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秘》部分习题与解答

《管理文秘》部分习题与解答
《管理文秘》部分习题与解答

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编写题、案例分析题

多选题:(滨江、健康管理)

1、于雪刚从某文秘学校毕业,被招聘到这家软件开发公司给老总当秘书。老总虽是在美国学习并工作了多年的“海归派”,但没有一点架子,为人相当随和。为了尽快熟悉自己的本职工作,取得老总对自己的信任,于雪怎么处理较为妥当()。

A、为了解老总对自己工作的要求,只要老总在办公室,就向老总请教。

B、注意了解老总在公司里的职责范围,思考如何辅助老总的工作。

C、当自己做错事被批评时,虚心接受,并马上改正。

D、了解保密范围,严守机密。

E、多看多学,特别是向总裁办公室有经验的同事学习。

2、秘书在会议期间的文书工作主要包括()。

A、会议文件的分发

B、会议结束前文件的清退

C、会议文件的修改

D、会议文件的立卷和归档

3、秘书人员在纵向协调中,应重点了解协调的()。

A、问题

B、方案

C、实施

D、评估

4、下列公文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的是()。

A、会议记录

B、议案

C、办法

D、计划

5、秘书人员应具有的职业道德有( )等。

A、忠于职守

B、廉洁奉公

C、团结合作

D、相关知识

6、会议的作用,主要包括( ) 。

A、决策指挥作用

B、组织协调作用

C、动员教育作用

D、信息交际作用

7、会议的名称可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ABC )

A、主办单位的名称

B、会议的主题

C、会议的类型

D、会议的范围

8、会议总结的方式可以选择( ABCD )

A、座谈会

B、书面总结

C、表彰会

D、会务人员自我总结

9、信息反馈的特点是( AB )。

A、针对性

B、及时性

C、间断性

D、预测性

收文办理过程中,包括( ACD )等程序。

A、审核

B、草拟

C、批办

D、催办

10、钟玲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开发生产医疗麻醉设备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正准备明年在香港上市。星期一早晨一上班,钟玲就收到一份传真。传真是青海一家医院发来的,说是本公司生产的麻醉机出现质量问题,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病人家属情绪很激动,不仅提出巨额赔偿要求,而且准备向新闻界披露,因此,院方要求公司尽快派人过去处理。面对这种情况,钟玲应该如何恰当选择

( ABDE )

A、马上与医院联系,了解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

B、马上与正在香港出差的老总通电话,向他汇报情况,并听取他的指示。

C、因为情况紧急,马上以老总的名义给对方院长发传真,并请院长代表公

司向病人家属表示慰问。

D、与公司有关部门联系,商量这次事件有可能对公司的影响,并采取相应

的对策。

E、向有关技术人员咨询这类医疗事件到底是设备质量问题还是医务人员操

作失误所致。

名词解释:(本部,选四)

1、档案管理*

亦称档案工作。是档案馆(室)直接对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并提供利用服务的各项业务工作的总称,也是国家档案事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2、管理文秘

管理文秘,即管理秘书学,就是管理学与秘书学的结合,体现了管理学和秘书学的交叉。

3、横向沟通

也叫平行沟通,是指文秘之间的沟通及文秘与各同级部门中的人以及外单位的人之间的沟通。

4、信访工作

信访工作是指负责处理人民来信和接待人民来访的具体工作,信访工作是党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一项长期的群众性的政治工作,是领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领导应尽的义务和职能。同时,信访工作也是文秘部门的一项经常性的业务工作。

5、现代秘书*

现代意义上的秘书,是具备专业技能职务资格、围绕着领导层或个人进行各项事务的辅助决策和管理,帮助组织或个人实现“效能最大化”的管理类应用型技术人才。

6、沟通

从行政管理学和文秘学角度来看,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相互理解。这种过程既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沟通,也包括形体语言的沟通。

7、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就是组织信息的有序化交流和利用的活动。文秘人员收集、整理、储存、传递、反馈、开发利用信息的一系列活动,就是信息的管理工作。

8、社交礼仪

社交礼仪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简答题:(本部、滨江、健康管理,选四)

1、如果驾驶者是专职司机,双排五座的小轿车上位置如何排最恰当?

答:如果驾驶者是专职司机,双排五座的小轿车上最尊贵的位置是后排右座,其余座位的主次尊卑次序是:后排左座、后排中座、前排副驾驶座。

2、简述会议纪要与记录的区别。

答:会议纪要有别于会议记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3、简述社交礼仪的原则。

答:

(1)真诚尊重原则(真诚和尊重首先表现为对人不说谎、不虚伪、不骗人、不侮辱人)

(2)平等适度原则

(3)自信自律原则

(4)信用宽容原则(守时守约,容许别人有行动与见解自由。)

4、简述督查工作的重要性。

答:

(1)从督查工作的历史渊源来看,加强督查是统治阶级执政治国的重要理念。

(2)从我党督查工作的实践来看,加强督查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

(3)从领导工作的角度来看,加强督查是实行科学领导的重要环节。

(4)督查工作有利于文秘部门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5、文秘人员的职业修养有哪些?

