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各地区也开始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以期推动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中,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一市,是我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

的地区之一。国家将其列入重点开发的区域之一,制定出台区域发展规划,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的一些亮点和具体措施。

一、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头羊,其经济活动空前活跃。由此

导致的交通拥堵给工业生产、商品流通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提出了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措施。主要包括优化交通枢纽,加速衔接京津冀、长三角、海峡西岸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推进高速公路、快速干道、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二、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有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品质的城市环境是保持城市竞争

力和吸引力的必要条件。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城市投资与改革创新同步进行,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主要包括建设联动发展、绿色智慧、文化活力、生态美丽的“重点城市”,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城乡一体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

的目的地城市群。

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业附加值的关键因素。长江三角洲区域

发展规划提出,要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强现代科技服务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

“双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促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我国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与绿色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供应链”的全面绿色转型。同时,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多元化发展。

五、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之一,其自身的经济发展也需要与周边地区相互协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与中国沿海经济带、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的协同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自贸区集聚带,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

所有这些措施的实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还需要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因此,政府应在发展规划中做好资源整合和资金安排,切实落实好具体措施。同时带领企业和市场出行一同协作,发挥科技和人才的优势,打造高效有序的区域发展格局。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几年内该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只有通过更合理、更有计划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该地区持续高速发展的目标。同时,长江三角洲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制定类似计划的借鉴和参考。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全文完整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 年 6 月 目录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下简称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为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进一步发挥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依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特制定本规划,作为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 长三角城市群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范围内,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主要分布于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格局的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等26 市,国土面积21.17 万平方公里,2014 年地区生产总值12.67 万亿元,总人口1.5 亿人,分别约占全国的 2.2%、18.5%、11.0%。 规划期为2016—2020 年,远期展望到2030 年。 图 1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图 第一章规划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正处于转型提升、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必须立足现有基础,针对突出矛盾和问题,紧紧抓住重大机遇,妥善应对风险挑战,实现更大跨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支撑。 第一节重大意义 以改革创新推动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现代化,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增强国家竞争力。 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是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优化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全面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逐渐加速,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也日趋重要。长三 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之一,由上海、杭州、南京等强大的城市组成,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和地缘优势。在未来的发展中,长三角城市群的成功发展关乎中国的整体发展。因此,一份扎实可行的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必不可少。 一、长三角城市群目前的发展现状 长三角城市群作为中国最为发达的城市群之一,其人口总量和GDP也是持续 增长的。根据统计数据,自2012年至今,长三角的GDP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7% 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影响力也逐渐加强,已经成为华东地区的重要战略支点和经济中心。 然而,长三角城市群在发展中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包括基础设施建设的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这些都是长期的制约因素,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认真对待和解决。 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 发展城市群需要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以确保城市群内各个城市的协同发展和 整体提升。长三角城市群也不例外。目前,长三角城市群已经开始制定未来几年的发展计划,并且重点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 长三角城市群由主城区和周边城市组成,如果想要实现协同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则需要统筹规划现代化基础设施。在道路、铁路、航空、水运等方面加大投资和建设,为城市群内的人员、物资、信息等提供更加便捷的通道,以增强城市间的联系和合作。 2. 优化经济结构

