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应用题400道题四年级阅读题精选(二)

四年级应用题400道题四年级阅读题精选(二)
四年级应用题400道题四年级阅读题精选(二)

四年级应用题400道题四年级阅读题精选

(二)

四年级阅读题精选1、我爱故乡的鸭梨

我的家乡是有名的梨乡。

阳春三月,梨树的花蕾绽开了美丽的面容,它的花朵是洁白的,一串串、一簇簇,开满了整个枝头。远看去,白茫茫的一片,像堆了一层厚厚的雪。微风吹来,飘来一缕缕淡淡的幽香,引来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梨树花期很短,经过授粉不几天便谢了,一片片绿叶从树枝上拱出来。夏天,梨叶长得旺盛极了,遮住了炎炎烈日,我们小孩子就在树阴下追逐戏闹。从那稠密的叶缝中望去,梨儿像害羞的小姑娘掩面而笑。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梨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大鸭梨,就像一个个宝葫芦,缀满了树枝,压弯了枝头。小的有几两重,大的有一斤多,我看它们摇摇欲坠的样子,还真担心会把树枝压折呢!鸭梨熟了,摘一个咬上一口,只觉得清凉爽口,甜到你的心里去。你瞧,梨园里,梨农们忙碌的身影,满面的笑容,就知道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那一箱箱的鸭梨被装上汽车,我仿佛看到各地人民都吃上了我们甜津津的鸭梨,跷起大拇指赞不绝口呢!我爱你,故乡的鸭梨!

1、照样子写词语。

A、例:黄澄澄(表示颜色)

B、例:炎炎烈日(AABC)2、作者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表示这种顺序的词语。

3、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比喻句“”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

比作了。

4、“赞不绝口”的意思是

。根据短文内容想象一下人们会怎样称赞,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5、用波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2分)

6、把你最想积累的词语和句子写出在下面。(4分)

词语:

句子:(1)

(2)

2、昨天,我家搬进了南园新村。今天早晨,我到南园新村的小花园里玩。刚一进门,就看到一个小小的水池,像弯弯的月芽儿。池里的水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池底的砂石。

一阵微风吹过,飘来缕缕清香。循着香气,我来到花园中间。这里的花可真多呀!有的花才绽开两三瓣儿;有的花已经盛开了,露出嫩黄色的花蕊;还有的含苞欲放,看上去饱胀得像要破裂似的。特别是石榴花,看上去像是熊熊燃烧的烈火。走近细

看,那一簇簇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花瓣中间星星点点的淡黄色的花蕊在抖动。多么美的花呀!眼前一切好像是画家画出来的,我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之中。

这里不光花美,树也美。枫树叶子像张开的小手掌;松树叶子像一根根银针;棕榈的叶子像一把大蒲扇,真是有趣极了!

我们住宅区的小花园真美呀!

1、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

题目。

2、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水池一()石榴花一()银针一()蒲扇3、“我”在小花园里,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美丽的画卷之中”?

4、用“——”画出文中所有打比方的句子。

5、从短文中摘录你最喜欢的句子。

3、一天,我在翻妈妈给我买的《少年科学画报》,找到了一张鱼雷快艇的模型图纸。我一边看图,一边在想:我也做一个多好啊!

说干就干,我找来一堆小木块,还有砂纸、乳胶、锯子、铅丝……一切都准备好了,我便开始做了。天气真热,我顾不上这些,先打磨小木块,“沙沙沙”,小木块变形了,光滑了,两门大炮的底座做好了。接着做炮筒。锋利的刀刃在长木条上来回削着,一片片刨花慢慢落在地上,两根圆柱形的炮筒形成了。到了

晚上,别人都去乘凉,可我还在紧张地“施工”。渐渐地,艇身、大炮、机舱……一样一样出现在我眼前。我又苦战了一个晚上,把它们按图纸一一安装好。

制作成功了,我仔细打量着,小艇做得像真的一样,我心里真高兴。

1、多音字注音组词。

(能组几个组几个)

模()()

()()

刨()()

()()

2、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

题目。

3、这篇短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的,其中第

段写得最具体,这段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有

、。

4、用波浪线画出表示做快艇动作的词语。

4、胸有成竹

在七八百年以前的宋朝的时候,有个画家名叫文与可。他写的诗和文章都很好,尤其擅长画竹子。他画的竹子栩栩如生,很受人们的称赞。

他为什么能把竹子画得这么好呢?原来他在自己的住房周围,种了许多竹子,一年四季他都在观察竹枝和竹叶在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姿态。所以他对竹子的形象有透彻的了解、深刻的印象。

当文与可提笔画竹子时,心里对竹子的全貌已经有了具体的形象,所以他一下笔就能很快地画出各种各样的生动逼真的竹子来。

他的朋友晁补之见了这种情形,十分佩服,写了一首诗来赞扬他,其中有两句是:“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

