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子刘子自传导学案

16、子刘子自传导学案
16、子刘子自传导学案

16、《子刘子自传》导学案 (两课时)

执笔:黎丽萍 审核:高二语文备课组 2013-04-20

【学习目标】

(1)了解刘禹锡的生平;

(2)掌握重点字词句,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和文化知识;

(3)了解传主的人生经历,理解传主的人生态度和最后的人生感悟。

【学习重点】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和文化知识,进一步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学习方法】

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课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阅读

(一)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著名文学家。洛阳(今属河南)人,生于嘉兴(今属浙江)。贞元九年(793)中进士,登博学宏词科。翌年举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书。

永贞元年(805),因辅助王叔文进行政治革新,先贬连州刺史,加贬朗州司马。后回京,又贬连州刺史。历夔州、和州刺史。大和元年(827),回洛阳任职。次年回朝任主客郎中,后出苏州、汝州、同州刺史。开成元年(836),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会昌元年(841),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刘禹锡在诗歌创作上颇有成就,诗风雄浑,格律精切,立意高远,有“诗豪”之誉(白居易称刘禹锡为“诗豪”);在散文创作上造诣也很深, 《陋室铭》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刘禹锡也是一个哲学家,他的《天论》是一篇重要的哲学著作,表达了无神论思想。早年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世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为诗友,号称“刘白”。

(二)写作背景

这篇自传写于作者去世那一年。当时他已重病在身,但仍抱病写下此文。作者在自传中叙述了自己的出身和从政经历,特别是他参与“永贞革新”的情况,他认为“永贞革新”所做的事是正确的。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研究中唐历史的可贵资料。

(三)解题

子:1.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写在姓氏的后面,作为对人的尊称

子刘子:我刘先生(充满自豪与骄傲)

自传:传主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评价,写作格局一般包括三个部分:籍贯与家世、事迹与功业、对人生的反思与评价。

二、自主研学(注音、翻译重点句子)

(一)自学第一段

补充注释:

1(因此)

2(名词作动词,做官)

3(名词作状语,向东)

4(避免)

5、因为东诸侯所用(于是。为…所:被)

6(平日,一向)

7(有辱,自己有愧。自谦之词。)

注音:

谥( ) 荥阳( ) 眇然( ) 檀山原()锽( ) 主簿()埇桥( ) 不讳()殒灭( ) 忝( )

解释句子,注意落实框内的字词解释:

,封中山王,.

翻译:

,.

翻译:

⑶祖锽,.

翻译:

⑷遂及大乱,.

翻译:

翻译:

(二)自学第二段

补充注释:

jiàn)岁(隔了一年。)

(官务)

(3)(超过)

(遇到父母的丧事。又作“丁艰”)

(5)(久治不愈的疾病)

注音:温凊( ) 痼疾()泗()既免丧()捧檄()解释句子,注意落实框内的字词解释:

,

翻译:

,,.

翻译:

(3).

翻译:

(4),.

翻译:

.

翻译:

,调补京兆渭南主簿.

翻译:

(三)自学第3段

补充注释:

(1)(以翰林学士和起居舍人的身份;充当、担任。)

(大官员兼任小职务叫“判”;事务。)

(3)(使动,使……改变。)

(4)人不以为当非:人们不认为(措施)应当非议人们认为(措施)无可非议。注音:弈棋( ) 苏州掾()翌日()

解释句子,注意落实框内的字词解释:

翻译:

翻译:

(3

翻译:

(4

翻译:

(四)自学第4段

补充注释:

(1)(皇帝召见臣下叫“召”;臣下回答皇帝问题叫“对”。)

(2)(召回朝廷。)

(3)出:贬官贬:贬官授:任命除:授官充:担任

转:转任移:改任加:加任

注音:内禅( ) 宫掖()桓()夔()

解释句子,注意落实框内的字词解释:

,至是尤剧。

翻译:

(2

翻译:

(3

翻译:

(4

翻译:

(5

翻译:

(五)自学第5段

祺(qí,福气)屯(zhūn,艰难)数之奇(jī,命运不好)讪(shàn,毁谤)

疵(cī,毛病)牖(yǒu,窗户)庸讵(jù,岂能,怎能)

翻译第五段

三、课堂合作探究

1、刘禹锡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永贞革新”,这篇“自传”是怎样评价”永贞革新“的答:

2.文末的“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

3.刘禹锡作为一代文学家,为何没在自传中提及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

答:

四、总结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家世渊源——“世为儒而仕”

(二)、仕途生涯

1、初入仕途,平步青云

2、介入政治核心,春风得意

3、频繁贬官和外调,颠沛流离

(三)、人生总结——不使施兮,心无疵兮,尽所期兮(豁达、宽宏、耿介、故我)

【课后练习】

一、一词多义

1、先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

先府君累赠至吏部尚书()

2、为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

事北朝为冀州刺史()

因为东诸侯所用()

3、因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

因为痼疾()

二、古今异义

1、因为(古义:今义:)

2、明年(古义:今义:)

三、特殊句式

1、汝宜谋之于始()

2、因为东诸侯所用()

