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说明方法试题

语文说明方法试题
语文说明方法试题

语文说明方法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简析下面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以称为游击战;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

2.云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云就代表将要下雨。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5.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6.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

7.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音译为“克隆”……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

8.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9.赵州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构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10.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

11.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12.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的平均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大自然的语言》)

13.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

1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15.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二、按要求答题

16. 下面画线句除列数据外,还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请具体说说它的作用。

人生来就会笑,但很少有人知道,人持续大笑100次,对心脏的血液循环和肺功能的锻炼,相当于划10分钟船的运动效果。只要发笑,嘴角和颧骨部位的肌肉便跟着运动,将嘴和两眼向上提拉。这种面部按摩,可以阻止面部线条下坠。每笑一声,从面部到腹部约有80块肌肉参与运动,不仅具有减少皱纹的功效,还是一种有效的减肥方式。笑,不正是一种保持青春的美容操吗?

17. 举例子是下文主要的说明方法,画线处的四个例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古往今来,中国人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猴的喜爱。文学中有猴,影视中有猴,民间杂耍中有猴,工艺作品中也有猴,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猴的形象满足了人们对猴的喜爱心理。吴承恩笔下的美猴王——孙悟空,成了正义美好的化身。《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猴,成了重播率最高的影视作品。民间盛行的猴戏,作为汉族古老的表演艺术之一,其中的猴翻筋斗、猴担水、猴走索、猴爬竿、猴开箱戴面具等节目,深得男女老少的喜爱。在各类工艺品中,艺人们利用猴的天然属性,结合人们对猴的认识,创造了许许多多极具个性的猴的形象:西北的“护娃猴”、南阳的“猴加官”、北京的“毛猴”……

2019年四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最新最全

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卷(一) (满分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基础知识] 一、我会正确拼写词句。(7%) zūn xún táo zuìwēī’échōnɡjǐnɡlǎn duòshèn tòu ()()()()( )() jué xīn shìzhǒnɡzi,shíɡàn cái sh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二、我能仔细辩别,准确组词。(8%) 概()霄()既()zhēng()慨()屑()即()zhèng()①要、取()②径直、干脆() ③没有兴趣()④绳、链状的东西() 震耳欲聋 ①欲望()②想要、希望() ③需要()④将要() 疾驰 ①病()②恨() ③快、迅速()④痛苦() [积累运用] 四、我会把词语补充完整,还会用其中的一个词写句子。(7%) ()吃()用居()思()()()洋洋 ()往()前身()其()()()翼翼 ()头()干积()成()波涛()()()堂()笑心()胆()娓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按要求写词语。(6%) 地名:北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民族名称:汉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乡的桥:安平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会按要求写出优美的句子。(8%) 1、福娃吸引了大家。 扩句:_________________的福娃____________________地吸引了大家。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大全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 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小学语文说明文说明方法讲解

小学语文说明文说明方法讲解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1、列数字:从数字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 作用:使说明准确、科学,有说服力。(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例如: 赵州桥非常雄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赵州桥》 黄河在近2000间来竟决口1500多次,改道26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2、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候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使说明具体、容易理解,有说服力(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例如: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上帝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只有一个地球》 3、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作用: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例如: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火球。——《太阳》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长城》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 作用:突出强调事物的不同特点,使事物的特点更鲜明、更清晰。 例如: 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鲸》 兵马俑规模宏大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秦兵马俑》 5、引用资料:引用一些古籍资料、寓言、典故等、习俗。 作用:使说明更可信、更有说服力(引用古诗文还可增添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例如: 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曾经有过火山活动。——《月球之谜》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下列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1、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 2、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 3、“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4、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5、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物业安保培训方案

