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分与最大公因数练习

约分与最大公因数练习
约分与最大公因数练习

学校 班级 考场号

考号 姓名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约分与最大公因数练习

一、填空。

1、几个数( )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 )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20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20和24的公因数有( )。

3、一个分数约分后,分数的大小( )

2、分数24

6

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 ),化成最简分数是( )

3.、分母是10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4、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积是8,这个分数是( )

5、( )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一个最简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积是24,这个分数是( )或( )

7、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5、 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是( ),约成最简分数是( ).

6、单位换算

8米=( )分米 2时=( )分 1200厘米=( )米 360秒=( )分

6分米=( )米 40厘米=( )米 15秒=( )分 25分=( )时 二、判断

1、分子和分母是两个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2、分子和分母是偶数,这个分数一定不是最简分数。( )

3、最简分数的分子一定小于分母。( ) 三、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 )与16的最大公因数是1.

A 、10

B 、14 C、25 D 、32

2、如果A 是B 的倍数,那么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A、A B 、B C、AB D、1

3、下列( )组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A 、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B、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C、两个不同的奇数D、两个不同的质数 4、两个不同的质数的积一定是( )

A、奇数 B、偶数 C、公因数 D、合数 5、在下面的分数中,( )不是最简分数

A 214

B 615

C 34

31 6、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A 4

B 3

C 5

D 6

7、18小时=( )日

A 509

B 43

C 103

四、把下面的分数先约分后在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162 2842 5635 9684 249

五、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24和32 (2)40和85 (3)70和90

六、给下面各分数约分。

=====8016 7836 4221 5436 8525 =====60

45 5134 6416 3528 7263 七、约分,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1610

和249 6025和72

42

3220和4818 12050和72

42

43和10075 3024和5025

八、约分,化成带分数。

=1391 =50140 =80

120

=75210

九、应用题

1、五年级一班有男生26人,女生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2、同学们去野餐,把42瓶矿泉水和30瓶可乐平均分给几个小组,正好分完。最多可分给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得两种饮料各多少瓶?

3、水果店准备用200个橙子、120个火龙果、480个芒果装水果篮。最多可分成多少份同样的水果篮?在每篮中,三种水果各多少个?

2、一批货物共400吨,已经运走了250吨,运走的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剩下的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

3、将一张长1072毫米、宽469毫米的长方形纸,剪成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并且最后没有剩余,这些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

4、一个长方体塑料块的长、宽、高分别是36厘米、24厘米、和18厘米,要把它切割成尽可能大的若干个小正方体,而且不要浪费,那么切割成的小正方体的塑料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能切成多少块?

5、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如果分母加3,这个分数变成5

4

,则原分数是

多少?

6、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是

,原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90 ,原分数是多少?

7、有两根铁丝,一根长18米,另一根长30剩余,每小段最长多少米?一共可以截成多少段?

8、把长120厘米,宽80少块?

9、用96朵红花和72每束花里最少有几朵花?红花和白花各有多少束?

10、张师傅买回一根50dm 长的铁丝和一根43dm 剩余2dm ,铜丝剩余3dm 。

11、把长132厘米,宽60厘米,厚36锯后不能有剩余,能锯成多少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二)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六的第1--9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的理解,能熟练应用约分的方法,正确地约分。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什么叫最简分数?什么叫约分?怎样约分? (二)教学实施 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1题。 学生观察图,口头回答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哪个多些?为什么? 提问:第2个图还可以化简为几分之几? 2.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2题。 学生直接填在教材上,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的?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最简分数的概念,判断哪些已经约成了最简分数,哪些还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然后把不是最简分数的继续约成最简分数。 提醒学生注意:像这样的分数,还可以用7去除。 4.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4题。 让学生写在教材上,先约分,再连线。在投影下订正。 5.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这三组分数,既不同分子,也不同分母,如何进行比较呢? 引导学生思考出先约分,再比较。 6.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班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先把这几个分数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再比较哪些分数相等,可以用同一个点表示。然后填在教材上。 7.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7题。

