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控课程设计报告(上海电力学院)DOC

过控课程设计报告(上海电力学院)DOC
过控课程设计报告(上海电力学院)DOC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上海电力学院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2014年1月6日~1月10日

第一部分双容水箱液位串级PID控制实物实验

时间:2014年1月8日同组人: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PID调节规律

2、学习串级PID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3、学习串级PID控制系统投运和参数整定

二、实验原理(画出“系统方框图”和“设备连接图”)

1、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系统的设备连接图如下图(图1)所示:

图1 设备连接图

一个控制器的输出用来改变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这样连接起来的两个控制

器称为“串级”控制器。两个控制器都有各自的测量输入,但只有主控制器具有自己独立的设定值,只有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送给被控对象,这样组成的系统称为串级控制系统。本仿真系统的双容水箱串级控制系统如下图2所示:

图2 本仿真系统的双容水箱串级控制系统框图

串级控制器术语说明

主变量:y1称主变量。使它保持平稳使控制的主要目的

副变量:y2称副变量。它是被控制过程中引出的中间变量

副对象:上水箱

主对象:下水箱

主控制器:PID控制器1,它接受主变量的偏差e1,输出是去改变副控制器的

设定值

副控制器:PID控制器2,它接受的是副变量的偏差e2,其输出去控制阀门

副回路:处于串级控制系统内部的,由PID控制器2和上水箱组成的回路

主回路:若将副回路看成一个以主控制器输出r2为输入,以副变量y2为输出

的等效环节,则串级系统转化为一个单回路,即主回路。

串级控制系统从总体上看,仍然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因此,主变量在干扰

下的过渡过程和单回路定值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具有相同的品质指标。但是串级控制系统和单回路系统相比,在结构上从对象中引入一个中间变量(副变量)构成了一个回路,因此具有一系列的特点。

2、串级PID控制系统投运

串级控制系统和简单控制系统的投运要求一样,必须保证无扰动切换,采用先副回路后主回路的投运方式。这里以我们的串级控制系统为例,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

A.将主、副控制器的切换开关都置于手动位置,副回路处于内给定

B.用副控制器的输出控制阀门,使主变量接近设定值,当工况比较平稳时,

将副控制器设成自动——无扰动切换,因为手动状态时副控制器的设定值

C.手动设定主控制器的输出值等于副控制器的设定值,当工况比较平稳时,

将主控制器设置成自动——无扰动切换,因为手动状态时副控制器的设定值

跟踪副变量

D.串级两个控制器,将副回路控制器设置成“远端模式”,这样主控制器的

输出便作为副控制器的设定值,从而构成串级系统

3、串级PID控制系统的参数整定

串级控制系统参数整定也采用先副后主的方式。在整定时,应尽量加大副调器的增益,提高副环的频率,使主、副回路的频率错开,最好相差3倍以上。

整定时,先切除主调节器,使主环处于断开的情况下,按通常的方法整定副调节器的参数。然后在投入副回路的情况下,把副环作为弱阻尼的二阶环节等效对象,再加上副环外的部分对象,按通常方法整定主调节器参数。

三、实验步骤

1、进入实验

运行四水箱实验系统DDC实验软件,进入首页界面,选择实验模式为“DDC模块”;

单击实验菜单,进入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3 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实验界面

2、选择控制回路

A、选择对象

在实验界面的“请选择控制回路”选择框中选择控制回路,如下图所示:

图4 回路选择图

从两个回路中任选一个。

B、组成控制回路

当选择“串级回路1”作为控制回路时,须打开进水阀V13,关闭其它进水阀;

当选择“串级回路2”作为控制回路时,须打开进水阀V14,关闭其它进水阀。

在串级控制系统中,上水箱为串级系统的副回路——对应的PID控制器为串级的后级,下水箱为串级系统的主回路——对应的PID控制器为串级的前级

3、选择控制器工作点

a、将副回路的PID控制器设成手动

单击实验界面中的副回路PID控制器标签打开副回路PID控制器界面,然后

单击副回路PID控制器的“手动”按钮

b、设定工作点

单击副回路PID控制器界面中MV柱体旁的增/减键,设置MV(U1)的值

c、进行对象动态特性测试(参见已做过的实验)

给MV一个阶跃,将1号和3号水箱的液位变化数据记录在表1中:

根据实验数据用两点法建立3号和1号水箱的传递函数,作为PID初始参数计算的依据。

4、调节串级的后级

a、设置PID参数

根据对象特性,查表计算PID初始参数,P= 4.4 I= 126.4 D=0,并将参数输入到控制器中,并进行微调,使内回路控制效果达到最佳。

b、将控制器设成自动状态

保持模式为本地模式,单击副回路PID控制器界面中副回路PID控制器的“自

动”按钮

5、等液位稳定后调节串级的前级

a、将控制器设成手动状态,单击主回路PID控制器界面的“手动”按钮

b、设置控制的输出值

单击MV柱体旁的增/减键,设置MV(Z1)的值,使其与副回路PID控制器

的设定值相等。

c、设置控制器PID参数

根据对象特性,设置

P=0.36 I=364 D=0

并将参数输入到控制器中,参加前面实验

d、将控制器设成自动状态,单击主回路PID控制器的“自动”按钮

6、串接两个PID控制器

将串级后级的PID控制器设置成“远端模式”

此时,串级前级的输出值便作为串级后级的设定值。

7、串级PID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通过“实时趋势”或“历史趋势”窗体可以查看趋势曲线;

根据趋势曲线,从超调量、过渡时间和衰减比等方面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估

当达到或接近期望效果时,跳到第9步。

8、根据控制效果,调整PID控制器参数

当控制效果不佳时,重新将控制器设置成手动,根据调节规律

跳转到第5步,继续实验。

四、实验记录(包括现象、实验数据和波形图)

表 1 液位变化数据记录

表2 调节参数记录

数据处理: 由两点法求

选y (t 1)=0.39、y(t 2)=0.632,

由公式 T=2(t 2 -t 1) (1-1) τ=2t 1 -t 2 (1-2)

G(s)=G 1(s)G 2(s)=

)1)(1(11212211++=+?+s T s T K

s T k s T k (1-3)

阶跃输入量输入稳态值

=∞=

O h x )(K 2 (1-4)

2.16t t T T 2

121+≈

+ (1-5)

)55.074.1()T (T T T 2

12

2121-≈+t t (1-6)

0.32〈t 1/t 2〈0.46 (1-7)

