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如何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图片教学让课堂更精彩

图片教学让课堂更精彩 发表时间:2016-04-07T15:31:14.8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作者:吴声孟 [导读] 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第三中学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插图展开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教学方式。 浙江省苍南县钱库镇第三中学325804 摘要: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运用插图展开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的教学方式。图片不仅是教学资源,更是教学手段。运用图片,不仅可以提出问题,还可以分析原因;不仅可以系统归纳知识,还可以开展探究活动。有时在巧妙的教学设计下,教师甚至仅用一张图片就能完成整个课堂教学,图片教学的魅力可见一斑。恰当地利用图片教学,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学习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挖掘认识图片价值 我省现行的《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各种历史图片、地理图片是教科书中对文字材料辅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2013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加强了插图,都采用彩色印刷,图片占用的篇幅比以前的教材更多,内容更丰富,不仅每课图片的数量增加到10幅左右,而且延伸到了课前引言和课后自我检测。 把图片运用于历史与社会教学不仅是对教学的润色,也不仅是对教学活动的丰富,它本身就是教学的一部分,不是附属和装饰。我省现行的教材修订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我们历史与社会老师需要也有必要去搜集、研究、运用图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一、图片可以成为教学设计的主线 南宋郑樵曾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右,置书于左,索象于图,索理于书。”教科书中的图示、图片、图表往往是学习历史与社会、加深对文字内容理解的最好工具。2011年浙江省优质课比赛中,绍兴上虞实验学校的徐楷杰老师就以四组图片完成了《停滞的帝国》的新课教学。徐老师以展示“中国人在吸食鸦片图”、“近代列强侵华系列战争图”及“列强侵华战争后签订不平等条约图”导入新课,引发学生认识到: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一次次失败的战争、一个个屈辱的条约使得中国人民面临内忧外患,中国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空前地加剧。此时马戛尔尼受英国议会和国王委托,庆贺乾隆寿辰为由出使中国。徐老师以三组图片分析了鸦片战争后中国落后的原因。这三组图片分别是“祝寿贺礼的马戛尔尼和乾隆皇帝的回礼图”、“马戛尔尼送礼沿途所见图”、“中外礼仪冲突图”阐释了中国落后的原因: 1.中国只注重传统文化,科技远远落后于西方。 2.中国“男耕女织”的封建经济制度落后于已经进行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3.中国狂妄自大、皇权至上的思想落后于西方民主、自由、民主的思想。 这节课最大的特点就是用图片把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完美地融合为一体。通过马戛尔尼使华,严谨再现了当时中英两国社会发展的情况,运用的图片资料也比较吻合课堂教学要求。 二、地图是地理教学的“第二语言”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的“第二语言”,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养成与其地图技能和地图意识密不可分。地图是地理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包藏了众多的显性和隐性地理知识,许多地理特点、规律都可以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得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复杂多样的地形”一课,我们只需要运用课文提供的图5-13“中国的地形图”就能引导学生完成整课的教学。图中包含的信息有:中国有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每种地形都有很多地形区;从分层设色看,中国地形面积最大的是高原和山地;深褐色(青藏高原)、黄色(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绿色(主要是平原)把中国分成西高东低三个阶梯。而我们本课的知识目标就是认识中国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成三级阶梯状分布。因此,这节课只要用这张图片就能完成整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让图片说出历史事件的背景与原因 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历史教师无法使过去的史实重演。而人们的认识大都从感性认识开始,尤其是初中学生在记忆内容方面,具体、形象识记仍占主导,抽象识记正在逐步发展。这就决定了图片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恰到好处地运用历史插图,将会让历史课堂生机盎然。 比如,美国独立战争导火线“波士顿倾茶事件”背景分析中,我们可以用《英国人(权力)逼迫妇女(自由)喝“难咽的茶”》这幅图来辅助我们的教学。班长在结合其他同学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历史背景:1.英国人强迫向美国倾销茶叶,从英国男人强迫美国妇女喝茶中看出;2.美国人不满英国人的倾销损害他们的利益,从“难咽”二字和“妇女向英国男人喷射水柱”看出;3.美国的遭遇得到国际社会部分国家的同情,从另一个妇女的表现看出;4.部分国家坐山观虎斗。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解读本中提到了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史料的方法和技能。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渗透、指导,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例如在“波士顿倾茶事件的背景”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如何从图片中获取地理知识,部分学生还能有条理地表达对社会和历史现象的想法和观点。图片不仅能直观地把教学内容呈现在我们眼前,而且通过对图片的解析,学生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已意识到历史插图的重大作用。我们相信,集趣味性、科学性、思想性于一体的历史课是一块肥沃的热土,它正等待着有志之士的开发,它的明天将更美好、更灿烂。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教学反思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小木偶的故事》《陶罐和铁罐》教学片断及反思 【情境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在学生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与课堂预设所不一样的情境,使得课堂教学表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好课堂上出现的每一个契机,并合理地加以利用,课堂教学就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我想,这应该就是“课堂生成”吧?如何处理好课堂预设和课堂生成的关系?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片断一】 师:“小木偶无论遇到什么人和什么事,总是一副笑嘻嘻的表情,如果在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这样的人,你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1:我心里会想,这个人真是“神经病”!(说神经病的学生神采飞扬,课堂上顿时沸腾起来) 生2:我会想,这个人是不是“不正常,脑子有毛病呢?” 生3:我觉得他是“白痴” 师:“你还想到什么词语能够形容这样的人?”(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纷纷开始动脑思考) 生1:“傻瓜” 生2:“弱智”

