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及

应用研究进展

赵 盼,王 丽,孟祥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

摘 要: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和应用进行综述。壳聚糖的抗氧化功能主要受其分子质量和脱乙酰度的影响;壳聚糖的醚化、酯化、酰化衍生物及金属配合物影响其抗氧化性能;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果保鲜、果汁澄清和防褐变、食物保存、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壳聚糖;衍生物;抗氧化;应用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ZHAO Pan ,WANG Li ,MENG Xiang-hong*

(College of Marine Life Scienc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chitosan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its molecular weight and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In addition, etherification,esterification, acylation and chelation with metal elements all also influence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chitosan.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fresh-keeping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juice clarification, browning prevention,aging delay, and so on.

Key words :chitosan ;derivatives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0)15-0299-05

收稿日期:2010-01-28

作者简介:赵盼(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活性物质和功能。E-mail :panpanxbg@https://www.360docs.net/doc/b99490103.html,

*通信作者:孟祥红(1973—),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化学和生物材料。E-mail :mengxh@https://www.360docs.net/doc/b99490103.html,

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指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离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羟自由基(?OH)和脂自由基(ROO ?)是3种具有代表性的活性氧自由基[1]。这些自由基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具有强烈的引发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目前为止,由于氧化失衡引起的疾病已超过100多种[2]。此外,活性氧还会导致水果、蔬菜及果汁等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和腐败,严重影响品质和口感,因而研究和开发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天然抗氧化剂成分具有无毒或低毒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已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壳聚糖是甲壳素N -脱乙酰基的产物,化学名称是聚β(1,4)-2-氨基-2-脱氧-D -葡萄糖,是广泛存在于虾蟹、昆虫甲壳,真菌和植物细胞壁中的一种碱性多糖。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过氧化损伤等作用[3-12]。但壳聚糖作为一种碱性多糖只能溶于酸溶液而不能溶于水溶液或碱性溶液,因此限制了其应

用,壳聚糖分子上分布着大量的活性氨基和羟基,通过化学改性可获得具有抗氧化特性的水溶性衍生物[13]。近年来,有关壳聚糖和其衍生物抗氧化方面的性质已有大量的报道[14-29]。本文主要就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氧化特性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1

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

有关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报道最早见于1998年,Xue 等[4]发现壳聚糖可以显著抑制脂质体的过氧化。随后有关壳聚糖抗氧化性能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针对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1分子质量对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多数研究者认为,壳聚糖分子质量越低抗氧化性能越好,随着分子质量不断增大抗氧化性能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例如Xing 等[5]分别用分子质量为76×104、

12×104、6×104、2×104u和0.9×104u的壳聚糖进行实验,结果表明:0.9×104u的壳聚糖还原力最强,对O2?和?OH的清除效果最好。Kim等[6]分别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RS)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法评价了分子质量为3×104、9×104、12×104u的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发现3×104u的壳聚糖抑制脂质过氧化的效果最为明显。

同样地,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也表现出类似的规律。Chien等[7]研究表明与中等分子质量和高分子质量壳聚糖相比,低分子质量壳聚糖对DPPH自由基、O2-?和H2O2都表现出更强的清除能力,对金属离子也有更好的螯合能力;用TEAC法(trolox equivalent antioxidant capacity)评价3种分子质量壳聚糖总抗氧化力顺序为:低分子质量>中等分子质量>高分子质量。Tomida等[8]研究了7种不同分子质量壳聚糖在细胞内水平和体外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低分子质量壳聚糖处理后的血浆蛋白发生过氧化的程度明显降低,而高分子质量壳聚糖处理的效果不是很明显;在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测试中,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综上所述壳聚糖的分子质量影响其抗氧化性能,分子质量越低的壳聚糖具有越强的抗氧化性。目前针对这一结论有以下几点解释:1)壳聚糖发挥抗氧化作用主要是依靠分子链上的活性氨基和羟基。低分子质量壳聚糖与高分子质量壳聚糖相比具有更好的溶解性,使得活性官能团易于与自由基作用[9];2)壳聚糖在N2-O6和O3-O5之间都存在分子内氢键,高分子质量壳聚糖结合相对紧密,这种分子内氢键很强,降低了氨基基团和羟基基团与外界反应的活性,而低分子质量壳聚糖结构相对松散,分子内氢键相对较弱,氨基基团和羟基基团活性很高,便于与自由基反应,达到清除效果[10];3)清除自由基的过程是-NH2先与H原子形成-NH3+,再与自由基形成稳定的大分子,高分子质量壳聚糖-NH3+具有更高的分子内斥力[11]。

1.2脱乙酰度对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效果

脱乙酰度反映样品中游离氨基的含量,近年来已有不少人研究表明脱乙酰度已成为影响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Park等[12]用电子自旋共振仪测定了脱乙酰度分别为90%、75%和50%的壳聚糖对DPPH自由基、?O H和O2-?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脱乙酰度为90%的壳聚糖对上述几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而脱乙酰度为50%的壳聚糖的清除能力最弱。Yen等[13]在制备得到的3种不同脱乙酰度的壳聚糖的基础上,分别测定了它们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 C)、还原力、对D P P 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对?O H的清除能力以及亚铁离子螯合能力,结果表明脱乙酰度越高的壳聚糖抗氧化能力越强。这一规律与Xie等[11]所认为的壳聚糖的抗氧化机制相一致,Xie等认为壳聚糖之所以具有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是因为自由基可以与壳聚糖分子中的活性氨基反应形成稳定的大分子,壳聚糖脱乙酰度越高其C2位置上活性氨基也就越多,因而清除能力越强,也就表现出越强的抗氧化性能。

2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

虽然目前为止对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已有一定的进展,但由于壳聚糖只能溶于酸溶液而不能溶于水溶液和碱性溶液,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壳聚糖分子上存在大量活泼的氨基和羟基,为其化学改性提供了可能。现已制备出多种壳聚糖的化学衍生物,这些衍生物与壳聚糖相比,溶解性和抗氧化性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目前为止研究较多的壳聚糖衍生物有以下几种:2.1醚化反应

壳聚糖分子的羟基或氨基可与烃基化试剂反应生成醚,这些醚化产物与壳聚糖本身相比具有更好的溶解性,也表现出优良的抗氧化性。羧甲基壳聚糖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具有抗脂质氧化的作用[14]。赵建亚等[15]研究发现羧甲基壳聚糖可以提高大鼠胃黏膜SOD活性, 抑制MDA的升高。研究表明引入羧甲基的位置和取代度不同,会导致抗氧化效果有所差异。姚倩等[16-17]研究表明,提高氨基取代度有利于N,O-羧甲基壳聚糖对?OH的清除;取代度越高的O-羧甲基壳聚糖清除O2-?的活性越强,而对H2O2的清除能力以及还原能力的强弱顺序与取代度的大小则没有比较一致的规律。此外,羧甲基壳聚糖分子质量的大小对其抗氧化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实验表明低分子质量羧甲基壳聚糖对O2-?和?O H有更强的清除作用[18]。

2.2含氧无机酸酯化

壳聚糖分子上有多个羟基反应位点(C2、C3、C6-OH),尤其是C6-OH可与硫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壳聚糖硫酸酯。近年来,已有不少学者对壳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胡金凤等[19]发现壳聚糖硫酸酯对过氧化氢(H2O2)有明显的清除活性。邢荣娥等[10]分别制备了两种不同分子质量的壳聚糖硫酸酯,表明壳聚糖硫酸酯化产物是一种活性极强的O2-?清除剂。当壳聚糖硫酸酯质量浓度在0.1g/L时,对O2-?的清除能力就已经达到90%以上,且分子质量越低的壳聚糖硫酸酯具有越强的清除能力;其对?OH的清除能力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壳聚糖硫酸酯衍生物抗氧化性能强弱除与分子质量大小有关外,还与酯化发生的位点有关,Xing等[20]比较了4种不同位点的硫酸酯衍生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发现酯化位点不同对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有很大差异。

