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省级中药材产业发展补助项目

2019年省级中药材产业发展补助项目
2019年省级中药材产业发展补助项目

年省级中药材产业发展补助项目

实施方案

按照省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意见》(冀政字〔〕号)中药材作为特色产业重点发展的要求,为指导做好中药材产业发展补助项目实施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概况

年省级财政安排中药材产业发展补助项目资金万元,项目以优势道地和药食两用品种为重点,培育和打造个道地中药材产业大县,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黄芩、金银花、酸枣仁、麻山药等优势产区建设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完善中药材产业基地质量可追溯体系,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太行山、燕山两大中药材种植带,打造冀中平原、冀南平原和坝上三大中药材产区。

二、绩效任务目标

项目通过建设良种繁育基地,提高规范化批量生产优质种苗的水平,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提升示范基地标准化生产水平;完善省级中药材品质量可追溯平台,支持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纳入质量可追溯体系,与中药企业初步建立购销协作关系。通过项目实施,拉动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发展到万亩,同比增长;打造个优质道地品种,推进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建设。

三、资金支持方向和关键环节

年中药材产业发展补助资金用于支持尚义枸杞、青龙北苍

术和五味子、行唐丹参、隆化北苍术和桔梗、深泽麻山药、武安和峰峰矿区连翘等个优质道地品种,支持关键环节为:(一)中药材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主要用于建设完善良种繁育基地仓储、加工、检验等基础设施和相关设备,建设完善节水设施设备,引进优质种子种苗,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提升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水平,培育特色知名品牌。

(二)完善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以省级中药材质量可追溯平台为基础,建立或完善县级中药材质量追溯平台,每个项目县筛选个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中药材示范园、特优区或现代园区等)纳入可追溯体系,资金投入不低于项目总资金的。

四、项目资金安排意见

(一)资金安排。在山区道地中药材产业带,支持建设尚义、隆化、行唐、青龙、峰峰矿区、深泽、武安等个中药材产业大县,其中隆化、行唐各万元,尚义、青龙、峰峰矿区、武安、深泽各万元。

(二)支持对象。主要为中药材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对象近五年内无不良征信记录。

(三)补助方式。由设区市和项目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自行确定,鼓励采取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方式进行补助,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机制。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市级农业农村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项目领导和工作机构,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切实加强协作配合,完善配套制度,做好项目实施、绩效评价和总结工作,积极探索成熟有效的资金统筹使用机制办法,指导督促县(市、区)级部门和各项目承担单位共同抓好财政支农政策落实和项目实施。

(二)制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县要采取公开遴选方式择优确定项目承担单位,并按规定进行公示。项目县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目标要求和工作重点,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目标任务、实施条件、补助对象、补助标准、补助方式、实施要求和监管措施,要确保项目真实、资料准确、程序合规,严防按假手印、弄假证明、签假协议等弄虚作假行为。并于月日前上报设区市农业农村局,市级组织对方案进行审核、调整和批复,市级批复文件和完善后的县级实施方案于月日报送省农业农村厅备案。贫困县资金整合的,要将资金整合文件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备案;整合资金仍用于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须制定实施方案,并按程序上报、审核、批复和备案。

(三)强化政策公开。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要及时将制定的实施方案向社会发布,并按程序做好补助对象、补助资金等信息公开公示工作,接受社会监督。要广泛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多种渠道宣传解读政策,使广大农民群众、新型农

业经营主体和基层干部准确理解掌握政策内容,积极营造有利于政策落实的良好氛围。

(四)强化项目验收。项目验收工作按“县级自验、市级验收、省级督导”的程序进行。市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验收,应按对县级实施方案的批复进行,由市级制定验收细则。省级对验收工作予以检查督导。月日前,市级要全面完成验收工作,并上报项目绩效自评报告和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五)加强绩效评价和项目档案管理。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适时组织开展绩效评价或第三方评估,并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奖惩措施,全面评估、考核政策落实情况。各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要将政策目标实现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等纳入指标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方案,按规定要求开展项目绩效自评。加强项目档案管理,及时收集、整理、归档从项目申报到验收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包括实施方案、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技术规程、生产档案、产品质量检测报告、工作总结等有关文件、合同、照片、图纸、音像、数据等,关键生育期、采收和初加工及重大活动的视频资料纳入电子档案管理,作为项目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中药材种植现状调研报告(1) **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生长环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药材资源,发展中药材种植有利于发展**的医药产业,因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通过调研,对我县中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意见。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文明和谐**”的主题,努力做到“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树立科学监管理念,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促进食品医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加快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重视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把中药材种植产业确定为我县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之一。为进一步掌握我县中药材种植情况,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局近期对全县的中药材种植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 一、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 政策背景。国家XX年制定了《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各级政府对发展中药种植应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加强中药材野生变家种家养研究,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实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产业化生产,加强