根据以上公式求的1t ,2t ,1T ,2T ,K 的平均值及传递函数

G(s)=

)

1)(1(11212211++=+?+s T s T K

s T k s T k ; (1-8) 解得:

t1=96,t2=174 ,τ=8

副回路传递函数为

()()

116693

.0+=

s s G

主回路参数

3341=T 1882=T 92.0=K

主回路传递函数

()()()

1188133493

.0++=

s s s G

实验结果图

图5 动态响应曲线图

图 6 副回路控制效果图

图 7 主回路控制效果图

五、结果分析

理论上说,比例作用控制及时,反应灵敏,偏差越大,控制力度越大,但控制结果纯在残差,积分随时间积累逐渐增强,控制动作缓慢,控制不及时,不单独使用。微分超前控制,能在偏差很小时,提前增大控制作用改善控制品质,当偏差存在,但不变化时,控制作用为0,故也不单独使用。

从本实验中观察,在第一组参数出现震荡的时候,减小Kc(从4.4到2),并且增大Ti(从26.4到40),有效的控制住了震荡并接近理想曲线。可见,在出现震荡的时候,可以通过减小比例作用和积分作用来解决。是第二组还不太理想,超调量偏大,过渡时间偏长,衰减比偏大。减小Kc(从2到1.5),并且增大Ti(从40到55),成功的改善了以上问题,使超调量、控制时间和衰减比都比较接近理想值。此时,再增大Kc和 Ti后,过渡时间减小了,衰减比增大到1/4左右,但是超调量却增大了。综合分析后可知,减小积分作用(增大Ti)可以减小超调量,而加大比例作用可以缩短过渡时间。

各个系数作用可以总结为:

(1) 比例系数Kp 的作用是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调节精度。Kp 越大,系统的响应速度越快,系统的调节精度越高,但易产生超调,甚至导致系统不稳定。Kp 取值过小,则会降低调节精度,使响应速度缓慢,从而延长调节时间,使系统静态、动态特性变坏。

(2) 积分作用系数Ki 的作用是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Ki 越大,系统的稳态误差消除越快,但Ki 过大,在响应过程的初期会产生积分饱和现象,从而引起响应过程的较大超调。若Ki 过小,将使系统稳态误差难以消除,影响系统的调节精度。

(3) 本次实验没用到微分作用。微分系数Kd 的作用是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其作用主要是能反应偏差信号的变化趋势。并能在偏差信号值变得太大之前,在系统中引入一个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从而加快系统的动作速度,减少调节时间。

六、思考题

1、串级控制相比于单回路控制有什么优点?

答:实际应用中,单回路控制使用较多,单回路控制在PLC系统中较为常见。

串级控制是针对一些特殊工况参数的控制开发的,比如被控参数受到两个参数的控制,而这两个参数对被控参数来说不是显著控制,这个时候就要选择串级控制。

优点:改善了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了系统控制质量。能迅速克服进入副回路的二次扰动。提高了系统的工作频率。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较强

2、为什么串级控制系统在加了副回路控制后控制量得到较大提升?

答:当扰动发生时,破坏了稳定状态,调节器进行工作。根据扰动施加点的位置不同,分三种情况:1.扰动作用于副回路 2.扰动作用于主过程 3.扰动同时作用于副回路和主过程

分析可以看到:在串级控制系统中,由于引入了一个副回路,不仅能及早克服进入副回路的扰动,而且又能改善过程特性。副调节器具有“粗调”的作用,主调节器具有“细调”的作用,从而使其控制品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3、串级控制系统应如何投运?

答:先透运副回路,再投运主回路。

4、串级控制系统参数应如何整定?

答:整定方法有逐步逼近法,两步整定法,一步整定法。运用这些方法先整定副回路参数,然后再整定主回路参数。

七、分析与总结

实验中,被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为液位高度,所以做PID参数设定时,不应加入微分作用,同时要注意每次变换PID控制参数进行实验观察波形时都必须要有阶跃的作用,即设定值变化时都必须阀门开度的变化,在改变参数时,要注意各个参数变化的大小,不宜过大,不然会影响实验效果,浪费时间,同时在参数改变时,要将PID控制方式变为自动模式,不然没有调节效果。

本实验与以前做过的过控实验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主要是进一步熟悉PID调节规律,学习串级PID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以及其投运和参数整定,理论知识有时候很死板,只有亲自动手做过实验,才能对知识有更好的掌握和运用。

第二部分 实际生产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一、设计内容和要求 (从任务书上获取)

催化裂化再生器具有节能的压力比例控制系统 1、生产过程对系统设计的要求

催化裂化过程是许多化工生产的主要工序之一。在这个工序中往往产生一些包含有高温能量的废气,为了节省能量,常常利用烟气轮机来回收能量,其工艺过程如图所示,再生器排出的废气经旋风分离器除尘后送往烟气轮机,带动烟气轮机工作,多余的废气经烟囱排空。烟气轮机把废气的能量转化为压缩机的机械能,将经压缩机升压后的再生原料气送往再生器。

为了最大的节省能量,应让废气尽量的通过烟气轮机。当再生器压力升高时将通往烟气轮机的废气流量减少,同时让从烟囱排出的废气按接近的数量增加。

图 8 催化裂化调节器系统结构图

2、系统设计

(1)若调节器采用副作用方式,确定调节阀1#和2#为气开和气闭方式,假设调节阀是单位比例线性阀门,给出再生器压力控制系统结构方框图。

(2)若实验测得经烟囱通道的对象特性为

G 1)

125)(110(7

.1)(++-=

s s s (2-1)

经烟气轮机通道的对象特性为 G 2)

140)(118(7

.1)(++=

s s s (2-2)

假设压力变送器的传递函数为1,工艺要求不允许有静态偏差,选择合适的调节器,并对调节器参数进行整定。分析控制系统的动静态特性。

3、针对该对象,假设再生原料气入口至再生器压力的传递函数为 G 3)

115)(18(8

.1)(++=

s s s (2-3)

(1)当再生原料气增大或者减少时,试分析控制系统的调节过程。

(2)试在调节阀2#前设计一个近似动态前馈补偿器来补偿再生原料气流量变化对压力的

影响。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整定调节参数,分析其动态特性,以及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4、除以上设计方案外,还可以采取其他哪些控制手段改善控制效果?得出仿真结果,比较其与前面控制方案的优劣

二、设计原理(画出“系统原理方框图”和“设备连接图”)

