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高中课内古代文化常识一(必修一)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晋侯、秦伯围郑)

引申——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引申——夫子:古代对成年男子的敬称,语气重于称`子`.

父(读第三声):同“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或对老年人的尊称.

父(读第四声):父亲或男性长辈之称.

丈夫:古时称成年男子为丈夫,并不专指女子配偶.

匹夫:本指一个人,古代多指平民中男子,或一般人.

须眉:古代称男子为须眉.古曾以男子须眉稠秀为美,故有此称.

4.寡人:君主、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引申——古代君王自称:朕(秦之后)、寡人(通用)、孤(通用)、(明太祖朱元璋自称:咱)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引申——供役使者,仆从;有职守之人;官员也称执事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引申——卿别意:古代高级官名;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

辈;古代夫妻互称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引申——小子:与竖子同义

4.祖:临行祭祀路神,此处为饯行的一种隆重仪式,祭祀路神后,在路上设宴为人送行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5.中国古代音乐基本音阶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

引申——唐代时称前五音为“合、四、乙、尺、工”

宫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do音。

商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re音;

角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mi音;

徵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sol音;

羽类似于现在乐谱中的la音;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引申——官职发展:西周始设时称“庶子官”,掌诸侯、卿大夫庶子的教育。战国后期为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历代沿用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

引申——官职发展:唐朝后为侍郎属官,地位仅次于丞相、尚书、侍郎。民间称医生始于宋朝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引申——蹲踞:两腿张开蹲着,失礼程度较.箕踞轻

踞,在古代日常生活中,是最失礼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引申——古代关中指“四关”之内,即东面潼关、西面散关(大震关)、南面武关(蓝关)、北面萧关(金锁关),一般称函谷关以西,即秦、汉、唐时所称的关西地区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即古代关东地区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引申——三国时关东地区主要是指虎牢关以东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也专指最小的叔父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引申——伯仲:旗鼓相当,不相上下

5.河:特指黄河。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引申——江,特指长江。

6文中设宴于室内座次由尊到卑为:坐西朝东、坐北朝南、坐南朝北、坐东朝西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引申——古代宫室结构为前堂后室,一般情况下,堂内设宴以面朝南为尊,座次由尊到卑为:坐北朝南、坐西朝东、坐南朝北、坐东朝西。古代朝堂为前堂,上朝时天子坐北朝南,故称“南

面”,群臣立于天子对面,立南朝北,故称“北面”。而后室由于东西长而南北窄,故室内

设宴座次由尊到卑为:坐西朝东、坐北朝南、坐南朝北、坐东朝西

古代左右尊卑各朝不同,以左为尊的朝代有:春秋、唐、宋、明、清等

以右为尊的朝代有:商、战国、秦、汉、元等

无论何时,一般情况下,车驾中以左为尊

7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后人特指范增

(亚父者,范增也)

引申——尚父,可以理解成名义上的父亲。和父亲同级,一般都在帝王家才有

仲父,地位高于父亲,对长辈极为尊敬之称

8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引申——古代乘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一人位卑在右陪侍

9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引申——窃念:私下想念。窃惟:私下思惟;窃比:私自比拟;窃言:私下谈论;窃庇:私下包庇;窃窃:暗中,偷偷地;窃议:私下议论;私自评论

高中课内古代文化常识一(必修二)

必修二

《诗经》两首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诗三百”,共收诗305篇。内容分为“风”“雅”“颂”,主要手法是“赋”“比”“兴”。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体制;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2.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引申——0岁度:小儿初生之时。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

宴"、"汤饼会"。

1岁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周晬,指

婴儿周岁。

2岁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也有写作"提孩"的,后指2--3岁的儿童。

8岁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

四岁的少年。童龀[chèn]:龀,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

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始龀、髫年:女孩七岁。始龀、龆年:男

孩八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

龀","龆年"或"髫年"。

9岁九龄:为9岁。黄口:十岁以下。指数之年:儿童九岁。

10岁幼学:十岁。外傅之年:儿童十岁。

12岁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3岁豆蔻:指女子十三岁。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岁。

15岁及笄:笄[jī],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志学之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所以后代称15岁为"志学之年"。束发:古人以十五岁为成童之年,把头发束起来盘在头顶。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岁。

16岁二八:为16岁。破瓜、碧玉年华-:女子十六岁。

20岁弱冠:又称加冠,指二十岁。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24岁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30岁而立(而立之年):因为"三十而立,所以后代称30岁为"而立之年" (立,"立身、立志"

之意)。始室:三十岁。克壮:正当壮年。古代三十岁为壮。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40岁不惑(不惑之年):四十而不惑。所以后代称40岁为"不惑之年"。(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

50岁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艾称年老的。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54岁六九年:即五十四岁。

60岁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六十岁以上。花甲:天干地支配合用来纪年,从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称六十岁为花甲。

花甲:我国古代用干支记时间。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天干有十,地支十

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照顺序搭配成六十个单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称"花甲"。把这种记时间的词语移用到记人的年龄上,就以"年届花甲"或"花甲之年"来指人到60岁了。下寿:古人以六十为下寿。耆[qi]:古称六十岁的人为"耆"。

