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教案

透视教案
透视教案

石家庄东方美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系

教师:陈清照透视教案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前一段我们学习的素描和色彩,以及三大构成这些都是基础课。这次我们的透视课程是现代设计专业基础课,也就是我们从事设计的先决条件。所以学好透视课是非常必要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透视。二授课内容

第一章、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是西方线透视中最早形成的一种表现手法,也是艺术家们最广泛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它在西方传统绘画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

第一节平行透视的基本概念

一、平行透视的概念:

所谓的平行透视,以方体为例,只要满足离画幅最近的一个面与画幅保持平行,其中与画幅垂直的一组平行线必然只有一个主向灭点——主点,那么在这种状态下投射成的透视图就是平行透视;又由于它只有一个消失点,所以又叫“一点透视”,亦称“直角透视”。

二、透视特征

以正方体为例,不管呈何种位置,平行透视中只存在一个消失点——主点CV

三、平行透视三种线段

1、边为平行于画面的垂直原线,透视方向为“垂直”。

2、边为平行于画面的水平原线,透视方向为“水平”。

3、边为与画面垂直的变线,透视方向向心点“汇聚”。

四、平行透视图分析

第二节平行透视作图法

距点法:

所谓的距点测量法,就是利用45°角直角三角形原理,在平行透视图上来测量垂直于画面线段长度的画法。距点法又称测点法(用X点测量)。

第三节平行透视中常见的一些错误

错误图分析(略)

第四节作品欣赏(略)

三小结:

四作业:

1、作图:自定画图空间,用距点法作室内平行透视,各项参数自定,室内空间必须有门、窗、桌、椅、柜等,尺寸位置自定,数量为5张不同空间的图。

透视教案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前一章讲了透视中的平行透视,接下来开始讲解成交透视的作图法。

二授课内容

第二章成角透视

绘画中的透视 教案

《绘画中的透视原理》教案 彭富江08345820 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基本透视原理并且能够基本正确的运用到今后的各种绘画中 教学重点:学生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把透视原理基本正确运用到绘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线看看这张图片,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铁路随着距离的变化有呢些不同呢?旁边这个电线架子随着距离的变化又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再想,(示意图)公路是属于哪一个属性呢?(近宽远短窄 公路旁边的树呢?(近高远低 这同学们,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绘画中的透视原理 二,具体理解 现在我们把这个粉笔盒可以画成这样的样子

(平行透视)在我们这幅一点透视中就能够基本涵盖刚才所讲的透视关系 我们观察相等的横线近处与远处的横线由长到短的关系。 相等竖线由距离的变化的由高到低的关系 我们把这个粉笔盒再这么旋转一下,就可以画成这样的成角透视

同样的能够发现大小高低的变化 我们再观察下面这幅图片 在图片中我们看到,相同大小的船随着距离的变化有呢些变化?能够得出哪样的透视关系呢?(近大远小) 我们同样可以想到生活生活中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公路上的小汽车等近处和远处的大小变化

但是在我们的绘画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透视原理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我们先看这张图片

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脸随着距离的变化出现,近处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的五官,但随着距离的变化,五官越来越模糊,最后只剩下一个影子我们用简笔画就可以这样变现出来(简笔画 为什么我们说这个关系很重要呢?是因为在我们绘画的过程中,不管是油画还是国画素描水粉等绘画中,空间层次的前后关系的区别拉开这个关系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同学们今后的作画中能够切身体会到 比如下面这幅画 综上所述,我们在绘画中用线和面表现出物体空间位置,轮廊和投影的绘画原理就叫透视 三,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 好了,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对透视这个基本概念有所了解,那么我们怎么

《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教案示例

《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教案示例 山东省郓城县侯集中学严作涛 教材分析 《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多彩的学习生活”中的第一个活动。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教学内容知识量大,逻辑性强,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学习本课有益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是美术教学重点。 学生分析 考虑到初一学生的知识特点,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好奇心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锻炼学生感性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形成勇于探索与实践的良好学风,我带领学生到室外观察校园场景,让学生自制取景框,学生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评价,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设计理念 “优美的校园”中将《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与学生学习生活空间──校园造型结合起来,多角度、多方位、多视点地去发现、寻找、理解、表现校园建筑的美感。培养学生的空间意识和表现能力。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我采用多媒体和示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视觉元素和透视法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活动方式 采用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教学流程 一.导入主题 用投影放出校园甬道、教学楼线描图(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分析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引导:我们在绘画时,画出的物体常常没有立体感,原因是透视错误造成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透视,运用透视规律来画,纠正画面中不符合透视规律的方法。你想知道什么是透视吗? 二.学习透视与练习 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点、了解透视术语。 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2.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在开阔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的。 3.主点:由视点向正前方延伸一条视中线,与视平线相交的一个点(亦称“心点”)。 4.余点:方形物体的两组水平平行线向左右两边分别聚集并在视平线上消失的两个点。 请两名学生,一站一坐,观察石膏立方体和讲桌对自己所处位置的视点、心点、视平线,并用取景框画出来。 学生用取景框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透视》教案