后人常用“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来比喻在做一事情之前,心里已经有了全面的考虑。也说“成竹在胸”。

1、,理解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擅长()

称赞()

佩服()

3、用“——”在文中画出“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

4、把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改写成“把”字句和“被”字句。

5、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5、乒乓球比赛结束后,小明喜气洋洋地回到家中,拿起笔高高兴兴地给外婆写信,告诉她比赛的结果,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在乒乓球决赛

中打败了王军得了冠军。“看后,外婆笑着说:“我们小明真行,得了冠军。“外公却说:“真可惜,冠军丢了,只得了亚军。“他们谁也说服不了谁,只好写信问小明。小明读信后,立刻大叫起来:“啊!我真粗心“

(1)外婆和外公分别是读这句话的?请加上恰当的标点。

外婆:我在乒乓球决赛中打败了王军得了冠军。

外公:我在乒乓球决赛中打败了王军得了冠军。(2)小明在乒乓球决赛中得了,我是从的动作神态和的语言中看出来的,特别是和这两个词最能体现。(3)读了这段话后,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渔夫阅读理解精选带完整答案

1、程门立雪 远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乐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临死前,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上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得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后人便用“程门立雪”这个典故,来赞扬那些求学师门,诚心专志,尊师重道的学子。 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在“()”里改正。 专研学问()不骄不燥()不付众望()雪越下越及() 2.“赫然”的意思是_________;“两个雪人”主要说明_________。 ①雪之大。②等的时间太久。③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3.下面的几句话分别表现了杨时的哪种品质? (1)四十多岁,学问高,但寻师访友。() (2)冻得受不了,也不叫醒老师。()

(3)在雪中,站成了雪人。() 4.写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感动。 2、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绘画,想当美术家。 不幸得很!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 孩子们非常伤心,痛哭流涕,埋怨命运的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yuàn hèn( )。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明亮的,为什么不改绘画呢?”接着,他又对眼睛瞎了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孩子们听了,心里一亮,他们擦干了眼泪,开始新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感到耳聋反而更好,他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他的精力高度专注。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有利,他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关术家,mínɡyánɡsìhaǐ( ),艺术超凡;眼瞎的孩子,终于成了音乐家,誉满天下,技艺卓绝。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十分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不用谢。事实证明,只要努力,当命运dǔsè( )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会留下另一条道路的!”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关联词(1分) 2.根据拼音写词语(3分) 3.从文中找出近义词(3分) 埋怨()举世闻名()艺术超凡() 4.文中加点的词“果然”是指.文中是指 和一致。(3分)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300题

1.四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300题 2.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要8分钟;锯成10段要几分钟?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6千米/时;2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4.92加上84与16的差;所得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 5.137与223的和除以12;得出的商再乘9;积是多少? 6.人骑自行车1小时行16千米;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015.3.4

7.李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 8.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9.100千克稻谷可碾米75千克;1000千克稻谷可碾米多少千克? 10.两个因数的积是8319;一个因数是47;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11.一根钢管长9.8米;用去了3.2 12. 13.米;剩下的比用去的长多少米? 2015.3.6 1.小华步行4千米680米;用了1时18分;平均每分行多少米?

2.一个计算器24元;李老师要买4个。他带了100元;钱够吗 3.每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4.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5.一袋米吃去32.18千克;还有17.82千克;这袋米原有多少千克? 2015.3.9

14.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60平方米;长是10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15.一双布鞋7.8元;一双球鞋9.6元;一双球鞋比一双布鞋贵多少元? 16.一个等腰三角形周长10米;腰长是4米;这个三角形底边长多少米? 17.一个长方形长21厘米,是宽的3倍,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8.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4米;比宽多8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 2015.3.10 19.一台推土机3小时可铺路600米,如果每小时多铺20米,8小时能铺多少米?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精选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精选 1、学校准备发练习本,发给15个班,每班144本,还要留40 本作为备用。学校应买多少练习本? 2、一棵树苗16元,买3棵送1棵。一次买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3、洗发水每瓶15元,商场开展促销活动,买2瓶送1瓶。一次买2瓶,每瓶便宜多少元? 4、学校新建了一个长35米,宽15米的花坛,如果每平方米可 以栽15棵月季花,这个花坛共可以栽多少棵月季花? 5、公园一头大象一天要吃350千克食物,饲养员准备了5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吗? 6.某校有学生1028人,六年级毕业189人,一年级新招生208人,现在全校有多少人? 7.小晨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把除数30看成36,算出的商是5,正确结果应为多少? 8.沿圆形的池塘一周栽75棵桃树,每两棵桃树之间栽2棵梨树,可以栽梨树多少棵? 69.甲乙两种面包车,甲车可乘12人,每辆租金120元。乙车 18人,每辆租金160元。旅行团58人,怎样租最省钱? 10.为了欢度元旦,步行街张灯结彩,从街的一头到另一头每隔 10米挂一盏红灯笼(两头都挂),步行街全长600米,如果在街的两 边挂红灯笼,那么一共要挂多少盏红灯笼? 11.有两筐个数相等的苹果,从甲筐中取出12个放入乙筐中,这时乙中的个数是甲的3倍,问甲乙原来各有多少苹果?

