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的麻醉流程

无痛分娩的麻醉流程
无痛分娩的麻醉流程

无痛分娩的麻醉流程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无痛分娩的流程

适应症

由妇产科医生判断产妇及胎儿适合自然分娩且产妇主动要求镇痛

宫缩较强和分娩过程疼痛剧烈者

产妇有心脏病或肺部疾患,不宜过度屏气

痛阈较低的初产妇

有轻度胎儿窘迫的产妇

禁忌症或相对禁忌症原发性或继发性子宫收缩无力

产程进展缓慢者

失血较多、循环功能不稳定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已用过大剂量镇痛、镇静药者

前置胎盘疑出血

凝血功能异常

胎儿发育异常或宫内窘迫严重脊柱畸形,穿刺点有感染、肿瘤等不适合做椎管内穿刺的病人

具体流程:

1、做好分娩前检查,心电图、凝血四项、血常规等。

2、开放静脉,前输入500ML盐水。

3、宫口开到3公分时行椎管内阻滞。

4、椎管内穿刺前,穿刺后10、20、30、60分钟,各测血压一次,如有波动

明显者继续检测。

5、观察宫缩,防止阻滞后宫缩乏力延长产程。

6、患者如有什么特殊情况应第一时间通知麻醉医生。

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 瘙痒:可静注地塞米松5-10 mg,肌注异丙嗪25 mg 或纳洛酮0.4 mg 缓慢

静滴

(2) 恶心、呕吐:枢丹4~8 mg 静注,或氟哌利多1~2 mg静注

(3) 尿潴留:下腹部按摩、理疗或导尿

(4) 产妇低血压和胎心过缓:予麻黄碱和阿托品,输液治疗

(5) 产妇呼吸抑制:停止镇痛实施、给氧气,必要时进行呼吸管理及缓慢静滴纳

洛酮0.4 mg

(6)局麻药中毒

另患者分娩结束后(可由助产护士)拔出硬膜外管,拔出硬膜外管时动作要轻柔,如遇到拔管困难的可先让产妇采取背弓姿势再拨,如还是困难则可放置到第二天由麻醉医师拨管。注不可勉强拔管。

无痛分娩的麻醉流程

无痛分娩的麻醉流程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无痛分娩的流程 适应症 由妇产科医生判断产妇及胎儿适合自然分娩且产妇主动要求镇痛 宫缩较强和分娩过程疼痛剧烈者 产妇有心脏病或肺部疾患,不宜过度屏气 痛阈较低的初产妇 有轻度胎儿窘迫的产妇 禁忌症或相对禁忌症原发性或继发性子宫收缩无力 产程进展缓慢者 失血较多、循环功能不稳定者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已用过大剂量镇痛、镇静药者 前置胎盘疑出血 凝血功能异常 胎儿发育异常或宫内窘迫严重脊柱畸形,穿刺点有感染、肿瘤等不适合做椎管内穿刺的病人 具体流程: 1、做好分娩前检查,心电图、凝血四项、血常规等。 2、开放静脉,前输入500ML盐水。 3、宫口开到3公分时行椎管内阻滞。 4、椎管内穿刺前,穿刺后10、20、30、60分钟,各测血压一次,如有波动 明显者继续检测。 5、观察宫缩,防止阻滞后宫缩乏力延长产程。

6、患者如有什么特殊情况应第一时间通知麻醉医生。 并发症及处理方法: (1) 瘙痒:可静注地塞米松5-10 mg,肌注异丙嗪25 mg 或纳洛酮0.4 mg 缓慢 静滴 (2) 恶心、呕吐:枢丹4~8 mg 静注,或氟哌利多1~2 mg静注 (3) 尿潴留:下腹部按摩、理疗或导尿 (4) 产妇低血压和胎心过缓:予麻黄碱和阿托品,输液治疗 (5) 产妇呼吸抑制:停止镇痛实施、给氧气,必要时进行呼吸管理及缓慢静滴纳 洛酮0.4 mg (6)局麻药中毒 另患者分娩结束后(可由助产护士)拔出硬膜外管,拔出硬膜外管时动作要轻柔,如遇到拔管困难的可先让产妇采取背弓姿势再拨,如还是困难则可放置到第二天由麻醉医师拨管。注不可勉强拔管。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360例临床分析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360例临床分析(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和围生期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孕妇希望在安全无痛的情况下完成分娩。2008年3月-2010年6月,我们对360例初产妇施行自控硬膜外麻醉下镇痛分娩,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初产妇360例,年龄21~32岁。足月单胎头位,无头盆不称等高危因素。方法:麻醉方法:产妇官口开大至2~3指后,取左侧卧位,于腰椎2-3间隙按硬膜外穿刺常规行硬膜外腔穿刺,向头侧置管3cm,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5ml,确定麻醉平面在胸10至骶椎4水平,然后用0.125%罗比卡因、芬太尼(药液配置0.75%罗比卡因10ml枸橼酸芬太0.1mg+生理盐水10ml)8ml,排除全脊髓麻醉等并发症后,产妇再按需要追加注入5-15ml/次,直至宫缩痛觉消失,感觉减退平面在胸10以下。采用镇痛微泵续给药,剂量、速度可人为调节,宫口开全后可停止注药,若产妇宫缩不理想,可施行人工破膜及静脉滴注小剂量缩宫素,保持宫缩频率及宫缩强度在理想状态下。

