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研究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研究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研究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大量实践证明,内容语言融合教育对学生学习学科内容及外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这一教育理念的理论支撑仍需厘清。鉴于此,本文深入探讨了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背后的语言学理论基础、学习理论基础、二语习得理论基础、认知理论基础、建构主义理论基础及社会文化理论基础。希望本文有助于外语教师深入理解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并用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关键词:内容语言融合教育;外语教学;外语教师;教育理念;英文专业

1、引言

受北美内容依托式教学(CBI,Content-BasedInstruction)、欧洲内容语言融合式学习

(CLIL,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edLearning)等教育教学实践的启发,在总结我国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北京大学英文系、西南联大英国文学系等成功通过英(外)语开展教育实践的经验基础上,大连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团队从2006年起连续14年对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进行了内容与语言融合的系统探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常俊跃,2013;常俊跃,2014),但同时也发现CBI、CLIL 等在外语环境下实施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了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CLI,ContentandLanguageIntegration),阐述了CLI在教育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互动、师生角色等方面的典型特征(常俊跃等,2020:14-16;赵永青等,2020)。

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可以定义为“尽最大可能、以最合适的方式将目标语用于融合教授、学习内容和语言,以达到多种教育目标的教育理念”,其英文表述为

“CLIisaneduca-tionalphilosophyorapproachinwhichatargetla nguageisexpectedtobeusedasmuchaspossibleandasappropria telyaspossiblefortheteachingandlearningofbothcontentandlan guageinintegratedwaysformultipleeducationalpurposes”(常俊跃,2019;常俊跃赵永青,2020:51-52)。其中,“内容”指的是有

意义的知识内容,可以包括各个学科、各个领域的内容,如历史、地理、生物、物理、数学、音乐、艺术、体育等;“语言”指的是母语之外的、学习者需要掌握的目标语言(targetlanguage)。

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也有多种实现形式,其中包括以内容为依托的语言教学

(Content-basedLanguageTeaching)、跨课程语言教学(LanguageacrossCurriculum)、以英语为媒介的教学(EnglishasaMediumofInstruction)、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以及我国广泛实践的双语教学、积极探索的全英教学等。

在我国,不仅有京师同文馆、清华留美学校、北京大学英文系(1924-1925年)、西南联大英国文学系等成功的内容语言融合教育实践(李良佑,1988:135-282),而且许多学者也大力倡导外语教学中知识内容与语言教学相结合(胡文仲孙有中,2006:246;黄源深,2010:14)。在国外,内容与语言融合教育的研究在持续,推出了沉浸式教学、CBI、EMI、CLIL,甚至,欧盟理事会2005年提议将CLIL 在欧盟各个国家推广(EC,2005)。很多研究都直接或间接地论证了内容与语言融合教育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学科内容的学习(Jppinen,2005;Vollmeretal.,2006;Pérez-Ca1ado,2012)以及目的语词汇量、写作水平、口语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Dalton-Puffer,2007;Lasagabaster,2008;Lo&Murphy,2010;Liali khova,2018)。

国内外文献展示了内容与语言融合教育理念启示下的教学实践效果。但是,该理念的理论支撑也有必要理清。鉴于此,本文从语言学理论、学习理论、二语习得理论、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六个角度出发,探讨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背后的理论支撑。希望能有助于我国广大的外语教师深入理解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理念,自觉地用其指导内容语言融合教育实践。

2、“内容语言融合教育”的语言学理论支撑

语言的形式和意义同等重要(Mohan&vanNaerssen,1997:2)。外语教学既要强调学习者对语言形式的掌握,又要促进其对意义(内容)的理解。Swain(1988:68)认为,应注重在特定学科领域内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相关联(Form-FunctionLinkage)。也就是说,外语教学不仅要同时关注语言形式和意义(内容)的学习,更要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其相互促进。正因如此,CLI强调内容与语言的融合教学。Coyle等(2010:1)认为,这一理念是外语(语言)教育理念和学科(内容)教育理念的创新性融合。内容语言融合不是说仅仅通过另外一门语言代替母语让学生学习学科内容(Marshetal.,1999:17),而是注重内容与外语的融合式学习,使得两者相互促进,实现整体学习效果大于单独学习外语或者单独学习学科内容之和