答:文秘人员的职业修养,主要是指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情感及职业能力的修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忠于职守,热爱本职。

(2)服从领导,当好参谋。

(3)公道办事,谦虚谨慎。

(4)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5)恪守信用,严守机密。

(6)实事求是,勇于创新。

6、简述文秘人员的职业修养。

同上题。

7、秘书向领导提供信息时应注意那些问题?

答:秘书向领导提供信息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针对性和适用性。领导、上司要解决什么问题,秘书就应提供相应的信息,要提供最本质、最新鲜、最典型、最能说明问题的信息。

(2)恰当的时机和时间。领导、上司要解决或处理的问题往往有时间性,秘书提供信息要把握恰当的时机和时间。

(3)适量。提供信息是要让领导或上司把握问题的本质。提供的信息要适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4)全面。给领导提供的信息一定要全面,不能片面。

(5)实事求是。给领导提供的信息必然要做到准确,这样才能让领导作出准确的决策,所以提供的信息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带有主观信息,一定要客观。

8、试述秘书信息工作的重要性。

答:

(1)信息管理工作是文秘部门的重要职能。从文秘部门的工作性质看是是枢纽部门;从文秘部门的工作内容看,除辅助领导决策外,办公办事和联系各方面也必须依靠信息。

(2)信息管理工作是文秘部门辅助决策的主要手段。

(3)信息管理工作是文秘工作的重要基础。

(4)信息管理工作有利于开创文秘工作的新局面。

9、简述信访工作的作用?

答:现阶段我国信访工作的作用有以下六个方面:

(1)联系群众的作用。信访工作使领导和有关部门能够随时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之少犯或不犯错误,从而起到联系群众的作用。

(2)民主监督作用。信访工作是群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重要形式。

(3)调节矛盾的作用。信访工作通过正确及时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来协调关系,增加团结,维护社会稳定。(4)反馈民意的作用。信访室一种简便、直接、迅速的反映群众意愿的形式。

(5)决策参谋作用。

(6)综合协调作用。

10、请示的写作为什么要坚持一文一事?

答:首先,这是我国公文写作的规定。其次,公文处理程序比较繁锁。如果一文多请的话,涉及的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和经办人员会更多,因而处理的时间会拖得很长,从而影响到办事效率。

(一)一文一事。一份请示只能写一件事,这是《办法》所规定的,也是实际工作的需要。如果一文多事,可能导致受文机关无法批复

★大部分参考《管理文秘》书本,该资料仅供参考。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运筹学A卷)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线性规划具有唯一最优解就是指 A.最优表中存在常数项为零 B.最优表中非基变量检验数全部非零 C.最优表中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为零 D.可行解集合有界 2.设线性规划的约束条件为 则基本可行解为 A.(0, 0, 4, 3) B.(3, 4, 0, 0) C.(2, 0, 1, 0) D.(3, 0, 4, 0) 3.则 A.无可行解 B.有唯一最优解medn C.有多重最优解 D.有无界解 4.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 对任意可行解X 与Y,存在关系 A.Z > W B.Z = W C.Z≥W D.Z≤W 5.有6 个产地4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10个变量24个约束

B.有24个变量10个约束 C.有24个变量9个约束 D.有9个基变量10个非基变量 6、下例错误的说法就是 A.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大值 B.标准型的目标函数就是求最小值 C.标准型的常数项非正 D.标准型的变量一定要非负 7、m+n-1个变量构成一组基变量的充要条件就是 A.m+n-1个变量恰好构成一个闭回路 B.m+n-1个变量不包含任何闭回路 C.m+n-1个变量中部分变量构成一个闭回路 D.m+n-1个变量对应的系数列向量线性相关 8.互为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解存在关系 A.原问题无可行解,对偶问题也无可行解 B.对偶问题有可行解,原问题可能无可行解 C.若最优解存在,则最优解相同 D.一个问题无可行解,则另一个问题具有无界解 9、有m个产地n个销地的平衡运输问题模型具有特征 A.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m+n-1个基变量 B.有m+n个变量mn个约束 C.有mn个变量m+n-1约束 D.有m+n-1个基变量,mn-m-n-1个非基变量 10.要求不超过第一目标值、恰好完成第二目标值,目标函数就是

c++课程设计题目(分析)