2观察指标 2.1疼痛分类及判定法:按产妇主诉进行疼痛分级[1]无痛记0分。轻度疼痛记1分,易耐受记2分,强度疼痛记3分,极度疼痛几乎不能耐受记4分。 2.2整个产程中严密监测血压(BP)、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和胎心率、宫缩、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 3结果 360例初产妇第一产程中疼痛为0~1级者360例,有效率100%。第二产程中疼痛为0~1级者320例,有效率90%,均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出现。其中34例改为剖宫产,多为产妇自已认为阴道分娩产程长,主动要求剖宫产术完成分娩。此法对总产程无影响,不增加产后出血量,不影响分娩方式,胎儿安全,无呼吸抑制等。讨论:在确保母婴平安的前提下,开展分娩镇痛以减轻母亲分娩时的痛苦,是国内外产科、麻醉科医师共同关注的课题。,无痛分娩时由于疼痛减轻,软产道放松,宫颈扩张加强,故不影响宫缩及产妇运动,对子宫胎盘血流无明显影响。明显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无痛分娩孕产妇的活跃期时间较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的产妇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而对第二、三产程时间、胎儿窘迫、新生几窒息、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产程中胎心率变化等无明显影响[2]。本组病例中,在实施硬膜外麻醉后5—10min起效,镇痛基本完全,总有效率达100%,满意率达90%以上。提示此麻醉

22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2017)

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2017)曲元刘志强刘野(共同执笔人) 李师阳李爱媛杨承祥沈晓凤陈新忠赵晶胡明品姚尚龙(负责人)徐世元徐铭军(共同执笔人) 黄绍强黄蔚屠伟峰 近年来,产科临床麻醉和研究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学组的专家结合我国国情和仔细评价相关证据,在2008版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观点、新理念,如:择期剖宫产麻醉前禁食水的要求、高危产科麻醉及并发症的处理原则、产科困难气道的处理原则、产科围术期血液保护等,撰写了2017版中国产科麻醉专家共识。 一、妊娠期生理改变 1.心血管系统 (1)孕妇总循环血容量增多,妊娠33周(32~34周)达高峰。血容量增多加重了循环系统的负荷,对有心脏疾病的产妇,易诱发心力衰竭、肺充血、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 (2)第一产程时子宫收缩可使回心血量明显增加,心排血量可增加20%左右,第二产程时孕妇屛气动作可使腹内压显著升高,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心排血量在产后最初阶段达峰值。心排血量增加,子宫动脉血流量增加约500ml/min,甚至达到700~800ml/min,是导致产科出血短时汹涌的主要原因。 (3)妊娠24周以后增大的子宫可能压迫下腔静脉,5%~10%的

孕妇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 使回心血量减少,从而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当从仰卧位改成侧卧位时,心排血量可增加20%左右,症状即解除。 (4)妊娠期高动力性循环使心音加强,正常妊娠中可出现心脏收缩期杂音、心肌轻度肥厚、后期心电图检查电轴左偏,ST段以及T 波非特异性改变等体征,但均属正常现象。 (5)剖宫产时,娩胎后腹腔压力骤降,回心血量骤减,导致血压明显降低;子宫收缩后大量的血液又被挤入有效循环,使心脏负荷加重。 2. 呼吸系统 (1)在妊娠期间,孕妇功能残气量减少20%~30%,使孕妇氧的储备能力明显减少。同时,由于孕妇本身代谢增加,孕妇氧耗比非妊娠妇女增高约20%。储氧能力的减少和氧耗的增加使孕妇更容易发生缺氧,因此麻醉时应保障孕妇充足的氧供。 (2)分娩疼痛可致孕产妇每分钟通气量增加达20L/min,PaCO2下降10~15mmHg,血pH可达到以上,存在过度通气和呼吸性碱中毒现象。 (3)妊娠期间,孕妇呼吸道黏膜的毛细血管处于充血状态,容易出血和水肿。因此,气道可能比评估的更加困难,全麻气管插管操作容易引起黏膜出血,推荐选用比非妊娠妇女常规使用气管导管直径更细的型号(如~),尽量避免经鼻吸痰。 3.血液系统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在产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118例进行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对照组不采用无痛分娩技术。比较两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及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可以有效降低产妇分娩疼痛感和剖宫产率,促进分娩顺利进行,效果良好。 关键词无痛分娩;镇痛;临床效果 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这一过程往往伴随着剧痛,对母婴安全造成一定威胁,这也使得一些产妇选择剖宫产。无痛分娩技术可以有效缓解分娩疼痛,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为进一步明确无痛分娩技术对产妇分娩疼痛的缓解效果,本文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118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本院产科进行分娩的产妇118例,纳入标准:①具备阴道试产条件;②无妊娠合并症;③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将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7.8±3.7)岁;初产妇39例,经产妇20例;孕周37~42周,平均孕周(39.8±1.7)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5~38岁,平均年龄(28.0±3.3)岁;初产妇40例,经产妇19例;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40.1±1.5)周。两组产妇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两组均接受相同的心理疏导与护理配合。 1. 2. 1 观察组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具体如下:①宫口开至3 cm且胎心监护无异常,产妇侧卧,常规消毒,在椎间硬膜外进行穿刺,置入长度3 cm 的固定导管;②向导管内注入1%利多卡因(广东新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303)3 ml;③连接导管与自控电子泵,向椎管内注入0.15%罗哌卡因(广东华润顺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0325)35 ml+0.1 m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生理盐水15 ml,保持8~10 ml/h泵入,宫口全开后停止用药。 1. 2. 2 对照组不采用无痛分娩技术,宫缩乏力则给予人工破膜+0.5%缩宫素静脉滴注。 1.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活跃