提问:求进人决赛的队占所有参赛队的几分之几,是谁与谁比较?怎样计算? 8.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8题。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中的两个时钟,求出睡眠时间,再和全天24小时比较,写成分数并约分。 9.完成教材第87页第9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试着计算。然后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 小结:这道题需要逆向思考。用2约了两次,用3约了一次,说明原来的分数在约分过程中,分子和分母同除以2×2×3=12,才得到。要求原分数,就要把分子3和分母8同乘12。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找出和18/54相等的分数。 9/27 1/3 1/2 6/18 3/4 2/9 2/6 3/9 你是怎样寻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好么? 2、能用不同的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吗 四,思维训练 1.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是,原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90,原分数是多少? 2.一个分数是,分子加上一个数,分母减去同一个数,化成带分数是2,求这个数。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去同一个数,得到的分数约分后是,求减去的数。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有关约分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能熟练、正确进行约分,并能灵活运用有关约分的知识解题。

最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教案 讲课时间:2016年3月13日肖家完小第二节五年级一班【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重、难点】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卡片展示,分小组学习) (一)旧知回顾:(学生在答题卡上训练) 你能很快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和18 7和9 20和28 11和13 回答: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特殊情况? 用列举法和分解质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但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二)新知探究 分析探究一:(学生在答题卡上训练) 1、卡片出示例3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 师:学校举行游泳比赛,五(2)班学生都到现场为小明加油,看一下他们的谈话信息,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通过学生看图说出已知条件是什么?(生:一共要游100m,小明游了75m;他已经游了全程的 。) 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生:与是一回事吗?) 师:那我们猜一猜,与是否相等?想一想,怎样做?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解答(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算一算)。并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板书) 2、43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几个?是多少? 13 11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 )个?是( )?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学生观察后回答: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教师板书) 3、提问:你还能举出最简分数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全班判断。) 4、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4页完成“做一做”的第1、2题。 分析探究二:(学生在答题卡上训练) 1、尝试例4:把化成最简分数(教师板书) 师:要想化成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请学生先尝试把 化成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 进行约分,然后交流,教师归纳并板书。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最后等到最简分数。(教师板书:逐次约分法)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教师板书:一次约分法) 2、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教师板书) 请同学们默读约分概念,并观察课本上约分的写法,并试着把 36 20化成最简分数。(让2名学生板演) 3、讨论:让学生讨论“逐次约分法”和“一次约分法”哪种更简便?方法是什么?(使全体学生明确: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比较简便。) 二、巩固练习

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专项练习题(最新整理)

60= = = = 42 7046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

约分教案

约分 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教材第84~86面的内 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题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通过学习向学生渗透恒等变换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水平。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 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 1、提问: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和18 15和21 7和9 4和24 20和28 11和13 2、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3、8/24=4/( )=( )/3 5/9=( )/18=15/( ) 4、这样填的依据是什么? (二)分析探究 1、(出示课件)例3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 提问:两个同学,一个认为他游了全程的75/100,另一个认为他游了全程的3/4。这两种说法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能够从多个角度思考:

2、提问:3/4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后回答:3/4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让学生举例。 3、还能够有另一种写法 (课件出示)引出约分的概念: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提问:怎样约分比较简便。 4、(出示)例4 :把24/30化成最简分数。 5学生先尝试把24/30化成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实行约分。 6、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约分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练习(出示课件) (四)、全课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练习课》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13课时求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的练习课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

五年级数学约分练习教案

五年级数学约分练习教案 Teaching plan of fifth grade mathematics Reduction Practice 编订:JinTai College

五年级数学约分练习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 (2)进一步掌握把低级单位名数聚成高级单位名数,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备注 一、基本训练 1、判断: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分母是10的最简分数有6个。() 7/9是最简分数。() (学生用手势表示,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 2、练习第一题的上面一行:请个别学生板演在投影片上。 3、反馈校对:说说错误在什么地方?你是怎样思考导致错误的'?怎样改正? 例如:24/15=8/3;一种改正方法是将答案改正;如果使答案不改工的话,怎样改题?(这里改题有多种方法,进一步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过程) 4、老师这里收集了同学作业中的错误,请同学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15/45=5/370/28=35/142又36/24=3/2 提醒学生:一般情况下,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5、针对下面的最大公约数,并组成有关的两个分数。 24和30;56和49;110和121;80和72;54和42 反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变式(运用)训练

