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艺术语言体系

电视艺术语言体系
电视艺术语言体系

第三章电视艺术的语言体系

语言: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的交流工具和思维工具。

电视艺术语言:

是指一种广义的语言,凡能够表达出思想或感情,并使接受者获得感知信息的一切手段、方式和方法,诸如构图、光效、色彩、影调、人声、音乐、音响、造型……都可以构成电视艺术的语言,并成为电视艺术语言系统中的重要元素。

电视艺术的语言主要有:

画面语言、声音语言、造型语言、镜头语言、编辑语言、特技语言

一、画面语言

定义:是指电视艺术家通过采用各种构成视觉形象的因素和方式。为体现其形象创造构思而运用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包括有:构图语言、色彩语言、光效语言、影调语言等语言表达方式。

1、构图语言

电视画面的构图: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其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和安排,塑造视觉形象与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造活动。它通过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来传递某种思想和情感。

画面的主要构图要素分为:主体、陪体、环境、空白

(1)主体

定义:主体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画面主题思想的直接体现者和信息的主要承载者。

突出主体的方法:

①主体位置通常安排在观众视线最为集中的画面部位,即画面中心偏左或偏右的画框位置。

②按照观众欣赏习惯,在一般情况下,主体光线比非主体光线要明亮一些。在色彩表现上,采用合理有效的对比方法,可以令主体色彩更加鲜明,造成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

③主体在四面中往往是实像,焦点明确,视保清晰,观众能够很容易地找到主体并明白主体想要传达的某种画面信息。

(2)陪体

定义:陪体对主体起陪衬作用,是对主体有效的补充和说明。从画面构图上看,陪体能够增加画面的纵深感,使画面均衡,起到美化画面的作用。

注:陪体,可以深化构图思想和提高构图境界,通过与主体的有效结合,既烘托了主体,又使自己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因此,在安排画面的陪体时,不能宣兵夺主,要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

(3)环境

定义:环境是主体和陪体的存在客体,反映四面的客观现实,为主体和陪体营造氛围,用于表明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环境包括前景和背景。如何选择前景和背景呢?

前景:什么作为前景,一般没有限制,只要与主题内容或者画面主体能够相互衬托,彼此呼应即可,凡与主题或主体无关的前景都应排除在画面表现之外,否则,容易破坏画面的完整性,产生喧宾夺主的效果。如何选择前景,应该根据作者的

创作意图而定。

背景:用来衬托主体,向观众交代主体所处的环境及其氛围,并丰富主体的内涵。它通常要求简洁,要具有特征性,从而方便说明主体,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主题。

(4)空白

定义:是电视画面构图中具体影像缺失的部分,即表现画面空间的那一部分元素。一般由单一色调组成,例如绿色的草原、蓝色的天空、白色的雪山和金色的沙漠等。

2、色彩语言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电视艺术创作中常见的几种色彩。

(1)红色:热烈、喜庆、激情、辟邪、危险

(2)黄色:艳丽、单纯、光明、温和、活泼

(3)蓝色:整洁、沉静、冷峻、稳定、精确、梦幻

3、光效语言

定义:光,是电视艺术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没有光就没有电视。光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和明暗体现出千差万别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光效语言。

(1)表意性光效

定义:主要运用在有一定情节的电视剧表演场景中,通过灯光的色彩、亮度、投射方向和投射范围,造成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来表达导演的创作意图和情感,唤起观众的联想并左右观众的情绪,引起心灵上的震撼,从而使观众与剧中人物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2)装饰性光效

定义:主要起装饰和渲染的作用,与电视节目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它主要是通过灯光设备,在拍摄场景中制造各种变幻和连续的“光色”造型,既起到照明作用,又成为拍摄场景的构成与装饰元素。

4、影调语言

定义:影调这个词来源于音乐,来源于音乐中的术语,是因为摄影这种利用光影变化而构成的画面更具有一种音乐般的视觉上的节奏与韵律。由于颜色深浅、色彩配置和光线强弱等因素影响,会形成明暗差别的影像,这些明暗差异就构成了电视艺术的影调语言。

(1)影调层次

影调层次是依据景物或者影像的明亮程度划分的,可分为亮调、暗调和中间调,即黑白摄影中的高调、低调和中间调。不同的影调,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

亮调和高调:给人以光明、纯洁、轻松和明快的感觉。

暗调和低调的作品,则有时让人感到坚毅、稳定或者沉着,充满动力,有时又会觉得黑暗、沉重或者阴森森。

中间调:有其特殊的魅力,画面层次丰富并且柔和,容易表达细腻的情感,(2)影调反差

定义:指景物或者影像的明暗差别,分为硬调、软调、中间调

硬调:的主要特点是反差大,更多使用过明或过暗的影调。这类硬调常用于表现人物的刚毅、坚定、凶狠或残忍的性格。

软调:则比较柔和,过渡层次丰富,适用于营造梦幻和清淡的画面效果。(3)影调对比

影调对比的主要表现方式是鲜明的明暗对比形态。《黑炮事件》

二、声音语言

人声、音响、音乐

1、人声

定义:人物说话的声音。(还包括笑声、哭泣、叹气等等)

人声包括:对白、独白、旁白、解说、同期声

(1)对白

定义:即屏幕上两个或几个人物之间的对话。它是最重要的人声表现手段。(2)独白

定义:独自就是一种独自表述或者展现自己内心活动的语言。它使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主人公隐秘的内心世界,从灵魂层面上了解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3)旁白

定义:旁白是一种画外音的形式。它可以是第一人称自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的评述,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交代或议论。

对于一些画面不宜于表现的场景,旁白可以有效地进行话语提示和暗示,以唤起观众的联想和思考,也可以轻松地解决演员和导演的压力。

(4)解说

解说是电视节目中,由主持人或者播音员通过对事物的描述和评论,使观众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及其意义的特殊语言形态,它广泛地运用在电视艺术作品特别是纪录片中。

(5)同期声

定义:是指在电视节目拍摄现场录下的人物说话声和背景环境声音。

同期声,能够增强节目内容的真实感和现场感,提高信息传播的可信度,增强节目的感染力,唤起观众的参与感,加深观众与节目的情感交流和互动。

2、音响

定义:指的是电视艺术中除人声和音乐之外的所有声音,以及以背景音响或者环境音响的形式出现的人声和音乐,也称为效果声。

音响的主要作用在于:

(1)增强现场的真实感和画面感染力,烘托环境氛围。

(2)除了可以还原现实生活中的声音外,还可以传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音响在电视艺术作品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动作音响,指人和动物行动所产生的声音,例如人的走路声、打斗声和动物的奔跑声等自然音响,自然界中非人的行为动作所发出的声音,例如风声、雨声和鸟语虫呜;

(2)背景音响,画面中的杂音,没有具体概念,声源一般不出现在画面内,即使出现也是模糊的、不明确的;

(3)机械音响,因机械设备的运行所发出的声音,例如汽车声、火车声、轮船

声、飞机声、电话声和钟表声等;

(4)特殊音响,经过变形处理的非自然界的音响,在神话、科幻片中则常常使用。

3、音乐

电视艺术音乐,在形态上可以分为:

(1)有声源音乐:也称画内音乐,即音乐来自画面内的声源。比如晚会现场、音乐会现场。

(2)无声源音乐:也称画外音乐,这种音乐主要用来烘托、补充或者丰富画面的造型效果,加强画面表现的气氛,达到一种渲染作用,强化了电视艺术的综合视听魅力。

音乐与画面的关系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音画同步:表现为音乐与画面紧密融合,两者情绪一致,节奏一致,主题一致。

(2)音画对位:简而言之,就是音乐和画画的非同步关系。具体来说,即透过画面或者节目所要表现的内容,从相反方向或者完全无关的方向处理音乐问题,以求达到音画矛盾的对立统—。这种对立统一,不但可以增强音乐本身的表现力,还可以增强音画结合所产生的深刻性。音画对位,可以分为两种倩况来加以分析。

