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回归于生活

让语文教学回归于生活
让语文教学回归于生活

让语文教学回归于生活

语文是反映生活并能服务于生活的一种语言工具,它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美国教育家华特以前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高山流水,清风明月;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塞外风光;草长莺飞、山青水秀的妩媚江南;人生的悲欢离合,求索的艰难坎坷……都是语文课里鲜活的内容。所以,语文不是一本单一枯燥的教科书,而是活生生的、五彩斑斓的生活。脱离了生活的语文,势必会成为一潭死水,要想使语文教学取得成效,就得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我们以往的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教科书,考试靠的还是教科书,成天围着教科书打转。学生每天读的是教科书,作业写的是教科书,考试考的还是教科书。教师的绝绝大部分精力也放在传授知识上,单单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机器。学生通过课堂很难接触到社会“大语文”素材,课堂也几乎与“生活”隔离。不过,课堂一旦孤立于现实世界之外,将会大大降低课堂效率。因为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瀚如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只不过是沧海一栗。所以有人提出:“语文课堂呼唤生活的回归。”因为“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走进生活,语文课堂一定会充满生命活力”。

一、为学生创设情境,变语文课堂为生活课堂。

众所周知,传统的课堂环境,往往是洁白的墙壁、两块黑板、四排桌椅、加上严肃的老师和听话的学生。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也单一无味,无非就是老师讲,学生听。等到复习时更是简单的让学生读读、抄抄、背背。学生的学习也往往停留于记忆水平,难怪学生总对学习不感兴趣,取得的效果也往往是“事倍而功半”。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此,我们能够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使用情境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学习课文时,教师不但要注重在设计导语时要紧密联系生活,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还应力求课文内容的生活化。例如我在教《识字3》时,我让同学们在背韵文的时候,一边背一边比上眼睛想象,就好象来到这

个公园,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进入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感悟出公园里美的景物和小朋友们兴高采烈的实行着娱乐活动的情景。最后的设疑,让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再次背诵韵文,就仿佛身临其境,颇有韵味。又如我在教学课文《狼和小羊》时,在巩固阶段,让一名学生扮演狼,一名同学扮演小羊,凭借对课文语言的记忆,实行对话。为了增强表演效果,设置了狼和小羊的头饰,为了表现狼蛮横无理,便叫了一位强壮男同学,一位瘦小的女同学扮演小羊。两个角色如同真的一样……吸引了全班同学,他们的动作、神情便根据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而表现的。这种表演是在熟读课文之后,实行巩固性表演,加深了对课文的记忆。教学《狐假虎威》中使用了很多“提示语”,如“扯着嗓子对老虎说”、“摇了摇尾巴说”等等。为了突出“提示语”,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周围人说话时的种种神态动作,从而引导学生学习使用提示语。我又设了2个情境,实行语言训练。

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的情境,学生会感到妙趣横生,情绪倍增。这种生活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兴奋,他们既能够听到,又可看到,且富有戏剧情味,学生情绪热烈,印象深刻是必然的结果。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让语文走近学生生活。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学应让学生从生活中,从各种活动中实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教师应从生活现象入手,贴近学生生活找语文,使语文走近学生的生活,为课堂教学注入“活水”。同时,让学生参与生活,学以致用。在教学风景古迹等课文时,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用讲解的口吻来复述;学写建议书后,对学校或老师工作不满意的地方写一份建议书等。这样让学生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生活的需要。

《给予树》一课,课后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的。在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后,我留下了一项作业:平日里,你们从父母那儿得到了那么多的爱,希望你们也学会“给予”,为父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并写下来。学生有的写信,有的做贺卡,有的做家务事,有的为父母过生日等,

真心地做了,所以写出来的日记也格外感人。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首先协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广告宣传语,出现一些不规范用字的现象,能够让学生扮演文明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不规范用字现象。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水平,说服他人的水平。

三、回忆生活寻找语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知识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语文教学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以生活世界作为学生学习的背景和桥梁,是学生学会学习的根本。

教学时可从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生活场景切入,将课堂教学真的演变成活生生的生活。所以在课的伊始我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问学生当你们早上背着书包独自一人去上学时,妈妈会对你说什么?当你去外面玩时,妈妈会对你说什么?当星期天,妈妈要加班,你独自一人在家时,妈妈会说什么?当你做错了事,妈妈又会怎么说?通过让学生回归生活,回忆生活中母亲对自己的声声嘱咐来体会母亲对自己的点点滴滴的"母爱"。这样通过让学生谈谈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的嘱咐,既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结合生活领悟语文,想象中生活融入课堂。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所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水平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教学母亲三次用眼神嘱咐我时,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想象母亲嘱咐“我”的话。如果当时是你,你觉得母亲可能会怎么说?如:当“我”帮妈妈给菜苗浇水、锄草、捉虫时,妈妈的眼睛闪着光芒,妈妈可能在嘱咐“我”什么?学生就众说纷纭:有的说:“孩子,你真乖,你真是个勤劳的孩子,妈妈希望你长大了还这么勤劳。”有的说:“孩子,你真懂事,能帮妈妈干活了!”有的说:“孩子,你真是个勤劳的孩子,我希望你能一直这样勤

