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生产“现场质量管理”

制造业生产“现场质量管理”
制造业生产“现场质量管理”

制造企生产“现场质量管理”

资深生产管理专家刘立户()

质量就是生命;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质量改进必须全员参与;

质量是持之以恒的改善;

……

之所以说现场质量管理,是特别强调在制造现场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质量管理方法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其中最被大家经常谈论到的就是“质量意识”的提升。事实上质量意识本是一个很模糊的表达,并不能被各级员工所准确理解,因为具体提升质量意识的方法并不明确。本文将根据以下的结构,围绕“质量意识提升”这个主题来探讨现场质量管理的三个方法及其应用。

一、质量意识提升——质量分析会

质量分析会,是每月由企业决策层、管理层人员参加的、就公司整体质量管理的现状、特别是公司各个部门质量KPI指标进行分析、讨论与落实的例会,也是加强中高层质量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它不是解决某个具体质量问题的会议。根据笔者常年在企业进行生产咨询的体会,我国企业能够每月至少一次正常召开质量分析会的公司比例不到三分之一。

要有效召开质量分析会,就需要在质量管理部门的协调和组织下,按照以下的步骤开展此项工作:

1、收集整理公司所有部门可供考核的所有质量指标;

2、召开中高层参加的会议,确定所有这些质量指标中最重要的3-6个,确

定为可以代表相应部门质量管理工作效果的KPI质量指标;

3、根据历史数据,对KPI质量指标确定的目标考核标准;

4、设计合理科学的统计表格,以月为统计单位,对KPI的质量指标进行持

续的跟踪和统计;

5、编制质量分析会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格式为:

a)用表格表达的上次质量分析会相关措施落实情况汇总;

b)用趋势图表达的本阶段公司整体KPI质量完成情况、各个指标变化

趋势分析及于质量目标对照的考核结果;

c)用趋势图表达的、分部门的KPI质量指标具体完成情况与变化趋势

分析;

d)使用鱼刺图表达的、各个部门KPI质量指标完成与未完成的主要原

因分析;

e)使用对策表表达的、事先和各个部门沟通过的、解决相应主要质量

问题的方案,并在会议上落实相关负责人;

f)各部门典型质量问题的分析……

6、组织公司所有决策层和管理层召开质量分析会,落实质量改进措施、责

任人与跟进人,并做好会议纪要。

7、坚持第4步到第6步的工作,使得质量分析会管理进入良性循环。

通过让决策层和管理层每月固定时间参加质量分析会,不但可以有效解决质量问题,提升质量管理决策的效率,更重要的是能够扎扎实实地提升决策层和管理层质量意识。

其中各个质量KPI指标考核目标的制定方法十分重要,建议起点为上一年度此指标的平均值,目标值为上一年度最高值(或再有所提升),然后对考核指标进行逐步分解,下一年度依次循环制定。参考案例见图2。

下图为某公司质量分析会报告的两个页面:

图1质量分析会报告——公司整体KPI质量完成情况图2:质量分析会报告——分部门的KPI质量指标完成情况与变化趋势分析

二、质量意识提升——质量班前会

提到质量意识提升,多数管理者都知道,最重要的是要对执行层的基层班组长和操作层的员工进行持续的、系统的工艺、技术、操作等质量方面的培训,但是因为培训时间安排、成本与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原因,这样的培训能够得以落实的企业不到5%。

首先来看看下面的方法:

1、整理公司成立以来(能够收集到的话)所有的质量事故报告单(类

似不合格品登记表等);

2、按照同样或类似的质量事故,依据频率由高往低对其排队;

3、针对前80%的质量事故,按照以下要求编制质量培训教材:

a)使用图片说明事故的发生过程;

b)使用图片说明正确的工艺操作流程;

c)使用简明扼要、准确的语言;

d)排版灵活多样——力求达到“悦读”;

e)每份教材原则上2-3页;

f)辅助以培训登记表。

4、组织生产部所有管理人员和质量部所有工作人员,组成培训工作小

组,分工协作编制教材,建议每人每月编制两份;

5、每月召开一次质量培训工作会议,对每人编制的教材进行审核,并

总结上一阶段的培训工作。经过审核的教材,由编制者本人负责对

员工进行培训;

6、每周建议2-3次,利用班前会,由教材编织者对相应班组的员工,

最好在质量事故发生地进行质量培训5-10分钟。

下图为某公司编制的质量培训教材案例:

图3:质量培训教材编制案例(局部)

利用班前会对基层管理者和员工进行培训,是此方法的创新之处,其优点主要表现在:

1、准确、准时、持续、有针对性地提升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质量意识,

方法具体,易于操作,目标准确;

2、彻底解决生产基层管理者和员工的质量培训工作,实施起来成本低、

效率高、普及面广等;

3、使用曾经发生过的质量问题编制成教材对员工培训,可以最大程度

上避免同样或类似的质量问题重复出现,这也是企业质量管理中面

临的最大困难之一;

4、促成管理人员深入生产一线,与基层员工进行质量提升方面的沟通,

是管理人员质量职责落实的核心;

5、是建设质量文化、提升质量水平的有效手段……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把重点工序的工艺要求、重点设备的操作规程、质量管理知识等内容,按照以上的要求编制成为培训教材,与典型质量问题穿插安排对员工进行培训,进而从基层解决质量意识的建设问题。

三、质量意识提升——质量曝光台

质量曝光台,就是把制造过程典型的质量问题或者是对应的不合格品实物,以曝光台的方式在公司合适的地点进行展示,藉此持续加强各级员工的质量意识,见下图:

图4:质量曝光台案例

质量曝光台的建设地点可以选择在车间门口、职工食堂、公司大门的一侧(另一侧为公司文化台)等地点。质量曝光台的布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质量事故的展示,原则上必须至少二选一:要么有照片、要么有实

物;

2、质量事故原因要有详细分析并表达出来;

3、事故相关的时间、地点、部门、工段等信息要表达出来;

4、相关责任人、直接上级等的名字要列出来;

5、缺陷产品数量要写出来;

6、质量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要计算出来;

7、相关文档文字简明扼要,不要太罗嗦;

8、曝光台要及时更新,原则上每周更新一次;

9、最好有一个栏目,直接表现以班组为单位的质量事故数量汇总的趋势图,

这样可以直接刺激各个班组展开竞赛。

质量曝光台的表现形式有两种:

A、集中展示的质量曝光台:即综合展示公司所有车间或工段的典型质

量问题;

B、质量事故发生地展示的质量曝光台:具体地点展示的、围绕相关工

段、工序或设备而进行的、具体的典型质量问题。

质量曝光台,不仅是企业质量文化建设中看得到摸得到的因素,更能够对每一个从它身边经过的员工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而这种压力正是我们在质量改进工作中需要建立的动力源泉

以上的三个方法,覆盖了从企业的决策层到操作层员工的所有公司人员,方法简单可行,几乎没有太多的投入,但却是实实在在的质量意识提升方法,更是解决质量问题的有效方案,也是建设企业质量文化的有效途径。

质量意识的提升,只是质量管理中的一个方面,更多的质量管理方法,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分析和总结,结合公司具体情况有效进行发掘。希望以上的方法能够抛砖引玉,为制造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帮助。

冲压车间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汽车集团 冲压车间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版本号:C 修改码:O ******* 1 目的 为有效控制产品质量,使冲压件质量满足下工序需求,避免不合格品下流和不合理转序,将不合格的产品控制到生产工序之前,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冲压车间的过程质量控制管理,鄂尔多斯基地冲压车间的冲压件返修工作。 3 相关文件 3.1《冲压车间生产管理办法》 3.2《冲压车间冲压作业指导书》 3.3《不合格品控制方法》 4 术语和定义 4.1 质量---满足规定的需要 4.2 过程质量---一般指物料入仓到成品入库前各阶段的生产活动各质量控制 4.3 “四门、两盖”---指左/右前/后车门外板,前机罩外板、后行李舱外板 4.4 返工、返修---是指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 5 职责 5.1 冲压车间作为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 5.2冲压车间各班组、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5.3.冲压车间检验员: 5.3.1 冲压车间检验员负责组织不合格品的鉴定、评价工作。 5.3.2负责出具冲压件不良品鉴定单。 5.3.3 负责出具返修冲压件修复后的合格标识或报废单。 5.4冲压车间钣金修理班:负责对质检员判定的不良品进行返工,返修。 5.5 冲压车间负责冲压自制件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 5.6 追查不合格品冲压件流出的原因。 6 管理内容 6.1 生产班组按《冲压车间作业指导书》规定要求调试出首件后要严格自检,自检确认合格后交车间检查员鉴定,经检查员鉴定合格后,班组才可以组织生产。 6.2 各班组按照生产指令领取材料时,要认真核对材料厂家、牌号、炉号、批次号以及材料规格尺寸、厚度和数量,并按《冲压车间生产管理办法》要求记录。材料表面不允许有划伤、麻坑、卷边等缺陷。 6.3 当人工剪切和落料生产板料时,不允许板料划伤、磕边、毛刺影响下工序生产以致造成废品。 6.4 钢板材料在开卷线开卷落料时,注意调整矫平机压棍压力,以矫平后的板料不翘曲为好,清洗后的板料表面要存有油膜。 6.5 冲压生产过程中,表面件拉延工序特别要注意板料的外观质量,发现严重划伤的板料要及时剔除,同时要注意轻放板料和轻拿零件避免划伤、磕伤零件。

制造业质量管理与控制

制造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摘要:制造过程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本文参数了制造质量的内涵,分析了制造质量影响因素,并提出制造质量的管理和控制相关理论,以期在制造环节中提高制造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关键字:制造质量,影响因素,质量管理,工序控制 引言 质量是关系产品生命的重要因素,设计过程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先天因素,而企业制造过程则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后天因素,对制造企业而言,如何提高产品质量,在制造过程中如何对产品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生产制造活动是企业持续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而产品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过程质量[1]。在产品制造过程中,对制造过程和产品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就能有效的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制造质量内涵 产品经设计后,影响其质量的主要因素是制造过程,包括制造部门的技术水平以及对制造过程的管理和控制能力。M.Morup博士指出,产品是通过制造过程才能把内部质量显现出来[2-3],制造质量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可以预防、发现缺陷以及采取措施防止缺陷再发生的方法,通过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能够实现产品质量、产量、交货期的有效结合,以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产品,发挥企业的竞争力。 制造过程包括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一直到产品的入库为止的一个过程,其质量职能包括生产技术准备、生产过程控制、工序管理、质量验证、现场管理、现场质量信息管理等[4],其中又可以分为两部分:工艺质量职能和生产质量职能[5]。工艺质量只能是指产品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技术准备工作和管理准备工作;生产职能是指在所有工序实施过程中,做好工序控制和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2、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产品的制造过程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和子过程,涉及到生产环境、生产设备以及相关人员技术水平和素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制造企业质量管理

制造企业质量管理 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念 什么是质量?从理论上来讲,质量是指某一个产品的固有属性和特征。质量就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制造出来的产品和服务。它不是单纯的指产品本身的质量,还包括服务质量。 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要经历三个过程,目前,很多企业仍处于质量意识阶段,也就是质量管理的最基础阶段。中国的企业大多是小学六年级的水平,要想提升自己,应该先读初中,具体说是初一,也就是5S管理。因为5S管理是提高员工素质和提升员工质量意识的最好管理方案。 初一读完了要读初二,初二是什么呢?叫IE,就是工作的标准化。员工素质高了,工作的标准化也要跟上,不然仍是野蛮作业。初二读完读初三,初三是TPM。 初三读完读高一,就是SPC(统计过程控制),再到高二的QCC(品管圈活动),接着是高三的TQM(全面质量管理)。 读完高中再读大学,就是ISO 9000。大学读完读研究生,即6δ管理,一百万产品中只有3~4个不良品,那么平均合格率就可达到99.9997%。研究生读完了读博士,即ZD(零缺陷管理)。这就是整个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

质量管理的四项基础 质量管理,就是将产品质量的不稳定降到最低,甚至剔除,同时找到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质量缺陷)的最关键节点(质量控制点),通过各种手段加以控制的管理技术。 影响产品质量的要素有哪些?主要有五大要素:人、机、料、法、环。要保持质量稳定,就要消除这五大要素造成的不良影响。具体来讲,通过对这五大要素进行不断追问和分析,找到并彻底消除问题产生的根源。 也就是说,质量管理要从造成质量不稳定的基本因素抓起,那就是要抓好品质管理的四项基础工作。 1标准化 由于我们的生产模式还处在野蛮制造阶段,员工素质不高,所以要靠标准化进行管理,逐步提高员工的技术和经验。 2. 信息化 由于质量管理是数据管理,所以质管人员要凭数据说话,不能让数据信息中断。那数据信息从何而来?检验日报表就是第一手资料。 质管人员要不断搜集和检查数据信息,不能有任何遗漏。 3. 质量教育 在质量教育中,最关键的是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同时要让员工感到质量管理是件好事。 在推动质量管理中,必须以不减少员工工资为前提。比如,虽然过去做1000个产品给1000元,但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比较多;现在搞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要求

