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11.19

•【字号】京教高〔2021〕8号

•【施行日期】2021.11.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京教高〔2021〕8号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实现北京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特制定《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现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全面部署推进。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1年11月19日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中央有关精神,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实现北京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就进一步提升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系统性改革,夯实教育教学根基,探索育人创新模式,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优秀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高校铸魂育人体系

1.推动三全育人,实现五育并举。加快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在坚持德育为先、智育为重的同时,加大人才培养方案中体育美育劳育的权重,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形成良好审美观念,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塑造勤俭节约品质,将五育落实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到校园生活里,延伸至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

2.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全覆盖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深化“同备一堂课”网络集体备课机制。高质量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教学案例库和思政课重点难点问题库,将首都治理生动实践转化为奠定思想根基的“大思政课”。建设一批市级网络示范课,全面推广“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思政课教师规范化教学培训,建设思政课“青年教学名师工作室”。建立市校两级巡听旁听思政课常态化机制,发布各高校思政课建设年度质量报告。

3.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以首善标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完善课程思政

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选树一批课程思政建设先行校、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推出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一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设立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弘扬北京红色文化,传承北京红色基因,充分利用北京革命历史精神、文化底蕴、“四个中心”城市建设的成果,挖掘体现首都优势的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具有首都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

4.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健全学生学业引导机制,指导学生不断明确学习目标,完善学业规划,优化学习进度,提高学习能力。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氛围,形成研讨式、探究式的全员参与教学模式。严格执行学生请假制度保证出勤率,杜绝学生懒学怠学现象。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共同进步的健康风气,发挥文化氛围的溢出效应,提升校园环境育人作用。

5.完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严格学业标准,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探索适合专业课程特点、利于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考试评价方式,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严把毕业出口关,全面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

(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提升人才培养标准,公开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吸纳合理意见建议,全面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构建厚基础、宽口径、通专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优化调整通识课与专业课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主修与辅修比例。支持高校实施大类招生,建设荣誉学院、书院、实验班,探索学生校内选拔分流新模式。

2.强化教学改革研究实践。全面开展教育理念变革和人才培养改革讨论,坚持

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难点,调动全体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向基层求教问计,以实践探寻出路,尊重教师学生的首创精神,汇聚起推动本科教育蓬勃发展的合力。开展一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研究实践,加大对能够解决现实问题、具有明确建设思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项目的支持。

3.推动多样化人才培养。深入推进北京高校分类发展,丰富高水平人才培养类型。支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面向前沿尖端,强化科教融合,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支持高水平特色型大学强化办学特色,依托优势学科专业,培养品学兼优、能力突出的行业领军人才。支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培养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应用型建设人才。

(三)夯实本科教育教学基础

1.完善学科专业体系。以经济社会需要、本校优势特色、利于学生成才为原则,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完善动态调整机制,积极布局支撑原始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科专业,推进“四新”建设,新建一批新兴学科专业,升级改造一批传统学科专业,淘汰一批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专业。鼓励学科专业交叉融合,面向信息技术、医药健康等重点领域,培养复合型优秀人才。高校要聚焦主干优势学科专业,明确本校学科专业建设重点,厚植学校发展后劲。

2.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课程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及时将新理念、新科技、新案例纳入课程教学之中,实现课程的动态优化调整。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深化小班化、互动式、研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区分度。适时公开课程教案,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建设一批优质本科课程,丰富课程模块元素,强化成果推广应用。

3.强化教材编选管理。坚持高校教材凡编必审,教材编写符合程序,编写人员符合标准,教材内容及时修订,鼓励优秀教师开展教材编写工作。明确各类教材选用标准和程序,科学合理选用相关教材,支持学校引进选用国外优秀教材。支持包

含多种形式的立体化教材课件规范建设,选树一批优质本科教材课件。

(四)全面推动实践创新教育改革

1.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动态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强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严格防控实验室风险。完善实践课程考核办法,鼓励学生开展设计型、研发型、创新性实践,对学生实践学习成效进行科学评价。切实提高教师设计新型实践、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实践的科学性、专业性、时效性、针对性。

