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一、综述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的主要内容是选择合适的材料搭建路面底层结构,将更高的前期质

量保障措施和后期维护措施也一并纳入施工计划中,形成完整的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孵化出更多高质量的管理方式以及施工项目,以此达到确保公路路面质量,提高道路安全

性的目的。

二、设计要求

1.路基层厚度需根据工程档案配合地形特点和工程需求而设计,应符合施工单位批准

的标准,以保证公路的安全可靠。

2.基层材料应符合规定的做制要求,抗压强度不小于省级抗压强度要求值的5.5 倍,同时要满足砂混料的其它各项指标要求。

3.基层砂混料的施工层厚不宜超过单次施工量规定的定值;要做到施工层厚均匀,正

确海拔累计量,层面平整,质量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4.设计时应考虑路面施工侧排水措施,如排水沟,除水沟,圆沟等,要求排水渠口距

路面边界不小于500mm。

5.对砂混料上部抗冻层,应满足不透潮,抗冻性能好等要求,以及防止冰凝胶在路面

层的形成,在砂混料的上部抗冻层的表面应设置细沙,以减少噪音影响。

6.设计时应考虑与路面砂混料相邻的地基等加固物料,墙体,桥梁,安全隔离墙等路

面和施工单位之间紧密联系,确保同时建设后不出现路面变形、脱落、局部破损等情况。

三、施工技术

1.路基的清理:在施工前首先应对标志混凝土底面,下一次活动时进行铲除,利用铲,清洗水进行清理。

2.基层的贯入:基层的贯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时,要求钢棒探头插入混凝土

底面,做到深度入脚,平面则以整个路面平整层作为检测标准,要求偏差不大于1cm。

3.砂混料的施工技术:砂混料施工时要求施工量恰当,混合料应根据比例配制,细沙

搅拌机中搅拌时应有充分用量,和尽力保持搅拌时间,压实应以铲振仪法检验方位,检测

噪音值应不大于75dB(A)。

4.砂混料的放置:正确海拔累积量,平整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尤其是要严格控制偏差量——横断面曲线中贯穿参考线的的高程值在一定范围内。

四、后期维护

1.对于已建设的公路路面,应加强年度维修保养,根据路面状况,做好补漏处理,避免受气象环境影响造成层不结棘,裂缝等异常现象。

2.路面路基及其他施工完工之后,需要检查路面实际质量状况,在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冬季及夏季的实际需求,采用适宜的材料来改进和修补路面。

3.定期启用清扫机,清扫公路路面,以防路面结冰、积水等等不利于公路安全行车的因素,以保护公路路面安全。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基层底基层施工标准

高速公路路面工程基层底基层施工标准 基层、底基层施工标准 一、标准适用范围 长临高速公路路面工程LM1-LM7合同段。基层、底基层 都采用集中厂拌、摊铺机摊铺施工。 二、基层、底基层施工 1、材料 1.1 水泥 应采用初凝时间不少于3h,终凝时间不少于6h并不大 于10h 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强度等级宜为32.5 级、42.5 级,为满足基层、底基层

7 天抗压强度要求,宜优先选用42.5 级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 为确保7天试件强度,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如采用散装水泥,在水泥进场入罐时,要了解其出炉天数。刚出炉的水泥,要停放七天,且安定性合格后才能使用,夏季高温作业时,气温高于30 C时,水泥进入拌缸温度宜不高于50 C; 高于50C时应采取降温措施。气温低于15C,水泥进入拌 缸温度应不低于10 C。 水泥的技术指标要求见表2-1。 水泥质量技术指标表2-1

用作基层、底基层的集料可采用各种硬质岩石加工成的 碎石,粗、细集料的粒径规格应按表2-2、表2-3规定生产和使用。 基层、底基层用粗集料规格要求表2-2 基层、底基层用细集料规格要求表2-3

基层和底基层粗的技术要求见表2-4,细集料塑性指数 不大于17,有机质含量小于2%硫酸盐含量(%不大于0.25 基层、底基层用粗集料技术要求表2-4 建议基层、底基层采用如下各规格集料进行备料,生产过程中通

