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基本操作

护理基本操作

一、概述

护理基本操作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基础操作,包括体位转换、洗澡、更衣、换床单、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注射、吸氧等。这些操作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病患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二、体位转换

体位转换是指改变患者体位的操作,常见的体位有平卧位、半卧位、坐位、侧卧位等。体位转换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通气、排泄等功能,减少患者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体位所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

三、洗澡

洗澡是指给患者进行全身清洁的操作,可以使用水或擦身子的方法进行。洗澡的目的是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和皮肤疾病的发生。

四、更衣

更衣是指给患者换衣服的操作,包括上衣、裤子、内衣等。更衣的目的是让患者感到舒适、整洁,同时便于进行护理操作。

五、换床单

换床单是指将床上用品进行更换的操作,包括床单、被罩、枕套等。换床单的目的是保持患者的卫生,预防感染和皮肤疾病的发生。

六、测量体温

测量体温是指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体温是人体代谢活动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有腋下测温、口腔测温、耳温和额温等。

七、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是指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血压是血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血管壁的压力,可以反映人体的循环系统功能。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有听诊法和电子血压计测量法。

八、注射

注射是指将药物或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患者体内的操作。注射的目的是让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起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常见的注射方法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九、吸氧

吸氧是指通过氧气呼吸器给患者提供纯氧的操作。吸氧的目的是增加患者体内的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的氧合情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为重要。

总结:

护理基本操作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们的正确操作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水平。护士在进行护理基本操作时应注意操作规范,保证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护士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关心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通过护理基本操作的细致护理,可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照顾和关怀,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

护士的基本操作

护士的基本操作 一、概述 护士的基本操作是指在日常工作中,护士需要掌握的一些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这些基本操作对于护士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们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洗手操作 洗手是护士最基本的操作之一,也是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操作之一。正确的洗手可以有效地防止病原体的传播,减少医疗感染的发生率。下面是正确洗手的步骤: 1.打开水龙头,用流动水湿润双手。 2.取适量洗手液,搓揉双手,包括手掌、手背、指缝、指尖、指甲等部位,持 续搓揉时间不少于20秒。 3.用水充分冲洗双手,确保洗手液完全清洗干净。 4.用干净的纸巾或洁净的手帕擦干双手,注意避免与水龙头接触。 三、穿脱手套 在与患者进行生物体接触或进行操作时,护士需要佩戴手套,以保护自己和患者的安全。正确的穿脱手套方法如下: 3.1 穿手套 1.打开手套包装,将手套从包装中取出。 2.首先穿戴非主手(通常是左手)手套。用主手捏住非主手的手套抓口,并将 手套缓慢地拉到手背上。 3.再次用非主手的手指掌握主手的手套抓口,并将手套拉到手背上。 4.调整手套,确保手套贴合手部,无过松或过紧的感觉。 3.2 脱手套 1.用主手的无名指伸入另一只手套的抓口,将手套往手掌内翻。 2.将翻过来的手套握住并拧转,使手套外侧朝内。 3.用无名指夹住手套抓口,将手套完全脱下,形成袋状。

4.用脱好手套的手握住未脱手套的抓口,再次将手套往手掌内翻。 5.用手套包住脱好的手套,将其彻底封闭。 四、体位转换 在病人的护理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体位转换。正确的体位转换可以保护患者的身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下是常见的体位转换方法: 4.1 侧卧位转换 1.让患者躺在床上,保持平稳的体位。 2.将一个护理者位于患者的床边,另一个护理者位于患者另一侧。 3.两名护理者一起合作,将患者的身体稍微侧向一个方向,以便转换体位。 4.一名护理者扶起患者的上半身,另一名护理者扶住患者的下半身。 5.缓慢、平稳地将患者的身体转过来,使患者处于侧卧位。 6.转换完成后,记得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支撑和固定。 4.2 翻身位转换 1.让患者平躺在床上,保持舒适的体位。 2.将一个护理者位于患者的床边,另一个护理者位于患者另一侧。 3.两名护理者一起合作,将患者的身体稍微向一个方向倾斜。 4.一名护理者扶起患者的上半身,另一名护理者扶住患者的下半身。 5.缓慢、平稳地将患者的身体翻转到另一侧。 6.转换完成后,记得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支撑和固定。 4.3 仰卧位转换 1.让患者躺在床上,肢体自然伸直。 2.将一张床单折成腰部以下的三角形,将其放在患者的身体下方。 3.让患者向一侧翻滚,护理者在床单的帮助下轻松将患者转至仰卧位。 4.转换完成后,记得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支撑和固定。 五、照料留置导管 留置导管的正确照料可以避免引起感染和其他并发症。以下是对常见留置导管的照料要点:

21项基本护理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21项基本护理操作流程及评价标准 T- 护理员手工卫生及消毒 L目的 清除手部污垢和大部分暂住菌。 2.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洗手特征 L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3.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4.接触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5.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ICU病房、感染病房 的护理员的护理员); 6.处理污染物品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皮肤黏膜或伤口敷料后。 注意事项 1.洗手方法正确,手的每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使 用快速消毒剂时注意接触充分; 2.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3.洗手过程中保持水龙头清洁; 4.手部不佩戴戒指、手镯等饰物、擦手毛巾应一次一巾。 相关知识 L清洁: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污垢、尘埃和有机

