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的培养

厌氧菌的培养
厌氧菌的培养

厌氧菌的培养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多是植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该法用于厌氧不严格的厌氧菌的

培养,简单。如有梭状芽孢杆菌。

7.疱肉培养基:本身就是一个不需特殊设备的厌氧培养法。疱肉和肉汤装入大试管,液面封凡士林,造成无氧环境。

厌氧培养方法

厌氧性细菌的分离培养法 厌氧菌需有较低的氧化—还原势能才能生长 (例如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需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至 0.11V 时才开始生长 ),在有氧的环境下,培养基的氧化—还原电势较高,不适于厌 氧菌的生长。为使培养基降低势,降低培养环境的氧压是十分必要的。现有的厌氧培养法甚多,主要有生物学,化学和物理学 3 种方法,可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情况而选用。 1.生物学方法 培养基中含有植物组织 (如马铃薯、燕麦、发芽谷物等 )或动物组织 (新鲜无菌的小片组织或 加热杀菌的肌肉、心、脑等 ) ,由于组织的呼吸作用或组织中的可氧化物质氧化而消耗氧 气(如肌肉或脑组织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能消耗氧气,碎肉培养基的应用,就是根据这 个原理 ),组织中所含的还原性化合物如谷胱甘肽也可以使氧化—还原电势下降。 另外,将厌氧菌与需氧菌共同培养在一个平皿内,利用需氧菌的生长将氧消耗后,使 厌氧菌能生长。其方法是将培养皿的一半接种吸收氧气能力强的需氧菌(如枯草杆菌 ),另一半接种厌氧菌,接种后将平皿倒扣在一块玻璃板上,并用石蜡密封,置37恒温箱中培养2~3d 后,即可观察到需氧菌和厌氧菌均先后生长。 2.化学方法 利用还原作用强的化学物质,将环境或培养基内的氧气吸收,或用还原氧化型物质,降低氧化—还原电势。 此法系用连二亚硫酸纳 (Sodium hydrosulphite) 和碳酸钠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其反应式如 下: Na2S204 十Na2C03十O2 一→ Na2SO4十Na2SO3 十C02 取一有盖的玻璃罐,罐底垫一薄层棉花,将接种好的平皿重叠正放于罐内 (如系液体培养基,则 直立于罐内 ),最上端保留可容纳 1~2 个平皿的空间 (视玻罐的体积而定 ),按玻罐的体积每 1000cm3 空间用连二亚硫酸纳及碳酸钠各 30g,在纸上混匀后,盛于上面的空平皿中,加水少许使 混合物潮湿,但不可过湿,以免罐内水分过多。若用无盖玻罐,则可将平皿重叠正放在浅底容器上,以无盖玻罐罩于皿上,罐口周围用胶泥或水银封闭 (如图1-5 )。 (2)焦性没食子酸法 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溶液中能吸收大重氧气,同时由淡棕变为深棕色的焦性没食橙(Purpurgallin) 。每 l00cm3 空间用焦性没食子酸1g 及 10%氢氧化纳或氢氧化钾l0ml ,其具体方法主要有下列几种: 1)单个培养皿法: 将厌氧菌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取方形玻璃板一块,中央置纱布或棉花或重叠滤纸一片,在 其上放焦性没食子酸 0.2g 及 10% NaOH 溶液 0.5mL 。迅速拿去皿盖,将培养皿倒置于其上,周围 以融化石蜡或胶泥密封。将此玻璃板连同培养皿放人 37C 温箱培养 24~48h 后,取出观察。 2) Buchner 氏试管法: 取一大试管,在管底放焦性没食子酸0.5g 及玻璃珠数个或放一螺旋状铅丝。将已接种的培养管 放人大试管中,迅速加入 20% NaOH 溶液 0.5ml,立即将管口用橡皮塞塞紧,必要时周围封以石 蜡, 37 培养 24~48h 后观察 (图1-6 )。 3)玻罐或干燥器法: 置适量焦性没食子酸于一干燥器或玻罐的隔板下面,将培养皿或试管置于隔板上,并在玻 罐内置美蓝指示剂一管,从罐侧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放于罐底,将焦性没食子酸用纸或纱布包好, 用线系住,暂勿与氢氧化钠接触,待一切准备好后.将线放下,使焦性没食子酸落人氢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录入时间:2006/6/24 8:36:41 来源:海博生物技术部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多是植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该法用于厌氧不严格的厌氧菌的培养,简单。如有梭状芽孢杆菌。