(Vollmeretal.,2006;Lyster,2007)。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你开展小课题研究

1、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你开展小课题研究要探讨哪些具体问题? 反思过去,课题研究往往存在着“假、大、空”等不良现象,实效欠佳。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必须结合教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和实际,突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让教师的研究更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教师自我发展,倡导在中小学教师中开展“草根式”小课题研究。教师可以没有大课题,但应该有自己的小课题;可以没有系统的研究方案,但应该有自己结合实践工作的反思和记录,这是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必需。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开展小课题研究要探讨哪些具体问题呢? (一)小课题研究选题的原则 要选好课题,首先要明白为什么研究,也就是选题有没有价值.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即“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类似于“期末语文字词复习方法”的研究,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类似于“英语口语测试与学生英语成绩提升研究”,就符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如“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学生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之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等等。 (二)小课题研究的流程 选好课题以后,就要着手研究。小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

《幼儿园教育理论与实践》考试卷 文档

《幼儿园教育理论与实践》考试卷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说明:考生应将全部答案都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答案。每小题 分,共 分 健康是指人的( )的健全状态。 .心理与社会适应 .心理适应 .身体与心理的适应 .身体、心理与社会的适应 以下不属于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内容的是( )。 .生活习惯与能力 .保护自身安全 .身体活动的知识和技能 .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形式是( )。 .正规的健康教育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 .户外体育活动 .早操活动 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活动时,合理安排以及注意调节幼儿身体练习时身体和心理所承受的负荷的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原则是( )。

.适量的运动负荷原则 .全面发展的原则 .经常化原则 .多样化原则 小班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一般应该控制在( )分钟之内。 . . . . 在幼儿交谈中,常听到一幼儿说了“鸡肉是肉”,另一幼儿马上说“牛肉也是肉”,这是经常发生在幼儿初期的( )。 .即时的、完全的模仿 .延迟模仿 .创造性模仿 .即时的、不完全模仿 幼儿语言实践的最佳途径是( )。 .语言教学活动 . 早期阅读 . 游戏活动 .欣赏文学作品 学会安静地听同伴说话,不随便插嘴是对( )年龄段的要求。 .小小班 .小班 .中班 .大班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对语言发展比较的孩子来说,选用指导方法合理的是( )。 .直接指导的运用要多于间接指导

.运用直接指导 .运用间接指导 .间接指导的运用要多于直接指导 问一个两三岁的儿童,“你们家有几个人?”“家里有爸爸、妈妈,还有我”,却说不出“一共有几个人”。说明这时的幼儿学习数学具有( )心理特征。 .从个别到一般 .从不自觉到自觉 .从具体到抽象 .从同化到顺应 ( )幼儿能学习按物体的一个特征进行分类。 .小小班 .小班 .中班 .大班 科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有三个( )。 .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精神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习惯 .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 “树上有一个很大的鸟窝 爸爸说 上面肯定有蛋 岁半的顺顺很认真接到 是不是鸟鸡蛋。” 这是该年龄段幼儿认识活动具有( )的特征。 .缺乏有意性 .情绪性 .直觉行动性 .表面性

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随班就读

在融合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随班就读 王德艳 随班就读在我国开展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那么在我国随班就读应该如何开展?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何谓随班就读。 早年关于随班就读的含义:“随班就读”(Learning in regular classroom,LRC),原本是指让部分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等残障孩子进入普通班就读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其目的就是要让这些特殊孩子能够与普通学生一起活动、相互交往的同时,获得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和服务,以及必要的康复和补偿训练,以便使这些孩子能够更好的融入社会,开发潜能,为他们今后自主、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随着教育不断的发展,近些年专家指出要在融合教育理念指导下开展随班就读,要建设和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要以资源中心和资源教室建设为抓手推进随班就读工作。那么融合教育中的随班就读有包括哪些内容呢? 第一,全员宣传,树立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理念。教育应当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要,社会,学校,家长要形成合力,共同努力为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发展创造条件,应该认识到在人性的本能上所有学生都是一样的,从随班学生的自身特殊性来看,孩子也是与众不同,调整思维的局限,认识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全面性和特殊性。 第二,细心观察,发现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随班就读学生的需要不是显而易见,需要长时间的细心观察才能发现,所以老师对随班就读学生需要很大的包容心和耐心,接受学生的特殊性,同时多发现学生的优点,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 第三,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情况,做好各方面的调查,不急于给学生定性,慢慢发现学生的特殊性,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目前,我们在开展随班就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棘手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

