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3.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等多用词的用法,掌握“其”、“与”在句子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做出选择的情感历程(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诗作引入: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提问:诗作表达的是怎样一种思想感情? 九十多年前,中国也有一位革命者,用生命和挚爱,谱写了这样的文稿。 引出林觉民的《与妻书》 作者作品介绍: 1.时代背景——黄花岗起义(印发给学生) 2.林觉民及其方巾遗书——《与妻书》 请学生看注①作补充 林觉民《与妻书》,又名《绝笔书》,又名《寄妻绝笔书》。这是一篇从妻子的思想实际出发,反复阐明为争取民族、国家的自由独立而勇踏死地、义无反顾的革命道理的情书,反映了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思想。他在写《与妻书》的同时,还给他父亲林孝颖先生写了一封不到四十字的信。这封信言简意明,充满了他热爱祖国,为争取独立而勇踏死地的崇高精神。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神秘地将

这两封信在半夜塞在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发现了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与妻书》手稿,已由林觉民次子仲新献给人民政府,(长子依新后夭折)现陈列在福建省博物馆。 二、听课文朗读,正字音、释难字词 1.其:吾望其言是实 (这,指示代词) 今则望其真有 (它,代词) 卒不忍独善其身 (自己,代词) 汝其勿悲 (表祈使,规劝)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他们,代词) 2.与:与妻书 (给,动词) 与使吾先死,无宁汝先吾而死 (与,与其,与“无宁”组成表选择的固定结构)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 (跟,介词) 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和,连词) 吾先死留苦与汝 (给,动词) 3.至:吾至爱汝 (极,最,副词) 吾爱汝至 (到了极点,副词) 词类活用: 1.汝幸偶我 (意动,以……为配偶)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形作动,尊敬) 3.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作动,爱护) 4.称心快意(使动,使意快) 四、文本研读 1.节:“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意,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午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句说明写遗书的原因和心情。作者是从哪及格方面向妻解释的。 明确:一方面表明他是爱妻子的, 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不忍当前形势,愿“助天下人爱其所爱。 2.“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提出全文的中心,全文说理由此而展开,“爱汝”与“勇于就死”看来是矛盾的,但在有志于济世的革命者看来,是统一的。

齐越节朗诵(与妻书)

与妻书 (配音)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年仅24岁的青年林觉民,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与妻书》,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感动天下。 A: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B:觉民,天色晚了,你还没回来,我的爱人,你在哪?依新睡了,梦里轻声唤着爹爹……觉民,回家呀…… A:意映卿卿,再一次呼唤你的名字,我写这封信时,还是世间一个人,你读这封信时,我已成为阴间的鬼……这些日子,爱恨交杂的思绪跟你依依不舍的眷恋,像利爪一样猛烈撕扯着我的心,眼泪混合着笔墨,伴着心中波涛翻滚的怅然,好几次都想搁笔,但又恐怕你不能体谅我的心思,怕你怪我弃你而去…… B:我想在信中找回我的思念,然而读到的却是悲凉凄怆的诀别,你字里行间饱含的深情使我相信刹那也是永恒。 A:意映卿卿你知道吗?自从与你相识,我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而当今世道,遍地血雨腥风,百姓颠沛流离,国土连年沦丧,真正幸福美满的有几家……B:你常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你爱我,也希望天下人都能爱其所爱,我明白,也愿意把天下人当做亲人来对待,可就是不能承受失去你的悲痛…… A:可国家危在旦夕,大丈夫当以死报国!倘若我死能激励四万万同胞奋勇而起,我神州大地定会雷震九霄,我中华民族定能乾坤再造,我虽死而由生啊! B:觉民,还记得吗?四年前,你从日本留学回来我对你说:今后若要远行,一定带上我!天涯海角,卿愿随君行! A:记得……也答应了…… B:可你毕竟是林觉民,十三岁就写下“少年不忘万户侯”的林觉民,这次回来,你只说日本的学校放樱花假,可你形色匆忙,我知道,你一定有许多话对我说,然而每每四目相对你都欲言又止,好几次我从…… A:这次不比从前,我将要踏上的是一条不归路,纵然有千般理由万般感慨,又怎么忍心对你坦言,况且你有孕在身我不能常伴左右已经深感歉疚,又怎么忍心让你为我担忧……舍身取义我没有遗憾,为国捐躯我万死不辞!革命成功与否自有同志们继续奋斗!唯独你婆娑的泪眼,叫我肝肠寸断…… B:觉民,我有幸嫁给你又为什么生在今天的中国…… A:我有幸娶到你,又为什么生在今天的中国……依新五岁了,转眼长大成人,好好教导他,让他像我。你腹中怀的,我猜是个女孩,是女孩一定像你——温暖,贤淑…… B:也可能是男孩,我把他和依新一起培养成有相同志向的人。