描绘我们的校园一一透视原理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四单 元《美丽的校园》第一章《描绘我们的校园》活动一:学习与研究一—透视法。其主要内容是:透视知识的学习,是活动二写生与表现必备的造型基础之一。透视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透视是造成物体在绘画中产生空间感的主要因素。 2过程和方法目标: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规律,并能用学到的知识画出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锻炼学生感性和理性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消失规律。 难点: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教材 学生:教材、纸、笔、尺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教学楼线描图(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请同学们分析原

因。 教师归纳总结并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⑴.了解透视的概念及一些术语: ①透视:是通过一层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简明方法。 ②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③视平线: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④消失点: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上的点。 (2).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透视现象存在。 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找出相同点。 教师小结:“近大远小”是透视变化中最基本的规律。 ⑶.透视的分类:平行透视、成角透视 课件展示,请学生比较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平行透视----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两个消失点 4.探究与表现 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及分析图,让学生加深印象。 课堂作业:要求同学参照图片展示的建筑,画出一幅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线描图。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作业。 5.教师进行课堂小结。 五.板书设计: 透视原理 1.基本规律:近大远小 2.平行透视: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两个消失点【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 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

最新透视学-教案

电子教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含实践)。课程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边学习边实践的教学方法,辅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基础理论扎实,能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环境绘制出透视图的基本技能。 1.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和构图方式; (2)掌握绘制的物体空间的尺寸,为绘制透视图的比例打下基础; (3)掌握特定环境的透视变化因素; (4)掌握几种透视图的制图方法。 (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2.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具有徒手作图能力; (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透视图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透视技法的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较强的设计意识; (2)具有艺术的.科学的.严谨的态度与思想。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1: 1.透视的基本概念 2.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术语 3.透视的基本规律(法则) 4.确定物体形状的基本透视方法 5.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平行透视概念;平行透视设计构图画面特点;构图画面框架建立过程;物体比例的设置;室内或室外场景平行透视。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剖析典型案例。 教学实施: 一.透视的定义 “透视”(Perspicere)即“透而视之”。就是透过透明平面看前方的景物,使三维的景物投影到二维的透明平面上,形成立体的图像,这就是透视。

二.透视三要素 透视学是研究如何把看到的立体的景物转换成平面的透视图,即研究在平面上进行立体造型规律的。而要在平面上取得立体的透视图非要借助假定的“画面”不可。因为透视图形是视线(眼睛到景物之间的连线)通过画面是留下的轨迹。物体的大小.画面离眼睛的远近以及眼睛对物体的角度都将决定透视图形的变化。 物体.画面.眼睛这是构成透视图形不可缺一的三要素。 眼睛——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的观察构成透视的主观条件。 物体——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状的客观依据。 画面——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 三.透视的名词术语 1.视点EP(Eye Point):画者眼睛所在的位置。 2.停点SP(Standing Point):视点在基面上的垂直落点,也称驻点。 3.画面 PP(Picture Piane ):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透视图形必备的条件。 4.中心视线CVR(Central Visval Ray):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连线,是视域圆锥的中轴线,又叫视中线.中视线.视轴。 5.视心CV(Center Of Vision):中心视线与画面的垂直交点。又称心点.主点.视心点。 6.视平线VH(View Horizon):过视心所作的水平线。 7.视平面HP(Horizontal Piane):视平线所在的水平面 8.视高H(Height):视点到立点的垂直距离。 9.视距D(Distance):视点到视心点的垂直距离。 10.视线SL(Sight Line):视点到物体上各点的连线。 11.基面GP(Grand Plane):物体所在的平面,也是立点的所在面。 12.基线GL(Grand Line):画面与基面的交接线。 13.灭点VP(V)(Vanishing Point):不平行于画面的直线无限远的投影点,也称消失点。 14.中心视线CL(Central Line):过视心点所做的视平线的垂线,也叫中垂线。15.测点M(Measvring):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也称量点.测量点。 16.视角SA(Sight Angle):任意两条视线与视点构成的夹角。绘画上采用的视角不超过60°,当视角过大时,透视图形会产生不正常的变形。 17.视域(Visual Threshold):固定视点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绘画上通常采用600以内的视域作画。60°视角左右的视域叫舒适视域。 18.地平线HL(Horizon Line):平原上看到的天空与地面的交接线。投影在画面上与视平线重合。 19. 距点DP(Distance Point):以视心为圆心,视距长为半径作圆称作视距圆,圆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称为距点。常用到的是视距圆与视平线的两个交点。是所有平行于地面.与画面成45°角的平行直线的灭点。 20.余点RP(Rest Point):余角透视中在视平线上,除了距点和视心点以外的其它灭点都叫余点。 21.内余点IP(Inside Point):余角透视中在视平线上视心与距点之间的灭点。

透视基础知识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r \?