小课题研究参考题目 小学: 1、低年级学生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研究。 2、低年级学生合作习惯形成的研究。 3、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做题习惯的研究。 4、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听课习惯的研究。 5、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合作交流能力的研究。 6、培养中高年级学生收集调查资料的能力的研究。 7、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品质的研究。 8、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研究。 9、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方法、途径的实践性研究。 10、批改作业与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相关性研究。 11、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方法研究。 12、提高学生课堂倾听水平策略研究。 13、小学科学探究学习的差异及其对策的研究。 14、科学课堂如何构建有效的小组研究方式。 15、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的学法指导的研究。 16、低年级学生提高口算能力的研究。 17、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促进个性化学习研究。 18、为学生的阅读教学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策略研究。 19、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20、语文课堂中的即时评价研究

21、课堂练笔的有效性研究 22、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23有效的情境创设研究 24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25、改进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的研究 26、读写结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 27、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提出有价值问题的研究 28、挖掘课文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研究 29、帮助三年级学生理解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和书写格式的研究提高 四年级学生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计算能力的研究 30、提高五年级期待成功学生数学成绩的研究 31、小学生解答分数应用题能力的研究 32、提高小学五年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研究 33、低年级语文有效识字教学的研究 34、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写字习惯,将字写得更美观的研究加强诵读 教学,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研究 35、培养四年级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研究 36、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研究 37、小学中年级单词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38、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研究寄宿制 学生心理障碍的研究 39、在阅读教学中培养中年级学生发言能力的研究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汇报材料

思想重视稳步推进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 实践教育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市统战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汇报材料 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以来,按照中央、省、市活动部署,淮滨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迅速行动,把教育实践活动摆上突出位置,按照“广泛动员、重点推动、深入指导、典型引路”的工作思路,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工作落实,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实践教育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各行业商会都积极行动,进行动员部署,迅速在全县掀起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 二、精心组织实施,创新活动载体,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一抓方案细化。在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之前,我们对全县非公有制经济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主要是进一步掌握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状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在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出教育实践活动细化实施方案,明确开展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方法步骤和具体实施措施。 二抓包挂制度。在县委政府建立县处级干部联系企业制度的同时,建立统战部、工商联人员包挂企业和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统战部、工商联每位同志分组联系包挂片区,每个片区设立指导员,并注重吸纳知名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担任活动指导员,具体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在联系活动中,我们着力把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当作工作重点,加深了政企相互间的了解、信任和共识,增强了企业应对危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三抓活动载体。在活动开展中,努力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出特色。在广泛动员的基础上,确定川大纺织、龙达麻纺、富贵粮油、金豫南面粉、外国语学校等单位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示范点,以点带面,促进活动的全面开展;采取会议、培训、座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灵活方便的学习活动;创办活动《简报》,在县电视台报导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要闻;组织开展“民营企业家与中国梦”主题讨论和征文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结合创业经历,忆成长、话梦想、讲贡献,增强创业热情,提高思想觉悟。下岗失业又 “人下岗梦想不能下岗,要让梦想在民营企业开出美丽之花”。创业的龙达麻纺公司经理许晓说: 一句话道出了众多民营企业家的精神风貌和美好愿望。 四抓督促检查。为确保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我们在包挂联系工作中,成立了四个教育实践活动指导组,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要求每个指导组认真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大力改进作风,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拉近距离,密切指导,保证了活动实实在在的效果。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讲人李泽慧完整版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主 讲人李泽慧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 主讲人:李泽慧 融合教育的三个核心 1.多样性 2.对多样性的接纳和包容 3.每个人的责任,不应区分是特教还是普教。 31秒短片:我们都一样,我们不一样。 你觉得一样的在哪不一样的在哪你有什么启示 我国残疾儿童的教育现状: 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1.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 2.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 3.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为63.19%,即155万,还有91万残疾儿童尚未入学。 4.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为3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 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853所。 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37万人。 讨论的问题: 一、什么是融合教育? 关于融合教育的重要国际文件: 1.萨拉曼卡宣言(1994) 2.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1994) 3.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006) 名称的问题 对INCLUSIVEEDUCATETION的理解 陈云英博士后在1993年哈尔滨会议上翻译成“全拿教育”,与integration (融合、整合)相区别,伺候在大陆地区采用 台湾翻译成“融合教育” 萨拉曼卡宣言: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政策与实践 出发点:

“认识到在普通教育体系里为残疾儿童、青少年与成人提供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重申对全民教育的支持。” 因为: “许多儿童都会在他们求学生涯的某个时期经历到学习困难并由此产生特殊教育需要。” 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力,必须给与他事先和保持可接受水平的学习之机会。 每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与需要的广泛差异。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 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这些学校应该将他吸收再能满足其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中。 试试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和事先认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进而言之,他们为绝大多数的儿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效益,并从根本上改善了教育的成本——效益比。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政策与行动指导。 引言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新思考 国家及行动准则 政策与组织 学校因素 教育工作人员的招收与培训 外部支持 有限领域 社区展望 资源需求 重要观点: 1.“特殊教育需要”一词是针对那些因残疾或学习困难而产生特殊需要的儿童少年所言的, 2.许多儿童都会在他们求学生涯的某个时期经理要学习困难并由此产生特殊需要。 2.学校必须寻求各种方法以便成功地教育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有严重困难和障碍的儿童。

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参考

教育科研课题选题参考 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文信息能力的研究 关于学困生阅读能力低下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改革作文评价方式,提升学生写作素养 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语文课堂学习中培育学生创新性学习品质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策略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体验教育的探索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的研究 小语教学与网络资源整合的研究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语文对话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角度的研究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评价的方式的研究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对别人的发言进行辨别、评价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中的教学评价的研究 语文学科中小组合作学习与“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融合研究 语文学科预习案的设计和使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转变师生关系的研究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实践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与利用研究 小学数学中若干数学背景知识的梳理研究 数学学科中小组探究学习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研究新课程理念下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实验与研究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研究 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 数学学科预习案的设计和使用研究 小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的研究小学生推理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研究 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小学英语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及考查方式的分析研究 小学英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化提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英语学科预习案的设计和使用研究 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与运用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整合