与妻书 全文翻译

译文: 亲爱的意映你看见我的信就如我们面对面一样: 我这次写这封信是要与你永别的!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活在这个世上。你看见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不在这个世上了。我写这封信时,笔墨落下的同时眼泪也一起落下,还没有写完,就想停下笔来。又怕你不能体会到我的苦衷,误以为我会忍心舍下你去死,误以为我不知道你不让我死,所以才忍着悲痛告诉你这些话。 我是很爱你的!就因为爱你,才使我有勇气去赴死!我自从遇到你以来,经常希望天下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遍地都是腥风血雨,满街都是财狼虎豹,现在是他们乘心如意的时候,又有多少情人可以如愿?司马的青衫都湿了,我不能学那些修养高尚的人那样忘情,古人说,仁义的人“爱别人家的老人就像爱自己家的老人一样,爱别人家的孩子就像爱自己家的孩子一样”。我以爱你的心,来帮助别的人爱他们的爱人,所以我敢死在你的前面,而不能顾虑到你了。你若能体谅我的苦心,就在为我悲痛啼哭的同时,也以天下人的幸福为念。也应当乐于以牺牲我和你的幸福,来为天下人谋求他们永远的幸福。所以你不要悲伤。 你还记不记得四五年前的某一天,我曾经说:“如果要我先死,还不如你比我早死。”你起初听了这话非常生气,后来经过我的婉言解释,虽然不赞同我说的话,但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我的意思是以你的体弱多病,必定不能忍受失去我的痛苦,我先死的话把痛苦都留给你,我会于心不忍,所以宁愿希望你先死,我来承担悲痛就可以了!哎!谁知道现在我要比你早死了!

我是真的难以忘记你,回想起后街上的房屋,进入大门穿过走廊,走过前后厅,转三四个弯又有小厅,小厅旁的一个房间是你我的卧室。我们新婚三四个月的时候,当时正是冬天望日的前后,窗外稀稀疏疏的梅花和月亮的影子,依稀地互相辉映,我和你手拉手肩并肩地漫步,亲亲切切地,说任何事。然而今天想起来,只剩下泪水。又回想起六七年前,我有事离家,等到我回家来的时候,你哭着对我说:“希望你以后要出门远行,一定要告诉我,我愿意跟随你前往。”我也答应了你。十几天前我回家,就想抽空告诉你这次远行的事,直到有机会面对你的时候,我又说不出口了;况且你已经有了身孕,我怕你更禁受不住悲痛,所以只能每天喝酒买醉。哎!当时我心里的悲痛,根本不能用一寸一尺来形容。 我真的很想与你相守到死,然而现在从天下世事形势来看,天灾可以致死,盗贼可以致死,被列强占领可以致死,贪官污吏虐待百姓可以致死,我们这一代人生在今日的中国,国家里无时无刻都在死人!到那个时候,使我眼睁睁地看着你死去,或让你眼睁睁地看着我死去,你我又怎么能够忍受!即使可以不死,然而生生地分开不能相见,对对方的相思会使我们望眼欲穿而成化石,试问自古至今又有多少人能够破镜重圆,这样看来比死更痛苦。我们又能怎么样呢?现今,有幸我们都活着,而天下有多少不该死的人死了,又有多少不愿意与他们爱的人分开的人和爱人分开了,这是数也数不清的;像我们这样重情的人,又怎么能忍受分开的痛苦?这就是为什么我抛下你勇于去赴死的原因!我今日死了却也没有遗憾,国家的大事能不能成功,自然还有其他的同志们在!依新已经五岁了,转眼就长大成人了,你好好抚养他,要让他像我一样。你肚子里的孩子,我想大概是个女孩儿,女孩的话一定像你,我心里也很宽慰。如果又是个男孩儿,你也要教他以他父亲的志愿为自己的志