劳!”有的说:“孩子,记住只有劳动才有收获!”这个环节,我就突破教材局限,设计了想象说话练习,调动学生自身积累的知识,对教材实行了再一次的开发,使教学内容新鲜而情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水平。

基础教育阶段,有的说,学生是想象的大师,每个学生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想象的空间孩子是最自由的,他们在这自由的空间中大胆探索、想象,有时甚至还会去异想天开。这种潜能倘若能有效地挖掘,学生就能展开想象的翅膀,飞向知识的天空。如教学《人有两个宝》时,我先创设情景,让学生自己动手华一下自己的小手,然后小组实行活动,利用自己的小手做出各种有趣的动作。学生有的做球拍状,有的做写字状,有的做穿衣状,有的做打电脑状……课堂气氛特别活跃,同学们充分地开动了脑筋,竭尽所能地做出各种与众不同的精彩表演。

“诗歌合为时而作”“文章合为时而著”,语文是生活的产物。语文描述的、记叙的、阐述的……哪一样能够离开生活!学语文必须联系生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读懂课文,才能真正懂得语文的使用,对学习语文才能产生亲切感、新鲜感、生动感和实践感,才能产生浓厚兴的学习兴趣。五、给学生发挥的空间,让语文课堂走进生活

叶圣陶认为:“处理生活的知识,当然应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取得;处理生活的水平,当然应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历练。”这句话指出语文训练就是生活的本身。学生的语文水平其实就是生存的水平、生活的水平。所以学生的语文训练要着眼于生活世界——所用的语文训练材料,应尽可能来自生活,让学生可亲可近,从而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其中。

如今,新课程标准反对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倡导教师与学生一起走向知识,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协作主动获得知识。为此,在使用新教材时,我在一片新课结束之前,总不忘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展开思维的双翅,自由翱翔。能够让他们随意提问、讨论、交流,甚至谈些于课文不大相关的话题。这个小段空间,往往能把课堂引向生活。美国一位叫布朗的教师在给一位考卷得了满分的学生评定成绩时,在优后面画了个减号。他说,因为这个学生现在课堂上很少提出问题。正因为美国教师有这样的教学观,也就促使学生中出现了主动学

习的风气。在教学中,我把“质疑问难”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创造条件,着力营造宽松、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热情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质疑,让学生想问、敢问、善问,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并且特别关照后进生,鼓励中等生,让所有学生都有“我要质疑”欲望,大胆陈述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对于提得较好,较有深度的问题即时给与鼓励,持续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注:(姚琴芳《新课程让新课堂如此精彩》)例如:在教学《家》一课时,同学们知道蓝天是白云的家,树林是小鸟的家,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但有的同学提出,蓝天不但仅是白云的家,树林也不但仅是小鸟的家……对此,我让大家展开了讨论,结果得出了很多有趣的答案:蓝天是白云的家,是太阳的家,是月儿的家,是星星的家……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点,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何乐而不为呢?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更多思想。课堂上为孩子提供一个畅所欲言、体现自我的互动空间,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在这里自由的绽放。让语文水平在生活中尽情地锻炼,让语文水平在生活中适时地展示,使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提升。注:(任云桦《论语文感悟学习的基本特征》)

六、以学生生活为音符,唱响语文课堂之歌。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所以,我们理应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学校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学生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学生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使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使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个目标的基本途径,是

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能够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让学生理解我们的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运动会中同学们团结一致奋勇拼搏,勇夺第一,能够让学生写写最精彩的那一刻。同学们每天生活在一起,总会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发生,等等这些都能够让学生们去说、去写。

2、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启蒙老师。在这里,学生获得了很多知识。教师能够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

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服装的,则能够让他设计一下服装广告;有的学生家长是卖水果的,则能够让他写一写介绍相关水果方面的文章。有的家长是搞建筑的,则能够让他介绍建筑过程等等。学习了“有家真好”这个单元以后,为了让学生学会感恩亲情,推出“我用实际行动报答爱”的活动,并让其写一写。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高昂,效果颇佳,家长更是倍加赞许。

3、联系社会生活,学习语文。

《新课标》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展开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的一片天地。

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大富豪啤酒,步步领鲜”、“使用蓝天六必治,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个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能够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但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水平,说服他人的水平。

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能够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如学了“动物世界”这个单元以后,能够

让学生做介绍员,回去向家长、朋友介绍某个动物,学了“风景如画”这个单元以后,能够让学生做小导游,向家长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让学生课外做一些社会调查,宣传等实践活动等。其次是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如参观访问,与兄弟学校展开手拉手活动等。

生活,是语文教学的肥沃土壤;生活,是语文学习不竭的源泉;生活,其本身就是一本精彩的语文教科书。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链接”,能够实现从课堂到生活的“跳转”,从而使语文教学回归于生活。于生活“链接”的课堂,能让学生感受多彩的生活气息,获得比教材本身更多的知识,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能在课堂上得到使用,更使学生充分展示了自我,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教学时,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让教学贴近生活,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用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用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生活是语文的源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只有走向生活,才能使语文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总来说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链接,不但能够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水平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个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语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doc

