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先生

许地山先生
许地山先生

许地山和他的作品

花生是生长在泥土里的,并不好看。剥了壳子吃起来,相香,好吃,可以做成多种食品,还可以制油。一九二一年和一大二二年许地山开始写小说和散文,发表时他以落华生作为笔名。《小说月报》十三卷四月号起陆续刊载的他的《空山灵雨》,其中有一篇散文,题名《落花生》,它说,花生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作者如此赞美落花生,对落花生这种质朴的爱好以及评语,恰如是他对自己一生治学处世的基本态度的自我鉴定。

一少年——“许真人”——教授一八九三年二月十四日许地山出生于台湾,是许家的第四个儿子,名赞堃,字地山。这一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前一年。甲午战败后,清廷割让台湾,台湾人民爆发了民族革命,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进士出身),担任筹防局统领据守台南;台南陷落后,遂携带全家渡海迁移福建龙溪(即漳州)。这一年是一八九五年,许地山还不满三岁。后来他的父亲在广东阳江等地做县知事,许地山即随父亲在广东读书,先是攻读于私塾,十八岁毕业于随宦中学。一九一二年十九岁上因家境衰落,不得不自立谋生,进入福建省漳州第二师范做教员。一九一三年出国去缅甸仰光中学任教,在那里工作三年。一九一六年回国任漳州华英学校教员。一九一七年赴北京至燕京大学学习。

许地山幼年生长于一个台湾爱国者的家庭,读经史,习孔孟,受的是诗书传家的封建教育。少年时期又适逢辛亥革命,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他既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世家子弟,也不是具有一般维新思想企图任重致远的青年,他有他的性格。他初入燕京大学时被同学们视为怪人,看做傻子。有人说许地山是怪人,其怪有三:天天练习写钟鼎文(其实是写梵文),此其一怪;每日总是穿着下缘毛边的灰布大褂,不理发,头发留得很长,二怪也;三怪是吃窝头(那时华北闹旱灾,学生每周吃三次窝头)不吃菜而蘸糖。这样的一位怪模怪样的学生,又长着一副紫膛面孔,嘴巴老像是开口笑着,岂不怪吗?如若不怪,那就是傻子了。这副长相是曾经饱读诗书的秀才吗?这身打扮像是出海住过外国的学子吗?正因为如此,初进燕大时大家看不惯他,他也只好独来独往,落落寡合。同学们赠给了他一个外号,叫他“许真人”。现象不可能长久掩盖本质,学生们过的是集体生活,逐渐地同学们对他熟悉起来。和他接触后,才知道他会说厦门话、广州话、北京话,懂得英文、德文、梵文等多种外国文字;待人和蔼,总是满面春风乐呵呵的;并且很有文才,时常替同学改对联,撰文稿。不久,他就和一些同学交上了知心朋友,人家也不觉得他的傻气和怪气了。一九二0

年毕业于燕大,得文学士学位,接着又入燕大宗教学院学习。

他在校刻苦学习,勤奋读书,可是他不选国文课,他说“我瞧不起这里的国文”,话虽说得近乎狂妄,实际上当时教国文的几位老夫子确实十分陈腐迂阔,说不上真才实学。除文学院和宗教学院的课程外,他还挤时间学习金文、甲骨文等古文字和研读历史考据等资料。他也并非绝对埋首于故纸堆中不问国是,一九一九年为了反对曹汝霖、章宗祥等的卖国行为,他曾参加五四运动游行示威的先锋行列,他和广大青年一起猛烈地向传统的旧礼教开火,他向往的是一个实行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一九二O年,他和郑振锋、瞿秋白、瞿世英、耿济之等合编了一种刊物《新社会旬刊》,这是一种谈青年修养、介绍科学知识,和讨论社会革命宣传反帝反封建的刊物。许地山当时为刊物写过一些文章。有人(案是白序之,在一九四一年二十八期《燕京新闻·副叶》上作《悲哀的回忆》一文所述)记得他发表过一篇文章,是讲丘八为什么强奸的问题,全文似乎满篇痛骂丘八,可是他还从生理、心理上来分析问题,许地山决非原恕这种暴行,此文之例不过说明他有独特的见解,认为很多社会现象和残忍行为必须追根溯源,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一九二0年北京筹备成立文学研究会,许地山是发起人之一。一九二一年在燕京大学内也成立了文学研究会,除许地山外,还有富汝培、熊佛西、谢婉莹、凌瑞棠(叔华)等人。当时他们对泰戈尔的作品极感兴趣,在许地山主持下,曾邀徐志摩来北京专门谈论泰戈尔的生平。此后他还参加其他一些课外活动,如当时中国影片很少,放映外国影片时,无字幕翻译,电影公司经常约请燕大学生在银幕放映时,一边看一边详述,许地山的讲解生动活泼,很受观众欢迎。

一九二二年他毕业于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得神学士学位,暂留燕大任助理。一九二三年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研究印度哲学和宗教比较学,一九二四年得文学硕士学位。是年离美赴英,进入牛津大学研究院,除研究宗教史外,还研究印度宗教、哲学、土俗学及人类学;除继续研习梵文外,还学习希腊文。一九二六年又获得牛津的文学学士学位。回国时途经印度作过短期勾留。同年十月口国。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七年任燕京大学助教和平民大学教员,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三O年在燕大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一九三0年以后升任教授。这一时期还在北京大学兼课,开授印度哲学;在清华大学兼课,讲人类学;并在师范大学兼授过历史课。一九三三年应中山大学邀请,赴广州中山大学教授人类学。同年冬季,再赴印度研究,一年后回国,仍执教于燕京大学。

二宗教结下不解缘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前期的许地山,对宗教的研究是下了一番工夫的。在燕大、在美国和英国都钻研宗教史,在印度又研究佛教,后来又研究道教。一生除教学工作和文学创作外,花费了很多时间研究、撰述宗教比较学和宗教史。看起来多种宗教都和他结缘,他到底虔诚地信仰哪一门宗教呢?他研究宗教是有他的思想根源与具体情况的。一九一六年在福建漳州华英中学做教员时,他曾入伦敦会基督教会,可是他逐渐对教会中的教义与传统的宗教仪式起了反感,不愿俯首听从教会的一切指挥,追求的是宗教之外的自由和民主,因此后来对基督教和教会淡漠起来,却转而有兴趣地研究起佛教和其他宗教了。他认为人类历史几千年以来,各地域各民族所信仰的宗教名目繁多,而研究的人不多,于是立志于探讨各种宗教的教义,或许是自觉和不自觉地想揭开宗教的神秘面纱,为宗教研究开辟新纪元吧。因此他刻苦地研究宗教比较学,越钻研下去,越感到这是一件有益于人类的工作。

一九四一年许地山逝世后,陈寅洛说,“寅俗昔年略治佛道二家之学……后读许地山先生所著佛道二教史论文,关于教义本体俱有精深之评述,心服之余,弥用自愧,遂捐弃故技,不敢复谈此事矣。……”胡愈之在追悼许地山的会上说,“……在思想方面,他是五四时代的前驱,而且始终是忠实于五四精神的,所谓五四精神,就是科学与民主,所谓科学,就是反玄学,反迷信,他虽然学梵文,研究印度哲学,但是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而不是盲目崇拜,……”茅盾在《悼念许地山先生》一文中说,“他之研究宗教学,我想,其用心大概与研究扶箕的迷信是一样的罢?在他近著《扶箕迷信底研究》一书中,我们惊叹于他考证之幼,也心折于他的论断之正确,他是为了要证明扶箕是一种自觉的或不自觉的骗术,乃就其有关的各方面,详加考证。……他这研究方法完全是科学的!”举以上三段话是为了更准确地说明许地山研究宗教的旨趣、功力与其基本立场。但是,这不等于说他早年思想上不受宗教的影响,对研究宗教已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偏偏是,他年青时候有过宗教信仰,因此在他早期作品中才反映了唯心的宿命论与厌世的思想。

