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作者许地山简介

本课作者许地山简介
本课作者许地山简介

落花生作者许地山简介

《落花生》的作者许地山(1893-1941)笔名就叫“落华生”,他取这个笔名,说明他崇尚“落花生”的精神:生长在泥土里,不好看,但是很有用,词浅而意深。作者在生活中,正是这样,追求多做贡献,做有用的人,而不计报酬。他的夫人曾回忆说:“豪华酒楼没有他的足迹,乘轮船、火车都是买普通票,喜爱与劳动人民接触,对人真挚谦虚,对名利从来淡薄。”

许地山出生于台湾,1921年入燕京大学攻读,毕业后曾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深造。归国后又回到燕京大学当教师。

1935年,香港登报征聘文学院教授,许地山以杰出的才能应聘,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他在教育、生话及工作中,从不崇拜任何偶像,不盲目信赖任何权威,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许地山在香港还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努力开展进步文化活动。

卢沟桥事变后,许地山走出书斋,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他团结爱国志士,教育革命青年,写文章、做讲演,宣传抗日。当时为抗日工作从北方到南方的人,大多经过香港,他们人生地疏,又不懂粤语,许地山热情地为他们解决困难或给予资助,他家成了迎来接往的接待站。

许地山从1921年起开始写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并从事翻译工作。.他的作品无论长短篇,都文字简洁,有独特风格,引人入胜。著名作家郁达夫夸奖他的小说:“像这样坚实细致的小说,不但在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就是寻遍1940年的英美小说界,也很少有可以和他比并的作品。”他写的《春桃》,描写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的生活。

许地山1941年8月4日因病逝世,宋庆龄、郁达夫、徐悲鸿等都送了花圈。郭沫若在悼文中这样写道:“他不仅是一个诚实的创作家,真挚的学者,而且是一个极其健全的社会人……他有献身精神,对于名利竞逐,极其恬淡……”

许地山生前是老舍的好友,他逝世后,老舍先生曾流着眼泪说:“地山是我的绝好朋友,他竟死了”,

许地山——落华生,他的一生做到了“对人有好处”。

著名作家金波新作《追踪小绿人》简介

著名作家金波新作《追踪小绿人》简介 2007年初,著名作家金波再次为广大青少年奉献了一部长篇童话新作——《追踪小绿人》。作品围绕“小绿人”这个可爱的童话形象,展开生动而有悬念的故事,用童话拟人的手段教育我们应该具有保护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的环保精神。该书延续了作家一贯的优美和抒情风格,文句规范,颂扬童心的可贵,是弥足珍贵的经典原创童话。 【作者简介】 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四十余年来出版有诗集《在我和你之间》《林中月夜》《我们去看海》,童话集《小树叶童话》《影子人》《眼睛树》等。作品曾获得中国作家协会第一、二、三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1992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精彩节选】 招聘小绿人 月光晚会开过以后,小叔特别激动,他简直迷上了小绿人,无时无刻不在谈论着。 “小叶子,我想和你商量一件事。”小叔走进我的房间,显得很兴奋,“小绿人太感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的艺术修养,是我们人类望尘莫及的。” 他见我没明白他的话,就又补充说: “小绿人的发现,等于发现了一座金矿!” 我仍旧没太明白他说这话的意思,所以仍没说话。 “小绿人的才能要发挥,要利用。” “怎么利用呢?”我问。 “你知道我经营的一家餐馆就要开张了,我想特聘几个小绿人做特殊服务员。店名我想叫‘常春藤小绿人童话屋’。” “这店名是不是太长了?” “不长。长一点才有特色,才能突出诗情画意、神秘色彩,才能吸引顾客,尤其是孩子。” 我被小叔的这一设想吸引住了。 真的,如果有这样一家餐馆开业,在全世界也是独此一家呀! 小叔见我也很感兴趣,就很有耐心地劝我: “小绿人是你发现的,跟你有交情,你帮小叔去问问,他们愿意不愿意。” 其实,我在心里早已认定这是个好主意了。你想啊,吃饭的时候,能有小绿人为你服务,多么新鲜、多么有情调! 当天晚上,又是一个月明之夜,吃过晚饭,我就来到绿园。 我一唱《绿园之歌》,小绿人就出现了。 “找我们有什么事吗?”他们现在跟我很熟、很亲切,所以说话很爽快。 我把小叔的想法说了一遍。有几个娃娃脸的小绿人一听,就跳起来了: “很好玩,很好玩!我们愿意参加。” 可是那位“小绿人爸爸”有些迟疑。 他们这么多年都是躲避着人类,这次要和那么多人打交道,自然有些不放心。 正在这时候,小叔急不可待地赶来了。

人教部编版《慈母情深》优秀教案1

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18《慈母情深》人教(部编版) 18慈母情深 导学案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18 慈母情深人教部编版

