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性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现状分析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

关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但在我们学校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增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要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的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时,已有的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能力心理学、创造心理学、气质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学的各分支学科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教育理论基础。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资料、教师参考资料也可供我们参考、选用和借鉴。

四、课题研究的研究内容

1、继续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基本心理素质。

2、逐步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面向少数具有心理、行为问题的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行为矫正训练。

3、不断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通过提高认识、学习技巧、培养感受力、领悟力、坚强意志等方法都能够发挥人的心理潜能。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从小问题解决入手,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防治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具体的目标细化为:

1、以课题研究引领学校心理工作和谐发展,为我校的科研特色注入新机。

2、通过课题研究,进一步学习更新教师心理教育观念,促进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加强自身心理状态的调试与人格的提升。

3、从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渗透、学科教学渗透、主题教育活动渗透等三个角度开发研究策略,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一步优化和谐校园。

4、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心,形成科学的自我认识,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健全人格,顺利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方面挫折的能力。

六、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研究法。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心理教育的有关理论。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课题的理论和方法,调整心理素质培养的方法。

2、调查分析法。采用师生问卷调查、学生访谈针对学生心理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为课题的开展提供依据。

3、观察法。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交流,在此基础上谋求培养心理素质改进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增强学生心理素质。

4、经验总结法。广泛总结各教师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七、研究的步骤进程人员分工

(1)准备阶段(2011年06月~2011年10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撰写开题报告。

(2)实施阶段(2011年11月~2012年06月):调查分析,形成调查报告。分析与研究,形成分析报告。对策研究和实施,通过对策制定和实施,总结修正,形成有指导性的策略。

(3)总结阶段(2012年07月~2012年11月):撰写结题报告,将研究过程中老师的有创新的、有价值的论文、课例等加以整理,推广。

八、研究成果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在全面了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目标、内容、原则的基础上,采用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途径,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1)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学生整体素质的核心内容。

人的整体素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文化知识、道德品质与操作技能等都属于心理素质的范畴。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生活技能的训练,唱歌、跳舞、画画等活动的丰富,而更重要的是个体心理素质的提高。个体的自我观念、求知能力、适应社会能力、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念等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个体在工作、事业中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个体的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师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自我心理调节,是师生整体素质的核心。

(2)培学生心理素质是开展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

人口的质量高低取决于生理与心理的整体素质。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许多生理疾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在某种程度上说,人的心理健康比生理健康更重要,心理的健康可以延长人的寿命。

(3)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适应国际大环境,且极具创造力。然而目前,我们的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多,孩子的心理问题随之增多,在中小学生中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4)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学生要接受知识,提高能力,靠被动的学习,效率不高。如果我们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信心、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水平,学生就会想学,乐学,会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5)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有利于提高成人的心理素质。

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问题部分原因是由于教师家长的心理欠健康引起的。在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必然会得到一定的提高。例如,在训练学生的人际交往的技能时,教师家长会发现自己在这方面的不足,因此,在训练学生的同时,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合作教育,初显成效。

(1)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对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校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经过实施,同学们在发扬原有的“万事要动手试一试;待人诚恳、热心、有礼貌;爱热闹、心直口快”等优点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心理辅导,逐步改掉“注意力不集中;自我为中心、不关心别人;做事凭兴致,有始无终,缺乏恒心;自控能力差;怕苦、怕累、怕烦;不高兴时爱发脾气;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等缺点,逐步养成以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好奇心强,敢于向权威挑战;善良、宽容、主动;意志坚强,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善于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诚实守信用;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远大理想、情感丰富;热情、自尊、自信;独立、乐观、豁达;人际关系和谐,合作能力强。学会与人合作的至胜法宝:心中要想到他人;学会宽容别人;积极参与活动;要努力按要求去做;要独立思考;善于鼓励同伴;虚心接受帮助;礼貌地提出不同意见;信任同伴;会表达感谢;听别人把话说完;在不懂不会时要寻求帮助等。总之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积极引导,使良好的心理素质成为学生自身的需求。

(2)教师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近两年来,我校先后有教师获得市“模范教师”“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多位教师获县级“教学能手”“模范班主任”等荣誉称号。教师的教育科研成果获奖;教师在县级优质课比赛中有多人次获奖,教师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课题组成员写出了优秀论文并获得县级教学成果奖:

九、课题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设想

经过课题研究,参与者掌握了一些有效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方法,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遇事处事解决事情的能力也有可喜的进步,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融洽,学习趣味增强,有更多的空间让他们长大懂事。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课题研究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1.我们的教学理念更新跟不上时代的脚步,被传统的师生观和长期的思想经验束缚着头脑。

2.我们很多时候否定原有优秀的方法,认为太落后,但流于形式,没有把握实质,导致一些个别心理辅导效果较差。

3.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当然,本次课题研究仅仅只是一个开端,还有许多更为艰巨的任务和问题有待我们在体验实践中去探索与解决。这其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这次课题研究中认识的提高和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与完善,这是关系到课题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转变观念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而渡过这个阶段的惟一途

径只能是教师对新理念的不断学习理解、实践反思、总结提高。当然,事物是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充实、提高的,我们由衷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促进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十、课题组人员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一、测试说明:以下40道题,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嘉陵幼儿园课题组 一、课题名称: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阐有“习子童蒙,圣功也”的论点,主张把养成教育作为儿童德育的有效途径。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家陈鹤琴认为,习惯贵在从小培养,他指出:“教育一个人要从小就注意,讲话怎样讲,批评怎样批评,做人的态度,对人的礼貌,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小养成。”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中全面阐述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指出:幼儿期是孩子良好行为规范养成的关键期;重视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完善人格不可缺少的,是成才的基本条件之一。有句名言:“思想可以决定行为,行为可以决定习惯,习惯可以决定性格,性格也就决定了命运。”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在幼儿园加强对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工作。我们嘉陵幼儿园根据未来人才发展的需求,本着“育人为

本、养成为先”的教育理念,重视孩子的养成教育,重视营造健康、快乐、积极的教育环境。 我园是地处县城的公办幼儿园,习惯养成的的培养虽然不是新的问题,但目前我园一是独生子女增多,这些幼儿倍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处在“独”的成长环境中,自幼受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二是外来务工、留守的幼儿增多,这些幼儿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使这部分的幼儿缺乏良好的细心的教育,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这些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我们拟以本课题为突破口,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了解幼儿习惯的现状,探索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手段和方法,以及如何改变家长观念,通过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的任务是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而幼儿良好习惯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幼儿创造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未来一代新人应具备的素质。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和社会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而现实中“三教”的脱节又使养成教育面临困难。因此,我们着重探索适合幼儿各种良好习惯形成的教育内容、方法和组织形式。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征,针对幼儿习惯上出现的问题。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习惯。

心理健康课题结题报告

“普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性研究” 结题报告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总课题组 执笔人翟新民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1、课题提出的背景 ⑴ 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在我国高校兴起,开始是对个别由于心理障碍或心理不适应导致损害自我生命行为的大学生给予紧急援助,进行心理咨询、辅导与行为矫正,而后服务的对象逐渐扩大,年龄上从大学生扩大到高中生、初中生直至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进一步向低年龄延伸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的深化,预防先于治疗,、重于治疗,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从目前已经起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来看,大多还处在以“专题讲座”、“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个案研究”等以“矫治”为中心的补救性层面。相比较而言,全员参与、整体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注重高中学生心理品质的整体提升,(仍)还是一个薄弱环节。 ⑵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说明党中央已经把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中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军,除了要(学习好)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之外,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 ⑶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同时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强调集体备课,统一做好安排。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课题培训与合作研究等方式,推广优秀科研成果。”虽然近几年贯彻《纲要》取得了进展,但发展不平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没有真正得到落实。因此,决定了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以保证学生的和谐发展。 ⑷素质教育呼唤师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教师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质量,并对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深远影响;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成长和健康关系到祖国的发展。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对个人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也具有深远影响。 2、课题研究的意义 ⑴有助于凸显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好地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和融入到学校的其它各育中去,从而有效地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效应与影响。

最新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性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背景及现状分析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现在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 关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国内外有丰富而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有的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但在我们学校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通过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增强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就要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针对新形势下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也提出:通过各种方式对不同的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同时,已有的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能力心理学、创造心理学、气质心理学、性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为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广泛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教育学的各分支学科也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教育理论基础。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资料、教师参考资料也可供我们参考、选用和借鉴。 四、课题研究的研究内容

