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构造

第五章 构造
第五章 构造

第五章构造

第一节区域构造轮廓

一、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实习区西部为鄂尔多斯克拉通块体及周边狭长形断陷盆地带,东部为华北环形裂谷盆地及其周边的山岭带。处于华北板块中部,位于北北东向太行山东北端与东西向燕山山脉接壤处。该区受两个方向的运动作用控制,属板内强变形带,因此各种构造现象集中发育(附图IV)。

二、区域构造

区内构造发育,主要有164背斜、太平山向斜以及图区外的孤山口复杂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有走向断裂系和横向断裂,岩体发育有脆韧性剪切带,以及黄山店褶皱-冲断构造等。

三、研究区总体构造特征

区内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地层发育较全并可与华北地台其它地区对比,区域上主要由房山侵入体及围绕其分布的多期多形式断层和褶皱组成。周口店一带各种构造现象集中发育,成为板内浅变质岩构造地质构造研究的典型地区。

第二节褶皱

实习区内褶皱构造发育良好,其中包括东西向褶皱和北北东向褶皱。东西向褶皱是指以早期褶叠层的顺层面理作为变形面所铸就的东西向印支主期褶皱,前期的剥离断层及推覆构造,连同残余的原生层理,都作为褶皱变形卷入这一构造之内。区内主要有164背斜、太平山向斜以及图区外的孤山口复杂褶皱。

一、164背斜

164背斜(图5-1 164背斜素描图)分布于太平山向斜的南侧,展布于162.9高地至牛口峪一带,近东西向延伸,区内长度约有400m,枢纽向东倾伏,轴面近于直立,属直立倾伏褶皱。其转折端圆滑(图5-2 164背斜倾伏态示意图),两翼较平缓。其核部主要出露马家沟组灰岩,两翼为石炭系至二叠系地层。

164背斜转折端及南翼均发育次级褶皱,并伴生有同期小构造,根据形成时期不同可分为三期:

1、早期小构造

1)石香肠构造

在164背斜的南翼可以观察到比较强硬的白云质灰岩和较软弱的泥质灰岩相间导致的石香肠构造。香肠体内部形成了垂直层面的张裂隙,并为方解石脉等矿物充填。

2)火炬状节理

发育在中厚层灰岩中,由两组雁列式张节理组成的共轭剪切带,被方解石填充,最大主应力方向为竖直方向(图5-3 火炬状张节理素描图)。

3)固流褶皱

发育在164背斜南翼,固流褶皱是指岩石在固态流变条件下发生在具有高韧性和低粘度岩石中,岩石呈类似于粘性流体粘滞性流动作用。是一种剪切褶皱作用,可以指示早期所反映的岩体运动方式。

4)压溶劈理

发育在164背斜南翼白云质灰岩中,不连续,属间隔劈理,是先存的流劈理在纵弯褶皱作用下,压溶作用是物质溶失而缩短。

2、同期小构造

为东西向劈理,与褶皱同时形成。

3、晚期小构造

为南北向劈理,在褶皱形成后,由于后期应力作用,在两翼发育。

二、太平山向斜

太平山向斜位于房山岩体的南部,分布于太平山-二亩岗一带,长约2000m,宽为900~1000m。核部地层为石炭-二叠系的各组地层,两翼由下古生界-元古生界各地层组成。太平山向斜北翼较陡,岩层倾角50°~80°,南翼较缓,岩层倾角30°~50°。轴面近东西向,枢纽向东扬起,属直立倾伏褶皱,西段宽,东段窄。

太平山向斜北翼发育一系列轴面直立的次级褶皱,导致地层重复出现,并导致地层厚度的局部增减(图5-4 太平山北坡信手剖面图)。此外,在靠近太平山向斜核部的北坡二叠系,如山西组的板岩倾向变为东北向,说明太平山除了受南北向挤压作用下,还受后期北北东向挤压力的作用。太平山向斜形成于印支时期。

三、孤山口复杂褶皱

孤山口复杂褶皱分布孤山口火车站北侧陡壁上(图5-5 孤山口素描图),主要岩性为雾迷山组青灰色硅质白云岩、黄色条带状钙质千枚岩,此褶皱样式为长翼薄而平缓,短翼厚而陡倾,总体为“Z”形的一系列倒转-平卧褶皱。其中黄色钙质千枚岩形成转折端较尖的顶厚褶皱,白云岩形成转折端平缓的等厚褶皱。褶皱枢纽近北东-南西向,向北东方向扬起。