18 慈母情深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围绕“我”买书这件事,塑造了一个勤劳坚忍,关爱儿女的母亲形象,展现了母爱的无私,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感激之情。本课语言细腻,真切感人。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连续、广播”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领会作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对母亲深沉的感情。(三)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重点) 2.领会作者的表现手法,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对母亲深沉的感情。(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朗读法 本课有着大量的场景描写,要让学生通过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感受画面所呈现出来母亲工作的艰辛,同时通过朗读课文,了解人物对话蕴含的情感,加深对课文主旨的领悟。 2.词句分析法 本课呈现了大量的细节,词语的重复使用既使故事场景更鲜活,也让情感表达更强烈,因此要对这些词句作重点分析,分析这些词句加深学生对作者表现手法的了解。 3.结构分析法 本课叙述结构严谨,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故事的叙述结构进行教学,让学生

更好的把握课文内容。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教学同步课件,辅助教学,让课堂更生动。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课堂上学习主要是朗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主旨,完成课后习题,重点是完成本课小练笔。 四、说教学流程。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思考课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的表达效果,找出课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让学生举手发言,谈一谈自己心中母亲的形象。 板书:慈母情深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结合生字表自行学习。 2.课件出示生字词。 3.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强调字音,重点字:辞酸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给课文划分层次。

初中语文所学作者简介

初中语文所学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散文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有“亚圣”之称(孔子是至圣),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其道被称为“孔孟之道”。孔子第四代弟子。 诸葛亮(181.7.23~234.8.28)汉族,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蜀汉丞相,三国时期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出师表》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饮酒》《桃花源记》《桃花源诗》《归园田居》《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周处(238年~299年)字子隐。 王勃(650~676)汉族,字子安。唐初诗文家。王勃与于龙以诗文齐名,并称“王于”,亦称“初唐二杰”。王勃也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齐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宋之问(656?~712)汉族,字延清,一名少连。初唐时期的著名诗

人。王之涣(688~742) 汉族,唐朝诗人,字季凌。 孟浩然(689~740)汉族,字浩然,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唐代诗人,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王昌龄(698~756)汉族,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有《王昌龄集》。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 高适(约701~765) 汉族,字达夫、仲武,世称“高常侍”,唐代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谥号忠。 李白(701~762)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有“诗仙”“诗侠”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有《李太白集》。 王维(701~761)汉族,字摩诘,唐朝诗人,外号“诗佛”。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刘长卿(709~约786)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有《唐刘随州诗集》,《全唐诗》编录其诗5卷。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诗人,有“诗圣”之称,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岑参(cén shēn)(约715年~770年)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属河南新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汉族,荆州江陵(湖北江陵)人,去世之时56岁,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二)目的:本课程的任务是讲授1917至2000年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轨迹、基本特征、作家的生平史实、创作观念、审美情趣、作品的情感特征、艺术特征、作家作品的群体风貌以及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西方文学的关联,使学生具体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现代文学的基本特征。 (三)开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 二、先修课程: 无先修课程 三、教学方法、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 老师讲授和学生自读相结合,强调学生自我阅读感受与充分认识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二)考核方式: 考试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 (一)学时:112学时。现代文学史64学时,当代文学史48学时。 (二)教学内容: 引言: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2学时) 1、中国文学现代化起点的大致时间(1898年) 2、民族生存危机引起传统思想根基的动摇和瓦解,严复、梁启超的反思。 3、回顾思想变化的背景原因:先是寻求社会组织的变化,继而影响到文化,从而影响到文学的变化过程。 4、“小说界革命”及梁启超的《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点出此口号是小说这一文类在近现代取得显赫地位的理论开端。 5、现代化发生阶段梁启超的功绩,“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口号的提出及身体力行。 6、略述戏剧观念的更新。“言文合一”观念下最初的“白话文运动”及具有现代意义上文学观的王国维及周氏兄弟。 7、中国文学现代化发生期的20年(1898-1917)各类文体中成就最大的是政论、散文和小说 8、小说的成绩,谴责小说的盛行(四大代表作品)。四大杂志《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小说林》。吴趼人与“鸳鸯蝴蝶派”的关系。民初初徐枕亚的《玉梨魂》,鸳蝴派的“五虎将”。 思考题: 1、了解中国现代文学的性质、产生原因、使命。 2、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3、掌握现代文学的历史特征。

儿童文学作家作品简介

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的概念:(广义)18岁以下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专门为他们创造而且适应他们发展需要,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学科(包括幼儿文学3,4—6,7童年文学6,7—11,12少年文学11,12—17,18)。 儿童观与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核心问题是儿童观的问题。 关于儿童观和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 1,人生派:文学研究会 2,本位派:注重的是儿童心理,儿童情趣与儿童需要。 3,教育派:上海鲁冰,教育文学就是教育儿童的文学,不要过分强调教育而放弃儿童本我,茅盾“政治挂了帅,艺术脱了班,故事公式化,人物概念化,语言干巴巴。” 4,多元派:曹文轩 儿童读物包括儿童文学 儿童读物包括哪些内容: (一)儿童启蒙图书《中国儿童启蒙名著通览》;道德伦理;科学知识,科学普及读物;儿童卡通图 画读物;百科知识读物《中国通史,少年彩绘 版》;少年儿童文学读物。