第一节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要求 一、班组质量管理的任务 实现产品的符合性质量,使加工制造对象达到标准及图纸、工艺的要求。 使生产现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导因素处于受控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品的发生。 将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及时反馈,为,设计、工艺的改进提供依据。 二、班组质量管理责任 班组的质量责任制使质量管理制度的核心,它是对班组每一个成员在质量工作中的具体任务、责任、权利所作的规定。班组的质量责任制,分为班组长的质量责任制和员工的质量责任制两类。 1、班组长的质量管理责任 坚持“质量第一”的方针,对本班组成员进行质量管理教育,认真贯彻执行质量制度和各项技术规定。 组织好自检、互检活动,严禁弄虚作假行为,开好班组质量分析会,充分发挥班组质量管理的作用。 严格执行工艺和技术操作规程,建立员工的质量责任制,重点抓好影响产品质量关键岗位的工作质量,保证质量指标的完成。 组织有序的文明生产,保证质量指标的完成。 组织本班组参加技术学习,针对影响质量关键因素,开展革新和合理化建议活动,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交流和技术协作,帮助员工练好基本功,提高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 组织班组成员对质量事故进行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进办法。 2、班组成员的质量责任 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管理思想,精益求精,做到好中求多,好中求快,好中求省。 要积极参加技术学习,做到四懂:懂产品质量要求、懂工艺技术、懂设备性能、懂检验方法。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本单位的设备、仪器、仪表做到合理使用,精心使用,精心维护,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认真做好自检与互检,勤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通知下一个岗位,做到人人把好质量关。 三、影响班组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 生产的连续性,决定了某一个班组不可能独立完成产品的全部生产过程,而只能完成其中一部分质量指标或是为了达到某一个质量指标而进行的指标控制,这种对部分或某个质量技术指标控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下道工序或整个产品质量的优劣,这就说明班组的工作质量是产品质量的基础。因此,班组产品质量的主要环节和存在的问题,也集中反映在工作质量上,即操作波动和质量检测。 1、操作波动 生产波动一般分为正常波动和异常波动,正常波动一般由原材料质量、设备磨损、操作调节的微小变化,工艺指标控制范围的正常变动等因素引起,对产品质量影响不大;异常波动一般由操作不按规程、工艺监控不严、设备带病运转、温控测速不准、原材料不合格等因素引起,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大。 影响生产异常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操作波动,操作波动是指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异常操作因素,影响班组生产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设备、材料、工艺、环境。切实有效地把这五个因素控制起来,及时消除异常波动,就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而五个因素中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因为生产是靠人监控的,监控者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最终结果。 2、质量分析检查 质量分析检查不严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质量检查是严把质量关,指导生产的“眼睛”。产品质量分析大致分为: 对生产过程分析把关,指导操作。 对半成品、成品分析检测,把好产品出厂关; 通过分析检测,收集整理数据,发现关键所在,进行因果分析,为进一步提高质量采取技术组织措施,确保生产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四、提高产品质量的对策 1、强化质量意识教育 2、严抓平稳操作――抓好班组(工序)交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练精兵,提高技术素质。 3、开展QC小组活动。 4、完善岗位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制执行情况要与经济利益挂钩,做到奖优罚劣,实现对产品质量自我控制、自我检查、自我保证,从而实现优质高产,提高经济效益,加速企业发展。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第四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的最主要的环节在生产过程,因为高质量的产品是生产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企业要非常重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本节介绍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的一些主要内容和方法。 一、生产现场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生产现场质量,是指生产现场在加强工艺管理,搞好技术检验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产品设计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也就是现场的制造质量。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就是对制造质量的管理。 提高产品的制造质量需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努力。 1.操作人员的因素 生产过程需要人去操作,由于操作误差影响制造质量的原因有:质量意识差;操作技能低,技术不熟悉;不遵守操作规程等。为了保证现场制造质量,操作人员要有强烈的质量意识、高度的责任心和自我约束能力,不断提高技术熟练程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 2.机器设备的因素 机器设备是保证制造质量符合技术要求的重要手段。在人员、材料、方法、环境等因素恒定的条件下,机器设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是以机器能力来考核的。机器能力是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实际加工能力。现场对机器设备因素的控制,主要是预防出现异常因素,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精度和性能的可靠。 3.原材料的因素 原材料的规格、型号、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对产品制造质量起着主导作用。原材料质量如达不到设计标准的要求,就会产生质量波动。控制原材料因素,应加强原材料及外协件的进厂检验和厂内自制零部件的工序和成品检验,同时合理地选择原材料及外协件的供应厂家。

4.工艺方法的因素 工艺方法对制造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工方法、工艺参数和工艺装备的选择是否正确、合理; (2)现场是否严肃认真地贯彻执行已制定的工艺方法; (3)计量器具本身的精度和能否正确使用,也对制造质量有重要影响。 为此,应严肃工艺纪律,监督检查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加强技术业务培训,使操作人员掌握定位装置的安装与调试,保证定位装置的准确性;同时,要加强工装和计量器具的管理,做好周期检定工作。 5.环境的因素 主要是指生产现场的温度、湿度、噪声干扰、振动、照明、室内净化和污染程度等。为了提高制造质量,就要做好生产现场的整顿、整理和清扫工作,搞好文明生产,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二、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 现场质量管理要求领导者和现场作业者树立强烈的质量意识。首先是领导者要深刻认识“以质量求生存”的真实含义,认真解决生产现场存在的问题。在质量方面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决按照质量标准办事。领导者的质量意识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信息方面 领导者要收集和掌握各种有关质量的信息,了解生产现场和周围环境所发生的变化,找出各种问题的症结。然后将经过筛选的信息,向现场的作业者传递,使他们明确自己所处的质量位置,抓住提高质量的机会,找出解决质量问题的关键。领导者还要经常深入生产现场,检查质量状况,与现场作业者共同商议改善质量管理工作。 2.决策方面 具有强烈质量意识的领导者,善于抓住可以使制造质量发生重大变化的机会,及时地制定出改进方案,组织可能利用的各种资源

