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注射剂归纳表

中药针剂总结表

醒脑静注射液

成份麝香、郁金、冰片、栀子。辅料为聚山梨酯80、氯化钠。

性状无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活血,开窍醒脑。用于气血逆乱,脑脉瘀阻所致中风昏迷,偏瘫口喎;外伤头痛,神智昏迷;酒毒攻心,头痛呕恶,昏迷抽搐。脑栓塞、脑出血急性期、颅脑外伤,急性酒精中毒见上述证候者

方解方中麝香辛散温通,芳香走窜,为开窍醒神之要药,故为君药。郁金辛散苦降,寒能泄热,入血分能凉血祛瘀,入气分可行气解郁;栀子苦寒,既善泻火除烦利尿,又能清热凉血解毒,共为臣药。冰片辛苦微寒,芳香走窜,善清郁热而通诸窍,以加强麝香开窍醒神之效,

为佐药。

规格每支(1)2ml(2)5ml(3)10ml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1~2次;或遵医嘱。

临床应用1发热。因邪热炽盛所致,症见高热,面赤,烦躁,抽搐,气粗,口臭,舌红绛,苔黄,脉数。

2昏迷。邪热炽盛,内陷心包所致,症见神昏谵语,不省人事,烦躁,抽搐,身热,舌红绛,苔黄,脉数;脑血管意外、流行性乙脑、

肝昏迷见上述证候者。

3中风。由于毒瘀互阻,上扰清窍所致,症见神志昏迷,身热,面赤,烦躁,气粗口臭,舌红绛,脉数;脑血管病急性期见上述证候者。

4酒厥。饮酒过度,酒毒渍于肠胃,流溢经络,充盈血脉,闭塞清窍所致,症见眩晕,头晕,语多无伦次,或含糊不清,时怒时喜,步

态蹒跚,恶心呕吐,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者;急性乙醇中毒见上述证候者。

5外伤头痛。因脑部外伤,脉络受损,瘀阻脑髓,蒙蔽清窍所致,症见昏迷、神志朦胧,烦躁不安,忧郁恐惧,恶心呕吐,舌质暗,脉

弦涩;颅脑损伤急性期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作用1抗脑缺血损伤。

2改善学习记忆作用

3抑制实验细菌内毒素致家兔体温升高;对实验性小鼠肝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使升高的AST、ALT水平降低。

注意事项1外感发热,寒闭神昏忌用;慢性乙醇中毒,颅脑外伤中后期慎用;

2孕妇忌用;

3一般不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醒脑静注射液

【处方】麝香7.5g,郁金30g,冰片1g,栀子30g

【制法】以上四味,郁金、栀子加水约1500ml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1000ml;将麝香加入上述蒸馏液中,并加蒸馏水250ml进行蒸馏,收集蒸馏液1000ml,备用;取冰片,加入8g聚山梨酯80,研匀,加入蒸馏液中,混匀,加入注谢用氯化钠8g,搅拌使溶解,混匀,放置;冷藏过夜,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生脉注射液

成份红参、麦冬、五味子

性状淡黄色至淡黄棕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益气养阴,复脉固脱。用于气阴两亏,脉虚欲脱的心悸、气短、四肢厥冷、汗出、、脉欲绝及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等具有上述证候者。

方解方中以红参为君药,味甘性温,归脾、肺二经,大补元气,补脾益肺,健运中气,鼓舞清阳,生津止渴。臣以麦冬甘寒,入肺、胃、心经,养阴生津,清心除烦,与人参合用,可使气旺津生,脉气得复。以五味子敛肺宁心,止汗生津,用为佐使。

规格每支(1)2ml(2)10ml(3)20ml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静脉滴注,一次20~6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使用,或遵医嘱。

临床应用1脱证。症见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面色潮红,烦躁,口渴,小便短少,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至数不匀;休克见上述证候者。

2心悸。症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面色无华或面色潮红,头晕,自汗或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或至数不匀;病毒性心肌炎见上

述证候者。

3胸痹。症见胸闷或心痛阵作,心悸,气短,头晕,乏力,失眠,舌偏红,脉细或结代;心肌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作用:1抗心肌缺血。

2抗休克。

3抗心肌损伤。

4保护心功能作用。

5降血压。

6抗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

7减轻脑水肿作用。

8抑制胃痛细胞增殖作用。

9抗细胞氧化损伤作用。

不良反应文献有报道偶见过敏反应、多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低血压及过敏性休克。

注意事项寒凝血瘀胸痹心痛者不宜使用。

2过敏体质慎用。

3本品一般不应与其他注射剂合用。

参麦注射液

成份红参、麦冬

性状微黄色至淡棕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疗药物引起的毒副作用。

方解红参甘温,固脱复脉,为方中君药。麦冬甘寒滋阴,生津利脉,为方中臣药。

规格每支(1)2ml(2)5ml(3)10ml(4)20ml(5)50ml(6)100ml

用法用量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一次。静脉滴拄,一次10~60ml()

临床应用1脱证。元气大虚,阴液耗竭,真气欲脱而致的突然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汗出肢冷,呼吸微弱,口干舌燥、脉细数或微细欲绝等;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见上述症候者。

2胸痹。心气不足引起、心阴亏耗引起的心脉失养,胸阳失于舒展而致的胸闷,心前区刺痛,心悸,气短,心烦,少寐,倦怠懒言,面

色恍白,舌红,少苔,脉细数;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3心悸。心气耗损,心阴受损而致的心中悸动不安,气短,自汗,胸闷,心烦不寐,耳鸣,口干,烘热,舌红,脉细数;病毒性心肌炎,

其他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

4喘证。气阴两虚所致的喘息,短促无力,语声低微,自汗心悸,心烦不寐,口干舌燥,舌淡红,脉细数;慢性肺心病见上述证候者。

5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引起的头晕,心悸,倦怠无力,失眠,心烦,口干舌燥,腰膝痿软,潮热盗汗,舌红脉数;慢性粒细胞减少症

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作用1抗休克作用。

2抗心衰作用。

3抗多脏器缺血作用。

4抗炎作用。

5影响免疫功能。

6抗肿瘤作用。

不良反应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第三期),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为主,严重过敏反应17例,其中过敏性休克6例,呼吸困难5例,死亡1例。

注意事项1本品含有皂苷,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

2抢救危急重症每日用量不低于200ML,剂量太小可能影响疗效。

3使用前对光检查,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等现象不能使用。

黄芪注射液

成份黄芪

性状黄色或淡棕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益气养元,扶正祛邪,养心通脉,健脾利湿。用于心气虚损所致的神疲乏力,心悸气短;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或湿脾困阻之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方解黄芪甘而微温,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健脾利水等功效。补气温升达表,补气生血。故气旺实表,能充实四肢腠理;益气通脉,能活络宽胸除痞;血充养心,能安神定悸宁心;扶正祛邪,能运脾利湿化浊。

临床应用1心悸。脾气虚弱,心气不足,血脉涩滞,心失温养所致,症见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自汗,胸闷,动则悸甚,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等见上述证候者。

2黄疸。脾虚湿蕴,湿浊内生或黄疸日久,困遏清阳,壅塞肝胆,疏泄失常所致,症见胁肋不舒,纳差食少,或面目及肌肤淡黄晦暗,

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苔薄,脉濡细;慢性肝炎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作用1抗心肌缺血及心肌保护作用。