孤山口复杂褶皱内部小构造如下:

1、小褶皱

1)“Z”“M”“S”形褶皱

整体为一斜卧褶皱,核部为千枚状板岩,翼部位白云岩含硅质条带和团块,上翼为“Z”型褶皱,转折端为“M”型褶皱,下翼为“S”型褶皱。(图5-6 劈理折射-zms小褶皱素描图)2)斜卧褶皱

出露于铁路旁边的白云岩中,轴面产状50°∠27°,枢纽在轴面上的侧伏角约为90°,属斜卧褶皱。(图5-7 素描图)

3)鞘褶皱

北壁东端小坡上可见鞘褶皱,是韧性剪切带中的一种A型褶皱,呈扁圆状、舌状或圆筒状,鞘褶皱枢纽方向或垂直Y轴剖面上的褶皱倒向指示剪切方向。(图5-8 素描图)

2、劈理

1)劈理弯曲和折射

在北壁西端的褶皱中劈理形成于相对能干的灰色白云岩层中时,岩层与劈理夹角较大且发育稀疏;形成于相对软弱劈的黄色钙质千枚岩中时,岩层与劈理夹角较小且发育密集,由于两种岩性差异形成劈理折射。另外在此处可见劈理弯曲,由于白云岩由厚层状向薄层状过渡,使得劈理夹角逐渐变小,形成劈理弯曲。(图5-6)

2)层间劈理

该处层间劈理广泛发育,是一种受岩性及层面控制、与层理斜交的劈理。

3)正扇形间隔劈理和反扇形连续劈理

相对强硬层中,劈理向中间收敛,呈正扇形分布,形成正扇形间隔劈理。相对软弱层中轴面劈理向转折端收敛,呈反扇形分布,形成反扇形连续劈理。(图5-8 素描图)

3、线理

1)矿物拉伸线理

南峭壁西端的绢云母千枚岩面上可观察到拉伸线理,是拉长的碎石岩屑、矿物颗粒或集合体等平行排列而显示的线状构造。侧伏向及侧伏角为255°∠45°。

2)窗棂构造

火车站的南峭壁上发育,窗棱构造属于大型线理,也是B型线理,常沿强弱岩层相邻的界面出现,一系列宽而圆的背形被尖而窄的向形所分开。此处强硬层为厚层白云岩中夹两条硅质条带,且可以观察到硅质条带在转折端的次级小褶皱;软弱层为千枚岩,呈尖窄形嵌入强硬层。(图5-9 素描图)

4、火炬状节理

在北壁中部可见,发育在中厚层灰岩中,是由两组雁列式张节理组成的共轭剪切带。

5、小断层

在北壁中部偏西可见一小断层,断层带中有断层泥,带宽约10cm,断层面上有明显的擦痕和阶步,且两侧有牵引构造,据此可推断该为一正断层,断层面的产状130°∠29°。(图5-10 素描图)

第三节断裂构造

断裂按运动方向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和平移断层;根据断层与岩层关系可分为走向断层、倾向断层、斜向断层和顺层断层。

一、走向断裂系

1、一条龙-骆驼山近东西向正断层系

位于区内北部,沿一条龙-骆驼山一带分布,断层走向呈近东西向延伸,其中以官地-大砾岩山剖面为典型,自北而南地层分别为:官地杂岩、雾迷山组、洪水庄组、铁岭组、下马岭组、长龙山组、寒武系、马家沟组,各组之间均为高角度正断层接触,造成各组地层的剪薄。地层产状与断层面产状近相同,倾角50°-80°。一条龙联合剖面(图5-11)。

2、周家坡-山顶庙-向源山-房山西弧形逆断层

位于区内东部,沿牛口峪水库呈向北东突出的弧形(附图Ⅰ)。从内弧向外弧地层依次为:马家沟组、寒武系、长龙山组、下马岭组、铁岭组和太古界官邸杂岩。此断裂系中老地层均盖在新地层之上,据此推测为逆断层。该断裂系经历了多期作用,在房山西发育早期逆冲、晚期正断层。

