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工作及主要结论

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工作及主要结论
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工作及主要结论

北京市第三次全市交通综合调查简介

北京市曾于1986、 2000年进行了两次全市性交通综合调查,为北京城市交通各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此后5年,北京市交通状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同时据新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交通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城市和交通发展新思路,急需在现阶段开展新一轮全市性调查。

调查共包括八个专项,12个分项。其中规模最大的居民出行调查一项涉及了18个区县,150条街道,共858个居委会,家庭户数近10万户,被调查人口超过30万。调查组织实施机构由三级调查办公室组成,成员包括相关21个委办局及18个区县的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

一、居民出行调查

1、调查背景

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机动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北京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出现了规划目标提前实现、城市发展空间饱和、大城市病逐渐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其中,交通拥堵问题极其严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北京市于1986年开展了第一次以居民出行调查为重点的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于2000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市城市交通综合调查,居民出行调查也是其重点内容。这两次调查成果都为各阶段北京市城市交通规

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促进了定量分析工作,满足了大量的实际需求。此外,虽然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大力建设智能交通应用系统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交通流检测数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开展了一系列交通调查专项等,但这些调查成果都仅仅针对交通系统的某一子系统、某一分析方面或者城市区域的某一部分,因此从全市交通系统研究的角度,都无法代替居民出行调查的重要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步入家庭轿车普及期,居民出行特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道路交通状况也显现出新的特征。自2000年至今的五年中,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至2004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由2000年的132万辆发展至230余万辆,市区范围内保有量也已达150余万辆,车辆在居民出行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同时,与2000年相比较,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城市交通问题也日趋突出,要解决好北京市目前的交通问题,陈旧的数据已不敷使用,迫切需要组织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

2、调查目的和意义

本次调查作为2005年北京市综合交通调查的内容,用以完善北京市的交通模型,为交通战略研究、交通规划、交通管理提供定量分析平台,为缓解北京市当前紧张的交通状况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调查分析北京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城市居民出行源强度、分布、交通结构、出行目的等基本出行特征的变化情况。

从居民出行的角度出发,分析交通供需矛盾的根本原因,为交通需求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在掌握居民出行规律的基础上,构筑交通模型,为城市进行科学的交通规划服务,缓解交通拥堵。

3、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共包括三个方面的调查内容,即居民一日出行调查;有车家庭汽车一日出行调查;非集中居住的外来人口一日出行调查。其中居民出行调查是本方案的重点。三项调查内容都通过入户访问的形式进行家访调查。

①居民一日出行调查

调查家庭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家庭机动车数量、自行车拥有数量,家庭月交通费用,月平均收入等;

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各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成员关系、持有驾照情况、月票、居住类型、学校或单位地址等;

出行信息: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址、到达地址、目的地建筑类型、使用的交通方式(如果是小汽车还要包括,同车人数)等;

有关费用信息:交通费用、停车(包括夜间停车)费用等;

未出行原因

有车家庭的汽车出行一日信息(与②同)

②有车家庭汽车一日出行调查

车辆基本信息:车型、车龄等;

车辆出行信息:出行目的、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址、到达地址、同车人数、车辆停放地点、停车费用、家庭地址、单位地址、停车场地类型、停车场地址、停车场建筑性质、末端走行距离、末端走行时间等;

车辆费用信息:停车费用(一次缴费金额/月缴费金额/年缴费金额);

车辆未出行的请注明原因。

同时调查夜间停车信息和停车费用情况。

③非集中居住外来人口一日出行调查

调查户基本信息:家庭住址、家庭是否拥有机动车及其数量、自行车拥有数量,家庭月交通费用,月平均收入;

调查户成员基本信息:各家庭成员的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成员关系、持有驾照情况、月票、居住类型、学校或单位地址;

出行基本信息:出行目的、出行距离、出发时间、到达时间、出发地址、到达地址、目的地建筑类型、使用的交通方式(如果是小汽车还要包括,同车人数);

有车家庭的汽车出行一日信息(与②同)

具体调查内容见居民一日出行调查问卷(见文件下载)