①音画对立:音乐所表现的情绪、节奏、主题等与画面中的影像内容所呈现出的情绪、节奏和主题截然相反,使音乐具有寓意性,从而深化影视节目的主题。②音画平行:音乐与画面犹如两条平行线,音乐不是具体地追随或者解释画面内容,也不是与画面处于对立状态,而是以自身独特的表现方式从整体上揭示影片的内容。

三、造型语言

对于电视艺术而言,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技法与声音造型各种因素,前者如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规律、材料结构和空间处理等,后者如音量、音色、音调、运动、方位和距离等,共同形成厂它们的造型语言体系,即空间造型和时间造型组成的屏幕造型语言体系。

造型语言的表现方式:

(1)观念造型语言:

通过独特的屏幕造型语言,含蓄地表现出创作者的思想观念,称之为观念造型语言。观念造型语言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凡主观的和表现性的造型,均可纳入造型语言之列。

(2)象征性造型语言:

通过屏幕上特定的景物或物体,表现创作者的思想,促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深悟其中蕴含着的意念,电视艺术创作中的隐喻、对比、双关等,均具有某种象征性。

(3)心理造型语言:

通过特定的屏幕造型语言,形象而深刻地揭示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造型语言,谓之心理造型语言。

(4)模糊造型语言:

它在思想内涵的表达上,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只给观众一种朦胧的意识,

目的是激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思维,引发观众再创造能力的屏幕造型语。

四、镜头语言

镜头的五个基本要素:距离、运动、焦距、角度、视点。

1、距离

距离:即镜头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在拍摄角度不变的情况下,距离的变化,会引起画面上形象的大小变化以及主体在画面中占有的面积的大小变化,也就是画面的空间关系变化,即景别。

景别已经被细致地分为了九种: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和大特写。

(1)大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被摄主体的人物或景物只占画幅高度的四分之一,通常处于画面空间的远处。大远景景别中,画面空间容量较大。大全景主要用来表现宏大的自然景观,画面开阔,富有气势,抒情性强。

(2)远景

远景与大远景的区别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大远景相比,远景中主要被摄对象在画幅中的比例关系赂微增大,人物或景物在画面中的比例关系大约是画幅高度的1/2,画面所包含的景物较多。远景,主要用于介绍人物活动的环境空间,强调被摄主体与环境的依存性和相关性,表现与环境有关的剧情内容,抒发感情,渲染气氛,常用于影片开始和剧情发展中某些需要停顿的地方。

(3)大全景

大全景中,人物的比例关系大约是画面3/4的高度。这时的人物动作清楚和具体,人物与景物在视觉关系上可以说平分秋色。此时,观众在画幅中对人物和景物的选看尽管是任意的,但画面的表现重点仍然以人物为主,环境范围的表达是以人物为出发点的。

(4)全景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和铰小场景全貌的电视艺术画面。画幅中的人物占据画面中很大的比例,大约与画幅高度相同。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人物在画幅中可以“顶天立地”,即头顶画幅上边缘,脚踩画幅下边缘,而是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范围,以求得画面的完整与和谐。全景中可以充分看清人物的形体动作和动作范围,人物比大远景、远景与大全景在形象细部上看得更为清楚,这时的人物是绝对的主角,环境空间只是作为人物所处位置的补充造型存在。

(5)中景

指人物超过半身,即膝盖以上的镜头。在中景内,环境是次要的,往往只能突出其中的小部分,但是,这一小部分的存在,恰好可以引起观众对环境与人物之间关系的分析或者对画外空间的某些联想。由于主要表现人物上半身的形体动作,所以较之全景,中景可以提供更多的细节,观众注意力能够更集中,被感染程度也更强。中景在景别处理过程中,往往作为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与近景、特写之间的过渡元素存在。

(6)中近景

中近景,在拍摄的视觉效果上,很难与中景和近景有清楚的界定。大体上,画面取得的是人物腰部以上到头的景致。比起中景,中近景的特点是除了能够提供更多的细节内容外,还能够充分表现人物的神态。随着影视语言的发展,特别是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中,中近景越来越多地被使用,而且,在影片中会占较大的比例。

(7)近景

近景,指人物在画面中取胸部以上并且占据画幅面积的—半以上的镜头。在近景拍摄中,环境己变得零碎和模糊,人物面部神态和头部的形态居于画幅的主导位置,人物的面部表情与心理状态,脸部的细微动作成为主要的表现内容,观众可以很容易地介入人物的内心情感活动。由于近景的功能重在传神达意,人物的外在表情和动作细节都是为了叙事,提示人物内心活动。因此,重要的对话、表情、反应和动作细节等人都要用近景画面记录下来。

(8)特写

特写,指摄取人物肩部以上部分或者人物和事物某个局部的镜头。此类镜头画面渗透力强,能够准确传达叙事情节;能够迫使观众注意某些关键性细节,从而影响观众心理;能够揭示人物和物体形象更深刻的部分,反映人物或者传达物体想要表现的更丰富的情感。

(9)大特写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把拍摄对象的某个细部拍得占满整个画面的镜头。它取景范围比特写更小,因此所表现的对象也被放得更大,重点表现人物细微表情的细节部分与人物形体和动作上或者物体局部的细微点,例如眉毛、眼睛、嘴巴、枪栓和扳机等。大特写与其他所有的景别画面相比较,视觉上更具有强制性和专一性,表现力也更强。可以说特写是打开任务心灵的一扇窗。

2、运动镜头

定义:是指摄像机运动所拍摄出来的具有自身动感的镜头画面。运动镜头,强化了画面中人物、景物和环境空间关系的变化,具有强烈的视觉表现力。它通过直接影响观众的观察角度,对观众心理造成不同形式上的冲击。

运动镜头有:推、拉、摇、移、跟五种基本形式。

(1)“推”

指的是摄像机通过移动或者变动镜头焦距逐渐接近被摄体的运动镜头。通过镜头的推进,影像画面经历了景别由大到小的连续变化过程。

(2)“拉”

与推正好相反,指的是摄像机通过移动或者变动镜头焦距逐渐远离被摄体的运动镜头。

(3)“摇”

指的是摄像机不作移动,借助于三脚架的活动底座,镜头作上下、左右或者旋转式摇动的运动镜头。

(4)“移”

在通常意义上,指把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摄像机的拍摄方向与被摄体的运动方向总是形成一个角度。

(5)“跟”

指摄像机始终跟随处在运动状态的主体,并与主体运动趋势一致、与被摄体保持等距离运动的镜头。

3、焦距

焦点:

当一束与镜头主轴平行的光射入镜头时,会在透镜后面聚成一点,即焦点。焦距:

镜头中心到焦点的距离被称为焦距。焦距也是镜头运用的一个可变因素,影响着镜头的视野、景深和视角的变化。焦距越长,视野越小,景深范围越小;焦距越短,视野越大,景深范围越大。