与妻书教案

《与妻书》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中的至情至性。 (二)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 (三)沉潜涵泳,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和理性自觉。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1 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民主战士林觉民就是一位至情至性的真豪杰、大丈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那感人至深的绝笔——《与妻书》。 2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现在福建省福州市)人。他的父亲在当地中学堂任国文和图画教师。林觉民1900年进入福建高等学堂,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年轻时代就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思想先进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曾动员自己的妹妹、嫂嫂和妻子到女子师范学堂读书。1905年,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进庆应大学学习,在此期间读了许多革命书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还写了《原爱》、《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论文和小说《莫那国之犯人》,翻译了《六国宪法论》。 1911年4月初,黄兴、赵声等在孙中山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回福建起义响应。林觉民到香港后,黄兴留他协助广州起义,于是他改变计划,回到福州,召集在福州的同盟会会员十余人,筹办军火,在福州西郊西禅寺制造炸药。为了避开清政府的耳目,原计划叫自己妻子陈意映装扮孀妇,以出殡的形式,把炸药装在棺木里,运往广州。但是陈意映已怀孕八个月,难以长途跋涉。后来只好由方声洞的妹妹方声璧等人化装掩护,秘密到达广州。那已是4月27日,他们立即投入起义。林觉民率领敢死队冲入两广总督衙门后堂,发现总督张鸣岐已逃走,就愤然点了一把火,在退出东门时,同迎面冲来的大队清兵遭遇,血战中,不幸因中弹负伤而被俘。在清朝官吏审讯时,林觉民康慨陈词,纵论世界大势和献身革命的道理,怒斥清廷的昏庸反动,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 3 清代末年,清政府政治腐败,国势衰弱,面对列强的侵略采取了屈辱投降的办法,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对人民则更加残酷地压榨剥削,因而激起民众强烈的反抗。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了“驱逐靼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十六字政治纲领。在我国南方,先后发动了十几次武装起义,意在推翻满清统治。1910年11月,孙中山从美洲来到南洋,在槟榔屿(现在马来西亚西北部)召集革命党人开会,认真总结了过去起义失败的教训,决定在广州再发动一次规模更大的起义。孙中山亲自在华侨中募捐,并派人到各国购买武器。同盟会总部又从国内各省、南洋华侨以及在日本留学的学生中征集挑选选八百人作为起义骨干,同时联络清军中的新军、防营和民间会党响应。经过几个月的紧张准备,1911年4月23日,起义总指挥黄兴由香港秘密来到广州,在两广总督衙门附近设立指挥部,部署起义。但由于准备不够充分,缺乏广泛的响应与支持,又因为在关键时刻,负责运输枪械的人叛变了,不仅一部分枪械不能到手,而且两广总督张鸣岐在得到消息后收缴

与妻书 教案

与妻书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理解句子含义,感悟文中的至情至性。(重点)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抒情、记叙和议论的写法;品味情真意切、朴实无华、亦文亦白的语言特色。(重点、难点) 3.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广州起义中英勇就义的有72位革命志士,其中有一位叫林觉民的革命者,在起义前夕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书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与妻书》,看看作者在起义前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些什么。 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 文言知识归纳 (1)生字注音 (2)通假释义 几家能彀.(“彀”通“够”。)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依傍,依靠。) (3)古今异义 汝可以模拟 ..得之(古义:揣摩,推测。今义:模仿。) 吾充.吾爱汝之心(古义:扩充,发扬。今义:满,足;冒充。)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古义:但,但是。今义:常用在整数的数词前面,表示次序。)(4)一词多义