制造业企业“质量月”活动方案

制造公司2012年“质量月”活动方案 质量管控部: 根据公司“质量月”活动的总体要求,为了能全面、系统地开展好该项工作,促进公司产品质量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推动公司“用户满意工程”和“精品工程”的开展与实施。经制造公司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为搞好9月份“质量月”活动,制造公司活动方案如下: 一、组织召开制造公司2012年"质量月"活动动员大会。 参加人员:质量管控部领导、公司经理 生产车间主任、施工管理员、班组长, 职能管理部门部长、副部长。 时间:2012年8月25日上午8:30 生产管理部组织实施,负责制作“质量月”活动宣传横幅,在制造公司办公楼主入口及各生产车间等场所悬挂,进行广泛的“质量月”活动的宣传;在各车间管理看板上进行“质量月”宣传教育,宣传“质量月”相关活动开展情况。9月1日前完成。 二、着力组织好“数控转塔冲床样板机”的生产制造工作。生产管理部、总装三车间组织实施,对样板机总装、调试过程的每道工序进行质量评定,确保达到技术中心规定的装配、调试规范,对达到质量标准的工序进行记录、拍照、存档,作为以后产品制造必须达到的质量参照标本,藉此对装配、调试作业进行规范,编制规范化作业指导书,作为数控转塔冲床的制造质量控制标准。相关部门充分认识样板机活动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对规范化的作业指导书要认真组织学习和培训,切实做好产品制造的每个细节,检查、改正以前在生产环节没有做到位的地方,避免产品出厂后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9月30日前完成。 三、切实做好“供应商监督审查”工作。集中采购部组织实施,利用好“质量月”活动,仔细分析前期发生的问题以及现有流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找出问题结症所在,在活动期间,要对供应体系进行细致审视,借助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现有供应商进行一次切切实实的供方评价,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要求、产品质量粗制滥造、交货质量不诚信的不合格供方予以淘汰。10月15日前完成。 四、开展“产品质量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工艺技术部组织实施,发动制造公司全体员工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为主旨,就公司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献计献策,努力改进产品质量,切实节省制造费用。设立合理化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办法(最终版)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办法(最终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工作责任心,减少质量损失,实现有效劳动和长效管理,特制订本条例: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产品质量管理包括质量考核条例、质量事故处理办法、质量评选奖励的制度、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制度、质量信息管理制度、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管理办法、关于新产品试制和鉴定的规定、样机试制管理等。 第二章:质量考核处理条例 第三条凡产品出厂前,因设计、计划、投料、加工而造成返修、报废的损失费用在1000元以内的,由责任部门承担15%,1000元以上承担10~15%,其中各责任部门所罚款项的80%落实责任者;凡是内外部质量损失,部门领导在收到质量通报后必须落实责任者并于二日内将落实结果书面送交质管处,否则,部门主要领导人负管理责任。 第四条加强让步率的控制: 1、按加工产值计算,让步率控制在2%以内,每超1%,扣200元。 第五条加强产品检验,凡具备交检条件检验员应及时检查,严禁压检、错检,漏检。如是过程检的责任扣所属部门,终检责任扣检计处。过程检、终检员应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在业务上属检计处领导,在问题处理上由检计处裁决。跨部门的责任处理,不得私自处理。必须通知相关部门领导,否则由所在部门承担责任。 1、对错、漏检而造成的损失每次扣责任者100~500元。 2、凡办理让步单尚未同意之前而流入下道工序则扣调度员100元。

3、凡零件完工后不经检查流入下道工序,则扣调度100元。 4、凡发现质量问题,不开出缺陷品通知单,一经发现,立即下岗。 5、公司过程检验中开出的缺陷品通知单,必须将零件、材料、重量、工时、责任部门、责任者等情况填齐,并于每周一交检计处,公司过程检验记录卡,必须每月初上交检计处,检计处输入电脑后交质管处。 6、过程检开出的缺陷品通知单,部门领导必须如数上交检计处,如不交,一经发现,扣责任部门领导500~1000元。 7、严禁擅自更改技术条件、缺陷品通知单、工艺路线单、检验记录、入库单等质量技术文件,一经发现,给予责任人100-200元罚款。 第六条加强工序过程的质量控制:部门分管质量的领导、过程检、终检员应严格把关。渗碳前的螺伞必须倒角,轴承烘套严禁用火焰,否则,计扣责任部门每次100元。 第七条凡错漏下零件目录、材料、生产准备计划扣责任部门100-200元。 第八条凡产品出公司后用户反映无出库单或漏发配件扣责任部门100-500元。第九条部门施工人员、外勤人员无权在路线单上签字,违反规定按100元/次计扣。 第十条供应、采购人员必须在公司确定承包运输方,遇有困难,需另寻其它承包运输方(含物价)必须请示公司生产部门领导批准,否则计扣责任人每次200元 1、凡是供应、采购造成回厂返修、报废,公司一律不承担任何责任(含材料、运输、工厂损失费用)责任人负责索赔。采购员对采购质量负责,凡是供应、采购物资进公司不经检计处检查,私自投入使用,一经发现扣责任者每次100元。

关于制造业质量管理的思考

关于制造业质量管理的思考 随着我国制造业进一步产能过剩,目前整体环境又面临大范围的通货紧缩,人民币相对其他货币的不段升值,贸易顺差有进一步转变成贸易逆差的发展可能性,股票市场从去年2000多点一路上涨到目前的4000多点,导致实体经济的资金快速的抽离,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实体经济是雪上加霜。 那么,既然实体经济整个环境不是很理想,我们应该怎么去产能过剩,帮助制造业度过难关呢? 开源节流,既然市场不景气,只有通过企业内部的成本控制、提高质量,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渡过难关发力,进行大量的竞争力储备,为市场好转后打下快速发展的可能性。 质量管理是站在企业战略、整个价值链角度对公司产品的成本和质量的重新思考。从研发、销售、原材料、生产、代理商、售后服务各个环节进行重新思考,保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上游环节,供应商质量管理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做好原材料的到货及时率与质量控制。生产环节,质量的产品标准和质量过程控制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目前有很多先进的质量管理手段,比如全面质量管理、精益生产、6西格玛管理、JIT、目视化管理等等。下游环节,要做好产品的营销策略和产品的售后服务,做好消费者售后服务,因为消费者的建议是产品更新,质量不断改进的唯一方向。以下通过丰田公司质量管理案例说明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