过筛分试验和试配情况,根据破碎方式和石质的不同,对个别筛网孔径可作调整,调整范围宜为1?2mm ①基层(5 档):20?25mm( G3)碎石、10-20 mm ( G8) 碎石、5?10mm( G11)碎石、3?5mm碎石(XG1)、0?3mm (XG2; 碎石加工对应筛网孔径:31 x 31mm 22x 22mm 11 x 11mm 6X 6mm 3.5 x 3.5mm。 ②底基层(4档或5档):20?30mm( G2)碎石、10-20 mm( GS)碎石、5?10mm( G11)碎石、0?5mm( XG3 [或3?5mm碎石(XG1 和0 ?3mm( XG2 ]; 4档碎石加工对应筛网孔径:35 x 35mm 22 x 22mm 11 x 11mm 6x 6mm 5档碎石加工对应筛网孔径:35x 35mm 22 x 22mm 11 x 11mm 6 x 6mm 3.5 x 3.5mm。 1.3水 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的饮用水 可直接作为基层、底基层材料拌和与养生用水。拌和使用的非饮用水应进行水质检验,技术要求符合表2-5的规定。 基层、底基层用非饮用水技术要求表2-5

2015新旧基层施工规范(细则)对比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新旧对比 1:水泥强度等级为32.5或42.5,满足本细则的普硅水泥等均可用。初凝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原】从加水拌和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此时间不应超过3-4h,并应短于水泥的终凝时间。采用集中厂拌法施工时,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h。 2:在水泥稳定材料中加缓凝剂(气温较高,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足时)或早强剂时,应对混合料进行试验验证。外掺剂的技术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 F30)规定。【原】没有要求。 3:高速、一级公路石灰应不低于Ⅱ级,二级公路石灰应不低于Ⅲ级,二级以下公路宜不低于Ⅲ级。高速、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磨细消石灰。二级以下公路使用等外石灰时,有效氧化钙含量应在20%以上,且混合料强度应满足要求。【原】不低于Ⅲ级。 4:集料压碎值相对原规范有明显提高,特别是针对极重、特重交通等级荷载提出更高的要求。对高速、一级公路,增加了针片状、0.075mm以下含量和软石含量等指标。 5: 高速、一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 mm以上粗集料应采用单一粒径的规格料。【原】只对混合料合成级配有具体要求。 6:高速、一级公路底基层和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底基层被稳定材料的天然砾石材料宜满足表3.6. 1的要求,并应级配稳定、塑性指数不大于9。 7:用于破碎的原石粒径应为破碎后碎石公称最大粒径的3倍以上。高速公路基层用碎石,应采用反击破碎的加工工艺。【原】没有要求。 8:用作基层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6.5mm,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1.5mm;用作底基层时,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7.5mm 9:对0一3mm和0一5mm的细集料应分别严格控制大于2.36mm和4.75mm的颗粒含量。 对3一5mm的细集料应严格控制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 10: 高速、一级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 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15%;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细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应不大于20%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底基层)施工工艺标准 1 适用*围 水泥稳定碎石是在一定级配的碎石中,掺入适当的水泥和水,按照技术要求,经拌和、摊铺,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及养护成型,可作为各级公路的基层(底基层),一般位于沥青混凝土面层或水泥混凝土面板下。市政道路工程可参照执行。 2 应用标准和规*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2)。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 E51-2009)。《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201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 3 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集中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各部结构,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 对全线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加密、复测,精度符合规*要求 选定料场,进行配合比试验,并进行优化设计,确定合理的配合比。 详细了解现场施工环境,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并详细进行技术交底。

做好安全防卫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避免天气、施工机械等对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构成威胁。 制定关键工序控制措施和冬雨季施工措施及夜间施工措施。 对下承层进行验收,必须在其满足规*要求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测量放样,直线(或大半径圆曲线)段每10m放一中桩中桩、边桩,小半径曲线处(匝道)按5m放一中、边桩,测量其高程并计算其要求调整的高度,作为钢丝基准线的标准。 3.2施工设备 生产设备:水稳拌和站、满足水稳拌和站产量的装载机。 施工设备:水稳摊铺机、自卸汽车、压路机、洒水车、平板夯等。 测量器具:全站仪、水准仪、卡尺、钢钎、钢丝线等。 水稳拌和站应做好调试工作,使用前应进行计量标定。试验检测设备 主要试验检测仪器如下:钻芯机、弯沉仪弯沉仪、3m直尺、 压力试验机、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水泥胶砂振实机、水泥标准养护箱、水泥负压筛析仪、沸煮箱、水泥抗折试验机、烘箱、标准方孔筛、无侧限抗压强度试模等。 3.3材料准备 水泥:采用强度等级为32.5或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水:饮用水可以直接用作基层、底基层材料拌和与养生用水;