1.系统原理方框图

2.加入前馈控制器后的原理方框图

3.设备连接图

三、仿真记录(包括模块图、控制器参数整定时的多组典型数据和波形图) (1)搭建simulink 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9 系统simulink 图 (2)测取和换算相关数据

令积分环节和微分环节不发生作用,单独调整比例参数,从0开始,调节至基本出现两个波,大约在K=0.48左右,出现了所谓的4:1的衰减比此时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

0.20.40.60.811.21.4

1.6

图10 4:1的衰减曲线图 此时y1=1.53,y2=1.13,Kp=0.48,Tk=9.8 (2)测取和换算相关数据

图11 衰减震荡法原理图

计算此时的比例度k δ, 1

1K k =δ。

再根据公式表算出积分时间和微分时间,公式为:

表3 微分积分计算公式表 根据表格数据计算得 比例度:k δ=1/0.48;

PI 控制系数:Kp=1.3,Ti=32 带入数据后,得到的曲线为

图12 整定后的曲线图

此时的超调量为15%,远远低于原来的48%,此时的响应时间为36s

2、当原料再生器增加或者减小时,此时的系统仿真图为

图13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

0.20.40.60.811.21.41.6

1.8

图14 当原料再生器增加或者减小系统特性曲线图

在2#调节阀前加入前馈控制器

加入前馈控制器后系统仿真图为

图15 加入前馈控制器后的系统框图

此时系统阶跃响应曲线为

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

0.2

0.4

0.6

0.8

1

1.2

1.4

图16 加入前馈控制器后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四、结果分析

经实验结果观察得,系统稳定,稳态误差 =1.2,超调量=13.9%,峰值时间=39s ,过度过程时间=100s 。

由图12和图10的对比可知:

P 控制使得系统稳态误差减小,但系统仍为有差系统,PI ,控制均使得系统的稳态误差为0。

加入前馈控制器后,从干扰到被控参数之间存在两个通道,一个是干扰通道,一个是控制通道,控制作用和干扰作用相反,使得控制作用对被控参数的影响干扰对被控参数的影

响,使被控参数不受干扰的影响,前馈控制从响应曲线来看是在扰动出现时候立即进行控制,控制及时,对于特定扰动引起的动静态偏差比较有效。

五、总结

此次的课程设计是基于过程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原理及之前的自动控制原理的实验,虽然在理论上,我都觉得自己应该能很轻松的完成,可当真正动手去做的时候,才意识到无从下手,以前接触的不管是理论方面的知识还是实验的基础,我们所掌握的都太过理论化。而且我们所接的实际系统的分析也很少,所以当拿到这个题目时,有点不知所措,但最终稳定的值和期望值还是有较大的差值。而通过PID的整定,相对而言能达到期望值,此次的课程设计已经完成,虽然过程不是很顺利,得出的结果也不是最理想,但通过自己这几天的努力,能把此次课程设计完成,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在知识领域的,更是一种对于意志的磨练。当有些同学已经很早且很顺利的完成时,而我还处于懵懂时,心中难免有些急于求成。可后来才发现有些事情只能是顺其自然,要一步一步的慢慢来,具体的结果的确挺重要的,因为毕竟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理想中控制系统;但对于我本人来说,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努力是一定会有结果的。

【VIP专享】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 2014.10 _ 学院自动化 _ 专业班级自1103 _ 姓名曹俊博 __ 学号 41151093 指导教师潘月斗 ___ 成绩 _______

摘 要 本课程设计从直流电动机原理入手,建立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ACR和ASR结构,其中主回路采用晶闸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触发器采用KJ004触发电路,系统无静差;符合电流超调量σi≤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超调量σn≤10%。并详细分析系统各部分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且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各种参数给定下的仿真。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无静差;仿真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rom DC motor,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of V-M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e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including ACR ASR the main loop thyristor three-phase bridge type all control the power supply and trigger the rectifier circuit KJ004 trigger circuit, the system without the static poor; Accord with current overshoots sigma I 5% or less; No-load start to the rated speed overshoot sigma n 10% or less.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ystem principle and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of simulink to various parameters set simulation. Key Words:double closed loop;DC speed control system;without the static poor;simulation

管式加热炉串级系统控制过控课设解析

学号1422060213 天津城建大学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串级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起止日期:2017 年7 月 3 日至2017 年7 月7 日 学生姓名侯亚东 班级14自动化2班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 2017年7月7日

天津城建大学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6 -2017学年第 2学期 控制与机械工程 学院 自动化专业 班级 14自动化2班 姓名 侯亚东 学号 1422060213 课程设计名称: 过程控制 设计题目: 串级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完成期限:自 2017 年 7 月 3 日至 2017 年 7 月 7 日共 1 周 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 一、设计任务 管式加热炉系统,考虑将燃烧室温度作为副变量,烧成温度作为主变量,主、副对象的传递函数分别为: 2017()81 s G s e s -=+,021()(101)(201)G s s s =++ 试采用串级控制设计温度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 进行控制方案设计,包括调节阀的选择、控制器参数整定,给出相应的闭环系统原理图; 2) 进行仿真实验,给出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 3)说明不同控制方案对系统的影响。 二、设计要求 采用MATLAB 仿真;需要做出以下结果: (1) 超调量 (2) 峰值时间 (3) 过渡过程时间 (4) 余差 (5) 第一个波峰值 (6) 第二个波峰值 (7) 衰减比 (8) 衰减率 (9) 振荡频率 (10)全部P 、I 、D 的参数 (11)PID 的模型 (12)设计思路 三、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要做到层次清晰,论述清楚,图表正确,书写工整;详见“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要求”。

上海电力学院设计论文

第一章主变及所用变的选择 第一节主变压器的选择 、负荷统计分析 1、 P35 ma max3max4max5max 38OOO(K^W) Q 35 max =6197.44+6197.44+3718.47+4500+4500=25113.35( KVar) S35MAX=jF32max Q35max=「380002 25113.352 =45548.66( KVA Cos 35= P35max= 38000 =0.83 45548-66 S 35MAX 考虑到负荷的同时率,35k V侧最大负荷应为: S 35MAX=S5MAX 35=45548.66 0.85=38716.36(KVA) 2、10kV 侧:

Qmax = P 8 max /cos 28 P 28max Jl00°2 /0.85? 10002 620K var C^max = . P 9 max / COS 9 P 9 max Vl5002/0.802 15002 1125K var Qomax = - P 10 max /cos 210 P 210max J15002 /0.852 __15002 929.62K var = Pl max +P2max +Ps max +Pl max +Pj max + P 6max +P 7max +P3max +P 9max +Pl 0max =2500+2000+1500+2000+2000+1000+1000+1000+1500+150016000 (KV y C 10 = Q 1max +Q max +Q ma>+Q max +Q max +Q ma>+Q ma>+Q ma>+Q max +Q 0max =1549.36+1239.49+1125+1239.49+1500+619.74+750+620+1125+929.62=10697. 7 (KVar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R0max Q !0max =』160002 10697.72 =19246.84 (KVA 考虑到负荷的同时率,10k V 侧最大负荷应为: S 10MAX =S I 0MAX 10 =19246.84 0.85=16359.81(KVA) 3、110kV 侧: =-(38000 0.85 16000 0.85)2 (25113.35 0.85 10697.7 0.85)2 =55076(KVA) 考虑到负荷的同时率,110k V 侧最大负荷应为: S 110MAX = S 110MAX 110=55076 0.85=46815(KVA) 、主变台数的确定 根据《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3.1.2条规定“在有一、二级负荷的变电所宜 装设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如变电所可由中、低压侧电力网取得足够容量的备用电源 时,可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主变容量的确定: 根据《 35-110kV 变电所设计规范》 3.1.3 条规定“装有两台及以上主变压器的变 电 R 0 Cos 10 R 0 =16000 =0.83 S 10MAX 19246.84 S 110MA = ■■-■( P 35 max 35 P l0max 10 ) 2 (Q 35 max 35 Q 10 max 10

最新上海电力学院数值计算方法上机实习题

2017数值计算方法上机实习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数值计算方法上机实习题 1. 设?+=1 05dx x x I n n , (1) 由递推公式n I I n n 1 51+ -=-,从0=0.1823I ,1824.00=I 出发,计算20I ; (2) 20=0I ,20=10000I , 用n I I n n 51 5111+-=--,计算0I ; (3) 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重点分析原因)。 解:(1)分别令I 0的近似值为0.1823、0.1824,MATLAB 程序如下: I=0.1823; %题中的已知数据 for n=1:20; I=(-5)*I+1/n; %由递推公式所得 end fprintf('I20=%f\n',I) M=0.1824; %与I 的计算结果形成对比 for i=1:20; M=(-5)*M+1/i; %由递推公式所得 end fprintf('M20=%f\n',M) %% 输出结果 I20=-2055816073.851284 M20=7480927090.212283 (2)分别令I 20的近似值为0、10000,MATLAB 程序如下: I=0; %赋予I20的初始值 for n=0:19; I=(-1/5)*I+1/(5*(20-n)); %由递推公式所得 end fprintf('I0=%f\n',I) M=10000; for i=0:19; M=(-1/5)*M+1/(5*(20-i));%由递推公式所得 end fprintf('M0=%f\n',M) %% 输出结果 I0=0.182322 M0=0.182322 (3)分析: 由输出结果可看出第一种算法为不稳定算法,第二种算法为稳定算法。 由于误差 * 000I I e -= 02211*1*11*555)(5)15(15e e e I I n I n I I I e n n n n n n n n n n ===-=+--+ -=-=------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运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2014.10 _ 学院自动化 _ 专业班级自1103 _ 姓名曹俊博__ 学号 指导教师潘月斗 ___ 成绩 _______

摘要 本课程设计从直流电动机原理入手,建立V-M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ACR和ASR结构,其中主回路采用晶闸管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触发器采用KJ004触发电路,系统无静差;符合电流超调量σi≤5%;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超调量σn≤10%。并详细分析系统各部分原理及其静态和动态性能,且利用Simulink对系统进行各种参数给定下的仿真。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无静差;仿真 Abstract This course is designed from DC motor, establish the principles of V-M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design, the double closed loop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including ACR ASR the main loop thyristor three-phase bridge type all control the power supply and trigger the rectifier circuit KJ004 trigger circuit, the system without the static poor; Accord with current overshoots sigma I 5% or less; No-load start to the rated speed overshoot sigma n 10% or less.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system principle and the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ystem of simulink to various parameters set simulation. Key Words:double closed loop;DC speed control system;without the static poor;simulation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报告报告实验报告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名称:单容水箱液位过程控制 班级:2011级自动化过程控制方向 姓名: 学号:

目录 前言 一.过程控制概述 (2) 二.THJ-2型高级过程控制实验装置 (3) 三.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5) (一)外部组成 (5) (二)输入模块ICP-7033和ICP-7024模块 (5) (三)其它模块和功能 (8) 四.调试过程 (9) (一)P调节 (9) (二)PI调节 (10) (三)PID调节 (11) 五.心得体会 (13)

前言 现代高等教育对高校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技能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工程实训中心的建设应紧紧围绕这一思想进行。 首先工程实训首先应面向学生主体群,建设一个有较宽适应面的基础训练基地。通过对基础训练设施的 集中投入,面向全校相关专业,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建立科学规范的训练和管理方法,使训练对象获得机械、 电子基本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的认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其次,工程实训的内容应一定程度地体现技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为了适应现代化工业技术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工程实训的内容应充分体现机与电结合、技术与非技术因素结合,贯穿计算机技术应用,以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要求。应以一定的专项投入,建设多层次的综合训练基地,使不同的训练对象在获得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认识的同时,熟悉综合技术内容,初步建立起“大工程”的意识,受到工业工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训练,并具备一定的实用技能。 第三,以创新训练计划为主线,依靠必要的软硬件环境,建设创新教育基地。以产品的设计、制造、控制乃至管理为载体,把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问题的观测和判断、创造和评价、建模和设计、仿真和建造的整个过程中。

2010上海电力学院硕士生导师详细介绍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硕士生导师介绍 (按单位及姓氏字母顺序)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曹 炜 (3)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淡淑恒 (3)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符 杨 (4)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高 亮 (4)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顾丹珍 (5)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胡 荣 (5)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靳 希 (6)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李东东 (6)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梅柏杉 (7)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屈克庆 (7)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王鲁杨 (8)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杨启平 (8)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杨 秀 (8)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张永健 (9)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程启明 (9)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韩文花 (10)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黄福珍 (10)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李志斌 (11)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刘 刚 (11)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吕学勤 (12)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米 阳 (12)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钱 虹 (12)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徐耀良 (13)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薛 阳 (13)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杨 平 (14)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杨旭红 (14)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叶建华 (14)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张国伟 (15)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韦 刚 (15)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曹家麟 (16)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张 浩 (16)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杜成刚 (17)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姜益民 (17)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张 宇 (18)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曹以龙 (18)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高幼年 (19)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耿新民 (19)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王 勇 (19)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唐 忠 (19)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杨俊杰 (20)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朱 武 (21)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王淮生 (21)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朱凤林 (22) 硕士研究生生导师介绍——施泉生 (22)