植保技术研究,发展绿色药材。”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和发展云药产业的战略目标。州委、州政府也提出了生物经济富州和建设百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战略。以上表明,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促进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由此看来,当前在我国发展中药材产业的前景非常巨大,特别是我县这样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气候适宜,土壤多样的农业县,发展中药材的种植是大有前途的。 市场需求。中药材的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用于中成药品、中药饮片生产,还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近几年来市场需求逐年增长,野生中药材显然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发展中药材种植是必然的趋势。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中药材的价格也在上涨,这对中药饮片企业和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加大,但对中药材的种植来说却是利好消息,我们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我县的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 二、我县中药材野生资源及种植情况 中药材野生资源 我县地处**大峡谷腹地,西侧有高黎贡山,东侧为碧罗雪山,峰峦叠障,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以独特的垂直自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规划(-)》精神,按照《陕西省中药材保护和发展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汉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为加快我市中药产业发展,依据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汉中市“十三五”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一、“十二五”全市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按照“科技引领、龙头带动、市场运作、项目支撑、突出优势、循环发展”的原则,通过实施六大工程和推进两大体系建设,我市中药产业总体实现增规模、调结构,促进中药产业产值稳步增长的规划目标。 . 中药产业快速发展,结构稳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中药产业体系趋于完善,产业链逐步壮大,调结构成效显著。我市中药材种植规模和标准化工程建设居全省首位,汉中天麻、汉中猪苓规范化种植技术全国领先,天麻、元胡、附子个单品种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以上,“强力定眩片”实现单品药品销售过亿元。年,中药产业总产值达到亿元,是年的倍,年均增长。我市中药产业优势与特色更加凸现,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 中药材种植业稳步发展,推动农业倍增贡献明显

“十二五”末,我市中药产业收入占农业收入的%,较“十一五”增加个百分点;中药材种植业收入亿元,较年增长;中药材种植户超过万户,药农户均收入万元,比“十一五”增加万元。中药材种植面积约万亩,其中天麻、附子、元胡、猪苓等草本菌类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山茱萸、杜仲、银杏、厚朴等木本品种种植面积约万亩,采收面积万亩。建成山茱萸、天麻、西洋参、杜仲、猪苓、元胡、附子等优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个,规范化种植面积达万亩以上,中药材种植企业达家。中药种植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增收途径之一。 . 中药加工工业进一步发展,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年,我市中药加工企业个,规模以上医药企业家,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其中药品制剂生产企业家,个剂型、条生产线通过认证;国药准字批准文号个,中药保护品种个;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家。“十二五”期间,我市中医药工业园区累计投入资金约亿元,已有汉王药业等余户制药企业进驻医药园区,生产药品剂型种、品种个。年实现销售额约亿元,利税亿元。中药加工工业比较效益明显,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集聚效应初步显现。汉王药业生产的“天麻片”获全国银奖,“强力定眩片”获陕西省科技进步奖,“汉王”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汉江药业合作研发二类新药“肾炎消”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丙酰奋”通过了认证。城固振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开发皂素中间体产品种,成为国内最具规模的甾体激素医药中间体生产和供货商,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doc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靖州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张克达蒋细春 为掌握我县中药材生产、经营、加工、销售情况,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增加林农群众收入,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部分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怀化市南部,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地,地处云贵高原的东缘斜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日照适中,植被丰富,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繁育。据统计,全县中药材植物种类达233科,1486种。人工栽培达100余种。目前人工栽培或野生采集较多的有钩藤、灵芝、百合,玉竹、黄精、艾叶、金银花、天麻、葛根、杜仲、半枫荷、黑老虎等15种。 通过对我县中药材市场的走访调查,全县目前人工培植、野生采集和药商收购的主要中药材有下列几种: 1、钩藤。人工栽种面积达2500余亩,主要分布排牙山林场和艮山口、寨牙、新厂、甘棠、文溪、坳上、江东等地。荒田荒地栽培2—3年可采收,山上栽植3—4年可采收。艮山口下乡村种植钩藤面积达300余亩,亩产值达5000余元。目前药材市场药商收购价格干货含钩量80%—90%的每公斤50—60元。 2、灵芝。人工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藕团、文溪、平茶、铺口、寨牙等地,种植量达20万包左右,市场行情变化较大。目前我县药材市场药商收购价格干黑灵芝收购价80—90元/公斤,干红灵芝收购价30—40元/公斤。