经济是一个城市群最为重要的发展基础,长三角城市群则需要借助这一优势, 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长三角城市群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产业结构和人才资源各不相同,因此在经济发展中需要实现合理分工。同时,发展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也是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方向。 3. 推进环境保护 城市群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两个不可分割的要素。长三角城市群同样需要面对环 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挑战,为此,城市群内的各城市需共同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同时,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也是城市群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之一,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 三、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规划的实施 规划能否落地取决于实施的质量。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重视以下几点。 1. 加强协调和合作 长三角城市群内的各城市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和合作,打破行政区划壁垒,共 同推进发展规划的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城市群协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2. 提升政策执行能力 规划只有实施才有价值,政策执行能力则是实施的关键。各城市应提升政策执 行能力,建立监督机制,确保规划执行的顺利进行。 3. 重视调整和完善 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规划。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时机、灵活调整,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总的来说,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规划需要从多个层面来思考和解决,如基础设 施建设、经济结构优化、环境保护等。只有加强协同、加强实施、加强完善,才能在未来长三角城市群发展中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 2010年5月24日,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即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区域简介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着力推进改革攻坚等方面的繁重任务,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规划》的实施有利于这一地区进一步消除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升发展水平,带动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 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正式印发长三角区域规划。该规划的规划期为2009-2015年,展望到2020年,根据规划,长三角将形成以上海为核心的“一核九带”空间格局。 “一核九带”:以上海为核心,沿沪宁和沪杭甬线、沿江、沿湾、沿海、沿宁湖杭线、沿湖、沿东陇海线、沿运河、沿温丽金衢线为发展带的空间格局 长三角将开展一系列重大改革试验,包括对具备一定条件和较大规模的城市赋予立法权;根据国家有关部署开展环境税试点,探索开征物业税区域规划对长三角发展的战略定位是: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其中,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定位是首次提出。 《规划》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与发展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与发展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城市群之一,也是中国市场经济发 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和发展研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城市规划、区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来探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规划与发展研究。 首先,城市规划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规划旨 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规划追求的是整个地区的协调发展,力图实现各个城市间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通过城市规划,可以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布局,实现产业升级,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城市规划还可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的现代化进程。 其次,区域发展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与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江三 角洲城市群由上海、南京、杭州等若干大中城市组成,这些城市间的区域发展需要有整体的规划和协调。在区域发展中,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例如,在经济发展方面,可以通过加强产业协同,促进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在社会发展方面,可以加强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环境发展方面,需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规划与发展研究还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着 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问题日益突出。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规划与发展研究中,需要将可持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即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和社会的平衡。这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同时,还需要推进低碳发展,促进新能源的利用,降低能源的消耗和碳排放,推动城市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演变及其总体发展思路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演变及其总体发展思路 彭震伟;唐伟成;张立;张璞玉 【摘要】Based on the basic research of the comprehensive plan of Shanghai, this paper positions Shanghai as the global city with the ful capacity of global resources al ocation, stro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fluence and lead of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y placing Shanghai in the overal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features and the overal evoluti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development conditions for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roposes the overal development objectives and positioning. And then it puts forward special ideas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from the aspects of globalization process, regional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ed development strategy, spatial pattern of cities, world class urban agglomerations and regional governance strategy.%基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研究,从将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全球城市和引领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出发,将上海置于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中,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基本特征和总体演化规律,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内外部发展条件的分析,提出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总体发展目标和定位,并从全球化进程、区域一体化、差异化发展战略、城镇空间格局、世界级城市群以及区域管治策略等方面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具体的思路。 【期刊名称】《上海城市规划》

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719104435.html, 解读《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作者:张俊 来源:《地理教育》2017年第02期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最新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江浙沪皖三省一市。长三角城市群由以上海为核心、联系紧密的多个城市组成,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盐城、扬州、镇江、泰州,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安徽省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共26市,国土面积21.17万平方千米。 一、发展目标 中期目标:至2020年,基本形成经济充满活力、高端人才汇聚、创新能力跃升、空间利用集约高效的世界级城市群框架,人口和经济密度进一步提高,在全国2.2%的国土空间上集聚11.8%的人口和21%的地区生产总值。远期目标:至2030年,长三角城市群配置全球资源的枢纽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全国、辐射亚太的门户地位更加巩固,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 二、城市群分区 长三角城市群被细分为“一核五圈四带”,一核为上海。五大都市圈为: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三市。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辐射带动淮安等市发展,促进与合肥都市圈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和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合肥都市圈,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苏锡常都市圈,包括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建设苏州工业园国家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进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加快生态空间修复和城镇空间重塑,提升区域发展品质和形象。宁波都市圈,包括宁波、舟山、台州三市。四条发展带为: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依托沪汉蓉、沪杭甬通道,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等中心城市要素集聚和综合服务优势,积极发展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吸聚最高端要素、汇集最优秀人才、实现最高产业发展质量的中枢发展带,辐射带动长江经济带和中西部地区发展。沿江发展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沿江综合交通走廊,促进长江岸线有序利用和江海联运港口优化布局。沿海发展带,坚持陆海统筹,协调推进海洋空间开发利用、陆源污染防治与海洋生态保护。沪杭金发展带,依托沪昆通道,连接上海、嘉兴、杭州、金华等,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为重点,打造海陆双向开放高地。 三、城市定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2010-2015)