关于厌氧菌培养方法的探讨

关于厌氧菌培养方法的探讨 啤酒有害菌是纯生啤酒生产中微生物检验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如何对啤酒进行有效的厌氧菌(即有害菌)检测意义重大。影响厌氧菌检验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否达到厌氧菌培养所需的厌氧环境。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厌氧培养箱法培养厌氧菌进行初步探讨 1 常见的厌氧菌培养方法 1.1 最古老的方法:蜡烛耗氧法此法利用蜡烛燃烧消耗封闭容器里的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在封闭容器内形成厌氧环境。此法产生的厌氧环境很难得到保证,培养过程不方便操作。1.2 置换法 通过真空泵使二氧化碳气体从厌氧罐底部进入,二氧化碳比重比氧气大,迫使氧气上浮,随着二氧化碳气体的逐渐充满氧气从顶部排出,在厌氧罐里形成厌氧环境。使用此方法,成本较低+佩操作繁琐,厌氧程度不能得到有效保证。 1.3 厌氧盒,罐法 厌氧盒,罐法是利用吸氧剂把厌氧盒,罐中的氧气吸收,使其达到无氧状态。由于厌氧盒容量一般较小,此法厌氧环境能够保证,但不能满足大生产需要;另吸氧剂成本较高。 1.4 厌氧培养箱法 通过真空泵先将箱内氧气抽出,充人氮气和混合气,使箱内形成厌氧环境。此厌氧环境在正静隋况下可一直保持。每次使用时只需置换过渡间的空气,实现与培养箱内的互通,进行样品的放置或取出等操作。 2 厌氧培养箱法简单介绍 2.1 初始厌氧环境的形成 为了严格保证厌氧环境,一般采取20次抽真空和充N2过程进行初始化。 2.2 样品放置的步骤 在样品放置过程中.可以采用三次抽真空,两次N2清洗交替进行,使厌氧培养箱内的氧气含量低于l%。在厌氧菌培养过程中,适当保持培养箱内的厌氧气体压力,使形成轻微正压,以保证厌氧环境。 2.3 使用要点

厌氧菌培养方法、结核杆菌生长现象观察、抗酸染色

实验七厌氧菌培养方法、结核杆菌生长现象观察、抗酸染色 厌氧菌是自然界中分布广泛、性能独特的一类微生物, 专性厌氧菌因其细胞内缺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或过氧化物酶,因此无法消除机体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有毒产物——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故这类微生物极易受氧毒害。专性厌氧微生物即使短暂地把它暴露于空气中,也会引起损伤致死。因此对它们进行分离、培养和研究时,就必须有一套相应的培养分离方法。 目的要求 1、了解厌氧菌培养常用方法:疱肉培养法、焦性没食子酸法、厌氧罐法、厌氧箱法、厌氧培养袋法等。 2、掌握结核杆菌的形态特点,熟悉结核杆菌的培养特性。 3、掌握抗酸染色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4、了解结核杆菌标本的采集、培养前处理及制片。 材料 疱肉培养基、厌氧罐、厌氧箱、厌氧培养袋、焦性没食子酸、NaOH、脱脂棉等 内容与方法 厌氧菌培养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总之为厌氧菌培养形成一种无氧环境) 1. 厌氧罐法: 厌氧产气袋加入水后会产生氢气和二氧化碳,氢气在厌氧催化剂(冷触酶钯粒钯粒由粉红色变成浅兰色而失效,160℃2h,即可恢

复其活力而重复使用)的作用下,与氧结合生成水,可在30分钟内将氧含量降至1%以下。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厌氧菌的生长。罐内放有煮沸去氧的美兰指示剂一管。 [每次要新鲜配制,在试管内将亚甲蓝(0.5%亚甲蓝3 ml加水至100 ml)、6%葡萄糖和氢氧化钠(1/10 mol/L NaOH 6 ml加水至100 ml)3种溶液等量混合并煮沸还原至无色,立即将指示剂管放入预先装好培养物的罐内。如果能在孵育的整个过程中维持厌氧条件,则指示剂溶液将无色,否则指示剂则变色。亚甲蓝有氧为蓝色,无氧为无色。] 亚甲蓝作为一种氧化还原指示剂。 2.焦性没食子酸法: 焦性没食子酸+NaOH→焦性没食子橙(黑、褐色)[吸收游离的氧气]。培养皿法用培养皿盖,铺上一薄层灭菌脱脂棉,将1g焦性没食子酸放于其上。用肉膏蛋白陈琼脂培养基倒平板,待凝固稍干燥后,在平板上一半划线接种巴氏芽孢梭菌,下一半划线接种荧光假单胞菌,并在皿底用记号笔作好标记。滴加10%NaOH溶液约0.5ml于焦性没食子酸上,切勿使溶液溢出棉花,立即将已接种的平板覆盖于玻璃板上或培养皿盖上,必须将脱脂棉全部罩住,焦性没食子酸反应物切勿与培养基表面接触,以溶化的石蜡密封皿底与玻璃板或皿盖的接触处。置37℃温箱培养24~48h。 3.厌氧培养箱法: 由厌氧环境操作箱、恒温培养箱、高度真空传递箱等组成,能任意输入所需气体,准确调节流量,以满足厌氧菌生长需要。