三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许地山在五四运动中怀着爱国的激情参加了斗争的行列。在这转折的时代潮流中,声势磅腾的五四队伍逐渐起了分化,历史前进的道路上变化多端原非意外,事物也是复杂的。不久,除一些接受新思想走向革命的进步青年外,另一些人随波逐流,还有一些人倒退了;

思想界也泛滥起各种思潮,如浪漫的、颓废的,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等等,不一而足。许地山没有走退坡路,仍是争取民主,坚持反帝反封建的,但是他并没有接受唯物史观,思想体系中唯心的宗教哲理甚多,还有好幻想的浪漫主义,以及一些消极思想等。

五四运动后,他的第一篇小说《命命鸟》,发表在一九二一年一月《小说月报》上,紧接着在同年四月、五月、七月《小说月报》上又发表了《商人妇》、《换巢鸾凤》和《黄昏后》等三篇作品。《命命鸟》的新颖的题材与格调,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应。它写一对仰光青年男女反抗宗教礼法及封建习俗而争取自由恋爱的故事,笔触细腻,感情真挚,尤以异域风光更具魁力。但是这篇作品受佛教思想影响很深,以有生为苦恼,以涅磐归真为极乐。《商人妇》也是以异国风光为背景的作品,女主人公命运坎坷,是旧社会间、粤沿海一带农村广大妇女中的苦命人之一,她千里迢迢到新加坡去寻找丈夫,却遭遗弃被骗卖到印度。在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环境下,从宗教信仰中获得了再生的勇气,从学习文化中扩大了眼界,于是总结了生活的经验:“眼前所遇的都是困苦,过去、未来的回想和希望都是快乐。”《换巢鸾风》中的人物,没有一个是作者予以肯定的角色,它突破了一般“英雄美人”的俗套,结局是现实粉碎了女主人公希望丈夫成龙的幻想。《黄昏后》写男主人公眷恋亡妻的感情,极其细致。从早期的这几篇作品为例,反映了作者的人生的态度。他不满现实,不满封建礼教与宗法社会,但又受现实生活的籍制和约束,不得已,只好以主观的愿望来反抗现实,解决问题。所以作者或让主人公舍生赴死,采取消极反抗的方式;或让人物沉浸在狂热的宗教信仰中逃避现实,逆来顺受,妥协下去。

一九二二年的《缀网劳蛛》也是反映了作者思想上的宗教哲理的作品。再如一九二四年写的《枯杨生花》,七十岁孤苦无依的老娘居然会在意外的机缘中重逢青年时代的情人,读后感到作者主观地安排情节,人为地强令枯杨开了花,这种幻想的浪漫主义的情调与传奇性,使得作品缺少说服力。这不等于是富传奇性的故事写不好,或是必然缺乏说服力。稍后数年的作品,如一九二八年写的《在费总理底客厅里》和一九三一年的《归途》,较前期作品向现实主义道了一步,但毕竞份量不重。前一篇较好,鞭挞了旧社会所谓官僚慈善家的虚伪丑恶的本质;后一篇虽然表现了对穷苦妇女的同情,但它的气氛浓厚的传奇故事损害了生活中的真实性,读后觉得有些朦胧感,不明确作者打击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又如约在这同一时期写的另一篇《街头巷尾之伦理》,通过一个瞎乞丐半日生活中的遭遇,揭露了社会的不公与腐朽,篇幅不长,无传奇故事,白描得真实,较诸前二篇,更为具有现实意义。

一九二二年陆续发表的四十余篇散文《空山灵雨》,也颇能说明作者早年思想之一斑。在《弁言》中开首一句就是“生本不乐”,并称这本集子“杂沓纷坛”。确实各篇主旨不一,除著名的《落花生》一篇外,也有一些中心思想明确、内容深刻的作品。如《面具》这篇三百余字的小品,用的是杂文笔法,它说,“人面原不如纸制的面具哟!……无论你怎样褒奖,怎样弃嫌,它们一点也不改变。红的还是红,白的还是白,目眦欲裂的还是目眦欲裂。人面呢?……人面到底是靠不住呀!……”这篇短文讽刺了喜怒不形于色、掩藏于人面后面的虚诈,提倡老老实实做人,喜就是喜,怒就是怒。其他一些小品,有借题抒发作者的人生哲学,充满怀疑色彩的短篇,也有缠绵排恻的散文,更有宣扬佛教思想、虚无缥缈的描叙等等,虽是文笔优美而洗练,但有些篇基调不够健康。

二十年代中期至抗战以前的十年间,在他的短篇小说、散文、诗等作品中,一九三四年写的《春桃》,是当时被誉为现实主义的作品,这一篇的主题、风格虽亦独树一帜,但不同于以前各篇,它创造了劳动妇女春桃泼辣、善良的形象,写出了劳动人民朴素的阶级同情心,及突破所谓世俗礼法直率的性格,语言亦颇洒脱俏丽。写在《春桃》之后的一篇小说,即一九四0年的《铁鱼底鳃》,也是作者生平最后的一篇小说,发表以后,引起读者极大的注意,甚受称赞,一致认为是现实主义的作品,是作者向前跨了一大步的成果。这篇以抗战时期为时代背景的小说,写一个知识分子在旧社会学不能致用的苦闷,有抱负有技术但

无出路。它沉痛地抨击了不合理的旧社会,并从主人公倔强性格的刻划中,抒发了作者的深挚的热爱国家民族的感情。郁达夫当许地山去世后,在悼念他的文章中说,“到了最近,他的作风竟一变而为苍劲坚实的写实主义,……他的一篇抗战以后所写的小说,叫做《铁鱼底鳃》,实在是这一倾向的代表作品……”。这篇小说为知识分子中技术人员大声呼吁,勇敢地反抗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转变。

《缀网劳蛛》辑收出版于一九二五年,《空山灵丽》亦在同年出版。这两本书与一九四七年辑收出版的小说集《危巢坠简》(与一九三三年出版的《解放者》大致相同)相较,显然前两册集子中的较多的浪漫主义与宗教色彩,已为后一本集子的爱国主义和民主思想所代替充实了。后一本中虽有精芜间杂的作品,但前两册中也有反帝反封建、具有民主思想的好作品。大体说来,《危巢坠简》已与前两本书在题材上、在对待人生的态度方面都不相同了。这本书内,人类在作者心目中仍是和善可亲的,除这一面外,另一面作者充满了憎恶感情,他痛恨的是残害他人以自肥的人群中的败类。爱憎分明起来,不再寄希望于宗教信仰,以求解脱了。

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这二十年间,许地山在我国新文学史上是有一定地位、具有相当好评的作家。虽然他早期作品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是作品构思巧妙,手法新颖,不落案臼。人物也不是脸谱化的,各有个性与形象。小说的扭力感人。这些都是他自己的风格。作为五四时期的文学遗产,可供今日创作方法上的借鉴,也可开扩年轻读者的眼界。

作者早年不仅致力于文学创作,一九二五年在牛津大学时还写了一册关于中英鸦片战争前后有关历史资料的《达衷集》;一九三四年还出版了《道教史》上册等书。本文不拟评介许地山的毕生著述,举一二例是为了说明他知识渊博,兴趣广泛。又如他对各朝各代的服装,下过一番研究工夫,曾编写过服装史,发表了《近三百年来的中国女装》一文;还搜集过历代的古钱,加以鉴定考证。而且他还有多方面的才艺,知音律,善粤沤,弹得一手好琵琶。并巧于布置庭园,培植花卉,经他的手插于瓶中的花枝,朵朵姿态婆婆,分外好看。