物。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并非杀灭微生物。

2.消毒: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袍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3.杀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或杀灭全部微生物的过程。 -2- 协助患者口腔清洁 L目的 (1)保持患者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 (2)预防或减轻患者口腔异味,清除牙垢,增进食欲,确保患者舒适。 2.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指导内容 L告知患者口腔护理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配合要点。 2.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避免呛咳或误吸。 3.指导患者口腔黏膜变化,化疗、放疗、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可以用漱口液清洁口腔。 注意事项 L操作动作应当轻柔,避免假牙损伤黏膜及牙龈,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2.昏迷或意识模糊的患者禁止漱口。 相关知识:假牙的护理 L假牙也会积聚食物碎屑,必须定时清洗。使用假牙者应白天持续佩戴,对增进咀嚼的功能、说话与保持面部

护理基本操作16项技能

护理基本操作16项技能 护理基本操作是护理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部分,它涉及到护士对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等方面的照料,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和记录等工作。掌握好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对于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介绍护理基本操作的16项技能。 1. 洗手。 洗手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操作之一,也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护士在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前都必须进行洗手,确保双手清洁。 2. 体温测量。 体温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体温测量方法,以确保准确性。 3. 脉搏测量。 脉搏是反映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脉搏测量方法,以及对异常脉搏的判断和处理。 4. 呼吸测量。 呼吸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功能,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测量方法,以及对异常呼吸的判断和处理。 5. 血压测量。 血压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护士需要掌握正确的血压测量方法,以确保准确性。 6. 饮食护理。

饮食是人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护士需要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理。 7. 安全护理。 安全是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要求,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安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管理。 8. 皮肤护理。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护士需要对患者的皮肤进行观察和护理,预防和处理 各种皮肤问题。 9. 尿液护理。 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物,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尿液进行观察和护理, 预防和处理尿液相关问题。 10. 排泄护理。 排泄是人体代谢产物的重要排泄途径,护士需要对患者的排泄进行观察和护理,预防和处理排泄相关问题。 11. 洗澡护理。 洗澡是人体个人卫生的重要环节,护士需要对患者的洗澡进行合理的安排和管理。 12. 换床单护理。 床单是患者生活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床单进行定期更换 和清洁。 13. 换衣护理。 衣服是患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士需要对患者的衣服进行合理的更换和管理。

基础护理操作50项

基础护理操作50项 1. 术前准备 •确认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 •与患者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风险; •准备手术室,包括消毒、清洁、准备手术器械和药品;•检查患者的体征,如体温、血压、脉搏等。 2. 皮肤消毒 •使用适当的消毒液对手术部位进行彻底的消毒; •遵循正确的消毒步骤和时间,确保彻底杀灭细菌。 3. 导尿操作 •使用无菌技术进行导尿操作; •先准备好导尿包,确保器械无菌; •清洁外阴部,然后将导尿管插入膀胱。 4. 静脉穿刺 •使用无菌技术进行静脉穿刺; •准备好穿刺器具和药品; •寻找合适的静脉,并插入针头。 5. 注射操作 •准备好需要注射的药物; •清洁注射部位,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注射; •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注射速度。 6. 血压测量 •准备好血压计和听诊器; •将袖带套在患者的上臂上,然后用听诊器听取血流声音;•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7. 心电图操作 •准备好心电图机和导联线; •将导联贴在患者的胸部、手臂和腿上; •启动心电图机,记录患者的心电图。

8. 氧气吸入 •准备好氧气瓶和面罩/鼻导管; •将面罩/鼻导管放在患者鼻子上或嘴巴前,并打开氧气瓶; •调整氧气流量,确保患者得到适当的氧气供应。 9. 饮食辅助 •根据患者的饮食要求准备食物; •给予患者适当的饮食辅助,如喂食、喝水等。 10. 口腔护理 •使用口腔护理工具,如牙刷、漱口杯等,给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清洁患者的牙齿、舌头和口腔内部。 11. 洗澡护理 •准备好洗澡用具,如毛巾、肥皂等; •将患者放在合适的洗澡位置,并用温水和肥皂清洁患者的身体;•干燥患者的身体,并更换干净的衣物。 12. 更衣护理 •帮助患者更换干净的衣物和床上用品; •注意保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13. 床位转换 •根据需要,帮助患者改变体位,如翻身、坐起来等; •注意避免对患者造成不适或伤害。 14. 尿袋更换 •准备好新的尿袋和无菌器具; •将旧尿袋与新尿袋连接,并确保连接处无菌; •清洁连接处,然后更换新尿袋。 15. 留置导尿管护理 •准备好留置导尿管所需的材料; •清洁导尿管周围的皮肤,并更换导尿管固定带; •检查导尿管通畅性和引流情况。 16. 睡眠辅助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如安静、调暖等; •根据需要使用辅助器具,如枕头、被子等。

20项基础护理操作规程

20项基础护理操作规程 基础护理操作规程是指进行基础护理时的常规操作方法和步骤。以下是20项基础护理操作规程: 1. 手卫生操作规程:要求护士在与患者接触前后进行洗手或使用消毒剂。 2. 基础体温测量操作规程:包括使用电子体温计或口腔温度计等准确测量患者体温的方法。 3. 心率测量操作规程:要求护士使用心电图仪或手动测量法准确测量患者心率。 4. 呼吸频率测量操作规程:包括观察患者胸部起伏和使用手表等方法准确测量患者呼吸频率。 5. 血压测量操作规程:包括使用血压计和听诊器等设备准确测量患者血压。 6. 体重测量操作规程:要求护士使用体重计等设备准确测量患者体重。 7. 尿量测量操作规程:要求护士使用尿量计或尿袋等设备准确测量患者尿量。 8. 防褥疮操作规程:包括定期翻身、保持肌肤清洁和使用防褥疮垫等方法预防和治疗褥疮。 9. 呼吸道护理操作规程:包括定期清洁呼吸道、使用吸痰器和给予辅助通气等方法保持呼吸道通畅。