61岁还历寿:61岁的寿辰。由于按干支纪年法,60年为一轮,61岁正是新一轮重新算起的时候,故称"还历"。

70岁从心之年:因为七十而从心所欲,所以后代称70岁为"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耋[dié]: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mào]耋[dié]之年

77岁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80岁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中寿:指80岁以上。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88岁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此外,还含有年事虽高,但食欲旺盛之意。

90岁上寿:九十为上寿。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99岁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100岁期颐:指百岁高寿。期,朱熹讲是"周匝之义",即转过一圈了,"谓百年已周"。

颐,朱熹讲是"谓当养而已"。即生活起居诗人养护。期颐就是指百岁之人。期颐指

一百岁。"期颐"是人寿至"百岁"的特称。上寿:百岁

108岁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140岁双稀、双庆--一百四十岁。

《孔雀东南飞》

1.《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南朝)。它北朝的《木兰诗》(别称《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

2.结发:古代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后称原配为结发夫妻。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4.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

5.床:古代的坐具。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6.新妇:古代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7.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

8.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引申——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

9.六合: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六合。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10.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1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12.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引申——女子谦称自己容貌为“蒲柳之姿”

女子自称为“奴家”

女子谦称为“妾”、“贱妾”、“奴婢”、“妾身”、“婢子”

老年妇女谦称为“老身”

民间女子自称为“小女子”、“民女”

王妃、王后在皇上面前自称为“妾”

寡居皇太后自称为“哀家”

13.公姥:公公和婆婆。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14.适:出嫁。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短歌行》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魏太祖”,史称魏武帝。

2.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引申——黔首:黔,黑色。黔首,即以黑巾裹头,代指平民,具体而言指本业为农业与小手工业,末业

为小商贾等各种不事生产的人。

白丁:古代平民着白衣,所以常以“白丁”称呼平民百姓。引申为没有学识的人

白袍:旧指未得功名的士人。唐士子未仕者服白袍,故以为入试士子的代称。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袍泽:“袍”和“泽”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称,用来形容战士们互相友爱、同心同德的品质,因此“袍泽”就成了将士、战友的代名词。

苍头:原指战国时主人战旗下的军队,多以乡党的青年组成,因以青巾裹头,故名。至汉代,战事减少,逐渐沦为奴隶,操持贵族邸宅的杂务。遭逢战乱,仍不失主人近侍军

队的性质。魏晋以后,则纯为私家奴仆。

黄裳:黄色表示尊贵,穿黄裳意味着臣居尊位,因而黄裳成了将做君主的太子的别称。

缙绅:插笏于绅带间,旧时官宦的装束,亦借指士大夫。

簪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旧时把它作为做官者之称。簪缨世族(世代做高官之

家)。青衫: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代指官职低的官员。后人也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豪门宾客的代称。

巾帼:本是古代妇头上的头巾或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自古以来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为

“巾帼英雄”,故代指女性。

青衣:古时地位低下者所穿的服装。婢女亦多穿青衣,后因用为婢女的代称。

裙钗:古代妇女的服饰,因用为妇女的代称。

纨绔:纨绔是古代一种用细绢做成的裤子。古代富贵人家的子弟都穿细绢做的裤子,这很能反映出他们奢侈的特点,因此,人们常用纨绔来形容富家子弟。

赭衣:以赤土染衣,故曰赭衣,赤褐色。古时囚犯乃服赭衣,因以褚衣代称囚犯。赭衣塞

路,比喻犯罪的人很多。

3.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4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有“酒圣”之称。后世常以“杜康”借指酒。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兰亭集序》

1. 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永和九年。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2禊,一种祭礼。古时一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赤壁赋》

1.既望:农历每月十六。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引申——望:农历每月十五。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第一天。

2.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3.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7.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8.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主要有三个特点:(1)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2)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3)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

《游褒禅山记》

1.浮图:也作“浮屠”“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也指和尚、佛塔。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阴阳: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高中课内古代文化常识(必修三)

必修三

《杜甫诗三首》

1.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帝,故名城为“白帝城”。

(白帝城高急暮砧)

2.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昭君墓是“当地多白草而此冢独青”,故名“青冢”。后泛指坟墓

(独留青冢向黄昏)

引申——青冢,亦借指边疆地区。

《蜀道难》

1、子规:即杜鹃,又名杜宇、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蜀国古望帝杜宇魂魄所化,啼声哀怨动人。常作伤春、悼亡的象征。

(又闻子规啼夜月)

引申——子规也称子归,总是朝着北方鸣叫,六、七月呜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所以叫杜鹃啼归

2、扪参历井:参,井,星宿名

(扪参历井仰胁息)

引申——分野,古人用天上二十八星宿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叫做某地在某星的分野。秦是井宿的分野,蜀是参宿的分野。

《琵琶行》

1.琵琶行:行,古诗的一种体裁。常见的古体诗的体裁还有歌、吟、引、曲等。

2.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举酒欲饮无管弦)

