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零件及专用夹具设计

箱体零件及专用夹具设计
箱体零件及专用夹具设计

摘要

这次我毕业设计的课题就是基于CAPP的箱体加工工艺及专用夹具设计。先针对箱体零件的特点设计工艺规程,再设计专用夹具,最后对箱体零件进行分类编码。

CAPP是通过向计算机输入被加工零件的原始数据,加工条件和加工要求,由计算机自动地进行编码,编程直至最后输出经过优化的工艺规程卡片的过程。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常是联结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桥梁。

在制造业信息化环境中,工艺设计是生产技术准备工作的第一步,工艺规程是进行工装设计制造和决定零件加工方法与加工路线的主要依据,它对组织生产、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及改善劳动条件等都有直接的影响,是生产中的关键工作。工艺知识是制造企业中重要的知识资源之一,是使产品设计变为成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中的基础资源,它对保证产品质量以及提高企业经济技术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夹具的快速设计与制造,己经成为产品快速变换和制造系统新建成或重构后运行的瓶颈,严重地影响制造系统的设计建造周期、系统生产率、质量和成本。专用夹具的使用,一方面缩短了工序时间,降低了加工成本;另一方面,夹具本身的设计制造工时、材料消耗等又增加了工件的成本。因此,在何种生产条件下使用哪种类型的夹具才是经济合理的,也就是夹具的经济性,一直都是夹具结构发展和设计的一个主要问题。

关键词:CAPP;工艺设计;专用夹具

Abstract

This my Graduation Design is based on the CAPP XZ25.50 box of technological procedure and Special fixture design. First direcated against the peculiarity of the parts case design technological procedure,and design the special fixture, finally classification coding parts box.

CAPP, through the importation of computer parts were processing the raw data, processing conditions and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carried out automatically by computer coding, programming optimized output until the end of the process of order card process. Computer-aided process planning is often linked 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and 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 (CAM) as a bridge.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becoming an information based society environment, the process planning produces is the first step in the technology preparatory work, the process planning is carries on the work clothes design to make and to decide the components processing method with processes the route the main basis, it produces, guarantee product quality, the enhancement labor productivity to the organization, reduces the cost,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ycle and the improvement work condition and so on all has the direct influence, is in the production key work. The craft knowledge is makes in the enterprise one of important knowledge resources, is causes the product design to become the end product in the entire manufacture process foundation resources, it to guaranteed the product quality as well as enhances the enterprise economical technology benefit to have the extremely vital role.

The fast design and the manufacture, oneself after becomes the product fast transformation and the manufacture system completes the bottleneck newly which or the heavy construction moves, seriously affects manufacture system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cycle, the system productivity, the quality and the cost. Unit clamp use, on the one hand reduced the working procedure time, reduced the processing cost; On the other hand, the jig itself design manufacture man-hour, the material consumption and so on increased the work piece cost. Therefore, which kind of type uses under what kind of working condition the jig is the economy reasonable, also is the jig efficiency, continuously all is the jig structure development and a design main question.

Keywords CAPP Process Design Special Fixtur

目录

1绪论 (1)

2 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3)

2.1概述 (3)

2.2零件的作用 (3)

2.3 零件的工艺分析 (3)

2.4确定工艺方案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3)

2.4.1粗、精加工分开原则 (3)

2.4.2工序集中与分散的原则 (4)

2.4.3制定工艺方案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5)

2.5工艺规程的设计 (5)

2.5.1确定毛坯材料及尺寸 (5)

2.5.2定位基准的选择 (5)

2.5.3制定工艺路线 (6)

2.6工序尺寸的基本要求 (7)

2.7 确定切削用量和基本工时 (8)

2.8 切削用量的选择依据 (22)

2.8.1铣削 (22)

2.8.2钻孔 (22)

2.8.3扩孔和铰孔 (23)

2.8.机床精度及机床参数 (23)

2.9 各种加工工艺和加工方法 (24)

2.9.1平面加工工艺 (24)

2.9.3螺纹加工工艺 (24)

2.10常用工艺主要工序能达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4)

2.10.1平面加工 (24)

2.10.2螺纹孔加工 (25)

3 专用夹具的设计 (26)

3.1 对铣床夹具体的要求 (26)

3.2 夹具体的毛坯结构 (26)

3.3夹具元件的选择与设计 (26)

3.4 专用夹具的设计步骤 (27)

3.5 绘制夹具总装配图 (27)

3.6 标注夹具总装配图上个部分尺寸和技术要求。 (28)

3.7 夹具公差配合的制订 (28)

3.7.1 制订夹具公差与技术条件的依据 (28)

3.7.2 制定夹具公差和技术条件的基本原则 (28)

3.8夹具公差的制订 (29)

3.9 夹具技术条件的制订 (29)

3.10夹具设计部分的计算 (29)

3.10.1基准的选择 (29)

3.10.2切削夹紧力的计算 (29)

3.10.3定位误差的分析 (30)

4 零件编码系统 (33)

4.1零件编码系统的概念 (33)

4.2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要求 (34)

4.3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的设计和选择 (34)

4.4零件的分类成组技术 (34)

4.4.1编码分类法 (34)

4.4.2生产流程分析法 (35)

总结 (38)

致谢 (39)

参考文献 (40)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绪论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中文意思是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是通过向计算机输入被加工零件的原始数据,加工条件和加工要求,由计算机自动地进行编码,编程直至最后输出经过优化的工艺规程卡片的过程。这项工作需要有丰富生产经验的工程师进行复杂的规划,并借助计算机图形学、工程数据库以及专家系统等计算机科学技术来实现的。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常是联结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的桥梁。