降低NO和培养厌氧菌的几种方法

降低N O3和培养厌氧菌的几种方法 (注:相关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冒犯作者之处还望告知并谅解。)养虾可以说是淡水水族养殖里的最高境界之一,如果你能养好虾,养别的水族生物应该都不会遇到太多难题,而且养虾需要对整个水体的生态环境都有了解才能养的好. 养虾第一步就是建立硝化系统,其实大家不管用滤筒,滴流过滤还是上过滤水妖精,有足够的滤材够硝化细菌生殖并且有足够的耐心(通常建立好的硝化系统需要1个月左右)等待硝化细菌繁殖,建立硝化系统应该都不是难题. 难的是硝化系统建立以后,虾子每日吃喝拉撒,硝化细菌分解这些有机物剩下的NO3却很难除掉,NO3在自然界中是厌氧菌来分解的,自然界中的厌氧菌是藏在厚厚的河沙和淤泥的底层,因为与氧气隔绝形成厌氧区,厌氧菌就会在这里大量繁殖,分解NO3释放出氮气和氧气,可是厌氧菌在水族箱中很难培养出来,尤其养虾来说,底土铺太厚时间长了容易败坏.如果NO3堆积过多,常见的结果是母虾踢卵,小虾成活率低等 要创造一个绝对的厌氧环境,本人总结下来有几个办法可以实现厌氧菌的培养. 1、每周定期换水,换1/3,可以有效降低NO3,好处是简单,缺点是对于水质比较硬的地区,换水成本太高,需要用RO软水机或者桶装RO水来换. 不换水的方法如下:? 2、买一根50米长的水管,一端接在潜水泵,一端放到虾缸中.让水流经过50米的水管流回虾缸,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氧气消耗大部分,在水管的后半段就可以培养出厌氧区,厌氧菌就会繁殖,他们就会把NO3分解掉,回到缸子中的水NO3会接近与0.注意问题:如果50米管子过细,时间长了可能会阻塞,管子要用深色的,不能用透明的,因为厌氧菌需要不能见光.入水口管子最好抬高,离水面有5公分以上的距离,以免反硝化作用不彻底产生硫化氢毁掉虾缸(这个方法我没有试过,大家有心的可以试试,曾经有网友发帖说过效果还不错) 3、台湾KU大发明的三串滤筒法: 台湾KU大曾经有发明过一个三串滤筒法,原理是前两个滤筒放满培菌滤材,让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因为硝化细菌进行硝化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水流流经前两个滤筒到第三个滤筒的时候氧气消耗差不多了,在第三个滤筒营造出厌氧区,用来培养厌氧菌。 好处是:因为滤筒水流速度较快,流到第三个滤筒时仍然速度不减,不会因为脱氮作用不彻底产生硫化氢 不足的地方: 第一、滤筒的容积要足够大,这个足够大是一个很虚的概念,这个要和你的缸子的容积大小匹配,比如说我用三个AT-3338带一个一米的缸子.对于一个60的缸子可能三个3338有点大,但是对于一个1米5的缸子可能3338又不够--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具体大小要在实际应用中总结, 二、是取决于滤材,如果有足够的空间没有好的滤材也不行,如果滤材不好培菌效果有限也无法在滤筒里产生足够的硝化细菌,我用的是伊罕的石英球和陶瓷环.但是具体滤材要多少,这个KU大也没有给答案,因为大家具体应用的缸的尺寸和环境各异,没有办法统一三,跟虾口的数量有关,这个应该很好理解,虾越多产生的废物越多,硝化作用下来的NO3也就越多. 四,NO3是厌氧菌-脱氮菌在无氧条件下通过脱氮作用将NO3分解成氮气和氧气,但是如果在绝对无氧的环境下,脱氮菌就会开始以硫化物为食产生硫化氢,硫化氢就会毁掉虾缸,三串滤筒的好处是水流速度快到最后一个滤筒也能带去少量氧气和足够的NO3源,所以不至于产生硫化氢,但是不好的地方是你也不知道他具体会带多少氧气进到第三个滤筒,如果带的太多了第三个滤筒仍然是硝化菌的天下,进行的还是硝化作用.第三个滤筒仍然会成为又一个硝化菌的培菌桶.或者是在第三个滤筒里形成的厌氧区域很小,不足以处理大量的NO3.

厌氧培养

厌氧培养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多是植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该法用于厌氧不严格的厌氧菌的培养,简单。如有梭状芽孢杆菌。 7.疱肉培养基:本身就是一个不需特殊设备的厌氧培养法。疱肉和肉汤装入大试管,液面封凡士林,造成无氧环境。

微生物的接种、分离纯化与培养方法

微生物的接种、分离纯化与培养方法 实验目的:学习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学习接种方法;学习常用的分离、纯化菌种的方法。实验内容: 一、接种 将微生物接到适于它生长繁殖的人工培养基上或活的生物体内的过程叫做接种。1、接种工具和方法 在实验室或工厂实践中,用得最多的接种工具是接种环、接种针。由于接种要求或方法的不同,接种针的针尖部常做成不同的形状,有刀形、耙形等之分。有时滴管、吸管也可作为接种工具进行液体接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要将菌液均匀涂布时,需要用到涂布棒。(图3-3) 图3-3接种和分离工具 1.接种针 2.接种环 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 6.接种圈 7.接种锄 8.小解剖刀 常用的接种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划线接种这是最常用的接种方法。即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作来回直线形的移动,就可达到接种的作用。常用的接种工具有接种环,接种针等。在斜面接种和平板划线中就常用此法。2)三点接种在研究霉菌形态时常用此法。此法即把少量的微生物接种在平板表面上,成等边三角形的三点,让它各自独立形成菌落后,来观察、研究它们的形态。除三点外,也有一点或多点进行接种的。 3)穿刺接种在保藏厌氧菌种或研究微生物的动力时常采用此法。做穿刺接种时,用的接种工具是接种针。用的培养基一般是半固体培养基。它的做法是:用接种针蘸取少量的菌种,沿半固体培养基中心向管底作直线穿刺,如某细菌具有鞭毛而能运动,则在穿刺线周围能够生长。 4)浇混接种该法是将待接的微生物先放入培养皿中,然后再倒入冷却至45° C左右的固体培养基,迅速轻轻摇匀,这样菌液就达到稀释的目的。待平板凝固之后,置合适温度下培养,就可长出单个的微生物菌落。 5)涂布接种与浇混接种略有不同,就是先倒好平板,让其凝固,然后再将菌液倒入平板上面,迅速用涂布棒在表面作来回左右的涂布,让菌液均匀分布,就可长出单个的微生物的菌落。 6)液体接种从固体培养基中将菌洗下,倒入液体培养基中,或者从液体培养物中,用移液管将菌液接至液体培养基中,或从液体培养物中将菌液移至固体培养基中,都可称为液体接种。

