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映射原理

java中的映射原理
java中的映射原理

java中的映射原理:

对象关系映射(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 ,简称ORM )是一种为了解决面向对象与关系数据库存在的互不匹配的现象的技术。简单的说,ORM是通过使用描述对象和数据库之间映射的元数据,将java程序中的对象自动持久化到关系数据库中。本质上就是将数据从一种形式转换到另外一种形式。这也同时暗示者额外的执行开销;然而,如果ORM 作为一种中间件实现,则会有很多机会做优化,而这些在手写的持久层并不存在。更重要的是用于控制转换的元数据需要提供和管理;但是同样,这些花费要比维护手写的方案要少;而且就算是遵守ODMG规范的对象数据库依然需要类级别的元数据。

对象-关系映射(Object /Relation Mapping,简称ORM),是随着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发展而产生的。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是当今企业级应用开发环境中的主流开发方法,关系数据库是企业级应用环境中永久存放数据的主流数据存储系统。对象和关系数据是业务实体的两种表现形式,业务实体在内存中表现为对象,在数据库中表现为关系数据。内存中的对象之间存在关联和继承关系,而在数据库中,关系数据无法直接表达多对多关联和继承关系。因此,对象-关系映射(ORM)系统一般以中间件的形式存在,主要实现程序对象到关系数据库数据的映射。

面向对象是从软件工程基本原则(如耦合、聚合、封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关系数据库则是从数学理论发展而来的,两套理论存在显著的区别。为了解决这个不匹配的现象,对象关系映射技术应运而生。

让我们从O/R开始。字母O起源于"对象"(Object),而R则来自于"关系"(Relational)。几乎所有的程序里面,都存在对象和关系数据库。在业务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中,我们是面向对象的。当对象信息发生变化的时候,我们需要把对象的信息保存在关系数据库中。

当你开发一个应用程序的时候(不使用O/R Mapping),你可能会写不少数据访问层的代码,用来从数据库保存,删除,读取对象信息,等等。你在DAL中写了很多的方法来读取对象数据,改变状态对象等等任务。而这些代码写起来总是重复的。

如果打开你最近的程序,看看DAL代码,你肯定会看到很多近似的通用的模式。我们以保存对象的方法为例,你传入一个对象,为SqlCommand对象添加SqlParameter,把所有属性和对象对应,设置 SqlCommand的CommandText属性为存储过程,然后运行SqlCommand。对于每个对象都要重复的写这些代码。

除此之外,还有更好的办法吗?有,引入一个O/R Mapping。实质上,一个O/R Mapping 会为你生成DAL。与其自己写DAL代码,不如用O/R Mapping。你用O/R Mapping保存,删除,读取对象,O/R Mapping负责生成SQL ,你只需要关心对象就好。

对象关系映射成功运用在不同的面向对象持久层产品中,如:Torque,OJB,Hibernate,TopLink,Castor JDO , TJDO 等。

一般的ORM包括以下四部分:

一个对持久类对象进行CRUD操作的API ;

一个语言或API用来规定与类和类属性相关的查询;

一个规定mapping metadata的工具;

一种技术可以让ORM的实现同事务对象一起进行dirty checking, lazy association fetching以及其他的优化操作。

一、目前流行的 ORM 产品

目前众多厂商和开源社区都提供了持久层框架的实现,常见的有:

Apache OJB (http://db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873460.html,/ojb /)

Cayenne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873460.html,/cayenne/)

Jaxor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873460.html,)

Hibernate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873460.html,)

iBatis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873460.html,)

jRelationalFramework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873460.html,)

mirage (https://www.360docs.net/doc/b57873460.html,/en/oss/mirage/toon)

SMYLE (http://www.drjava.de/smyle)

TopLink (http://otn.oracle .com/products /ias/toplink/index.html)

其中 TopLink 是 Oracle 的商业产品,其他均为开源项目。

其中 Hibernate 的轻量级 ORM 模型逐步确立了在 Java ORM 架构中领导地位,甚至取代复杂而又繁琐的 EJB 模型而成为事实上的 Java ORM 工业标准。而且其中的许多设计均被 J2EE 标准组织吸纳而成为最新 EJB 3.0 规范的标准,这也是开源项目影响工业领域标准的有力见证。

二、对象-关系映射模式

从《公共仓库元模型:开发指南》一书第8章CWM元仓库中摘录出来的内容,实现了公共仓库元模型(CWM)的UML 图到Microsoft SQL Server 数据库的映射,是一种将对象层次结构映射成关系型结构的方法。个人认为可以作为将本体(Ontology )文件存储到关系型数据库中的一种可借鉴方法。

基本情况:公共仓库元模型(CWM)是对象管理组织(OMG)的一种和数据仓库相关的元模型标准,采用UML表示的对象层次结构,在保存到数据库中时由于面向对象的数据库技术的不完善(理论研究和商业应用都不是主流),所以该书的作者倾向于使用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来保存-这也是存储本体时所遇到的问题。

采用方法:将UML模型中的各种元素通过转换,保存为数据库模式。由于CWM是一种元模型,因此模型的实例也是一种模型,将这种实例以数据库数据的形式保存。使用数据库中比较成熟的存储过程技术提高开发和执行效率。