在集成化的CAD/CAPP/CAM系统中,由于设计时在公共数据库中所建立的产品模型不仅仅包含了几何数据,也记录了有关工艺需要的数据,以供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利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的设计结果也存回公共数据库中供CAM的数控编程。集成化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节省了人工传递信息和数据,更有利于产品生产的整体考虑。从公共数据库中,设计工程师可以获得并考察他所设计产品的加工信息,制造工程师可以从中清楚地知道产品的设计需求。全面地考察这些信息,可以使产品生产获得更大的效益。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利用计算机来进行零件加工工艺过程的制订,把毛坯加工成工程图纸上所要求的零件,瞎一过程称为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它是通过向计算机输入被加工零件的几何信息(形状、尺寸等)和工艺信息(材料、热处理、批量等),由计算机自动输出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序内容等工艺文件的过程。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通常多被译为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国际生产工程研究会(CIRP)提出了计算机辅助规划(CAP-computer aided planning)、计算机自动工艺过程设计 (CAPP-computer automated process planning)等名称,CAPP一词强调了工艺过程自动设计。实际上国外常风的一些,如制造规划(manufacturing planning)、材料处理(material processing)、工艺工程(process engineering)以及加工路线安排(machine routing)等在很大程度上都是指工艺过程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属于工程分析与设计范畴,是重要的生产准备工作之一。

由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的出现,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上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相接,上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相连,是连接设计与制造之间的桥梁,设计信息只能通过工艺设计才能生成制造信息,设计只能通过工艺设计才能与制造实现功能和信息的集成。

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的内容主要有:

①产品零件信息输入;②毛坯选择及毛坯图生成;③定位夹紧方案选择;④加工方法选择;⑤加工顺序安排;⑥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确定;⑦工艺参数计算;⑧工艺信息(文

件)输出。

进行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的方法有:①检索式;②派生式(variant),亦称变异式、修订式、样件式等;③生成式(generative),亦称创成式;④综合式等。

1976年美国的国际计算机辅助制造公司CAM-I(Computer-Alded Manufacturing-International,Inc)所推出的CAPP系统最著名、应用最广泛,在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此后,世界上有众多CAPP系统问世,上海同济大学在1982年开发出我国第一个CAPP系统,即TOJICAP系统。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可以大大减轻工艺工程师的繁重劳动、提高工艺设计质量、缩短生产准备周期、提高生产率、减少制造成本等,无论是对单件小批多品种生产还是对大批量生产都有重要意义。

当前,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正在向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方向发展,对柔性CAPP (非线性CAPP、可选CAPP)、动态CAPP(闭环CAPP 、实时CAPP)、分布式CAPP、可重构CAPP、集成环境下CAPP、并行工程环境下 CAPP以及智能CAPP等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开发。

2 零件加工工艺规程

2.1概述

机体的加工工序路线复杂,具体分为铣、镗、钻、铰、扩、攻丝等,加工的原则一般按照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基准先行等原则。

零件的表面上分布有大小不一的孔,这些孔对位置尺寸精度要求都较高,因此,加工时以平面定位准确可靠,可减少定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所以把平面加工好非常重要。根据零件的特点,在组合机床上用铣削方法加工平面,只有使机床结构简单、刚性好、加工精度高,这样才能保证零件的精度。为此,可以采用铣削头安装在工作台上移动铣削的布局形式。组合机床上,加工平面可达到1000mm长度以内偏差为0.02~0.05mm,到定位基面的距离一般在5000mm内,尺寸公差可以保证在0.05mm以内。

2.2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变速箱的壳体。它是各类机器中重要的基础件之一,它支撑和包容着各种传动零件,保证其运动和动力进给驱动和分配,彼此按照一定的传动关系进行协调的运动。因此,必须使众多的轴套及齿轮等零件保持正确的相互位置关系,所以箱体零件加工质量的好坏,对整台机器的精度,性能和寿命都有直接的影响。

2.3 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类箱体的加工顺序均为先加工面,后加工孔;先粗后精,先主后次的原则。箱体孔的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也较大。从结构工艺特点来看,它是一个薄壁壳体腔形零件,形状复杂,铸造困难,刚度差,易变形,加工精度要求高。它的外表面有多个联接平面需要加工,支承孔系分布在前后端面上,为了更好的满足加工要求,特别加工出了四个定位平面为辅助基准,除支承孔外,在各联接面上还有一系列螺纹孔。本次加工是以三孔定位夹紧铣接合面,再以接合面和两销定位加工其他部位,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这样能使孔的加工提高稳定可靠的精基准,加工余量均匀。

2.4确定工艺方案的原则及注意问题

2.4.1粗、精加工分开原则

必须根据零件的生产批量、加工精度、技术要求进行全面分析,按照经济地满足加工要求的原则,合理解决粗加工和精加工工序的安排。不要不分具体情况而一律粗、精加工

分开或粗、精加工工序合并的做法。一般在大批大量的生产中,确定工艺流程宜粗、精工序分开进行,其优点是:

(1)工件能得到较好的冷却,有利于减少热变形及内应力变形的影响,对精度要求高的零件,更需如此安排;

(2)可避免粗加工振动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3)有利于精加工机床保持持久的精度;

(4)使机床结构简单,便于维修、调整。

但是,粗、精加工工序分开,将使机床台数增多。当工件生产批量不大时,由于机床负荷率低,则经济性不好。因此,在能够保证加工精度的情况下,有时也采取粗、精加工合并在同一台机床上进行的工艺方案,但必须采取措施,尽量减少由此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例如使大量切除余量和铸造黑皮的第一道工序与最后一道精加工工序不能同时进行。在工件需要两次安装时,应使粗、精加工工序所用夹具具有大小不同的夹紧力;若工件一次安装,也应使粗、精加工工序分别具有不同的夹紧力。

2.4.2工序集中与分散的原则

组合机床是基于工序集中的工艺原则发展起来的,即运用多种不同刀具,采用多面、多工位和复合刀具等方法,在一台机床上对一个或几个零件完成复杂的工艺过程,从而有效地提高生产率,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但也应当看到,工序集中程度的提高也会带来下述一些问题:

(1)工序过分集中会使机床结构复杂,刀具数量增加,机床大而笨重,调整使用不便,可靠性降低,反而影响生产率的提高;

(2)工序过分集中导致切削负荷加大,往往由于工件刚性不足及变形等影响加工精度。

因此,提高工序集中程度时,应注意:

①适当考虑单一工序。即把相同工艺内容的工序集中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工位上加工;

②相互间有位置精度要求的工序应集中在同一台机床或同一工位上加工;

