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资料以及经典剧目和图片(闽南戏曲)

莆仙戏资料以及经典剧目和图片(闽南戏曲)
莆仙戏资料以及经典剧目和图片(闽南戏曲)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其中《蔡伯喈》《王魁》、《瑞兰走雨》、《刘知远》、《王十朋》、《迎春杀狗》、《刘文龙》、《张协状元》等,多保留了

南戏的风貌。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5000多个其中《蔡伯喈》《王魁》、《瑞兰走雨》、《刘知远》、《王十朋》、《迎春杀狗》、《刘文龙》、《张协状元》等,多保留了南戏的风貌。其他剧目为明清传奇本或取材于历史小说、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屠岸贾》、《苏秦》,以及《封神榜》(8本)、列国(8本)、三国(10本)、隋唐(8本)、杨家将(16本)等。代表剧目有《琴挑》、《春江》、《团圆之后》、《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等。《团圆之后》已摄制成影片。

莆仙戏的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它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宋元词曲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用方言演唱,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声腔。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据宋莆田刘克庄致仁家居时的诗文记载,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楚汉刘鸿沟的"鸿门会",项羽兵败垓下的"霸王别姬";两晋兴亡的"东晋西都";古代神话的"夸父逐日",外邦朝贡的"昆仑奴献宝"等。演出的场所有广场的"戏棚",也有庙宇的"戏台"。伴奏乐器主要是鼓、锣、笛(即筚、篥)。演出时很受欢迎,出现所谓"抽簪脱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空巷无人尽出嬉","游女归来寻坠珥""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的盛况(见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四十三).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脚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朱文》、《乐昌公主》、《刘文龙》、《陈光蕊》、《王祥》、《郭华》、《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蒋世隆》、《杀狗》、《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戏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尤其是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却是莆仙戏常用的曲牌。莆仙戏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唱腔曲牌有一千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声腔称"兴化腔",它是综合溶化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番八乐,佛曲法曲,唐宋声诗、词乐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风味。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象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三百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二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 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 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 式现有三种: ●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 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 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 承袭。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

社会实践报告——闽南古厝调查

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 报告 ——闽南古厝调查

目录 第一部分本次调查报告基本情况 (4) 1.1闽南古厝简介: (4) 第二部分选题依据 (4) 2.1选题背景: (4) 2.1.1文化积淀 (4) 2.1.2建筑遭受破坏 (6) 第三部分研究思路和方向 (7) 3.1闽南古厝的现状和不足 (7) 3.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 (7) 3.3数据分析 (8) 第四部分调查过程 (9) 4.2.1文献参考与问卷设计 (9) 4.2.2电话访谈与记录 (9) 4.2.3发布问卷与数据统计 (9) 4.2.4资料集成与整理 (10) 4.2.5完善调研报告 (10) 第五部分调查结果与分析 (10) 5.1访谈结果与分析 (10) 5.1.2采访背景 (10) 5.2采访记录和分析——政府方面 (10)

第六部分问卷调查结果和分析 (13) 第七部分研究结论 (18) 7.1闽南古厝的现状和不足 (18) 7.1.1闽南古厝的现状 (18) 7.1.2闽南古厝今后保护和开发的外部优势 (18) 7.1.3闽南古厝今后保护和开发的不足 (19) 7.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和潜力 (20) 7.2.1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必要性 (20) 7.2.2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潜力 (20) 7.3闽南古厝保护和开发的措施 (20) 第八部分我们的建议 (21) 8.1保护是前提,保护比申遗重要 (21) 8.2传播闽南古厝文化很有必要性 (22) 8.3保护的同时开发闽南古厝 (22) 参考文献 (23)

第一部分本次调查报告基本情况 1.1闽南古厝简介: “厝”在闽南方言中是“房子”的意思,闽南古厝是厦漳泉闽南地区的古代建筑群,也是现今闽南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传统建筑。闽南古厝以“官式大厝”为主,又名“皇宫起”。由于古厝主要由红砖砌成,在不少地区也叫做“红砖厝”。它形式殿宇,富丽堂皇,是中国古民居的典型。它的主要特征是,前埕后厝,做北朝南,三或五开间加双护厝,红砖白石墙体,硬山式屋顶和双翘燕尾脊。 第二部分选题依据 2.1选题背景: 2.1.1文化积淀 闽南古厝产生于明清时期,它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缩影,有着深厚