附:《子刘子自传》译文

刘子名禹锡,字梦得。祖先是汉景帝贾夫人的儿子刘胜,受封为中山王,谥号为“靖”,子孙因此成为中山人。七世祖刘亮,在北朝做官,担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上迁都到洛阳,成为北部都昌里人。世代以儒学做官,祖先的坟墓原在洛阳北山,后来因为地方狭小不可依凭,就葬在荥阳的檀山原。从曾祖父以来,父葬在左边,子葬在右边,就像在世那样长幼有序。曾祖刘凯,做官至博州刺史。祖父刘鍠,开始任洛阳主簿,查看官署以外的政事,一年期满,转任殿中丞、侍御史,追赠为尚书祠部郎中。父亲刘绪,也因儒学在天宝末年考中进土。后遭遇

“安史之乱”,全族向东迁徙,以躲避祸患灾难,于是被关中以东的节度使所聘用。后来担任了淮西从事。在淮西府又兼任盐铁副使,后转为殿中省官员,在埇桥主持政务。后来罢官回到浙西,行到扬州,病故。我接受父亲平日的训示,秉承他的遗教,孤独一身,尊敬侍奉母亲不敢死亡。后来我有愧地在朝廷任职,或在郡里做官,蒙受恩泽,父亲被多次追赠,直到吏部尚书。母亲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追赠为范阳郡太夫人。

当初,我二十多岁,应考进士,幸而一次得中。隔了一年,又以文才经吏部取士科考试合格,被授予太子校书的官职。我官事清闲,有时间侍奉父母,问寒问暖。我当时年轻,名声超过实际,读书人都以我为荣。及至父亲去世,我迫于礼教而不敢轻死,于是得了久治不愈的病。我守丧期满后,正逢宰相、扬州节度使杜佑兼管徐州和泗州,由于我和他向来友好,就经请求后去出任掌书记。我捧着任命的文书入告母亲,母亲说:“我不喜欢江淮一带地方,你从开始就应该考虑到这一点。”我就禀告丞相,以请求照顾。丞相说:“可以。”过了几个月我离开了徐州、泗州,由于河路还难走,就改做扬州掌书记。过了两年,道路没有阻碍,之前的约定得以实行,我就调补为渭南县主簿。第二年冬天,我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元二十一年春,唐德宗刚刚去世,太子李诵即位。当时有出身寒微、才华出众的王叔文,以擅长下棋,得以进出太子的宫苑。因此有机会与太子李诵谈论时事,李诵非常赏识他。他们这样交往很久了,众人都不知道。到这时王叔文由苏州府属官,破格提拔为起居舍人,充任翰林学士。于是他密荐丞相杜佑,任度支、盐铁等使。第二天,王叔文以翰林学士及起居舍人兼任度支、盐铁副使。不久,又特升任户部侍郎,皇帝赐他紫服,贵振一时。我以前已由杜丞相奏请委派为崇陵使判官,任职一个多月,到这时改任屯田员外郎,兼管度支、盐铁等方面的公事。当初,王叔文是北海人,自称是王猛的后代,具有远祖的风度。只有东平吕温、陇西李景俭、河东柳宗元,认为确实如此。这三位都和我交情深厚,日夕相处,称赞王叔文的才能。叔文确实善于谈论法治的道理,能以口才说动别人。得到重用后,从春到秋,他所采取的革新措施,人们都认为是无可非议的。

皇帝经常遭遇疾病,到这时病情加剧。下诏传位,自为太上皇,死后谥为顺宗。太子李纯及皇帝位。这时太上皇的顺宗久病卧床,宰相、大臣和百官都不得召对。宫廷事情诡秘,像东汉桓帝和顺帝那样,拥立新君的功劳完全归于宦官。于是,王叔文首先被贬到渝州,后来又诏命赐死。宰相韦执谊被贬到崖州。我被贬为连州刺史,走到荆南,又被贬为朗州司马。过了九

年,诏书征召,又任命为连州刺史,自连州历任夔、和二州刺史,后任命为主客郎中,分司东都。第二年追回入朝,充任集贤殿学士,转任苏州刺史,赐金印紫绶,改任汝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又改任同州刺史,兼本州防御使、长春宫使。以后遭遇足疾,改为太子宾客,分管东都,又改任秘书监。一年,加任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活了七十一岁。在这患病的时候,自己写的铭文说:

没有早亡也不卑贱,是天生的福分啊。多灾多难,是命运不好啊。上天赋予我才能,不让我来施展啊。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愧啊。躺在这窗子下,寿终正寝,我到了终期啊。葬近祖坟,还像活着时一样陪伴他们啊。灵魂无处不到,这怎能知道啊!

《风娃娃》教案

《风娃娃》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6 风娃娃 教学目标: 1、认识“抽、续”等12个生字,会写“夫、表”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点:读写生字;体会风娃娃的好心。 教学难点:明白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对别人是不是有用的道理。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猜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 风) 2、板书:风娃娃。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去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2、检查字词,出示词语:(吸气、纤夫、流汗、行驶、表示、风筝、责怪、很伤心、抽上来、断断续续、无影无踪、高兴极了)读词语,知道和“吸”相反的是“呼”;理解“纤夫”。同桌互读词语。 3、分行板书生字:抽示筝伤踪责 续夫汗吸极 指名读第一行,读这一行你有什么发现?区分平、翘舌音,齐读。 指名读第二行,有两个字特别像(吸极) 4、写字指导:吸极。你发现什么?书空右半部分;师范写; 生练写,评议。 三、整体感知,学习第一自然段 1、风娃娃长大了,出示图,风妈妈让他去做什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 3、指导读好风妈妈的话:自由练;指名;齐读。 4、自由读2――8自然段,思考:风娃娃听了妈妈的话,去做了哪些事情? 5、 6、指名说,板贴卡片:吹风车、吹船帆、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16.1 分式(导学案)