童话起源 (一)周作人“舶来体”,日本小说家《骨董集》山东京传。 (二)本土产生,洪讯涛 朱自强(儿童评论家)1909年由孙毓修编译,商务《童话丛书》为标志,这是中国刊物出现童话一词 ............。 《搜神记》--《叶限姑娘》 周作人《童话略论》《童话研究》《古童话释义》。 童话定义:以幻想精神作为主要审美手段,夸张,拟人,非写实的,用来表达和满足人类愿望(儿童愿望)的作品。 1988年当代作家,《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青铜鸟》,迟子建《清水洗尘》《清新土豆》《额尔古纳河右岸》。 1,童话的本质特征:幻想 人物:常人化,拟人化,超人化 情节:荒诞环境:虚拟童话语言:幽默2,隐喻,游戏精神,纸质 (一)儿童审美心理 怀特(美)《夏洛的网》《屋顶上的小飞人》《玛丽-波平斯阿姨》与《音乐之声》。 (二)成人理性隐喻

高中语文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练:梁晓声

2020年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名家名作精练 ——梁晓声 (瑞鑫教研院编制) 作家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荣成市泊于镇温泉寨。中国现当代以知青文学成名的代表作家之一。 2019年 8月16日,凭借作品《人世间》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019年9月23日,梁晓声长篇小说《雪城》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兵 梁晓声 天黑了。 暴风雪呼啸得更加狂怒。一辆客车,已经被困在公路上六七个小时。 车上二十几名乘客中,有一位抱着孩子的年轻母亲,她的孩子刚刚两岁多一点儿。还有一个兵,他入伍不久。他那张脸看去怪稚气的,让人觉得似乎还是个少年呐。 那时车厢里的温度,由白天的零下三十摄氏度左右,渐渐降至零下四十摄氏度左右了。车窗全被厚厚的雪花一层层“裱”严了。车厢里伸手不见五指。每个人都快冻僵了。那个兵自然也不例外。不知从哪一年起,中国人开始将兵叫做“大兵”。其实,普通的大兵们,实在都是些小战士。 那个兵,原本是乘客中穿得最保暖的人:棉袄、棉裤,冻不透的大头鞋,羊剪绒的帽子和里边是羊剪绒的棉手套,还有一件厚厚的羊皮军大衣。 但此刻,他肯定是最感寒冷的一个人。 他的大衣让司机穿走了。只有司机知道应该到哪儿去求援。可司机不肯去,怕离开车后,被冻死在路上。于是兵就毫不犹豫地将大衣脱下来了…… 他见一个老汉只戴一顶毡帽,冻得不停地淌清鼻涕,挂了一胡子,样子非常可怜。于是他摘下羊剪绒帽子,给老汉戴了。老汉见兵剃的是平头,不忍接受。兵憨厚地笑笑说:“大爷您戴着吧!我年轻,火力旺,没事儿。” 人们认为他是兵,他完全应该那么做。他自己当然也这么认为。

金波简介

今天我给三一班代课,语文正好讲到第19课《带雨的花》,一看作者是金波,我想起在彬彬的课本(冀教版语文)中好象经常能看到他的作品,于是翻看彬彬以前的书发现1~3年级的五册语文书中(一年级上册找不到了),金波的作品出现了六次,分别是:一年级下册:第10课《尖尖的草帽》、第13课《信》;二年级下册:第23课《沙滩上的童话》;三年级上册:综合学习《绿》;三年级下册:第1课《春的消息》、第19课《带雨的花》。在一套语文教材中频繁地出现一个人的作品,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于是我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在百度搜索出金波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金波,原名王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现冀州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社会职务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理事,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 文学创作情况: 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在北京师范学院学习期间(1958年)创作歌词《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谱曲后,向全国推广传唱,并收入音乐教材。截止到目前为止,出版诗集《回声》、《会飞的花朵》、《我的雪人》、《红苹果》、《在我和你之间》、《红蜻蜓》、《林中月夜》、《带雨的花》、《风中的树》、《我们去看海》、《迷路的孩子》、《其实没有风吹过》、《其实我是一条鱼》、《阳光没有声音》等二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波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的奇遇》、《影子人》、《眼睛树》、《追踪小绿人》、《乌丢丢的奇遇》、《花瓣儿鱼》,散文集《妈妈的爱》、《等你敲门》、《感谢往事》、《心往哪里飞》、《寻找幸运花瓣儿》,歌词集《林中的鸟声》、《金波诗词歌曲集》,评论集《追寻小精灵》、《幼儿的启蒙文学》,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金波儿童文学作品选》以及幼儿文学读物等约七十余册。此外,还发表了歌词作品和歌词评论约三百余首(篇)。 获奖情况 五次荣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第一届《春的消息》(组诗)、第二届《在我和你之间》(诗集)、第三届《林中月夜》(诗集)、第五届《我们去看海》(诗集)、第六届《乌丢丢的奇遇》(长篇童话)。 共有五件作品、连续三届荣获“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获奖作品分别是《苹果小人的奇遇》(童话)、《你我手拉手》(歌曲)、《我们去看海》(诗集)、《一个中国孩子的英雄喜剧彩虹鸟》(动画创作)《童谣童画》(主编)。