分式的约分通分专项练习题

分式的约分通分专项练习题 1.不改变下列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分母首相字母都不含负号。 ①x y -- ②y x y x 2---- ③y x y x --+- 约分练习: 1.根据分数的约分,把下列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a a 1282 =_____;c ab bc a 23245125=_______()()b a b a ++13262=__________221326b a b a -+=________ 2、约分 ⑴233123ac c b a ⑵ ()2xy y y x + ⑶ ()22y x xy x ++ ⑷()222y x y x -- 3、约分:; ()x x x 525. 122-- ()634.222-+++a a a a (3) d b a c b a 32232432- (4) )(25)(152 b a b a +-+- (5) b a ab a --2; (6) 2242x x x ---; 4.约分①a a ab b 222-- ② c b a c b a ++-+22)( ③2222926y x xy y x -+ ④2435241216c b a c b a ⑤224422b a b a -+ ⑥12223-++m m m m ⑦34 )2(6)2(2y x x x y y -- ⑧mn n m mn 5101522+ 5.约分(1) 22699x x x ++- (2) 96922 +--a a a (3) ()()()()b a y x b a y x -+-+23 (4) 918322---x x x (5)63422 -+++x x x x (6) x x x 22497-- (7) ()()y x a x y a --271223 (8) xy xy y x 222+ (9) (10) m m m -+-1122 23x x x 122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约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约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65页例4 学情分析: 《约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约分作为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它是化简分数的常用方法。学习约分,不但可以提高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的认识,还为分数的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经历探究约分方法的过程,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 难点:能准确的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铺垫。 课件出示一起回答用列举法找出24和30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 数(为24/30约分做准备) 1、24的因数有(),30 的因数有(),24和30 的公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2、填空(说说为什么,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课件出示复习题,第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第2题先默背,然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过渡:这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新内容,请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猜测、验证和比较,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 1、课件出示例4.,让学生观察。 2 、猜一猜: 24/30和4/5是一回事吗? 3、验证:让学生同桌讨论,把验证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4、学生汇报结果,教师课件演示。 5、引导学生比较24/30和4/5两个分数的异同,得出最简分数的概念。相同点:分数的大小相等 不同点:24/30分子和分母较大,含有公因数1、2、3、6;3/4分子和分母较小,只含有公因数1。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都不同 总结概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活动:请学生例举最简分数的例子。 教师说学生判断, 学生说大家判断 学生说同桌判断 抓住关键: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看是否有公因数2、3、6 8、课件出示练习: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为什么? 5/7 6/9 10/12 11/12 8/10 14/16 9/16 24/25 21/24 13/17 指名回答,说明为什么。 还是抓住关键: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数1 假如都是2或3或5等的倍数,就不只有公因数1。

通分约分专项练习30大题(有答案)

1.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分母是3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 = = = == 2.通分 和和和和和. 和和和.和和 和和 3.把下面的分数约分. .

19.把分数、和通分,并比较大小. 20.约分. = = = 21.约分: = = = = = 23.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1)和 和 (2) 和 (3) (4)、和. 24.约分: . 25.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再比较大小. ①2和②和③和.

26.把下面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27.把下列每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和和和. 28.通分.(把下列各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 (1)和(2)和(3)和(4)和.29.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和和和和. 30.和和、和.

通分约分专项练习30题参考答案: 1. ; ; ; ; ; 2.=; = =; =; 3.① =, =; ② =, =, =. 4., , ; , , ; , , ; , , ; 5.(1)==; ==; 所以>; (2)==; ==; 所以<; (3)==; ==; 所以< 6.和, , ; , , ; , , ; 7.; ; ; ; ; ; =3; ; ; 8.(1); =; (2), ; (3), ; (4), 9.=; ; ; =3; ;

10.= =; ==; ==; == 11.(1)和 ==; ==;所以)<;(2)和 ==; >, 所以)>;(3)和 ==; 所以< 12. =; ==; == 13.= =; ==; ==; == 14.= =, ==, ==, ==. 15.; =1; ; ; ; =2; =; . 16.==; ==; ==; ==5 17.(1); ; ; (2)=2; =3; =5. 18.==; ==; ==; ==; ==; == 19.==1; =; ==2; ==2; ==1; =; 20.==; ==; ==; >>, 所以>> 21.==; ==; == 22. (1)==; (2)==; (3)==; (4)==; (5)== 23.(1)和 , ==, ==; (2)和 ,