2.3N-衍生物

壳聚糖分子长链上的氨基属于一级氨基,具有一对孤对电子,亲核性很强,N上的H较为活泼,因而可以与多种物质反应生成N-衍生物。

2.3.1席夫碱

壳聚糖的游离氨基可以与一些醛类反应生成席夫碱,但目前有报道认为希夫碱抗氧化性能并不是很理想,Guo等[21]研究发现壳聚糖希夫碱和羧甲基壳聚糖希夫碱对O2-?和?OH的清除能力较弱。原因可能在于:壳聚糖希夫碱分子链中引入的酚羟基会与壳聚糖活性羟基形成氢键从而限制了壳聚糖羟基的活性。此外,希夫碱的形成使得分子中的-NH2转变为C=N键,也降低了氨基的活性。

2.3.2季铵盐

壳聚糖季铵盐是将壳聚糖的氨基通过引入基团形成季铵盐或者把一个低分子季铵盐接到氨基上而得到的一类壳聚糖衍生物。由于季铵盐具有很好的水溶性,目前已有大量对壳聚糖季铵盐独特理化性质的报道[22]。有关壳聚糖季铵盐的抗氧化性也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沈巍等[23]的结果表明取代度越低的季铵盐对?OH和O2-?清除能力越强。姚倩等[24]研究发现壳寡糖季铵盐衍生物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还原能力强于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抗氧化能力强弱除与取代度和分子质量有关外,取代基团的种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Liu等[25]合成了5种取代基团不同的季铵盐衍生物,结果表明季铵盐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明显强于单纯的壳聚糖,且季铵盐衍生物C2位N原子上正电荷富集密度越大抗氧化能力就越强。这一发现不仅为壳聚糖季铵盐衍生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线索,也为壳聚糖抗氧化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2.3.3N-酰化

壳聚糖分子上的氨基可与酰氯或酸酐反应生成N-酰化衍生物。Zhong等[26]研究了氨基苯磺酰胺壳聚糖衍生物的抗氧化性,发现这种衍生物表现出比V C更强的?OH清除能力,对的清除能力也比壳寡糖和壳聚糖本身要强,同时这些N-酰化衍生物表现出很好的还原力,说明壳聚糖N-酰化衍生物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自由基清除剂。

2.4金属配合物

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NH2、-OH和-C=O等活性基团,可与过渡金属离子和稀土离子形成配合物,这种金属配合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对某些自由基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能力。尹学琼等[27]研究表明低聚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对O2-?具有明显的清除活性。杜金凤等[28]的研究也表明壳聚糖与Zn和Ca的配合物对O2-?具有很强的清除效果。陈燕青等[29]制备了稀土离子Dy(Ⅲ)与低聚壳聚糖的固体配合物,经测定发现这种配合物对O2-?的清除能力明显强于低聚壳聚糖。上述金属离子之所以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性,可能是壳聚糖与过渡金属或稀土金属离子以配位状态存在时会改变原来壳聚糖分子之间的有序排列,即改变了原体系中分子链之间的氢键结合力,从而提高了其抗氧化性。

3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氧化活性的应用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分子链上含有大量活性氨基和羟基可以极为方便的进行化学改性得到它的各种衍生物,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抗氧化性能方面的应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果保鲜、果汁澄清防褐变、食物防腐以及降低人体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提高抗氧化酶对活性氧的清除、延缓衰老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进展。3.1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果保鲜方面的应用

在水果保鲜方面,主要是把壳聚糖或其衍生物以涂膜的形式覆盖在水果表面。目前对草莓、杨梅、橙子、橘子、芒果、寿桃等都有研究[30]。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涂膜可以显著改善果实品质,延缓其衰老和腐烂的速度。例如石贵玉等[31]研究表明壳聚糖涂膜处理能减少果蔗鲜切引起的酶促褐变、保持果蔗品质、延长果蔗的贮藏期。壳聚糖涂膜单独或与钙结合使用可有效提高草莓贮藏期间的品质,降低草莓真菌发病率及呼吸率。经处理的草莓外观色泽保持良好,变软和质量损失的速率也有所减慢[32]。易国斌等[33]曾用丙酮酸壳聚糖希夫碱制备的保鲜膜,对番茄进行保鲜实验,结果表明:20d 后,此保鲜膜的好果率与商品率都很高。王和才[34]研究了羧甲基壳聚糖涂膜对橘子品质的影响,发现涂膜保鲜效果良好,自然状态下可贮藏3个月,橘子失重率、V C含量、果汁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度、腐烂率等各项指标都优于常规贮藏,果实保持了较好的新鲜度和较高的营养价值。由于N,O-羧甲基壳聚糖膜在保鲜方面表现出的优良性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将其用于水果保鲜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了[35]。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能够起到水果保鲜和防褐变等作用,是因为不仅其自身可以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抑制过氧化,而且还可提高SO D、C A T等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可以有效的清除引起果实褐变和衰老过程的活性氧自由基,保护膜系统。

3.2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果汁澄清防褐变方面的应用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防止褐变、澄清果汁、提高果汁保存期等工艺中也有一些研究。浑浊和褐变是在生产果汁和果酒工艺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发生在果汁、果酒中的浑浊和褐变不仅影响果汁的外观、颜色,

而且会大大降低果汁饮料的营养价值。目前已有一些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澄清果汁,防止褐变的报道。王岸娜等[36]研究了壳聚糖对猕猴桃果汁的澄清作用,经壳聚糖处理后的猕猴桃果汁的色泽和透光率都有显著提高。此外,橘子汁中添加一定量的壳聚糖可以有效保护橘子果汁的品质,降低各种酶和非酶褐变,延长果汁的保存期[37]。戴云等[38]从蜚蠊壳制备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并将其应用于对苹果汁的脱色澄清,结果表明:两者均是优良的絮凝剂,都能达到良好的絮凝效果,且无污染、使用简单,壳聚糖还可以多次回收使用。

3.3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物防腐方面的应用

在食品保存和肉制品防腐方面,由于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不仅具有抗氧化性而且具有一定的抑菌性,壳聚糖与其他具有抗氧化性的物质混合或单独的壳聚糖衍生物都能起到一定的防腐保鲜作用。如壳聚糖与薄荷的混合物可以有效的防止肉类腐败变质,提高贮藏期限,是一种潜在的天然防腐剂[39]。壳寡糖和溶解酵素的混合物在肉类防腐方面可发挥相互协同作用,两者混合使用可以使肉制品的保存期限延长15d[40]。Kanatt等[41]发现壳聚糖与葡萄糖的美拉德反应的衍生物(CGC),比壳聚糖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性。同时,该产物(CGC)保留了壳聚糖本身的抑菌效果。有关壳聚糖衍生物在此方面的应用也有诸多报道,Shahidi等[42]报道,N,O-羧甲基壳聚糖(NOOC)及其乳酸盐、吡咯烷羧酸盐对抑制熟肉的氧化非常有效,冷藏9d后的熟肉风味几乎不变。他指出,NOOC及前面提到的壳聚糖衍生物在0.05%~0.3%之间就有较好的抑制氧化效果。Li等[43]研究也表明0.3%的N-羧甲基壳聚糖对熟猪肉就有很好的抑制氧化效果。利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抗氧化和抑菌方面的功能制备复合型天然保鲜防腐剂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3.4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动物抗氧化方面的应用

壳聚糖在动物抗氧化作用方面的研究也有诸多报道。卢美鸾等[44]认为壳聚糖可通过调节相关抗氧化防御酶系活性来降低机体的脂质过氧化水平,进而使机体免受脂质过氧化损伤,在肉鸡饲养中壳聚糖是一种潜在的、绿色的抗生素替代品。李文立等[45]研究表明壳聚糖能延缓果蝇和大鼠衰老。更有研究者已把壳聚糖作为一种膳食补充品添加到食物中,可显著降低人体氧化压力指数[46]。