12.马路边每隔5米有1棵杨树,小平乘车3分钟看到杨树121棵,则汽车每小时行多少米? 13.4794是什么数的47倍?甲数是850,比乙数少50,乙数是多少? 14、食堂买来一些大米,吃了240千克,还剩160千克。买来大米有多少千克? 15、四年级115人去秋游,大客车每车限坐44人,每辆租金50元;小面包车每车限坐9人,每辆租金12元。你能设计一个合理而 且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吗?(写出你的方案) 16.爷爷今年72岁,正好是小冬年龄的6倍。小冬今年几岁? 17.一个周长是240分米的正方形水池,它的边长是多少分米? 13.服装厂生产了7600件衫衣,每4件5。装订小组装订一批书,订48小时,装一包,每25包装一箱,一共可以平均每小时装订 400本。如果每小时装多少箱?装订600本,多少小时能装订完? 14.某车间计划25天生产700零件,实际每天生产35个,照这 样计算,能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请列式计算说明。 15.城关小学五年级的328名同学去参观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经 去了48人。剩下的每20人乘一辆中巴车,需要多少辆中巴车? 16.学校栽了一些盆花。如果每个教室放3盆,可以放24个教室。如果每个教室放4盆,可以放多少个教室? 17.四(2)班的36名同学和2位老师去公园游览。 ①在他们之前有一家三口(2个大人1个孩子)买票用了38元。 已知成人票1张15元,你知道儿童票1张多少钱吗?(3分) ②现在老师们拿出300元买票,够吗?(计算后回答)(3分) 18.四、五年级要栽220棵树。四年级有3个班,每班栽28棵。剩下的分给五年级4个班栽,平均每班栽多少棵?

四年级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呵护世界 我曾经在一个开满鲜花的公园里散步,当我走进一座花坛时,有一个小女孩挡住了我,轻轻地说:“叔叔,你不要过去,那边有只漂亮的蝴蝶,你不要惊吓了它。”在我看来,这个小女孩呵护的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小生灵,她关爱的是自己面对着的美好的世界。 在我们面对着自己时时接触的生活,面对与你打交道的人们时,你是不是像这个小女孩一样地小心呵护,给人以关爱?我们是否常常因为自己的________斥责、________怒容、一句搪塞,或是一时的冲撞,就这么弄伤了对方的心灵,或是大煞风景,破坏了美好的景致? 当然,我们承受着生活的压力,常常有不顺心的时候,会常常在心里怀着一股怒气和怨恨,如果任凭这些情绪流泻感染,就会使眼前的世界变得灰暗,没什么美好可言。正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所以这个世界更需要我们投入关爱和呵护。 我通过一段文字,看到了这样一幅温馨的画面:有个常怀关爱之心的绅士走进一家花店,要求把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里的人照着他的话去做,并问他要买多少。这个绅士出人意料地回答:“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怕它们被压坏,想让它们轻松一下。”他就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地方,是否都能常常怀着这样的关爱,为他人也为自己留心保护一片美丽的世界! 在接触那些容易碎的物品时,我们总是小心翼翼的,只怕弄坏了它们,那我们也不妨将这份细致带到日常生活里来,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 (1)选择合适的词语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声一气一脸一片 ________斥责 ________怒容 (2)从文中找出恰当词语填空。 例:(呵护)世界 ________世界 ________世界 (3)此文告诉人们________的道理,并说明了理由________。 ①世界是美好的,有很多荚的景致; ②我们承受着压力; ③有人觉得眼前的世界是灰暗的; ④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 ⑤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4)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列举的两件事。 【答案】(1)一声;一脸 (2)关爱;善待 (3)要小心呵护和善待我们所生存着的这个世界;①④⑤ (4)花坛前小女孩让“我”不要走过去,怕惊吓了蝴蝶。一位绅士请求把橱窗的花取出一部分,怕因拥挤压坏了花儿。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及对课文的熟练程度,在于平时学生多读。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

四年级课外阅读练习精选30题及答案

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在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好像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屋檐滴下的雨水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雨水有那么大的尽儿,把石头打出窝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走过来笑着说:?这叫‘水滴石穿’。咱们这房子已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到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出小窝来了。?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发。? 1、用“‖”给文章分段。 2、给本文命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3、“我”发现了什么美妙的东西?(用“”划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4、用“————”标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5、联系这篇文章回答: ⑴爸爸为什么要“故意”地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家乡的小河(10分)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