四诲人不倦

一九三五年“一二九”运动以后,由于抗日形势汹涌,燕京大学中新学联和旧学联两派斗争激烈,其时许地山与燕大教务长司徒雷登意见不和,他既不肯听命是从,又不屑于委曲讲和,这样终于被燕大解聘。为了工作与生活,他携全家赴香港就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教授职务。当时香港大学中国文学系一向着重复古,除开四书五经的课程外,仅讲授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的古文。许地山到职后,不同意文学院的课程安排,立即着手改革教学内容,参照国内大学的系别,改为文学、史学、哲学三系,每系课程亦加以充实调整。他每周担任的课程在二十小时左右,开授的科目也很多,这样吃重的工作是很多教授在精力与能力方面负担不起的。一年级的学生有听不懂国语的,他还在课外给学生教国语;另有一两个学生好奇地想学一点梵文,他也抽出时间来教授。甚至在寒暑假期中,只要有学生来找他问功课,他都肯教,他常说,“他们肯学,我就肯教。”任何一个学生在任何时间开口讨教,他从不推辞,也不草率,总是认真解答,真正做到了“诲人不倦”。此外,他还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如出席会议,如为画家徐悲鸿、林风眠等组织筹备展览会等等。还要应约写文章,杨刚曾说过,“一千字的小文章,许先生也要写了改,改了再抄,才寄出去,……”除了课余这么多工作耗费时间和精力外,他还努力提倡拉丁化新文字。

五大彻大悟

到香港以后,许地山在思想上逐渐起了变化,他参加的社会活动很多,接触的各方面人士较为广泛,这些都是促使他转变的原因。他越来越坚强,终于走出了书斋,尤其是一生中最后的两年,也是他终身活得最有意义、有光采的两年。究竟是在什么力量影响下思想

起了质变的飞跃呢?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一年正是抗日战争中期,香港掀起了文化斗争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文艺工作者都聚集在香港,有人是受迫害出走的,有人是来港做组织、宣传抗日工作的。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展开了组织与教育工作,那时文协周围的青年团体等组织有好几个,在文协支持下的刊物不下十余种,许地山由于和许多进步的文化人接近,接受了各方面的教育与启发,思想境界更为开朗,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十几年前他说“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只有躺在床上那几小时”(《空山灵雨·弁言》)。这时他除去在香港大学授课外,还主持香港文协,在集会上做主席,演讲,甚至黑夜里还要去深水涉的小破楼上偷偷地给几个十七八岁的流亡青年补课;另外,还要从事于写作,一天到晚忙个不歇。从昔日的“生本不乐”到如今的“助人为乐”,这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对曾有绰号为“许真人”的许地山说来,说奇也奇,其实也不稀奇,他和许多知识分子一样,通过实践,认识了真理,于是再从实践中接受真理,改造自己。

正由于抗战的事实教育了许地山,他参与了抗战工作,从工作中又得到新的实践,因而他的人生观有了转变;后期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也就富有思想意义,主题也较鲜明了。一生除了小说、散文、诗、剧本等文学著作外,一九四一年还在香港《新儿童》刊物上为孩子写了两篇有趣的童话《萤灯》和《桃金嗓》。生平还翻译了印度故事《二十夜问》和《孟加拉故事》等。不仅于此,除上述研究宗教及其他撰述外,还有一些另外的著作,如《杂感集》和《国粹与国学》等。这两本书都是他逝世后于一九四六年收集出版的。

在《杂感集》中,许地山于一九四①年九月写的一文《谈<菜根谈>》讲到《大公晚报》连日刊载的一部明朝洪应明著的《菜根谈》。这本旧书是将儒释道三教融合在一起,教人以处世的方法。许地山称它的文章有风韵,但对其中格言,如“世界如棋局,不著的才是高手。……”“……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等,完全持批判态度。他说“读过了很易令人发起消极的反感”,从而可见许地山此时的思想见地和对人生的态度。他已和二十年前的自我宣战,严厉地否定了昔年的自我。《国粹与国学》这一本集于收辑了宗教、文物与语文等好几个方面的著作,其中《国粹与国学》这一篇发表于一九四一年七月,以这篇为例,作者有很精辟独到的见解。他抨击了当时所谓“学者”们的浮夸的做学问的风气,也对于当时的迷古论和复古论予以迎头痛击。他说,“我们认识古人底成就和遗留下来底优越事物,目的在温故知新,绝不是要我们守残复古。学术本无所谓新旧,只问其能否适应时代底需要。”他还说,“要知道中国现在的境遇底真相和寻求解决中国目前的种种问题,归根还是要从中国历史与社会组织,经济制度底研究人手。”这篇著作反映了这时许地山对改造社会的态度与见解,已经和二十年代三十年代的许地山大不一样了。

原来他在繁忙的工作中,满怀信心,希望自己要好生活下去做更多的工作,可是劳累使他致疾。听说他在死前两周曾对林焕平说过,“有些人希望许地山赶快死去。偏巧我又患了心脏病,要死也是很容易的。”他明知已患了心脏病,却对自己的健康并不介意,还是终日不停地工作,天天忙碌而愉快地过日子。一九四一年八月四日上午,许地山略感不适,下午即以心脏病不治逝世。当时香港文化人和知名人士都为之惋惜,纷纷撰文悼念。

这样一位学识积厚、博通古今的作家、学者,刚刚开始了有意义的生活,投身于大时代的漩涡中,尚在不惑的中年,却被心脏病夺去了生命。还有遗憾的事是,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爆发了太平洋战争,日本帝国主义袭击香港,这时距许地山逝世不久,一些遗物遗作尚未来得及清理,在战乱中损失了不少呕心沥血的著作。如他花费了很多气力与时间编写的《道藏子目通检》共有三万多张卡片,已交付商务印书馆,即将付印,然适逢烽火狼烟,后来商务印书馆通知,存放印稿的地方,强被日本兵做了马厩,全部卡片都丧失了。

许地山的一生,是知识分子从彷惶、苦闷走向坚定积极的一种典型。终生热爱自己的国家,追求民主。到香港之前热衷于宗教哲理,抗战以后热衷于抗日工作。从出世到入世,从“生本不乐”到“助人为乐”,从幻想涅槃归真到投身于火热的斗争生活,这是他在知识

分子群共性外另具的个性与特点。一生中最后几年思想上的转变,或许可以说是他对“极乐世界”、“普渡众生”等佛教哲理的大彻大悟,想到怎样是对的就怎样去做了。

许地山代表作

许地山(1894 年 2 月 3 日-1941 年 8 月 4 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落花 生 (古时“华”同“花”, 所以也叫落花生) ,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 “五四”时期新文学 运 动先驱者之一。许地山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1917 年考入燕京大学 文学院,1920 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 积极宣传革命。 “五· 四”前后他从事文学活动, 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 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 年,许地山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 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许地山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 蛛》、《危巢坠筒》等。
中文名 国 籍
许地山 中国 台湾台南 1941 年 8 月 4 日 燕京大学 《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 《道学史》《印度文学》《落花生》
别 民
名 族
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 汉 1894 年 2 月 3 日 作家、文学家、教授 基督教 徐闻县 作家、文学家、教授
出生地 逝世日期 毕业院校 代表作品
出生日期 职 信 故 职业 业 仰 居
故居
徐闻县
1 人物经历
许地山 (1893~1941 年) 名赞堃, 号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 散文家、 “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 台湾台南。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 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遂将全家迁回大 陆。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保持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籍。
1913 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 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后来,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1915 年 12 月,许 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 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 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 言。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起谈论时政,寻求真理,探索改 造社会、振兴中华的道路。他们在北京青年会图书馆编辑《新社会旬刊》,宣传