二、横向断裂

横向断层指断层走向与岩层走向直交的断层。

区内分布有三条横向断层,为乱石垅附近的横向断层及大砾岩山与骆驼山之间构成“Y”字型的两条横断层(附图Ⅳ)。其切割地层长度均小于1000m,均切割附近的走向断裂系。

乱石垅附近的横向断层切割铁岭组、下马岭组及马家沟组。“Y”字型切割的地层有蓟县群、青白口群、寒武统、马家沟组、石炭统和山西组。平面上呈“Y”,“Y”字内的太原组和山西组地层相对两侧地层向北运动,西边一条为左行断层,形成较早,被东边一条切割;东边一条为右行断层,形成较晚;但二者均形成于二叠纪,均为受水平剪切力而形成的。

第四节岩体西北缘剪切带特征

在车厂发育有大量的脆韧性剪切带。

第一节脆性剪切带

脆性剪切带是在地壳浅层次发生的脆性变形的产物,即通常说的断层。其特点是具有一个或多个清楚的不连续界面,两盘位移明显,变形集中在个别不连续面上,伴生有各种碎裂岩系列的断层岩,其两侧岩石几乎未受变形。

第二节韧性剪切带

韧性剪切带是岩石在塑性状态下发生连续变形的狭窄高剪切应变带。典型的韧性剪切带内变形状态从一壁穿过剪切带到另一壁是连续的,不出现破裂或不连续面,带内变形和两盘的位移完全由岩石的塑性流动或晶内变形来完成,并遵循不同的塑性或粘性蠕变律。具有“段而未破,错而似连”的特点。

一、几何学

边界具有相互平行的两盘,沿每个横断面的位移情况是一样的。

二、运动学

可据S-C面理、旋转碎斑系、多米诺骨牌构造等可判断剪切方向。

第五节黄山店褶皱-冲断构造

一、基本特征

黄山店褶皱-冲断构造(图5-12素描图)总体上是由两个互相叠置的大型平卧背斜和向斜组成,在褶皱的倒转翼上发生了铲式逆冲断层。褶皱枢纽基本上呈NEE75°-80°方向,轴面倾向SSE,总体呈NE向延展,断面呈平缓弧状。冲断运移方向为NNW340°-350°。褶皱-冲断构造(第二期变形)形成后又受到印支主期变形叠加而形成迎风峪向形。

二、伴随地质现象

1、黄山店鸡场铁岭组的构造变形特征

此处可见多处变形形成的小构造现象,如S\C组构(图5-12-A)、拔丝构造、δ构造(图5-12-B)、σ构造(图5-13)、顺层掩卧褶皱(图5-12-D)、“M”型褶皱(图5-12-C)。许多剪切构造形成的裂隙已被方解石或石英充填,易于观察。

2、倒转叠层石的识别

叠层石呈椭圆形或水平方向上的单向凸起生长,表明岩石受力发生竖直方向上的旋转,即柱状叠层石发生强烈剪切变形,呈倒转位态,指示岩层的倒转(图5-)。

3、黄山店东南公路边水渠壁同沉积构造(图5-)

(1)同沉积断层

又称生长断层,其上盘在沉积过程中相对下移,明显同层沉积厚于下盘的,倾角较大,为正断层。

(2)冲刷构造

(3)扰动构造和风暴岩

风暴岩是指白云岩在未固结状态下,风暴扰动使底部砾石翻滚,在硅质交结物的混合下,

受重力作用形成,反应了动荡的海水、浅海环境中沉积形成。

第六节构造演化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表明,周口店地区构造经历了多期、多阶段、多体制的复杂变化,通过对各种构造叠加关系的综合分析,并综合区内岩浆和变质作用的分析,可将本区的构造演化概括如下:

一、前印支期构造

164背斜南翼中发育的火炬状节理(图5-)、柔流褶皱、石香肠构造均表明该区岩层在形成褶皱前曾受到过垂直方向的构造力,为前印支期构造。

二、印支期构造

就北京西山而言,印支运动存在的依据为:接触关系、构造方向和褶皱样式差异、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印支构造旋回在周口店实习区内可明显观察到两期构造变形,印支早期顺层固态变形构造和印支主期面理褶皱。

