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科学理论的形成

第五章 科学理论的形成
第五章 科学理论的形成

第五章科学理论的形成

第一节科学问题的确立

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一、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

2.从理论与事实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3.理论内部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4.从不同理论之间的矛盾中发现问题。

5.从社会需要中发现问题。

二、科学问题的选择——科研选题

1、科研选题的重要意义

第一,选题是整个科研程序的首要步骤;

第二,课题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着科研工作进展的速度、成果的大小乃至工作的成败;第三,正确地选择科研课题,决定了科研人员的主攻方向和进行此项工作所应采取的研究方法。

2、选题的基本原则

创新性原则是指选出的课题应是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并预期从中能产生创新性的科学技术成果。创新性是科学研究也是科研选题的灵魂。

科学性原则是指所选课题一定要有相关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作为依据。

可行性原则是指选择课题时,必须要认真考虑完成课题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是否可行,即根据已经具备的或经过努力可以具备的条件进行选题。

需要性原则是指应面向社会需要和科技发展的需要,面向社会、造福人类,使社会和科学能从中获益。

3.科研选题的步骤

(1)课题调研

课题调研就是要求研究者对所拟课题的一般历史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作出描述和评论。

(2)课题选择

课题选择阶段是根据课题调研结果,运用选题的基本原则,对若干个课题进行分析、筛选,确定一个最隹的课题。

(3)课题的可行性研究

课题的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要全面评价课题的研究的目的性、必要性以及实现的可能性,以确保选题的正确。课题的可行性研究一般请同行专家来研究评议。

第二节科学事实的获取

一、观察与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1.观察

(1)观察--是人们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感知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2)观察的特点

观察并非消极的、被动的注视,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反映。

观察的重要特点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3)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客观性,是指在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过程中,要求实事求是地进行周密的观察和反映,不能有主观臆断,必须客观地、如实地反映研究对象各方面的

状态。

②坚持观察的全面性。观察的全面性,是指在观察过程中必须系统、全面地观察研究对象,以获取完整的信息。

(4)观察的作用和局限性

第一,为科学假说的提出和科学理论的形成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材料。

第二,观察可为检证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提供事实根据。

观察方法有其局限性

2.实验

(1)实验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2)实验方法的特点

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

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

再现、加速、延缓或模拟研究对象

经济可靠

(2)实验方法的类型

依据测量手段的不同,可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根据实验手段是否直接作用于实验对象,可分为直接实验和模拟实验。

根据实验的直接目的不同,又可分为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析因实验、对照实验和判决性实验等。

(3)实验方法的作用

实验方法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科学研究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至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

(1)实验是检验(即证明或反驳)在科学认识中得到的理论原理真理性的标准,是证明科学知识的手段;

(2)实验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

二、模拟实验中模型方法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把现实的对象叫做“原型”,而把原型的相似替代物叫做“模型”,模型方法就是以模型与原型之间存在相似性为基础,用于揭示模型与原型(实物)相似关系的方法,体现了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1.模型方法的重要意义

由于科学研究的对象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往往不能直接运用实验手段作用于研究对象自身(原型)。人们不得不力求找到或设计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替代物(模型),通过模型来认识原型。

2.模型实验中的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是以自然界原有的或人工制造的材料,应用模拟方法设计出的、与原型相似的模式。依据模型与原型之间相似关系的特点,可以分为物理模型、化学模型、生物模型等。它们分别是以模式与原型之间物理、化学或生物性质的相似为基础的,通过模型来认识原型的物理、化学或生物运动过程。对应的是物理模拟实验观察、化学模拟实验观察或生物模拟实验观察。

3.模型实验中的功能模拟方法

(1)功能模拟方法的含义

功能模拟法--是以系统的功能和行为的相似性为基础,用模型来模拟原型的功能和行为的方法。

(2)功能模拟方法的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功能和行为的模拟。

第二,不追求模型的结构与原型相同。

第三,模型不再仅仅是一种研究的手段,它本身就是研究的目的。

(3)功能模拟方法的作用

第一,运用功能模拟方法进行人工智能研究,创造出具有人工智能的电脑和人工智能机器人,使机器代替人脑和人体部分功能成为现实。

第二,功能模拟方法的创立开辟了人类向生物界寻求技术设计思想和了解复杂系统运行规律的途径。

4.模拟实验中的数学模型

思想模型是运用科学思维的形式,发挥想象力在思想中构思的、与对象相似的模型。数学模型是最重要的思想模型,它是对研究对象在数量关系、逻辑关系与空间形式的模拟,以揭示出研究对象(原型)的内在本质或必然联系。数学模型表现为一个或一组数学方程、一个或一组函数、一些几何图形和逻辑关系。

5.计算机仿真模型

数学模型多数要依赖电子计算机来求解,因而它常常被计算机仿真模型取而代之。仿真模型将原型的数学模型转变成能在计算机上运行的仿真模型;编出仿真程序,运行仿真模型进行实验观察;分析实验结果,对原型做出评价。

三、观察实验中重要的认识论问题

1、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观察是属于认识领域的范畴,不单纯是生理活动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观察要受到观察者已有的经验和所掌握的理论的影响,即观察渗透理论。

理论对观察的影响,还表现在人们观察时的注意力与理论有极大的关系。科学观察是有目的、有选择的,观察什么、详略如何,都与研究的问题有关,与观察者的理论素养有关。爱因斯坦也曾明确指出:“是理论决定我们能够观察到的东西……只有理论,即只有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才能使我们从感觉印象推理出基本现象”。

2、微观领域中仪器的影响问题

在微观领域中,实验仪器对微观客体状态的影响(“干扰”)很大,与宏观测量时的情况有明显的区别。仪器对观察对象的影响,在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都是存在的,在对客观性的影响方面并没有原则的差异。就拿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来说,它也没有否定观察的客观性。因为,微观粒子本来就不同时具有精确的位置和动量,所以在测量中就无法同时精确地测定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这说明了观察的客观性在微观领域也是成立的。所以,在微观领域的实验观察仍是主客观相统一的过程。

3、观察和实验中的机遇

(1)机遇的特点和作用

机遇的最大特点就是意外性。

(2)机遇产生的客观根据和认识论根源

机遇产生的客观根据在于自然界本身就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统一。

机遇产生的认识论根源在于科学研究的目的性和探索性与自然现象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3)如何正确对待机机遇

具备丰富的准备知识

保持对意外事物的警觉性和敏感性

善于抓住机遇提供的线索,追根究底,作出科学解释

第三节科学抽象与科学思维

一、科学抽象

1.什么是科学抽象

科学抽象就是抽出和排除事物非本质的次要因素,通过思维揭示其固有的本质特征。

2.科学抽象的意义

使知识本质化。

使知识层次化。

使过程纯粹化。

3.科学抽象的一般过程

感性上的具体--抽象的规定--思维中的具体

感性的具体:是人对具体事物的感性直观,它在人的种种主观感受中综合为一个完整的表象,成为整个认识的起点。

抽象的规定:从大量经验材料出发,经过科学概括,建立某些局部的科学定律(经验定律或经验公式),这些定律和公式反映了这一类自然现象的某一侧面或特点,反映了了其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理性的具体:对这一系列的经验定律加以分析和综合,从那些最基本的的规定扩展到整体,把事物的各种联系在思维中完整地复制出来,即把事物作为整体在思维中再现出来。