生3:“一天到晚只会笑,真是个二百五” 生4:“脑残” 生5:“他一定是个疯子” 师:同学们的词汇还是挺丰富的。遇到“一天到晚总是笑嘻嘻没有其他表情的人,我们都会觉得他不正常,会用上‘傻瓜、白痴……’等类似的词语来形容他,课文中小木偶遇到的‘熊警官、小兔子、老婆婆’会不会也这样看待小木偶呢?” 生(齐声):一定会的(课堂气氛越来越好,全班同学热情高涨)师:难怪大家都不相信小木偶,那你们觉得小木偶面对这样的眼光会怎么样呢?(举手发言的人越来越多,连平时从来不举手的同学也跃跃欲试) 生1:很伤心 生2:心里很难过 生3:真让人抓狂 生4:真郁闷 师:同学们的词汇真多!你能找到课文里用来描写小木偶难过的句子吗?(受到老师的肯定,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越来越高) 生:我找到了,课文里是这样描写的:“小木偶的头疼得越来越厉害了。现在,他真希望自己还是一段没有脑袋的木头!” 师:谁能比这位同学读得更动情呢? 生:…… 【教学反思】

生成性课堂教学

第1讲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概说 第一节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概说 “生成”或者是“生成性学习”已伴随着新课程改革逐渐落实到课堂教学,它正在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冲击着传统的课堂形态,构建着新的课堂教学文化,虽然生成的理念已广为接受,但对什么是生成性学习,教学中如何采用更好的策略促进学生生成性学习有待于在教学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 一、概念界定 1、促进生成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 促进生成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是指在“动态生成”型的课堂中,教师根据教学容以及学生的知识、认知发展信息,有目的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教学方法、技巧,促进学生有效地生成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在策略具体运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充分提供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有机整合、重组课堂生成新的有效资源,灵活运用课堂提问、课堂讲述、课堂评价、弹性设计等策略,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行动者,个性化展开与教师、文本、环境诸因素的对话,从而促进课堂中的动态生成,形成学生个性化的、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2、生成性学习 生成性学习是指行为主体在互动过程中,借其自身的经验,有意无意地对外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自发地形成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它主要体现在对问题解决的技能和方法的理解、掌握程度,对互动过程的认识以及情感体验等方面。生成学习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石,强调学生本位,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水平,它是一个动态的、多元的、萌生式的思考过程。 3、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 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学习容的确定以及学习策略方法的形成是教师根据学科的性质,结合课堂特定的生态环境,因势利导地组织学生参与自主创新的的教学活动。它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教学资源等多种因素的相互综合作用达到互助、互惠、使整个课堂教学形成共识、共享、共进的氛围。 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指的是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在教学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学生无目的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它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需求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的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学习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动态过程。 二、理论认识 1、生成性学习课堂教学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方式,有其特殊性。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特征。(1)情感性情感是生成的动力。生成的课堂学习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和调动,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喜怒哀乐融入到文本中去,对课文投射人生体验和切身感受之后的一种创造性的“超原型”阅读。正因为如此,文本中静态的语言才成为学生动态的现实言语,文本所表现的人、事、物、景,才会由于学生赋予了情感与生命而得以复活,文本中隐含的思想观念、情感、才会因为与学生的经历接通而产生巨大的说服力和震撼力。这样的学习,自然就成了学生愉悦的精神享受,成了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生命之旅。 (2)交互性交互性是生成性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学生认识水平的发展是线性和非线性相结合的。生成性学习认同师生、生生交往的“多主体”教学观,通过师生、生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和谐快乐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共振。学生的“健康感情、诚实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读书心得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读书心得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和魅力十足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经常会感觉到自己的课堂欠缺一种灵动和生命力,还需要很多的学习和不断磨练。恰好同事推荐了《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这本书。在本书中,各位名师都表现出了高超的分析细节能力,善于品味细节、分析细节,能从一些细小的动作,从一闪而过的表情,从一句简单的话语中,体会学生内心变化,感悟学生的兴趣点,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育教学更完美。书中的那些文字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而每个教学案例都值得我去思考。这本书充分地展现了教学的艺术和教学的智慧,让人领会到课堂真的是因生成而精彩。 一堂充满精彩的语文课堂,来自于生成。这本书通过四个篇章选用了多篇文章来说明课堂是怎样生成的这个问题,这也是我在平常教学中的一大困惑。课堂上怎么走生成的路?只要生成就都是有效的好的方面吗?怎样才能催生更多有效的生成?读了《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一书,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造良好的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