长 三 角 地 区 区 域 规 划 二○一〇年五月

目录 前言 (3) 一、发展基础与背景 (4) (一)优势条件 (4) (二)机遇和挑战 (5)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6) (一)指导思想 (6) (二)战略定位 (6) (三)发展目标 (7) 三、区域布局与协调发展 (8) (一)优化总体布局 (8) (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10) 四、城镇发展与城乡统筹 (10) (一)完善和提升各类城市功能 (10) (二)优化城镇人口布局 (14)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 (14) 五、产业发展与布局 (15) (一)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 (15) (二)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 (16) (三)加快发展新兴产业 (19) (四)巩固提升传统产业 (20) 六、自主创新与创新型区域建设 (21) (一)建设区域创新体系 (21)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22)

(三)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23) 七、基础设施建设与布局 (24) (一)完善交通通道建设 (24) (二)加快综合枢纽建设 (25) (三)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8) (四)改善水利基础设施 (29) 八、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31) (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31) (二)加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 (32) 九、社会事业与公共服务 (35) (一)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5) (二)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36) (三)加快文化事业发展 (37) (四)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38) 十、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39)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39) (二)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 (40) (三)加快市场体系建设 (41) (四)开展重大改革试验 (42) (五)加强法制环境建设 (42) 十一、对外开放与合作 (43) (一)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43) (二)加强国内外区域合作 (44) 十二、规划组织实施 (46)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各地区也开始出台相应的发展规划,以期推动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中,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省一市,是我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 的地区之一。国家将其列入重点开发的区域之一,制定出台区域发展规划,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的一些亮点和具体措施。 一、改善交通基础设施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头羊,其经济活动空前活跃。由此 导致的交通拥堵给工业生产、商品流通等方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提出了改善交通基础设施的措施。主要包括优化交通枢纽,加速衔接京津冀、长三角、海峡西岸等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推进高速公路、快速干道、城市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二、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有良好的城市规划和品质的城市环境是保持城市竞争 力和吸引力的必要条件。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城市投资与改革创新同步进行,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主要包括建设联动发展、绿色智慧、文化活力、生态美丽的“重点城市”,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城乡一体化”,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 的目的地城市群。 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是实现企业转型升级和提高产业附加值的关键因素。长江三角洲区域 发展规划提出,要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加强现代科技服务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大力发展

“双创”、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科技创新,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 四、促进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也是我国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与绿色消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供应链”的全面绿色转型。同时,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农业+旅游”“农业+文化”多元化发展。 五、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我国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之一,其自身的经济发展也需要与周边地区相互协作,实现区域协同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提出,要加强与中国沿海经济带、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地区的协同发展,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打造自贸区集聚带,实现资源互补、利益共享。 所有这些措施的实施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还需要各地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因此,政府应在发展规划中做好资源整合和资金安排,切实落实好具体措施。同时带领企业和市场出行一同协作,发挥科技和人才的优势,打造高效有序的区域发展格局。 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规划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几年内该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只有通过更合理、更有计划的发展模式,才能实现该地区持续高速发展的目标。同时,长江三角洲将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制定类似计划的借鉴和参考。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的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战略的研究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率快速攀升,城市 聚集效应不断加强。其中,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如今,长三角城市群已然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聚集区之一。而随着不断地发展,长三角城市群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因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已成为中国政府近年来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长三角城市群的概述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位于长江下游,总面积达31.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重要区域。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长三角地区已成为中国最繁荣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开放程度最高、资源最丰富、科研创新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以上海为核心,长三角地区已形成辐射长三角的经济带,其总人口已达到1.2亿。 二、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历程也充满曲折。上世纪80年代,中 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家探索以沿海经济特区为引领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上海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市场规模最大的城市,随后引发了江浙沪地区的飞速发展。1992年,上海还将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合起来形成长三角经济区。此后, 长三角地区又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快速转型和升级。 2005年,长三角 地区作为中国的第一个城市群获批立项,开始着手规划建设。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十二五规划等一系列的发展计划凸显了其战略地位。 三、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1. 区位优势