语文答题思路模板

语文答题思路模板 一、表达技巧,又叫艺术手法,包括: ①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四、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五、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分类别等 打比方:生动形象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举例子:具体说明……的特点,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作比较:把……和……相互比较, 突出强调了……的……特点。 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六、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追叙) 七、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八、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九、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答题技巧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臵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修辞手法本身作用+句子语境) 1、比喻:……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形象生动。 2、拟人:……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赋予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表现了作者对……的感情,十分形象,生动(或栩栩如生,逼真)。 3、夸张:……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联想奇特,富于形象感。 4、反问:……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用反问的句式把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语气更强烈,表达的思想也更强烈。 5、排比:……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的情景,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节奏明快,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6、对偶:……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者对……的感情,节奏明快,富于音乐美。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说明方法答题思路

说明方法答题思路 1、举例子:1)此处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2)举了……的例子 3)具体真实地说明了……(找前文) 2、列数字:1)此处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2)列举了……(全部抄上或者“一系列数字”)的数字(数据); 3)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3、打比方:1)此处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2)把……比作……, 3)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4、作比较:1)此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2)拿……与……相比, 3)鲜明突出地说明了…… 5、分类别:1)此处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2)把……按照……标准,分成……几类, 3)条理清楚地说明了…… 6、摹状貌:1)此处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 2)描摹了……内容; 3)生动形象的说明了……(什么事物具有什么特点)。 7、引用:1)此处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 2)引用了……科学资料/……神话故事/……诗文/……名言 3) 充分有力地说明了…… 补充:(科学资料)增强权威性、说服力、可信度,使信息的来源更可靠; (神话故事)增加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丰富说明内容,突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增强文章的可读性,神秘感,趣味性,吸引读者兴趣 (诗文)增加文采,生动形象、 (名言)参考前两者。 8、下定义: 1)此处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 2)为“……”(a)下了一个定义、 3)简明科学地说明了…… 常考:a是……(本质特征)的A。 9、作诠释:1)此处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2)进一步解释说明……(某个定义) 3)通俗易懂地说明了…… 10、列图表:1)此处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 2)列了一个关于什么的图表; 3)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语言准确性的答题思路 1、回答所提的问题(能或不能去掉,往往是不能去掉的); 2、解词:××一词的意思是…… (解词)或表示……(限定) 3 文中作用:语境中解词语并阐述其说明的事理(答题的重点也是难点,须反复阅读语境,仔细揣摩该词该句所说明的事理,且事理要指向说明对象) 4、删、换意思的变化:如果去掉,则……,与事实不符合或是说法太绝对, 5、××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不能删。(术语也是采分点,必须答上)

小学四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好似(shì sì)困窘(jiǒnɡ jǔn)迸出(bènɡ bìnɡ)应声(yìnɡyīnɡ) 家禽(qín qínɡ) 歼灭(qiān jiān ) 粗糙(zào cāo ) 勉强(qiánɡ qiǎnɡ) 二、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潘”和“庞”这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2.“瀑”和“爆”的音节相同;“遨”和“袄”的音序相同。() 3.“栏”和“难”的声母相同;“晕”和“拥”的韵母不相同。() 4.《西江月》《清平乐》《破阵子》都是词牌名。()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辩()掏()援()谣()壁()锦() 辨()淘()缓()遥()璧()绵() 四、选词填空(只写序号)。 ____公共秩序、____公共安全、____公共财物、___环境卫生等都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A、注意 B、保护 C、遵守 D、爱护 E、保持 五、填写反义词。 ()惊()怪同()共()口()心()()嘲()讽出()入()不()则()自()至()七()八()六、下面带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医学家作曲家他们家专家B.父亲亲眼亲自亲人 C.记载刊载登载载入D.花费花朵昏花花白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善学者,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疑则进也。 4.写课外积累的关于学习的名言一句: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一位旅客正出神入化地望着窗外那笔直的白杨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忙人怎么可能做事那么从从容容?(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我家添置了空调、电脑、沙发和家具。(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胡兰的动人事迹深深感动我们。(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蔺相如对赵王说:“我愿意带和氏璧到秦国去。”(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 2.黄盖的船把帆张足,快得像离弦的箭。()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大全

中考语文答题技巧 语文知识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答题方法归类: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模式