1、数据类型映射模式

1.1简单数据类型模式:建立UML和关系型数据库中简单数据类型的映射表以指导映

射。

1.2枚举数据类型模式:每种枚举类型对应一个表,只有一个列(_EnumLiteral)表示枚举值。

1.3基于类的数据类型模式:使用外键约束,将基础列与基于类的类型实例相关联。

2、类映射模型

每个类对应一个表。单值属性、多值属性、继承关系可以用下述方法映射,而引用属性将在关联映射模式中提到。

2.1单值属性模式:是cardinality的上界为1的属性,映射到类所对应的表的列上。若其下界也为1(必须有的属性),列属性为NOT NULL。

2.2多值属性模式:每个多值属性映射成一个独立的表,使用外键连接到类所对应的表上。

2.3继承模式:每加入一个类的实例时,根据其继承关系自顶向下生成每个类的对象,这些对象具有相同的ID(根对象对应记录的主键)。删除对象实例时,自底向上删除数据。遇到从中间删的情况怎么办?多重继承怎么处理?(金龙飞)

3、关联映射模式

3.1一对一关联模式:在关联两端各加一列。

3.2一对多关联模式:和3.1一样。如果多这端是有序的,还需加入一列表示序号。

3.3多对多关联模式:将关联单独作一个表。

3.4组合关联模式:注意级联式删除。

3.5反演关联模式:关联两端指向相关的类型,和普通关联一样。

3.6成对关联模式:关联记录两个类间的关系,用交集类表示关联,表示成一个单独的表,每个关联对应一个表,用外键表示它们间的关系。

3.7关联上的OCL需要分析成对应的存储过程代码。

3.8保证关联的cardinality也需要分析成对应的存储过程代码。

4、引用映射模式

在UML中不存在的MOF特征,指属性是声明为引用类型的实例。用存储过程实现。

java数据在内存中存储详解

博客分类: JAVA 1. 有这样一种说法,如今争锋于IT战场的两大势力,MS一族偏重于底层实现,Java 一族偏重于系统架构。说法根据无从考证,但从两大势力各自的社区力量和图书市场已有佳作不难看出,此说法不虚,但掌握Java的底层实现对Java程序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介绍了Java中的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 2内存中的堆(stack)与栈(heap) Java程序运行时有6个地方可以存储数据,它们分别是寄存器、栈、堆、静态存储、常量存储和非RAM存储,主要是堆与栈的存储。 【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栈与堆都是Java用来在RAM中存放数据的地方。与C++不同,Java自动管理栈和堆,程序员不能直接地设置栈或堆。栈的优势是,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直接位于CPU中的寄存器。另外,栈数据可以共享。但缺点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存期必须是确定的,缺乏灵活性。堆的优势是可以动态地分配内存大小,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诉编译器,Java的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收走这些不再使用的数据。但缺点是,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存取速度较慢。 【寄存器位于CPU中】 3Java中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 3.1基本数据类型的存储 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共有8种,即int,short,long,byte,float,double, boolean,char(注意,并没有string的基本类型)。这种类型的定义是通过诸如int a=3;long b=255L;的形式来定义的,称为自动变量。值得注意的是:自动变量存的是字面值,不是类的实例,即不是类的引用,这里并没有类的存在。如int a=3;这里的a是一个指向int类型的引用,指向3这个字面值。这些字面值的数据,由于大小可知,生存期可知(这些字面值固定定义在某个程序块里面,程序块退出后,字段值就消失了),出于追求速度的原因,就存在于栈中。

JAVA实现计算器课程设计

JAVA实现计算器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系 计应0701班 指导老师:刘其昌 设计人员:陈秀桃 设计日期:2009年11月10日——2009年12月20日 计算器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绪 论 ..................................................................... .. (2)

1.1 开发环 境 ..................................................................... . (2) 1.2 基本功能介 绍 ..................................................................... ......... 2 第二章系统设 计 ..................................................................... (3) 2.1 系统流程 图 ..................................................................... . (3) 2.2 系统功能框 图 ..................................................................... (3) 2.3 需求分 析 ..................................................................... ................ 4 第三章软件设 计 ..................................................................... (5) 3.1 界面设 计 ..................................................................... . (5) 3.2 代码设 计 .....................................................................

《java语言基础》考试题

《java语言基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Java是从()语言改进重新设计。 A.Ada B.C++ C.Pasacal D.BASIC 答案:B 2.下列语句哪一个正确() A.Java程序经编译后会产生machine code B.Java程序经编译后会产生byte code C.Java程序经编译后会产生DLL D.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class中的constructor不可省略 B.constructor必须与class同名,但方法不能与class同名C.constructor在一个对象被new时执行 D.一个class只能定义一个constructor 答案:C 4.提供Java存取数据库能力的包是() A.java.sql B.java.awt C.https://www.360docs.net/doc/b57873460.html,ng D.java.swing 答案:A 5.下列运算符合法的是() A.&& B.<> C.if D.:=

答案:A 6.执行如下程序代码 a=0;c=0; do{ --c; a=a-1; }while(a>0); 后,C的值是() A.0 B.1 C.-1 D.死循环 答案:C 7.下列哪一种叙述是正确的() A.abstract修饰符可修饰字段、方法和类 B.抽象方法的body部分必须用一对大括号{ }包住C.声明抽象方法,大括号可有可无 D.声明抽象方法不可写出大括号 答案:D 8.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A.形式参数可被视为local variable B.形式参数可被字段修饰符修饰 C.形式参数为方法被调用时,真正被传递的参数D.形式参数不可以是对象 答案:A