小学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心理健康测试题及答案 测试卷一: 选择题 1、课间10分钟适合做的事是:( C ) A、睡觉 B、追打 C、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D、在教室里看书、写作业 2、爱护公共场所卫生应做到:(B ) A、乱扔果皮纸屑 B、不随地吐痰 C、乱刻乱画 D、随地大小便 3、教室不经常开窗的坏处是:( D ) A、使室内空气流动更快 B、减少病菌在室内的停留 C、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D容易传播呼吸道传染病 4、使用小手帕时应该做到: ( B ) A、手帕和其它物品一道放在口袋中 B、天天洗手帕 C、可以用手帕抹桌椅 D、可以用手帕包吃的东西 5、哪种做法可能引起病从口入: ( B ) A、饭前便后洗手 B、喝生水 C、生吃瓜果洗干净 D、食物防苍蝇叮 6、保护水源不受污染的正确措施是: (C )A、在江河的上游盖医院、建工厂 B、向河里倒垃圾和其它废物 C、废水经过净化处理、检验后,才排放到江河里。

7、预防空气污染的正确措施有: ( B)A、烟尘、工业废气的有害成份 B、大力植树造林,净化自然环境C、工厂的生产区与居民生活区混合建设在一起D、增加汽车排气量标准,使用含铅汽油 8、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达到仪表美? (B ) A、不讲究个人卫生 B、遵守公共秩序和卫生,不对着别人咳嗽、打喷嚏 C、语言粗俗,对人没礼貌 D、坐、立、行姿势不端正 9、以下哪种情况不可以游泳? (E)A、生病 B、水质不好 C、一人独自前往 D、未做好准备活动E、以上都是 10、怎样做才能防止烫伤? ( C ) A、配温水时先倒开水后倒冷水 B、掀锅盖时,露出一条细缝,使水蒸气直对自己和手臂 C、不摸烧过后未冷透的铁器 11、青春初期学生会产生一些微妙的心理变化,主要有: ( E) A、自认为长大了,看不起比自己小的同学 B、男女生开始疏远 C、不太愿意听大人的"唠叨",喜欢和同龄人在一起 D、缺乏自觉性 E、以上都是 12、在公共场所吐痰时应做到: ( C ) A、在没人看见时吐在角落里 B、吐在地上,用脚踏掉 C、吐在废纸或自己的手帕里,再将纸团丢入垃圾箱或烧掉。 D、咽下去 13、打喷嚏时错误的做法是: ( B ) A、尽可能用手帕捂住口鼻 B、对着人打 C、将脸背到不对着人的地方打 14、换牙时应做到: ( D )

良好习惯养成结题报告

《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1. 时代发展的要求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日益发展的国内情况,学校学生的思想和其家庭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传统的德育工作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用于今天的工作和对象,探究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学生变化的新的德育模式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面临和思考的重要课题。德育工作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变化,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的有效进行。 2. 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纪之交启动,具有强壮的体魄和良好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新时代的学校教育工作,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还要立德树人,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3.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要求 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生理心理发展还未成熟,思维方式受外界影响大,可塑性强,分辨是非的能力水平还不够高。因此,在他们平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稍不注意,不良行为及不良行为习惯就会轻易地在他们身上找到缺口而附在他们身上,出现了社会责任感不强、以自我为中心、团队意识不强、行为习惯不文明、拜金主义等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 4. 基础教育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推进的客观需要 课中学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就是要通过多种方式途径培养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引导学生的行为朝符合历史客观要求的方向发展,从而教会他们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的本领。因

此研究当代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构成,探讨产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

