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性与诗歌翻译

互文性与诗歌翻译
互文性与诗歌翻译

2003年第1期总第166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eignLm舒I叼∞andTheirTeaching

2003。№1

Serial№166互文性与诗歌翻译

刘军平

(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本文审视了互文性与诗歌翻译的关系。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克里斯蒂娃认为,每个文本都是用马赛克般引文拼嵌起来的图案,每个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本文认为,中西诗歌翻译在音韵、意象及意向性方面具有大量的互文性特点,作为译者既要充分认识到中外诗歌中互文特点,又要采取适当的策略传递互文的契合。

关键词:互文性;诗歌;文本;翻译;意象;意向性

Abstract:Thepapermainlyexaminestherehtionshipbetweenintertextualityandpoetrytranslation.Intertextualityisthepreconditionforunderstandingalltextsandith舭ghtstheinter-dependenceandimpactOiltheintertext.ByquotingJuliaKristeva’sviewthateverytextI‘Scomtmctedasamosaicofcitationsandeverytextisanabsorptionandtranffonnafionofothertexts,theauthorconsidersthatthereexistabundantintertextualitiesinEast-Westpoe田intermsofvel'Eerhythm,imageryandintentionality.Asatranslator,ontheorehand,onemustbeappreciativeoftheintertextualitiesinpoetryandontheotherhand,hemustadoptadequatesn锄e酗toconveyfaithfullytheinter-textualaffinities.Theauthorconcludesthatthestudybetweenintertextualityandpoetrytranslationwillshednewperspectiveandli出ontranslatiOnstudies.

Keywords:intertextuality,poetry,text,translation,image,intentionality

中图分类号:10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38(2003)01—0055—05

1.概述

互文性(imertextuality)指文本间的相互关系。BasilHatim(1996)认为,广义互文性是所有文本理解的先决条件,它包括作为符号学整体的甲文本对其它文本的依赖。其他文本作为一个预先独立存在的文本,可能与甲文本发生联系、产生影响。互文指涉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存在于文本之内的互文关系(内互文性);第二类是存在于不同文本之间的关系(外互文性);第三类是通过滑稽模仿提出相反观点的反互文性指涉(contratextuallty)。本文探讨的重点是第二类。

朱丽亚?克里丝蒂娃(JuliaKristeva,194l~)于1969年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她认为先前话语的存在是所指行为的前提条件。

朱丽亚?克里丝蒂娃在《符号学》和《诗歌语言革命》中用互文性、现象文本、生成文本(intertextualit'e,phenotexte,geno-texte)等术语说明文本间相互补充和交流。她认为互文性既包括文本之间空间的组合关系(syntagmaticrelationship),又包括此时文本与彼时文本在时间上的聚合关系(associationrela.tionship),它体现空间与时间、历时与共时的统一。她说:“任何语音链都具有一种发送源,它使身体与其生物学的和社会的历史相联系,任何文学史、美学或风格学,如果它们仍囿于彼此分割的状态的,都是不可想象的。”(张首映,1999:442)解构主义赋予互文许多独特的使命和意义,藉此取代结构主义锲而不舍地追寻的模式。解构主义希望批评家同时阅读多种文本,在不同文本之间印证某种相似性和类似性。因为世界上没有绝然独立的作品,也没有单一的独创性作品。传统所说“第一部”、“独创的”、“无与伦比的”等评价作品的形象性词语,不仅言过其实,而且不符合“互文性”特点。解构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双重解读”、“双重文本”、“双重批评”,才能呈现“互文性”。罗兰?巴特扩展了文本理解的条件,互文性对巴特来说不仅仅包含文化及意识形态的意义,而且超越了“语言代码”概念的中立意义。巴特(1970)说:“任何文本都是互文本;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并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例如,先前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过去引文的一个新织体。”(王-31I,1994:222)

罗兰?巴特的这一观点与克里丝蒂娃(1969)的原意不谋而合:everytextisconstructedasamosaicofcitations,everytextis

作者简介:刘军平(1962一),博士生,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比较文化收稿日期:2002一lO—n

?? 

ana塔,orptionandtl’ansforfflationofothertexts(Hatim,1990:125)。不难看出,克里丝蒂娃、巴特等人提出的互文性概念,为文本理论注入了新的社会历史意义,有力地冲击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抽象的文本理论,同时又给翻译理论带来了契机和新的研究视角。特别是诗歌在不同民族中总被看成可以涵盖一切文艺样式审美本质的、最高的艺术审美形式而给予重视。诗歌中的节奏、韵律、意象、原型等艺术符码充满张力和多义性。而每一诗歌文本都由若干不同系统(语音、字词、意象、格律、用典、模仿)交叉而成,它们不断组合、冲突和破裂,组成互文性的多义,如此循环以至无穷。每一次互文的指涉都使文本的意义更加丰富而多义,寓意更为深远。如果说“美即寓意”,那么,诗歌文本就是高度浓缩、多义、变化和复合的寓意,因而是美的文本系统。

现在让我们来将诗歌翻译置于互文性的背景下进行具体考察,重点是探索诗歌中互文性之关联及相互影响,以及译者在翻译诗歌互文时所采取的最佳翻译策略,并试图建立一种反映这种策略的认识途径。

2.互文性与诗歌的声音传递

诗歌的声韵与节奏体现了诗歌的音乐节奏与语言节奏。例如莎士比亚的名旬:

T0betornotltobe:IthatisIthequesItion

用的是轻重五步格,第五步多一音,第一步、第三步的重音仍同时是长音,第二、第四音两音步都较长,但英文诗并不十分计较这种长短的分别。第四步的语气的重音应在第一音(that),而音步的重音却落在第二音(js)。如果严格地依音律谈,is应由轻音变为重音。本来轻而要变重,音调也须由低到高,这种以字音分步的办法通常叫做音组制(syllabicsys.tern)。近代英文诗有放弃“音组制”而改用“重音制(accentsystem)的倾向。尽管如此,音美(syllabicsytem)gi寺歌特性的使然。黑格尔说:“诗则绝对要有音节或韵,因为音节和韵是诗的原始的唯一的愉快感官的芬芳气息,甚至比所说富于意象的词藻还重要。”(黑格尔,1981:68)黑格尔把诗的声律置于词藻之上,还是从诗的美学特征着眼的。既然诗歌和音乐关系如此密切,那么译者在译诗的时候在做到不因音害义的前提下,应努力用声音去呈现诗歌的“芬芳气息”。诗歌的“芬芳气息”可以随着互文性的“缕缕春风”,吹遍其它文本。

读者都熟悉李清照那首著名的《声声慢》,开头七组叠字的运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我们无需仔细琢磨这七组叠字的语义,只是从它们语音的组合中,就能感受到一种孤苦悲凉的情味。这七组叠音词由七个均等的音步造成一种缓慢的节奏,用可以轻长发音的平声字“寻寻”起音,并和声调略高但发音短促的“觅觅”构成一个音群,通过“觅觅”的发音在声调高处形成一种自然的停顿,然后用“冷冷清清”在略高的音调上经过过渡接着便连用了三组发音绵长但音调渐次降低,且不能响亮发出的叠音词。这样的语音组合,实在有如压抑不住的哽咽抽泣(叠音词长短高低轻重不同,如关关、凄凄、萧萧、荡荡之类都先抑后扬),犹如茫然无依的低回叹息,吟诵之下,不知不觉间便被带入那种“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凄苦情境中。循着这样一种方式,让我们从语音的互文性角度来解读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沉默》的译文,我们也许能从互文性语音层面上品味到译文传达出的一些特殊意味。

沉默吧,隐匿你的感情,/'i,k你的梦想深深地躲藏,/就让它们在心灵深处,/41-冉升起,又徐徐降落,/默默无言的夜空的星座。/观赏它们吧,爱抚,而沉默。

(飞白译[俄国]丘特切夫《沉默》)飞自的译文选用的多是如“沉默”、“默默”、“深处”等音色相对比较黯淡的圆唇元音字,以及不太容易响亮发声的舌面音或唇齿音,韵脚用的也多是声音短促的去声,以显得迂缓而节奏沉重,给人一种深沉而又有些压抑、苍凉的感受。飞白先生译文中的拟声效果词的使用无疑受到了中国传统诗的影响(王耀辉,1999:55)。

事实上,英语中通过拟声效果词的使用以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的例子不少。如运用元音、辅音l、m和n暗示平和与宁静。

Thelongdaywanes;theslownloone1.inlbsthedeep;

Moansroundwithmanyvoices—U1ysses浪漫派诗人威廉?布莱克虽较少工于技巧,但仍留下了下列佳句:

Forthegentlewinddoesmove

Silently,invisibly…

其中,有众多的辅音l、f、v,听起来十分宁静。而在布莱克下面的诗句中,辅音b,r的重复听起来如泪泪泉涌:Butapebbleofthebrook

Warbledoutthesemetersmeet

丁尼生的《溪流》在用韵上可与布赖克相媲美。作为一位艺术家和拟声法大师,丁氏对布莱克的诗可以说稔熟于怀,他的b.r音的使用无不可以找到布莱克诗的互文声音:Ichatteroverstonyways,

Inlittlesharpsandtrebles,

Ibubbleintoeddyingbays,

Ibabbleonthepebbles.