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教学设计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约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第十册P84-85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 约分。 2、认识最简分数,掌握约分的含义和约分的一般方法,学会约 分的书写形式。 3、在知识的运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学情分析:对学生来说,掌握约分的方法并不难,但要熟练进行约分,关键在于能够很快地看出分子、分母含有的公因数。教具学具:ppt课件、班级课表 教法学法:师:启发引导 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强化练习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课件出示) 1、有一天,蛋糕店的老板想招聘一名服务员,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老板准备了一个圆盘大的蛋糕,要求应聘的人在2分钟内切出这块蛋糕的75/100。大家都觉得这位老板在故意为难大家,因为磨盘大的蛋糕要完整地切出它的 75/100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何况还要在2分钟内完成。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有个小伙子走到蛋糕前,用了一分钟的时间把蛋糕的3/4切了下来,递给了老板,大家愣住了。75/100和它的3/4是同一回事儿吗小伙子的方法能符合老板的要求吗

讨论:75/100和3/4一样大吗,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 组织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并说明理由。 师板书:75/100=75÷25/100÷25=3/4 2、课件出示:请观察下面三个分数有什么关系 50/100 1/2 5/10 生:观察后回答,并说清理由。 师板书:50/100=50÷50/100÷50=1/2 50/100=50÷10/100÷10=5/10 师指导观察,说明: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板书课题:约分;生齐读两遍约分的概念) 二、教学例4:把24/30约分。(课件出示) 生试做,汇报并说一说把24/30约分的过程及其依据。 师板书:24/30=24÷2/30÷2=12/15=12÷3/15÷3=4/5 24/30=24÷6/30÷6=4/5 师引导学生小结: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比较简便。 师:其实我们约分还可以这样来写:(边板书边介绍) 师:4/5还能约分吗 生:(不能)因为4和5只有公因数1。 师介绍:4/5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像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板书概念;生齐读两遍最简分数的概念) 1、在黑板上找出最简分数,并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2、学生任意写出3个最简分数,并展示汇报。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1、下列分数中哪些是最简分数如果不是,请把它们约成最简分数。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4 约分 第一课时(公开课优质教学设计)

最大公因数 教材第60、第61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五第1~6题。 1.结合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投影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若干。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剪纸作品吗? (出示多幅剪纸图片) 师: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很强的普及性、装饰性和趣味性。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师:我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片,它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我要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剪完后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呢?

师:这就会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师板书:最大公因数。 1.投影出示例1。 学生分组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汇报探究结果。 生1:老师,我们组是通过剪纸的方法来找的,我们小组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摆到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通过操作发现:用 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摆没有剩余。用边长3厘米、5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摆有剩余。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操作活动,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初步感知怎样的小正方形纸片能铺满,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生2:我们小组先找出8的因数,再找出12的因数,然后找出它们公有的因数…… 生3:我们组是这样找到的: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几个数的公因数比较直观。像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板书)【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发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头脑中形成概念】 师:我们了解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那你们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约分、通分专项训练应用题

约分通分专项训练 3 1把一个分数约分,用2约了1次,用3约了2次,用5约了1次,得到分数一原来这个 4 分数是多少? 1 2、把一个分数约分,用2约了2次,用3约了12次,用5约了1次,得到分数—原来这 3 个分数是多少? 3、一袋糖,平均分给15个小朋友或20个小朋友后,最后都余下5块。这袋糖至少有多少块? 4、有一堆西瓜与一堆木瓜,分别为24个与36个,将其各分成若干小堆,各小堆的个数要 相等,则每小堆最多几个?这时候西瓜分成多少小堆?木瓜分成多少小堆? 5、今有梨320个、糖果240个、饼干200个,将这些东西分成相同的礼品包送给儿童,但包数要最多,则每包有多少个梨?有多少个糖果?有多少个饼干? 6、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长15厘米,第二根长18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段, 而且不能有剩余,每小段最长是多少?一共能截成多少段?