③大量的钻、镗工序最好分开,不要集中在同一个主轴箱完成。这是因为:钻孔与镗孔直径往往相差很大,主轴转速也就相差很大,导致主轴箱的传动链复杂和设计困难。同时,大量钻孔会产生很大的轴向力,有可能使工件变形而影响镗孔精度;而且,精镗孔振动较大又会影响钻孔,甚至会造成小钻头的损坏或折断。另外,由于铰孔为低速大进给量切削,而镗孔为高速小进给量切削,所以二者也不宜放在同一主轴箱上进行,以有利于切削用量的合理选择和简化主轴箱的传动结构;

④确定工序集中时,必须充分考虑零件是否会因刚性不足而在较大的切削力、夹紧力下变形对加工精度带来不利影响;

⑤工序集中时,必须考虑前述粗、精加工工序的合理安排及由于主轴箱结构及设置导向的需要。主轴排列不宜过密,否则会造成机床、刀具调整不便,加工精度、工作可靠性、生产率降低的不良后果。

2.4.3制定工艺方案应注意的其它问题

(1)镗孔组合机床,应注意精加工后孔的表面是否允许留下螺旋或直线退刀痕迹。如果不允许留下螺旋刀痕,则应在加工终了时,使主轴(刀具)停止转动并周向定位,利用夹具的让刀机构,将工件已加工表面移离刀尖一段距离后退刀。在生产率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使刀具以工进速度退回,这样不仅不会留下刀痕,且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

(2)钻阶梯孔,应先钻大孔后钻小孔,这不仅可缩短钻小孔的深度,而且使小钻头减少了折断的可能性;

(3)互相结合的两个零件,钻孔应从结合面钻起,以更好的保证孔的位置精度,有利于两零件的装配;

(4)端面一般采用铣削加工。当加工孔口较大端面时,不应采取简单的端面刮削工艺,因为这样会因轴向切削力大而导致振动影响加工精度。当端面对孔有严格的垂直度要求时,应采取镗孔车端面的方法,同时加工端面和孔。对于工件内部的端面,则可采用径向进刀的方法加工;

(5)在制定加工一个零件的几台或成套机床或流水线、自动线工艺过程方案时,应尽可能使精加工工序集中在所有粗加工工序之后,以有利于稳定保证加工精度。

2.5工艺规程的设计

2.5.1确定毛坯材料及尺寸

XZ25.50变速箱箱体为HT200(灰铸铁),壁厚为2.5~10mm,抗拉强度为220Na。箱体属于铸件,由于零件年产量大,已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所以加工余量要控制在最合理的位置。初步设计为:箱体属壳体,HT(灰铁),等级8-10级,零件基本尺寸在250~630mm 内,铸铁机械加工余量为6mm,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0~8级。铸件的基本尺寸长485mm,宽310mm,高400mm,铸件毛坯所留余量:顶面及孔4.5mm,底面及侧面3.5mm(〈〈机械制造工艺手册〉〉P40表1-49),所以铸件的毛坯尺寸应为长485+4.5?2,宽310+3.5?2,高400+4.5?2

2.5.2定位基准的选择

(1)粗基准的选择:

箱体精度等级要求较高的加工尺寸为孔的加工,为了保证重要孔的精度,故以孔Φ150

和Φ130的轴线为粗基准粗精铣上平面。

(2)精基准的选择:

加工两工艺孔,与精铣后的上平面(接合面)组成“一面两孔”作为后续的加工基准。

2.5.3制定工艺路线

工序1铸造

工序2清砂

工序3时效

工序4涂漆

工序5粗铣上盖接合面

工序6精铣上盖接合面

工序7在上盖接合面上钻铰定位孔

工序8钻两定位孔(工艺用)

工序9粗铣前端面

工序10粗铣后端面

工序11铣两侧窗口面

工序12铣两侧凸台面

工序13铣取力侧面窗口面

工序14铣倒档轴孔内端面

工序15上盖接合面钻孔

工序16前后端面三面钻孔

工序17左侧面两面钻孔

工序18铰孔(均螺纹时)

工序19锪沉头孔

工序20粗镗前后端面轴承孔

工序21扩倒档轴孔

工序22上盖接合面攻丝(三面攻)

工序23前后端面攻丝(三面攻)

工序24两侧面攻丝

工序25插槽

工序26精镗前后端面轴承孔

工序27铰倒档轴孔

工序28精铣前端面

工序29精铣后端面

支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学院 设计说明书 题目:支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学生类别: 指导教师: 教学单位: 2015年5月1 日

摘要 这篇文章是基于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包含支架制定零件图,毛坯的选择,制定夹具,零部件的工艺路线,刀具选择,切割的确定方法填充工艺文件的数量。选择正确的加工方法,加工工艺的合理设计。此外,两个流程加工件填充盖设计了专用夹具。 许多类型的夹具,夹具,其中最广泛使用的通用夹具,尺寸和更加标准化,以及专业工厂进行生产。在大规模生产应用广泛,适用于工件的加工流程服务专用夹具,你需要来设计和制造自己的工厂加工的工件。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完成加工车¢60孔夹具设计。 关键词:支架,工艺处理,夹具,工艺文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 mechanic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ixture design based on bracket parts, including bracket making parts diagram, the choice of blank, making process, parts of the fixture, tool selection, the number of filling method determines cutting process documents. Choose the correct processing methods, reasonable design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 addition, the two process filled cover designing special fixture. Many types of fixture, fixture, one of the most widely used universal fixture, size and more standardized, and professional production factory. Widely used in large-scal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processing service special jig is suitable for the workpiece, you need to work to design and manufacture their own processing plant.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paper is to complete the processing of car of 60 hole fixture design. Keywords: support, process, fixture, process documents

C6140主轴箱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课程设计

C6140主轴箱体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摘要:本设计要求“以质量求发展,以效益求生存”,在保证零件加工质量的前提下,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是国内外现代机械加工工艺的主要发展方面方向之一。通过对60140主轴箱体零件图的分析及结构形式的了解,从而对主轴箱体进行工艺分析、工艺说明及加工过程的技术要求和精度分析。然后再对主轴箱体的底孔、轴承孔的加工进行夹具设计与精度和误差分析,该工艺与夹具设计结果能应用于生产要求。 关键词:主轴箱加工工艺定位夹具设计