此期间形成了164背斜(图5-)、太平山向斜。164背斜形成标志受到南北方向的挤压作用,太平山向斜符合“侏罗式褶皱”的特点(图5-),印证了该时期曾受到大范围的南北挤压应力作用。

三、燕山期北北东向构造

随着印支运动结束,实习区应力场的事件类型和作用方式都发生重大改变,近东西向的构造格局被北东向的构造格局所取代。本旋回可鉴定出三个时代的构造形变:裂陷作用,北东向褶皱及推覆构造和逆冲断层及相关的动力变形构造。如先东西逆冲形成断层,然后拉伸,正断层交替出现,正断层为主。

再如孤山口北北东向密集破裂,在此时期主要经历了水平的拉伸和挤压,形成裂陷盆地。孤山口火车站复杂褶皱,房山西叠瓦状断层、房山复式岩体的侵入都是在燕山运动中形成的。

四、喜山期高角度正断层

继燕山构造定型后,本区又表现为一种伸展体制下的构造变形,形成山前正断层系统。

第五章 板块构造(习题)

第五章板块构造 一选择题 1. 魏格纳在系统总结当时地学有关资料后认为,在()时全球只有一个巨大的原始大陆,他称之为泛大陆(Pangaea或联合古陆). 石炭纪 二叠纪 三叠纪 侏罗纪 2. 泛大陆形成以后,沿古地中海分裂为北方的()古陆和南方的()古陆,并逐步分裂为若干陆块,四散漂移拼合,逐渐形成现今的各个大陆。 劳亚,冈瓦纳 冈瓦纳,劳亚 3. 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为()。 离散边界 会聚边界 碰撞造山边界 转换边界 4. 全球板块可划分为若干大板块和一些小板块。其中,大板块包括()。 美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阿拉伯板块 非洲板块

那滋卡板块 南极洲板块 欧亚板块 澳洲-印度板块 菲律宾板块 5. 大陆边缘分为()。其中()是由离散型边界形成的陆壳与洋壳之间的没有相对运动的大陆边缘;()为大洋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两板块之间有显著相对运动形成的构造组合。 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 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 6. 按照现今流行的认识,地球外壳的构造作用,主要取决于地球内部的动力作用。一般认为,地球内部的动力状态主要以“地幔对流”(mantle convection)和“地幔柱”(mantle plume)两种方式为主,它们可能同时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转化而又有主有次,控制着地球外壳的构造变形。 对 错 7. 根据海底扩张说,地幔存在巨大的对流体,大洋中脊的轴是地幔物质上涌的通道。上涌物质冷凝并伴随涌出物质向外推开,造成洋底不断扩张;大陆之下地幔的上涌导致陆块裂解,形成裂谷,并向洋发展;海沟是地幔对流的下降区。洋底在中脊处产生,而在海沟处消亡。 对 错 8. 转换断层发育在被错开的洋脊之间,随着洋脊的持续扩张,断层两盘的位移是持续增加的。