2020秋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落花生》(作者简介)许地山素材新人教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素材: 落花生作者许地山简介 《落花生》的作者许地山(1893-1941)笔名就叫“落华生”,他取这个笔名,说明他崇尚“落花生”的精神:生长在泥土里,不好看,但是很有用,词浅而意深。作者在生活中,正是这样,追求多做贡献,做有用的人,而不计报酬。他的夫人曾回忆说:“豪华酒楼没有他的足迹,乘轮船、火车都是买普通票,喜爱与劳动人民接触,对人真挚谦虚,对名利从来淡薄。” 许地山出生于台湾,1921年入燕京大学攻读,毕业后曾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深造。归国后又回到燕京大学当教师。1935年,香港登报征聘文学院教授,许地山以杰出的才能应聘,任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他在教育、生话及工作中,从不崇拜任何偶像,不盲目信赖任何权威,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许地山在香港还兼任香港中英文化协会主席,努力开展进步文化活动。 卢沟桥事变后,许地山走出书斋,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他团结爱国志士,教育革命青年,写文章、做讲演,宣传抗日。当时为抗日工作从北方到南方的人,大多经过香港,他们人生地疏,又不懂粤语,许地山热情地为他们解决困难或给予资助,他家成了迎来接往的接待站。 许地山从1921年起开始写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并从事翻译工作。.他的作品无论长短篇,都文字简洁,有独特风格,引人入

胜。著名作家郁达夫夸奖他的小说:“像这样坚实细致的小说,不但在中国小说界不可多得,就是寻遍1940年的英美小说界,也很少有可以和他比并的作品。”他写的《春桃》,描写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老百姓的生活。 许地山1941年8月4日因病逝世,宋庆龄、郁达夫、徐悲鸿等都送了花圈。郭沫若在悼文中这样写道:“他不仅是一个诚实的创作家,真挚的学者,而且是一个极其健全的社会人……他有献身精神,对于名利竞逐,极其恬淡……” 许地山生前是老舍的好友,他逝世后,老舍先生曾流着眼泪说:“地山是我的绝好朋友,他竟死了”, 许地山——落华生,他的一生做到了“对人有好处”。

《慈母情深》文本:梁晓声

《慈母情深》文本:梁晓声 男,汉族。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祖籍山东荣城市泊于镇温泉寨,1949年9月22日出生于哈尔滨市,现居北京,任教于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汉语文学专业。曾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辑、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及中国电影进口审查委员会委员。 当过知青,1968年下乡赴黑龙江省生产建设兵团。1974年入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1977年毕业后分配至北京电影制片厂。1988年调至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厂长。2019年调至北京语言大学,任人文学院教授。19 79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短篇小说集?天假设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中篇小说集?人间烟火?,长篇小说?一个红卫兵的自白?、?从复旦到北影?、?雪城?等。其短篇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及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文章?慈母情深?被选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9册。现在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职,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短篇小说集?年轮?、?浮城?等。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父亲?、?今夜有暴风雪?分获全国优秀小说奖。小说?为了收获?、?学者之死?、?一只风筝的一生?、?双琴记?分获?小说月报? 百花奖。 创作多以知青题材为主,有人称为〝北大荒小说〞,多描写北大荒的知青生活,真实、动人的展示了他们的痛苦与快乐、求索与理想,深情的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表现出来的美好心灵与情操,为一代知识青年树立起英勇悲壮的纪念碑。代表作有?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师恩难忘?、?年轮?等,长篇小说?雪城?最为出色;后期作品开始探讨现实与人性,短篇小说?浮城?以社会幻想的形式展现了作者对人类末世预测,十分深刻。其作品大多被香港、台湾出版,并译为英、日、法、俄等国文字。他的名字被收入到英、美、澳三国〝世界名人录〞中。 他创作的作品为我国文学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许地山:商人妇