无痛分娩中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无痛分娩中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07-31T12:32:55.183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第06期作者:潘峰于佳卉[导读]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于无痛分娩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310000 2树兰(杭州)医院 310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方法:抽取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某院收治的80例足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0例孕妇采用无痛分娩中连续硬膜外自控泵入阻滞麻醉分娩镇痛,设为研究组,另40例孕妇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分娩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于无痛分娩有显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关键词】无痛分娩;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观察 孕妇在分娩时会由于子宫收缩而受到剧烈疼痛,在分娩过程中胎头不断下降会使得孕妇的盆底有压迫感,从而加重了疼痛[1]。对于孕妇尤其是初产妇而言,这些疼痛会加剧她们内心的紧张、焦躁、担心的情绪,从而使得儿茶酚胺类物质显著分泌,这类物质会抑制收缩并且促进子宫动脉收缩,使得产程延长,胎儿在宫内滞留的时间过长,极有可能发生宫内窘迫,增加了剖宫产率[2]。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娩镇痛技术在临床上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它的优势在于能够大大的减轻产妇生理和心理上痛苦,缩短产程,提高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性。某院就无痛分娩中连续硬膜外麻醉的应用进行观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某院收治的80例足月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40例孕妇采用无痛分娩中连续硬膜外自控泵入阻滞麻醉分娩镇痛,设为研究组,另40例孕妇未采用任何镇痛措施,设为对照组。研究组孕妇中年龄为24~36岁,孕周为38~41周;对照组孕妇中年龄为23~37岁,孕周为37~41周。这两组对象在年龄、孕周上都没有明显的不同(p>0.05),具有可对照性。 1.2 方法 研究组采用无痛分娩中连续硬膜外自控泵入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孕妇在第一产程时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大约3cm时,可由麻醉师进行操作,在L3―4间隙处进针,穿刺成功之后,向头端放置3cm左右的硬膜外导管,在宫缩的间歇期注入0.2%的罗哌卡因和0.5%的芬太尼混合液共3ml,如果孕妇不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则可以在20~30min后再次注入大约7ml的混合液,之后要观察孕妇的实际分娩情况,可以每隔1.5h 给药一次,每次大约5ml。如果镇痛的效果不理想可以增加混合液用量[3]。当宫口全开进入第二产程时停止给药。至麻醉期间要对产妇进行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宫缩等情况的监测,若出现胎儿宫内窘迫则需要立即采取剖宫产结束分娩。对照组患者采用自然分娩方式,分娩期间不使用任何镇痛措施,但是同样要监测产妇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宫缩等情况。 2结果 研究组产妇活跃期时间为(1.81±1.32)h,第二产程时间为(0.53±0.51)h;对照组产妇活跃期时间为(2.75±1.82)h,第二产程时间为(0.93±0.67)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40例产妇中阴道分娩的有34例,占85%,剖宫产的有6例,占15%;对照组产妇中阴道分娩的有28例,占70%,剖宫产的有12例,占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和对照组产妇在产后出血、胎儿宫内窘迫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 3结论 某院对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展开研究讨论,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分娩镇痛的产妇在分娩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娩镇痛的作用在于阻断伤害刺激的传入和交感神经的传出,可以减少儿茶酚胺、β―内啡肽、ACTH和皮质醇的释放,降低产妇的应激反应,减少孕妇在分娩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而且很大程度上也能够避免母婴出现代谢性酸中毒的现象,避免子宫胎盘内的血流量减少,改善胎儿的氧合情况[4]。从某院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产妇的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明显低于未使用任何镇痛措施的对照组,而且在阴道自然分娩率方面,研究组也是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更加验证了采用分娩镇痛可以从不同方面对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进行抑制,减轻产妇紧张、害怕、担心的负面情绪,对母婴的影响小,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罗哌卡因是一种新型的酰胺类局麻药,具备低毒和感觉阻滞与运动分离的优势,对子宫胎盘内的血流没有影响作用。芬太尼属于阿片类的镇痛药物,与罗哌卡因协同作用,其镇痛效果更佳,并且减少了用量[5]。 综上所述,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于无痛分娩有显著的效果,对母婴的影响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 [1] 王静. 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分析[J]. 中外医疗,2018,2(28):112―114. [2] 勒银龙. 硬膜外阻滞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7,14(3):200―201. [3] 侯慧杰,李庆凯,王波.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观察30例[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8,8(2):163―164. [4] 朱丽华,尚立新,曲东赖.等. 硬膜外镇痛麻醉72例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8,21(10):637―638. [5] 江絮萍,叶泓.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观察[J]. 山东医药,2018,53(8):76―77. [7] 张雪群.妇产科护理感染问题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1( 10) : 32- 33. [8] 习改梅,张平.妇产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慢性病学杂志,2018,12( 1) : 80-81. [9] 吴萍.护理管理在控制妇产科感染中的效果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2018,7( 6) : 166.

无痛分娩操作常规流程(参考模板)