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名属教坊第一部。)

4.五陵年少: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

(五陵年少争缠头)

引申——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后世诗文常以五陵为富豪人家聚居长安之地。

膏粱: 肥肉和细粮,泛指美味的饭菜:膏粱子弟: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5.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切的情感。

(江州司马青衫湿。)

《李商隐诗两首》

1.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即蜀国古望帝杜宇,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

凄,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望帝春心托杜鹃)

2.鸡人报晓筹: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而用传唱报晓。鸡人,宫中掌握时间的卫士。筹,更筹,敲击

报时用的竹签,这里指代时间。

(无复鸡人报晓筹)

引申——周朝时,鸡人为掌管供办鸡牲的官员,举行大典时,则报时以警夜

3.六军:周制,天子有六军,一万二千五百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

(此日六军同驻马)

引申——六军在各朝有不同的意义:(1)周朝指天子所统领的军队。一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天子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后来把“六军”作为国家军队的统称。

(2)晋代称领军、护军、左右二卫、骁骑、游击为“六军”。

(3)指唐之禁军六军。即左右龙武,左右神武,左右神策(羽林)

4.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山盟。七夕,农历

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

(当时七夕笑牵牛)

5.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为四十八年。(唐玄宗在位四十五年,近四纪)

(如何四纪为天子)

《寡人之于国也》

1.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寡人之于国也)

2.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3.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

(则移其民于河东)

引申——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其意在古代有过变化。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后演变为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现在的河西五市是指:现在的河西指的是甘肃

省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和嘉峪关。也是河西走廊一带。

河南:1.秦汉指内蒙古河套黄河以南。2.战国时称周雒邑王城为河南,汉置河南县。3.汉称河南

郡,即秦三川郡地,治雒阳。隋有豫州河南郡,唐为洛州河南府,辖境都远小于汉河南郡。元

为路,明为府。4.唐中叶以后又有河南节度使。

河北:1.(唐)河北道,治魏州(今大名东北),辖古黄河以北地区。2.(宋)河北路,治大名府(今大名东)。

4.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移其粟于河内)

引申——“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等各种颜色。中国最早的酒是用粟酿造的

5.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指学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引申——夏代叫校

庠序也有安详肃穆的意思。庠,通“详”。安详

(谨庠序之教)

《劝学》

1.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君子曰)

2.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金就砺则利)

3.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半步),跨出两脚为步。

(故不积跬步)

《过秦论》

1.崤函,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2.八荒:指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的八面方向,指离中原极远的地方。后泛指周围、各地。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并吞八荒之心)

3.连衡: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使他们各自同秦联合,从而各个击破的策略。与“合纵”对应,也作“连横”。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秦国位于西方,六国位于其东。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

(外连衡而斗诸侯)

4.合从(从,通“纵”):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与“连横”对应”。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秦国位于西方,六国位于其东。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5.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孟尝君,齐国贵族,姓田名文; 平原君,赵国贵族,姓赵名胜; 春申君,楚国贵族,姓黄名歇; 信陵君,魏国贵族,姓魏名无忌。他们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皆以招揽宾客著称。

(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

6.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履至尊,登帝位。六合,天地四方。

(履至尊而制六合)

7.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8.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服从、投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9.迁徙之徒:征发的人。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10.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11.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周朝制度,天子出兵车万乘,诸侯出兵车千乘,后世以“万乘”称天子。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引申——战国时,诸侯国小的称“千乘”,大的称“万乘”

12.一夫作难:指陈涉起义。作难,起事,首事。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13.七庙隳:宗庙毁灭,就是国家灭亡的意思。七庙,天子的宗庙。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引申——七庙:本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后泛指帝王的宗庙。历代帝王为维护儒教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

14.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等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

15.陶朱:春秋时越国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回到陶,自称陶朱公。因善于经营生意而致富,后人以此作为富人的代称。

(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

16.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锄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17.八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与雍州并称九州,代指中国。

(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引申——九州:又名汉地、中土、神州、十二州,在周代时徐梁二州分别被并入青州与雍州,故而周代没有徐州和梁州。后来冀州被分,分为并州、营州、幽州、冀州,加上其他八州共十二州,固九州有时也称十二州。范围至北有燕山山脉、渤海湾和辽东,南至南海,西至甘肃接西域,东至东海。九州也是当时学者对未来统一国家的一种规划,反映了他们的一种政治理想

后也有九州:东南神州为农土,正南次州为沃土,西南戎州为滔土,正西弇州为并土,正中冀州为中土,西北台州为肥土,正北泲州为成土,东北薄州为隐土,正东阳州为申土。

《师说》

1.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巫医是一个具有两重身份的人。既能交通鬼神,又兼及医药,是比一般巫师更专门于医药的人物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2.百工:这里指各种工匠。中国古代主管营建制造的工官名称,以后沿用为各种手工业者和手工业行业的总称。殷周时为百官代称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3.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乐》久已

失传,这是沿用古代的说法。又称作“六经”。另也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还有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4.句读: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之处。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需停顿处为读。相当于现在的标点