上海电力学院-认识实习报告-模板-for-free

上海电力学院 认识实习报告 (2013 /2014年第一学期)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信息安全 班级2012*** 学号2012**** 姓名*** 时间2014/1/6~2014/1/10

一、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本科教学计划中非常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我们了解和掌握电力生产知识、印证、巩固和丰富已学过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生产实践中调查研究、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认识实习,还使我们了解现电力生产方式和特点,培养热爱学校和专业的思想。也使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具体能干些什么(也就是其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发展等。 二、实习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实习目的,实习主要内容如下: 1.讲座:“思科网络安全公开课” 2.参观南汇校区电力设备展示馆 3.参观上海超级计算中心 4.参观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 5.讲座:“物联网的应用” 6.小组课:齐俊老师对计算机的介绍 三、实习过程 1.讲座:张庆臣老师主讲的“思科网络安全公开课” 1月6号,上午9:00-11:00,我们在南4121听了一场张庆臣老师主讲的讲座,其内容是“思科网络安全公开课”。老师为我们讲述了目前计算机行业的市场需求:最简单的是需要一年以上数据网络设备、集成维护操作经验,要了解思科、华为等主流数据网络产品,有CCNA、CCNP者优先录用。介绍了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与公司网络的VPN接入方法。老师还为我们生动地讲述了自己的求职经历,如何从一个律师事务所职员变成一个专业讲师。 2.南汇校区电力设备展示馆 参观过程及内容: 1月7号,上午10:00-11:30,老师组织 我们在南汇校区电力设备展示馆进行参观,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自控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学院名称Z Z Z Z学院 专业名称Z Z Z Z Z 学生姓名Z Z Z 学生学号Z Z Z Z Z Z Z Z Z Z 任课教师Z Z Z Z Z 设计(论文)成绩

单位反馈系统中传递函数的研究 一、设计题目 设单位反馈系统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为 ) 2)(1()(0 0++= s s s K s G (ksm7) 1、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系统是否稳定。 2、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要求校正后的系统满足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输入下,系统的速度误差系数=10。 (2)相角稳定裕度γ>45o , 幅值稳定裕度H>12。 (3)系统对阶跃响应的超调量Mp <25%,系统的调节时间Ts<15s 3、分别画出校正前,校正后和校正装置的幅频特性图。 4、给出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计算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Wc 和穿频率Wx 。 5、分别画出系统校正前、后的开环系统的奈奎斯特图,并进行分析。 6、在SIMULINK 中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在前向通道中分别接入饱和非线性环节和回环非线性环节,观察分析非线性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7、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校正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自由发挥)。 二、设计方法 1、未校正系统的根轨迹图分析 根轨迹简称根迹,它是开环系统某一参数从0变为无穷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式的根在s 平面上变化的轨迹。 1)、确定根轨迹起点和终点。 根轨迹起于开环极点,终于开环零点;本题中无零点,极点为:0、-1、-2 。故起于0、-1、-2,终于无穷处。 2)、确定分支数。 根轨迹分支数与开环有限零点数m 和有限极点数n 中大者相等,连续并且对称于实轴;本题中分支数为3条。

过控课设蒸发器前馈-反馈控制

过控课设目录 第一章前馈-反馈控制与设计任务 (2) 1.1 前馈控制 (2) 1.2 反馈控制 (2) 1.3 设计任务 (2) 1.4 设计要求 (2) 1.5 设计报告 (2) 第二章前馈-反馈系统 (2) 2.1 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 (3) 2.2 前馈控制系统的特点 (3) 2.3 前馈-反馈复合控制系统特性分析 (4) 第三章前馈-反馈仿真分析 (7) 3.1 系统分析 (7) 3.2 静态系统仿真图 (8) 3.2 动态系统仿真 (9) 3.3 系统跟踪性能与抗干扰性能 .............................................. . 9 第四章总结 .. (11) 参考文献 (12)

第一章前馈-反馈控制与设计任务 1.1 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英文名称为Feedforward Control),是按干扰进行调节的开环调节系统,在干扰发生后,被控变量未发生变化时,前馈控制器根据干扰幅值,变化趋势,对操纵变量进行调节,来补偿干扰对被控变量的影响,使被控变量保持不变的方法。 1.2 反馈控制 反馈控制(英文名称为Feedback Control),是指从被控对象获取信息,按照偏差的极性而向相反的方向改变控制量,再把调节被控量的作用馈送给控制对象,这种控制方法称为反馈控制,也称作按偏差控制。反馈控制总是通过闭环来实现的。反馈控制的特点:反馈控制的特点有:按偏差进行调节;调节量小,失调量小;能随时了解被控变量变化情况;输出影响输入(闭环)。反馈控制必须有偏差才能进行调节,调节作用落后于干扰作用;调节不及时,被控变量总是变化的。 1.3 设计任务 蒸发器的控制通道传递函数为,G01(s)=Wo(s)= 0.94/(55s+1)e-6s,扰动通道特性为G02(s)=Wf(s)=1.05/(41s+1)e-8s试设计前馈-反馈控制系统,具体要求如下: 1.4 设计要求 1) 采用matlab仿真分析不同形式前馈控制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2)采用matlab仿真分析不同形式前馈-反馈控制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 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控制方案进行设计,给出相应的闭环系统原理图; 4)进行仿真实验,给出系统的跟踪性能和抗干扰性能。 1.5 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要做到层次清晰,论述清楚,图表正确,书写工整;详见“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要求”。 第二章前馈-反馈系统 2.1 前馈控制系统的组成 在热工控制系统中,由于被控对象通常存在一定的纯滞后和容积滞后,因而从干扰产生到被调量发生变化需要一定的时间。从偏差产生到调节器产生控制作用以及操纵量改变到被控量发生变化又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可见,这种反馈控制方案的本身决定了无法将干扰对被控量的影响克服在被控量偏离设定植之前,从而限制了这类控制系统控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考虑到偏差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干扰作用的结果,如果直接按扰动而不是按偏差进行控制,也就是说,当干扰一出现调节器就直接根据检测到的干扰大小和方法按一定规律去控制。由于干扰发生后被控量还未显示出变化之前,调节器就产生了控制作用,这在理论上就可以把偏差彻底消除。按照这种理论构成的控制系统称为前馈控制系统,显然,前馈控制对于干扰的克服