2抗脑缺血及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3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4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5对肺的保护作用。

6抗贫血作用。

不良反应1有报道黄芪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2有报道静滴黄芪注射液致热源反应3例。

3有报道黄芪注射液致发热2例

4有报道黄芪注射液引起药物疹1例。

注意事项本品为温阳之品,心肝热盛,脾胃湿热者禁用

附:中药成方制剂(卫生部颁标准)标准编号:WS3-B-3335-98黄芪注射液工艺制法。

黄芪注射液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var.mongholicus

(Bge.)Hsiao或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isch.)Bge.的干燥根经提取制成的

灭菌水溶液。

【制法】取黄芪2000g,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2g,用乙醇沉淀处理二次,第一次溶液

中含乙醇量为75%,第二次为85%,每次均冷藏放置,回收乙醇并浓缩至每1ml相当于原药材10g,用注射用水稀释至每1ml相当于原药材0.75~1g,冷藏放置12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每1ml相当于原药材5~6g,放冷,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5,煮沸,加入0.125%的活性炭,煮沸5分钟,趁热滤过,加注射用水使成1000ml,滤过,再用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7.5,滤过,灌封,灭菌,即得。【性状】本品为黄色或淡棕黄色的澄明液体。

复方苦参注射液

成份苦参、白土苓

性状浅棕色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湿热瘀毒内结所致的癌性疼痛,出血。

方解方中苦参胃味苦性寒,以清热利湿,解毒散结为主要功效,《神农本草经》曰“主心腹结气,癥瘕积聚”,为君药。白土苓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之功,为臣药,辅佐君药加强清热利湿,解毒散结的作用。两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散结止痛之效。

临床应用痛性疼痛,出血因湿热瘀毒内阻,经络不通,迫血妄行所致,症见灼热疼痛,出血,口苦口干而不多饮,身热不扬,食欲不振,便溏或便秘,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此外,还有由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2]的报道。

药理毒理作用

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偶有报道,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便秘、恶心、过敏等,有速发型和缓发型二类[3-5]。

注意事项 1.本品清热利湿,药性苦寒,若阴虚火旺、脾胃虚寒者慎用。

2.用药期间饮食宜选清淡易消化之品,忌辛辣油腻,以免助热生湿。

3.本品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滴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附:中药成方制剂(卫生部颁标准)标准编号:WS3-B-2752-97复方苦参注射液工艺制法

复方苦参注射液

【处方】苦参1400g,白土苓600g

【制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粗粉,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ⅠO)用1%醋酸液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进行渗漉,收集漉液,减压浓缩(75℃以下)至适量,药渣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滤液,浓缩至适量;与漉液合并,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滤过,回收乙醇,并减压浓缩药液,再加乙醇使含醇量为90%,静置过夜,滤过,回收并除尽乙醇,加注射用水至900ml,加活性炭4g,加热微沸20分钟,放冷,滤过,用20%氢氧化钠调pH值,加注射用水至1000m,滤过,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棕色澄明液体。

血栓通注射液

成份三七总皂苷

性状淡黄色无定形粉末或疏松固体状物;味苦、微甘;有引湿性

功能主治活血祛瘀,通脉活络。用于瘀血阻络所致的中风偏瘫、肢体活动不利、口眼喁斜,胸痹心痛、胸闷气憋;中风后遗症、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上述证候者。

方解三七性味甘、微苦,温,原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本方由单味兰七提取物制成三七总皂苷注射液,其功效是活血祛瘀.通脉活络,专用于脑脉、心脉瘀阻诸症。

临床应用 1.中风由瘀阻脑络所致,症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偏身麻木,言语謇涩,舌质暗,脉涩;中风后遗症见上述证候者。

2.胸痹由瘀阻心脉所致,症见胸痹心痛,症见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痛处固定不移,入夜尤其甚,心悸气短,舌质紫暗,脉弦涩;

冠心病,心纹痛见上述证候者。

3.暴盲由眼脉瘀阻所致,症见外眼端好,视力急降,两眼疼痛,甚则失明,舌质紫暗;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作用 1.具有抗脑缺血作用。

2.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3.改善血液流变性作用。

4.改善微循环作用。

5.有降血脂作用。

6.有抗自由基损伤作用。

不良反应1局部或全身皮疹。

2文献报道使用本品过敏反应严重者产生胸闷、心慌、哮喘、血尿、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过敏性休克。

注意事项 1.阴虚阳亢或肝阳化风者,不宜单独使用本品。

2.心痛剧烈及持续时间长者,应作心电图及心肌酶学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医疗措施。

3.孕妇慎用。

附:中药成方制剂(卫生部颁标准)标准编号:WS3─B─3829─98血栓通注射液

血栓通注射液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主根提取的三七总皂甙的灭菌水溶液。

【制法】取三七总皂甙适量(相当于人参皂甙Rg<[1]>35g)、氯化钠8.5g,加注射用水500ml,煮沸使溶解,放冷,静置过夜,加注射用水至1000ml,加适量活性炭,搅匀,静置30分钟,滤过,用0.5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0.5mol/L盐酸溶液调pH值至5.5~7.0,灌封,灭菌,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至黄色的澄明液体。

复方当归注射液

成份当归、川芎、红花

性状棕色的澄明液体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用于痛经,经闭,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方解当归辛散温通,入三阴经血分,养血活血,通脉调经,和血止痛,为君药。川芎辛香行散,温通血脉,既能活血祛瘀以通经,又能行气开郁而止痛,;红花有辛散温通之性,能活血祛瘀,通调经脉,两药配伍,可增强当归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共为臣药。

临床应用1通经。寒客冲任,血为寒凝,气血运行不畅所致,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舒,经行不畅,由血块,舌黯,苔白,脉沉涩。原发或继发性痛经见上述证候者。

2月经后期。血瘀而致月经错后,量少,色暗,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黯,苔白,脉沉涩。功能紊乱性月经不调见上述证

候者。

3弊病。感受寒邪,气血凝聚而致,症见肢体关节刺痛,屈伸不利,得热则舒,舌黯,苔白,脉涩;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

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药理毒理作用1镇痛作用。

2抗炎作用。

注意事项1本品活血通经,易损胎气,孕妇忌用。

2由出血倾向者以及妇女月经过多者慎用。

3本品诸药皆为辛温之品,有热象者不宜服用。

4用药期间忌食寒凉、生冷食物。

5患有外感时禁用。

附:中药成方制剂(卫生部颁标准)标准编号:WS3─B─3905─98复方当归注射液工艺制法

复方当归注射液

【处方】当归100g,川芎100g,红花100g

【制法】以上三味,当归、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7~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约为1.15(80℃),药液备用;红花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5~1.30(80℃),放冷,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65%,静置过夜,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加乙醇使含乙醇量为70%,静置过夜,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加3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48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80℃),与上述药液合并,加2倍量水,充分搅拌,冷藏24小时,滤过,滤液加适量聚山梨酯80,并加注射用水至1000ml,搅匀,甲20%氢氧化钠溶液调节

pH值至7.0,滤过,灌封,灭菌,即得。【性状】本品力棕色的澄明液体。

中药方剂组成、功效、主治[1]