丰田的企业文化以及其人员管理体系,是如何促进质量管理体系的?丰田的关键成功经验一是丰田生产体系的设计目的是“暴露问题”,只是达到结果的一种手段,而非结果本身。二是丰田的人员体系拥有一个“价值流”,目的是为企业中的每一名员工增值。三是丰田的每个成员都充分理解并努力实现“长期繁荣共同富裕”的企业目标。四是解决问题是企业组织的中心,每个人都敢于承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五是见多识广的企业领导人员与日常管理体系全力支持员工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六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既支持产品价值流,也支持人员价值流。丰田的经理人员专注于“流程维护”,而不是给员工挑错。每一个流程都有一套固定的规则,经理人员就是要保证这些规程的先进性以及可操作性。对于任何意外情况的出现,他们都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之上,而不是找出承担责任的人员。

生产现场质量管理

车间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 当前,质量管理工作在企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关系着个人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对许多人而言,在质量意识上还有许多误区。这些误区误导了我们的工作,使我们在抓质量的时候走了很多弯路。企业应有一套科学的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产品质量就能够得以保证和提高。通过了解了牙膏产品的质量特性及质量的生产,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有助于我们理解现场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现场质量管理的任务就是我们在现场为了保证本工序产品的质量平稳,进步而做的工作。现场质量管理的任务有三个: 1,工序质量控制 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使本工序生产的产品质量处于平稳(满足技术条件的优质)状态。想要达到这个目的,不是我们直接地对零部件本身做些什么,而是要对决定产品质量的外部因素做些什么。决定产品质量的因素有6个:人,机,料,法,环,测。这六大因素处于最佳状态,产品质量就处于最佳状态。如果有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了,产品质量就随之变化。控制这些因素的状态非常重要。生产现场的各项原始记录非常重要,应由现场质检员和生产操作工本人亲自填写,它也是产品质量可追溯性的重要依据。质量平稳只是我们质量保证的第一步,还要不断地进行质量改进。

2,工序质量改进 这里说的工序质量改进不是产品性能的改进(或者说产品技术指标的提高)。产品性能的改进当然也是产品质量的改进,但是是在产品设计阶段进行的改进。工序质量改进不是提高本工序的技术指标,而是在产品制造阶段通过对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的改进或改善,提高本工序达到产品技术指标的能力。质量改进可以增强工序的有效性和效率,减少人力和资源的浪费。例如生产一种牙膏的时候,有一定的合格率要求,当我们要求操作者对某一设备的操作方法改进以后,不合格品大为降低,合格率大为上升,尽管牙膏的外观质量和技术要求没提高,但生产效率大为提高了。质量改进通过对现场的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的优化,哪个差就改进哪个,以解决一些影响生产效率低,合格率低的瓶颈问题。质量改进有突破性改进和渐进性改进。渐进性改进是一种渐进的质量变化活动,质量改进幅度较小,但具有持续行。发现质量问题和提高质量不仅是质检人员的工作,还需要其他部门或岗位人员共同进行,体现了企业全员参加质量管理的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 3,过程或工序检验在质量管理学中,对过程的定义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影响过程(工序)质量主要有六个因素(5M1E),即人(操作者),机(设备),料(原材料),法(操作方法及规范),测(检验和测量),环(工

制造业质量管理四大原则

制造业质量管理四大原则 作者:文章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12-05-04 浏览次数:202 制造业的质量管理改进迟迟未见成效,是因为缺乏在设计和制造活动中获得并不断改进其利用质量表现知识的能力。其他企业系统,例如项目生命周期管理(PLM),并不能改进质量,因为这些系统把质量管理改进当成一个流程管理问题来处理。企业要实现质量飞跃,面临的根本挑战就是知识管理和持续改进的问题。 一些来自制造商的统计数字显示了质量管理问题表现当前面临的困境: ·80%的质量问题是重复出现的问题。 ·80%的质量问题是因为材料不合格引起的。产品根据既定规格来生产,而问题却仍然出现。我们往往能够通过根本原因分析发现,所有部件都是符合规格要求的,但是规格要求本身有错。 若问制造商为何如此,他们的回答是一致的:“工”不能管理学到的经验和最佳实践“以及程设计和制造之间的沟通不够”。即使是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较为满意的公司,在设计原型、测试、返工和上市时间方面也已花费了巨大成本。创新被视为是质量和上市时间的大敌,企业因此宁愿停滞不前,结果产品被竞争对手抛在了后面。 利用知识管理平台 质量管理(QLM)为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设计验证、根本原因分析、纠正措施和控制计划等核心的质量管理流程活动提供了一个知识管理平台,填补了PLM及其他企业系统在质量实现方面的空白。 为了更好地理解质量生命周期管理,首先要把质量定义和质量管理流程区分开。质量定义是在描绘一个产品及其支持流程的特征时执行的一系列活动,而质量管理是在创造和交流过程中引导内容的一系列活动。关键的质量定义活动包括: ·通过质量功能展开(QDF)表达的顾客心声 ·设计FMEA ·设计验证 ·设计规则管理

缝制车间生产质量管理方法

缝制车间生产质量管理方法 一、质量的重要性“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是众多企业用经验或教训总结出来的结论,所以,质量好坏事关企业生死存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因质量问题而返工不仅影响生产进度,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员工的工作情绪,从而会导致更多问题的出现,生产进度就进一步受到影响,生产进度跟不上又直接影响货期,从而影响销售甚至导致丢单,那么工厂就谈不上创造利润,我们的工资那儿来?那么质量不仅关系到公司兴衰,也关系到我们的切身利益。 二、如何控制好质量,要想控制好质量首先要树立这样的观念:质量是做出来的,不是查出来的! 1、产前教育:从源头上控制,重在事前教育,我们生产管理人员在仔细审阅工艺制单,核对样衣的过程中,已对款式工艺熟记于心,在产前会过后针对工艺难点,也有了解决方法与措施,那么我们再组织小组产前会议,将我们所知的一切及时传达给我们基层员工,并结合各款具体的工艺要求及公司的产品质量要求,作一个详细的说明,要让大家都能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以及做到什么程度为合格,做的不合格有什么惩罚等,这就是事前教育。 2、产中纠正:员工有了目标后,有的会去努力达成,但也有的可能没弄明白或意识稍差抑或是技术能力有限,不能按我