闽南民俗文化

闽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系指闽南人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 间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的泛称。其内涵十分广 泛,其中包括生产习俗、生活习俗、生命礼俗、信 仰习俗、文艺风俗、娱乐风俗、社会组织风俗等等, 而这些风俗中除与中华民族传统风俗中大同小异 外,最富地方特色的有文艺风俗中民间文学(民谣、 童谣);娱乐风俗中的民间舞蹈(“拍胸舞”)、“骑竹 马”、舞龙、舞狮、“车鼓弄”、“赛龙舟”(端午节)、 “搏饼”(中秋节)在节庆日中尤为活跃。 1. 普渡与祭祖 闽南据史料载,历史上泉州于元代开始将所管辖范围划分为东、南、西三“隅”;明代沿元制。至清代增设城北隅,并在四隅下设三十六“铺”,每铺下又分若干“境”。这就是今日在泉州常常听到的“铺境”、“三十六铺”一语的初始。据一些后世的文字资料以及老人们的口头讲述,轮流普渡乃起自清朝,因为祭祀行为集中、祭品的需求也集中,七月半市场供求紧张。人们常为买东西打架。清乾隆年间,由地方乡绅出面呈请由抽签决定城厢三十六铺的轮流普渡日期,而七月半节依旧家家祭祀祖先。从那时起,鲤城区以及相关联的部分乡村都以铺境为单位轮流做普渡。而现在的泉州,在整个旧七月里,几乎每一天都会有几个角落轮到做普渡,但任何角落的住户在七月十五这天都不做普渡而要祭祖先无论哪个铺境、角落,普渡的基本结构主要有三部曲——竖旗?竖灯、普渡、重普,此外还有“结尾缘”。第一仪式从旧历六月开始。最终仪式则在旧历八月至十月之间。近水的铺境和住在水边的人们还要做“水普”。泉州郊区有个渔村,旧历七月十五“七月半”要去祖厝“敬公妈”,七月二十七“普祀?普渡”。普渡时在门口摆酒菜、点香、烧金、放鞭炮。菜肴类里注意不能有带锋利边缘贝壳的海鲜,有则要剥去贝壳再煮菜。摆好祭品后要卜问,卜问普渡公之后才可以烧金、放炮送普渡公走。渔村的各家则是普渡日上午去家庙烧香、供奉酒菜、“烧金”。下午在家门口供酒菜、烧金祭普渡公。 闽南城区旧式住房的普渡和乡村类似,都是在天井或靠大门的里面或大门外面摆桌子、放酒菜祭品、烧金。随着高层多户杂居式楼房的增加,产生了一个 普渡祭祀地点的问题。从个案看到的楼房住户的普渡方 式现有三种: ●在自家大门内面向楼道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在楼道内自家大门外摆祭,到楼外面烧金; ●下到一楼露天处摆祭并烧金。 这是居民们在新的居住方式与传统祭祀行为之间调节的 结果。三种类型做法里,烧金行为都要在楼房外面做,这 不单单是出于安全或通风的考虑,而是人们对传统意识的 承袭。祭祀仪式一般在下午四五点开始。无论城区还是乡村,左邻右舍总要前后呼应式地开始做普渡仪式,理由是怕一家一户的酒、菜“供不应求”引得普渡公生气对自己家人不利。 祭祀后邀亲唤友来“吃普渡”也是泉州城乡共同的特点,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晚饭,除亲戚外还广邀朋友来喝酒,人们常常吃了这家又赶到那家去吃,这里刚吃着,那里的催促电话就打来了。不拘城乡,热闹的“吃普渡”成为泉州地区普渡全过程的一个高峰。有人说,各家各户请很多客人是为了显示自己,也有人说是怕普渡公吃完祭不走,叫来很多人壮胆,可以吓走普渡公。我想,后者的理由也许是比较原始的,前者则是派生出来的一种客观效果。事实上“吃普渡”表现出今日的普渡活动兼有很大的社交功能。由于轮流做普渡,使人们有更多互访机会以及参加“吃普渡”的自由度高,普渡时节的社交圈大于春节,这是普渡的一大特点。

福建南音的基本资料

福建南音 一.起源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二.組成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南曲使用的工尺谐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X(尺字的俗写)、工、六、土、-”。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品管——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三成因

泉州地方戏剧

泉州地方戏剧 泉州拥有绚丽多彩的动态文化,是中国南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南音之都”、“福建半壁江山”等美誉。不仅有“宋元南戏遗响”的梨园戏、提线木偶戏、布袋戏、打城戏和“汉唐古乐”南音,还有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高甲戏等艺术瑰宝,深受海外侨胞、港澳台胞所喜爱。 一、梨园戏 十二世纪,在东南沿海一带业已滥觞的南戏,是中国戏曲发展史的重要篇章。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南戏在其它发源地早已荡然无存,而处于东南边陲的福建泉州,南戏的流风余韵,至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蔚成文化奇观。 发祥于历史文化名城泉州并流播于广大闽南语系地区的梨园戏,因保存有宋元明南戏的很多剧目、音乐及表演形态,被称为“活化石”,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南戏及泉州古代文化的滋养,使梨园戏具有和谐、细腻的艺术风格与对古代社会生活的丰富表现力。其剧本文学、音乐唱腔、表演科范,在中国戏曲艺术长廊中,独具一格。 梨园戏分为小梨园戏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流派,各有其保留剧目“十八棚头”和专用曲牌。上路存有不少南戏脚本,多数演忠孝节义,如《王魁》、《朱文》、《蔡伯喈》、《刘文龙》等。 下南也保存较多古代剧目及本地特有剧目,古朴粗犷,生活气息较浓,如《商辂》、《李亚仙》等。小梨园又称“七子班”,以生旦爱情戏见长,文词典腻,如《陈三五娘》、《吕蒙正》、《高文举》、《郭华买胭脂》之类。在表演上,有一整套代代承传的科范,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步科母”。无论生、旦、净、贴、丑、外、末均受其严格规范。 梨园戏音乐则为曲牌连缀体,泉腔演唱,保留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与古乐南音有着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乐器以箫弦伴奏为主。琵琶系南琶,横弹,与唐相仿;二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箫既唐之尺八;打击乐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在戏曲中称绝无仅有。