院感细菌培养操作

1.目的: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较集中,抵抗力低的人群密集的地方,加之化疗、放疗等手段的采用,影响病人免疫机能下降,大量使用抗生素,引起耐药菌株增多,菌群失调,以及先进医疗仪器广泛应用等原因,增加消毒灭菌的难度,致使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疗实践的严重障碍,直接影响医疗效果。进一步规范院内感染监测标本的程序,更好、更快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 2.设备、试剂与材料 VITEK 2 compact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VITEK 32鉴定药敏分析系统 美国FORMAⅡ级生物安全柜 显微镜 酒精灯 接种环 恒温培养箱 各种培养基 革兰氏染色液 触酶试剂 氧化酶试剂 移液器 无菌吸嘴 3.院感标本采集 3.1空气的采样 3.1.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与进行医疗活动之前期间采样。 3.1.2采样高度与地面垂直高度80-150CM。 3.1.3布点方法室内面积<30m2,设一条对角线上取三点,即中心一点,两端各距墙1m 处各取一点;室内面积>30m2,设东、西、南、北、中5点,其中东、西、南、北点均距墙1m。 3.1.4采样方法用9cm直径普通营养琼脂平板在采样点暴露5min后送检。

3.2.1采样时间选择消毒处理后4小时内进行采样。 3.2.2采样面积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则取100cm2。3.2.3采样方法用5×5 cm2的标准来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无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连续采样1-4个规格板面积,剪支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10ml采样液的试管中送检。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的方法采样。3.3医护人员手采样 3.3.1采样时间在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前进行采样。 3.3.2采样面积及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将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一枝在双手指曲面从指跟到指端来回涂擦各两次(一只手涂擦面积30 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采样液的试管内送检。采样面积按平方厘米(cm2)计算。 3.4医疗用品采样 3.4.1采样时间在消毒或灭菌处理后,存放有效期内采样。 3.4.2采样方法右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医疗用品,如输液(血)器、注射器和注射针等,取其中的一部分放培养液中培养。对不能用破坏性方法取样的特殊医疗用品,可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在被检物体表面涂抹采样,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被采表面≥100cm2,取100cm2。 3.5使用中消毒剂的采集 3.5.1采样时间采取使用中的消毒剂。 3.5.2采样方法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ml被检样品,加入10ml稀释液混匀。(对于醇类与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灭菌生长盐水;对于含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硫代硫酸钠;对于洗必泰、季铵盐类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3%(w/v)吐温80和%卵磷脂;对于醛类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甘氨酸;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消毒剂,需在灭菌生理盐水中加入3%(w/v)吐温80,以中和被检样液的残效作用。)

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

细菌分离培养及移植 在细菌学诊断中,分离培养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分离培养的目的主要是在含多种细菌的病料或培养物中挑选出某种细菌。在分离培养时应注意:选择适合于所分离细菌生长的培养基、培养温度、气体条件等。同时应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进行实验,并做好标记。 [目的要求] (1)掌握细菌分离培养的基本要领和方法。 (2)掌握厌氧菌培养的原理及其方法。 [实验材料] 菌种:大肠杆菌斜面、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养肉汤等。 器械:剪刀、记号笔(以上小组共用)。 培养基:普通肉汤和普通琼脂斜面、普通琼脂和鲜血琼脂平板、酒精灯、接种环(以上每人一套)。 [需氧性细菌分离培养法] 1.划线分离培养法此法为常用的细菌分离培养法。平板划线培养的方法甚多,可按各人的习惯选择应用,其目的都是达到使被检材料适当的稀释,以求获得独立单在的菌落,防止发育成菌苔,以致不易鉴别其菌落性状。划线培养时须注意以下几点:

(1)左手持皿,用左手的拇指、食指及 中指将皿盖揭开呈20。左右的角度(角度愈小愈好,以免空气中的细菌进入皿中将培养基污染)。 (2)右手持接种环,从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培养肉汤中取少许材料涂布于培养基边缘,然后将接种环上多余的材料在火焰中烧毁,待接种环冷却后,再与所涂材料的地方轻轻接触,开始划线,方法如图(5-l)。 (3)划线前先将接种环稍稍弯曲,这样易和平皿内琼脂面平行,不致划破培养基。 (4)划线中不宜过多地重复旧线,以免形成菌苔。 (5)接种完毕,在皿底上作好菌名、日期和接种者等标记,平皿倒扣,置37℃培养。 2.纯培养的获得与移植法将划线分离培养37℃24h的平板从温箱取出,挑取单个菌落,经染色镜检,证明不含杂菌,此时用接种环挑取单个菌落,移植于琼脂斜面培养,得到的培养物,即为纯培养物,再作其他各项试验检查和致病性试验等。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降低NO3和培养厌氧菌的几种方法