读者无须用夸张的语调朗诵这首诗,溪水潺潺的美妙之音就会不绝于耳。作为一名译者首先应对诗歌的拟声效果充分了解。其次应充分掌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后文文本和其他并置的指涉声音,在翻译过程中力图达到悲怆、平和、徐缓、欢快的声音效果,通过联想、文本互涉音韵之美,不仅可以倾听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而且可听到“金声玉振”的天籁之歌,这一切构成了译诗的有机整体。作为译者一定要从“大音希声”中去发现艺术作品中的弦外之音,从“希声”的空白中,去解读“韵外之致”的互文性

?56? 

音乐暗示,并再现这种无声之美。如自居易的《琵琶行》中诗句的几行有两种译文: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Thelar伊snir垮hummedlikerain,

Thesmall—whisperedlikeasecret,

Hummed,whispered--andthenwereintermingled

Likeapouringoflargeandsmallpearlsintoaplateofjade.

(WitterBynner译)Thethick蚵n舻loudthrummedlikethepeteringrain;

Thefinestringssoftlytinkledinamurmurstain.’

Whenmi咄ngloudandsoftnotesweretogetherplayed,

Youheardlargeandsmallpearlsca:¥cadeonplateofjade.

(许渊冲译)“大弦嘈嘈如私语”,既用“嘈嘈”这个叠音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亦然。“错杂弹”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令人耳不暇接,余音袅袅。两译家都较好地传递了原诗音韵之美。相比之下。许译通过用m音表厚重,用s头韵法表达轻盈更胜一筹。汉语叠音词虽有所舍弃,但译者通过补偿手段,达到了具有与原文类似的音响效果。这些音韵手段使人联想到m.fredTennyson,EdgarAllanPoe和AlgernonC.Swinbume等西方音韵能手对音韵的运用。因此,索绪尔说:“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后者不是物质的声音、纯粹物理的东西,而是这声音的心理印迹,我们的感觉给我们证明的声音表象。”(索绪尔,1985:101)

译者必须注意到互文性中音响形象除了“声音表象”外,还具有较强的表现意义或表现功能。递一首诗时,努力从主题到意境建立一种氛围,一旦确立诗歌的基调并从中西诗歌中发现契合,意象的传递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Theimplicatio.ofthewordentanglesthetranslatorinthewebofintertextualrelationsandinterrelatedm啪iIl挚。”(Cent—tier,1993:2)

事实上中西诗歌中的暗示、隐喻随处可见,翻译和阅读这些经典诗歌需要很强的互文性鉴赏力。同时,互文性的使用也给诗歌翻译提供了新的灵感。马致远的“枯藤老树”写的是乡村的荒凉,艾略特写的是都市的荒凉,但两首诗都在最后用了带感情的字眼(断肠人:lonely);晏珠“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和秦观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情景也十分相似。

《断章》是卞之琳的名作,只有四行,引录如下: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卞之琳钟爱的《花间集》,内有冯延己的《蝶恋花》,此词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两句。《断章》与这两句何其神似!可以说卞氏的创造性的吸收与转化达到了不露互文性痕迹的程度。而译者要了解诗歌中的互文性需要有敏锐的嗅觉和深厚的学养,即可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钱钟书在《谈艺录》的序中说:“东海谣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翻译诗歌的文本既可看作是同一文化源流中的契合,也可以看作是不同文化的相似性。作为译者需要对原文作者、作品、读者进行解读,同时也要将文本内的互文性传递给目的语的读者。最主要的当然是对文本互文性意象内涵的理解。如“雨”这个意象,在中国诗人笔下呈现出

3.互文性与诗歌意象传递不同的面貌,折射出不同于其他民族诗人的主体情绪。在中韦勒克(1984)在《文学理论》第十五章中讲到“意象、隐国,尤其是中国的南方,每年5、6月份正是梅雨季节,绵绵不喻、象征、神话”四个概念,他认为:“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s断的雨丝给人带来了无穷的惆怅。雨中离别、雨中思念成为学,又属于文学研究的题目。在心理学中,意象一词表示有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程式化意象或“套语”,并一直影响到现代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或回忆。”其诗中(张德明,1997:42):

实,意象是通过语句构图的能力,是语句中的关键词汇。读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者读到词语会产生词语联想,会联想到词所指本身,也会联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想到这个物象在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和特殊意义。不同的文撑着油纸伞

化意象根据不同的读者、译者的感觉、经验会诱发不同的审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而寂寥的雨巷。

美联想。我希望遇见一位

刘若愚先生曾翻译过《李商隐诗》,他深知诗歌翻译中中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西意象传递的困难。他认为像望帝、庄周、沧海、蓝田等典故显然,“雨”作为意象,在上引诗中已非文字意义上的一在《锦瑟》中十分难译。特别是最后两句“此情可待成追忆?种由“云中降落的液体水滴”,而是一种表示特定情绪和意味只是当时已惘然。”但学贯中西的他联想到英国诗人济慈名的艺术符号。这样,自然物象或超自然物象在诗人笔下,不诗《夜莺颂》中的末尾两行“‰ita.vision,orawaking再是其自然品性的如实呈现,而被赋予特定的品格和意义。dream?/fledismusic:一Do1wakeorsleep?”,从而指出这两这方面最典型的原始意象还可举出梅、兰、菊、竹和蝉等。在首诗的共同主题是“人生如梦”。从中可以看出,翻译家在传互文性中这些意象被千百次重复而形成千年不变的“意象套

??

 

语”(imagefo瑚uh)。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车”总是“辚辚”地响,“马”常常“萧萧”地鸣,“雪”都是“霏霏”地下,“杨柳”一概“依依”地垂。

总之,意象的隐喻性、多义性及朦胧性是诗歌张力的体现。结构主义学者列维认为,如果把某一作品置于单一符号系统中,形式和内容的特点可达到统一。在翻译中如果将一部作品置于多重符号系统中,所表达的不确定性则越来越彰显。列维说:“Thetranslationisnotaunifiedwork,butonewhichis锄岱tensionandcontradictionsbec锄sethecontentisinterstrue.

turallyconstructed,representedasitwerebytwoperspectivessi-multaneously:fromtheviewoftheoriginalsignifyingsystemandthe锄出ofthesecondlanguagesystem.”(C,entzler,1993:83)在中国传统诗歌创作中,诗人常常化用前人诗句。如欧阳修的“绿杨楼外出秋千”,出自于冯延己的“柳外秋千出画墙”,而冯氏诗句又出自王维的“秋千竞出垂杨里”。对于这种“化用”的方法,笔者认为,也可适用英汉诗歌的互译。

当然,翻译中互文性的“化用”需要译者的灵感与艺术顿悟与再创造。正如后结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指出的那样:原文作者已死,每一次翻译和重构都融入了译者全新的互文性感受。

4.互文性与意向性

功能语言学家认为,一个语篇所以能成立并发挥交际功能是因为其具有语篇性(textuality),而语篇性又依赖于七大语篇特征或要素,即形式接应(cohesion),语义接应(coheF-ence),意向性(intenfionality),接受性(acceptability),信息性(informalivity),情景性(situationality)和g文性(intertextuality)o此部分将重点讨论诗歌翻译中互文性与意向性的关联。

众所周知,互文性不是一个机械的过程,互文本也不是一个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式的文本的结合。互文不只是简单的引文和指涉运用,诗歌的互文翻译也决不只是消极地用目的语的指涉替代原语的指涉。为达到某种文本功能和交际目的,互文性具有极强的意向性和意指作用(signitication)。

“意向性”是表示意识活动与意识对象之间必然的、结构性关系的概念。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中世纪哲学典籍之中。布伦坦诺使用这一概念来说明心理学研究对象和物理学研究对象的区别:意识会“指向”某物的活动而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自主性。胡塞尔通过对意向活动的分析来确定意识对象,即通过意识的显现过程来说明现象。因此,意向性的理论主要是对意向活动的分析。意义是不同文化、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类心理活动共同指向的对象。这种指向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包含语用层面上的意义。我们在这里可以用心理学家常用的一个实验说明这一道理:中学生看到黑板上的粉笔点都会理解为这是一个没有体积大小的几何点,但小学生只知道它是粉笔点,更小一些的儿童会说这是糖果、星星,等等。这是因为不同的人对粉笔点进行了不同种类的意向活动:儿童的意向活动是想象,小学生的意向活动是知觉,而中学生的意向活动指更基本的活动——意义活动,因为他们把握到粉笔点的意义——几何点。(赵敦华,2001:98)