摘要:论述了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中存在的问题;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程二元分裂的危害;并以任务驱动整合模式、“教学做合一”整合模式为例,阐述了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整合方法。关键词: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学科式课程模式;任务驱动整合模式一,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编辑。理论课与实践课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两种课型。理论课一般包括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主要包括实验、实习、实训课。理论课学习的目的是奠基人文素养、掌握专业理论和技术知识;实践课主要是培养职业能力、习得应用技能。两类课程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共同为培养高技能专业人才服务。但就当前高职教育的教学实践看,这两类课程由于整合不够科学,搭配尚不默契,运作不善创新,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合力作用,相反,还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1.沿袭“三段式”的学科式课程模式。“三段式”课程是当前高职课程结构和分类的一种通用模式。即把课程分为普通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实践课三大块进行教学。这种课程体系和布局本质上还是属于学科导向的“知识本位”模式。 (1)从课程内容看,以理论知识为主体。前两“段”都是属于理论知识板块,占70%—80%的比例,同时理论知识教学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而实践教学要求和规范比较模糊,不够完善。(2)从课程结构看,以理论课程学习为起点,学生头脑中建构起来的知识还是以理论知识为核心,而不是以实践需要为核心。(3)从课程内容和组织模式看,“三段式”课程都是有独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并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4)从课程实施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的,而实践过程作为一种学习形式,只是依附于理论学习,而且即便如此也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践行。(5)从课程评价看,“三段式”课程还是以书面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并未采用学生制作的样本来评价。因而“三段式”课程模式虽有理论课、实践课之名,但只是机械拼合、平行叠加,并未进行科学整合,在课程实施上也是与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要求、规律和特点是相违背的。 2.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失衡。从时间的总体分配看,现行高职一般第一学年学习普通文化课,第二学年为专业课,第三学年上实习实践课。而第三学年学生面临就业压力,真正有效的学习时间就是一个学期。形成了4:1,甚至5:1的理论课与实践课学习时间比。再从具体的课时执行看,教育部2000年《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 40%”,但据调查,由于受到资金、设备、师资等因素的制约,多数高职院校实践课开出率都低于这个比例,好一点的也只有 30%[l]。 3.理论课与实践课缺乏科学整合。考察理论课与实践课整合不科学的问题主要有三:(1)时间整合不科学。依据前述,高职前两年学习理论课,第三年才进入实践环节。理论课与实践课间隔时间太长,很不科学。一方面,学生前面学理论时对实践根本不了解,没有实践背景和经验,学习理论的目的性、针对性、动机性不强,而且知行脱节,前学后忘;另一方面,实践教学偏后,相隔两年学生对学过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大打折扣。(2)展开顺序不科学。“三段式”课程的展开顺序是先理论后实践。以理论学习作为职业教育的切人点,难免有错位之嫌。(3)方法整合不科学。现行高职理论课与实践课采用的是叠加式的整合模式,理论课与实践课只是被机械地叠加拼合在一起,二者之间形成的是基础和承载的依附关系,而且实践课还在实际操作中被“矮化”和“窄化”。二、高职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二元分裂的危害高职教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整合上存在的问题,造成了两类课型长期貌合神离、二元分裂的现状。其所形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 1.课程观念失去准绳。高职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教育,其课程设置应该为培养具有应用技能、职业素养、实践智慧的高技能人才服务,遵循“能力本位”课程观,突出实践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而当下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奉行的却是理论先行、理论为主的教学策略,理论知识依然是教育内容的主宰。这就必然造成课程建构与课程目标的冲突、培养手段与培养目标的背反,其结果只能离人才培养的目标越来越远。问题在于随着知识增长和频变的加快,终身学习和知识经济的要求,人

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探索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615395094.html, 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探索 作者:龙娟娟王琦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05期 劳动教育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课题组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遵循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设计实践活动指导手册,探索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融合路径与实施策略。 一、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追求一致。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改造和优化,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以适应现在综合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综合性的特点。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劳动观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可见,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追求一致; 2.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实现方式一致。按照“实践、劳动都是活动的类型”的观点,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均是活动的类型,可以通过设计系统活动来达成教育目标; 3.学校课程体系为两者融合提供了条件。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和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均需纳入学校课程体系,面对有限的课时和资源,学校需要对课程进行融合与整合。 二、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设计 (一)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设计的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重要原理,该理论的精髓是使教育和生产劳动这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在科学教育的基础上联系和结合起来,以便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培养现代生产和现代科学发展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生产工作者和社会生活成员;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容。他主张教育与生活不能分离,劳动与教育不能分离,重视儿童行动的教育。 (二)劳动教育与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融合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发展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获得学科知识的学习经验,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学生对某类知识从未知→已知→新的未知的发展过程。二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三是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情感,建立劳动光荣的思想。

浅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浅谈对融合教育的认识与理解 本次研修班传递出一个很重要的讯息就是让特殊儿童回归主流,与普通孩一起实行融合教育。参加研修的有三分之二的学员来自普通学校和普通职业技术学校,研修班通过对特殊教育理念和发展的陈述以及对当前形式的解读,让每一个学员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了解到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的必要性。 广州市少年宫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活动机构,秉承“为了一切孩子”的教育宗旨,一直关注特殊儿童的公益教育事业,2006年成立特殊教育中心开始便倡导融合教育,并于2012年开展融合教育课程,在少年宫内大的融合教育环境内招收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同班,2013年在北京、广州多地举办融合教育展览和研讨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13年9月本人也开始尝试融合班的教学和教研工作。设置普通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合的班级,并设计相应融合课程。对融合教育也在初步的探索阶段。通过本次的学习个人了解到融合教育更多的内容。以下将结合学习和实践谈谈我对融合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近十几年来,回归主流成为特殊教育的主要趋势,提倡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有共同相处、学习、互动的机会,并强调每个学生应有相等的学习权利和公平的教育机会。随班就读工作作为一种全纳教育的安置模式也在国内得到大力的推广和发展。近年来更进而提出了「融合」(inclusion)或「完全融合」(full inclusion)的理念,不再将特殊学生分离教育,强调让特殊学生与普通学生融合在一起学习。融合教育不只是单纯地指某种特教安置形式和策略,而是一种促进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共同发展的教育思想。 融合教育指的是将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放在同一间教室一起学习的方式,它强调给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而非隔离的环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及普通教育合并为一个系统。融合教育于1990年在美国最先提出,在1994萨罗曼卡宣言强调融合教育精神如下: (一)融合与参与是人类尊严与乐趣的要素;(二)人类的差异是正常的;(三)应该根据个人需求去调整学习上的差异;(四)普通学校应该体认及因应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DOC)