3、黄精。也称野山姜。我县野生分布较多,人工栽培较少。人工栽种2—3年可收获,近几年收购价生货6—12元/公斤,干统货40—60元/公斤。 4、百合。药食两用,以保健食品为主。我县有野生分布,人工栽培历史悠久。目前我县人工栽培面积达600余亩,主要分布在新厂、藕团、横江桥、文溪、铺口等地。百合当年种当年收,价格变化较大,前几年行情较好,近二三年行情差。 5、葛根。药食两用,我县有大量野生。人工栽培一年即可收获,亩产2000—3000斤。目前我县人工栽培面积约150亩,主要种植在坳上、太阳坪、寨牙、甘棠等地。我县湘佰仕公司收购葛根酿制茯苓葛根酒及加工附属食品,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收购,收购价为3元/公斤。 6、艾叶。我县目前人工栽培面积400余亩,主要分布在铺口、藕团、坳上、文溪等地。2017年我县引进湖南汉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收购加工艾叶,企业年加工能力3000吨,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订单收购,收购价4000元/吨。 7、玉竹。药食两用,用量较大。我县已引进栽种6—7年,现栽培面积500余亩,主要分布新厂、平茶、藕团等地,栽后3年可收获,产量3000—6000斤/亩,目前我县收购价3.2—3.6元/公斤,价格较前几年有所下降。 8、金银花。大宗药材,用量大,有野生分布。我县目前人工种植面积达800余亩,主要分布在甘棠、寨牙、藕团等地,存在采摘期短、人工采收成本高等问题。市场行情变化大,等级价差大,每公斤40—120元。 9、天麻。我县曾有较大规模种植。种植场地应选择海拔800米以上温差较大的高山为宜,种植用原材料为白栎、麻栎等硬质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提出背景 白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大巴山北麓,北临汉江,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也是南北兼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小气候,因此我县生物种类繁多,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多种,如木瓜、黄姜、天麻、二花、杜仲、五味子、葛根、柴胡、玄参、独活、淫羊藿、五倍子、升麻、丹参、绞股蓝、何首乌等,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也都在十余种以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使得白河中药材原产地道,品质上乘。 近年来,白河县将强县富民做为战略部署来抓,发展木瓜、黄姜、畜牧、林果、蚕桑等为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并以此推动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定了“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深入,树下种药、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弃粮种药悠然兴起,使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面积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逐渐实现了由野生转为人工栽培。据相关调查,截止2009年12月,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原料药4.5万吨。因此,我县中药材已逐渐成为我县重点发展的后续农村产业之一。 一、中药材种植的意义 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旨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贫困面貌,

但白河地处西北内陆偏远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已发展起来的中药材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核心是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有销售市场,要卖的出去。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我县无论野生或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由于质优地道,倍受外地药商欢迎,每年都有安徽亳州、河南信阳、广西玉林及本省西安的药商前来采购,市场供不应求。因此,通过培育规模企业生产销售、加大种植大户培养,形成“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增加,还能确保财政收入稳固增长,对白河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识。 二、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理由 立足白河,实事求是,寻求白河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是白河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展望全县优势特色产业,白河中药材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加工生产潜力,具备产业发展的条件。 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亩,2009年产量鲜药材达4.5万吨,根据白河土地资源状况,结合退耕还林,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0万亩,年产中药材可达15万吨以上,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5万亩,年产亩效益0.24万元以上,产值可达3.6亿元,随着产业链条的延长,工业产值可达10亿元,为此中药材种植将成为白河主导产业的有以下几点:

中药材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2018修订版)

中药材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第一章总论 1.1 项目概要 1.1.1 项目名称:中草药种植项目 1.1.2 项目性质:新建、扩建 1.1.3 项目实施地点:XXX 1.1.4 项目承担单位:XXX 1.1.5 项目建设期限:XXX 1.1.6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项目建设布局 本项目的建设依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的要求,以公司基地为产业发展示范基础,按照开发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干群积极性高。 (2)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1)种源基地建设 ①建设药材种质资源圃。建立中草药、重楼和白芨种质资源圃150亩。 ②建设良种繁育基地300亩。 2)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及配套设施建设 公司按照中草药GAP标准,建立1000亩的三种植中草药示范基地;扩建1000平方米中草药粗加工厂。 3)中草药规范化种植推广基地建设 采用“公司+示范基地+农户+科技”的模式,按照GAP要求,与林业部门合作在全县4个项目乡镇建设4000亩的规范化种植推广

基地。 4)科研服务体系建设 建设全县中草药科技服务中心一处,基地技术服务中心4个。 1.1.7 总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800万元,占总投资的86%,流动资金3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 1.1.8 资金筹措 项目资金筹措渠道:企业自筹1300万元,占总投资的62%,申请农业银行贷款500万元,占总投资的24%。申请国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值备注 1 产品规模和方案 1.1 中草药、重楼等三种中草药规 范种植亩 1000 增收800万 元 1.2 中草药、重楼等三种中草药推 广种植亩 4000 增收2400万 元 1.3 安置劳动就业人600 1.4 人均年增收元1000 2 总投资万元2100

XX中药养生美容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XX中药养生美容项目商业计划书

目录 第一章:【产业背景】 4 第四章:【市场营销环境分析】21 第五章:【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23 第六章:【团队管理与股份配比】28 第七章:【风险与对策】31 第八章:【财务分析】33 第九章:【投资退出规划】36 第一章:【产业背景】 (1)“御医世家”中医药美颜养生市场前景分析 据统计资料表明:全球生物科技及保健产业的销售额约2年翻一番,增长率高达25-30%,它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左右。比尔-盖茨预言:超过自己的下一个世界首富必将出自生物科技领域。