符号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祝福》

1.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这里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

(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2.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它认

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林黛玉进贾府》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

(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

高中课内古代文化常识(必修四)

必修四

《窦娥冤》

1、缥缃:代指书籍。缥,青白色的丝织品;缃,淡黄色的丝织品。古人习惯用这两种丝织品包书或做书袋,故以此作为书籍的代称。

(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

2、春榜:唐宋考进士都在春季,后世称进士考试为春榜

(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正待上朝取应)

3、元杂剧的角色有旦、末、净、杂四类。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

引申——旦是女角,正旦是女主角,配角有小旦(少年女角色)、贴旦(丫环)、搽旦(不正派的女人)。末是男角,正末是男主角,配角有小末(少年男角色)、外末(老年男子)等。冲末(男配角)。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如李逵、张飞。净的次要角色称副净。丑,俗称小花脸,大都扮演男次要人物。(元杂剧原本无“丑”的行当,明刊版本中的丑是明人增改的)(元杂剧中无“生”之称,“末”即“生”也)杂,杂角。如:孛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洁(和尚)、驾(皇帝)、邦老(强盗)、徕儿(小厮、小男孩)等。

《辛弃疾词两首》

1吴钩:是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它以青铜铸成,是冷兵器里的典范,充满传奇色彩,后又被历代

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吴国的利器已经超越刀剑本身,上升成为一种骁勇善战、刚毅顽强的精神符号。

(把吴钩看了)

2、社: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一片神鸦社鼓)

3、封狼居胥:封狼居胥指西汉大将霍去病登狼居胥山筑坛祭天以告成功之事,后用以指建立显赫武功,成为中华民族武将的最高荣誉之一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4、路:宋时期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犹如元明清的省。宋代的路,较常设的机构有安抚司、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等。各机构互不统属,互相牵制。转运使与提举刑狱公事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

(烽火扬州路)

《拿来主义》

冠冕:(1)指仕宦的代称。(2)指第一;首位。原文里指把话说得好听些

(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廉颇蔺相如列传》

1、斋戒: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洁身清心,以示虔诚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引申——“斋”来源于“齐”,主要是“整齐”,如沐浴更衣、不饮酒,不吃荤。戒主要是指戒游乐,比如不与妻妾同寝,减少娱乐活动

2、列观:一般的宫殿。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3、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所司,故称。(如:司空、司徒、司寇、司马一类)

(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

4、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宾)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

引申——九宾在周朝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在汉朝指王、侯、公、卿、二千石、六百石下及郎、吏、匈奴侍子

5、汤镬:古代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一种大锅。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6、寿(为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8、负荆:背着荆条,表示愿受责罚。这是向对方请罪的一种方式。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苏武传》

1、《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西汉的历史,作者班固。

2、丈人: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3、节:又称“旄节”,以竹为竿,上缀以牦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4、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5、斥候:侦察兵。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6、阏氏:匈奴单于的配偶的称号,如同王后或太后。

(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7、奉车: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

(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

8、后土:地神,相对皇天而言。

(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9、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10、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张衡传》

1、《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东汉的历史,作者范晔。

2、三辅:汉朝以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地区为三辅,在今陕西西安附近。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

3、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因入京师,观太学)

引申——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夏、商、周,大学的称谓各有不同,五帝时期的大学名为成均,在夏为东序,在商为右学,周代的大学名为上庠,在洛邑王城西郊。太学是汉代出现的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魏晋至明清时期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

4、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遂通五经,贯六艺)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学常识

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文学常识汇总 1、《<物种起源>绪论》作者达尔文,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著有《物种起源》、《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2、绪论,又叫导言,学术论述的开头部分,是一种用来说明著作的写作经过、出版缘由、文章内容介绍、作者的基本观点、作者情况等文体。 3、《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作者是杨焕明,浙江温州人,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主任。 4、《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贾祖璋,浙江省海宁人,中国科普作家。著有《鸟类研究》、《生物学碎锦》等。 5、《斑纹》的作者是周晓枫,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上帝的隐语》、《鸟群》等。获得冯牧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十月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多个奖项。 6、《景泰蓝的制作》的作者是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作家。作品有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夜》,长篇小说《倪焕之》,。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写童话的作家。 7、景泰蓝,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珐琅彩釉多用蓝色,所以叫景泰蓝。 8、《足下的文化与野草之美——一个景观设计师的手记》作者是俞孔坚,浙江金华人,中国现代学者,著有《生物与文化基因上的图式》、《理想景观探源》等。 9、《陈情表》作者李密,一名虔,字令伯,三国人。“表”是古代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 10、《项脊轩志》作者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明代散文家,江苏昆山人。有《震川文集》。其散文风格朴实,感情真挚,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有人把归有光与欧阳修比较,推崇他为明代第一散文家。《项脊轩志》是他的代表作。 11、元曲是元代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分为散曲和杂剧两部分。散曲包括小令和散套两种,小令是不成套的散曲,散套又叫套数,是统属于一个宫调的成套的散曲。元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它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多种词曲和技艺发展而成。剧本体例一般为每本四折一楔子,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角色有末、旦、净、丑等。由曲、白、科三部分组成。一本基本上由正末或正旦一种角色唱到底。以正末主唱的称为“末本”,以正旦主唱的称为“旦本”。 12、《长亭送别》的作者是王实甫,他名德信,元代戏曲作家,大都(今北京)人。所作杂剧,据《录鬼簿》著录有十四种,现仅存三种《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破窑记》(全名为《吕蒙正风雪破窑记》)、《丽春堂》(全名为《四丞相歌舞丽春堂》)。其中最著名的是《西厢记》,它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元代和明代就为人推重,被称为杂剧之冠。在《西厢记》中,王实甫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 王实甫善于以古典诗词酝酿气氛,锻炼字句,创造出诗一般的动人意境,形成十分优雅有风格。他和关汉卿分别开创了中国戏曲史上文采和本色两个流派。 赵景深在《明刊本西厢记研究?序》中称“《西厢记》和《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艺中的双璧”。 13、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是指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14、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和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杂剧创作的成就,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切记王实甫不在元曲四大家之列) 15、莎士比亚,英国著名的剧作家和诗人。其主要成就是戏剧,作品有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又译为麦克佩斯)等,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