4展 望

壳聚糖作为一种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天然多糖,具有多功能性、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生物降解性等优点。分子链上分布的大量活性氨基和羟基更是为其各种衍生物的制备提供了可能。近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抗氧化方面已表现出良好的应用效果。因此,食品工作者有必要积极研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功效,对其进行更深入、更全面地系统研究。

首先,从目前的研究看,分子质量越低、脱乙酰度越高的壳聚糖及其水溶性衍生物抗氧化效果较好,而高分子质量的壳聚糖抗氧化效果甚微。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高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几乎不溶于水,而低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和经化学改性后得到的壳聚糖衍生物溶解性较好。因而应积极研究开发低分子质量壳聚糖及其水溶性衍生物,以拓宽其在抗氧化领域的应用范围。

其次,目前的研究仅限于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单方面应用,要注意将壳聚糖抗氧化性能与其他物质所表现的优良性质(如抑菌性、抗癌、抗肿瘤等)相结合使用,以开拓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再次,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生产成本较高也是限制其大规模商品化的一个原因,因而应积极探索开发质优价廉的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生产工艺,为其大规模应用提供可能。随着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氧化性能不断深入的研究,将其开发成一种新型、绿色的果实保鲜剂,食品防腐剂和抗氧化、抗衰老的功能性食品必将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王炳娟. 氧自由基的分析研究进展[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

学版, 2002(1): 3-7.

[2]李磊, 王岳飞, 梁燕, 等. 天然抗氧化物质的保健功能及抗氧化活性

研究进展[J]. 茶叶, 2008, 34(2): 70-74.

[3]蒋挺大. 甲壳素[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28-156.

[4]XUE Changhu, YU Guangli, HIRATA T, et al.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of several marine polysaccharides evaluated in a phosphatidylcholine-

liposomal suspension and organic solvents[J]. Bioscience, Biotechnol-

ogy and Biochemistry, 1998, 62(2): 206-209.

[5]XING Ronge, LIU Song, GUO Zhanyong , et al. Relevance of molecular

weight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vitro[J].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05, 13: 1573-1577. [6]KIM K W, THOMAS R L. Antioxidative activity of chitosans with

varying molecular weights[J]. Food Chemistry, 2007, 101: 308-313. [7]CHIEN P J, SHEU F, HUANG W T, et al. Effect of molecular weight of

chitosans on their antioxidative activities in apple juice[J]. Food

Chemistry, 2007, 102: 1192-1198.

[8]TOMIDA H, FUJII T, FURUTANI N, et al.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some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 chitosans[J].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9, 344: 1690-1696.

[9]SUN Tao, ZHOU Dongxiang, XIE Junlin, et al. Preparation of chitosan

oligomers and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J]. European Food Research

Technology, 2007, 225:451-456.

[10]邢荣娥, 刘松, 于华华, 等. 不同分子质量壳聚糖和壳聚糖硫酸酯的

抗氧化活性[J]. 应用化学, 2005, 22(9): 958-961.

[11]XIE Wenming, XU Peixin, LIU Qing.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water-

soluble chitosan derivatives[J].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01, 11: 1699-1701.

[12]PARK P J, JE J Y, KIM S K.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ies of

differently deacetylated chitosans using an ESR spectrometer[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4, 55(1): 17-22.

[13]YEN Mingtsung, YANG Joanhwa, MAU Jengleun. Antioxidant proper-

ties of chitosan from crab shells[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8, 74: 840-844.

[14]林友文, 林青, 郑景峰, 等. 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的降脂及抗氧

化作用[J]. 中国海洋药物, 2003, 22(3): 16-19.

[15]赵建亚, 吴金彪, 徐广飞. 羧甲基壳聚糖对大鼠胃溃疡抗氧化作用

研究[J]. 交通医学, 2007, 21(6): 629-633.

[16]姚倩, 孙涛, 周冬香, 等.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研

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16): 6620-6623.

[17]姚倩, 孙涛, 瞿佳华, 等. 不同取代度O-羧甲基壳聚糖的抗氧化性

能[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29(5): 113-115.

[18]SUN Tao, ZHOU Dongxiang, MAO Fang, et al. Preparation of low-

molecular-weight carboxymethyl chitosan and their superoxide anion scavenging activity[J].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2007, 43: 652-656.

[19]胡金凤, 耿美玉, 于广利, 等. 甲壳质衍生物916体外抗氧化作用的

研究[J]. 中国海洋药物, 2001, 20(1): 25-27.

[20]XING Ronge, YU Huahua, LIU Song, et a1.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differently regioselective chitosan sulfates in vitro[J].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05, 13: 1387-1392.

[21]GUO Zhanyong, XING Ronge, LIU Song, et al. The synthesi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Schiff bases of chitosan and carboxymethyl chitosan[J].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 2005, 15: 4600-4603.

[22]JIA Zhishen, SHEN Dongfeng, XU Weiliang. Synthesis and antibacte-

rial activities of quaternary anlmoniuln salt of chitosan[J]. Carbohydrate Research, 2001, 333: 1-6.

[23]沈巍, 王建新, 赵成英, 等. 壳聚糖季铵盐合成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7, 19: 465-469.

[24]姚倩, 孙涛, 徐佚霞, 等. 壳聚糖/壳寡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氧化

性能研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09, 28(2): 188-191.

[25]LIU Jinli, SUN Huili, DONG Fang, et al. The influence of the cation of

quaternized chitosans on antioxidant activity[J].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09, 78(3): 439-443.

[26]ZHONG Zhimei, JI Xia, XING Ronge, et a1. The preparation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sulfanilamide derivatives of chitosan and chitosan sulfates[J]. 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2007, 15: 3775-3782.

[27]尹学琼, 林强, 张岐, 等. 低聚壳聚糖及其金属配合物的抗O2-?活

性研究[J]. 应用化学, 2002, 19(4): 325-328.

[28]杜金凤, 郝红元, 张岐, 等. 壳聚糖钙/锌配位降解产物的GFC及清

除O2-?研究[J]. 分子科学学报, 2006, 22(6): 376-380.

[29]陈燕青, 丁德润, 邵烨, 等. Dy(Ⅲ)与低聚壳聚糖配合物的制备与抗

氧化活性研究[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5, 19(4): 307-313. [30]王益光, 罗自生, 席玙芳, 等. 壳聚糖涂膜处理对杨梅活性氧代谢的

影响[J]. 果树学报, 2001, 18(6): 349-351.

[31]石贵玉, 陈明媚. 壳聚糖涂膜对果蔗鲜切后某些生理的影响[J]. 广

西科学, 2008, 15(1): 67-69.

[32]HERNANDEZ-MUNOZ P, ALMENAR E, VALLE V D, et al. Effect of

chitosan coating combined with postharvest calcium treatment on straw-berry (Fragaria×ananassa) quality during refrigerated storage[J]. Food Chemistry, 2008, 110: 428-435.

[33]易国斌, 康正, 黄小香, 等. 丙酮酸壳聚糖席夫碱保鲜膜在果蔬保鲜

中的应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6, 27(7): 144-145.

[34]王和才. 羧甲基壳聚糖涂膜保鲜对橘子品质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

学, 2009, 48(4): 946-948.

[35]DAVIES D H, ELSON C M, HAYES E R. N, O-carboxymethylchitosan,

a new water soluble chitin derivatives[M]// SKJAK-BRAEK G,

ANTHONSEN T, SANDFORD P. Chitin and chitosan. UK: 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1989: 467-72.

[36]王岸娜, 王璋, 许时婴. 壳聚糖澄清猕猴桃果汁对果汁成分影响的

研究[J]. 食品科学, 2004, 25(2): 91-95.