关系映射annotation

一对一(One-To-One) 使用@OneToOne注解建立实体Bean之间的一对一关联。一对一关联有三种情况:(1).关联的实体都共享同样的主键,(2).其中一个实体通过外键关联到另一个实体的主键(注意要模拟一对一关联必须在外键列上添加唯一约束),(3).通过关联表来保存两个实体之间的连接关系(要模拟一对一关联必须在每一个外键上 添加唯一约束)。 1.共享主键的一对一关联映射: @Entity @Table(name="Test_Body") public class Body { private Integer id; private Heart heart; @Id public Integer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eger id) { this.id = id; } @OneToOne @PrimaryKeyJoinColumn public Heart getHeart() { return heart; }

public void setHeart(Heart heart) { this.heart = heart; } } @Entity @Table(name="Test_Heart") public class Heart { private Integer id; @Id public Integer getId() { return id; } public void setId(Integer id) { this.id = id; } } 通过@PrimaryKeyJoinColumn批注定义了一对一关联 2.使用外键进行实体一对一关联: @Entity @Table(name="Test_Trousers") public class Trousers { @Id public Integer id;

java图形化界面实现简单计算器

学号 天津城建大学 Java 语言程序设计C 实验报告 实验5:计算器 学生姓名路江飞 班级11卓越7班 一、实验目的 1.掌握Java图形组件与布局管理器的使用; 2.掌握使用Java事件处理机制的使用; 3.掌握图形界面的各种控件的使用,如:标签、文本框、按钮、复选框、列表框、窗框等。 二、实验要求 1.采用布局管理器进行界面的布局; 2.学会对不同的事件用相应的事件处理器; 3.写出实验报告。要求记录编译与执行Java程序当中的系统错误信息提材示,并给出解决办法。 三、实验内容 1.在随堂练习的简单计算器基础上设计一个多功能计算器。包括复杂的功能:比如记忆功能,三角函数,成方,对数等等。 五、实验结果 文件1: package computer;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 public class Compuer extends JFrame { private JPanel contentPane; private JTextField textField; private JTextField textField_1;

private JTextField textField_2; private JTextField textField_3; /** * Launch the applicatio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ventQueue、invokeLater(new Runnable() { public void run() { //运行程序时,点击按钮输入公式,当点击等于号时显示出计算结果 try { Compuer frame = new Compuer(); frame、setVisible(true); Time time=new Time(); time、setTime(frame、textField_3); Thread thread=new Thread(time); thread、start();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Create the frame、 */ public Compuer() { setTitle("\u8BA1\u7B97\u5668"); setName(""); final StringBuffer s=new StringBuffer(); setDefaultCloseOperation(JFrame、EXIT_ON_CLOSE); setBounds(100, 100, 412, 448); contentPane = new JPanel(); contentPane、setBorder(new EmptyBorder(5, 5, 5, 5)); setContentPane(contentPane); contentPane、setLayout(null); textField = new JTextField(); textField、setEnabled(false); textField、setLocale(Locale、UK); textField、setForeground(Color、PINK); textField、setText(" \u6B22\u8FCE\u4F7F\u7528\u8BA1\u7B97\u5668"); textField、setBounds(10, 20, 368, 30); contentPane、add(textField);

Java内存区域划分、内存分配原理

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推荐下载,如有疑问,请与我司联系 Java 内存区域划分、内存分配原理 2014/11/16 2448 运行时数据区域 Java 虚拟机在执行Java 的过程中会把管理的内存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数据区域。这些区域有各自的用途,以及创建和销毁的时间,有的区域随着虚拟机进程 的启动而存在,而有的区域则依赖线程的启动和结束而创建和销毁。 Java 虚拟机包括下面几个运行时数据区域: 程序计数器 程序计数器是一块较小的区域,它的作用可以看做是当前线程所执行的字节码的行号指示器。在虚拟机的模型里,字节码指示器就是通过改变程序计数器的值 来指定下一条需要执行的指令。分支,循环等基础功能就是依赖程序计数器来完成的。 由于java 虚拟机的多线程是通过轮流切换并分配处理器执行时间来完成,一个处理器同一时间只会执行一条线程中的指令。为了线程恢复后能够恢复正确的 执行位置,每条线程都需要一个独立的程序计数器,以确保线程之间互不影响。因 此程序计数器是“线程私有”的内存。 如果虚拟机正在执行的是一个Java 方法,则计数器指定的是字节码指令对应的地址,如果正在执行的是一个本地方法,则计数器指定问空undefined。程序计数器区域是Java 虚拟机中唯一没有定义OutOfMemory 异常的区域。 Java 虚拟机栈 和程序计数器一样也是线程私有的,生命周期与线程相同。虚拟机栈描述的是Java 方法执行的内存模型:每个方法被执行的时候都会创建一个栈帧用于存储局部变量表,操作栈,动态链接,方法出口等信息。每一个方法被调用的过程就对应 一个栈帧在虚拟机栈中从入栈到出栈的过程。