透视基础知识 慈溪职高 胡草丽 课题:透视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与理解透视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1、认识与理解透视基础知识 2、在绘画表现中熟练运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透视是绘画中最基础的知识点,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认识与理解的,并且在绘画中熟练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透视图、画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看东西(人、物等)前后、远近有什么变化? 引入课题:透视基础知识 1、透视原理 人的眼睛观看物象,通过瞳孔反映于眼睛的视网膜上而被感知的。距离愈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愈大,距离愈远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愈小,这种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被称为“透视现象” 。 教师提问: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由于我们的视觉关系,所看到的同样宽窄的道路、田野、越远越窄,同样宽窄的数目、电线竿、越远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透视现象” (如下图)树木透视变化图 图:2-2-2JPG 、讲述新课: (图2-2-1JPG)

我们画几何体、画静物、画人物、画风景等都必须掌握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才 能准确的描绘物体在空间各个位置的透视变化,使物体具有空间感、纵深感和距 离感。(如下图) 人物透视变化图 口口 □口 □口 房子透视变化图 图:2-2-3JPG □ □!.!□口 ■ 站商口口 门P 0 □ 也口口 街景透视变化图

透视教案

教案 教学内容:平行透视 教学目的:掌握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并熟练运用该规律制作室内透视效果图。 教学方法:讲授与辅导 教学重点:1、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 2、正方体的画法 3、室内平行透视效果图的制作 教学难点:室内平行透视效果图的制作 教学内容 一、平行透视概述 平行透视又叫“一点透视”。我们在60°视域中观察正方体,不论正方体在什么位置,只要有一个面与可视画面平行,其他与画面垂直的平行线必然只有一个主向灭点——心点。这种情况下,立方体和画面所构成的透视关系就叫平行透视(图1。 正方体的平行透视最少能看见一个面,最多可以看见三个面;只要有一个面距离观察者最近,肯定有一对竖直面与画面平行。 以立方体为例将平行透视的透视规律总结如下(图2-2、图2-3): (1)如果心点正处在立方体正面上或正面的边上,只能看到一个面。 (2)如果立方体的位置在视中线上、下移动或在视中线上左右移动,就可看到正面和另一个直立面两个面。 (3)如果立方体离开视中线和视平线就可看见正面、侧面和顶面三个面。 (4)立方体的顶面、底面和侧面,离视平线和视中线越近越窄,越远越宽。

(5)立方体的顶面、底面和侧面,正处在视平线和视中线上,这面就成了一条直线。 (6)立方体如果处在视平线以下,远高近低,不能见到底面。如果处于视平线以上,远低近高,不能见到顶面。 (7)方形平面的透视形有两边是平行画面的直线,另两边在心点消失。 (8)方形平面上下位置移动时,越靠近视平线越扁平。如果与视平线重叠,透视形就成了一条水平直线。 (9)方形平面左右位置移动时,正对视中线时,近处两角成小于90°的锐角。一侧边与视中线重叠时,这一边就成了与视平线垂直的直线。在左右两侧时,靠近视平线的两角偏斜于心点。 (10)方形平面离视平线越近就越小。 在绘画与设计中,平行透视表现的范围非常广泛。一是因为它只有一个灭点,形成一个视觉中心,所以能较突出地表现主题形象;二是因为它能使画面产生平衡稳定之感,对称感和纵深感强,通常适于表现庄重、严肃的大场景或大场面题材,并为题材主题配景。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视心点位置选择不好,容易使画面显得呆板。 图2-2 平行透视规律(一) 第二节平行透视中正方体的画法 平行透视中正方体有一个由原线组成的可视的平行面,其透视形状不变;只有一种水平变线,而视域中心是它的灭点,并且位置永远不变,作图原理较为简单。作透视图的实质就

素描成角透视教案图文稿

素描成角透视教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素描-成角透视教案 【学生分析】 1、学生对象:初中一年级(12岁) 2、教学内容:成角透视 3、内容分析:透视是美术基础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面很广,从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一年级及高考美术辅导培训课的学习中均被列为重难点。在高等教育的美术专业学习中,透视有专门的教材,是一门必修课。由此,透视知识若存在问题,必是影响深远的!掌握透视的原理和透视变化规律,是学习基础素描,提高素描造型能力的重要课题。”【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细致观察使学生理解成角透视消失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分析探究能力、动手绘画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爱美、会美、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成角透视基本概念和原理。 【教学难点】 如何在绘画中运用成角透视知识。 【教具】 铅笔橡皮范画、多媒体课件。 【学具】 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平行透视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复习平行透视的规律。 2.通过播放图片学习成角透视的规律 二、学习新课通过桥梁建筑研究成角透视 1、学习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的概念 (2)2个消失点的概念 2、学习成角透视。展示范画 教师:【教师活动】:演示一正立方体,假如正立方体没有一个面正对着你所产生的透视现象被称之为什么透视 生:成角透视 【教师活动】平行透视有几个消失点呢 生: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三、课堂训练 1展示范画,讲解本节课的重点 2教师示范,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教师活动】:讲解作图提示,进行巡堂指导。 【学生活动】:完成课堂练习。 四、实践应用巩固新知识。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种透视它有什么规律 2、看图练习:哪些景物运用了成角透视 五课后训练 1.课下观察楼房、马路及两边树木的透视变化。 2.摆一摆,画一画立方体不同状态透视的关系。 教学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课的互动教学,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参与体验、掌握透视作图的方法与技巧,提高了操作能力;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取长补短,调整好自己的作方画法,以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