[37]MARTIN-DIANA A B, RICO D, BARAT J M, et al. Orange juices

enriched with chitosan: Optimisation for extending the shelf-life[J]. In-novative Food Science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 2009, 10: 590-600.

[38]戴云, 任红雷, 项朋志, 等. 蜚蠊壳聚糖的改性及应用研究[J]. 云南

化工, 2004, 31(4): 12-14.

[39]KANATT S R. Chitosan and mint mixture: A new preservative for meat

and meat products[J]. Food Chemistry, 2008, 107: 845-852.

[40]RAO M S, CHANDER R, SHARMA A. Synergistic effect of

chitooligosaccharides and lysozyme for meat preservation[J].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41(10): 1995-2001.

[41]KANATT S R, CHANDER R, SHARMA A. Chitosan glucose complex:

A novel food preservative[J]. Food Chemistry, 2008, 106: 521-528.

[42]SHAHIDI F. Role of chemistry and biotechnology in value-added utili-

zation of shellfish processing discards[J]. Canadian Chemical News, 1995, 47: 25-29.

[43]LI K, HWANG Y, TSAI T, et al. Chelation of Iron Ion and antioxidative

effect on cooked salted ground pork by N-carboxymethylchitosan (NCMC) [J]. Food Science Taiwan, 1996, 23: 608-616.

[44]卢美鸾, 邱晓燕, 郑森林, 等. 壳聚糖对肉鸡抗氧化能力及生产性能

的作用[J]. 生态学杂志, 2008, 27(10): 1749-1752.

[45]李文立, 陈壁锋, 杨杏芬, 等. 壳聚糖延缓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 9(3): 164-166.

[46]ANRAKU M, FUJII T, FURUTANI N, et al. Antioxidant effects of a

dietary supplement: Reduction of indices of oxidative stress in normal subjects by water-soluble chitosan[J]. 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2009, 47(1): 104-109.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应用

海洋科学学年论文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应用 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 专业:海洋科学 姓名: 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20010 年12 月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和应用 姓名

单位 摘要:综述了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生产方法及其用途 关键词: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生产应用 甲壳素(Chitin)又名几丁质,化学名称为(1, 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聚糖,是一种来自于甲壳类动物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在自然界的分布较为广泛,是目前市场中唯一商品化的碱性多糖[1]。与多数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相比,甲壳素具有无毒、无味、可生物降解等优点,被大量用于食品工业中,作为食品填充剂、增稠剂、稳定剂、乳化剂、脱色剂、调味剂、香味增补剂等使用[2-4]。 甲壳素脱去分子中的乙酞氨基可以转化为可溶性甲壳素或称壳聚糖。壳聚糖的应用范围比甲壳素更为广阔,有极其广泛的用途。 1.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生产 1.1 化学方法[5] 目前比较先进的方法是将甲壳干燥后粉碎,将微粉末置于0. 4~3. 0 mol·L-1的盐酸溶液中,常温处理10~25 h后水洗、过滤、千燥,得到粗甲壳素。 壳聚糖的制法由下列工序组成:将上述方法制得的甲壳素置于氢氧化钠溶液中在80~100℃下浸2~12 h,得到粗壳聚糖;将该粗壳聚糖过滤,水洗,去离子水中浸渍,过滤后在水与有机溶剂的棍合液中浸渍,再经过滤、洗涤、干燥制得甲壳素。 1.2 酶制备法 酶法制备壳聚糖是利用专一性酶对甲壳素进行脱乙酞基反应。这里介绍一种用黑曲霉电解法从菌丝体中提取甲壳素和碱法制备甲壳素的工艺,其工艺条件是:使用黑曲霉的最佳培养液YEPD培养菌体,最佳培养时间42 h,最终培养量0. 942 g干菌体,最终残糖质量浓度0. 627 mg·mL-1。黑曲霉湿菌体经质量分数为5%NaOH, 100℃处理6h。然后用45%NaOH溶液126℃处理2~ 3 h,用质量分数10%醋酸,95~100℃处理3 h, NaOH滴定,析出甲壳素。1.3微生物法 微生物培养法生产壳聚糖的研究比较活跃。其土要原理还是利用微生物本身存在的酶进行自身催化,从而脱去乙酞基。陈忻等用丝状真菌提取的壳聚糖的脱乙酞化度为85%~90%,用它制成的食品保鲜剂抗菌能力比从虾壳来源的壳聚糖高1 ~2倍。 2.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2.1在染整行业的应用 壳聚糖是一种多糖高聚物,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和氨基,当涤纶纤维表面形成一层壳聚糖薄膜后,涤纶纤维的吸湿性和抗静电性就得到了改善。为了进一步改善整理效果,通常还得在整理液中加入交联整理剂和添加剂[6]。 2.2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在纺织行业主要用在纤维制造、机织物的上浆或制成无纺织物等方面利用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抗菌性和成纤性,可将甲壳素及其衍生物制成甲壳素纤维、壳聚糖纤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综述性论文)

绿色原料——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 09化学1班 XXX 指导老师:沈友教授 (惠州学院化学工程系,广东,惠州,516007) 摘要:本文综述了绿色原料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壳聚糖在食品,水处理,生物药用,造纸业等方面的应用。 关键词:壳聚糖应用食品水处理 前言 原料在化学品的合成中非常重要,其可以成为影响一个化学品的制造、加工与使用的最大因素之一。如果一个化学品的原料对环境有负面的影响,则该化学品也很可能对环境具有净的负面影响。要实现绿色化学,在选择原料时应尽量使用对人体和环境无害的材料,避免使用枯竭或稀有的材料,尽量采用回收再生的原材料,采用易于提取、可循环利用的原材料,使用环境可降解的原材料。 自然界的有机物,数量最大的是纤维素,其次是蛋白质,排在第三位的是甲壳素,估计每年生物合成甲壳素100 亿t。甲壳素N-脱乙酰基的产物壳聚糖就是一种重要的绿色原料。 壳聚糖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壳聚糖的外观为白色或淡黄色半透明状固体, 略有珍珠光泽, 可溶于大多数稀酸如盐酸、醋酸、苯甲酸等溶液, 且溶于酸后,分子中氨基可与质子相结合, 而使自身带正电荷。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壳聚糖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保湿性、润湿性,能防止静电; 化学稳定性良好, 但吸湿性较强, 遇水易分解。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 得到的壳聚糖衍生物在许多物化性质方面都得到改善,其应用也更加受到关注。本文着重介绍了壳聚糖在食品,医药,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进展。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甲壳素及其衍生物 一、甲壳素的由来 甲壳素(Chitin)又名甲壳质,壳多糖,壳蛋白,是法国科学家布拉克诺(Braconno)1811年首先从蘑菇中提取到一种类似于植物纤维的六碳糖聚合体,把它命名为Fungine(蕈素)。1823年,法国科学家欧吉尔(Odier)在甲壳动物外壳中也提取了这种物质,并命名为chitoin (几丁质),chitoin希腊语原意为"外壳"、"信封"的意思。 1.1 甲壳素的分布 自然界中,甲壳素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肢动物虾、蟹、蝇蛆和昆虫的外壳,贝类、软体动物(如鱿鱼、乌贼)的外壳和软骨,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其每年生物合成的资源量高达100亿吨,是地球上仅次于植物纤维的第二大生物资源,其中海洋生物的生成量在10亿吨以上,可以说是一种用之不竭的生物资源。甲壳素经自然界中的甲壳素酶、溶菌酶、壳聚糖酶等的完全生物降解后,参与生态体系的碳和氮循环,对地球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1.2甲壳素的化学结构 经结构分析,甲壳素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一种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属于直链氨基多糖,学名为[(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分子式为(C8H13NO5)n,单体之间以β(1→4)甙键连接,分子量一般在106左右,理论含氮量6.9%。其分子结构特点为:氧原子将每个碳原子的糖环连接到下一个糖环上,侧基团"挂"在这些环上。甲壳素分子化学结构与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纤维素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是,若把组成纤维素的单个分子棗葡萄糖分子第二个碳原子上的羟基(OH)换成乙酰氨基(NHCOH3),这样纤维素就变成了甲壳素,从这个意义上讲,甲壳素可以说是动物性纤维。 1.3 甲壳素的化学性质 甲壳素有α,β,γ三种晶型。α棗甲壳素的存在最丰富,也最稳定。由于大分子间强的氢键作用,导致甲壳素成为保护生物的一种结构物质,结晶构造坚固,一般不熔化,也不