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

坝顶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 1一般规定 1.1适用范围 本节规定适用于坝顶道路工程施工,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和12%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 1.2引用标准 (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 (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上述技术文件均在不断修改,执行过程中采用由监理人指定的有效版本。 2路面结构 (1)路面 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细粒式(AC—13C)沥青混凝土厚50mm. (2)基层 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厚15cm(6:14:80质量比)。要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压实度≥97%,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0。6MPa。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上设置透层沥青和乳化沥青下封层。 (3)底基层 底基层采用12%石灰土15cm。要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压实度≥95%,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0。6MPa。 3路基 路基即本工程围坝的坝身,要求压实后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一致。 4底基层 (1)材料 土:土的塑性指数以7~20(100g平衡锥测液陷7,搓条法测塑限。相当于76g平衡锥测液限和搓条法测塑限的7~14)的粘性土为宜。硫酸盐含量超过0.8%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的土不宜用于石灰稳定。 石灰:使用的石灰质量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

规定的Ⅲ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的技术指标。 水:凡符合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用于石灰稳定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 (2)底基层施工 1)石灰稳定土结构应在气温高于+5℃和非雨天时,才可进行施工。 2)洒水、拌合必须均匀,无夹心现象.石灰稳定土混合料洒水拌合后,宜在当天完成碾压。碾压时应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1~2%。灰土中粒径大于20mm的土块不得超过10%,最大土块粒径不得超过50mm,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 3)石灰稳定土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禁止开放交通.若需临时开放时,应采取保护措施。 4)在铺筑底基层之前,应从填好的路床上把所有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整形压实。 5)路床上的车辙松软部分或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分都应翻挖、填筑新料、重新整型和压实。 6)石灰稳定土基层可采用路拌法施工。要求石灰应过筛,并铺摊均匀。开始路拌时应使石灰翻至土中间,要防止将石灰落到底部。最后路拌深度应达到底层,不得留有素土夹层,同时要防止破坏下承层的表面。 7)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再现场摊铺土和石灰、机械拌合、整平和压实. 8)分段施工时,段间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并处理好纵横向接缝的质量. 施工方法、质量管理与验收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规定。 5基层 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厚15cm.石灰粉煤灰碎砾石的压实度≥97%,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0。6MPa. (1)材料 石灰:石灰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石灰等级宜高于Ⅲ级,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有关规定。

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以我给的标题写文档,最低1200字,要求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标题为: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监理实施 细则 # 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 1. 前言 路面工程监理是指监理单位在施工单位的施工过程中,对其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和管理,以确保路面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在路面工程施工中,基层和底基层是路面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路面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都受到它们的影响。因此,对基层和底基层的监理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 2. 工程监理相关规定 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该按照下列相关规定进行监理: 1. 《公路路面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标准》(JTG H20-2014)中有关基层、底基层工程验收条款; 2. 《公路工程验收规范》(JTG B01-2014)中有关工程验收内容及验收标准的规定; 3. 工程建设标准化与验收管理办法》(JGJ/T 99-2015)中有关工程质量标准的规定; 4. 工程监理实施技术规范》(GB 50300-2013)中有关工程监理程序的规定。 ## 3. 工程监理实施内容

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监理实施内容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1. 确认施工方案并监督实施情况:监理人员应当在审查施工方案时仔细研究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的施工技术路线、施工方法和工艺要求等,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和 可行性。同时,监理人员应严格监督施工方案的执行情况,以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 2. 确认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监理人员应当对所有的材料交货单、检验报告、质量证书 等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认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3. 检查基层、底基层工程施工情况:监理人员应常规检查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工程的施 工情况,包括材料的铺设厚度和密度、操作情况、施工质量等。 4. 检查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验收:监理人员应在施工单位完成半干硬基层或底基层 工程施工的基础上进行验收,对基层、底基层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以确保其符合规 范要求。 5. 制定和执行监理方案:监理人员应当根据实地情况制定监理方案,明确监理检查的 具体内容、程序、时限等。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执行监理方案,及时监督施工 现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报告监理情况:监理人员应及时制作监理报告,对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披露监理情况,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等进行监督及时反馈,对施工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及 时解决工程施工中的问题及纠纷,保证工程施工顺利完成。 ## 4. 结论 路面工程监理是确保路面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而路面基层、底基层的质量是保 障路面工程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基础。因此,在路面基层、底基层工程施工中,需要由