根据焦距大小,镜头又可分为:标准镜头、长焦距镜头和广角镜头三种形式。(1)标准镜头

40毫米至50毫米焦距的镜头被界定为标准镜头,因为此类镜头视角与人眼视角相近,接近人眼的正常感受,在电视艺术创作中,使用频率较高。

(2)长焦距镜头

指焦距大于50毫米的镜头。这类镜头有点像望远镜,可以把画面里远处的人物或景物拉近。

(3)广角镜头

指焦距小于40毫米的镜头。广角镜头的视角一般大于60度,所以,可以容纳更为宽阔视域的景物。

4、角度

定义:在垂直方向上,镜头上下运动拍摄时会与水平产生一个夹角,即我们通常所说的镜头的角度。

平视角度、仰视角度、俯视角度

5、视点

视点,是镜头所模拟与代表的观察者视线的位登,即“谁在看”。

主观视点、客观视点

五、编辑语言

电视编辑语言:就是围绕作品主题思想,对原始素材进行鉴别和挑选,然后重新加以排列和组合,融合了创作者的个性、才智、想象力和审美追求的艺术合成语言。

蒙太奇:是整个影视片的思维方法、结构方法和全部艺术手段总称。从总体上讲,它是编导对整部影视片的叙事方法、叙述角度、时空结构、场景段落以及节奏的布局和把握。

1、时间编辑

(1)延伸

通过蒙太奇的手法或者特技,将几分钟内发生的动作,用数倍于此时间的场面表现出来。既可以增加作品的容量,又可以营造出紧张、激烈或者舒缓的节奏氛围。(2)压缩

运用短短几秒钟或者几分钟的镜头,展现长达几年或者几十年的事件过程。电视作品中的时间压缩,抛弃一些冗长的等待或与主题相关不大的过程,提炼事件的精华,既充裕了节目的表现空间,又更突出地强调了事件。

(3)静止

主要是通过画面定格或者人物内心独白等方式令时间暂时停止,是一种很主观化的时间处理方式。

(4)颠倒

突破现实时间的顺向性、不可逆转性,自由组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

通常分为两种情况:

①一种是在描述现在故事时,采用倒叙或者插叙的方式,把过去发生的一些背景事件展现出来。

②另一种主要是通过人物的主观想象或者梦境,展现未来时间中可能发生的事情,令未来与现在,甚至过去交替出现,造成一种梦幻、奇异和超现实的效果。

2、空间编辑

(1)再现空间

运用摄像机的照相件特点和运动特点,忠实地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行为空间。虽然不是真实空间,却通过艺术性的创作手法,最大限度地对现实空间进行了还原,给观众一种真实的空间感受。

(2)创造空间

是对一系列记录真实空间的片段,经过挑选、取舍和重新组合,构成的新的空间形态。创造空间巾的镜头之间存在多种多样的内部联系,不同的联系会产生不同的作用和宰间效果。多个镜头的跳跃转换,既要保证观众持有连续的空间幻觉,又要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由观众用自己的联想来填补镜头之间的空白部分。

电视创造空间的镜头组接:

①一种是空间之间直接跳跃、转接。这里两个镜头通常是顺接关系,如上的例子。

②第二种是把两个不同空间发生的事情并列在一起表现,产生强烈的对列、冲突效果,强化作品的戏剧表现力。

六、特技语言

定义:是指利用电子技术手段对图像进行特殊处理或者实现镜头转换,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和传递信息的特殊语言形态。

1、切

切,是最常用的镜头转换方式。图像变换时,从一个画面立即变换为另一个画面,两个画面之间没有任何交错和渐变,具有干净、紧凑、简单与明快的特点。

①用于视点转移。

②是用于表现运动时间长、活动范围大和变化多的连续动作,建立运动节奏。

③用于时空转换。在表现时间或者空间变化的镜头之间常常用切来进行转换。

2、淡

①是电视节目的片头和片尾。片头的淡入,会使观众以相应的态度做好观赏的心理淮备,而片尾的淡出又给观众留下余韵与回味的时间。

②是电视节目中段落的转换。淡的转换,可在电视节目中形成自然的段落,也可以表现时光的流逝或者地点的更换。

3、叠化

在电视节目创作时,—个画面渐隐的同时,另一个画面渐显的过渡,其中两

幅画面暂时重叠的过程叫做叠化。叠化的转换过程,是人眼能观察到的,都进行得非常自然,使人不易觉察到它的存在。

①创造意境

②处理难以组接的画面

③表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④形成联想

4、定格

定义:是屏幕上活动影像突然停止的画面,是瞬间的“凝结”,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停留在定格的一瞬间。在电视纪录片和新闻片的实际运用中,定格多被用在矛盾冲突比较激烈或者情节起伏跃老时,将那些转瞬即逝或者有特殊意义的情景固定下来,以引发观众的注意力。

自考 电视艺术片创作 第三章 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

第三章电视艺术的语言系统 考核知识点 (一)何谓画面语言?它主要由哪些语言元素构成? “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表达方式。 构图语言:它主要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 光效语言:由光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所体现的千差万别的变化,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光效语言。其主要任务有:记叙时序、描写环境、塑造人物、表现感情。 色彩语言: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置是电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同线条、光效、影调相融合,构成了十分和谐的电视色彩语言。其任务有:描述自然环境、抒发深沉感情、确定情绪基调。 影调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事物所呈现出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构成了电视艺术的影调语言。影调语言也是构成屏幕可视画面的基本因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手段。 (二)何谓声音语言?他们各自承担着哪些不同的表意功能? 有声语言主要是指在电视屏幕上,凡是能够表情达意的一切声音形态,如人声、音乐、音响,总称之为有声语言。 人声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人物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诸如,言语、啼笑、感喟等。这些有声语言,是电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主要的表现形态: 1、对白人物对话 2、独白自言自语 3、旁白画外音 4、心声内心活动 5、播音向观众直接传达信息 6、解说客观叙事者的角度 7、主持人 8、同期声当事人的现身说法 9、现场声 实例:电视纪实作品《少年启示录》、《沙与海》 音乐语言 音乐语言主要是指专为电视艺术作品编配的音乐,主要由节奏、旋律和音韵所组 成,它构成了电视艺术作品的一个重要的表意、抒情的语言要素。 音乐语言的特征: 1它的语言表达内容,一般以电视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构想为基础,音乐语言的听觉形象和画面语言的视觉形象,应该结合、交融为一体。 2音乐语言根据电视艺术作品的情景和画面的长度来分段陈述,间断出现,并受电视画面编辑的制约。 3音乐语言在电视艺术作品中出现时,必须经过演奏、演唱、录音、编辑等一系列制作工艺流程。 音乐语言的体现 音乐语言的表意功能,只有在与画面的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中才能体现。

(完整版)电视艺术学考题

电视艺术学 考试方式:笔试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4个每小题5分共20分 二、简答题:共3个每小题10分共30分 三、论述题:共3个前2题每小题15分第三题20分共50分 一、名词解释 1.电视艺术:电视艺术是指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2.色彩语言:所谓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置是电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同线条、光效、影调相融合,构成了十分和谐的电视色彩语言。 3.细节:所谓细节,就是构成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情境、自然景观的最小组成单位。社会情境和人物性格的完整屏幕体现,往往是由许多细节所组成的。细节表现要服从屏幕形象的塑造和主体意念的表达。 4.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主要是指——运用电视技术和艺术手段,以介绍、歌颂和赞美某一地域、某一民族、某一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为其主要内容,以充满民族风味和地方色彩的音乐、歌曲、舞蹈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电视艺术片种。 5.电视艺术片:所谓电视艺术片主要是指——遵循电视艺术的创作规律,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将多种艺术样式: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兼容在一起,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以期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特殊屏幕艺术样式。 6.兼容性(指电视艺术):电视艺术是兼容性极强的艺术,它综合各家艺术之所长,集于一身,努力丰富和发展自己,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样式,使之具有了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审美特征。(疑问) 7.影调语言:所谓影调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事物所呈现出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构成了电视艺术的影调语言。影调语言,也是构成屏幕可视画面的基本因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手段。 8.开放型电视艺术结构:所谓“开放型”的电视艺术结构,就其纵向来说——就是截取生活长河中的一段,它既无头也无尾,这样,观众可以通过各自的联想和想象,去主动探求生活的来源和去向,从而便于展现电视艺术的历史深度;就其横向来说——即便是这一段生活,也不做按部就班的、滴水不漏的展现,而是只选择几个断续的、不连贯的情节点,这样,观众的思维触角,反而可以伸向四面八方,从而扩大了电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所以说开放型是容量最大的电视艺术结构。 二、简答题(答题规则:要有个冒,先总说一句,再分述几条,答完再总说一句,这样基本可以拿到一半分以上。有时间可以对每一条解释一下或者举例论述一番。例子最好用课堂上放过的片子。) 1.电视艺术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电视艺术,是真正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的艺术。其种类之繁多,样式之不同,风格之各异,是其他姊妹艺术难以比拟的。所以,多样性便构成了电视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首先,电视艺术题材的多样性。由于电视艺术制作手段的先进,便为它广泛地反映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条件,使得它可以及时地触及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几乎没有被遗忘的。 其次,电视类别的多样性。电视艺术的类别多种多样,由于电视艺术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中,所以,电视艺术的新品种、新样式至今还在不断涌现。 再次,电视艺术形式的多样性。以电视剧艺术为例,依据电视剧题材的长短、大小可以分为: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等多种。 还有,电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电视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首先是有所选取的体裁决定的,其次是由创作者不同的创作个性决定的。 另外,电视艺术结构的多样性。 2.何谓画面语言?它主要有那些语言元素构成? 答:所谓“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这其中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表达方式。 所谓构图语言,它主要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 所谓光效语言,是指由光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所体现的千差万别的变化,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光效语言。 所谓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置是电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同线条、光效、影调相融合,构成了十分和谐的电视色彩语言。 所谓影调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事物所呈现出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构成了电视艺术的影调语言。影调语言,也是构成屏幕可视画面的基本因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手段。 总之,画面语言是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 3.电视艺术编导应该具备的基本功有哪些? 答: 4.什么是有声语言?它们各自承担着哪些不同的表意功能?