许地山作品宗教色彩的显与隐

许地山作品宗教色彩的显与隐 摘要:宗教色彩是许地山小说创作中独有的风格。独特的生活经历使许地山从小就与宗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给小说创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其作品带有宗教色彩。在前期小说创作中,其宗教思想表现的非常明显,韵味深刻的语言,主人公恬淡的心境,让人有超脱的感觉。在后期的小说创作中,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对其影响颇深,其宗教色彩表现的相当隐秘。 关键词:许地山;宗教色彩;显;隐 Religious overtones of the works of Xu Dishan explicit and implicit Abstract :religious overtones is a unique style of novel writing in the Promised Land Hill. Unique life experience to the Promised Land Hill forged a bond from an early age and religion. To novel writing had a profound impact, so that it works with religious themes. Early Literary Works, the performance of their religious thought is very obvious the profound charm of the language, the hero tranquil state of mind, people have a feeling of detachment.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novel creation, creative style of realism, the effect of deep, very secretive of their religious performance. Key words:Promised Land Mountain;religious;explicit-implicit

许地山的资料

许地山的资料 (一):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落花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许地山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用心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他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许地山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许地山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危巢坠筒》等。 (二): 许地山(1893~1941年)名赞堃,号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许地山,其父许南英是个富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祖籍广东揭阳,出生于台湾台南。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许南英临危受命,担任台湾筹防局统领。他激于民族大义,率众奋起反抗日军的入侵,日寇占领台湾后,遂将全家迁回大陆。当时因清政府不准内渡官员持续台湾籍贯,许南英便在福建龙溪落籍。 1913年受聘到缅甸仰光华侨创办的中华学校任职。两年的海外生活,他的思想受到必须影响,之后,他创作的不少作品都取材于此。1915年12月,许地山回国,住在漳州大岸顶(今苍园街一带),后在漳州华英中学任教,1917年,他重回省立二师,并兼任附小主事(校长)。 1917年暑假,许地山以优异成绩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学会多种外文和方言。并经常和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人在一齐谈论时政,寻求真理,

许地山作品风格

题目:剖析许地山及其作品风格文学院 对外汉语6班 杨馨玉 20081150010029

剖析许地山及其作品风格 摘要:在现代作家中许地山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他以注重“人生问题”而走上文坛,由于他对宗教,印度哲学方面造诣很高并且身兼学者,作家的双重身份,使他的笔端充满了宗教的智慧和哲学的趣味,这一点在后面其散文集《空山灵雨》分析中将更详细的介绍。他的早期创作虽离现实主义较远,但其小说取材独特,想像力奇特,情节曲折力气,感情真挚,充满浪漫气息及浓郁的南国风味异域情调,后期虽保持清新格调,但已转向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具有写实倾向,如《危巢坠间》 关键词:宗教、哲学、浪漫主义、《空山灵雨》 前言:本篇论文主要从许地山对于宗教及哲学的感悟以及他的生平,从而分析他的作品艺术风格——浪漫色彩与写实骨骼的独到之处。 一、许地山的生平铸就其独特艺术魅力 初识许地山这位作家是大学文学课上王老师为我们介绍他的作品《空山灵雨》,初听这个四个字一种诗情画意朦胧美的感觉涌上心头,读过这部作品之后很欣赏他,查了一下他的资料才发现,这样一位意蕴深刻的作家果然很不简单。 许地山出生于台湾台南的一个爱国家庭,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1917年考入燕山大学,1922年留学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期间他便呀扭宗教与哲学,我认为正是由于他对宗教(佛教、基督)的内在感情的体验使他成为区别于其他乡土回忆者的浪漫主义传奇风格的小说家。 许地山对哲学和文字改革也有深入研究。许地山被喻为现代文坛上的“奇才”,他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成为“思想史、宗教史,文学史上不可复得的化石”,浪漫主义风度下写实,写实主义色彩下浪漫的风格一直贯穿着他写作的始终。 许地山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作家,在新文学上具有一定好评,1921年1月他与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人在北平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创办了《小说月报》,从他20年代末以后写的小说,以《在费总理底客厅里》为标志,虽格调仍旧清新,但已转向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在众多新文学作家中,鲁迅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郁达夫的小说也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据一席之地。然而,新文学中最独特的小说却是出自许地山之手。 秉承“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研究会继承了俄国现实主义的深沉、冷峻风格,旗下作家创作出大量揭露社会,探讨人生的问题小说和写实小说。作为文学研究会的一员,许地山却是一枝独秀,在1921年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处女作《命命鸟》后,一举轰动文坛。 我认为许地山小说的独特性表现在三个方面,以下以小说《命命鸟》为例进行分析。 首先,许地山小说的独特性体现在作品中的异域情调和宗教色彩。 从许地山的生活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地山与宗教有着不解之缘。从小接受佛教的熏陶,曾经在佛教圣地仰光任教(这与小说《命命鸟》发生地在仰光不无关系),系统地研究道教,一度加入基督教成为一名基督徒。与宗教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为许地山的小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再加上小说总是发生在神秘传奇的异域,使看惯了描写黑暗的现实社会的读者不由自主地想探求小说中所讲的故事。 在《命命鸟》的开篇作者便写到故事发生的地点和氛围,“那所屋子是佛教青年会的法轮学校。……壁上挂的都是释迦应化的事迹,当中悬着一个卍字徽章和一个时计。一进门就知那是佛教的经堂。”①这样的独特的环境描写使人不得不怀着好奇的心情读下去。 许地山的作品总是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不仅是为了在内容上显得独特,他“将宗教伦理化,以为人生多恶,借助宗教弃恶扬善。”②。利用宗教的教化意义平静心灵,造化社会。 第二,许地山小说所阐释的人生观与当时多数人格格不入。 虽说是独特性,这一点也是许地山作品备受争议的焦点。“五四”新文学强调“文学应反映社会的现象,并且讨论一些有关人生的问题。”③。提倡以积极进步的态度进行文学创作。然而许地山的作品中直接成为了他抒发主观感情的渠道,他提出“智慧宝、人生宝、美丽宝”,认为文学是表现人生观的。④ 很多学者认为许地山的人生观过于消极,与“五四”新文学的时代精神不符。 诚然,佛教“一切皆苦”的观点对许地山影响颇深,使他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但另一方面,许地山的作品中还有着浓厚的人道主义和基督教的博爱精神。这种思想使他像其他作家一样关注现实,同情弱者,痛恨黑暗。很多人认为在《命命鸟》的结尾写到敏明和加陵投水殉情是消极厌世的表现,“那时月光更是明亮。树林里萤火无千无万地闪来闪去,好像那世界的人物来赴他们的喜筵一样。……他们走入水里,好像新婚的男女携手入洞房般自在,毫无一点畏缩。在月光水影中,还听见加陵说:‘咱们是生命的旅客,现在要到那个新世界,是在叫我快乐得很。’”⑤从这段唯美动人的描写中,我不能感到一点消极的情绪,甚至感觉到的是一种寻求新生的喜悦之情。或许作者是用反语的方式表达他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吧。后期许地山的创作确实更加正视现实,更加直接地进行批判。激进的爱国主义代替了平和的人道主义。这里不加赘述。 第三,许地山的作品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这是他的作品独特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许地山是文学研究会的一员,本着“为人生而艺术”。而他的作品总是被归入浪漫主义的抒情小说中。同是浪漫主义,许地山的浪漫与郁达夫的浪漫还有着很大差别。 不消说,许地山的作品中在异域情调中发生的蒙着宗教面纱的恋爱故事是浪漫的。同时,他在作品中阐释人生时的主观抒情更是浪漫主义的特征。如果借此就定论许地山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这是片面的。许地山作品的字里行间还流露着现实主义的痕记,这表现在作者以温婉的笔调书写对封建礼教的严苛批判上。《命命鸟》中,敏明的父亲为了拆散女儿与加陵,甚至找到了蛊师,这也成为敏明精神异常,两人走向自杀的直接原因。⑥许地山这种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特点与其自身的生活经历不无关系,同时还深受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影响。泰戈尔淡泊名利、主张大公、卑谦,同情下层的“平民主义”、