最新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素描) 模块:透视原理 能力目标: 1.能掌握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律 2.掌握正确画透视的方法 知识点目标:1.画出各种几何形体的透视关系 2.基本掌握两种透视方法 课时安排: 1天 任务要求:画出正方体的两到三种透视 任务分析:分析透视的原理和绘画方法 难点分析:掌握各种透视的同时加入不同视角 知识点讲解: 透视原理 角度与透视实际上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不仅仅在画画创作时,其它各种美术形式都很讲究角度与透视。它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绘画艺术一般都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比如同样的物体近大远小等,所以,透视规律在画面构图上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透视变化是绘画构图变化的现实依据。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灭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这种

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在漫画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透视规律。一个物体上垂直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都汇集于一个灭点,而物体最靠近观察点的面平行于视平面,这种透视关系叫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的表现方法: 首先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视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相交点作为灭点,从灭点随便延伸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将要画的物体的透视关系,然后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物体高度的变化是根据透视线和视平线所成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同时,画面中将表现出物体不同的面。在画物品的一点透视图时,首先找出灭点,通过灭点延伸出透视线。桌子及其上面的所有物体的透视,都是按着从灭点出发的透视线的透视而确定的,在将所有物体画出后,可以将多余的辅助线擦去,并加强所有物体的边缘或加上阴影。

透视学-教案

透视学教案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含实践)。课程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边学习边实践的教学方法,辅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基础理论扎实,能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环境绘制出透视图的基本技能。 1.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和构图方式; (2)掌握绘制的物体空间的尺寸,为绘制透视图的比例打下基础; (3)掌握特定环境的透视变化因素; (4)掌握几种透视图的制图方法。 (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2.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具有徒手作图能力; (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透视图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透视技法的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较强的设计意识; (2)具有艺术的.科学的.严谨的态度与思想。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1: 1.透视的基本概念 2.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术语 3.透视的基本规律(法则) 4.确定物体形状的基本透视方法 5.平行透视(一点透视) 平行透视概念;平行透视设计构图画面特点;构图画面框架建立过程;物体比例的设置;室内或室外场景平行透视。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剖析典型案例。 教学实施: 一.透视的定义 “透视”(Perspicere)即“透而视之”。就是透过透明平面看前方的景物,使三维的

景物投影到二维的透明平面上,形成立体的图像,这就是透视。 二.透视三要素 透视学是研究如何把看到的立体的景物转换成平面的透视图,即研究在平面上进行立体造型规律的。而要在平面上取得立体的透视图非要借助假定的“画面”不可。因为透视图形是视线(眼睛到景物之间的连线)通过画面是留下的轨迹。物体的大小.画面离眼睛的远近以及眼睛对物体的角度都将决定透视图形的变化。 物体.画面.眼睛这是构成透视图形不可缺一的三要素。 眼睛——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的观察构成透视的主观条件。 物体——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状的客观依据。 画面——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 三.透视的名词术语 1.视点EP(Eye Point):画者眼睛所在的位置。 2.停点SP(Standing Point):视点在基面上的垂直落点,也称驻点。 3.画面 PP(Picture Piane ):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透视图形必备的条件。 4.中心视线CVR(Central Visval Ray):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连线,是视域圆锥的中轴线,又叫视中线.中视线.视轴。 5.视心CV(Center Of Vision):中心视线与画面的垂直交点。又称心点.主点.视心点。 6.视平线VH(View Horizon):过视心所作的水平线。 7.视平面HP(Horizontal Piane):视平线所在的水平面 8.视高H(Height):视点到立点的垂直距离。 9.视距D(Distance):视点到视心点的垂直距离。 10.视线SL(Sight Line):视点到物体上各点的连线。 11.基面GP(Grand Plane):物体所在的平面,也是立点的所在面。 12.基线GL(Grand Line):画面与基面的交接线。 13.灭点VP(V)(Vanishing Point):不平行于画面的直线无限远的投影点,也称消失点。 14.中心视线CL(Central Line):过视心点所做的视平线的垂线,也叫中垂线。15.测点M(Measvring):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也称量点.测量点。 16.视角SA(Sight Angle):任意两条视线与视点构成的夹角。绘画上采用的视角不超过60°,当视角过大时,透视图形会产生不正常的变形。 17.视域(Visual Threshold):固定视点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绘画上通常采用600以内的视域作画。60°视角左右的视域叫舒适视域。 18.地平线HL(Horizon Line):平原上看到的天空与地面的交接线。投影在画面上与视平线重合。 19. 距点DP(Distance Point):以视心为圆心,视距长为半径作圆称作视距圆,圆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称为距点。常用到的是视距圆与视平线的两个交点。是所有平行于地面.与画面成45°角的平行直线的灭点。 20.余点RP(Rest Point):余角透视中在视平线上,除了距点和视心点以外的其它灭点都叫余点。

透视基础知识教案

透视基础知识课题:透视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与理解透视基础知识教学难点:1、认识与理解透视基础知识 2、在绘画表现中熟练运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透视是绘画中最基础的知识点,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认识与理解的,并且在绘画中熟练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透视图、画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看东西(人、物等)前后、远近有什么变化? 引入课题:透视基础知识 1、透视原理 人的眼睛观看物象,通过瞳孔反映于眼睛的视网膜上而被感知的。距离愈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愈大,距离愈远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愈小,这种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被称为“透视现象” _。 (图2-2-1JPG) 教师提问: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由于我们的视觉关系,所看到的同样宽窄的道路、田野、越远越窄,同样宽窄的数目、电线竿、越远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透视现象” (如下图) 图:2-2-2JPG 、讲述新课:

我们画几何体、画静物、画人物、画风景等都必须掌握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才 能准确的描绘物体在空间各个位置的透视变化,使物体具有空间感、纵深感和距 离感。(如下图) 人物透视变化图 房子透视变化图 图:2-2-3JPG 街景透视变化图 图:2-2-4JPG

图:2-2-5JPG 地下车库透视图图:2-2-6JPG 油画箱透视变化图图:2-2-7JPG 教堂室内透视变化图图:2-2-8JPG

2、透视变化与造型透视缩形:立方体的观察中最多能看到的三个相等面中,凡具有前后深度关系的体面,不仅大大缩扁,而且改变了固有的正方形形状。 素描造型就是要在仅具有二维空间的画面上,表现具有三维空间的物体。(在平面上表现物体的空间深度和体积感) 立方体的透视图,立方体具有完全相同的六个正方形体面 图:2-2-9JPG 3、透视的常用术语 1、视角与视域 视角:是从眼睛看物体所形成的圆锥性视域角度,作画采用60度视角。 视域:人的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图:2-2-10JPG

绘画透视教案课件

素描中的透视原理 教学目的:透视一直是绘画初学期的难点,本章讲述了细致的透视原理及在透视中我们常用到概念,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绘画中基本透视理论知识、了解绘画基础知识中透视的重要性并基本掌握绘画中的透视原理,为绘画及设计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介绍透视中所包含的各个概念,并将这些概念配合图形讲述清楚,让学生能够及时在图形中理解并记忆这些内容。 教学难点:透视原理中所涵盖的概念比较多,将这些概念理解并应用是本章的难点。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1)《绘画》.谷嶙编著.中国纺织出版社. 参考书目:(1)《素描基础》. 张恒国编著. 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学内容与过程:

素描写生的时候观察到的景物及其状,因为有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透视变化,不是单凭视觉和感受就能画得正确的,而是需要借助于一些科学理论知识(如透视学)才能画正确。透视学是根据眼睛视物成像的原理,讲述透视规律和画法有关知识。在写生时,要运用这些知识深入分析错综复杂的现象,得出正确的认识,把物象的形状画正确,反复练习,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这样,即使所想象设计的物象尚未做成,也可用透视画法将它预先正确如实的画出来。 一、透视的类型 透视有三种: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散点透视。(前两种又叫焦点透视) 1.平行透视:平行透视也叫一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一点消失。 2.成角透视:成角透视也叫二点透视,即物体向视平线上某二点消失。 3.散点透视:散点透视也叫多点透视,即不同物体有不同的消失点, 这种透视法在中国画中比较常见。

二、透视在绘画中应注意的一些特性 1.近大远小:近大远小是视觉自然现象,正确利用这种性质有利於表 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从而在二维的画面上来表现 出三维的体积空间。 2.近实远虚:由於视觉的原因,近处的物体感觉会更清晰,而远处的 物体感觉会有些模糊,这一现象在绘画中也经常用来表 现物体的纵深感.事实上,在绘画过程中,往往会对近 实远虚更加以强调。(另外应注意的是:并非在所有的 绘画过程中都遵守"近实远虚"这一规则,在一幅作品中 主与次的关系往往更为重要,主体物的实和次体物的虚 是更好的视觉导向,这也是艺术优於现实的取舍和区 别。)

素描基础知识教案(实用)

课题 第三章静物写生 第一节素描基础知识 课时:4课 时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了解和掌握素描的基础知识,学会观察和分 析物体的素描关系。 能力 目标 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初步掌握正确的观察 方法和多种表现形式。通过素描实训了解形 体结构、比例、透视、构图等基本知识,培 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物体的透视和结构的理解与表现。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素描的多种表现形式。 教具准备PPT课件、透视及素描作品 一、认识素描 1、概念: 素描就是用单色的线条或调子在某种平面上(如纸、布、板材等),表现客观物象的绘画形式。 2、分类: 素描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为美术创作和造型设计的基本功训练而作的习作素描;一类是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创作素描。 3、表现形式: a:从表现手段上分,有以线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线描,以线面结合形式的素描。 b:从表现结构和光影关系上分,有明暗调子素描和结构素描等。 4、素描的基本元素: 素描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 点的排列轨迹形成线 线的排列组合形成面 由面组成体 用线来表现物体轮廓和形态,用面来表现体积和明暗变化 二、素描的工具、材料及作画常规 1、素描的工具、材料: 笔:铅笔、炭精条、木炭条、钢笔、毛笔等。初学者在练习时最好选用铅笔,容易修改。 纸:有专业的素描纸。比较讲究,它要求(1)厚实、有韧性、耐磨、易于多次涂画和修改。(2)纸面要粗糙,不宜光滑,粗糙易