许地山:商人妇 “先生,请用早茶。”这是二等舱的侍者催我起床的声音。我因为昨天上船的时候太过忙碌,身体和精神都十分疲倦,从九点一直睡到早晨七点还没有起床。我一听侍者的招呼,就立刻起来,把早晨应办的事情弄清楚,然后到餐厅去。 那时节餐厅里满坐了旅客。个个在那里喝茶,说闲话:有些预言欧战谁胜谁负的;有些议论袁世凯该不该做皇帝的;有些猜度新加坡印度兵变乱是不是受了印度革命党运动的。那种唧唧咕咕的声音,弄得一个餐厅几乎变成菜市。我不惯听这个,一喝完茶就回到自己的舱里,拿了一本《西青散记》跑到右舷找一个地方坐下,预备和书里的双卿谈心。 我把书打开,正要看时,一位印度妇人携着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到跟前,和我面对面地坐下。这妇人,我前天在极乐寺放生池边曾见过一次,我也瞧着她上船,在船上也是常常遇见她在左右舷乘凉。我一瞧见她,就动了我的好奇心,因为她的装束虽是印度的,然而行动却不像印度妇人。 我把书搁下,偷眼瞧她,等她回眼过来瞧我的时候,我又装做念书。我好几次是这样办,恐怕她疑我有别的意思,此后就低着头,再也不敢把眼光射在她身上。她在那里信口唱些印度歌给小孩听,那孩子也指东指西问她说话。我听她的回答,无意中又把眼睛射在她脸上。她见我抬起头来,就顾不得和孩子周旋,急急地向闽南土话问我说:“这位老叔,你也是要到新加坡去么?”她的口腔很像海澄的乡人,所问的也带着乡人的口气。在说话之间,一字一字慢慢地拼出来,好像初学说话的一样。我被她这一问,心里的疑团结得更大,就回答说:“我要回厦门去。你曾到过我们那里么?为什么能说我们的话?”“呀!我想你瞧我的装束像印度妇女,所以猜疑我不是唐山(华侨叫祖国做唐山)人。我实在告诉你,我家就在鸿渐。”

梁晓声《母亲》

淫雨是停歇了。瘦叶是静止了。这一个孤独的日子,我想念我的母亲。有三只眼睛隔窗瞅我,都是那杨树的眼睛。愣愣地呆呆地瞅我,瞅着想念母亲的我。 邻家的孩子在唱着一首流行的歌: 杨树杨树生生不息的杨树, 就像那妈妈一样, 谁说赤条条无牵挂?…… 最堪怜是中秋、国庆,新年、春节前夕的母亲。母亲每日只能睡上两三个小时。五个孩子都要新衣穿,没有,也没钱买。母亲便夜夜地洗、缝、补、浆。若是冬季里,洗了上半夜搭到外边去冻着,下半在取回屋里,烘烤在烟筒上。母余不敢睡,怕焦了着了。 母亲是太刚强的女人,她希望我们在普

天同庆的节日,没条件穿件新衣服,也要从里到外穿得干干净净。尽管是打了补丁的衣服,还想方设法美化我们的家。 家像地窖,像窝,像上丘之间的窝。土地,四壁落土,顶棚落上。它使不论多么神通广大的女人为它而做的种种努力,都在几天内变不往劳。母亲却常说:“蜜蜂蚂蚁还知道清理窝呢,何况人!” 母亲拼将她那毫无剩余可谈的精力,也非要使我们的家在短短几天的节日里多少有点象样不可。“说不定会有什么人来!” 母亲心怀这等美好的愿望,颇喜悦地劳碌着。 然而没有个谁来。没有个谁来母亲也并不党得扫兴和失望。生活没能将母亲变成个懊丧的怨天怨地的女人。 母亲分明是用她的心锲而不舍地衔着

一个乐观。那乐观究竟根据什么?当年的我无从知道,如今的我似乎知道了,从母亲黩黩地望着我们时目光中那含蓄的欣慰。她生育了我们,她就要把我们抚养成人。她从未怀疑她不能够。母亲那乐观当年所根据的也许正是这样的信念吧?唯一的始终不渝的信念。 我们依赖于母亲而活着。像蒜苗之依赖于一棵蒜。当我们到了被别人估价的时候,母亲她已被我们吸收空了。没有财富和知识。母亲是位一无所有的母亲。她奉献的是满腔满怀仁温不冷的心血供我们吮咂!母亲啊,娘!我的老妈妈!我无法宽恕我当年竟是那么不知心疼进、体恤您。 是的,我当年竟是那么不知心疼和体恤母亲。我以为母亲就应该是那样任劳任怨的。我以为母亲天生成就是那样一个劳碌不停而又不觉累的女人。我以为母亲是累不垮的。