设置必要的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语文天地中,在识字语言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比如在教学案例《雾凇》一课中,让学生充分运用多种视觉感官来发现自然之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冬天美景,观看雾凇奇观的画面,生动、直观地感悟自然美语言,进而让整个课堂充满了童趣,学生们在互动活动中感悟到了语文的魅力。 读完这本书,我体会到课堂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把教学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生活交流中发现文字的魅力、语言的多样化。 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在现代课堂上应该尽量避免过去教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多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积极。例如在教学案例《北风和小鱼》这一课时,可以分三个步骤:先是要求学生能把每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通过对课文的朗读、生生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初步认识北风吹一吹青草、梧桐树和小鸟与吹一吹小鱼的不同。然后组织小组之间交流,想一想为什么小鱼不怕北风吹,那勇敢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也不会怕北风吹。最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把自己的理解、认识和启发讲给同学听。通过独立尝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对本篇文章作者的真正想表达的想法给予认知、理解和接受。 模仿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方法之一,但模仿仅仅是手段,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从模仿到创造,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模仿、创造落到实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

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结题报告 [摘要]本课题着眼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策略研究,从“处理资源——发展思维”、“安排顺序——彰显生成”、“利用资源——引发冲突——解除疑惑”、“延缓评价——后续学习”、“ 分类整理——提升效率”等五方面的研究为广大的教师提供一些实际操作中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提高教师应对课堂生成性资源的能力,使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能更充分地加以体现,同时通过研究也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合理利用 一、问题的提出 1、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叶澜教授也提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们的课堂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极具个性化的头脑,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时时会生成新的教学信息。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关注课堂生成。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优秀的教师总能及时地捕捉、合理地利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教学高效又灵动。但立足我们的课堂,可以发现:有些教师缺乏生成意识,上课仍是在执行教案,课堂教学机械、沉闷;有些教师思想上虽有生成意识,但他们追求的动态生成存在着弊端,主要表现在:①教师课前不认真备课,在课堂上随意发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课堂效率低下;②教师一味迎合学生,被学生的生成牵着鼻子走,教学游离主题,耗时又低效;③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学生呈现的信息,不能对“动态生成性资源”给予恰当的评价,浪费了宝贵的教学资源等。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郊的农村小学,是江山市首批新课改实验学校,也是江山市“高质量轻负担”样板试点学校。这无疑对我们的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办更为成功的教育,因此,“如何合理地利用数学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困扰着每一位数学教师。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从课堂教学的有效度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的课题。研究“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能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生成,及时有效地做出调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提升教师的教学机智;在充满智慧的课堂中学生能真正获得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生成思想 尼莫认为:虽然课程不应该是“罐装式”和“木乃伊式”的,但也不应该是偶然的、随意的,教师被孩子牵着鼻子走的课程。生成思想强调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基础,但强调这一点并不否认教学的目的性。课堂教学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也必须考虑社会的要求和儿童长远的发展。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因此,学生不再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者。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支配者、控制者、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学生是充满情感,富