语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 语文的本真是什么呢?语文就是语言和文字,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语言文字的运用,“积累字词、品味语言、感悟内容、学习写法”都是语文的本真,都是语文课堂应该引导学生学习的内容。语文教学就应追寻一种本真的教学境界,期待与儿童的精神相遇。如何才能还语文教学的本真呢? 一、教师的角色定位要对。 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课堂的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课堂观察和评价更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内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效果。老师要学会拒绝个人的精彩,淡化自己,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才能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要学会删繁就简。 现在正在进行的语文主题学习更要求删繁就简,通过课文的整合,目标集中,任务单一,要求明确,力争做到一课一得,达到以简胜繁的教学效果。别指望你的一堂课中什么都能顾及到,什么都能训练到,要学会突出重点、难点,虽然这样会让人感觉课并不完美,但荀子曾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其实,正是这种“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语文教学更精彩,所谓“简洁为美”意在于此。 三、要让课堂真“动”起来。 我们看到现在很多的课堂都动起来,可这种动是假动,看似热闹,实则学生如牵线的木偶一般处在“被运动”状态。而且多数是优生“代动”,大多数学生是旁观者。思维和情感都没有被学习内容

所触动。课堂动起来要“动”的真实、有效,既有“意义”,又有“意思”。这种“动”应当是学生“动”起来,学生的“动”主要是思维的“动”和情感的“动”。课标中也提“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不应以教师的……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种“动”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基于“学习需求”和“进取精神”而自觉积极的行为,我们应追求那种静态呈现的“内动”。只有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有良性的互动,知识方法才不会是“授受”的,而是“习得”的。我们要经常用“为什么”“你是怎么想的”“有不同意见吗?”等这样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去引导孩子,学生的听说能力就是这样通过一次次智慧的交锋实现的。 四、课堂教学力求平淡、真实。 平淡即淡雅,不刻意雕琢,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是原汁原味的本色语文,本真语文。很多教师总是追求新式花样,总是安排各种表演活动,孰不知自己在忙着“创新”时已离语文很远了。记得曾听过一位老师上《三个儿子》,为了表现自己的“创意”,竟让学生把那个会唱歌孩子母亲说的话给唱出来了,还配上了拉丁舞。好好的语言不引导孩子去读,去感悟,搞些花架子,真觉得不伦不类。我们要学会以学定教,让课“常态”化,让问题暴露,再去解决它,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只有平平淡淡、简简单单教语文,才露语文本真,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所以我们要常常审视自己的课堂是否真实、朴实、扎实。我们应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浅谈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摘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让语文教学体验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 关键词:语文、体验、生活 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一、语文教学中应体验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许多语文老师在教语文课本时,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学生体验生活,进而感受语文的乐趣,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语文中体验生活呢?我从几点谈谈:1.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2、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3.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中学语文论文 回归有语文味的课堂教学 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和小组合作讨论形式展开的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学的“唱、跳、画”等形式占据了主流,课堂虚化了,课堂上的文学与文化消失了,想象与个性迷失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不断淡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以后,很多语文老师都意识到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收获相对较少,成长较慢,这样的课堂看起来光鲜热闹,实质上异常苍白。 语文课就应该回归本质,回到吟诵欣赏,回归中国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中应该“文辞、文章、文学、文化”四文并举,阶段递进。 怎么样的课才是有”语文味”的课堂呢? 一、在文言古文中深掘古典文化 文言古文中不仅有人物典故,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景观。杭州外国语学校的程东文老师曾经上过一堂《陈涉世家》的公开课,单就一个故事来讲,陈涉世家在历史书上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程老师却把其中蕴含的文化现象与《史记》写作特点结合起来设计教案,引发了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取得了不俗的效果。程老师介绍了世界民族发展史中起义场面写得最宏大的两个片段,中西文学史上都有场面波澜壮阔,人物风采动人的作品。 在文学欣赏之余,程老师还引导学生分析了中西暴动、起事历史事件背后的文化差异。通过学生的分析概括,同学们得出如下结论: (1)西方农民起义多为自由民主,独立而战,以法国为代表,但中国人却是“逼上梁山”。正因为如此,大多数的起义都是临时性事件引发的,并且在短时期内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所以说农民多数是不得已造反,是走投无路的选择。

(2)借用鬼神和宗教为起义储备舆论与做好宣传准备,用一些“天命神授”的方式来增加光环。 (3)古时没有政党,于是“结为异性兄弟”、“为坛盟誓”是最好的组织形式,用各种盟誓的方式来结成联盟,也缺乏明确的行动纲领,当然,常常因此留下失败的祸根。 (4)初期取得了一定成绩后,领导人迅速“变形”,走上了称霸称王的模式,有些还表现出了自己的反动面,骄奢淫逸,甚至大戮功臣。陈涉最终还是忘记了“苟富贵勿相忘”的老话,把自己送进了坟墓,一个为农民举事的战争,几乎变成了农民的浩劫。 这样的文化积累非常有趣,激发了学生探究文史知识的兴趣,通过文化的杠杆引发了一场文辞文学文化的语文课堂。 二、从文辞中品味欣赏文学 每一篇课文我们都可以根据每课的不同性质来区别对待,有些重文化、有些重文辞。在一次全国优质课堂中,程东文老师曾经上过一堂《千家诗》欣赏课,作为传统的蒙学教材之一,《千家诗》广为民间传诵,但如何上好一堂《千家诗》是困扰大家的一个问题:单从诗意来理解,很难品味意境;从诗人经历来思考,很难品味诗句带来的美感。 程老师就“节奏”、“意象”、“情境”入手品味欣赏诗歌,采用循序渐进地方法推进。首先入门的是“节奏”,学生的读诗涵泳,是诗歌欣赏的初步入门。接着学习“意象”和“情境”,初步领会古诗的意味,懂得一些赏析诗歌的粗浅方法。程老师提了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从下列的诗句中辨析出是哪一个季节,重点辨析写秋天季节的词语。最后通过归类来提出“意象”的概念,是“物象与情