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F02 JTJ 034-2000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1 总则 1.0.1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刚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柔性(柔性基层沥青或中级)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1.0.3本规范规定了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的施工和质量管理要求。 1.0.4用沥青碎石混合料和沥青贯入式碎石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 1.0.5用贫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和本规范。 1.0.6凡有可能改建提高等级的中级路面,都应采用本规范中的基层结构作为主要承重层,其上可用砂砾土、石屑土、砂土等材料做磨耗层。 1.0.7垫层的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本规范对同类材料的底基层的规定。 1.0.8本规范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 1.0.9本规范涉及的试验方法应符合交通部现行有关试验规程的规定。 2 术语 2.0.1基层base 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做基层。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2底基层sub base 在沥青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辅助层称做底基层。底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以上,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3细粒土fine grained soil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生土、砂和石屑等)。 2.0.4中粒土medium grained soil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26.5mm,且其中小于19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性土、砂和石屑等)。 2.0.5粗粒土coarse grained soil 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37.5mm,且其中小于31.5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砂砾土、碎石土、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 2.0.6水泥稳定土cement stabilized soil 用水泥做结合料所得混合料的一个广义的名称,它既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细粒土,也包括用水泥稳定各种中粒土和粗粒土。在经过粉碎的或原来松散的土中,掺入足量的水泥和水,经拌和得到的混合料在压实和养生后,当其抗压强度符合规定的要求时,称为水泥稳定土。 用水泥稳定细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的土类而定,可简称为水泥土、水泥砂或水泥石屑等。 用水泥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视所用原材料而定,可简称为水泥碎石、水泥砂砾等。 2.0.7综合稳定土composite stabilized soil 同时用水泥和石灰稳定某种土得到的强度符合要求的混合料,简称为综合稳定土。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的设计与施工技术细则旨在为建设公路软土 地基路堤提供准确的技术指导。该技术细则包括地质勘探报告、土体分类及性质、路堤设计与路面施工、公路基层覆盖物施工、路堤冲洗强度与设施设置、抗滑雨棚施工等内容,以全面、准确的技术细则,保证公路路堤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节质勘探报告 地质勘探报告是了解项目建设地质状况的重要依据,为深刻理解该地段土体情况,以有利于路堤设计与施工而设计,地质勘探报告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地质概况:包括地质结构、地层岩性及地层厚度、构造发育、地面和地下水情况、工程地质条件及其对建设的影响等。 (2)土体分类结果:包括抽样点位置、抽样纵深、抽样材料;进行室内试验,包括抗压强度、泥土抗拉强度、塑性特性、动态附加系数以及粉砂比等试验。 (3)土体性质描述:根据室内试验结果,描述该段路堤土体性质。 第三节堤设计与施工 路堤设计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应当结合地质勘探报告,根据路堤走向、土体性质与厚度,综合考虑该段路堤地势、水、气、火、抗侧向天然地形等情况,进行路堤设计,包括但不限于路堤类型、路堤截面示意图、路堤表层宽度、