2.促进科教融合发展。探索推进本科生导师制,支持有一定基础和潜力的本科生进课题、进实验室、进团队,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基础科研能力,将最新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大学生学科竞赛,鼓励本科生在竞赛中发扬探索精神、展示科研成果,提高竞争能力和合作意识,拓展学生参与竞赛的广度和深度。

3.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健全完善产教融合长效机制,全面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协同,支持高校与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联合制定培养方案、共建课程、共建实践基地、开发教材课件、完善教学设计,优化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依托“实培计划”等项目打造一批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产教融合联盟等育人平台,接收本科生深入生产、研发、管理一线实习实践不少于3个月,让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印证知识、锻炼技能、启发新知。

4.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打造一批高校创新创业培训活动品牌和实践平台,开展高质量有针对性的创新创业培训,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完善创新创业成果转化机制,支持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业者给予倾斜,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专业化孵化服务,切实推进成果转化落地。

(五)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完善基层教学组织。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团队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在推动教学改革和开展教学研究中体现团队合力,选树一批模范基层教研室、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提升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吸引一批国内外专家、企业家、工程师、高级技工到校进入基层教学组织,充实教师队伍力量,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育人能力。推进虚拟教研室建设,建立一批示范性虚拟教研室。

2.提高教师教学和管理水平。鼓励教师成为“大先生”,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激发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评选“教学名师奖”“教学名师(青年)奖”“优秀专业课(通识课)主讲教师”“优秀本科教学管理人员”,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形成良性竞争氛围和争先创优态势,让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

3.强化教师教学培训。加强新入职教师教学培训,通过推行教学导师制度、开展青年教师教学研修班等方式,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建立常态化教师教学培训体系,针对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聘请校内外优秀教师、业内专家学者,通过组织讲座、教学工作坊等方式,传播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鼓励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师教学培训基地,定期组织教师深入生产研发一线接受培训,了解行业发展前沿,提升教师实践水平和创新能力。

4.健全教师评价激励机制。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人才培养中严把教学政治关。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专业课程建设、教材课件编制、指导学生实践创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成效作为核心指标,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称职务评聘等工作中加大权重,探索建立完善教师自评、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等相结合的教师评价新框架。

(六)持续优化教学条件保障

1.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实施教育新基建工程,提升学校网络质量,实现高校数字化转型,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建设智能教室、虚拟实验室、智能图书馆等学习空间,强化

优质慕课资源建设,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校内校外融通、人技结合的新型教学体系,为师生提供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的新型教育教学环境。坚持建用并重,让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数字资源、网络平台成为学校教学的新风尚、新常态。

2.推动优质资源共享。进一步强化高校间交流合作,继续开展“双培计划”,建设好“北京学院”“北京高校卓越联盟”“北京高校图书馆联盟”“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支持高校拓展资源共享空间,形成长效共赢合作机制。大力建设沙河、良乡大学城高校内涵发展联盟,支持联盟内学校相互开放课程、实验实践平台,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并逐步扩大优质资源辐射范围。

3.构筑国际化培养高地。继续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开放提质增效,加强北京地区高校与国际一流大学、相关机构的合作,吸收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外培计划”等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国际交流质量,探索国内外联合培养新机制。鼓励教师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国外知名学者专家以多种形式来京访学授课,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建立有北京特色的国际化教学资源体系。

4.建设北京高校教学成果案例库。及时总结学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教改研究、专业课程、教材课件、实践创新教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信息化建设、资源共享等方面改革建设的成功经验,提炼优秀成果,纳入成果案例库,适时汇编成册,推动高校间学习借鉴,营造北京高等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良好环境。

(七)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加强教育教学督导。加强高校内部督导工作制度机制建设,严把教学督导质量关。选拔在教学方面有经验、有造诣、懂管理的人员组建高素质督导队伍,对教学过程管理做到严督细查、督导并重。强化督导结果使用,将督导结果使用与教育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激励、教师奖惩机制完善紧密结合。