第十六章分式 16.1分式 16.1.1从分数到分式 1.理解分式的定义,能够根据定义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分式. 2.能够确定一个分式有意义、无意义、为零的条件. 3.能用分式表示现实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2页至4页,完成课前预习. 知识探究(一) 式子 a s ,s v 以及引言中的v 20100+,v -2060有什么特点? 它们与分数的相同点是:形式相同都有分子和分母; 不同点是:分式中分母含有字母. 它们与整式的相同点是:形式相同,都含有分子和分母,并且都含有字母; 不同点是:整式的分子含有字母,分母不含有字母;分式的分母含有字母. 一般的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B A 叫做分式,其中A 叫做分子, B 叫做分母. 自学反馈 独立思考下列各式中,哪些是分式? (1) s -b 2(2)a -3003000(3)72(4)S V (5)32 S (6)2x 2+51(7)c 5b 4+(8)-5(9)3x 2-1 (10)1 -2x y xy -x 2 2+(11)5x-7 解:分式有(1)(2)(4)(7)(10) 教师点拨:判断是否是分式主要看分母是不是含有字母.这是判断分式的唯一条件. 知识探究(二) 思考:1.分式AB 的分母有什么限制? 当B=0时,分式 B A 无意义. 当B≠0时,分式B A 有意义. 2.当B A =0时分子和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 当A=0且B≠0时,分式 B A 的值为零. 自学反馈 1.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无意义? (1)2x 3+(2)2x -35x +

16.3二次根式的加减导学案

第7课时 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导学案(1) 【学习目标】理解和掌握二次根式加减的方法. 【学习重点】二次根式加减的运算 【学习难点】会判定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 一、 学前准备 计算.(1)2x+3x ; (2)2x 2-3x 2+5x 2; (3)x+2x+3y ; (4)3a 2-2a 2+a 3 以上题目,是我们所学的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合并就是 . 二、探索思考 (一)思考:现有一块长7.5dm 、宽5 dm 的木板,能否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在这块木板上截出两个面积分别是8 dm 2和18 dm 2的正方形木板? (二)探索: 计算下列各式,分析计算过程,你发现什么规律? ①5+5 ②5-125 ③5-50+20 归纳: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 ,?再将 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练习一:计算(先阅读P13例1) (1) x x 4916+; (2)7250-. 三、典例分析 例1.计算 (1)348-913 +312 (2)(48+20)+(12-5) 练习二、计算(1)52080+- (2))2798(18-+ (3))681( )5.024(--+ (4)482 1 08.01031332-+- 例2.已知4x 2+y 2-4x-6y+10=0,求( 2 93x x +y 23 x y )-(x 2 1x -5x y x )的值. 四、当堂反馈 1.在12,34,48,6中能与3进行加减合并的根式有_________. 2.下列各组二次根式中,可以进行加减合并的一组是( ) A .12与72 B .63与78 C .38x 与22x D .18与6 3.下列根式合并过程正确的是( ) A .23-3-=2 B .a c +b c =a+b c C .5a +1 2a =a +1 2 a D .13 3a -1 43a =1 12 3a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23,32,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32+43 B .62+23 C .62+43 D .32+43或62+23 5.计算:(1)212+348 (2)52+8-718 (3)83+ 12 +0.125 -6+32 (4)1432a + 6a 18a -3a 22a 五、学习反思 7.5dm 5dm

诫子书导学案

《诫子书》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参照注释读懂并熟读成诵。 2.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二、课前预习 1.读准字音、认准字形。 Yín()慢险zào()lì()精 年与时chí()悲守穷lú() 2.作者简介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诸葛亮曾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诸葛亮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自学课文,理清情节 1.解释题目(方法指导:参照课下注释①) 2.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目的是什么? 3.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几个条件? 四、理解内容,分享感悟 (一)说说你对以下两句话的理解。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五、课堂小结、拓 展阅读 1.《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希望。你的 父母也对你饱含期望,请把父母对你的期望写在下面。 2.拓展阅读 阅读《我与四季》中的《诫兄子严敦书》,体会体会马援对侄子的谆谆教诲。 当堂达标 1.诸葛亮,字,(时代)家家。 2.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 是:。 3.全文中心论点是。 4.《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的关系的句子是: 。 5.阐述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不利影响的句子是: 。

(完整版)《风娃娃》优质课教案_模板

《风娃娃》优质课教案_模板 《风娃娃》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的道理。 重点难点: 让学生知道风娃娃做了几件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猜猜看是什么?抓不住他的身子,看不见他的影子,小时摇动树枝,大时推动房子。孩子们,猜猜它是什么呀?(风) 2、揭题:今天我们请来的新朋友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出示图片)——风娃娃。(板书课题) 3、这几天,风娃娃碰到了一件烦心的事,这不,它写信向我们求助来了。想和老师一起看看这封求助信吗?(课件出示求助信) 求助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叫我去帮助人们做点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帮助人们做事了,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呜…… 你们的朋友:风娃娃 (1)质疑:风娃娃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呀? (2)是呀,看到风娃娃这么伤心,你一定想帮助它。可是,风娃娃到底做了哪些事,求助信上可没告诉我们,怎么办?那就赶紧请出手中的“小博士”(晃动书)吧!让我们一起到书里弄个明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第一次读课文,你想对小伙伴提点什么要求呢? 1、相信有了大家的温馨提示,我们一定会把课文读好,开始吧。(学生自由读) 2、趣味识字 过渡:风娃娃看到你们读书这么认真就吹来了许多智慧果子,吃了它们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聪明了。(课件:带生字词语的果子出现。) 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词。 现在,淘气的生字宝宝跟着风娃娃去野外玩了,你还能认出他们吗?(课件出示去拼音生字)开火车读。 交流识字方法。 3、过渡:刚才我们玩得很开心,现在生字朋友跟着风娃娃回到课文里去了,我们也跟着再次回到课文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分式的导学案