必修一二文化文学常识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行书出现在东汉晚期,楷书产生后,逐渐演变成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易书写,比草书易辨认。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高中三年文学常识汇总,太全了!

高中语文复习资料:高中三年文学常识汇 总,太全了! 课本上的文学常识东躲西藏,考试考的还没有? 别怕!小编给你带来高中三年全部文学常识,快拿去背! 必修一文学常识 1、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派诗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2、《再别康桥》作者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是新月派主要诗人。 3、《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4、《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定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5、《战国策》是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的,共33篇,属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 6、《史记》,西汉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它记载了黄帝到汉武帝时长达三千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史记》

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尽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与司司马光并称为“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司马迁另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其坚毅之品质为历代传颂。 7、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包括《藤野先生》《范爱农》等)和散文诗集《野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二心集》等多部杂文集。《记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 8、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家》是新文学第一部畅销小说。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晚年所作的散文集《随想录》是其真诚反思“文革”的最重要的作品。《小狗包弟》选自《随想录》。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作者梁实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0、《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

必修一二古代文化常识整理.doc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即是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晋侯、秦伯围郑 ? ? 侯、伯:春秋时期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中的两种。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 3.敢以烦执事 ? ? 执事:在古代有多种意思,①从事工作,主管其事;②有职守之人,即官员;③指供役使者,仆从;④对对方的敬称:⑤侍从。本文指对办事的官吏的敬称。 4.《战国策》: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西汉刘向整理编写,共33卷,分为12策。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5.至易水上,既祖 ? ? ? 易水:也称易河,河流名,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分南易水、中易水、北易水。因荆轲刺秦易水诀别高歌“风箫箫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而扬名天下。后人常用“易水”代指荆轲或易水歌。 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6.为变徵之声复为慷慨羽声 ? ? ? 变微、羽声: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微、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微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7.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8.乃朝服,设九宾 ? ? 九宾:九宾之礼,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失礼,并延引上殿。 9.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 ? 陛下:陛下的“陛”指殿前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0.诸郎中执兵 ? ? 郎中:宫廷的侍卫 11.《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分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类。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2.沛公欲王关中 ? ? 关中: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13.季父、亚父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姐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5出现过的文化常识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 小篆)和隶书楷书阶段(汉代—现代,隶书—楷书)。 隶书是两汉时通行的主要字体,笔画平直,略有波浪起伏,书写简便。 草书形成于汉代,是辅助隶书的简便字体,主要用于起草文书和通信,使用连笔,书写快捷,但难于辨认。