(5)词类活用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书”,名词用作动词,“写”的意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形容词用作动词,“敬爱”的意思。)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幼”,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的意思。) 作者名片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今福州)人。1900年入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1905年与陈意映结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作品有《原爱》《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论文和小说《莫那国之犯人》,翻译了《六国宪法论》。 背景追溯 1911年4月初,黄兴、赵声等在孙中山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回福建响应起义。林觉民到香港后,黄兴留他协助广州起义。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另一封给他的妻子。 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 (一)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准句读,体会感情。 请同学们谈一下这篇文章的感情基调。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点评。

《与妻书》教学设计

《与妻书》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林觉民及文章写作背景;理解句子含义。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文言语言、情感的魅力。 3、体会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作者采用了抒情、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其中记叙和议论的密切结合,更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5、文中多处用了典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真切感人,扣人心弦。 教学重点:目标3. 教学难点:目标4. 教学方法:朗读、研讨。 课型:新授课。 课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过一首诗,题目是《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珍视和追求。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无数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舍弃了自己的家庭和爱情,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林觉民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与妻书》。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作者简介: 明确:林觉民(1886—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人。林觉民阅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曾留学日本庆应大学,在那里加入了同盟会。写了一些宣传革命思想的论文及小说。后在“黄花岗起义”中壮烈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2、题目解说: 明确:本文是早期民主革命先驱者林觉民烈士在参加广州起义前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

绝笔信,表现了高尚情操和对妻子的深情。 林觉民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推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 3、背景资料: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起义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 4、学习生字: 卿(qīng)晤(wù)彀(gòu)恸(tòng)语(yù) 婉(wǎn)嗟(jiē)虐(nüè)眷(juàn)旁(bàng) 5、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全文七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作为遗书的开端,简要地说明自己写这封遗书的原因和悲痛的心情。 第二部分(2-4):是信的核心。在这部分中,烈士心情倾诉自己“至爱汝”又“忍舍汝而死”的心情和道理。 第三部分(5-7):作为遗书的结尾,再一次倾诉自己“至爱汝”和“忍舍汝而死”的衷肠。 四、古汉语知识: 1、通假字: (1)、几家能彀.(“彀”通“够”。) (2)、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 2、古今异义词: (1)、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以及”是介词“以”和动词“及”的连用,其意为:把···推及到···。与今常用做表并列的“以及”不同。) (2)、吾充.吾爱汝之心(充:扩充,扩大。今常用义为:满足,装满,冒充。) (3)、第.以今日事势观之(第:只,但。今常用在整数的数词前边,表示次序。) (4)、此吾所以 ..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

《与妻书》

《与妻书》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二)理解“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的含义,理清的思路;了解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掌握课文中活用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了解“意、至、语、书、身、禁”等多义词的用法,掌握“其”、“以”在句中的意义。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在这封遗书中,作者反复强调的是“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这一中心思想。这一中心思想是怎样贯穿全文的? 分析:第1段“吾作此书,……故遂忍悲为汝言之”这句话,说明了写遗书时的心情和原因,在说明心情时即深含“吾至爱汝”的感情,而说明原因则正是为了引出“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2段中“吾至爱汝,……使吾勇于就死也”这句话,则是直接提出了全文的中心。第3段集中抒发了“吾真真不能忘汝也”的感情,呼应了中心前