16、1、1 从分数到分式 八年数学 备课人:韩见光 刘恒哲 审核 2012、3、1 学习目标:1、了解分式产生的背景和分式的概念以及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3、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一类代数式。 重点: 分式的概念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难点: 分式的特点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一、课前热身: 1、 什么是整式? 2、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两者有什么区别? a 21;2x+y ;2y x - ;a 1 ;x y x 2- ;3a ;5 . 3、 自主探究:完成p 2的“思考”,通过探究发现,a s 、s V 、v +20100、v -2060与分数一样,都是 的形式,分数的分子A 与分母B 都是 ,并且B 中都含有 。 4、 归纳:分式的意义: 。上面所看到的a 1 、x y x 2-、a s 、s V 、v +20100、v -2060都是 。 我们小学里学过的分数有意义的条件是 。那么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 。 二、课堂展示: 例1、在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5x-7 ;(2)、3x 2-1 ;(3)123+-a b ;(4)、7 )(p n m +;(5)、—5 ;(6)、1 22 2-+-x y xy x 。 (7)、72;(8)、c b +54。 例2、p 3的“例1” 例3、x 为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1 -x x ; (2)、15622++-x x x (3)、242+-a a ; 例4、x 为何值时,下列分式的值为0? (1)、1 1+-x x ;(2)、392+-x x ;(3)、112+-a a (4)11--x x 三、随堂练习: p 4的“练习” 四、课堂检测: 1、下列各式中,(1)y x y x -+(2)1 32+x (3)x x 13-(4)π22y xy x ++(5)14.3--πb a (6)0.整式是 ,分式是 。(只填序号) 2、当x= 时,分式2 +x x 没有意义。3、当x= 时,分式112+-x x 的值为0 。 4、当x= 时,分式22x x +的值为正,当x= 时,分式1 132+-a a 的值非负。 5、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若相向而行,则a 小时相遇;若同而行则b 小时甲追上乙,那么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 )倍. A.b b a + B.b a b + C.a b a b -+ D.a b a b +- 6、“循环赛”是指参赛选手间都要互相比赛一次的比赛方式.如果一次乒乓球比赛有x 名选手报名参加,比赛方式采用“循环赛”,那么这次乒乓球比赛共有 场 7、使分式6 3||2---x x x 没有意义的x 的取值是( )A.―3、B.―2、C. 3或―2、D. ±3 五、小结与反思:

第16章二次根式第1课时导学案16.1二次根式的概念

二次根式的概念(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义; 2、会判断二次根式,能求简单的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学习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意义。 【学习难点】二次根式的判断与字母取值范围的确定。 【学习过程】 一、自学指导 【思考】用带根号的式子填空,看看写出的结 果有什么特点? (1)如图,要做一个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是 7cm 和4cm 的三角尺,斜边的长应为 cm ; (2)面积为S 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 (3)要修建一个面积为6.28m 2的圆形喷水池, 它的半径为 m(π取3.14); (4)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为t ,(单位:s )与开始下落的高度h (单位:米)满足关系h=5t 2。如果用含有h 的式子表示t, 则t= . 在上面的问题中,结果分别是 ,它们都是 分别表示65,S ,2,5 h 的 . 我们知道: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 ;0的平方根是 ;在实数范围内, 数没有平方根。因此,开平方时,被开方数只能是 。 【归纳】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 (a ≥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称为二次根号. 【注意】二次根式应满足两个条件:1、形式上必须是a 的形式;2、被开方数必须是 。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7cm 4cm

二、剖析展示 【例题自学】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自主展示】当a 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 1a - (2) 32+a (3) a - 【拓展提升】 (1)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3x 呢? (2)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23x ++1 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三、归纳点拨 1、二次根式的特点: 、 。 2、判断二次根式是否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方法是 四、检测达标 1、下列各式中,-222+a ,, a -(a<0),π,31+a 是二次根式的 是 . 2、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1)x 35- (2)123-- x (3)12+x (4)13 -x (5)2)2(-x (6)48-+x x