1、设计一个模拟选课系统 问题描述:假定有30门课程,每门课程有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总学时,授课学时,学分,额定选课人数(每门课选课不超过40人),实际选课人数。学生可按要求(如总学分不得少于40)自由选课(如果某门课的实际选课人数=额定选课人数,不允许选课)。每个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姓名,选取课程(每个同学可选课程不超过8门课),实际选课门数(不一定选满8门课)。 试设计一选修课程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1).学生端:由学生进行操作,此操作包括查询课程信息(按学分查询,按课程性质查询),学生选课(不支持重复选课,即一门课被同一个同学选择多次),退课,查询选课情况等 (2).管理端:由管理员进行操作,此操作包括增加/删除学生、课程,填写成绩(以课程为单位,分别填写某门课程的考试成绩),更改学分,查询某门课的选课情况 要求: (1)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字符界面即可,界面给出操作提示,如下所示,以下各题要求相同。也可以采用Visual图形界面完成。) ***************** * 1.…* * 2. …* ***************** (2)创建文件,将信息以文本文件的形式进行保存。(建立课程文件,存储课程信息;建立学生文件,存储学生信息;建立选课文件,存储选课结果(课程号,学生号,成绩);根据需要,创建其他文件) 2、银行账户管理程序 问题描述:设计一个银行账户管理程序,账户的信息有账号(唯一)、姓名、余额、身份证号码、单位、电话号码、地址,存、取款记录(日期,金额,类型(存,取)。由于没有学链表,所以可以定义一个数组存储改信息)等;允许用户进行如下操作:开户、销户、存款、取款、转账、查询(某个账户的信息,某个用户的所有帐户的信息),一个用户可以有多个户头,账户的数值不超过10000个(注:因没有学习链表,所以此处只能作此限制)。 基本要求 程序运行时,可以由用户选择进行何种操作,开户操作要求输入用户信息后自动获取账号(帐号应连续编号),用户销户后账号被回收,并且该账号可以继续分配给其它账户,不允许用户透支,根据姓名或账号可以进行用户的信息查询,所有的账户信息应存放到一个文件中,可以随时的访问和更新。 测试数据 程序应输入不少于10人的账户信息,应考虑到人员同名的情况。 实现提示 定义一个文件,记录银行工作的流水信息。 可定义一个账户类(count)存放账户信息以及执行相应的操作,可以用另外一个类(数据成员为count数组,数组中的数据与流水文件相关)来管理账户。 3、单项选择题标准化考试系统设计 问题描述:设计一个单项选择题标准化考试系统,该系统要求能自动组卷和评分

人工智能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人工智能》 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第1章绪论 1.1 什么是人工智能? 它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1.2 什么是图灵测试?简述图灵测试的基本过程及其重要特征. 1.3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1.5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1.7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 第2章知识表示方法 2.1 什么是知识?分类情况如何? 2.2 什么是知识表示?不同的知识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2.4 人工智能对知识表示有什么要求? 2.5 用谓词公式表示下列规则性知识: 自然数都是大于零的整数。 任何人都会死的。 [解]定义谓词如下: N(x): “x是自然数”, I(x): “x是整数”, L(x): “x大于0”, D(x): “x会死的”, M(x): “x是人”,则上述知识可用谓词分别表示为: L I x ? → x∨ N x ) )] (x ( ( ) )[ ( x D ? (x x→ M )[ ( )] ( ) 2.6 用谓词公式表示下列事实性知识: 小明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但他不喜欢编程。 李晓新比他父亲长得高。 2.8 产生式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2.9 可以从哪些角度对产生式系统进行分类? 阐述各类产生式系统的特点。 2.10简述产生式系统的优缺点。 2.11 简述框架表示的基本构成,并给出框架的一般结构 2.12框架表示法有什么特点? 2.13试构造一个描述你的卧室的框架系统。 2.14 试描述一个具体的大学教师的框架系统。 [解] 一个具体大学教师的框架系统为: 框架名:<教师-1> 类属:<大学教师> 姓名:张宇 性别:男

运筹学典型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计算题(60分) 1、已知线性规划(20分) MaxZ=3X1+4X2 X1+X2≤5 2X1+4X2≤12 3X1+2X2≤8 X1,X2≥0 其最优解为: 基变量X1X2X3X4X5 X33/2 0 0 1 -1/8 -1/4 X25/2 0 1 0 3/8 -1/4 X1 1 1 0 0 -1/4 1/2 σj 0 0 0 -3/4 -1/2 1)写出该线性规划的对偶问题。 2)若C2从4变成5,最优解是否会发生改变,为什么? 3)若b2的量从12上升到15,最优解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 4)如果增加一种产品X6,其P6=(2,3,1)T,C6=4该产品是否应该投产?为什么?解: 1)对偶问题为 Minw=5y1+12y2+8y3 y1+2y2+3y3≥3 y1+4y2+2y3≥4 y1,y2≥0 2)当C2从4变成5时, σ4=-9/8 σ5=-1/4 由于非基变量的检验数仍然都是小于0的,所以最优解不变。 3)当若b2的量从12上升到15 X=9/8 29/8 1/4 由于基变量的值仍然都是大于0的,所以最优解的基变量不会发生变化。 4)如果增加一种新的产品,则 P6’=(11/8,7/8,-1/4)T σ6=3/8>0 所以对最优解有影响,该种产品应该生产 2、已知运输问题的调运和运价表如下,求最优调运方案和最小总费用。(共15分)。 B1B2B3产量销地 产地 A1 5 9 2 15 A2 3 1 7 11 A3 6 2 8 20 销量18 12 16 解:初始解为

计算检验数 由于存在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小于0,所以不是最优解,需调整 调整为: 重新计算检验数 所有的检验数都大于等于0,所以得到最优解 3、某公司要把4个有关能源工程项目承包给4个互不相关的外商投标者,规定每个承包商只能且必须承包一个项目,试在总费用最小的条件下确定各个项目的承包者,总费用为多少?各承包商对工程的报价如表2所示: (15分) 项目 投标者 A B C D 甲 15 18 21 24 乙 19 23 22 18 丙 26 17 16 19 丁 19 21 23 17 答最优解为: X= 0 1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1 总费用为50 4. 考虑如下线性规划问题(24分)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15 15 A 2 11 11 A 3 18 1 1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5 13 0 15 A 2 -2 0 0 11 A 3 0 0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15 15 A 2 11 11 A 3 7 12 1 20 销量/t 18 12 16 B 1 B 2 B 3 产量/t A 1 5 13 0 15 A 2 0 2 2 11 A 3 0 0 0 20 销量/t 18 12 16