降低NO3和培养厌氧菌的几种方法 (注:相关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如有冒犯作者之处还望告知并谅解。) 养虾可以说是淡水水族养殖里的最高境界之一,如果你能养好虾,养别的水族生物应该都不会遇到太多难题,而且养虾需要对整个水体的生态环境都有了解 才能养的好. 养虾第一步就是建立硝化系统,其实大家不管用滤筒,滴流过滤还是上过滤水妖精,有足够的滤材够硝化细菌生殖并且有足够的耐心(通常建立好的硝化系统需要1个月左右)等待硝化细菌繁殖,建立硝化系统应该都不是难题. 难的是硝化系统建立以后,虾子每日吃喝拉撒,硝化细菌分解这些有机物剩下的NO3却很难除掉,NO3在自然界中是厌氧菌来分解的,自然界中的厌氧菌是藏在厚厚的河沙和淤泥的底层,因为与氧气隔绝形成厌氧区,厌氧菌就会在这里大量繁殖,分解NO3释放出氮气和氧气,可是厌氧菌在水族箱中很难培养出来,尤其 养虾来说,底土铺太厚时间长了容易败坏.如果NO3堆积过多,常见的结果是母虾 踢卵,小虾成活率低等 要创造一个绝对的厌氧环境,本人总结下来有几个办法可以实现厌氧菌的培 养. 1、每周定期换水,换1/3,可以有效降低NO3,好处是简单,缺点是对于水质比 较硬的地区,换水成本太高,需要用RO软水机或者桶装RO水来换. 不换水的方法如下:

2、买一根50米长的水管,一端接在潜水泵,一端放到虾缸中.让水流经过50 米的水管流回虾缸,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氧气消耗大部分,在水管的后半段就可 以培养出厌氧区,厌氧菌就会繁殖,他们就会把NO3分解掉,回到缸子中的水NO3 会接近与0.注意问题:如果50米管子过细,时间长了可能会阻塞,管子要用深色的, 不能用透明的,因为厌氧菌需要不能见光 .入水口管子最好抬高,离水面有5公分 以上的距离,以免反硝化作用不彻底产生硫化氢毁掉虾缸(这个方法我没有试过,大家有心的可以试试,曾经有网友发帖说过效果还不错) 3、台湾KU大发明的三串滤筒法: 台湾KU大曾经有发明过一个三串滤筒法,原理是前两个滤筒放满培菌滤 材,让硝化细菌大量繁殖,因为硝化细菌进行硝化作用需要消耗氧气,水流流经前两个滤筒到第 三个滤筒的时候氧气消耗差不多了,在第三个滤筒营造出厌氧区,用 来培养厌氧菌。 好处是:因为滤筒水流速度较快,流到第三个滤筒时仍然速度不减,不会因为脱氮作用不彻底产生硫化氢 不足的地方: 第一、滤筒的容积要足够大,这个足够大是一个很虚的概念,这个要和你的缸子的容积大小匹配,比如说我用三个AT-3338带一个一米的缸子.对于一个60的 缸子可能三个3338有点大,但是对于一个1米5的缸子可能3338又不够--这里只是举个例子具 体大小要在实际应用中总结, 二、是取决于滤材,如果有足够的空间没有好的滤材也不行,如果滤材不好培菌效果有限 也无法在滤筒里产生足够的硝化细菌,我用的是伊罕的石英球和陶瓷环.但是具体滤材要多少, 这个KU大也没有给答案,因为大家具体应用的缸的尺寸

(完整版)细菌培养技术

第二节细菌培养检测技术 节概述 细菌的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实验中基本技术之一。大多数细菌均可用人工方法培养,只有将细菌培养出来才能对它进行研究和鉴定 知识点导航 一.培养基的种类 培养基(culture medium)是细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人工制品。适宜的培养基 能使细菌在体外迅速生长繁殖,便于对细菌进行分离和鉴别。可分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 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菌用培养基和特殊培养基。 (一)基础培养基 只含有细菌生长所需的最基本营养成分,应用最广泛,为制备多种培养基的基础,常见的有肉 汤培养基、琼脂培养基。 (二)营养培养基 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葡萄糖、血液、血清、腹水或酵母浸膏等有机物,可供营养要求较高的细 菌生长需要或增菌用。如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基中添加鸡蛋、马铃薯、甘油等。 (三)选择培养基 利用不同种类细菌对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而制成,使分离菌大量繁殖而抑制其它细菌生长的 培养基。培养基中含有的抑制剂能抑制非目的菌生长或使其生长不佳,有利于目的菌的检出和识别 。选择培养基多为固体平板,用于从标本中分离某些特定的细菌。 (四)鉴别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有某些特定成分,如糖、醇类和指示剂等,用于检查细菌的各种生化反应,以资鉴 别和鉴定细菌。 (五)厌氧菌用培养基 专性厌氧菌须在无氧条件下才能生长,故需在培养基中加入半胱氨酸、硫乙醇酸钠等还原剂,降低培养基中氧化还原电势,并应与外界空气隔绝,使培养基本身为无氧的环境。 (六)特殊培养基 为某些需要在特殊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菌培养之用。如高渗盐增菌培养基、高渗糖增菌培养基、改良Kagan氏培养基等。 二.培养基的制备 制备一般培养基的主要过程基本相似,包括调配、溶化、调整pH、过滤、分装、灭菌及检定和 保存。 三.细菌检验室的注意事项及无菌技术