前言 加工工艺及夹具毕业设计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次巩固,是在进行社会实践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机床夹具已成为机械加工中的重要装备。机床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促进生产发展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随着我国机械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机床夹具的改进和创造已成为广大机械工人和技术人员在技术革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课题背景及发展趋势 材料、结构、工艺是产品设计的物质技术基础,一方面,技术制约着设计;另一方面,技术也推动着设计。从设计美学的观点看,技术不仅仅是物质基础还具有其本身的“功能”作用,只要善于应用材料的特性,予以相应的结构形式和适当的加工工艺,就能够创造出实用,美观,经济的产品,即在产品中发挥技术潜在的“功能”。 技术是产品形态发展的先导,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必然给产品带来新的结构,新的形态和新的造型风格。材料,加工工艺,结构,产品形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某个环节的变革,便会引起整个机体的变化。 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品种和生产率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使多品种,对中小批生产作为机械生产的主流,为了适应机械生产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对机床夹具提出更高的要求。 夹具的基本结构及夹具设计的内容 按在夹具中的作用,地位结构特点,组成夹具的元件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 (1)定位元件及定位装置; (2)夹紧元件及定位装置(或者称夹紧机构); (3)夹具体; (4)对刀,引导元件及装置(包括刀具导向元件,对刀装置及靠模装置等); (5)动力装置; (6)分度,对定装置; (7)其它的元件及装置(包括夹具各部分相互连接用的以及夹具与机床相连接用的紧固螺钉,销钉,键和各种手柄等); 每个夹具不一定所有的各类元件都具备,如手动夹具就没有动力装置,一般的车床夹具不一定有刀具导向元件及分度装置。反之,按照加工等方面的要求,有些夹具上还需要设有其它装置及机构,例如在有的自动化夹具中必须有上下料装置。 专用夹具的设计主要是对以下几项内容进行设计:(1)定位装置的设计;(2)夹紧装置的设计;(3)对刀-引导装置的设计;(4)夹具体的设计;(5)其他元件

支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 1.零件分析 (1) 1.1零件的作用 (1) 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2.工艺规程设计 (1) 2.1 毛坯选择 (1) 2.2 工艺路线的拟定 (1) 2.3基准的选择……………………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3.夹具的设计………………………………………………………… 附图………………… 参考文献……………………………………………………………

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确定 1.1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支架”,它的主要作用是起固定支撑作用。 图1 支架零件图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从零件图上看来,知原图样的视图正确完整,尺寸和公差还有技术要求齐全。从加工表面上看来,毛坯采用铸件,部分加工表面是主要的工作表面。加工表面有: 1).零件的左、右端面(由图纸所示),粗糙度达到6.3 2).Φ80H7的孔,要满足圆度公差为0.005,和前端面以及底面的平行度要求,自身的直线度要求. 3).前端面,精度要求较高,粗糙度达到1.6,用于连接固定其它部件. 4).底面,和前端面的精度要求一样,粗糙度达到1.6 2.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和设计毛坯图 2.1选择毛坯 根据零件图可知,零件材料为HT15-33,零件形状为异形件,且属中批及大批生产,因此选用铸造毛坯,这样,毛坯形状与成品相似,加工方便,省工省料.加工的表面比较少,而且形状比较复杂,故用铸件.

2.2确定毛坯尺寸和设计毛坯图 为保证铸件加工表面的表面特征与尺寸精度要求,在设计铸造工艺时预先增加在机加工时要切去的金属层厚度,根据国家标准GB/T6414-1999,毛坯尺寸=零件尺寸+RMA+铸件公差等级对应的数值CT[1],对圆柱体铸件部分及双侧加工的表面RMA应加倍,对孔以及内腔加工的表面,毛坯尺寸=零件尺寸-RMA-铸件公差等级对应的数值CT.机器造型时,根据零件的最大尺寸,查表得出RMA=1.4mm,CT=0.1mm。故毛坯尺寸是加工表面上的零件尺寸加上1.5mm。毛坯图尺寸见图纸。 3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3.1定位基准的选择 基准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准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规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不能正常进行。 (1)粗基准的选择。 由粗基准的选择原则:保证相互位置要求的原则。应以不加工面为粗基准;保证加工面加工余量合理分配的原则。应选择该表面的毛坯面为粗基准;便于工件装夹原则;基准一般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选择零件的不加工面为粗基准,加工底面和内孔。 (2)精基准的选择。 由精基准的选择原则:基准重合:基准统一;互为基准;自为基准,选设计基准为精基准。用以加工好的底面、平面、内圆柱面为定位精基准。 3.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本零件的加工表面有端面,内孔,底面等,材料为灰铸铁。以公差等级和表面粗糙度要求,参考相关资料,其加工方法选择如下。 左右端面:为未注公差尺寸,根据GB1800-79规定,需要进行精铣和半精铣。 Φ80H7孔:标注了公差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值1.6,精度较高,需要进行粗镗,半精镗,精镗。 前端面:标注了表面粗糙度值1.6,精度较高,需要进行粗铣,半精铣,精铣。 底面:标注了表面粗糙度值1.6,精度较高,需要进行粗铣,半精铣,精铣。 3.3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