在翻译过程中,正是意向性的不可捉摸与互文性中隐喻的使用,使具有多层意义的诗歌话语变得扑朔迷离。毫无疑问,作为诗歌翻译的译者应极大限度地传递其诗学多义性。怎样准确界定原文作者的意向性?怎样在译者的选择与原作者之间建立一种关联?让我们通过具体实例来讨论:CounseltoGirls

Gatherye础dwhileyoumay趁早吧,快采那玫瑰花苞,

OldTimeisstilla-Ⅱyillg,时间老人永在飞翔;

Andthiss跗圯flowerthat同一朵花儿

smilestoday,今天还在微笑,

Tomorrow试ubedying.明天就要枯萎死亡。

一RobertHerrick(何功杰译)不难看出,英文原诗与金昌绪的《春怨》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而且译者本人也是在悟到这种相似之处才挥笔而就的。但是,在这里笔者不得不指出,从形式上讲格律诗并不符合原诗作者的意向和目的语读者的意向,从风格上讲押韵的使用也不符合17世纪英诗的风尚,况且用“花开堪折直须折”直接套用乔治赫伯特的“Gatheryerosebudwhileyoumay”,出于目的语理解是可行的,但并没有忠实于原诗的意向性。这里我们也可以看看另一种译文:

可以采花的时机,别错过,

时光老人在飞驰;

今天还在微笑的花朵

明天就会枯死。(屠岸译)通过比较上面的译文,读者不难看出从风格、形式及炼字(poeticdiction)---个方面何功杰先生传递了原诗的意向性,从而避免了互文性信息的不适当的传递;从语用学层面(pragmaticdimension)和符号学层面(semioticdimension)上看,语用层面上包含有intentionality,speechact,sequene,limplica-ture和reference,而符号学层面上含有intertextuality,signsgen.re8,discourse,texts。意向性和符号(包括互文性)共同构成了一个保证信息成功传递的语境。换言之,翻译的质量取决于诸如互文性及意向性等构成语境因素的若干方面。

在互文性的意向中,译者(读者)可展开互文性联想。由于缺乏语境的制约,译者张开思维的翅膀在自由联想中徜徉。至于互文性产生的多重意义怎样保持意义连贯(Wid.dowson,1992:60)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诗歌翻译和译者首先应把握诗歌语言模式中语序包含的主次意义;其二,诗歌文本之外的互文性联想的特殊表达应与本首诗内的文本联想保持一致;其三,尽管有时互文性的意向性朦胧不可捉摸,但将其置放于整个民族的文化、文学传统之中加以考虑,其诗歌意向就会豁然贯通、豁然开朗,而真正合格的诗歌译者应更好地把握意向的超越性与内在性,从而真正做到“入乎

?58? 

其内,出乎其外”。

参考文献:

[1]Bamstone,Willis.ThePoet/csofTranslozion.NewI-larchandLondon:YaleUniversityPres¥,1993.

[2Jcook,Guy.D/¥co///'¥eandL/terature.Offordand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3]Gontzler,Edwin.蛳raryTrans/adonTheory.LondonandNew

York:Ronfledge,1993.

[4]Hatim,Basil.Commun/oa/onAcrossCulmres.Exeter:UniversityofExeterpress,1997.

[5]Hatim,BasilandMason,lan.DiscourseandtheTranslator.LondonandNowYork:Ixragraan,1990.

[6]Hobsbaum,Philip.Metre,鼢mmandVerseForm.LondonandNewYork:Roufledge,1996.

[73Ldevere,Andre.TramP/n#Utemaae.NewYork:TheModemLanguageAssociatiOilofAmerica,1992.

[8]Nord,ChJ-istlane.瓶船纽由皤asn哪咖zActivity.Manchester.St.JeromePublishing,1997.

【9]Widdowson,H.G.Pract/ca/SOtistics.OxfordNewYorkToranto:

[103布尔顿著.付浩译.诗歌解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出版社,1992.

(上接第54页)

当代最前沿的生命科学联系起来,提出了文学翻译克隆论。

在生物学上,克隆是把一个机体的优质基因移植到另一个机体中去,以弥补机体的不足。在文学翻译中,也可以把一种文字的优质因素移植到另一种文字中去,以加强译文的表达力,如译“不爱红装爱武装”时,移植了“facethepowder”和“pwoderthe

face”这两个优质的英文片语,就使译文能够表达原文重复“爱”字和“装”字这种巧妙的修饰手法了。(再创论和模仿论是中西文学翻译理论的第五个分歧。)

从以上五点看来,中国当代翻译理论研究怎么可以说至少落后于西方20年呢?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西方的翻译理论至少落后于中国20年:首先,西方的翻译理论(包括所谓的“纯理论”)不能解决中西互译的实践问题,而中国提出的超导论和克隆论却能解释西方理论不能解决的翻译问题,如

[11]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12]胡家峦编.英语诗歌精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33廖七一等编著.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4]刘军平.翻译经典与文学翻译[J].中国翻译,2002(4):38—41.[153刘军平.新译唐诗英韵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6]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173童庆炳著.文体与文体的创造[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1813:国维.人间词话[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

[19]王一川.语言乌托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03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4.

[22]萧立明.新译学论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23]谢天振主编.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43许渊站.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杜,2000.

[25]许渊冲.毛泽东诗词[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3.[263杨平主审.文化丝路织思[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27]越教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83张德明.诗歌意象的跨文化比较[J].中国比较文学,1997(2):36—30.

[29J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03朱光潜.诗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8.

Pope译的荷马史诗可用超导论来解释,Fitzgerald译的《鲁拜集》可用克隆论来解释。其次,西方的“纯理论”并不是什么新东西。早在20世纪50年代,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学术研讨会上,周珏良教授就提出过多元标准论;至于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50年代也曾对Formosa应该译为“台湾”还是“福摩萨”展开过讨论,所以这些理论完全不必从西方搬进来。《共性论》作者批评中国学派是夜郎自大,我认为百里之国自称万里之国,那是自大;如果真是万里之国,那就是名副其实。我倒认为《共性论》作者“奴化”思想严重。杨振宁说过,他一生最重要的贡献是帮助中国人改变了自己不如人的心理。我认为中国翻译界的当务之急,也是克服自己不如人的心理,用实践来检验一切理论(“纯理论”不但要接受翻译研究实践的检验,还要接受翻译实践的检验),这样才能使中国翻译学在世界上取得应有的地位。

?59? 

互文性与诗歌翻译

作者:刘军平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名:

外语与外语教学

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EACHING 年,卷(期):2003,""(1)

被引用次数:19次

参考文献(30条)

1.Barnstone Willis The Poetics of Translation 1993

2.Cook Guy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1994

3.C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y 1993

4.Hatim Basil Commurication Across Cultures 1997

5.Hatim Basil.Mason,Ian 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 1990

6.Hobsbaum Philip Metre, Rhythm and Verse Form 1996

7.Lefevere Anche Translating Literature 1992

8.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1997

9.Widdowson H G Practical Stylistics

10.布尔顿.付浩诗歌解剖 1992

11.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 1981

12.胡家峦英语诗歌精品 1995

13.廖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 2001

14.刘军平翻译经典与文学翻译[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2(04)

15.刘军平新译唐诗英韵百首 2002

16.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1985

17.童庆炳文体与文体的创造 1994

18.王国维人间词话 1999

19.王一川语言乌托邦 1994

20.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 1999

21.韦勒克 沃伦文学理论 1984

22.萧立明新译学论稿 2001

23.谢天振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透视 2000

24.许渊站唐诗三百首 2000

25.许渊冲毛泽东诗词 1993

26.杨平文化丝路织思 2001

27.越敦华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2001

28.张德明诗歌意象的跨文化比较 1997(02)

29.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 1999

30.朱光潜诗论 1998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高原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诗歌的互文性——以李清照词《临江仙》为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10,21(1)

不同文本之间存在大量互文,诗歌文本也不例外.诗歌文本的彼此互文能够激发多个文本间的概念整合,从而帮助读者创造性地阅读诗歌.本文将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以李清照词<临江仙>为例,具体分析诗歌的互文性,并探讨诗歌文本中互文性与创新性的关系.

2.期刊论文荆艳君.JING Yan-jun模因论与诗歌的互文性探析-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3)

模因是文化传播的单位,它通过模仿和复制在人的大脑之间相互传染而进行传播.互文性是语篇的基本特征.互文性强调文本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任何语篇都是由引文拼嵌而成,任何语篇都是对其它语篇的吸收和转化.文章审视了模因和互文性的关系,认为模因的传播就是互文性形成的过程,并从模因的角度分析了诗歌中的互文现象,以期读者能认识到模因论对研究诗歌互文性的重要意义.