让教育回归生活 用生活进行教育

让教育回归生活用生活进行教育“生活教育”这一主张是20世纪初陶行知先生针对当时教育太重书本、与生活没有联系的弊端提出的,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如果说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是强调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注重教育对生活的影响。那么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则是从教育的角度看生活,强调生活的教育意义,以及教育对人生活的作用。两种观点虽有不同,但殊途同归,从生活教育的理念出发,互为补充,相互印证,为教育工作者明晰方向,开拓观念。从现实意义上看,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更具有其社会的价值,不仅适应近代中国国情,而且与当前的教育息息相通。 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在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生活教育似乎已经耳熟能详,教育教学内容取自孩子们生活,日常活动离不开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那么再提倡生活教育对于当今的幼儿园教育有何意义呢?笔者认为,很多幼教工作者认为的生活教育与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仍然有一定距离,表面的融合不是内在的根本改变,生活教育只停留在教学活动的表面上,与孩子们在园的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仍有很大的距离,生活教育在幼儿园依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仅是观念的改变,更是实践研究的拓展。结合幼儿园教育的现状,笔者对先生“生活教育”在幼儿园的研究与实践提出三点看法:一、以班级生活为原点,和孩子们共同生活 当孩子们走入幼儿园中,进入自己的班级,就来到自己学习、游戏的空间。我们更倾向于把班级称作孩子们“生活的场所”,是因为孩子们不仅仅要在班级内进行学习、游戏等各项活动,更要在琐碎的一日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往,感受在集体中自我的存在,在班级这个小社会群体中经历体验各种生活化的场景。陶行知先生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的,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而班级生活包含了孩子们在幼儿园进行的所有活动,远远超出狭隘意义上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是幼儿园教育原点。 以班级生活为原点,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管理者,而是和孩子们共同生活的一个成员。只有当教师融入这种群体生活之中,和孩子们一起活动,一起感受时,才会发现孩子们真实的需要,才会从孩子们的角度出发采取相宜的教育策略。共

课内外结合,让阅读教学生活化

课内外结合,让阅读教学生活化 【摘要】生活处处皆语文!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活基础,阅读教学更应如此,阅读也就是紧密联系生活的过程。这样,生活便成为阅读成功的前提条件和阅读的最终归宿。阅读教学生活化,即改变传统语文局限于课本的学习方式,还语文教学更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阅读教学;生活化;立足文本;创设情境;沟通 阅读教学是一个特殊的生命体验过程,是一种心灵的交流、精神的对话。阅读教学的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于生活,阅读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阅读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让阅读教学走向生活化。阅读教学生活化,绝不是脱离文本走向社会,而是要立足文本,在建构生活中还原生活场景,在还原生活中体验生活意蕴,在体验生活中提升生活品质。让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生活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情感,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一、立足文本,回归生活 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编的课文,都是作者的生活体验、见识、感悟,文本都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可能还是生活的典范,引领生活潮流。但作为读者的学生是具体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相同文本的体验必然是不同的。因此,不是盲目地带着文本走向生活,而是在立足文本的前提下,使阅读教学成为回归生活世界的一种迁移。阅读教学要与学生生活世界沟通,使文本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呈现出生命活力动态。例如,在教学《陶罐和铁罐》后,我问他们:“孩子们,你们最喜欢故事中的哪一个人物呢?为什么?”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我最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有礼貌,还懂得关心别人。”有的说:“我最喜欢陶罐,因为它以诚待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又问他们:“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们还是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有的说:“我们应该向陶罐一样,做一个有礼貌,明事理的人。”有的说:“我觉得人与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有的说:“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许多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我认为最直接的原因在于,学生体验了生活,找到了与文本联系的支点,打开了思维的闸门。这样的迁移运用,为学生的表达提供了源头活水。 二、创设情境,感受生活 真正的阅读教学决不能停留在文本的语言之中,而要进入到作品所揭示的生活现场,把读者的视野带入到广阔的自然与生活的课本之中。文本只是一个用来借助的材料,文本应该转化整合成一个基于真实的环境。在还原后的虚拟生活场景中,师生一起来完成生活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中加深习得知识,形成能力,在

加强语文教学的开放性 使语文回归生活(马建萍)