四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及答案大全

1.用一根150 厘米长的绳长围成一个等边三角形。这个等边三角形的每条边的长是多少厘米? 2.幸福小区内建了一个正三角形的花坛,在花坛的每一边都摆了15 盆菊花(每个顶点都有一盆),一共摆了多少盆? 14.学校组织同学们参加植树活动。低年级植树72 棵,中年级植树的棵数是低年级的 3 倍,高年级比中、低年级植树的总和还多20 棵。高年级植树多少棵? 15 .水果店运来香蕉625 千克,橘子480 千克。香蕉每筐25 千克,橘子每筐20 千克。香蕉比橘子多多少筐? 16.文具店有钢笔30 支,圆珠笔比钢笔的 3 倍还多12 支。圆珠笔比钢笔多多少支? 17.车辆厂要生产1440 辆三轮车,原计划每天生产60 辆,实际每天生产80 辆。可以提前多少天完成? 18.王叔叔分期购买一台笔记本电脑。首付3000 元,以后每月付245 元,共付12 个月。如果一次付款,只需付5200 元。分期付款比一次性付款多花多少元? 19.小军看一本故事书,每天看25 页,看了 5 天后,再看 5 页,就正好是这本书的一半。这本书有多少页?

20 .有重量相同的一堆梨和一堆桃,梨卖出17 千克,桃卖出41 千克,剩下的梨的重量是剩下的桃的重量的 3 倍。原来有多少千克梨? 21.王晓亮从家走到图书馆借书。每分钟走105 米,大约28 分钟走到图书馆。他家离图书馆大约几千米?(估算) 22.声音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340 米。广场上有一支腰鼓队正在表演,18 秒后,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米? 23 .五年级有三个班,一班有45 人,二班有48 人,三班有46 人。本学期学校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每人交活动费80 元。这次活动一共需要费用多少元? 24 .王大伯去年在山坡上植树125 棵,今年计划植树的棵树比去年的 6 倍少40 棵。今年计划植树多少棵? 25 .实验小学买来78 套相同尺寸的校服,每件上衣95 元,每条裤子80 元。买这些校服共用了多少元?

新版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登黄山记(节选) 季羡林 一线天真正是名副其实。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这一团光明就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也就真地一个个精神抖擞,鼓足了余勇,爬了上去。低头从我们两条腿中间向后看去,还可以看到悬挂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条白练似的蹬道。 过了一线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楼,这里是从温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一般人都是在这里过夜的。徐霞客时代,这里叫玉屏风,他在《游记》里写道:“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可见徐霞客对此处评价之高。 这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是万山丛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设,就是一个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一转过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长着一棵松树。提起此松,真是大大地有名。挂在人民大会堂里的那一幅叫做“迎客松”的照片,就是它。这棵松树的大名就叫做“迎客松”。你看它伸出双臂,其实是不知道多少臂,仿佛想同来游的人握手、拥抱。它那青翠的枝头仿佛能说出欢迎的语言。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你若问它的高寿,那就很难说。它干并不粗,也不特别高,看样子它至多也不过几十年至百年,然而据人说,它挺立在这里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里山高风劲,夏有酷暑,冬有寒冰,然而它却至今巍然屹立,俊秀挺拔,苍翠欲滴,枝头笼烟,仿佛正当妙龄青春。 (1)“名副其实”的意思是________,说“一线天”名副其实的原因是________。 (2)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 (3)理解“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这句话的意思。 (4)给句子用上合适的关联词语,不改变句子意思。 它仿佛就是黄山好客的象征,不,它实际上成了中国人民好客的象征。 【答案】(1)名实相符;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2)承上启下 (3)四望奇峰杂错排列,道道壑谷,纵横交错,真是黄山景致最美的地方。 (4)不但……而且……;不仅……还…… 【解析】【分析】(1)第一问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第二问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在第一自然段找到答案。 (2)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3)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四年级课外阅读练习精选30题(答案)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在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好像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屋檐滴下的雨水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雨水有那么大的尽儿,把石头打出窝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走过来笑着说:“这叫‘水滴石穿’。咱们这房子已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到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出小窝来了。”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发。” 1、用“‖”给文章分段。 2、给本文命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3、“我”发现了什么美妙的东西?(用“”划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4、用“————”标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5、联系这篇文章回答: ⑴爸爸为什么要“故意”地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 (二) 家乡的小河(10分)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 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