3.学位论文裴培从李清照词的实例翻译谈互文性理论引入诗歌翻译研究的必要性2008

“互文性”理论是当代法国符号学家朱丽亚,克里丝蒂娃(Julia Kristeva,1941-)于1969年最先提出和论述的。这一理论是指文本间的相互关系,它强调的是文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任何文本都与其前文本,互文本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知识体系发生关系。互文性理论与翻译具有明显的关联,翻译本身就是一种互文活动。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原文与译文就是一种互文关系,因为这一翻译过程就是译者对原文本的阐释和对目的语文本的创作,这些都需要与其它文本相联系。翻译难,古典诗词的翻译更难,尤其是对诗词中涉及到的意象、典故等得处理。对于解决这些困难,互文性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由于互文性的广泛性,本文将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来分析宋词人李清照词的不同英译本来看互文性理论在古典诗词翻译中的应用。因此,互文性理论对开阔古典诗词翻译研究的视野,并对其翻译实践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除引言和结论部分外分为三大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目前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的概况综述,以及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结构。

第一章是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了互文性理论的定义,理论的发展过程及其后人对这一理论的分类。

第二章是系统阐述部分,主要介绍了中英诗歌的共通点,并指出中西诗歌翻译在音韵、意象及形式方面具有大量的互文性特点。作为译者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外诗歌中的互文特点,才能准确传递互文的契合,提出将互文性理论引入翻译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章是个案分析部分,以李清照词的不同英译本为文本来分析在互文性理论指导下运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李清照词的声音,意象和典故等方面的传递。

最后,作者在结论部分指出,在互文性理论框架的指导下,互文性理论在古典诗词翻译方面赋予译者新的视角,拓宽了原有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思路,进一步提出了互文性理论引入诗歌翻译研究的必要性。

4.期刊论文王卓.WANG Zhuo"拼图"中诞生的诗歌--梅利尔诗歌《迷失在翻译中》的互文性解读-解放军外国语学

院学报2006,29(2)

在梅利尔的诗歌创作生涯中,他几乎从来也没有放弃传统诗歌形式的严谨和精致,在喧嚣的后现代美国诗坛上不露声色地保持着优雅的传统姿态.然而传统的诗歌阅读方式却完全不适合梅利尔那看似传统的诗歌,因为在他传统的形式下掩藏着太多让人意想不到的指涉和语言碎片.梅利尔的代表作之一<迷失在翻译中>就是一首在语言的碎片中彰显后现代诗歌互文性特征的杰作.

5.期刊论文唐院漫谈庄伟杰诗歌中的道风玄韵-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0,""(1)

庄伟杰自称"怪圣",其诗文内核,涌动华夏民族的山河气象和文明气患,多得中国道家风骨玄韵.然而,他的诗歌又能贯通古今,渗透寻新求变的现代思维和自我意识.借助互文性(intertextuality)理论和文本分析(textual analysis)分析庄伟杰诗歌,我们发现,庄伟杰作为一位漂泊异乡而坚守精神家园的诗人,中国本土的道家文化因素在其诗歌文本中具有耐入思量的兴发感动之力,并与诗人的性情和特质呼应融合而自成一个独特的"美学化境".

6.期刊论文黄勤.HUANG Qin互文性视角下的诗歌译者主体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3(5)

在语际转换中,诗歌语言形式与内容间的冲突彰显凸出,甚至无法兼顾.诗歌翻译因此被公认为是文学翻译中难度最大而颇具价值的翻译.互文性视角下的诗歌译者在翻译中兼具读者、阐释者和作者三重身份,其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到译诗的质量.诗歌译者只有在自己兼具的这三重身份方面加强自身素养,才能合理地发挥其主体性,译出诗之佳品.

7.期刊论文刘义从《红楼梦》两译本诗歌的翻译谈文学翻译中互文意义的传递-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5) 互文理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理论中的一种,对读者完整而准确地解读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进而可以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本文首先回顾了互文理论的发展,接着以<红楼梦>中两则诗歌的不同翻译为例,分析译文如何体现出原文的互文性.最后,希望文章所做的分析能够对文学作品的翻译起到一定的启发意义.

8.期刊论文武俊辉.WU Jun-hui互文性视野中诗歌翻译的音美再现-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29(7)

互文性理论认为,任何文学作品都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文学历史传统的一个环节.诗歌语言历经千百年的锤炼,语言洗练、韵律严谨、对仗工巧.诗歌中充斥着大量的互文现象.传统的互文性研究仅把视野囿于意义的阐释,但实际上从音住到篇章以至文化所构成的集体无意识各个层面上,无不烙上了互文性的印记.文章创造性地把互文性理论引入诗歌翻译,从语音象征、韵脚形式和押韵格式等几方面探讨了互文性视野下诗歌翻译中的音美问题.

9.学位论文巫和雄论诗歌翻译中的互文性——《红楼梦》诗词两译本的对比分析2003

“互文性”这一概念是法国后结构主义文艺批评家朱莉娅·克里斯蒂娃在分析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基础上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提出来的。她认为

,“每个文本都是由马赛克般的引文拼嵌起来的,每个文本都是对其它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功能学派语言学家韩礼德又据此提出“互文语境”的概念,认为一个文本同其它文本之间的关系构成这个文本的互文语境。互文性理论在被提出之初,其初衷是对作者意图和独创性的否定,是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系统中文本自足性的消解,往往陷入不可知论和虚无主义的泥淖。但是该理论中的合理部分——任何文本都不可孤立地释义,每个文本都与其它文本相互关联——却可以被应用到翻译研究与实践中来,因为翻译是在两种语言之间对文本进行的转换活动,在本质上也是一种互文性符号活动。

互文性理论对于翻译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理解和表达两个方面。首先,原文的互文语境由于所属文化圈的隔膜,往往不为处于另一文化体系中的人们所知晓,因此作为语际转换中的“超语言因素”常会成为理解与交际的障碍;其次,如果译者不考虑原文的互文语境,那么由互文语境赋予原文的“互文效果”(互文本赋予原文的隐含意义或阅读体验)就很容易在翻译中流失。于是,如何在翻译中设法重建互文语境以便将原文的互文效果移植到译入语中就成了译者的一大难题。

诗歌翻译历来争议颇多,难度很大,其原因在于,作为一个民族语言的精粹,诗歌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学文本中的一种特殊样式。诗歌的语言高度凝练简洁,信息含量大,可供理解阐释的自由度宽。但诗歌中富含的互文语境则为准确把握原诗意义、较好地进行传译提供了帮助。

由于小说《红楼梦》中的诗词无论在艺术水平还是在思想深度上都堪称中国古典诗词的代表,本文即以它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对互文性在诗歌翻译中的影响作一分析。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框架。第二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介绍了互文性概念的提出及对翻译的意义,并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把诗歌中的互文性分为具体互文性和体裁互文性两类。第三章具体分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诗词中不同互文类型的翻译。主要评析方法是找出原文语篇中的一些互文本,分析这些互文本对于把握原诗意义的作用及传译效果,从而考察两个英译本的得失。在此基础上,本章还总结了两个译本在处理诗歌互文性时体现的文化取向。从分析来看,杨译本基本上遵循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而霍译本则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第四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指出互文性对诗歌翻译的理解和表达都具有重要意义,译者应积极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丰富各方面的信息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原作的准确把握。

10.期刊论文武俊辉互文性视野中的诗歌翻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

大.文章对诗歌中的互文种类作了详细的归类,继而提出翻译中处理互文符号的方法.

引证文献(19条)

1.李莉简·奥斯丁小说创作与"灰姑娘"童话模式之互文研究[期刊论文]-时代文学 2009(23)

2.王书芳广告语中的互文性及其翻译[期刊论文]-考试周刊 2009(19)

3.张凤香.赵铁海中英广告的"诗化"魅力[期刊论文]-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z1)

4.王蕾从互文性角度谈广告翻译[期刊论文]-科教文汇 2008(10)

5.刘军平重构翻译研究的认知图景开创翻译研究的"认知转向"[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4)

6.李金红互文性在诗歌翻译中的运用[期刊论文]-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2)

7.赵红辉互文性与《锦瑟》的翻译[期刊论文]-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8(2)

8.陈卫《国粹精点》互文性写作与文体建构[期刊论文]-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1)

9.黄勤互文性视角下的诗歌译者主体性[期刊论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7(5)

10.荆艳君模因论与诗歌的互文性探析[期刊论文]-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3)

11.李倩互文见义与古诗翻译[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 2007(9)

12.王黎诗歌翻译异化法的探微——宋词《水调歌头》四种英译本的比较研究[期刊论文]-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3)

13.赵朝永关联理论视角下的互文性翻译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

14.喻家楼析汉语古诗英译中意境[期刊论文]-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

15.石红霞“三美”齐备谱华章—许渊冲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三美”原则及实践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6.刘军平女性主义翻译理论研究的中西话语[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4(4)