课程设计题目.doc

题目一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2.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1、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要求画出完整的企业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2、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要求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 3、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书写相应的设计书及实现的过程纪录。 题目二 某学院有1900台个人计算机,50台服务器,其中办公用计算机60台,教学用计算机60台,科研用计算机120台,研究生计算机200台。其余为学生实验电脑。 分配的IP地址为: 服务器:172.16.1.1—172.16.1.61/26 网关为:172.16.1.62/26 个人计算机:192.168.0.0—192.168.7.255 学院现在三层交换机6台,每台三层交换机可划VLAN(虚拟局域网)个数为100。24口二层交换机若干台。 1.请为学院的全部计算机分配IP地址,并使用上述设备为学院设计网络。 2.要求: a.画出网络拓扑图。 b.给出每个网段的IP范围,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c.为三层交换机规划VLAN。给每个VLAN接口分配IP地址。 d.做好三层交换机之间的路由设计(可使用静态路由和RIP)

发育生物学8—17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神经系统发育 1、神经胚形成 答:神经胚形成:胚胎由原肠胚预定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的过程。神经胚:正在进行神经管形成的胚胎。 2、初级神经胚形成和次级神经胚形成 答:初级神经胚形成:由脊索中胚层诱导上面覆盖的外胚层细胞分裂,内陷并与表皮质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次级神经胚形成:外胚层细胞下陷进入胚胎形成实心细胞索,接着在细胞索中心产生空洞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3、什么叫神经板,神经褶,神经沟 答:神经板:外胚层中线处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细胞纵向变长加厚,形成神经板。 神经褶:神经板形成后不久,边缘加厚,并向上翘起形成神经褶。 神经沟:神经褶形成后在神经板中央出现的U型沟。 4、无脑畸形和脊髓裂与哪些基因有关,如何避免 答:无脑畸形和脊髓裂均为人类胚胎的神经管闭合缺陷症。人的后端神经管区域在27天时如不能合拢,则产生脊髓裂;若前端神经管区域不能合成,则胚儿前脑发育被停止,产生致死的无脑畸形。 它们与pax3、sonic hedghog和openbrain等基因有关。 约50%神经管缺陷可由孕妇补充叶酸加以避免。 5、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 答: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鸟类,哺乳类,两栖类动物胚胎的后端神经管及鱼类的全部神经管形成均采用次级神经胚形成的方式,所以斑马鱼的神经管形成也如此。 6、三个原始脑泡的发育命运 答:前脑发育成为前端的端脑和后面的间脑,端脑最终形成大脑两半球,间脑形成丘脑和下丘脑区域及视觉感受区。中脑腔最终形成大脑导水管。菱脑再发育成前面的后脑和后面的髓脑,后脑形成小脑,髓脑形成延髓。 7、菱脑节

答:菱脑节:在神经管闭合后,后脑前后轴逐渐被划分为8节,成为菱脑节,每个菱脑节是一个发育单位,节内细胞可交换而节间不能交换(其是临时性结构,到发育后期逐渐消失,但部分由后脑产生的结构如颜面神经节仍保持分节性结构)。 8、脊髓背腹区域细胞的发育命运各与哪些因子有关 答:脊髓背部区域依次产生6种中间神经元(dI1-dI6),腹部则形成运动神经元和4种腹侧神经元(V0-V3)。 BMP和Shh信号在脊髓的背腹轴划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MP活性沿脊髓背-腹轴形成一个浓度梯度,Shh活性沿脊髓腹-背轴形成一个浓度梯度,与BMP相反。同时,Hedgehog和Wnt 信号分别在腹部和背部细胞分化起作用。另外,许多转录因子在脊髓不同背腹轴位置表达,将其分为不同区域,它们受BMP和Hedgehog信号控制。 9、原神经基因的功能 答:a.抑制其周围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b.促进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而抑制其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 c.调节细胞周期 10、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 答: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在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元的最终停留位置不同。最靠近管腔的一层为室管膜层,其内的细胞维持了分裂能力;由于停止有丝分裂的细胞不断向外迁移,形成另外两层,外套层和边缘层.外套层:来自管膜层的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边缘层主要为神经轴索和胶质细胞. 11、室管膜区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特点 答:室管膜层区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特点:垂直分裂(verticol dision):分裂面与表皮细胞长轴平行,产生2个有继续分裂能力的子细胞;水平分(horizontal division):分裂面与表皮长轴垂直,只产生一个有继续分裂能力的子细胞。原因:notch和numb层的不均匀分布。 12、神经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 答: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神经轴突的生长首先决定于其自身表达的基因产物;神经轴突的生长也决定于其所处的环境,某些因素具有吸引作用,而有些具有排斥作用。 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其伸展途径中的组织结构,胞外基质成分,相领细胞的表面特性。长距离引导:利用可扩散的分子对神经有吸引或是排斥的作用来导引神经细胞去的位置,有化学性引导和化学性排斥两种。化学性排斥:体节生骨区中的netrin 对motor neuron的生长起排斥作用。化学性引导:神经管中的netrin分层只对中间神经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具有吸引作用。