7、有一张长方形纸,长70cm宽50cm如果要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小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几厘米? 8、三班男生有48人,女生有36人,使他们分别排队,要使每排人数相等,每排最多有多少人?这时男、女生分别有几排? 9、共有32支龙舟队参加了今年的龙舟比赛,最后的6支队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队占所有参赛队的几分之几? 10、小明每天生活非常有规律,它平时上床睡觉是晚上9点,起床是早上6点, 他每天大约几分之几的时间处于睡眠状态?

11、化简一个分数时,用3约了两次,用2约了一次,得 ,原来的数是多少? 12、李阿姨今天给月季和君子兰同时浇了水,月季4天浇一次水,君子兰6天浇一次水。至少多少天以后给这两种花同时浇水? 13、一块正方形布料,既可以做成边长是8cm的方巾,也可以做成边长是10cm 的方巾,都没有剩余。这块布料的边长至少是电视厘米? 14、3路车每隔6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每隔8分钟发一次车,这两路公共汽车同时发车以后,至少过多少分钟两路车才第二次同时发车?

约分教案人教版.doc

约分教案人教版 在约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感,激发发展动机;创造机会,提供发展条件;因材施教,扩大发展层面;激活思维,深化发展效果。接下来我为你整理了,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巩固,激发兴趣。 1.指出下面每组数中的公约数(1除外)。 42和50、15和5、 8和21、18和12 2.孩子们对孙悟空这一神话人物充满好奇,以和悟空比本领谈话导入,引发大家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回顾求公约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明确又简单,为理解最简分数和掌握约分的方法作好准备。用一句简短而富有神秘挑战性的话语"大家都知道孙悟空有72变,特神奇,你们想不想也学一招?

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第73变,变分数!"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激情。 二、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 1.尝试"变"分数。 例1:把化简。 活动要求: (1)这个分数要和大小相等。 (2)这个分数的分子、分母要比的分子、分母小。 (3)要求学生变出一个和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把变出的分数写在自己的作业纸上,能变几个就变几个。 2.了解约分的概念。 (1)观察所变出的分数与有什么关系? (2)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举例:把化成就是约分。 与四人小组内的同学说一说变的分数是怎样得来的。 观察后发现分数大小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原来分数的分子、分母小。 3.认识最简分数。 (1)观察的分子、分母能否再变小了?为什么? (2)像这样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找出最简分数练习。 举例说出几个最简分数。强化最简分数的概念. 三、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总结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4.约分第1课时 最大公因数(1) 人教版

4.约分 第1课时最大公因数(1) 教学内容:教材第60~61页例1、例2及练习十五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知道因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区别和联系。 2.掌握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方法,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正确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3.经历探究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和12公有的因数。 小结:两个集合相交部分中的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4是这几个数中最大的公因数,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 课件出示例2,同桌合作完成。 方法一:列举法:先列举出18和27的因数分别有哪些,找出公因数,并找出最大的公因数。 1,3,9是18、27的公因数,最大的公因数是9。 方法二:筛选法:先写出一个数的因数,从中找出哪些数也是另一个数的因数,并找出最大的一个。 18的因数有1,2,3,6,9,18。 1,3,9是18、27的公因数,最大的公因数是9。 方法三:短除法:用短除法求出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3×3=9。 (2)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小组探索、交流,得出:最大公因数是所有公因数的倍数。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61页做一做第2、3题。(师生共同合作) 五、拓展提升 如果A=2×3×3×5,B=2×3×5×7,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30 )。 六、课堂总结

小学五年级数学:约分教案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约分教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Lesson plan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约分教案 第一课时约分(一) 一教学内容 约分(一) 教材第8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归纳、概括出最简分数的概念及约分的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 1 )提问:你能很快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 和18 15 和21 7 和9 4 和24 20 和28 11 和13

( 2 )提问: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情况? 小结: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时,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数就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 ,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3 。 提问:两个同学,一个认为他游了全程的,另一个认为他游了全程的。这两种说法是一回事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集体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 ( l ) = = ( 2 ) = = 2 .提问:的分子和分母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察后回答:的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3 .提问:你还能举出最简分数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全班判断。) 4 .完成教材第84 页“做一做”的第1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题可以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然后比较找出相等的分数。 (三)思维训练: 1 .把下面的分数约分后,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约分_教案教学设计