感性的具体

抽象的规定

理性的具体

磨擦生热等

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等

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热力学体系)

光的生动的表象

光的波动性、量子性、光速

波粒二象性及光学理论体系

4。科学抽象结果的基本形态

(一)科学概念

(二)科学符号

(三)思想模型与理想实验

二、理想化方法

所谓理想化方法,就是在抽象思维中,抓住主要矛盾,完全排除次要因素的干扰,把研究对象和研究条件置于理想化的纯粹状态下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理想化的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建立理想模型;(2)设计理想实验。

(一)理想模型及其作用

1、思想模型及其作用

(1)理想模型--就是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2)作用

第一,使问题处理极度地简化、纯化。

第二,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性。

第三,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便于发挥想象和逻辑思维的力量。

(二)理想实验及其作用

1、理想实验的特点

理想实验是在思维中把现实的实验条件和研究对象加以极度理想化,抽象塑造出来的一种理

想过程的思维推演过程。又为思想实验、假想实验、抽象实验等等。

理想实验同真实的科学实验是有原则区别的。前者是一种思维的活动;后者是一种实践活动。前者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不易做到的“实验”,则就对象的发展将过程理想化;后者是人们将设计通过物化过程而实现的实验。

伽利略设计的小球从斜面滚下的机械运动考察,打破了1000多年来亚里士多德关于受力运动的物体,当外力停止作用时便归于静止的陈旧观念,为近代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作用

⑴理想实验具有实际的科学实验达不到的极度简化和纯化程度,因而有利于探索和揭示自然事物或现象的规律性。

⑵理想实验可以帮助人们提出一些基本的科学原理。

⑶理想实验具有使逻辑证明和反驳更加明确、直观的作用。

⑷理想实验还为微观和宇观等不易进行实物实验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三、科学思维的方法

科学思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演绎方法(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类比与联想等)和非演绎方法两种基本类型。

(二)演绎

1、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演出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它也是一种推理方法,主要形式是三段式。

如直言三段式,其结构为:

大前提 M-P(已知一般原理)

小前提 S-M(已知的个别事实与一般原理的关系)

结论 S-P(用已知的一般原理推断个别事实)

例1:大前提:自然界中一切物质都是可分的;

小前提:基本粒子是自然界中的一种物质;

结论:基本粒子是可分的。

例2:大前提:一切金属都能导电;

小前提:铁是金属;

结论:所以,铁能导电。

2、演绎推理是一种必然性的推理。

因为推理的前提是一般,推出的结论是个别,一般中概括了个别。凡是一类事物所共有的属性,其中的每一个别事物必然具有,所以从一般中能够推出个别。

3、演绎推理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第一,演绎推理是逻辑证明和知识体系化的工具。

第二,演绎推理是作出科学预见的手段。

第三,演绎推理是发展假说和理论的一个必要环节。

公理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演绎方法。

公理化方法--简称公理法,是对一门学科全面进行逻辑重建的理论方法。具体来说,是从已有的全部概念和全部命题中,选择一组不释自明的概念(称为初始概念)和一组不证自明的命题(称为公理),以它们为基础,应用演绎推理法则,重新定义出其他概念(称为导出概念),推导出其他命题(称为定理),从而把全部概念和命题组成一个公理系统(一个简明严密的逻辑整体)。

建立公理化体系的条件(准则)

构造一门学科的公理系统,大致分两步进行:

第一,确定初始概念和公理组;

第二,遵循演绎法,逐步定义出新概念,推论出全部定理。

一个严格的公理化体系,公理的设置和选择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也是三个逻辑准则):

①无矛盾性(相容性)

②独立性

③完备性

公理化方法的作用和局限性

①作用:

第一,公理化方法是科学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使科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建立科学体系的重要方法。

第二,公理化方法也是在理论上探索事物发展的逻辑规律、作出新的发现和预见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三,公理化方法也是检验命题正确与否的一种辅助手段。

②局限性:

第一,公理系统的完全无矛盾性(相容性)至今尚未能得到很好的证明,完备性也无法完全实现。

第二,公理及推导出的结论的真实性,也无法在这个公理系统内部证实,这说明,一个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可能在这个理论本身的领域内来解决的。

2、非演绎方法

在创新思维方法中,除了演绎方法是必然性的推理之外,其他方法都带有不同程度的或然性、偶适性和跳跃性,它们是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类比与联想(思想模型)等。

①分析与综合

所谓分析,是把研究对象的整体分解为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并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分析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规定的过程。

分析方法的特点是,暂时把各个部分看作是彼此孤立的,从它们的联系中抽象出来。通过分析,可以深入对象的内部,了解它的细节,并为认识它的内部结构,从整体上认识对象的本质奠定基础。用分析方法所获得的东西,比直观经验要深刻、细致,更有说服力。

所谓综合,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人们对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层次、环节的研究认识整合起来,以形成对研究对象统一的、整体的认识的思维方法。是从抽象规定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科学的综合不是拼凑,不是捏合,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罗列和堆积。各个部分的相加并不是有机整体。我们应当寻找各个部分的有机联系,探索它们的有机结构,从而在分析的基础上,在我们的思维中再现一个完整的整体。

用综合的方法研究事物,会获得新知识,因为系统论告诉我们,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的功能不能完全还原、归结为部分的功能,即整体具有部分所没有的功能,所以综合认识不是各个部分的分析认识的相加,而是出现了新的认识。

“互补原理”指出,两种图像互相排斥,不能同时存在。无论哪一种图像,都不能单独向我们提供一个完事的描述。实际上,这两种互相排斥的图像是互相补充的,只有把这两种图像综合起来,才能提供某种完整的描述。在科学史上,一些看起来对立的理论,也是可以综合在一起的。

分析与综合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分析是综合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认识事物一般是先分析后综合。只有对部分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才有可能进行综合。恩格斯说:“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分析需要综合补充,才能使我们的认识发展到新阶段。分析与综合相互渗透,如光的微粒说和波动说都是对光的本质进行分析的结果,可是这两种理论又都是对大量光的现象进行综合的产物。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如此循环往复,不

断前进,所以列宁把分析与综合的结合,确定为辩证法的一个要素。

第二节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

比较、分类、分析、综合、

统计、归纳、演绎、类比

②归纳与概括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思维方法

归纳法的类型:

(1)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事物中每一个都具有某种属性,推演出这类事物有此属性的

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

(2)不完全归纳法。是归纳了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而得出的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简单枚举法

科学归纳法。

科学归纳法(穆勒五法)

求同法:

如所研究现象a分别在若干不同场合出现,但每一场合中只有情况A相同,由此判明A与a

有关。

场合不同情况被研究对象

1 A、B、C a

2 A、D、E a

3 A、F、G a ————————————————————————————

所以A是a的原因

求异法:

如果所研究的对象a在第一个场合出现,在第二个场合不出现,而这两个场合只有情况A

不同,由此判明A与有a因果关系。

场合不同情况被研

究对象

1 A、B、C

a

2 B、C

a 不出现

—————————————————————————————

所以A是a的原因

求同求异共用法:

场合不同情况被研究对象

1 A、B、C a

2 A、D、E a

3 B、C a

不出现

4 D、E a

不出现

——————————————————————————

所以A是a的原因

共变法:

如果在所有考察的场合中,A发生变化时被研究对象a也随之相应变化,则可判定A与a有

因果联系。

场合不同情况被研究对象

1 A 1 、B、C a1

2 A 2 、B、C a2

3 A 3 、B、C a3 ————————————————————————————

所以A是a的原因

剩余法:

如果得知被研究的某一复合现象是由一组条件引起的,把其中已判明因果联系的部分减去,

那么,可判定剩余部分有因果。

场合 A、B、C a、b、c

已知 B、C b、

c

剩余 A a ————————————————————————————

所以A是a的原因

归纳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第一,是从经验事实中找到普遍特征的认识方法。

第二,对科学实验有指导意义。

概括也是一种从个别或特殊性知识上升为一般性认识的思维方法。经验概括是以不完全

归纳方式进行的;定律概括是在经验概括的基础上,通过与理论的演绎结果相结合,而得出

结论的,因此是与科学归纳法相通的。

③类比与联想

类比--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方面

也相似或相同的一种思维方法。是从一个客体或客体系统的知识向另一客体或客体系统的

知识的过渡。

类比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类比法的思维方式可表示为:

A类对象具有属性a、b、c、d

B类对象具有属性a′、b′、c′且分别与a、b、c相似或相同

所以,B类对象可能具有属性d′(与d相似)

类比的类型

(1)因果类比

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的各自属性之间存在同一因果联系而进行的推理。

设A对象中a、b、c同d有因果关系,则B对象中a′、b′、c′同d′ 有因果关系。

(2)对称类比

它是根据对象的属性之间具有对称性而进行的推理。

设A对象中a与b有对称关系,则B对象中a′与b′有对称关系。

(3)协变类比

它是根据对象的属性之间具有某种确定的协变关系而进行的推理。即根据对象属性的地位

和作用相似,推出其数学关系相似。

设A对象中有f(a,b)=0关系,则B对象中有f(a′ ,b′ )=0关系

(4)综合类比

它是根据对象属性的多种关系的综合相似而进行的推理。

类比的作用和局限性

(1)具有启发作用。

(2)是提出科学假说的重要途径。

局限性:在于结论的或然性。

类比推理所得的结论具有推测性(或然性),其结论不一定是可靠的,如:

地球:在太阳系、有壳、构成元素同、有生命等属性;

月球:在太阳系、有壳、构成元素同、等属性;

因此,月球上是有生命的。

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是类比推理的客观基础。同一性提供了类比推理的的根据,差异性限制了类比的结论。

如何提高类比推理结论的可靠性?

(1)要积累有关对象的知识;

(2)要增加类比对象属性的数量并提高其相关程度;

(3)要注意本质属性方面的类比。

类比的思维过程,离不开联想,即从一个对象联想到另一对象,从一个对象的性质、关系或功能联想到另一个对象的性质、关系或功能,否则就不可能进行类比。

三、科学思维的基本形态

1、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的“细胞”是概念,用概念揭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的内容,又以概念为基础进行判断和推理。概念思维可以说是抽象地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活动。因为传统的逻辑学主要以抽象思维为研究对象,所以习惯上被称为“逻辑思维”。

形象思维,是指在人们对事物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过程中,主要以图像、音调、动作等形象的符号,再现某类事物形象的一般特征和共性的思维方式。因为,这些符号容易被人们直接感知,故又称“直感思维”。

2、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

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P.Guiford)提出来的。收敛思维的特点是根据已有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发散思维的特点是开阔思路、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从不同的途径进行探索,甚至标新立异,不受传统思想观点的约束,不受已有理论和方法的束缚。对于创新思维来说,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3.科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

科学思维的非逻辑方法包括科学想象和科学直觉,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部分;而创造性思维则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协同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一)科学想象

1、想象是人们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记忆中的表象经过重新组合和加工,创造出新的形象和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

想象的基础是联想。

2、想象的作用

⑴想象力是科学创造的动力。

列宁:“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没有理由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是需要幻想的,甚至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

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2、想象的作用

⑴想象力是科学创造的动力。

⑵想象在类比方法中具有重要作用。

⑶创造性想象是模型方法的重要手段。

(二)顿悟——直觉与灵感

1、直觉的特点

直觉--是对某一对象进行思考时,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的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

⑴思维过程突发而迅速

⑵常有偶然事物和感性材料的触发

⑶常发生在大脑处于松驰状态下

2、直觉的作用

⑴直觉能帮助人们进行选择

⑵直觉能提出新的科学思想

⑶直觉有助于作出创造性预见

3、直觉与灵感的联系和区别

所谓灵感,是指一种可能触发科学直觉的心理状态。

灵感与直觉的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直觉不仅具有认知作用,而且具有超常的解题功能;而灵感本身既无认知作用,更无解题功能,只是一种可能触发直觉的心理状态。

第二,灵感具有强烈的情绪冲动,而直觉的产生并不一定带有强烈的情绪特征。

直觉是在探索过程中径情直遂的顿悟;而灵感是思路受阻后的顿悟。一个是酣畅淋漓如顺流直下;一个是山穷水尽转而柳暗花明。一个着重强调的是未经渐进的精细的演绎推理而对规律性的快捷洞察;一个着重强调的是在百思不得其解时顿悟现象间的规律性的奇效。

4、潜意识是灵感和直觉产生的基础

创造性思维是由意识活动和潜意识活动交织构成的。有意识活动是主要的、明显的,而潜意识活动只在暗中支配意识,如同“地火在地下运行”,直到灵感的闪现,潜意识完成它的创造性使命,悄然离去。潜意识是和灵感直接联系的,它是灵感产生的基础。

正确对待灵感和直觉

灵感和直觉虽然是在偶然的形式出现的,但它是对在科学研究、文学过程中,长期的巨大的艰苦劳动的一种报偿和奖励,有必然性。

灵感思维不但有其特殊性的实践积累,而且要有相应的物质基础

●认识主体脑生理物质基础

●认识对象(客体)的属性显露程度

●实验、观测工具的物质基础水平

三、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的本质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探求和创造新知识的思维形式和思维艺术,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发明新技术、形成新观念和创建新理论的思维活动都属于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过程是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协同作用的过程,是收敛式思维与发散式思维协同作用的过程。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是提高发散式思维能力。

2、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1)思维的新颖性

(2)思维的灵活性(3)激发性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一)科学知识的构成 (二)科学认识的起点 (三)观察与理论的关系 (四)科学发展的模式理论 (一)科学知识的构成 科学认识过程的成果是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检验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 1、科学事实 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科学事实的特点:可重复性 渗透着理论 系统性 相对独立性 科学事实的作用: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础。 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 2、科学定律 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 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以全称命题的形式表现出来。 科学定律的特征: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具体的、历史的) ?简明性特征 科学定律的作用: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 ?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 ?是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 3、科学假说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明,是自然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 基本要素:事实基础、理论背景、对现象、规律的猜测,推导出的预言和预见. 科学假说——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 惠威尔:”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做不出知识的进展的.” 没有大胆的猜测是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科学假说的一般特征 科学性 假定性 易变性