英语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

英语课堂、因“生成”而更精彩 ——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英语的动态生成性教学 杭州春芽实验学校樊素君 一、引子 长期以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预设以取得教学的成功是我们英语教师的孜孜追求。新课堂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在“目标—过程—结果”的演变过程中,除了预约的精彩以外,伴随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也会“生成”出许多无法预知的精彩。面对生成的精彩,若我们教师能以此为契机,及时捕捉和善于利用。那么,一个个超越预设、洋溢着芬芳的精彩会向我们款款走来,那些看起来似乎不起眼的点点滴滴会呈现出诗一般的美丽。 二、主题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指出:“要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为实现教学任务和目的,围绕教学内容,共同参与,通过对话、沟通和合作活动,产生交互影响,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的过程。”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如何捕捉英语课堂中的“意外”,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让课堂绽放活力,是新课程派生的崭新理念,具有现实意义。然而由于课堂上生成的有效教学资源来得比较突然。往往令教师手足无措,处理不当,会给课堂教学留下很多的遗憾。 三、主题内涵阐述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只注重对“填鸭式”的灌输,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的交际性。英语课堂教学也是一个灵性飞射、动态的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有规律可循,又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的过程,他们的及时表现是教师所始料不及的。若教师刻意执行预设教案,冷落课堂生成,学生尤如被缝翅的鸽子,难以展翅高飞。英语教学的对象是人,人的活动是复杂多变的,因此,它也是动态的。随着英语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不断推进,如何捕捉英语课堂中的“意外”,动态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让课堂绽放活力,是新课程向教师们提出的又一个崭新的课题。叶澜教授指出,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多从学生的心理和需求考虑,如果能利用好学生生成的“意外”,将起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 四、案例及分析 例一: 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那是我的第一次公开课,教学内容是脸部各部位单词:eye, ear, nose, face, mouth, head及句型:This is my 。课前由于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课也

让数学课堂走向动态生成

让数学课堂走向动态生成 发表时间:2015-05-11T09:18:02.830Z 来源:《素质教育》2015年5月总第176期供稿作者:王秋梅 [导读] 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动态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情况。 王秋梅湖北省公安县郑公中学434300 摘要: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追求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师生都焕发出学习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动态生成预设感悟 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动态是指事物变化发展的情况。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念,是对以往强调过程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补充和修正。动态生成强调课堂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学习过程,追求的是师生在课堂中精彩的互动过程。教学不是完全按照教师事先预设的按部就班进行,而需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师生的思维不断碰撞,创造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体验不断加深,师生都焕发出学习的智慧和生命的活力。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态度,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和关注。 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展示课堂的真实性,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本人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欣赏学生,是形成动态生成的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是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和兴趣来参与课堂学习的。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人,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肯定和赞赏。给学生一个信任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都会让学生如沐春风。只要教师欣赏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有了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参与,一个个动态生成就会不断地涌现。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想:假如能给学生一个机会,就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的。 有一个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原先的打算是让学生运用提供的材料表示出它的,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可是在实际的汇报中,竟然有一个学生折出了它的。这时,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的答非所问,而是说:“你真聪明都能折出来。”于是,全班同学又一次纷纷动手,折出了、、等许多的分数。老师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对所折分数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以上教学片断,是教师用真诚和信任保住了这位学生的自尊。心理学研究表明:“赞赏一个人的作品比赞赏一个人本身更有效。”老师对学生折出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打开了全班同学思维的闸门,各种答案层出不穷,高潮迭起。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加以欣赏,欣赏学生的独到见解、异想天开,或者别出心裁,甚至是错误见解。总之,教师要去欣赏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思、所想、所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疑、敢批,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奠定基础。 二、精心预设,是优质动态生成的保证 预设就是紧紧围绕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非常明显,预设带有教师个人的主观色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长期以来,我们对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就使我们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形成了“以本为本”,一份死的教案支配和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活动失去了应有的复杂性、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变得波澜不惊。当前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有的教师提高了对课堂动态生成的认识,从而忽视了课前的预设,对学生的了解少了,对教材钻研也少了,似乎教学设计越简单越好。这显然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实,预设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缺乏必要的开放和不断的生成,课堂教学就会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使师生的生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单纯依靠开放生成,缺乏精心的准备和必要的预设,课堂会变得无序、失控和自由化,缺乏目标和计划,使师生的生命力也得不到高效的发挥。因此,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的前提下,针对教学的实际进行灵活调度,追求动态生成,让课堂在预设与生存的融合中放出异彩。因此,可以这样说,精心预设是数学课堂优质动态生成的重要保证。 如在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后的简便运算一课,教师在预设教案时,考虑让学生选取老师提供的一些数,组成可以利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去进行简便运算的式题。课前,老师经过了精心预设。在课堂上,学生独立尝试编题,汇报时,除了课前预设的,学生还编出了不少预设以外的试题,这些题目涉及了简便运算的各种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课堂上洋溢着勃勃生机和无限的活力。从上述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要使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精心预设必不可少,如果预设空间过于狭窄,答案唯一,必然无法动态生成;反之,如果预设空间太大,答案漫无边际,生成太杂,也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看来,精心预设也要建立在研究学生情况的基础之上,把好一个度字。