过控课程设计 1

1 前言 本设计是针对《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这门课程所安排的一次课程设计,是对这门课程的一次总结,要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查阅相关书籍完成设计。 本设计的液料为液氨,它是一种无色液体。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 ,分子量17.03,相对密度0.7714g/L,熔点-77.7℃,沸点 用广泛。分子式NH 3 -33.35℃,自燃点651.11℃,蒸汽压1013.08kPa(25.7℃)。蒸汽与空气混合物爆炸极限16~25%(最易引燃浓度17%)。氨在20℃水中溶解度34%,25℃时,在无水乙醇中溶解度10%,在甲醇中溶解度16%,溶于氯仿、乙醚,它是许多元素和化合物的良好溶剂。水溶液呈碱性。液态氨将侵蚀某些塑料制品,橡胶和涂层。遇热、明火,难以点燃而危险性较低; 但氨和空气混合物达到上述浓度范围遇明火会燃烧和爆炸,如有油类或其它可燃性物质存在,则危险性更高。 设计基本思路:本设计综合考虑环境条件、介质的理化性质等因素,结合给定的工艺参数,机械按容器的选材、壁厚计算、强度核算、附件选择、焊缝标准的设计顺序,分别对储罐的筒体、封头、人孔接管、人孔补强、接管、管法兰、液位计、鞍座、焊接形式进行了设计和选择。设备的选择大都有相应的执行标准,设计时可以直接选用符合设计条件的标准设备零部件,也有一些设备没有相应标准,则选择合适的非标设备。各项设计参数都正确参考了行业使用标准或国家标准,这样让设计有章可循,并考虑到结构方面的要求,合理地进行设计。

2 设计选材及结构 2.1 工艺参数的设定 2.1.1 设计压力 根据《化学化工物性数据手册》查得40℃蒸汽压为1.555Mp(绝对压力),可以判断设计的容器为储存内压压力容器,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规定,盛装液化气体无保冷设施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应不低于液化气40℃时的饱和蒸汽压力,可取液氨容器的设计压力为Pc=1.1×1.555=1.7105 Mpa,属于中压容器。而且查得当容器上装有安全阀时,取1.05~1.3倍的最高工作压力作为设计压力;所以取1.7105 Mpa的压力合适。6.0Mpa≤Pc≤10Mpa属于中压容器。 2.1.2 筒体的选材及结构。设计温度为40摄氏度,在-20~200℃条件下工作属于常温容器。 根据液氨的物性选择罐体材料,碳钢对液氨有良好的耐蚀性腐蚀率在0.1㎜/年以下,且又属于中压储罐,可以考虑20R和16MnR这两种钢材。如果纯粹从技术角度看,建议选用20R类的低碳钢板, 16MnR钢板的价格虽比20R贵,但在制造费用方面,同等重量设备的计价,16MnR钢板为比较经济。所以在此选择16MnR钢板作为制造筒体和封头材料。钢板标准号为GB6654-1996。筒体结构设计为圆筒形。因为作为容器主体的圆柱形筒体,制造容易,安装内件方便,而且承压能力较好,这类容器应用最广。 2.1.3 封头的结构及选材。 封头有多种形式,半球形封头就单位容积的表面积来说为最小,需要的厚度是同样直径圆筒的二分之一,从受力来看,球形封头是最理想的结构形式,但缺点是深度大,直径小时,整体冲压困难,大直径采用分瓣冲压其拼焊工作量也较大。椭圆形封头的应力情况不如半球形封头均匀,但对于标准椭圆形封头与厚度相等的筒体连接时,可以达到与筒体等强度。它吸取了蝶形封头深度浅的优点,用冲压法易于成形,制造比球形封头容易,所以选择椭圆形封头,结构由半个椭球面和一圆柱直边段组成。查椭圆形封头标准(JB/T4737-95)

PWM运动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摘要 速度对任何一个运动体来说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物理量,如何快速方便地进行速度调节是我们一直需要探索的问题。这份课程设计采用的是直流PWM调速双闭环控制系统,该调速系统是一种模拟控制方式,其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栅极或基极的偏置,来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晶体管或晶体管导通时间的改变,这种方式能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在工作条件变化时保持恒定,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信号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 PWM控制技术以其控制简单,灵活和动态响应好的优点而成为电力电子技术最广泛应用的控制方式,也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由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没有了学科之间的界限,结合现代控制理论思想或实现无谐振软开关技成为PWM控制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这份课程设计对于PWM设计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并进行了Proteus仿真以及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去的了较好的结果。 关键词:PWM调速;Proteus仿真;Matlab ;双闭环 1

目录 1 绪论 (3) 2 设计总要求 (4) 2.1设计已知参数 (4) 2.2设计具体要求 (4) 3 控制电路设计 (4) 3.1直流调速系统控制方案的选择 (4) 3.2 电流环设计 (5) 3.2.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6) 3.3 转速调节器 (7) 4 主电路设计 (8) 4.1 PWM调速系统主电路形式选择 (8) 4.1.1 T型PWM变换器电路 (8) 4.1.2 H型PWM变换器电路 (9) 4.2 PWM调速系统开关电路形式选择 (13) 4.3 H型双极性逆变器的驱动分析 (14) 5 频率电压转换设计 (17) 6 脉冲分配及功率放大电路设计 (17) 7 PI调节器设计 (18) 8 三角波发生器设计 (19) 9 Matlab仿真结果 (20) 10 设计总结 (21) 参考文献 (23)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报告书 课设小组:第四小组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课程设计任务及说明 (2) 1.1课程设计题目 (2) 1.2 课程设计容 (3) 1.2.1 设计前期工作 (3) 1.2.2 设计工作 (4) 第二章设计过程 (4) 2.1符号介绍 (4) 2.2水箱液位定制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6) 2.3压力定制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7) 2.4串级控制系统被控对象动态分析 (7) 第三章压力 P2 定值调节 (8) 3.1 压力定值控制系统原理图 (8) 3.2 压力定值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8) 第四章水箱液位L1定值调节 (9) 4.1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原理图 (9) 4.2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9) 第五章锅炉流动水温度T1调节串级出水流量F2调节的流程图 (10) 5.1串级控制系统原理图 (10) 5.2串级控制系统工艺流程图 (11)

