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核电厂环境影响及对策研究

核电厂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

核电厂对周边环境影响分析及评价 发表时间:2019-06-13T09:04:47.430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作者:冯柳阳李洋 [导读] 摘要: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在世界新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福建漳州 363000) 摘要: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在世界新能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拥有无限的发展潜力。华龙一号作为国之重器更是取得了耀眼荣誉。但是核电厂产生的环境问题依旧是国家和人民极其关注的问题,例如:核电厂在运行过程中可能排放出的固态、气态、液态温排水等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无法接受的影响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目前核电厂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及核电厂目前采取的措施,对这些措施的有效性给出一定评价。 关键词:核电厂;环境影响;措施;评价 一、核电厂产生的环境影响 核电厂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主要分为施工期、运行期及事故状态。由于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波及范围较小,污染可控性较强,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产生的环境问题即可彻底解决,因此施工期的产生的环境影响属于次要的,此处不在对施工期进行赘述。[1] 二、运行期间环境影响 核电厂运行期间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主要包括气态流出物(包括气溶胶、碘-131等)、液态流出物(氚、锶-90等)、被植物吸附的碳-14等放射性物质以及核废料。这些物质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影响环境:排入大气、排入水域(河流、海洋)、废物处置。[4]在正常运行期间,假设这些污染物为连续排放,并找出各类放射性污染物的产生途径,通过分析核电厂针对这些物质采取的治理措施,从而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核电厂在运行期间能够严格按照国标要求,控制放射性流出物的瞬时排放量及年排放总量,并建立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管理体系。[3] 放射性气态流出物,核电厂的放射性与非放射性气体经过处理达标后通过一定高度的烟囱排入大气;液态流出物采用雨污分流、放射性与非放射性分开处理的方法。 液态污染物:包括放射性液体及非放放射性液体(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污水处理系统,经收集处理达标后排入海中或用于绿化;工业用水中可能含有油类、重金属、酸碱等,应收集于专门容器中,然后按照法规要求处置。放射性液态流出物经测量达标后排放,核电厂产生的废物最主要的污染是对海洋的污染,主要有温排水、余氯、氨氮、以及氚等;目前我国已并网发电的核电厂均位于沿海地区,温排水的排放成为对海洋最大的威胁。核电厂约60%的余热需要用海水带出,并排入周边海域。目前核电厂主要采用热红外遥感方法监测热污染,能够有效的及时监测温排水异常。经研究表明,温排水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与生物种类有关,对活动能力较弱的浮游动物的影响较小,温度升高7℃范围内实验用海洋生物均无死亡。有研究者提出核电厂在吸取冷却水时,可能会对海洋中的生物产生很大吸力,当水流速度过快时,水中生物会与旋转滤网、拦污栅等发生碰撞受伤。但根据经验反馈,目前核电厂取水流速较低,不会对生物产生损伤。核电厂排水口的放射性核素可能对海洋生物有一定影响,经实验测定,排水口放射性核素对海洋中生物的影响率低于10-2。因此在核电机组正常运行情况下,排水口放射性核素基本不会对海洋生物产生影响。[2] 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理主要是通过控制废物产生量,并对已经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类收集、减容、暂存、然后运至有资质的处理厂处置等措施。乏燃料暂时存储于专门的乏燃料水池中,然后运至有资质的处理单位,运输过程中需严格遵守要求,防止发生危险。低、中放射性固体废物(废树脂、浓缩液、废过滤器芯子等)在暂存库中衰变一定时间后,运输至最终处置场。 三、运行期降低环境影响的措施 核电厂在严格遵循各项法规要求下,建立有完善的废物处理系统、环境实验室及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等板块,能够做到在线连续监测以及实验室取样测量,能够及时保障核电厂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在合理可行尽能低的水平。 核电厂运用自身的废物处理设施,先对这些污染物进行去污,从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需要排放的污染物在厂内废物库中暂存特定时间后,运至国家规定的放射性废物库储存或处理。部分液态和气态放射性物质经收集、处理、衰变储存合格后排放到环境中。同时运用连续监测系统对放射性流出物进行监测,若放射性超标,则立即自动切断排放管线,维修后再进行。核电厂环境实验室定期对核电厂周围10km的空气、水、土壤、动植物等进行监测,并及时向上级单位提交环境监测月报及年报,保证核电厂在正常运行期间不会对环境及周围人居生活造成影响。 核电站在正常运行下,核电厂射性物质对周边500m 处公众的最大个人有效剂量为7.4×10-4-8.3×10-2mSv/a,低于国标规定的 0.25mSv,说明在正常运行期间,核电厂对周边环境的放射性的风险是可以接受的。[4] 四、总结 核电站在正常运行期间所采取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放射性物质及非放射性物质对周边环境及人居造成危害,但其运行过程中还需注意对“人因失误”的管控,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方人因失误管理制度,确保三相交流的准确性。及时更新程序以及淘汰老旧设备,保证监测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对厂内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并建立完善的公众交流机制,消除公众的担忧心里,核电厂环境监测控制管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 乔桂银.必须重视核能发电的安全和环境风险[S].产业发展,2011,10:26-30. [2] 陈妍,郑鹏,陈海英,张春明,李小龙.核电厂环境风险评价框架及方法[S].产业发展,2015,33(4):37-43. [3] 成丰,叶宝琪,金晓祥,肖奕.核电厂环境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S].聚焦,2018,21(004):13-17. [4] 李舒,马宗伟,毕军.核电环境风险研究进展及管理启示 [S].中国环境管理,2018,21(004):13-1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