健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要求,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健康是根本,是我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石,拥有健康就拥有希望,就拥有未来,就拥有幸福。失去健康就失去了一切,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社会的和谐有赖于人类的健康,人类健康是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前提。因此,健康是人类的第一需求,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潜在动力。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 “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调整服务结构,创新服务模式,改善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的特色和优势,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积极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探索构建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保健服务体系。” 十三亿人口的超级大国,人口老龄化,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造就了"健康服务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据国家相关管理机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医疗服务行业目前年市场消费总额达5000亿人民币左右,家庭医疗市场发展空间约有1000亿人民币左右。医疗、保健消费能力的提高,健康观念的转变,多样性与多层次性的"康复保健"服务体系已成为广大百姓迫切的需求,巨大的发展潜力必将引爆“健康服务产业”的市场。 同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国内目前有约超过5800万女性曾去专业美容院做护理,消费平均值为64.12元/月,其中近70%为美容院固定顾客,消费平均值为241.48元/月,未来五年内,此数值将翻一番,其中蕴涵的商机总值超过4000亿元! 美容业是投入少、进入门槛低、民营资本占绝对比例的新兴服务产业。美容业必然将是国家下一步启动和激励民间投资的重要领域之一。 综上所述,“健康服务产业”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必将造就无数的财富神话!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作者:安康市科技局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627 文章录入:admin ]安康位于陕西省最南部,北靠秦岭,南依巴山,汉江横贯其中,形成“两山夹一川”的地势特征。市辖 1 区 9 县, 200 个乡镇办事处,2937 个行政村,人口 294 万,面积 2.35 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92.5% 、丘陵占 5.7% 、川道占 1.8% 的。安康地处南北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全国闻名的“生物资源基因库”,也是天然无污染的药用生物资源宝库,被称为“中药材之乡”。为认真贯彻《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陕南中药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市委、市政府把“药、水、游”作为全市主导产业的决定精神,加快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做大做强中药产业,特制定《安康市中药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八五”以来,安康把中药产业作为生物资源开发的重点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相继形成了以绞股蓝、黄姜、葛根为主的中药产业化开发格局,十余年医药加工产值增长了 9.4 倍。 2003 年,人工种植中药材面积达 83 万亩,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 12.6 亿元,实现 GDP6.5 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 6.3% 。 (一)自然条件独特。安康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均气温 12 ~ 16 ℃,极端最低气温 -7 ~ -11 ℃,极端最高温度 42 ℃;无霜期 215 ~ 278 天,年日照 1660 ~ 1852 小时,年降水量 736 ~ 1238 毫米。市内森林植被茂密,林业用地 2402 万亩,有林地 1761 万亩,森林覆盖率 50.2% 。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全市汇集了各类经济植物 3300 多种,

万源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报告11.30

万源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分析报告 一、地理概况 万源市地处四川东北部,位于川、陕、渝结合部,大巴山腹心地带,界于北纬30°39′—32°20′,东径107°28′—108°31′之间。东与重庆市城口县,南与四川省宣汉县接壤,西邻平昌县、通江县,北与陕西紫阳县、镇巴县毗邻。全市幅园面积4065平方公里,总人口56.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万人,耕地面积46万亩,可利用荒山荒坡300万亩。襄渝铁路、襄渝二线、210线纵贯南北,达陕西高速公路即将全线贯通,全市各乡镇均为目标三级水泥路面,泥碎公路全面实现村村通。全市地形东北向南逐渐降低,最高海拔2380.4米,最低355米,800米以上的乡镇有13个,加之其他乡镇部分高山村面积达16万亩,土质以青花镇为界以南为紫色土、以北为黄壤。万源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立体气候明显,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平常气温14.7℃,变幅在14.2℃—15.4℃之间,年降雨量1169㎜,年日照1460小时,无霜期236天,霜期129天,适宜中药材生长。 二、土壤特性 万源土地资源丰富,重金属含量低,达国家二级土壤标准,部分地区达到国家一级土壤标准,绝大部分土壤为微酸性至微

碱性。氮、磷含量国家一级标准,钾含量大部分达国家一级标准,部分达二级土壤水平。土壤中含硒,是全国有名的富硒土壤分布区,据万源市与成都理工大学关于“万源市硒的地球化学特征开发价值研究”科技成果表明:万源市存在大面积富硒土壤,硒含量为0.05—1.74ug/g,平均0.32ug/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0.215ug/g),高于四川省土壤平均值(0.0815ug/g)。土壤中硒含量具有分带性,其中大竹河片区全部、青花和旧院片区的一部分为富硒区(>0.3ug/g),约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7.5%;青花、旧院和竹峪片区的大部分是适量硒含量区(0.1—0.3ug/g),占57.5%;草坝片区和竹峪片区一部分是不是硒含量区(<0.1ug/g)约占15%。万源还有富锌土壤﹙锌有促进生长、抗病、提高产量的作用﹚,土壤锌含量为50.67—433.55ug/g,平均值89.94ug/g,(四川平均值为 82.1ug/g;全国平均值为67.7mg/g)。 三、品种分布及特性 万源市地理土质气候条件特殊,是道地中药材的主要产地,全市有野生中药材资源1206种,有特具特色的道地药材萼山尖贝、皮桔、金耳环(金钗石斛)。萼山尖贝有“世间稀有,万源独有”及“川贝之王”的美誉,对止咳化痰(见痰即化为水),治糖尿病的有特效。皮桔是桔梗的一种,因品质好,有效成分高,药典以产地皮窝乡命名为皮桔,据检测皮桔总皂甙含量高达8.5%,高出《中华药典》(2005年版),对中药桔梗皂甙含