UML类图-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映射

UML类图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映射策略 摘要:UML是目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一种标准的建模技术。在关系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可先利用UML建立商业模型,然后将其映射成表。本文主要讨论如何将UML 类图中的类映射成表的策略。 关键词:UML 类表关系建模映射 一.概论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用来创建数据库逻辑模型的标准方法是使用实体关系模型(ER 模型)。ER模型的中心思想是:可以仅通过实体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合理地体现一个组织的数据模型。但这样做似乎对描述一个组织的信息过于简单化,并且词汇量也远远不足。所以,迫切需要使用更加灵活、健壮的模型来代替ER模型。 标准建模语言UML是由世界著名的面向对象技术专家发起的,在综合了著名的Booch 方法、OMT方法和OOSE方法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建模技术,它通过用例图、类图、交互图、活动图等模型来描述复杂系统的全貌及其相关部件之间的联系。UML可以完成ER 模型的所有建模工作,而且可以描述ER模型所不能表示的关系。 在UML中,类图主要用于描述系统中各种类及其对象之间的静态结构。在关系数据库领域中,类与表相对应。本文主要讨论将UML类图中的类及其对象映射成关系型数据库中的表的策略。 二.UML类图中的类映射成表的策略 UML中的类图主要由类及其关系组成,而类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细分为: (1)泛化:在UML类图中,如果子类型的接口包括超类型的接口中的每个元素。则超类与子类之间构成泛化关系。泛化通常可以用继承或授权的方式实现。 (2)关联:在UML类图中,关联表示类的实例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它通常可以有1对1、1对多和多对多等情形。 (3)聚集:在UML类图中,聚集描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4)组成:在UML类图中,组成由聚集演变而成,它表示一个部分对象仅属于一个整体,并且部分对象通常与整体对象共存亡。 下面结合例子,分别讨论在将类映射成表的过程中这些关系的实现技术。 假设,有一个电脑公司专门从事软件开发,其项目主要由项目开发部门承担,它们之间构成多对多的关联(即一个项目可由多个部门承担,而一个部门又可以承担多个项目的开发工作);项目开发部门由经理及一般职员组成,项目开发部门和组成人员之间构成聚集关系,而人(抽象类)又可以进一步和一般职员及经理两个子类之间构成继承关系;每个项目具有一定的属性,它们之间构成组成关系。 综上所述,其主要关系的UML类图如图1所示。

4.实例变量和类变量内存分配

实例变量和类变量内存分配 Java向程序员许下一个承诺:无需关心内存回收,java提供了优秀的垃圾回收机制来回收已经分配的内存。大部分开发者肆无忌惮的挥霍着java程序的内存分配,从而造成java程序的运行效率低下! java内存管理分为两方面: 1,内存的分配:指创建java对象时,jvm为该对象在堆内存中所分配的内存空间。 2,内存的回收:指当该java对象失去引用,变成垃圾时,jvm的垃圾回收机制自动清理该对象,并回收该对象占用的内存。 jvm的垃圾回收机制由一条后台线程完成。不断分配内存使得系统中内存减少,从而降低程序运行性能。大量分配内存的回收使得垃圾回收负担加重,降低程序运行性能。 一,实例变量和类变量(静态变量) java程序的变量大体可分为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其中局部变量有3类:形参、方法内的局部变量、代码块内的局部变量。 局部变量被存储在方法的栈内存中,生存周期随方法或代码块的结束而消亡。 在类内定义的变量被称为成员变量。没使用static修饰的称为成员变量,用static修饰的称为静态变量或类变量。 1.1实例变量和类变量的属性 在同一个jvm中,每个类只对应一个Class对象,但每个类可以创建多个java对象。 【其实类也是一个对象,所有类都是Class实例,每个类初始化后,系统都会为该类创建一个对应的Class实例,程序可以通过反射来获取某个类所对应的Class实例(Person.class 或Class.forName(“Person”))】 因此同一个jvm中的一个类的类变量只需要一块内存空间;但对实例变量而言,该类每创建一次实例,就需要为该实例变量分配一块内存空间。 非静态函数需要通过对象调用,静态函数既可以通过类名调用,也可以通过对象调用,其实用对象调用静态函数,底层还是用类名调用来实现的! 1.2实例变量的初始化时机 对实例变量而言,它属于java对象本身,每次创建java对象时都需要为实例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并执行初始化。

java编写的简单的计算器程序

计算器 项目内容:编写一个Applet,模仿windows附件所带计算器的功能,可以帮助用户完成计算功能,具体如下图所示。 项目要求:使用图形的方式借助窗口、菜单、按钮等标准界面元素和鼠标操作,来帮助用户方便地向计算机系统发出命令,启动操作,并将系统运行的结果同样以图形的方式显示给用户,这样更加直观和生动; 1.Applet容器中组件的添加与设置,包括面板以及菜单的使用; 2.容器中组件的布局管理; 3.Java核心包中数组、数学计算类的使用; 4.异常的处理; 5.事件处理模型中的三类对象的使用: 1.Event-事件,用户对界面操作在java语言上的描述,以类的形式出现,例如键盘操作对应的事件类是KeyEvent。 2.Event Source-事件源,事件发生的场所,通常就是各个组件,例如按钮Button。 3.Event handler-事件处理者,接收事件对象并对其进行处理的对象。 6.程序中事件处理的流程:

1.计算流程的细化 参考代码: import .*;

import .*; import .*; import import import public class Calculator implements ActionListener { #############"); dd(panel); panel1 = new JPanel(); panel2 = new JPanel(); (new BorderLayout()); 键入计算的第一个数字。\n"); ("2. 单击“+”执行加、“-”执行减、“*”执行乘或“/”执行除。\n"); ("3. 键入计算的下一个数字。\n"); ("4. 输入所有剩余的运算符和数字。\n"); ("5. 单击“=”。\n"); aboutCal = new JMenuItem(" 关于计算器(A)"); (this);

java内存空间详解

硬盘 heap stack Data code 内存 程序 操作系统代码 程序代码 New ,在堆里面为属性分配空间,初始化(String 默认值为null ) 声明的时候非配空间,初始值为null (局部变量,方法参数) 全局变量 存放程序所需要的代码 类变量,全局字符串,常量存放在数据段