电视剧的四种结构类型

电视剧的四种结构类型 (2011-09-12 17:31:34) 转载▼ 标签: 转载 非常好的文章。雪中送炭!转了 原文地址:电视剧的四种结构类型作者:编剧陈秋平Joseph 电视连续剧的篇幅长,体量大,播出时间也长,所以对剧本写作中结构设计的要求就很高。无论从艺术上还是从商业上,电视连续剧都同时需要关注每一集和期待最后一集,所以我们有必要研究它的结构类型。 纵观中国电视剧,其大结构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即“动作线贯穿型”、“人物关系冲突型”、“单元故事型”和“人物编年史型”。当然有例外,也有交叉。 一、动作线贯穿型 什么是动作?什么是动作线? 动作,就是剧中人物为完成其戏剧任务所采取的行动。比如:在《李春天的春天》里,一开场主人公李春天在38岁生日party上许愿,一定要在未来的一年里把自己嫁出去。于是接下来的全部戏都是围绕着李春天相亲、找对象去进行的。其他人物的故事也是围绕着她的动作展开的。动作又分为两种:主动的动作和被动的动作。“主动的动作”是:我想干什么。例如:主人公一上来就想考研,于是开始查资料、找学校、寻专业、访导师,然后认真备考,迎接挑战等等。“被动的动作”是:飞来横祸,全力应对。例如:平常生活的某一天,主人公在路上走得好好的,一个花盆从天而降砸在头上,流血不止,打出租车到医院抢救,因失血过多需要输血但血型罕见血库缺血,必须找到相同血型的血!终于找到了血却发现钱包丢失,好不容易朋友送钱来,医生又不见了……,等等。 动作线,就是整个剧从人物开始动作一直到完成(或没完成)戏剧任务,开端到结局的整个历程所形成的纵向的人物行动发展脉络。其实就是人物的一系列行动的串联。 写这种结构类型的电视剧,编剧必须先找到人物要达成的目标(戏剧任务),然后在剧本开头设计一个引爆点(触发事件),让其“砸”在主人公身上(如同那个花盆),让他非得行动起来不可(强烈的愿望和动力),并开始行动。然后在人物的动作线上,编剧不断为主人公设置障碍,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别人的帮助,一次又一次地冲破障碍,从而形成动作线上串联起的一系列事件。最后一个障碍必须非常大,几乎无法逾越,主人公被逼到了绝境,观众也几乎绝望,忽然,这时出现了某个因素(转机),使得局势逆转,主人公(必须主人公自己,而不能是他人)终于战胜了危机,取得了胜利(悲剧就是未取得胜利)。 特点:悬念清晰,动作感强,故事跌宕,扣人心弦。 二、人物关系冲突型

国产电视剧视听语言艺术分析

国产电视剧视听语言艺术分析 摘要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影视剧作为艺术的重要类型之一,也绝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现代语境下,国产电视剧进入高产时期,因此学术界对于其视听语言艺术的发展状况的关注也更胜从前。本文以抗战剧《好家伙》为例,分别从画面语言、声音语 言及镜头语言等视听语言的构成要素着手,对国产电视剧视听语言艺术的表现性展开了系统论述。关键词影视作品;画面语言;声音语言;镜头语言;艺术表现在偶像剧、武侠剧持续霸屏的现代影视 剧中,一部优秀抗战剧《好家伙》的出现成功地点燃了观众内心深处 对历史的回忆。从叙事内容的角度看,《好家伙》与以往播放 的抗战神剧是截然不同的,它并没有赋予主人公独特的主角光环,而是将其置于矛盾重重的现实社会与人物关系当中,使人物在复杂的环境中互相冲撞,产生矛盾,激化矛盾,解决矛盾,最终认清自己内心 所想,踏上保家卫国的道路。纵观整部剧的剧情发展,可以看出矛盾的激烈程度与人物性格的凸显是成正比的,因此整部作品的高潮,也就是矛盾激化的最高点,也是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部分。 可以说,整部作品在环环紧扣的剧情设置中充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也正因如此,抗战剧《好家伙》才能在众多国产剧中独占鳌头。作为抗战剧中的佼佼者,《好家伙》成功的把握住了写意与传情的平衡点,即在描绘抗战历史的同时,更向观众传达了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艺术美感以及人文情怀。本文将以《好家伙》为例分别从画面语言、镜头语言、声音语言等视听语言艺术的三个组成部分出发浅析 现代语境下国产电视剧视听语言艺术的表现性。一、画面语言

营造艺术美感画面是构成影视作品的基本元素,也是影视作品视觉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今,随着摄影技术的成熟与影视艺术审 美能力的提高,影视作品逐渐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视觉语言体系,构图原则的充分运用不仅丰富了影视作品的画面语言,同时也使画面的视觉造型效果得以提升。抗战剧《好家伙》之所以成为一部备受观众欢迎的影视作品,与其丰富的画面语言所营造的独特的艺术美 感是不可分割的。1构图——真实与艺术完美融合。所谓影视构图实际上就是对所拍摄的零散画面进行的具有逻辑性、美观性与结构性安排与构思,增强作品的画面表现力,突出其主题及内容, 进而达到使整个作品构思明确、条理分明的作用。好的画面构图不仅能够直观的传达编剧的理念、思路与构图目的,而且也有助于提升作品的画面美感与质感,引发观众的观看热情,进而发现作品的独特观赏价值。从画面构图的角度来看,抗战剧《好家伙》整 体上采用了介于纪实风格与表现风格之间的经典构图风格,这种构图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巧妙的将影视作品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相结 合,形成一种虚实相生,真实且极具艺术美感的影视画面。这种构图方式看似简单随性,但整个作品的画面中无不渗透着编剧缜密 的小心思,也正是这种不着痕迹的视觉表现方式,才能最大程度为观众呈现出一部兼具真实性与艺术性的成功的影视作品。真实性原则是《好家伙》在画面构图过程中遵循的首要原则,这一点由作品 背景抗战时期,北伐大捷、内容所决定,因此作品在进行画面构图时会尽可能的表现真实,使观众看到的画面既是艺术的一部分也是中国