10. 意识状态评估操作规程:要求护士使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等工具准确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11. 定向、记忆和认知能力评估操作规程:要求护士使用问卷或测试等工具进行患者定向、记忆和认知能力的评估。 12. 洗澡操作规程:包括使用温水和温和清洁剂为患者进行全身清洁。 13. 口腔护理操作规程:包括使用刷牙器和牙膏、漱口液等保持患者口腔清洁。 14. 饮食操作规程:包括根据患者的饮食限制和口味提供合适的饮食。 15. 帮助排尿操作规程:包括提供合适的容器和隐私环境,协助患者排尿。 16. 帮助排便操作规程:包括提供合适的便盆或马桶、使用润滑剂和进行按摩等方法协助患者排便。 17. 注射操作规程:包括准备药物、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和使用无菌技术等方法进行注射。 18. 换药操作规程:包括准备药物和敷料、清洁伤口并进行手卫生等方法进行伤口换药。 19. 导尿操作规程:包括准备导尿管、消毒导尿管和进行无菌操作等方法进行导尿。 20. 正确佩戴和脱除个人防护用品操作规程:包括佩戴手套、口罩和隔离衣等个人防护用品,并在脱除后进行正确的处理。

十三项护理操作

十三项护理操作 一、无菌技术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目的】: 用于取用和传递无菌物品。 【用物准备】: 持物钳或持物镊、持物钳罐、消毒液。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持物钳应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大口带盖容器内,液面以浸没钳轴节以上2~3cm或镊子的1/2处为宜,每个容器只能放置一把无菌持物钳(镊)。 2. 取放无菌持物钳(镊)时,应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及液面以上容器内壁,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3. 取远处物品,应连同容器一并转移,就地取用。 4. 使用持物钳时不可低于腰部,应在视线之中,不能随意甩动。 5. 无菌持物钳不可夹取油纱布,不可用于换药及消毒皮肤,不可夹取有色消毒棉球。污染或可疑污染的无菌持物钳应重新灭菌。 6. 持物钳及其浸泡容器,应每周清洁、灭菌1次,并更换消毒液。使用频繁的科室应每日消毒1次。使用干燥的持物钳及容器应每8h更换1次。 【注意事项】: 进行无菌操作时应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二)无菌包的使用法 【目的】: 使无菌包内物品保持无菌。 【用物准备】: 无菌包、无菌持物钳及容器。 【操作方法及程序】: 1. 查对无菌包的名称、有效灭菌日期、化学指示带颜色变化情况,包布干燥、完整、系带严紧方可使用。 2. 缠好系带放在包布边下,自包布外角、右角、左角、近侧角的顺序打开,若双层包裹的无菌包,内层无菌巾使用无菌持物钳打开。 3. 用无菌持物钳夹取物品,包内有剩余物品,则按原折痕包起扎好,注明开包日期、时间,超过24h 不能使用。 4. 包内物品一次全部取出时,可将包托在手中打开,另一手将包布四角抓住,使包内物品妥善投置于无菌区域内。 【注意事项】: 同本章“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三)铺无菌盘法 【目的】: 将无菌治疗巾铺在洁净、干燥的治疗盘内,设立无菌区域,放置无菌物品。

护理18项操作方法

护理18项操作方法 护理的18项操作方法是指在医疗护理中常用的18种基本操作方法。这些操作方法包括: 1. 洗手:正确洗手是预防感染的关键。需要使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 2. 戴手套:穿戴适当的手套,保护自己和患者。在接触体液、分泌物或血液时要特别注意。 3. 测量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根据需要选择口腔、耳朵、腋窝或直肠测量方法。 4. 测量脉搏:使用手指或听诊器测量患者的脉搏。记录脉搏的频率和节律。 5. 测量呼吸:观察患者的呼吸并计算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6. 记录血压: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记录收缩压和舒张压。 7. 定期翻身:对于长时间卧床的患者,定期将其身体的一侧转动,以防止压疮的发生。 8. 给予口服药物:根据医嘱,正确给予患者口服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给药

时间。 9. 给予注射药物:根据医嘱,使用注射器和针头给予患者注射药物。注意注射的部位和方法。 10. 换药:正确更换患者的伤口敷料。注意清洁手术部位和使用无菌操作。 11. 食物喂养:帮助需要帮助进食的患者吃饭。根据患者的喜好和需要,提供适当的饮食。 12. 注射静脉输液:根据医嘱,使用注射器和静脉导管给予患者静脉输液。 13. 导尿:使用导尿管帮助患者排尿。注意导尿的步骤和无菌操作。 14. 给予呼吸辅助:根据需要,使用呼吸机或其他呼吸辅助设备帮助患者呼吸。 15. 行走辅助:使用助行器、拐杖或轮椅帮助需要行走的患者。 16. 协助换衣:协助患者穿脱衣物,保护患者的隐私。 17. 牙齿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的口腔护理,包括刷牙和漱口。