17.刘军平超越后现代的“他者”:翻译研究的张力与活力[期刊论文]-中国翻译 2004(1)

18.吴钟明.邱进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上海科技翻译 2004(2)

19.刘金龙纽马克翻译理论在译诗中的适应性与审美再现[期刊论文]-鹭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4(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b416683910.html,/Periodical_wyywyjx200301014.aspx

授权使用:中南大学(zndx),授权号:752a0559-e30e-45a1-b902-9def01203726

下载时间:2010年9月12日

翻译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

翻译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 赵云龙刘慧玲 翻译中遇到不可译性的问题是常有的事。翻译是搞语言文字的转换工作,所谓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也完全是针对语言文字而官的。世界各民族语言文字的共同特征形成了翻译中的可译性,而各区城民族因地理条件和文明程度等方面的迥异形成了讲言文字方面的隔腆性、冷僻性和不可理解性,也造成了翻译中的不可译性。本文从语言文化的角度谈谈翻译中的不可译性和可译性问题。 一、不可译性 在翻译过程中,原文的某些语言现象在译文中无法表达,属不可译性。不可译是语际转换中永远存在的一种现象.原因为任何语言都带有很大的实在性和局限性,它从来也没有考虑到如何翻译其他文化的问题。应该说翻译中语言本身出现不可译现象是完全正常的和客观的。 不可译性大致可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译入语言缺乏对等的表达形式。一种语言用某一形式表达了语义场内的某一意义,同时表达了该形式的某些特征,而另一种语言又恰好缺乏相应的形式既能表达出该意义又能表达出所要求的该形式的某些特征,不可译的问题就必然会出现.这是不可译性产生的语言学原因。翻译中的绝对不可译现象一般都是与语言文字形式相关的一些现象。如下面的两句: 1) A: What makes a road broad? B: The letter B. 2) A: Why is the letter D like a bad boy? B: Because it makes ma mad. 句中“road,broad,ma,mad”不仅起一般词形的形式作用,而且是作为内容出现的.句中“road”,“broad”和“B”都无法译成汉语.如当英语语言形式本身充当内容时.不可译现象就可能出现.此外,还有与语言父字的形式特点有关的不可译现象。这类现象大多是利用语言文字的形式特点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属于这类现象的有韵(尤其是头韵)、文字游戏(双关语)和某些实用意义等。汉语中那些依赖语言音形义结构的修辞手法(如双关、拆词、仿词等)几乎都是不可译的。如:好容易到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着去看.(鲁迅《故乡》) At last the end of the year came,and one day mother told me that Runtu had come,and I flew to see him.(杨宪益、戴乃迭合译) 句中“好容易”实指“好不容易”,表示难言的渴望之情,这一修辞有习用性.是不可译的。 第二种是,译文语言缺乏应有的表达形式.就是说,原文表达的思想对译文语言来说完全是新的。一个民族运用了新的词汇表达新产生的思想,而另一个民族由于地理的或社会的原因,没有产生这种新概念、新思想,当他们需要翻译这个新的词汇时.必然会遇到不可译的问题。比如,英语的“illoetionaryaet”是个新词,既有“言外之意”又有“言语目的”的意思,还带“非言语活动”的含义。汉语中一时还没有相应的词来表达它。文化差异导致的非对应也是在语际翻译上导致难译性和不可译性的主要原因。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语中不存在,不常见,不被注意。如“松”和“鹤”在汉语里可比喻长寿。相比之下,英语中就没有相应的隐喻。对英语接受者来说,“松”和“鹤”并不能引起与汉语接受者相同的联想.又如美国但语中称学者(如大学教授)为“egghead”,这在汉语中也找不到相应的形式和涵义。同样,中国的知识分子曾一度被污蔑为“奥老九”,如果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背景,是很难理解这一称呼的含义的.这几个例子说明,语言之间存在着一些形式和内容都颇为独特,无法相互取代的符号,这使语言和文化间,出现了一些难以逾越的沟壑,严重障碍了彼此的交流.这是产生不可译的历史文化原因。 总的说来,不可译的东西并不等于没有确译的词句。众所周知,翻译就是把某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准确而完整地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那么,在翻译中不可准确地再现,就是不可译性。这就是说,确译与误译在于有没有准确、完整的再现,而不可译则在于可不可能达到准确、完整。 二、可译性 在各种语言中,共性是广泛存在的。语言之间的共性构成了可译性的基础。 l、可译性的理论依据 语言是思维的各种不同的工具和外壳,但是思维的基础是现实,思维是统一的,思维的规律是一样的,

最美 首英文诗,译文也神美!

最美8首英文诗,译文也神美! Spring goeth all in white spring goeth all in white,crowned with milk-white may;in fleecy flocks of light,o'er heaven the white clouds stray;white butterflies in the air;white daisies prank the ground;the cherry and hoary pear,scatter their snow around.春之女神着素装 春之女神着素装,山楂花冠乳白光; 天上分明一群羊,白云朵朵自来往; 粉蝶空中时蹁跹;廷命菊花饰郊原; 樱桃梨树共争艳,四处非花如雪片。 To daffodils fair daffodils,we weep to seeyou haste away so soon;as yet the early-rising sunhas not attain'd his noon.stay,stay,until the hasting dayhas runbut to the even-song;and,having pray'd together, wewill go with you along. we have short time to stay, as you;we have as short a spring;as quick a growth to meet decay,as you,or anything.we die,as your hours do,and dryawaylike to the summer's rain,or as the pearls of morning's dew,ne'er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

摘要:英汉诗歌在措辞、意境及修辞上都有着各自的语言特色,有同有异。其中,音韵在体现诗歌的音乐美上起到极大的作用,它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也不尽相同。研究英汉诗歌音韵的异同点,可以有助于提高对英汉语言和其诗歌特点的掌握,并进一步促进英汉诗歌翻译过程中“音美”和“形美”的一致。 关键词:英汉诗歌音韵比较诗歌翻译 英汉语言中的音韵虽有类似,却大有不同。“音韵”在汉语中指和谐的声调、韵律,汉字发音的声调和音律或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和谐。汉语诗歌通常会运用押韵、双声、叠韵和声调变换等手法来体现音韵美。在英语诗歌中,音韵的表现方式则更加多样化,包括头韵和尾韵、全韵和半韵、雄韵和雌韵以及抑扬格的变化等。本文选取了极具中国诗歌音韵特色的《诗经?蒹葭》篇,从其不同英译本对原诗的音韵处理角度入手,比较汉英诗歌文本的音韵特色,以期为促进诗歌翻译中“音美”和“形美”的实现提供借鉴。 一、汉语双声和英语头韵 “双声”指的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例如:“玲珑”“辗转”“淋漓”等,这样的词语也叫双声辞(词)。双声辞(词)的构成有两大标准,即两个字的辅音字母(声母)必须相同,且语义上两个字不能拆开理解和使用,如“踌躇”中的“踌”和“躇”各自都不包含“踌躇”义。汉语诗歌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白居易的诗句“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其中“寥落”和“流离”都是双声辞(词),且在上下句中均处于同一位置,对仗工整。双声词的应用使诗歌更富音韵美,读起来别有韵味。 英语中的“头韵”(alliteration)与汉语中的“双声”颇有类似之处,但也略有区别。“头韵”是英国诗歌韵律的开始,是基础格律,最古老的英国诗歌通常都是用头韵写成的,中世纪时格外兴盛。如果两个音节中第一个辅音是相同的,那么两个音节便构成了头韵;在重读音节中以元音开始的都构成头韵,但是辅音群“st-,sp-,sc-”等被看成是不同的音,相互不构成头韵(陆晓燕,2010)。英语诗歌中头韵随处可见,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古舟子咏》中写到: 在《蒹葭》一诗中,整篇唯一一处双声词便是“蒹葭”二字。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或芦苇。在翻译过程中大多数版本均将其译为“the reed”或“reeds”,只有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用了“reeds and rushes”。从音韵上看,前者的译法中“蒹葭”二字的双声特点已完全在语言的转化过程中省略,只有理雅各的翻译较好地展现了原诗的音韵特点。这也反映出汉字这种组合发声的特点极难用英语的头韵法译出,往往是一个英文单词就可表达,而英语中头韵总是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词才能构成。 二、汉语韵脚与英语尾韵 诗歌创作中,常常在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更加和谐优美,这种手法被称为押韵,也叫压韵或叶韵。这些使用了同韵字的地方,称为韵脚。韵脚的使用让诗歌在朗诵时更加铿锵有力、和谐优美或气势磅礴,这在古代诗歌中尤为常见。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每一句的末尾一词都押的是“an”这一韵母,且一韵到底。汉语其他诗歌中也常有偶句押韵,或第一、二、四句押韵等情况。 英语虽然只有26个字母和48个音标,但因为英语单词有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其单词的押韵方式也因此而丰富多样。严格意义上说,英语中的“押韵”其实指的是“全韵”,也就是押不同辅音后面出现的元音或元音和辅音的组合,而末尾只押辅音的方式称为“半韵”,这在汉诗中是没有的,因为汉诗不用声母押韵,如英国著名诗人济慈的《希腊古瓮颂》一诗开头写到: 其中“quietness”和“express”押“s-”的半韵,而“time”和“rhyme”虽然单词字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_饶卫民.pdf