长三角城市群位于沿海地带,地理位置优越,接近全球经济主要贸易路线。与此同时,该地区的交通枢纽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亚洲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拥有人口、物资和信息高度集中的经济区。 2. 人才优势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高校数量众多,基础教育也十分发达。与此同时,这个地区吸引了大量优秀的海归和外籍人才,形成了一个富有活力的人才队伍。 3. 经济实力优势 2019年,长三角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9.2万亿元,占全国比重超过20%。同时,这个地区的企业数量众多,已经成为了中国最为发达和最成功的经济区域之一。 四、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战略 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政府一直积极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战略,这些战略以“规划理念、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智慧城市、生态保护”等为重点。 1. 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结构,政府已经制定了普惠经济、新能源产业、智能制造、文化创意等一系列发展战略,旨在推进产业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新经济、新业态方面,政府将与产业界密切合作,建立全球领先的AI开放创新基地。 2. 发挥优势,建设智慧城市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长三角城市群已经成为了大数据的一个主要生产源,政府正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把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运行更加高效、便利和舒适。 3. 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纲要 (初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综合组 二 六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区域发展背景与基础 (4) 第一节发展背景与发展阶段 (4) 一、国际宏观背景 (4) 二、国内发展要求 (4) 三、长三角发展环境 (4) 四、发展阶段 (5) 第二节发展基础 (6) 一、发展条件与基础 (6) 二、发展瓶颈与面临重大问题 (7) 第二章发展功能定位与战略目标 (9) 第一节指导思想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发展原则 (9) 第二节功能定位 (10) 一、总体功能定位 (10) 二、重要城市功能定位(按照城市规模排序) (12) 第三节发展目标 (13) 第三章区域发展总体布局 (14) 第一节空间开发主体功能分区 (14) 一、优化调整区域 (14) 二、重点拓展区域 (14) 三、控制开发区域 (15) 四、禁止开发区域 (15) 第二节空间开发总体框架 (15) 一、生产力布局主框架 (15) 二、网络化发展格局 (16)

第二节重点开发区域功能定位 (17) 一、上海核心发展区 (17) 二、南京副中心区域 (18) 三、杭州副中心区域 (18) 四、沿沪宁、沪杭线区域 (19) 五、沿江地区 (19) 六、沿(杭州)湾地区 (20) 七、沿海地区 (20) 八、沿湖地区 (21) 第三节与区外发展的协调与统筹 (22) 一、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产业合作 (22) 二、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 (22) 三、基础设施衔接与合作 (22) 第四章发展重点与保障政策 (23) 第一节人口与城市化 (23) 一、人口发展与管理 (23) 二、城市化与城乡统筹发展 (25) 第二节产业发展与布局 (27) 一、产业发展定位与产业优化升级 (27) 二、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与布局 (28) 三、产业发展的区域政策 (32) 第三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32) 一、江海港群建设与职能分工 (33) 二、航空港合理布局 (35) 三、综合运输通道建设 (36) 四、综合运输枢纽建设 (37) 五、防洪水利设施建设 (38) 六、能源供给与保障 (39) 第四节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 (40)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全文)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通知 发改地区〔2010〕1243号 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根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复》(国函〔2010〕38号),现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一体化发展基础较好,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具有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优势和机遇。要认真领会国务院的批复精神,把《规划》实施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把扩大内需与经济增长、社会建设、民生改善和提高开放水平结合起来,推动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为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二、请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认真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要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要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做好区域内相关规划的修编调整,抓紧推进相关工作。要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泛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机制,协调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紧密合作,促进生产要素跨地区自由流动,实现人口和产业有序转移。 三、请国务院有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 四、我委将按照国务院的批复精神,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加强《规划》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会同两省一市人民政府做好《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实施情况。 附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二○一○年六月七日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区域规划与建设方案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区域规划与建设方案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长三角地区包 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为了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需要进行有效的区域规划和建设方案。 一、背景介绍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活跃和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经济资源和人 力资源。然而,由于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和不协调,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旨在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区域规划的重要性 区域规划是指对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和环境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管理。在长 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中,区域规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区域规划,可以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同时,区域规划还可以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协调,推动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 三、区域规划的原则 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中,区域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要实现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各省份之间应加强协调和 合作,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 2.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发展,减 少对环境的破坏。 3.科学规划原则:要依据科学的数据和分析,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确保规划 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建设方案的内容 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中,建设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长三角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包括交通、能源、通信等方面的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交通和通信的便利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2.产业结构调整: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以实现资源的 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可以提高经济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3.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长三角地区的城市建设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提高城 市的品质和环境。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长三角地区的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是一体化发展的关键。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可以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和能力,推动经济的发展。 五、建设方案的实施 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中,建设方案的实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社会的参与。 政府应加强对建设方案的领导和管理,确保方案的顺利实施。同时,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建设方案的实施,共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六、总结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需要进行有效的区域规划 和建设方案。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培养人才和发展教育,可以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实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做出贡献。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成为了重要的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科技中心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强了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发展,这将有助于提高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强区域竞争力。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概述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市、安徽和福建等省份,总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长江三角洲地区是全球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商贸、金融、文化和旅游中心。在201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GDP为11.11万亿元,位列全国地区生产总值前列。 二、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背景和意义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快速发展给周边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产业分散、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区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 发展一体化能够带来很多好处。首先,能够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和协调,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业的协同发展;其次,能够促进信息和技术的流动,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再次,能够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城镇化进程和环境保护。 三、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点 1. 产业一体化