“精彩”生成在课堂的每一瞬间

“精彩”生成在课堂的每一瞬间 一次,在六年级的阅读课上,为了了解学生前一阶段的阅读情况,我让他们在30分钟内完成一次阅读练习(满分200分,完成后要根据得分选出前20名作为“阅读之星”)。学生们完成了10多道阅读练习题后,我按照惯例让学生们边听我讲评,边根据给出的正确答案交换着进行批阅和判分。交换批改后,学生们拿到了自己的试卷查看得分,当然更想知道其他人的得分情况,以便了解自己的排名,想知道究竟谁的得分高,哪些同学能当选为“阅读之星”。 在大家的推荐下,统计在场所有同学分数的任务又一次交给了综合实力排名第一的小男生――骆××。骆××从第一排左边同学起,一边让同学们顺着报得分一边用粉笔在黑板上记着:135、110、180、140、150、165……第一次出现的得分,他先写下来,遇到出现相同得分时他就在相应分数后乘以几:135×2、145×3、150×5……小骆依次记着,当相同得分重复出现时,他就擦去原有数字再修改,当第一排20多位同学的得分统计完后,他没有接着统计第二排得分,而是调整统计方法。只见他拿起笔,首先在黑板的另一块空白处从最低分起,按五分一档从低到高列出了:“110、115、120、……190、195、200”的分数段,接着将每位同学所得的分数对应着各个

分数段,在相应的分数段下面用画“正”字法将每个分数进行着统计。同学们依次报着各自的分数,骆××有序地迅速地记着,不一会儿,100多人的分数情况全都呈现在了黑板上。 看到小骆同学如此出色地完成了统计分数的任务,我欣喜极了,并突发奇想:刚刚的这一幕太难得了!这是一次绝好的练笔机会!何不让大家一起来将小骆同学统计分数的情景描述一番,用语言评价一番,进行一次小练笔呢?于是,我对同学们说:“测试题的分数结果已出来了,但是老师还有一道附加题,想要让大家完成――请同学们回顾和思考一下小骆统计分数时的动作、表情,还可以揣摩一下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从不同的角度用几句话评价一下小骆同学的表现及统计分数时的特点。看谁观察得仔细,发现得多,概括得准?我们可以用《_____的一幕(瞬间)》为题,也可以结合刚刚的场景自己拟题写一个小片段。” 学生们饶有兴趣地忙碌起来,在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后,迅速地在纸上写起来。下面是几位学生所写片段: 生1:……骆××最先统计的是第一排同学的分数,只见他专注地听着,写着,还不时地转动着身体看着我们,好不容易才将第一排的分数统计完毕。骆××抓了抓头,似乎觉得第一排的统计方法有些不妥,眨着眼睛想了一下,便灵机一动,立刻采用了列数字表格和画“正”字的方法来统计,只听小骆喊道:请得110分的同学站起来,再请得115分的同学站起来,……