2.强化教学质量评估。全面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利用好既往评估结论建议,对接新时代教育评价、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要求,完善体现首善标准和北京特色、强调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凸显高校服务北京城市“四个中心”建设的指标体系,针对不同类型高校开展分类审核评估,引导高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聘请第三方对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开展背靠背式评估,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提供指导。

三、保障措施

市教委联合相关部门加强对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相关工作的指导,切实保障北京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改革高效实施。各高校应贯彻本《计划》精神,强化统筹、主动作为、勇于创新,针对相关建设内容出台配套办法,全面细化推进,保证项目建设达到预期效果。市教委和相关部门、各高校共同加强建设成果的总结、宣传和推广。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4.11 •【字号】京教函〔2022〕124号 •【施行日期】2022.04.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 京教函〔2022〕124号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新发展阶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根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启动2022年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立项和结题验收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项事宜 (一)项目培育 各高校应落实新发展理念,秉承“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坚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为载体,建立起具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

业训练与实践体系,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大学生有效开展项目式学习、科研训练、创新训练与创业实践等活动,持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为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各高校要在校级“大创计划”项目实施基础上,遴选推荐学生团队申报“市创计划”项目、“国创计划”项目,组织符合条件的团队报名参加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申报产学合作创新创业联合基金项目。 (二)项目管理 1.项目类型 “大创计划”实行项目制管理,在类型上分为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 ①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②创业训练项目:本科生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完成商业计划书编制、可行性研究、企业模拟运行、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 ③创业实践项目: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等成果,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2.“国创计划”项目类别 “国创计划”在类别上分为一般项目和重点支持领域项目两类,高校在立项申报时确定推荐类型,后续经审核后推荐至教育部立项实施。 ①一般项目:按每年惯例申报的“国创计划”项目。 ②重点支持领域项目:旨在引导大学生面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重大战略需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9.30 •【字号】 •【施行日期】2021.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 展规划(2021—2025年) “十四五”时期是首都教育全面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首都教育现代化2035》,向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为进一步明确2021至2025年首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形势要求 (一)发展基础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首都教育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视察首都教育系统,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首都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首都教育以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为坚强保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优先发展,持续深化综合改革,育人水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人民群众获得感均有明显提升,圆

满完成了“十三五”时期教育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教育现代化。 ——立德树人谱写新篇章。始终牢牢把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不断探索中国特色、首都特点的教育发展之路。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制定“4+N”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了首都教育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实施“一十百千”工程,开展“四个一”活动,大力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在全学段开展“我和我的祖 国”“使命在肩、奋斗有我”主题教育活动。创新性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取得积极成效。中小学幼儿园德育工作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进一步提高。首都教育长期保持安全稳定局面。在服务保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中,北京近9万名师生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充分展示当代青少年的风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教育现代化迈上新台阶。首都教育发展水平继续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主要教育指标均排在全国前列,若干重要指标位居首位,提前达到《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定的主要事业发展目标。通过国际比较,首都教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普及程度、教育质量、公共财政教育支出等指标处于世界前列。 ——教育公平达到新高度。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持续发力,五年累计增加学前教育学位23万个,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程度大幅提升,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通过不断扩充优质教育资源和规范入学办法,在“资源优质”和“机会公平”上同时发力,小学、初中的就近入学比例均达到99%以上,使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有效破解择校难题,中考中招选择机会更为丰富,高考高招录取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群众满意度不断提高。 ——教育质量实现新提升。首都教育在办学传统、办学理念、课程教学、教师队伍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34所高校、162个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名单,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能力提升“五说”行动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能力提升“五说”行动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4.11 •【字号】京教函〔2022〕125号 •【施行日期】2022.04.1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 能力提升“五说”行动的通知 京教函〔2022〕125号各区教委,各职业院校: 为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进一步发挥《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的规范与引领作用,本年度以《通则》为基本依据,实施“说办学定位、说管理落实、说教学运行、说培养过程、说师资团队”的教学管理能力提升“五说”行动,通过案例提交、专家评选、培训交流的形式,促进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能力的提升,具体安排如下。 一、提交案例 各相关单位应以贯彻《通则》落地为要义,立足说出规范的做法、说出落实的情况、说出特色与创新之处,于2022年6月30日前录制“五说”微视频及相关文字材料,提交至“北京市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能力提升管理系统”(网址信息另行通知)。