娩镇痛需兼顾母体和新生儿的安全,良好的分娩镇痛不仅能有效控制分娩疼痛,还应有助于降低母体和围产期婴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率。为把这一工作由临时性、个别性操作变成持续性、大规模运作。通过加强分娩镇痛管理,提高镇痛质量,减少或避免对产科的副作用及引起并发症。加强管理: ⒈宣传、宣教工作 (1)孕妇学校;(2)产前检查;(3)产前区;(4)产房。 ⒉制定严格操作常规及产时镇痛操作常规 一、分娩镇痛的优点 ⒈减轻或缓解分娩疼痛,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帮助产妇顺利完成产程。 ⒉对运动神经阻滞少,不明显影响产妇自主活动。 ⒊消除因分娩疼痛过度通气而导致的体内酸碱紊乱,维持机体内平衡。 ⒋可根据分娩进展的需要,灵活提供产钳或剖宫产手术的麻醉。 ⒌为保母婴安全,在整个镇痛过程中均有血压、胎心等监护。 ⒍减少因心理因素引起的难产。 二、适应症 ⒈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初产妇,足月妊娠,单胎头位,ASAⅠ~Ⅱ级,无妊娠并发症。 ⒉无胎儿宫内窘迫。 ⒊产妇无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血小板>70×109/ L,凝血三项正常)。 禁忌症 ⒈骨盆狭窄、头盆不称、宫缩异常、双胎、产前出血不宜选用。 ⒉对未纠正的低血容量、凝血机制紊乱、背部有感染,颅内占位性病变者禁用。 ⒊若产妇过度肥胖及解剖异常不易确定穿刺点标示,肌营养不良者慎用。 ⒋妊娠并发症。 ⒌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羊水Ⅲ°污染者禁用。 三、操作常规(标准) ⒈宫口开到2cm时即可行硬膜外穿刺分娩镇痛。 ⒉穿刺操作一般左侧卧位,L2-3间隙穿刺,向上置管,置管深度一般3-5cm,硬膜外导管注入1%利多卡因3-5ml ⒊产妇仰卧,排除蛛网膜下腔阻滞征象。接胎心监护,看一下宫缩时候的胎心和宫缩指数。 ⒋对宫缩痛行V AS评分,并向患者讲述V AS评分的概念(此步很重要,主要用于比较镇痛,效果,让患者对镇痛程度有一个概念,因为分娩镇痛的目标并不是完全无痛,而是尽量缓解患者的疼痛,并把疼痛控制在患者可以忍受的范围之类,用V AS 来讲,一般3分以下的疼痛是可以忍受的,而7分以上的疼痛是难于耐受的。) ⒌对下肢运动行改良Bromage评分。 四、给药方案 方案一连续硬膜外镇痛(CIEA) 适应证:宫口开大2 ~3cm(1+cm不能耐受宫缩痛者) 药物配方:Ⅰ0.1~0.2%罗哌卡因+芬太尼1~2μg/ml(舒芬太尼0.5~1μg/ml)Ⅱ0.133~0.2%罗哌卡因 首次剂量6-10ml,维持剂量6-14ml/h 优点: (1)镇痛平面更加恒定; (2)减少运动阻滞、感染和导管移位引起的高平面阻滞; (3)母婴耐受良好;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观察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观察 摘要:探讨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方法从我院随机选出足月、 初产的产妇120例,按照产妇个人意愿进行分组,每组60人,采用无痛分娩技 术的一组为观察组,自然生产的一组为对照组,在两组采取常规产前准备的基础上,将两组的镇痛效果、生产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窒息情况进行对比。结 果观察组的镇痛效果达到了100%远高于对照组的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观察组进行剖宫产的有6例,占10%;对照组进行剖宫产的有18例,占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的窒息率上无显著 差异。结论在产科临床中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缓解产妇在生产时的疼痛,降低剖宫产的几率,安全有效,对婴儿无影响,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无痛分娩;产科临床;应用 分娩是人类繁衍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女性生产的一个必经环节。俗话说“儿女的生日,母亲的难日”,在分娩的过程中通常会伴有疼痛感,按照医学的分级来说,分娩痛高于刀割痛仅 次于烧伤痛,有人将这种疼痛程度比喻为十二根骨头一起折断的程度,可见分娩痛的剧烈程度。这种在自然分娩时产生的疼痛会使产妇产生一种焦虑紧张感,不利于产妇的生产和胎儿 的健康,因此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在我院选取不具精神疾病的120例足月、初产的产妇,按其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进行无痛分娩,对照组常规分娩。两组产妇年龄都在23~33岁, 平均年龄为(26.2±1.3)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以对 两组的镇痛效果、生产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窒息情况进行比较。 2、方法 观察组:当产妇开始宫缩,子宫口开到3~4厘米时,医生对其进行腰麻—硬膜外麻联合 用药,在L2~3或L3~4间隙进行穿刺,刺入蛛网膜下腔,在子宫收缩间隙注入布比卡因 2.5mg,芬太尼2.5μg,麻黄素20mg,葡萄糖0.25g,分次给药或微量泵连续给药,宫口全开 后停止。 对照组:进行常规分娩,在整个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缓解其生产 的心理压力。 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的状况是要及时进行剖宫产。 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生产方式、产妇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窒息率等各项指标。镇痛 效果的评定标准:无痛或稍感不适为显效;酸痛但可忍受为有效;强烈腰腹疼痛为无效。 二、结果 1、镇痛效果的比较 在观察组的60人中,有48人是显效,有12人是有效,镇痛率为100%。而对照组的12 人都出现了强烈的腰腹疼痛,镇痛率为0%。所以,无痛分娩技术的实施有利于孕妇的无痛生产,减轻孕妇生产的压力,有利于产妇产后的状态调整。 2、孕妇生产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的对比 我们从数据的对比中观察到,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的孕妇中有6例进行了剖宫产,而进行 常规生产的产妇有18例进行了剖宫产,其人数是观察组的3倍,可见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的 产妇更容易顺产。然后再将两组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的窒息率进行对比,发现其差别 不大,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无痛分娩技术对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率无影响的结论。 三、讨论 据多国家多产科中心调查,我们可知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感觉不痛或轻微疼痛占15%, 中等疼痛占35%,极度剧痛占20%,这就说明了至少55%的产妇需要缓解生产时的疼痛。分 娩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产程,分娩痛主要出现在第一、二产程可分别表现为“内脏痛”和“躯体