加强语文教学内容的开放性使语文回归生活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十七小学马建萍从事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体会到语文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但绝不是唯一资源。另一方面,语文教材的内容本身都源于生活,为语文教学内容向生活的开放拓展奠定了基础。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通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生活息息相通。语文教学理应打破教学的壁垒,便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使学生练习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语文。 一、教学内容向学校生活开放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舞台。就学校语文学习而言,教材和课堂内的语文学习内容,仅仅是语言学习的其中一个部分,学校为环境和学校里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情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内容。比如:以识字教学为例学校教育的第一课,老师们往往要引导学生参观校园,介绍自己。校园美丽的环境是很好的识字教材,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识字乐园;学校、班级、功能是的标志和名称,宣传标语,校风、校训、画廊、板报等等,这下在过去他们只是作为一种装饰,老师适当的点拨,孩子们在美丽的环境中快乐地识字。不仅如此,校园文化中的那些汉字还为学生提供了导向,更有其内在的文化底蕴,散发了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再看,学生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生活都在学校,又是以班级为单位的。老师如果能够做有心人,精心打造班级环境,开展多姿多彩的活动,就可以为孩子们学习成长服务,让班集体成为识字乐园。在班级中开辟“读书角、模型展”,在相应的书上,模型上标清汉字,让孩子们认一认、念一念。同样,让同学们自由谈个人名字的由来,搜集生活中的包装袋,相互交流上面的生字。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扩大识字量。让孩子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二、教学内容向家庭生活开放 家庭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第一场所。家庭中的人、事、物都是学生最熟悉的,教师应把学生家庭生活中有意义的内容纳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加以很好地利用。例如:观察家庭成员的个人特征或职业特点、把这个特点写下来;阅读家庭藏书,同学之间相互介绍书的内容,为家长或亲友所经营的产品试写说明书,设计广告词等。这

回归教育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回归教育育人本质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健康地成长,实现生命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高度转化。当今教育形势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下已然大为改观,但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忽略了许多本该重视的东西,背离了教育的本质。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落实“育人”的教育本质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是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字:教育本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教育的本质,即“教育的实质、内核”,历史上,众多教育学者和专家对此有独到的见解。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中写道:“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这说明,教育旨在“育人”,其本质是人的发展,也就是说,教育的过程就是发掘人的天性、潜能以及潜在价值的过程。 “育人”,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光是要培养“才”,更重要的是培养“人”。教育必须立足于培养一个具备健全人格、崇高道德、肩负历史责任感的现代人。所以,教育决不仅仅是传授某一项技术,而更应当是传承一种素养,传播一种大智慧。 教育的本质也具有时代性。在21世纪的今天,教育的本质理念应该着力于:反省人的存在,挖掘人的潜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建设先进的文明。 一、当今教育现状分析及回归育人本质实践过程中的问题 教育育人本质的实现,主要还是通过学校这一场所来进行,并且需要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恰当的教育模式为先导。然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片面追求升学率,德育被边缘化……这些现象在基础教育中依然层出不穷。下面我将具体来谈谈这些问题:(一)应试教育依然扎实,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政绩观挥之不去 由于“高考”、“中考”这些指挥棒的影响,教育历来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能力与价值观的培养,三维目标中后两项的贯彻实施稍显不足。我国虽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并且已颇有成效,但应试教育的大旗依然屹立不倒。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有些课堂依然存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评价机制也往往是比较单一,只以考试论英雄的现象时有发生。培养出来的学生可能在专业知识领域内比较扎实,但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无法满足时代对人才素养方面的要求。

如何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回归生活化

如何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化 【摘要】 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书本学习,它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这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目前已成为德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儿童品德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认知和体验,让儿童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以生活为本",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那如何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化呢?一、启发诱导、回味生活;二、创设情境,体验生活;三、榜样学习,浸润生活;四、活动参与,探究生活。 【关键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回归生活 【正文】 道德内在于生活之中,是生活的构成性要素。道德和做人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书本学习,它必须是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这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思路,目前已成为德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共识。儿童品德的形成主要是源于他们对于生活的认知和体验,让儿童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以生活为本",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去体验。这就要求老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发展能力如何让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回归生活,必须将学生课堂学习课本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道德与法治教学也在呼唤回归生活--"把生活作为本源。记得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那么,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是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那如何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回归生活化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启发诱导、回味生活 教材中有很多环节,是请学生讲述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呈现或者分享他人过去的生活情境。这样的设计不只是为了导课的需要,也

回归本真 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回归本真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 2012年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没有什么不同,每一天鸡鸣即起,日落方息,在教室、校园和家庭之间匆匆忙忙;每一天巨细靡遗,在学生和家长之间左右周旋。但是对于我来说,2012年的我正式加入到了教师这个神圣而又光荣的团队。 在即将踏上新岗位的今天,有幸聆听了进修学校郭老师对《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对于要开始人生新征程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的甘霖。郭老师用生动形象而又不失幽默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异同。虽然只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却已经让我体会到了语文究竟该怎样教。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郭老师的“回归本真,扶正语文教学”。正如郭老师所言语文即是语言文字。可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只注意课文的思想性而忽略了单元的语文目标。我们经常会去把一篇课文给学生讲懂,可是这些讲的过程中有多少是语文特有的呢。这样就容易把一篇课文上成了一节思想品德课,或者是一节科学课。语文课要上得有语文味,而语文味包括“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我们需要为它固本扶正。那么什么才是语文的“本”呢?课标给了我们一个很明确的答案,不管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教学脱离了这个轨道,那么语文课也就失去了语文所应有的味道。扶正语文教学,就是要还原原汁原味的语文课堂,恢复语文所应有的本性,使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发展的沃土。 讲座虽已告一段落,但是我的思考仍在继续。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让自己的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又如何更好地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正是我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象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回归-3页精选文档