中药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主治 一、解表方 1、辛温解表方剂---麻黄汤、荆防败毒散、桂枝汤 1)麻黄汤 【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证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苔薄白,脉浮紧。 2)桂枝汤 【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证见恶风发热,汗出,鼻流清涕,舌苔薄白,脉浮缓。 3)荆防败毒散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甘草川芎 【功能】发汗解表,散寒除湿。 【主治】外感挟湿的表寒证。证见发热无汗,恶寒战抖,皮紧肉硬,肢体疼痛,咳嗽,舌苔白腻,脉浮。 2、辛凉解表方剂---银翘散、小柴胡汤 1)银翘散 【组成】银花连翘淡豆豉桔梗荆芥淡竹叶薄荷牛蒡子芦根甘草【功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证见发热无汗或微汗,微恶风寒,口渴咽痛,咳嗽,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2)小柴胡汤 【组成】柴胡黄芩党参 g 制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 【功能】和解少阳,扶正祛邪。主治少阳病。 【主治】少阳病。证见寒热往来,精神不振,饥不饮食,口干色淡红,脉弦。 二、清热方剂 1、清热泻火方剂---白虎汤 白虎汤 【组成】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功能】清热生津。 【主治】阳明经证及气分实热证。证见高热大汗,口干舌燥,大渴贪饮,脉洪大有力。2、清热凉血方剂---犀角地黄汤 犀角地黄汤 【组成】犀角(水牛角)生地黄白芍丹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热入血分之各种出血证 3、清热燥湿方剂---白头翁汤、茵陈蒿汤郁金散 白头翁汤 【组成】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血痢 (湿热痢疾,热泄)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栀子、大黄 【功效】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 郁金散 【组成】郁金、诃子、黄芩、大黄、黄连、栀子、白芍、黄柏 【功效】清热解毒,涩肠止泻 【主治】马急性肠炎 4、清热解毒方剂---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汤 【组成】黄连,黄芩,黄柏,栀子 【功效】泻火解毒 【主治】三焦热盛,疮疡肿毒 三、泻下方剂 1、攻下方剂---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芒硝、积实、厚朴 【功效】攻下热结,破结通肠 【主治】结症,便秘 2、润下方剂---当归苁蓉汤 当归苁蓉汤 【组成】当归肉苁蓉番泻叶广木香厚朴炒枳壳醋香附瞿麦通草六曲【功能】润燥滑肠,理气通便。

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必须收藏)

中药分类一览表,太难得了!(必须收藏) 中药是一个十分庞大的家族,若是不加以分类,笼统而学,怕是难以厘清各药 之间的关系,也不易掌握各药的效用,影响临床的发挥。如何快速掌握中药的 作用?有道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将中药分门别类,学习起来就容 易多了。具体怎么分呢? 现在一般分法比较明朗,大致如下: 1、解表药 具有发散作用,包括疏解风寒、风热、风湿、暑气等外邪犯表。辛温解表,如 麻黄、桂枝、紫苏、羌活、独活、荆芥、防风、细辛、香薷、白芷、秦艽;辛 凉解表,如葛根、柴胡、薄荷、豆豉、豆卷、桑叶、菊花、浮萍、升麻;驱风湿,如威灵仙、白芷、络石藤、五加皮、海风藤等。 2、泻下药 具有通大便作用(包括泻水)。寒下,如大黄、玄明粉;热下,如巴豆;润下,如麻仁、瓜蒌仁、郁李仁;泻水,如大戟、芫花、甘遂、牵牛子、商陆、葶苈等。 3、理湿药

具有除湿渗利作用。芳香化湿,如藿香、佩兰、佛手、苍术、厚朴、草果;淡渗,如茯苓、通草、苡仁;利尿,如车前、泽泻、木通、防己、瞿麦、猪苓、 萆薢、萹蓄等。 4、祛寒药 具有温中作用(包括回阳)。温中散寒,如吴萸、丁香、干姜、茴香、乌头; 扶阳壮火,如附子、肉桂、益智仁、肉果、巴戟天等。 5、清热药 具有清解内热作用(包括解毒)。苦寒清热,如黄连、黄芩、黄柏、知母、山栀、龙胆草、连翘、青蒿、夏枯草、丹皮、银花;甘寒清热,如鲜生地、石膏、竹叶、竹茹、天花粉、地骨皮、芦根、茅根;清热解毒,如玄参、犀角、青黛、大青叶、马勃、射干、山豆根、地丁草、板蓝根等。 6、涌吐药 具有催吐作用。如瓜蒂、藜芦、胆矾等。 7、消化药 具有消食健胃作用。如神曲、山楂、麦芽、砂仁、蔻仁、莱菔子、鸡内金等。 8、止咳药 具有肃肺作用(包括化痰平喘)。清肺止咳,如前胡、牛蒡、杏仁、贝母、桔梗、桑白皮、枇杷叶、马兜铃、百合、百部、胖大海;温肺止咳,如白前、旋 覆花、紫菀、款冬花;消痰平喘,如胆星、半夏、白芥子、苏子、天竺黄、海 浮石、鹅管石、竹沥、海藻、昆布、海蜇等。 9、理气药 具有舒畅气机作用。行气,如陈皮、乌药、木香、香附、郁金、金铃子、香橼;破气,如枳实、青皮、沉香、厚朴等。

执业药师中药功效总结(汇总)

执业药师中药功效总结(汇总)

执业药师中药功效总结(汇总)1.表药 1.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半夏天南星毒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白芷: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苍耳子:散风寒祛风湿通鼻窍止痛止痒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1 1.2辛凉解表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消肿疗疮利二便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淡豆豉:解表除烦 2.清热药 2.1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2.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2.3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润肠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 3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 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2.4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利尿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 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4 第 2 页共 8 页

【经验分享】10种常见中成药的记忆方法

【经验分享】10种常见中成药的记忆方法 中成药是执业中药师考试的重要考试内容,为了帮助广大执业药师考生更好的记忆,小编为大家整理出如下相关内容: 01 胃苏颗粒 功能:理气消胀,和胃止痛 主治:气滞型胃脘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嗳气得舒、郁怒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使用注意:孕妇及脾胃阴虚或肝胃郁火胃痛者慎用 02 逍遥颗粒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郁脾虚所致的月经不调,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 温馨提示:肝肾阴虚者慎用 03 益母草颗粒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用于月经量少,经来腹痛及产后腹痛。 温馨提示:孕妇禁用。经量多、气血亏虚、肝肾不足之月经不调者慎用,不宜过量服用04 活血止痛片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温馨提示:孕妇禁用。脾胃虚弱者慎用。妇女月经期及哺乳期慎用。饭后半小时服用,不宜大剂量使用。 05 强力枇杷露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敛肺止咳。用于痰热伤肺,久咳痰少而黄或干咳无痰。

温馨提示: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06 感冒清热颗粒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温馨提示:与环孢素A同用,可引起环孢素A血药浓度升高。 07 藿香正气胶囊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呕吐泄泻。 温馨提示:服药期间忌服滋补。阳暑忌用。 08 小柴胡颗粒 功能主治:解表散热,疏肝和胃。用于外感病,邪犯少阳证,症见寒热往来、食欲不振、口苦咽干。 温馨提示:表证初起禁用,防止引贼入室。 09 养阴清肺膏 功能:养阴润燥,清肺利咽 主治:阴虚燥咳,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 温馨提示:滋腻恋邪,故脾虚便溏、痰多湿盛咳嗽者慎用。孕妇慎用。忌辛辣、生冷、油腻 10 苏子降气丸 功能:降气化痰,温肾纳气 主治:上盛下虚、气逆痰壅所致的咳嗽喘息,胸膈满闷 温馨提示:阴虚、舌红无苔者忌服。外感痰热咳喘及孕妇慎用。忌辛辣、生冷、油腻、烟