许地山作品

许地山作品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书籍。 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一开始就汇入了问题小说的热潮之中,出手不凡,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名家如叶绍钧、冰心、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 许地山曾翻译过《吉檀迦利》《在加尔各答途中》《主人,我的琵琶拿去吧》等泰戈尔的诗歌、小说、散文。1928年他翻译了《孟加拉民间故事》,1930年,出版了专著《印度文学》,1934年,又译出印度故事《太阳底下降》《二十夜问》,从而成为一位著名的印度文学专家。经过数年的刻苦努力,许地山为中印文化的交流所做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许地山从英国留学归来后的几年间(自1927年起,至1935年离开燕京大学止),写有学术论文8篇,学术论著5部。其中1930年出版的《印度文学》,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部印度文学史专著。 20世纪30年代初,北平中华乐社柯政和主编过《世界名歌一百曲集》,共分十册,每册十曲,其中第一册的十曲歌词都是许地山翻译的,书前有许地山写的《前言》和柯政和的《序》,书后有许地山写的歌词解释。他擅长琵琶,能谱曲编词,同时许地山精通音律,熟捻西洋乐曲和西洋民歌。 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名家如叶绍钧、冰心、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1]

最新-许地山的作品 精品

许地山的作品 篇一:许地山作品许地山作品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落花生),籍贯广东揭阳。 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 许地山是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 在梵文、宗教方面亦有研究硕果。 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期间与瞿秋白、郑振铎等人联合主办《新社会》旬刊,积极宣传革命。 “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 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 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 一生著作颇多,有《花》《落花生》等。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书籍。 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一开始就汇入了问题小说的热潮之中,出手不凡,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名家如叶绍钧、冰心、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 许地山曾翻译过《吉檀迦利》《在加尔各答途中》《主人,我的琵琶拿去吧》等泰戈尔的诗歌、小说、散文。 1928年他翻译了《孟加拉民间故事》,1930年,出版了专著《印度文学》,1934年,又译出印度故事《太阳底下降》《二十夜问》,从而成为一位著名的印度文学专家。 经过数年的刻苦努力,许地山为中印文化的交流所做的努力结出了累累硕果。 许地山从英国留学归来后的几年间(自1927年起,至1935年离开燕京大学止),写有学术论文8篇,学术论著5部。

许地山

默默无闻的真大家 ——许地山先生 “花生是生长在泥土里的,并不好看。剥了壳子吃起来,相香,好吃,可以做成多种食品,还可以制油。”一九二一年和一大二二 年许地山开始写小说和散文,发表时他以落华生作为笔名。《小说 月报》十三卷四月号起陆续刊载的他的《空山灵雨》,其中有一篇 散文,题名《落花生》,它说,花生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 东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作者如此赞美落花生,对落花生这种质朴的爱好以及评语,恰如是他对自己 一生治学处世的基本态度的自我鉴定。 一、少年——“许真人”——教授 一八九三年二月十四日许地山出生于台湾,是许家的第四个儿子,名赞堃,字地山。这一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前一年。甲午战 败后,清廷割让台湾,台湾人民爆发了民族革命,许地山的父亲许 南英(进士出身),担任筹防局统领据守台南;台南陷落后,遂携 带全家渡海迁移福建龙溪(即漳州)。这一年是一八九五年,许地 山还不满三岁。后来他的父亲在广东阳江等地做县知事,许地山即 随父亲在广东读书,先是攻读于私塾,十八岁毕业于随宦中学。一 九一二年十九岁上因家境衰落,不得不自立谋生,进入福建省漳州

第二师范做教员。一九一三年出国去缅甸仰光中学任教,在那里工 作三年。一九一六年回国任漳州华英学校教员。一九一七年赴北京 至燕京大学学习。 许地山幼年生长于一个台湾爱国者的家庭,读经史,习孔孟,受的是诗书传家的封建教育。少年时期又适逢辛亥革命,在这样的 时代环境下,他既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世家子弟,也不是具有一般 维新思想企图任重致远的青年,他有他的性格。他初入燕京大学时 被同学们视为怪人,看做傻子。有人说许地山是怪人,其怪有三: 天天练习写钟鼎文(其实是写梵文),此其一怪;每日总是穿着下 缘毛边的灰布大褂,不理发,头发留得很长,二怪也;三怪是吃窝 头(那时华北闹旱灾,学生每周吃三次窝头)不吃菜而蘸糖。这样 的一位怪模怪样的学生,又长着一副紫膛面孔,嘴巴老像是开口笑着,岂不怪吗?如若不怪,那就是傻子了。这副长相是曾经饱读诗 书的秀才吗?这身打扮像是出海住过外国的学子吗?正因为如此, 初进燕大时大家看不惯他,他也只好独来独往,落落寡合。同学们 赠给了他一个外号,叫他“许真人”。现象不可能长久掩盖本质, 学生们过的是集体生活,逐渐地同学们对他熟悉起来。和他接触后,才知道他会说厦门话、广州话、北京话,懂得英文、德文、梵文等 多种外国文字;待人和蔼,总是满面春风乐呵呵的;并且很有文才,

许地山先生有什么作品

许地山先生有什么作品;许地山于1921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命命鸟》,接着;《语体文法大纲》1921,生活;《缀网劳蛛》(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商人妇》(短篇小说集)呵住,1925,商务;相关著作;《空山灵雨》(散文集)1925,商务;《换巢鸾凤》;《无法投递之邮件》(散文集)1925,北京文化学;《印度文学》(论著)1930,商务;《解放者》(短篇小说许地山先生有什么作品 许地山于1921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命命鸟》,接着又发表了前期代表作小说《缀网劳蛛》和具有朴实淳厚风格的散文名篇《落花生》。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他虽在执著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却又表现出玄想成分和宗教色彩。2O年代末以后所写的小说,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春桃》和《铁鱼底鳃》便是这一倾向的代表作。他的创作并不丰硕,但在文坛上却独树一帜。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剧本集《解放者》、《杂感集》,论著《印度文学》、《道教史》(上),以及《许地山选集》。著作书目 《语体文法大纲》1921,生活 《缀网劳蛛》(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 《商人妇》(短篇小说集)呵住,1925,商务 相关著作 《空山灵雨》(散文集)1925,商务

《换巢鸾凤》 《无法投递之邮件》(散文集)1925,北京文化学社 《印度文学》(论著)1930,商务 《解放者》(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道教史》(上册,论著)1934,商务 《春桃》(短篇小说集)1935,生活 《落花生创作选》(短篇小说、散文)1936,上海仿古书屋 《扶箕迷信的研究》1941,商务 《萤灯》(童话故事)1941,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 《许地山语文论集》1941,香港新文学学会 《国粹与国学》(论著)1946,商务 《杂感集》1946,商务 《危巢坠简》(短篇小说集)1947,商务 《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51,开明 《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2,人文 《佛藏子目引得》(上中下册)汇编,1923,燕大图书馆编纂处《落花生达衷集》编纂,1931,商务