科学假说的来源 当出现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会产生猜测性说明。 当把某一理论类推到原来适用范围之外,对其对象的属性、规律进行猜测或设想时,会提出新假说。 为解决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时会提出假定性说明。 建立科学假说的原则 解释性原则(能解释全部事实) 对应原则(不能与已检验的科学理论矛盾) 可预测性原则 科学假说的检验 ⑴逻辑分析——实践检验的辅助方法 主要是分析假说在逻辑上的合理性,以达到对假说进行初步筛选的目的。 ⑵实践检验——对假说中演绎出的若干可以直接检验的推论,与科学事实进行对照。 依据推论是否与观察或实验获得的经验数据相符合来决定假说的真伪。 ⑶证实与证伪 科学实践作为检验假说的标准,既能证实假说也能证伪假说。 检验中的复杂性 不能完全证实——确证 在逻辑上,方法的保真性是没有保证的 实践研究中不能一出现反例就否定假说 (实践是可错的、辅助性假说易谬) 所以,证实与证伪的对立不是绝对的,两者是对立统一的。 ⑷判决性实验 是形成和发展科学理论的必经途径,是通向科学理论的桥梁。 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主要方式,激发思维创造性的媒介。 不同假说的争论有利于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学术繁荣。 4、科学理论 科学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知识,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 科学理论的结构 基本概念——思维的基本单位、逻辑起点 基本原理或定律——是对研究对象的基本关系的反映,是科学理论建立的基础。 科学推论——由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来的结论。 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 客观真理性——最本质的特征 要求科学理论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全面系统性 从事物的全部现象及其所有联系出发概括出来的普遍本质与规律。 逻辑完备性 整个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关联性、无矛盾性。

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概述 行为科学是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形成的一门研究人类行为的新学科,一门综合性科学,并且发展成国外管理研究的主要学派之一。是综合应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法律学、教育学、精神病学及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的行为的边缘学科。它研究人的行为产生、发展和相互转化的规律,以便预测人的行为和控制人的行为。 目前行为科学已在管理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的成功改变了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行为科学把以“事”为中心的管理,改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由原来对“规章制度”的研究发展到对人的行为的研究;由原来的专制型管理向民主型管理过渡。 现行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问题: 1、人性假设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出发点。其中各个时期、管理者对管理对象的认识可以分为六种基本类型: 工具人假设;假设的核心是认为人的本性自私、懒惰,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管理模式,是以完成任务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它把人当成“机器人”、“工具人”,认为人只有在完成任务时才具有意义和价值 经济人假设;假设的基本观点,此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自己的私利。雇员和雇主的活动目的都被设定得极为单纯和明确,即经济上充分利己社会人假设;此假认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假设认为人是复杂社会系统的成员,他不仅追求经济方面的满足,而且作为人,还需要友谊、安定和归属感。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激励人们的“士气”比单纯的经济刺激更为重要。 自我实现人假设;假设的基本观点,自我实现指的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才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意复杂人假设;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即:应变理论。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来决定。 决策人假设。,每个人都是自主决策的行为主体,而决策本身并非“不可分解的基本单位”,而应“视为由前提推出结论的过程”。决策前提包括价值要素和事实要素。其二,决策前提的引入既与决策者本身的素质有关,也与决策者所处的环境有关,其三,组织并不代替个人作决策,但是组织可以通过提供相关的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以影响个人决策。 2、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的核心内容,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 具体而言,从 需要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纷繁复杂的需要分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行为改造理论、重点研究激励的目的(即改造、修正行为)。1.强化理论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后果(报酬或惩罚),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这种行为在今后是否会重复发生。2.挫折理论是关于个人的目标行为受到阻碍后,如何解决问题并调动积极性的激励理论。 过程分析理论,以管理过程和管理组织为重点,着重研究管理的职能和组织结构。管理原则:1.劳动分工;2.职权和职责;3.纪律;4.命令的统一;5.指导的统一;6.个别利益服从总体利益;7.报酬;8.集中;9.等级系列;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的稳定;13.创新意识;

第五章 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五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确定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 C、中共五大 D、八七会议 2、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的会议是()。 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 C、中共五大 D、八七会议 3、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4、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根据地。 A、井冈山 B、海陆丰 C、鄂豫皖 D、湘鄂西 5、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发动的几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均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这种情况表明()。 A、我党在大城市拥有相对强大的革命力量 B、我党的革命道路脱离了中国的具体国情 C、敌人在某些大城市力量不足 D、我党对农民的认识不符实际 6、中国共产党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文章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反对本本主义》 C、《改造我们的学习》 D、《反对党八股》 7、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建立井冈山根据地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提出 C、总结出三大法宝 D、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8、中国共产党颁布的第一个土地法是()。 A、《井冈山土地法》B、《兴国土地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D、《土地问题决议案》 9、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最大恶果是()。 A、使白区革命力量遭到惨痛损失 B、使福建反蒋抗日事变失败 C、使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使中国革命丧失了有利的时机 10、1937年夏,毛泽东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讲授(),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科学地阐明了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TRIZ理论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机械创新设计课程论文(TIZE理论的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10机自职1 学号1010113126 姓名姚巧珍 成绩 教师刘小鹏 2013年5月23日

TRIZ理论的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姚巧珍 (10机自职1班,学号:1010113126) [摘要] 技术系统的这八大进化法则可以应用于产生市场需求、定性技术预测、产生新技术、专利布局和选择企业战略制定的时机等。它可以用来解决难题,预测技术系统,产生并加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工具。本文讲述了TRIZ理论的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这些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基本涵盖了各种产品核心技术的进化规律,每条法则又包含多种具体的进化路线和模式。它可以帮助设计者在方案设计阶段迅速地产生个具有创造性的新概念,实现产品的快速创新。 [关键词]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子系统,S曲线。 引言 一个产品或物体都可以看做是一个技术系统,技术系统可以简称为系统。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并通过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一定的功能,子系统可以是零件或部件甚至于构成元素。系统是处于超系统之中的,超系统是系统所在的环境,环境中的其他相关的系统可以看做是超系统的构成部分。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指实现系统功能的技术从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进化是客观进行着的,不管人们是认识了它还是没有认识它。如果认识和掌握了系统的进化规律,有利于设计者开发出更先进的产品,从而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1.八大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TRIZ的技术系统八大进化法则分别是: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2)提高理想度法则; 3)子系统的不均衡进化法则; 4)动态性和可控性进化法则;5)增加集成度再进行简化法则; 6)子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 7)向微观级和场的应用进化法则; 8)减少人工进入的进化法则 1.1技术系统的S曲线进化法则 图1-1是一条典型的S曲线。S曲线描述了一个技术系统的完整生命周期,图中的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技术系统的某个重要的性能参数,比如飞机这个技术系统,飞行速度、可靠性就是其重要性能参数,性能参数随时间的延续呈现S形曲线。 一个技术系统的进化一般经历4个阶段,分别是: 1)婴儿期 2)成长期 3)成熟期 4)衰退