分娩镇痛规范及流程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分娩镇痛操作规范 一、分娩镇痛原则 (一)分娩镇痛遵循自愿、安全的原则,以达到最大程度地降低产妇产痛,最小程度地影响母婴结局为目的。 (二)分娩镇痛首选椎管内分娩镇痛(包括连续硬膜外镇痛和腰-硬联合镇痛)。当产妇存在椎管内镇痛禁忌证时,在产妇强烈要求实施分娩镇痛情况下,根据医院条件可酌情选择静脉分娩镇痛方法,但必须加强监测和管理,以防危险情况发生。 (三)本共识主要针对椎管内分娩镇痛。 二、分娩镇痛前产妇的评估 分娩镇痛前对产妇系统的评估是保证镇痛安全及顺利实施的基础。评估内容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等。 (一)病史:产妇的现病史,既往史,麻醉手术史,药物过敏史,是否服用抗凝药物,合并症,并存症等。 (二)体格检查:基本生命体征,全身情况,是否存在困难气道,脊椎间隙异常,穿刺部位感染灶或占位性病变等禁忌证。 (三)相关实验室检查: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存在合并症或异常情况者,进行相应的特殊实验室检查。 三、分娩镇痛适应证 (一)产妇自愿。 (二)经产科医师评估,可进行阴道分娩试产者(包括瘢痕子宫、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等)。 四、分娩镇痛禁忌证 (一)产妇拒绝。 (二)经产科医师评估不能进行阴道分娩者。 (三)椎管内阻滞禁忌:如颅内高压、凝血功能异常、穿刺部位及全身性感染等,以及影响穿刺操作等情况。 五、分娩镇痛前准备 (一)设备及物品要求 1.麻醉机; 2.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3.气道管理用品,包括喉镜、气管导管、口咽通气管、喉罩、困难气道器具等; 4.吸痰器、吸痰管、负压吸引器; 5.供氧设备,包括中心供氧、氧气瓶、面罩; 6.椎管内镇痛穿刺包、镇痛泵; 7.胎心监护仪、新生儿抢救复苏设备; 8.加压加热输血设备、加热毯; 9.抢救车,包括抢救物品及药品。 (二)药品要求 局麻药(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布比卡因、氯普鲁卡因等),阿片类药物(芬太尼、舒芬太尼等),配置药品的生理盐水,急救类药品(肾上腺素、脂肪乳剂等),消毒液,抢救设备及麻醉药品由专人负责维护补充、定期检查并做登记。 (三)场地要求 椎管内分娩镇痛的操作要求在无菌消毒房间实施,严格按照椎管内麻醉穿刺要求规范操作,避免发生感染。 (四)产妇准备 1.产妇进入产房后避免摄入固体食物,可饮用高能量无渣饮料; 2.签署分娩镇痛同意书(产妇本人或委托人); 3.开放静脉通路。 六、分娩镇痛开始时机 目前,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及荟萃分析表明,潜伏期开始椎管内镇痛并不增加剖宫产率,也不延长第一产程。因此,不再以产妇宫口大小作为分娩镇痛开始的时机,产妇进入产房后只要有镇痛需求即可实施。 七、分娩镇痛实施方法 (一)连续硬膜外镇痛 硬膜外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影响小、产妇清醒能主动配合,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娩镇痛方法之一,并且当分娩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需实施紧急剖宫产时,可直接用于剖宫产麻醉。 1.操作方法: (1)穿刺过程中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 (2)选择L2-3或L3-4间隙,严格按椎管内穿刺操作规范进行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