附件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能力建设指南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保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质量,指导编制单位开展能力建设,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编制单位可自愿按本指南开展能力建设,并在全国环境影响评价信用平台公开本单位实际达到的各项能力建设情况。 第三条编制单位的能力建设包括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技术成果和保障条件等三方面。 第四条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方面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下列内容:(一)配备一定数量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能力的全职人员,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二)相关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学时满足国家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相关规定; (三)编制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单位配备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中,有主持编制过相应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人员。重点项目清单详见附。 第五条技术成果方面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近4年内主持编制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二)编制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单位,近4年内主持编制过相应重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三)近4年内承担过生态环境领域科学研究、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制修订等相关工作。 第六条保障条件方面的能力建设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有固定的工作场所; (二)有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噪声等环境影响评价专业技术软件。 第七条本指南所称全职人员是指符合《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相关规定的人员。 第八条本指南所称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是指具备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人员。 附:重点项目清单

核电厂污染控排

■文│上官志洪 张晓峰 黄彦君 我国现行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管理主要遵循国际上通用的可合理达到尽量低条件下的公众剂量约束管理,同时辅以明确的年排放总量管理要求,对于排放浓度的管理则是间接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随着我国核电产业的发展,内陆核电厂的建设势在必行,作为内陆核电厂受纳水体的河流或湖泊存在诸多的环境敏感点,特别是可能涉及公众饮用水的安全,因此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管理面临着更高的要求。 液态污染物控排手段 在污染物排放管理中排放浓度控制和年排放总量控制是两个最重要的管理指标。我国常规项目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针对不同的区域环境特征,对每一类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均制定了明确的定量控制要求,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污染物则提出了更高的年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但是,我国现行的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管理与常规项目污染物的排放管理则稍有差别,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管理主要遵循国际上通用的可合理达到尽量低条件下的公众剂量约束管理,同时辅以明确的年排放总量管理要求,对于排放浓度的管理则是间接的,可操作性相对较差。其中对于核电厂液态放射性流出物的排放,要求必须实 现可控的槽式排放,监测合格后才允 许排放,同时在排放管线上实现两级 报警,将报警与自动锁闭排放管线相 连锁,避免误排放。 关于核电厂放射性流出物排放的 控制,我国现行法律和标准中提出了 明确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 污染防治法》第四十条规定,向环境 排放放射性废气、废液,必须符合国 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电离辐射 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第8.6 条规定,向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时, 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保证,排放 不超过审管部门认可的排放限值, 包括排放总量限值和浓度限值;在 其所负责源的运行期间,应使所有放 射性物质的排放量保持在排放管理限 值以下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 针对核电厂的专项环境标准《核电厂 环境辐射防护规定》(以下简称《规 定》)则明确针对核电厂正常运行的 流出物排放,首先从公众辐射剂量方 面提出了剂量约束管理的要求,其次 则规定了每一个核电厂址的各类放射 性流出物的年排放总量控制标准。但 对于公众所关注的流出物排放浓度的 控制,该标准给出了间接的控制要 核电厂污染控排 ◆田湾核电站

PCTran压水堆核电站事故仿真实验报告

PCTran压水堆核电站事故仿真实验报告 一、预习报告 实验名称:压水堆核电站事故PCTRAN仿真模拟 实验目的:1、熟悉PCTRAN软件的使用; 2、利用PCTRAN软件模拟核电站的工作、事故工况和事故现象; 3、结合仿真软件深入了解核电站事故的发生原因、现象、后果。 实验仪器设备: 电脑、仿真软件 实验内容: 1、启动电脑,打开PCTRAN仿真软件,熟悉操作界面和 方法。 2、加载运行工况,然后加载事故工况。 3、在事故工况稳定之后,导出事故流程记录,并对事故 中产生响应的参数进行图表记录。 实验原理和背景材料: PCTRAN是基于PC的核能仿真软件包尤其针对核电站运行和事故反应的培训。如堆芯熔化,安全壳失效和放射性物质释放等严重事故也包含在它的范围内。从1985引入以来,PCTRAN 已经成为全世界安装在核电站和研究机构中最成功的培训仿真软件。从1996年起,PCTRAN被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选为年度先进反应堆仿真专题研讨会培训软件。相当多的大学用PCTRAN教授核能技术并用作硕士和博士的论文开发平台。 在核电站模拟方面,提供了正常运行时的仪表和控制显示。另外还提供了反应对冷却剂边界泄露或者安全壳失效的图标。组