心理学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 C ) 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___属性的反映。 A、本质 B、个别 C、整体 D、全部 ( B ) 2、对事实类的信息,如字词、地名、人名、观点、概念等的记忆是___________。 A.内隐记忆 B. 陈述性记忆 C. 程序性记忆 D. 技能记忆 ( D ) 3、后识记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造成的干扰被称为___________。 A.侧抑制 B.超限抑制 C.前摄抑制 D.倒摄抑制 ( D ) 4、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随之消失,而是逐渐减弱,即感觉有一种暂留现象,这被称为___________。 A. 感觉对比 B. 感觉适应 C.感觉融合 D. 感觉后像 ( A )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速度是___________。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逐渐加快 D. 前后一样 ( C ) 6、研究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是__个组块。 A、3±2 B.、5±2 C、7±2 D、 9±2 ( B ) 7、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电影、动画等都是利用了__________的原理制作的。 A.自主运动 B.动景运动 C.相对运动 D.诱导运动 ( A ) 8、记忆时间短暂,记忆的容量大,记忆的信息未经任何加工,具有形象性,这属于:___________。 A、感觉记忆 B、知觉记忆 C、短时记忆 D、形象记忆 ( B )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特性:___________。 A、理解性 B、规律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 D ) 10、放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是弯的,但我们认为它是直的。这是知觉的:___________。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 C ) 11、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

科学理论的评价、检验与发展模式

(一)科学理论的评价 科学理论创立之后,必须经过同行的评价和检验,才能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提出后首先要接受同行的评价。科学理论的评价主要是科学共同体对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进行评价,检查其是否有欠合理、欠完备之处,有时称为理性检验。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主要包括:相容性评价、自洽性评价和简单性评价。 1.相容性评价 (1)理论的相容性:如果从新理论T2可以推出公认的理论T1,或者从T2推不出与T1相矛盾的推论,那么T2与T1就是相容的。 (2)相容性评价就是将新科学理论T2与公认的科学理论T1进行比较,以确定T2是否与T1相容。如果新的科学理论与公认的科学理论不相容,且该新理论得到确认,就将引起科学共同体抛弃相应的公认的理论或其中的一部分,从而引起科学革命或对公认理论的修改或补充。 2.自洽性评价 (1)自洽性评价:分析理论内部是否自相矛盾,即分析理论内在逻辑的完备性。 (2)一个理论T,如果不能从它逻辑地推出命题A和非A,就是自洽的,反之就不是自洽的。自洽性要求科学理论内部的各个命题之间有逻辑联系,不能相互矛盾。 3.简单性评价 (1)科学理论的简单性:理论体系所包含的彼此独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尽可能少(逻辑基础简单,不是内容简单。) (2)简单性评价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考察理论的普遍性。 第二、考察理论的前提或基本假定是否足够少。 第三、考察理论所包含的公式的参数或变量是否较少,这些参量的次数和方程的级是否较低。

科学理论的逻辑评价是实验检验的前提和基础,但科学理论最终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假说的推论进行经验的验证,以确定该理论的真伪。 1.实验检验 科学理论的实验检验是指通过观察和实验对假说的推论进行实验的验证。科学理论的推论与观察事实的对照有三种可能情况:第一,推论和已知经验事实相符,这其实是理论对该事实的解释,不能确证该理论是真是假。 第二,推论与未知的现象符合。这是对未知现象的理论预见。这未知现象被确证,是对该理论为真的一种确证。 第三,推论与未知现象不符,该理论被否证。 2.实验检验的复杂性 第一,一个全称命题所演绎出的接受检验的结论是无限多的,其中部分结论与观察事实相符,并不足以完全证实该假说,只是为该假说提供了辩护和支持。 第二,以全称判断形式出现的科学假说是通过检验蕴含的方法接受验证的。这是通过证实后件(即推论)为真从而证实前件(假说)为真的方法,但在逻辑上,这种方法的保真性是没有保证的——后件真,前件不一定真。 第三,证伪假说在逻辑上是简单的(后件假,前件必假),但实际证伪并不比证实容易。 3.判决性实验与检验 判决性实验是指如果对同一研究对象,存在两个对立的理论H1和H2,并分别推断出互不相容的结论C1和C2,而且可以通过一个实验进行检验,其检验结果符合C1(或C2),不符合C2(或C1),那就可以认为这个实验肯定了H1(或H2),否定了H2(或H1),该实验就是关于理论H1和H2之间的判决性实验。借助判决性实验进行的科学理论检验就是判决性检验。

行为科学组织思想

SEM的行为科学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特点/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作 用[whymeet]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特点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把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导入管理领域,开创了管理领域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https://www.360docs.net/doc/b910995325.html,/whymeet_whymeet/ 特点如下: 提出了以人为中心来研究管理问题 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 行为科学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 1、突出人的因素和对人的研究。 行为科学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要求。行为科学贯彻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力资源为首要资源, 高度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倡以人道主义的态度对待工人,通过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者工作生活的质量,培训劳动者的生产技能, 调动人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劳动效率。这些思想有利于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2、吸收和借鉴相关学科成果形成了完善的学科体系。 行为科学积极吸收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科学知识,应用社会调查、观察测验、典型试验、案例研究等科学方法对人的行为, 特别是职工在生产中的行为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些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学说和方法,并在企业中实际应用,收到了相当的效果。 许多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从行为的特点、行为的环境、行为的过程以及行为的原因等多种的角度开展对人的行为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使行为科学成为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 3、提出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这种非正式组织对工人起着两种作用: 保护工人免受内部成员疏忽所造成的损失,如生产过多以致提高生产定额,或生产过少引起管理当局的不满,并加重同伴的负担;保护工人免受非正式组织以外的管理人员干涉所形成的损失,如降低工资率或提高生产定额。 梅奥等人认为,不管承认与否,非正式组织都是存在的。它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而且会通过影响工人的工作态度来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目标的达成,因此管理人员应该正视这种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利用非正式组织为正式组织的活动和目标服务。 4、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以提高管理水平。 行为科学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关于重大基础理论开创性-邢修三

关于重大基础理论开创性 研究的思考 邢修三(2010.3.15) 一、时代在呼唤科学大师 二、重大基础理论成果的体现 三、如何能取得重大科研成果 四、本人三个领域理论成果简介 五、小结

一、时代在呼唤科学大师 近代科学史表明,一个重大基础理论的出现,能改变人类的思想认识,引领世界科技发展。进化论,周期表,经典力学,统计热力学,电动力学,相对论,量子力学,信息论等就是各有关学科领域的重大基础理论。达尔文(华莱士)、门捷列夫、牛顿、克劳修斯、玻尔兹曼、麦克斯韦、爱因斯坦、普朗克、海森堡、薛定谔、狄拉克、香农等,则分别是这些理论的创建者。他们是顶级的理论大师。他们书写了科学史。他们的理论、方程、公式和模型等,构成了人类科学大厦的基石,长期为后人学习和应用。 我国近代科学落后。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军事、工业、农业、商业、科技等很多领域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在基础科学领域,特别在基础理论领域,我们开创性的重大成果却寥寥无几。引用温家宝总理的话,则是“我国培养出像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那样有重大成就的杰出人才太少。”钱学森为此一再提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更有甚者,在自然科学领域,我国迄今尚未诞生过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一个两千多年前就产生过大思想家孔子、老子、孙子等的民族,岂能在现代基础科学理论领域永远落后! 伟大时代呼唤着伟大人物的出现。今天,是我们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时代,是党中央号召我国要成为创新型国家、要出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的时代,是全国上下热切期待科学大师辈出的时代,我相信,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科技体制的不断改善及我国科学精英使命感的不断提高,我国定能不断产生自己的科学大师、新时代的达尔文、门捷列夫、牛顿和爱因斯坦等。中国人书写科学史,中国人的理论、方程、公式和模型等引领世界科技发展的时代一定会到来。 二、重大基础理论成果的体现 何谓重大基础理论成果?答曰:解决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的成果。根据科学史,特别是物理学史,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为例,重大基础理论成果,主要体现于下列几方面(数学属于另一类型,不在此类)。 1、新思想 一切科学革命都从新思想的提出开始,如日心说、进化论、能量守恒、熵增加、能量子、时空相对性等。在物理学领域,通常这些新思想还有定量的数学表述。 2、方程 这儿方程是指微分方程或微分积分方程,可分为基本方程和次级方程。 2.1、基本方程 以物理学为例,基本方程是物理基本运动(演化)规律浓缩成的数学表述,是物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和框架。300多年来,千变万化的物理现象,都受少数物理基本方程支配。迄今为止,物理学基本方程不超过十个,如牛顿运动方程、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薛定谔方程,狄拉克方程,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杨(振宁)—米尔斯规范场方程等。其他基础学科的基本方程则是其他科学基本运动(演化)规律的数学表述。 2.2、次级方程