内部配筋方案及孔排列面积等。 路堤施工前,应当组织施工前准备工作,具体包括地面扫除、地基处理、桩基处理等;施工过程中,应当确保路堤按照设计要求施工,且采用合理施工技术,确保路堤位置、结构参数、抗滑性能和路面水密性等质量指标。 第四节路基层覆盖物施工 公路基层覆盖物是公路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的施工步骤如下: (1)检查覆盖物所用材料,确保符合施工图纸及设计要求; (2)检查地面抹平,将原材料整理好,使之满足压实要求; (3)考虑当地气温与湿度,视情况完成车辙抹平后的除尘; (4)围护结构安装,采用混凝土、钢架等围护结构; (5)压实施工,考虑原材料情况,合理确定压实次数与投放力,完成压实要求; (6)砼抗滑:完成覆盖物施工后,应当进行砼抗滑,以保证其具有较高的抗滑强度; (7)质量验收:施工完毕后,覆盖物质量应当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与设计要求相符。 第五节堤冲洗强度与设施设置 路堤冲洗强度检测,是确保公路路堤建设质量及安全性的重要内容。应当根据设计要求和地质状况,选择合理的冲洗法,检测该段路堤冲洗强度,确定路堤最终施工形态;其次,路堤内应当设置合理的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一、综述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的主要内容是选择合适的材料搭建路面底层结构,将更高的前期质 量保障措施和后期维护措施也一并纳入施工计划中,形成完整的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流程, 孵化出更多高质量的管理方式以及施工项目,以此达到确保公路路面质量,提高道路安全 性的目的。 二、设计要求 1.路基层厚度需根据工程档案配合地形特点和工程需求而设计,应符合施工单位批准 的标准,以保证公路的安全可靠。 2.基层材料应符合规定的做制要求,抗压强度不小于省级抗压强度要求值的5.5 倍,同时要满足砂混料的其它各项指标要求。 3.基层砂混料的施工层厚不宜超过单次施工量规定的定值;要做到施工层厚均匀,正 确海拔累计量,层面平整,质量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4.设计时应考虑路面施工侧排水措施,如排水沟,除水沟,圆沟等,要求排水渠口距 路面边界不小于500mm。 5.对砂混料上部抗冻层,应满足不透潮,抗冻性能好等要求,以及防止冰凝胶在路面 层的形成,在砂混料的上部抗冻层的表面应设置细沙,以减少噪音影响。 6.设计时应考虑与路面砂混料相邻的地基等加固物料,墙体,桥梁,安全隔离墙等路 面和施工单位之间紧密联系,确保同时建设后不出现路面变形、脱落、局部破损等情况。 三、施工技术 1.路基的清理:在施工前首先应对标志混凝土底面,下一次活动时进行铲除,利用铲,清洗水进行清理。 2.基层的贯入:基层的贯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时,要求钢棒探头插入混凝土 底面,做到深度入脚,平面则以整个路面平整层作为检测标准,要求偏差不大于1cm。 3.砂混料的施工技术:砂混料施工时要求施工量恰当,混合料应根据比例配制,细沙 搅拌机中搅拌时应有充分用量,和尽力保持搅拌时间,压实应以铲振仪法检验方位,检测 噪音值应不大于75dB(A)。 4.砂混料的放置:正确海拔累积量,平整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尤其是要严格控制偏差量——横断面曲线中贯穿参考线的的高程值在一定范围内。 四、后期维护

道路工程技术要求及施工要点

道路工程技术要求及施工要点 一、机动车道 1、现状道路的路面结构、状况及处治方式 现状道路路面结构为复合路面,原有水泥砼路面上罩面沥青砼形成,现状道路路面宽约6m、双向横坡,现状路面状况一般;为了减少对道路北侧山体的破坏,尽量不开挖北侧山体,同时为了满足规范要求的车道拓宽、超高要求,本次道路中心线无法与原有道路中心线重合,故拓宽宽度渐变不等、超高坡率与现状不同、加宽宽度不同等原因,在施工阶段根据现状实际情况,利用现状路面结构的基层作为本次路面结构的底基层。 2、结构组合及弯沉 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计算采用中等交通等级。路面设计轴载为 BZZ-100 标准轴载,车道累计轴载数为 1.55×107 次,结构组合为: 5cm 细粒式改性沥青砼(SBSAC-13C)+8cm 中粒式改性沥青砼(SBSAC-20C)+32cm5%水泥稳定碎石+20cm4%水泥稳定碎石,上、下面层改性沥青改性剂采用 SBS。路面计算材料参数取值及各层顶面设计弯沉值见下表:

3、材料 1)32cm5%、20cm4%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基层、底基层用水泥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的要求,初凝时间应大于 4h,终凝时间应在 6h 以上。基层、底基层集料集料的最大粒径分别应不超过 31.5mm 和 37.5mm,集料压碎值≤25%。集料应洁净、无杂质。 基层采用骨架密实型,底基层采用悬浮密实型。集料级配要求见下表: 基层压实度≥98%,7d 无侧限抗压强度 3.0~4.0MPa,设计水泥用量 5%,实际施工时水泥用量以达到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 底基层压实度≥97%,7d 无侧限抗压强度 2.0~3.0MPa,设计水泥用量 4%,实际施工时水泥用量以达到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为准。 2)8cmAC-20C 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下面层 a.下面层为 8cmAC-20C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矿料级配组