闽南古民居建筑艺术风格与装饰

闽南古民居建筑艺术风格与装饰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经济学 严志成学号:101205025 闽南与台湾有着深厚和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文化、习俗一脉相承。以砖木石结构、红墙赤瓦的传统古厝民居最为典型和常见。被称为“红砖民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遍布闽南的厦门、漳州、泉州的大部分地区和台湾西半部及金门、澎湖。涵盖了闽南语族的分布地区。明、清时期。随着大量闽南居民迁移、开发台湾。闽南民居在建造风格和建筑材料上对台湾民居产生了举足轻重和深远的影响。闽台两地不仅在血缘和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相通相近。同风同俗。而且在古厝民居形式及风格上传承有序。自成体系。形成了鲜明个性。 一、布局形式 常见的闽台古厝民居形式有一条龙式、三合院式、四合院式、多护龙式及前后多落。进。式等。 1. 普遍形态为“一条龙”式。即一字形排开的三开间或五开间。中间。明间。为稍大的厅堂。两侧。次间。为卧房。俗称“正身”。两旁加盖较低的附房。梢间。。则为杂物间。 2. 在“一条龙”左、右两侧垂直向前分别加盖一、二间较低矮的榉头。护厝。。作为储存农用杂物的什物间或作为厨房、书房。偏厅。。整体平面形成“凹”形。中间空地用作天井。即“深井”。前部围建院墙、院门。这就形成了闽台古厝最基本形式——三合院式。俗称“一落大厝”。也是闽台古民居中数量最多的类型。闽台地区古厝民居建筑的“一进”称为“一落”。如“三进”则称“三落”。 3. 四合院式是指在三合院的基础上将天井前的院墙、院门改建成大厝。形成前、后二落古厝与左、右两侧榉头的合围形式。二落以上规模古厝才称大厝。 4. “二落带护龙”形式为闽台较富有家庭常用。它是在四合院的外围左、右两侧各围建一列纵向且稍矮的房屋。护龙。。护龙也划分成前、后两部分。各部分均由小厅、房组成。附带一小天井 从而构成了相对独立、封闭的单元居室——小合院。这样就形成了以中央为核心的大合院和四周对称的四个小合院的“四菜一汤”形式。护龙指建于合院外围的左、右两侧。面朝中央合院的连排房间。由多组小厅、房组成。屋顶相对较矮。多为马鞍脊。因形如长龙并围合 .护拥着中央的大厝而得名。典型的“二落带护龙”形式。大厝一般面阔三间或五间。中为厅堂。两侧厢房。前落的厅堂称门厅。为一般会客用。后落的厅堂称正厅。正厅后部有寿屏。设神龛神祖牌位。为祭祖祭神场所。寿屏两侧为甬门。过堂门。。前落正面通常为横向的檐下步口廊和凹寿门 后落正面前部为宽大的檐下廊道。廊道两端开侧门。大厝内部通过前落大厝正面的凹寿门。正门。和护龙正面的过水门。边门。或侧门或后门。大型古厝才有。进出。大厝的内部的联系以檐下廊道为纽带。除中央大合院天井四周的檐廊和步口廊。还有大厝中部与护龙相连通的过水门、过水廊。巷门、角门。。以及护龙檐下贯通前后的步口廊。虽然大合院与护龙之间、护龙各单元之间均建墙 设门或隔以窗墙。形成相对闭合独立。但这种“以中央为主体”、“分住不分家”的建筑布局结构。仍然体现出几千年来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它不仅维系了大家庭的亲缘、血缘关系。保证了各宅院和小家庭起居的私密性。也增强了住宅的安全防卫系数。 5. 富庶的大家族往往建造多护龙式和多院落式的大型古厝。即在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左右两侧增建多达数列的护龙。有的后部加建横向长排屋。后界。。更有由多组带院落的大厝组成。形成数列并排、进深达六落的大规模房群。其纵横交错。形如棋盘。正所谓“大厝九包五。三落百二门”。 二、建材与建造 闽台古厝民居的建材上广泛运用白色花岗岩石、红砖和青斗石。辉绿岩。。古厝中石构件无处不在。从石“埕”。庭院。、天井、石砛、石阶、到“柜台脚”、高腰墙裙、条石墙体。门框窗框、窗台以及柱础、抱鼓石、栏杆。甚至到石制梁柱、石板楼面、石条悬挑楼梯等。闽南地区花岗岩蕴藏丰富。质地优良。以白亮细腻的“泉州白”最为上乘。闽南山体丘陵众多。石料开采便利。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各种建筑。并将石材作为商品货物通过海

莆仙戏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关于对莆仙戏了解程度和保护程度的调查问卷 此问卷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关于人们对莆仙戏发展的了解程度和保护程度,可能会耽误您几分钟,万分感谢你的合作,谢谢!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龄是() A、20岁以下 B、21岁—40岁 C、41岁—60岁 D、60岁以上 3.您对莆仙戏剧的了解程度是() A、非常了解 B、了解一些 C、知道但很少 D、完全不知道 4.您有过观看莆仙戏的经历吗() A、有 B、没有 5.您喜欢莆仙戏吗() A、非常喜欢 B、喜欢 C、不怎么喜欢,偶尔看看 D、完全不喜欢 6.您认为莆仙戏最吸引你的地方是()[多选题] A、表演技巧 B、人物造型 C、唱腔和舞蹈 D、故事情节 E、舞台氛围 F、其它 7.您认为莆仙戏剧发展的现状是() A、非常好,政府扶持力度大 B、还可以,经常可以看到演出 C、形式比较严峻,需大力保护 D、濒临灭绝 8.您觉得当前莆仙戏的主要受众是() A、老年人 B、中青年人 C、儿童 D、戏曲工作者 E、其它 9.您认为政府对莆仙戏的保护如何() A、很重视,保护得很好 B、重视,常规保护