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大全

黄骅市齐家务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易考题专项训练命题人:张兴臣 四年级()班姓名:学号:一、鸡兔同笼问题 1)有20张5元和10元的人民币,一共是175元,5元和10元的 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2)王老师圆珠笔和钢笔共买了15枝,圆珠笔每枝1.5元,钢笔每 枝4.5元,共花了49.5元,圆珠笔和钢笔各买了多少枝? 3)在一个停车场内,汽车、摩托车共停了48辆,其中每辆汽车有 4个轮子,每辆摩托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172个轮子,停车场内有汽车摩托车各多少辆? 4)小刚买回8分邮票和4分邮票共100张,共付出6.8元,问, 小刚买回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5)在知识竞赛中,有10道判断题,评分规定:每答对一道题的两 分,答错一道题要倒扣一分。小明答了全部题目,但最后只得了14分,他答错几题? 6)某运输队为超市运送暖瓶500箱,每箱装有6个暖瓶。已知每 10个暖瓶的运费为5元,损坏一个不但不给运费还要赔10元,运后结算时,运输队共得1350元的运费。问损坏了多少暖瓶? 7)小华买了2元和5元邮票一共34张,用去98元钱。求小华买 了2元和5元的邮票各多少张? 8)全班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5人,小船 每只坐3人,求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9)在一个停车场上,停了汽车和摩托车一共32辆。其中汽车有4 个轮子,摩托车有3个轮子,总共有108个轮子,汽车和摩托车各多少辆? 10)红旗小学举行数学竞赛,共10题,做对一题10分,做错一题 倒扣两分。小明得了52分,他做错了几道题? 11)100名师生绿化校园,老师每人栽3课,学生每两人栽1棵,共 栽树100棵。求老师和同学各栽树多少棵? 12)在一个停车场内,汽车、摩托车共停了48辆,其中每辆汽车有 4个轮子,每辆摩托车有3个轮子,这些车共有172个轮子,停车场内有汽车、摩托车各多少辆? 13)张大妈家养的鸡比兔多13只,兔足比鸡足少16只,求鸡兔各 有多少只? 14)小刚买回8分邮票和4分邮票共100张,共付出6.8元,问, 小刚买回这两种邮票个多少张?各付出多少元? 15)在知识竞赛中,有10道判断题,评分规定:每答对一题得2分, 答错一题要倒扣一分。小明同学虽然答了全部的题目,但最后只得了14分,请问,他答错了几题? 16)蜘蛛有8条腿,蜻蜓有6条腿和2对翅膀,蝉有6条腿和1对 翅膀。现在这三种小虫16只,共有110条腿和14对翅膀。问, 每种小鸟各几只? 17)小东妈妈从单位领回奖金400元,其中有2元、5元、10元人 民币共80张,且5元和10元的张数相等,试问,这三种人民 币各有多少张? 18)小华有1分、2分、5分的硬币共38枚,合计9角2分,已知1 分与2分的硬币的枚数相等。这三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19)班主任张老师带五年级(2)班50名同学栽树,张老师栽5棵, 男生每人栽3棵,女生每人栽2棵,总共栽树120棵,问几名 男生,几名女生? 20)大油瓶每瓶装4千克,小油瓶2瓶装1千克,现有100千克油 装了共60个瓶子。问大小油瓶各多少个? 21)小毛参加数学竞赛,共做20道题,得64分,已知做对一道得5 分,不做得0分,错一题扣1分,又知道他做错的题和没做的 同样多。问小毛做对几道题? 22)有蜘蛛,蜻蜓,蝉三种动物共18只,共有腿118条,翅膀20 对(蜘蛛8条腿;蜻蜓6条腿,2对翅膀;蝉6条腿,1对翅膀), 三种动物各几只? 23)龟鹤共有100个头,350只脚.龟,鹤各多少只 24)学校有象棋,跳棋共26副,恰好可供120个学生同时进行活动. 棋2人下一副棋,跳棋6人下一副.象棋和跳棋各有几副 25)一些2分和5分的硬币,共值2.99元,其中2分硬币个数是5分 硬币个数的4倍,问5分硬币有多少个 26)用1元钱买4分,8分,1角的邮票共15张,问最多可以买1角的 邮票多少张 27)买语文书30本,数学书24本共花83.4元.每本语文书比每本数 学书贵0.44元.每本语文书和数学书的价格各是多少 28)某次数学测验共20道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 不做得0分.小华得了76分.问小华做对了几道题 29)有20张5元和10元的人民币,一共是175元,5元和10元的 人民币各有多少张? 30)小刚买回8分邮票和4分邮票共100张,共付出6.8元,问, 小刚买回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31)在知识竞赛中,有10道判断题,评分规定:每答对一道题的两 分,答错一道题要倒扣一分。小明答了全部题目,但最后只得了 14分,他答错几题? 32)全班46人去划船,共乘12只船,其中大船每只坐5人,小船 每只坐3人,求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 33)100名师生绿化校园,老师每人栽3课,学生每两人栽1棵,共 栽树100棵。求老师和同学各栽树多少棵? 34)一个饲养组一共养鸡、兔78只,共有200只脚,求饲养组养鸡 和兔各多少只? 35)小明用10元钱正好买了20分和50分的邮票共35张,求这两 种邮票名买了多少张? 36)小刚的储蓄罐里共2分和5分硬币70枚,小刚数了一下,一共 有194分,求两种硬币各有多少枚? 37)三年一班30人共向北京奥运会捐款205元,同学每人了捐了5 元或10元,你知道捐5元和10元的同学各有多少人吗? 二、买东西赠送西 1)本书 28元,买 6本送 1本。一次买 6本,每本便宜多少钱? 2)每本书 28元,买 6本送 1本。如果要买 14本,最少需要多少 钱? 3)每棵树苗 16元,买 3棵送 1棵。一次买 3棵,每棵便宜多少钱? 4)每袋洗衣粉 6元,买 2送 1。学校要买 24袋,最少用多少钱? 5)新年挂历每本 15元, 买 4本送 1本。张阿姨一次买 4本, 每 本便宜多少元? 6)某超市一袋牛奶原价 2元,现在超市搞“买二送一”促销活动, 李奶奶要买 9袋牛奶,需要多少钱? 7)超市的饮料正在促销, 32元 /箱, 55元 /2箱。林老板带 2000 元, 最多可以买多少箱, 还剩多少元? 8)超市果汁价格:15元 /瓶, 26元 /2瓶。王叔叔有 100元, 最 多可以买几瓶, 还剩多少钱? 9)新年挂历每本 15元, 买 5本 60元。张阿姨一次带了 400 元, 最多可以买多少本, 还剩多少元? 10)某超市一袋牛奶原价 2元,现在超市搞“买二送一”促销活动, 李奶奶要买 9袋牛奶,需要多少钱? 5. 某超市牛奶 28元 /箱, 买 3箱送 1箱。 476元最多能买多少箱这样的牛奶? 11)某文具店的钢笔买 3支送 2支, 每支 4元,买 12支这种钢笔 最少应付多少元? 12)核桃买4袋送1袋,每袋40元,某车间有22人,每人一袋, 应付多少元? 13)一个游乐园的门票每张 60元 , 超过 100人 , 可以购买每张 40元的团体票 . 一个旅游团队 96人 , 该怎样买最合算 ? 14)花店的玫瑰花12元一枝,买3枝送一枝,一次买3枝,每枝便宜 多少钱? 15)某超市饮料3瓶15元,一箱30瓶120元。一瓶6元。买37瓶 1