约分 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的方法.2.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教学重点掌握的方法.教学难点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135÷552÷1333÷356÷799÷3 45÷966÷1124÷836÷12125÷5 2.投影出示下列各题,学生自由回答.(1)说出能被2、3、5整除的数有哪些特征?(2)说出下面每组两个数的公约数.18和2412和309和72 (3)指出下面哪两个数是互质数.3和812和85和27和4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你的根据.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1.例1.把化简.1.启发学生思考化简的实际含义.教师提问:看到例题1这个题目,你想做些什么呢?学生回答: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变小.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把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2.分组讨论: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将化简?(1)分母24、分子18有公约数2,先用公约数2去除分子、分母(板书:)(2)9和12还有公约数3 (板书:)教师明确: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就不能再化简了,这种过程叫.3.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的意义.板书:4.揭示最简分数的概念.5.反馈练习.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二)教学例2.例2.把.1.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2.师生共同小结:在时要把分子、分母的公约数记

在脑子里,直接口算,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一次比较简便.3.反馈练习.把下面的分数.三、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四、随堂练习.1.回答.(1)判断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出为什么?(2)观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约数2?哪些有公约数5?哪些有公约数3?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五、布置作业.把下面各分数.六、板书设计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五年级数学上册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练习

17 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练习 姓名 分数 1.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3.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5.;的分母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是多少 6.把:的分子减去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是多少 100个合格,有4个不合格。合格的玩具占这批玩具的几 3 8.冰箱里有20个鸡蛋,星期一吃了 3个,星期二吃了这些鸡蛋的養.哪天吃的鸡蛋多 9、有三根木料分别是8米、12米、6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木料,不能有剩余,每段截 成的木料最长是多少米 10 .现有足球112个,篮球70个,排球42个。平均分成若干堆,每堆中这三种球的数量分 18 16 V ) |24 ' ) 2.把下列分数化成分母是 2 1 5 2 24 15 20 9 ()訂) 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2 30 14 21 51 O 4 20 1 5 50 108 120 12 18 4 13 18 27 20 65 32 24 64 36 80 35 28 49 70 57 120 95 144 4.在( )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 80厘米=( )米 700千克=( 3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时45分=(一)时 24800平方米=( )公顷 7.旭日玩具厂生产一批玩具,其中 分之几(用最简分数表示)

别相等。最多可以分几堆每堆中足球、篮球、排球各有多少个 11. 用96朵红花和72朵白花做成花束,如果各花束里红花的朵数相同,白花的朵数也相同, 每束花里最少有几朵花每束花里最多有几朵花 12. 张师傅买回一根50dm长的铁丝和一根43dm长的铜丝,将它截成同样长的小段,结果铁丝剩余2dm,铜丝剩余3dm。所截成的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分别能截成多少段这样最长的小段 13. 有甲、乙、丙三个射击运动员练习射击,三人各自射击了30、40、50发子弹,分别打中了靶子25、36、40次,请问谁的命中率比较高一些 14. 把长132厘米,宽60厘米,厚36厘米的木料锯成尽可能大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 锯后不能有剩余,能锯成多少块 15. —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这样的分数有多少个(把它们写出来) 16 ?把一个分数约分,用3约2次,用2约1次,最后得到:,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3 17. —个分数用5约了一次,用3约了两次后得到的分数是?,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 18. —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是「,原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90,原分数是多少

五年级数学(北京版)-约分(一)-1教案

第四单元第7课时:约分(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 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 一、教学背景简述 《约分(一)》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因数、倍数的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这些知识为学生学习约分的方法提供了认知基础。学习约分既是对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又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运算的基础。本节课学生在画图中加深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探索约分的方法并借助分数墙理解约分方法背后的道理。 二、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索约分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 2.经历画图探索约分方法、借助分数墙理解约分方法道理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3.在具体情境中体会约分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约分的意义 (一)情景引入,产生约分需求 农民伯伯有一块正方形的菜地,他想把这块菜地进行规划,其中种植西红柿的面积占整块菜地面积的100 75,请你在正方形图上画出种植西红柿的区域。 想一想:为什么有的同学画了2015和4 3,这样可以吗?说一说你的想法。 预设1:根据分数的意义,画出100 75,但没画完。 预设2:运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10075=5÷1005÷75=2015,2015=5÷205÷15=43,100 75