电视艺术片创作要求内容

电视艺术片创作 课程代码:01184 2008年3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 电视艺术片是整个电视文艺大家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员,是电视文艺成品中的一个有特殊意义和地位的品种。因此,对于电视艺术片的创作者而言,首先就要掌握什么是电视艺术,及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语言系统、思维方式及其文学性,在此基础上再按照电视艺术片的不同类型去把握其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本课程便是针对上述问题,对涉及电视艺术片创作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作一较为系统的梳理。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艺术片创作的基本规律和创作要领,对电视艺术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识,并且能够结合具体片例对各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合格的电视艺术片的创作人才,以适应未来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 第二部分课程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导论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将对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做一简单梳理。涉及到电视艺术在国的崛起、电视艺术的学科定义以及电视艺术的类别。学习本章,要求学生了解电视艺术在国的发展历程,掌握电视艺术的类别,明白其各自概念的界定。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艺术的崛起历程,电视艺术对其他艺术形态的冲击,电视艺术对社会文化形态的影响。 (二)关于电视艺术两种对立观念的判断,从传播形态、传播功能、传播手段等方面考察电视艺术,对电视艺术的科学界定。 (三)对电视节目系统的总体把握,对电视节目类别的整体审视。 四、考核要求 (一)为什么说电视艺术是电子时代的主要艺术形态。

1.识记:人类社会的发展,使电视艺术成为当今的主要艺术形式。 2.领会:电视艺术对其他艺术形式的冲击。 (二)什么是电视艺术 领会:(1)从不同的角度考察电视是不是艺术; (2)对电视艺术的科学定义。 (三)电视艺术可以分为哪些类别 1、识记:几种不同的有关电视艺术的分类方法。 2、领会:真正意义上电视艺术的分类。 第二章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通过学习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要求学生掌握电视艺术所具有的独立的美学特征和属于它自己的的独特的审美方式。通过学习其审美特征,更加深刻的认识电视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差别,进而为以后电视艺术片的创作奠定理论基础。 三、考核知识点 (一)电视艺术的兼容性体现为科学与艺术、时间与空间、诸多艺术元素、多种艺术手段的兼容。 (二)电视艺术的多样性,体现为题材、类别、形式、风格、结构的多样性。 (三)电视艺术的参与性,是由电视传播共性、特殊表达方式、特殊审美心理所决定的。(四)电视艺术的当代性,体现为真实的展现社会现实、向历史、文化深层开掘、揭示人们心理结构的嬗变。 四、考核要求 (一)电视艺术的兼容性。 1.识记:电视艺术体现为哪几个方面的兼容。 2.领会:为什么电视艺术具有兼容性。 (二)电视艺术的多样性。 1.识记:电视艺术的多样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领会:电视艺术的风格的多样性的表现。 (三)电视艺术的参与性 1.识记:电视艺术的参与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01178 电视艺术概论 大纲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电视艺术概论课程代码01178 2008年3月版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本课程是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编导(独立本科段)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内容偏重于对电视艺术基本问题的理论思考,包括电视艺术的界定、电视艺术的基本特性、电视艺术的语言语法、各类型电视艺术作品的创作观念、规律以及现状等基本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电视艺术的艺术特性、创作观念等基本理论问题,并形成对电视艺术中各种重要艺术品种的基本创作规律和艺术特征的全面认识。 课程内容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侧重解释电视艺术的基础理论问题,下篇侧重对重要的电视艺术作品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由于本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并不需要有对相关专业知识的丰富积累,但是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应自觉地将本课程内容与其它相关专业课程,如视听元素、影视摄影造型基础、影视声音艺术、电视作品分析等,进行横向联系。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上篇:电视艺术基本理论 第一章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 第一节电视艺术的艺术形态学定位 第二节电视艺术的本质特性 第二章电视艺术思维 第一节电视艺术思维本质 第二节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的综合 第三节视听思维的运用 第四节电视艺术视听思维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电视艺术语言 第一节语汇元素 第二节叙事段落 第四章电视艺术与其它艺术的关系 第一节电视艺术与文学艺术 第二节电视艺术与戏剧艺术 第三节电视艺术与平面造型艺术 下篇:电视艺术作品类型 第五章电视剧 第一节电视剧概述 第二节中国电视剧创作观念的发展 第六章电视纪录片 第一节电视纪录片概述 第二节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观念的发展 第七章电视文艺节目

浅析中国古装电视剧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古装电视剧及其特点 刘敏(200940903056)电视剧是电视艺术中的一个子系统,1928年英国通用电气公司电视实验室试播情节剧的《女王的信使》标志着它的诞生。电视剧在中国堪称“第一”的叙事艺术,观众喜爱电视剧,是与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说书话本所培育的线性叙事传统的持久熏陶和喜欢听故事的传统有关。1986年,36集的《红楼梦》播出时万人空巷,最高收视率达70%以上。1994年一部84集的《三国演义》,也创造了46.7%高收视率,这就意味着,全国有4亿五千万到5亿人在同时收看。现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的电视剧,观众人数也动辄过亿。中国观众高涨的收视热情,正处在长盛不衰的发展态势之中。 电视剧成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观众接受电视剧的心理动因有认识学习的动因、消遣娱乐的动因、接受教育的动因。这实际上我认为是和艺术的三大功能——认识、娱乐和教育相对应的。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它反映着普通老百姓的心理诉求和爱憎,“媚俗”“媚大众”是它与生俱来的特征,也是它获得大众喜爱,引起高收视率的重要保重。“雅”好“俗”不好的电视剧是很难生存的,而大众的口碑则是一部电视剧获得成功,并在电视史上留名的重要依据。 中国古装电视剧是一类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的电视剧,古装电视剧也是观众最喜欢的电视剧,古装电视剧的出现让观众有机会再一次通过电视剧的艺术形式回到古代,感受穿越时空的电视艺术,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故事能在电视剧上真实的展示出来,也是很有意义的艺术,对一代代中国孩子对历史文化的了解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艺术途径,现在很多历史书都读起来枯燥无味,孩子更喜欢的就是通过看古装电视剧来了解一个真实的历史,古装电视剧可以成为人们了解历史寻找历史发现历史探索历史的新的艺术途径。 中国的古装剧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武侠剧。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主要是以武打动作为中心来安排剧情,塑造人物形象,组织视听语言的,侠义精神是其精神内核,武打动作是其表现形式。武侠剧大都改编自中国源远流长的武侠文学,从《史记》中的《游侠列传》到唐传奇和宋元话本中的侠士故事,再到明清成熟的长篇武侠小说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七侠五义》等,大侠的惩恶扬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劫富济贫等道德取向与变幻莫测的武功,为武侠剧提供了完备的精神内核和动作形式。当代的武侠剧,在高科技制作技术和影视特技的帮助下,将舞蹈、杂技、魔术等艺术形式和体操、单杠双杠、跳远、跳高、拳击、击剑等体育动作糅合进来形成视觉奇观,满足了观众对人体肢体无限可能性的期盼心理。武侠剧比较著名的有改编自平江不肖生的小说《近代侠义英雄传》的《霍元甲》;王度庐的《卧虎藏龙》;改编自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的《蜀山奇侠》和《新蜀山奇侠》;此外“黄飞鸿系列”、“新方世玉系列”、“南少林系列”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旧派小说中取得的重要资源。新派小说改编的有金庸小说改编系列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鹿鼎记》等,古龙小说改编的《楚留香传奇》、《绝代双骄》、《圆月弯刀》等,梁羽生的《四大名捕》等,卧龙生的《飞燕惊龙》等。根据漫画《风云》改编的《风云之雄霸天下》、《中华英雄》等,根据武侠游戏改编的有《仙剑奇侠传》、《剑侠奇缘》等。 历史剧。就是反映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电视剧。它的持续热播反映了人们渴望了解历史真实面貌,了解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心理。人们通过历史剧关照当下,渴望一些当下的社会问题能以史为鉴,在历史提供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到某种解决的智慧或启迪。反映当下现实生活的电视剧能获得热议,就选材而言,总是和当下人们最为关心的热点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也总是和借历史的陈酿和古董级的酒具,来浇当下人的人的块垒。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也总是把当代热点问题予以故事的讲述中。《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汉武大帝》等都在