合的放射物释放形成了应急计划区的放射性剂量分布。PCTRAN 可以为核电站的工作人员提供真实的培训和练习。模拟程序延展到可以根据现实的气象条件提供区域的剂量预测。它的运行可以是真实的速度也可以是数倍于真实的速度。它的图形用户界面使操作起来十分方便。所有的图标,文本信息和数据都是通过Microsoft Office Suite传递。 PCTRAN现有的模型: · GE BWR 2 (Oyster Creek), 4 (Peach Bottom), 5 (La Salle), 6 (River Bend) and ABWR (Lungmen) with Mark I, II, III or advanced containment · GE ABWR and ESBWR · Westinghouse 2-loop Chasma (300 Mwe) 与秦山一期同型, 600 MW Point Beach与秦山二期同型, and 4-loop (Salem) PWR dry containment or ice condenser containment (Sequoyah) · Westinghouse AP1000 三门或海阳 · Korean Standard Nuclear Plant OPR1000 and APR1400 · B&W (now Areva) PWR’s of once through steam generators (TMI)· Framatome PWR’s 3-loop大亚湾或岭澳, Areva EPR 1600, ATMEA PWR 3-loop, Mitsubishi APWR · ABB BWR’s (TVO) · Russian VVER 1000 田湾, 第三代 AES92

物业接管前期工作流程图

物业接管前期工作流程图

物业前期接管工作流程 ?签订《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由开发商选聘物业公司,并签订《物业管理委托合同》。 ?委任物业公司总经理,招聘高、中级管理人员 1.由总部委任或对外招聘具有多年物业管理经验的总经理1名。 2.招聘各部门经理、主管、员工 综合部:经理1名、行政主管1名、总经理秘书1名、采购员1名、文员(兼库房管理员)2名; 财务部:经理1名、会计1名、出纳1名; 管业部:经理1名、客务主管1名、内务主管1名、客务代表2名、 前台接待2名; 保卫部:经理1名、消防主管1名、保安主管1名、消防执机员4名(含领班1-2

名)、保安员4名(含领班1-2名); 工程部:经理1名、强电主管1名、弱电主管1名、空调(生活水)主管1名、土建主管1名、技工2-3名/专业(约12人); 建议:在招聘技工时,可以选聘项目工地施工队中对本物业项目(本专业)较为熟悉、了解,技术、素质水平较高 的人员,纳入公司编制。 说明:因物业公司组建之初,所招员工对本物业及大厦工程具体情况不很熟悉,招聘施工队的人员可以从旁协助工 程部经理、主管尽快了解大厦工程情况。 “公司初期人员架构图”附后 ?筹备前期物资,编写前期文件,并到相关政府部门备案 1.各部门共同汇编的文件: ⑴.《房屋使用、管理、维修公约》 ⑵.《房屋质量保证书》 ⑶.《房屋使用说明书》 ⑷.《房屋交付(入住)通知》 ⑸.《入伙授权书》 ⑹.《业主(使用人)服务指南》 ⑺.《装修管理规定》 ⑻.《办理装修流程说明》 ⑼.《治安、消防协议书》 ⑽.《二次装修施工区域治安、消防承诺书》 ⑾.《二次装修协议书》

核电厂选址及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

核电厂选址及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 1 引言 伴随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能源需求和环境保护压力的日益增大,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考虑,积极发展核电已成为共识。国家《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2005-2020)》的颁布更是在我国掀起了一股核电建设的高潮,到目前为止已有二十余个省份先后开展了核电厂选址工作。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且人口分布不均匀、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国家,在当前核电建设形势下,如何在既满足法规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开展核电厂选址又使得核电厂与当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从事核电厂选址和核安全监管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笔者在核电厂选址工作中的经验,根据核安全以及环境保护的有关法规要求,重点分析了我国核电厂选址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并提出了我国核电厂选址及环境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 2 核电厂选址应关注的核安全和环保问题 笔者参与了多个核电项目的规划选址和初可研报告编制及评审,以下就核电厂选址从核安全和环保角度展开探讨,并提出值得关注的问题。 2.1 关于核电厂选址的法规要求 根据我国《核电厂厂址选择安全规定》,以及国内外核电厂选址有关法规要求,在核电厂选址中需要评价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其一是厂址外部环境对核电厂安全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外部自然和人为事件;其二是核电厂对厂址周围区域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三点是实施应急计划的可行性,即在假定核电厂发生需要采取应急的事故工况下,厂址周围区域特征对实施应急计划的影响。对于一个特定厂址,如果在上述三个方面不存在影响厂址可接受性的因素或者能够通过采取工程措施解决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那么该厂址就具备建设核电厂的厂址条件[1]。 2.2 民用飞机坠毁对核电厂的安全影响 《核电厂厂址选择的外部人为事件》(HAD101/04)中详细说明了飞机坠毁对核电厂安全影响的评价。对于飞机坠毁对核电厂的安全影响,导则指出,对于在核电厂4km范围内经过的航线或起落通道需考虑其造成飞机坠毁的潜在危险。笔者在工作中遇到两个厂址上空航线距厂址小于4km的案例,对其进行的坠机概率评价分析得出:采用近10年的平均事故率计算得出从目前至2020年,厂址区域坠机概率均小于或等于10-8,小于HAD101/04的筛选概率水平10-7。