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应该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产业协作和融合,推进产业的高水平发展。要求区域内各城市加强产业的协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推进产业相关服务的发展,实现产业链高效协调、优化升级。 2. 基础设施一体化 基础设施是支撑城市发展和整个区域经济的重要基础。地区一体化在基础设施 建设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加强交通运输、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地区内部的商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基础设施一体化的实现,还有利于培育现代化的城市群,推动区域经济实现高水平发展。 3. 资源整合 长江三角洲地区雄厚的资源储备为地区一体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地区内应采取 措施加强各类资源的协同整合,使其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优势。包括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和资本等要素的整合,从而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强强联合和产业的巨变。 四、结论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集聚、创新能力强,地区一体化发展是大 势所趋。区域一体化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积极参与,通过加强政策协调和合作,推进资源整合、产业互补和基础设施连接等方面的合作。地区一体化能够有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推动城市公共服务、城市发展、城市管理与治理的转型,进而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整体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

长江三角洲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方案

长江三角洲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方案 一、引言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它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四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资源、发达的经济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为了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的发展,政府制定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方案,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二、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该地区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然而,由于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发展潜力有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推动创新发展。通过这些措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实现经济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三、社会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不仅经济发达,而且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然而,由于人口密集和资源有限,该地区面临着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教育不均衡、医疗资源不足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加大教育和医疗资源的投入、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通过这些措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实现社会的协同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 四、环境保护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工业污染和能源消耗,该地区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为了改善环境质量,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加强生态保护。通过这些措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实现环境的协同发展,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五、区域协同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协同发展是该规划方案的核心内容。为了实现区域间的协同 发展,规划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区域合作、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和推动资源共享。通过这些措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实现区域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六、实施路径 为了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政府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 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加大投资力度。同时,政府还将加强监督和评估,确保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通过这些措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实现协同发展的目标。 七、结论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为了进一步推动该地区的发展,政府制定了长江三角洲区域协同发展规划方案。该方案旨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通过加强区域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和加大投资力度,长江三角洲地区将实现协同发展的目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经济中心。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1年工作安排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21年工作安排 1. 引言 1.1 概述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战略,旨在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协调合作,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共同发展。随着我国不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地区协调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1.2 背景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江苏、浙江三个核心省份为主,经济总量庞大且增速较快。然而,在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如市场准入标准不一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产业布局不平衡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势在必行。 1.3 目的与意义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旨在促进地区间经济互补和协同创新,提高整体竞争力。通过深化贸易往来、推动人员流动与资源配置的自由化,可以实现各城市间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共享,形成更加紧密、高效的产业链条和价值链,推动长三角地区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也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举措之一。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制定2021年工作计划。同时,我们将提出实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关键举措,并总结成效与挑战,展望未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趋势与路径。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希望能够加深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理解,为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2.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现状分析: 2.1 经济发展情况: 长三角地区由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市组成,是中国最具活力和经济实力的地区之一。经济总量占据全国比重较高,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居于国内前列。这一地区以制造业为主导,拥有众多世界级企业和产业集群,如上海汽车工业、杭州互联网产业等。同时,服务业也在该地区迅速发展,金融、物流、咨询等领域蓬勃兴起。 2.2 区域协调发展难点: 尽管长三角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但在推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一些难题。首先是城市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尽管上海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的核心城市日益壮大,但其他城市相对滞后;同时,在人口流动、产业布局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其次是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长三角地区工业密集度高,对环境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此外,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研究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之一。这个地区包括 上海、南京、杭州以及苏州等一系列重要城市。它们之间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庞大而强大的城市群体。然而,由于其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的限制,土地资源利用和规划成为了这一地区日益突出的问题。 首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面临土地资源受限的挑战。这个区域位于河流三角洲 地带,地理条件复杂。城市密度高,人口众多,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导致土地资源供给不足。尤其是城市扩张需求不断增长,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该地区土地利用不合理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过去几十年里,长江三角 洲城市群以工业为主导,大量土地被工厂和厂房占用。这种单一的土地利用模式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如何在城市群内实现土地资源多元化利用,提高土地效益,变成了城市规划者们需要思考的难题。 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加大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力度。 首先,要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划定不同区域的用地功能,合理布局不同类型土地资源。同时,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来引导和调控土地利用行为,鼓励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其次,要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监管。这一地区污染问题相对突出,环境 承载能力有限。政府应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控制污染物排放,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加强生态修复和绿化工作,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除了政府的努力,企业和公众也应该积极参与土地资源利用与规划工作。企业 要转变发展理念,从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到更加注重环境效益的发展模式。公众应该加强对土地利用的意识,减少浪费行为,形成节约型社会。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的发展问题。本文将就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问题展开探讨,分析其中的原因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规模已经逐渐扩大,但是其基础设施建设却存在不少难题。这里主要包括交通拥堵、城市规划不合理等问题。 首先,交通拥堵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大难题。随着城市化的加速,车辆数量与日俱增,导致道路拥堵严重。此外,交通运输体系不畅,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其次,城市规划不合理也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大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妥善性却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许多城市的道路规划、建筑规划等都存在诸多缺陷,不仅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加强交通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交通运输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的策划与管理,避免出现失策的情况。 二、技术创新问题 科技创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当前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首先,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创新意识不够强烈,投入科技创新的资源不足。在全球经济的日益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企业创新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但是大部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企业却存在着这方面的不足。