第14卷第6期 安顺学院学报 Vol.14 No.6 2012年12月 JOURNALOFANSHUNUNIVERSITY Dec.2012 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饶卫民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福州350003)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探讨了诗歌可译与不可译的关系,指 出在二者具有相对性的前提下,译者应不断丰富诗歌翻译的方法和策略,降低不可译性,更 好地进行诗歌翻译。 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译性;不可译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 (2012) 06-0027-03 诗歌翻译是常见的文学翻译类别之一,诗歌翻 译的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也一直是译界讨论的热点话 题。有鉴于此,本文拟从剖析诗歌翻译的可译性因 素与不可译性因素入手,对诗歌翻译的可译性与不 可译性进行探讨,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诗 歌翻译提供适当的策略和支持。 1、诗歌翻译的可译性 翻译理论认为诗歌作品可以翻译,具有可译性 的 原因主要有:人类不同民族的生活和文化等各个 方面都存在着共通之处,于是不同民族的语言和文 化交流具备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就成为了可译性 的基础。诗歌是人们托物言志、抒发情感、高度凝 练的文学作品形式,人类思想的共通性决定了诗歌 中的思想感情是可以通过不同语言的交流来引起共 鸣的。因此,诗歌翻译中思想、情感内容是可以传 递的,具有可译性。 一般文本的翻译,不仅要译出字面的意义,还 要译出字里行间隐含的文化内涵或具有民族文化特 色的内容。诗歌翻译更具有难度的是,在传递原文 意义的同时,还要兼顾形式之美。 形式不仅包括拼写形式,大小写、书面的排列 方式,有时还是信息的载体,形式本身也是诗歌的 内容之一。形、神、韵兼具的翻译对译者的知识素 养和语言运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实际翻译出的作 品也和译者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关系。对于同一首 诗歌来说,不同的译者给出的译文不同,下面以拜 伦的 《哀希腊》中的一节译诗为例: “ The isles of Greece,the isles of Greece ! 收稿日期: 2012-06-18 When burning Sappho loved and sung, Where grew the arts of war and peace, Where Delos rose, and Phoebus sprung! Eternal summer gilds them yet, But all, except their sun, is set. 梁启超的译文是: “哎!希腊啊!希腊啊…… 你本是和平时代的爱娇, 你本是战争时代的天骄。 撒芷波歌声高,女诗人热情好。 更有那德罗士、菲波士 (两神名)荣光 常照。 此地是艺术旧垒,技术中潮。 即今在否?算除却太阳光线, 万般没了。 马君武的译文是: “希腊岛,希腊岛, 诗人沙孚安在哉?爱国之诗传最早。 战争平和万千术,其术皆自希腊出。 德娄飞布两英雄,渊源皆是希腊族。 吁嗟乎!漫说年年夏日长,万般消歇剩 斜阳。 胡适的译文是: “嗟汝希腊之群岛兮, 实文教武术之所肇始。 诗媛沙浮尝咏歌于斯兮, 亦羲和、素娥之故里。 今惟长夏之骄阳兮, 作者简介:饶卫民 (1969~),女,福建建瓯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英语翻译。 ·27·

谈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的传达,英语范文.doc

谈英汉诗歌翻译中文化意境的传达,英语- 【摘要】英汉诗歌翻译应注意异域文化的传达,从各个角度,采用不同的策略与方法,将不同的文化意境营造体现出来,才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关键词】英汉诗歌;翻译;文化意境;传达 文学翻译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意境的传达,诗歌翻译尤其如此。因为诗歌翻译乃文学翻译的极高境界,翻译文学中之极致,诗歌极具丰富的文体特征和艺术内涵,用最简练的语言表达着人类最丰富的情感和世间最复杂的意象,这种情感和意象便构成了诗歌所特有的文化意境。诗歌中的意境通常为一个民族所特有,代表着这个民族的独特的精神风貌。所以,诗歌翻译在讲求音美、形美的同时,最重要的是传递它的骨髓所在,即诗歌的“文化意境”。 一、英汉诗歌有着不同文化意境 一首好诗,往往是意中有境,境中有意,读后沁人心脾,耐人寻味,译者应对原作心领神会,译者与神思契合,力求浑然一体,否则,译者只拘泥于原文表层结构,译文必然貌合神离,韵味全无。因此,绝不可把译诗看作语言表层结构的机械移植过程,必须深入深层结构,发掘原诗的真实意境,并使之以原有的神韵再现于译文中。 1.诗歌的意境首先体现在不同民族的文化词的运用上。例

如,在我国古典诗歌中,“南浦”被赋予了某种离别的情境,而“风”,“月”,“燕”,“笛”,“秋水”,“婵娟”,“梅”,“菊”等字词,它们也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其独特的联想和情趣是西方人难以理解的;同样,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文中的一些词汇对于我们来说也比较陌生,“westwind”、“castle”、“shepherd”、“lamb”等词语,所给予我们的意象也与英美人的本意不同。英国诗人雪莱的名诗《西风颂》中的“westwind”代表温暖和煦,给世界带来新生,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只有东风才被赋予如此的意义和意境。 2.在诗的整体韵味上,一般来讲,英美人作诗是对思维内容及其过程的逻辑展现,推崇清晰、确定和单纯;而中国诗歌,如冯友兰先生曾提到过“富于暗示,而不是明晰得一览无余”(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强调了我国诗歌的含蓄无垠。明朝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道:“凡作诗不宜逼真,如朝行远望,清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唯片石数树而已。”这说明了诗歌意境犹如欣赏山水,清淡、质朴、刚柔相济而又神韵悠长,诗意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也有了可解与不可解之会。例如“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孤帆”,“远影”,“碧空”之间没有任何关连词,直接拼在一起,画面感极强。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读者可凭它们之间的联系去想象和补充。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意象,而汉字的组合往往能取得一副动感画(motion pecture)的艺术效果。 与汉诗现比,英诗的意象表达更加率直清晰,意象间的语法关系逻辑性更强。虚词一般不能省略。请看拜伦的一首诗。 Adieu adieu! My native shore Fades o’er the waters blue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英汉诗歌可译性研究文献综述 谭亚洁081105301 08英语3班 摘要:翻译本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大部分诗歌是以内敛、含蓄、意味深远而为人所称道,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更是如此。这就使诗歌翻译比起一般的小说、应用文翻译显得更为艰难与妥帖。本文通过选读关于英汉诗歌可译性方面的文献篇,对中外诗歌翻译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 关键词:诗歌翻译可行性 正文: 翻译不仅仅是表面上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互转换,它更是两种文化的交流互动以及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播。所以对译者来说这种“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活动”(实用翻译教程p1)必须具有高度责任感及技巧性。而诗歌翻译则对译者提出了更多更严苛的要求。 一、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 中华民族拥有灿烂的五千年文明,其中诗歌是厚重历史的传播者与奠基人,而中国古典诗歌最有趣和最吸引人的就是它的含蓄美与韵律感。《辞海》对诗歌的定义是:“诗歌是文学的一大类别。它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和感情,富于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正是因为严格的格律限制以及悠长的深远意味导致很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中国人尚且不能完全理解与领略古典诗歌的韵味和美,对于要用另一种语言来解读它们的外国人来说无疑是难上加难。这其中还不包括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韵味缺失和各种翻译技巧导致的译者的再加工。 就中国古典诗歌的特点来说:字数精炼,平仄严格,押韵且一般是押尾韵,要求对仗。就这几点的要求对于中英诗歌译者来说就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更不用提什么“赋比兴”了。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许渊冲的译文: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straw-cloak'd man afloat,behold! Is fishing snow on river cold.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只是描述一位老人在雪中钓鱼,但是联系当时的背景,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种情况下写的。他把自己的感情色彩著在独钓的渔翁身上,使之成为孤高自得的精神化身。全诗写的是江野雪景,一个“绝”字和一个“灭”字,把一切活动着的事物全从视野中排除了,余下的便是一望无际的皑皑白雪。在这辽阔、幽冷的画面中心,唯独一只孤零的小船上有一蓑衣笠帽的渔翁在雪峰的寒江边独钓。全诗都是写景,浑成一气,景中寓情,且“雪”在片尾点出尤觉奇峭。其实诗人是在钓雪而非钓鱼。其实许渊冲老师在翻译这首诗时已经处理地相当好了,他在每句诗的末尾用了押韵,采取了对应的词和词组。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我在阅读原文和译文