广播电视艺术学

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第一章、电视艺术的类别 依据屏幕上已经涌现的电视艺术作品的客观实际,可以将电视艺术分为五大类。 1、电视文学类——运用电视的技术和艺术手段,在屏幕上营造文学的意境,抒发深沉的思想情感,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艺术作品。其中包括: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电视诗、电视报告文学等。 2、电视艺术片类——运用电视艺术特有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兼容其他艺术样式所构成的,着重体现屏幕艺术美的电视艺术作品。其中包括:电视音乐艺术片、电视舞蹈艺术片、电视风光艺术片、电视风情艺术片、电视民俗艺术片、电视专题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电视文化艺术片等。 3、电视剧艺术类——依据戏剧的构成方式,或电影的时空转换,通过电视的传播媒介,制作方式和艺术手段,独立制作的、充分电视化的屏幕艺术作品。其中包括:电视小品、电视短剧、电视单本剧、电视连续剧、电视系列剧等。 4、电视综艺类——以文艺演出为基本构成形态,但经过电视技术的二度创作,其总体结构、表现方式和艺术手法,均具有电视艺术独特的审美形态,具有电视艺术形式美的电视文艺节目。其中包括:电视综艺晚会、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综艺栏目等。 5、电视纪实艺术类——运用自然朴实的手法,真实地报道社会生活和人文现象,注重采访拍摄的方式,保持形声一体化的结构形态,记录具有原生态的生活内容。也就是屏幕上的非虚构的艺术形态。其主要表现形式有电视纪录片、电视专题片等。 第二章、电视艺术语言的类别 一、画面语言 这是电视艺术的本体语言。所谓“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这其中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元素。 画面语言由以下语言元素构成 (1)构图语言元素:构图是画面的基础,画面是构图的表现形式。没有构图,也就没有了画面。构图本身也能传递思想,表达感情,故而构图也是一种语言。构图语言,它主要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感情。 (2)光效语言元素 电视画面本身,是由光、电的相互转化形成的:光转化微电子,再转化为不同的光点,组合、排列在电视屏幕上,显现出一幅完整的电视画面。 所谓光效语言,是指由光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所体现的千差万别的变化,构成了极为丰富的光效语言。 (3)色彩语言元素 色彩,也是一种语言,而且是电视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所谓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置是电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同线条、光效、影像相融合,构成了十分和谐的电视色彩语言。 (4)影调语言元素 影调,主要是指画面的明暗处理,这是一种更细腻的语言形态。所谓影调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事物所呈现出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构成了电视艺术的影调语言。影调语言,也是构成屏幕可视画面的基本因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手段。

08-广播电视节目的主要类型

电视节目的 主要类型 中国电视观念的沿革 电视纪实观念 电视栏目化观念 电视谈话观念 电视直播观念 电视游戏娱乐观念 电视纪实观念 《望长城》 十二集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被人们称之为“中国纪录片发展的里程碑”。 主持人沿着长城遗址走,长镜头始终跟随着主持人,考察长城修建、变迁,以及长城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长城对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影响、长城与当今自然生态及人口迁徙变化的关系等等。 全片不仅考察了长城本身,更多的还表现了长城遗址沿途人民的生活状态,《望长城》的纪实风格,对以后电视片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此很多人将它当成中国新纪录片的开端。 与传统电视专题节目的比较 从主题先行到主题后行 由摆拍到跟拍 从纪录结果到纪录过程 从抓取情节到抓取细节

电视栏目化观念 《东方时空》栏目开办于1993年5月1日,这个45分钟的杂志型新闻节目播出伊始就产生了广泛影响,改变了中国大陆观众早间不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被誉为是“开创了中国电视改革的先河”。 经过2000年11月27日的一次大改版,《东方时空》从45分钟扩为150分钟,以演播室为调度中心,用直播方式将新闻、实用资讯、新闻专题等诸多内容有机串联,更加突出信息的时效性和服务性,还推出了《东方时空》所独有的周末版节目,构成浑然一体的大型早间新闻杂志型节目,被兄弟媒体评价为“中国新闻晨报”,中国“新世纪传媒新动向的代言人”和“电子媒体发展的趋势”。 2001年10月,《东方时空》再次改版,将新闻及资讯节目分离出去,在保留原有的《东方之子》、《百姓故事》、《世界》、《纪事》各子栏目的基础上,推出新的子栏目《时空连线》。 2004年9月1日,《东方时空》移师晚间黄金时段,联手央视一套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推出晚间强档新闻版块。面对难得的机遇和空前的挑战,《东方时空》要以新的起点,新的面貌,新的高度打造电视新闻杂志第一高度。 黄金时间的《东方时空》继续坚持其一贯的主流性和新闻性,坚持对新闻事件和人物进行全面、深度、个性化报道,在原有的各个版块基础上,新增《时空看点》、《时空调查》和《媒体观点》三个新元素。整合后的《东方时空》将实现各部分弹性互动,风格更加一致。 《时空连线》——第一时间直击新闻事件,为观众带来快速深入的现场报道。我们的目标是成为CCTV当天国内重大新闻最权威、最及时的专题报道窗口。 《时空看点》——纵评天下事,为您带来当日热点新闻最快的评论和分析。 《东方之子》——浓缩人生精华,探求新闻人物的内心世界,同时努力在中国主流媒体中创造更真实、更开放的谈话空间,力图为当代中国留下一份珍贵的口述的历史。 《百姓故事》——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用镜头记录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关注处于社会转型之中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与您共同分享人生。 《时空调查》——聚焦社会热点,关注观众反馈,用数字表达观点,用数字解读国计民生。 《媒体观点》——汇聚百家之言,展示各方观点,全方位解读社会新闻热点,为您提供观点

分类总结必看的国产经典电视剧

分类总结必看的国产经典电视剧 一、当代军旅理念题材 1、和平年代1996 一部正面描写改革开放条件下部队建设、以及军队与地方关系的电视剧,用引人入胜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感人腑肺的情节,深刻地表现了中国当代军人的精神风貌,充分地表达了时代的情绪,让人看了激情满怀、壮心不已,诚所谓催人泪下,催人奋起! 2、突出重围1999 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努力转型探索,我们这支具有光荣传统和赫赫战功的军队,能够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一切神圣使命。 3、DA师2002 凸现南京战区的战略地位和打头阵的历史责任,努力聚焦、状摹、讴歌当代优秀军人为国防建设所建树的功勋和展现的丰采,展现出"打得赢"是中国军队的目标和使命。 4、沙场点兵2006 多层次多视角地展示了我军各级将领紧迫的忧患意识和远大的强军之志,强调了练为战的重要性,讴歌了一批肩负历史使命,勇于探索创新,敢于应对挑战的当代军人英雄群像。 5、和平使命2007 以真实的中俄"和平使命2007"军事演习为背景,描绘了我军陆海空三军新一代高中级指挥员的群体形象,表现了新型军事指挥员在先进军事理论指导下,着眼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圆满完成军演任务过程中的蜕变和难忘经历。 6、战争目光2008 通过栩栩如生的军人形象刻画和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演绎,揭示信息是如何决定着未来战争成败的,同时提出了中国要想实现经济强国,就必须"重建全民大国防"的深刻命题。 7、狼烟2009 提出"国防不是军防"的长远思想,体现出预备役部队的重要性,展示了新形势下我军国防改革的先进理念。 二、当代军旅人物题材 1、女子特警队2000 踏上这条路,攀马又弯弓,头枕九州月,脚下一天星,吃苦不言苦,有痛不说痛,风也女儿行,雨也女儿行,春美秋俏丽,一笑百花红! 2、导弹旅长2001 在"科技强军"的浪潮中,导弹旅长带领东方旅从自觉、自醒中逐渐意识到自己的弱点,苦钻高科技,重新崛起,成功地实现了向"知识型"部队的转变。 3、归途如虹2003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实现了香港的和平回归,而在这令人难忘的世纪仪式背后,富有智慧的中国军人、军人身后的亲人,以及他们付出的汗水、泪水、血水却鲜为人知。 4、垂直打击2006 突出表现了我军官兵为打赢现代化战争殚精竭虑,真练真打的火热生活,用扣人心弦的紧张冲突和连环悬念,最大限度营造出逼真的战场气氛,塑造了一组勇武过人、智慧超人、性格迷人的特种兵形象。 5、士兵突击2006 在任何困难和灾难前,都要像士兵一样突击,"不抛弃,不放弃"是哲学,是人生,是我们成长的历史。