C、不够重视,保护不够 D、几乎不重视,没有保护 10.您认为以下哪些原因可能阻碍到莆仙戏的发展()[多选题] A、剧本老土,不够创新 B、舞台陈旧,造型不够好看 C、演员素养还需提升 D、政府保护力度不够 E、年轻观众的流失 F、未能与新科技相结合 G、其它 11.您认为莆仙戏未来发展的前景如何() A、传统文艺会生生不息,愈加繁荣 B、一般,不会有太大发展 C、发展前景很不乐观,亟需改善 D、其它 12.您认为大学生有必要为保护传统文艺尽自己微薄之力吗() A、很有必要 B、没有太大必要 C、完全没有必要 13、请您为莆仙戏发展提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人:XX 时间:2013年8月10日到25日

走进莆仙戏

学科:地方 课题:走进莆仙戏 学校:荔城区北高中心小学姓名:翁金苍

走进莆仙戏 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下册地方课程 教材分析: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它具有莆田地域文化特色,它是在古代“百戏”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莆仙戏的音乐传统深厚,唱腔丰富。莆仙戏的声腔主要是“兴化腔”,在莆仙这块土地上莆仙戏的流传还是十分广泛的。作为莆田人,对家门口的文化艺术应该有更深入的了门于专门开设了这样一节课,了解家乡戏曲——莆仙戏的课,在莆田这地方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教学设计思路:五年级的学生通过几年地方课程的学习对莆田地域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莆仙戏的认知还仅仅只限于知逢年过节时村里上演的社戏。所以教学中我根据五年级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学习还必须以直观的认知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以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相结合。以感官上的看为主,以说为辅,使学生能够轻松进入课堂。 1、“看莆仙戏”——用学生耳熟能详的莆仙戏的现场视频入手,唤起学生的感官,同时也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他们评头论足。 2、“说莆田戏”——让学生自由发挥,尽可能地说出一些与莆仙戏有关的内容。从戏中人物的服装、脸谱、唱腔到台步,以及村里演戏过程中发生的一些趣事。 3、“解莆仙戏”——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莆仙戏,结合多媒体以及远程教育资源,带领学生观察图片,收集可用信息,了解更多可用资料,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戏剧的热爱。 4、“唱莆仙戏”——这是有点难度的,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让学生也学唱莆仙戏,这完全是凭他们自己看过社戏的记忆来唱的。这样是让他们过过戏瘾。这是有挑战性的。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放开胆子先开唱,起个示范作用。 教学目标:

浅析闽南民间舞蹈的多源性特征——以闽南拍胸舞为例

浅析闽南民间舞蹈的多源性特征——以闽南拍胸舞为例 注:源指多种起源【摘要】闽南民间舞蹈这本身是个宏观性很强的概念。然而,本文将论述的侧重点放在了最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拍胸舞”上。通过细化解析拍胸舞——其起源、其形式特色、其所受影响等等。力求层次分明,语言具有感染力。让阅读者从中切实感悟到闽南文化巨大的独特魅力以及闽南民间舞蹈的多源性特征。【关键词】闽南拍胸舞、民间舞蹈、多源性特征

目录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闽南民间舞蹈源于闽越文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拍胸舞(地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闽南民间舞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闽南民间舞蹈与中原文化的渊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拍胸舞(打七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闽南民间舞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闽南民间舞蹈与海洋文化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拍胸舞(文化蕴意)..........................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闽南民间舞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闽南民间舞蹈受宗教习俗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拍胸舞(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闽南民间舞蹈................................ 错误!未定义书签。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泉州市首届闽南(民俗)知识竞赛题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泉州市首届闽南(民俗)知识竞赛题 一、填空题(共40分) 1、典型的泉州传统民居是官式大厝,也称“皇宫起”。 2、洋楼是沿海侨乡一种中西合壁式民居,俗称番仔楼,以晋江石狮一带为典型。 3、泉州人喜欢饮乌龙茶,泉州又是福建省乌龙茶的主要产地之一,其中以安溪铁观音最为出名,弛誉中外。 4、泉州是著名侨乡。华侨出洋前,须先到公妈厅焚香拜祖辞行,以示尊宗法祖,并祈求祖宗神灵庇佑安全渡洋,在侨居地兴旺发达,俗称““拜公妈””。 5、华侨返归故里,亲友们都闻讯赶来看望,并送鸡、蛋、面线、美酒、猪脚等礼品,甚至设宴为其接风洗尘,俗称“脱草鞋”。 6、本地人习惯把前往南洋谋生称做“过番”,旅居南洋一带的华侨则被称为“番客”。 7、郑和为伊斯兰教徒,在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第五次下西洋时,到泉州圣墓行香,祈求灵圣庇佑。 8、元宵节的节日活动,有舞龙舞狮、踩高跷、放焰火、玩花船等等,但把元宵节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的是“闹花灯”。 9、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泉州人习惯称为“五月节”。 10、泉州民间把农历七月初七这天界定为七娘妈的诞辰,这天要举行庆祝活动,俗称做七娘妈生。 11、闽南七夕,家家户户用糯米制作“糖果”,每粒直径一公分左右,用手指捏压使之两面向内略凹,好似人面上的笑靥(俗称“酒窟”),意思是祝愿织女在与牛郎相会时笑容满面,甜甜蜜蜜。 12、冬至应节食品,各地不一,北方吃混沌,西北一带多吃饺子,江浙一带吃汤圆和麻糍。泉州人则吃“冬节丸”。节日前夕,家家户户要“搓丸”,有红、白两色。