们的要求去做,那么就要求我们的生产管理人员去指导去督促跟进,特别是在每款生产的初期,我们应从第一道工序开始跟进,检查指导,实行首件产品确认制,及时纠正错误方法或不良生产习惯,保证上一道工序传给下一道是合格的。我们一道道跟进检查,辅导直到出成品。如果我们真正跟到位,相信成品出来后极少存在返工的现象,不用每件再去反复检验了。车位做得开心,我们也查的轻松。 3、产后总结:如果确实因技术因素或因面、辅料原因导致返工现象,我们应及时反馈给技术部门或品控部门,让其协助解决并记录存档,作为以后类似问题预防工作参考。 三、组长的职责: 1、保障本组机器设备摆放整齐,机器及台面干净无油污:生产组是工厂最小的组织单位,作为该单位的主要的管理者,对于组上的一切事务都负有责任与义务,作为基层管理人员是对第一现场最清楚了解的人。 2、保障生产流程顺畅:这点至关重要,我们处理好生产流程设计,科学分配工序。组长必须对本组每一位员工都要了解熟悉,就像熟悉自己家庭成员一样,我们不仅要知道员工的技术能力,还要了解员工的脾气性格及优缺点。这样我们在做工序分配时才能有依据,才有可能记分发掘员工的能力。公司不缺人才,人人都是人才!只是我们没有去发掘!俗话说:人无完人!但我们往往习惯注意别人的缺点,而忘记其

面向制造业的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面向制造业的质量管理解决方案 【概述】 如今,移动制造经理面临着通常需要立即引起注意的关键业务决策。远程了解工厂运作情况使经理不管身处何方,都可以立即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规避生产停滞现象。 该质量管理解决方案将手持式数据终端、高级数据采集、无线射频识别(RFID)和无线局域网(WLAN)技术与合作伙伴的应用程序相结合,使您能够按组或成批跟踪和追踪在制造流程中使用的部件或材料,在整个供应链确保质量。 【优点】 ·自动记录整个产品组装流程中使用的部件 ·使用户可以轻松访问准确的信息,如果发生产品召回,可用于说明法规遵从性 ·该解决方案具有扫描流程控制统计信息和以电子方式填写报表的功能,可显著节约时间和提高性能 ·通过对制造流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更准确的评估,管理人员可以对客户需求迅速做出响应【架构】 ·防止出错 使用移动技术和数据采集系统验证所有操作和基于纸张的作业都已按规范完成。操作员可以在操作前、操作后或整个流程中扫描数据,从而轻松发现被忽略的流程、组装或过程步骤,并在其影响生产率或导致代价高昂的返工前对其进行纠正。 ·检验

基于纸张的检验流程(包括表单)效率低下并且易出错。为您的质量工程师和检验员配备移动数据终端,有助于转变这些手工流程并减少相关错误。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有效地开展检验和验证工作—并且可以实时获得信息,进而实现整个流程的有效监控。 ·隔离 隔离不合规范或超出容许范围的材料和产品是任何质保计划关键但又耗时的一部分。移动数据终端和数据采集系统有助于快速识别和处置隔离材料。实时获得此类信息有助于避免对不合规范的材料的未授权使用或误用,从而保护公司避遭由于产品召回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品牌影响。 ·批次可跟踪性 通过与应用软件相结合,移动数据采集技术有助于通过采集准确的批次序列号来高效且准确地跟踪原材料批次。这种电子记录提供了对所有产品批次的有效监控,从而实现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快速响应。对于采用移动跟踪解决方案来创建电子产品“家谱”的谨慎制造商也是如此,这个“家谱”包含组装产品的所有部件的序列号,有助于在需要时实现快速、高效和负面影响最小的召回。

生产车间过程质量管理及考核办法1.doc

生产车间过程质量管理及考核办法1 过程质量管理及考核办法 1、目的 对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各项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各生产过程按规定的要求和方法在受控状态下进行,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以保证我厂产品质量长期稳定,鼓励创优质名牌产品理念,经厂长办公室研究批准,特设定产品质量奖惩条例。考核办法和质量奖持钩,由生产、质监部具体考核,月统计、季兑现。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企业常规产品、定型产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3、职责 3.1生产科(车间)是过程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过程控制的策划,制定生产作业计划,组织实施过程控制,提供工艺配方,技术标准及相关的工艺操作文件,对关键工序过程进行策划,负责生产设备及维修保障,能源供应及生产环境控制. 3.2、质管科负责产品过程的监督。 3.3、供销科负责按规定要求提供生产过程所需的原材料及物品。 3.4、质管科负责对质量有影响的生产人员的培训。 3.5、各生产车间依据工艺文件技术文件规定组织实施生产

过程的控制。 4、工作程序 4.1、生产科(车间)负责确定产品加工,包装等生产过程,并对过程控制进行合理策划、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对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人、机、料、法、环、测、时间、信息八大因素进行控制,使其处于受控状态。 4.2、人员控制 4.2.1、生产科(车间)负责确定生产车间,各工序人员需求及能力配备要求。 4.2.2、质管科负责组织对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使之胜任本岗位工作。对从事检验及特殊岗位,重要岗位的人员还必须进行资格认可,持证上岗。 4.2.2、具体按《人事管理制度》进行。 4.3设备的控制 4.3.1生产科(车间)负责设备,设施的配备,负责水、电、气能源供应保障,负责生产设备及水、电、气设施的检修和保养。 4.3.2、资产负责人应建立“生产设备台帐”和设备档案,主要设备完好率应达到98%以上。 4.3.3各生产车间操作人员遵守设备操作过程,不违章操作,对日常设备设施,爱护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检修。

2021年浅谈现场品质管理心得体会

Some things, slowly forgetting, may not be relief.悉心整理祝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 浅谈现场品质管理心得体会 浅谈现场品质管理心得体会1 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对某项具体施工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其目的是有效地完成施工项目的合同承包目标,使企业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重点主要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四个方面。 热点之一: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保证项目施工过程中没有危险、不出事故、不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安全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安全为质量服务,而质量必须以安全作保证。 安全管理必须贯穿于施工管理的全过程,首先应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加强职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教育,并针对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专项安全生产施工方案,做好班前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并突出抓好阶段性的安全工作重点,针对不同阶段的工程特点作重点防范,基础施工阶段重点抓好支护及围挡;主体施工阶段重点抓好洞口防