就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象谈小学语文教学本质回归 (一)省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由于许多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不够准确,教学中普遍出现这样几种现象: 现象一:目标定位面面俱到。有些老师备课,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将语文学习目标全面化、复杂化。要知道:“课标”里面提出是“教学目标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从语文学习角度说,三个维度是一个整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知识能力学习之中,而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过程。教学目标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就一堂课而言,所有目标都实现是不可能,即使都兼顾,效果也未必好。 现象二:文本视域盲目拓展。困扰语文老师还有一个认识:课程开发。教学一篇课文,不拓展好象就不是好课,若就本教本,会被人视为因循守旧,视野狭窄。于是,一些老师在教学时盲目地拓展文本视野,在课前要花很多时间去搜集相关资料,课堂上他们小心翼翼调控,为是让出时间给课外资料,在教学时他们心里还在不住念叨“精彩不容错过”!结果往往是因教学时间掌控不当,“种了别人地,荒了自己田。” 现象三:过程安排头绪繁杂。一位一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雨点》时,安排了这样几个流程:第一,唱《小雨沙沙》;第二,读文;第三,画小雨点;第四,表演小雨点;第五,教师介绍小雨点是怎么来;第六,展开想象,说说小雨点还会落到什么地方。这堂语文课,集音乐、美术、自然于一堂。很多老师潜意识中,认为这才是新课改下语文课。于是,一篇本不复杂课文,经这位老师这么一折腾,反倒变得复杂起来了。这么多整合,结果是把有限教学时间给浪费了,冲淡了对语言学习与感悟,捡了芝麻丢西瓜,得不偿失。 现象四:教学形式花样翻新。现如今,“秀”出精彩语文课已不再是新鲜事了。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为了“营造”一个完美课堂,真是绞尽脑汁进行花样翻新:精彩音像资料、热闹合作剖析、逼真师生表演、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然而,令人遗憾是,许多课堂看似热闹,但实效甚微。甚至有些老师常常会把现成课本丢弃在一边,课文未读熟,就匆匆借助多种教学形式组织学生进行演与辩。殊不知,这恰恰丢掉了语文课堂中最本真东西――语言诵读、感悟、背诵与习练应用。 (二)呼唤语文教学回归简单 庄子曰“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本质,事物过于驳杂就会让人糊里糊涂。庄子说本意是对写文章而言,对于我们目前语文教学而言,何尝不是如此。语言大家张志公先生说过:“说法越多,头绪越复杂,目越不明确。结果是教者辛辛苦苦,学者迷迷糊糊”。认真反思当前语文教学行为:很多时候,教师就好象带着学生在闯迷宫。 其实语文教学最大技巧是无技巧,语文教学最高境界就是简简单单听、说、读、写。语文最本质属性是工具性,听说读写,这是语文教学之本,追求简单,就是回归语文最本真教学。 简单语文教学应该有这样三个指向:其一,是最为扎实教学。诸如识字、写字、读书、背诵、作文之类。其二,是最为有效教学。教师教,应该力求用最简单语言引动学生最丰富情感体验,学生学应该力求用最短时间读出背后深刻。其三,是最为与谐教学。课堂上没有教师一厢情愿,更加追求教学情趣与灵动;课堂上没有刻意花样翻新,更加追求教学自然与朴实。 (三)“简单”语文教学是什么 1.简单语文教学是大量读与写。简单语文教学强调底气,语文底气来源于大量阅读。经典诗文要大量背诵、大量阅读,不需要疲惫不堪设计,但要有一个简约地阅读指导,要有一批必读书籍。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大规模畅读名篇名著,与学生一起写读后想到、观后看到,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读与写、观察与习作成功快乐!只要抓住“读与写”这两条教学主线不放松,即按照教语文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都会学好语文!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案例