诫子书导学案答案

《诫子书》导学案答案 第一课时 三、合作探究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告诫儿子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4.举例说明本文句式方面的特点。 例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这样的句子文中有许多,它们多用对偶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所以文章用语简明,用意却很深刻。后一句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语气。 四、开阔视野 1、吴用,诸葛亮;《水浒传》,《三国演义》;赵云,智勇双全,浑身是胆。 2、火烧博望坡(40回--博望相持用火攻,指挥如意笑谈中。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火烧新野/舌战群汝/智激周瑜/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 第二课时 一、基础练习 3、(A) 4、a b e d c 6、(D) 7、(C) 二、默写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三、知识点梳理 (一)一词多义 1、以:(1)(来)(2)(因为) 2、行:(1)(操行,品德)(2)(走) 3、成:(1)(达成,成就)(2)(于是) (二)古今异义 1、慢:懈怠 2、修养 (三)词类活用 1、志:明确志向 2、广:增长 3、远:远大的目标(四)特殊句子 1、判断句 2、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四、课堂检测 1.答案:(1)陶冶(2)因为(3)生病(或生重病) (4)多次(或屡次) 2.答案:要立德、修身;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 3.答案:(1)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向;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实现远大目标。 (2)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翻译:周成王将鲁地封给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诫儿子说:“去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又身兼辅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轻贱的了。可是,我一次沐浴,要三次停下来,握着自己已散的头发,接待宾客。吃一顿饭,要三次停下来,接待宾客,还唯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听说,用恭敬的态度来保有宽以待人的品行,就会得到荣耀;用节俭来保有广大的土地,必定会有安定;用卑谦来保有显赫的官职,就是高贵;用警备之心来保有人口众多、兵强马壮,就意味着胜利;用愚笨来保有聪明睿智,就是明智;用浅陋来保有渊博,也是一种聪明。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你贵为君王,之所以拥有天下,是因为遵从了这些品德。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亡身,桀、纣就是这样的下场。(你)能不慎重吗?”

2019版部编语文二年级下册24《风娃娃》教学设计(详细)

风娃娃 周春芳 【教学目标】 1.认识“助、抽”等13个生字,会写“车、得”等8个字,会写“田野、风车”等12个词语。 2.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4. 拓展积累“寒风、凉风”等词语,说说生活中风还能做什么。 【教学重点】 1.读懂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提示讲述故事。 2.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第1课时 一、猜谜语,产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1.出示谜语,学生猜猜迷底是什么。 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 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谜底:风) 2.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谈话激趣:风娃娃长大了,他想出门为人们做好事了,他还想和聪明的孩子交朋友,大家想和他交朋友吗?快去读一读吧! 二、猜读生字,交流猜读成果 1.出示自读要求,学生按照要求自读课文。 (1)不认识的字先猜一猜,再请教同桌。 (2)把课文读正确,争取读流利。 (3)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引导学生交流是怎样猜读这些生字的。 预设1:借助形声字特点猜读。“哗”的口字旁为形旁,表示与声音有关,部件“华”表示读音;“秧”的禾木旁表示禾苗“央”表示读音。 预设2: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猜读。 ①大风车正在慢慢转动,(抽)上来的水断断续续地流着。 ②风娃娃又来到河边,看见许多船工正(拉)着一艘大船。 ③风筝在空中摇摇(摆摆),有的还(翻)起了跟头。 ④路边新(栽)的小树。

预设3:联系课文语境进行猜读。 ①他想像妈妈一样去帮(助)人。 ②人们都生气了,纷纷责(怪)他。 预设4:在课外阅读中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 3.巩固猜读成果,识记生字。 (1)学生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 (2)学生领读生字。将学生读不准确的字音再重复读一次。 (3)生字组词练习。 4.学生汇报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5.自主探疑,合作完成。 (1)过渡:刚刚你们读准了所有的生字,风娃娃都为你们的聪明鼓掌了呢! (2)提问:风娃娃还想请你们帮他回忆一下,在这篇文章中,他做了哪些好事?又做了哪些坏事呢?请你们找出风娃娃做的好事和坏事。 6.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好事:吹大风车、吹帆船。坏事:吹风筝、吹衣服、吹小树。) 三、学习课文第二至三自然段,感受风娃娃做的好事 1.过渡:刚刚我们总结了风娃娃做的好事和坏事,那我们先来看看他具体是怎么做好事的吧。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课件播放风娃娃吹动风车的动画,提问: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风娃娃吹动风车,风车转得飞快。) (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提问:之前风车是怎样转动的? (3)引导学生理解“断断续续”:风车一会儿转得快,一会儿转得慢。 (4)提问: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断断续续的? 预设1:他说话总是断断续续的。 预设2:停水了,水滴是断断续续的。 (5)理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提问:看到风车转得断断续续的,我们的风娃娃做了什么呢?用文中的话回答。 (6)全班同学做风娃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的动作,然后齐读这一自然段,感受风娃娃的劲头。 (7)提问:感谢风娃娃的帮助,快苗们都茁壮成长啦,点儿也不渴了。如果你是喝足了水的小秧苗,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 3.学习第三自然段。

第十六章分式全章导学案

第十六章分式 从分数到分式 主备人:初审人: 终审人: 【导学目标】 1.能用分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感悟分式的模型思想;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整式与分式的区别. 2.理解并掌握判断一个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及值为零的方法. 3.经历用字母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在此基础上掌握分式中字母取值的方法. 【导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分式的概念,体会其内涵. 【导学难点】 对分式中字母取值范围的认识. 【课前准备】 明确整式的概念. 【学法指导】 类比,延伸. 【导学流程】 一、呈现目标、明确任务 1.分式的概念. 2.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 二、检查预习、自主学习 1.课本第2页思考(1)、(2). 2.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才有意义? 分式无意义的条件是: .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是: . 三、教师引导 1.对思考(1),引导学生温故,采用先讨论再个别提问的方法,回顾分数、整式.并探索思考(2),找出异同点.(按小组思考、交流).通过观察类比形成分式的概念. 2.区分整式与分式,在考虑为什么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从而知道分式中的分母应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才有意义. 四、问题导学、展示交流 例1 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 (1)1 a (2) 6 x (3) 27 x x