Java内存分配与管理是Java的核心技术之一,之前我们曾介绍过Java的内存管理与内存泄露以及Java垃圾回收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再次深入Java核心,详细介绍一下Java 在内存分配方面的知识。一般Java在内存分配时会涉及到以下区域: ◆寄存器:我们在程序中无法控制 ◆栈:存放基本类型的数据和对象的引用,但对象本身不存放在栈中,而是存放在堆中 ◆堆:存放用new产生的数据 ◆静态域:存放在对象中用static定义的静态成员 ◆常量池:存放常量

◆非RAM存储:硬盘等永久存储空间 Java内存分配中的栈 在函数中定义的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数据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在函数的栈内存中分配。 当在一段代码块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就在栈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该变量退出该作用域后,Java会自动释放掉为该变量所分配的内存空间,该内存空间可以立即被另作他用。 Java内存分配中的堆 堆内存用来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和数组。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Java虚拟机的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 在堆中产生了一个数组或对象后,还可以在栈中定义一个特殊的变量,让栈中这个变量的取值等于数组或对象在堆内存中的首地址,栈中的这个变量就成了数组或对象的引用变量。引用变量就相当于是为数组或对象起的一个名称,以后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栈中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堆中的数组或对象。引用变量就相当于是为数组或者对象起的一个名称。 引用变量是普通的变量,定义时在栈中分配,引用变量在程序运行到其作用域之外后被释放。而数组和对象本身在堆中分配,即使程序运行到使用new 产生数组或者对象的语句所在的代码块之外,数组和对象本身占据的内存不会被释放,数组和对象在没有引用变量指向它的时候,才变为垃圾,不能在被使用,但仍然占据内存空间不放,在随后的一个不确定的时间被垃圾回收器收走(释放掉)。这也是Java 比较占内存的原因。 实际上,栈中的变量指向堆内存中的变量,这就是Java中的指针! 常量池(constant pool) 常量池指的是在编译期被确定,并被保存在已编译的.class文件中的一些数据。除了包含代码中所定义的各种基本类型(如int、long等等)和对象型(如String及数组)的常量值(final)还包含一些以文本形式出现的符号引用,比如: ◆类和接口的全限定名; ◆字段的名称和描述符; ◆方法和名称和描述符。 虚拟机必须为每个被装载的类型维护一个常量池。常量池就是该类型所用到常量的一个有序集和,包括直接常量(string,integer和floating point常量)和对其他类型,字段和

java简单计算器源代码

简单计算器代码 package calcultorthree; import java.awt.BorderLayout;//导入边界布局管理器类 import java.awt.GridLayout;//导入网格布局管理器类 import java.awt.TextField;//导入文本区域类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Event;//导入事件类 import java.awt.event.ActionListener;//导入事件监听者类 import javax.swing.JButton;//导入按钮类 import javax.swing.JFrame;//导入窗体 import javax.swing.JPanel;//导入面板 /** *本例实现了简单计算器代码,具备加减乘除和正弦功能,旨在抱砖引玉。熟悉java的同学,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复杂的功能。 * @author Fjsh */ public class CalcultorThree { //新建对象,在构造函数中进行初始化 JFrame frame;//新建窗体对象 JButton buttonzero,buttondot,buttonequal;//新建按钮“0”“.”“=” JButton buttonplus,buttonminus,buttonmultiple,buttondevision, buttonsin,buttontozero;//新建按钮“+”“-”“*”“/”“sin”和归零按钮JButton buttonone,buttontwo,buttonthree,buttonfour,buttonfive,buttonsix, buttonseven,buttoneight,buttonnine;//新建数字按钮“0”“1”“2”“3”“4”“5”“6”“7”“8”“9” JPanel panelwest,panelcenter,paneleast;//新建三个面板 TextField tf;//新建文本区域对象 public CalcultorThree(){ //初始化对象 tf=new TextField(30);//构造空文本字段,字符宽度为30 frame =new JFrame("CalculatorThree");//构造窗体对象,名称为“CalculatorThree”