第五章 结构力学的方法

第五章结构力学的方法 1、常用的计算模型与计算方法 (1)常用的计算模型 ①主动荷载模型:当地层较为软弱,或地层相对结构的刚度较小,不足以约束结构茂变形时,可以不考虑围岩对结构的弹性反力,称为主动荷载模型。 ②假定弹性反力模型:先假定弹性反力的作用范围和分布规律、然后再计算,得到结构的内力和变位,验证弹性反力图形分布范围的正确性。 ③计算弹性反力模型:将弹性反力作用范围内围岩对衬砌的连续约束离散为有限个作用在衬砌节点巨的弹性支承,而弹性支承的弹性特性即为所代表地层范围内围岩的弹性特性,根据结构变形计算弹性反力作用范围和大小的计算方法。 (2)与结构形式相适应的计算方法 ①矩形框架结构:多用于浅埋、明挖法施工的地下结构。 关于基底反力的分布规律通常可以有不同假定: a.当底面宽度较小、结构底板相对地层刚度较大时假设底板结构是刚性体,则基底反力的大小和分布即可根据静力平衡条件按直线分布假定求得(参见图5.2.1 ( b )。 b.当底面宽度较大、结构底板相对地层刚度较小时,底板的反力与地基变形的沉降量成正比。若用温克尔局部变形理论,可采用弹性支承法;若用共同变形理论可采用弹性地基上的闭合框架模型进行计算。此时假定地基为半无限弹性体,按弹性理论计算地基反力。 矩形框架结构是超静定结构,其内力解法较多,主要有力法和位移法,并由此法派生了许多方法如混合法、三弯矩法、挠角法。在不考虑线位移的影响时,则力矩分配法较为简便。由于施工方法的可能性与使用需要,矩形框架结构的内部常常设有梁、板和柱,将其分为多层多跨的形式,其内部结构的计算如同地面结构一样,只是要根据其与框架结构的连接方式(支承条件),选择相应的计算图式。 ②装配式衬砌 根据接头的刚度,常常将结构假定为整体结构或是多铰结构。根据结构周围的地层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松软含水地层中,隧道衬砌朝地层方向变形时,地层不会产生很大的弹性反力,可按自由变形圆环计算。若以地层的标准贯入度N来评价是否会对结构的变形产生约束作用时,当标准贯入度N>4时可以考虑弹性反力对衬砌结构变形的约束作用。此时可以用假定弹性反力图形或性约束法计算圆环内力。当N<2时,弹性反力几乎等于零,此时可以采用白由变形圆环的计算方法。 接头的刚度对内力有较大影响,但是由于影响因素复杂,与实际往往存在较大差距,采用整体式圆形衬砌训算方法是近似可行的。此外,计算表明,若将接头的位置设于弯矩较小处,接头刚度的变化对结构内力的影响不超过5%。 目前,对于圆形结构较为适用的方法有: a.按整体结构计算。对接头的刚度或计算弯矩进行修正;

第5章 框结构设计

第5章 框架结构设计 [例5.4-1] 图5.4.12(a )所示为两层两跨框架,图中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杆件的相对线刚度值(i /108)。试用D 值法计算该框架结构的内力。 [解](1)按式(5.4.1)计算层间剪力 V 2 = 100kN ;V 1 = 100+80 = 180kN (2)按式(5.4.4)计算各柱的侧向刚度,其中c α按式(5.4.5)(对第2层柱)或式(5.4.6)(对第1层柱)计算,K 按表5.4.1所列的相应公式计算。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5.4.2。 (3)根据表5.4.2所列的D ij 及ΣD ij 值,按式(5.4.2)计算各柱的剪力值V ij 。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5.4.3。 (4)按式(5.4.9)确定各柱的反弯点高度比,然后按式(5.4.14)计算各柱上、下端的弯矩值。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5.4.3。 表5.4.2 柱侧向刚度计算表 注:表中剪力的量纲为kN ;弯矩的量纲为kN ·m 。 根据图5.4.12(a )所示的水平力分布,确定y n 时可近似地按均布荷载考虑;本例中y 1=0;对第 1层柱,因8.05.4/6.32==α,所以y 2为负值,但由2α及表5.4.2中的相应K 值,查附表2.5得y 2=0;对第2层柱,因0.125.16.3/5.43>==α,所以y 3为负值,但由3α及表5.4.2中的相应K 值,查附 表2.5得y 3=0。由此可知,附表中根据数值大小及其影响,已作了一定简化。 (5)按式(5.4.15)计算梁端弯矩,再由梁端弯矩计算梁端剪力,最后由梁端剪力计算柱轴力。计算过程及结果见表5.4.4。 框架弯矩图见图5.4.12(b )。 表5.4.4 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计算表

