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县十二五交通规划

金溪县十二五交通规划
金溪县十二五交通规划

金溪县“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

金溪县交通管理局

二0一0年元月

第一章概述

1.1背景和编制依据

“十二五”期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交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必然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具体表现为:运输需求持续增长,交通运输供给能力仍需加强;运输需求结构不断升级,运输质量和服务水平亟需提高;提高各种运输方式组合效率,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势在必行;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交通一体化进程必将加快;资源因素和环境压力凸显,转变发展方式日趋紧迫;公共安全责任重大,安全保障和应急能力亟需提升。

交通规划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十二五”交通规划是当前交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谋划发展,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编制好金溪县“十二五”交通规划对于加快我县交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稳定的大交通具有重要意义。区域性交通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主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对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障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政治意义。

编制金溪县“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落实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为了做好“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工作,提高规划质量,确保规划在方法、内容、方案等方面规范和科学,在广泛征求各乡﹙镇﹚及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深入村组进行调研,多方了解人民对交通的需求,并结合我县经济发展趋势,参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编制此规划。

1.2规划区域和规划期限

规划区域:金溪县行政区划范围

规划期限:2011-2015.基年是2009年

1.3规划目标和编制原则

规划目标:适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具体目标如下:

农村公路建设:坚持建、养、管并重的方针,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的思想,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十二五”期间力争改建县乡公路上的16座危桥,消除县乡公路上的安全隐患,提高农村公路安全和通畅程度。升级改造主要县乡公路,解决不通公路自然村村民出行难问题,解决部分有条件自然村通畅问题,力争90%村小组通公路,80%村小组通水泥路。逐步提高和改善公路等级,提高公路的环通度和通达深度。

交通运输: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区域运输经济,加快运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建立公路、铁路、水路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实现运输经济市场化,初步实现运输设施现代化,运输服务网络化,运输管理法制化。力争建成金溪大型物流中心,抓好陈坊车站、合市车站、石门车站等站场建设。

编制原则

(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群众出行实际出发,综合考虑新农村建设、扶贫和资源开发等因素,有步骤、有重点地分步实施。

(2)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原则。以保民生、保安全、保稳定为出发点。再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地理条件合理确定发展目标。

(3)绿色环保,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继续做好公路绿化工作,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项目不安排或暂缓安排。

1.4主要结论

尽管金溪县公路网络已具规模,但路面状况、路线等级还很低,通达深度、环通度还不足。“十二五”期间,要使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

需求还存在一些难度,任务还很艰巨。

金溪县公路网出要组成部分是农村公路,主要作用在于使区域内各独立的公路组成相互连通的有机整体,增强公路的对外通道性,加强内部的通达通畅,从而形成“安全、迅速、方便、舒适”的公路网。

第二章经济社会及交通运输“十一五”发展

概况

2.1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1.1地理位臵及自然条件

金溪县地处赣东中部,位于东经116°27'—117°03',北纬27°41'—28°06',东西路36°(经度)相距58公里,南北跨25°(纬度)相距45公里,版图呈“T”字形,总面积1358平方公里。东与贵溪、鹰潭、资溪县交界,南和南城接壤,西与抚州市相邻,北连东乡、余江两县。境内群山环抱,丘陵起伏,全县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平源、岗地等几个类型,其中以丘陵为主。山地海拔高度500—1363米,相对高度>300米;丘陵海拔高度100—500米,相对高度50—200米,面积达142.47万亩,占总面积70%。平原岗地海拔100米以下,相对高度<50米,面积40.7万亩,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占总面积20%,全县总人口约28万,其中

非农业人口5.2万,县境属鄱阳湖平原与武夷山的过渡地带,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占64.88%,耕地占21.2%,水面占5.2%。

2.1.2行政区划

金溪县辖7个镇、6个乡,共有10个居委会,160个村委会,1444个村小组。辖区内还有秀谷华侨农场,下辖7个分场。

2.1.3经济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快速协调发展态势,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性任务,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大产业比例调整到20:45:35,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2%,工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到38%以上。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每年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4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5%。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县城规模扩大,功能更趋完善,辐射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村容村貌明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生态进一步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58%。

2.2“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与评价

2.2.1交通发展现状

(一)、公路建设现状:“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应对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政策带动下,地方各级政府积极应对,多方筹集配套资金,金溪县交通运输事业取得飞跃式发展,具体表现在:济广高速公路穿

越我县33.02公里即将通车运营,206国道、316国道在我县境内共计77.4公里已建成并达到二级公路技术标准,省养县道对桥至东岗山,金溪至东乡王桥完成改造并达到三级公路技术标准,所有的乡镇都通了水泥路,截止目前,91%的行政村通水泥路,50%村小组解决了通畅问题,超额完成了“十一五”制定的农村公路建设目标。

金溪县区域公路网是以206国道和316国道为骨架,四条县道为依托,布局合理,结构完整,基本覆盖全县区域,而且四通八达。但公路等线、路面状况通达深度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全县实际公路里程978.655公里(不含乡村小道)。二级公路以上110.099公里,占总里程的11.25%。三级公路16.28公里,占总里程1.66%。四级公路428.22公里,占总里程46.82%。等外公路423.515公里,占总里程59.73%。每百平方公里72.066公里,万人拥有公路34.952公里。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三级公路所占比重太小,四级和等外公路所占比重较大,公路密谋较小,万人拥有公路比例不足。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严重滞后,今后重点就是要提高公路等级,加强农村公路养护与管理。