java程序的内存分配

JAVA 文件编译执行与虚拟机(JVM)介绍 Java 虚拟机(JVM)是可运行Java代码的假想计算机。只要根据JVM规格描述将解释器移植到特定的计算机上,就能保证经过编译的任何Java代码能够在该系统上运行。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从Java文件的编译到最终执行的过程,随后对JVM规格描述作一说明。 一.Java源文件的编译、下载、解释和执行 Java应用程序的开发周期包括编译、下载、解释和执行几个部分。Java编译程序将Java源程序翻译为JVM可执行代码?字节码。这一编译过程同C/C++的编译有些不同。当C编译器编译生成一个对象的代码时,该代码是为在某一特定硬件平台运行而产生的。因此,在编译过程中,编译程序通过查表将所有对符号的引用转换为特定的内存偏移量,以保证程序运行。Java编译器却不将对变量和方法的引用编译为数值引用,也不确定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内存布局,而是将这些符号引用信息保留在字节码中,由解释器在运行过程中创立内存布局,然后再通过查表来确定一个方法所在的地址。这样就有效的保证了Java的可移植性和安全性。 运行JVM字节码的工作是由解释器来完成的。解释执行过程分三部进行:代码的装入、代码的校验和代码的执行。装入代码的工作由"类装载器"(class loader)完成。类装载器负责装入运行一个程序需要的所有代码,这也包括程序代码中的类所继承的类和被其调用的类。当类装载器装入一个类时,该类被放在自己的名字空间中。除了通过符号引用自己名字空间以外的类,类之间没有其他办法可以影响其他类。在本台计算机上的所有类都在同一地址空间内,而所有从外部引进的类,都有一个自己独立的名字空间。这使得本地类通过共享相同的名字空间获得较高的运行效率,同时又保证它们与从外部引进的类不会相互影响。当装入了运行程序需要的所有类后,解释器便可确定整个可执行程序的内存布局。解释器为符号引用同特定的地址空间建立对应关系及查询表。通过在这一阶段确定代码的内存布局,Java很好地解决了由超类改变而使子类崩溃的问题,同时也防止了代码对地址的非法访问。 随后,被装入的代码由字节码校验器进行检查。校验器可发现操作数栈溢出,非法数据类型转化等多种错误。通过校验后,代码便开始执行了。 Java字节码的执行有两种方式: 1.即时编译方式:解释器先将字节码编译成机器码,然后再执行该机器码。 2.解释执行方式:解释器通过每次解释并执行一小段代码来完成Java字节码程序的所有操作。 通常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由于JVM规格描述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这使得将字节码翻译为机器代码的工作 具有较高的效率。对于那些对运行速度要求较高的应用程序,解释器可将Java字节码即时编译为机器码,从而很好地保证了Java代码的可移植性和高性能。 二.JVM规格描述 JVM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个基于抽象规格描述的计算机模型,为解释程序开发人员提很好的灵活性,同时也确保Java代码可在符合该规范的任何系统上运行。JVM对其实现的某些方面给出了具体的定义,特别是对Java可执行代码,即字节码(Bytecode)的格式给出了明确的规格。这一规格包括操作码和操作数的语法和数值、标识符的数值表示方式、以及Java类文件中的J ava对象、常量缓冲池在JVM的存储映象。这些定义为JVM解释器开发人员提供了所需的信息和开发环境。Java的设计者希望给开发人员以随心所欲使用Java的自由。

各种关系及对应的关联词

(一)并列关系 几个分句分别叙说有关联地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者说明同一事物地几个方面.分句间地关系是平列地,或者是相对待地.常用地关联词语是: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也,又,还,同时, 同样 既……也(又)也……也又……又一方面……(另)一方面 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一会儿……一会儿 不是……而是是……不是 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小刘一面擦汗,一面反驳. ③这武器不是机关枪,而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二)承接关系 几个分句按顺序叙述连续发生地动作或相关地事情.常用地关联词语是: 就、便、又、才、于是、然后、 接着、跟着、终于 首先……然后起先……后来 ①孔乙己知道自己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们说话. ②文章必须不断修改,然后拿去发表. ③我先是诧异,接着是很不安. (三)选择关系 几个分句说明可供选择地事项;或者说出选定地一种,舍弃另一种.常用地关联词语是: 或或是或者或者……或者是……还是 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 与其……不如(无宁) 宁可……也不 ①人地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②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 ③文章与其长而空,倒不如短而精. ④战士们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放弃阵地. (四)递进关系 后面地分句比前面地分句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轻到重,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常用地关联词语是: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 而且并且况且何况甚至 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不要说)……连(就是)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邮局离得很远,而且不通公共汽车. ③别说不让她去,连迟去一会儿都不乐意呢. (五)因果关系 几个分句,有说明原因地,有说明结果地.一般先说因,再说果;也有先说果,再说因地.常用地关联词语是: 因为……所以既然(既)……那么(就)由于……就(所以)

JAVA经典面试题:Java内存模型

JAVA经典面试题:Java内存模型 因为Java内存模型不仅是java重点要学习的技术知识,还是面试的时候经典面试题,希望引起同学们的重视,今天千锋小编就来分享一下java内存模型的相关技术知识。 不同的渠道,内存模型是不一样的,但是jvm的内存模型标准是一致的。其实java的多线程并发问题都会反映在java的内存模型上,所谓线程安全无非是要操控多个线程对某个资源的有序拜访或修改。总结java的内存模型,要解决两个首要的问题:可见性和有序性。 可见性:多个线程之间是不能相互传递数据通信的,它们之间的交流只能经过同享变量来进行。Java内存模型(JMM)规定了jvm有主内存,主内存是多个线程同享的。当new一个目标的时分,也是被分配在主内存中,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作业内存,作业内存存储了主存的某些目标的副本,当然线程的作业内存大小是有限制的。当线程操作某个目标时,履行次序如下: (1) 从主存仿制变量到当前作业内存(read and load) (2) 履行代码,改动同享变量值(use and assign) (3) 用作业内存数据改写主存相关内容(store and write)

当一个同享变量在多个线程的作业内存中都有副本时,如果一个线程修改了这个同享变量,那么其他线程应该可以看到这个被修改后的值,这就是多线程的可见性问题。 有序性:线程在引证变量时不能直接从主内存中引证,如果线程作业内存中没有该变量,则会从主内存中复制一个副本到作业内存中,完成后线程会引证该副本。当同一线程再度引证该字段时,有可能从头从主存中获取变量副本(read-load-use),也有可能直接引证本来的副本(use),也就是说read,load,use次序可以由JVM完成体系决议。 线程不能直接为主存中字段赋值,它会将值指定给作业内存中的变量副本(assign),完成后这个变量副本会同步到主存储区(store- write),至于何时同步往昔,依据JVM完成体系决议。有该字段,则会从主内存中将该字段赋值到作业内存中,这个进程为read-load,完成后线程会引证该变量副本。 知识就财富,这句话再IT行业显示的尤其现实残酷,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所以各位同学,你的努力与否与你财富直接挂钩。一起加油吧!更多java 技术经典面试题欢迎关注千锋小编。