中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

中医药产业发展调研报告_调研报告_范文大全 一、优势关于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和机遇 (一)条件得天独厚。我县地处武陵山腹地,是xxxx、贵阳、长沙、武汉四大城市的几何中心,区位优势明显,是xxxx市规划建设的五大地区级物流枢纽之一,药品销售市场前景看好。境内药用植物种类有1270余种,达到国家和省级标准约有268种,重点药材有银花、白术、玄参、天冬、杜仲、骨碎补、黄姜、黄精、续断等品种,其中银花、白术量大质好,是极具代表性的中药材资源。 (二)产业初具雏形。截至目前,我县以银花为主的中药材面积超过35万亩(银花30.1万亩、白术3万亩左右、天冬6000余亩、黄精3000余亩、青蒿8000余亩、百合2000余亩,另试种了白芨、重楼等名贵中药材),药农户年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中药饮片、绿原酸提取和植物中间体提取、金银花凉茶生产线已经投产。与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开展了xxxx 银花成分分析和药理、药效、毒理等基础研究,开发试制了包括银天颗粒在内的一批新产品。“xxxx银花”获国家地理商标认证和GAP基地认证,“药食同源”认证在国家卫计委网站完成公示。依托中药材天地网建立了首个国家基本药物中药原料动态监测与信息服务站,“中药材买卖通”等电商交易平台运行良好。成功举办两届武陵山中药材产业发展论坛,xxxx中药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三)扶持政策给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将生物医药产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单节列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将xxxx银花、白术等纳入特色中药材基地规划。全市《医药产业振兴发展规划(xxxx—2020年)》将xxxx银花作为“五园七基地”之一进行布局。今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中药材“1211”的发展战略,明确到2020年,中药产业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并从今年开始,每年整合涉农项目资金5000万元以上,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 二、问题和挑战 (一)外部竞争激烈。近年来,外资医药企业争先恐后地加大在华投资,国内各大医院进口药、合资企业药和国产药大约各占1/3,技术领先、资本雄厚的外资医药企业基本上垄断了高端药物市场,传统的中医药产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就渝东南地区而言,各区县中药材资源都比较富足,发展思路大同小异,且大多各自为阵,缺乏统筹规划和差异化发展,甚至存在恶性竞争。 (二)资源欠缺管理。部分中药材品种受市场、病害等客观原因影响严重,产量差异极大。如银花产业因受市场低迷、《药典》分离等因素影响,群众种植积极性有所降低,目前很多中药材种植基地养护、管理不到位,自生自灭现象普遍存在。对稀有药材还未形成系统管理,乱采乱摘现象仍然存在,破坏十分严重。 (三)产业结构失衡。虽然我县明确提出打造100亿级的中药材产业的战略目标,但我县企业仍然集中于简单的种植和加工等生产环节,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化工等行业仍处于“零”起步阶段。以祥华生物、红星中药材为主的我县中药材企业,在化工原料、制剂和制药等方面研发投入不够,生产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如不能引入大型制药企业落户,产业集群将很难形成。 (四)队伍素质不高。目前,我县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未受过专业培训,专业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虽然成立了专门的中药材产业办公室,但与中医药专业相关的人才几乎没有,既缺乏中药材种植、加工、制药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缺乏专门从事医药产业评估、市场运作的产业化人才。而在产业开发方面,虽然与xxxx大学等科研机构研发了一些科研产品,但仍未成规模开发、生产,利用效率太低。 三、对策和建议

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 我国早在唐代就开始了中药材的栽培种植实践,清代开始大规模种植 中药材,但多品种大量种植始于上世纪50年代。从药学家试种、商业性栽培、分散个体种植,到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栽培基地生产,中药材种 植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长期和兴盛期。目前种植品种达200多种, 其中六七十种已形成较大规模生产能力;三七、人参、地黄、白术、川芎、红花等大宗品种已不再使用野生药材。 理论上,最近一波中药材下行周期应在2019年7月前后结束,并开始 进入上行通道。但受政策、股市、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预判今年中药材 市场行情上行的难度极大。 该中药材项目计划总投资6452.0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630.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7.27%;流动资金821.40万元,占项 目总投资的12.73%。 达产年营业收入6475.00万元,净利润1109.31万元,达产年纳 税总额679.7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2.92%,投资利税率27.73%,投资回报率17.19%,全部投资回收期7.32年,提供就业职位123个。