(二)、水路运输现状

1、金溪县内河航道全长(抚河系)45公里,下游自浒湾的下马山至上游石门长兴村结束,属7级航道。白马河、白沙河、芦河和双陈河均属9级航道,河道总长约300公里。

2、港口码头方面,我现有港口五处,分别在浒湾下洲尾一处(客货码头);琅琚下东槽一处(客货码头);石门公塘和下彭各一外(客运码头);高坊水库一处(客货码头)。以上货运码头均设臵机装载沙石货物,无其它任何设备。浒湾码头年货运量在500万吨以上,琅琚码头约100万吨,石门码头约150万吨,这些码头均以沙石货物为主,高坊码头年运量(生活用品和木材)约1万吨,该码头无任何机械设备,仅靠人力装下货物。

3、港口码头投资情况,以上五处码头,除高坊无设备之外,其它四处均设有吊机1台,价值约20万元。全县现有吊机15台,价值约300万元,全县客运码头均无候船亭。

(三)、客货运输、站场现状:

1、2005年浒湾客运站总投资79.64万元经市局验收

2、2007年双塘客运站总投资63.34万元经市局验收

3、2006年对桥客运站总投资80万元经市局验收

4、2006年左坊客运站总投资60万元经市局验收

5、2008年琅琚客运站总投资120万元

2.2.2“十一五”时期交通建设成就

济广高速公路在我县境内33.02公里已建成,完成投资约20亿元,206国道、316国道完成改造升级,省养县道对东线、王金线已进行了路面改造,完成投资约1400万元,所有的乡(镇)通水泥路,到2010年,100%建制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基本能够实现,85%以上村小组通公路,60%村小组通水泥路,“十一五”期间共改建农村公路通400公里,完成投资约1亿元,渡改桥4座,完成投资约3000万元。“十一五”期间完成各级公路建设投资约21.44亿。

2.2.3“十一五”期交通发展的成功经验

一是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狠抓发展不放松。金溪县紧紧围绕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这一主题,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进一步解放思想,从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的高度进一步增强加快交通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大胆想、大胆试、大胆闯,极大地促进了交通事业的发展。二是集中力量,突出重点,有一个符合实际的交通发展思路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及市交通局的要求,围绕以路基改造为基础,以路面硬化为重点,实现“通乡镇公路等级化,路面硬化”目标,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积极调整思路,构建金溪新的路网,实现县乡公路等级化、路面硬化,确保公路通达、通畅。三是加强薄弱环节的工作,编制《金溪县农村道路客运发展规划》,以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试点为契机,强化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工作,处理好路、站、运的关系,从“路运一体化”的角度处理好农村公路建设、客运站建设与客运网络化的关系,把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站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客运发展的新途径。四是重视可持续发展。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设计及工程变更体现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的原则,推进公路建设与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使公路建设与保持和再造秀美山川相协调。五是在县级配套资金严重欠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好政府信用贷款,并想方设法、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在不违反政策的前提下,倡导各级经济组织和农民自愿自筹资金搞建设。六是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期工作。把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列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对建设工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队伍建设,严格按照公路工程建设的各项规定、规范

和有关制度组织实施公路建设,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组织管理工程建设。

2.2.4存在的主要问题

1、路网建设不完善,乡镇之间发展不均衡。从路网体系建设来看,重点干线建设与农村公路建设发展不协调,作为干线网络支撑的农村公路发展相对滞后,受财力和区位条件制约,乡与乡之间、山野与山外之间公路建设不均衡。与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与广大人民群众盼望修路的强烈愿望有差距,山区、偏远群众出行难、运输难问题依然存在。村小组公路通达率低,影响和制约着全县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和公路网整体功能的有效发展。

2、在农村公路中存在责任主体意识不强,认识不到位问题。根据市交通局下达的农村公路计划数,我县还有24

个村委会所在地的48.4公里的农村公路未修通。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民等靠、观望思想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了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整体推进。

3、投融资渠道不宽,建设资金缺口大。农村公路建设主要靠中央和省支持,市、县配套,建设资金来源单一,资金筹措压力重,市、县配套率低。修3.5米宽的水泥路,每公里至少需要资金25万元,再加上农村公路建设已向偏远、经济较贫困的乡镇、村委会推进,这些乡镇、村委会人口少,

里程长,中央投入的资金远远不够,县、乡配套资金难以足额到位,工程建设与资金需求矛盾突出。

4、村级债务重,村民捐资压力大。现在村委会属集体经济,山林产权下放至村民所有,配套资金只能依靠村民捐款、赞助筹集,不仅数量少而且到位慢,如:琉璃至黄源的村公路虽已修通10公里(宽度4.5米),由于村民捐资困难,至今还负债200余万元。

5、公路等级偏低。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国家不是按公路等级进行补助,而是按照标准补助。为节省资金,大部分公路在改造过程中,未对路基作拓宽和线型改造,而是延续了原有的纵、平面线形指标,近几年来新修的公路宽度基本上为3.5—4.5米,虽然通畅,但路面狭窄,尤其是那些宽度只有3.5米的公路,车辆交会困难,难以适应经济长远发展需要。再加上没有交通指示牌,致使本就狭窄的农村公路更是险象环生。