最新人工智能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人工智能》 1 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2 3 4 第1章绪论 5 6 7 1.1 什么是人工智能? 它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8 1.2 什么是图灵测试?简述图灵测试的基本过程及其重要特征. 9 1.3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10 1.5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11 1.7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 12 13 第2章知识表示方法 14 2.1 什么是知识?分类情况如何? 15 16 2.2 什么是知识表示?不同的知识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17 2.4 人工智能对知识表示有什么要求? 18 2.5 用谓词公式表示下列规则性知识: 19 自然数都是大于零的整数。 20 任何人都会死的。 21 [解]定义谓词如下:

N(x): “x是自然数”, I(x): “x是整数”, L(x): “x大于0”, D(x): 22 23 “x会死的”, M(x): “x是人”,则上述知识可用谓词分别表示为: 24 x L N x∨ ? → x I ( ( )] ) ) )[ (x ( 25 x M x→ D ? ( )] ) ( )[ (x 26 2.6 用谓词公式表示下列事实性知识: 27 小明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但他不喜欢编程。 28 李晓新比他父亲长得高。 29 2.8 产生式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30 2.9 可以从哪些角度对产生式系统进行分类? 阐述各类产生式系统的特点。 31 2.10简述产生式系统的优缺点。 32 2.11 简述框架表示的基本构成,并给出框架的一般结构 33 2.12框架表示法有什么特点? 34 2.13试构造一个描述你的卧室的框架系统。 35 2.14 试描述一个具体的大学教师的框架系统。 36 [解] 一个具体大学教师的框架系统为: 37 框架名:<教师-1> 38 类属:<大学教师> 39 姓名:张宇 40 性别:男

运筹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3)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问最优解是否有变化; 4)c2 由 1 变为 2,是否影响最优解,如有影响,将新的解求出。 Cj CB 0 0 Cj-Zj 0 4 Cj-Zj 3 4 Cj-Zj 最优解为 X1=1/3,X3=7/5,Z=33/5 2对偶问题为Minw=9y1+8y2 6y1+3y2≥3 3y1+4y2≥1 5y1+5y2≥4 y1,y2≥0 对偶问题最优解为 y1=1/5,y2=3/5 3 若问题中 x2 列的系数变为(3,2)T 则P2’=(1/3,1/5σ2=-4/5<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4)c2 由 1 变为2 σ2=-1<0 所以对最优解没有影响 7. 求如图所示的网络的最大流和最小截集(割集,每弧旁的数字是(cij , fij )。(10 分) V1 (9,5 (4,4 V3 (6,3 T 3 XB X4 X5 b 9 8 X1 6 3 3 X4 X3 1 8/5 3 3/5 3/5 X1 X3 1/3 7/5 1 0 0 1 X2 3 4 1 -1 4/5 -11/5 -1/3 1 - 2 4 X 3 5 5 4 0 1 0 0 1 0 0 X4 1 0 0 1 0 0 1/3 -1/ 5 -1/5 0 X5 0 1 0 -1 1/5 -4/5 -1/3 2/5 -3/5 VS (3,1 (3,0 (4,1 Vt (5,3 V2 解: (5,4 (7,5 V4 V1 (9,7 (4,4 V3 (6,4 (3,2 Vs (5,4 (4,0 Vt (7,7 6/9 V2 最大流=11 (5,5 V4 8. 某厂Ⅰ、Ⅱ、Ⅲ三种产品分别经过 A、B、C 三种设备加工。已知生产单位各种产品所需的设备台时,设备的现有加工能力及每件产品的预期利润见表:ⅠⅡⅢ设备能力(台.h A 1 1 1 100 B 10 4 5 600 C 2 2 6 300 单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选择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题目 说明: (1)选用语言:C或Java语言; (2)需要注明3人(可少于3人)小组各自承担和完成的任务(据此给予成绩); (3)如下带“*”的题目,“*”越多,难度越大一些,分值权重更高---要得到更高分数,推荐选择。 要求: (1) 用中文给出设计说明书(含重要子函数的流程图); (2) 给出测试通过、能实现相应功能的源代码; (3) 测试报告。 0、小学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试题出题、评价、题库自动生成与组卷系统(****)---已经有2组选择 任务: (1)将随机给出的四则混合运算表达式显示在计算机显示器上,要求应试者给出答案;并且使用堆栈对该表达式求值,同给出的答案进行比较,判断 正确和错误。给出鼓励信息和嘉奖信息; (2)保存多人在不同时间应试的题目与他(或她)给出的答案,评价所出题目的难易程度(通过多人回答正确与否的情况给出),形成题库; (3)按照用户给出的题目难易程度指标(例如让50人的得分满足怎样的正态分布,如90分以上10%,80分以上30%,70分以上30%,60分以上20%,60分 以下10%),从题库中抽取不同的题目,组成试卷。 要求:随机产生的题目中,参加运算的数据随机、运算符随机。题目涉及加减乘除,带括弧的混合运算;随时可以退出;保留历史分数,能回顾历史,给出与历史分数比较后的评价。 1、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已经有1组选择 任务:编制一个能演示执行集合的并、交和差运算的程序。 要求: (1) 集合的元素限定为小写字母字符[…a?..?z?] 。 (2) 演示程序以用户和计算机的对话方式执行。 实现提示:以链表表示集合。 选作内容: (1) 集合的元素判定和子集判定运算。 (2) 求集合的补集。 (3) 集合的混合运算表达式求值。 (4) 集合的元素类型推广到其他类型,甚至任意类型。 2、停车场管理------已经有2组选择 任务:设停车场是一个可以停放n辆汽车的狭长通道,且只有一个大门可供汽车进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按车辆到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有北向南排列(大门在最南端,最先到达的第一车停放在车场的最北端),若车场内已停满n辆车,那么后来的车只能在门外的便道上等候,一旦有车开走,则排在便道上的第一辆车即可开入;当停车场内某辆车要离开时,在它之后进入的车辆必须先退出车场为它让路,待该辆车开出大门外,其他车辆再按原次序进入车场,每辆停放在车场的车在它离开停车场时必须按它停留的时间长短交纳费用。试为停车场编制按上述要求进行管理的模拟程序。 要求:以栈模拟停车场,以队列模拟车场外的便道。每一组输入数据包括三个数据项:汽车“到达”或“离去”信息、汽车牌照号码以及到达或离去的时刻。对每一组输入数据进行操作后的输出信息为:若是车辆到达,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或便道上的停车位置;若是车辆离去,则输出汽车在停车场内停留的时间和应交纳的费用(在便道上停车不收费)。栈以顺序存储结构实现,队列以链表结构实现。 3、哈夫曼码的编/译码系统(**)---已经有1组选择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七章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曲线的交点为E2点。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图17—1 2.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解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第六章课程习题与答案