无痛分娩在产科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6-03-02T11:25:41.75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8期作者:党立艳 [导读] 陕西省荣誉军人第一医院妇产科无痛分娩可缩短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无影响。 陕西省荣誉军人第一医院妇产科 714200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药物分娩在产程中的镇痛效果、宫缩、产程时间、出血情况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两组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显著,缩短了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的时间。结论:无痛分娩可缩短产程,对产后出血及新生儿无影响。 关键词:无痛分娩;镇痛;产科应用 产妇在分娩时胎儿对产道产生一定的压迫,导致产妇在分娩时剧烈疼痛。为有效的减轻疼痛,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无痛分娩”的技术。所谓“无痛分娩”在医学上又称“分娩镇痛”,是使用各种方法使分娩时的疼痛减轻或者消失。分娩镇痛分为两种:一种是药物性的分娩镇痛,一种是非药物性的分娩镇痛。现就针对药物性的分娩镇痛进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2月~2012年12月来我院住院且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待产孕妇100例,并选取不实施无痛分娩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及对照组均为胎位正常、胎儿宫内储备良好、无椎管内麻醉禁忌的产妇。两组在年龄、孕周、体重、孕次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试验组孕妇宫口开大3~4 cm,且有规律的宫缩时,选择3~4腰椎硬膜外穿刺,置药管3-4 cm,药管内配置0.1%罗哌卡因,首次用药量为8 ml,试验剂量3 ml。药物起效后,观察无异常,外接镇痛泵。采用0.1%罗哌卡因8 ml混合芬太尼2 μg/ml持续泵入,输液泵6~10 ml/h剂量维持量,输液过程中根据产妇的疼痛情况,调整用药速度和药量。在产妇宫口开至10 cm左右停止用药,若产妇的宫缩不足,可静脉滴注适量缩宫素增强宫缩效果。待胎儿分娩后,再会阴局部麻醉消除会阴处切口疼痛。为确保母婴平安,试验组及对照组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均鼻管吸氧,胎心监护,心电监护,观测产妇的血压、心率、胎心,观察宫颈的扩张程度、胎儿先露下降程度,对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的影响情况及产后出血情况进行对比。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处理。 1.3 镇痛效果评定:根据WHO镇痛分级评定标准,显效:分娩时无疼痛感,产妇顺利生产;有效:分娩时产妇有轻微的疼痛感,但疼痛可以忍受;无效:产妇在分娩时有中度及以上的持续疼痛感,疼痛无法忍受。 1.4 统计学处理:组间采用t检验标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试验组及对照组在镇痛前均有明显的疼痛感,孕妇产前有烦躁、呻吟或大汗淋漓的现象。镇痛后,试验组显效95例,显效率达到了95%,有效5例,有效率为5%,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 2.2 对宫缩的影响:对照组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张性宫缩的产妇10例,占总数的10%,试验组发生高张性宫缩的产妇3例,占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产程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在宫缩不足时给予缩宫素混合5%的葡萄糖静脉滴注,试验组第一产程平均时间(4.6±0.2)h,对照组活跃期平均时间(6.8±0.3)h,可见试验组第一产程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试验组平均(0.8±0.2)h,对照组平均(1.4±0.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两组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 对产后出血的影响:试验组产后出血<100 ml为46例,100~300 ml为30例,>300 ml为24例;对照组产后出血<100 ml为44例,100~300 ml 为31例,>300 ml为2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 对新生儿的影响:试验组和对照组孕妇分娩后,婴儿均无重度窒息,轻度窒息两组均为3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分娩时的剧烈疼痛可以导致孕妇体内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使孕妇发生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等,对孕妇及胎儿产生不良影响。产妇在产程启动后疼痛加剧,频率从3分钟一次到几分钟一次,疼痛程度从可以耐受到难以耐受,第一产程开始到第二产程启动,需要的时间从几小时到十几小时,甚至几天,而第二产程开始后,疼痛的频率和强度更大,需要更大的意志力配合,很多产妇此时体力消耗殆尽,心理极度紧张和矛盾,出现宫缩乏力,产程停滞,这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都很大,母体可能会引起产后出血,而新生儿,则可能因宫内乏氧出现窘迫症状,产程停滞时间长,对胎心有很大影响,出现胎心过速或胎心过缓,都是手术指征的重要表现,也是自然分娩改剖宫产的主要原因。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产妇对分娩时的要求逐渐提高。由于分娩时子宫压迫缺血等因素带来的疼痛使产妇产生焦虑和不安。通过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发现,药物性的分娩镇痛,适用于分娩的各个产程,对运动的影响可达最轻程度,其镇痛效果不单是两药简单相加,而是有协同作用。无痛药物分娩在实施过程中大大缩短了第一产程的时间,可以认为可能是药物作用于子宫颈的运动神经减少了产道阻力,有利于先露下降和宫颈扩张。给药过程配合缩宫素,使胎位下降迅速,减少了第一产程的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缩短明显可能与第一产程药物作用的时间呈正比。由于减少了孕妇的痛苦缩短了产程时间,且整个过程中出血量、新生儿影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特点有利于分娩镇痛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引平妇产科学.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安旭著,龙燕.无痛分娩与正常分娩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5):141-142. [3]时巧玲.无痛分娩与正常分娩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17):72-73. [4]宋丽君.腰硬联合麻醉无痛分娩86例临床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3,3(3):1266-1267.

无痛分娩流程图word版

? 1、(奋乃静)对幻觉妄想、思维障碍、淡漠木僵及焦虑激动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用于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2、(地高辛)可通过胎盘屏障,故妊娠后期母体用量可能增加,分娩后6周须减量 3、(痰脱落细胞学检查)是获得肺癌病理学诊断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阳性率在60%~80% 4、(早期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治疗的关键 5、(直肠指检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是目前公认的早期发现前列腺癌最佳的初 筛方法 6、(胃癌的早期诊断)是胃癌根治的前提,也是当前我国防治胃癌的关键 7、苯巴比妥的适应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隐性营养不良性大疱性表皮松解、肌强直症及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时心脏传导障碍等 8保胎主要目标为争取促胎肺成熟时间(48 )小时,次要目标为争取宫内转运时间 9产后出血指的是胎儿娩出后(2 )小时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400ml或(24 )小时内失血量达到 或超过500ml 10、猝死时的基础生命支持,胸外按压的位置在(胸骨中下段) 11大多数卵巢癌对化疗比较敏感,上皮性癌卵巢癌常用的为(TP(紫杉醇、卡铂或顺铂))方案 12、第( 8对)脑神经损害者,应用阿米卡星可导致前庭神经和听神经损害 13、对于间隙发作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只需要按需给予能够迅速缓解症状的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 14、对原因不明的神志丧失的患者用氟马西尼鉴定是否为苯二氮类药物中毒,开始用量是0.2mg, 一般最大剂量为(0.5)mg 12、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时可出现2个或更多的相邻导联ST段下移≥(0.1)mV 16、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体力状态评分为(2 )分者和年老者可选择单药化疗 17、服用以下哪种药物可出现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停药后可自行消失(枸橼酸铋钾) 18、复方氯化钠的禁忌证包括(肾病综合征) 19、腹膜透析液的禁忌证不包括(顽固性水肿) 20、防风通圣丸宜于下列哪项配伍(菊花) 21感冒清热颗粒对下列哪种患者禁用(对本品过敏者) ?22、呋塞米的适应证不包括下列哪项()选A和D均不对 23关于人纤维蛋白原的用法用量叙述错误的是(使用前先将本品及灭菌注射用水预温至 40℃) 24关于精蛋白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叙述错误的是(本品可在大腿或腹壁做皮下注射也可静脉给药)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80 例临床观察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80 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在基层医院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80例我院行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患者,以及同期未行镇痛经阴道试产的产妇80例,对其疼痛情况、产后出血量及产程等方面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统计,然后分析其结果。结果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产妇在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短于未行镇痛经阴道试产的产妇,而在第三产程时两组产妇无明显差异,软产道裂伤发生率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产后出血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无痛分娩产妇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未行镇痛经阴道试产产妇(P<0.05)。结论硬膜外腔注药行无痛分娩,使产妇在自我感觉舒适的情况下分娩,能促进全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儿无不良后果,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无痛分娩;硬膜外腔注药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 对分娩过程的管理日臻完善和科学,由产痛给母儿带来的不良影响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分娩时消除产痛. 已成为国内外产科工作者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无痛分娩是指在分娩过程中,使用药物或其它方法减轻或消除孕妇在分娩时疼痛对身体和心理的伤害。硬膜外分娩镇痛是目前国内外使用最多,效果确切,母婴相对安全的一种镇痛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鉴于此,我们对80例产妇进行了无痛分娩且与同期未行分娩镇痛经阴道常规分娩的产妇进行了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自愿接受无痛分娩产妇80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随机抽取这2年内未行镇痛经过正常试产80例病例.入选产妇为初产,18~35岁,头位,胎位、胎儿大小、骨盆正常,自然临产或正常引产临产,无明显阴道分娩禁忌、无椎管内麻醉禁忌。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体重指数、孕产次及新生儿体重差异均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 方法对照组:未采用镇痛,阴道试产。观察组:在宫颈口开大3cm ,宫缩规律、产痛明显时,由当班的产科医生进行详细的宫颈内口探查,无阴道分娩禁忌证及硬膜外麻醉禁忌证者,告知患者及家属分娩镇痛的利弊,共同签署知情同意书;由麻醉医师会诊、签署麻醉同意书后,产妇取左侧卧位,于L 2-3或L 3-4间隙穿刺人硬膜外腔,注人2 % 利多卡因注射液2~3 m L ,向头端置管后连接PCA 泵。泵内用罗呱卡因针90 mg ,芬太尼0.lmg ,生理盐水100ml ,产妇在产程中可根据产痛情况自行调控,用药量控制在5 ~10 m L/ h。从开始实行分娩镇痛到分娩结束后2h ,由专人守护,实行助产士一对一陪伴,详细记录产妇的疼痛感觉、产程的进展,胎心监护到分娩后,随时观察胎心情况及宫缩情况。对产妇行心电监护到产后2h。如宫缩欠佳,可静脉滴注缩宫素。