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灵动

让语文课堂因生成而灵动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生命历程,理想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演绎、彼此尊重、动态生成的课堂。而纵观目前的语文教学,许多老师课前精心设计,课中按部就班,较少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状态,使课堂生成倍受冷落,使原本鲜活灵动,充满情趣的课堂变得机械、刻板和程式化。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灵动之美?笔者认为一是在备课中预设生成,要看重看透阅读教材,关注学生的学情,找准课堂中可能出现的生成点进行预设,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二是在课堂上巧妙应对生成,做到以人为本。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见解,通过倾听、捕捉、引领等手段,使教学有效生成,从而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充满灵动。 【关键词】课堂教学预设动态生成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创造性阅读,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挖掘教材内涵和拓展外延使学生不断生成问题,让学生在理解课文、解决问提的过程中逐渐养成用怀疑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生成,及时捕捉语文课堂上有探究价值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而使课堂散发出勃勃生机呢?本人拟从如何预设动态生成的预案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生成资源进行探讨。 一、精心预设,使生成走进备课。 叶澜教授指出:“一个真正关注人的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可见,教学预设要为动态生成而设计,使教学尽可能地在预设之内生成,从而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读书体悟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读书体悟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和魅力十足的,作为一名新进语文教师,我经常能感觉到自己的课堂欠缺一种灵动和生命力,还需要很多的学习和不断磨练。恰好学校推荐了这本《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寒假前有幸听到了张文质教授的讲座,于是寒假期间我读了这本书,读的过程中那文字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而每个教学案例都值得我去思考。这本书充分地展现了在新课程课标上教学的艺术和教学的智慧,让人领会到课堂真的是因生成而精彩。 一堂充满精彩的语文课堂,来自于生成。这本书通过四个篇章选用了多篇文章来说明课堂是怎样生成的这个问题。,这也是我在平常教学中的一大困惑。课堂上怎么走生成的路?只要生成就都是有效的好的方面吗?怎样才能催生更多有效的生成?读了《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一书,我感触颇深,收益匪浅。 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那么新课标则把“生成”当做一种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突然“生成”的情况看成“教学机智”,新课标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基本要求。 关于生成的问题本书选用了多篇文章来说明这个问题。如第一篇:美好遇见。里面包含侯登强老师的《蜇了你,不是我的错》,王炜老师的《一张无字的考卷》,崔智芹老师的《失而复得的赛车》等;第二篇:别样精彩。包含刘景水老师的《种次“他人田”又何妨——一堂“跑题”的社会课》,朱小毛老师的《我爱在课堂上“耍贫嘴”》,夏昆老师的《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等;第三篇:智慧生长。包含宋英民老师的《课堂是不断生成智慧的地方》,周顺海老师的《在<故乡>中体验“表现”之美》,方杰老师的《春天,怀想一个女孩》等;第四篇:课堂寻觅。包含李秀伟老师的《奇迹在从容优雅中——韩兴娥教学赏析》,李玉民老师的《“删除‘无效’即有效”——对当前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思考》,陈华老师的《用心激活课堂——简笔画创编课的教学尝试》等。这些都给我很大的启发,下面是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的课堂氛围。 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造良好的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的课堂氛围,