第六章课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斯塔弗尔比姆 C.泰勒 D.裴斯泰洛齐 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 A.课程任务 B.课程制定者 C.课程设置的要求 D.课程管理层次 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综合活动实践反映出对( )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知识 B.能力 C.直接经验 D.间接经验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融合课程 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综合课程理论 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 )。 A.泰勒 B.罗杰斯 C.布卢姆 D.布鲁纳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 A.教学计划一教学大纲一教科书 B.课程总目标一领域目标一学科目标 C.课程目的一课程评价一课程实施 D.知识一经验一活动 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计划 C.课程是经验 D.课程是活动 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项目 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课程 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A.泰勒 B.桑代克 C.斯金纳 D.杜威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 )。 A.柏拉图 B.毕达哥拉斯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14.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提出的关于课程编制的四个问题被称为( )。 A.杜威原理 B.泰勒原理 C.斯宾塞原理 D.赫尔巴特原理 15.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16.教科书编写遵循的原则为( )。 A.科学性、操作性、基础性、适用性 B.普遍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C.科学性、思想性、基础性、适用性 D.科学性、思想性、强制性、适用性 17.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属于( )。 A.课程目标 B.课程实施 C.教学任务 D.课程评价 18.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 )。 A.洛克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19.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 )。 A.整体性原则 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 D.合理性原则 20.下列属于一级课程的是( )。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基础型课程 21.课程论研究的是()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22.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A.教师 B.学生 C.班级 D.课程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题目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是一门独立的实践课程,学分为1,单独记成绩。通过本课程设计,能使学生较好地巩固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系数据库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等主要相关知识点,针对实际问题设计概念模型,并应用现有的工具完成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一、设计内容 完成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全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数据库建立、数据输入、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系统安装和调试等。 学生以2~3人为一设计小组,从课程设计题目中选择一个题目,要求每班中各组的题目都不相同。二、设计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2003/Vista/Win7/Win8; DBMS:SQL Server或MySQL等; 开发工具:JA V A、JSP、C#等。 三、设计步骤 1、需求分析 业务流程分析和功能分析。 2、概念结构设计 生成基本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 关系表设计(主键与完整性约束)、范式分析(至少要达到3NF)。 4、功能模块实现、集成及调试 应用系统功能通常根据实际目标设定,一般应具有基本的增、删、改、查功能。 编写实现系统功能的界面和代码。 5、报告编写。 四、报告内容 1、需求分析(功能分析、工作流图、数据流图、数据字典); 2、概念模型设计(E-R图); 3、逻辑设计(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式,指明所满足的范式并给出理由); 4、系统功能设计 5、功能模块实现(界面及源代码) 6、总结(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课程学习及课程设计的体会)。 7、参考文献 五、报告格式 1、报告一律按A4纸打印,每人1份。 2、全班刻录在一张光盘上,每组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名为课程设计题目+(该组学生姓名),并在该文件夹中以每个同学的学号+姓名为名称建立子文件夹,子文件夹中是该同学的内容(包括:源代码、课程设计报告电子版)。 特别提示: 凡有抄袭现象一经发现,课程设计成绩均为不及格。