半的“吾至爱汝”。第4段逐层深入地论述了“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这句话所包含的道理,呼应了中心后半点的“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第5段进一步呼应“吾至爱汝”,表达了自己“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的心愿。第6段围绕着“汝幸而偶我,……卒不忍独善其身”这个中心句,慨叹“幸”与“不幸”,实际上也是紧扣中心:“幸”,“吾至爱汝”;“不幸”,使自己“就死”。第7段希望妻子“当尽吾意”,这里的“吾意”,就是遗书的中心,以此结束全文。 (二)“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这句话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分析:作者是个革命者,当然是不相信有鬼的,至于“望其真有”,一则说明自己对妻子的“至爱”,二则用来安慰妻子。这哀痛欲绝的话,同样反映了作者为革命而死的高尚胸怀。 (三)为什么说是一曲“正气歌”,是一篇“檄文”? 分析:说它是一曲“正气歌”,因为中充满着革命豪情,烈士视死如归,“吾今死无余憾”,“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足以说明这一点。说它是“檄文”,因为中处处揭露清王朝的腐败,“遍地腥云,满街狼犬”,“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等句子最为突出。 (四)“卒不忍独善其身”一句的含义及在全文中的作

与妻书教案(公开课)

《与妻书》(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 2、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教学思想: 1、首先围绕原课本的单元要求,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从学生阅读能力发展的角度提高学生对人物的理解能力。 文学是情感的象征,但我们在许多以革命英雄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里,往往忽视人物本身的情感,为表现崇高思想而弱化了人性,其实,英雄也有个人感情,也有其对家庭,对亲人的爱与留恋,正是《与妻书》中贯穿始终的对妻子深挚的爱恋,才更使林觉民这个人物显得真实,亲切和伟大。 2、其次,理解文中林觉民在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本课教学思想的特色,不在于仅仅赞美林觉民烈士的舍家为国情感。课文中林觉民所面对的,是一个两难选择,妻子与国家,任何一方都不忍舍弃。学生面对这样的问题还难以作出判断和选择,所以,在教学中让学生直面这一两难问题,对此进行思考,对激发学生的使命意识、爱国情感和由家至国的责任感,具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作者如何由对妻子的爱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大爱,两个爱如何统一。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25岁的青年林觉民,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与妻书》,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感动天下。 二、背景和资料 1、黄花岗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开庇能会议,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3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中国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敢死队突入总督署,总督张鸣岐逃走,起义军焚毁总督署后,在东辕门外与水师提督李准派来弹压起义的北洋军短兵相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 起义失败后,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牺牲的中国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八十六人,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2、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汉族,福建闽侯人。少年之时,即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春回国,4月24日写下绝笔《与妻书》,后与族亲林尹民、林文随黄兴、方声洞等革命党人参加广州起义,转战途中受伤力尽被俘。后从容就义,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受伤被俘后,有人以保存国家元气劝说两广总督张鸣岐对林觉民刀下留情,张鸣岐说:“此人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也称得上奇男子……这样的人才留给革命党,为虎添翼,这还了得。”临刑时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4岁。 三、体味文中作者对妻子的挚爱深情

《与妻书》的原文与译文

《与妻书》的原文与译文 原文: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 此书时, 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吾作此书, 泪珠和笔墨齐下, 不能书竟, 而欲搁笔。 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 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 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 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 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 悲啼之余, 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 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 弱,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 吾先死留苦与汝, 吾心不忍, 故宁请汝先死, 吾担悲也。 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 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棲之所。 初婚三四个月, 适冬之望日前后, 窗外疏梅筛月影, 依稀掩映,吾与汝並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 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 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 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 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 之日可以死, 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吾辈处今日之中国, 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 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 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 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 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 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 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1/6

《与妻书》导学案(含答案)