第六章控制仪表的选型 (12) 6.1 仪表选型表 (12) 6.2现场仪表说明 (13) 6.3 DCS I/O点位号、注释、量程、单位、报警限及配电设置表 (14) 第七章控制回路方框图 (15)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是过程控制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题目、控制方案的选择、工程图纸的绘制等基础设计和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完成工程师基本技能训练。 使学生在深入理解已学的有关过程控制和DCS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系统设计方法、系统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题目,使学生熟悉和掌握DCS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方法,初步掌握控制系统的工程性设计步骤,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过程控制设计DCS

上海电力学院 研究生就业情况

上海电力学院第一届电力研究生大概四十多人,基本上都是没有背景没有关系,那些整天叫着进系统一定要靠关系的可以闭上嘴巴了,进不进得了系统得看你读的什么学校。到目前为止,除了两个签了电厂,一个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公司,三个中广核设计公司,有两个师姐准备出国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进了局子。电力学院的学生还是像官方统计的一样,电自专业80%是进系统的,这点没错,像第一届研究生,浙江电力公司要了14个,杭州局1个,其他分布在嘉兴、绍兴、湖州、宁波、台州、温州各市。签杭州局那师兄是广西人,杭州读的本科,没有任何背景和关系,反而有一个师姐有点关系想托人进去,但是杭州局人家就是不要,最后连宁波也没去成,现在在等上海电力。其他,安徽去了几个,福建来招的时候好像是除了厦门和福州局,其他只要愿意去都可以签,而且限制也不多。广东中山局1个。四川超高压局3个,要求很简单,男的,愿意去就可以签。最近来学校开过专场的电力系统单位有浙江电力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山东电力设计院、福建电力公司、安徽电力公司、广西电网、四川超高压、中广核、国核、上海电力公司,北京电力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各大大小小的电厂、核电站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读这个学校,其他单位其他行业好像很少有人考虑,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中船重工703研究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院)来招人,没听说哪个师兄去应聘,所以在别的行业基本上没有多少电力学院的学生。学校在华东地区的人脉不是一般的好,因为以前就是隶属华东电业局主管,所以跟上海地区的电力系统关系不是一般的亲密,像上海电力公司每年新近员工40% 来自该校,还有一些合作单位,比如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也跟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会招收部分研究生。来学校培训的电力系统单位也不是一般的多。 在报考研究生考试前要全方位的了解你所要报考的专业还有最重要的择校问题,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报考学校的信息是重中之重,一定要找专业的辅导机构来帮助你完成考前的信息搜集,备考的复习计划,以及考后的复试准备等,如果需要调剂这些机构也可以帮你了解到最全的信息,像北京的爱考等!!

认识实习计划-电气工程学院-上海电力学院

2013-2014学年第I学期学生认识实习计划 一、实习基本概况 实习班级:电自学院电管11191、电管11192、电自11821,国交学院电气1102w1、电气1102w2、电气1102w3、电气1102w4共七个班,合计223人。 实习地点:上海电力学院校内、上海吴泾热电厂,上海市电力公司南桥变电站、杨高变电站、西郊变电站 实习时间: 2014年1月6日-- 2014年1月15日期间,具体安排见附表。 实习形式:校内讲课、校内参观、校外现场参观,参观时学生分组进行,本次实习共为6组,每组40人左右,由两位教师带队,基本以行政班为单位。实习时间地点等安排名单见附表1,实习名单参见附表2。 二、实习内容 1. 引言 这次实习是认识实习,是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接触现场实习。本次实习主要以了解发电厂、变电所的电气设备为主,并了解电气设备的运行、控制等内容,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去了解实际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对今后学习的专业课程内容有了初步认识。 2. 目的和任务 (1)通过实习促进学生接触生产、接触群众,并在与生产相结合,与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过程中,体察民情、国情,加深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通过学习,向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3)了解电厂、变电所主要电气设备,包括电气主接线,设备作用,特点等。 (4)了解发电厂、变电所中电气设备运行、控制方式。 (5)通过讲座、录像、校内参观掌握所学习到的知识。 3. 实习内容 (1)本校的专业教师开设相关讲座,介绍发电厂与变电所的基本情况,并提出若干思考题。 (2)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到现场参观内容及电气设备的基本情况有概念上的了解,带问题下现场,分组参观。 (3)通过讲座、校内参观,扩大知识面。 (4)编写认识实习报告。 4. 实习纪律及注意事项 (1)遵守变电站、发电厂、生产试验单位的各种纪律和规章制度;未经许可,不准触动任何设备。 (2)认真听工程技术人员介绍,听从工程技术人员的指挥,有事要离开须请假获准。 (3)尊敬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师傅,主动搞好关系,虚心请教。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交通管理与控制》课程设计---------十字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设计 姓名:吴明健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交通1321 学号:130242109

1基础资料收集 1.1道路几何条件调查 交叉口现状图(要求使用AUTOCAD 画出)。例: 1.2交通条件调查 (1)交通量调查 高峰小时流量表

(2)交叉口交通控制状况调查相位数:3; 信号周期:157s; (3)现状评价分析 交叉口现状评价结果表

1.3交叉口问题分析 (1)非机动车道狭窄,而非机动车车流量又很大,导致非机动车越过停止线等待信号并在路口大量冗积,严重影响机动车右转; (2)西进口处机动车道只有两条,分别为直行左转合用车道和直行右转合用车道,直行右转合用车道上直行车等待信号灯时会影响后方右转车辆; (3)直行车辆和左转车辆会受对向直行和左转车辆的影响,从而滞留在交叉口内,影响通行效率。 2交叉口概略设计 2.1问题对策及概略设计 (1)机动车道设计(要求使用AUTOCAD画出) 东西南北车道均为3米,非机动车道均为3米,具体见图。 (2)非机动车道设计方案 南北不变,西进口到处将非机动车道由原来的1.5米扩建至3米。 (3)信号控制方案 具体计算过程及方案结果如下。 2.2信号配时初步检验 流量比总和Y是否满足<0.9:方案一不满足,方案二满足。 3详细设计 3.1进出口道设计 东西南北车道均为3米,非机动车道均为3米,具体见图。