第五章 构造 - 副本

第五章构造 第一节区域构造轮廓 一、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 实习区西部为鄂尔多斯克拉通块体及周边狭长形断陷盆地带,东部为华北环形裂谷盆地及其周边的山岭带。处于华北板块中部,位于北北东向太行山东北端与东西向燕山山脉接壤处。该区受两个方向的运动作用控制,属板内强变形带,因此各种构造现象集中发育(附图IV)。 二、区域构造 区内构造发育,主要有164背斜、太平山向斜以及图区外的孤山口复杂褶皱,断裂构造发育有走向断裂系和横向断裂,岩体发育有脆韧性剪切带,以及黄山店褶皱-冲断构造等。 三、研究区总体构造特征 区内地质研究程度较高,地层发育较全并可与华北地台其它地区对比,区域上主要由房山侵入体及围绕其分布的多期多形式断层和褶皱组成。周口店一带各种构造现象集中发育,成为板内浅变质岩构造地质构造研究的典型地区。 第二节褶皱 实习区内褶皱构造发育良好,其中包括东西向褶皱和北北东向褶皱。东西向褶皱是指以早期褶叠层的顺层面理作为变形面所铸就的东西向印支主期褶皱,前期的剥离断层及推覆构造,连同残余的原生层理,都作为褶皱变形卷入这一构造之内。区内主要有164背斜、太平山向斜以及图区外的孤山口复杂褶皱。 一、164背斜 164背斜(图5-1 164背斜素描图)分布于太平山向斜的南侧,展布于162.9高地至牛口峪一带,近东西向延伸,区内长度约有400m,枢纽向东倾伏,轴面近于直立,属直立倾伏褶皱。其转折端圆滑(图5-2 164背斜倾伏态示意图),两翼较平缓。其核部主要出露马家沟组灰岩,两翼为石炭系至二叠系地层。 164背斜转折端及南翼均发育次级褶皱,并伴生有同期小构造,根据形成时期不同可分为三期: 1、早期小构造 1)石香肠构造 在164背斜的南翼可以观察到比较强硬的白云质灰岩和较软弱的泥质灰岩相间导致的石香肠构造。香肠体内部形成了垂直层面的张裂隙,并为方解石脉等矿物充填。 2)火炬状节理 发育在中厚层灰岩中,由两组雁列式张节理组成的共轭剪切带,被方解石填充,最大主应力方向为竖直方向(图5-3 火炬状张节理素描图)。 3)固流褶皱 发育在164背斜南翼,固流褶皱是指岩石在固态流变条件下发生在具有高韧性和低粘度岩石中,岩石呈类似于粘性流体粘滞性流动作用。是一种剪切褶皱作用,可以指示早期所反映的岩体运动方式。

《油气成藏机理》第五章 (晚期)新构造运动与油气快速成藏机理

第五章 (晚期)新构造运动与油气快速成藏机理
一、克拉2大型气藏晚期快速成藏机理 1.晚期快速高生烃强度-煤系气源岩快速生烃 2.高效汇聚型输导体系(超压流体的集中排放) 3.强封闭膏泥岩盖层
二、PL19-3大型油气藏晚期快速成藏机理 1.晚期快速沉降-充填与晚期活跃烃源岩 2.多层系-多生烃洼陷油源与高效汇聚型输导体系 3.有利圈闭与良好的保存条件 4.晚期快速充注的识别标志

克拉苏逆冲带构造样式克拉2晚期圈闭
盆地前陆盆地多种类型构造样式
褶皱 逆冲 构造
三角 带构 造
底辟 构造
负反 转构 造
褶皱 推覆 构造
披覆 构造

克拉苏逆冲带构造样式克拉2晚期圈闭
逆冲带构造定型于库车期-西域期(5.3-0Ma)属于 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晚期)成藏构造背景
北秋里塔克-克拉2-捷斯德里克剖面构造演化史

克拉苏逆冲带构造样式克拉2晚期圈闭
逆冲带构造定型于库车期-西域期(5.3-0Ma)属于 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晚期)成藏构造背景
喀拉巴赫-大宛齐-羊塔克剖面构造演化史

克拉苏逆冲带构造样式克拉2晚期圈闭
逆冲带构造定型于库车期-西域期(5.3-0Ma)属于 新构造运动控制下的(晚期)成藏构造背景
阳霞凹陷-依奇克里克-吐格尔明剖面构造演化史