第17章课后题答案

第17章 光的衍射答案 17-2. 衍射的本质是什么?衍射和干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答:光波的衍射现象是光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障碍物边缘或孔隙时发生的展衍现象,其实质是由被障碍物或孔隙的边缘限制的波振面上各点发出的子波相互叠加而产生。而干涉则是由同频率、同方向、相位差恒定的两束光波的叠加而成。 17-7. 光栅衍射和单缝衍射有何区别?为何光栅衍射的明条纹特别明亮而暗区很宽? 答:光栅衍射是多光束干涉和单缝衍射的总效果。其明条纹主要取决于多光束干涉,光强与狭缝数成正比,所以明纹很亮;又因为相邻明条纹间有个暗条纹,而且一般较宽,所以实际上在两条明条纹之间形成一片黑暗背景。 17-8. 试指出当衍射光栅常数为下述三种情况时,哪些级次的衍射明条纹缺级?(1)a+b=2a; (2)a+b=3a; (3)a+b=4a. 答:当(1)a+b=2a 时,±2,±4,±6…2k…(k=±1,±2,…)级缺级; 当(2)a+b=3a 时,±3,±6,±9…3k…(k=±1,±2,…)级缺级; 当(3)a+b=4a 时,±4,±8,±12…4k…(k=±1,±2,…)级缺级。 17-9. 一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一单缝,若其第三级明条纹位置正好与600nm 的单色平行光的第二级明条纹位置相重合,求前一种单色光的波长。 解:单缝衍射的公式为: 2)12(sin λ θ+=k a 当nm 600=λ时,k=2, ' λλ=时,k=3, 当其第三级明条纹位置正好与600nm 的单色平行光的第二级明条纹位置相重合时,θ相同,所以有: 2 )132(2600)122(sin ' λθ+?=+?=a 由上式可以解得 nm 6.428'=λ 17-10. 单缝宽0.10mm ,透镜焦距为50cm ,用5000=λ埃的绿光垂直照射单缝,求:(1)位于透镜焦平面处的屏幕上中央明条纹的宽度和半角宽度各为多少? (2)若把此装置浸入水中(),中央明条纹的半角宽度又为多少? 解:中央明纹的宽度为f na x λ 2=?,半角宽度为na λ θ1sin -= (1)在空气中,1=n ,所以有 3310100.55.01010.010500022---?=????==?f na x λ m 3310 1 1100.51010.0105000sin sin -----?=??==na λθrad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课程评价之父”的教育家是 A 杜威 B 斯塔弗尔比姆 C 泰勒 D 斐斯泰洛齐 2、把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依据是 A 课程任务 B 课程制定者 C 课程设置的要求 D 课程管理层次 3、美国各门课程中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日本的总和活动实践反映出对在课程中地位的重视。 A 知识 B 能力 C 直接经验 D 间接经验 4、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课程和工业革命后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课程属于课程类别中的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融合课程 5、布鲁纳认为,无论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次而建立的课程理论是 A 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 B 综合课程理论 C 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D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6、最早把评价引入课程编制过程之中的是A 泰勒 B 罗杰斯 C 布鲁姆 D 布鲁纳 7、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是 A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 B 课程总目标—领域目标—学科目标

C 课程目的—课程评价—课程实施 D 知识—经验—活动 8、能解决教育中无儿童,见物不见人倾向的课程观是 A 课程是知识 B 课程是计划 C 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项目 9、我国中小学普遍实行的学科课程及相应的理论,是的表现。 A 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 课程是项目 10、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要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 A 国家课程 B 地方课程 C 学校课程 D 基础型课程 11、被称为课程论经典的学术著作是泰勒的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 《教育过程》D《教学与一般发展》 12、是最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的意义,并将儿童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课程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A 泰勒 B 桑代克 C 斯金纳 D 杜威 13、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A 柏拉图 B 毕达哥拉斯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运筹学例题解析

(一)线性规划建模与求解 B.样题:活力公司准备在5小时内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两种产品每生产1 单位分别消耗2小时、1小时。又根据市场需求信息,乙产品的产量应该至少是甲产品产量的3倍。已知甲、乙两种产品每销售1单位的利润分别为3百元和1百元。请问:在5小时内,甲、乙两种产品各生产多少单位,才能够使得总销售利润最大 要求:1、建立该问题的线性规划模型。 2、用图解法求出最优解和最大销售利润值,并写出解的判断依据。如果不存在最优解,也请说明理由。 解:1、(1)设定决策变量: 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1 、x 2 单位 。 (2)目标函数: max z=2 x 1+x 2 (3)约束条件如下:1221 12 25..3,0+≤??≥??≥?x x s t x x x x 2、该问题中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域和顶点见图1所示,其中可行域用阴影部分标记,不等式约束条件及变量约束要标出成立的方向,目标函数只须画出其中一条等值线, 结论:本题解的情形是: 无穷多最优解 ,理由: 目标函数等值线 z=2 x 1+x 2与约 束条件2 x 1+x 2≤5的边界平行 。甲、乙两种产品的最优产量分别为 (5,0)或(1,3)单位;最大销售利润值等于 5 百元。 (二)图论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样题 A.正考样题(最短路问题的建模与求解,清华运筹学教材编写组第三版267-268页例 13)某企业使用一台设备,每年年初,企业都要做出决定,如果继续使用旧的,要付维修费;若购买一台新设备,要付购买费。但是变卖旧设备可以获得残值收入,连续使用1年、2年、3年、4年以上卖掉的设备残值分别为8万元、6万元、3万元和0万元。试制定一个5年的更新计划,使总支出最少。已知设备在各年的购买费与维修费如表2所示。要求:(1)建立某种图论模型;(2)求出最少总支出金额。