TRIZ技术进化理论的应用研究

TRIZ技术进化理论的应用研究 TRIZ理论认为发明创造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大量发明创造背后隐藏着客观的基本规律。产品技术成熟与否、技术发展未来走势和进化路线是可以根据TRIZ理论提出的方法进行预测分析的。TRIZ技术进化理论就是专门研究技术系统进化预测的重要分支。 技术系统进化理论 在技术系统向新的技术系统进化过程中,必然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就是技术系统进化理论。TRIZ理论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技术系统进化理论。它可以根据技术系统进化规律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帮助企业开发有竞争力的产品。技术系统进化理论基本涵盖了各种产品核心技术进化规律,每条规律又包含了不同数目的具体进化模式和路线。目前,已经发现的产品进化路线已有300多条,典型进化路线有20余条。这些进化路线对于研究产品创新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在经典TRIZ中,有八大类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1.技术系统完备性法则;2.技术系统能量传递法则;3.技术系统动态性进化法则;4.技术系统提高理想度法则;5.技术系统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6.技术系统向超系统进化法则;7.技术系统向微观级进化法则;8.系统协调性进化法则。

运用这些法则,我们能够判断当前研发的产品处于技术系统进化模式中的哪个位置,然后根据法则的提示能够预测技术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系统进化模式可以在过去的专利发明中发现,所有系统都是向理想化最终结果方向进化的,并且用来指导新产品开发,避免盲目尝试和浪费时间。当然,与TRIZ中的其他内容相比,技术系统进化理论不算是非常成熟的理论,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地方。 进化模式与进化路线 技术系统的进化路线是指一个系统从结构进化的特点 描述产品核心技术所处的状态序列,每一种进化模式都包括多种进化路线。进化路线的实质是从产品一种核心技术转移到另一种核心技术,产品沿进化路线进化的过程是新旧核心技术交替的过程。产品进化过程实质上是产品结构的进化过程,因此,TRIZ理论中进化理论是预测产品结构的进化理论。技术进化的一般趋势由理想化进化模式,即增加系统的理想化水平决定的;而增加系统的理想化水平通常是通过增加系统的动态性(柔性化)、维数变化(多维化)和向超系统进化(集成化)等进化模式来完成,进化模式层次如图1所示。 应用案例 目前,在公共场所、景区及社区,车挤绿地、停车难等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为了解决停车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

评关于科学进步的三种主要观点 当代科学哲学家在科学进步问题上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模式,稍微细一些可分为逻辑经验主义的积累发展观、波普尔的证伪主义试错法式的进步图式、库恩纯历史的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科学革命观、劳丹解决问题的历史标准、普特南等科学实在论者将客观真理与人的历史活动相结合的积累发展观,以及夏皮尔介于历史主义和实在论之间的科学进步模式,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关于科学进步的观点。总起来看,最有代表性的主要科学进步观有三个:一是逻辑经验主义和波普尔的进步观点,二是历史主义的观点,三是科学实在论的科学发展模式。本文试图分析、比较和评论这三种模式,并简略地讨论科学发展模式多元并存的问题。 逻辑经验主义和证伪主义的进步观 传统的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观是建立在证实主义基础上的积累发展观,在数十年内这种思想占了主导地位。逻辑实证主义者坚持事实与解释之间的区别,把科学发展看作是在知识大厦中不断添加不依赖于理论而存在的新事实,旧理论不断地被更普遍、更广包的新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进步观描述的图景正是新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不断地发展、修改、扩展、纠正和重新解释旧理论的持续过程。因此,这是一种渐进的、非革命的、改良的积累发展观。 这种积累发展观在方法论上可分为归纳主义和演绎主义两种倾向。归纳主义者相信科学经过经验归纳从经验命题或原子命题而得出带普遍性的科学命题。而演绎主义者则认为科学是从普遍命题和事实命题或初始条件相结合而对科学理论提供的因果说明。与逻辑实证主义关系复杂的波普尔在1959年发表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一书中提出过一种简单的演绎说明模型:“对一个事件作出因果说明意味着运用作为演绎前提的一个或多个普遍定律,并与某些单称陈述即初始条件相结合,演绎出一个描述该事件的命题。”([1],p.59) 这就是说,演绎主义者认为,一个经验命题可以从多个普遍定律和关于特定系统的事实而演绎出一个理论,以此对经验定律提供说明。运用于科学理论的进步,后起的科学理论与以前的理论相比,所描述和预测的事实、所提供的说明更为精确,所适用的范围更为广泛。因此先前的理论被包含在后起理论之中。此类科学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是牛顿力学与开普勒和伽利略定律的关系。牛顿在其力学着作中从自己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推导出了开普勒和伽利略定律,并指出,用他的理论可使开普勒定律适用于简化的太阳系模型。但牛顿的理论表明,当采取非简化方式考虑行星间的引力时,开普勒定律就仅仅是一种近似。 许多科学哲学家认为,物理学的这一典型例子证明了科学积累发展观的正确性,现代科学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至少表明库恩的科学革命观并不是科学发展的唯一模式。在这些哲学家看来,只要加上某些限制条件,可以将一切科学进步均以统一的积累主义的方式加以分析。这是库恩提出科学革命模式后经验主义者所作出的一种回答。 波普尔在后来提出自己的证伪主义科学观时,改变了上述早期演绎主义的科学发展模式,此时他所提出的是以否定的方式出现的演绎主义。在他看来,科学发展遵循的不是归纳法,而是否定后件从而否定前件的特定的演绎法,即从一个普遍陈述(理论)推导出可观察的单称陈述,然后以经验证伪这个单称陈述,从而否定作为前提的普遍陈述。因此,科学发展是以试错法不断地提出问题、尝试性解决、消除错误、最后证伪理论的过程。波普尔承认科学必定发展和进步,连续性增长是科学知识的理性特征和经验特征的表现,但这种连续性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地****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即证伪理论。([2],pp.308-309)可见此时的波普尔放弃了前期演绎主义的观点。在讨论开普勒定律与牛顿理论的关系时,他不再以传统的演绎主义方式作出说明,而是认为牛顿理论可以解释开普勒定律,但却不能从开普勒定律演绎出来。在考虑这一问题时,波普尔也改变了自己关于一般通过经验证伪既成理论而得出新理论的看法。因为开普勒定律并没有被经验证伪;牛顿是在试图解释天体和地面力学定律时得出自己的科学理论的。