(4) 24a b + (5)22x y x y -+ (6)221 3 x x -+- 例2 当x 取什么数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23x (2)1x x - (3)1 53b - (4)x y x y +- 五、点拨升华、当堂达标 1.课本P4练习1、2、3. 2.当x 为何值时,分式 232x x -+无意义? 3.当x 为何值时,分式232 x x -+无意义? 4.当x 为何值时,分式232x x x -+的值为0? 5.当x 为何值时,分式5 6x -的值为1? 6.当x 为何值时,分式2 3x +的值为负数? 六、布置预习 1.当x 取何值时,下列分式有意义? (1) 32 x + (2)532x x +- (3)2254x x -- 2.当x 为何值时,分式的值为0? (1)75x x + (2)7213x x - (3)221 x x x -- 【课后反思】 练习课 主备人: 初审人: 终审人: 【导学目标】 1.继续了解分式、有理式的概念. 2.继续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能熟练地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导学重点】 理解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16.1 二次根式导学案

16.1 二次根式导学案(1)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双非负性)。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0≥≥a a 的双非负性解题。 三、学习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式子a 表示什么意义? 2、什么叫做二次根式? 3、如何确定一个二次根式有无意义? (二)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第2页例前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 1、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3,16-,34,5-,)0(3≥a a , 12+x 2、当a 为正数时指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 数 ,只有非负数a 才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在二次根式 中,字母a 必须满足 , 才有意义。 (三)合作探究 1、学生自学课本第2页例题后,模仿例题的解答过程合作完成练习 : x 取何值时,下列各二次根式有意义? ① 43-x 223 x + ③ 2、(133a a --有意义,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 (2)若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为( )。 A.正数 B.负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 x --21x -

(四)拓展延伸 1、(1)在式子x x +-121中,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已知42-x +y x +2=0,则x-y = _____________. (3)已知y =x -3+23--x ,则x y = _____________。 (五)达标测试 A 组 (一)填空题: 1、 =________; 2、 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1)x 2-9= x 2 - ( )2= (x+ ____) (x-____) (2) x 2 - 3 = x 2 - ( ) 2 = (x+ _____) (x- _____) (二)选择题: 1、计算 ( ) A. 169 B.-13 C.±13 D.13 2、已知 A. x>-3 C.x=-3 D. x 的值不能确定 3、下列计算中,不正确的是 ( )。 A. 3= 2)3( B. 0.5=2)5.0( C. 2)3.0(=0.3 D. 2)75(=35 B 组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 如果等式2)(x -= x 成立,那么x 为( )。 A. x≤0; B.x=0 ; C.x<0; D.x≥0 (二)填空题: 1、 若20a -=,则 2a b -= 。 2、当x= 时,代数式有最小值,其最小值是 。 253???? ??的值为2)13(-0,x =则为( ) 4949+=+4994 ?=?2424-=-653625=

风娃娃教学设计

风娃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夫、表”两个字。引导学生运用联想、组词、字理、比较等方法识记“吸、极、汗、夫、示、伤”等字;运用联系上下文、字理析词的方法理解“断断续续、纤夫”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着急、高兴、伤心等不同语气,体会出风娃娃的好心和傻气; 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不行,还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是教学的重点;能读出着急、高兴、伤心等不同语气,体会风娃娃的心情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激趣:(板:娃娃)齐读。问:你们见过什么样的娃娃?(洋娃娃、木娃娃、泥娃娃……),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娃娃(课题板完整)齐读课题。 2、风娃娃到底是个怎样的娃娃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请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完课文,再读读预习时画的词语。 师:谁来读读你圈画的词语?其他同学认真听他画的词语和你一

样吗?指名读 2、课件出示词语 师:把这些词语搬到大屏幕上谁来读? 抽上来断断续续吸了一口气高兴极了纤夫 流着汗行驶表示风筝无影无踪伤心责怪 3、师: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重点强调“责、踪”是平舌音;“抽、示、筝、伤”是翘舌音。“筝”在“风筝”一词中读轻声。)师:带着刚才同学们的提示再读。①指名读②男女生对读 4、师:如果把你认识的字去掉,你还会读么? 5、师:那就请同学们把书端起来,同桌查读书中生字条里的生字,要记得互相帮助哦。 6、反馈 师:刚才在检查读生字的时候,哪个字是你教会同桌的? 生:“责”“踪”是平舌音,我同桌读成翘舌。我帮他改正过来了。 师:XX同桌俩知道互相帮助,真值得表扬! 7、大屏幕出示生字 师:把这些生字宝宝请到大屏幕上谁来读? ①指名读②齐读 师:我们来开小火车读好吗?真自信,能把小火车开的又快又好吗?XXX你当火车头,嘟嘟,小火车开起来啦。 师:真不错,开小火车读也难不倒你们。 8、不同方法记忆生字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 分式》导学案 湘教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六章分式》导学案湘 教版 湘教版 16、1 分式 16、1、1 从分数到分式学习目标: 1、了解分式产生的背景和分式的概念以及分式与整式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发展符号感。 3、以描述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为背景,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一类代数式。重点: 分式的概念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难点: 分式的特点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一、预习新知: 1、什么是整式? 2、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不是整式?两者有什么区别?;2x+y ;;;;3a ;5 、 3、阅读“引言”,“引言”中出现的式子是整式吗?