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答题模式 1.打比方 ①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②(把甲比作乙,或把甲类事物比作乙类事物)形象而生动的说明了某种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某种事理,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具体可感。 2.作比较 ①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②把……和……比较,在对比中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形象。 3.分类别 ①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②说明了……事物的……特征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条理清晰,脉络分明。 4.摹状貌 ①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②通过具体生动的描摹,说明了……事物的……特征,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5.举例子 ①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②举了……例子,确切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6.列数字 ①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②用具体数字准确客观的说明了……事物的……特征③从而使说明的事物具体直观,令读者信服。 7.下定义①运用了下定义的说明方法,②给……下了定义。③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 练习: 第一种题型:该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 1)第一段“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 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二、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 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 ) (2)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 ( ) (3)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层,叫卷云……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 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 ..... 还有一种像棉花似的白云,叫 积云 .... 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 )

四年级语文试卷

四年级语文试卷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àn yìnɡzīsùchóng 堤( ) 掩( ) ( )态雕( ) ( )高 yùwúyùshìtún 葱( ) 魁( ) 享( ) 凝( ) ()兵 二、下面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填空。(4分)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2)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 ) (3)难道长城不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 ) (4)大风过后,树木又挺直了身子。( ) 三、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我们看球赛。(扩写句子) 2.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和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修改病句) 3.我不小心摔坏了陈明的眼镜。(改为“被”字句) 四、请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2分) ()()自若殊()()搏久()沙()()向()靡举()无()享誉()()()征()战()山()岭仿写:南征北战(含反义)()神清气爽(含近义)()

五、下面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6分) 1.尽:①完②全部用出③全;所有的 (1)猫工作起来尽职尽责。()(2)到会的尽是三好学生。() (3)这儿的美丽说也说不尽,还是去亲自看看吧!() 2.滑:①滑溜,光溜②在光溜的物体表面上滑动③不诚实 (1)他这人有时滑头滑脑的。() (2)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 (3)下雪后,地面真滑。一不小心就摔个跟头。() 六、我会连。(4分) 一径竹阴云满地一城山色半城湖 四面荷花三面柳近水遥山皆有情 树红树碧高低影半帘花影月笼纱 清风明月本无价烟淡烟浓远近秋 七、我阅读《长城》片段,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15分) 站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的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 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后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的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 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1、“凝”音序查字法查:____,部首查字法查:___,再查(2分) 2、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修筑()血汗() 3、在文中找出以下词语,说说它表示什么意思。(4分) 数不清: 陡峭: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引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这10种。 (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好处:使文章表达的意思更明确,读者更明白,也使文章更具体、更详细。(2)作引用 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好处: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古诗:使说明文更具诗情画意。 (3)作比较 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好处: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4)列数字 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不准确的数字绝对不能用,即使是估计的数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据,并力求近似。好处: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准确无误,令读者信服。 (5)分类别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往往从单方面不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分类别是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时事物的特征、本质需要分成几点或几个方面来说明,也属分类别。好处:条理清晰,一目了然。 (6)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说明文中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同修辞格上的比喻还有联想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比喻修辞有明喻、暗喻、和借喻,而说明多用明喻和暗喻,借喻则不宜使用。好处: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 (7)摹状貌 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mó)状貌。好处: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 (8)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科学的术语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好处:使人们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理解。(9)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一般性的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好处:使读者在阅读时对抽象的字词能够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10)列图表 为了把十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就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了当。更具体。好处: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条理清晰。

语文答题万能答题方法公式

语文答题万能公式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

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举例子 定义: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作用: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答题思路: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2、分类别 定义: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事物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这种说明方法,叫分类别。 作用: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答题思路: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3打比方 定义: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作用: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4、列数字 定义: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字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数字,一定要准确无误。 作用: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答题思路: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 5、作比较 定义:作比较是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作用: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答题思路: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6、下定义

答题思路: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 7、画图表 定义: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还可以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某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作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8、引资料 定义:为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可以引用一些文献资料、诗词、俗语、名人名言等,可使说明更具说服力。 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9、摹状貌 定义: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明方法叫摹(mó)状貌。 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10、作诠释 定义:从一个侧面,在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作诠释。 作用: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四年级语文试卷