18. 提供心理支持:与患者沟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护理基本操作

护理基本操作 一、概述 护理基本操作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常见的一些基础操作,包括体位转换、洗澡、更衣、换床单、测量体温、测量血压、注射、吸氧等。这些操作是护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病患的康复和健康至关重要。 二、体位转换 体位转换是指改变患者体位的操作,常见的体位有平卧位、半卧位、坐位、侧卧位等。体位转换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通气、排泄等功能,减少患者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体位所带来的不适和并发症。 三、洗澡 洗澡是指给患者进行全身清洁的操作,可以使用水或擦身子的方法进行。洗澡的目的是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预防感染和皮肤疾病的发生。 四、更衣 更衣是指给患者换衣服的操作,包括上衣、裤子、内衣等。更衣的目的是让患者感到舒适、整洁,同时便于进行护理操作。 五、换床单

换床单是指将床上用品进行更换的操作,包括床单、被罩、枕套等。换床单的目的是保持患者的卫生,预防感染和皮肤疾病的发生。 六、测量体温 测量体温是指使用体温计测量患者的体温。体温是人体代谢活动的一个指标,可以反映人体的健康状况。常用的体温测量方法有腋下测温、口腔测温、耳温和额温等。 七、测量血压 测量血压是指使用血压计测量患者的血压。血压是血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血管壁的压力,可以反映人体的循环系统功能。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有听诊法和电子血压计测量法。 八、注射 注射是指将药物或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患者体内的操作。注射的目的是让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起到治疗和缓解症状的作用。常见的注射方法有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九、吸氧 吸氧是指通过氧气呼吸器给患者提供纯氧的操作。吸氧的目的是增加患者体内的氧气供应,改善组织的氧合情况,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尤为重要。 总结:

50项基本护理操作

50项基本护理操作 操作概述 基本护理操作是指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为患者提供的一系列基本护理服务。这些操作包括了日常生活起居、个人卫生、营养摄入、体位转换等方面,旨在维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促进康复。 1. 洗手 洗手是最基本的卫生操作,可有效预防疾病传播。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用流水湿润双手,涂上适量肥皂,揉搓双手至起泡,彻底清洗指缝、指甲和手背,最后用流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纸巾或吹风机擦干。 2. 床位整理 床位整理是确保患者舒适与安全的重要环节。包括更换床单、整理枕头被褥、清洁床铺表面等。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确保使用消毒剂对相关物品进行消毒。 3. 饮食辅助 饮食辅助是帮助患者进食的操作,常见于瘫痪、失能等患者。操作前需确认患者的饮食要求和口腔卫生情况,选择适当的饮食辅助工具,如吸管、餐具适配器等。在喂食过程中需要细心、耐心,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进食情况。 4. 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环节。操作包括用适量温开水润湿口腔,用牙刷或口腔湿巾清洁牙齿和口腔黏膜,并使用漱口杯漱口。对于卧床患者,还需定期翻身并注意防止窒息。 5. 体位转换 体位转换是为了避免长时间固定在同一姿势而引发的不适和并发症。常见体位转换方式包括俯卧位、仰卧位、侧卧位等。操作时需注意保护好患者的头颈部,并遵循正确的转身方法。 6. 小便盆使用 小便盆使用是为不能自行排尿的患者提供方便。在操作前需确认患者的大小便习惯,选择适当的小便盆,并注意保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及时清理小便盆并消毒。

7. 大便排泄 大便排泄是为不能自行排便的患者提供帮助。操作前需确认患者的大小便习惯和排便时间,采用适当的辅助工具如床pan、坐式马桶等,并注意保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及时清理并消毒使用过的辅助工具。 8. 换尿布 换尿布是为不控制小便或失禁的患者提供卫生护理。操作前需准备好干净的尿布、湿纸巾、床单等物品,并注意正确清洗和消毒双手。在操作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患者皮肤情况,并及时更换。 9. 压疮预防 压疮是长期卧床或坐位不动引起的皮肤损伤。预防压疮需要定期更换体位、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护理垫等辅助工具,并避免使用过硬的床垫和摩擦力过大的床单。 10. 衣物更换 衣物更换是为患者提供整洁舒适的穿着。操作前需准备好干净的衣物、内衣裤等,并注意保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及时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衣物。 11. 记录观察 记录观察是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操作包括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感觉状态、排泄情况、饮食摄入量等重要信息。在记录过程中需准确、清晰地描述,以便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判断。 12. 注射 注射是给予患者药物治疗或预防接种的常见操作。在操作前需核对医嘱、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消毒皮肤,并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如抓皮法、角度法等。 13.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是将药物或液体通过静脉注入体内以达到治疗效果。操作前需准备好输液器材、药物、消毒用品等,并注意消毒手部和穿刺部位,掌握正确的穿刺技巧和输液速度。 14. 管道护理 管道护理是对体内植入管道进行清洁和护理。常见的管道包括导尿管、胃管、气管插管等。操作时需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并及时观察和记录相关指标。