英文诗歌赏析翻译

《英语诗歌欣赏》课程教学诗选 Types of Poetry Unit one Nature The Pasture Robert Frost (1874–1963) I’M going out to clean the pasture spring; I’ll only stop to rake the leaves away (And wait to watch the water clear, I may): I shan’t be gone long.—You come too. I’m going out to fetch the little calf That’s standing by the mother. It’s so young, It totters when she licks it with her tongue. I shan’t be gone long.—You come too. 牧场 罗伯特·弗罗斯特 (1874–1963) 我去清一清牧场的泉水, 我只停下来把落叶全耙去 (还瞧着泉水变得明净—也许); 我不会去得太久。—你也来吧。 我去把那幼小的牛犊抱来, 它站在母牛身边,小得可怜,一摇一晃,当母牛给她舔舔;我不会去得太久。—你也来吧。 (方平译) Daffodils William Wordsworth (1770-1850) I wo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That floats on high o'er vales and hills, When all at once I saw a crowd, A host, of golden daffodils;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汉语言文学 英汉诗歌音韵比较研究——以《诗经·蒹葭》不同英译本对汉诗音韵处理的对比为例 斯笑彩 摘要:英汉诗歌在措辞、意境及修辞上都有着各自的语言特色,有同有异。其中,音韵在体现诗歌的音乐美上起到极大的作用,它在英汉诗歌中的运用也不尽相同。研究英汉诗歌音韵的异同点,可以有助于提高对英汉语言和其诗歌特点的掌握,并进一步促进英汉诗歌翻译过程中“音美”和“形美”的一致。 关键词:英汉诗歌音韵比较诗歌翻译 英汉语言中的音韵虽有类似,却大有不同。“音韵”在汉语中指和谐的声调、韵律,汉字发音的声调和音律或诗文的音节起伏转折和谐。汉语诗歌通常会运用押韵、双声、叠韵和声调变换等手法来体现音韵美。在英语诗歌中,音韵的表现方式则更加多样化,包括头韵和尾韵、全韵和半韵、雄韵和雌韵以及抑扬格的变化等。本文选取了极具中国诗歌音韵特色的《诗经·蒹葭》篇,从其不同英译本对原诗的音韵处理角度入手,比较汉英诗歌文本的音韵特色,以期为促进诗歌翻译中“音美”和“形美”的实现提供借鉴。 一、汉语双声和英语头韵 “双声”指的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声母相同,例如:“玲珑”“辗转”“淋漓”等,这样的词语也叫双声辞(词)。双声辞(词)的构成有两大标准,即两个字的辅音字母(声母)必须相同,且语义上两个字不能拆开理解和使用,如“踌躇”中的“踌”和“躇”各自都不包含“踌躇”义。汉语诗

歌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有白居易的诗句“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其中“寥落”和“流离”都是双声辞(词),且在上下句中均处于同一位置,对仗工整。双声词的应用使诗歌更富音韵美,读起来别有韵味。 英语中的“头韵”(alliteration)与汉语中的“双声”颇有类似之处,但也略有区别。“头韵”是英国诗歌韵律的开始,是基础格律,最古老的英国诗歌通常都是用头韵写成的,中世纪时格外兴盛。如果两个音节中第一个辅音是相同的,那么两个音节便构成了头韵;在重读音节中以元音开始的都构成头韵,但是辅音群“st-,sp-,sc-”等被看成是不同的音,相互不构成头韵(陆晓燕,2010)。英语诗歌中头韵随处可见,如英国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的《古舟子咏》中写到: (1)Thefairbreeze blew,thewhitefoamflew,the furrow followed free;We were the first that ever burst into that silent sea.(惠风吹拂,白浪飞溅,船儿轻快地破浪向前;我们是这里的第一批来客,闯进这一片沉寂的海面)。 此处的“breeze blew”“foam flow”“furrow followed free”和“silent sea”都很好地运用了“b-,f-,s-”的头韵,生动地描写出船儿在海上轻快航行的景象。 在《蒹葭》一诗中,整篇唯一一处双声词便是“蒹葭”二字。蒹葭是一种植物,指芦荻或芦苇。在翻译过程中大多数版本均将其译为“the reed”或“reeds”,只有詹姆斯·理雅各(James Legge)用了“reeds and rushes”。从音韵上看,前者的译法中“蒹葭”二字的双声特点已完全在语言的转化过程中省略,只有理雅各的翻译较好地展现了原诗的音韵特点。这也反映出汉字这种组合发声的特点极难用英语的头韵法译出,往往是一个英文单词就可表达,而英语中头韵总是要

中英诗歌对比

中、英诗歌中的美女对比 这里仅就拜伦的She Walks in Beauty, Like the Night一诗说说英诗与中国古诗的一点区别。只谈一点,就是英诗与汉诗中美女的对比,不及其余。英语里面有个a sound mind in a sound body的概念,说的是“体魄健全和精神健全”的关系,“灵与肉”的矛盾也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一个基础命题。但西方文化讲究平等,英诗(乃至整个文学)里面的女人也多被赋予独立人格。与此不同的是,中国古诗里面的女人多半都是男性的附属,思念、哀叹、被选择,被恩宠,被抛弃,鲜有独立选择权。这当然是当时的制度造成的,跟农耕文明的家长制有直接关系,但归根结底也是生产力不发达造成的。农耕社会中是家长(或族长)一个人独霸大权,然后一层一层排下来,等级森严,最没有背景、最没有财势、最没有力气的那个人压在最底下,永无出头之日(当时的科举制度在此暂且不谈)。西方文明呢,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文明,说得好听是“海洋文化”,实则无非海盗文化:大家都是刀头子舔血拼出来的,老子怕谁?公平合理还则罢了,不讲理还想压服我?没门!我定然跟你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大不了头掉了碗大一个疤。进入现代文明后,动辄械斗、杀人也不像样子,便坐下来,平等地谈判,谓之民主。“民主”的意思是,每一个人都拥有平等身份、平等权利和平等话语权。妇女也一样。即如She Walks in Beauty这首诗,认真读一读就会感到,里面的女郎美则美矣,却也凛然不可侵犯,令人敬而远之,而不是仅仅从纤弱、柔媚、娇羞等角度来描写,这一点同中国古诗有很大区别。当然,你要是想追也可,那就要看你的手段了。叶芝有首诗《当你老了》,说的不也是有个美人他“求之不得,辗转反侧”?叶芝睡不着,便写了那首诗去劝人家后悔。大文豪莎士比亚也一样。他被美女拒绝后便走回家里,作诗,作很多诗,说些奉承话,倾诉衷肠,试图打动人家。大约可以说,中国诗歌里面怨妇多,而英诗里面“怨男”多。这也是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西方妇女拥有独立人格,男子可以追,追不上就只好自怨自艾,痛哭流涕。而过去的中国女子呢,是有钱有势之人的附庸,供人选择。要是丈夫不回家,才女便作首诗,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没本事自己写诗的呢,便只好等着男诗人什么时候替她们写首诗了。 宋玉 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英汉诗歌翻译中的灵活性 英汉诗歌翻译中的灵活性韩丽陆梅 摘要诗歌翻译历来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英语和汉语诗歌的互译更是如此。这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分属两种不同语系,其诗歌表现规律存在很大差异。英语和汉语迥异的语言规律和中西文化差异,决定了灵活处理策略在英汉诗歌互译中的重要作用。翻译是在另一个新