2020年执业中药师必过中药功效总结

2020年执业中药师100分必过总结 《中药学》中药功效总结 第一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 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温中散寒、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解南星半夏毒防风祛风散寒、胜湿止痛、解痉(治风通用药) 羌活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太阳头)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巅顶头痛)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鼻渊头痛要药)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白芷祛风散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阳明)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少阴经)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 西河柳祛风解表、透疹除湿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利咽透疹、清利头目、疏肝解郁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利咽透疹、祛痰止咳、解毒消肿疗疮 蝉蜕疏散风热、开音透疹、明目退翳、熄风止痉止痒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利水消肿、止痒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木贼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止血 葛根发表退热、升举阳气、透疹生津、止渴止泻(治颈项疼痛) 升麻发表退热、升举阳气、透疹、清热解毒、(阳明头痛) 柴胡发表退热、升举阳气、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少阳半表半里) 淡豆豉解表除烦 第二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清肺胃实火要药)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上中下三焦)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清热泻火除烦、利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利湿退黄(三焦之火)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益血养肝(善治眩晕、瘰疬)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中药学主治功效表

中药学主治功效表 第八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品名功效主治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风寒痹证、阴疽、痰核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证、心悸、痰饮、蓄水、奔豚证紫苏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风寒感冒,咳嗽痰多、脾胃气滞、胸闷呕吐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胃热呕吐、风寒咳嗽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阴暑证、水肿脚气、利水退肿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外感表证、透疹消疮、吐衄下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感冒头痛、风疹瘙痒、风湿痹痛、破伤风证 羌活散寒去风、胜湿止痛风寒感冒、头身疼痛、风寒湿痹,肩臂疼痛 白芷解表散风、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外感风寒,头痛鼻塞、头面诸疾、风湿痹痛、带下过多、疮痈肿毒又治乳痈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风寒感冒、阳虚外感、寒痰停饮,气逆咳喘、通关开窍醒神、头痛鼻渊、牙痛、痹痛 藁本祛风散寒、胜湿止痛风寒感冒,颠顶头痛、风寒湿痹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窍止痛鼻渊头痛、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疥癣痲疯 辛夷发散风寒、宣通鼻窍风寒头痛、鼻渊头痛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风寒感冒轻证、阴寒腹痛、乳汁郁结,乳房胀痛、疮痈疔毒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品名功效主治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犯、麻疹不透、风疹瘙痒、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麻疹不透、痈肿疮毒、痄腮喉痹、乳痈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风热上攻,咽痛瘖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痫夜啼、小儿急热惊风、破伤风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肺热燥咳、肝阳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吐衄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目赤昏花、眩晕惊风、疔疮肿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风热感冒,头痛头风、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退热截疟邪在少阳、感冒发热、肝郁气滞、气虚下陷、疟疾寒热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多种热毒证、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气虚崩漏下血 葛根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外感表证、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泄热痢、脾虚泄泻 第九章清热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品名功效主治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清泄肺热、清胃泻火、疮疡不敛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热病烦渴、肺热咳嗽、骨蒸潮热、阴虚燥咳、阴虚消渴、肠燥便秘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热病烦渴、胃热呕逆、肺热咳嗽、外感风热、身热咳嗽、肺痈吐脓

180味常用中药功效归类表

180味常用中药功效归类表 1.行气:陈皮、青皮、枳实、枳壳、木香、沉香、腹皮、香附、乌药、降香、佛手。 2.补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大枣、甘草、黄精。 3.温阳: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鹿角霜。 4.补血:当归、白芍、阿胶、熟地、首乌、鸡血藤。 5.清热:二花、连翘、公英、鱼腥草、重楼、白花、蛇舌草。 6.散寒:麻黄、桂枝、羌活、生姜、苏子、防风、辛夷、白芷。 7.泻火:石膏、黄芩、粉、知母、栀子、夏枯草。 8.凉血:生地、丹皮、地骨皮、赤芍。 9.散热:柴胡、薄荷、蝉蜕、葛根、菊花、升麻。 10.澡湿:黄连、黄柏、龙胆草、胡黄连、苦参。 11.化湿:荤香、佩兰、厚朴、砂仁、白豆蔻。 12.渗湿:茯苓、蕈仁、猪苓、泽泻、车前子、葶苈、茵陈、赤小豆。 13.寒痰:半夏、南星、白芥子、白附子。 14.热痰:川贝、瓜蔓、双皮、浙贝、天竺、海蛤。 15.瘀症:三七.血竭、川芎、丹参、红花、桃仁、元胡,坤草,水蛭、牛滕。 16.燥症:麦冬、天冬、沙参、玄参玉竹、百合、龟板、篮甲、枸杞。 17.安神:柏子、远志、合欢、枣仁、夜交藤、龙骨、牡蛎、琥珀、朱砂。 18.咳喘:杏仁、紫菀、冬花、百部、前胡、桔梗、苏子、旋复、枇杷。 19.助阳:巴戟天、补骨脂、杜仲、锁阳、肉从蓉、菟丝子、狗脊、鹿茸、骨碎补,仙茅、续断、益 智仁、淫羊藿, 20.平肝:钩藤、僵蚕、全蝎、天麻、蜈蚣、石决明、羚羊角。 21.止血:白芨、乌贼骨、仙鹤草、血余炭、棕榈皮、地榆、槐花、蒲黄、茜草根。 22.收涩:赤石脂、芡实、石榴皮、乌梅、五倍子、五味子。 23.攻下:大黄、芒硝。 24.润下:火麻仁、郁李仁。 25.祛暑:青蒿、香幕。

常用中药功效归纳表

解表药 能促进人体发汗,使侵犯肌表的邪气由汗出而解,治疗表证。 1.发散风寒药以发散风寒为主,用治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苔薄白、脉浮紧的风寒表证。部分药分别兼有止咳、祛风湿止痛、通鼻窍等功效,又可治疗咳喘、头痛、风湿痹痛、鼻渊等。 2.发散风热药以发散风热为主,用以治疗发热、微恶风寒、口渴、苔薄黄、脉浮数的风热表证。部分药兼具清肺止咳、利头目咽喉、透疹等作用,故风热咳嗽、头痛、咽痛、目赤肿痛、疹出不透等可选用。 清热药 具有清热泻火、燥湿、凉血、解毒及清虚热等功效。用治温热病高热烦渴,热泻热痢,温毒发斑,痈肿疮毒及阴虚发热等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清热作用较强,用治热病邪入气分而见高热、口渴、汗出、烦躁、舌红苔黄、脉洪数实者。还分别用于肺热、胃热、心火、肝火等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2.清热燥湿药清热之中燥湿力强,主要用治身热不扬、胸脘痞闷、泄泻痢疾、黄疸尿赤、湿疹湿疮、带下黄稠等湿热证,以及脏腑火热证和疮疡肿毒等病证。 3.清热凉血药有清解营、血分热邪,凉血消斑及滋阴生津的作用。主治温热病热入营分而见身热夜甚、心烦不寐、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脉细数;热入血分而见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病证。 4.清热解毒药清热之中更长于解毒,主治痈肿疮毒、丹毒、痄腮、咽喉肿痛、热毒下痢、肺痈肠痈、虫蛇咬伤、水火烫伤、部分癌肿及其它急性热病等。 5.清虚热药以清虚热、退骨蒸为主要作用,主治肝肾阴虚,虚火内扰所致的骨蒸潮热、手足心热,以及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耗伤之夜热早凉等症。