莆仙戏

民间艺术调查论文 音乐学0911 陈莉莉我的家乡是莆田。说起莆田,最家喻户晓的戏曲就是莆仙戏了。 莆仙戏是福建省古老剧种之一,原名撔“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也曾到过马来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等华桥聚居的东南亚国家演出,深受海外华侨的欢迎。莆仙戏是现存中国戏曲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表演艺术最具特色的剧种之一,被戏曲史家称为中国最早成熟的戏曲——宋元南戏的遗响、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形态的“活化石”。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和调查考证,它是在古代“百戏” 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莆仙戏自宋代形成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比已获“联合国世界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剧早了300年左右。新中国成立后,莆仙戏坛涌现出《团圆之后》、《春草闯堂》、《新亭泪》、《秋风辞》、《状元与乞丐》、《鸭子丑小传》等一批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性强的剧目,先后获得“文华奖”、“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等全国性大奖,并8次晋京演出,有3部剧目名登“中国当代十大悲剧”和“中国当代十大喜剧”,在中国剧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清末肇始,莆仙本地文人对莆仙戏历史与学术,渐有注目和重视研究者。但是,由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并组织戏剧界、学术界人士,对莆仙戏剧种全面深入研究探讨,是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近20多年来,莆仙戏剧种的古老性质,及其誉称中国戏曲“活化石”的珍贵价值,越来越为中外学术界广泛瞩目和重视研究,并逐渐得到公认。本地真正有研究的学者固然不多,然而关注或笔谈莆仙戏剧种特殊价值的文人,却非常普遍。因此,市、省、全国,以及港台地区与外国有些报刊上,多少都发表过有关莆仙戏的各类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莆仙戏和前述全国戏曲一样,历史上缺乏正面的史书文献记载,许多学者和普通文人对莆仙戏学术见仁见智,难免存在种种分歧看法。本文所以用“我说莆仙戏……”命题,以“我说”二字为主语,意思是说全篇内容观点都是笔者一己之见,一家之言。 笔者认为,现在我们可以用四句话概括莆仙戏的悠久历史:“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本文大致沿着这四句话,拟用几点的篇幅形式,从莆仙戏的表演手法和它的唱腔艺术、以及它目前的情况,如实地反映莆仙戏历史长河的主要流程,总体艺术的珍贵价值和美学构架特征,以及上世纪50年代以来驰誉中外的辉煌成就。 莆仙戏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莆仙戏的行当沿袭南戏旧规,原来只有生、旦、贴生、则旦、靓妆(净)、末、丑等七个角色,俗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分

我心中的闽南文化1

1103000612 郑佳佳政法6班 闽南旅之文化印象 黑沉沉的天就像要崩塌下来,大雨疯狂地从天而降,淹没了州衙前对联的脸庞。“八闽名胜无双地,四海人文第一邦”。它是被时代的视野逐步忽视的弃儿,但附丽于其中的历史和文化,是绝对不会消失的。这跨越千年的广袤时空,这日渐模糊的沧桑笔迹,印证着以历史名城泉州、厦门、漳州为代表的闽南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历史的卷轴在簇新的时间映射下展现它神秘的姿容:自战国,越族入闽,闽越的生命线开始交织在一起;到了汉代,闽越文化开始有了稚嫩的雏形;至魏晋唐宋,汉人大规模南迁,中原文化给闽南地区注入了生命与活力;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崛起,中外文化的冲击和交流,拉开了闽南文化的新篇章。承续历史,继往开来,海陆文化的兼收并蓄,扬长避短,共同造就了今日独具特色的闽南文化。 茶文化 安溪县的朴实人民崇尚这样的说法:“早上喝碗铁观音,不用医生开药方;晚上喝碗铁观音,一天劳累全扫光;三天连喝铁观音,鸡鸭鱼肉也不香”。或许,茶并没有传颂的那么万能功效,但饮茶的的确确是闽南人生活中的一大享受,“抽啦叭烟,听南音乐,泡功夫茶,其乐无穷。”由于对茶的情有独钟,闽南人民热情好客,入门就泡茶,渐渐形成了一种习惯和文化,而这种茶文化的精髓,就是“和”,闽南人民在这片土地上长期和睦相处,亲如兄弟,收敛奢欲,振作向上,其乐融融。 闽南歌曲文化 安静祥和的漳州,留给了我们一笔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华安、平和的山歌,沙建潭口的亘家渔歌,漳浦、云霄的龙舟古调,韶安的洗佛歌,海城东园的翁姨调,和尚道士的念咒调,以及走唱盲艺人的杂念仔,都是闽南歌曲最原生态最根本的发展形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文化。随着大陆足迹的迈向台湾,闽南歌曲开始了它的辉煌,传遍全国,走出国外。虽然它不如粤语歌曲来的广泛传唱,但是在闽南人心中,它有着不可动摇的无可替代的地位,成为闽南人们永不倒的光辉旗帜和精神支柱。无论我们的闽南游子在多远的地方为生活努力拼搏滚爬,都会用《爱拼才会赢》来激励自己;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一首《浪子的心情》,又如何不让他们热泪盈眶;梦醒之后的现实和无奈,也打倒不了坚强的人民,擦干眼泪,笑对人生,《欢喜就好》。 闽南信仰文化 每逢祈求丰收、保佑的节日,就是民间宗教信仰和风俗活动最盛行的时候。除了闻名海内外的妈祖庙,泉州敬奉广泽尊王饿“凤山寺”,安溪著名祭拜清水祖师的“清水岩”,龙海广为推崇的“保生大帝祠”,东山岛的“关帝庙”等就迎接来无数的善男信女前来烧香祭祀,虔诚祈祷。据统计,民间信仰之繁盛,中国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地区可以与闽南区域相比拟的。无论是酬天敬地,还是祭祀祖先,烧香点烛,杀鸡蒸粿,大宴宾客,都已成为闽南人民共同的风俗和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闽南人民的价值追求和精神发展。