翻译论文—论诗歌的不可译性

论诗歌的不可译性 吴斐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10801班湖北 434023) 摘要:谈到诗歌翻译的“可译与不可译”,不同的译者持有不同的观点。美国诗人Robert Frost 认为诗是翻译中漏掉的部分。而本文将从世界上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感觉出发,来追寻诗歌不可译性的根源。总所周知,绝对忠实于原作的译文是不存在的,具体来说,对于诗歌翻译,纯粹的意义相对容易表达,而与意义和语言形式都有联系的情感、修辞与风格则常常使译者束手无策,而后者正好是一首诗歌的灵魂之所在。因此,本文将从诗歌的外在形态——形美、音美和意义情感两方面进行分别阐述诗歌的不可译性。 关键字:诗歌翻译、可译与不可译、感觉、外在形态—形美和音美、意义情感 一、引言 诗歌是一种独特的语言,它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同时,作为一种艺术美的特殊存在,是个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再现,而且是诗人在“万能规律”之上苦苦思索而创造出来的独属于自己的东西,它是诗人内心孤独的产物。因此,诗歌同其他文体,如政府公文,学术论文等相比,诗歌的几个基本特点可概括为:第一,高度集中、概括的反映生活;第二,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第三,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第四,语言具有音乐美。同时,正如埃利蒂斯说:“世界上所有诗人的共同语言是感觉”,我们不妨将诗歌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感觉,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作为一首诗歌的灵魂之所在。因此,诗歌是否可译将与翻译能否准确的表达原诗的灵魂,即感觉、感情息息相关。 二、诗歌的不可译性 众所周知,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绝对忠实于原作的译文是不存在的。具体来说,语言的扞格,文化的差异,译者与作者在社会时代、民族心理、知识架构、写作风格等方面的距离,决定了翻译实践不可能产生绝对忠实的译文。而翻译的求“信”或求“似”中,“似”的内容大致包括思想、情感、修辞、风格等方面。其中思想内容的“似”以至准确是对翻译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也较容易做到,但情感、修辞与风格,求“似”已不易,完全的对等几乎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也就是说,纯粹的意义相对容易表达,而与意义和语言形式都有联系的情感、修辞与风格则常常使译者束手无策。因此,对于将情感作为灵魂的诗歌而言,其情感的载体—形美、音美、意义的翻译,难度可见一斑,甚至可由此将诗歌视为不可译。 而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看,双语转换是一种认知心理现象,其过程蕴含了日常言语交际所具有的感知、理解、产出等认知心理现象,其中的感知可理解为对源语的感觉和知觉。随之,对应在诗歌中,对于感知的理解,本文将从诗歌的外在形态——形美、音美和意义情感两方面进行分别阐述。 2.1外在形态的不可译性 2.11形美的不可译性 英汉两种语言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具有完全不同或大不相同的发音、书写和意义系统,它们之间没有丝毫的渊源与联系,除开英汉字形与发音的不同外,这里的“形”主要是指诗歌的体裁方面,或者说诗歌的格律。如,唐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来写作的,主要分为律诗和绝句两种。律诗在字句方面,每首限定八句,五字一句为

最新优美的经典英语诗歌带翻译

【篇一】优美的经典英语诗歌带翻译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其实我已经老了 我老得让门前的那棵小树替我掉叶子 我老得掉了一层土 又掉了一层土 看到这些土 我就知道,过去胸膛上给你预留的篝火快要熄灭了 手臂上给你预留的力量快要离开了 及至双眼,开始看什么都是缓慢的 飘忽不定的 其实我已经很老了 及至这后来的一小段时光 我只是继续让门前的那棵小树替我掉下最后一片叶子 世易时移处 我之所以说你不来,我不敢老去 是没人的时候 我非常渺茫地希望,你也在这么想 You don't come, I'm dare not to grow old A poem by Li Jizong / Translated by Lily Actually, I'm old That I've to let the small tree in front of the door

For me shed the leaves off I'm too old as to shell off a layer of earth And another layer of earth once more Seeing these layers of earth I know that going out is the bonfire on my chest reserved for you And departing is the strength kept for you in my arm As far as my eyes, tardy and erratic They start to see everything Actually, I'm very old For the latest short span of my life I just keep on asking the small tree in front of the door For me to shed the last leaf While the world is changing and time is flying Why I say that you don’t come, I'm dare not to grow old ’Cause when I’m alone I do still cherish a very slim hope that you also think so 【篇二】优美的经典英语诗歌带翻译 假如你不够快乐 也不要把眉头深锁 人生本来短暂 为什么还要栽培苦涩 打开尘封的门窗

简论英汉诗句翻译

简论英汉诗句翻译 【摘要】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中分别探讨英汉翻译遇到的错译、误译等问题的形成原因的以及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的具体影响。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差异;直译;意译;语言运用 DISCUSS ENGLISH---CHINESE poet TRANSLATION S ummar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mistranslation is often encountered, and so on mistranslation causes the formation of specific cultural differences to explore, as well as on the specific impact of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Keywords: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terality; free translation;language exertion 无论是在日常生活的运用对中英双语的运用,还是在和外国友人的交流与交往的过程中,英汉翻译都是我们对外汉语学习中需要认真学习和熟练掌握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掌握了英汉翻译方法,才能在英语运用中做到得心应手。但是,我觉得英汉互译这门学问是易学难精的,如果没有熟练掌握这门技巧,不仅会辞不达意,令读者难以理解,甚至会贻笑大方。那么,英汉翻译中究竟存在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和难点呢?请大家一同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一齐与笔者探讨。 1.一、语音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大家耳熟能详的唐诗,唐代李白的《静夜思》原文及其英文翻译。 静夜思 [ 唐 ]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现代诗歌翻译中英对照版

我们都会去往世界的尽头 带上一点成绩和大段的辜负写下生命的意义 无论经历多少苦难,艰辛,只换回一丝甘甜 无论过程有多少屈折、困顿,回望终究是一马平川在最重要的时刻,每个人都需要看清方向 在方向的罗盘上,你往往看不清自己 那会是一座山,还是一道川,还是我徒劳的脚步或许,我已顾不上 我和这个世界的对话,不需要听众 我从未满足,亦从未向往高处 我从未自由,亦从未痛苦 有一种力量让我一直向前 有一双目光照亮彷徨 我不再扮演我的名字,我不再需要有人记得 未来,只有我一个人 我一个人,才能看到未来 我,才是自己 我是从未存在的存在,却是世界的中心 精确你人生

We all go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Bring a little achievement and a large regrets to write down the meaning of life. No matter how much hardships we have suffered, and only a little sweet fruits we get. No matter how many difficulties the process has, it is ultimately a matter of remembrance. At the most important moment, everyone needs to drive his or her direction.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ife , people often do not see themselves clearly. Will it be a mountain or a river, even my step in vain. Maybe I do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care. My dialogue with this world needn’t an audience. I have never met and never hoped for heights. I have never been free and never pained. But there is a strength that keeps me moving. There is a pair of eyes shining. I was not just a name, I don’t need someone to remember any more. For the future, only me I was the only one who can hold the future.

汉语诗与英语诗翻译欣赏之比较

汉语诗与英语诗翻译欣赏之比较 诗歌是语言的结晶,诗歌往往以其精炼的形式、和谐的音韵和节奏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享受。汉语诗、英语诗的欣赏也不是一件易事。英语诗歌在其一千多年的演化过程中发展出了丰富的诗体。这些诗体都有各自的规律、音韵、主题和表现方式,它们是一道道难以逾越的障碍。尽管诗歌能满足人们内心的渴望,但还是有许多人对它敬而远之,觉得诗歌晦涩、奇怪,难以理解。欣赏诗歌就要欣赏语言的节奏及形式特点,欣赏诗歌格律的韵律、音节及句式。不管英语还是汉语诗歌,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句子中的排列,其目的是为了声韵和谐。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能产生声音回环的美,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诗歌,汉语诗歌行中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在一定位置上重复,也能产生音乐美的听觉效应。英语诗歌与汉语诗歌作为不同民族的诗歌种类,在诗歌的语言形式上有着自己的独有的习惯和风格。 1)汉语诗歌的格式韵律、音节、押韵很规范。而英语诗歌的韵律、音节格式变化很大。如: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白《下江陵》) 又比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黄鹤楼》) 如:波西·比希·雪莱的《Music,When Soft V oices Die》(《轻柔的声音寂灭后》): Rose leaves,when the rose is dead, Are heaped for the beloved’s bed; And so thy thoughts,when thou art gone, Love itself shall slumber on. 根据英语诗歌的优美韵律,按汉语诗歌的韵律翻译如下:

英语诗歌带翻译:Digging

英语诗歌带翻译:Digging Seamus Heaney Between my finger and my thumb The squat pen rests; as snug as a gun. Under my window a clean rasping sound When the spade sinks into gravelly ground: My father, digging. I look down Till his straining rump among the flowerbeds Bends low, comes up twenty years away Stooping in rhythm through potato drills Where he was digging. The coarse boot nestled on the lug, the shaft Against the inside knee was levered firmly. He rooted out tall tops, buried the bright edge deep To scatter new potatoes that we picked Loving their cool hardness in our hands. By God, the old man could handle a spade, Just like his old man. My grandfather could cut more turf in a day Than any other man on Toner's bog.

英文诗歌翻译与赏析

我是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虽然我是理科生,但是我也同样喜欢文学,喜欢语言,喜欢诗歌,因此选了学习这门课,我经常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说真心话,做真心人;只要是合理的,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二. the road not taken 1诗歌简介:这首名诗《The Road NotTaken》形式是传统的抑扬格四音步,但音步可变(含有不少抑抑扬的成分);每节的韵式为abaab 。弗罗斯特写诗最大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眼前看似平淡无奇的事物,去表达一个深刻的哲理。这正如他在一首诗中写的:“黄色的树林里有两条岔开的路/可惜我不能在同一时间走两条路/我选择了少人行走的那条/这就造成了一切的差异。”诗人选择了诗歌,放下了在一所师范学校教书的职业以及那可能平坦,安稳的生活。他对自己说:写诗吧,穷就穷吧,于是他们就来了英国,在离伦敦不远的一个村子里找到了一座木板茅屋作为新家。 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

2诗歌翻译: The Road Not Taken Robert Frost 未选择的路罗伯特?弗罗斯特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