(一)内容要求 1.校长“说办学定位”,8分钟。内容主要包括:学校如何契合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完善办学功能、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布局,更好地对接北京城市运行、高精尖产业、高品质民生。 2.教学副校长“说管理落实”,8分钟。内容主要包括:一是《通则》落实情况:学校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学习培训,有哪些具体措施、完善了哪些制度建设。二是本校如何构建“纵向畅通、横向联动”的管理架构、管理体制机制、考核机制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获得感。 3.教务处长“说教学运行”,8分钟。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建设科学、系统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有特色、有创新、有突破的内容有哪些。 4.专业带头人“说培养过程”,8分钟。依据《通则》相关内容,说明专业(群)如何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发应用教学资源和教材,进行“三教”改革、课堂革命。 5.分管副校长“说师资团队”,8分钟。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建设师德师风高尚、有梯度、高质量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其是如何发掘、培养与锻造名师与学科带头人。 (二)格式要求 1.微视频。(1)视频数量及时长:每个主题需提交1个微视频,共5个微视频,时长不超过8分钟。(2)视频格式为MP4格式;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 1024Kbps,不超过1280Kbps;分辨率设定1280×720(高清16:9拍摄);采用逐行扫描(帧率25帧/秒);音频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压缩;采样率48KHz;码流 128Kbps(恒定)。(3)单个视频文件需在400M以内。(4)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另行剪辑及配音,不加片头片尾、字幕注解。 2.文字材料。(1)需提交解说word和PPT材料。(2)每种材料的文件大小需在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4.15 •【字号】京教函〔2022〕133号 •【施行日期】2022.04.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 京教函〔2022〕133号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为贯彻《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落实《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进一步深化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提升高等教育治理能力及水平,加强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提高北京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四新建设”、加快培养紧缺人才,提高教师育人水平、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和成果共享、构建一流培养体系,经研究,市教委将开展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建设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发挥学校办学优势及特色,以育人为核心,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支持一批本科人才培养建设项目,有效发

挥教学改革在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中的重要作用。 二、申报条件 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面向在京普通本科高校。申报项目可以是综合性育人改革,也可以是专业、课程、教材等单项改革项目,具体形式不限。 申报项目需具备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1.申报项目应坚持问题导向,能够切实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具体问题; 2.申报项目具备一定的建设基础,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3.申报项目具有较为完善的改革建设思路和创新点; 4.申报项目预期建设成效显著,成果有较好的推广性。 此外,同等水平下,申报项目应适当向青年教师倾斜。 三、项目类型 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分为一般项目、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三类,各类项目建设周期均为2—3年。 一般项目由各校自行组织评审(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一般项目申报限额见附件1),报市教委审定。 重点项目由学校统一申报,每校原则上限报一项。鼓励跨校联合改革建设项目进行申报。市教委将组织专家评审确定。 重大项目由市教委结合年度重点工作和建设方向委托,同时根据各校重点项目申报实际情况,在重点项目中进行遴选确定。 四、申报时间 2022年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网上填报时间为6月22日9:00至6月24日17:00,纸质版材料寄送截止时间为6月30日18:00前。 五、申报程序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2.28 •【字号】京教研〔2022〕3号 •【施行日期】2022.02.2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推荐工作的通知 京教研〔2022〕3号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为加强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进一步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和《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决定开展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推荐工作,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北京市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 二、推荐名额 1.各单位推荐名额根据上述时间范围内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按比例确定。 2.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实验室、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北京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等平台项目可另单独推荐1个,但每校推荐累计