24 与妻书 第一课时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字注音。 称心快意(chèn)几家能彀(gòu)必不能禁(jīn ) 使之肖我(xiào)以依旁如也(bàng )念六夜四鼓(niàn ) 卿(qīng )晤(wù)恸(tòng) 【课堂探究】 3、掌握活用词的意义和用法: 汝幸偶我名作动,嫁给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前“老”为形作动,尊敬,后老作名词,老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前幼为形作动,疼爱,爱护。后幼为名词,孩子 称心快意使动,使意快 卒不忍独善其身善,形作动,保全 瓜分之日可以死名词用作状语(像切瓜一样)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形容词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 当尽.吾意为幸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竭尽 4、通假字: (1)几家能彀“彀”同“够” (2)念今夜四鼓“念”通“廿” (3)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靠近 5、解释加点的词 (1)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确实(2)盖不能以寸管 ..形容之。毛笔(3)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副词,但,仅(4)抑.汝能之乎抑或 (5)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表揣测语气(6)汝其.勿悲表祈使语气 (7)天灾可以死.使…死 6、翻译 (1)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不能把信写完就搁笔了,又很担心你不能深深地了解我的苦衷,说我忍心丢了你去死,说我不了解我的不要我死去(的心情)啊,因此忍着悲痛跟你讲讲这种苦衷。

(2)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江州司马的青衫(湿了),我不能学那些修养高超的人忘怀于世理人情。(3)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 恰巧是冬天的某个月半的前后,窗外稀疏的梅枝就象筛孔一样,筛出了稀疏的月影,(梅影和月影)朦胧地互相掩映。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敬爱自己的老人从而推及到敬爱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小孩从而推及到爱护别人的幼儿。 (5)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 (写信的)方巾短而(我的)衷情长,(还)未(写)完的,还有万万千千,你可以想象得到我的万千衷情。 (6)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这就是我敢于(为天下人)去死而不顾你的原因。 【课堂练习】 1、解释加点的词 (1)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只(2)汝不必以.无侣悲!因为 (3)卒.不忍独善其身卒,终于。(4)使吾勇于就.死也靠近,走向 2、翻译 (1)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 我平时不曾把我所追求的目标告诉你,是我的不是;但是,如果告诉了你却又很怕你天天替我担忧,我即使牺牲一百次也不退避,使你担忧倒的的确确不是我能忍心的。 (2)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可是遍地血腥阴云,满街狼狗(横行),有几家能够称心快意(过日子)呢?(3)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唉!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不能用短短的毛笔来形容的。 (4)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你在哭不成声以后体察我的苦衷,也能把天下人(的福利)放在心上,(那么),就应当也把牺牲我跟你的福利作为乐事,去为天下人谋福利啊!

注音版 《与妻书》全文林觉民

与妻书 林觉民意映卿卿如晤(wù),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suì)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chèn)心快意,几家能彀(gòu,同“够”)?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yù)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jīn)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qī)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

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吾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xiào)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吾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旁(bàng)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与妻书》

《与妻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掌握文中的实词,通过诵读,感悟文中的至情至性。 (二)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 (三)沉潜涵泳,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和理性自觉。 二、课时安排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引 1 (1)读准音,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初步疏通文意。 (2)读顺文,并圈出感情真挚、内涵丰富的句子。 (3)读懂意,朗读全文,初知文章大意。 2 鲁迅先生说过:“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民主战士林觉民就是一位至情至性的真豪杰、大丈夫。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那感人至深的绝笔——《与妻书》。 3 林觉民(1887—1911),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侯(现在福建省福州市)人。他的父亲在当地中学堂任国文和图画教师。林觉民1900年进入福建高等学堂,读了大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书刊,年轻时代就确立了“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的思想。他思想先进勇于接受新生事物,曾动员自己的妹妹、嫂嫂和妻子到女子师范学堂读书。1905年,林觉民东渡日本留学,进庆应大学学习,在此期间读了许多革命书报,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还写了《原爱》、《驳康有为物质救国论》等论文和小说《莫那国之犯人》,翻译了《六国宪法论》。 1911年4月初,黄兴、赵声等在孙中山领导下,酝酿广州起义,同盟会日本总部派遣林觉民回国,准备回福建起义响应。林觉民到香港后,黄兴留他协助广州起义,于是他改变计划,回到福州,召集在福州的同盟会会员十余人,筹办军火,在福州西郊西禅寺制造炸药。为了避开清政府的耳目,原计划叫自己妻子