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篇一: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对比 新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区别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将于2015年8月1日起实施,针对潍日高速滨海连接线工程设计要求,与旧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区别: 1、原材料要求 a石灰:旧规范要求用III级石灰,新规范要求用II级石灰;粉煤灰:新旧规范要求无变化; b水泥:旧规范要求应选用初凝时间3h 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宜在6h 以上)的水泥,新规范要求所选用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于10h。 c粗集料:新规范对粗集料的要求比旧规范更严格,压碎值从30%提高到了26%,增加了针片状颗粒含量、0.075mm以下颗粒含量和软石含量等指标。另外,对集料分档有了要求。 d细集料:新规范增加了对细集料规格的要求。 2、混合料要求 a混合料组成设计:新规范配合比设计有四个部分组成,即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明确了要确定水泥稳定材料的容许延迟时间。

b强度要求:新规范要求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强度都有了相应的提高,基层由3-5MPa提高到4-6MPa,底基层由0.6MPa提高到0.7MPa。 3施工工艺要求 a拌合工艺:新规范要求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应采用集中厂拌。 b摊铺工艺:新规范要求石灰粉煤灰稳定土底基层应采用摊铺机摊铺。 4、养生要求 旧规范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新规范只有在沥青面层厚度大于20cm的结构或二级及以下公路的无机结合料基层可采用洒铺乳化沥青方式养生。 篇二: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正文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30-2003) 1总则 1.0.1 为适应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的需要,提高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简称混凝土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保证其施工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采用滑模摊铺机、轨道摊铺机、三辊轴机组、小型机具施工的各级新建或改建公路混凝土路面工程,也适用于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的碾压混凝土路面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实施细则

(一)材料 1、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均适用于稳定土。但不得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已受潮变质的水泥。宜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 32.5 级的水泥。 2、集料 水泥稳定碎石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压碎值不大于30%。 (二)混合料组成设计 1、混合料的组成设计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的有关规定。 2、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组成设计,采用集料嵌挤设计方法,在满足施工 和易性条件下提高粗集料用量,在满足强度标准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减少 裂缝。粒径 4.75mm以上的集料含量不得少于 70%。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碎石的级配范围 方筛孔尺寸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通过质量百分率 (%)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3、试验 (1)用于基层的原材料应进行标准试验。 (2)混合料按设计掺配后,应进行重型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及抗压强度试验。 4、水泥稳定混合料的设计应考虑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按《公路工程无机 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JTH E51-2009) 规定进行试验,通过试验选取最适宜 于稳定的材料,确定最佳的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工地实际采用的水泥剂量

可比室内试验确定的剂量适当增加,根据拌和方法不同,最多不超过0.5%~1.0%,并应取得监理工程师的批准。 5、水泥稳定碎石的7d 浸水抗压强度≥ 3.5Mpa,且不得大于 4.5MPa。 (三)基本要求 1、拌和与运输 (1)水泥稳定混合料的拌和应采用厂拌法。 (2)厂拌的设备及布置位置应在拌和以前提交监理工程师并取得批准,方可进行设备安装、检修与调试,使拌和的混合料颗粒组成和含水量达到规定要求。 (3)运输混合料的车辆应根据需要配置并装载均匀,及时将混合料运至现场。 (4)混合料在运输中应加覆盖以防水份蒸发。 2、摊铺和整型 (1)混合料的摊铺应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机械进行,并使混合料按规定的松铺厚度,均匀地摊铺在要求的宽度上。在铺筑上层前应将下层顶面杂物清除干净,洒水湿润。 (2)摊铺时混合料的含水量宜高于最佳含水量 0.5%~1.0%,以补偿摊铺及碾压过程中的水份损失。 (3)用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如中断超过水泥延迟时间,应设置横向接缝。 (4)应尽量避免纵向接缝,必须分两幅摊铺时,宜采用两台同等型号的摊 铺机一前一后相隔 5~10m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摊铺的速度、松铺系数、振动 频率应保持一致,并一起进行碾压。 在不能避免纵向接缝的情况下,接缝时必须保证已施工的结构层截面垂直密实,并在该截面上刷一层水泥净浆,严禁斜接。 3、碾压

隧道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连霍国道主干线 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LRN12标隧道路面施工技术方案 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LRN12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七年二月