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商业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第二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第三章项目市场分析 第四章项目投资建设方案 第五章土建方案说明 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 第七章风险应对评价分析 第八章 SWOT分析 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章投资方案计划 第十一章经济收益分析 第十二章评价结论

第一章项目基本信息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中药材生产加工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某某循环经济产业园良好的产业基础 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中药材为核心的综合性 产业基地,年产值可达6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集团)有限公司 三、战略合作单位 xxx科技公司 四、项目建设背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来源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其中植物药占绝大多数。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民间 应用的草药。另外,广义上讲,还应包括具有传统应用历史的少数民族药。 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中 药材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医药行业,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有用药物加水煎熟

中药行业发展报告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工业是世界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7.7%的年均增长率,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 在全球性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纯天然药物(民族民间药和中药属天然药物类)是继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天然药物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给药途径方便等优势,广泛地受到世界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对中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中药产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充满挑战与威胁的世界环境中渐渐迎来了希望的曙光。2006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我国要在中药产业中重点开展理论创新和研究;2007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出台新医改政策;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与甲型H1N1在世界范围内爆发都将给我国的中药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我国中药行业的历史发展状况 1.1国内市场状况 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国内早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民族医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产值年均递增16 6%,远高于GDP增速,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中药在医药行业中增长又最为强劲,仅2005年国内中药企业达1000多家,可生产中成药4000余种,产量也由1998年的3428万吨增长到的6O。29万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三成以上。 中药产业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扩张中。2003年,中药工业实现总产值800亿元,继续保持了持续扩张的发展势头。2004年,中药行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

中草药产品商业计划书

北虫草子实体量产商业计划书

目录 1. 产品背景 2. 产品基本概述 虫草概述 北冬虫夏草 人工培育北冬虫夏草的成分 3. 产品竞争优势 药效成分 工厂化生产 成本低廉、供货稳定 自有知识产权保护 4. 投资环境背景 西部大开发政策 中国云南概况 云南投资环境概述 5. 投资建厂计划 基本的股份组成筐架 董监事会的人员组合 经营团队 建厂规模及预算 销售通路 6. 营收预估 营业目标 营业收益 财务预估 7 结论 1. 背景 冬虫夏草俗称虫草,为中国名贵中药材,据《本草纲目》、《本草从新》、《本草纲目拾遗》等记载,冬虫夏草具有“保肺益肾,秘精益气,止血化痰,能治诸虚百损,专补命门”之功效。几千年来虫草一直被列为滋补药物之首,并有“东方传奇式珍宝”之美誉,但由于虫草在自然界天然生长所需条件极高导致其产量

极少,货源奇缺。因此其价格始终居高不下,也由此限制了其应用与推广的范围。 随着上一世纪末海内外华人经济条件的普遍好转,以及对生存质量的逐步升级,造成了全球对天然虫草“掠夺性”的开发,加之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从尔导致天然虫草资源的日益枯竭。 据权威部门统计,目前全球天然虫草的年产量已不足10吨,且还在逐年减少。而每年的市场需求远远大于其产量,需求矛盾使得虫草价格节节攀高,流通领域的假冒伪劣品充斥市场。 2. 产品基本概述 虫草概述: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同属“虫草属”的虫草已有三百五十种之多,其中在中国已发现过六十余种,包含冬虫夏草(C. sinensis)、北冬虫夏草(C. militaris)、大团虫草()、亚香棒虫草、古尼虫草、珊瑚虫草(martialis)、镰刀状虫草、泰山虫草、山西虫草、凉山虫草、新疆虫草、香棒虫草、蝉花等等。 虽然已发现的品种繁多,但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品种却并不多,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两个品种是北冬虫夏草(C. militaris)与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Berks.)Sacc.)。 北冬虫夏草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ink) 又称北冬虫夏草,简称北虫草,为子囊菌亚门(Ascomycotina)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报告

第一章规划提出背景 白河县位于省东南部,大巴山北麓,北临汉江,总面积1455平方公里。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带,属于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区,也是南北兼容的自然环境和山地小气候,因此我县生物种类繁多,仅药用植物就有1000多种,如木瓜、黄、天麻、二花、杜仲、五味子、根、柴胡、玄参、独活、淫羊藿、五倍子、升麻、丹参、绞股蓝、何首乌等,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也都在十余种以上。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使得白河中药材原产地道,品质上乘。 近年来,白河县将强县富民做为战略部署来抓,发展木瓜、黄、畜牧、林果、蚕桑等为主导产业。形成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并以此推动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确定了“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与此同时,随着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贯彻落实和生态环境的逐步深入,树下种药、林药间作的种植模式应运而生,弃粮种药悠然兴起,使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面积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逐渐实现了由野生转为人工栽培。据相关调查,截止2009年12月,我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万亩,年产原料药4.5万吨。因此,我县中药材已逐渐成为我县重点发展的后续农村产业之一。 一、中药材种植的意义