50项护理基本操作

一般洗手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洗手指征(1)直接接触患者前后(2)无菌操作前后(3)处理清洁或者无菌物品之前(4)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5)接触不同患者之间或者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6)处理污染物品后(7)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注意事项 1.认真清洗指甲、指尖、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的部位 2.手部不佩带戒指等饰物 3.应当使用一次性纸巾或者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毛巾应当一用一消毒4.手未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物质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外科手消毒目的 1.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 2.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注意事项:1.冲洗双手时,避免水溅湿衣裤2.保持手指朝上,将双手悬空举在胸前,使水由指尖流向肘部,避免倒流3.使用后的海棉、刷子等,应当放到指定的容器中,一用一消毒 4.手部皮肤无破损5.手部不佩带戒指、手镯等饰物。 口腔注意事项1.操作动作应当轻柔,避免金属钳端碰到牙齿,损伤粘膜及牙龈,对凝血功能差的患者应当特别注意2.对昏迷患者应注意棉球干湿度,禁止漱口3.使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4.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5.如患者有活动的假牙,应先取下再进行操作。6.护士操作前后应当清点棉球数量。 无菌持物钳注意事项:1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2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3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步。4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4小时更换。 体温注意事项1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侯在患者身旁。2如有影响测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30分钟测量。3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3复测体温。4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5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在口腔蛋清或者牛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 鼻饲技术目的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评估患者(1)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2)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 (3)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既往有无鼻部疾患。指导(1)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2)告知患者鼻饲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及配合方法。(3)指导患者在恶心时做深呼吸或者吞咽动作(4)指导患者在带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注意事项1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2.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会厌部时约15厘米,左手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3.每天检查胃管插入的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内容物超过150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4.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20毫升水冲洗导管,防止管道堵塞5.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6.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 导尿目的 1.采集患者尿标本做细菌培养 2.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3.用于患者术前膀胱减压以及下腹、盆腔器官手术中持续排空膀胱,避免术中误伤4.患者尿道损伤早期或者手术后作为支架引流,经导尿管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治疗5.患者昏迷、尿失禁或者会阴部有损伤时,留置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避免尿液的刺激6.抢救休克或者危重患者,准确记录尿量、比重,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7.为患者测定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 向膀胱注入造影剂或气体等以协助诊断。指导(1)指导患者放松,在插管过程中协调配合,避免污染(2)指导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保证充足入量,预防发生感染和结石(3)告知患者在留置尿管期间防止尿管打折、弯曲、受压、脱出等情况发生,保持通畅(4)告知患者保持尿袋高度低于耻骨联合水平,防止逆行感染(5)指导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及骨盆底肌的锻炼,以增强控制排尿的能力注意事项:1.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尿管要定时夹闭 2.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3.患者尿管拔除后,观察患者排尿时的异常症状4.为男性患者插尿管时,遇有阻力,特别是尿管经尿道内口、膜部、尿道外口的狭窄部、耻骨联合下方和前下方处的弯曲部时,嘱患者缓慢深呼吸,慢慢插入尿管。 胃肠减压目的 1.解除或者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2.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术前准备,以减少胃肠胀气3.术后吸出胃肠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减少缝线张力和伤口疼痛,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的恢复 4.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指导(1)告知患者胃肠减压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2)告知患者留置胃肠减压管期间禁止饮水和进食,保持口腔清洁。注意事项1.妥善固定胃肠减压装置,防止变换体位时加重对咽部的刺激,以及受压、脱出影响减压效果2.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量,记录24小时引流总量3.留置胃管期间应当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4.胃肠减压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水电解质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灌肠目的1为手术,分娩或者检查的患者进行肠道准备。2刺激患者肠蠕动,软化粪便,解除便秘,排除肠内积气,减轻腹胀。3稀释和清除肠道内有害物质,减轻中毒。4灌入低温液体,为高温患者降温。指导 患者1灌肠过程中,患者有便意指导患者做深呼吸, 同时适当调低灌肠筒的高度,减慢流速。2指导患者 如有心慌,气促等不适症状,立即平卧避免意外发生。 灌肠的注意事项1对急腹症,妊趁早期,消化道出血 的患者禁止灌肠;肝性脑病患者禁用肥皂水灌肠;伤 寒患者灌肠量不能超过500毫升,液面距肛门不得超 过30厘米。2对患者进行降温灌肠,灌肠后保留30 分钟后在排便,排便后30分钟测体温。 氧气吸入指导(1)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有效 呼吸(2)告知患者不要自行摘除鼻导管或者调节氧流 量(3)告知患者如感到鼻咽部干燥不适或者胸闷憋气 时应当及时通知医护人员(4)告知患者有关用氧安全 的知识。