4、自主探究:完成p2的“思考”,通过探究发现,、、、与分数一样,都是的形式,分数的分子A与分母B 都是,并且B中都含有。 5、归纳:分式的意义: 。上面所看到的、、、、、都是。我们小学里学过的分数有意义的条件是。那么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 二、课堂展示:例 1、在下列各式中,哪些是整式?哪些是分式?(1)、5x-7 ;(2)、3x2-1 ;(3);(4)、;(5)、”号:(1)、(2)、(3)、(4)”号:(1)、(2)、(3)”号:(1)= 、(2)y2 、(2)x2+xy 、(3)9a2+6ab+b2 、(4)x2+x-6 。猜想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能对分式进行上面“2”的运算吗?自主探究:p6的“思考”。归纳:分式的约分: 最简分式: 二、课堂展示: 1、例 1、p6的“例3”通过上面的约分,你能说出分式进行约分的关键是什么? 2、例 2、约分:(1)、(2)、(3)。 三、随堂练习: 1、p8的“练习”中的1 。

导学案16二次根式10课时

课题:16.1二次根式1 课型:新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能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 2、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3、掌握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0(0≥≥a a 和)0()(2 ≥=a a a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的性质. 难点:综合运用性质)0(0≥≥a a 和)0()(2 ≥=a a a 。 三、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课前预习) (1)已知a x =2 ,那么a 是x 的______;x 是a 的______, 记为_____,a 一定是____数。 (2)4的算术平方根为2,用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正数a 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0的算术平方根为_______;式子)0(0≥≥a a 的意义是 。 (二)合作交流(小组互助) (1)16的平方根是 ; (2)一个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落到地面的时间是t (单位:秒)与开始下落时的高度h (单位:米)满足关系式2 5t h =。如果用含h 的式子表示t ,则t = ; (3)圆的面积为S ,则圆的半径是 ; (4)正方形的面积为3-b ,则边长为 。 思考:16, 5 h ,πs ,3-b 等式子的实际意义.说一说他们的共同特征. 定义: 一般地我们把形如 a (0≥a )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_____________。 1、试一试: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为什么? 3,16-,34)0(3 ≥a a ,12+x 2、当a 为正数时a 指a 的 ,而0的算术平方根是 ,负数 , 4

只有非负数a 才有算术平方根。所以,在二次根式a 中,字母a 必须满足 , a 才有意义。 3、根据算术平方根意义计算 : (1) 2)4( (2) (3)2 )5.0( (4 )2)3 1( 根据计算结果,你能得出结论: ,其中0≥a , 4、由公式)0()(2 ≥=a a a ,我们可以得到公式a =2 )(a ,利用此公式可以把任意一 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如(5)2 =5;也可以把一个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形式,如5=(5)2 . 练习:(1)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6 0.35 (2)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72-x 4a 2-11 (三)展示提升(质疑点拨) 例:当x 是怎样的实数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解:由02≥-x ,得 2≥x 当2≥x 时,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练习:1、x 取何值时,下列各二次根式有意义? ①43-x ③ 2、(1有意义,则a 的值为___________. (2)若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为( )。 A.正数 B.负数 C.非负数 D.非正数 3、(1)在式子 x x +-121中,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已知42 -x + y x +2=0,则=-y x _____________. ________)(2=a 2 )3(x --21

15 诫子书 导学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部编

导学案 15 诫子书 学习目标 1.多次朗读课文,培养文言语感,积累重点词语和文言知识。 2.结合作者生平,体会文章主旨,并思考其现实意义。 3.领会古人思想观念中修身与治学的联系,并将其用运于自己的生活学习实践中。 学习重难点 重点:感受并领悟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魅力。 难点:深刻体会修身治学之道,明白“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深刻内涵。 知识链接 《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从文中可以看作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敦敦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学法指导: 1.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划分文章节奏,强化朗读训练,读出文章所蕴含的情感。 2.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重点关注“静”“俭”“明志”“淡泊”“致远”等词的内涵意义及其之间的联系,以便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深刻意蕴。 一、课前预习基础梳理 【常识积累】1.填空,补充文学常识。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字,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早年避乱于荆州,隐居陇亩,时称“ ”。刘备三顾茅庐,他提出联合孙权抗击曹操统一全国的建议。此后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刘备称帝后,任为丞相。刘禅继位,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主持朝政。后期志在北伐,频年出征,与曹魏交战,最后因病卒于五丈原。有《诸葛亮集》。 【字词梳理】2.根据课文语境解释下列字词。

淡泊: 无以: 明志: 致远: 广才: 淫慢: 励精: 险躁: 枯落: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朗读练习】3.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二、独立思考课文初探 1.本文很明显是一篇议论性文章,作者哪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的?作者的主要观点为何? 2.请你谈谈对“夫学需静也,才需学也”这句话的看法。 三、集思广益合作探究 1.由文章可见,“静”可谓是把握与理解文章的关键因素,那么它一定不似表面上的意思那么简单。请与其他同学合作讨论,到底该如何理解文中的“静”? 2.在《论语》十二章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修身与治学,在本篇文章中,依然强调的是修身治学,这真是件怪事,为何修身与治学之间联系如此紧密。请同学们关于此话题展开讨论,探讨修身与治学之间的联系,并思考该思想的现代意义。