2020年心理课题结题报告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xx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__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完整)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五年级及答案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 测试说明: 对以下33道题,如果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测评方法:√得2分,△得1分,×得0分。 测试题: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寡言。() 8.遇到不称心的事,会无端发火。() 9.有时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为一点小事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常常会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比自己年龄小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者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即使是好朋友也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别人是否在背后议论自己。()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和自己过不去。()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26.害怕见陌生人,与人交往常常会脸红。()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会有恐惧感。()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29.经常怀疑自己接触的东西不干净,反复洗手或换衣服,对清洁极端注意。() 30.担心是否锁门和可能着火,反复检查,经常躺在床上又起来确认,或刚一出门又返回检查。() 31.站在经常有人自杀的场所、悬崖边、大厦顶、阳台上,有摇摇晃晃要跳下去的感觉。() 32.对他人的疾病非常敏感,经常打听,深怕自己也身患相同的病。()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材料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于2009年经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自课题实施以来,在学校领导和市局教科室的重视和支持下,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 著名教育家叶圣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的本旨是,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新课改中也反复强调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在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就可以享用它的利息。”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的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建立稳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动力定型”,促使学生自主自觉有效地学习。多年的教学实践更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化为学生的素养,将来才能自觉地去学习,去适应社会,去服务于社会。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然而,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仍然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成绩轻习惯的现象。教师以知识为本位,疲于奔命,学生苦不堪言。不良习惯一旦形成再纠正,那将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改变这一现状,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理念,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重中之重。我校以理论研究为抓手,以培养学习习惯为努力方向,开展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实施素质教育。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说 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学生的学习行为倾向,是一种学习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的研究》这一课题,主要研究的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帮助学生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主动地学习,使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 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习惯是学习活动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前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任何一种习惯都是反射行为,行为的习惯性有多深,它的反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 结题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9961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模板Template of psychological topic conclusion report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20xx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1、低年级: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生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兴趣,尝试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乐于与老师、同学交流;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2、中年级: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初步懂得社会法规,形成初步的学习方法,学会调整学习心态;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学生交往,学会调节处理人际关系,培养集体意识。 3、高年级:帮助学生学会情绪调节的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会健

积极心理个人课题结题报告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生态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研究》 课题结题报告 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韩蕾蕾 一、课题研究背景、意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学校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素质教育中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各级各类学校加快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建设,包括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测量设备、情绪宣泄设备、音乐放松师、沙盘治疗室等等;江苏省教育厅2016年秋起征订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将心理课程作为中小学一门必修的课程;心理教师队伍逐渐专业化、专职化等。这些是以注重发展速度、发展规模的为侧重的相对短暂、迅速扩张的初级发展阶段。随着发展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内涵等高级的发展阶段,学校以何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打破以往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等单薄的形式化的教育方式,形成贯穿于学生的幼儿期、青春期、中老年期,覆盖学生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的,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反思性对话中,引导学生逐步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内化,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由教授灌输走向引导、体验、感悟的过程。这是心理从业者一直思索和探索的课题。 笔者所在的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一直致力于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的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一方面夯实基础,心理课程保质保量、开足开齐,学生发展指导中心运行良好,为学生提供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定期开展心理讲座;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特色心理活动,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心悦社”、赣中阳光心理志愿服务团队、学校心理剧研究中心,每年5月份开展“525”心理健康周,阳光志愿服务团队由我校心理教师组成,与区看守所、区法院、区民政局、市网上家长学校合作,免费为各个机构提供心理援助。这些常规和特色活动的开展,不仅提高了我校师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而且为我校争得了“江苏省心理科普先进校”、“江苏省‘校园心理剧’创作示范校”等荣誉称号,在取得这些成绩同时,我们一直在思索怎么更加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接触到刘惊铎教授的《生态体验:感动师生生命的魅力德育模式研究》时,顿觉发现了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广义的德育包含了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既然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生态体验德育的理念是可以借鉴的,笔者作为一名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将试着以生态体验德育的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生态体验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成果 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从做中学的主张。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记忆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也是一种过程和方法,他主张教学应当遵循以下步骤:“真实情境——发现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想法。”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大卫?库伯提出“体验式学习圈”理论。他认为经验学习过程是由具体经验、反思性观察、抽象概念化、主动实践构成的环形结构。具体经验是让学习者完全投入一种新的体验;反思性观察是学习者在停下的时候对已经历的体验加以思考;抽象概念化是学习者必须达到能理解所观察的内容的程度并且吸收它们使之成为合乎逻辑的概念;到了主动实践阶段,学习者要验证这些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_百度文库讲解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界定 “良好行为”具体讲就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生息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用比较概括的话来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按照社会公德去处理他所能涉及到的社会公共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并经过多次重复或练习而固定下来、形成习惯的、外在的良好文明行为方面的教育 二、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和学习习惯和公共场所文明习惯等。 2、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初步探讨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及相应教育对策; 3、研究良好的基本习惯的时代性和差异性,研究适合我国国情和文化发展需要的学生基本良好行为习惯以及健康人格培育的新途径; 4、通过研究,找到良好习惯培养的科学策略和基本方法。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实践性强,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主导方法是说理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修养指导法、定期评价法。辅助方法是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和理论研究等方法。 四、研究原则