作者简介

第一单元情感呵护: 《散步》作者莫怀戚简介: 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当过知青、士兵(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摩托车手、小提琴演奏员。经历复杂、意志坚强、随和、豁达、原则性强。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现任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能胜任多种体裁,但小说见长,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散文《散步》和《家园落日》被选在了中学语文课文之中。视写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作品有长篇小说《经典关系》、系列小说集《大律师现实录》、中篇小说《透支时代》、中篇小说《陪都旧事》、中篇小说《花样年月》、中篇小说《六弦的大圣堂》、中篇小说《诗礼人家》、中篇小说《隐身代理》等。2008年又成就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白沙码头》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简介: 史铁生,1951年1月4日出生于北京,河北涿县(今涿州市)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小说家,文学家。生前曾任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驻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作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入北京东城区王大人胡同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回北京,1974—1981年在北京新桥街道工厂做工,后因瘫痪而停薪留职,回家养病。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参加中国作家协会。从1986年起,即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作家,后为北京作家协会驻会作家,一级作家职称。1996年11月,短篇小说《老屋小记》获得《东海》文学月刊“三十万东海文学巨奖”金奖。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外,他还创作了电影剧本《多梦时节》(与人合作)、《死神与少女》等,《死神与少女》属于一种新的电影类型——诗电影,这为电影类型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我国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出过很多儿童读物。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电影协会理事、中国影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文学作品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蝉为谁鸣》、《极限幻觉》等,已出版五卷本《张之路文集》,“非常感动”“非常神秘”、“非常可笑”三个系列,其中《羚羊木雕》一文被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作品曾获中国图书奖一等奖、五次获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奖、三次获宋庆龄文学奖、多次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等。创作并拍摄完成的电影剧本有《霹雳贝贝》、《魔表》、《暗号》、《足球大侠》、《扬起你的笑脸》、《疯狂的兔子》、《妈妈没有走远》、《危险智能》、《我要做好孩子》、《乌龟也上网》等。电视连续剧《第三军团》、《妈妈》、《好玩佳佳龟》、《有老鼠牌铅笔吗》等。曾多次获电影华表奖、多次获电影童牛奖、三次获夏衍电影文学奖、电视剧飞天奖、开罗国际儿童电影节金奖等多项奖励。著有电影理论专著《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作者泰戈尔简介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861年5月7日,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出生于印度加尔各答一个富有的贵族家庭。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作者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作者简介 1、《窃读记》作者是林海音,原名林含音,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多部长篇小说和短篇小说集,自传体长篇小说《城南旧事》。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季羡林,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 3、《走遍天下书为侣》作者是尤安.艾肯,英国著名的儿童作家,出版过《长满书的大树》等92本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与短文。 4、《我的“长生果”》作者叶文玲,浙江人,小说集《无花果》《心香》等,散文集《梦里寻你千百度》《不了情》,长篇小说《父母官》《太阳的骄子》《无梦谷》等。 5、《泊船瓜洲》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秋思》作者张籍,字文昌,唐代诗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词人,原名纳兰成德,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 6、《梅花魂》作者陈慧瑛,著名作家、诗人。著作有《无名的星》《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等。 7、《桂花雨》作者琦君,现当代女作家,原名潘希真,出版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30余种,有《烟愁》《细纱灯》《细雨灯花落》等。 8、《小桥流水人家》作者谢冰莹,原名谢鸣岗,字风宝,湖南人,代表作《女兵自传》。 9、《鲸》作者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 l899~1961)美国小说家,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10、《松鼠》作者布封,布封18世纪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了36册的巨著《自然史》。 11、《新型玻璃》作者是周水野,老师。 12、《假如没有灰尘》作者周元桂,湖北人,作品有《文体论》《金枝》等。 13、《钓鱼的启示》作者詹姆斯·勒菲斯特,是美国的一位著名的建筑师,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他写的一篇短文,叫《做得对做得好——天知地知》。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作者伊尔莎·斯奇培尔莉,生于意大利罗马。她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名的服装设计师之一,也是一位作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一起长大的玩具》素材之金波简介素材鄂教版