小学四年级应用题大全

四年级应用题练习 1.农具厂要生产20640件小农具,120天完成了一半,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件? 2. 一个制鞋厂制出男鞋3860双, 是制出的女鞋的2倍, 制出女鞋多少双? 3. 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840米,还有120米没修,修的是没修的几倍? 4. 38个民兵练习打靶,一共打中1026环,平均每个民兵打中多少环? 5. 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是540千米,一列火车从南京开出,9小时到达,这 列火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6. 饲养组养了64只白兔,是灰兔的4倍,养了多少只灰兔? 7.车上山的速度为每小时36千米,行了5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时按原路返回只用了4小时。汽车下山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8.实验小学要为三、四年级的学生每人买一本价格为12元的作文辅导书。 已知三年级有145人,四年级有155人,两个年级一共需要多少元? 9.束鲜花30元,买5束送一束。王阿姨一次买5束,每束便宜多少元? 10. 每12千克煤可以发电24千瓦?时,某工厂如果每天节煤1440千克,可 以发电多少千瓦?时? 11、武汉电池厂一天能生产电池2400节,每600节可装一箱,问这一天能生 产多少箱电池? 12. 甲、乙两地的公路长27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45千米的速度行完全程, 需要多少小时? 13. 在运动场的一边插红旗,每隔5米插一面。从一端到另一端一共插了13 面,运动场的一边有多长? 14. 商店上午运来桔子43筐,下午运来桔子28筐,平均每筐桔子重52千克, 这个商店共运来桔子多少千克.