1、正面教育的原则。 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贯彻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使学生统一认识,掌握正确的行为标准。 2、系统性原则。 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大家的配合。在校内,班主任要常抓不懈,任课老师要互相配合,少先队、团组织要发挥作用。在校外,要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了解学生的行为表现,发挥德育基地、劳动基地的作用,促使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形成合力。 3、活动性原则。 单纯靠说教,学生不容易接受,还会使学生感到厌倦,那么效果也当然差了。所以学校、班级要多开展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并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循序渐进原则。 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而且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先要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他们有哪些不良行为习惯以及有形成的原因,再进行教育,帮助其慢慢改掉,可千万不能要求过高、过快,追求立竿见影。 五、研究的措施 (一)组建一个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最新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发布时间:2020-03-08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20xx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小学生心理测试题

………………………………………………最新资料推荐……………………………………… 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测试题 一、测试说明:以下40道题,感到“常常是”,划√号;“偶尔”是,划△号;“完全没有”,划×号。 1.平时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心慌意乱,坐立不安。 2.上床后,怎么也睡不着,即使睡着也容易惊醒。 3.经常做恶梦,惊恐不安,早晨醒来就感到倦怠无力、焦虑烦躁。 4.经常早醒1-2小时,醒后很难再入睡。 5.学习的压力常使自己感到非常烦躁,讨厌学习。 6.读书看报甚至在课堂上也不能专心一致,往往自己也搞不清在想什么。 7.遇到不称心的事情便较长时间地沉默少言。 8.感到很多事情不称心,无端发火。 9.哪怕是一件小事情,也总是很放不开,整日思索。 10.感到现实生活中没有什么事情能引起自己的乐趣,郁郁寡欢。 11.老师讲概念,常常听不懂,有时懂得快忘得也快。 12.遇到问题常常举棋不定,迟疑再三。 13.经常与人争吵发火,过后又后悔不已。 14.经常追悔自己做过的事,有负疚感。 15.一遇到考试,即使有准备也紧张焦虑。 16.一遇挫折,便心灰意冷,丧失信心。 17.非常害怕失败,行动前总是提心吊胆,畏首畏尾。 18.感情脆弱,稍不顺心,就暗自流泪。 19.自己瞧不起自己,觉得别人总在嘲笑自己。 20.喜欢跟自己年幼或能力不如自己的人一起玩或比赛。 21.感到没有人理解自己,烦闷时别人很难使自己高兴。 22.发现别人在窃窃私语,便怀疑是在背后议论自己。 23.对别人取得的成绩和荣誉常常表示怀疑,甚至嫉妒。 24.缺乏安全感,总觉得别人要加害自己。 25.参加春游等集体活动时,总有孤独感。 26.害怕见陌生人,人多时说话就脸红。 27.在黑夜行走或独自在家有恐惧感。 28.一旦离开父母,心里就不踏实。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从 2004年9月开始开展实验的。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办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资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成长。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注意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成长,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地方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现实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别,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成长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注意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成长相结合;教师的科学指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思的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研究结题报告 黑河五中师海燕 一、课题研究背景 经过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使我有了一个很深的体会,对比小升初的摸底测试成绩和初三中考成绩,小学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到中考时成绩也很不错,成绩差的同学依然很差,大多数同学都是这样。究其原因,我认为,那些成绩好的学生在小学时已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差的同学缺乏好的习惯,到了中学受其影响,才有了上述结果。也有少数同学小学成绩不好,中学成绩突飞猛进的,分析这些同学,发现这些同学都一个共同特点,学习习惯好。关鸿羽教授在他的《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一书中谈到:“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凡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学习习惯也不好,所以成绩好坏与学习习惯有直接关系。”在我刚刚教初一学生的时候,面对他们的入学成绩,班级40名学生,最高分94分,90分以上3人,80分——90分5人,70分——80分9人,60分——70分7人,不及格16人,最低分是24分,自己又出了套考试卷,90分以上5人,80分——90分12人,70分——80分6人,60分——70分7人,不及格10人,最低分是24分,我想通过对他们的学习习惯进行调研,然后制定措施,培养他们的好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叶圣陶先生从早就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新的教学改革应体现学生自主能动性,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能动思维、积极动口动手、积极地合作探讨等,这一切都离不开学习习惯的养成。 二、研究对象:自己所教的七年级二班40名学生 三、理论根据 (1)条件反射理论: “习惯”的形成生理过程是这样的“刺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了一个稳固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模板(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3228-62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心理课题结题报告模板(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我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是 从20xx年9月开始进行实验的。三年来,在区教育局 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 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 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 半是心理。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 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 重要。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 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 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 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