必修一、二文学文化常识检测答案

襄阳一中 高一年级 文化常识 编写:尹欣欣 审核: 陈会玲 使用时间: 月 第 周 姓名: 考号: 第 1 页 共 1 页 必修一、二文学常识、古代文化常识检测答案 1.答案:B 项荀子是赵国人,《荀子》是由荀子及其门人所著的。 2.答案:C 解析:C 项全文通过主客对话,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感情。作者虽有流露些许消极情绪,但他并不甘心沉沦,而能主动地从消极﹑哀怨中解脱出来,因而胸襟豁达,思想开阔,表现出一种洒脱﹑豪迈的气度,使文章具有积极进取﹑达观超然的感情基调。 3.答案:C 解析:C 项赋是一种形体比较自由灵活的韵文 4.答案:B 解析:B 项“炉台”象征产生希望的地方 5. 答案.(D)解析:《捕蛇者说》为散文 6.答案(A )解析:《暗示》为长篇小说 7.解析:C 深秋的露水为失望的泪水 8.(B )解析:苏轼当时是一个爱国老者 9.答案:B 解析:《劝学》作者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师说》才是由韩愈所写。 10.答案:C 解析:A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范围。一般为陈述自己对某种事物的见解 B :记,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 D :苏轼父苏洵,弟苏辙 11.答案:A 解析:B 中第一段是论述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C 《我心归去》中借法国表现自己对故乡的失望,但作者仍是爱自己的故乡,不愿在法国留下。他对故乡的失望,蕴含着希望。 D 《师说》作者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的是鄙夷之情,而非尊重。 12.答案:D 解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最后一段表现了诗人放弃了对俗世幸福的追求,表现了一种定格在希望之上的绝望。 13.答案:A.老舍是满族人且《断魂枪》是短篇小说。 14.答案:C.《师说》中的说是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范围。 15.答案:C.《赤壁赋》中举曹操的例子表明英雄不能与天地共存,为下文说明用个人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作铺垫。 16.答案:C.启示是人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和一座山同自然万物的关系并无区别,人类是大自然生态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做到了 “像山那样思考” ,才能达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较高境界。 17.答案:D.老舍的长篇作品有《骆驼祥子》和《四世同堂》中篇作品是《月芽儿》。 18.答案:C.文中虽写了天地万物易逝,但作者仍怀着乐观积极的情绪。 19.答案:A 解析:毛泽东的诗词因为内容仍是现代的,属现代诗歌 20.答案:C 解析:新诗也有格律和押韵 21.答案:D 解析: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2.答案C A 《阿房宫赋》是杜牧写的B 《沉沦》不是老舍的作品D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的生态学家 23.答案:B 解析:A 选项的《始祖鸟》错误。《始祖鸟》属于舒婷的作品。C 选项作者生于德国。D 选项的《一个人的村庄》错误。《一个人的村庄》是刘亮程的作品。 24.答案:D 解析:花甲,即60,花甲重逢就是120;增加三七岁月,就是再加三七二十一,就是141;古稀,即70,古稀双庆就是140;更多一度春秋,加起来就是141。 25.答案:B 解析:院试是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的一种考试,也叫章试。各地考生在县府里参加考试,由省里的提督学政主持,考取者称生员,俗称秀才(茂才)或相公。明清科举制度,分为乡试、会试和 殿试,乡试为省一级考试,由翰林或部院官员主考,考试合格者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是举人在京城参加的全国统一考试,由礼部主考,合格者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考试合格者为进士,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连续考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者称为“连中三元”。 26.答案:D 解析:《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房名。《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谥号“文正”。《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至右丞。《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为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 27.答案:A 解析: 五更计时法:旧时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半夜为三更。由此推算: 一更天约在19:00时至21:00时; 二更天约在21:00时至23:00时; 三更天约在23:00时至次日1:00时; 四更天约在1:00时至3:00时; 五更天约在3:00时至5:00时。“点”是比“更”小的夜计时单位。古时为计时准确的需要,又把每个“更”划分为五个“点”。经推算可知,一“点”等于现今的二十四分钟,五个“点”的时间正好是一“更”。“五更三点”是“早晨5点72分,即6点12分”;“三更四点”是“凌晨1点96分,即2点36分”。 28.答案:D :家慈是对自己母亲的谦词 29.答案:D .诸侯不能自称朕。 30.【答案】D ,应为“到了明代以后,才规定一帝一元”。比如,明成祖的年号是“永乐” 31. 【答案】A 。解析:“黄发”指老人。 .. 32. 【答案】D 。解析:将“明清”改为“宋”。 33.答案:A 。解析:“夺”,削除。 34.答案:C ,其中“擢”表示提升官职。 35.答案:B ,“出”指离开京城外调。“入”是指地方官调入京官。 36.答案:C ,“视事”指任职。 37.答案:B 解析:古代科举分四级科考,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38. 答案:D 。 进士及第一二三名称为状元、榜眼、探花。解元、会元、状元是指在乡试、会试、殿试中接连考中第一名,称为“连中三元”。 39. 答案:C 。入国子监读书的人称为“监生”。如同今天入学校读书的人称为“学生”。博士则属于D 项中教学人员一列。 40.答案: A 。相关知识:古代用阴阳作为山水方位的代称,具体是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游褒禅山记》:“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1 答案:B 。“山东”之“山”指崤山

语文教材必修一的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文化常识是语文考试中的常考知识点,也是写作中的加分内容,所以平时要多督促孩子对这些知识进行记忆哦。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必修一文化常识整理