注意事项1.患者吸氧过程中,需要调节氧流 量时应当先将患者鼻导管取下,调节好氧流量后再与 患者连接。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导管,再关流量表 2.持续吸氧的患者,应当保持管道通畅,必要时进行 更换3.观察、评估患者吸氧效果。 血糖监测目的监测患者血糖水平,评价代谢指标为 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做好准 备。(2)安装采血笔,确认患者是否符合空腹或者餐 后2小时血糖测定的要求。(3)按照无菌技术原则采 血。(4)读数记录,数值异常时通知医师。3.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血糖监测的目的。(2)指导患者穿刺后按 压时间1~2分钟。 (3)对需要长期监测血糖的患者, 可以教会患者血糖监测的方法。注意事项 1.测血糖 前,确认血糖仪上的号码与试纸号码一致。2.确认患 者手指酒精干透后实施采血。3.滴血量。应使试纸测 试区完全变成红色。4.避免试纸发生污染。 口服给药法目的按照医嘱正确为患者实施口服给 药,并观察药物作用。 1.评估患者: (1)询问、了解患 者的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及药物使用情况。(2)观 察患者口咽部是否有溃疡、糜烂等情况。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2.掌握患者所服药物的作用、 不良反应以及某些药物服用的特殊要求。3.对服用 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 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 齐时,不可以服用。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目的 1.为患者补充血容量,改 善血液循环。2.为患者补充红细胞,纠正贫血。3.为 患者补充各种凝血因子、血小板,改善凝血功能。4. 为患者输入新鲜血液,补充抗体及白细胞,增加机体 抵抗力。评估: (1)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了 解患者有无输血史及不良反应,必要时,遵医嘱给予 抗组胺或者类固醇药物。 (2)评估患者血管情况,选 择适宜的输注部位。操作要点:(1)核对医嘱,根据 医嘱采血样送血库做交叉配血试验。2)仔细核对配 血报告单上的各项信息(3)输血前再次双人核对血袋 包装、血液性质,配血报告单上的各项信息,核实血 型检验报告单,确定无误方可实施输血。(4)携输血 用物至患者旁,由两名医务人员共同核对患者姓名及 血型。(5)选择患者适宜的穿刺部位,按照无菌技术 原则进行穿刺。(6)根据患者情况及输入血液成份调 节滴速。(7)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将呼叫器放于患 者可触及位置。(8)再次核对血型,观察患者有无输 血反应。指导:(1)向患者解释输血的目的及所输入 血液制品的种类。(2)告知患者常见输血反应的临床 表现,出现不适时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注意事项1. 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2.血液取回后 勿振荡、加温,避免血液成分破坏引起不良反应。3. 输入两个以上供血者的血液时,在两份血液之间输入 0.9%氯化钠溶液,防止发生反应。4.开始输血时速度 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将流速调节至 要求速度。5.输血袋用后需低温保存24小时。 静脉留置针技术目的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便 于抢救,适用于长期输液患者。指导: (1)向患者解 释使用静脉留置针目的和作用。 (2)告知患者注意保 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 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注意 事项 1.更换透明贴膜后,也要记录当时穿刺日期。 2.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 3.每次输液 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 询问病人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及时拔除导管,给予 处理。 静脉采血技术目的为患者采集、留取静脉血标本。 注意事项 1.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 在同侧手臂采血。2.在采血过程中,应当避免导致溶 血的因素。 3.需要抗凝的血标本,应将血液与抗凝剂 混匀 静脉注射法目的 1.不宜口服及肌内注射的药物,通 过静脉注射迅速发挥药效。2.通过静脉注入用于诊断 性检查的药物。指导患者:1)向患者解释注射的目 的及注意事项。(2)告知患者可能发生的反应,如有 不适及时告诉医护人员。注意事项 1.对需要长期静 脉给药的患者,应当保护血管,由远心端至近心端选 择血管穿刺。2.注射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反应。3. 静脉注射有强烈刺激性的药物时,应当防止因药物外 渗而发生组织坏死。 经外周插管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要点:1) 置管术后24小时内更换贴膜,并观察局部出血情况, 以后酌情每周更换1-2次。更换贴膜时,护士应当严 格无菌操作技术。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 明敷料。(2)定期检查导管位置、导管头部定位、流 通性能及固定情况。(3)每次输液后,封管时不要抽 回血,用10毫升以上注射器抽吸生理盐水10-20毫 升以脉冲方式进行冲管,并正压封管。当导管发生堵 塞时,可使用尿激酶边推边拉的方式溶解导管内的血 凝快,严禁将血块推入血管。(4)治疗间歇期每周对 PICC导管进行冲洗,更换贴膜、正压接头(5)密切观 察患者状况,发生感染时应当及时处理或者拔管。指 导:(1)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松,确保穿 刺时静脉的最佳状态。(2)告知患者保持局部清洁干 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卷曲、松动、贴膜下 有汗液时及时请护士更换。(3)告知患者避免使用带 有PICC一侧手臂过度活动,避免置管部位污染。注 意事项 1.穿刺时注意事项: (1)穿刺前应当了解患者 静脉情况,避免在疤痕及静脉瓣处穿刺。(2)注意避 免穿刺过深而损伤神经,避免穿刺进入动脉, 避免损 伤静脉内膜、外膜。(3)对有出血倾向的患者要进行 加压止血。2.穿刺后护理注意事项:(1)输入全血、血 浆、蛋白等粘性较大的液体后,应当以等渗液体冲管, 防止管腔堵塞。输入化疗药物前后均应使用无菌生理 盐水冲管。(2)可以使用PICC导管进行常规加压输液 或输液泵给药,但是不能用于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等。(3)严禁使用小于10毫升注射器,否则如遇导管 阻塞可以导致导管破裂。(4)护士为PICC置管患者进 行操作时,应当洗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5) 尽量避免在置管侧肢体测量血压。 动脉血标本的注意事项1.消毒面积应较静脉穿刺大,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2.患者穿刺部位 应当压迫止血至不出血为止。3.若患者饮热水、洗澡、 运动,需休息30分钟后再取血,避免影响检查结果。 4.做血气分析时注射器内勿有空气。 5.标本应当立即 送检,以免影响结果。6.有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 肌内注射技术注意事项 1.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 时,应注意配伍禁忌。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 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3.注射部位应 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4.对经常注射 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5.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 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皮下注射的注意事项1尽量避免应用刺激性较强的 药物做皮下注射。2选择注射部位时应当避开炎症, 破溃或者有肿块的部位。3经常注射者应每次更换注 射部位。 物理降温法目的 1.为高热患者降温。2.为患者实施 局部消肿,减轻充血和出血,限制炎症扩散,减轻疼 痛。3.为患者实施头部降温,防止脑水肿,并可降低 脑细胞的代谢,减少其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 耐受性。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物理降温的目的及有 关配合事项。(2)告知患者在高热期间保证摄入足够 的水分。(3)在高热期间采取正确的通风散热方法, 避免捂盖。(4)在软组织扭伤、挫伤48小时内禁忌使 用热疗。注意事项 1.