课程设计说明书--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 二 〇 一 六 年 七 月 机械制造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课题: 箱体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学 生: 韩孝彬 学 号: 2134022503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班 级: 2013级 指导教师: 赵德金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3) 设计条件: (3) 设计要求: (3) 摘要 (4) 设计说明 (5) 一、零件的分析 (8) 1、零件的特点分析 (8) 2、零件的作用 (8)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9) 三、确定毛胚、绘制毛胚简图 (11) 1、选着毛坯 (11) 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11) 3、绘制零件的毛坯简图 (12) 四、拟定箱体的工艺路线 (13) 1、定位基准的选择 (13) 2、零件表面方法的确定 (13) 3、加工阶段的安排 (15) 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5) 5、工顺序的安排 (16) 6、确定工艺路线 (16) 五、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8) 1、工序3与工序4----加工底脚面与凸端面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 确定 (18) 2、工序5---粗铣和半精铣上端面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8) 3、工序6,7的---粗铣和半精铣前后端面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19) 4、工序8、9、10、11----粗镗-半精镗-精镗各圆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 差的确定 (19) 5、工序12、13、15、16----钻各孔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的确定 . 20 六、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的精算 (21) 1、切削用量的确定 (21) 2、时间定额的预算 (23) 七、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26) 1、工件装夹方案的确定 (26) 2、其它元件的选择 (26) 3、镗床夹具总图的绘制 (31) 八、总结与体会 (32) 九、致谢 (33) 十、参考文献 (34) 附录:夹具的三维实体图 (36)

支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

支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支架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序言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具有一定形状位置和尺寸的零件和产品,并把它们装备成机械装备的行业。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既可以直接供人们使用,也可以为其它行业的生产提供装备,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机械或机械制造业的产品。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制造业,因此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及有力支柱。从某中意义上讲,机械制造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支架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等进行课程设计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并设计出专用夹具,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本次设计也要培养自己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因此本次设计综合性和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所以在设计中既要注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又要注意生产实践的需要,只有将各种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很好的完成本次设计。 本次设计水平有限,其中难免有缺点错误,敬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支架焊接夹具设计说明书支架焊接夹具设计说明书

支架焊接夹具设计说明书支架焊接夹具设计说 明书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支架焊接夹具设计说明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1.夹具设计的目的意义及要求 夹具设计的目的意义 焊接工装夹具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焊接生产不可缺少的工艺设备。在焊接生产中推广使用它,对提高产品质量,加速焊接生产过程,减轻焊工的劳动强度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焊接工装夹具的特点是 1)可以对简单零件组焊而成的焊件按照顺序,对各个零件单独定位夹紧。 2)在焊接过程中,零件会因焊接加热而伸长或因冷却而缩短,为了减少和消除焊接变形而使用刚性夹固;为了减少焊接应力,又允许某些零件在某一方向可以自由伸缩。因此焊接工装夹具不是所有零件都做刚性拘 束。 3)对用于熔焊的夹具,工作时主要承受焊件的重力、焊接应力和夹紧力,有的还要承受装配时的锤击力;用于压焊的夹具还要承受顶锻力。 4)焊接工装夹具往往是焊接电源二次回路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绝缘和导电是设计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5)焊接工装夹具一般比较大,设计难度大。 6)焊接工装夹具主要用来保证焊接结构各连接件的相对位置精度和整体结构的形状精度。 夹具设计的要求 对焊接工装夹具的设计要求:

1. 焊接工装夹具应动作迅速,操作方便,操作位置应处在工人容易接近,最宜操的部位。特别是手动夹具,其操作力不能过大,操作频率不能过高,操作高度应设在工人最容易用力的部位,当夹具处于夹紧装态时,应能自锁。 2.焊接工装夹具应有足够的装配焊接空间,不能影响焊接操作和焊工观察,不妨碍焊件的装卸,所有的定位原件和夹紧装置应与焊道保持适当距离或者布置在焊件的下方和侧面。夹紧机构的执行元件应能够伸缩或转位。 3. 夹紧可靠,刚性适当,夹紧时不破坏焊件的定位位置和几何形状,夹紧后不使焊件松动滑移,又不使焊件的拘束度过大,产生较大的应力。 4. 为了保证使用安全,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连锁保护装置。 5. 夹紧时不应损坏焊件的表面质量,夹紧薄件和软质材料的焊件时,应限制夹 紧力,或者对压头行程限位,加大压头接触面积,添加铝铜衬垫等措施。 6. 接近焊接部位的夹具,应考虑操作手把的隔热和防止焊接飞溅对夹紧机构和定位器表面的损伤。 7. 夹具的施力点应位于焊件的支撑处或者布置在靠近支撑的地方,要防止支撑反力与夹紧力,支撑反力与重力形成力偶。 8. 注意各种焊接方法在导热导电隔磁绝缘等方面对夹具提出的特殊要求。 9. 用于大型板焊接结构的夹具,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特别是夹具体的刚度,对结构的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影响较大。 10. 在一个夹具上,定位器和夹紧机构的结构形式不宜过多,并且尽量选用一种 动力源。 11. 工装夹具本身应具有较好的制造工艺和较高的机械效率。 12. 尽量选用已通用化标准化的夹紧机构及标准零部件来制作工装夹具。

支架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14孔夹具设计

支架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14孔夹具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支架加工工艺规程及其钻孔的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所有下载的朋友注意喽,下载完成后,我这里还有一个压缩包,里面有相应的CAD图纸(零件图、毛坯图、夹具图、装配图)及机械加工工艺卡片。下载后请留上你的邮箱号或QQ号或给我的QQ留言:23。我可以将压缩包送给你,免费赠送,我以前上学的时候搞的,体会大家找资料不容易,对我来说举手之劳。感觉好的话,给个评论,帮助更多人。我也只是赚点积分,有时候下载东西需要。

ABSTRCT This design content has involved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craft and the engine bed jig design, the metal-cutting machine tool, the common dif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the survey and so on the various knowledge. The reduction gear box body component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its the processing ¢ 140 hole jig design is includes the components processing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as well as the unit clamp design three parts. Must first carry on the analysis in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o the components, understood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edesigns the semi finished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and chooses the good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datum, designs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oute; After that is carrying on the size computation to a components each labor step of working procedure, the key is decides each working procedure the craft equipment and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Then carries on the unit clamp the design, the choice designs the jig each composition part, like locates the part, clamps the part, guides the part, to clamp concrete and the engine bed connection part as well as other parts; Position error which calculates the jig locates when produces, analyzes the jig struct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deficiency, and will design in la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Keywords:The craft, the working procedure,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clamp, the localization, the error

支架套筒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支架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 计 设计者姚泳 指导教师张莉 台州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2014-4-2