课堂生成性资源

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认识与利用 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过程中,一些教师一方面认为课程资源紧缺,一方面又对教学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没有将其纳入到课程资源的范畴中,致使这些课程资源经常处于“沉睡”的状态,应产生的教育功能与教育意义没有被充分的认识与利用。 一、对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认识 “课程资源就是富有教育价值的,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或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与。” 1、课程资源界定的关键在于它就是否含有课程潜能(或称之为课程可能性),即课程资源一定就是能够为课程与课程实施服务的,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 2、课程资源不仅来自那些经过处理、至善至美的已经物化的资料与条件,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易被人忽略的教学事件,也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3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对教学起支持作用或具有潜在教育价值的事件。此种课程资源常常就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比如,在课堂上学生突然抢话说;学生的质疑、兴奋;学生出现的错误、学生的心理、学生的差异或者学生有时的固执己见、教师的失误等等。可见,这种课程资源就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游离于师生之间,只就是我们忽视了或没有引起重视。然而,在实践中,恰恰就是这些动态生成往往蕴藏着学生的需要、问题与困惑,展现了广大师生真实的生活世界,而这些正就是教育的契机,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与意义。因为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源于师生的现实生活,包含了认知个体大量的信息与已有的经验,它客观的反映了个体的心理特点。所以,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更加接近个体(教师、学生)的认知水平,易于学生接受。如果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掘与利用,使其与学生要获得的书本知识与解题技能等一道进入教学过程,不仅可以拓展我们开发课程资源的领域,使课程资源的开发更具有针对性与时效性,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也将更富有生机与活力。 二、如何促进对教学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及时发掘与有效利用 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特性决定了我们要善于从日常教学事件中识别、捕捉与利用这种课程资源,若教师意识不到或发现不了这种课程资源,这些课程资源及其教育价值就会随时流失。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及时发掘并有效利用,同时又不使我们在其中迷失? 1、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念,突破对课程资源的狭窄认识。 教师能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动态生成的课程资源,以及如何捕捉、激活与利用这种课程资源,都基于教师个人对课程资源的认识与态度。教师的课程资源观将直接影响教学过程中对课程资源的敏感度,也影响课程资源发掘与利用的程度与效果。而现实中,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课程资源观还处于一种片面化与简单化的状态,教师对课程资源载体或形式的理解还比较局限,一般教师理解的课程资源主要就是指教学参考书、辅导资料、练习册等印刷体形式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对其她载体或形式的资源还不太了解;教师眼中的课程资源通常就是现成的、静态的,一般与教科书配套[6];课程资源的范围也就是仅仅局限在课本与教科书中。这种狭隘的课程资源观使得教师往往忽视自己身边已有的资源,使她们不能真正的走进课堂与学生发生互动,将其价值发挥出来。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新型的课程资源观。 与传统的课程资源观所不同,在新的课程资源观下,课程资源应就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与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与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7]。我们要意识到课程资源不仅包括教科书、报告会、博物馆等,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接受并认识

《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诸东微温州市龙湾区屿田实验小学 指导教师:朱乐平杭州市下城区教育学院特级教师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数学游戏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游戏活动,它必须把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寓数学知识与游戏之中。它兼备了游戏与数学的特点。数学游戏以其内容和形式所体现出的独特风格,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更多关注数学游戏这种教学手段,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数学教学 中游戏带来的乐趣。 2、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一新的理念说明:在未来的教学中,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变;数学教学活动将是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是学生自己建构数学知识的活动。因此,我们认为对课堂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游戏进行研究很有意义。 4.目前在新的一轮课程改革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注重运用新课程理念来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在教材和教学方法上也灵活多样了。特别在人教版的数学教材中出现利用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进行数学教学。但很多的数学教师对于教材的数学游戏并不重视,认为数学游戏就像数学教学“主餐”中的最后的一个“甜点”——可有可无。这样就在运用教材上大打折扣,其实数学游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学生发现数学乐趣的窗口,是带领孩子走向数学教学殿堂的途径之一。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积极的影响。因此,它在数学教育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因此,研究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在课堂上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势在必行,《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策略研究》就有十分重大现实意义。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数学游戏”是指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游戏活动,它必须把数学知识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寓数学知识与游戏之中。它兼备了游戏与数学的特点。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读书心得