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体温 变化情况。2.随时检查冰袋、冰囊、化学制冷袋有无 破损漏水现象,布套潮湿后应当立即更换。冰融化后 应当立即更换。3.观察患者皮肤状况,严格交接班制 度,如患者发生局部皮肤苍白、青紫或者有麻木感时, 应立即停止使用,防止冻伤发生。4.物理降温时,应 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 底部位。5.用冰帽时,应当保护患者耳部,防止发生 冻伤。 心肺复苏术事项 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 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2.胸外按压时要确保足够的频 率及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 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 回流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 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经鼻/口腔吸痰法(1)如果患者清醒,安抚患者不要紧 张,指导其自主咳嗽。(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 痰液排除。注意事项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 作轻柔,敏捷。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 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 应间隔 3-5 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 只能使用一次。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 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 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观察患 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心电监测注意事项 1.根据患者病情,协助患者取平 卧位或者半卧位 2.密切观察心电图波形,及时处理 干扰和电极脱落。3.每日定时回顾患者24小时心电 监测情况,必要时记录。4.正确设定报警界限,不能 关闭报警声音。5.定期观察患者粘贴电极片处的皮 肤,定时更换电极片和电极片位置。6.对躁动患者, 应当固定好电极和导线,避免电极脱位以及导线打折 缠绕。7.停机时,先向患者说明,取得合作后关机, 断开电源。 血氧饱和度注意事项 1.观察监测结果,发现异常及 时报告医师。 2.下列情况可以影响监测结果:患者 发生休克、体温过低、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及贫血等。 周围环境光照太强、电磁干扰及涂抹指甲油等也可以 影响监测结果。3.注意为患者保暖,患者体温过低时, 采取保暖措施。4.观察患者局部皮肤及指(趾)甲情 况,定时更换传感器位置。 输液泵/微量泵指导患者:(1)告知患者使用输液泵的 目的,,输入药物的名称、输液速度。(2)告知患者输 液肢体不要进行剧烈活动。(3)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 随意搬动或者调节输液泵,以保证用药安全。(4)告 知患者有不适感觉或者机器报警时及时通知医护人 员。注意事项 1.正确设定输液速度及其他必需参数, 防止设定错误延误治疗。2.护士随时查看输液泵的工 作状态,及时排除报警、故障,防止液体输入失控。 3.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液体外渗, 出现外渗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除颤技术注意事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 潮湿、无敷料。如患者带有植入性起搏器,应注意避 开起搏器部位至少10厘米。2.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 无直接或者间接与患者接触。3.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 者接触,不能与金属类物品接触。4.动作迅速,准确。 5.保持除颤器完好备用。 轴线翻身法目的 1.协助颅骨牵引、脊椎损伤、脊椎 手术、髋关节术后的患者在床上翻身。2.预防脊椎再 损伤及关节脱位。3预防压疮,增加患者舒适感。注 意事项 1.翻转患者时,应注意保持脊椎平直,以维 持脊柱的正确生理弯度,避免由于躯干扭曲,加重脊 柱骨折、脊髓损伤和关节脱位。翻身角度不可超过 60度,避免由于脊柱负重增大而引起关节突骨折。 2.患者有颈椎损伤时,勿扭曲或旋转病人的头部,以 免加重神经损伤引起呼吸机麻痹而死亡。3.翻身时注 意为患者保暖并防止坠床。4.准确记录翻身时间。 患者搬运法指导(1)告知患者操作的目的、方法, 以取得配合(2)告知患者配合移动时的注意事项. 注 意事项1.搬运患者时动作轻稳,协调一致,确保患者 安全、舒适 2.尽量使患者靠近搬运者,已达到节力 3.将患者头部置于平车的大轮端,以减轻颠簸与不适 4.推车时车速适宜。护士站于患者头侧,以观察病情, 下坡时应使患者头部在高处一端 5.对骨折患者,应在 平车上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再搬运。6.在搬运 患者过程中保证输液和引流的通畅。 患者约束法指导患者: (1)告知患者及家属实施约束 的目的、方法、持续时间,使患者和家属理解使用保 护具的重要性、安全性,征得同意方可使用。(2)告 知患者和家属实施约束中,护士将随时观察约束局部 皮肤有无损伤、皮肤颜色、温度、约束肢体末梢循环 状况,定时松解。(3)指导患者和家属在约束期间保 证肢体处于功能位,保持适当的活动度。注意事项 1.实施约束时,将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约束带松紧 适宜,以能伸进一、二手指为原则。2.密切观察约束 部位的皮肤状况。3.保护性约束属制动措施,使用时 间不宜过长,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 约束。需较长时间约束者,每2小时松解约束带1 次并活动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4.准确记录并交接 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 位,约束部位皮肤状况,解除约束时间等。 痰标本采集法注意事项 1.护士在采集过程中要注 意根据检查目的选择正确的容器。2.患者做痰培养及 痰找瘤细胞检查时,应及时送检。24小时痰液时, 要注明起止时间。咽拭子标本采集法擦拭两腭弓、 咽及扁桃体。注明标本留取时间,及时送检。 洗胃注意事项 1.插管时动作要轻快,切勿损伤患者 食管及误入气管。2.中毒物质不明时,及时抽取胃内 容物送检,应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洗胃。3.洗胃过程 中出现血性液体,立即停止洗胃。4.幽门梗阻患者, 洗胃宜在饭后4-6小时或者空腹时进行,并记录胃内 潴留量,以了解梗阻情况,供补液参考。5.吞服强酸、 强碱等腐蚀性毒物患者,切忌洗胃,以免造成胃穿孔。 6.及时准确记录灌注液名称、液量,洗出液量及其颜 色、气味等洗胃过程。保证洗胃机性能处于备用状 态。 "T"管引流护理1-2日会自行封闭,观察伤口渗出情 况,体温变化、皮肤巩膜黄染、呕吐、腹痛、腹胀等 情况。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胆道引 流管通畅。2.妥善固定好管路,操作时防止牵拉,以 防“T”管脱落。3.保护患者引流口周围皮肤,局部 涂氧化锌软膏,防止胆汁浸渍引起局部皮肤破溃和感 染。 造口护注意事项1.护理过程中注意向患者详细讲 解操作步骤。2.更换造口袋时应当防止袋内容物排 出污染伤口。3.撕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 皮肤损伤。4.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保护伤口,防 止污染伤口。5.贴造口袋前一定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 干燥。6.造口袋裁剪时与实际造口方向相反,不规则 造口要注意裁剪方向。7.造口袋底盘与造口粘膜之间 保持适当空隙(1-2毫米),缝隙过大粪便刺激皮肤易 引起皮炎,过小底盘边缘与粘膜摩擦将会导致不适甚 至出血。8.如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应当在使用前认真阅 读产品说明书,如使用防漏膏应当按压底盘15-20分 钟。9.教会患者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血运情况,并定 期手扩造口,防止造口狭窄。 膀胱冲洗护理目的 1.使尿液引流通畅。2.治疗某些 膀胱疾病。3.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粘液、细菌等异 物,预防膀胱感染。4.前列腺及膀胱手术后预防血块 形成。注意事项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 染。2.冲洗时若患者感觉不适,应减缓冲洗速度及量, 必要时停止冲洗,密切观察,若患者感到剧痛或引流 液中有鲜血时,应停止冲洗,通知医生处理。3.冲洗