厌氧微生物培养技术的目的和原理

厌氧微生物培养技术的目的和原理 关键词:焦性没食子酸碳酸氢钠柠檬酸氯化锌亚甲蓝氮气标准气体标准溶液北京标准物质网 对简单,可用于那些对厌氧要求相对较低的一般厌氧菌的培养,如碱性焦性没食子酸法、厌氧罐培养法、庖肉培养基法等。本实验将主要介绍这三种,它们都属于最基本也是最常用的厌氧微生物培养技术。其中有些厌氧微生物要求高的培养研究,对实验仪器也有较高的要求,如主要用于严格厌氧菌分离和培养的亨盖特技术、厌氧培养箱(手套箱)法等。厌氧培养箱已逐渐普及,本实验也作简要介绍。 1.碱性焦性没食子酸法 焦性没食子酸与碱溶液(NaOH、Na 2CO 3 或NaHCO 3 )作用后形成易被氧化的碱性 没食子盐,能通过氧化作用而形成黑、褐色的焦性没食子橙从而除掉密封容器中 的氧。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特殊及昂贵的设备,操作简单,适用于任何可密封的容器,可迅速建立厌氧环境,适用于前期实验性探索研究;而其缺点是在氧化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一氧化碳,对某些厌氧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同时,NaOH 的存在会吸收掉密闭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对某些厌氧菌的生长不利。用NaHCO 3 。代替NaOH,可部分克服二氧化碳被吸收问题,但却又会导致吸氧速率的降低。当然,大批量厌氧培养需消耗大量实验药品,并产生大量废液,可能引起环境污染。 2.厌氧罐培养法 利用一定方法在密闭的厌氧罐中生成一定量的氢气,而经过处理的钯或铂可作为催化剂催化氢与氧化合形成水,从而除掉罐中的氧而造成厌氧环境。由于适 量的CO 2 (2%~10%)对大多数的厌氧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在进行厌氧菌的分离 时可提高检Ⅲ率,所以一般在供氢的同时还向罐内供给一定的CO 2。厌氧罐中H 2 及CO 2 的生成可采用钢瓶灌注的外源法,但更方便的是利用各种化学反应在罐中 自行生成的内源法,例如,镁与氯化锌遇水后发生反应产生氢气,碳酸氢钠加柠 檬酸水后产生CO 2: Mg+ZnCl 2+2H 2 O→MgCl 2 +Zn(OH) 2 +H 2 ↑ C 6H 8 O 7 +3NaHCO 3 →Na 3 (C 6 H 5 O 7 )+3H 2 O+3CO 2 ↑

厌氧细菌的培养

厌氧细菌的培养 厌氧菌的培养方法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无氧的环境。通常用培养基中加入还原剂,或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Bio-bag)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有硼氢化钠的碳酸氢钠固体以及5%柠檬酸安瓿)、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 3.厌氧手套箱(Anaerobie glove box)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H2,CO2,N2)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箱内保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多是植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该法用于厌氧不严格的厌氧菌的培

实验十二 厌氧性细菌(1稿)

实验十二厌氧性细菌(厌氧培养方法)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bacteria)是一大群必须在无氧或低氧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一般情况下,这类细菌在无氧条件下比在有氧环境中生长好,不能在空气(氧气浓度大于18%)和(或)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0%以下的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这类细菌缺乏完整的代谢酶体系,其能量代谢多以无氧发酵的方式进行。它能引起人体不同部位的感染,包括阑尾炎、胆囊炎、中耳炎、口腔感染、心内膜炎、子宫内膜炎、脑脓肿、心肌坏死、骨髓炎、腹膜炎、脓胸、输卵管炎、脓毒性关节炎、肝脓肿、鼻窦炎、肠道手术或创伤后伤口感染、盆腔炎以及菌血症等。(一)无芽胞厌氧菌主要种类及生物学性状 无芽胞厌氧菌共有23个属,与人类疾病相关的主要有10个属。 1.革兰阴性厌氧杆菌有8个属,类杆菌属中的脆弱类杆菌最为重要。形态呈多形性,有荚膜。除类杆菌在培养基上生长迅速外,其余均生长缓慢。 2.革兰阴性厌氧菌有3个属,其中以韦荣菌属最重要。为咽喉部主要厌氧菌,但在临床厌氧菌分离标本中,分离率小于1%,且为混合感染菌之一。其他革兰阴性球菌极少分离到。 3.革兰阳性厌氧菌有5个属,其中有临床意义的是消化链球菌属,主要寄居在阴道。本菌属细菌生长缓慢,培养需5~7天。 4.革兰阳性厌氧杆菌有7个属,其中以下列3个属为主: (1)丙酸杆菌属:小杆菌,无鞭毛,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需要2~5天,与人类有关的有3个种,以痤疮丙酸杆菌最为常见。 (2)双歧杆菌:呈多形性,有分枝,无动力,严格厌氧,耐酸。29个种中有10个种与人类有关,其中只有齿双歧杆菌与龋齿和牙周炎有关。其他种极少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到。 (3)优杆菌属:单一形态或多形态,动力不定,严格厌氧,生化反应活泼,生长缓慢,常需培养7天,最常见的是迟钝优杆菌。 (二)微生物学检查 要从感染灶深部采取标本。最好是切取感染灶组织或活检标本,立即送检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1.直接涂片镜检:将采集的标本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观察细菌形态、染色及菌量,为进一步培养以及初步诊断提供依据。 2.分离培养与鉴定:分离培养是鉴定无芽胞厌氧菌感染的关键步骤。标本应立即接种相应的培养基,最常用的培养基是以牛心脑浸液为基础的血平板。置37℃厌氧培养2~3天,如无菌生长,继续培养1周。如有菌生长则进一步利用有氧和无氧环境分别传代培养,证实为专性厌氧菌后,再经生化反应进行鉴定。 厌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以及人和动物的体内,具有以下特点: 1、种类繁多,分类方法多。 (1)按照形态厌氧性细菌分为芽胞厌氧菌和无芽胞厌氧菌两大类。芽胞厌氧菌只有一个菌属,即梭状芽胞杆菌属,共有100多个种;无芽胞厌氧菌有40多个菌属,300多个种和亚种。 (2)根据对O?的耐受程度,可将厌氧菌分为3大类:(1)对氧极端敏感的厌氧菌:代表菌种为月形单胞菌。这类细菌对厌氧条件要求很高,在空气中暴露10min即死亡,临床上很难分离出;(2)中度厌氧菌:代表菌种为脆弱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等临床分离常见的厌氧菌。它们在空气中暴露60~90min或在脓汁抽出72h后仍然能分离出来;(3)耐氧厌氧菌:代表菌种为溶组织梭菌。这类细菌不能利用氧,在无氧条件下生长好,而在有氧条件下生长不佳。也有按照其对氧的耐受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等。专性厌氧菌(Obligate anaerobe),是指在无氧的环境中才能生长繁殖的细菌。此类细菌缺乏完善的呼吸酶系统,只能进行无氧发酵,不但不能利用分子氧,而且游离氧对其还有毒性作用。如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产生荚膜杆菌等。只能在没有游离氧存在的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甲烷菌即属此类细菌。人们利用甲烷菌等产生沼气,利用厌氧菌处理各种有机废物和废水。