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 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

小学生心理状况测试量表

小学生心理状况测试量表 性别:□男□女年级:___________ 1.早晨起床,你是否感到神清气爽,心情愉悦。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2. 你感到你不能专心,没有毅力,不能继续学习。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3.遇到困难时,你能积极主动地去问老师。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4.在学习时,你会因为思想开小差,而耽误了学习。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5.在学校,你拥有很多好朋友。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6.面对成绩不好的科目,你就头疼。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7.没有大人督促,你也能主动学习。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8.你有时不能遵守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9.你认为根据自己的情况,自己必须认真拼命地学习。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10.你是否因为看电视或是跟朋友玩耍而挤掉了学习的时间。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11.在家学习时,你能规定好什么时间学习什么功课。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12.你是否因为晚上看电视或是娱乐,而睡眠不足。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13.在上课老师提问时,你能积极地举手发言。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14.在学校学习中,你是否感到困难,不能理解题目。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15.在回答问题时,你能把所想到的一切都完整地说出来。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16.在实践课中,你经常只看着别人做,而自己不动手。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17.当着生人和众人的面,你可以镇定自如。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18. 在上课时,你是否经常小声讲话或是做小动作,而不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内容。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19.你能够融入集体中,与大家一起讨论问题。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20. 如果在教室里可以随便坐座位,你一般不愿意坐到前面。 完全不符合 1 2 3 4 5 6 7 非常符合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县镇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研究背景 学校健康教育是整个健康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依据中小学生心理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工作。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和减负增效的实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关注。素质教育论者都强调学生要“学会学习”。既是“学会了”,也就形成了能力。而“学会”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能力的培养也需要一个过程。若不能切实培养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行为主动、长期地坚持下去,其学习过程就有可能中断。学习过程一中断,就无所谓“学会”,无所谓能力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继《学会生存》、《学会关心》之后,又发表了题为《学习:内在的财富》的专题报告,为21世纪教育提出了战略性思路与行动建议,指出“教育的使命是使每个人(无例外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其中也强调这个目标“需要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也告诉我们,学生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潜力”,就必须“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而要能够“长期的努力”坚持下去,就必须得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尤其是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更需要培养出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二十一世纪新型人才,使学生具有开拓和竞争意识,健全开放的人格,能够独立自主接纳他人,友爱宽容,健康文明,有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方式和良好习惯,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目标的实现最基础的根源在小学教育,小学教育应把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与之相适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更好地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有助于今后发展的学习习惯。我校在就确立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一研究课题。根据课题研究方案进行了定向、连续、有序的研究。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深感对此课题进行研究与实践具有更加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 1、从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素质教育还没有能完全真正落到实处,“应试教育”的阴影并没能彻底摆脱。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素质,而且对学生今后的继续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将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研究”这一课题而言,各地教科研部门开展的研究,还缺乏系统而深层次的探索,这正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并由此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3、研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三、研究内容 (1)常规学习习惯。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听、说、读、审、检、作业书写、预习、复习方法的习惯。 (2)善于思考问题的习惯。 主要是指体现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方法、思维品质,和善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难,科学思维,勤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