护理基础操作项目

护理基础操作项目 一、引言 护理基础操作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常规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如体温测量、血压测量、心电图检查等。这些操作对于护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是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护理基础操作项目。 二、体温测量 体温是人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测量项目之一。体温测量可以通过口腔、腋窝、肛门、耳朵等部位进行。在进行体温测量前,护理人员需要准备好体温计、消毒液、手套等工具和材料。测量时,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遵循严格的操作流程,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血压测量 血压是评估人体循环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也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测量项目之一。血压测量需要使用血压计和听诊器等工具。在进行血压测量前,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处于放松状态,并选择合适的测量位置(如上臂),正确佩戴血压计,并使用适当的技巧和方法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应准确记录,并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手段,常用于诊断心脏病和监测心脏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电图检查需要使用心电图机和导联电极等工具。在进行心电图检查前,护理人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确保患者的身体状态适宜进行检查。检查时,要正确安放导联电极,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心电图检查方式和参数设置。检查结果需仔细分析和解读,并及时记录和报告。 五、口腔护理 口腔护理是保持口腔健康的重要环节,也是护理基础操作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口腔护理包括刷牙、漱口、清洁假牙等。在进行口腔护理时,护理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如牙刷、牙膏、漱口杯等,并遵循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技巧。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并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水平。 六、卧位翻身 卧位翻身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操作项目之一,用于帮助卧床患者改变体位,预防和减少压疮的发生。卧位翻身需要护理人员合理安排翻身的时间和频率,选择适当的翻身方法和技巧,并注意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舒适度。在进行翻身操作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配合。

护士的基本操作

护士的基本操作 一、前言 作为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护士在医院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本文将介绍护士的基本操作,以帮助读者了解护士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二、基本操作 1. 洗手 洗手是医疗工作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护士需要在每次接触患者前洗手,以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正确洗手的步骤包括: (1)湿润双手; (2)涂上适量肥皂; (3)揉搓双手至少20秒; (4)冲洗干净; (5)用纸巾或风干机吹干。

2. 体温测量 体温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护士需要掌握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包括: (1)选择适当的体温计; (2)将体温计放入患者口腔、腋下或直肠内; (3)保持体温计在位至少3分钟; (4)取出体温计,读数并记录。 3. 血压测量 血压是评估患者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护士需要掌握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包括: (1)选择适当的血压计; (2)将袖带套在患者上臂上; (3)将听诊器放在肘窝内,充气至适当压力; (4)缓慢放气,同时听到第一声心跳时记录收缩压,最后一声心跳时记录舒张压。 4. 注射

注射是护士常见的操作之一。护士需要掌握正确注射的方法,包括: (1)选择适当的注射器和针头; (2)准备药物,并检查是否过期或有异物; (3)消毒注射部位,并让患者保持安静; (4)采用正确的注射方法进行注射。 5. 换药 换药是护士日常工作中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一。护士需要掌握正确换药的方法,包括: (1)准备所需材料和药品; (2)消毒换药部位; (3)将旧药品和敷料清除干净; (4)按照医嘱更换新的药品和敷料。 6. 导尿 导尿是护士常见的操作之一。护士需要掌握正确导尿的方法,包括: (1)选择适当的导尿管; (2)消毒导尿部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