许地山作品及人物简介

著作书目语体文法大纲1921,生活 《缀网劳蛛》((短篇小说集)1925,商务 《商人妇》(短篇小说集)呵住,1925,商务 《空山灵雨》(散文集)1925,商务 《换巢鸾凤》 《无法投递之邮件》(散文集)1925,北京文化学社 《印度文学》(论著)1930,商务 《解放者》(短篇小说集)1933,北平星云堂书店 《道教史》(上册,论著)1934,商务 《春桃》(短篇小说集)1935,生活 《落华生创作选》(短篇小说、散文)1936,上海仿古书屋 《扶箕迷信的研究》1941,商务 《萤灯》(童话故事)1941,香港进步教育出版社 《许地山语文论集》1941,香港新文学学会 《国粹与国学》(论著)1946,商务 《杂感集》1946,商务 《危巢坠简》(短篇小说集)1947,商务 《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集)1951,开明 《许地山选集》(短篇小说、散文等合集)1952,人文 《佛藏子目引得》(上中下册)汇编,1923,燕大图书馆编纂处 《落花生达衷集》编纂,1931,商务 [翻译书目] 孟加拉民间故事印度戴博诃利著,1929,商务 二十夜间英国贝恩编,1955,作家 大阳底下降英国贝恩编,1956,作家 《落花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课文) 人物简介 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他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家庭。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落花生》,并被登在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5课,以教育同学。1921年许地山开始创作时,就以落华生作为自己的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勉励自己要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祖籍广东揭阳。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等。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再加上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许地山简介

许地山简介 篇一:许地山 默默无闻的真大家 ——许地山先生 “花生是生长在泥土里的,并不好看。剥了壳子吃起来,相香,好吃,可以做成多种食品,还可以制油。”一九二一年和一大二二年许地山开始写小说和散文,发表时他以落华生作为笔名。《小说月报》十三卷四月号起陆续刊载的他的《空山灵雨》,其中有一篇散文,题名《落花生》,它说,花生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作者如此赞美落花生,对落花生这种质朴的爱好以及评语,恰如是他对自己一生治学处世的基本态度的自我鉴定。 一、少年——“许真人”——教授 一八九三年二月十四日许地山出生于台湾,是许家的第四个儿子,名赞堃,字地山。这一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前一年。甲午战败后,清廷割让台湾,台湾人民爆发了民族革命,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进士出身),担任筹防局统领据守台南;台南陷落后,遂携带全家渡海迁移福建龙溪(即漳州)。这一年是一八九五年,许地山还不满三岁。后来他的父亲在广东阳江等地做县知事,许地山即随父亲在广东读书,先是攻读于私塾,十八岁毕业于随宦中学。一九一二年十九岁上因家境衰落,不得不自立谋生,进入福建省漳州

第二师范做教员。一九一三年出国去缅甸仰光中学任教,在那里工作三年。一九一六年回国任漳州华英学校教员。一九一七年赴北京至燕京大学学习。 许地山幼年生长于一个台湾爱国者的家庭,读经史,习孔孟,受的是诗书传家的封建教育。少年时期又适逢辛亥革命,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他既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世家子弟,也不是具有一般维新思想企图任重致远的青年,他有他的性格。他初入燕京大学时被同学们视为怪人,看做傻子。有人说许地山是怪人,其怪有三:天天练习写钟鼎文(其实是写梵文),此其一怪;每日总是穿着下缘毛边的灰布大褂,不理发,头发留得很长,二怪也;三怪是吃窝头(那时华北闹旱灾,学生每周吃三次窝头)不吃菜而蘸糖。这样的一位怪模怪样的学生,又长着一副紫膛面孔,嘴巴老像是开口笑着,岂不怪吗?如若不怪,那就是傻子了。这副长相是曾经饱读诗书的秀才吗?这身打扮像是出海住过外国的学子吗?正因为如此,初进燕大时大家看不惯他,他也只好独来独往,落落寡合。同学们赠给了他一个外号,叫他“许真人”。现象不可能长久掩盖本质,学生们过的是集体生活,逐渐地同学们对他熟悉起来。和他接触后,才知道他会说厦门话、广州话、北京话,懂得英文、德文、梵文等多种外国文字;待人和蔼,总是满面春风乐呵呵的;并且很有文才, 时常替同学改对联,撰文稿。不久,他就和一些同学交上了知心朋友,人家也不觉得他的傻气和怪气了。一九二0年毕业于燕大,得

许地山先生作品

许地山(1893年2月出生于台湾,许地山1941年8月病逝),笔名落花生,中国现代作家。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1年,与矛盾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学。1927年,回到中国后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执教。 许地山于1921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命命鸟》,接着又发表了前期代表作小说《缀网劳蛛》和具有朴实淳厚风格的散文名篇《落花生》。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他虽在执著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却又表现出玄想成分和宗教色彩。2O年代末以后所写的小说,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春桃》和《铁鱼底鳃》便是这一倾向的代表作。他的创作并不丰硕,但在文坛上却独树一帜。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剧本集《解放者》、《杂感集》,论著《印度文学》、《道教史》(上),以及《许地山选集》 许地山的作品把基督教的爱欲,佛教的明慧,近代文明与古旧情绪相融合,使散文发展成一个和谐的境界。 ——沈从文

许地山是一位将苦难意识发挥到极致的作家。他用短暂而又闪耀着光芒的一生,将精神的追求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成为中国主观型小说的一枝奇葩。[3] ——陈鹤、丁颖 《落花生》平易、浅显、简洁,全文不过500多字,一望而知其寓意,但它并不浅薄。它那平易的话语,讲的是人人都懂的道理:“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毫无故弄玄虚,自作高深莫测之态。有的只是谆谆的教诲,切实的希望。然而就是这平易浅显的常理,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悟出它的真谛,并付诸自己行动。[5] ——王天海 许地山的创作并不是以激烈的揭露批判社会问题为特色,也不从政治和社会角度来“为人生”,他的“为人生”使命的完成,是以其特有的情怀,从人生的真谛、生活意义的角度来思考人生的存在问题,寻求生存对自我的意义,并获得了最大限度的精神自由与独立的精神个性。[6] ——沈庆力

许地山介绍及相关作品集

许地山 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台湾台南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作家、学者、基督徒。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落华生),以字行。许地山是二十世纪中国在大学开梵文课的华人第一人和当代华人研究印度学的先行者,先前只有陈寅恪的梵文老师,西方汉学家钢和泰教授在北大教过梵文,学生有罗世方等人,编有北京商务印书馆版《梵语课本》和《梵语诗文图解》等书籍。 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台南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曾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合办《新社会》旬刊。1920年毕业时获文学学士学位,翌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又毕业于燕大宗教学院。 1923—192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和英国牛津大学研究宗教史、哲学、民俗学等。回国途中短期逗留印度,研究梵文及佛学。1927年起任燕京大学教授、《燕京学报》编委,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兼课。1935年因与燕大校长司徒雷登不合,去香港大学任教授。抗日战争开始后,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 许地山的好友老舍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后终因劳累过渡而病逝。 许地山于1921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命命鸟》,接着又发表了前期代表作小说《缀网劳蛛》和具有朴实淳厚风格的散文名篇《落花生》。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情节奇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南国风味和异域情调。他虽在执着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却又表现出玄想成分和宗教色彩。20年代末以后所写的小说,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春桃》和《铁鱼底鳃》便是这一倾向的代表作。他的创作并不丰硕,但在文坛上却独树一帜。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结集出版的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危巢坠简》,散文集《空山灵雨》,小说、剧本集《解放者》、《杂感集》,论著《印度文学》、《道教史》(上),以及《许地山选集》、《许地山文集》等。 许地山是老舍先生“最好的朋友”。他们早在到英国之前,就有密切的关系。当时许地山是燕京大学的毕业生和青年教员,老舍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生。他们在一个教会里帮忙做“社会服务”义工而结识,成了非常好的朋友。这主要的原因就是:许地山有学问而没有架子,“他爱说笑话,俗的雅的都有”。这是老舍先生几十年后回忆的印象。 1924年许地山和老舍都到了英国。许地山到牛津大学神学系学比较宗教学,此外还研究人类学、民俗学、文学、考古学,学过梵文和巴利文。他们在英国的留学生活是清贫的。