(2020年整理)产科指南解读.doc

XXXX产科指南解读 近期,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产科麻醉和围产学会(SOAP)联合发布了产科麻醉临床实践指南,是对 XXXX 年指南的更新。 产科麻醉包括围产期麻醉策略和麻醉药物的选用,涉及经阴道分娩、剖宫产、滞留胎盘的处理、产后输卵管结扎、产科紧急事件等。 该项指南的重点内容为分娩过程中孕产妇的麻醉管理、非手术分娩、手术分娩、产后镇痛和护理等各个方面,旨在帮助麻醉医师和产科医师制定最佳临床决策,提高产科麻醉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并最大程度的减少产科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 该项指南具体推荐内容于XXXX年11 月发表在Anesthesiology 杂志上。 该项指南的适用患者人群包括围产期合并常见产科问题的非复杂妊娠患者,但也不限于此。 不适用于妊娠期间进行其他手术的患者、合并严重慢性疾病的产妇,如重度心脏、肾脏或神经系统疾病等。 基于产科麻醉最新发现和临床需要,包括麻醉医师在内的 ASA 委员会指南制定组对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证据(包括随机对照试验和观察性研究)、专家意见、ASA 专业人员等的意见进行了分析、整理,提出了产科麻醉相关推荐。 围麻醉期评估和准备病史和体格检查① 进行麻醉管理之前应关注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 包括但不限于:

孕产妇健康状况、麻醉史、分娩史、基础血压测量、呼吸道检查、肺部检查、心脏检查等,这与 ASA 已发布的围麻醉期评估建议一致。 当拟进行椎管内麻醉时,应检查患者腰背部。 识别与麻醉药物和产科相关的显著危险因素,并请产科医师和麻醉科医师一同会诊。 ② 配备通畅、高效的通信系统,促进和鼓励产科医护人员、麻醉医师和多学科管理小组的其他成员之间保持联系、及时沟通意见。 产时血小板计数是否检查孕产妇产时血小板计数,应根据患者病史(如是否存在严重先兆子痫)、体格检查和临床症状来决定,应制定个体化方案。 对于健康的产妇,没有必要常规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查。 血型和筛查① 对于身体健康的非复杂妊娠产妇来讲,无论是经阴道分娩还是手术分娩,均没有必要进行常规血型配对。 ② 是否进行血型筛查和配对应根据孕妇病史、预期的出血性并发症,如胎盘植入患者(既往接受过子宫手术、合并前置胎盘)以及当地医疗政策决定。 围麻醉期记录胎儿心率模式在分娩期间给予椎管内麻醉和镇痛前后,均应由有资质的医护人员监测胎儿心率模式(fetal heartrate patterns)。 在任何临床情况下均进行连续胎儿心率的电子记录可能是没有必要的,此外,放置椎管内导管的过程中就不可能进行连续监测。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80例临床分析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8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3-04T16:29:18.04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49期供稿作者:苏大勇1 裴昌录2 [导读]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和围生期质量的提高,娩妇对分娩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苏大勇1 裴昌录2(1沈阳市皇姑区妇婴医院 110036;2沈阳建筑大学医院 110031) 【中图分类号】R614.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128-01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人们生活水平和围生期质量的提高,娩妇对分娩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分娩过程中除保证母婴安全外同时也要求减少分娩过程中的痛苦。2010年6月以来,我们对80例初产妇施行硬膜外麻醉下镇痛分娩,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初产妇80例,年龄21~32岁。足月单胎头位,无高危因素及妊娠并发症。方法:麻醉方法:产妇宫口开大至2~3cm后,取左侧卧位,于腰椎2-3间隙按硬膜外穿刺常规行硬膜外腔穿刺,向头侧置管3cm,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5ml,观察5分钟,无异常现象,然后用0.125%罗哌卡因、芬太尼(药液配置0.75%罗哌卡因10ml枸橼酸芬太0.1mg+生理盐水10ml)8ml,5分钟后再追加注入8ml/次,直至宫缩痛觉消失,感觉减退平面在胸10以下,根据产妇需要每1~1.5小时加药一次,每次5~8ml,宫口开全后停止注药,娩出胎儿后继续使用2小时,产妇离开产房前,拔出硬膜外导管。 2 观察指标 2.1疼痛分类及判定法:WHO疼痛分级标准:1级无痛稍感不适。2级轻度疼痛可忍受。3级中度疼痛勉强忍受。4级重度疼痛不可忍受。 2.2整个产程中严密监测血压(BP)、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和胎心率、宫缩、产程进展及分娩方式。 3 结果 80例初产妇第一产程中疼痛为1~2级者80例,有效率100%。第二产程中疼痛为1~2级者72例,有效率90%,均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出现。其中7例因产程进展缓慢改为剖宫产完成分娩。此法对总产程无影响,不增加产后出血量,不影响分娩方式,胎儿安全,无呼吸抑制等。 4 讨论 在确保母婴平安的前提下,开展分娩镇痛以减轻母亲分娩时的痛苦,是未来发展趋势。无痛分娩时由于疼痛减轻,软产道放松,宫颈扩张快,故不影响宫缩及产妇运动,对子宫胎盘血流无明显影响。明显缩短第一产程时间,无痛分娩孕产妇的活跃期时间较未采用镇痛而自然分娩的产妇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明显降低,而对第二、三产程时间、胎儿窘迫、新生几窒息、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产程中胎心率变化等无明显影响[1]。本组病例中,在实施硬膜外麻醉后5—10 min起效,镇痛基本完全,总有效率达100%,满意率达90%以上。提示此麻醉方法效果好。在此方法中,待产妇在宫口开全停用麻醉药,暂停镇痛恢复腹肌及盆底肌张力,防止产妇在分娩时不配合,影响分娩[2]。胎儿娩出后重新给药,直至会阴伤口缝合完毕。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应用有协同作用[3],降低了麻醉药量及浓度,减少了不良作用,提高了母婴的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和芬太尼。作用于分娩镇痛,可解除分娩疼痛,缩短产程,提高产妇的生育质量。在产程中有产科和麻醉科医师的双重监护,更好的保障母婴安全。对分娩结局及新生儿评分等无明显影响,是一项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永祥,张美荣,胡文晟et a1.分娩硬膜外镇痛应用不同镇痛药物配比伴多普勒超声观察对子宫~脐带动脉血流速率的影响.中国麻醉与镇痛,2002,4;173 [2]徐世元.产科镇痛方式选择与并发症.临床麻醉学杂志,2010,06;545. [3]张渺.杨慧霞等.蛛网膜下腔阻滞加硬膜外阻滞与单纯硬膜外阻滞对产程进展影响的分析.中华妇产科杂志.2005,6:365. 368.

无痛分娩的流程

无痛分娩的流程 1,对有入院孕妇介绍镇痛分娩的相关知识,宣传介绍分娩镇痛的的良好镇痛效果及对胎儿无副作用等优点外,还应做到让孕妇和家属了解副作用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让产妇了解痛觉与感觉的区别,一个理想的分娩镇痛要求达到的是产妇感到子宫收缩,并非分娩时没有一点感觉,而是疼痛程度的明显降低和舒适度的增加,以取得产妇的合作。并说明镇痛后临产可能产生的疼痛和疼痛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让待产妇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增加自信性和自控力。 2,对准备镇痛分娩的孕妇完善各种理化检查常规,等同于CS前的术前准备,明确有无麻醉及产科的禁忌症 3,产妇自愿、交待麻醉风险及并发症、签订同意书,合理选择适应症及时机,宫口开2-3cm为宜。(美国妇产科指南:A、分娩镇痛不应等到宫口开到2-3cm才镇痛,只要疼痛开始就应进行镇痛;B、分娩镇痛在第二产程>3小时不定为第二产程延长),排空小便。 4,于手术室开放静脉,心电及胎心监护,吸氧,左侧卧位,硬膜外穿刺置管。实验剂量: 1.5%利多卡因3ML,负荷量0.125%布+2mg/ml芬太尼或0.1%罗哌卡因+0.5ug/ml舒芬太 尼。PCEA 输注速度6-9ml/h,单次量4-5ml/h 锁定时间15min 最大剂量22-29ml/h 5,操作完毕观察30分钟,严格控制给药量,阻滞平面控制在T10以下。 6,观察无并发症后,判定孕妇肌力,于自行回病房(需陪同)或平车回病房 7,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宫缩强度、产妇血压及胎心变化(最少30min一次)并填写分娩镇痛记录单。 8,积极对症处理椎管内神经阻滞本身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呼吸抑制,局麻药中毒等。 9,镇痛前常规建立输液通道,分娩完毕观察2小时无异常拔出硬外导管,完成分娩镇痛记录单。 10,分娩镇痛中应加强监测:BP、HR、RR、SpO2 、ECG。胎心及宫缩监测,运动神经阻滞情况,V AS评分。如出现宫缩无力积极使用催产素,降低局麻药的浓度,积极的产程管理。 11,第一产程末停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