〈〈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读书心得 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和魅力十足的,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中经常会感觉到白己的课堂欠缺一种灵动和生命力,还需要很多的学习和不断磨练。恰好同事推荐了〈〈课堂因生成而精彩》这本书。在本书中,各位名师都表现出了高超的分析细节能力,善于品味细节、分析细节,能从一些细小的动作,从一闪而过的表情,从一句简单的话语中,体会学生内心变化,感悟学生的兴趣点,并及时调整白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育教学更完美。书中的那些文字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而每个教学案例都值得我去思考。这本书充分地展现了教学的艺术和教学的智慧,让人领会到课堂真的是因生成而精彩。 一堂充满精彩的语文课堂,来白于生成。这本书通过四个篇章选用了多篇文章来说明课堂是怎样生成的这个问题,这也是我在平常教学中的一大困惑。课堂上怎么走生成的路?只要生成就都是有效的好的方面吗?怎样才能催生更多有效的生成?读了〈〈课堂因生成而精彩》一书,我感触颇深,受益匪浅。 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造良好的氛围,有着重大的作用。有了这种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最高水平。”小学生好奇好动,有较强的求知欲,有一定的竞争意识,但他们的注意力不能持久。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活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高高兴兴地进入语文天地中,在识字语言中激起兴趣,从发现中寻求快乐,主动获取知识。比如在教学案例〈〈雾淞》一课中,让学

生充分运用多种视觉感官来发现白然之美,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冬天美景,观看 雾淞奇观的画面,生动、直观地感悟白然美语言,进而让整个课堂充满了童 趣,学生们在互动活动中感悟到了语文的魅力。 读完这本书,我体会到课堂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把教学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在生活交流中发现文字的魅力、语言的多样化。 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在现代课堂上应该尽量避免过去教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多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白主探索、合作学习,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积极。例如在教学案例〈〈北风和小鱼》这一课时,可以分三个步骤:先是要求学生能把每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读出来,通过对课文的朗读、生生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初步认识北风吹一吹青草、梧桐树和小鸟与吹一吹小鱼的不同。然后组织小组之间交流,想一想为什么小鱼不怕北风吹,那勇敢的小学生在上学的路上也不会怕北风吹。最后要求学生结合生活,把白己的理解、认识和启发讲给同学听。通过独立尝试、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过程,使学生对本篇文章作者的真正想表达的想法给予认知、理解和接受。 模仿学习是小学生学习方法之一,但模仿仅仅是手段,模仿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从模仿到创造,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模仿、创造落到实处,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不断地产生“为什么”。在教师的有意引导下,虽然学生有的想法还不很成熟,但这激发了学生的很多创造灵感,有效地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使用人性化的评价语,如“善于观察,肯于动脑,敢于提问,太好了!”、“我很佩服这位同学的分析!”、“我很佩

让动态生成走向数学课堂

让动态生成走向数学课堂 倡导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该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路线,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是师生生命经历的重要场所,教师要树立动态生成的正确态度,把握有利时机,运用有效策略,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因此,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认同和关注。然而,在实际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展示课堂的真实性,实现数学课堂有效的动态生成,本人谈几点看法和体会。 一、赏识学生,是形成动态生成的前提 在教学中,老师要把学生真正当做学习的主人。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爱护、肯定和赞赏。只有教师赏识学生、信任学生,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我想:假如能给学生一个机会,就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的。 我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原先的打算是让学生运用提供的材料,表示出它的1/2,进而感知分数的意义。可是在实际的汇报中,竟然有一个学生折出他的2/4。这时,老师并没有批评这位学生的答非所问,而是说:“你真聪明,2/4都能折出来。”于是,全班同学又一次纷纷动手,折出了1/3、1/5、1/6……等许多的分数,老师因地制宜,引导学生对所折分数进行比较,进一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教师用信任,保全了这位学生的自尊,心理学研究表明:“赞赏一个人的作品比赞赏一个人本身更有效”。教师要去赏识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思、所想、所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疑、敢批,是课堂的动态生成前提和基础。 二、精心预设,是优质动态生成的保证 预设就是紧紧围绕目标、任务、预先对课堂环节,教学过程等作一系列展望性的设计。预设带有教师个人的主观色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定和生成是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教师必须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精心预设是数学课堂优质动态生成的重要保证。 如在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后的简便运算一课时,教师在预设教案时,考虑让学生选取老师提供的一些数,组成可以利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去进行简便运算的试题。课前,老师经过了精心预设。在课堂上,学生独立尝试编题,汇报时,除了课前预设的以外,学生还编出了不少预设以外的试题,这些题目涉及了简便运算的各种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课堂上洋溢着勃勃生机和无限的活力。要使数学课堂动态生成,精心预设必不可少。三、适度调整,是决定动态生成实效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