课程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一 题目:广告公司网络的设计 1.基本背景描述 某广告公司现有分公司1(50台pc)和分公司2(40台pc),分公司1和分公司2都拥有各自独立的部门。分公司1和分公司2包括:策划部、市场部、设计部。为提高办公效率,该广告公司决定建立一个内部网络。 该广告公司内部使用私有IP地址192.168.160.0/23,要求该广告公司的分公司1和分公司2之间使用路由器进行连接(不使用vpn技术),使用动态的路由协议(RIP)。分公司1和分公司2内部通过划分vlan技术,使不同的部门在不同的局域网内。 2.方案设计 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包括: ①完整的校园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②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 ③分公司1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④分公司2的VLAN的设计与规划。 ⑤分公司1和分公司2的网络互连互通。 设计内容及工作量 1、写题为“广告公司的网络解决方案”的网络方案设计书。要求画出完整的企业网络拓扑图(网络拓扑图要求使用visio工具进行设计绘制)。 2、结合网络拓扑图进行IP地址的规划,要求通过表格的形式体现。 3、按照任务书的具体要求书写相应的设计书及实现的过程纪录。 题目二 某学院有1900台个人计算机,50台服务器,其中办公用计算机60台,教学用计算机60台,科研用计算机120台,研究生计算机200台。其余为学生实验电脑。 分配的IP地址为: 服务器:172.16.1.1—172.16.1.61/26 网关为:172.16.1.62/26 个人计算机:192.168.0.0—192.168.7.255 学院现在三层交换机6台,每台三层交换机可划VLAN(虚拟局域网)个数为100。24口二层交换机若干台。 1.请为学院的全部计算机分配IP地址,并使用上述设备为学院设计网络。 2.要求: a.画出网络拓扑图。 b.给出每个网段的IP范围,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c.为三层交换机规划VLAN。给每个VLAN接口分配IP地址。 d.做好三层交换机之间的路由设计(可使用静态路由和RIP)

《统计学》课程习题参考答案(部分)

1.试针对统计学的三种任务各举一例。答:见授课题板。 2.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答:见授课题板。 3.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答: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如下 双向复合分组表可举投入产出表为例,略。 4.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 (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 (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 (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 (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该市全部专业技术人员;

(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 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 ; (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 该市每一位专业技术人员 ; (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 学历、职称、年龄、科研成果数 。 5.某车间按工人日产量情况分组资料如下: 根据上表指出: (1)上表变量数列属于哪一种变量数列;(2)上表中的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3)计算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答:(1)连续型组距式分组;(2)连续型组距式分组的组距=本组上限—本组下限;组中值=(上限+下限)/2;频率= i i f f /

6.某地区人口统计数据如下表,请在此表的空白处添加以下数字:组距、组中值、频率、上限以下累计频数。 注:年龄以“岁”为单位计算,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解: 7.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 A手机拥有量 B商品库存额 C市场占有率 D人口数 E 出生人口数 F 单位产品成本 G人口出生率 H利税额 (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 EH ;(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 ABD ;

运筹学例题及解答

运筹学例题及解答 一、市场对I、II两种产品的需求量为:产品I在1-4月每月需10000件,5-9月每月需30000件,10-12月每月需100000件;产品II在3-9月每月需15000件,其它月份每月需50000件。某厂生产这两种产品成本为:产品I在1-5月内生产每件5元,6-12月内生产每件4.50元;产品II在1-5月内生产每件8元,6-12月内生产每件7元。该厂每月生产两种产品能力总和应不超过120000件。产品I容积每件0.2立方米,产品II容积每件0.4立方米,而该厂仓库容积为15000立方米,要求:(a)说明上述问题无可行解;(b)若该厂仓库不足时,可从外厂借。若占用本厂每月每平方米库容需1元,而租用外厂仓库时上述费用增加为1.5元,试问在满足市场需求情况下,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使总的生产加库存费用为最少。 解:(a) 10-12月份需求总计:100000X3+50000X3=450000件,这三个月最多生产120000X3=360000件,所以10月初需要(450000-360000=90000件)的库存,超过该厂最大库存容量,所以无解。 ? ?(b)考虑到生产成本,库存费用和生产费用和生产能力,该厂10-12月份需求的不足只需在7-9月份生产出来库存就行, 则设xi第i个月生产的产品1的数量,yi第i个月生产的产品2 的数量,zi,wi分别为第i个月末1,2的库存数s1i,s2i分别

为用于第i+1个月库存的原有及租借的仓库容量m3,可建立模型: Lingo 程序为 MODEL: sets: row/1..16/:; !这里n 为控制参数; col/1..7/:; AZ(row,col):b,x; endsets 1211 127777778 7887898998910910109101110111110111211min (4.57)( 1.5) 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3000015000.i i i i i i z x y s s x z y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x z z y w w st x z ===+++-=→-=+-=→+-=+-=→+-=+-=→+-=+-=→+-=+∑∑1211121100005000 120000(712)0.20.415000(712)0i i i i i i i y w x z i z w s s s i ?????????=→+=??+≤≤≤?+=+??≤≤≤???变量都大于等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