核电站环境问题

因核电站的建造和运行而引起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为防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包括核电站对环境的影响、核电站的环境标准、核电站的环境保护以及核电站对环境影响的评价等。 环境影响核电站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有非放射性影响和放射性影响。非放射性影响主要是指化学物质的排放、热污染、噪声及土地和水资源的耗用等,类似火电站对环境的影响。核电站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产生放射性。电站核反应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核燃料裂变和结构材料、腐蚀产物及堆内冷却水中杂质吸收中子均会产生各种放射性核素。少量的裂变产物可通过核燃料元件包壳裂缝漏进冷却剂或慢化剂,排入环境。以一座100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站为例,每年排入环境的放射性物质为:放射性惰性气体(如氙-133、氪-85等)、气溶胶氚200居里(1居里相当于3.7×1010贝可)和131I0.05~0.5居里;排入环境的放射性液、氚2000居里,其他核素(除氙以外)总放射性约为8居里;产生各种低放射性固体废物550米3,放射性含量2375居里。核电站反应堆发生事故时,大量放射性物质会通过各种途径排入环境。如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仅4月26日一天就有20~22兆居里的放射性物质排入大气。反应堆排出的废液和废气中的放射性核素,通过各种途径,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过程到达人体。以一座 100万千瓦压水堆为例,在居民所受到的剂量中,放射性惰性气体的贡献最大,居住在 10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集体剂量负担为1.4人·雷姆/吉瓦·年,废气中的氚对1~10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造成的集体剂量负担为0.04

人·雷姆/吉瓦·年。反应堆废液排放到用作生活水源的江河,其中氚直接摄入人体内。估计废物的氚造成的集体剂量负担为7人·雷姆/吉瓦·年。 环境标准为了限制核电站向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的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减少对人体的危害,发展核电的国家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中国国家环境保护局于1986年 4月23日发布了《核电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简称《规定》)。《规定》对核电站选址和正常工况及事故工况下的控制值分别要求:“核电厂周围应设置非居民区,非居民区的半径(以反应堆为中心)不得小于0.5km。核电厂非居民区周围应设置限制区,限制区的半径一般不得小于5km。” 核电站在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剂量限值和排放量控制值是:每座核电站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中任何个人(成人)造成的有效剂量当量,每年应小于0.25毫希(25毫雷姆);每座压水堆型核电厂气载和液体放射性流出物的年排放量,除满足以上的规定值外,一般还应低于表1、2所列控制值。其他堆型的控制值根据具体情况另外确定。核电站在发生最大可信事故条件下周围居民接受有效剂量的限定值见表3。核电厂在事故工况下的环境评价标准见表4。 核电站环境问题

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调查与研究报告

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调查与研究报告 作者:胡蓉 指导老师:陆道纲 【摘要】国际能源局势风起云涌,各国为解决能源储蓄、运输、缓解环境压力等问题,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安全的能源局势,都将积极发展核电列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是国家核电发展计划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对核电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的核电事业刚刚起步,但是就初步了解得知目前公众对核电的接受情况并不理想,这势必对大力发展核电造成阻碍。面对这样的境况,应该如何提高公众对核电的接受度?要使国家、企业与百姓三方达到和谐共赢的局面,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国家和地方教育部门都要尽力发挥自身作用,履行社会义务,为核电的健康有序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出积极的贡献。 本次调查于2009年2月开始,历时一个多月,以对秦山核电站附近居民和华北电力大学学生的调查为主,同时对杭州、上海等城市居民和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等院校大学生展开调研,就公众对核电站的接受度、核电站对公众的健康影响、核电站对当地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等问题,利用调查问卷、座谈、资料查阅等调研手段,以实际调查结果为根据,运用电脑数据分析,结合专业知识一一总结分析,力求从中找出原因并探寻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政府、核电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也是作为在校大学生为我国的核电事业贡献出的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核电公众接受度改善方案 引言 我国核电事业刚刚起步,要想长远健康发展更是需要公众的支持。核电以其“事故发生率低而后果严重”引起高度的公众关注度,而且国际上两次较大的核事故对公众造成的不良影响仍在。因此,公众的接受度不仅仅依靠技术的提高而改变,更多的是靠社会工作如宣传、教育、福利等方面多层共行,才能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核电发展氛围,更有效的拉动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建设工程前期工作程序及流程图总结

建设工程前期工作程序及流程图总结 一、建设工程前期工作程序 1、立项程序 1) 制项目计划书 2) 报市发改委立项 2、可研程序 1) 托有编制可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可研报告 2) 报市发改委评审 3) 由市发改委批复可研 3、环评程序 1) 报市环保局(确定环评等级) 2) 托环境评价机构编制项目环评报告 3) 点项目或高污染项目需要进行环境监测 4) 报市环保局评审 5) 由市环保局批复环评报告 4、规划选址