小学二年级语文:16风娃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16风娃娃(第二课时)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16 wind doll (second clas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16风娃娃(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课文,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他就是(待答)风娃娃,今天我们还要继续学习课文,更深入地了解风娃娃。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生字和词语,那么这些词一定难不倒大家,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整理课文:小朋友们读词语那么棒,读课文一定也很出色吧。课文有八个自然段,我就请每个小组读一个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风娃娃都做了哪些事?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吹风车、吹帆船、吹风筝、吹衣服和小树。 二、具体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朗读指导。 1、在风娃娃所做的这几件事中,你喜欢他做的哪几件事?分别在课文中的第几自然段? a我喜欢他做吹风车这件事,在课文第2自然段。那我们就一起读一读第2自然段,看看风娃娃是怎样做“吹风车”这件事的。 问:风娃娃是怎样吹风车的?

指导读句子: (1)小黑板出示: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让学生上台演示,大家一起感受——风娃娃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所以,在读这句话时要读出风娃娃使劲的感觉。 个别读(引导:你们听出了风娃娃用劲了吗?)全班读。 (2)过渡:风娃娃用了那么大的力气,风车当然就一下子转得(待答)飞快,抽上来的水奔跑着向田里流去,田里的秧苗这时怎么样了?我们一起来看这句话,读一读: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 指导:这句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高兴、欢快) 你还喜欢风娃娃做的哪些事情? b我喜欢他做吹帆船这件事。 老师引导:老师也觉得风娃娃在吹帆船这件事上,可是帮了纤夫们的大忙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指导理解句子(小黑板出示) 他们弯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却走得很慢。 从“他们弯着腰,流着汗”你可以看出什么?(纤夫们很辛苦,很累)那么他们那么辛苦那么累,船却走得(待答)很慢。一起读一读,读出辛苦、沉重的感觉。 过渡:看到这些,风娃娃急忙跑过去,对着船帆吹起来,船就在水面上飞快地行驶起来。这时候,纤夫们可高兴了,

八年级数学下册16_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16.3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会进行二次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 2、会应用整式的运算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运算 3、体验和掌握迁移、转化等数学思想与方法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二次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运算律的合理使用 难点:灵活运用因式分解、约分等技巧简化计算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 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2= ,313= ,311= ,48= ,27= 。 2.回顾: 整式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算 再算 最后 3.计算32+412-122=_______; 12+13-113=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 1.填空: (1)8+18-50=_______; (2)75+48- 27=________; 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23+32=55 B .23-3=1 C .23×32=66 D .23×32=65 3.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 ) A 2243 .(6)(6)=2-6=-4 C 35)2=32+5)2=3+5=8 D .(23)(23)=(2)2-3)2=2-3=-1

4.如果a ·4a -=(4)a a - ,则( ) A .a ≥4 B .a ≥0 C .0≤a ≤4 D .a 为一切实数 5.计算2327+634 ,结果为( ) A .53 B .7 2 3 C .46 D .93 三、课堂检测(1、2必做 3题为选做题) 1.计算: (1)6×23-24÷3; (2)(27-218)÷6; (3)(43-23)·(-6); (4)(22-33)(33-22). 2.计算:(1)(-1-5)(-5+1); (2)(1-5)(5+5); (3)(35-53)2; (4)(27-52)2-(52+27)2. 3.已知121 ,121 +=-=b a ,求102 2++b a 的值。

《诫子书 》导学案

《诫子书》导学案(szl)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积累诫、夫、修身、澹泊、励、遂等词语。 2.理解文章大意,并进行现代审视。 3.了解阅读文言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背诵课文,积累诫、夫、修身、澹泊、励、遂等词语。 2.理解文章大意,并进行现代审视。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情景激趣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诸葛亮在民间与官方的影响都甚大,后世流传着大量与他相关的歇后语、俗语、成语等,如诸葛亮草船借箭——有借无还,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七擒孟获、既生瑜,何生亮等。 本文写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元234年),当年诸葛亮出兵武功,其间写信给诸葛谨,称“诸葛瞻如今已经八岁,十分聪明可爱,只是怕他过早成熟,将来成不了大器”。又在临终前作《诫子书》与诸葛瞻。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不仅让他的子孙从中获益颇多,后来诸葛瞻战死绵竹,为国尽忠,就是明证,也给其他人提供了修身立志的借鉴,其中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本文,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受到怎样的启示? 二、探究生趣 第一步,泛读课文,理解文意。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序号标出情节结构。在阅读过程中积累下列词语: 诫:警告,劝人警惕。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指操守、品德、品行。 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养德:培养品德。 澹(dàn)泊:也写做“淡泊”,清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成:达成,成就。 慢:懈怠,懒惰。 励:振奋。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与:跟随。 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去: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接世,接触社会,承担事务,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淫慢:过度的享乐,懈怠。淫:过度。 (一)探究结构 学法指导:理解文章整体结构,要注意通过文章的结构特色、文中提示思路的词语或句子加以理解。课文的一般结构方式为提出对象,对对象进行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点明意义。 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1.总的要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修身方法: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3.求学方法:宁静求学,立志成学。 4.行为要求:切忌淫慢,防止险躁。 (二)探究中心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本文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2.本文的中心对你有何启示? 第二步,精读课文。 (一)翻译课文。 抽同学翻译,教师点评梳理: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的人,(到那时,)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