护、脚手架的稳定、防高空坠落、高塔电梯防倾倒、防避雷等;装修阶段突出抓好防火工作,而施工全过程必须抓好安全用电管理。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认真贯彻执行《建筑工程文明施工标准》,实行总平面管理和文明施工责任制,创建“两型五化”施工现场,全面提高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程度,改善建筑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热点之二: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靠质量出信誉,靠信誉争市场,靠市场增效益。 在质量管理方面,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和领导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落实质量责任,并强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及时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强化工人的质量责任心,同时层层签订质量责任保证书,明确质量责任,使质量目标的实现落实到每一个人,并按规定建立奖罚制度,与各级工作人员的经济利益挂钩。 其次应严格执行质量验收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巡回检查,走动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必须查明原因,追查责任,并跟踪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同时在全面抓好施工质量的同时,应针对

注塑车间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制度

注塑车间生产现场质量管理制度(暂行) 为了规范车间员工行为,营造良好的生产秩序,确保车间生产正常运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证出货产品符合客户要求。结合目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全体员工(包括检验员)必须遵守公司的相关制度和岗位要求。 2、计划员按照计划根据产品对生产机台、物料、模具进行调度。对错误调度以及后果负责。 3、模具工根据计划对模具进行检查、修改、更换镶件、去除油污,对模具尺寸、状态稳定性引起的后果负责。 4、生技部对设变和改善的可行性,以及改后样件的确认引起的负责。 3、上模工根据计划对模具进行检查,对模具错误、野蛮上模、错接水管、油管等引起的后果负责。 4、上料员对材料的颜色、型号、烘烤时间进行管控,对引起的后果负责。 5、工艺员根据原工艺参数,在范围内对产品进行调试(超出范围的做好记录),自己检查合格后交检验员做首检,首检签好方能生产。并随时监控,确保过程稳定。 6、检验员按照原来样件,做好首检,并根据产品特性对操作工进行培训,标出可能发生问题点,按照检验员操作指引每1,5小时对产品进行巡检。对首检不合格、巡检不力引起的批量不良大于10%后果负责。 7、操作工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首检和培训内容对产品进行100%检查,如产品质量发生变化或机器设备出现异常等情况,操作人员无法自行解决的,必须及时向主管反映。生产中产品出现瑕疵情况时(包括黑点、顶白、料花、飞边、缩水、

缺料等),对照品管部确认的机台“样件”,超过标准的,应做好分检隔离。严禁将不良品混装于合格品内。因隐瞒或拖延导致的损失(包括造成返工、客户投诉、赔款等),将依据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赔偿。 8、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准擅自对产品进行改变包装。如有发现,每次罚款20元。严禁野蛮操作,违规操作。(如改变必须经过生技部门重新制定及质量部门认可)。 9、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和生产规定,操作工不准擅自调试注塑机更改工艺参数,违者罚款100元。由此造成设备∕模具损坏和产品质量问题,按照损失赔偿。 10、一个包装箱或者物料架上不能同时出现两张不同产品不同日期的标识,操作者必须在包装产品时将包装箱原有的标识撕去。发现每个罚款5元 11、品管部在检验中发现不良品超标,经确认需要返工挑选,如本人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情况下,为不影响出货,不影响现场管理,生产部将安排其他人进行返工挑选,因此发生的额外工资由当事人负责承担。 12、当月未出现返工挑选和客户投诉的员工,享受公司月度质量奖50元。奖金计入本人当月工资一同发放。连续三个月未出现返工挑选和客户投诉的奖励200元;连续六个月未出现返工挑选和客户投诉的评为先进员工,通报嘉奖并奖励500元;全年没有出现返工挑选和客户投诉的评为优秀员工,颁发公司优秀员工证书并给予1000元奖励。 14、以上有关质量数据由品管部负责提供,并于每月10号前报分管领导审核后公示。

生产装配车间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办法.

生产装配车间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办法根据公司不断发展需要,确保产品适应市场激烈竞争,实现产品品质提升。经公司研究决定:为保证装配过程质量受控,便于对公司内产品质量进行统一管理,质量管理部制定本控制办法。 一、范围:车间、质量管理部 二、职责及功能: 1、装配过程产品质量(包括调试过程由装配车间全面负责。 2、产品调试负责对装配车间下线车辆的装配要求和使用性能进行调试和最终检验。 3、质量管理部负责对车间装配质量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和对装配车间、调试发生的质量 故障实施考核;负责成品车质量控制和管理。 三、过程方法: 1、车间对将任命的工序检验员应进行岗前培训,检验技能达到要求后实施任命,车间 对任命(变更后的检验员名单和检验员在用的检验章报质量管理部备案。检验岗位能力要求和配备需求由车间自主决策。 2、车间根据各工位的质量情况和车间(公司指标合理设置检验工序内控点和配备必 要的检测(试验器具或检测工装,并确保检测器具有效。内控点设置的合理性可由质量、工艺和车间共同审理,报质量管理部备案。检验器具由车间管理,计量器具的有效性检定由质量管理部负责。检测工装由车间制定校对规程,确定校对频次和内容,并妥善保管。

3、车间负责制定各工序检验、装配各班组、调试员及分管技术质量人员的质量职责和 质量考核方法、内容及指标,在过程控制中车间对其实施监督和考核。 4、车间应确保各工序检验员持有相应的检验依据和检测方法,检验文件须适宜和有效。 5、车辆下线车调试作为车间装配产品的最终检验,调试方法和内容严格按公司相应的 技术文件和检验标准执行,车间应确保调试过程受控。 6、车间负责所辖区域内质量记录的保存,保证记录清晰、整洁、完整,便于识别和追 溯。 7、质量管理部负责对经过了所有的过程检验和试验(包括调试完工的产品进行最终 检验和验收。 8、质量管理部的成车检验、成车抽查、下线车检查及随机车间检查作为对车间产品质 量、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和产品制作过程质量控制能力的考核依据。以便对产品装配、调试过程质量进行监督,确保王牌品质。 四、产品过程质量控制过程 车间必须落实“自检、互检、专检”制度,做到不接受、不传递、不制造产品缺陷,特别加强员工自主检验和后续检验力度,落实和分清质量事故责任,严格控制质量风险,提升部门产品质量,提高部门员工质量意识,做到全体员工参与到质量管理中。