陈意映装扮孀妇,以出殡的形式,把炸药装在棺木里,运往广州。但是陈意映已怀孕八个月,难以长途跋涉。后来只好由方声洞的妹妹方声璧等人化装掩护,秘密到达广州。那已是4月27日,他们立即投入起义。林觉民率领敢死队冲入两广总督衙门后堂,发现总督张鸣岐已逃走,就愤然点了一把火,在退出东门时,同迎面冲来的大队清兵遭遇,血战中,不幸因中弹负伤而被俘。在清朝官吏审讯时,林觉民康慨陈词,纵论世界大势和献身革命的道理,怒斥清廷的昏庸反动,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二十五岁。 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另一封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 (二)活动过程 1 (1)下列加点的字该怎么读?(板书或以多媒体显示,学生认读后配上拼音)意映卿卿如晤(wù)几家能彀(gòu) 必不能禁失吾之悲(jīn)嗟夫(jiē)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bàng)使之肖吾(xiào) (2)老师范读全文,要求同学听准读音,听清句读,体会情感。 范读旨在以教师的美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引导学生吟诵涵泳,体味文中的儿女情长和革命豪情。 2 (1)朗读课文,要求吐字清晰准确,停顿恰当。 (2)质疑活动 策略: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不能自行解决的,举手质疑。 3 (1)落实下列加点的字词的意义 ①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完毕 ②适冬之望日前后恰好 ③吾之逃家复归,汝泣告我请求 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能承受

与妻书

《与妻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教师简介作者的生平,让学生听课文朗诵,或者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疏通字词,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虚词,及其在本文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第二课时,重点是问题探究。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句子、字词等问题进行分析,学习作者将儿女之情与革命豪情相结合以及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体会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晤、的、旁、竟、身”等字词的读音以及在文中的用法和含义。 2.了解作者的生平。 (二)过程与方法 1.疏通字词,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虚词,及其在本文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 2.通过对课文中不易理解的句子、字词的解读、剖析,把握课文主旨,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虚词,及其在本文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的结构内容。 (二)教学难点 1.掌握本文重点实词、虚词,及其在本文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革命前辈牺牲一己,“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光辉思想和高尚情操,培养学生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方法 1.情景导入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的图片及生平,播放课文朗诵,或者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诵读法。古体文的学习,重点在于熟读成诵。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课文背诵的建议或者技巧,让学生进行当堂实验诵记课文部分段落。 3.质疑分析法。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句子、字词等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媒体

与妻书

两市镇第一初级中学导学案班组号姓名________教学时间:年月日科目语文年级9 课型新授课编号 课题与妻书 课时 1 主备人曾艳萍审核人 明确目标自学生疑学习 目标 1、掌握文中的实词、虚词。 2、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文中有深刻内涵的句子。 3、通过诵读,感悟文章情感,体悟作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革命豪情和理性自觉。重点 1、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 2、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难点 1、体会文章中贯穿始终的至情至理,理解林觉民烈士对妻子深挚的爱。 2、理解文中林觉民在对爱妻子、爱国家的两难选择中作出抉择的情感历程。 课前预习预习 指导 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熟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疏通课文。 预习 自测 1、给下列字注音。 称心快意(chèn)几家能彀(gòu)必不能禁( jīn ) 使之肖我(xiào)以依旁如也( bàng )念六夜四鼓(niàn ) 卿(qīng )晤(wù)恸(tòng ) 我的疑问 创设学境激情导入“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老板姓心目当中的“好官”、 “清官”的标准古已有之。 个性修改 合作交流展示质疑(1)作者的衷情是什么? 明确:作者“忍悲”所言衷情是:“吾至爱汝”并“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从而“使吾勇于就死”,并“敢先汝而死”,进而慰“汝不必以无侣悲”。 (2)作者是围绕什么来表达衷情的? 明确:作者围绕“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实际上即“吾衷”二字来表达衷情的。 (3)作者是怎样表达衷情的? 明确:全文以“忍悲为汝言”的“吾衷”为主线,结合抒情忆事,进行深刻的说理,表达了“吾至爱汝”又不得不“忍舍汝而死”的复杂的思想感情。