4、对象选择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的对象是调查区域内所有的北京市常住人口(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和集体户口),其中还包括接近40%的有车家庭;以及长期(三月以上)或短期(三月以下)居住、停留在这些常住人口居住区内的外来人口。

5、调查区域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区域的将是整个北京市市域范围,包含北京市城八区及十个远郊区县,重点范围是六环路以内,以获得该区域内所有人、货、车的活动情况资料。

二、流动人口出行调查

1、调查的目的、意义

流动人口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因素。1997年流动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为2 30万人,市区内为181万人。2002年北京市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流动人口总量已经达到330万人的规模。所以,流动人口规模显著增长是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经济飞速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普遍现象。流动人口参与城市活动的强度和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对其出行特征的把握对于科学、合理地规划、建设、管理城市交通设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调查内容

由于居民出行调查已经结合了居住在居民户的外来人口出行调查内容,故本调查的调查对象为非集中居住的短期来京流动人口(短期来京人员指在外地来京在北京居住不超过3个月的人员),本调查目的在于掌握该种人群的出行活动特征。

调查内容根据被访者的不同有所差异。

调查内容包括以下2个方面:

①被访者基本信息:

户口所在地

在京居住地(到达北京时间不满1天的流动人口此项为打算的居住地)

年龄、性别、学历、职业等属性

来京已驻留时间

来京交通方式

来京目的

月票拥有情况(对到达北京时间不满1天的流动人口不调查此项)。

②调查前一日被访者的出行信息

每次出行的:

出行目的

出行方式

时间分布

空间分布

停车信息(停车地点、时间、费用、步行距离)。

具体调查内容见2005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出行调查表(见文件下载)。

3、调查规模

流动人口的总量和分布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因素,其出行的基本特征和交通结构对现状的评价和规划预测的指导意义尤为重要,而掌握这些出行特征只需要较小的抽样率和较少的样本量,本次流动人口出行调查的抽样率定为2%。

4、对象选择

由于此次调查主要针对短期来京的外地来京人员,因此本次流动人口出行调查应采用多种调查形式一并进行。

①按流动人口到达地点进行街坊询问调查

具体调查地点选取在典型性的火车站及长途汽车站,调查对象为外地来京人员。

②旅馆调查

在调查日当晚,对旅馆内的流动人口进行抽样调查。

三、公车一日出行调查

1、调查背景

北京市分别于1990年、1994年和2000年进行过三次全市性的机动车出行调查。1994年调查设计抽样率为20%,实际平均抽样率7.49%,其中客车7.79%;货车7.08%,共调查客货车辆36642辆。2000年设计抽样率为10%,实际平均抽样率为9.9%,其中客车10.9%,货车6.6%,共调查客货车辆79971辆。目前,在各项相关的工作中,都一直沿用这些调查的数据成果。

自2000年至今的五年中,北京市机动化速度更加快速,机动车的保有总量和车型、车辆属性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鉴于此,有必要进行一次新的机动车出行调查。

2、调查目的和意义

掌握公有载客机动车源流强度、分布规律和出行特征;

对比公车、私车的出行特征和效率,评价道路网容量与机动车出行需求的平衡状况;

评价载客机动车运营、运行的效率;

3、调查内容

公车一日出行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①车辆属性信息

包括车辆固有属性信息如车辆牌照号、车辆类型、排气量、核定载客人数、车龄、累计行驶公里数等;

还包括车辆使用属性信息如所属单位地址、单位性质、司机是否专职、使用燃油类型及规格、夜间停放信息、各类成本信息等;

②出行信息

包括出行时间、地点、目的、合乘状况、出行距离、中间停靠、过路桥费用以及无出行的原因等。

4、调查对象

根据机动车牌照登记的车型划分,目前北京市的机动车的主要类型有:大客车、小客车、大货车、小货车、特种车、专用车、电车、脚踏车、专用机械车;另外还包括挂车和一些农用车辆、外籍、使馆车辆。鉴于不同车型对道路交通影响的不同以及调查方法的多样性,本次公车出行调查将重点调查大客车、小客车两种车型。