克拉2圈闭晚期充注
克拉2气藏方解石脉中的气态烃包裹体
OV
KL202,E1k

5第五章 构造概论汇总

第五章构造概论 (1)房屋一般由( )组成。 A:基础、楼板、地面、楼梯、墙(柱)、屋顶、门窗 B:地基、楼板、地面、楼梯、墙(柱)、屋顶、门窗 C:基础、楼地面、楼梯、墙、柱、门窗 D:基础、地基、楼地面、楼梯、墙、柱、门窗 (2) 组成房屋的构件中,下列既属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的是()。 A: 墙、屋顶B: 楼板、基础C: 屋顶、基础D: 门窗、墙 (3) 组成房屋各部分的构件归纳起来是()两方面作用。 A:围护作用、通风采光作用B:通风采光作用、承重作用 C:围护作用、承重作用D:通风采光作用、通行作用 (4) 只是建筑物的维护构件的是()。 A:墙B:门和窗C:基础D:楼板 (5) 建筑技术条件是指()。 A: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材料技术、建筑构造技术B: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材料技术、建筑施工技术C:建筑结构技术、建筑环保技术、建筑构造技术D:建筑结构技术、建筑构造技术、建筑施工技术(6)建筑构造设计的原则有()。 A:坚固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B:适用经济、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 C: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美观大方D:坚固耐用、技术先进、结构合理、美观大方(7) 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 A:外界环境、建筑技术条件、建筑材料B:外界环境、建筑施工条件、建筑标准 C:外界环境、建筑技术条件、建筑标准D:外界环境、建筑施工条件、建筑标准 (8)影响建筑构造的外界环境因素有()。 A:外界作用力、人为因素、地表影响B:外界作用力、气候条件、地表影响 C:火灾的影响、人为因素、气候条件D:外界作用力、人为因素、气候条件 (9)组成房屋的维护构件有()。 A:屋顶、门窗、墙(柱)B:屋顶、楼梯、墙(柱)C:屋顶、楼梯、门窗D:基础、门窗、墙(柱)(10) 组成房屋的承重构件有()。 A:屋顶、门窗、墙(柱)、楼板B:屋顶、楼梯、墙(柱)、基础 C:屋顶、楼梯、门窗、基础D:屋顶、门窗、楼板、基础

数据结构答案第5章

第 5 章树和二叉树 1970-01-01 第 5 章树和二叉树 课后习题讲解 1. 填空题 ⑴树是n(n≥0)结点的有限集合,在一棵非空树中,有()个根结点,其余的结点分成m(m>0)个()的集合,每个集合都是根结点的子树。 【解答】有且仅有一个,互不相交 ⑵树中某结点的子树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子树的根结点称为该结点的(),该结点称为其子树根结点的()。 【解答】度,孩子,双亲 ⑶一棵二叉树的第i(i≥1)层最多有()个结点;一棵有n(n>0)个结点的满二叉树共有()个叶子结点和()个非终端结点。 【解答】2i-1,(n+1)/2,(n-1)/2 【分析】设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n0,度为2的结点个数为n2,由于满二叉树中不存在度为1的结点,所以n=n0+n2;由二叉树的性质n0=n2+1,得n0=(n+1)/2,n2=(n-1)/2。 ⑷设高度为h的二叉树上只有度为0和度为2的结点,该二叉树的结点数可能达到的最大值是(),最小值是()。 【解答】2h -1,2h-1

【分析】最小结点个数的情况是第1层有1个结点,其他层上都只有2个结点。 ⑸深度为k的二叉树中,所含叶子的个数最多为()。 【解答】2k-1 【分析】在满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达到最多。 ⑹具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叶子结点数为()。 【解答】50 【分析】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最后一个结点的编号为100,其双亲即最后一个分支结点的编号为50,也就是说,从编号51开始均为叶子。 ⑺已知一棵度为3的树有2个度为1的结点,3个度为2的结点,4个度为3的结点。则该树中有()个叶子结点。 【解答】12 【分析】根据二叉树性质3的证明过程,有n0=n2+2n3+1(n0、n2、n3分别为叶子结点、度为2的结点和度为3的结点的个数)。 ⑻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序列是ABCDEFG,中序遍历序列是CBDAFGE,则其后序遍历序列是()。 【解答】CDBGFEA 【分析】根据前序遍历序列和后序遍历序列将该二叉树构造出来。 ⑼在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链表中,共有()个指针域,其中()个指针域用于指向其左右孩子,剩下的()个指针域则是空的。 【解答】2n,n-1,n+1