浅谈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多元化。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主要有如下一些认识:一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本然脱离的;二是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教育实践依赖教育理论;三是教育实践独立于教育理论之外,本身具有自主性。除此之外,学者们对此各抒己见: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本然统一的,有学者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相互滋养的关系,有认为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紧张性关系,也有将二者的关系等同于自然科学领域中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等。本文分析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内涵,历史发展,逻辑基础,阐述了关于二者关系的一些观点,提出当今主要问题并找出改进策略。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是一个宏大问题,其中关涉了教育领域许多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人们对此进行孜孜不倦的探寻。 关键词: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 一、概念分析 (一)教育理论内涵 1.定义 教育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影响的活动,从对象上来说,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理论之学”并不相同,因为人事是处于变化之中的,而“理论之学”是以永恒为对象的;与亚里士多德的“制作之学”及近代的自然科学理论也不相同,人事不存在“制作之学”及自然科学理论那种客观的对象。因此,教育理论应该是属于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实践之学”。 对于教育理论,与一些其它教育学的相关名词一样,并没有一个所谓的定论。我国教育学者叶澜在《思维在断裂中前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关系的在寻找》一文中指出:教育理论,作为一个名词,它泛指人们有关教育的理论性认识。所谓理论性认识是指一种认识的结果,它是理性思考的产物,以概括、抽象判断(程度可以不一)为其共同特征,而概括、抽象的层次与类型的差异则构成其内部的层级与类型。英国教育哲学家赫斯特(P.H.Hirst)从理论的实践性特点出发认为:教育理论是有关阐述和论证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的行为准则的理论。 教育理论,我认为一定是一种有体系的认识,甚至是可操作的认识。教育理论是教育思想的系统表述,教育理论是教育思想的高级形态。中国古代许多教育家的成果最终只能成为“思想”而不是“理论”,主要是因为“思想”没有成为体系,没有分条逐析。而一些西方教育家则使自己的成果形成体系,甚至可以作为方法直接应用于

【让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如何使理论和实践更好的融合

【让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融合】如何使理论和实践更好的 融合 现行教学理论提出很多好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又存在很大偏差,本文带着对初级中学学生学情的思索,从现今大力提倡的兴趣教学和探究方法入手,浅探了教育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易出现的偏差及其解决的方法,使学生更好地获得语文素养的熏陶。 一、语文课堂探索 尽管我们教育者总在不断地学习,但在各种理论实践以后却经常感到茫然。很多老师发出了这样的喟叹:我在课堂上运用了很多先进的方法,可是为什么最后受伤的还是我?所以语文课堂要真正成为学生编制梦想的天堂,语文课堂教学应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创新与完善。 二、现有两种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偏差 1.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运用中的偏差 兴趣教学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式,乐了学生,喜了老师。在一节语文课上,教师正在讲《爱莲说》,学生对这种枯燥的文言文

深痛恶绝。那么大家就来活动一下,提一下兴趣,老师由歌曲《荷塘月色》创设情景,设计的活动花样繁多:从独唱到大合唱,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起来,从咏荷的歌到咏荷的诗,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专门安排两个学生做记分员,将学生分为男女两组进行PK,凡举手发言者皆可得分,课堂热闹非凡。最后好不容易把学生从想象中拉回到书本上来,让学生讨论荷花的特点用途及品德,学生们很乐于为老师报出他们知道的荷的用途,也急于在老师一再渲染的这场对决中获胜,这其中老师最核心的讲解学生根本没听清。一堂课下来,学生们撒欢儿倒很开心,但能掌握课文翻译、理解文章主旨的人寥寥无几。 2.大力提倡自主学习,让学生亲身实践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运行中的偏差,现在人们都大力提倡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学习,这种探究遍及各个学科,各个层次的学生。 我是一个老师,我觉得让学生自主学习、亲身实践决不能放任。我听过一节语文公开课《荷花淀》,课文分三段,第一段老师示范,引导学生朗读,从生字到重点词、段落大意都在黑板上列出: 第一部分:水生参军,夫妻话别(开端) 第一层(1——4自然段):月夜编席