关于“莆仙戏进校园”现状与发展之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216329107.html, 关于“莆仙戏进校园”现状与发展之探究 作者:林季君 来源:《双语学习》2018年第07期 摘要:莆仙戏是我国现存最为古老的剧种之一,是由唐朝百戏以及宋代傀儡戏的基础上 发展而来的。其唱腔、念白和表演技巧具有非常浓厚的地方特色,同时保留了宋元明时期南戏的诸多表演形式和音乐元素。莆仙戏目前有五千多部剧目,大小曲牌一千多首,锣鼓经五百多套,四百多组科介动作。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的莆仙戏具有非常珍贵的艺术价值,其表演形式和音乐形式丰富多彩,并于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簇新的电影院逐渐取代了老旧的戏台,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已经很少能够看到莆仙戏的身影,莆仙戏正在逐渐被人们所遗忘,尤其以青少年儿童为代表的人群正逐渐失去对莆仙戏的兴趣爱好,莆仙戏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正所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何让莆仙戏走进校园,出现在现代都市青少年儿童的视线里成为莆田当地音乐教育事业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莆仙戏;进校园;现状;发展 一、近年来莆仙戏进校园教育取得的成果 为了响应“国家优秀传统文化‘双创’的战略,莆田市教育局也展开了“莆仙戏进校园”活动,将莆仙戏教育带进中小学校园内,在全市已选出了40所学校作为“莆仙戏曲进校园”试点学校,并将莆仙戏曲纳入到小学三、四、五年级的音乐课教学计划中,同时在试点学校建立了莆仙戏表演小组和“十音八乐”演奏队,各试点学校联合举办“莆仙戏合唱比赛” “十音八乐”演奏等比赛,让学生在唱选段、习身段、练乐器中感受到了戏曲的魅力。从2012年至今,试点校的学生们一直活跃在莆田市的各大艺术舞台上,在莆仙戏专家指导的基础上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掀起全市更多的学校学习莆仙戏曲的热情,传承莆仙戏这一文化瑰宝。与此同时,莆田市教育局还编写出版了《莆仙戏剧本、曲谱选编》和《莆仙戏曲进校园乡土教材》两本莆仙戏少儿普及校本教材。 莆田市教育局迄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莆仙戏进校园”唱腔比赛,两届“莆仙戏进校园”十音八乐比赛,很多试点学校都成立了“莆仙戏合唱团”,长期开展莆仙戏第二课堂活动。特别是莆田市荔城区梅峰小学已连续五年在校内“班班有歌声”活动中开展莆仙戏合唱比赛,做到了校内班班播放莆仙戏、人人会唱莆仙戏。在这样的努力下,莆田市的“莆仙戏进校园”推广活动也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2016年的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中,正是来自莆田湄洲第一中心小学的黄佳、郑子墨同学成功地拿下了金奖。这无疑是对近年来的“莆仙戏进校园”活动的一种肯定。同时也对整个莆田的戏曲文化带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传承保护莆仙戏曲和从事莆仙戏教育的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二、现阶段莆仙戏进校园存在的问题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闽南民间舞蹈(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闽南民间舞蹈(四篇)目录: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闽南民间舞蹈一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各国娃娃手拉手二 幼儿园大班环保主题活动:河水变清了三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卡车运货四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闽南民间舞蹈 一 活动准备 拍胸舞的图片资料、视频,《拍胸舞》的动作图谱、表演道具。 活动目标 体验参与舞蹈表演的乐趣。 了解闽南民间舞蹈——《拍胸舞》。 运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跳拍胸舞者的诙谐形象。 活动目标 1.以“学在晋”为题引入活动 提问:我们在晋学会了些什么? 2.完整观看视频 (1)引导语:我们晋还有些什么好玩的,我们再来看一看。 (2)幼儿完整观看视频。 (3)提问:谁知道这是什么舞蹈。 3.结合图片,介绍拍胸舞的由来和特点 (1)提问:人物有什么特征?服饰有什么特别之处? (2)教师小结:服饰、动作特征及舞蹈意义。 4.引导幼儿学习“拍胸舞”的动作 (1)教师示范。 (2)提问:你喜欢哪个有趣、诙谐的动作?视频里的人先拍哪?再拍哪?接着拍哪?最后拍哪?