1) 准备立项、环评批复、建设场地地形图 2) 规划院办理建设规划 3) 办理规划选址(如建设规划面积超5万平方米必须到建设厅规划处办理规划选址) 4) 办理规划用地蓝线 5、土地预办 1) 准备立项、环评批复、规划选址意见书、规划用地蓝线图 2) 办理土地预办 6、项目初步设计程序 1) 准备立项、可研、环评批复、规划选址意见书 2)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项目施工图初步设计 3) 报市发改委评审 4) 由市发改委批复初步设计 7、建设规划红线 1) 准备立项、环评批复、规划选址意见书、规划用地蓝线图、土地预办 2) 办理规划红线

8、施工图设计程序 1) 准备立项、环评批复、规划蓝线图、规划红线图 2) 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施工图设计 9、施工图审核程序 1) 准备立项、环评批复、规划蓝线图、规划红线图、消防审查合格证 2) 报审图中心评审 3) 由审图中心批复施工图审查合格证 10、建设用地许可证程序 1) 准备立项、环评批复、规划选址意见书、规划用地蓝线图、规划红线、土地预办、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2) 办理建设用地许可证 3) 交纳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 4) 办理用地所有权许可证 11、工程招投标程序 1) 委托招标代理机构(编制招标文件) 2) 招标公告发布 3) 招标进件(招标代理机构到市建委招标办办理)。必须准备文件:计划、施工图、施工图审查合格证书、消防审批、规划审批(规划红线)、资金证明(建委资金计划表也可)。

浠水核电厂环评报告简本

浠水核电厂一、二号机组 环境影响报告书 (选址阶段) (简本) 湖北核电有限公司 二○一○年七月

项目名称:浠水核电厂一、二号机组 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评价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束国刚 证书编号:国环评证甲字第 1904 号

目录第一章概述 1.1 核电厂概况 1.2 建设目的 1.3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依据 1.4 评价标准 第二章厂址与环境 2.1 厂址地理位置 2.2 人口分布 2.3 土地利用及资源概况 2.4 气象 2.5 水文 2.6 地质地震 2.7 环境质量现状 第三章电厂 3.1 厂区规划及平面布置 3.2 反应堆和蒸汽-电力转换系统 3.3 电厂用水和散热系统 3.4 输电系统 3.5 专设安全设施 3.6 放射性废物系统和源项 3.7 化学物质排放 3.8 生活废物 3.9 放射性物质运输 第四章电厂施工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第五章电厂运行的环境影响 5.1 散热系统和其它非放射性因素的环境影响5.2 正常运行的辐射影响 第六章电厂事故的影响 6.1 最大可信事故辐射影响 6.2 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 6.3 其它事故 6.4 制定和实施应急计划的可行性 第七章流出物监测和环境监测 7.1 运行前的环境监测 7.2 运行期间的环境监测 7.3 运行期间流出物监测 第八章厂址筛选 第九章电厂建设和运行的效益分析 第十章公众参与 第十一章结论

第一章概述 1.1核电厂概况 浠水核电厂规划建设四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采用“一次规划,分批建 设”的模式,一期工程(一、二号机组)建设两台AP1000核电机组。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初步拟定于2013年5月31日一号机组主体工程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单台机组建设周期为56个月,两台机组间隔8个月,第1台机组商运时间为2018年1月,第2台为2018年9月。 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由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为控股投资方,并委托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建设管理,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前期工作及设计工 作。 本报告书对浠水核电厂一期工程(一、二号机组)两台AP1000核电机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 1.2建设目的 (1) 建设浠水核电厂符合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要求; (2) 符合国家“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能源战略; (3) 满足湖北省电力负荷增长的需要; (4) 优化湖北省的电源结构和电网结构; (5) 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 (6) 是拉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及提高发电企业效益的重要举措。 1.3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依据 (1)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导则; (2)相关管理和技术文件。 1.4 评价标准 1.4.1 放射性影响评价标准 (1) 正常运行工况(包括预计运行事件)下的剂量约束值 浠水核电厂的规划建设规模为四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考虑到二期工程两台机

先进压水堆核电厂运行及典型事故仿真实验

(申报2018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先进压水堆核电厂运行及典型事故仿真实验 Virtual Reality for Operation and Typical Accidents of Advanced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实验指导书 (在线实验版) Experiment Manual(online) 简介 先进压水堆是当前我国核电技术发展应用的主流。本实验基于工业级的全范围多功能核电厂压水堆模拟机开发。实验内容为正常运行工况下触发的典型事故(冷段破口失水事故、蒸汽发生器传热管断裂事故、控制棒弹棒事故等)的演化瞬态过程及干预操作,也包含反应堆原理演示等。实验形式生动,支持远程运行。

实验分步指导 请在项目主页面点击“我要做试验”,或直接输入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b24837557.html,/virexp/hdc,该页面包含了相关的实验资料,并可下载本实验指导书。点击“操作实验”进入在线实验页面。 注意,本实验支持IE内核的浏览器(如果是Windows 10内置Microsoft Edge 浏览器,打开后请中请点击菜单栏右上角的省略号“…”,在下拉菜单中选择“使用Internet Explorer打开”),推荐使用360极速浏览器。进入实验页面后,请按提示下载安装插件(UnityWebPlayer)。 插件下载完毕后,显示如下界面,进行在线实验的装载。 装载完毕后,显示实验开始界面。 点击开始后,进入在线实验界面。分为实验预备和正式实验两个环节。