其次,科技人才的流失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着众多的知名 高校和优秀研究机构,但是一些优秀的科技人才却面临着薪酬不足、发展空间不足等问题,这也导致了人才的流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长江三角洲地区需要加大对创新资源的投入,同时也要优 化人才流动与匹配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留下来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从最初的纺织业,到后来的制造业和外贸业,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 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依然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对于那些依赖于制造业和基础材料 的地区而言,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了一大难题,因为这使得它们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站稳脚跟。 其次,长江三角洲地区也面临着新能源和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挑战。这些新兴 的产业对于科技创新、资本投入的要求高,而长江三角洲地区在这方面的投入还需要大幅提升。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手段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其中包括重 视科技创新、加强基本研究、优化产业结构等等。 结语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不仅涉及到地区的发展,也关乎到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促进地区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研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成为了中国的一个重要发展区域。该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份,共计18个城市,是中国最富裕和最具有 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以实现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同发展。本文主要研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背景 1.地理位置优越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 区域之一。其周围的城市有杭州、南京、苏州等地,紧邻海口,具有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这些都为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人口密集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密集,其经济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地位。同时,这个地区的人口规模也为产业的整合和资源的共享提供了便利。 3.传统特色优势明显 传统的制造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同时还发展了一定规模的 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产业,优势产业的发展为该地区以及华东经济带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意义 1.促进经济发展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通过区域内城市间的合作、产业 的共享和交流,优势企业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有助于提高区域内的经济效益和国家的整体竞争力。

2.优化区域布局 通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可以优化区域发展的布局,促进城市的协同发展,使区域内的城市互相补充,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3.提高生活质量 一体化发展可以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同时也会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收入,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挑战 1.资源分散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口和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快,会引发资源分散的问题,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精细化管理,才能充分发挥该地区的发展潜力。 2.城市间竞争 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是一种重大挑战。在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城市间必须坚持协同合作,而不是互相竞争。 3.产业发展差异 不同城市的产业发展差异比较大,在进行一体化发展时,不同城市之间如何协作、如何相互合作是值得深思考的问题。 四、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的前景 1.发展旅游业 长江三角洲地区独具魅力,如苏州园林、杭州西湖等,这些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都是该地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通过一体化发展,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当地的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