地质学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地壳演化简史 一、简述地层层序律,并分析该定律在确定地层相对年代和认识地壳发育历史方面的意义 1.第一问:在地壳发展史中,伴随着各种岩层的产生,在不同地震年代,各种岩层形 成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新老地层。一般情况下,老地层在下,新地层在上,称正常 层位。这种上新下老的关系叫地层层序律。 2.第二问:地层层序律可以推断两新老地层之间所夹地层的年代;或根据不整合关系, 结合地层层序律推断地层年代。总之,对地层相对年代的确定是通过与地层层序律 所确定的标准剖面进行对比实现的,如果出现地层间断,则可推断其地壳的升降活 动。 二、略 三、何谓地层划分?何谓地层对比?地层划分和地层对比的意义何在?地层划分与对比的 依据是什么? 1.第一问:确定地层上下顺序,并划分不同等级的阶段和确定其时代的过程 2.第二问:对不同地区的地层进行时代的比较 3.第三问:略 4.第四问: 1)地层划分依据: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地层接触关系;古生物化石 2)地层对比依据:古生物化石 四、如何判断特定地层的形成环境?如何分析一个地区的构造历史? 1.第一问:运用“凭古论今”分析法,综合沉积物的后生变化情况,通过对生物化石、 岩性特征和结构、特殊矿物的研究,可确定各种海陆相沉积相,并与当时海陆分布、地信、气候等情况联系起来绘成古地理图,就能还原古地理环境。 2.通过地层层序律,可确定一个构造旋回,即一个构造层;通过区域性的不整合可区别 不同构造层,再结合海陆分布、生物演化、岩浆活动等可确定构造阶段,进而推断构造历史。 五、概括地壳构造演化阶段,并分析各主要构造运动对世界古地理的影响。 地质年代地质阶段影响 太古宙陆核形成使陆壳局部地区向稳定方向发展 元古宙吕梁运动、晋宁运 动 陆核进一步扩大, 形成古地台,出现 沉积 早古生代加里东阶段地槽活动频繁,沉积加剧,出现板块运动,形成联合古 陆雏形 晚古生代海西阶段陆地面积扩大,联合古陆形成 中生代印支阶段、燕山阶 段 构造运动频繁,联 合古陆解体,形成 环太平洋褶皱带 新生代喜马拉雅阶段板块进一步运动,形成现代板块构

第五章 节理

节理 基本概念: 节理:又称为裂缝或裂隙,它们是岩石受力发生破裂,两侧的岩石沿破裂面没有发生明显位移的一种断裂构造。 节理发育的基本特征是:分布普遍;形态多样;规模不一;发育不均;同时又具有方向性和组系性。 节理组:由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方向相互平行或大致平行,力学性质相同的节理组合成为一个节理组。 节理系:由同一时期,相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理组组合成为一个节理系。节理的分类及特征: 一、原生节理(Original joint): 1.沉积岩的原生节理,如泥裂(Mud crack); 2.喷出岩的原生节理,如玄武岩的柱状节理(Columnar joint),水下喷出的熔岩流往 往形成球形或椭球形裂缝,称为枕状节理(Pillow joint); 3.侵入岩的原生节理,早期液态阶段形成两种主要的流动构造—流线和流面;晚期凝固 阶段形成的原生节理有:横节理(Cross joint)、纵节理(Longitudinal joint)、层节理(Bed joint)、斜节理(Diagonal joint)。 二、次生节理(Secondary joint): 由非构造运动的其他外力作用形成的节理称为非构造节理又称外生节理(Non-structural joint),如岩石因温度变化引起体积不均匀的膨胀和收缩而产生的风化节理、冰川运动和冰劈作用形成的节理、洪水引起的滑坡以及人工爆破等原因引起的节理均属非构造节理。 构造节理(Structural joint):由构造运动形成的节理称为构造节理,又名内生节理。构造节理的分类如下: 1.几何分类: 1)根据节理与所在岩层产状要素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 走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大致平行; 倾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倾向大致平行; 斜向节理:节理走向与所在岩层走向斜交; 顺层节理:节理面大致平行岩层层面。 2)根据节理走向与区域构造线或局部构造线的关系,可将节理分为: 纵节理:节理走向与区域构造线走向大致平行。 横节理:节理走向与区域构造线走向大致垂直。 斜节理:节理走向与区域构造线走向斜交。 2.力学成因分类: 1)剪节理(Shear joint) 剪节理的主要特征: a)剪节理产状较稳定,沿走向和倾向延长较远; b)节理面平直光滑,发育在砾岩或含有结核的岩层中的剪节理往往切穿胶结物 及砾石或结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