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

---------------------------------------------------------------范文最新推荐------------------------------------------------------ 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情况汇报 自5月份全区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镇严格按照上级部署,精心设计载体,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建设“安居、乐业、生态、幸福”为标志的“活力**、魅力**、实力**”贡献智慧和力量。 制定实施方案广泛动员发动 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根据**镇非公经济发展特点,充分发挥镇商会、板簧商会的作用,分行业进行调研,广泛听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非公有制企业党员职工以及社会各界对开展该项活动的意见建议,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制定并印发《关于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配档表》,建立非公企业台账。 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该镇结合实际,成立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并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实施。按照区大班子领导联系镇非公经济人士安排,8个联系点各增派1名镇党政领导,以联系点为基础,创建活动示范点,并新增4个镇党政领导联系点。建立指导督查机制,成立活动领 1 / 26

导小组指导组,按照相近相连、便于活动的原则,划分“活动区”,对片区内活动进行指导。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宣传组,明确相关职责,确保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及时宣传,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召开动员会议,抓点带面推进。6月9日,召开全镇开展非公人士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动员会,传达学习市区动员会议精神,对活动下一步开展作了具体部署;宏泰、资豪两家非公经济组织负责人进行了表态发言。明确了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要按照“一套学习资料、一本学习笔记、一个活动展室、一块宣传专栏、一个特色课堂、一个关爱机制和一个主题活动”的要求,全面推进活动向纵深开展。 抓好联系点建设突出示范点引领 为切实抓好联系点活动开展,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联系点结合实际,突出特色,将企业文化融入实践活动,各联系点均制定了活动方案,按照“八个一”要求,完善软硬件配备,丰富活动内涵,定期开展座谈交流。经活动领导小组研究,确定了宏泰、海华等基础工作较好的企业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示范点,树立典型,重点推进,带动面上工作开展。“七一”期间,各联系点以开展庆祝建党92周年活动为契机,丰富实践活动内容。海华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并组织党员开展了“忆党史、话发展,畅想中国梦、个人梦”主题党课;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讲人:李泽慧)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 主讲人:李泽慧 融合教育的三个核心 1.多样性 2.对多样性的接纳和包容 3.每个人的责任,不应区分是特教还是普教。 31秒短片:我们都一样,我们不一样。 你觉得一样的在哪?不一样的在哪?你有什么启示 我国残疾儿童的教育现状: 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1.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 2.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 3.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为63.19%,即155万,还有91万残疾儿童尚未入学。 4.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为3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 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853所。 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37万人。 讨论的问题:

一、什么是融合教育? 关于融合教育的重要国际文件: 1.萨拉曼卡宣言(1994) 2.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1994) 3.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006) 名称的问题 对INCLUSIVE EDUCATETION的理解 陈云英博士后在1993年哈尔滨会议上翻译成“全拿教育”,与integration(融合、整合)相区别,伺候在大陆地区采用 台湾翻译成“融合教育” 萨拉曼卡宣言: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政策与实践 出发点: “认识到在普通教育体系里为残疾儿童、青少年与成人提供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重申对全民教育的支持。” 因为: “许多儿童都会在他们求学生涯的某个时期经历到学习困难并由此产生特殊教育需要。” 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力,必须给与他事先和保持可接受水平的学习之机会。

每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与需要的广泛差异。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 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这些学校应该将他吸收再能满足其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中。 试试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和事先认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进而言之,他们为绝大多数的儿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效益,并从根本上改善了教育的成本——效益比。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政策与行动指导。 引言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新思考 国家及行动准则 政策与组织 学校因素 教育工作人员的招收与培训 外部支持 有限领域 社区展望 资源需求