上色,光滑不宜多层次刻画。 橡皮:有较软的绘画橡皮,擦改力较强。有可塑性较强的橡皮泥橡皮,既可大面积修改,也可以细部调整用。另外还可以用擦笔、软膜、布等材料进行修改。 其他工具材料:画板、画夹、美工刀、铁夹、胶带、定画液等。 2、作画常规: 作画习惯:初学者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主要是正确的作画姿势和执笔方法。 作画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不论哪种姿势均需注意眼睛和画面要保持一定距离,不宜太近,视线应与画面垂直,便于整体观察,准确把握形体 执笔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横握法,把大拇指放在铅笔的一边,另外四指自然放在另一边,铅笔末端放在掌心用手握住。另一种是直握法,也就是平时写字时的握法,这种握法便于刻画画面细部。 3、线条练习: 线条练习主要分为长线练习、线条排列练习、层次交叉练习和虚实线条练习。 (1)长线练习:画素描起形时主要用长直线来画。画长直线时用横握笔法,由上臂带动小臂、腕和手指运动画出,尽量画直。一条线可以来回多画几次,由轻到重、由不确定到确定。 初画长直线时往往会出现几种情况:(这些线条都不正确) 一是容易把直线画成弧线 二是线条太实,画成“铁丝线” 三是用断断续续的短线拼接成长线。 另外还有“丁字形线”“毛线” 正确的线条是从头到尾流畅、有力、富有弹性,落笔和收笔要轻。 (2)线条排列练习:我们知道线的组合形成面,素描画中的面可以用有规律排列的线条来表现。线条的排列要均匀,排列的方向可以多变。 (3)多层次交叉线条:第一层线条画好以后,如果要增加颜色的深度,可以在第一层线条的基础上再增加层次,但线条的方向与第一层相比要稍加改变。 (4)虚实线条练习:在线条排列时用力可以渐增或渐减,画出一些有轻重变化的线条,形成虚实变化的感觉。这种线条在处理远近虚实关系上有很大作用 三、基础透视知识 学习透视的目的是为了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空间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观察思考

透视的基础教案

一、课题: 透视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 2.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透视知识,在场景设计中正确处理透 视关系 3.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个正方体真实物体的展示给同学解释:视平线,视点,视线,视域 检查学具,稳定情绪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设计的乐趣。 (2)体验设计对于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1)设计中透视的基础 2、教学难点:透视中的一点透视与两点透视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 五、课时:2课时 六、课型: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0分钟) 平行透视;就是如果成角900也就是被画的物体与我们两眼平 行时为平行透视。 形体正前面的一个平面与画面平行时所呈现的物象透视关系为平面透视。 平行透视的主要特点:相同的物体在画面中只有近大远小的变化,其变化规律以上点消失为准确。 如果是等距物体,在画面中为近疏远密。 通过一个正方体真实物体的展示,让学生理解平行透视的原理(二)【讲授新课】 教学过程:(35分钟) 成角透视: 形体的一面与地面平行,其立面与画面成一定角度,称为成角透视。 通过书上如图(17)为学生举例,

三点透视: 同样以立方体为例,三点透视就是立方体相对于画面,其中面以及凌线都不平行时,面的边线可以延伸为三个消失点,用俯视或 仰视等去看立方体就会形成三点透视。

空气透视法 它主要借助空气对视觉产生的阻隔作用,表现绘画中的空间感的方法,主要借助远近虚实的透视现象体现物体的空间感。如图(18) 课堂练习: (35分钟) 应用所学知识用A4纸张设计一些典型场景 课堂小结: (三)【小结·巩固新课】(5分钟) 设计艺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根据自身体验谈一谈设计究竟为什么能够吸引你呢? 让学生举例出自己室内设计并且用学到的知识说出里面的道理. 课堂小结: 透视是在创作一副场景作品时首先考虑的问题,它对一副画的成功与否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透视的概念,基本形式是我们应该必须牢牢掌握的。 (四)【布置作业】(5分钟) 绘制出自己喜欢的几种不同透视的场景

绘画中的透视 教案

《绘画中的透视原理》教案 彭富江教学目标:通过观察分析,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基本透视原理并且能够基本正确的运用到今后的各种绘画中 教学重点:学生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把透视原理基本正确运用到绘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上课之前,线看看这张图片,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铁路随着距离的变化有呢些不同呢?旁边这个电线架子随着距离的变化又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再想,(示意图)公路是属于哪一个属性呢?(近宽远短窄公路旁边的树呢?(近高远低 这同学们,种现象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绘画中的透视原理二,具体理解 现在我们把这个粉笔盒可以画成这样的样子 (平行透视)在我们这幅一点透视中就能够基本涵盖刚才所讲的透视关系 我们观察相等的横线近处与远处的横线由长到短的关系。

相等竖线由距离的变化的由高到低的关系 我们把这个粉笔盒再这么旋转一下,就可以画成这样的成角透视 同样的能够发现大小高低的变化 我们再观察下面这幅图片 在图片中我们看到,相同大小的船随着距离的变化有呢些变化?能够得出哪样的透视关系呢?(近大远小) 我们同样可以想到生活生活中很多这样的现象,比如公路上的小汽车等近处和远处的大小变化

但是在我们的绘画过程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透视原理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 我们先看这张图片

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的脸随着距离的变化出现,近处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人的五官,但随着距离的变化,五官越来越模糊,最后只剩下一个影子 我们用简笔画就可以这样变现出来(简笔画 为什么我们说这个关系很重要呢?是因为在我们绘画的过程中,不管是油画还是国画素描水粉等绘画中,空间层次的前后关系的区别拉开这个关系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同学们今后的作画中能够切身体会到 比如下面这幅画