许地山先生

许地山和他的作品 花生是生长在泥土里的,并不好看。剥了壳子吃起来,相香,好吃,可以做成多种食品,还可以制油。一九二一年和一大二二年许地山开始写小说和散文,发表时他以落华生作为笔名。《小说月报》十三卷四月号起陆续刊载的他的《空山灵雨》,其中有一篇散文,题名《落花生》,它说,花生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作者如此赞美落花生,对落花生这种质朴的爱好以及评语,恰如是他对自己一生治学处世的基本态度的自我鉴定。 一少年——“许真人”——教授一八九三年二月十四日许地山出生于台湾,是许家的第四个儿子,名赞堃,字地山。这一年正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前一年。甲午战败后,清廷割让台湾,台湾人民爆发了民族革命,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进士出身),担任筹防局统领据守台南;台南陷落后,遂携带全家渡海迁移福建龙溪(即漳州)。这一年是一八九五年,许地山还不满三岁。后来他的父亲在广东阳江等地做县知事,许地山即随父亲在广东读书,先是攻读于私塾,十八岁毕业于随宦中学。一九一二年十九岁上因家境衰落,不得不自立谋生,进入福建省漳州第二师范做教员。一九一三年出国去缅甸仰光中学任教,在那里工作三年。一九一六年回国任漳州华英学校教员。一九一七年赴北京至燕京大学学习。 许地山幼年生长于一个台湾爱国者的家庭,读经史,习孔孟,受的是诗书传家的封建教育。少年时期又适逢辛亥革命,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他既不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世家子弟,也不是具有一般维新思想企图任重致远的青年,他有他的性格。他初入燕京大学时被同学们视为怪人,看做傻子。有人说许地山是怪人,其怪有三:天天练习写钟鼎文(其实是写梵文),此其一怪;每日总是穿着下缘毛边的灰布大褂,不理发,头发留得很长,二怪也;三怪是吃窝头(那时华北闹旱灾,学生每周吃三次窝头)不吃菜而蘸糖。这样的一位怪模怪样的学生,又长着一副紫膛面孔,嘴巴老像是开口笑着,岂不怪吗?如若不怪,那就是傻子了。这副长相是曾经饱读诗书的秀才吗?这身打扮像是出海住过外国的学子吗?正因为如此,初进燕大时大家看不惯他,他也只好独来独往,落落寡合。同学们赠给了他一个外号,叫他“许真人”。现象不可能长久掩盖本质,学生们过的是集体生活,逐渐地同学们对他熟悉起来。和他接触后,才知道他会说厦门话、广州话、北京话,懂得英文、德文、梵文等多种外国文字;待人和蔼,总是满面春风乐呵呵的;并且很有文才,时常替同学改对联,撰文稿。不久,他就和一些同学交上了知心朋友,人家也不觉得他的傻气和怪气了。一九二0 年毕业于燕大,得文学士学位,接着又入燕大宗教学院学习。 他在校刻苦学习,勤奋读书,可是他不选国文课,他说“我瞧不起这里的国文”,话虽说得近乎狂妄,实际上当时教国文的几位老夫子确实十分陈腐迂阔,说不上真才实学。除文学院和宗教学院的课程外,他还挤时间学习金文、甲骨文等古文字和研读历史考据等资料。他也并非绝对埋首于故纸堆中不问国是,一九一九年为了反对曹汝霖、章宗祥等的卖国行为,他曾参加五四运动游行示威的先锋行列,他和广大青年一起猛烈地向传统的旧礼教开火,他向往的是一个实行人人平等的民主社会。一九二O年,他和郑振锋、瞿秋白、瞿世英、耿济之等合编了一种刊物《新社会旬刊》,这是一种谈青年修养、介绍科学知识,和讨论社会革命宣传反帝反封建的刊物。许地山当时为刊物写过一些文章。有人(案是白序之,在一九四一年二十八期《燕京新闻·副叶》上作《悲哀的回忆》一文所述)记得他发表过一篇文章,是讲丘八为什么强奸的问题,全文似乎满篇痛骂丘八,可是他还从生理、心理上来分析问题,许地山决非原恕这种暴行,此文之例不过说明他有独特的见解,认为很多社会现象和残忍行为必须追根溯源,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许地山作品《春桃》

30年代的北方农村,年轻姑娘春桃与李茂结为夫妻,但在新婚之夜被土匪冲散。李茂下落不明,春桃只好独自一人逃难到北平。途中与难民刘向高相识,二人同室栖身,相依为命,以捡破烂为生。三年后的一天,春桃在街上偶遇沿街乞讨的李茂,始知当年他被抓去当壮丁,后在军阀混战中失去双腿。春桃不忍看他流落街头,便把他领回家。然而,半间破屋,一铺土炕,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又怎么生活呢?街坊邻居的闲言碎语更使人难以忍受。为此,李茂曾与向高私下商定,将春桃“卖”给向高为妻,遭春桃训斥。向高不忍心让春桃过这种尴尬的日子,离家出走。深爱着向高的春桃四处寻找未果,返家后发现李茂上吊自缢,遂将他救下。不久,四处流浪·的向高在爱情的驱使下,又回到春桃身边。 在今天看来,这真是个离奇的人间故事。 故事的前半部分,在许地山写作的那个年代,说不准这是稀松平常的事。战乱纷争,有多少家庭离散。到处拉丁,有多少男人扛上枪杆。被迫离巢的男人展转各异县,孤独留守的女人亦在战火中被迫流走他乡。男人无音信,女人失依靠。在为生活的奔波中,女人与同是沦落人的男子结识。为了过活,也为了同苦的情谊,女人与这另一男人同了伙。可这故事开头处奇在,春桃和李茂只做了一夜夫妻。只因他们婚礼的第二天,李茂就被抓了丁。更奇处还在这故事后半部分,春桃和刘向高合了伙四五年,沦为乞丐并在战火中折了腿的李茂竟与春桃不期而遇。他乡遇故人,此处却充满尴尬。向高说,我走,让你们团圆。李茂说,我走,让你们好好过日子。春桃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我怎能把失去双腿无法过活的你抛弃。此时的春桃,靠沿途嚷“烂字纸换取灯儿”过日子。向高识字,是她的得力助手,能从烂字纸堆里淘出王爷的龙凤帖和印着端明殿御宝的纸来。他们刚好缺一个帮手,帮着他们给烂字纸堆分类,挑出值钱的,捆好不值钱的。可是,二男一女一屋,能成吗。向高和李茂别扭。可春桃认准了要这样。在她眼里,生存最重要,讲情义最重要。于是结局就是这样。向高和李茂向美丽而倔强的春桃屈服了。他们打好商量,在城里,向高是户主,李茂是同居,回乡下,李茂是户主,向高是同居。 一妻二夫,真是不可思议的结局。 生存的理由战胜了一夫一妻制的一般伦理。 有评论认为,“小说歌颂了劳动妇女的高尚品质与奋斗精神,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蓬勃朝气与旺盛生命力”。的确,春桃的身上体现了劳动妇女的强悍不屈与独立精神。但更引人注目和耐人寻味的是,春桃性格中的这种独立品质恰恰是在她对婚姻家庭问题的处理上得到了最鲜明的体现。正是她在婚恋方面种种卓尔不群的举动,丰富了她独立人格的精神内涵,从而亦使她迥异于其他文学女性而独具风采 有人说《春桃》中的两个男人是悲哀的,一个是和自己没有婚姻关系的同居人,一个是和自己有名分的丈夫。两个男人都爱着春桃,都离不开春桃,但春桃对刘向高的爱情和对李茂的道义都无法割舍,于是打算合开个“三人公司”。但在那时,甚至到现在,在传统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下,谁能轻易地接受这样一女两男的组合,谁能对二男一女同睡一铺炕上不予置评。直到现在一般人还不能摆脱原始的夫权和父权思想。所以闲言碎语是难免的,李茂怕被别人说自己是“王八”,刘向高直被同行的人笑话,即使他们俩能和睦相处也抵不过外界种种的流言。对于那些评价,男人是无法不介意的,他们有他们所看重的尊严。到后来导致刘向高出走,李茂上吊,两个男人心中万分的无奈与矛盾达到了顶峰。但是两个男人最后还是无法离开,刘向高说:“我不能离开你,我的事情都是你成全的。我知道你要我帮忙。我不能无情无义。”李茂断了两条腿生活无法自理。离开了这个女人,他们都很难活下去。在许地山的笔下,女性意识的提高,而男性则变成需要依附于女性的可怜虫。他们的悲哀体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到最后他们俩依然不能释怀,还是无奈地定下了一个各自觉得能说服自己的协议。他们是无奈的,也是悲哀的。 许地山关注女性的同时,也赋予了男性的悲哀。在他的笔下,在女性意识逐增强,形象