壳聚糖在国内外食品中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壳聚糖在国内外食品中的发展现状及其应 用前景 摘要: 壳聚糖是一种可被生物体降解而对人体无毒的物质,不仅在食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在饲料行业、医药行业、以及环境保护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主要概述了壳聚糖在国内外食品中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化学改性,阐明了壳聚糖在食品开发方面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壳聚糖,添加剂,改性,复合纳米粒子 Chitosan i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food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s Ma Zhengran Class 0804, School of Foo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nan University; 010******* Abstract: Chitosan is a biodegradable and non-toxic substances on the human body. It's not only widely use d in food industry, but also in feed industry,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nd many other areas. This article is mainly about chitosan i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food at home and abroad,and describes the nature of chitosan, the application in food industry and che mical modification of chitosan and set out the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chitosan. Key words:chitosan; additives; modification; composite nanoparticles 引言 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阳离子的膳食纤维,被称为挽救人类健康的神奇“电粉”。作为天然的可再生资源,壳聚糖具有广谱抗菌性、吸附性、成膜性、保湿性、生物可降解性、生物可相容性、无毒性以及极好的螯合能力,且能加速伤口愈合。大量应用实例证明,壳聚糖对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显示出许多生命特征,如改善代谢内分泌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消化机能,降低胆固醇;调节人体酸碱平衡吸附,排除体内有害重金属;活化细胞,增强人体生命活力,延缓衰老等。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壳聚糖的关注和重视也不断加强。本文主要论述壳聚糖在国内外食品工业中的各种研究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1、壳聚糖的简介 甲壳素是一种带正电的碱性多糖,广泛存在于虾、蟹、昆虫的甲壳,以及真菌(酵母、霉菌)的细胞壁和植物(如蘑菇)的细胞壁中,是自然界中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存在于自然界中唯一能够被生物降解的阳离子高分子材料。甲壳素经浓碱处理,脱去分子中的乙酰基后,转化为可溶性的脱乙酰甲壳素,又称壳聚糖(Chitosan),学名:几丁聚糖。其化学结构是由大部分氨基葡萄糖和少量的N一乙酰基葡萄糖通过β一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直链多糖。 分子式为:(C6H11NO4)n 结构: 2、壳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 2.1 抗菌剂

甲壳素及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前景

药081-1班 XX 20082350XXXX 甲壳质及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和前景1.概述 甲壳素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唯一一种带阳离子的糖类聚合物,能够被生物降解,产量仅次于纤维素。其脱乙酰化的产物称为壳聚糖,壳聚糖经结构修饰又可得到一系列适合不同需要的性能优良的衍生物,研究证明,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物都被公认为很有前途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很重要的药用辅料。其中壳聚糖已被载入英国药典,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2.来源和分类 (1)甲壳质 甲壳质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低等植物菌类、藻类的细胞,甲壳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是从蟹、虾壳中应用遗传基因工程提取的动物性高分子纤维素,被科学界誉之为"第六生命要素"!因此被欧美中日政府认定为机能性免疫物质。在灵芝、冬虫夏草等植物中也含有微量"几丁聚糖",但含量只在2%-7%之间。 (2) 壳聚糖 壳聚糖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分为高密度壳聚糖,水溶性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和专用壳聚糖。 3.性质 甲壳质的性质:甲壳质是一种白色,无臭,无定性粉末或半透明片状物,它不溶于水,稀酸碱溶液和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溶于无水甲酸,浓无机酸。它还具有以下性质: (1)可被酶分解而吸收。甲壳质是食物纤维素不易被消化吸收。若甲壳质和蔬菜、植物性食品、牛奶和鸡蛋一起食用可以被吸收。在植物和肠内细菌中含有壳糖胺酶、去乙酰酶、体内存在的溶菌酶以及牛奶、鸡蛋中含有卵磷脂等共同作用下可将甲壳质分解成低分子量的寡聚糖而被吸收。当分解到六分子葡萄糖胺时其生理活性最强。吸收部位主要在大肠。(2)溶于酸性溶液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基团。甲壳质分子中含有氨基(一NH2。),具有碱性,在胃酸的反应下可生成铵盐,可使肠内PH值移向碱性侧,改善酸性体质。反应中生成带正电荷的阳离子基团,这是自然界中唯一存在的带正电荷可食性食物纤维。(3)对人体细胞有很强的亲和性进入人体内甲壳质被分解成基本单位时就是人体内的成分,壳糖胺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胺,葡萄糖胺是人体内存在的;而甲壳质的基本单位是乙酰葡萄糖胺,它是体内透明质酸的基本组成单位。因此,甲壳质对人体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不会产生排斥反应。(4)溶解后的几丁聚糖呈凝胶状态,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因甲壳质分子中含有羟基、氨基等极性基团,吸湿性很强,可用做化妆品保湿剂。(5)甲壳质是天然纤维素(动物性食物纤维),没有毒性和副作用,其安全性和砂糖近似。(6)可螯合重金属离子,作为体内重金属离子的排泄剂。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99490103.html,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研究进展 作者:张立英 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第02期 摘要:壳聚糖作为一种碱性多糖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化工、医疗等领域。本文重点介绍了壳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壳聚糖;碱性多糖;制备方法 DOI:10.16640/https://www.360docs.net/doc/b99490103.html,ki.37-1222/t.2018.02.016 壳聚糖本身的分子结构类似于纤维素,因其多了一个带正电荷的胺基,使其化学性质较为活泼。目前壳聚糖正因其优良的生理活性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化工、污水处理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十年来国内外对于壳聚糖的开发研究热度一直持续不减,各种新颖的制备方法也是层出不穷。 1壳聚糖的来源 壳聚糖通常是由甲壳素(又名几丁质)经脱乙酰基作用获得,甲壳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高等真菌以及节肢动物(虾、蟹、昆虫等)的外壳中,其中虾壳、蟹壳是工业生产壳聚糖的主要原料。由于大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天然存在的甲壳素构造坚固,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水、酸碱和一般的有机溶剂,这也使得甲壳素的应用范围非常有限,因此甲壳素只有经脱乙酰基处理成壳聚糖才能获得广泛应用。 2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1)化学降解法。传统的壳聚糖生产多采用化学降解法。作为壳聚糖工业生产最常用的制备方法,化学降解法简便易行,效率高,整个生产过程容易控制,但该法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对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欧阳涟等从蟹壳中获取甲壳素,并通过脱乙酰反应制备出了壳聚糖。试验探究了影响产物壳聚糖脱乙酰反应的各种因素,如反应温度、碱液含量及反应时间等,最终确定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条件为反应温度70℃,碱液质量分数47%,反应时间10 h。 (2)微生物培养法。微生物发酵法生产壳聚糖起源于美国,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生物自身生产的酶进行催化,从而脱去甲壳素中的乙酰基,进而制备壳聚糖。目前该领域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优良菌株的选育和培养基的优化上。 贺淹才等首先采用电解法从培养的黑曲霉湿菌体中制得甲壳素,然后采用碱提取法从培养的黑曲霉湿菌体中制备壳聚糖。试验基于黑曲霉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与甲壳素,而蛋白质带有可电离的基团,于溶液中可形成带电荷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迁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性能进展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年7月第4卷第7期 甲壳素(chitin)是N-乙酰基-D-葡萄糖胺以β-l,4键结合而成的多糖,是蟹、虾等甲壳类、甲虫等的外骨骼及蘑菇等菌类的细胞壁成分,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脱去乙酰基的产物,安全无毒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与人体细胞有良好的亲和性,无免疫原性,具有抗癌和抗肿瘤的作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因其特有生物活性对多种细菌、真菌具有广谱抗菌的功能,在口腔抗微生物方面的应用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性能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壳聚糖的抗菌活性 1.1壳聚糖对细菌的抗菌作用壳聚糖具有广谱抗菌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壳聚糖可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链球菌、霍乱弧菌、志贺痢疾杆菌、产气单胞菌属及某些真菌等的生长[1]。 邓婧等[2]采用纸片药敏试验法,在pH6.5时对不同浓度壳聚糖进行抑菌实验,发现其对变形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幽门螺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均有抑制作用。2%壳聚糖对变形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好,1.5%、1.0%、0.5%对变形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的抑制效果优于幽门螺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有研究发现,在pH5.5时,1.0%壳聚糖(脱乙酰度为88.7%)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有强抑制作用[3]。 由于壳聚糖良好的成膜性和独特的抗菌性,它能有效抑制2种牙周致病菌——伴放线放线杆菌和牙龈卟啉菌的生长。Ikinci等[4]将壳聚糖凝胶或膜与洗必泰联用,证明壳聚糖对牙龈卟啉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避免洗必泰的不良反应,既可延长其作用时间,也能够明显抑制细菌生长。壳聚糖对促进血链球菌生物膜脱落有显著作用,且小分子量壳聚糖的作用效果最佳。壳聚糖对几种常见口腔致病菌不仅有抑制作用,而且经高温处理后其作用也很稳定,所以在治疗口腔感染方面壳聚糖将是有效药物[2]。1.2壳聚糖对真菌的抑制作用壳聚糖还具有抗真菌活性。壳聚糖可有效抑制皮肤浅表真菌的生长。刘晓等[5]研究壳聚糖凝胶对皮肤浅表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壳聚糖凝胶剂对红色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均有较强抑菌作用,抑菌质量浓度为2.5~5g/L。Rhoades等[1]使用脱乙酰度为89%、质量浓度为1g/L的天然壳聚糖对念珠菌和白色隐球菌进行抑菌实验,发现其对2log cfu/mL念珠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白色隐球菌却无抑制作用。Muhannad 等[6]在pH5.0条件下,使用0.5%壳聚糖(脱乙酰度92%)的乳剂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效果进行观察,发现24h后能使白色念珠菌数量减少达99%、黑曲霉菌减少达90%。可见壳聚糖对真菌也有很广泛的抑制作用,且作用效果与抗细菌作用类似。 作者单位: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沈阳110001 通讯作者:于静涛,电子信箱:Yjtao555@https://www.360docs.net/doc/b99490103.html, 综述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性能研究进展 刘扬,于静涛,孙莹莹,宋雪莲 文章编号:1674-1595(2011)07-0437-03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志码:A 提要:壳聚糖由天然多糖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处理而成,是生物相容性和水解性较好的低聚糖,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性。近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性是医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性能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抗菌性;抗菌机制 Research on antibacterial action of chitosan and chitosan derivatives.LIU Yang,YU Jing-tao,SUN Ying-ying,SONG Xue-lian.Department of Endodontics,School of Stomatology,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001,China Summary:Chitosan,made by dehydration of natural polysaccharide chitin,is a biocompatible and soluble oligosaccha?ride and a good broad-spectrum antimicrobial.In recent years,antibacterial activity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is of special interest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edicine,health,food and cosmetics,etc.This paper is a review on anti-bacte?rial performance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Keywords:chitosan;chitosan derivatives;antibacterial action;antibacterial mechanism 437