=25÷10025÷75=43,所以这三个分数相等,画10075、2015、43都可以。 (二)引出约分、最简分数概念 1.约分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称为约分。 2.最简分数 4 3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作最简分数。 活动二:探索约分的方法,探究背后的道理 (一)探索约分的方法 1.独立尝试把18 12进行约分 2 6 预设1:1812=1812=3 2,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2,所得商再同时除以3。 9 3 2 预设2:1812=1812=3 2,分子、分母同时除以6。 3 2.想一想: 18 12进行约分时,为什么分子、分母要同时除以2和3? 3.想一想:1812进行约分时,为什么分子、分母要同时除以6? (二)探究约分的道理 观察18 12的约分过程,什么变了,什么没变?结合分数墙,想一想。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约分教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公开课约分教 学设计及教后反思 一.教学设计学科名称: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约分》 二.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我校地处城郊,所带班级学生共25人,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比较善于提出数学问题,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在学习约分之前,学生已经探索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习了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这些知识的掌握都为约分方法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约分的含义,并掌握多种约分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分析: 根据教材的安排,本课时设计了这样3个层面的活动来帮助学生理解约分的含义,掌握约分的方法。首先是活动一,找相等分数的活动。学生通过游戏找出相等的分数,使本课得以从愉快中开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动二,用学过的知识解释这些分数相等的原因,目的是更好地帮助学

生理解约分的概念,把握“最简分数”的含义。而最后的活动可以说是开放性的多项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更好地掌握约分的不同方法。 四.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3、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学习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五.教学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约分的方法。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境激趣 (媒体演示并配音:话说猪八戒跟着猴哥,通过分西瓜了解了分数的神奇。今天八戒途径蛋糕店,了不得,这里的蛋糕真是香飘千里。毫不犹豫,八戒买下一个大蛋糕。不行,美味不可独享,怎么也得给师

傅留一块。想呀,想呀,八戒想出了这样的四种分法〈出示教材第47页的图案〉,他想把阴影部分的留给师傅。) 师:请同学们帮帮八戒,哪种分法给师傅的最多? (评析: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个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二)实践探究 1、引导发现 师:(出示电脑课件例图)谁来说说看,哪种分法给师傅的最多? 学生立刻发现:四种分法给师傅的都一样多。 师:为什么给师傅都是一样多?你能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吗? 生1:我们可以用4个分数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1/3、2/6 、4/12 、8/24 。我们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知道这四个分数是相等的,所以4种分法给师傅的都一样多。 师:这4个分数之间到底都有怎样的关系?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

小学数学5年级下册最大公因数的应用教案设计

最大公因数的应用 教学导航: 【教学内容】 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材第62页的例3,及教材第63~64页练习十五第5~11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要利用最大公因数知识来解决,并能说出这样想的道理。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 2.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5和15 21和28 30和18 8和9 11和33 60和48 12和42 4和15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问题需要用最大公因数的知道来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 最大公因数(2)。 【新课讲授】 出示教材第62页例3。 (1)引导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在贮藏室的长方形地面上铺正方形地砖。要求既要铺满,又要都用整块的方砖。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如何拼摆。 每组4人,在课前印好画有长方形的方格纸,每人选择一种边长

的方砖,试一试,只要画满一条长边,一条宽边就可以。 教师巡视指导,辅导学生。 (3)多媒体演示拼摆过程,进一步验证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况。 (4)教师:应该怎样选择方砖来铺地呢? 通过交流,得出结论:要使所用的正方形地砖都是整块的,地砖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5)12和16的公因数有1、2、4,其中最大公因数是4。所以可选边长是1dm、2dm、4dm的地砖,边长最大的是4dm。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63~64页练习十五第5~11题。 1.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的第5题。 此题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70的因数又是50的因数,要使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所以要找70和50的最大公因数。学生弄清题意后,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反馈。 2.完成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的第6题。 此题也是有关两数最大公因数的实际问题,“要使每排的人数相等”则每排的人数必须既是48,又是36的因数,要使每排的人数最多,所以要找48和36的最大公因数,学生理解题意即可完成。 3.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7题。 此题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8题。 此题检验学生公因数是1的数的几种情况,答案不唯一。 5.完成教材第64页练习十五第9题此题检查学生当两数是倍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