不超过5个。 三、推荐要求 (一)分类推荐。按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分类推荐,学术学位论文突出原始创新,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取得突破性成果等;专业学位论文突出服务需求,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等方面的突破创新,及在文化传承、咨政建言、发挥智库作用等方面的服务贡献。 (二)专家推荐。每篇推荐论文须有两名以上本学科领域知名专家推荐。其中,专业学位论文推荐应为行业产业部门相关专家。 (三)单位审查。各单位要加强对学位论文内容的审查,确保所推荐学位论文的质量,所推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需经校学术委员会审定并经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后上报。 四、材料报送 (一)报送材料 1.纸质材料 (1)与在国家图书馆存档一致的博士学位论文(1份); (2)《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单位意见表》(1份); (3)《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家推荐表》(2份)。 2.电子材料 (1)博士学位论文原文(PDF格式); (2)《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单位意见表》(PDF格式); (3)《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家推荐表》(PDF格式) 。 请登录“北京市科研管理平台”(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ba19152773.html,/)填报并上传电子材料。 (二)注意事项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2年度社科计划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2年度社科计划重点项目申 报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05.25 •【字号】京教函〔2021〕231号 •【施行日期】2021.05.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科技计划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22年度社科计划重点项目申报工作 的通知 京教函〔2021〕231号各有关市属高校: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提升北京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意见的通知》(京教研〔2017〕9号)和《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京教研〔2013〕8号)文件要求,为做好2022年度北京市 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重点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内容 申报项目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主攻方向,在“两区”建设、数字经济、社会治理创新、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文化等重点领域,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服务,发挥对学科建设、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贡献。基础研究应侧重体现具有原创性、开拓性的学术创新价值;应用研究应重点突出对北京问题的研究,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决策参考价值。

二、申报数量 项目实行限额申报。申报数额根据学校近三年的社科重点项目立项率和结项率确定,登陆北京市教委科研管理平台(https://www.360docs.net/doc/ba19152773.html,,以下简称“平台”)可查看。 三、申报条件 申请人应符合以下条件: 1.申请人所在单位是依托单位。申请人应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博士学位;能够保障所申请项目的研究时间。 2.申请人在依托单位的在职工作年限(不含返聘的工作年限)应覆盖项目资助周期。 3.同一年度不可同时申报本项目和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有在研市教委科研计划各类项目(包括科技重点、科技一般、社科重点、社科一般)或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各类项目的负责人(以结项证书标注日期为准)均不可申报本项目。申请人承担市教委科研计划各类项目没有按时结项的,暂停2年项目申请资格。连续两年(指2020、2021年度)申请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未获资助的申请人,暂停2022年度申 报资格。 四、资助额度 申报课题的资助额度不超过20万元。申请人须根据项目任务按需申报,项目实施周期为3年。申请人应按照《北京市教育财政科研类项目经费管理办法》(京财教育〔2016〕3001号)的要求,根据科研活动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五、申报方式 本次项目采取网上申报,通过平台申报材料。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本科生毕业设计 (论文)评优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6.20 •【字号】京教函〔2022〕249号 •【施行日期】2022.06.2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评优工作的通知 京教函〔2022〕249号各普通高等学校: 为落实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关于提升北京高校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京教高〔2017〕12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精神,进一步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北京市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开展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工作的通知》(京教函〔2019〕272号)要求,2022年继续开展北京市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评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北京地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高校)。 二、评选项目及推荐条件 (一)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个人类