实验预备:基础知识与实验原理回顾 在实验预备环节,可以选择如下动态观察和交互式操作,进行基础知识与实验原理的温习回顾,为正式实验做准备。 (1)基于核反应堆基本原理展示系统,观看压水堆部件结构动画演示; 图 核电站原理展示系统 (2)在核电站运行原理模拟机上,通过按钮进行交互式模拟核电站的各种操 作,包括启动、升功率、降功率、喷淋、停堆等关键操作。 图核电站运行原理模拟机界面

核电站面临的腐蚀问题及对策(苏州院刘飞华)

我国核电站面临的腐蚀问题及对策 刘飞华1,任爱1,费克勋1,杨帆2 1 苏州热工研究院, 2 大亚湾核电站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本文从核电站设备和结构所处环境的角度综述了核电站面临的腐蚀问题,以及这些腐蚀问题对核电站安全运行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宏观解决这些腐蚀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核电站腐蚀安全 核电站由于其环境条件、运行工况的特殊行,对设备和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腐蚀作为材料失效的三大模式(断裂、磨损和腐蚀)之一,同样也是核电站设备和结构失效的主要模式。从国内外核电站的运行经验和相关的报道来看,腐蚀不仅使与海水、酸碱盐等腐蚀性介质接触的常规设备的正常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样也使核安全屏障相关部件,特别是那些在核电站整个寿期内不能更换的部件(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的完整性遭受到破坏,使核安全受到了威胁。美国Davis-Besse事件以来,腐蚀对核电站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更加高度的关注。 1.核电站面临的腐蚀问题及经验反馈 大部分核电站都是利用工艺水来传递热量,利用海水作为核电站最终的冷却源,为了能满足工艺的要求,还需要利用很多化学物质来进行水处理,核电站面临各种各样的腐蚀环境。下面将从核电站设备面临的各种不同腐蚀性环境来讨论核电站的腐蚀问题。 1.1 一回路高温高压硼酸水环境 压水堆核电站(PWR)一回路包含了核电站最重要的设备,有反应堆压力容器(RPV)、蒸汽发生器、稳压器、堆内构件、一回路管道、主泵等。这些设备的可靠性关系到整个核电站的安全和运行,例如包容燃料堆芯、维持一回路压力边界、冷却对芯、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现今PWR核电站的设计寿命一般为40年,在这40年的寿期中,反应堆压力容器和安全壳是不能更换的,如果它们损坏就意味着核电站的关闭;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一回路管道虽然能够更换,但更换所需的时间长,维修费用大。从过去的运行经验看,蒸汽发

核电厂安全题库与答案

1、按照反应堆堆芯体不同,核反应堆分为哪几种类型?(老师提 示7种) 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石墨水冷堆、石墨气冷堆、高温气冷堆、快中子增殖堆、 2、压水堆核电站有什么优点? ①压水堆以轻水作慢化剂及冷却剂,反应堆体积小,技术十分成熟 ②压水堆采用低富集度铀作燃料,铀浓缩技术已经过关 ③压水堆核电厂有放射性的一回路系统和二回路系统分开,放射性冷却剂不会进入二回路而污染汽轮机,运行、维护方便;需要处理的放射性废气、废水及其他废物量较少 3、按照相关规定,核电厂应该设置哪几道安全屏障? 由燃料棒包壳构成的第一道屏障、由一回路压力边界构成的第二道屏障、安全壳及其辅助边界构成的第三道屏障 4、核反应堆第一道安全屏障由哪些部件构成? 燃料芯块、带压金属合金包壳及相关元件 5、核反应堆第二道安全屏障由哪些部件构成? 压力壳及其顶盖,蒸汽发生器一次侧,主泵(包括它们的第一道轴封),稳压器及其与一回路的连管、安全阀和卸压阀,一回路管道、蒸汽发生器和主泵、冷却环路的总成,压力壳内操作控制棒的机械装置,辅助系统(由与其相连的环路开始,到第二道隔离装置) 6、核反应堆第三道安全屏障由哪些部件构成? 反应堆厂房或安全壳、构成安全壳延伸的某些管道、安全壳隔离系统

管道、其他 7、如何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 可以通过改进安全系统以减轻施加在安全壳上的载荷,以及加强安全壳结构,使放射性物质的释放量减小到最低程度;加强其在设计、建造、运行和监督等环节的安全质量把关工作 8、核电厂一般设置哪几级防御?(5级) ①核电厂的设计、建造应考虑防止事故的发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运行中提供必须的监督,把事故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程度,以达到预期安全运行 ②在满足第一级防御的各项要求之外,谨慎估计发生事故、影响安全的可能性及其对策问题 ③主要考虑如发生设计基准事故,而一些保护系统又同时失效时,必须有另外的专设安全设施投入工作,以防止燃料熔化和限制裂变产物释放 ④为防止和缓解核电厂的严重事故而采取的对策 ⑤以核电厂发生严重事故的应急对策为主要内容,以适时采取应急防护措施保护公众 9、核反应堆电厂核岛系统有哪些设备? 核蒸汽供应系统 ①压水堆及一回路主系统和设备 ②三个辅助系统:化学和容积控制系统、余热排出系统和安全注射系统