透视基础知识教案

透视基础知识教案 透视基础知识 慈溪职高 胡草丽 课题:透视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认识与理解透视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1、认识与理解透视基础知识 2、在绘画表现中熟练运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透视是绘画中最基础的知识点,是每一个学生必须认识与理解的,并且在绘画中熟练运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透视图、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引入新课: 教师提问:在生活中看东西(人、物等)前后、远近有什么变化, 引入课题:透视基础知识 二、讲述新课: 1、透视原理 人的眼睛观看物象,通过瞳孔反映于眼睛的视网膜上而被感知的。距离愈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愈大,距离愈远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愈小,这种近大远小的视觉现象,被称为“透视现象”。 (图2-2-1JPG)

教师提问: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透视现象 由于我们的视觉关系,所看到的同样宽窄的道路、田野、越远越窄,同样宽窄的数目、电线竿、越远越小,最后消失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透视现象”。 (如下图) 树木透视变化图 图:2-2-2JPG 房子透视变化图 图:2-2-3JPG

街景透视变化图 图:2-2-4JPG 我们画几何体、画静物、画人物、画风景等都必须掌握近大远小的透视规律,才能准确的描绘物体在空间各个位置的透视变化,使物体具有空间感、纵深感和距离感。(如下图) 人物透视变化图 图:2-2-5JPG

地下车库透视图 图:2-2-6JPG 油画箱透视变化图图:2-2-7JPG 教堂室内透视变化图 图:2-2-8JPG

2、透视变化与造型 透视缩形:立方体的观察中最多能看到的三个相等面中,凡具有前后深度关系的体面,不仅大大缩扁,而且改变了固有的正方形形状。 素描造型就是要在仅具有二维空间的画面上,表现具有三维空间的物体。(在平面上表现物体的空间深度和体积感) 立方体的透视图,立方体具有完全相同的六个正方形体面 图:2-2-9JPG 3、透视的常用术语 1、视角与视域

平行透视教案

项目教学电子教案 【项目群名称】透视基础知识 【子项目名称】:透视规律(一) 课时安排:课时(共4课时,本节第1-4课时) 【项目目标】: 1.知识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的基本知识和画法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造型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绘画,了解绘画的艺术形式。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透视规律 【项目准备】 教师准备: 项目实施前: ( 1 )课件 ( 2 )搜集资料利于学生理解本节内容 (3)各种考核表格 项目实施过程中: 播放多媒体或视频图 项目结束后 1 布置下节课需要的准备工作 学生准备 1、准备三角尺、圆规、纸、笔等。

2考虑如何学好本课内容,提出学习方案。 【教学方法】 项目教学,任务引领、观察学习、练习、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 1 )组织教学,并检查学生所要求带的工具。 项目一透视规律 ※认识透视规律在职业角色中的作用 小张在形象设计店做后期制作,经常用PS做一些立体物件,或者画一些3维场景,却苦于形体不准或者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与没有良好的空间感特别是缺乏透视基础有很大的关系。 当你睁开眼睛,看着美好的世界在你眼前呈现,可能你并没有感觉到透视的无处不在,而当你了解了透视的规律,你才会猛然觉悟,“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只在于是否发现”。 ※透视规律在生活中的体现

图1—1-1 通过威海一景“幸福门”(图1—1-1)我们来分析这样几个问题 1幸福门在建造的时候,左右高度,上下宽度是否相等? 2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门”,左右高度、上下宽度是否相等? 3幸福门两侧各有一个小门,通过扶梯可以向上攀登,近的一侧看的清楚?还是远的一侧看得清楚? 4以上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是的,图片上的“幸福门”在建造的时候高度是等高的,宽度也是等宽的,但是呈现在图片中的建筑,高度和宽度却是不相等的,距离眼睛近处的高,远处的矮;近处的宽,远处的窄;近处的清楚远处的模糊,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规律:物体根据空间的远近关系,呈现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规律。 图1—1-2 图1—1-3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视)

基础美术详细教案(透 视)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基础美术(素描) 模块:透视原理 能力目标: 1.能掌握透视的基本术语和基本规律 2.掌握正确画透视的方法 知识点目标:1.画出各种几何形体的透视关系 2.基本掌握两种透视方法 课时安排: 1天 任务要求:画出正方体的两到三种透视 任务分析:分析透视的原理和绘画方法 难点分析:掌握各种透视的同时加入不同视角 知识点讲解: 透视原理 角度与透视实际上是一个很广泛的问题,不仅仅在画画创作时,其它各种美术形式都很讲究角度与透视。它是美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绘画艺术一般都要求在二度空间的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的立体感,比如同样的物体近大远小等,所以,透视规律在画面构图上的运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透视变化是绘画构图变化的现实依据。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心点:就是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一点。 3,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4,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 5,消失点(灭点):就是与画面不平行的成角物体,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旁的消失点。 6,天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体(房子房盖的前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上的点。 7,地点:就是近高远低的倾斜物休(房子房盖的后面),消失在视平线以下的点。