必修一古代文化常识整理 《烛之武退秦师》 (1)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体裁)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主要记载了春秋(朝代)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情。 B.《左传》是解释《春秋》这部史书的,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2)《左传》亦称《左氏春秋传》或《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五十四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中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3)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4)关于古代战争中的礼仪和行为规范 《烛之武退秦师》:战争要有“理由”,即使兵临城下也可以通过外交手段化解,“不仁”“不知”“不武”的来犯之师自觉理亏。 (5)爵位,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用以表示身份等级与权利的高低。 周代,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汉朝开始公之上设王爵;王爵只封给开国功臣。品级是官职的等级,与爵位是两码事。爵位是世袭的,品级不能世袭。 《荆轲刺秦王》 (1)《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我们学过其中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荆轲刺秦王》。(2 (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金(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购,重金征求。邑,封地。 (4)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践行和送别。 (5)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徵,变宫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音律度量 1,音律 古代有五音和七音,这个“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音阶,五音就是宫商角徵羽,再加上变宫、变徵,就构成了七音,与今天的七音阶对比是: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即1234567。其古代还有八音,是对乐器的统称,包括金(钟等)、石(磬等)、丝(琴瑟等)、竹(管、箫等)等八类,每类包括若干种乐器。 中国民族乐器是中国音乐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大致可分为合奏与独奏两大类。合奏乐器多为锣鼓、锁呐、二胡、琵琶、扬琴、三弦、笛、笙、箫等。独奏乐器通常以古琴、琵琶、二胡、板胡、笛子、筝等为主。 下面对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曲调进行简要说明。 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二)) 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为绮靡之音。如:“商女不知忘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行路难——古曲名,多言世路艰难及离别伤悲之情。如:“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如《荆轲刺秦王》:“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此指宫廷侍卫。《张衡传》“公车特征拜郎中”,“郎中”是管理车骑门户的官名。 《鸿门宴》 (1)司马迁是西汉(朝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开创了我国史学纪传体的先河,被后人尊称为“史圣”。司马迁(作者)创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 年的历史,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表等五种体裁。它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鸿门宴 〖解释〗鸿门:地名,今陕西临潼东北。指不怀好意的宴请或加害客人的宴会。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3)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非常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河北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河南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4)【座次】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右丞相比左丞相大;“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

必修一文学常识题

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为代称,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传统,列为“”之一。 2.《诗经》起初称或,到了汉代,儒家才把它奉为经典,称作。 3. 《诗经》是收集的。 4.孔子评价《关雎》《诗经》: 。 5.《诗经》中的作品,按照音乐的不同,分编为“”、“”、“”三类。常见的三点手法:、、。赋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比以比也”,即比喻,和均属此类。兴,先以引起也”,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6.“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也称“”,共十五国风,160篇。是诗的精华。 7.“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即“王畿”之乐。雅诗共105篇,又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和“”。“大雅”31篇,用于 ;“小雅”74篇,用于。 8.“颂”是的乐歌。“颂”即古代的“容”字,表演的意思。《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和《商颂》(5篇),共40篇,皆出自社会上层人物之手,都是些歌功颂德之作。 9.《诗经》按照内容划分为诗、诗、诗、诗、诗。《卫风》中的《氓》,是最著名的一首诗. 10.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位诗人,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或“”,开创了我国诗歌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汉代乐府诗常以飞鸟徘徊起兴,以写。 15.大人在古代可指对的尊称,在《孔雀东南飞》中指。 16.古礼中把新人成婚时行并坐束发合髻之礼称为。 17. 是汉代末年对已婚妇女的通称。 18.古代下级对上级或小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在《孔雀东南飞》中为。 19.旧时妇女把农历七月七称为“”。 20.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初九为,十九为。 2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朝梁代的把风格相近的十九首诗编在一起,收入其《文选》中,题为,后世沿用这一名称。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以作为题目。

高中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最全汇总

高中课本古代文化常识最全汇总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教学博苑 10-18 0629 高中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教案(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并积累古代文化常识。 过程与方法:以教师系统讲解为主,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作进一步拓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认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古代文化基本常识,尤其与中学文言文教学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想要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作品,除了要学习大量的文言现象外,还应当适当掌握一些文化常识,今天我们就来对这方面的知识作一基本探讨。 二.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

必修一文化常识题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琵琶行》“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等。 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 生肖纪年:它是我国民间推行的一种与干支密切相关的纪年方法,用十二肖兽名称作为年名和地支对应。 2、太岁纪年 木星运行轨道由西向东,这和人们常看的12辰方向相反,为解决这个矛盾,古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给它又起了十二个名字,摄提格、单阏、执徐、大荒落、敦牂、协恰、涒摊、作噩、阉茂、大渊献、困敦、赤奋若、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和12辰方向一致,用它来纪年,这就是太岁纪年法。后来发现,岁星并不是一年整走一个星次,运行一周11.86年,86年便会多走一个星次,这种纪年方法不精确又繁琐,后废不用。这种纪年方法在《吕览》、《楚辞》中可看到。 邑万户:古代国君封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也叫“采地”、“封邑”、“食邑”。采邑制盛行于周代,秋战国时期,兼并日渐剧烈,卿大夫的采邑也随之动摇,秦统一后,确立郡县制。卿大夫在采邑内有统治权并对国君承担义务。采邑为世袭,由嫡长子继承,大小按爵位的等级而定。 郎中:①战国始有,秦汉治置。②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③唐朝到清朝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郎中作为医生的称呼始自宋代。 中庶子:掌管国君车马的侍从官,战国时国君、太子、相国的侍从之臣。秦、汉为太子侍从官。 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3足下:对对方的尊称。译为“您”。属于历史词,现已不再使用。足下是旧时汉族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战国时多用以称君主。 设九宾:宾,同“傧”。九宾是我国古代外交上最为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司仪施礼,并延引上殿。 陛下:陛下的“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4《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 【山东】