电视语言的符号构成系统

电视语言的符号构成系统: 一:可视性系统:1造型语言【景象语言】(形体,表情,服饰,色彩,空间,图表,特技)2文字语言(屏幕文字、画内文字) 二:可听性系统(音乐,音响,语言) 一、基本分类 影视中的声音,从声源可分为人声(语言)、音响、音乐三部分。 语言【人声】:是信息的载体,市广播宣传最主要的手段。指广播中的人物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时所发出的有声语言。作用:播报信息;营造节目内容的过度;提供艺术情境;营造作品情节。 音乐:影视作品中经过加工的、要通过演奏演唱才能形成的声音 音响:指影视作品中除了人声、音乐之外,在影视时空关系中出现的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所有声音的统称。 音乐音响是渲染气氛,增强真实感,提高传播效果的辅助手段。 二、人声(一)对白(二)独白(三)旁白(四)解说词 其中独白、旁白和解说词是画外音(画外叙述声)的主要形式 (一)、对白 即影视人物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主要作用: 1,交代剧情2,塑造人物形象3,传达潜台词的丰富内涵 (二)、独白 指剧中人物在画面中内心活动所进行的自我表述,也称“内心独白”指艺术片中人物独自表述或倾吐自己内心活动的人生语言。也就是人物在屏幕中对内心活动的自我表述形态。 独白与文字在表达上有着某种程度的共通之处 (三)、旁白 是叙述人跳出叙事情境对故事的评价,在情感色彩上更为客观,以叙述情节、交代故事信息为主要功能。这是一种画外传来的人声语言形态,由于有声语言能有效的通过暗示唤起群众的想象。因此,画外音可以交代画面不亦表现的场面。 功能:叙事、转换时空、体现导演风格 (四)、解说词 是指从客观叙述者的角度,直接用人声来交代说明或评论的一种画外音表达方式。解说可以节省不必要的画外语言,并且可以丰富,引申画面语言的表现力,还可以增强电视艺术作品的文学性和纪实性。解说直接交流的对象使观众,因此在这种解说中,往往能促进观众的理解和共鸣。 要求简洁、客观,信息明确。 三、音响 比如动作音响、自然音响、背景音响、机械音响、特殊音响等 从艺术创作来源可以分为:自然音响、人造音响 音响语言可以在时间上形成一种自然的联系,使画面之间的衔接流畅、自然。 作用:原汁原味的音响增强的内容的真实性;特定音响能表现时间和空间;音响能渲染烘托环境的气氛;音响能表现新闻人物、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言谈举止,从而刻画任务的心理活动;音响有时具有蒙太奇式的功能。 四、音乐 按出现方式分为:有声源音乐、无声源音乐 音乐的功能1. 创作节奏、情绪和气氛2. 概括和暗示主题3. 表达时代感与地域特色

电视艺术(1)

电视艺术 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与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荧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这其中主要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表述方式 构图语言:主要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所传递的思想和情感。主要组成部分是:主体,陪体,环境和空白。主体是指画面中所表现的主要对象。陪体是画面中为了突出主体,说明主体而起到烘托,陪衬作用的物体。环境是指由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所构成的画面背景。空白,可以更好的衬托主体对象的客观存在。 人声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人物在表达思想和情感是所发出的各种声音。这些有声语言,是电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 开放型的电视艺术结构:就其纵向来说——就是截取生活长河中的一段,它既无头也无尾,这样,观众可以通过各自的联想和想象,主动探求生活的来源和去向,从而便于展现电视艺术的历史深度;就其横向来说——即便是这一段生活,也不做按部就班的,滴水不漏的展现,而是只选择几个断续的,不连贯的情节点,这样,观众的思维触角,反而可以伸向四面八方,从而扩大电视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所以说开放型是容量最大的电视艺术结构 电视艺术的思维特征1、场性思维:呈现在思维中的是一个完整的生活场,在这个场中需要提供社会生活的全部信息,也就是生活中的声、光、色、音、线、形等一切的一切,从而具有鲜明的全息性,因为显得更真实,更形象,更具体。即便是完成电视艺术文本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对白、镜头、音乐、音响等,尽可能地展现一个真实生活的完整画面2、意识流思维:电视艺术的思维方式,体现为一种碎片式的思维,也就是一种意识流的思维,想到哪里,表现到哪里。完全打破了传统线性思维按部就班,一环紧扣一环的思维方式,画面之间组合,甚至没有什么必然的因果联系。根本舍弃和取消“关联词语”:什么“不但”、“而且”;什么“尽管”、“但是”。彻底打破了传统思维的链条,进入一种更自由、更开放的思维境界3、跳跃思维:呈现一种跳动态势,思维可以从一个时空跳到另一个时空,中间呈现一种断裂不连贯的形态。通过镜头的自然摇动,画面的分割组合,想什么时空就什么时空,再不受时空顺序的束缚,进入一种时空自由的神化境界。与此相适应,体现在电视艺术分镜头文本上更是如此:一段叙事,只通过几个跳动的,不连贯的画面来表现,一般只要表明时间、地点、气候、氛围即可 电视艺术的文学性,主要是从文学中汲取的、构成电视艺术的文学元素。这种文学元素使得电视艺术具备了某种文学性。具体地讲,也就是孕育在作品中的抒情和诗意,通过屏幕画面和画面之间的组接,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以抒发真挚的情感,特别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1,借景抒情:通过屏幕画面呈现的自然景物来抒发思想情感。也就是将外部的自然景观与作品中人物或创造者内蕴的思想情感融汇在一起,创造出是一般的独特情境,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崇高审美效果。这种“移情化的景物”,可以给观众的心灵以艺术的撞击2,托物抒情:通过画面上呈现的具体物体,使观众通过联想和想象,深悟蕴含在物体之中的深厚情感。。这种方法,谓之“托物抒情”,也就是“人物心境的物化”3,叙事抒情:是指人物和创作者的感想感情随着事件的述说,强烈的倾听和表现出来,在客观的叙述之中,诸如强烈的主观情感色彩。实质上是“因事而动情”4,直接抒情:就是运用各种多种艺术手法,直接抒发作品中的人物或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这种直抒胸臆的艺术手段,可以直接给观众心灵的撞击,故尔可以做的使观众灵魂为之颤栗,感情为之震撼的审美功效 文学性的画面体现1、象征:就是通过特定的声画形象,借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观念、思想或感情。简言之,则是借此说彼的表现手法,目的是使画面和声音更有韵味,更有诗情。 2、隐喻:就是运用画面语言,在屏幕上以它事情来类比此思想。也就是将抽象的感想意念,