《一起长大的玩具》素材之 金波简介 金波,原名王金波,中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935年7月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冀县(现冀州市)。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北京师范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诗集《回声》、《我的雪人》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苹果小人儿》以及长篇童话《乌丢丢的奇遇》等,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等你敲门》等。同时,作者也写了多部理论著作,如评论集《幼儿的启蒙文学》、《能歌善舞的文字——金波儿童诗评论集》等,还著有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作品精选》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其中的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金波于1992年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奖提名奖。在北京靠近西三环的南沙沟寓所里,年逾古稀的作家金波喜欢临窗静坐。初夏的斜阳,将橙色的光芒涂抹在文竹的叶片上,老人的思绪又沉浸在他仿佛刚刚开始的童年里。正像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和降落时,都呈现给世界同样鲜嫩的颜色一样,人生的童年和暮年也有着相似的心理感觉。在长达50年的儿童文学创作生涯中,金波出版了70多部诗歌、歌词、童话、散文、评论作品集,许多名篇佳作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并因其成就辉煌而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成为中国文学界“最接近安徒生的人”。而他的每一首儿童诗、每一篇童话和散文的诞生,都是他不朽的金色童年的一次再生。生生不息,文字有灵。有童心的生命没有老朽,有诗意的人生没有冬天。正像他自己对自己的评价:“睁开眼睛看自己,已进入了老年;闭上眼睛看自己,还是那个孩子。从孩子变老人,从老人回到童年……为孩子们写作是非常快乐的事情,不会有黄昏的伤感和灰色的心态。”(诗《老人和孩子》)金波的客厅被各种各样精美的儿童读物所占满,其中他自己的作品就可以装上一箩筐。这位“把心交给孩子的人”,把书当作寄寓他一生追求的圣物。他递给我几本新近出版的书——《推开窗子看见你》、《幼儿的启蒙文学》、《能歌善舞的文字》,这些作品里有一个快乐的童心未泯的老头儿,在向我们讲述他那漫长的70岁童年的一个个新发现…… 1 母亲用一首首儿歌为我哺乳金波赞同别林斯基的看法:“诗人是生就的,不是造就的。” 但是,生就的诗人也需要造就的工夫,诗人的天性就像种子,得遇肥沃的土壤、温暖的阳光、适当的水分才好发芽、成长。古老的北京是充满韵律的城市,它不仅哺育了戏剧家关汉卿、梅兰芳,也培养了学者王国维、作家老舍,更有意思地是许多文人墨客一到这里,便萌生了诗情,朱自清有散文《荷塘月色》,冰心有诗歌《春水》、《繁星》。同样,文化古都养育了诗人金波,他出生在丰台区长辛店,自幼在妈妈的怀抱里受到儿歌的熏陶: “有钱的腊八腊八嘴,没钱的腊八腊八腿。” ——这种“孺子歌”、“小儿语”,用异常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生活百态,表达爱恨情仇,一咏而镌刻心底,没齿不忘。“小孩儿,小孩儿,上井台儿,摔了个跟头捡了个钱儿。又打醋,又买盐儿,又娶媳妇,又过年儿。” ——他解释说:“你看,这首《小孩儿小孩儿》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历史名人以及作品介绍 下面是学习啦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鲁迅 1.鲁迅简介 原名周樟寿,改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 笔名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2.鲁迅的代表作品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且介亭杂文》《二心集》《南腔北调集》《坟》等16部。 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 《呐喊》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狂人日记》《孔乙己》《药》《故乡》《阿Q正传》《社戏》——选自《呐喊》(《呐喊》主要描写农民和知识分子) 《祝福》《伤逝》——选自《彷徨》(《彷徨》描写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故事新编》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散文诗集:《野草》:独语式的抒情散文生命哲学如:《雪》 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如:学过的课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杂文集:“社会批评” “文明批评” 《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通过被迫害者“狂人”的形 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写,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人的觉醒意识。 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 《阿Q正传》

《阿Q正传》是唯一的中篇小说,批判“精神胜利法”。这个封闭落后的农村流浪汉,有农民憨厚、质朴的一面,但更明显地具有偏狭、愚昧、盲目、无知、落后的一面。其最突出的性格是自欺欺人、自轻自贱、自甘屈辱,而又妄自尊大、自我陶醉、 自我麻木的“精神胜利法”。 1.《阿Q正传》的创作特色 ①艺术描写的高度典型化。作品将阿Q放在未庄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从而为阿 Q的“精神胜利法”的产生和滋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②精彩的细节描写。如赵府点灯的描写,出现在不同的段落里,使赵太爷的吝啬 贪小的性格一层深一层地从三个“例外”里反映出来。这种精细入微的描写,刻画了地 主阶级卑污的灵魂。 ③强烈的批判与讽刺特色。小说不仅有头有尾两部分的议论,其他许多地方也都 穿插着议论成分。这些议论诙谐而精辟,给作品涂上了一层浓厚的批判、讽刺色彩, 显示了鲁迅作为一个战斗的思想家的特色。 ④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精练,饱含幽默感,有好用反语,喜欢夸张,显示了 作者卓越的语言艺术。 文学研究会 时间: 1921年成立于北京 地位: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阵地:茅盾主编《小说月报》 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重视文学揭示社会问题 和批判社会现实的功能 冰心 冰心原名谢婉莹,被称为“世纪老人”,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冰心的爱的哲学:母爱、童真、大自然+爱祖国 ?作品:诗集《繁星》《春水》;通讯散文《寄小读者》——中国儿童文学奠基之 作 散文:被称为“冰心体” 用书信体形式向少年读者报道自己身处国外的生活和心态。笔调轻盈、文字隽丽、感情细腻,既发挥了白话文流畅的特点,又兼有文言文凝练简洁之长。