人类行为学派

人类行为学派 行为科学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来说,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行为学派虽然没有研究出一套完整的管理知识,却已经为人们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素材,他们的行为论题主要有激励、领导、群体、组织设计、组织变化与发展等,二战后的行为科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马斯洛的科学研究 斯洛(A. H.Maslow,1908-1970)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主管人员都必须随机制宜地对待人们的各种需求,著有《人类动机的理论》。赫次伯格(F.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强调主管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著有《工作的激励因素》。麦格雷戈(D. M. McGregor,1906-1964)的“X理论-Y理论”,他在1957年11月号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的《企业的人性面》一文中首先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Y理论”,以后又在其它著作中进一步加以发挥。X理论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而Y理论是根据“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有关行为科学及其代表人物的论述,相关的管理学理论已做了相当多的论述,这里不再论述,读者可以参阅有关书籍。)行为科学对管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对象重心的转变。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把重点放在对事和物的管理上,它强调的是使生产操作标准化、材料标准化、工具标准化,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有效的组织系统和明确的职责分工等,而忽视了个人的需要和个人的目标,甚至把人看成是机器,从而忽视了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科学与此相反,它强调要重视人这一因素的作用。它显然是认识到,一切事情都要靠人去做,一切产品的生产都要靠人去实现,一切的组织目标都需要人实现。因而,应当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这样,管理者就可以通过对人的行为的预测、激励和引导,来实现对人的有效控制,并通过对人的行为的有效控制,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 二、行为科学引起了管理的方法的转变。随着对人性的认识和管理对象重点的变化,管理的方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原来的监督管理,转变到人性化的管理。传统的古典管理理论强调自上而下的严格的权力和规章制度的作用,把人看成是会说话的机器,在管理活动中施以强大的外界压力,派工头进行严格的监督,造成工人心理上的压力而产生对立情绪,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关系和感情因素的作用以及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相反,行为科学则强调人的欲望、感情、动机的作用,因而在管理的方法上强调满足人的需要和尊重人的个性,以及采用激励和诱导的方式来调动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以把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与此相对应,企业界提出了“以职工

行为科学理论

第五节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早期管理思想 科学管理阶段 现代管理阶段 现代西方管理理论的主要流派简介 管理思想发展历程概述 管理从19 世纪末才形成一门学科,但管理的观念和实践已经存在数千年,纵观管理思想发展的全部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产生于19世纪末以前(Adam Smith等) 第二个阶段,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到1930年之间(Taylor, Fayal等) 第三个阶段,现代管理阶段,思想1930-现在,非常活跃,各有代表人物 一早期管理思想 金字塔的启示:230万块上万斤重的石料,10万多人,20年 古巴比伦汉穆拉比法典:全文280条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孙子兵法,田祭赛马等故事 产业革命:亚当.斯密,巴贝奇等 社会劳动分工和协作促使了管理的产生。 ——马克思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对管理理论的初次探讨。 为劳动分工是带来劳动生产率提高的主要因素; 此外还提出了“共同利益”的观点,认为认为人们参和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利益的实现,而任何个人利益的实现都需要他人的协助。 罗伯特.欧文,认为人的因素在劳动生产率提高方面起很重要的作用,企业要想盈利,就必须对人关心。(现代人际关系理论的萌芽) 查尔斯.巴贝奇,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的创始人,(《关于机械和制造的经济效益》,1832)将管理问题分为制造的经济原理和机械原理。 对分工提高生产率的原因,他比亚当解释的更全面,他认为;1 节省了培训时间;2节省了原材料的耗费;3节省了公序转移的时间;4熟能生巧,启发创造性。 机械原理方面提出了投资效益测算及厂址的选择等建议。 二科学管理阶段 代表人物1:泰罗(科学管理之父)(《科学管理原理》1911)是资本主义企业管理学最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自然辩证法)

科学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自然辩证法) (二)科学认识的起点 (三)观察与理论的关系(四)科学发展的模式理论(一)科学知识的构成科学认识过程的成果是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以及逻辑推理和实验检验而建立起来的科学理论。 1、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科学事实的特点:可重复性渗透着理论系统性相对独立性科学事实的作用: 科学事实是形成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础。 科学事实是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依据。 2、科学定律科学定律:是反映自然界事物、现象之间必然性关系的科学命题。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以全称命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科学定律的特征: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统一(具体的、历史的) 简明性特征科学定律的作用: 揭示了事物的本质或规律有助于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形成是科学解释和预测的有效工具 3、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提出的一种假定性的推测和说

明,是自然科学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 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猜测性说明和尝 试性解答。基本要素:事实基础、理论背景、对现象、规律的猜测,推导出的预言和预见、科学假说通向科学理论的必要环节惠 威尔:”若无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做不出知识的进展 的、”没有大胆的猜测是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科学假说的一般特征v 科学性v 假定性v 易变性科学假说的来源v 当出现已知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新事实时,会产生猜测性说明。v 当把某一理论类推 到原来适用范围之外,对其对象的属性、规律进行猜测或设想 时,会提出新假说。v 为解决新旧事实之间的矛盾时会提出假定 性说明。建立科学假说的原则v 解释性原则(能解释全部事实)v 对应原则(不能与已检验的科学理论矛盾)v 可预测性原则科学 假说的检验⑴ 逻辑分析实践检验的辅助方法主要是分析假说在 逻辑上的合理性,以达到对假说进行初步筛选的目的。⑵实践检 验对假说中演绎出的若干可以直接检验的推论,与科学事实进行 对照。 依据推论是否与观察或实验获得的经验数据相符合来决定假 说的真伪。⑶证实与证伪科学实践作为检验假说的标准,既能证实假说也能证伪假说。检验中的复杂性v 不能完全证实确证v 在逻辑上,方法的保真性是没有保证的v 实践研究中不能一出现反例就否定假说(实践是可错的、辅助性假说易谬)所以,证实与

第五章 学认识的形成

第五章科学认识的形成 自然科学方法论的整体结构: 【选题 获取科学事实 进行思维加工 验证 建立理论】 ●选题(问题-科学问题-选题原则-课题构思-开题报告) ?获取科学事实(观察-实验) ?进行思维加工(方法(1)逻辑思维:A-形式逻辑B-数理逻辑(2)非逻辑思维:A-形象思维B-直觉思维(3)创造性思维) ?验证((1)观察、实验检验+(2)逻辑检验) ?建立理论(假说-理论-理论体系-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公理化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第一节科学问题的提出 一、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1、科学研究从科学问题的提出开始 所谓科学问题是指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分析而产生的问题。人们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对科学背景知识的认真思索和分析,从中发现各种矛盾,它是现有人类认识未解决的矛盾,这种矛盾或疑难,就是科学所要研究的问题。 科学研究开始于问题。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个人或集体来说,是否善于发现和科学地提出问题,是衡量其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否存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问题的多少与深浅,是表征一个学科是否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2、科学问题的主要来源 (1)为寻求事实之间的联系提出问题——经验定律型问题。(2)新的观察、实验结果与原有的理论的矛盾——难题或危机。 (3)理论内部的逻辑矛盾——逻辑悖论和佯谬。 (4)不同学派理论之间的矛盾——判决性实验的设计或进行