清热药功效归纳表 泻下药 具有泻下通便,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或有攻逐水饮,消退水肿的作用。适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等里实证。 1.攻下药泻下作用较强,兼清热泻火,主治热结便秘、燥屎坚结及实热积滞病证。 2.润下药泻下作用缓和,能润滑大肠,促使排便,适用于老年体虚,久病产后等所致的肠燥津亏便秘。 3.峻下逐水药药性峻猛有毒,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利尿作用,适用于全身水肿、腹水等正气未衰之证。 泻下药功效归纳表

中药分类记忆口诀

中药分类记忆口诀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药分类记忆口诀 解表药. 发散风寒. 麻桂紫生香,荆防羌芷辛本苍,辛夷最后散寒方. "药物分别是,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发散风热. 薄荷牛蒡子,蝉蜕桑菊蔓荆子,升柴葛根淡豆豉.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膏寒知芦天花粉,二竹决明栀夏枯. 可以不看的解释:石膏知道水寒石冻的芦花天.飘满了花粉,而竹叶和淡竹叶决心查明,大夏天的为什么遍地都是枯草,------其实很简单,想到马上要那该死的研,哪还有心思开花,长草吧!~而且是枯草!让草来的更枯萎一些吧. 清热燥湿药三黄龙胆苦二皮,秦皮白鲜皮. 只是个传说: 传说只要你能读下乐天诀,就能杀掉压在你身上的三条考研黄龙(中综英语政治),只是苦了装龙胆的皮袋子,它们是用秦皮和白鲜皮做成的. 3.清热解毒药 ①治湿(温)热病药银花连翘板蓝根,青叶青黛一脉承.贯穿始末知药众,蚤休. 正解:银花连翘不必说,板蓝根,青叶,青黛三味药是同种植物的根,叶和提取物,如果小明能穿始末知道众多药物(贯众),那他就能早早的休息了. ②治热毒疮疡药蛇草鱼草败酱草,野熊山牛紫花丁,红藤枝上蒲公英. 动物世界:蛇:白花蛇舌草,鱼腥草,野菊花,紫花丁:紫花地丁. 山牛是土茯苓的别名. 为了能将一朵小小的紫色花朵送给自己心爱的,,,,,,......(野母熊OR山母牛),它俩死死的丁在了一起.

待到诸君高中时,红藤枝上开满了蒲公英,那该是多唯美,多浪漫的事. -汗---- ----!``````` ③治热毒泻痢药白头马齿苋,鸦胆穿心莲. 古时候人们为了考取功名,敖白了头发,牙齿像老马一样露了出来,邪胆子是很苦的,穿心莲是很疼的,为了中功名,这罪他们都受过了. ④治咽喉肿痛药山豆射马. 前两天,QQ新闻说,有一个人在山上用土豆射向白马脖子. 山上有没有马为什么要用土豆来射抓到马来做什么对不起,这不重要.点击了网页就行了._____老是关注郭晶晶的私生活,有意思吗 清热凉血药地黄丹玄参,赤紫水牛角. 黄红色的玄参,赤紫色的水牛角. 清虚热药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胡黄连. 小明,你,五五五,,,五,,,味药,药药,,,你都记不住,,,,,你还考,,,考,,,考,,,研么... 泻下药 攻下药大黄芒番芦. 有一个叫小白的美女很小气,花一块钱买了护肤的东西,把自己的脸擦成了大黄色,大黄,她现在忙着翻晒芦荟,听说它是可以把她变会小白美女的唯一方法. 润下药郁火须润下. 你不解释一下吗你真的不解释一下吗不解释你说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真的不解释啊........ 峻下逐水药芜花商牵牛巴京甘.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中药功效大全一览表 1.辛温解表药: 麻黄.桂枝.紫苏叶.荆芥.防风.细辛.白芷.香薷.羌活.独活.藁本.辛夷.生姜.葱白.石胡荽.苍耳子.芸香草.柽柳。 2.辛凉解表药: 薄荷.蝉蜕.葛根.柴胡.升麻.牛蒡子.桑叶.菊花.蔓荆子.淡豆豉.浮萍.木贼。 3.清热泻火药: 石膏.寒水石.知母.栀子.芦根.竹叶.天花粉.夏枯草.淡竹叶.密蒙花.谷精草.青葙子.压趾草 4.清热燥湿药: 黄芩.黄连.黄柏.龙胆草.苦参.秦皮.白鲜皮.椿白皮.。(泻火解毒药):黄芩.黄连.黄柏.犀角.芒硝.龙胆草.水牛角.。 5.清热解毒药: 连翘.拳参.贯众.玄参.牛黄.白薇.大黄.射干.绿豆.甘草.秦皮.红藤.酸浆.白蔹.马勃.青黛.漏芦.升麻.菊花.大蓟.小蓟.地榆.朱砂.紫珠.蔊菜.硼砂.金银花.忍冬藤.连翘心.大青叶.板蓝根.水牛角..蒲公英.鱼腥草.白头翁.败酱草.穿心莲.蚤休(七叶一枝花).半枝莲.半边莲.土茯苓.山豆根.马齿苋.垂盆草.四季青.金果榄.凤尾草.天葵子.千里光.金荞麦.山慈菇.地锦草.鸦胆子.鸭跖草.雷公藤.豨莶草.金钱草.地耳草.青木香.鸡矢藤.仙鹤草.苎麻根.黄药子.羚羊角.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 6.清热凉血药: 犀角.玄参.牡丹皮.赤芍.紫草.白薇.水牛角.生地黄.。 7.清退虚热药: 青蒿.白薇.鳖甲.知母.黄柏.龟板.秦艽.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8.泻下药: 大黄.芒硝.芦荟.羊蹄.玄明粉.番泻叶.。 9.润下药: (润肠通便)杏仁.桃仁.当归.百部.蜂蜜.桑葚.锁阳.火麻仁.郁李仁.何首乌.紫苏子.瓜蒌仁.柏子仁.松子仁.黑芝麻.决明子.车前仁.胡桃仁.冬葵子.肉苁蓉.。 10.峻下药: 甘遂.巴豆.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子。 11.祛风湿散寒药: 羌活.独活.川乌.草乌.辛夷.苍术.木瓜.蚕沙.松节.蕲蛇.白花蛇.乌梢蛇.威灵仙.雷公藤.伸筋草.寻骨风.海风藤.老鹳草.路路通.苍耳子.。 12.祛风湿清热药: 秦艽.防己.桑枝.萆薢.稀莶草.臭梧桐.海桐皮.络石藤.穿山龙.丝瓜络.。