许地山先生一生写了多少文学作品

许地山先生一生写了多少文学作品 概述 许地山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多以闽、台、粤和东南亚、印度为背景, 许地山书法梵文作品 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空山灵雨》、《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与印度文学有关的文章,书籍。许地山,现代作家、学者。出生于台湾一个爱国志士的家庭。1917年考入燕京大学文学院,1920年毕业留校任教。。"五·四"前后从事文学活动,后转入英国牛津大学曼斯菲尔学院研究宗教学、印度哲学、梵文等。1935年应聘为香港大学文学院主任教授,遂举家迁往香港。在港期间曾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一生著作颇多,有《空山灵雨》、《缀网劳蛛》等。现在徐闻县有他的故居。许地山,名赞堃,字地山,小时候父亲曾以落花生作比喻教育子女,给许地山留下了深刻印象,于是就写了一篇文章《落花生》,并被登在了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15课。祖籍广东竭阳。回大陆后落籍福建龙溪。1910年中学毕业后曾任师范、中学教员。1921年1月,他和沈雁冰、叶圣陶、郑振铎等12人,在北平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创办《小说月报》。1922年往美国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研究宗教史和宗教比较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后曾研究人类学、民俗学等。1927年回国在燕京大学文学院和宗教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同时致力于文学创作。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发表文章、演讲,宣传抗日,反对投降。"皖南事变"发生,即与张一廛联合致电蒋介石,呼吁团结、和平、息战。同时担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常务理事,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1941年8月4日终因劳累过度而病逝。问题小说 许地山是上世纪20年代问题小说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一开始就汇入了问题小说的热潮之中,出手不凡,显出了与其他问题小说名家如叶绍钧、冰心、王统照、庐隐等人不同的奇彩异趣。 名作解读 《命命鸟》写一对缅甸青年加陵和敏明的爱情故事。敏明与加陵相爱,但父亲要敏明专心作戏子,不让上学,加陵进了仰光高等学校,他们的爱情遭到家人反对。敏明在梦幻中见到极乐世界中美丽的命命鸟,为追求自由爱情,敏明和加陵携手投水自尽,去做了极乐世界的命命鸟。小说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最乐的宗教精神。 相关著作 《缀网劳蛛》主人公尚洁原是童养媳,后与帮助她逃离婆家的长孙可望结婚,但他们的婚姻没有爱情。尚洁恪守妇道,顺从命运,坦然的面对生活。一天,尚洁救了一名窃贼,被可望误会以为他们间有暧昧关系,刺伤了尚洁。可望提出离婚,教会也剥夺了尚洁赴圣宴的权利,尚洁没有辩解,仍以自己的信仰坚持自己人生的信念,到一个岛上生活,养育子女。可望在牧师的教诲下觉悟到了自己的过错,把尚洁接回家,尚洁回家后生活坦然,对谁也没有怪罪,相信人的命运如蜘蛛补网一样,不得不如此。小说表现了宗教的慈爱、博爱与道德、人性的冲突,表现了顺其自然,与世无争的观点。对人生和命运的隐喻:人生如网,任其而过,与世无争,顺应天命。 "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蜘蛛把一切有毒无毒的昆虫吃入肚里,回头把网组织起来。它第一次放出游丝,不晓得要被风吹到多远;可是等到粘着别的东西的时候,它的网便成了。它不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和怎样的破发。一旦破了,它还暂时安安然然地藏起来;等有机会再结一个好的。

许地山作品的道家文化意蕴

许地山作品的道家文化意蕴——以《暗途》为例 黄林非 许地山的文学创作受到了多种宗教文化的影响,他的作品中留下了较为清晰的 佛、道、耶、乃至伊斯兰教文化的印痕。而在这众多的宗教文化之中,道家文 化对许地山的影响可谓沦肌浃髓,已不止于表面意义上的语汇或意象的借用。 在《道教史》一书中,许地山对道家思想十分推崇。他指出,"道家思想可以 看为中国民族伟大的产物",在中国,"道家思想是国民思想底中心,大有'仁者 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气概"。①作为一个深受中 国古老传统浸染且对道家有深入思考和系统研究的作家,许地山的创作与老庄 学说有斩不断的内在关联。《暗途》这篇作品,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证。 《暗途》篇幅不长,全文共六百余字。作品写的是吾威要在夜间走山路回家, 他的朋友考虑到路途崎岖,"难保没有危险",便执意要他带上一盏灯。吾威却 坚辞不受,他说:"满山都没有光,若是我提着灯走,也不过是照得三两步远; 且要累得满山底昆虫都不安。""这一点的光可以把那照不着的地方越显得危险, 越能使我害怕。"因此,"不如我空着手走"。吾威于是在密林的暗夜里前行,不 仅没有一点恐慌,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蔓草中飞出来点点萤火,那是他 的朋友不能为他点的小小灯笼。那天晚上,他既没有跌到,也没有遇到毒虫野 兽。吾威安然地回到了家里。 要把握这篇作品的思想意蕴,不妨从分析作品中的"灯"这一意象入手。有些论 者仅凭作品中出现了"灯"这一意象,即推知作者受佛教思想影响很深,其实不 然。佛家对于师徒之间传授衣钵,确实有所谓的"传灯"之说。佛家智慧的"灯" 可以让人从"无明"中解脱,从而自拔于烦恼与昏朦之境。而在《暗途》中,均 哥执意要替吾威点上一盏灯,吾威却以灯为累赘,他宁肯在暗途中无所羁绊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