壳聚糖的应用及发展

壳聚糖的应用及发展 单位:贵阳中医学院姓名:代奎学号;s20085311019 摘要:高分子缓控释材料因其原材料来源广泛药剂应用能力强受环境影响因素多而成为调节药物释放载体材料的研究重点,极具发展前景分类祥述了壳聚糖的性质,生物活性,抗菌性,衍生物以及它们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并简明介绍了壳聚糖的研究价值与动向。 关键词:壳聚糖;降解;抗菌性;缓释材料;衍生物 壳聚糖(chitosan)又名β-1,4聚葡萄糖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天然碱性多糖,具有良好成膜性、安全性、生物降解性,在化工、食品、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壳聚糖是一种新型的天然医用生物材料虾蟹类作为壳聚糖的原料,在我国具有分布量大,资源丰富的特点,从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1)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材料不仅无毒无污染,而且还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相容性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大对壳聚糖的研究,以开发更多的产品本文综述了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制备体内降解过程及其在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等方面。 一、壳聚糖的生物活性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无毒可生物降解的化合物,与机体之间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主要壳聚糖的研究进展物活性有:(1)壳聚糖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分子链上的游离氨基在弱酸溶中结合一个质子,生成阳离子聚合体,有很强的吸附能力,是一种良好的絮凝剂(2)带有正电荷的壳聚糖与带有负电荷的粘多糖蛋白多糖等相互发生静电作用,这一特性是相当有意义的,因为大量的细胞浆和生长因子的移动都和粘多糖有关,特别是对于肝磷脂和类肝素硫酸盐,包含有壳聚糖和粘多糖的支架借助于细胞繁殖可以维持和促进生长因子分泌(3)壳聚糖可以做成不同的几何结构,例如容易形成多孔结构,多孔支架可用于体内细胞生长和骨重建(4)壳聚糖具有抗菌性,研究表明它可以减缓实验白兔金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感染壳聚糖在细菌细胞膜表面可以抑制生物合成,破坏穿过细菌细胞膜的能量传输,加快细菌的死亡此外,壳聚糖还可作为药物释放载体,如与羟基磷灰石等复合能够持续释放万古霉素和磷霉素,在骨科感染疗程中发挥作用2) 二、壳聚糖的抗菌性 壳聚糖具有广泛抗菌性, 对几十种细菌和霉菌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大分子壳聚糖通过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吸附在细胞表面, 破坏细胞壁原有结构,造成细胞代谢混乱,从而起到抑菌杀菌的作用。小分子壳聚糖通过渗透进入细胞内, 与带有阴离子的生物大分子发生絮凝!的作用,扰乱细胞的正常生物功能, 改变核酸代谢,阻断DNA的生物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此外,甲壳素能诱导微生物产生甲壳素酶, 促使细胞分解, 从而抑制细胞生长。 三、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1、促进凝血和伤口愈合 壳聚糖是一种新型天然高分子材料,生物兼容性好且可降解吸收, 有促进创 面愈合的作用。壳聚糖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可形成多种不同形式的止血材料。壳聚糖还具有抗菌、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腹膜粘连等一系列作用, 可用于伤口填料物质,具有灭菌、促进伤口愈合、吸收伤口渗出物、不易脱水收缩等作用。 2、作为药物的缓释基质 壳聚糖能被生物体内的溶菌酶降解生成天然的代谢物,具有无毒、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的特点, 因此用它作药物缓释剂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国际上已有以壳聚糖作

改性壳聚糖的研究进展

改性壳聚糖的研究进展 1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壳聚糖(chitosan,(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是甲壳素(chitin,(1,4)-2-乙酰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部分脱乙酰化的产物。甲壳素广泛存在于蟹、虾以及藻类、真菌等低等动植物中,含量极其丰富,自然界每年产量约在100亿吨,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多糖。它是由葡萄糖结构单元组成的直链多糖,此多糖中含有数千个乙酰己糖胺残基,因此在分子间形成很强的氢键,导致其不溶于水和普通有机溶剂,这就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将甲壳素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脱去N-乙酰基后可生成壳聚糖。人们常将N-脱乙酰度和粘度(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作为衡量壳聚糖性能的两项指标。N-脱乙酰度是判定壳聚糖溶解性的依据,脱乙酰度越高,分子链上的游离氨基就越多,在酸中的溶解性就越好;而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之间的缠绕程度就越大,溶解度就越小。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的一种碱性多糖,它一般是白色无定型、半透明、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壳聚糖可溶于大多数稀酸,如盐酸、醋酸、苯甲酸溶液,且溶于酸后分子中氨基可与质子结合,使自身带上正电荷。甲壳素及壳聚糖的结构式如图1所示:

图1壳寡糖与壳聚糖的结构式 甲壳素和壳聚糖在自然界可以被各种微生物降解。微生物中的甲壳素酶(chitinase)可以随机地水解甲壳素的N-乙酰-β-(1-4)糖苷键。而壳聚糖可以被多种酶水解,包括壳聚糖酶(chitosanase)、麦芽糖酶、脂肪酶、以及各种来源的蛋白酶。在人体内甲壳素酶和壳聚糖酶并非普遍存在,通过测定显示N-乙酰壳聚糖在人血清中可以被人体内普遍存在的溶菌酶(lysozyme)降解。 壳聚糖的主链结构中引入了2-氨基,化学性质区别于3,6-羟基,与甲壳素相比增加了反应选择性的功能基团。由于C6-OH是一级羟基,C3-OH是二级羟基,空间位阻不同反应活性也不同,再加上C2-NH2,壳聚糖就具有三个活性不同的可供修饰的基团。根据不同的需要,被修饰的壳聚糖作为一种功能大分子广泛用于各种领域。由于壳聚糖只在酸性水溶液中溶解,而在中性或碱性水溶液中以及多数有机溶剂中不溶,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因此科学家们采用衍生化的方法对壳聚糖进行改性获得了多种水溶性和可溶解于某些有机溶剂的衍生物,大大扩展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其中包括对壳聚糖进行N-,O-酰化,含氧无机酸酯化,醚化,N-烷基化,C6-OH和C3-OH的氧化,以及鳌合、交联等,在此过程中获得了许多性能良好,甚至是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护肤作用(综述文章)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护肤作用 何芷筠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072广东广州510225) 摘要: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是一种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材料。甲壳素、壳聚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用化工、环保、食品工业、农业和医疗等行业。本文主要综述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保湿护肤作用与发展前景。 关键词:壳聚糖壳聚糖衍生物保湿护肤 1.引言 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脱乙酰化而得到的一种生物高分子。由于壳聚糖分子中有大量游离氨基的存在,其溶解性大大优于甲壳素,而且兼具有甲壳素的天然性、无免疫原性、无毒无味、生物相容性好与易于降解等优点,所以壳聚糖有十分良好的经济应用价值,在食品、环保、医药、化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1,2]。人们对壳聚糖的研究十分活跃,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溶于酸性溶液形成直链聚阳离子,成膜性好,可附于角蛋白与类脂质上,有一定的水分调节功能。配入化妆品中具有保湿、抑菌作用,又不引起任何的过敏刺激反应[3,4],是良好的护肤品原料之一。 2.1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护肤原理 壳聚糖来源于生物体结构物质,与人体细胞有很强的亲和性,可被体内的酶分解而吸收,对人体无毒性和副作用[5,6]。另外,虽然壳聚糖分子内和分子间存在许多氢键,使其分子比较僵硬和缠结在一起,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然而,对壳聚糖结构上的羟基、活泼的氨基等基团进行化学改性后得到的衍生物,由于分子中含有羟基、羧基等易溶于水的基团,使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大提高[7],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吸湿性、保湿性、纺丝性和成膜性。 此外,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具有抑制细菌、霉菌生长的活性,是抗菌谱较广的天然抗菌物质,运用在护肤品上可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 2.2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护肤品中的应用优势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化妆品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利用其优良的保湿增湿性能。壳聚糖本身具有成膜功能,又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是一种强的吸湿剂与保湿剂,与传统的保湿增湿剂相比,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保湿增湿

浅谈壳聚糖的发展概况

浅谈壳聚糖的发展概况 关键词:壳聚糖;壳聚糖制备;壳聚糖应用 引语:本文介绍了壳聚糖的性质、制备以及着重介绍了壳聚糖在水处理、分析化学、纺织工业、膜材料、液晶材料、医学材料方面的应用。 1壳聚糖 壳聚糖(chitosan)又称脱乙酰甲壳素,是由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化学名称为聚葡萄糖胺(1-4)-2-氨基-B-D葡萄糖。自1859年,法国人Rouget首先得到壳聚糖后,这种天然高分子的生物官能性和相容性、血液相容性、安全性、微生物降解性等优良性能被各行各业广泛关注,在医药、食品、化工、化妆品、水处理、金属提取及回收、生化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诸多领域的应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针对患者,壳聚糖降血脂、降血糖的作用已有研究报告。同时,壳聚糖被作为增稠剂、被膜剂列入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1] 1.1物理属性 纯甲壳素和纯壳聚糖都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或粉状固体,无味、无臭、无毒性,纯壳聚糖略带珍珠光泽。生物体中甲壳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06~2×106,经提取后甲壳素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105~7×105,由甲壳素制取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则更低,约2×105~5×105。在制造过程中甲壳素与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一般用粘度高低的数值来表示。商品壳聚糖视其用途不同有三种不同的粘度,即高粘度产品为0.7~1Pa·s、中粘度产品为0.25~0.65Pa·s、低粘度产品<0.25Pa·s。制造纤维产品必须采用高粘度的甲壳素或壳聚糖。[2] 1.2化学性质 化学名:β-(1→4)-2-氨基-2-脱氧-D- 葡萄糖 分子式:(C6H11NO4)N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精)

文章编号:1004- 1656(201101-0001-08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农业上的应用 陈佳阳1,乐学义 1,2* (1.华南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化学系,广东广州510642; 2.华南农业大学生物材料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2 收稿日期:2010-07-12;修回日期:2010-10-10基金项目:华南农业大学211工程项目(2009B010100001 联系人简介:乐学义(1961-,男,教授,主要从事生物无机化学研究。 Email :lexyfu@https://www.360docs.net/doc/b99490103.html, 摘要:壳聚糖是一种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且来源丰富的可再生绿色高分子材料。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来应用化学、 物理和酶催化三种方法对壳聚糖的改性。同时介绍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生物调节剂、农药、化肥和果蔬保鲜剂等在农业上应用的研究进展。关键词:壳聚糖;改性;植物调节剂;农药;果蔬保鲜中图分类号:O636.1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s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HEN Jia-yang 1,LE Xue-yi 1,2*