中药学解表药归纳总结

解表药 1.含义:凡以发散表邪为主要功效,用以治疗表证的药物,称为解表药,又称发表药。 2.共性 (1)药性:多具有辛味,辛能发散,且药物大多质轻(多为花、叶类)而清轻上扬宣散;其归经主入肺、膀胱或肝经,偏行肌表。 (2)功效:使初入肌表之邪外散或从汗而解,而主具有发汗解表作用。 相关功效释义: 1)发汗解表:解表药多辛散轻扬,具有使患者发汗或微发其汗,使表邪随汗出而解,从而控制疾病转变的作用,达到早期治愈疾病的目的。这就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意思。古时称其为“开鬼门”,鬼(同魄)门即指汗孔,“开鬼门”,即指发汗。 2)发散风寒: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温,人肺与膀胱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温散寒邪的药物,具有治疗风寒表证的作用,如麻黄、桂枝、紫苏叶等。 3)疏散风热:解表药中,一般具有性味辛凉,人肺与肝经.能达表以辛散风邪.凉散热邪.其发汗、发散之力均较发散风寒药为弱的药物,具有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的作用,如桑叶、菊花、蝉蜕等。 4)发表解肌:即具有治疗外感表证初起有汗的功效。有辛温解肌,如桂枝;辛凉解肌,如葛根。也可以说是比发汗而较弱的解表作用。 (3)适应证:主要用于外感六淫之邪,病位浅在肌表肺卫肌肤所致之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其中尤以恶寒为表证特征。表证又分表寒(风寒表证),表热(风热表证),表虚(气虚表证、阳虚表证、阴虚表证、血虚表证),表实(风寒夹湿表证、风寒表实证)等见下表 (4)有功效及适应证:借其辛散、宜肺、散表、达表透邪之功,有的解表药兼有宣肺利尿,宣肺止咳平喘,宣毒透疹,祛风胜湿止痛,解表消疮等作用,故还可分别用于水肿、尿闭因肺气不宣者.咳喘.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风湿痹痛或头痛身痛,疮疡等疾病的初起阶段而兼表证者。值得注意的是,若上述病症不具备初起而兼表证的前提条件,则不可用,因里证而不能发汗解表。 相关功效释义: 1)宣肺利尿:即具有恢复肺之通调水道功能,开肺气而利水湿的功效,适用于表证咳嗽气喘而有水肿.浮肿以上半身和面部为甚,小便不利,量少色深黄,腹部胀满,伴有咳嗽气喘或有寒热,苔白滑,脉浮滑,如麻黄桂枝等药物。

中药2 中药功效总结完整版

中药专业知识二经典 本《2007新大纲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考前冲剌》分《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学专业知识(二)》、《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药学专业知识(一)》、《药学专业知识(二)》五个分册,是由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药学院、山东大学药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药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安徽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培训中心、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高等医药院校和医药科研单位的一批教学和辅导培训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为工作繁忙、考前复习时间紧迫的应试人员编写的。本中药专业知识二能帮助和指导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地学习和掌握《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试范围的知识,并得到强化训练,收到考前实战冲刺的效果。 一,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共性:解表散寒 麻桂紫苏和生姜 荆防羌细芷薷香 藁仓辛夷西河柳 发汗解表齐帮忙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肺气壅遏咳喘要药) 麻黄选妃平川,利水消肿。(麻黄得了水肿,需要选胸部平川的妃子,可以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桂枝喊劫机,问通京吗,猪样滑稽。(桂枝在飞机上大喊劫机,问这飞机通北京吗,样子像猪一样滑稽)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安胎(风寒感冒常药) 紫苏发散行乞观众,解鱼蟹毒,安胎。(支书解散了看行乞卖艺的观众,并告诉他,老婆中了鱼蟹毒, 快回家解毒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呕家圣药) 生姜发表,文中直呕,蚊飞直咳,解毒。(姜昆发表论文中直呕吐,蚊子飞来直咳嗽,中毒了)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发表散寒) 警戒散解,偷羊,炒炭止血。(警戒解除了,开始偷羊,回家炒成炭给病人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治风通用药) 祛风解表,风湿童子痉。(有风祛风,有风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墙(羌活)高(藁本)借伞风时通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墙太高,借把伞,有风时就通过了)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寒饮伏肺) 细心表姐上海取峰桶,桶敲,蚊飞化蝇。 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阳明头痛) 白纸三行,笔敲指痛,找师带小农。(白纸写文章只写三行,笔敲得手指都痛,只能找老师带我这小农)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相如河中画狮,利水肿。(画家相如在河中画狮子,这样可以利水肿)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苍耳子掉水里,冷!耳朵通鼻窍,耳朵湿了又痛又痒,要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鼻渊要药) (辛夷又称木笔花,笔和鼻同音,看到笔就想到通鼻窍)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西河柳的枝条像头发——头发风湿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共性:疏风散热(树上疯人) 薄荷蝉蜕牛蒡子 桑菊葛根蔓荆子 柴升浮木淡豆豉

中药功效总结

中药功效总结 一、表药 1.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脉通阳利水温通胸阳温中散寒紫苏:发散风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半夏.天南星毒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止痒炒炭止血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藁本: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白芷:散风解表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止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苍耳子:散风寒祛风湿通鼻窍止痛止痒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1.2辛凉解表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宣肺利咽消肿疗疮利二便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发表解肌解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淡豆豉:解表除烦 二、清热药 2.1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敛生肌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2.2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安胎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2.3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清热润肠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润肠3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退虚热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 2.4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痈散结利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射干:清热解毒祛痰利咽散结消肿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莶: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马勃: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泻肺热利咽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散肿清肝定惊 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 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散肿止痛

中药分类记忆

解表药 1、发散风寒麻紫桂,荆白羌防细藁本; 生姜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胡葱柽。 (麻黄、紫苏、桂枝、荆芥、白芷、羌活、防风、细辛、藁本、生姜、辛夷、苍耳子、鹅不食草、胡荽、葱白、柽柳) 2、发散风热牛蒡子,薄荷桑叶蔓荆子; 葛柴蝉蜕淡豆豉,升麻木贼浮萍菊。 (牛蒡子、薄荷、桑叶、蔓荆子、葛根、柴胡、蝉蜕、淡豆豉、升麻、木贼、浮萍、菊花) 清热药 1、清热泻火石知栀,夏寒青天淡竹鸭, 竹芦决明密谷精。 (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寒水石、青葙子、天花粉、淡竹叶、鸭跖草、竹叶、芦根、密蒙花、谷精草)2、清热解毒蒲金连,白鱼射干野菊花; 穿心大青黛贯众,山豆土茯败熊胆。 (蒲公英、金银花、连翘、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射干、野菊花、穿心莲、大青叶、青黛、贯众、山豆根、土茯苓、败酱草、熊胆) 3、清热燥湿芩柏连,龙秦苦舂白鲜皮。 (黄芩、黄柏、黄连、龙胆草、苦参、白鲜皮) 4、清热凉血生地玄,赤芍牡丹紫水牛。 (生地黄、玄参、赤芍、牡丹、紫草、水牛角) 5、清虚热药青白薇,地骨银柴胡黄连。 (青蒿、白薇、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泻下药 1、攻下大黄番芦荟 (大黄、番泻叶、芦荟) 2、润下火麻郁松仁 (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 3、峻下甘巴京芫花,商陆牵牛千金子。 (甘遂、巴豆、京大戟、芫花、商陆、牵牛、千金子) 祛风湿药 1、祛风散寒独威灵,川木伸蚕寻海路。 (独活、威灵仙、川乌、木瓜、伸筋草、蚕沙、寻骨风、海风藤、路路通) 2、祛风清热秦防己,桑枝雷公络石藤。 (秦艽、防己、桑枝、雷公藤、络石藤) 3、祛风强筋桑五加,穿枸丝瓜千年健。 (桑寄生、五加皮、穿山龙、狗脊、丝瓜络、千年健)