1.当年校级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应届学生本人完成,作者为个人; 2.选题科学,调研论证充分,论文撰写质量较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 3.能够较好地体现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 4.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或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独到见解,或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参考)价值。 (二)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类 1.每个团队不少于3位学生,其组成可为同一专业的学生,也可为跨学科、跨专业的学生; 2.选题科学,调研论证充分,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要求,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各子课题设计合理,任务分工明确,研究内容有机联系; 3.设计作品整体质量较高,能有效反映团队成员间的实质性协作与配合,且有群策群力、协同攻关的设计研究成果; 4.团队有总的指导教师,每位学生有各自的指导教师。 (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类 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个人类、团队类的指导教师均可获得此项认定。 三、评优名额、程序 (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工作,坚持科学、公正、公开原则,实行各高校限额推荐,市级审核公布。北京市教委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个人、团队和优秀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二)各校推荐名额依据上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中本科毕业生数据进行测算。应届本科毕业生数1500人内的高校,推荐评优的毕业设计(论文)比例为本科毕业生总数的千分之七;1500人及以上的高校,推荐比例为千分之九, 凡与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数据不符的毕业生信息,不作为有效计算依据。每年评选北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8.17 •【字号】京教函〔2022〕339号 •【施行日期】2022.08.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2022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 学指导教师评选工作的通知 京教函〔2022〕339号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京教高〔2021〕8号),强化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育人能力,市教委决定开展2022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选范围 “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评选范围为:北京地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负责本科实验教学指导工作的实验技术人员。 二、评选条件 (一)政治立场坚定,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坚持践行学生中心,教学内容安排合理,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时代要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三)熟悉实验教学岗位工作业务,甘于奉献。原则上应具有5年及以上实验教学岗位任职年限,优先支持长期从事一线实验教学指导的实验技术人员。 (四)能够创新性地组织开展实验教学,设计创新性实验、指导学生实验的效果好,具有科学性、创新性、专业性、时效性、针对性。潜心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活动,育人效果显著。 (五)积极参与实验室、实验教学资源建设,持续推进实验室的开放共享,并取得良好效果。 三、申报评选方式 根据上述评选条件,每校推荐1位“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候选人,经学校遴选并公示后向市教委推荐。市教委将组织专家对候选人进行评选,经市教委审定后正式公布结果。 市教委将对“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并予以相应政策支持。 四、申报要求 各校组织填报《“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申报书》,于2022年8月25日前将材料(汇总表、申报书)word版本和盖章后的pdf版本发送至邮箱*****************。 附件: 1.2022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推荐汇总表 2.2022年“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学指导教师”申报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2年8月17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南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南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1.14 •【字号】京教策〔2022〕2号 •【施行日期】2022.03.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教育其他规定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2年度课题指南的通知 京教策〔2022〕2号各区教委,各高等学校,市教委直属单位: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指南》经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课题管理的具体工作由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课题申报工作自即日起启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要求 (一)根据《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2020年10月修订),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分为十个研究领域: 1.教育宏观战略与政策研究 2.教育基本理论与国际比较研究 3.教育治理体系研究 4.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研究 5.学生发展研究

6.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7.教育资源配置与效益研究 8.教育信息化研究 9.传统文化教育与德育研究 10.生态文明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 (二)各领域分为“教育决策咨询研究”“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教育教学实践研究”三个研究方向。 (三)2022年度课题类别包括以下七种,分别为:重大课题、优先关注课题、重点课题、校本研究专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延续课题和一般课题。 1.重大课题、优先关注课题以课题指南为准,申请者不得更改研究题目。重大课题的研究内容应具有创新性,取得的研究成果应具有较高理论价值或实践价值;研究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基础,选取独特的切入点进行“优先关注课题”的研究设计。 2.校本研究专项课题用于资助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现任校(园)级领导主持的课题。该类课题是以学校(幼儿园)为基本单位,为解决与其实践紧密相关的现实问题,由教师群体参与的具有较高组织程度的课题。 3.延续课题以已结题的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研究基础确定选题,对原选题开展持续研究,注重研究内容的纵深性。 4.重点课题、青年专项课题、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一般课题的申请者可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基础,从十个研究领域自行设计课题名称和研究内容申请课题。 申请者填写课题申请书时,需明确填写课题所属研究领域、研究方向和课题类别。 二、资助方式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遴选2022年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遴选2022年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2.07.15 •【字号】京教函〔2022〕269号 •【施行日期】2022.07.1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高等教育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遴选2022年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通知 京教函〔2022〕269号各普通高校,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含开放大学):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引导高校办好继续教育,促进内涵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激发大学生创造力,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市教委决定2022年继续开展北京高校继续教育大学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 在京各普通高校,独立设置成人高校(含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的2020、2021、2022届学历继续教育本科、专科毕业生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均可申报。 二、申报条件 各校推荐的毕业设计(论文)须具备以下条件:

1.毕业设计(论文)必须为学生本人独立完成,作者原则上为1人。 2.符合格式规范要求(参见附件1),原则上6000—8000字。 3.选题科学,符合本专业教学要求,有较好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内容体现本专业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有一定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 4.重点推荐具有创新性,或具有学术水平和独到见解,或具有实用价值的毕业设计(论文)。建议优先推荐本校特色专业的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5.推荐的毕业设计(论文)研究实践方向积极,合法合规,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三、推荐程序 (一)各高校根据推荐条件,严格审核,在限额内(推荐限额见附件2)择优推荐,推荐名单在校内公示后统一上报。 (二)市教委对各高校推荐报送的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汇总审核,结果经公示后予以正式公布。 (三)市教委对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作者和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 四、相关要求 各高校应根据本通知要求,坚持科学、公正、公开原则,及时组织推荐、申报工作,及时按要求报送材料。各高校对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术诚信及质量标准进行把关,对弄虚作假或违反学术道德等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并承担相应责任。 五、材料报送时间及方式: 请各校于2022年9月30日前,将推荐表(附件3)和汇总表(附件4)的word版本及加盖学校公章后扫描的pdf版本,以及每篇论文的查重报告(需导师签字、学校盖章)扫描后的pdf版本,连同毕业设计(论文)的word及pdf版本,以上电子版材料打包(请以学校名称命名),发送至邮箱:*******************。报送材料清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11.19 •【字号】京教高〔2021〕8号 •【施行日期】2021.11.19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京教高〔2021〕8号各有关高等学校: 为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实现北京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特制定《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现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全面部署推进。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1年11月19日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中央有关精神,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实现北京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就进一步提升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系统性改革,夯实教育教学根基,探索育人创新模式,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培养更多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优秀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智力支撑。 二、主要任务 (一)健全完善高校铸魂育人体系 1.推动三全育人,实现五育并举。加快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目标明确、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在坚持德育为先、智育为重的同时,加大人才培养方案中体育美育劳育的权重,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形成良好审美观念,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成果,塑造勤俭节约品质,将五育落实在教育教学中,渗透到校园生活里,延伸至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 2.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关键课程作用。全覆盖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深化“同备一堂课”网络集体备课机制。高质量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教学案例库和思政课重点难点问题库,将首都治理生动实践转化为奠定思想根基的“大思政课”。建设一批市级网络示范课,全面推广“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思政课教师规范化教学培训,建设思政课“青年教学名师工作室”。建立市校两级巡听旁听思政课常态化机制,发布各高校思政课建设年度质量报告。 3.强化课程思政建设。坚持以首善标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完善课程思政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公布日期】2021.12.17 •【字号】京教研〔2021〕15号 •【施行日期】2021.12.17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 正文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 《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 年)》的通知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现将《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21年12月17日 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 (2022-2024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研〔2020〕9号)、《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关于推进新时代北京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京教研〔2021〕5号),加快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现就北京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制订本计划。 一、总体目标 到2024年底,北京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结构规模优化、培养特色鲜明、综合实力突出、服务需求有力的研究生教育,有效支撑北京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 ——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契合度明显增强。学科布局结构更加科学、平台体系更加完善、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特色学科以及新兴前沿交叉学科。 ——学位授权结构进一步优化,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显著完善。学位授权层次和类型更加丰富,学位授予单位服务需求能力显著提升,分类发展成效明显,形成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分类发展新机制。 ——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增强,社会需求匹配度显著提升。研究生知识创新和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显著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明显提升,形成更加充满活力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教育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质量保障评价体系显著完善。培养单位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健全,外部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评价体系更加科学,管理质量全面提升。 二、工作原则 坚持育人为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注重人才培养成效,突出育人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