6、乡村公路管理和养护滞后,重建轻养问题突出。由于养护主体不明确,养护队伍不明确,养护资金缺乏,全县乡村公路基本处于失管状态,有些农村公路两侧杂草丛生,路面清扫不及时到位,烂泥矿石随处可见,严重制约着农村公路正常使用、安全行驶和长远发展。管养工作急待跟上。

7、队伍结构不合理,公路建设工程专业技术人员紧缺。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增加,公路建设任务愈加繁重,公路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全县公路建设管理及专业技术人才跟不上的问题日益突出,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和质量形成严重制约。

第三章“十二五”时期交通发展规划

3.1.1“十二五”期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都将发生深刻变化,交通发展也将面临新的挑战,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强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遏制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继续扩大,运输生产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区域交通、城乡交通进一步协调发展;运输装备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现代化水平得到提高;交通信息化水平得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队伍得

到加强;建设节能降耗、节地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此,今后10年乃至更长时期内仍将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及基础设施建设的成长时期,为我县公路建设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环境。

3.1.2指导思想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交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紧紧围绕“三个服务”、坚持“四个理念”、突出“四个创新”、保证“四个重点”的交通发展新思路。“三个服务”是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服务。“四个理念”是以人为本,好中求快,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四个创新”是理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四个重点”是纳入国家规划的重点项目建设、农村公路建设、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并结合国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的政策。

3.1.3规划原则

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先易后难,量力而行,协调发展,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

3.1.4发展目标

满足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构建安全、舒适、便捷的公路运输体系,提高公路等级和通达深度。

3.2“十二五”规划目标和建设重点

3.2.1规划目标

“十二五”期间,升级改造主要县乡公路,提高路面等线,使三级公路比重达到26%,解决部分未通公路自然村的通达问题,自然村通达率达到90%,鼓励部分有条件自然村修水泥路,村小组通畅率达到80%,消灭县乡公路上所有危桥,消除部分县乡公路上存在的安全隐患,构建安全、快捷、舒适的公路运输体系。

3.2.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一)、公路建设

力争金抚高速金溪境内18公里立项并建成通车,结合城镇建设争取316国道浒湾段3.5公里改线。改造主要县、乡公路237.934公里,使之达到三级公路技术标准,解决114个自然村通达问题,使自然村通达率达至90%,改造或新建县乡公路上危桥16座,计843延米,消除主要县乡公路上的安全隐患,设立安全标牌、标志,增设防护墩、挡土墙等,

实施安保工程共计261.734公里,解决145个有条件的自然村通畅问题,使自然村通畅率达到80%。

(三)、水路建设规划:

1、浒湾镇沿抚河各村,分别在洛城村、浒湾老码头、下洲尾新建客货两用港口码头1处,增设吊机8台;新建货场300平方和仓库500平方,投资约500万元。客运码头新建候船亭1处,其面积约30平方,投资约9万元。浒湾镇三处港口码头需总投资927万元。

2、琅琚镇在下槽村新建客货港口码头各1处,货运码头需新建货场1处,其面积100平方;增设员机2台;仓库1栋;其面积约100平方。该些项目需投资约120万元。新建客运码头1处,候船亭1栋,其面积约20平方,该项目需投资约16万元。琅琚镇客货两处港口码头新建项目需投资约136万元。

3、石门乡石门村需新建货运码头1处,增设员机2台,货场1处,其面积约200平方;仓库为1栋,其面积约100平方。该些项目需投资约70万元。另外,长兴村新建客运码头1处,候船亭1栋,其面积约20平方,该项目需投资约20万元。石门乡以上项目需投资约90万元。

4、航道方面,为促进我县水路运输业的发展,繁荣我县社会经济,抚河段45公里航道需全线整治,使之提升为5级航道,从而便以客货船的正常航行。该项工程需长期(20年)投资,其资金在2亿元以上。

这个项目工程建成直接为金溪临川两岸近80万人子孙后代造福,大力推动全市社会经济建设,是一项千秋大业。

3.2.2“十二五”投资估算

1、建设排序见表

2、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金抚高速18公里,投资约10亿,316国道浒湾段3.5公里改建,投资约1750万元,主要县乡公路改造升级237.934公里,投资约7356万元,危桥改新建843延米,投资约1180.2万元,农村公路安保工程项目261.734公里,投资约1570.404万元,144个村小组通达,投资约7776万元,145个村小组通畅,投资约5437.5万元,“十二五”期间,用于公路建设项目投资约12.3320亿元。

筹资方案:高速公路及316国道浒湾段3.5公里改线项目资金争取省、市及国家全额拨款,县乡公路改造升级,危桥改建安保工程等所需资金争取国家项目补助,政府配套,村小组通达及通畅工程争取民政、扶贫等单位支持,交通部

门争取上级给予立项补贴,村民自筹,出工出力等多种方式,力争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

第四章措施和建议

4.1实施规划的措施和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县政府及交通部门要明确农村公路建设在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明确农村公路建设的主体责任和意识,紧紧抓住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并在资金、政策上加大支持和保障的机遇,抓住农村群众建桥修路积极性高涨的有利时机,克服等靠思想,增强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认真研究,及早谋划,着力落实。发改委、财政、土地、水利、林业、电力、通讯等

单位和部门要对农村公路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农村公路建设的良好环境。

2、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要积极探索“国家投资、地方筹资、社会融资、个人捐资”等筹资方式。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机遇,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确保各级资金足额到位;要积极有效地整合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对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旅游公路等项目进行统筹规划,要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建议县人民政府配套资金应列入本年度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以缓解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缺口大的问题,切实把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做好做实。