3.2信号控制方案

4设计方案评价 交叉口设计方案评价表 对设计方案进行总结。 5.设计总结 本次交叉口优化经过两次设计方案并试算,方案一为,南北两相位,东西两相位,并把东西方向进口车道拓宽为一个左转专用道,一个直行车道和一个直行右转专用车道。方案二为,南北一相位,东西两相位,并把东西方向进口车道拓宽为一个左转专用道,一个直行车道和一个直行右转专用车道。 结果发现第一次试算后Y>0.9,故第一个方案不成功。经过第二个方案并试算后Y<0.9,故方案二合理,具体计算过程如下(第一次试算略): 初设C=120s,相位数j=3,相位损失时间Ls=3s,总损失时间为L=9s,总有效绿灯时间Ge=111s,平均每相位有效绿灯时间g e=111/3=37s,绿信比λ=g e/C=0.31.方案一和方案二总结见附表。

双容水箱-过控课程设计报告-上海电力_图文(精)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学号: XXXXXX 班级: XXXXXXXX 指导老师: 设计时间:2014年 1月 11日 ~1月 15日 第一部分双容水箱液位串级 PID 控制实物实验时间:同组人: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熟悉 PID 调节规律 2、学习串级 PID 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原理 3、学习串级 PID 控制系统投运和参数整定 二、实验原理(画出“ 系统方框图” 和“ 设备连接图” 1、实验设备:四水箱实验系统 DDC 实验软件、四水箱实验系统 DDC 实验软件 2、原理说明: 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一个控制器的输出用来改变另一个控制器的设定值,这样连接起来的两个控制器称为“串级” 控制器。两个控制器都有各自的测量输入, 但只有主控制器具有自己独立的设定值, 只有副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送给被控对象, 这样组成的系统称为串级控制系统。本仿真系统的双容水箱串级控制系统如下图 1所示:

图 1 双容水箱串级控制系统框图 串级控制器术语说明 主变量:y1称主变量。使它保持平稳使控制的主要目的 副变量:y2称副变量。它是被控制过程中引出的中间变量 主对象:下水箱;副对象:上水箱 主控制器:PID 控制器 1,它接受的是主变量的偏差 e1,其输出是去改变副控制器的设定值副控制器:PID 控制器 2,它接受的是副变量的偏差 e2,其输出去控制阀门 主回路:若将副回路看成一个以主控制器输出 r2为输入,以副变量 y2为输出的等效环节, 则串级系统转化为一个单回路,即主回路。 副回路:处于串级控制系统内部的,由 PID 控制器 2和上水箱组成的回路 串级控制系统从总体上看, 仍然是一个定值控制系统, 因此, 主变量在干扰作用下的过渡过程和单回路定值控制系统的过渡过程具有相同的品质指标。但是串级控制系统和单回路系统相比, 在结构上从对象中引入一个中间变量(副变量构成了一个回路,因此具有一系列的特点。串级控制系统的主要优点有:

过控课程设计

苏州市职业大学项目设计说明书 项目名称储罐液位-流量串级控制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颜泽凯 学生学号127301436 班级名称12电气4 项目日期2014/5/27 指导老师吴晓帆

一、引言 1.1 项目名称和意义 储罐液位与流量的串级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储罐通常是中间存储和缓冲单元,在储罐中存储一定体积的物料,一旦上游生产过程出现局部停车,由于储罐中还有物料,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影响下游生产。在规定时间内使得上游恢复生产,不会对生产造成过多经济损失。另外,对于塔类容器,其塔釜液位的稳定直接影响塔器的工作效果。 1.2 项目目标 1.2.1 巩固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1.2.2 巩固串级控制系统的组态、投运和控制器参数整定 1.3 项目要求 1.3.1 稳定性:对恒值系统要求当系统受到扰动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能够回到原来的期望值。 对随动系统,被控制量始终跟踪参据量的变化。稳定性是对系统的基本要求,不稳定的系统不能实现预定任务。稳定性,通常由系统的结构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 1.3.2 快速性:对过渡过程的形式和快慢提出要求,一般称为动态性能。稳定高射炮射角随动系统,虽然炮身最终能跟踪目标,但如果目标变动迅速,而炮身行动迟缓,仍然抓不住目标。 1.3.3 准确性:用稳态误差来表示。如果在参考书如信号作用下,当系统达到稳态后,其稳态输出与参考输入所要求的期望输出之差叫做给定稳态误差。显然,这种误差越小,表示系统的输出跟随参考输入的精度越高。 1.4 项目内容 1.4.1工艺分析及方案确定 1.4. 2.储罐液位与流量的串级控制方案设计 1.4.3控制方案实施(组态编程) 1.4.4运行调试(系统投运与参数整定) 1.4.5运行结果分析

数值计算方法

《数值计算方法》 实习报告 题目: 院系: 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学号: 年月日

报告规范 一、报告格式基本要求 格式基本要求: (1) 纸型:A4纸,单面打印; (2) 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3cm、右2.5cm,左侧装订; (3) 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 (4) 行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二、论文页脚的编排 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页码应由正文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页脚底部居中位置,宋体,小五。 三、正文格式 正文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四、标题格式 正文各级标题编号的示例如下所示: 1.第一级标题选用中文的数字编号,如一、二、三……..,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2.第二级标题选用1、2、3……..作为编号,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四号,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3.第三级标题选用(1)、(2)……..作为编号,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四,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4.第四级标题选用①、②…….. 作为编号,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四,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五、图的格式 1.图的绘制方法 (1)插图、照片应尽量通过扫描粘贴进本文。

(2)简单文字图可用WORD直接绘制。 2.图的位置 (1)图居中排列。 (2)图与上文应留一行空格。 (3)图中若有附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附注写在图的下方。 3.图的版式 (1)“设置图片格式”的“版式”为“上下型”或“嵌入型”,不得“浮于文字之上”。 (2)图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图。4.图名的写法 (1)图名居中并位于图下,编号以全文连续编号,如图1、图2。 (2)图名与下文留一空行。 (3)图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4)图内文字清晰、美观。 (5)中文图名设置为宋体,五号,居中。 六、表格的格式 1.表的绘制方法 表要用WORD绘制,不要粘贴。 (1)表的位置 (2)表格居中排列。 (3)表格与下文应留一行空格。 (4)表中若有附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附注写在表的下方。 2.表的版式 表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表。 3.表名的写法 (1)表名应当在表的上方并且居中。如表1、表2。 (2)表名与上文留一空行。 (3)表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4)表内文字全文统一,设置为宋体,五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