结构调整,产业发展。旨在增加农民收入,改变贫困面貌,但白河地处西北陆偏远山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已发展起来的中药材产业,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核心是要能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有销售市场,要卖的出去。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我县无论野生或人工种植的中药材,由于质优地道,倍受外地药商欢迎,每年都有亳州、、及本省的药商前来采购,市场供不应求。因此,通过培育规模企业生产销售、加大种植大户培养,形成“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基地建设、产品研发、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发展思路。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民收入增加,还能确保财政收入稳固增长,对白河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识。 二、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理由 立足白河,实事,寻求白河经济率先突破发展的产业,是白河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展望全县优势特色产业,白河中药材产业具有良好的资源基础和加工生产潜力,具备产业发展的条件。 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万亩, 2009年产量鲜药材达4.5万吨,根据白河土地资源状况,结合退耕还林,到2015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0万亩,年产中药材可达15万吨以上,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基地可扩展到15万亩,年产亩效益0.24万元以上,产值可达3.6亿元,随着产业链条的延长,工业产值可达10亿元,为此中药材种植将成为白河主导产业的有以下几点: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任务”。实现这一奋斗目标,必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工作的各个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向科学发展转轨的大趋势下,实现农牧业又好又快健康发展,不仅是农牧业自身的迫切需要,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在今后的“三农”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树立起科学的农业发展观,科学认识农业的基础地位、科学定位农业的发展方向、科学改进农业工作方式方法,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科学发展。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结合我州农牧业工作实际,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发展农业产业化,近期对我州中药材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州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我州具有优越的地质地貌和气候条件,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污染少。从上世纪50年代初,我州中

药材生产有着辉煌的历史,1952年-1990年,我州当归收购量达8657吨,年均收购量达吨,1978年我州当归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超过1万亩,当年产量870吨,××州维西县在当归生产中做出突出贡献,1974年受商务部表彰并命名为全国十四个当归基地县之一。秦艽和当归因产量高、质量好,曾经是我州中药材的拳头产品。但是,农村体制改革后,原有的药材购销体系被打破,只有少量的个体工商户经营药材,加上药材市场大起大落,全州药材种植面积大大减少,从业人员有减无增,全州中药材只有零星种植,由于规模少、种植分散、产量低、利润薄、风险大,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积极性,作为××州特色和优势的中药材产业逐步没落。 在“十五”期间和“十一五”以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逐年加大了对药材基地建设的投入,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以维西县的秦艽和当归为主的药材品种、面积和效益都有所增加。据统计,2016年低,全州共有药材种植面积万亩,以下为各县具体情况: 维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万多亩,分布在多个乡镇,其中永春乡种植面积较大,主要品种为木香、秦艽、当归、丹参、桔梗、板兰根、茯岑、虫蒌等;德钦县:中药材种植面积3390亩,主要品种有木香、秦艽、当归、丹参、桔梗、茯岑、虫蒌、川芎、秦归等;香格里拉县:中药材种植面积

新化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新化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现有社员ll00多人,遍布全县各乡镇,合作社拥有一座l 3 0 0多平方米的连栋温室,一年可出圃扦插良种苗木2 0 0万株,拥有核心种植基地5 00 0亩,总面积达到2万亩,有日加工能力0.5吨干花的初级加工厂20个,年收购鲜花2000余吨,加工干花400多吨,产值达2500多万元。“湘惠”牌金银花茶及药用金银花已获省农业厅绿色食品认证,并在全国主要药市建立了销售窗口。 二、我县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水平低。我县中药材生产虽然发展迅速,有面积但没有产量,有数量但没有质量,总体效益不是很高,主要存在科技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一是科技人员缺乏,技术推广力量薄弱。目前我县懂药材栽培、加工的技术人员为数不多,技术推广网络不健全。二是药农的科技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一定的生产、加工技术,产量和质量上不去,影响种植效益。三是良种推广化程度步伐缓慢,如良种金银花、高产优质天麻种、五加皮、百合、玉竹等许多优良品种推广步伐比较缓慢。 (二)流通领域不畅。目前,我县中药材产业没有良好的市场流通环境和完善的集散交易市场,药材销售主要依靠邵东廉桥、隆回小沙江的药材老板上门收购,部分地产药材受到积压和冲击,由于药材种植较分散,且大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高寒山区,农民卖药难的现象仍然比较突出。 (三)加工落后。全县虽有湖南华人中药饮片、湖南娜士尤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和新化新都天然色素加工厂等加工企业,但以上企业由于刚投产和起步,主要是进行粗加工,加工品种单一,规模量小,市场占有率不高,很难解决全县中药材销售难的问题。而其它小作坊式的初加工大户,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工工艺落后,附加值不高,且加工量很小。我县缺乏有加工能力的中药材龙头企业,产业链条不长,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四)缺乏市场信息研究,种植盲目性很大。大多数药农市场信息缺