许地山《春林野》

[标签:标题] 篇一:落花生 《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的、体面的人”。 3、学习花生不求虚名、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格。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懂得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的、体面的人”。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越,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老师说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2、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落花生》(生:齐读课题)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谁能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 二、朗读感悟 1、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落华生写了哪些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列出来: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板书) 2、作者重点写了哪部分内容?(议花生)“议”什么意思? 3、因为谁的什么问题,引发了一家人的讨论? 每个人是怎么说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3-9自然段,用直线画出每个人说的内容。 4、学生汇报交流 5、同学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给同桌读一读,体会花生有哪些好处。 6、众人的话中,谁的话最能给人以启发?(父亲的话) 三、直奔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一)1、出示父亲的话,找学生朗读。其余同学边听边划出中心句。中心句: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 2、“可贵”在哪些地方?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它的可贵的,请同学分小组讨论,并完成表格。 3、交流汇报(默默奉献、朴实无华的品质最可贵) 4、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 (二)理解父亲的话:出示课文10节内容 1、父亲仅仅让孩子们知道花生的品质可贵就够了吗?哪里可以看出它真正意图,用曲线画出来。 2、“有用”是什么意思?父亲说这番话的意思是什么? (希望孩子做一个落花生一样的人,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人) 3、父亲的话,孩子们听懂了吗?从哪儿可看来?在文中用~勾划出来 4、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联系生活讲讲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听了我的话,父亲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你们指谁?希望又指什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6课《慈母情深》学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6课《慈母情深》 一、字音字形 1.识记生难字 劈.柴(pǐ)积攒.(zǎn) 绰.绰(chuò)桀骜 ..不驯(jié ào) 呵.斥(hē)内疚.(jiù) 虎视眈.眈(dān)怪诞.(dàn) 轻蔑.(miè)惴.惴(zhuì) 怂恿 ..(sǒng yǒng)干瘪.(biě) 竹篾.(miè)攥.(zuàn) 2.读准多音字 (1)号.啕大哭:háo其他读音:hào组词:号码 (2)晕.头转向:yūn其他读音:yùn组词:红晕 (3)龟.裂:jūn其他读音:guī组词:乌龟 其他读音:qiū组词:龟兹 二、重要词语 1.绰绰:形容经济很宽裕,用不完。 2.一贫如洗:指一无所有,非常贫困。 3.桀骜不驯:性情倔强不驯顺。 4.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5.怪诞:荒诞离奇。 6.惴惴: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7.非同小可:形容事情重要,不能轻视。 8.失魂落魄:形容极度惊慌,行动失常的样子。 9.怂恿:从旁劝说鼓动别人去做(某事),多用于贬义。 10.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11.干瘪:干枯收缩,不丰满。 12.龟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三、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籍山东省荣城县,1949年生于哈尔滨,1968年中学毕业后到北大荒农场当工人。1974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当编辑。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梁晓声的作品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知青小说”,表现一代知识青年在那场荒谬的历史运动中所显示出的理想追求和人格精神,热情讴歌了在动乱年代和艰苦环境中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夜有暴风雪》被视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他的另一类作品则相对平实,作品取材于城镇、农村、学院、家庭等领域的生活,表现了他开拓生活视野的意向,体现出鲜明的纪实风格。 四、写作背景 本文写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的事,当时正是国家困难时期,大多数老百姓的家境都很困难,“一元五角钱”买一本书在当时是不容易的事情。

部编本《落花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1)

《落花生》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2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 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花生) 2.出示花生的图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

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板书:19.落花生)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2.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七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6课《慈母情深》(第2课时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6课《慈母情深》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慈母情深,体会亲情无价。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环境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迭宕情节的魅力。 教学重点: 感受慈母情深,体会亲情无价。 教学难点: (一)环境描写在表现人物思想感情中的作用。 (二)感受迭宕情节的魅力。 预习要求: (一)通过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 (二)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加以评析。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 细读第二部分,思考以下问题并做好阅读批注。 1、第二个故事连续出现几处动人的转折,请找出来。 交流,明确:

a.母亲的劳动环境如此恶劣,我打消要钱。 b.母亲却爽快地给我买书的钱。 c.女工劝阻,母亲不理会。 d.为未能体察母亲的艰辛感到羞愧,为母亲买来水果罐头。 e.母亲生气,再次给钱买书。 f.“我”没有权力买别的东西。 教师归纳:作者是谙于传统的现实主义笔法的著名小说家,善于塑造情节和人物个性的优长也突出地表现在这篇文章中,结果使得他描写的母爱也有了特别感人之处。这是该文和《背影》很大不同的独特之处。 2、描写母亲她们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场景,对表现人物和主题有什么作用? 教师引导:详细描写母亲她们的工作环境异常艰苦、工作条件极端恶劣、劳动场景高度紧张,说明母亲挣钱十分不易,以至“我”本已不想开口要钱买书。但母亲毫不犹豫给了,还给了两次,旁边的女工痛心地劝阻也无济于事。这更加突出了地表现母亲对子女的爱是无私的、是充满牺牲和奉献情神的,也更突出表现了母亲是非分明、办事果决,很有主见的个性,这个性与第一个故事中所表现的母亲个性是一种相承的。也更加突出了歌颂母爱,尤其是歌颂爱得正确的母爱(母亲支持孩子看书,几乎不惜一切代价,两个故事在这一点上也一脉相承)的主题。这样的工作环境、劳动场景的详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情感、思想、品性以及表现文章的主题具有很好的衬托作用、强化作用和补充说明的作用。 3、试比较文中的“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这与朱自清被父亲的“背影”感动得流泪比较,你觉得哪一个更精彩,更动人? 两篇文章的写法不一样。《慈母情深》是着力展开情节中的矛盾冲突和转折(不敢要钱,女工阻止给钱,母亲却痛快地给了),展开我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升华(我对一生奉献给家庭的母亲的感觉,我羞愧难当,无地自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