厌氧菌的采集、送检、培养、分离鉴定及注意事项

厌氧菌在有氧的情况下不能生长。要培养厌氧菌,必须创造一个 环境中的游离氧,以降低氧化还原电势。如疱肉培养基、硫基乙酸钠培养基,牛心脑浸液培养基等。常用的厌氧培养方法有许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厌氧缸法:接种好标本的平板或液体培养基试管,可放入厌氧缸内培养,厌氧缸是普通的干燥缸,用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缸内造成厌氧环境,从而将厌氧菌培养出来。 2.厌氧袋:即在塑料袋内造成厌氧环境来培养厌氧菌。塑料袋透明而不透气,内装气体发生管、美兰指示剂管、钯催化剂管、干燥剂。放入已接种好的平板后,尽量挤出袋内空气,然后密封袋口。先折断气体发生管,后折断美兰指示剂管,命名袋内在半小时内造成无气环境。如不突变表示袋内已达厌氧状态,可以孵育(较为推荐)。 3.厌氧手套箱: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公认的培养厌氧菌最佳仪器之一。它是一个密闭的大型金属箱,箱的前面有一个有机玻璃做的透明面板,板上装有两个手套,可通过手套在箱内进行操作,故名。箱侧有一交换室,具有内外二门,内门通箱内先关着。欲放物入箱,先打开外门,放入交换室,关上外门进行抽气和换气达到厌氧状态,然后手伸入手套把交换室内门打开,将物品移入箱内,关上内门。箱内保

持厌氧状态,也是利用充气中的氢在钯的催化下和箱中钱残余氧化合成水的原理。该箱可调节温度,本身是孵箱或孵箱即附在其内,还可放入解剖显微镜便于观察厌氧菌菌落,这种厌氧箱适于作厌氧细菌的大量培养研究,大量培养基可放入作预还原和厌氧性无菌试验。金属硬壁型厌氧箱的抽气、充气、厌氧环境和温度等均系自动调节。 4.厌氧盒:原理同厌氧袋,有成品销售。 5.生物耗氧法:在一密闭的容器内放以生物,消耗氧气,同时产生二氧化碳,供细菌生长用。我没见过。 6.焦性末食子酸法:在一洁净的玻片上铺上纱布或滤纸,均匀撒上焦性末食子酸,然后再混入NaHCO3粉末或NaOH溶液,迅速将已接种细菌的平板倒扣在上面,用融化的白蜡封边,造成一个封闭空间。焦性末食子酸与碱反应后耗氧。该法用于厌氧不严格的厌氧菌的培养,简单。如有梭状芽孢杆菌。 7.疱肉培养基:本身就是一个不需特殊设备的厌氧培养法。疱肉和肉汤装入大试管,液面封凡士林,造成无氧环境。

细菌的分离与培养

细菌的分离与培养 实验目的: 掌握在各种培养基上的接种方法并观察生长现象。 实验材料: 菌种、普通琼脂平板、肉汤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斜面培养基、接种环、接种针、酒精灯。实验内容: 一、平板划线接种法(分离培养法) 原理:通过在平板上划线,将混杂的细菌在琼脂平板表面充分的分散开,使单个细菌能固定在一点上生长繁殖,形成单个菌落,以达到分离纯种的目的。若需从平板上获取纯种,则挑取一个单个菌落作纯培养。 用途:分离出纯种细菌,以利作纯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 操作方法(三区划线法): 1、右手拿接种环,烧灼冷却后,取菌液一环。 2、左手抓握琼脂平板(让皿盖留于桌上),在酒精灯火焰左前上方,使平板面向火焰,以免空中杂菌落入,右手将已沾菌的接种环在琼脂表面密集而不重叠的来回划线,面积约占整个平板的1/5-1/6,此为第一区。划线时接种环与琼脂呈30-40度角轻轻接触,利用腕力滑动,切忌划破琼脂。 3、接种环上多余的细菌可烧灼(每划完一个区域是否需要烧灼灭菌视标本中含菌量多少而定),待冷后,在划线末端重复2-3根线后,再划下一区域(约占1/4面积),此为第二区。 4、第二区划完后可不烧灼接种环,用同样方法划第三区,划满整个平皿。 5、划线完毕,将平板扣入皿盖并作好标记,置37℃温箱孵育18-24小时观察琼脂表面菌落分布情况,注意是否分离出单个菌落,并记录菌落特征(如大小、形状、透明度、色素等)。 二、液体培养基接种法 用途:凡肉汤、蛋白胨水,各种单糖发酵均用此法接种。可以观察细菌不同的生长性状、生化特性以供鉴别之用。 操作方法: 右手执笔式握住接种环,灭菌冷却后取单个菌落。 1、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托住液体培养基之下端,右手小指和无名指(或手掌)拔取试管塞,将管口移至火焰上旋转烧灼。 2、将沾菌的接种环移入培养基管中,在液体偏少侧接近液面的管壁上轻轻研磨,沾取少许液体与之调和,使菌液混合于培养基中(图5)。 3、管口通过火焰,塞好试管塞,将接种环灭菌后放下,经37℃温箱孵育18-24小时,取出观察生长情况。 三、半固体穿刺接种法 用途:观察细菌动力,保存菌种。方法: 1、以无菌操作用接种针挑取单个菌落,立即垂直插入培养基中心至接近管底处循原路退回。 2、管口通过火焰,塞上棉塞,接种针灭菌后放下。试管置37℃温箱孵育18-24小时,取出后对光观察穿刺线上细菌生长情况:细菌有无向周围扩散生长,穿刺线是否清晰等。 图5 液体(左)及半固体(右)培养基接种法 四、斜面培养基接种法 用途:常用于扩大纯种细菌及实验室保存菌种。