客车类中的出租车和公交车由于出行情况特殊,将作为专项调查单独进行。故本次调查的对象将主要是上述车型中不包含出租车和公交车(包括中巴)的所有车辆。

5、调查区域

如同居民出行调查一样,本次公车出行调查的重点区域仍是北京中心城区,同时兼顾新城和郊区的机动车交通的发展及其与市区之间的机动车交通联系,本次公车一日出行调查的区域将确定为北京市行政管辖内的所有区域,包括北京市市区和所有的远郊区县。

四、出租车一日出行调查

1、调查背景

随着城市空间调整、总体规划落实,全市交通出行也将发生非常大的变化,为了了解当前全市交通出行时间、空间上分布特征,制定正确的交通规划方案,对全市进行综合交通调查以获得北京市全面的交通基础数据成为当务之急。

出租车汽车调查是北京市综合交通调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次涉及到出租车的主要是出租汽车一日出行调查。

2、调查的目的、意义

本调查在于获得北京市出租车出行的规律和特征,掌握出租车的相关出行特征,为交通政策、交通规划、交通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3、调查内容

①出租车公司运营信息

出租车保有量,各出租车公司拥有出租车数量,每辆车租价、单双班及车牌照号码。

②出租车一日出行调查

抽取车辆IC卡中当天的全部数据。

调查日期、车牌照号码、车型、排放量、车辆隶属公司名称、租价、单双班类型。

司机开始上班的时间和下班时间

每一次营业的具体情况,包括以下各项:载客开始时间、载客开始地点、载客人数、乘车目的、载客结束时间、载客结束地点。

班中休息开始和结束时间

出租车夜间停放地点属性

每个月的各类运营成本(保险、维护、燃油、停车等)

4、调查范围、规模

到2004年底,北京市共有出租汽车52346辆,2005年这个数字有所增加。按照10%的抽样率,需选择约6000辆出租车进行一日出行调查。

五、核查线调查

1、调查背景

近年来,尤其是2000年之后,随着城市化发展,原来一贯的环三环内环核查线调查已经不能完全说明进出城区的交通总量,在增加环五环内环的核查线调查之后仍显不足,并且在以往的核查线调查中,客流量调查一直未被列为重点;另一方面,随着城市的扩张,各类出行的主要发生区域就由2000年的四环范围内,变为2005年的五环范围内,同时还要兼顾规划的新城范围及城市各出入口与外部区域的交通通道等等,因此在本次综合交通调查中,有必要对核查线进行加密,并增加其公交车客流量的调查。这些因素均将导致核查线调查工作量的大幅度增加。

2、调查目的及意义

对于北京市来说,核查线调查是综合交通调查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其调查的目的、意义如下:补充居民出行调查和机动车一日出行调查,并验证其有效性;

校验、核查北京市客流、机动车流的总量及其在核查线两侧的区域交换量,有助于提高模型的可靠性;

在居民出行调查和机动车一日出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核查线进行加密,以增加校核力度,满足建模要求;

比较历年核查线和道路车流量调查的成果,分析核查线调查路段机动车、非机动车流以及客流的变化情况。

3、核查线调查内容

全市核查线调查的内容是:通过核查线断面的双向机动车、非机动车的车流量以及公交车客流量。调查路段分布如下所示:

1. 东西向核查线:沿阜石路--阜成路--阜成门内、外大街--西安门大街--文津街--景山前街--五四大街--东四西大街--朝阳门内、外大街--朝阳路南侧一线。

2. 南北向核查线:沿规划城市南北中轴线,即:北辰路--鼓楼外大街--旧鼓楼大街--地安门内、外大街--北、南长街--人民大会堂西路--前门大街--天桥南大街--永定门内、外大街--南苑路西侧一线。