3、加强对农村公路的质量监督,确保农村公路质量和安全。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按照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要求,认真落实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施工单位、乡镇政府及交通部门层层把关,分级负责。二是交通部门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检查和指导,尤其对施工环境较差、难度较大的项目更要加强巡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整改。三是要加强对村干部及村民义务监督员的技术指导和业务

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担负施工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工作。

四是完善限载限速标志标牌,实现交通信号标志“村村通”,严格超限超载实现车辆治理,确保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4、建管并重,尽快建立养护管理长效机制。要坚持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的原则,克服“重建轻养”的思想,要明确县、乡、村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强化县、乡、村的管理养护职能,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根据2008年江西省人大常委会《江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规定:交通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对公路进行养护,……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建议县人民政府尽快出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成立农村公路养护的相关组织,具体负责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基编制和人员可在交通部门编制中调剂解决,从人员和经费上切实保证养护水平和效果。

5、进一步加强交通职能部门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建议相关单位对交通部门人员结构和编制进行调研,按实际需要增加工程专业技术人员职数。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拓宽用人渠道,引进、返聘专业技术人员或整合公路等相关专业技术力量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要加大培训力度,有计划地做好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水平。要建立技术责任制,

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使其有职、有责、有权,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质量。

6、注重做好公路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调研中发现,有些地方在修路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对周围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影响。要牢固树立“在设计上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态,在施工中最小程度地破坏和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态”等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坚持以人为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村公路建设要注意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镇建设和沿线“一大四小”绿化工程相结合,与保持和再造秀美山川相协调。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完整版

全国化工科学技术大会资料之二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征求意见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二O—O年十月

目录 一、行业概况 (1) 二、行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1) 三、产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14) 四、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及重点任务 (16) (一)指导导方针 (16) (二)总体目标 (17) (三)重点任务 (18) 五、技术重点方向 (22) 六、政策措施 (39)

前言 石油和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 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目前全行业总产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石油和化工 大国。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特 别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行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率先实现 经济回升向好,保持了社会和谐稳定。实践证明,科技创新不仅是应对国 际金融危机的强大武器,也是经济持久繁荣的不竭动力。 2009年,在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 至45%。这些都对行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十二五”期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攻坚阶段,是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从“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 转变”的关键时期。制定并组织实施《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科技发 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调整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增强行业竞争力,推动行业稳定较快发展具有 重要意义。 《纲要》在总结“十一五”我国石油和化工科技创新取得的成绩,分 析科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行业发展面临的科技需求基础上,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纲要(2006-2020年)》总体要求,充分吸纳《我

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简要报告

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简要报告 1.项目概述 2001年底编制完成的《深圳市综合交通与轨道交通规划》以《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为依据,提出了由15条线路组成,总长为365.2公里的深圳市远景轨道交通线网方案。在此基础上,2003年编制的《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05~2010年)》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的评估,作为二期工程建设的规划依据。目前深圳市地铁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车。二期工程中1号线续建工程、2号线、3号线、4号线续建工程已经开工建设,5号线、2号线东延段、3号线西延正在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二期工程线路将于2011年7月大运会召开前全部建成通车,届时,深圳市将形成约178公里左右的轨道交通网络。 深圳市总体规划修编、国家铁路深圳地区布局规划及珠三角城际轨道的规划建设,使深圳市轨道网相关规划背景发生了变化。首先,区域一体化进程加速,城市群、都市圈成为城市空间发展趋势,需要在更高层面考虑轨道交通在区域交通和城市对外交通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在中长距离运输中的优势,增强城市集聚和扩散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城市南北贯通、西联东拓的发展战略;其次,特区内外二元化严重,城市面临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为有效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需要积极发挥轨道交通对土地利用发展的引导作用,以“TOD”理念带动土地的集约化开发,支持网状组团式空间结构的形成,以轨道交通支持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再

次,城市交通需求结构及形态变化较大,拥挤区域迅速扩大,城市核心区及组团部分道路拥堵严重,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需要采用大运量交通方式,建立以轨道为核心的高水平的公共交通体系;最后,以轨道交通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运输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也是城市交通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为适应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趋势,推动城市布局结构的调整,协调土地利用与交通发展,促进特区内外的一体化进程,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客运交通体系,拓展轨道交通规划的广度与深度,深入研究深圳轨道交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战略性的问题,构筑科学合理、前瞻性的轨道交通发展方案,开展本次《深圳市轨道交通规划》。 2.发展目标及策略 2.1发展目标 深圳市的综合交通发展目标为:构筑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客运交通体系;远期公交在机动化出行中的分担率达到80%,轨道交通在公共交通中的分担率达到50-60%。根据深圳市城市及交通发展的内在要求,轨道交通发展具体目标为:(1)提高与内地联系的便捷性,扩大深港双城经济腹地。 (2)加强与珠三角其它地区的联系,强化深圳区域中心地位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促进东岸都市圈的形成。