必修一文学常识

必修一文学常识 1.词: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2.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每句的字数、句式、声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3.沁园春: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威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而得名。 4.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主要作品有《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 5.江河:原名于友泽,生于1949年,北京人。江河的诗歌创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与北岛、顾城、舒婷、杨炼、梁小斌等人构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最引人注目的朦胧诗群,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有《纪念碑》、《星星变奏曲》等。《让我们一起奔腾吧》即是其中的佳作。 6.杨子,生于1923年,原名杨选堂,广东梅州人。作品有《浸洒的花朵》、《感情的花朵》等。 7.张洁——当代女作家。原籍辽宁,生于北京。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本选》,小说散文集《爱是不能忘记的》、《方舟》,小说集《祖母绿》,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2届茅盾文学奖)张洁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她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8.《金缕衣》唐无名氏《杂诗十九首》之一。一说作者杜秋娘。全诗如下:“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吸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其中“劝君吸取少年时”亦作“劝君须取少年时。” 9.卡尔马克思(Karl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德国政治哲学家及社会理论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犹太人。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10.莎士比亚(1564—1616),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英国戏剧之父”。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包括《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是其悲剧作品中最著名的四部。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说。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创作把德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11.毕淑敏女,祖籍山东。著有《毕淑敏文集》八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国家一级作家。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 12.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著有《荀子》二十卷。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影响最深。 13.说,是一种文体,多用来发表议论。师说即说说从师学习的道理。 14.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文公,昌黎先生。“古文运动”的倡导这之一,位于唐宋八大家之首。 15.唐宋八大家: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16.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德国作家。1904年,墨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他的作品还有《荒原狼》等. 1946年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 17、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满族人。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

2020年高考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2020年高考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2018年高考语文必修五古代文化常识 《归去来兮辞》 1.三径:古代隐士住处的代称。隐居之地的代称常见的还有:墙东、五柳、沧浪等。 2.帝乡:天帝居住的地方,也即所谓仙境。 《滕王阁序》 1.三江:泛指长江中下游。五湖:泛指太湖区域的湖泊。一说,指太湖、鄱阳湖、洞庭湖、青草湖、丹阳湖,南昌在五湖之间。 2.下榻:在某地住宿。榻,狭长而低矮的坐卧用具。典故:豫章太守陈蕃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稚设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之说。 3.钟鸣鼎食: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列鼎,鼎中盛食物。 4.东隅:日出的地方,表示早。 5.桑榆:日落的地方,表示晚。 6.请缨:请求皇帝赐给长缨(长绳),去缚住敌人。后用此指投军报国。 7.弱冠:指20岁,古代以20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8.投笔:投笔从军。后人把班超投笔于地、参军作战的故事叫做“投笔从戎”,比喻弃文从武,有志报国。 《逍遥游》 1.晦:阴历每月最后一日;朔:阴历每月的第一日。 2.六气:阴、阳、风、雨、晦、明。 《陈情表》

1.表:古代臣下给帝王的一种文书。 2.期: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功:穿大功服(九个月)、小功服(五个月)的亲族。 3.孝廉:汉代以来推举人才的一种科目,举孝顺父母,品行方正的人。汉武帝开始令郡国每年推举孝廉各一名,晋时仍保留此制,但办法和名额不尽相同。 3.秀才:汉代以来选拔人才的一种察举科目。与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 4.郎中:尚书省的属官。郎中属员外级,就是分掌各司事务,其职位仅次于尚书、侍郎、丞相的高级官员。郎中本是官名,即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其职责原为护卫、陪从,随时建议,备顾问及差遣。 战国始有,秦汉治置。后世遂以侍郎、郎中、员外郎为各部要职。 5.洗马:又叫太子洗马,太子的侍从官。 6.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7.牧:古代称州的长官。 8.犬马:臣子自谦。 9.皇天后土:皇天:古代指天,天帝。后土:古代指地,土神。 天地或天地神灵的总称。指天地。旧时迷信天地能主持公道,主宰万物。亦作“后土皇天”。

高一必修一必修二文化常识梳理

高一上学期文化常识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例:敢以烦执事(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这是客气说法)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5、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行李是一个古老的词语,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沿用。是外交使者的意思。 6、朝济而夕设版焉: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7、以乱易整,不武:不武,指使用武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8、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补充: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1、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例:“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意义有:1.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卿相。2.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3.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4.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5.古代夫妻互称: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6.姓。)2、竖子,对人蔑称。 例: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3、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例:“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4、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分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例:箕踞以骂曰(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 5、以药淬之: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淬,把烧红了的铁哭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 6、高渐离:荆轲的朋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渐离因为擅长击筑(竹制的乐器),秦始皇叫他在左右侍奉。一天,高渐离得着机会,用筑去打秦始皇,要为燕国报仇,没打中,遇害。 7、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8、易水: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9、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邑,封地。 10、为副:做助手。 11、奉守先王之宗庙:守住祖先的宗庙。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12、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13、至陛下:陛,殿前的台阶。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4、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 《鸿门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