中药材交易市场项目商业计划书

中药材交易市场项目商业计划书WORD版本下载可编辑

目录 一、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1) 1.1 项目概况 (5) 1.2 编制依据 (6) 1.3 业主简介 (7) 二、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9) 2.1 项目建设背景 (9)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9) 三、项目建设地址及条件 (22) 3.1 项目选址 (22) 3.2 建设条件 (22) 四、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30) 五、建设方案 (31) 5.1 建筑设计依据 (31) 5.2 项目设计概况理念 (32) 5.3 总平面布局及建筑设计 (33) 5.4 给排水系统 (43) 5.5 消防系统 (46) 5.6空调通风工程 (47) 5.7 弱电和智能化设计工程 (51) 5.8防雷接地 (53) 5.9 新技术应用设计 (57) 六、消防设计 (58) 6.1 总图消防 (58)

6.2 建筑消防 (59) 6.3 结构防火 (60) 6.4 消防给排水 (60) 6.5 电气消防 (62) 七、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 (64) 7.1 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64) 7.2 环境保护对策 (65) 八、节能分析 (68) 8.1 建筑节能 (69) 8.2 节水措施 (75) 九、劳动安全卫生与防灾减灾 (77) 9.1 劳动安全卫生 (77) 9.2 防灾减灾 (78) 十、建设进度及招投标 (82) 10.1 施工组织 (82) 10.2 项目建设进度 (83) 10.3 招投标方案 (84) 十一、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88) 11.1 投资估算 (88) 11.2 投资估算结果 (90) 11.3 资金筹措 (91) 十二、社会影响分析 (92) 12.1 社会影响分析 (92) 12.2 互适性分析 (92) 12.3 社会风险分析 (92) 十三、项目风险分析 (93) 13.1 政策风险分析 (93)

中药材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

中药材种植项目商业计划书此文档word版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永昌县某某镇上三坝村。某某镇上三坝村位于312国道南8.5公里处,因地处三干渠上游而得名,村委会驻地庙儿庄,全村辖6个村名小组,335户,1383人。全村总耕地面积900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6.5亩。全村以优质啤酒大麦、小麦种植为支柱产业,以发展舍饲养殖和劳务输转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621元。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0亩(其中:甘草4000亩;黄芪6000亩),年产甘草*吨,黄芪*吨。 2)建设中药材初级加工厂1个,产品为:黄芪、甘草等饮片。 3)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 (3)建设期限: 建设期2年(2014年5月—2016年5月)。

3、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镇上三坝村。 (2)项目带动能力 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全村335户农民直接受益。 二、中药材试种植基本情况 (一)种植情况 2011年,在圣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本村种植甘草2000亩,黄芪2000亩,总计种植4000亩,总产值20万元。按照本村中药材长远发展规划,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种植中药材1万亩,通过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与专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经营为产业链的全新中药经营模式,实现中药产业的规范化、集约化。进而使中药材生产成为本村继洋葱、洋芋之后又一农业支柱产业。 (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种植中药材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一是增加了本村农民的收入。种植中药材每亩平均收入达7000元,种植一般农作物收入不足3000元,每亩新增收入800元以上,概算2011年全村新增收入300多万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显著。二是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三是促进地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农户

民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民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民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县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的重大机遇,立足县域土地资源充裕、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中药材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先后出台县委1号文件,从种苗繁育、规模种植、生产加工、运销体系等方面强化扶持措施,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力度,中药材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2009年,我县被列为全省河西地区唯一一个“中药材种植主产县”,2015年被省农牧厅确定为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县,2015年被中国特产之乡暨宣传活动组委会授予“中国板蓝根之乡”称号。一、民乐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基地规模稳步拓展。我县把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化结构的首位产业重点培育,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科学规划布局,扩张基地规模,把发展订单种植和土地流转作为扩张基地规模的主要措施,按照“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中药材规模化发展。2015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3.2万亩,其中订单面积15万亩。鼓励和扶持农民成立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出租、股份合作等土地流转形式,加快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在10个乡镇建起板蓝根、黄芪、甘草等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引导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积极参与中药材规模化种植,全县中药材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种植面积达10万亩。支持金丰、华瑞等中药材生产企业自建中药材现代化种植基地2万亩,初步形成以板蓝根、黄芪及甘草为主的三个特色种植区域,2015年省陇药产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发展规划中,将民乐定为板蓝根主要生产建设区域。 2.良种繁育步伐加快。注重中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繁育、从源头上抓好中药材种植生产。县农技推广部门统一组织大宗药材种子繁育,开展传统品种提纯复壮和新品种引种推广,确保品种纯度和种子质量。划定专门区域建设集中育苗基地,引导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或种植协会方式组织生产,以会员农户参与承担育苗任务和抵御市场风险,建立集中连片的板蓝根为主的中药材繁育基地1万亩。投资2015万元,建成中药材工厂化育苗中心,预计年繁育中药材种苗2015万株左右,保障了全县优良种源的供应。 3.科技示范与种植效益明显。一是积极开展新品种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