国家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国“十二五”规划研究 新的起点上,人们往往是在忙着想两件事情,一件是回首,一件是展望,站在“十二五”规划的浪口,我们深知“十二五”规划更具全局性和战略性。房产、汽车、清洁能源、低碳经济、民生、就业、医疗改革、社会和谐……等等问题与建议在“两会”时期已被提上,“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是对中国经济的发展确定航行目标与方向做充足的预言,如何把脉中国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走向、如何更快更好促进中国社会发展,五年发展规划责任重大、意义重大。 为此,北京华经纵横咨询有限公司借国家规划、产业开发这个强势东风,特邀众学者、研究专家成立“十二五”规划课题组,对“十二五”前期重大问题研究做详细客观的评述与综合分析。课题组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以及“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从重点课题项目的提出、前期调研、论证、筛选以及最终确定都具有一整套严格科学的流程和方法,是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十七大提出的新的发展要求的五年规划,也是承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五年规划,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本课题成员结合当前“十二五”规划动态,通过整理、筛选、分析和判断整理了当前国家“十二五”规划动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报告目录: 【“十二五”规划概要】 2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 2 【“十二五”规划研究重大选题一览】 3 【“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选题参考】 4 【政府“十二五”规划思路和方法】 6 【中国“十二五”规划谋三大转型】 6 【发改委:“十二五”规划八大重点】 7 【科技部:“十二五”科技规划六大方向】 8 【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拟把内贸放重要位置】 8 【交通部:“十二五”规划避免“漏一、挂万”倾向】 9 【住建部:“十二五”规划房地产发展仍以居民消费为基础】 9【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十二五”期间实施调查失业率】 10【农业部:编制948计划的“十二五”规划】 10 【文化部:“十二五”末基本扭转文化产品出口逆差】 11 【卫生部:疾控“十二五”规划坚持以人为本】 12 【电力行业“十二五”规划重点分析】 12 【中国农业发展存在问题及“十二五”规划思路研究】 13 【钢铁工业“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解析】 15 【能源行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六大重点】 16 【对“十二五”房地产业发展规划的五条建议】 17 【“十二五”规划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指导原则与目标取向】 18【“十二五“规划:助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 19 【医疗器械产业“十二五”规划突出四方面发展】 20 【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将以减产、整合为主题】 20 【中国通信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 21 【中国人民银行:“十二五”期间着重完善金融体系】 23 【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规划】 23 【北京“十二五”规划将呈现建设世界城市细则】 24 【广东:争取粤港合作纳入“十二五”规划】 25 【上海“十二五”规划以创新推动城市全面转型】 25 【四川“十二五”规划促进高地建设】 26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以下是卫生部明确提出来的“十二五”卫生发展总体目标,这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家还需投入最少数千亿元来实现自己对于民生的承诺,这个目标不是靠药品降价能实现的,反过来说药品降价仅仅是这个大棋局中的很小一个方面,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忧过虑了。 “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在1月6日召开的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提出“十二五”卫生发展目标时,用了这一组数字进行了具体的描绘。 卫生部明确“十二五”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更加规范,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地区间资源配置和人群健康状况差异明显缩小,国民健康水平达到发展中国家前列。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5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2%和14%,孕产妇死亡率降至22/10万,个人卫生支出比例降至30%以下。 “十二五”期间,我国卫生发展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四个方面: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强化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和职责,优化规模、结构和布局,形成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功能互补、信息互通、上下互动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改善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卫生应急、职业病防治、采供血、健康教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继续加强农村急救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为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职工建设周转房;全面推进县级医院标准化建设,使其总体达到二级甲等水平;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综合改革,转变运行机制,完善绩效工资,实现服务功能和模式转变。 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改革管理体制、治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补偿机制,加强医疗安全质量监管,促进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管理,改善服务,提高效率。 初步建立国家医学中心体系,加强区域医疗中心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继续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力争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设置一所政府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继承创新中医药,建立比较完善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科研创新体系,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发挥传统医学在保护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加快卫生法制建设,实施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和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为卫生改革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鼓励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医疗机构,积极参与健康管理、老年护理、口腔保健和康复健身等健康服务业的发展,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医疗、预防、保健、养老、康复服务需求。 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经济风险分担能力

宝安区道路专项规划修订稿

宝安区道路专项规划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宝安区道路专项规划 一、规划背景 随着区域的加速融合、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以及机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宝安区的交通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宝安区的客、货运机动化出行总量将分别达到2003年的约4.4倍和3倍,宝安区的道路交通系统将面临巨大压力。 2005年6月,市政府发布了“深圳市整体交通规划”和“深圳市公共交通规划”,明确指出,面对交通需求持续增长的挑战,必须实施全面的一体化交通发展战略,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一体化交通体系,重点在于大力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2005年12月,许宗衡市长在市政府四届十八次常务会议上再次指出,近期要大力推动特区外的道路建设,在5年内基本建成现代化的交通路网体系。2006年8月,许宗衡市长在现场调研我市重点交通工程项目时再次强调,各级政府、政府各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力推进,力争实现2010年全市现代化交通路网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 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机动化出行需求,有效支撑宝安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市规划局宝安分局组织开展了“宝安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重点规划干线性主干道、普通主干道及次干道,其中,干线性主干道与上层次的高速公路、快速路一起构成了骨干道路网。本报告主要阐述全区的骨干道路网规划,重点为干线性主干道规划方案。 二、现状问题 二十多年来,宝安区的道路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2006年,宝安区次干道以上等级道路已达到约806公里。但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交通需求迅速增长,交通形势仍然严峻。 为掌握宝安区道路交通的现状,本次规划开展了全面的道路普查、大规模的道路交通调查等。通过分析,本次规划认为宝安区的骨干道路系统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路网规模整体不足 宝安区现有骨干道路总长约271公里,各等级骨干道路网密度均未能达到“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要求,特别是城市快速路和干线性主干道路网密度与标准差距明显。 注:取深标主干道密度标准的50%。 (二)路网布局不尽完善 目前,宝安区的骨干路网布局尚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城市快速路,大