专业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支架套筒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夹具设计原始图纸(见附页) 生产类型:单件生产(材料45钢) 设计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1份 4、机械加工工序卡 1份 5、夹具装配图 1套 6、夹具零件图若干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级 10机械3班 姓名姚泳 学号 1036210068 指导教师张莉

目录 序言 (1) 一、零件的分析 (1) 1. 零件的作用 (1) 2. 零件的材料 (1) 3. 零件的结构 (1) 4. 零件的工艺分析 (1) 二、工艺规程设计 (2)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 2.基面的选择 (2) 2.1粗基准的选择 (2) 2.2精基准的选择 (2) 3.制定工艺路线 (2) 3.1工艺路线方案的比较 (3) 3.2工艺方案的分析及确定 (4)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4)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6) 三、专用夹具的设计 (10) 1.问题的提出 (10) 2.夹具设计 (11)

四、总结 (11) 五、参考文献 (12)

序 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希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将来从事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的过程中肯定会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指导老师能在查阅的过程中指出我所存在的问题,谢谢! 一、零件的分析 1.零件的作用 支架套筒零件是支架上的支架套(见零件图),它与支架紧密配合。其主要的作用为支架套筒与其他零件的连接配合。 2.零件的材料 考虑到该零件的工作要求,主要用于零件之间的配合,工作强度不高,故 45号钢 能满足要求.大多在 3.零件的结构 3.1由零件图可知,该零件的重要表面的粗糙度最高要达到2.5的精度,两端面的 粗糙度可达到0.04的精度.而且两个重要的内孔的粗糙度的要求也达到了0.63和0.16的精度.所以该零件的是一个重要连接结构零件. 3.2为了保证加工精度,在加工过程中要尽量减小加工装夹次数,尽可能使加工在同一轴线锪表面间完成,这样可使零件的加工工艺更迅捷,并能保证表面粗糙度。 4.零件的工艺分析 4.1先加工左边一组加工表面,包括车外圆00 5.050-φmm ,外圆5 .84φmm, 钻内孔025.0034+φmm,倒内孔025 .0034+φmm 的圆角和外圆005.050-φmm 的圆角.车外圆退刀槽.还有就是与孔025.0034+φmm 相互垂直的左端面.其中要保证孔的圆柱度公差

箱体夹具设计及工艺规程的研究-综述

题目箱体夹具设计及工艺规程的研究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401班 学号 20143242 院(系)工学院 箱体夹具设计及工艺规程的研究 摘要:针对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等产品的箱体加工主要是变速器箱体的主要加工表面加工,提高速加工中心上加工时工艺方案的设计和编制原则,并介绍了常用刀具、夹具的选择技巧,对一些公司、研究院及相关技术人员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做了简要介绍,并结合现阶段的技术水平提出了加工箱体的新方案。关键词:箱体加工;高速加工中心;工艺规程;加工中心刀具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工业技术也在飞速发展,近年来,在箱体加工方面,我国的专家和技术人员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并能结合技术发展及时采用新的技术和工艺装备,如采用柔性加工线加工箱体,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我国日后更好的跟上时代工业的潮流奠定了基础。 1. 箱体类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 1.1 箱体类零件的特点 1)箱体多为铸造件,结构复杂,壁薄且不均匀,其内部呈腔形,零件的整体

刚性较差,难以装夹。 2)一般都需要进行多工位孔系及平面加工,形位公差及空间位置度要求较严,要保证其位置精度要求,必须在一次装夹中完成铣面、镗孔、钻、铰孔等多工序。 3)精度要求较高,一般箱体类零件都有很高的轴承孔和表面的形位公差要求及轴承孔尺寸公差要求。 4)加工内容多,通常要经过铣面、销孔钻镗加工、镗削轴承孔、深孔镗削、深槽铣削、攻螺纹等加工,需频繁更换刀具。 1.2 箱体类零件的加工表面 1)平面的加工:主要是箱体上的装配基准面,其直接影响箱体加工时的定位精度,影响箱体在装配时的接触刚度和相互位置精度。 2)孔的加工:主要是轴承孔、孔内环槽及定位销孔、工艺销孔、拨叉轴孔。定位销孔的精度与孔距精度要求较严,箱体的主要相配件在装配时,大多靠销孔与箱体定位。轴承孔本身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要求很高。否则,将影响轴承与箱体孔的配合精度,使轴的回转精度下降。 3)孔系的加工:主要是有位置度要求的各轴承孔的总和,其主要包括有平行度要求的轴承孔系和有同轴度要求的孔系两类。平行孔系主要是各平行轴承孔中心线之间以及轴承孔中心线与定位面之间的精度。同轴孔系主要是要求各孔的同轴度。否则,不仅装配有困难,而且使轴的运转情况恶化,温度升高,轴承磨损加剧,齿轮啮合精度下降,引起振动和噪声,影响齿轮寿命。 4)其它加工部分联接孔、螺孔、销孔、斜油标孔以及孔的凸台面等。 2 箱体类零件在加工中心上加工时方法的选择 2.1 平面的加工方法 平面在加工中心上的加工方法一般为铣削。 例如:变速箱齿座的两面南通科技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数控分度头的回转功能实现圆周的分度,轴向方向以内齿及端面定位夹紧,径向方向以外花键限位。夹具简图如图1所示。

管状零件内涨夹具设计说明书讲解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说明书 题目管状零件内涨夹具设计 院(系)别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专业机械电子2班 级别2010级 学号1011113042 姓名肖晓杰 指导老师郑亚青老师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2014年1月

目录 第1章、设计任务介绍 (2) 1.1零件的工艺分析 (3) 1.2零件生产类型 (3) 1.3夹具设计任务简述 (3) 第2章、夹具设计 (3) 2.1方案选择 (4) 2.2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5) 2.3夹具的夹紧力分析 (7) 2.4夹具体各个非标零件的确定 (9) 2.5各个非标零件表面粗糙度值、形位公差和尺寸公差的确定 (12) 第3章、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与调整过程分析 (12) 第4章、夹具设计的注意事项 (13) 第5章、夹具优缺点 (13) 第6章、设计小结 (14) 参考文献 (15) 第1章、设计任务介绍