让思想品德课教学回归生活 ——《追寻高雅生活》教学案例 进修学院江宏 案例背景: 这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课内容,教师事先考虑到课题可能与学生的理解有点距离,上课时有意改了课题为《追寻健康的生活》,以便于学生的理解。从课题上看,本课的设计应当紧密联系学生的自身实际,让学生辨别“健康”与“不健康”的生活,然后引导学生选择健康向上的生活。教师的巧妙设计突破的我们预先是设想,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描述: 以歌曲导入,播放,熟悉的画面,轻快优美的旋律很快就把学生课间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学生们也轻声地跟着哼了起来。 师:刚才我们所看的校园MTV是我们学校的缩影,从中你们看到了我们的校园生活包括哪些方面? 生1:我看到了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展体育活动。 生2:我看到我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的场面。 生3:我还看到我们在学校中获得了荣誉。 生4:我看到画面中老师和我们同学的关系得融洽-------。 学生尽可能的把他们在MTV中所看到的一切表述出来,他们热情高涨,似乎意犹未尽。教师看出了同学们的心思,让学生继续这个话题。 师:在学校里,你们还喜欢并参加的活动有哪些? 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平时所喜欢的各种活动,教师接着提问:这些活动对我们有哪些帮助呢? 生:强身健体、增强我们的思维、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 师:这些都是健康生活。 为了加深学生对健康生活的理解,教师举了一个在学生中经常会碰上的一个事例,出示屏幕: 小辉是个初一学生,有一天,数学老师给大家看了两幅图片,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下课后,小辉会怎样做呢? 同学们的兴致很快就调动起来,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并没有急于给出了学生的答案,留给了学生遐想的空间。 教师让学生说出小辉各种可能的做法后,然后展示屏幕,小辉当时的真实做法:出于对这个问题的好奇,小辉继续思考,但始终想不明白。两个三角形底、高都是一样的啊,这样说来面积都是一样的,如果缺了一块,难道是三角形面积定理有错?他用了6种方法都没找出结果,他的同桌嘲笑他:“算了吧,你已经失败6次了!” 师:面对挫折,小辉会怎么说? 教师继续利用学生自身感受和体验,来猜想小辉会说些什么,继而推测他会采取的行动,让学生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之后展示结果: 小辉回驳道“我的成果就是知道这六种方法都行不通!哈哈,我一定能找到区别!”终于,他发现了“谜底”,原来是我们的视觉出现了偏差……小辉也从此对数学

让语文回归生活的论文

关于让语文回归生活的论文 摘要: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浅谈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小学语文论文 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返朴归真。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2、演一演,再现生活。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

小度写范文回归本真,语文教学才有生命模板

回归本真,语文教学才有生命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学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带领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源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交流,关注学生的成长,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关键词】生活教材交流基本功高中语文新课程对语文教学者而言,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因其特别强调人文性,强调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颠覆了传统的教学理念。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自身,调整教学方法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回归本真才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一、回归生活捕捉美丽生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离开了生活,语文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是美国教育家华特·科乐涅提出并被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认可的一条理论,语文教材新大纲也强调:“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要求教学不能再局限于教材,满足于单一的课文、课堂教学,要切实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因此,关注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最佳途径。如教学《故都的秋》一课时,我在导入新课时就十分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先让学生先想想家乡的秋什么样的,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引起哪些独特的感受,同学们畅所欲言,家乡的秋就在同学们的描述中形象起来。紧接着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边读边思再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文本。这样,学生在联系生活、互动交流中不但理解了文章主旨,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景与物,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小狗包弟》这一课的时候,并没有先急于进入文本,先让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养过的宠物,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也感染了我,讲述中有照顾宠物的艰辛,有小动物给生活带来的欢乐,失去宠物的伤感与失落,还有人谈到了对生命的认识。带着这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通过捕捉生活中的学科知识,挖掘学科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抽象的教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陶冶情操,获得有活力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方法,并能学以致用,创造性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科教学的生活化。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教学生活化策略渐渐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关注的焦点。陶行知先生提出:“教育即生活,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一个侧面我们可以看出,陶行知先生几乎是开创了中国教育生活化的先河。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的角度,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教学目标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课堂中由偏重于单一的认知目标转向生活化多维目标教学。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重视的是知识技能,以知识为本位,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看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在这样的背景下,就容易对小学生的阅读学习造成一种误导,使学生只知道学习知识,而并不了解知识背后的深刻含义。在生活化教学目标提出以后,我们关注的点将更加全面,尽可能地使阅读教学充分发挥它的效用,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从而使学生积极的投入到阅读教学中来,更好的发挥阅读教学寓学于乐,陶冶学生情操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语文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语文教学不是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作家、演讲家,而是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能与他人交流的人,因而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阅读活动与生活联系紧密,阅读材料是生活的展示和浓缩,生活是阅读的天地和资源,阅读是生活的外延。要提高阅读教学效果,须处理阅读与生活的关系。尽力丰富学生生活,开阔阅读背景拓展阅读量,以构建“阅读与生活”之间互为联系,互为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 1.联系学生学校生活,使阅读教学生活化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读《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有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读《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有感 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读《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有感针对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喧嚣与流弊,严华银在这本书中提出让语文安静的观点。他建议从本源问题出发,整合力量,研究这门课程存在的“合法性”。我对于书中的一些篇章感触颇深,现略加阐述。课堂该解决什么问题问题导入、问题引领和问题解决类的课堂已经为广大教师所公认并追求。在课堂中解决问题原本无可厚非,可解决的是些什么问题和解决谁的问题却值得思考。现在语文课上解决的问题大多是教师预设的,这类问题若符合学情尚好,可大多并不如此。要学生来回答这些不符合他们需求的问题,又怎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课堂上学生自然会觉得索然无味。满堂灌或满堂问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既然以学生为主体已成为我们的共识,那么课堂上自然就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可学生的问题不会凭空而来。只有事先学习了,才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也只有事先收集和整理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找出需要在班级授课制这种模式下集中解决的问题,从而确定教学的目标和方法,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从这一点上说,确定“教什么”比选择“怎么教”更重要。这样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判断能力,还要储备相关知识。这样一来课堂就会存在变数,这也许是很多教师不愿试水的原因。但这样做的确能真的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也能更好地扮演自己的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角色。而要能尽可能地在课堂上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独立备课,深入研究教材。这既是尊重学生,也是坚守“自我”。部分教师现在已经习惯了参考教参或人云亦云,唯独缺少自主思考。试想,假如教师自己都无法对教材形成完整并独到的见解,又怎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学懂教材呢?让学生成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学生才有学习的激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解疑和生疑的主场,学习才有一定的效果。应该进行深度语文学习他在书中详细地讲述了自己教授《一碗阳春面》时的具体做法。他费时两个星期,共计十余节课,带领学生认真细致地阅读,反复点评交流,从文章的思想、主题、典型意义和价值,更从文学的技巧、艺术,特别是细节描写、语言描写的传神等方面,深入挖掘。学完这课后很多同学在日记里都记录了自己阅读小说的体会,而且这种体会很深刻。他因此认为学生的收获比学习20篇其他文章要大得多。这在我们看来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是教学课时不允许,二是自己功力不够。但量的取胜逊于质的收获。与其总是在所有的文章表象上游走,弗如走进一篇好文章的内里,进行深度学习。要教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方法要实现深度学习,就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一旦学习的内容和方向确定以后,教师就要教给学生学习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而方法的传授更甚于内容的确定。他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点评和阐释。”他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值得我们效仿。他曾为朱自清的《绿》做了如下点评: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瀑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承接上文之“潭”,引出瀑布,而及梅雨潭,层次分明。)走到山边,便听见花花花花的声音;抬起头,镶(“镶”若换成“嵌”就死板,失却了轻捷精巧的美感。)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先有耳闻,后有目睹。这是远闻近观之景。)他的点评既有精美语言的赏析,也有写作方式的点评,简约而不失深刻。试想一下,这样的例子又怎么不能告诉学生怎样写点评。学生看了老师的点评之后势必会模仿,也会学以致用。当然达到熟能生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若学生真正掌握这种方法,会让学生学会阅读并受惠终生。正是源于此,人教版的教材的编写者在必修1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课的练习中已对师生进行提示。学生自主深度的学习可以确保学习的质量,而恰当的方法又是学生能自主学习的前提。公允地说,这本书中虽有批判之音,但却以建设为主旨,他的很多观点或做法或许会给人以启迪,也会让人获益匪浅。《让语文安静—严华银讲语文》,严华银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本文发表于《湖南教育》2013年第11期)