2019-2020年江苏交通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doc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江苏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 (初稿) 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二○一○年十一月十六日

目录 一、发展背景和发展阶段 (1) (一)“十一五”发展回顾 (1) (二)“十二五”发展阶段 (8)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11) (一)指导思想 (11) (二)发展目标 (11) 三、基础设施 (13) (一)加快推进干线航道建设 (13) (二)加快推进沿江沿海港口建设 (14) (三)铁路建设快速推进 (15) (四)优化提升公路网络 (16) (五)着力推进机场建设 (18) (六)不断提升养护现代化水平 (18) 四、运输服务 (19) (一)大力推动港口物流发展 (19) (二)完善交通物流体系 (21) (三)推动城乡客运一体化 (22) (四)努力提高城市客运服务水平 (23) (五)提高国际运输能力 (24) (六)不断推动运输装备的现代化 (25) 五、安全和应急保障 (25) (一)提高交通设施安全性 (26) (二)加强运输市场安全管理 (26)

(三)强化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27) (四)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 (27) (五)提升交通运输应急保障能力 (27) 六、科技与人才 (29) (一)推进交通运输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和应用 (29) (二)显著提高行业信息化管理和应用水平 (30) (三)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31) (四)加强国际合作 (32) 七、行业管理 (32) (一)完善规划体系,提升决策水平 (32) (二)加强工程建设监管 (33) (三)加强运输市场监管 (34) (四)全面提升交通运输行政执法水平 (35) (五)加强廉政建设 (36) 八、保障措施 (36) (一)加强资金和用地保障 (36)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38) (三)加强政策法规体系建设 (39) (四)切实推进科学发展评估考核体系的建立 (40) (五)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41) 附表一“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表 (41) 附表二江苏省综合运输通道主要项目规划表 (44)

公路建设十二五总结及十三五规划

(一)坚持持续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 五年中,根据我市公路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发展“唐韵、绒都、枣乡”特色县域经济,实现我市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建设进程的需要,在市委、政府的领导和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我局抢抓机遇,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重点不放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重点建设了梧桐树乡至滨河大道公路、G307线灵武至河东机场公路、G307线甜水河至灵武公路一期工程、南二环东西延伸段路基路面和跨铁路桥工程等重点公路项目。组织实施了东盛路、中兴路北延伸段拓宽、枣园路北延伸段改建、南薰路东延伸段、枣园南路等市政道路。改造完成了350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我市通行条件大为改善,极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40.5公里,公路密度每平方公里32.3,其中:高速公路84公里,一级公路58公里,二级公路154公里,三四级公路779.8公里,其他公路264.7公里,形成了以3条高速公路为骨架,5条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54条县、乡公路为支脉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由于公路通行能力大幅度的提高,对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与难点 近年来,我市交通运输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市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不

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现有农村公路等级低、质量差、寿命短,路网多以四级公路为主,且破损较为严重,大大地制约广大农村群众的出行,不能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要求,急需对县乡主干道路进行改扩建提升等级。 二是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渠道较单一,主要依靠国家、各级政府投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路的改建。 三是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转变,养人与养路的矛盾依然突出。 四是随着公路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公路通车里程逐年增长,公路路政和治超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五是道路运输市场监管难,影响了道路运输市场的平稳有序发展。 六是货运市场专业运输公司少,大多为个体户、私营业户,大型物流公司尚未组建,没有形成统一,有效的市场监管。各货运企业运输效率不高,人、货安全设施不完善,存在无序竞争现象,货损、货差时有发生,极易造成货主与车主各种纠纷。 七是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的有形市场和有效衔接尚未形成,物流园区的中转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三、“十三五”交通运输规划 1、公路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局计划建设重点公路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科学发展贯穿规划纲要 张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指导思想、政策导向、发展目标,以及重点任务,都体现了科学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尤其是把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力求做到长短结合,既衔接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出的各项政策、举措,以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也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纲要中尽量体现扩大内需的导向,把扩大内需作为一个长期的方针和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深化改革,把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动力。 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个突出亮点是民生优先。 他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范围和重点,涉及公共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人口计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住房保障、环境保护九个方面。“无论东部,还是西部,不管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政府都要提供同样水平的公共服务。” “十二五”居民收入增长要与经济发展同步 徐宪平介绍,“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提出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步。这“两个同步”的导向提出以后,已经产生了重要的效应。徐宪平举例说,在“十一五”规划中,我国仅一个省提出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最终结果是有三个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目前,“十二五”地方规划中,提出居民收入增长超过经济增长的有5个省,提出“完全同步”有19个省,提出“基本同步”的有5个省市。“从‘十一五’的1个,到‘十二五’的29个,相信执行的效果会更好。” “十二五”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年均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即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地扩大就业和创业的规模,特别是要重点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提出5年年均要新增城镇就业900万人,要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万人。 为提高住房保障的水平,未来5年,要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600万套,其中今年1000万套,明年1000万套,后面3年还有1600万套,使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对于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廉租房,实行廉租房制度。对城镇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要提供公共租赁住房保障。 “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城乡社保全覆盖 徐宪平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今后的五年新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