15. 三年级2个班,每班有45个同学,一共割菜810千克,平均每个同学割菜多少千克? 16.学校计划购买25张电脑桌和25把转椅,每张电脑桌750元,每把转椅250元,学校准备了24000元,够不够用? 17. 一头大象约重5408千克,它的体重是一只猴子的208倍,这只猴子重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18. 学校运来1200棵树苗,如果每行栽24棵,可以栽几行?(用两种方法解答) 19、全校师生523人参加植树劳动,如果70人分成一组,那么最多够分成几组? 20、用电脑录入一篇466个字的文章,红红每分钟能录入60个字,聪聪7分钟录完。谁录入得快一些? 21、王大爷的果园收获苹果358千克,梨270千克,李子196千克。苹果每箱40千克,梨每箱30千克,李子每箱 20千克。算一算:装这几种水果,各需要多少个纸箱? 22、在一条长为180米的小路一旁植树,每20米栽一棵。一共需要栽多少棵树? 23、我们8个人用260元钱买门票,够吗?(你能用几种方法算呢?) 24、这辆汽车每秒行18米,车的长度是18米,隧道长324米,这辆汽车全部通过隧道要用多长时间? 25、春光粮油公司要出口680吨粮食,如果用22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如果选用17吨的集装箱,需要多少个?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先生,您认错人了” 有一家外资企业很大的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很非常苛刻。前往应聘的都是拥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 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他认错了。”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人了。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 (1)短文第2自然段有两处语病,你来当医生吧! (2)说“先生,您认错人了”这句话的人是________。 (3)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是因为________;当第一位应聘者回答之后,主考的美国人脸上露出惊喜之色是因为________。 (4)这次招聘考试第一关考的是________,第二关考的是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 【答案】(1)有一家很大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非常苛刻。 (2)第一位接受应聘的中国年轻人(第一位应聘者、应聘的中国年轻人)(3)他想让应聘者相信他说的话;他对应聘者的回答很满意 (4)应聘者的品格;业务 (5)坦诚做人。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之诱而占便宜,这样便失去了做人的根本,即使走上了工作岗位也会一事无成。踏踏实实做人,靠自己的真本事来奋斗才是真正的成功人士。 【解析】【分析】(1)病句表示不遵守语法规则的句子,或者是逻辑上矛盾的句子。通常情况下病句体现为语序不正确,或者成分残缺、多余,或者词语使用不当等等。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搭配不当。本句属于语序不当和重复啰嗦。 (2)仔细阅读语段,找出本句所在的位置,联系上下文即可找到答案。 (3)做题时要仔细阅读文章,抓住文章关键性的语句进行理解。 (4)仔细阅读语段,根据语段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5)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文章,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解答。 【点评】(1)修改病句,首先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之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2)本题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一般这种题的答案都在该句的前后文。 (3)(4)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理解题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练习1、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星期要白白流掉 84千克水。照这样计算,一个月要流掉多少千克水?(一个月按30天计算。) 2、学校开展花香校园活动,四年级3个 班,每班准备植树23棵,三年级5个班,每班准备植树12棵,两个年级共植树多少棵? 3、两块长方形蔬菜地,长都是48米,其 中白菜地宽25米,黄瓜地宽12米。白菜地的面积比黄瓜地面积多多少平方米? 4、动物园的一只大象两天吃450千克食 物,一只熊猫4天吃72千克食物。一只大象每日的食量比一只熊猫多多少千克? 5、停车场停有大货车45辆,客车的数量 是货车的2倍,小汽车比大货车和客车的总和还多20辆,停车场有小汽车多少辆? 6、五星电器夫子庙分店的一些小家电商品单价如下表。 开业当天卖出电饭煲23个、微波炉46个和抽油烟机1个。 (1)电饭煲和抽油烟机当天营业额一共是多少元? (2)微波炉当天营业额比电饭煲多多少元? 7、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开往B地。甲车每小时行7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6千米,8小时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8、某超市上午运进大白菜130千克,下午运进的比上午的2倍还多50千克。超市上午比下午少运进大白菜多少千克? 9、张师傅每小时做18个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做20个零件,两人同时工作,6小时后完成,这批零件有多少个? 10、一本故事书,丁丁前3天平均每天看23页,后6天平均每天看28页,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11、小明家装修房屋,用面积9平方分米的方砖480块正好铺满书房的地面,如果改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12、食品店运来350瓶鲜牛奶,运来酸奶的瓶数是鲜牛奶瓶数的2倍。食品店运来多少瓶酸奶? 13、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84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160米。12天后还差400米没有修。这条水渠有多长? 14、买了3千克香蕉和2千克苹果。1千克苹果的价钱是2元,1千克香蕉比苹果贵1元。一共要付多少钱? 15、建国路小学四、五年级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人前后各相距1米,队伍每分钟走59米。现在要过一座长889米