目录 1 编制依据 (1) 2 工程概况 (1) 3 施工内容 (2) 4 施工总体布置 (2) 4.1 施工组织体系 (2) 4.2 施工布置 (3) 4.3 劳动力计划 (3) 4.4 施工准备 (5) 4.4.1施工便道准备 (5) 4.4.2施工用水 (5) 4.4.3施工用电 (5) 4.4.4技术准备 (5) 4.4.5材料准备 (6) 4.4.6施工进度计划 (6) 5 隧道路面施工 (6) 5.1 施工准备 (6) 5.2 测量放样 (7) 5.3 安设模板 (7) 5.4 水泥混凝土的制备 (7) 5.5 水泥混凝土的运输 (8) 5.6 摊铺 (9) 5.7 硬刻槽处理 (10) 5.8 纵向施工缝 (11) 5.9 横向施工缝 (11) 5.10 胀缝施工 (12) 5.11 接缝填封 (12) 5.12 模板拆除 (12) 5.13 养生 (13) 5.14 施工质量标准 (13) 6 质量保证措施 (14) 6.1 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14) 6.2 保证工程质量的制度措施 (14) 6.3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14) 7 安全保证措施 (15) 7.1 保证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 (15) 7.2 保证施工安全的制度措施 (15) 8 环境保护措施 (16) 8.1 建立环保和水保管理体系 (16) 8.2 环保和水保措施 (16) 9 文明施工 (18)

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

为指导后续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我监理组工地试验室特组织试验室内部人员对《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进行学习.

新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的修订内容 1.提高了基层用粗集料的压碎值指标要求,增加了软石含量、针片状 颗粒含量、粉尘含量等指标。 2.增加了细集料技术要求。 3.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基层混合料生产时材料分档的数量 要求和规格要求。

4.提出采用间断、密实型的级配构成原理,改进无机结合料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等材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①无机结合料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原材料检验、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混合料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参数确定四部分. 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应选择不少于5个结合料剂量,分别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并测定技术性能(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7d无侧限抗压强度),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佳剂量。 ②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砾石级配范围 4.增补了水泥粉煤灰稳定材料的技术要求。

5.补充完善了级配碎石材料设计和施工工艺要求。 6.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强度标准,增加了目标配合比和生产 配合比设计内容与要求。 ①在目标配合比设计中,增加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验证所用材料的 7d龄期无侧限抗压强度与90d或180d龄期弯拉强度关系. ②在生产配合比中,拌合设备的调试和标定应包括料斗称量精度的标定, 结合料剂量的标定和拌和设备加水量的控制。按各档材料的比例关系,设定相应的称量装置,调整拌合设备各料仓的进料速度。通过混合料中实际含水率的测定,确定施工过程中水流量计的设定范围. 7.提高了基层和底基层施工压实度标准。 基层材料压实标准 注:采用每天现场取样的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作为压实度评价标准密度, 不少于3次平行试验,且相互之间的最大干密度差值不大于0.02g/cm3. 底基层材料压实标准 8.提高了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的拌合设备和工艺要求。 ①装水泥的料仓应密闭、干燥,同时内部应装有破拱装置.对高速公

最新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最新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性路面,包括普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装配式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碾压混凝土和混凝土小块铺砌等面层板和基(垫)层所组成的路面,混凝土路面的材料要满足相关规范规定。 一、混凝土路面材料要求 1、水泥。特重、重交通路面宜采用道路硅酸盐水泥,满足《道路硅酸盐水泥》(GB13693-2005 )标准要求;中、轻交通的路面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一般选用42.5级以上水泥。 2、集料 粗集料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碎石、碎卵石和卵石,各项指标应符合规 定,且有良好的级配;细集料采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的天然砂,、机制砂或混合砂,各项指标和级配应符合要求,不宜使用再生细集料。 3、水 混凝土搅拌和养生用水应清洁、宜采用饮用水。使用非饮用水硫酸盐含量不超过2700mg/L,食盐量不超过5000mg/L ,PH值不得小于4且不得含有油污、泥和其他有害杂质。 4、外加剂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外加剂应经过配合比试验符合规定的要求。外加剂复配使用时,不得有絮凝现象,应使用工程实际采用的水泥、集料和拌和用水进行试配,确定其性能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5、接缝材料 接缝材料包括填缝料、接缝板、接缝钢筋三类,具体要求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材料的要求注[1]。 二、混凝土路面施工要点 (一)混凝土面层铺筑 目前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4种施工方式:滑模摊铺施工、三辊轴摊铺施工、轨道摊铺施工、碾压摊铺混凝土施工。 1、滑模摊铺机铺筑。滑模摊铺机具有分料、振捣、成型、熨平、打传力杆等功 能,同时还设有纵横向自动找平装置。在摊铺运行过程中,能一次完成面层的摊铺、密实、整平等多道工序作业,摊铺机行走作业之后路面即成型,滑模摊铺机工作。 操作滑模摊铺机应缓慢、匀速、连续不间断地作业,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物稠度、供料多少和设备性能控制在1.5〜3.0m/min 之间。 2、轨道式摊铺机铺筑。轨道摊铺机的混凝土摊铺方式有刮板式、箱式或螺旋式三种。施工时首先在基层上安装轨道和钢模板,然后用布料机将自卸车倾卸在基层上的水泥混凝土料堆均匀地摊铺在模板范围之内,当摊铺机在轨道上行驶时,通过摊铺器将事先初步均匀的混凝土进一步摊铺整平,并在机械自重作用下对路面进行初压。并用振捣梁或振捣板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振捣,最后用整平机或抹光机进行整平和表面修整。余下工序如表面修正拉毛、切缝清缝、养生填缝等工序有人工或专用