1.1零件的工艺分析 下图为某工厂需要生产的管状工件。该工件毛坯沿轴线方向整个外圆表面在数控车床上一次加工完成;该工件上?90、?95、?98、?100等4处有规定长度的直径部位,表面粗糙度应达到0.8um,需上磨床磨削;中段及尾段各有25 mm及15 mm 长的两段螺纹有待加工;最后有一段57 mm长的花键需要加工。这些部位均有同轴度要求。 1.2零件生产类型 工件毛坯为模锻成型,沿轴线方向整个外圆表面在型号CK6140数控车床上一次加工完成。为满足成批生产,针对该工件的加工工艺需设计一套夹具来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同时又能提高生产效率。 1.3夹具设计任务简述 夹具是工艺装备的主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机械产品的质量、生产率及生产成本。机械行业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的普遍使用,快速工装准备显得尤为关键。使用夹具可以提高工件的加工精度并保证零件的互换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可以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使用夹具还可以扩大现有机床的应用范围,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由于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推向市场的周期越来越短,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设计并制造出结构简单、夹紧点固定、夹紧力可靠、能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和人为因素的不稳定性的夹具。 第2章、夹具设计

支架夹具设计说明

题 目 支架钻孔加工 专用夹具设计 院(系)别 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专 业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级 别 2009级 学 号 0911116036 姓 名 沈华坤 指导老师 黄国钦 华侨大学机电及自动化学院 2012年10月 专业课程综合设计

目录 第一章夹具设计任务 (1) 1.1 零件(产品)结构分析及零件图 (1) 1.2 支架钻孔工序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 (2) 第二章拨叉夹具设计方案的确定 (3) 2.1 基准面的选择(夹具体方案的确定) (3) 2.2 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的选择 (3) 2.3 夹紧方案及夹紧元件选择 (3) 2.4夹具结构 (4) 第三章主要零件设计及计算说明 (6) 3.1夹紧力计算 (6) 3.2其他零件设计计算 (8) 第四章夹具定位误差计算 (14) 第五章夹具的装配要求及使用说明 (15)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一章夹具设计任务1.1零件(产品)结构分析及零件图 1、零件的二维图如图1.1所示 图1.1 支架CAD图 2、零件的三维图如图1.2所示 图1.2 支架三维图

1.2 支架钻孔工序六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 1、支架钻孔工序图六如图1.3 所示 图1.3 工序图 2、工装及切削要素数据表如表1.1所示 表1.1工装及切削要素数据表如表 工步号 工 步 内 容 工 艺 装 备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进给量 切削深度 进给次数 工步工时 r/min m/min mm/r mm 机动 辅助 01 钻与φ18垂直的孔 φ10至φ9.8 X525卧式铣 床 545 17.1 0.4 4.9 1 0.18 02 粗铰与φ18垂直的 孔φ10 锥柄麻花钻 8.9φ 680 21 0.3 0.1 1 0.15 3、工序的重点技术要求分析 由工件的零件图和三维立体图可以看出,钻与18φ垂直的孔10φ至8.9φ的重 点是保证两通孔的垂直度要求。故夹具体应围绕保证其垂直度的精度来设计,同时也要保证其表面粗糙度及位置精度。

钻床夹具设计

课题名称:钻床夹具的设计 课题性质:机夹类设计 班级:11级机制三班 姓名:吴江涛 指导老师:王晨升 一、课题介绍 1、目的 综合运用机械方面的知识,掌握机床夹具的设计方法、设计步骤及计算过程,具有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机床夹具的能力。 2、侧重点解决的问题 (1)、确定夹具的类型(2)、确定工件的定位 (3)、确定工件的夹紧方案(4)、夹具的精度分析及计算 二、主要内容 (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 专用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确保夹具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提高生产效率 专用夹具的复杂程度要与工件的生产纲领相适应。应根据工件生茶批量的大小选用不同复杂程度的快速高效夹紧装置,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工艺性高 专用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专用夹具的生产属于中批量生产。

(4)使用性号 专用夹具的操作应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顺畅,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 (5)、经济型号 除考虑专用夹具本身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廉外,还应根据生产纲领对夹具方案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以提高夹具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目录 一、前言 (1) 钻床的简介 (1) 钻床的发展趋势 (2) 钻床的夹具概述及主要类型 (2) 钻床夹具的特点 (2) 钻摸类型选择 (2) 钻套的选择 (3) 钻模板类型 (3) 总结 (6) 二、钻床夹具的设计 (7) 钻床夹具 (8) 钻套 (9) 支撑钉 (10) 销轴 (11) 钻模板 (12)

杠杆臂 (13) 夹具体 (14) 总结 结论 致辞 参考文献 摘 要 钻床指主要用钻头在工件上加工孔的机床。通常钻头旋转为主运动,钻头轴向移动为进给运动。钻床结构简单,加工精度相对较低,可钻通孔、盲孔,更换特殊刀具,可扩、锪孔,铰孔或进行攻丝等加工。加工过程中工件不动,让刀具移动,将刀具中心对正孔中心,并使刀具转动(主运动)。钻床的特点是工件固定不动,刀具做旋转运动,并沿主轴方向进给,操作可以是手动,也可以是机动。 各个机床上加工零件都需要相应的夹具,本课题是针对一个特定的零件要在摇臂钻床上加工杠杆臂零件上孔φ10 mm 和φ13mm 的钻夹具。主要技术指标能保证 工件的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工艺性好和使用性好。 我们在设计专用夹具时为了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考虑了合理的定位方案、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了必要的精度分析在工艺性方便使这种夹具的结构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在使用性方面这种夹具的操作简单、省力、安全可靠,排屑也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通过对钻床夹具设计的制作,进一步巩固和所学基本知识并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学会查阅和收集技术资料,提高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关键字: 定位元件 加工精度 连接元件 1 .00

调整臂零件的夹具设计(王中宝)