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 前言 (1) 一、现状与问题 (4) (一)发展现状 (4) (二)主要问题 (7) 二、形势与需求 (8) (一)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将日益显著 (8) (二)环境保护工作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新的要求 (9) (三)公众对环境监测基本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 (9) (四)环境监测适应自身发展的需要面临着新的形势 (10) 三、指导思想与规划目标 (10) (一)指导思想 (10) (二)基本原则 (10) (三)规划目标 (11) 四、主要任务 (13) (一)围绕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公众需求,加强环境质量监督考核与信息公开 (13) (二)围绕国家环境保护重点任务和管理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14) (三)围绕基本公共服务和国家环境监督需要,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 (23) 五、重点工程 (26) (一)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工程 (26) (二)环境监测运行保障工程 (32) (三)环境监测人才建设工程 (32) 六、保障措施 (33)

(一)健全法规,完善制度 (33) (二)创新体制,理顺机制 (33) (三)加大投入,保障经费 (33) (四)重视人才,提升素质 (33) (五)加强科研,强化支撑 (34) 前言 环境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及时、准确、全面地获取环境监测数据,客观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潜在的环境问题,及时响应突发环境事件。环境监测是各级人民政府履行环境保护职能、开展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人民政府监视环境状况变化、考核环境保护工作成效、实施环境质量监督的重要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组织开展环境监测工作,是各级人民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重要内容,是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法定职责。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十分关心环境监测事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环境保护工作要着眼于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温家宝总理要求"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趋势,准确预警各类突发环境事件"。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与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列为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范畴,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明确要求"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公布环境状况信息"。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科技和经济政策,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县县具备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和环境监测评估能力",明确了未来五年环境

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策略与规划研究---以深圳特区为例

城市慢行交通发展策略与规划研究---以深圳特区为例 文章出处: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作者:吕国林,陆荣杰,田锋日期:2010-7-21 16:18:42 【摘要】 在深圳市整体交通规划的指导下,分析了深圳市慢行交通发展形势。借鉴国内外城市交通发展经验,在宏观层面确定了深圳市慢行交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策略;在中观层面落实区域差别化发展策略划分了慢行单元和慢行远足走廊,并针对自行车交通对设施的要求较高的特点,划分了完善的自行车道网络;在微观层面,分别针对慢行单元、城市慢行远足走廊以及自行车道网络提出了详细的规划设计指引。为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研究了后续的协同实施保障机制。 慢行交通,一般是指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的交通方式,主要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从深圳市目前的非机动车交通构成来看,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故本文的慢行交通主要指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深圳市小汽车保有量以年均20%左右的幅度增长,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加,机动车交通不断侵占城市慢行空间,致使慢行交通环境日益恶化。根据市政府颁布的整体交通规划,深圳市将发展成为以轨道为核心、公交为主体的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1]。深圳市未来将主要依靠“公交+慢行”出行模式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而慢行交通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的慢行交通环境构建是实现这一发展目标的关键。 从国内外城市发展经验来看,城市交通问题处理得较好的城市,如香港、韩国首尔、丹麦哥本哈根等,均将慢行交通改善作为城市交通环境改善的一项重要内容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些城市宜人的慢行空间让人印象深刻[2]~[4]。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市开展了系统的慢行交通规划研究。 1发展现状 根据深圳市1995年、2001年以及2005年居民出行调查的结果,深圳市慢行交通呈现两极化的趋势,如表1。其中步行交通比例略有上升,由1995年的46.6%增加到2005年的55%,自行车交通比例明显下降,由1995年的29.8%下降到2005年的4%。但相应的机动化交通比例明显上升,表明大量的自行车出行已转化为机动化出行和步行。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及应急体系“十二五”发展规划(解读)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十二五” 发展规划》解读 “十一五”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也是交通运输大建设、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成绩显著,“十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成绩显著,法制和预案体系基本形成,体制机制逐步建立,人员队伍出具规模,装备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为我国交通运输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交通运输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 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总体情况 “十一五”我国交通运输的大建设大发展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公路水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万亿元,是“十五”的2倍多;新增公路63.9万公里,沿海港口新增通过能力30亿吨,内河新增及改善航道里程4181公里,分别是“十一五”规划目标的 1.7倍、1.4倍、1.1倍。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安全与应急的坚 强保障。 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是我国安全生产和应急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现代交通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众对安全和应急的关注度和要求越来越

高。我部安全生产和应急工作主要涉及水路、公路交通运输、城市客运、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和应急等方面,当前,我部安全生产工作格局是由安全监督司综合管理,各业务司局根据职责职责分工合作。 “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具体情况 “十一五”期末与“十一五”初期相比,全国水上交通运输事故件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2.7%和30.5%,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下降68.9%。五年水上共成功救助101812人,搜救成功率 96.3%。全国道路运输和交通运输工程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保 持了总体稳定。 “十一五”期间,我们主要做好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法规和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制定并颁布了《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管理条例》、《道路旅客运输及客运站管理规定》、《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资质管理规定》《老旧运输船舶管理规定》等法规和规章,出台了公路水运工程建设、养护和质量监管等一系列标准规范,修订并完善了公路、水路、海上搜救等应急预案。地方各级交通运输部门也加强了法规建设,颁布了公路桥梁养护、航道航标、渡船渡口管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管等管理规定。 二是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成立了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和应急管理的机构,进一步加强了与外交、公安、农业、国土、水利、安监、环保等部门在安全应急工作中的协调联动。海事、救捞、搜救体制不断推进,进一步完善了国家