常用中药简表(用量)

药名用量(g)麻黄2—9 桂枝3—9 紫苏5—9 生姜3—9 香薷3—9 荆芥 4.5—9 防风 4.5—9 羌活3—9 白芷3—9 细辛1—3 藁本3—9 苍耳子3—9 辛夷3—9 葱白3—9 鹅不食草6—10 胡荽3—6 柽柳3—10 谷精草5—10 密蒙花9—15 青葙子10—15 药名用量(g)黄芩3—10 黄连2—5 黄柏3—12 龙胆3—6 秦皮6—12 苦参5—10 白鲜皮5—10 苦豆子 1.5—3 三棵针10—15 马尾连6—12 药名用量(g)薄荷3—6 牛蒡子6—12 蝉蜕3—6 桑叶5—9 菊花5—9 蔓荆子5—9 柴胡3—9 升麻3—9 葛根9—15 淡豆豉6—12 浮萍3—9 木贼3—9 药名用量(g) 石膏15—60 寒水石10—15 知母6—12 芦根15—30 天花粉10—15 竹叶6—15 淡竹叶6—9 鸭跖草15—30 栀子5—10 夏枯草9—15 决明子10—15 药名用量(g) 金银花6—15 连翘6—15 穿心莲6—9 大青叶9—15 板蓝根9—15 青黛 1.5—3 贯众 4.5—9 蒲公英6—15 紫花地丁15—30 野菊花10—15 重楼3—9 拳参 4.5—9 漏芦5—9 土茯苓15—60 鱼腥草15—25 金荞麦15—45 大血藤9—15 败酱草6—15 射干3—9 山豆根3—6 药名用量(g) 马勃 1.5—6 青果 4.5—9 锦灯笼5—9 金果榄3—9 木蝴蝶 1.5—3 白头翁9—15 马齿苋9—15 鸦胆子0.5—2 地锦草9—20 委陵菜9—15 翻白草9—15 半边莲10—15 白花蛇舌草15—60 山慈茹3—9 熊胆0.25—0.5 千里光9—15 白蔹 4.5—9 四季青15—30 绿豆15—30 药名用量(g) 生地黄10—15 玄参10—15 牡丹皮6—12 赤芍6—12 紫草5—10 水牛角15—30 药名用量(g) 青蒿6—12 白薇 4.5—9 地骨皮9—15 银柴胡3—9 胡黄连 1.5—9 药名用量(g) 大黄5—15 芒硝10—15 番泻叶 1.5—3 芦荟1—2 药名用量(g) 火麻仁10—15 郁李仁6—12 松子仁10—15 药名用量(g) 甘遂0.5—1 京大戟 1.5—3 芫花 1.5—3 商陆5—10 牵牛子3—9 巴豆0.1—0.3 千金子1—2 药名用量(g) 独活3—9 威灵仙6—9

中药要药总结(方便记忆)

中药学横向总结之要药 辛温解表、宣肺利尿之要药:麻黄 鼻渊头痛之要药:辛夷 治寒饮伏肺之要药:细辛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葛根 治肝胆疾患及少阳证之要药:柴胡 升阳举陷的要药:升麻 治气分实热和肺胃实火之要药:石膏 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夏枯草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之要药:生地黄 治疗一切痈肿疔疮阳证之要药:金银花 治疗痈肿疔毒之要药:蚤休 治湿热火郁、湿热泻痢之要药:黄连 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龙胆草 治血热毒盛所致诸证之要药:大青叶 治肺痈之要药:鱼腥草 治疗咽喉肿痛的要药:山豆根 治疗梅毒的要药:土茯苓 治疗肠痈之要药:红藤、败酱草治疗阳明腑实证(热结便秘)之要药:大黄 治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芒硝 治疗寒积便秘之要药:巴豆 治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威灵仙 久风顽痹、筋脉拘急及吐泻转筋之要药:木瓜 治风痹或痹证痛重之要药:徐长卿 治风寒湿痹、筋骨软弱或四肢拘挛之要药:五加皮 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桑寄生 芳化湿浊的要药:藿香 治湿阻中焦之要药:苍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厚朴 湿热淋证之要药:瞿麦 诸淋涩痛之要药:海金沙 治疗膏淋之要药:萆解 治砂淋、石淋之要药:金钱草 治湿热黄疸之要药:茵陈 补火助阳、回阳救逆之要药:附子 温中散寒之要药:干姜 治下元虚冷、虚阳上浮诸证之要药:肉桂 中寒肝逆或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吴茱萸 胃寒呕逆之要药:丁香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为治痰的要药:橘皮 治胃肠积滞及痰滞胸痞之要药:枳实 行气调中止痛之要药:木香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之要药:香附 治胸痹之要药:薤白 治痰热及胸痹之要药:瓜蒌 止呃之要药:柿蒂 治油腻肉积之要药:山楂 消食运脾之要药:鸡内金 治小儿疳积之要药:使君子 治血热妄行之要药:大蓟 治水火烫伤之要药:地榆 安胎之要药:苎麻根 收敛止血之要药:白芨 温经止血之要药:炮姜 血瘀诸痛之要药:五灵脂 活血行气凉血之要药:郁金 治烫伤及毒蛇咬伤之要药:虎杖 治妇科经产病之要药:益母草 活血调经,凉血消痈,安神,为妇科之要药:丹参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为补血调经之要药:当归 补血滋阴,益精填髓,为补血之要药:熟地黄 补益肝肾之要药:山茱萸 活血调经,祛风止痛,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川芎 散瘀止痛,接骨疗伤,为伤科接骨续筋之要药:自然铜 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为外伤科之要药:乳香 治湿痰寒痰之要药:半夏 治肺胃气逆之要药:旋复花 治新久咳嗽之要药:百部 治疗咳喘之要药:杏仁 治疗“皮里膜外之痰”之要药:白芥子 治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惊悸失眠之要药:朱砂 治肝阳上亢及目疾之要药:石决明 治肝阳、肝风及肝火所致病证之要药:羚羊角 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之要药:钩藤 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天麻 开窍醒神回苏之要药:麝香、冰片大补元气救脱之要药:人参 肺虚咳嗽、肾虚作喘之要药:蛤蚧 温补肾阳,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鹿茸 治肾虚腰膝酸痛或筋骨无力之要药:杜仲 治脾寒泻痛或多涎唾之要药:益智仁 眼科外用之要药:炉甘石 拔毒化腐,为外科之要药:升药

中药所有总结

总论 1.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神农本草经集注》 2.归经的概念是指定向 3.运用药物的归经理论还须考虑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 4.古代认为“毒性”的含义是药物的偏性 5.一般5岁以下的小儿用成人药量的1/4 6.二、八月最适宜采集的药材是根及根茎 7.使大批古代方药文献得以保存传世的是《证类本草》 8.“十八反”中甘草不能与下列何药配伍同用甘遂 9.入汤剂需后下的药物是薄荷、白豆蔻 10.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大成的本草著作是《本草纲目》 11.关于中药的剂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花叶类质轻的药用量宜轻 12.治疗筋脉拘急疼痛的药物多具有甘味 13.两药合用能产生剧烈的毒副作用的配伍关系为相反 14.四气的确定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中概括出来的 15..确定归经学说的理论基础是脏腑经络理论 16.最早采用图文对照编写方法的本草著作是《新修本草》 17.辛味药临床一般治疗表证及气血阻滞证 18..广东的道地药材是砂仁 19.人参配莱菔子,莱菔子能消弱人参的补气作用,这种配伍关系属于相恶 20.下例哪项不是沉降药物的作用透疹 解表药 1.薄荷、蝉蜕共同具有的功效是透疹 2.治疗肝经风热,目赤肿痛,宜选用: 蝉蜕