JAVA编程语法

Java的字符集 Java采用一种称为unicode的字符集,该字符集合是一种新的编码标准,与常见的ASCII 码的区别在于: unicode使用16位二进制而不是8位来表示一个字符。 unicode字符集中增加了许多非拉丁语字符。 标识符 Java标识符必须以字母,数字,美元符号"$",下划线"_"组成,标识符第一个字符不可用数字。 Java语言对字母的大小写是敏感的,在语法中严格区分大小写。 关键字 关键字是为特定目的而保留的保留字,程序员不要将关键字作为自己的标识符。Java的关键字有: abstract boolean break byte case catch char class continue do double else extends false find finally float for implements import instanceof int interface long native new null package private public return short static super switch synchronized this throw true try void while 常量 常量可分为整型常量,浮点数常量,字符常量,字符串常量和布尔常量。 整型常量:可分为int型和long型两种,缺省为int型,long型数值后加L。整型常量可用10、8和16进制表示。 如:123(十进制)052(八进制)0x3c(十六进制) 浮点数常量:有单精度和双精度之分,缺省为双精度,单精度在数值后加f。另外,浮点数常量也可用普通计数法和科学计数法来表示。 如:1.23f1.1E-2 字符常量:用''括起来的一个字符。如'a','H'。 使用16位的unicode字符集。 Java语言可使用转义字符''来标记特殊字符。如'\n'表示换行符。 字符串常量用""包括,如"Hello World"。 布尔常量只有两个值,true和false。 分隔符 分隔符起分隔单词符号的作用。包括分号";"、花括号"{}"和空白符号。 Java的注释 Java的注释有三种形式:

简易计算器Java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书实训名称:Java程序设计实训 系(部):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张民 完成日期:2015.12.11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课程实训报告书

目录 1 实训目的 (3) 2 简易计算机的分析与设计 (3) 2.1 系统功能描述 (3) 2.2 系统模块设计 (3) 2.3 数据库结构设计 (4) 3 主要代码清单 (5) 4 程序运行与测试 (9) 5 实训总结 (11)

简易计算机的设计与实现 1 实训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较全面的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有关概念和开发方法,以便能较全面地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编程能力。利用Java Applet图形界面首先开始设计一个计算器的界面,定义计算器所需要的按钮并赋给其按钮名称,使得使用计算器时简单明了,清晰可见,操作轻松。 给各个按钮进行算法,利用鼠标点击事件,当鼠标点击某个按钮时就开始执行那个按钮所定义的算法,生成数据并显示。 除数字的输入为直接进行输入外,其他运算例如+、-、*、/、开平方等算法要求计算时通过内部较为复杂的运算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 至于其中的进制转换功能的实现则是直接调用Java中进制转换的函数,例如要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则可直接调用函数Integer.toBinaryString(int i)来实现,充分显示了Java语言的简洁性和Java语言功能的强大性。 当然了在输入数据时还要进行异常捕捉,防止越界的现象的发生,这也是Java语言健壮性的体现! 2 简易计算机的分析与设计 2.1 系统功能描述 1)可进行“+”、“-”、“*”、“/”以及混合运算。 2)支持()改变运算的优先级 3)可进行二、十六和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4)支持复制和粘贴操作 2.2 系统模块设计 (1)加法 两个数据进行加操作,可以为小数。 (2)减法 两个数据进行减操作,可以为负数相减。( 3)乘法

JAVA虚拟机内存分配机制

JA V A虚拟机内存分配原则 Java把内存划分成两种:一种是栈内存,一种是堆内存。 在函数中定义的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在函数的栈内存中分配。 当在一段代码块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就在栈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超过变量的作用域后,Java会自动释放掉为该变量所分配的内存空间,该内存空间可以立即被另作他用。 堆内存用来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和数组。 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Java虚拟机的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 在堆中产生了一个数组或对象后,还可以在栈中定义一个特殊的变量,让栈中这个变量的取值等于数组或对象在堆内存中的首地址,栈中的这个变量就成了数组或对象的引用变量。 引用变量就相当于是为数组或对象起的一个名称,以后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栈中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堆中的数组或对象。 具体的说: 栈与堆都是Java用来在Ram中存放数据的地方。与C++不同,Java自动管理栈和堆,程序员不能直接地设置栈或堆。 Java的堆是一个运行时数据区,类的(对象从中分配空间。这些对象通过new、newarray、anewarray和multianewarray等指令建立,它们不需要程序代码来显式的释放。堆是由垃圾回收来负责的,堆的优势是可以动态地分配内存大小,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诉编译器,因为它是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的,Java 的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收走这些不再使用的数据。但缺点是,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存取速度较慢。 栈的优势是,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寄存器,栈数据可以共享。但缺点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存期必须是确定的,缺乏灵活性。栈中主要存放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int, short, long, byte, float, double, boolean, char)和对象句柄。 栈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殊性,就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可以共享。假设我们同时定义: int a = 3; int b = 3;

简易计算器Java实训报告

实训名称: Java程序设计实训 系(部):信息工程系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张民 完成日期:

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

目录 1 实训目的 (2) 2 简易计算机的分析与设计 (2) 系统功能描述 (2) 系统模块设计 (2) 数据库结构设计 (3) 3 主要代码清单 (4)

4 程序运行与测试 (8) 5 实训总结 (10)

简易计算机的设计与实现 1 实训目的 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较全面的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有关概念和开发方法,以便能较全面地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编程能力。利用Java Applet图形界面首先开始设计一个计算器的界面,定义计算器所需要的按钮并赋给其按钮名称,使得使用计算器时简单明了,清晰可见,操作轻松。 给各个按钮进行算法,利用鼠标点击事件,当鼠标点击某个按钮时就开始执行那个按钮所定义的算法,生成数据并显示。 除数字的输入为直接进行输入外,其他运算例如+、-、*、/、开平方等算法要求计算时通过内部较为复杂的运算将结果显示在显示屏上。 至于其中的进制转换功能的实现则是直接调用Java中进制转换的函数,例如要将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则可直接调用函数(int i)来实现,充分显示了Java语言的简洁性和Java语言功能的强大性。 当然了在输入数据时还要进行异常捕捉,防止越界的现象的发生,这也是Java语言健壮性的体现! 2 简易计算机的分析与设计 系统功能描述 1)可进行“+”、“-”、“*”、“/”以及混合运算。 2)支持()改变运算的优先级 3)可进行二、十六和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4)支持复制和粘贴操作

jvm内存结构

结构概览 JVM内存区域也称为Java运行时数据区域。其中包括:程序计数器、栈、堆、方法区等。 内存结构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堆内存,方法区和栈。 堆内存是JVM中最大的一块由年轻代和老年代组成,而年轻代内存又被分成三部分,Eden空间、From Survivor空间、To Survivor空间。 方法区存储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等数据,是线程共享的区域,为与Java堆区分,方法区还有一个别名Non-Heap(非堆);栈又分为java虚拟机栈和本地方法栈主要用于方法的执行。 JVM和系统调用之间的关系:

Java堆(Heap) Java堆(Java Heap)是Java虚拟机所管理的内存中最大的一块。Java堆是被所有线程共享的一块内存区域,在虚拟机启动时创建。此内存区域的唯一目的就是存放对象实例,几乎所有的对象实例都在这里分配内存。 Java堆是垃圾收集器管理的主要区域,因此很多时候也被称做“GC堆”。如果从内存回收的角度看,由于现在收集器基本都是采用的分代收集算法,所以Java堆中还可以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再细致一点的有Eden空间、From Survivor空间、To Survivor空间等。 根据Java虚拟机规范的规定,Java堆可以处于物理上不连续的内存空间中,只要逻辑上是连续的即可,就像我们的磁盘空间一样。在实现时,既可以实现成固定大小的,也可以是可扩展的,不过当前主流的虚拟机都是按照可扩展来实现的(通过-Xmx和-Xms控制)。 简要归纳:新的对象分配是首先放在年轻代 (Young Generation) 的Eden区,Survivor区作为 Eden区和Old区的缓冲,在Survivor区的对象经历若干次收集仍然存活的,就会被转移到老年代Old中。 方法区(Method Area) 是各个线程共享的内存区域,它用于存储已被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存放的是Class)。它有一个别名,叫非堆。

hibernate关系映射注解配置

1. Hibernate Annotation关系映射有下面几种类型: 1)一对一外键关联映射(单向) 2)一对一外键关联映射(双向) 3)一对一主键关联映射(不重要,有需要看下文档即可) 在实际中很少用,使用注解@PrimaryKeyJoinColumn 意思是说,我的主键去参考另外一张表中的主键,作为我的主键,但是在我测试使用 注解一对一主键关联映射,在生成表的时候,数据库中并没有生成关联,使用XML 映射可以生成。Annotation注解一对一主键关联映,有些bug。不过没空去研究它。 因为在实际开发中一对一很少用。在实际开发中我机会没有用过,主键关联就更少了 4)多对一关联映射(单向) 5)一对多关联映射(单向) 6)一对多关联映射(双向) 7)多对多关联映射(单向) 8)多对多关联映射(双向) 2.介绍各种映射用法 1)一对一外键关联映射(单向)Husband ---> Wife public class Husband{ private Wife wife; @OneToOne(cascade=CascadeType.ALL) @JoinColumn(name="wife_id",unique=true) public Wife getWife(){…} … } public class Wife{ } 一对一外键关联,使用@OneToOne,并设置了级联操作 @JoinColum设置了外键的名称为wife_id(数据库字段名),如果不设置,则默认为另一类的属性名+ _id 外键的值是唯一的(unique),不可重复,与另一类的主键一致 2)一对一外键关联映射(双向)Husband <---> Wife public class Husband{ private Wife wife; @OneToOne(cascade=CascadeType.ALL) @JoinColumn(name="wife_id",unique=true) public Wife getWife(){…} ... } public class Wife{ private Husband husband; @OneToOne(mappedBy="wife",cascade=CascadeType.ALL) public Husband getHusband(){…} ... } 一对一双向关联关系,使用@OneToOne 注意:需要加上mappedBy="wife",如果不加上的话,Wife也会生成一个外键(husband_id)。mappedby="wife"需要指向与他关联对象的一个属性(即Husband类里面的wife属性),这里的会在Husband表里面生成个外键wife_id字段,而Wife表里则不会生成。这里Husband作为维护端即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