阅读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19014361.html, 阅读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 作者:温惠萍 来源:《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刊》2019年第04期 【摘要】在语文与生活的处理上,要以学生为主体,抓住课文与生活的接触点,用开放的视角,把触角伸向主体和主体的大千世界,向我们的全部生活开放,让学生在对生活的理解中实现对课文的理解、体会与升华。 【关键词】?阅读;教学;生活化 一、抓住“兴趣点”——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北京的春节》一文的作者是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以时间为经线,以人们的活动为纬线,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情趣盎然,学生喜闻乐见。导入时,我首先播放贺年曲,一边叙说:春节,一个万象复苏、草木更新的节日,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一个隆重而传统的节日,关于春节,同学搜集了哪些资料或者想起了哪些令自己难忘的春节经历呢?学生畅所欲言,兴趣盎然,很快就进入了情境。 随后,我随即出示童谣,大家齐读: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这个童谣所描述的内容与我们北方的春节习俗是相通的,孩子们更觉亲切。于是,我对孩子们说:“这就是北京的春节的写照。很有特色是吧,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讲春节经历,读春节童谣,两个环节的设置简直是珠联璧合,使文本与生活真切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生活与文本零距离的对话,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文本的兴趣。 二、捕捉“动情点”——联系生活,引发与文本情感的共鸣 《童年的朋友》是一篇充满童趣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课文以“我”曾经想当拳击手为线索,通过描写小熊可爱的外形和以往与“小熊”形影不离的点点滴滴,来表达我与朋友小熊之间真挚的情感。于是“我”自责不该忘却“小熊”曾经带给自己的快乐,改变了主意,并且立誓“永 远也不想当拳击家了”。全文语言极富儿童化、生活化,作者感情投入也尤为真切、自然而又感人。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感受文中“我”与伙伴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为了加深孩子们对我与小熊之间的深厚情谊的体会,我设计了一个想象的环节:请孩子们结合现实生活中自己与好朋友相处的美好回忆,想象我和小熊还会在什么时候形影不离?这一问题

浅谈语文教学生活化 亓恒建

浅谈语文教学生活化亓恒建 发表时间:2015-12-30T12:01:21.64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5期供稿作者:亓恒建 [导读] 山东省商河县许商街道办事处单园小学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 亓恒建山东省商河县许商街道办事处单园小学251600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 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课堂教学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1.访一访,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 2.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二、生活中孕育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一双慧眼,寻找生活中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达到真正理解还不是最终的目的,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而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我们应以课外实践为凭借,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1.联系学校生活,学习语文 学校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座舞台上发生的一些故事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例如:开学初,我班一名学生路上拾到一位小朋友的报名费主动交给老师,五年级的三位同学一年四季帮助残疾学生上学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 2.联系家庭生活,学习语文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而且优化了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