广播电视节目策划书

节目策划书 节目名称:时事追击 节目类型:新闻资讯 播出时段:每周四中午 12:00—12:40 节目内容:本周头条、校园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 节目版头:掌握时事动态,聚焦热点新闻,每周四中午12:00,时事追击 第一板块:本周头条 3分钟 版头:本周头条,为你盘点一周内热点新闻。 聚焦一周内最新最热、受关注度最高的新闻,以国内外时事要闻为主,也可以是有关高校的重量级消息,宣扬正义,提醒同学们关注大事。 第二板块:高校快车 7分钟 版头:高校信息,一网打尽,最新资讯,尽在高校快车。 搜集广州主要高校的最新动态,播报有关其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的消息,或者校园内的新人新事,使同学及时了解校园动态,弘扬真善美、鞭挞假丑恶。 第三板块:国内新闻15分钟 版头:关心国家大事,评析热点新闻,国内新闻 评点一周国内要闻,从省内到国内,包括时政、经济、科教、文娱、社会等各类新闻,既有大量的消息类新闻节目,也有深度报道评析类节目,时政新闻强调权威观点,经济新闻强调宏观举措与群众利益,科教新闻强调最新成果与群众生活,文化新闻强调高雅品位与群众普及,社会新闻强调客观报道与引领群众。节目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第四板块:国际新闻10分钟 版头:聚焦全球资讯,世界尽在眼中,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栏目,报道一周焦点国际时政新闻事件,重大国际社会事件,以及有世界影响力的消息报道。结合国际新闻热点话题向听众介绍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旅游等发展现状,为听众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Ps:可在适当时间增加特别板块,如聚焦两会、世博动态等热点新闻。 节目目标:贴近生活、贴近听众,力求以快速、权威、大范围的特点为校园听众梳理最新发生在校园、广东、中国乃至全球的新闻,作为唯一一档新闻专题节目,使在校大学生了解时事,作为新闻性质的节目,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

第一章 电视艺术的声音构成

第一章电视艺术的声音构成 广义的音响是指耳朵听到的声波,即声音。 狭义的音响指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各种声音等。 (一)电视语言就是利用光电或数字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以声音影像形式,作用于观众视觉和听觉的,多层次多因素的艺术信息。 (二)电视语言的构成要素 电视语言的构成因素很多,比如摄影、美术、解说、音乐、音响、文学、戏剧、采访、主持、同期声、字幕,以及特技、录音等技术手段。 人们通常把电视语言的构成要素划分为画面语言、有声字幕语言(文学语言)、音乐音响语言三大类。 三、“金三角”论电视节目与报纸、广播不同,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作用,画面语言、文字语言和音乐音响(声音/音响)语言被称作电视的“金三角”,他们以各自的方式支撑起电视节目,又综合为一体进行信息传播。 四、电视画面的构成要素 电视画面是结构电视节目的基础元素,是电视节目实现传播的主体符号。 电视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其信息的传播通过刺激受众的多种感官,借助多种符号进行综合的表达。 1.要素(黄匡宇的观点) 电视画面似一个内容丰富的容器,它容纳了构成电视有效传播的六大基本元素,除了屏幕上显现出来的诸多可视性语言符号(画内文字和编辑添加文字)和非语言符号外,还有可听性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诸如对白、播讲、唱词、音乐等)。 2.各要素的关系 电视画面(语言)的各种表现手段和构成因素在使用的时候,既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因此,电视中任何一种表现手段在节目中使用时,不是自己想怎么表现就怎么表现,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的。它必须受到电视画面(语言)立体结构的限制和制约,受到外在语言环境的限制和制约,受到其他手段和因素的影响。 量化节目的镜头数量,是优化节目质量的必由之路。 好看、好听是衡量好节目的基本要求。

电视剧的类型 (1)

电视剧的类型 本节导读:主要了解电视剧有哪些类型,重点掌握电视剧类型的划分标准。掌握不同类型电视剧的叙事策略和艺术特征。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不同类型的电视剧文本,并指出该类型电视剧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创作的方向。 一、电视剧类型的概念 电视剧类型的出现,既是电视剧制作者、播出者和接受者相互作用的客观结果,也是电视剧商业属性、艺术属性和大众深层心理结构相互制约的合力作用的集中表现。电视剧类型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区域、一定的时期内自然形成的,在制作、播出、收看时具有一定的固定模式的,电视剧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共同且相对稳定特征的大批电视剧的集合所形成的规则系统。电视剧类型的出现是电视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 电视剧的类型是从原有的分类中脱离出来形成一种独立的存在。电视剧的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电视剧类型文本。例如:按照电视剧艺术文本的体裁可分为单本剧、系列剧和连续剧;按照电视剧艺术文本的题材分为家庭伦理剧、青春偶像剧、历史剧、武侠剧以及军旅剧。本章节主要对家庭伦理剧、青春偶像剧、历史剧、武侠剧、谍战剧以及情景喜剧等电视剧类型作相关论述。 二、电视剧的几种主要类型 1、家庭伦理剧 (1)家庭伦理剧的概念 家庭剧伦理剧是指反映社会伦理道德为题材的通俗剧。这类题材的通俗剧往往以广阔的社会为背景,将家中发生的事件,如爱情、婚姻、婚外恋、多角恋、家庭解体、妇女独立、老人和儿童等等社会伦理道德问题搬上荧幕,引起人们的思考,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家庭伦理剧的叙事自然流畅,不饰雕琢,一般不讲究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还原了世俗的本真特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故事的戏剧性色彩,但是通过向观众展示的一幅幅真实的生活画面,以普通人的真实情感打动人,给予观众欣赏理解和情感评判的自由空间。从1990年的《渴望》开始,家庭伦理剧在我国电视剧的市场份额上占据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家庭伦理剧的节奏相对缓慢、松弛,按照平常生活的步调缓缓展开,始终散发着朴素的

电视艺术语言体系

第三章电视艺术的语言体系 语言: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从功能上说,它是人们的交流工具和思维工具。 电视艺术语言: 是指一种广义的语言,凡能够表达出思想或感情,并使接受者获得感知信息的一切手段、方式和方法,诸如构图、光效、色彩、影调、人声、音乐、音响、造型……都可以构成电视艺术的语言,并成为电视艺术语言系统中的重要元素。 电视艺术的语言主要有: 画面语言、声音语言、造型语言、镜头语言、编辑语言、特技语言 一、画面语言 定义:是指电视艺术家通过采用各种构成视觉形象的因素和方式。为体现其形象创造构思而运用的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包括有:构图语言、色彩语言、光效语言、影调语言等语言表达方式。 1、构图语言 电视画面的构图: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其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和安排,塑造视觉形象与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造活动。它通过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来传递某种思想和情感。 画面的主要构图要素分为:主体、陪体、环境、空白 (1)主体

定义:主体是画面的主要表现对象,是画面主题思想的直接体现者和信息的主要承载者。 突出主体的方法: ①主体位置通常安排在观众视线最为集中的画面部位,即画面中心偏左或偏右的画框位置。 ②按照观众欣赏习惯,在一般情况下,主体光线比非主体光线要明亮一些。在色彩表现上,采用合理有效的对比方法,可以令主体色彩更加鲜明,造成更为强烈的视觉冲击。 ③主体在四面中往往是实像,焦点明确,视保清晰,观众能够很容易地找到主体并明白主体想要传达的某种画面信息。 (2)陪体 定义:陪体对主体起陪衬作用,是对主体有效的补充和说明。从画面构图上看,陪体能够增加画面的纵深感,使画面均衡,起到美化画面的作用。 注:陪体,可以深化构图思想和提高构图境界,通过与主体的有效结合,既烘托了主体,又使自己具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因此,在安排画面的陪体时,不能宣兵夺主,要以不削弱主体为原则。 (3)环境 定义:环境是主体和陪体的存在客体,反映四面的客观现实,为主体和陪体营造氛围,用于表明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环境包括前景和背景。如何选择前景和背景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