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及应急措施研究

核辐射对环境的影响及核事故应急措施研究——以日 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为例 核事故主要是指那些有可能对广大公众造成异常照射的超临界事故或放射性物质严重泄漏事故。核事故应急是指为了控制或者缓解核事故、减轻核事故后果而采取的不同于正常秩序和正常工作程序的紧急行动, 在核事故发生时实施应急干预。“干预”是指在核事故或辐射应急情况下, 为了避免或减少公众可能受到的剂量而采取的防护行动和措施。突发事件是一个模糊但非常重要的概念,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含义和分类。在国内,突发事件通常是指在一定范围内突然发生并危及公众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乃至影响到国家利益和全球稳定,需要政府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加以处理的公共事件。突发事件的内涵和我们经常使用的两类专业词语很相似,有必要区分一下。一类是和危机事件、紧急事件以及风险事件的区分。在概念使用上,突发事件更侧重于强调事件的突发性和偶然性;紧急事件更侧重于强调处置时间的紧迫性和时间性;危机事件更侧重于强调实践的规模和影响程度;风险事件更多强调事件发生前的可预测性和可量化性旧的突发事件最大特点首先是其“突发性”即这种突发事件的因素以什么方式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是偶然的,通常不是人们所能看得准的。这也就决定了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实际规模、具体态势和影响深度是难以完全预测的。并且,公共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其力量、声势、规模都扩展非常迅速。其次是“影响性”,即突发事件一产生就具有共振性,容易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一个小小的起因经过连锁反应往往会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并迅速产生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不仅如此,因为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社会系统的复杂多变性和社会发展的不可逆性,使得每一次公共突发事件的出现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进而使政府在处理时无章可循,政府应对的是否有力也给社会稳定带来重要的影响。再次是“危害性”,即突发事件结果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即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公共突发事件,都必将不同程度地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破坏与损失。 核辐射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造成放射性污染与引发人体健康影响的区别

市政工程前期工作报批流程(精.选)

市政工程前期工作报批流程

市政工程前期手续流程: 1、项目取得建筑工程《规划意见书》后,委托各专业管理单位、市规划设计院进行道路、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燃气、热力、给水、中水、有线电视等的规划方案咨询(交纳方案费,收费标准依建筑面积、管线长度、管径、用热负荷、用电负荷等不同),取得咨询方案; 2、市规划院综合所给出项目周边规划市政道路的定线条件及控制性高程(交费),市测绘院据此做出道路定线钉桩成果(交纳测绘费); 3、委托设计院进行道路方案设计(交纳方案设计费),报市规划委基础设施二处,取得关于道路设计方案的批复;

4、汇总各专业的规划咨询方案及道路设计方案,由市规划院综合所进行市政项目综合(交纳项目综合设计费),后报市规划委基础设施二处,取得关于建设项目市政项目综合的批复或会议纪要 5、委托规划道路施工图设计(支付设计费),取得施工图;委托规划道路雨污水施工图设计(支付设计费),取得施工图; 6、根据道路施工图和雨污水施工图,结合市政项目综合方案,由市规划院综合所进行市政设计综合(交纳设计综合费用),后报市规划委基础设施二处,取得关于建设项目市政设计综合的批复或会议纪要; 7、办理市政工程《规划意见书》(道路工程和管线综合); 8、办理市政工程《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9、委托各市政专业管线的设计(支付设计费),取得施工图; 10、办理各市政管线及道路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之前在城建档案馆办理档案登记); 11、进行大市政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公司的招投标(交纳招投标服务费、印花税); 12、办理各市政管线及道路的《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13、之前需进行: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注册(市质监总站、四六分站等)、施工安全监督注册(市总站); 14、组织市政工程施工; 15、组织市政工程竣工验收; 16、竣工备案:将竣工资料、图纸送城建档案馆; 注:大市政道路交通工程: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进行大市政道路交通工程的设计(资料:规划道路施工图、项目交评报告等),经市交管局秩序处审核后,交纳设计