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

人本主义理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创立,现在的代表人物有C.R罗杰斯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故被称为心理学中的笫三思潮。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到起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 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迥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不幸的是儿童这种受关怀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性的健康发展。 人本主义的影响 人本主义强调爱、创造性、自我表现、自主性、责任心等心理品质和人格特征的培育,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马斯洛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充分肯定人的尊严和价值,积极倡导人的潜能的实现。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罗杰斯,同样强调人的自我表现、情感与主体性接纳。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创造出一个积极的成长环境。 人本主义的目的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关注的不仅是教学中认知的发展,更关注教学中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其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作用,重视创造能力、认知、动机、情感等心理方面对行为的制约作用。”

曙光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曙光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全国、全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实践教育活动视频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思想政治工作,根据《隆阳区教育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是党执政的重要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进一步把全校师生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更加自觉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我校科学发展的内生动力,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学校夯实理想信念这个根本,把准前进方向,增添奋斗动力,抓住宝贵机遇,战胜困难挑战,迎接新的挑战。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和谐曙光与中国梦”为主题,以促进学校教育健康发展为目标,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帮助学生树立远

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增强学生实现理想、目标的信心和勇气。 三、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内容步骤 按照局党委的部署,教育实践活动分为动员部署、学习实践和总结交流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7月中旬—7月下旬)。主要是抓好方案制定、人员组成、动员启动等工作。 1、认真学习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视频会议精神,和《隆阳区教育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深刻领会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成立我校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并做出具体部署。 3、制定《曙光学校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 4、搜集、整理相关学习辅导材料。 (二)学习实践阶段(7月上旬—10月中旬)。主要是学习时间和深入推进实践活动等工作。 1、大力开展教育培训,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 结合我校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广泛开展讨论。通过理论学习、座谈讨论、参观展览、撰写心得等方式,积极开展以十八大精神、民办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和“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感恩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集中学习不少于4次)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讲人:李泽慧)教学内容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主讲人:李泽慧)

《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 主讲人:李泽慧 融合教育的三个核心 1.多样性 2.对多样性的接纳和包容 3.每个人的责任,不应区分是特教还是普教。 31秒短片:我们都一样,我们不一样。 你觉得一样的在哪?不一样的在哪?你有什么启示 我国残疾儿童的教育现状: 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 1.0-14岁的残疾人口为387万; 2.6-14岁学龄残疾儿童为246万; 3.学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为63.19%,即155万,还有91万残疾儿童尚未入学。 4.15岁及以上残疾人文盲人口为3591万人,文盲率为43.29%。 教育部《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853所。 特殊教育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37万人。 讨论的问题: 一、什么是融合教育? 关于融合教育的重要国际文件: 1.萨拉曼卡宣言(1994) 2.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1994) 3.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2006) 名称的问题 对INCLUSIVE EDUCATETION的理解 陈云英博士后在1993年哈尔滨会议上翻译成“全拿教育”,与integration(融合、整合)相区别,伺候在大陆地区采用 台湾翻译成“融合教育”

萨拉曼卡宣言: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政策与实践 出发点: “认识到在普通教育体系里为残疾儿童、青少年与成人提供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重申对全民教育的支持。” 因为: “许多儿童都会在他们求学生涯的某个时期经历到学习困难并由此产生特殊教育需要。” 每个儿童都有受教育的基本权力,必须给与他事先和保持可接受水平的学习之机会。 每个儿童都有独一无二的个人特点、兴趣、能力和学习需要。教育体系的设计和教育方案的实施应充分考虑到这些特点与需要的广泛差异。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原则: 有特殊教育需要者必须有机会进入普通学校,这些学校应该将他吸收再能满足其需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活动中。 试试此种全纳性方针的普通学校,是反对歧视、创造欢迎残疾人的社区,建立全纳性社会和事先认人受教育的最有效途径;进而言之,他们为绝大多数的儿童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提高了整个教育体系的效益,并从根本上改善了教育的成本——效益比。 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政策与行动指导。 引言 关于特殊需要教育的新思考 国家及行动准则 政策与组织 学校因素 教育工作人员的招收与培训 外部支持 有限领域 社区展望 资源需求 重要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