四年级最新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最新四年级下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 1. _____________ ①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温州的农村,自幼年起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是中国文化的积极传播者,是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②南怀瑾先生年轻时曾拜一位姓商的先生为师,学习古文。一天,他写了一篇文章,自觉字字珠玉,很是得意,就拿去给先生看。商先生看了后满口称赞。南怀瑾就问:“老师,()我在从前参加科举考试,()能考上吗?”“没问题,没问题,”商先生说,“凭你的水平,考个举人、进士不在话下。”南怀瑾听得心花怒放 ....。 ③后来,南怀瑾又拜大名鼎鼎 ....的袁焕仙先生为师。一天,他拿了一篇得意之作兴冲冲地请教袁先生。先生接过,略扫一眼,就搁在一旁,全然不理。南怀瑾纳闷:老师怎么这种态度啊?过了几天,他又拿了一篇文章去请教。先生接过,仍旧往旁边一放。南怀瑾恭恭敬敬请教,袁先生这才冷冷地说:“就你这水平,还配写文章?”南怀瑾不服气:“老师,别的老师还夸我的文章写得好呢!”袁焕仙把胡子一抹,瞪了他一眼,说:“这事我听说了,你还真拿他的客套当真?我问你,《史记》里的《伯夷叔齐列传》你读过没有?”南怀瑾回答:“读过不止一次,我还能背呢!”袁焕仙说:“你以为能背就真正懂了吗?”南怀瑾低下头:“不敢,还请老师指教。”袁焕仙发话:“回去,给我读100遍,读完了来见我,再告诉你!” ④南怀瑾从没有遇过这样粗暴的老师,()心里非常不痛快,()师道尊严,他只能忍了。回家拿起《伯夷叔齐列传》,读了三五遍,突然发现有好多新问题,以前都没有注意过。越读,觉得理解越深,感受越多。他按先生的要求,认真地读了100遍,觉得理解得差不多了,就高高兴兴地再去见袁焕仙:“老师,我读出道理来了,想讲给你听。”袁焕仙笑着说:“不需要再讲了,我相信你懂了。只有像这样读书,你才能掌握文章的精髓,写出的文章才会独具慧眼。”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心花怒放: (2)大名鼎鼎: 2.“扫一眼”表示大致快速地看,照样子再写两个表示“看”的词。 ________一眼_________一眼 3.读第①自然段,完成下面的人物档案。 人物:_________ 出生年份:_________ 出生地:_________ 身份及主要贡献: 4.短文写了南怀瑾先后拜________和________两人为师。这两位老师对待南怀瑾的得意之作态度截然不同,第一位老师读后________;第二位老师读后________,他对南怀瑾的指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以为能背就真正懂了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A.能背就真正懂了。 B.能背还不是真正懂了。

四年级课外阅读练习精选30题及答案

四年级课外阅读练习精选30题及答案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到同学家去学习,这下只好拉倒了。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在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好像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屋檐滴下的雨水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雨水有那么大的尽儿,把石头打出窝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走过来笑着说:“这叫‘水滴石穿’。咱们这房子已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到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出小窝来了。”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发。” 1、用“『给文章分段。 2、给本文命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3、“我”发现了什么美妙的东西?(用“”划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4、用“----- ”标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5、联系这篇文章回答:⑴爸 爸为什么要“故意”地发问? ⑵读了这篇文章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家乡的小河(10分)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它是宁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轻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中午的小河真是活泼极了。 傍晚小河真可爱。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红,那处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的泥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倒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奚奚簌素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显得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作业: 1. 用“?????”划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1分) 2?用“一一”划出文中的一个似人句并用"△△△"圈出看出是拟人句的词。 3. 用"II "给课文分段,并用简洁、完整、准确的语句概括第二段段意。 4. 判断对的在()里打“ “ 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的喜爱。()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短文反映了作者对家乡小河、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的结构来写的。()短文是按先具体写再概括写的结构来写的。()短文是按先概括写再具体写最后概括写的概括来写的。() 特殊的墙(14 分) 暑假里有一天,我做完作业,无意间打开电视机。这时,电视里正在播抗洪抢险的紧张场面。只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经典练习(共六套)

四年级数学应用题经典练习一(附答案) 1、四年级三班34个同学合影。定价是33元,给4张相片。另外再加印是每张2.3元。全班每人要一张,一共需付多少钱?平均每张相片多少钱? 2、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要行驶580千米,用了6小时。途中一部分公路是高速公路,另一部分是普通公路。已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每小时行120千米,在普通公路上每小时行80千米。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多少千米? 3、小华家距学校2300米,每天步行上学,有一天他正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前进着,一抬头看见路边的钟表发现要迟到,他马上改用每分钟150米的速度跑步前进,途中共用20分钟,准时到达了学校。小明是在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开始跑步的? 4、84千克黄豆可榨12千克油,照这样计算,如果要榨120千克油需要黄豆多少千克? 5、一根绳子分成三段,第一、二段长38.7米,第二、三段长41.6米,第一、三段长39.7米.求三段绳子各长多少米? 6、三筐苹果共重110.5千克,如果从第一筐取出18.6千克,从第二筐取出23.5千克,从第三筐取出20.4千克,则三筐所剩的苹果重量相同,原来三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 7、小明和小华都是早上7:30从家里出发去上学,小明每分钟走120米,小华每分钟走80米,小明到达学校5分钟后发现忘了钢笔,就回家拿钢笔,7:55分和小华在路上相遇。从学校到家多远? 8、一个学生的家离学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恰好准时到校。一天早晨,由于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剩下的路程他应以什么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 【答案详解】 1、定价款+加印款=共付款 共付款÷学生数=每张照片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