四年级语文期末水平测试 一、 积累与运用(34分) 1、 A. 悄然( B. 侦察( C. 呻吟( D. 湖畔(2、 A. 堡垒 梢微 气急败坏 融为一体 B. 弧线 辩论 攻其不备 波澜壮阔 C. 瞬间 捕捉 拨地而起 磕磕绊绊 D. 凯旋 精湛 知己知彼 漂肥体壮 3、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贯:①.穿;贯通。 ②连贯。 ③.量词,旧时的制钱,用绳子穿上,每一千个叫一贯。 ④?集中 (1) 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名字如雷贯. 耳,他的讲座吸引了众多读者。 (2) 儿童截取那天,长隆欢乐世界一开门,等候多时的游客就鱼贯. 而入。 (3) 美术室里,同学们全神贯. 注地绘制着漫画版的学校平面图。 (4) 虽然他家财万贯. ,但生活非常节俭。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②④③ D 、④②①③ 4、 下列词语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 运用夸张:响彻云霄 人山人海 鸟语花香 B 、 运用比喻:红叶似火 水平如镜 呆若木鸡 C 、 描写品质:坚定不移 百战百胜 自强不息 D 、 描写神态:热泪盈眶 披头散发 笑逐颜开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 随着科学的快速发展,未来的高铁最高时速可达1000公里。 B 、 通过爸爸的耐心开导,使他深受启发。 C 、 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挤进了广东省博物馆。 D 、 暑假即将到来,班主任反复强调要防止不发生溺水事件。 6、 根据下面材料,选择最符合情境的选项。(2分) 老师走进了教室,扬了扬手中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吗?”一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的话的意思是( ) A 、有同学没有交作业。 B 、有同学漏了题目没做。? C 、是否有同学没有交作业? D 、是否有同学漏了题目没做? (2)学生的话的意思是( ) A 、我漏了题目没做,明天会补做好的。 B 、我漏了题目没做。补做好明天交给您,可以吗? C 、我没有交作业,明天会送鱼给您。 D 、我没有交作业,明天再补交给您,可以吗? D 、是否有同学漏了题目没做? 7、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我向大家推荐一款最新的微型智能投影仪,它将投影仪与蓝色音箱合二为一,投影仪的机身小巧、轻便,只有470克重,大小与可乐罐相仿,所以也称“可乐罐投影仪”。它放在

小学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

说明方法练习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一、下面的句子都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列数字B举例子C作比较D打比方E分类别F假设 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2、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的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3、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4、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好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 5、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水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6、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7、鲸的寿命很长,一般可以活几十年到一百年。() 8、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9、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 10、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的树上去。() 11、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12、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出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13、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 14、人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15、阳光经过灰尘的散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16、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17、假如空气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 二、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B作比较C列数字D打比方 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 米。() 5.近几

语文答题技巧大全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 语文知识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答题方法归类: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语文四年级下册试题带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卷面综合评价 等级 一、基础知识 1、认认真真读拼音,端端正正写词语。 wān yán chuí bèi yú chǔn zuìè lónɡ yǎ 2、读读词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给.(ɡěi jǐ)予憎.(zēnɡ zènɡ)恨山涧.(jiān jiàn) 骨髓.(suí suǐ) 颤.动(chàn zhàn)蓑.衣(shuāi suō) 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心( )目形态( )( ) ( )( )不解天( )地( ) 响彻( )( ) 波( )壮( ) 4、选词填空。 开卷有益千方百计三顾茅庐千言万语 手不释卷千山万水初出茅庐千辛万苦(1)读书就是这样,因为我懂得( ),所以才( )。 (2)有了刘备的( ),才有了诸葛亮的( )。 (3)为了开发西部,奋斗者们艰苦创业,他们走尽了( ),说 尽了( ),历尽了( ),想尽了( ),终于如愿 以偿。