(3)结合动作图谱,了解拍胸舞的表演顺序。 提问:谁来模仿看看。 提问:你还喜欢哪个动作? 提问:哪个是第一个动作?第二个?第三个?…… 5.幼儿合着音乐节奏大胆自由地表演 引导语:现在我们跟着音乐用我们刚刚学的动作大胆地表演拍胸舞。 6.幼儿分组表演 现在小朋友分小组表演拍胸舞。 7.以踩街形式自然结束

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各国娃娃手 拉手二 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2.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变化和色彩及折叠剪的方法表现各国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准备 1.2―3个外国娃娃或照片。 2.大地球仪一个或世界地图一张, 3.京剧脸谱、有关京剧和中国功夫的音乐磁带、汉字卡片、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手拉手》的中文版音乐磁带。 4.长条纸、水彩笔。 过程 一.介绍中国文化。 ――以“外国小朋友来作客”为由,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通过大家的介绍,让外国小朋友了解中国。 ――鼓励幼儿从汉字、京剧、中国功夫等方面,通过舞蹈、表演、讲解等多种表达方式向外国小朋友作介绍。 二.寻找外国小朋友的家乡。 ――教师出示地球仪或世界地图,通过中国与全球的比较帮助幼儿感知地球很大。 ――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外国小朋友家乡的位置。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软木画传统手工技艺 福建· 福州寿山石雕传统手工技艺 福建· 福州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福建· 福州福州伬艺曲艺 福建· 福州福州评话曲艺 福建· 福州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民间音 省级:疍民渔歌(疍民盘诗)、高湖舞龙灯、传统言永(这两字拚成一字)春拳、“米家船”裱褙技艺、苏苏酱鸭制作技艺、洪塘篦梳制作技艺、民天虾油制作技艺、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壶山林氏中医内科、林氏中医骨科世家、石竹山祈梦习俗等11项上榜。 厦门市第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国家级:厦门漆线雕技艺、答嘴鼓、南音、歌仔戏、高甲戏共5项。省级:厦门蔡氏漆线雕技艺、厦门答嘴鼓、厦门南乐(即南音)、厦门歌仔戏、厦门高甲戏、厦门大道公信仰(即保生大帝信俗)、厦门送王船习俗、厦门中秋博饼共8项。 泉州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 泉州南音泉州市2.泉州北管泉港区3.泉州拍胸舞鲤城区4.梨园戏泉州市5.高甲戏泉州市6.泉州提线木偶戏泉州市7.晋江布袋木偶戏晋江市8.惠安石雕惠安县9.泉州花灯泉州市10.德化瓷烧制技艺德化县11.惠安女服饰惠安县。 泉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美术:永春纸织画;民间音乐:泉州南音、福建北管(泉州北管、泉州闽南什音);民间舞蹈:泉州拍胸舞、泉州踢球舞;戏曲:泉州高甲戏、泉州梨园戏、泉州提线木偶、泉州南派布袋戏、泉州打城戏;民间手工技艺:泉州惠安石雕工艺、泉州花灯、泉州德化瓷工艺、泉州李尧宝刻纸、泉州安溪蓝印花布;消费习俗:惠安女服饰、丰泽虫寻埔女服饰;文化空间:南安英都拔拔灯、石狮蚶江端午海上泼水习俗等。 漳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锦歌、漳州木版年画、漳州木偶头雕刻、漳州东山歌册等、 漳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漳州入选的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东山南音、高山族舞蹈、漳州南词、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工艺、漳州八宝印泥传统制作工艺、东山黄金漆画技艺、东山剪瓷雕工艺、东山宋金枣传统制作工艺、岩溪硅塘祭祀民俗、闽台玉二妈信仰民俗。漳州木版年画、漳浦剪纸、南靖田螺坑客家山歌、南靖四平锣鼓乐、浦南古傩、漳州芗剧、漳州布袋木偶戏、诏安铁枝戏、南靖竹马戏、