《与妻书》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与妻书》文言基础知识整理 一、生字词注释 不能竟书而欲搁gē笔:放下称chèn心快意:符合。 必不能禁jīn失我之悲:经受使之肖xiào我:相像,类似一恸tòng:极悲哀。 二、通假宇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彀,通“够”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旁,通“傍” 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念,通“廿”,二十 三、词类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敬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爱护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写尽 当尽吾意为幸领会尽,领会透;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追求

3、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人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小孩 当尽吾意为幸幸事 4、动词作状语 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小声哭着 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动词用作状语,用哭声。 5、名词作状语 意洞手书用手,亲手。 瓜分之日可以死象切瓜一样 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用数字 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称心快意使……愉快 卒不忍独善其身使……完善、好。 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以……为乐

8、动词的使动用法 瓜分之日可以死(死其后省略宾语“之”),使……死 四、一字多义 1、与 与妻书动词,给,给予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介词,和,同,跟 吾与(汝)并肩携手连词,表并列,和、同 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连词,表选择,与其 2、竟 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动词,完毕,终了(使……完毕)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副词,全,整,终 3、身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名词,自身,自己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名词,身孕 4、及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动词,推广到 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介词,等到

《与妻书》

《与妻书》 一、基础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模拟.(nǐ) 忸怩.(nǐ)作态 如晤.(wù) 兀.(wù)立 B.间.(jiān)隔多云间.(jiàn)晴 筛.(shāi)选掉色.(shǎi) C.恸.(tònɡ)伤胴.(dònɡ)体 木讷.(nè) 呢喃.(nán) D.眷属.(shǔ) 属.(shú)望于人 裙裾.(jù) 前倨.(jù)后恭 解析A.怩:ní;B.间隔:jiàn;D.属:zhǔ望,裾:jū。 答案 C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依希掩映疏梅月影破镜重圆率性为之 B.不可数记心电感映两眼望穿依依旁汝 C.瓜分豆剖清净度日遍地腥云巾短情长 D.叩禀大人独善其身启口应答嗟叹不已 解析A.希—稀;B.记—计,映—应;C.净—静。 答案 D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晤.(见面) 察吾衷.(内心) 抑.汝能之乎(抑或) B.语云.(说) 吾爱汝至.(极) 第.以今日事势观之(但) C.竟.书(写完) 当哭相和.也(应和) 使之肖.我(像) D.一恸.(痛哭) 不能禁.(禁止) 汝幸而偶.我(嫁) 解析D项禁:承受。 答案 D 4.下列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汝不必以.无侣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B.竟.日不出门不能竟.书而欲搁笔 C.汝其.善抚之汝其.勿悲 D.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 解析A项前“以”是“因为”,后“以”是“用”;B项前“竟”是“整”,后“竟”是“完,尽”;D项前“为”是介词“替”,后“为”是动词“是”;C项两个“其”都是语气副词,表祈请语气。 答案 C 5.选出与“所以为汝体者唯恐未尽”中的“所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吾所以 ..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B.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 ..兴隆也

林觉民《与妻书》原文及译文

林觉民《与妻书》 原文: 林觉民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书竟,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吾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棲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並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

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译文: 意映爱妻如见:我现在用这封信跟你永别了!我写这封信的时候,还是世上的一个人,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成为阴间的一个鬼。我写这封信时,泪珠和笔墨一起洒落下来,不忍写完而想搁笔,又担心你不能体察我的衷情,以为我忍心抛弃你而去死,以为我不了解你是多么希望我活下去,所以就强忍着悲痛给你写下去。 我极其爱你,就是这爱你的念头,使我勇敢地走向死亡啊。我自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