新的理论探索。 (5)社会需要与现有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 二、科学问题的选择 1、选题的重要意义——正确地选题是科研成功的关键。 2、选题的基本原则 选题决策的原则 ●第一、需要性原则:社会需要与科学需要。 ●第二、创新性原则:指向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疑难问题。(概念创新、 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运用创新) ●第三、科学性原则:具有一定的科学理论与事实依据,把课题置于当时的科学背 景之下,使之成为可以在科学逻辑和科学实践上加以论证和检验的课题。 ●第四、可行性原则:所选课题必须与主客观条件相适应。 三、科学问题的条件与转换 1、科学问题的条件——背景知识及问题的划界 ●自然科学问题与非自然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与伪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与表浅问题 ●待解问题与已解问题 ●关键问题与一般问题 ●经验问题与概念问题 ●常规问题与反常问题 2、科学问题的转换 (1)一个问题解决后由此引伸出其它问题 (2)及时抓住由机遇提供的线索,追踪新问题

科学理论发展模式

科学理论发展模式 ———范式理论模式 科学发展的特征、规律和内在机理是科学哲学的重要研究范畴。一般来说,关于科学发展的研究要回答的主要问题有科学是怎样发展的、科学发展一般模式是什么、什么是科学知识增长的动因和机制等。对科学的发展模式问题,无论是逻辑实证主义、证伪主义,还是历史主义学派的科学哲学家们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这些模式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性内涵,表明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对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主动靠拢。但由于历史的局限和其自身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致使他们没有实现对唯物辩证法的全面理解。 依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对这些模式( 理论)进行分析, 找出其利弊, 有利于我们在现阶段践行科学发展观。 逻辑实证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以维也纳学派为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按照证实原则建立了第一个科学发展模式———科学发展的线性积累模式,即认为知识的增长是不断归纳的结果,科学的发展就是通过归纳获得的科学知识的不断增加。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发展的过程如下:感觉经验→归纳→假说→(观察、实验)→科学理论在此过程中,各种科学成果一旦获得经验证实或认可,便将作为真理的一部分而进入科学的范畴。 归纳主义认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是许多绝对真命题积累,观察次数愈多、愈广泛、愈深入,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来的理论就愈普遍、愈正确;科学的发展只是量上的递进、渐进的积累,而没有革命,没有渐进的中断与飞跃。 创立伪证主义的卡尔·波普尔曾言:你可能是正确的,我可能是错误的;即使我们的批评性讨论不能使我们明确决定谁是正确的,我们仍会希望在讨论后对事物看得更清楚。我们都可以互相学习,只要我们不忘记真正重要的不是谁正确,而是我们更接近真理。 在此我们重点分析库恩的科学革命模式 1、科学革命模式又称“范式” 范式是科学家集团即科学共同体在某一历史时期所共同持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信念。这个共同体由于经历了相同的教育训练,相同的业务传授.从事着相同的科学工作,吸收到相同的科学技术文献,探索着相同的科学目标,因而,他们在理解问题的观念上,思考问题的方式上,培养接班人的方法上就必然形成一种传统,遵循着一套规则,在把握世界的共同的理论框架中活动,在同一种科学信念下研究以致所用的语言、工具、仪器等等都会相同,这就是科学共同体所共同信奉和遵循的“范式”。 ①范式是一定时期科学共同体“看问题的方式”,包括共同的世界观、方法论、信仰和价值标准。 ②范式是科学共同体一致接受的专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取得的重大学科成就,包括可以进行逻辑和数学演算的符号概括系统。 ③范式是科学共同体从事科学活动所遵循的范例。 2、发展模式 库恩认为任何一种常规科学都是一种范式,而科学的发展就是范式的转移和更替的过程。库恩从自己的范式论出发,提出了他的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互更替过程的模式:前科

从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看泰勒的科学探索精神

从科学管理理论的创立看泰勒的科学探索精神 科学管理思想在西方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前。它是泰勒创立的,对以后的管理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至今为止,其思想有着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应用领域。 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通过提出科学的标准,包括选任标准,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和组织原则,以达到科学的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尤其是分工的思想,对生产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之前,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科技革命及各种条件成熟下,使其社会处于蓬勃的发展时期。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管理领域之中,管理依然靠经验和人治的方法,成为经济发展的颈瓶。泰勒本人特殊的工作经历,使他发现生产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而这一切生产效率低下都是由于管理方法问题造成的。在这种背景下,泰勒创立了“科学管理理论”。 一、泰勒具有深入实践的求实精神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对他自己和前人管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建立在充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成就。泰勒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管理的内在规律,也经受了管理实践的检验。他的科学管理的创立反映了他的求实精神,解决工作效率的实际问题。 从泰勒科学管理理论的目的上看深入实践的求实精神:一是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他创立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出发点。他深入实践,开展调研,实验方案,想方设法改进技术和流程。二是在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上实现革新,用科学的管理理论代替传统的经验管理理论,这是谋求取得最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三是在劳资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进行一个彻底变革,要求劳资双方都要树立相互责任观念,都应把注意力从盈余的分配转到增加盈余的数量上来,实现重大的精神革命。泰勒科学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上也能体现泰勒的求实精神:一是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研究,为每个人的工作中的每一要素制定一种科学方法,用新的科学的动作来代替老的单凭经验的做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工效。二是科学地选择并训练和培养工人,研究每一个人的性格、表现和能力,发现每个工人发展的潜能,让工人“更聪明”而不是更辛苦地工作。三是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以推广。四是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五是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资方要把自己比工人更能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起来,而不能像过去一样把大部分工作都推到工人身上。双方保持不断的和亲密的合作,形成一种双方都愉快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实际的劳动效率。他解决的实际问题,提高的是实际效果。 二、泰勒具有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泰勒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的思想发展历程和成就处处体现出他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 泰勒出生于美国宾法尼亚州杰曼顿的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他在法国和德国的学校念过书,后来考上哈佛大学法律系,但由于他十分刻苦,视力和听力受到了损害,所以,最后不得不辍学。离开哈佛后,它没有放弃,进入费城恩特普赖斯水压工厂的金工车间当模型工及机工学徒。于1878年进入费城米德维尔钢铁厂当一名普通工人。由于工作努力,泰勒升为职员,后又被提拔为机工班长、车间工长、厂总技师,这中间经过了六年时间。工作中,他不忘学习,参加了新泽西州的斯蒂文斯技术学院业余学习,于1883年获得新泽西州斯蒂文斯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学学士学位,1884年升任米德维尔钢铁厂的总工程师。到米德维尔工厂当工人的时候,泰勒已经真正开始观察有关管理方面的问题了。他发现许多工人在干活时都有磨洋工、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这种现象引起了他的强烈关注。为了改进管理,他在米德维尔钢铁厂进行各种试验,对工人“磨洋工”造成产量不高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一开始碰到问题后工人们竭力发对,但他没有放弃实验,感悟到“罚款”“强制辞退”的不妥,接着又开始了“工时研究”,希望为建立工作标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1890年泰勒担任一家机械制造投资公司的总经理。1893年,他辞去这家公司的工作,开始独立创业,并亲自从事管理咨询顾问的工作。1898~1901年期间,他受雇于宾夕法尼亚的贝瑟利恩钢铁公司从事管理咨询方面的工作。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他的科学管理的思想。 三、泰勒具有善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