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vdΓ?ǔeê q

? ? q 8 ] ? @ q q) S??; Ф Ф9? ?e @ pJ?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是未来五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第一节发展环境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迈出重要步伐、取得突出成绩的五年。五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国际金融危机巨大冲击、汶川特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重大挑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努力拼搏,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各项任务。积极就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大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不断增长,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公务员制度不断完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军队转业干部安置任务圆满完成。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劳动争议调处机制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逐步完善,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十一五”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改革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一系列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证。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战略,为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人力

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 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安委办〔2011〕5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 现将《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区要以学习宣传《规划》为契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道路交通安全监管方面的组织领导作用和统筹协调作用。要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按照《规划》要求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强化考评,逐级分解落实道路交通安全重点任务,抓紧实施道路交通安全重大工程,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道路交通安全“十二五”规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和《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道路交通安全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十一五”期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十一五”期间,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发展迅速。与2005年底相比,2010年底全国公路通车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机动车保有量、驾驶人数量分别增长了20%、80.5%、58.8%、58.8%,2010年公路旅客周转量、货运周转量比2005年也分别上升了60.5%和394.7%。面对道路交通大发展的形势,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确定了以“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为核心的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政策,健全了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龙头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各地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构建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格局,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宣传教育和执法行动,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全民交通安全意识进一步提升,道路通行秩序进一步好转。经过五年的努力,在道路通车里程、机动车

科技部关于印发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关于印发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的通知 科技部门户网站 2012年09月06日 国科发高【2012】89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推动新型显示技术和产业发展,我部组织编制了《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行业实际情况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科技部 2012年8月21日1 附件: 新型显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 显示产业是年产值超过千亿美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信息时代

的先导性支柱产业,产业带动力和辐射力强。为实现新型显示产业的加速创新发展,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精神,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形势与需求 (一)全球新型显示技术发展迅速。 显示技术处于多种技术路线并存、产业发展迅速的黄金阶段。目 前主要的显示技术有阴极射线管显示、液晶显示、等离子体显示、有机发光显示、激光显示、三维立体(3D)显示、电子纸显示、场发射显示、发光二极管显示、硅基液晶投影显示、数字光处理显示等。其中,阴极射线管显示已基本退出显示技术历史舞台,液晶显示技术和等离子体显示已经成为显示主流技术,激光显示、3D 显示、有机发光 显示、电子纸显示、场发射显示将是未来主流显示技术。我国激光显示是最有可能领先国际水平的显示技术,3D 显示是最有生命力且终将 成为显示技术共性平台的下一代显示技术,有机发光显示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显示技术,电子纸显示和场发射显示是值得关注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2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型显示产业快速发展,总产值超过 1000 亿美元,其中90%以上为液晶显示产业创造。在全球液晶显示产

十二五规划纲要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摘编) 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规划纲要草案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后五年,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要求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按照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重大部署紧密衔接、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的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城镇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居民消费率上升。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工业结构继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突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高4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城乡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增强。 ——科技教育水平明显提升。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87%。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3.3件。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米。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7%以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3.57亿人,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提高3个百分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贫困人口显著减少。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深圳市滨海医院新新及周边地区交通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滨海医院及周边地区交通规划方案 (征求意见稿)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2010年5月

一、规划背景 位于滨海大道与侨城东路交汇处的滨海医院是市政府投资新建的综合性三甲医院,医院占地19.2万平米,总建筑面积35.2万平米,设计日门诊量8千~1万人次,病床2000张。滨海医院的目标是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区域性现代医疗中心。 图1.1滨海医院区域位置图 图1.2滨海医院建筑布局图 医院主体建筑已于去年年底封顶,拟于2011年8月正式开业,

其交通配套建设亟待展开。 为科学组织滨海医院及其周边地区的各类交通,避免重现现有大型医院在交通方面的问题,市交通运输委组织编制了《深圳市滨海医院及周边地区交通规划方案》。 图1.3滨海医院及周边地区交通规划总体方案示意图 二、面临交通问题 (一)深圳现有大型医院存在的交通问题 目前深圳大型医院普遍存在交通拥堵、停车困难、进院车辆排队、的士乘坐不便等问题。

图2.1医院内部停车泊位不足,人车混行 图2.2的士占用市政道路上落客,造成交通拥堵 图2.3闸口设置位置不合理,进院车辆占用市政道路排队

(二)滨海医院建成后周边地区人流、车流将急剧增加 根据预测,未来滨海医院每日人流量将达到3.2万人次,早高峰进入医院小汽车约1800辆/小时,出租车约450辆/小时,公交客流约3000人次/小时,是目前深圳各大医院的2~3倍。 图2.4滨海医院交通需求结构图 图2.5滨海医院进出机动车流量时变图 (三)医院外部交通设施无法适应医院发展要求 医院交通进出主要依托的海园一路、海园二路尚未建设,同时医院周边公交及人行设施配套还不甚完善。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全文 文章来源:中国公路网 2012-7-26 国发〔2012〕18号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和《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衔接,制定《“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7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1%,运 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 程加快。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及西部铁路大规模开工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水平显著提升;一批专业化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以长江、珠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为主体的内河水运格局基本形成;枢纽和干、支线机场建设有序推进;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综合交通枢纽起步建设;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