三级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技术要求

坝顶沥青混凝土路面工程 1 一般规定 1.1适用范围 本节规定适用于坝顶道路工程施工,包括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石灰粉煤灰稳定碎 石基层和12%石灰土底基层的施工。 1.2引用标准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 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 2015);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 2006)。 2路面结构 (1)路面 (1) (2) 上述技术文件均在不断修改, 执行过程中采用由监理人指定的有效版本。 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细粒式(AC — 13C )沥青混凝土厚50mm 。

(2)基层 15cm (6: 14: 80质量比)。要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压米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厚 实度>9%, 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0.6MPa。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上设置透层沥青和 乳化沥青下圭寸层。 (3)底基层 底基层采用12%石灰土15cm。要求按重型击实试验法压实度为5%, 7d无侧限抗压 强度不低于0.6MPa。 3路基 路基即本工程围坝的坝身,要求压实后顶面横坡与路拱横坡一致。 4底基层 (1)材料 土:土的塑性指数以7〜20 (100g平衡锥测液陷7,搓条法测塑限。相当于76g平衡锥测液限和搓条法测塑限的7〜14)的粘性土为宜。硫酸盐含量超过0.8%的土和有机质含量超过10%勺土不宜用于石灰稳定。 石灰:使用的石灰质量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T F20-2015)

规定的m级以上消石灰或生石灰的技术指标。 水:凡符合人或牲畜饮用的水源均可用于石灰稳定土施工。遇有可疑水源时,应进行试验鉴定。 (2)底基层施工 1)石灰稳定土结构应在气温高于+5°C和非雨天时,才可进行施工。 2)洒水、拌合必须均匀,无夹心现象。石灰稳定土混合料洒水拌合后,宜在当天 完成碾压。碾压时应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最佳含水量或略小于最佳含水量1〜2%灰 土中粒径大于20mm勺土块不得超过10%,最大土块粒径不得超过50mm石灰中严禁含有未消解颗粒。 3)石灰稳定土层上未铺封层或面层时,禁止开放交通。若需临时开放时,应采取 保护措施。 4)在铺筑底基层之前,应从填好的路床上把所有的浮土、杂物全部清除,并整形 压实。 5)路床上的车辙松软部分或压实不足的地方,以及任何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部分都 应翻挖、填筑新料、重新整型和压实。 6)石灰稳定土基层可采用路拌法施工。要求石灰应过筛,并铺摊均匀。开始路拌 时应使石灰翻至土中间,要防止将石灰落到底部。最后路拌深度应达到底层,不得留有素土夹层,同时要防止破坏下承层的表面。 7)采用路拌法施工时,应事先通过试验确定集料的松铺系数,再现场摊铺土和石 灰、机械拌合、整平和压实。 8)分段施工时,段间衔接处应采用搭接形式,并处理好纵横向接缝的质量。 (JTG/T 施工方法、质量管理与验收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F20—2015)的规定。 5基层 采用石灰粉煤灰碎石基层厚15cm。石灰粉煤灰碎砾石的压实度>9%,7d无侧限抗 压强度不低于0.6MPa。 (1)材料 石灰:石灰在使用前7〜10天充分消解,石灰等级宜高于m级,技术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的有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