3.具有生津止渴作用的药物是:葛根 4.具有祛风解表,透疹消疮作用的药是:荆芥 5.细辛具有的功效是:温肺化饮 6.素有“夏月麻黄”之称的药是:香薷 7.既能解表散寒又能燥湿止带的药是白芷 8.细辛作散剂每次宜服:1-3g 9.治疗肝气郁滞,胁肋疼痛,宜选用:柴胡 10.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息风止痉的药是:蝉蜕 11.具有透疹作用的药组是:薄荷、葛根、升麻 12.发散风寒药中能治疗咳嗽气喘的药是:麻黄 13.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利水消肿的药组:香薷、麻黄 14.功效与羌活最为相似的药物是:藁本 15.治疗风湿痹痛的药组是:防风、白芷 16.下列哪项不是紫苏的主治证:阳虚水肿 17.治疗风热郁闭,咽喉肿痛,大便秘结者,应首选:牛蒡子 18.麻黄配伍桂枝用于治疗:风寒表实证 19.治疗风寒表证,鼻塞头痛可选用的药是:白芷 20.既能疏散风热,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升麻、牛蒡子 清热药 1.功能清热解毒、排脓,善治肺痈、肺热咳嗽的药物是:鱼腥草 2.长于泻肝火的药是:夏枯草 3.牡丹皮与地骨皮均可治疗:虚热证 4.治疗梅毒,肢体拘挛,首选的药是:土茯苓 5.清热泻火药中苦寒性较强的药物是:栀子

药二中成药总结记忆精华.doc

第一张内科常用药 1.1 解表剂 药名功能主治注意事项 桂枝合剂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感冒风寒表虚证,发热汗出恶风多饮热开水或热粥,覆被保暖,微汗为度 表实感冒颗粒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感冒风寒表实证,发热轻,无汗含麻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辛温解表 与环孢素 A同用,可能引起其血药浓度感冒清颗粒疏风散寒,解表清热风寒感冒,发热,咽干 升高。 正财柴胡饮颗粒发散风寒,解热止痛外感风寒,发热恶寒,流感初期 备注 1桂枝 2白芍 3 生姜大枣 4甘 草 1金银花连翘 2薄 银翘解毒丸疏风解表,清热解毒风热感冒,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桑菊感冒片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风热感冒初期,咳嗽,口干,咽辛凉解表喉疼痛 双黄连口服液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外感风热 羚羊感冒片清热解表流行性感冒属风热证,发热恶风 连花清瘟胶囊清瘟解毒,宣肺泻热流行性感冒属热毒滞肺证,舌偏红 九位羌活丸疏风解表,祛寒除湿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解表胜湿 荆防颗粒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外感风寒夹湿所致的感冒 午时茶颗粒祛风解表,化湿和中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 藿香正气水解表化湿,理气和中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 解表祛暑或肠胃感冒芦根汤或温开水服用,孕妇慎用风热感冒或湿热证慎用 孕妇慎用

孕妇及风热感冒慎用。忌服滋补性中药。不得驾驶或高空作业。对乙醇过敏者禁用。荷炒牛蒡子荆芥淡豆豉 34淡竹叶桔梗甘草 1桑叶菊花 2薄荷素油苦杏仁桔梗3连翘芦根 4甘 草 1羌活 2防风苍术3细辛川芎白芷黄芩地黄 4 甘草 1广藿香油 2苍术姜厚朴生半夏陈皮茯苓大腹 皮 3紫苏叶油白芷 4甘草浸膏

保济丸解表,祛湿,和中暑湿感冒,发热头痛,可用以晕 孕妇禁用车晕船 扶正解表参苏丸益气解表,疏风散寒, 体虚风寒感冒 祛痰止咳。 1.2 祛暑剂 祛暑除湿 六一散清暑利湿暑湿证,小便少黄;外用治痱子 甘露消毒丸芳香化湿,清热解毒暑湿蕴结所致的暑湿,孕妇禁用。湿热内阻慎用 中暑,脘腹胀痛,恶心呕吐,痢含雄黄,朱砂等峻列有毒,不宜过量、 祛暑辟秽紫金锭避瘟解毒,消肿止痛疾泄泻小儿痰厥;外用疔疮疖肿久用,孕妇禁用,气血虚软及肝肾功能 。全慎用 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中消食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 祛暑和中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十滴水健胃,祛暑。中暑,肠胃不适孕妇禁用,驾驶员及高空作业慎用。 清暑益气清暑益气丸祛暑利湿,补气生津中暑受热,自汗心烦、咽干口渴姜汤或开水送服 1.3 表里双解剂 1滑石粉 2甘草 解表清里 解肌透表,清热解毒, 葛根芩连丸 利湿止泻 双清口服药疏透表邪,清热解毒 湿热蕴结之泄泻腹痛、便黄而 黏。及风热感冒之发热恶风、头 痛身痛。 风温肺热,卫气同病及急性支气 管炎 脾胃虚寒腹泻,慢性虚寒性痢疾慎用不 可过量,久用。 孕妇及风寒感冒、脾胃虚寒者慎用。 1葛根 2黄芩黄连 34炙甘草 解表攻里防风通圣丸解透表里,清热解毒外寒内热,表里俱实孕妇及虚寒证慎用 1.4泻下剂 通便宁宽中理气,泻下通便肠胃湿热积滞之便秘1麻黄荆芥穗防风薄荷 2大黄滑石 栀 子芒硝石膏黄芩连翘桔梗 3当归白芍炒白术 4甘草

中药功效归纳表解

中药功效归纳表解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汗解表解鱼蟹毒——行气宽中顺气安胎 生姜:发汗解表解鱼蟹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发表散风——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白芷:散风寒湿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散风寒湿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止头痛——散风除湿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止头痛 羌活:祛风寒湿痹解表——气雄而烈上行达表 独活:祛风寒湿痹解表——气淡而缓下行入里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解郁 牛蒡子: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滑利通便解毒散肿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柴胡:发表升阳——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 升麻:发表升阳——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葛根:发表升阳——解肌退热发表透疹升阳止泻生津止渴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驱风止痛 淡豆豉:解表除烦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知母: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滋阴润燥 芦根:清热生津——祛痰排脓清胃止呕利尿透疹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排脓散肿

竹叶:清心除烦清热利尿——生津止渴 淡竹叶:清心除烦清热利尿——渗湿泄热 夏枯草:清肝明目降血压——散郁结 决明子:清肝明目降血压——润肠通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烦止呕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燥湿止泻清热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杀虫止痒——清热解毒祛风痛痹 龙胆草:清肝泻火清热燥湿 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消肿散结清心利尿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通经下乳利湿通淋紫地丁: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清肝明目解蛇毒 野菊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泻火解毒利咽明目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利咽散结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散肿——清肝泻火息风定惊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射干:清热解毒利咽——降气祛痰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泻火散肿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清肺止血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凉血止血 鸦胆子: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熊胆:清热解毒凉肝息风定惊——清肝明目 牛黄:清热解毒凉肝息风定惊——化痰开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