核电站环境影响与安全

核电站环境影响与安全 摘要根据国家能源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我国未来十年将有大批核电建成投产。介绍核电运行的基本原理,分析历史上的重大核泄漏事故的原因及危害,讨论核电站的辐射等因素对周围环境与人员的影响,以及为保证核电站的安全所采取的部分保障措施。 关键词核电站;核事故;核安全;核辐射 核能是一种经济的能源。来自欧盟的报告显示,欧洲通过比较各种燃料循环的外部成本得出的结论是:燃煤和燃油发电,相关的外部成本5美分左右,天然气约1美分,核电的平均成本在0.35美分左右。我国第一座自己研究、设计和建造的核电站是秦山核电站,该电站于1984年破土动工,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从那时起走到今年,我国投入运行的核电装机只有908万千瓦,即未来十年的核电装机量将比现阶段总量大的多。 核电站大体可分为相对独立的两部分:一部分是利用核能生产蒸汽的核岛,包括反应堆装置和一回路系统;另一部分是利用蒸汽发电的常规岛,包括汽轮发电机系统。核电站用的燃料是铀,铀是一种很重的金属。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一种叫“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通过热交换使二回路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气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这就是世界上最普及的压水反应堆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从第一座反应堆运行至今出现过三哩岛核事故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两次重大核事故。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研究人员在做一次安全实验时,切断了反应堆所有的安全措施,却又要启动反应堆,这个实验方案严重违反了安全规程,制订的计划又极不认真,极不负责。这个试验造成第四号反应堆大厅起火,并发生化学爆炸,反应堆厂房顶盖被炸掀,放射性物质随着蒸汽和烟云进入大气,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事故当时有2人被炸死,1人死于心脏病,救火中有29人受辐射损伤,其中28人因患急性放射性病致死。事故后周围30公里范围内撤离了21万居民。这是一次严重的责任事故,而且前苏联开发的这种石墨水冷堆具有较大的缺陷,它有一段正温度系数的正反馈工作区。在该工作区时温度增加后核反应会加剧而不是减慢,这在反应堆的设计上是不能允许的。另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绝大多数核电站具有的安全壳,这也使该事故危害加大。 三哩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促使有核电站运行的所有国家重新仔细检查了核电站的基本安全特性。通过经验教训分析反馈,促进了更先进的反应堆的研究与开发工作,以提高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这两次事故也促进了正在运行的核电站安全可靠性的提高。核电其实是一种安全性能好的能源,采取了各种安全措施,并且正确的选择核反应堆的堆型,就可以做到核电站发生事故的机率为4×10-6/堆·年,即100个核电站运行2500年,才有可能发生一次堆芯熔化的事故。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还可以进一步地减小这一机率。即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选 …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 简本 建设单位:中广核惠州核电有限公司 评价单位: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5年7月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目录 一、建设项目概况 (1) 1、建设项目的地点和相关背景 (1) 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模、建设周期和投资 (2) 3、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的相符性 (3) 3.1 厂址比选 (3) 3.2 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的相符性 (3) 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5) 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5) 1.1 人口分布 (5) 1.2 土地利用及资源描述 (5) 1.3 气象 (8) 1.4 水文 (8) 1.5 地质地震 (9) 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9) 2.1 评价范围 (9) 2.2 评价标准 (10) 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3) 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对生态影响的途径、方式和范围 (13) 1.1 建设期 (13) 1.2 运行期 (13) 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5) 3、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17) 3.1 施工期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17) 3.2 运行期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17) 4、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18) 4.1 电厂施工期的主要污染防治措施 (18)

中广核广东太平岭核电厂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选址阶段)简本 4.2 核电厂运行期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 (20) 5、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21) 5.1 风险分析预测结果 (21) 5.2 风险防范措施 (22) 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25) 7、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26) 7.1 环境效益 (26) 7.2 经济效益 (26) 7.3 社会效益 (26) 8、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27) 9、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27) 9.1 非放射性环境监测计划 (27) 9.2 放射性环境监测计划 (27) 四、公众参与 (29)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0) 六、联系方式 (31)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编者按:人类能够惬意地活在世界上,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类会使用火。火让人类开始吃熟食、方便地取暖、也可以用于在危机四伏的早期丛林中抵御袭击。可以说,人类能够成为地球上的顶级动物与火密不可分。火是人类把能量从木材中转化的一种方式。而能量转化如今也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做的事情。能源提供能量,消耗能源也必然会对人类产生影响,比如:环境。 一、能源: 既然说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就不能不知道何为能源。 1. 能源的定义:《科学技术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从其获得热、光和动力之类能量的资源”;《大英百科全书》说:“能源是一个包括着所有燃料、流水、阳光和风的术语,人类用适当的转换手段便可让它为自己提供所需的能量”;我国的《能源百科全书》说:“能源是可以直接或经转换提供人类所需的光、热、动力等任何形式能量的载能体资源。”由此能源是一种呈多种形式的,且可以相互转换的能量的源泉。确切而简单地说,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2. 能源的分类:能源主要分为两类——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1)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 (2)二次能源,如:沼气、汽油、柴油、焦炭、煤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 3. 能源的开发状况:主要有常规能源比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新能源比 如:核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早期、风能。 根据人类的发展,我主要选出四个阶段的主要能源:干木材、煤、石油、天然气(气态石油 气)探究它们的规律。对于这四种燃料,不同之处就是使用时的热值。根据公式 m c Q= 容易得知能源效率与热值成正比。它们的热值分别是 4-1 =1.2510 C J kg ? 干木柴 ,对 于煤 4-1 =2.9310 C J kg ? 煤,对于石油 4-1 =4.52210 C J kg ? 石油 ,对于气态液化 石油气有 4-1 =5.02310 C J kg ? 气态液化石油气。我们不难发现,开发年代越短的能源 热值越大。再看现在的核能,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 2 E m c =,其中蕴含的能量更是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