走进莆仙戏课程开发

走进莆仙戏课程开发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走进莆仙戏”课程资源开发说明 一、才艺表演 二、课程资源开发简介 1、开发的背景、目的、意义: 莆田是戏曲之乡,莆仙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戏曲在年轻一代的眼里,差不多成了“出土文物”。青少年一代,喜欢的大都是流行音乐、港台明星等,家乡戏曲艺术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振兴家乡戏曲艺术,培养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感,我们就要先激发起青少年对家乡戏的关注和研究兴趣,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与喜爱。同时,戏曲是一种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武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所以也适合综合实践课程开发的理念。 2、如何开发 整个实践活动,我分四个阶段逐步展开: 第一阶段:了解莆仙戏 开展“莆仙戏知多少”主题探究活动,围绕莆仙戏的“历史起源”“剧目种类”“与其他戏曲的区别”“各行当的特点”等主题,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听名家讲座、看经典名段等方式,让学生亲近莆仙戏,了解莆仙戏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查阅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进一步探究活动的热情。 第二阶段:调查莆仙戏 采用调查研究法,开展“莆仙戏的现状与发展”研究。以小组为单位,深入乡村、社区、文化馆及剧团亲身走访,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活动,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写体验日记、撰写研究小报告、设计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分析莆仙戏的现状与危机,宣传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思考讨论莆仙戏发展的可行性建议。借此,提升与人合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升华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第三阶段:学习莆仙戏 本阶段的活动,我力求打破学科之间界线,强化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将活动主题尽可能地向其他学科延伸,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如:聘请戏曲专家或音乐老师教学生学习莆仙戏的基本唱腔和步法身段,尝试后台配乐;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描绘戏剧脸谱,设计制作戏曲人物小手偶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开展“莆仙戏戏文赏析”活动,让莆仙戏散发出浓郁的文学芬芳。……总之,让学生在活动中真切地品味到戏中“文化味”“综合味”,自发产生保护和传承莆仙戏的意识。 第四阶段:展示莆仙戏 策划“莆仙戏进校园”开放周活动,搭建成果展示交流平台,鼓励学生总结收获,将研究成果进行多样化的展示。如:汇编莆仙戏曲资料集,创办手偶及脸谱制作小展厅,举办主题手抄报、举行戏曲表演等。通过学生个性化的展示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友好相处、共同成长的优秀品质,在体验成功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闽南戏剧

闽南:高甲戏介绍 高甲戏流传于泉州、厦门、漳州和台湾省等闽南方言区。以及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它孕育于明末清初。早期称"宋江戏"。老艺师陈坪听其师傅说,明末清初,泉南各地农村,每遇迎神赛会或喜庆节日,村民扮梁山泊英雄好汉。随队伍游行于村里,间或就地作简短表演。以宋江故事为主,又以武打为盛,配以南锣鼓和民间的"红甲吹"、"十音"之数曲调。只有道白少有唱腔,有时还排下"蝴蝶陈"、"田螺陈"等。这种形式的出现,很受村民喜爱,逐渐发展为由儿童组成的业余戏班,演出节目仍为梁山泊故事,群众称之为"宋江仔"。后来又有由成年人扮演的专业戏班出现,称为"宋江戏"。艺术上有了发展提高,唱、做、念、打皆已具全,节目内容也较为丰富。在武打套数中有一部分是吸收挺线木偶的。叫"傀儡打"。多数则是采用民间的"刣狮"。现在高甲戏武打套路中的"冷煎盘"、"大碰场"、"风摆尾"等,即源于此。 明清时期,北方人入闽为官,常带有"家乐"。这些家乐的乐师流入民间后,对宋江戏也有所影响。20世纪50年代从老艺师陈坪口中记录下久已失传的宋江戏音乐,有[论臣职]、[马敌将]、[安可义]、[拿杀]等曲牌,既非南音,亦非民歌,唱腔咬字,均带"官音"。据说就是家乐乐师传与宋江戏艺人的。 宋江戏由于专演宋江故事,剧目内容单调,发展缓慢,逐渐走向衰落。至清中叶(约1820-1840间),在南安县岭兜村,宋江戏艺人与漳州来的竹马戏艺人及一归侨合办一戏班,叫"合兴班",也称"三合兴",突破了专演宋江故事的局限,多演半文半武的剧目,如《困河东》、《斩黄袍》等等,此外还吸收一部分弋阳腔、昆山腔和徽戏的剧目,如《狸猫换太子》等。小戏则多来自"竹马戏",如《管甫送》、《番婆弄》、《搭渡弄》、《妗婆打》、《唐二别》等,随后还演出不少男女情爱题材的"绣房戏",如《杏元思钗》、《秦雪梅思君》等。音乐曲牌大量吸收"南音",部分吸收"锦歌"。表演吸收不少梨园戏的身段科步,如"七步颠"、"灿版行"、"相公摸"等,但却较为活泼夸张,具有自己的特色。后来剧目又向"公案戏"发展,出现了《包公审黄菜叶》、《高奎假王球》等。 "合兴班"在发展过程中。"宋江戏"仍然存在。二者除剧目可以五演外,基本功、表演程式也很近似。当时有一规定:进"合兴班"的艺人,必须能演"桶内戏"(即"宋江戏"的剧目),才能入班演"桶外戏"(即"合兴班"的幕表戏)。继"合兴班"之后,又有"三合和"、"福庆兴"、"金香春"等戏班出现。清末"合兴班"与"宋江戏"逐渐合流,始称"高甲戏"。 清代末叶,高甲戏已非常兴盛,晋江、南安两县就有上百个戏班。光绪二十八年(1902)前后,京戏传入闽南后,高甲戏深受影响,武打套路、锣鼓经不少是吸收京戏的,但有所改造,使之溶化在自己的风格中,仍碟有高甲戏特色。这一时期,剧目发展很快,一部分是吸收京剧的,如《屯土山》、《古城会》等三国戏。而大量是取材于章回小说和民间传说而加以改编。其中不少是连台本戏,演出剧目约有600多本,但大多属幕表戏。 高甲戏自清末以后,发展非常迅速,一是善于吸收外来剧种的艺术养份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