5、按要求写句子。 (1)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改成反问句) (2)山坡菜地里那薄薄的一层泥土地,露出了大块大块狰狞的岩石。(缩句) (3)我告诉了温迪外公捐献器官的心愿。(改成“被”字句) (4)纪昌勤学苦练。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用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 二、积累运用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四时田园杂兴》中“杂兴”的意思是,题目的意思是:。最能体现农忙的诗句是:。 (2)有一次,我用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 的跳动,给我极大的,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它。一切,。 2、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澄江一道月分明。 (2)老吾老,;幼吾幼,。 (3)蚂蚁搬家蛇过道,。

2017小学语文说明方法知识点总结

2017小学语文说明方法知识点总结2017小学语文说明方法知识点总结 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 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说明方法特点作用 举例子: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理,然后用 具体例子作例证。增加文章可信度。 作比较: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较,显示彼 此异同。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作彼物, 从而突出此事物。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通过数字获得 对说明对象的准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诗词、农谚 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下定义: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特有属性。便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晰的概念。 作诠释: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作解释。 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明事物的特征。 分类别: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类,

然后逐类加以介绍。便于将复杂事物说得眉目清楚。 列图表: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使说明对象 简明清晰。 摹状貌: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外部特征。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 说明方法是写说明文时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事物的 实际情况恰如其分地表述出来的方法。说明方法有很多种,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 最佳的说明方法。 说明文的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简练明确;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恰当地运用说明方法,能提高说明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使说明对象更具体、更生动,让读者更明白,更清 楚作者的意思,更能增强说服力,有时也能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更突出主题。 说明方法释义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引资料、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作假设,这11种。 小学常见的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题目的性质及作用: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

初中语文答题思路1

初中语文答题思路/模式 一、说明文 (一)说明对象:事物、事理。 事物惯用词语表示,事理惯用句子表示。 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1.划分层次,概括段意 答题思路 先审题,判断提问所针对的内容是整篇文章还是段落。 2.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概括 答题思路 说明对象,看标题及开头段,弄清说明的是一个事物还是一个事理。 说明对象的特征:在中心句和下定义的句子中寻找。 (二)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 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划线句所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段落所用的主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答题格式 举例子:举了……的例子,具体地说明了…… 列数字:准确地说明了…… 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地说明了…… 列图表:直观形象地说明了…… 划线句说明的内容:⑴前后就近原则,⑵段落中心句,⑶句子本身(常见于列数字和列图表,需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段落说明的内容:一般为该段的中心句(有可能出现在上下段中) (三)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的,多用于介绍生物生长、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制作、历史沿革等。 空间顺序是按照事物的结构来安排的,多用于介绍建筑物、风景名胜等。 逻辑顺序是按照事物间或同一事物内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多用于说明事物的因果、性质等。

逻辑顺序具体分为: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 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1.说明顺序的判断及其作用 答题思路 文章的说明顺序既不是时间顺序,也不是空间顺序则为逻辑顺序。 说明顺序的作用:⑴概括说明内容,⑵指出具体的说明顺序,⑶条理清晰﹨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2.段落能否颠倒 答题思路 ⑴段落之间的说明顺序,⑵与总领句或者总结句中词语的呼应关系 (四)说明文语言特征:准确性,在准确性的基础上又可分为平实和生动。 常见题型及答题思路 1.加点词的作用﹨能否删去、替换 答题模式 ⑴不可以删/不可以换⑵解释词语的意思⑶说明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⑷删去后句子的意思,不符合原意或者与事实不符⑸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要求从文中选出词语说明语言特征 答题思路 ⑴找出修饰性、限定性的词语。比如“左右”,“有可能”,“大多数”。 ⑵分析该词语的意思及在句子中的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的准确性。 二、记叙文 (一)体味修辞类语句的作用 1.明确所用修辞手法。 考纲中明确考查六种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可以利用口诀进行记忆“二比二问一拟夸”。 2.归纳答题模式。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结合句子) 拟人:生动地写现了……(结合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