8,平行透视:就是有一面与画面成平行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物体的透视。这种透视有整齐、平展、稳定、庄严的感觉。 9,成角透视:就是任何一面都不与平行的正方形成长方形的物体透视。这种透视能使构图较有变化。 一点透视(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在漫画中是常用的,也是最简单的透视规律。一个物体上垂直于视平线的纵向延伸线都汇集于一个灭点,而物体最靠近观察点的面平行于视平面,这种透视关系叫一点透视,也叫平行透视。 一点透视的表现方法: 首先在画面上画一条水平线(视平线),然后再画一条垂直线,相交点作为灭点,从灭点随便延伸出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将要画的物体的透视关系,然后在透视关系线和视平线之间画出所要绘制的物体。物体高度的变化是根据透视线和视平线所成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物体所处的位置不同时,画面中

最新透视学-教案

精品文档 电子教案 一. 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来说,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含实践)。课程采用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边学习边实践的教学方法,辅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开放性的课堂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基础理论扎实,能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使学生能根据不同环境绘制出透视图的基本技能。 1.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透视学的基本概念. 基本术语和构图方式; (2)掌握绘制的物体空间的尺寸,为绘制透视图的比例打下基础; (3)掌握特定环境的透视变化因素; (4)掌握几种透视图的制图方法。 (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2.能力培养目标 (1)初步具有徒手作图能力; (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透视图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透视技法的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 (1)具有较强的设计意识; (2)具有艺术的. 科学的. 严谨的态度与思想。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1: 1.透视的基本概念 2.透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术语 3.透视的基本规律(法则) 4.确定物体形状的基本透视方法 5.平行透视(一点透视)平行透视概念;平行透视设计构图画面特点;构图画面框架建立过程;物体比例的设置;室内或室外场景平行透视。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 剖析典型案例。 教学实施: 一.透视的定义 “透视”(Perspicere )即“透而视之”。就是透过透明平面看前方的景物,使三维的景物投影到二维的透明平面上,形成立体的图像,这就是透视。 精品文档

二.透视三要素透视学是研究如何把看到的立体的景物转换成平面的透视图,即研究在平面上进行立体造型规律的。而要在平面上取得立体的透视图非要借助假定的“画面”不可。因为透视图形是视线(眼睛到景物之间的连线)通过画面是留下的轨迹。物体的大小. 画面离眼睛的远近以及眼睛对物体的角度都将决定透视图形的变化。 物体. 画面. 眼睛这是构成透视图形不可缺一的三要素。眼睛——透视的主体,是眼睛对物体的观察构成透视的主观条件。物体——透视的客体,是构成透视图形状的客观依据。画面——透视的媒介,是构成透视图形的载体。 三.透视的名词术语 1.视点EP( Eye Point ):画者眼睛所在的位置。 2.停点SP( Standing Point ):视点在基面上的垂直落点,也称驻点。 3.画面PP( Picture Piane ):作画时假设竖在物体前面的透明平面,是构成透视图形必备的条件。 4.中心视线CVR( Central Visval Ray ):视点到画面的垂直连线,是视域圆锥的中轴线,又叫视中线. 中视线. 视轴。 5.视心CV( Center Of Vision ):中心视线与画面的垂直交点。又称心点. 主点. 视心点。 6.视平线VH( View Horizon ):过视心所作的水平线。 7.视平面HP(Horizontal Piane ):视平线所在的水平面 8.视高H( Height ):视点到立点的垂直距离。 9.视距D( Distance ):视点到视心点的垂直距离。 10.视线SL( Sight Line ):视点到物体上各点的连线。 11.基面GP( Grand Plane ):物体所在的平面,也是立点的所在面。 12.基线GL( Grand Line ):画面与基面的交接线。 13.灭点VP(V) ( Vanishing Point ):不平行于画面的直线无限远的投影点,也称消失点。 14.中心视线CL( Central Line ):过视心点所做的视平线的垂线,也叫中垂线。15.测点M( Measvring ):以灭点为圆心,以灭点到视点的距离为半径所作的圆与视平线的交点,也称量点. 测量点。 16.视角SA( Sight Angle ):任意两条视线与视点构成的夹角。绘画上采用的视角不超过60°,当视角过大时,透视图形会产生不正常的变形。 17 .视域( Visual Threshold ):固定视点所能见到的空间范围。绘画上通常采用600 以内的视域作画。60°视角左右的视域叫舒适视域。 18.地平线HL( Horizon Line ):平原上看到的天空与地面的交接线。投影在画面上与视平线重合。 19. 距点DP( Distance Point ):以视心为圆心,视距长为半径作圆称作视距圆,圆上的任意一点都可以称为距点。常用到的是视距圆与视平线的两个交点。是所有平行于地面. 与画面成45°角的平行直线的灭点。 20.余点RP( Rest Point ):余角透视中在视平线上,除了距点和视心点以外的其它灭点都叫余点。 21.内余点IP ( Inside Point ):余角透视中在视平线上视心与距点之间的灭点。 精品文档 22.外余点OP( Outside Point ):余角透视中在视平线上在视心与距点之外点。 23.天点AP( Above Horizontal Point ):在地平线以上的灭点。 24.地点BP( Below Horizontal Point ):在地平线以下的灭点。 25.画幅PA( Picture Arce ):在60°视角的视圈线范围为基准选取的一块作画面积。 26.视向VD( Vision Direction ):作画时所看的方向。透视学将视向分为平视.仰视. 俯视三种视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