制造业企业质量月活动方案

制造公司2012年“质量月”活动方案质量管控部: 根据公司“质量月”活动的总体要求,为了能全面、系统地开展好该项工作,促进公司产品质量迈上新台阶,进一步推动公司“用户满意工程”和“精品工程”的开展与实施。经制造公司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为搞好9月份“质量月”活动,制造公司活动方案如下: 一、组织召开制造公司2012年质量月活动动员大会。 参加人员:质量管控部领导、公司经理 生产车间主任、施工管理员、班组长, 职能管理部门部长、副部长。 时间:2012年8月25日上午8:30 生产管理部组织实施,负责制作“质量月”活动宣传横幅,在制造公司办公楼主入口及各生产车间等场所悬挂,进行广泛的“质量月”活动的宣传;在各车间管理看板上进行“质量月”宣传教育,宣传“质量月”相关活动开展情况。9月1日前完成。 二、着力组织好“数控转塔冲床样板机”的生产制造工作。生产管理部、总装三车间组织实施,对样板机总装、调试过程的每道工序进行质量评定,确保达到技术中心规定的装配、调试规范,对达到质量标准的工序进行记录、拍照、存档,作为以后产品制造必须达到的质量参照标本,藉此对装配、调试作业进行规范,编制规范化作业指导书,作为数控转塔冲床的制造质量控制标准。相关部门充分认识样板机活动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对规范化的作业指导书要认真组织学习和培训,切实做好产品制造的每个细节,检查、改正以前在生产环节没有做到位的地方,避免产品出厂后可靠性和稳定性不足的问题。9月30日前完成。 三、切实做好“供应商监督审查”工作。集中采购部组织实施,利用好“质量月”活动,仔细分析前期发生的问题以及现有流程中存在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找出问题结症所在,在活动期间,要对供应体系进行细致审视,借助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对现有供应商进行一次切切实实的供方评价,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要求、产品质量粗制滥造、交货质量不诚信的不合格供方予以淘汰。10月15日前完成。 四、开展“产品质量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工艺技术部组织实施,发动制造公司全体员工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制造成本”为主旨,就公司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积极献计献策,努力改进产品质量,切实节省制造费用。设立合理化. 建议信箱,组织相关方面的技术专家进行评定,对向公司提出正面的改进意见或建议,确实创造效益的人员,实行物质奖励。第一阶段收集合理化建议日期截止到9月30日,在10月15日评奖。 五、开展“找出差距、提升管理”活动。生产管理部组织实施,利用“质量月”活动,组织车间主任到向对标企业参观学习,各部门负责人准备好需要予以解决的问题,通过学习和交流,找出与先进水平的差距,针对部门现状,要求提出至少一项改进意见,对改进方案进行评议,确有成效的,实施奖励。参观学习活动计划在9月14-16日,改进方案在9月30日前提出,10月15日实施。 六、开展“施工样板图片展览”活动。生产管理部组织实施,发动一线员工发掘本岗位产品制造中的亮点,对施工效果好、外观美观、技能突出的作业部位进

车间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范文

生产车间质量管理体系 一、生产车间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二、职责与分工 (一)、生产部经理职责: 1、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管理,即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保证实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2、参与质量部的质量指标制定过程并确认该指标,监督并跟踪质量改进。 3、负责生产中的技术和质量保证的支持性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组织解决和处理。 4、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提高部门运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确保生产以质量优先的原则。 5、对员工实施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质量意识,提高员工操作技能,稳定产品质量。 6、组织策划生产现场特别是产品质量的持续改善。 (二)、质量部经理职责 1、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并监督实施。 2、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工艺规程的制定,并监督实施。 3、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不断优化和改进。 4、处理原辅料、包装材料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5、负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和处理。 6、负责水针剂生产领料和配料工序的监督。 7、负责对生产指令和领料单的审核。 (二)、车间主任工作职责 1、对生产操作过程特别是配料工序进行监督、指导,同时进行生产现场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 2、执行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并指导培训现场管理知识,推进GMP现场管理制度,实现生产车间标准化管理。

3、严格贯彻工艺规程,落实各项质量标准。 4、检查和讨论产品质量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5、关注物料平衡,防止各种差错和混淆。 6、作好生产现场管理日志,每月形成总结分析报告,针对问题,在月度总结会议上对员工进行培训 (三)、班组长工作职责 1、促进产品质量改进的工作,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2、有责任达到规定的工序产品质量指标,负责将各工序质量指标具体落实到人。 3、控制不合格产品流入下道工序。 4、对制造的不合格产品负主要责任。 5、关注物料平衡和防止各种差错及混淆。 ()、QA工作职责 1、负责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的监控及物料管理的监控。 2、负责车间生产工艺管理。 3、负责生产现场的管理符合GMP的管理要求,监督人员卫生、工艺卫生、设备卫生。 4、负责组织建立生产、质量管理文件体系,并监督检查文件的执行情况。 5、负责生产过程中质量偏差、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6、负责原辅料、包装材料,标签说明书、中间产品的在使用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及时上报及暂停使用。 7、负责出具质量事故的初步的分析调查报告和提出改进方案。 8、作好生产现场监督日志,每月形成总结分析报告,针对问题,在月度总结会议上对员工进行培训。 (六)、班组员工的职责 1、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按质量要求进行规范操作。 2、对本工序质量控制点严格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2、遇到疑难情况向上级报告,严禁擅自处理。 3、生产过程出现问题应记录并保护原始数据,为改进产品质量提供依据。 三、生产过程质量管理规程 (1)、生产指令的下达 1、车间主任须根据现有安全库存及营销中心临时计划,制订生产车间的工作内容(产 品品种、产品数量)。 2、生产指令应明确给出产品品名、规格、批号、工时消耗、开工时间、完成时间、所 用关键设备等。 3、生产指令中的产量根据设备能力合理制订,不能随意增加。如有一台以上同型设备 时,需指定使用。 4、生产指令中的原料、辅料用量根据工艺规程主处方量给出,不得随意更改。 5、生产指令完成后,由质量部经理审核,生产部经理批准后方可下发。生产指令,一 式三份,生产部留存一份,一份送至生产车间(归入批生产记录)、一份物料仓库。 6、生产指令提前一天下班之前送至各部门,保证各部门有足够的时间做准备。 7、生产指令不得随意变更。若由于异常情况因故不能执行时,执行部门立即书面通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