以研促教,产教融合—调整臂零件的夹具设计 玉环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王中宝 摘要: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要深入企业调研,要以生产实际中的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课题,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和提升为企业服务的能力。本汽车零件的夹具结构简单、设计巧妙、科学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要求。 关键词:汽摩配夹具工序定位 一、项目背景及意义 玉环是全国重要的汽车摩托车配件生产基地,有路必有车,有车就有玉环汽摩配。玉环的汽摩配产品品种之多、规格之全,几乎涵盖国内所有车型。在玉环的汽车部件和配件中,发动机减震器、球笼式等速万向节、方向盘、齿轮、皮带轮、变速器、刹车系统等产品,都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玉环县泓瑞机械制造厂是一家专业致力于重型卡车零部件和总成件的汽车刹车调整臂生产的企业。该公司产品生产中涉及刹车调整臂外壳零件的加工。为衔接市场发展需要,实现低成本、高精度的加工工艺,发挥校企合作中我校的技术骨干作用,对加工环节及工装夹具作技术改进。 二、项目技术要点及优点分析 本项目技术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较为简单并且工作较为稳定的用于刹车调整臂外壳零件小端孔加工的夹具。 本项目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零件工艺路线根据现有设备和加工成本考虑如下:工序一:粗车大端两端面,粗车ф65孔,精车ф65孔,采用C6140车床,使用专用夹具;工序二:粗铣、精铣小端两端面,使用X6125铣床;工序三:钻、扩、铰ф15孔,采用立式钻床。 图1为工序三加工的小端孔的尺寸和形位公差。

图1 本项目是针对工序三而设计的钻孔夹具,原来的夹具因定位面面积过大,缺乏辅助支撑和定位作用力不合理,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产品质量不稳定,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不合格的情况。解决的思路首先在基准的选择上,尽可能选择所加工的表面的工序基准为精基准,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定位误差。根据该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选择零件大端面和孔ф65孔作为精基准。在前面工序中,要把精基准(大端平面和ф65孔)准备好,使后续工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即遵循了“基准统一”原则。 本方案采用大端平面(图2中定位B)为定位基准,即限制了工件X转动、Y转动、Z移动三个自由度。又用ф65孔和圆柱销配合,限制了工件X移动、Y移动两个自由度,用螺钉(图2中定位A)限制了工件Z转动一个自由度,本夹具限制了工件六个自由度,属于完全定位。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86支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

设计说明书题目:支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 学生: 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老师:

摘要 本次设计内容涉及了机械制造工艺及机床夹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公差配合与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 支架零件的工艺规程及钻Φ52孔的工装夹具设计是包括零件加工的工艺设计、工序设计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三部分。在工艺设计中要首先对零件进行分析,了解零件的工艺再设计出毛坯的结构,并选择好零件的加工基准,设计出零件的工艺路线;接着对零件各个工步的工序进行尺寸计算,关键是决定出各个工序的工艺装备及切削用量;然后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选择设计出夹具的各个组成部件,如定位元件、夹紧元件、引导元件、夹具体与机床的连接部件以及其它部件;计算出夹具定位时产生的定位误差,分析夹具结构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并在以后设计中注意改进。 关键词:工艺、工序、切削用量、夹紧、定位、误差。

ABSTRCT This design content has involved the machine manufacture craft and the engine bed jig design, the metal-cutting machine tool, the common difference coordination and the survey and so on the various knowledge. The reduction gear box body components technological process and its the processing hole jig design is includes the components processing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he working procedure design as well as the unit clamp design three parts. Must first carry on the analysis in the technological design to the components, understood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edesigns the semi finished materials the structure, and chooses the good components the processing datum, designs the components the craft route; After that is carrying on the size computation to a components each labor step of working procedure, the key is decides each working procedure the craft equipment and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Then carries on the unit clamp the design, the choice designs the jig each composition part, like locates the part, clamps the part, guides the part, to clamp concrete and the engine bed connection part as well as other parts; Position error which calculates the jig locates when produces, analyzes the jig structure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deficiency, and will design in lat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improvement. Keywords: The craft, the working procedure, the cutting specifications, clamp, the localization, the error

阀体零件夹具设计

课题名称阀体零件夹具设计 二O一二年五月一日

装订线 目录 摘要 (1) 第1章机床夹具概述 (2) 1.1 机床夹具的组成 (2) 1.2 机床的分类 (2) 1.3 工件的装夹方法 (3) 第2章工件的定位及定位元件 (4) 2.1 工件在夹具中的定位 (4) 2.2 定位误差的分析 (5) 第3章工件的夹紧和夹紧装置 (7) 3.1 夹紧装置的组成 (7) 3.2 夹紧力的确定 (8) 第4章夹具体及分度装置 (9) 4.1 夹具体 (9) 4.2 分度装置 (9) 第5章阀体工艺性分析 (11) 5.1 零件的功用、材料和性能 (11) 5.2 形体分析 (11) 5.3 技术要求分析 (12) 5.4 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分析 (12) 5.5 安排加工工艺路线 (14) 第6章阀体零件的车床夹具设计 (15) 6.1 车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15) 6.2车床夹具的设计要点 (16) 6.3阀体零件的车床专用夹具的总体设计 (18) 6.4阀体零件的车床夹具的加工误差分析 (18) 第7章阀体零件的钻床夹具设计 (20)

装订线 7.1钻床夹具的主要类型 (20) 7.2钻模的设计要点 (21) 7.3 阀体零件的钻床专用夹具的总体设计 (21) 总结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装订线 摘要 机械设计过程中用来固定加工对象,使之占有正确的位置,以接受施工或检测的装置。 在机床上加工工件时,为使工件的表面能达到图纸规定的尺寸、几何形状以及与其他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加工前必须将工件装好(定位)、夹牢(夹紧)。夹具通常由定位元件(确定工件在夹具中的正确位置)、夹紧装置、对刀引导元件(确定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或导引刀具方向)、分度装置(使工件在一次安装中能完成数个工位的加工,有回转分度装置和直线移动分度装置两类)、连接元件以及夹具体(夹具底座)等组成。 此次课程设计涉及的知识面有夹具设计、零件安装、加工工艺、数值计算、刀具的性能、测量技术、CAD制图外还涉及到金属材料、公差配合及加工设备等多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零件加工加工工艺数值计算 cad制图公差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