(1.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 ,College of Sciences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 2.Institute for Biomateria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China Abstract :Chitosan is a kind of reproducible and green polymer material with various excellent qualities and abundant source.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paper was to deptict methods of chemical ,physical and enzymatic of chitosan to modify chitosan.Moreovre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s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ere reviewed ,such as plant growth regulator ,pesticide ,fertilizer and fresh-keeping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Key words :chitosan ;modification ;plant growth regulator ;agrochemicals ;fresh-keeping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甲壳素(Chitin 存在于虾、蟹、昆虫等的外壳 中以及菌类、藻类低等植物细胞壁中,是自然界中产量排列第二的多糖类物质[1] 。在温度为120?C 时,对甲壳素进行碱性水解1-3h 可制得壳聚糖[2]。一般把脱乙酰度>70%的甲壳素称为壳聚糖 [3] 。壳聚糖(Chitosan 又称脱乙酰几丁质、聚氨 基葡萄糖和可溶性甲壳素,是天然多糖中唯一的碱性多糖,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阳离子碱性多糖,其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8-壳聚糖,结构与纤维素相似,无毒害、无味、易生物降解,不污染环境,且有良好的吸附性、成膜性、吸湿性等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性质及应用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性质及应用 摘要甲壳素主要存在于海洋中的甲壳类,虾和蟹中,是世界上第二种最重要的天然聚合物。甲壳素在碱性的固态中,利用选定好的应用方法进行表征和化学改性来评鉴多糖是比较难的。P.Austin,S.Tokura和S.Hirano,他们在甲壳素应用方面贡献很突出,尤其是在纤维形态方面。壳聚糖是甲壳素最重要的衍生物,下面我们对壳聚糖在表征方法和使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进行概括。壳聚糖可溶于酸性的水溶液中,应用于许多领域(食品,化妆品,生物医学和药学)。我们简要的描述一下,在某些领域壳聚糖的化学改性已经被初步提出,但在工业方面却尚未开发。近几年的论文都着重评论了高附加值的材料在医药和化妆品上的应用。 关键词甲壳素结构壳聚糖结构壳聚糖衍生物生物材料壳聚糖基材料化妆品 1 引言 甲壳素,其化学名称(β-(1-4)-N-乙酰基-D-氨基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天然多糖,其在1884年首次被发现(图1)。这种聚合物是由大量的活性有机体合成,并且在世界上每年的产量都很大的,它的产量仅次于纤维素。甲壳素在自然界中存在于节肢动物的外壳中或真菌和酵母的细胞壁中,并以有序的微纤维晶体形式出现。它也存在一些低等的植物界和动物界中,同时许多功能上还需要强化。

图1 (a)甲壳素的化学结构,化学式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b)是壳聚糖,化学式是D-氨基葡萄糖,(c)是部分乙酰化的壳聚糖,其特征是在于,它的DA共聚物的平均乙酰化程度。 尽管甲壳素的存在范围广泛,但到目前为止甲壳素最主要的商业来源是虾和蟹的外壳。在工业加工方面,甲壳素是从甲壳类动物中提取出来的,经酸处理溶解于碳酸钙中,再经碱萃取溶解,从而得到蛋白质。此外,脱色工序往往是去除残留的颜料,而得到无色的产品。由于原料的超微结构存在差异,所以,这些处理方式必须适合于每种甲壳素的来源。(甲壳素的提取和预处理不在这篇论文的描述)。对于进一步利用时,所产生的剩余的蛋白质和剩余的色素,可能会导致问题,因此人们在纯度和颜色方面对甲壳素进行分级,特别是生物医药产品。在应用方面甲壳素在碱性条件下脱乙酰基,获得壳聚糖,它是最重要的甲壳素衍生物。 这篇论文的目的是介绍在当今技术的水平上认识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形态,并且提出在溶液或固态中表征的最佳方法。过去十年的发展以及甲壳素的扩大利用,在化学改性方法上给予研究。 2 甲壳素 2.1 甲壳素在固态中的结构 根据甲壳素的来源,甲壳素以两种结晶多型异构体的形式出现,即α形式和β形式[1,2],它们可以通过红外光谱、固相核磁共振光谱和X射线衍射加以区分。经过详细的分析,人们也发现第三种异构体γ-甲壳素[1,3],它只是α-甲壳素的另一种形式[4]。α-甲壳素是最为丰富,它存在于真菌和酵母菌的细胞壁中、磷虾,龙虾和螃蟹肌腱和壳中、虾壳中、以及昆虫的表皮中。它也分布或存在于各种海洋生物中。在这方面,例如圆锥形钉螺[5]、脊椎前部的耳石[6~8]、海藻喷射出的丝状物[9]等。自从证明了α-甲壳素的特殊结构,与具有丰富甲壳素的节肢动物相比,其中一些结构呈现出非常高的结晶度连有较高的纯度[10]。除了天然的甲壳素以外,α-甲壳素的体系由溶液中析出的晶体[11~12]、体外生物合成[13~14]或酶促聚合[15]这三个方面形成的。 β-甲壳素较罕见,其分布在乌贼的顶骨内[1,3]和管状虫的交联蛋白质中,通过蠕虫蠕动而合成[16~17]。它也存在于北美豹蝶的刚毛中[18]以及在海藻或原生动物的兜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及 应用研究进展 赵 盼,王 丽,孟祥红*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 摘 要: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氧化性能和应用进行综述。壳聚糖的抗氧化功能主要受其分子质量和脱乙酰度的影响;壳聚糖的醚化、酯化、酰化衍生物及金属配合物影响其抗氧化性能;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水果保鲜、果汁澄清和防褐变、食物保存、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壳聚糖;衍生物;抗氧化;应用 Research Progress of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ZHAO Pan ,WANG Li ,MENG Xiang-hong* (College of Marine Life Scienc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a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chitosan are mainly determined by its molecular weight and degree of deacetylation. In addition, etherification,esterification, acylation and chelation with metal elements all also influence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chitosan. Chitosan and its derivatives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fresh-keeping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juice clarification, browning prevention,aging delay, and so on. Key words :chitosan ;derivatives ;antioxidant properties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S2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30(2010)15-0299-05 收稿日期:2010-01-28 作者简介:赵盼(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活性物质和功能。E-mail :panpanxbg@https://www.360docs.net/doc/b99490103.html, *通信作者:孟祥红(1973—),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海洋生物化学和生物材料。E-mail :mengxh@https://www.360docs.net/doc/b99490103.html, 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是指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分子或离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羟自由基(?OH)和脂自由基(ROO ?)是3种具有代表性的活性氧自由基[1]。这些自由基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具有强烈的引发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目前为止,由于氧化失衡引起的疾病已超过100多种[2]。此外,活性氧还会导致水果、蔬菜及果汁等在贮藏过程中的衰老和腐败,严重影响品质和口感,因而研究和开发具有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天然抗氧化剂成分具有无毒或低毒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已引起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壳聚糖是甲壳素N -脱乙酰基的产物,化学名称是聚β(1,4)-2-氨基-2-脱氧-D -葡萄糖,是广泛存在于虾蟹、昆虫甲壳,真菌和植物细胞壁中的一种碱性多糖。研究表明壳聚糖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机体免受过氧化损伤等作用[3-12]。但壳聚糖作为一种碱性多糖只能溶于酸溶液而不能溶于水溶液或碱性溶液,因此限制了其应 用,壳聚糖分子上分布着大量的活性氨基和羟基,通过化学改性可获得具有抗氧化特性的水溶性衍生物[13]。近年来,有关壳聚糖和其衍生物抗氧化方面的性质已有大量的报道[14-29]。本文主要就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能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氧化特性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1 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 有关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报道最早见于1998年,Xue 等[4]发现壳聚糖可以显著抑制脂质体的过氧化。随后有关壳聚糖抗氧化性能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目前,针对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1分子质量对壳聚糖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多数研究者认为,壳聚糖分子质量越低抗氧化性能越好,随着分子质量不断增大抗氧化性能反而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例如Xing 等[5]分别用分子质量为76×104、

壳聚糖抗菌剂研究进展

Bioprocess 生物过程, 2017, 7(4), 41-48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7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b99490103.html,/journal/bp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99490103.html,/10.12677/bp.2017.74006 Research Progress on Chitosan Antimicrobial Maotao Wu SunRui Marine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Co., ltd, Qingdao Shandong Received: Nov. 20th, 2017; accepted: Dec. 1st, 2017; published: Dec. 7th, 2017 Abstract Chitosan is a nature macromolecule. With the investigation, its applications are broad.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as an antimicrobial, the mechanism and the infective factors, and the development foreground of the chitosan antimicrobial is prospected. Keywords Chitosan, Antimicrobial, Mechanism, Prospect 壳聚糖抗菌剂研究进展 吴茂涛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收稿日期:2017年11月20日;录用日期:2017年12月1日;发布日期:2017年12月7日 摘要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的高分子,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本文概述了壳聚糖在抗菌剂领域的研究应用情况,归纳总结了其抗菌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同时展望了壳聚糖抗菌剂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壳聚糖,抗菌剂,机理,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