厌氧菌操作流程

厌氧菌培养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 标本采集和运送 有厌氧菌感染指征时,需进行微生物学诊断。而标本的采集和运送是否合格,对厌氧菌检验结果影响很大。要求标本绝对不能被正常菌群所污染。采集时尽量避免接触空气。临床在进行厌氧菌培养前还应与实验室联系,做好接种培养的准备,进行床边接种或采用输送培养基。 一、标本采集 标本应从正常无菌部位或通过严格无菌技术采集,血液、胸腔液、腹腔液、心包液、关节液、胆汁、脑脊液及通过外科无菌手术抽出的脓液等,与常规方法相同。用特殊技术或方法采取的标本,采集部位与方法如下: 1、肺部 肺部分泌物可经气管在环甲膜平面以下抽取,或用纤维支气管镜。带有保护取样刷不被正常菌群污染的套管。将取样刷剪下。可放入运送培养基或床边直接接种。 2、胸腔 直接胸腔穿刺。 3、尿道 耻骨联合上方经皮肤穿刺膀胱抽尿。 4、脓肿 封闭性脓肿用无菌空针抽取。如已破溃,用无菌棉拭子擦去表面脓液。取深部分泌物。 5、女性生殖道 消毒阴道从后穹隆穿刺,取脓液。若取子宫分泌物则用无菌导管抽取,导管外套以一个保护膜套管,插入子宫后才戳穿保护膜套管,在子宫内取标本。 6、窦道或深部伤口 用空针连着导管,尽可能深入抽取。伤口底部、边缘和窦道壁上刮下来的组织也是很好的标本,更能反映感染的细菌。若标本量太少,可适当加少量无菌盐水,冲洗后再吸出。 7、血液标本 毛囊和皮脂腺深部的丙酸杆菌易造成污染。用碘酊消毒后必须等一定时间,不要立即抽血。 其它注意事项:必须通过用于厌氧菌正常栖居地才能取到的标本,如痰、支气管镜采样(无特殊保护套)、咽拭子、排出的尿及阴道拭子不能做厌氧菌培养,粪便标本厌氧菌培养.只能做难辨梭菌及肉毒杆菌的培养。

细菌培养的方法

根据临床初步诊断及待检细菌的种类,可选用不同环境条件进行培养。常用的有需氧培养法、二氧化碳培养法和厌氧培养法。为了提高检验的正确率,同一标本常同时采用两种或三种不同的培养法。(一)需氧培养法本法是临床细菌室最常用的培养方法,适于一般需氧和兼性厌氧菌的培养。将已接种好的平板、斜面和液体培养基等,置于35℃温箱中孵育18~24h,一般细菌可于培养基上生长,但有些难以生长的细菌需培养更长的时间才能生长。另外,有的细菌最适生长温度是28℃~30℃,如鼠疫耶尔森菌,甚至在4℃也能生长,如李斯特菌。(二)二氧化碳培养法有些细菌初次分离培养时须置5%~l0%C02环境才能生长良好,如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牛布鲁菌等。常以下列方法供给C02。 1.二氧化碳培养箱:是一台特制的培养箱,既能调节C02的含量,又能调节所需的温度。C02从钢瓶通过培养箱的C02,运送管进入培养箱内,调节好所需C02,浓度自动控制器后,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直接放入培养箱中培养即可。此法适于大型实验室应用。 2.烛缸法:将已接种好的培养基置干燥器内,并放入点燃的蜡烛。干燥器盖的边缘涂上凡士林,盖上盖子,烛光经几分钟后自行熄灭,此时干燥器内C02含量约占5%~l0%,然后将干燥器放入35℃温箱内培养。培养时间一般为18~24h,少数菌种需培养3~7天或更长。 3.化学法:按每升容积加入碳酸氢钠0.49和浓盐酸0.35ml的比例,分别置于容器内。将容器连同接种好的培养基都放人干燥器内,盖紧干燥器的盖子,倾斜容器使浓盐酸与碳酸氢钠接触生成C02。(三)厌氧培养法适用于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的培养。常用的厌氧培养法有:①疱肉培养基法;②焦性没食子酸法;③厌氧罐法;④气袋法;⑤厌氧手套箱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