3. 以三环路内侧一线为核查线,与三环路主辅路相交的道路(包括在三环辅路上开口的大型公建和大型居住小区的出入口)的所有路段均为调查对象。

4. 以五环路内侧一线为核查线,与五环路主路相交的道路均为调查对象。

5. 沿圆明园西路—万泉河路(三环苏州桥-----五环肖家河桥)东侧一线为核查线,五环内、三环外所有路段为核查线调查范围。

6. 沿京顺路(三环三元桥-----五环五元桥)西北侧一线为核查线,五环内、三环外所有路段为核查线调查范围。

7. 沿京石高速路(三环六里桥-----五环卢沟桥)北侧一线为核查线,核查范围为三环路和五环路之间与铁路线相交的所有路段。

8. 沿京津塘高速路(三环分钟寺桥-----五环大羊坊桥)东侧一线为核查线,核查范围为三环到五环之间与京津塘高速相交的所有路段。

4、调查时段

2005年秋季的正常工作日(每周的周二到周四),严格避免在不良天气进行核查线调查。

本次车流量调查分为①24小时、②16小时、③8小时三种调查类型。三者应按照区域、道路等级进行均衡配置,避免出现某区域的某种类型道路无24小时观测点的情况。公交车客流量均为17小时,早6:0 0——晚23:00。

六、客流吸引点特征调查

1、调查背景

为了掌握北京市某些典型用地的交通产生、吸引率以及机动车的停车特征、更新居民出行的某些特征数

据,北京市相关部门曾于1995年5月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典型地区和建筑单体的客流吸引量调查。此后北京市的地区性规划、交通影响评价项目都一直在沿用1995年调查的数据成果。但由于这些调查的样本量少(共17个),代表性差,实际调查数据在规划决策中应用的效果有时也不太理想,亟待更新和完善。

由于95年调查数据存在的种种问题,在2000年开始的北京市第二次综合交通调查方案制定过程中,加入了客流吸引点调查,其调查成果主要对居民出行调查起到了校核和补充作用。此次调查的土地利用类型已扩展为17种大类,分别为大专院校、中学、小学、行政办公、邮电业、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业、保险业、旅馆业、电影院、体育场馆、公园、图书馆、医院、制造加工业。

此外调查对象按其建筑物形式又分为建筑综合体、独立的特征区域、性质单纯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和机关三种类型;按区域分可分为二环以内地区(核心区)、三环以内地区(中心区)、四环以内地区(中间过渡区)、四环外地区(近郊区)。

2000年调查的重点是四环路以内的性质单纯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和机关以及某些独立的特征区域。

2000年之后,北京市相关部门又陆续开展了一些与客流吸引点调查类似的建筑物出行发生率调查。以近期的宣武区出行发生率调查为例,该调查共分为15类建筑,选择了宣武区内67个建筑物作为调查对象。但是,该项调查的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建筑单体,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客流吸引点调查,而且调查范围较小,样本容量有限,代表性不强。

2、调查目的及意义

获取调查对象的建筑物功能布局、出入口分布、人(车)流量高峰时段基本范围等数据,为后续调查制定时间和调查员配置方案提供基础数据;

获取调查对象的建筑物土地利用强度、功能类型、人员规模等方面的具体数据,为比较不同类型吸引点客流吸引强度和时空分布提供基础数据。

3、调查内容

本调查包含一下4个子项:

①建筑物(单位)基本情况调查

建筑物(单位)基本信息(建筑物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

用地类型和强度(建筑物(单位)用地类型、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等)

建筑物(单位)规模(职工数、学生数、床位数、座位数、户数、使用率等)

建筑物(单位)客流吸引能力时间分布情况(最大容纳能力、高峰时段等)

交通工具和设施使用情况(拥有车辆数、停车位)

②建筑物(单位)工作人员出行信息调查

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个人出行特征:(每次出行的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发时间、出发地点、到达时间、到达地点等)

③建筑物(单位)来访者出行信息调查

来访者个人出行特征:(每次出行的出行目的、出行方式、出发时间、出发地点、到达时间、到达地点、被访单位名称等)

停车信息和费用(停车地点、时间、费用,步行距离等)

④吸引点吸引客(车)流数量调查

客流吸引点人流量(时间段、到达人记数、离开人记数)

客流吸引点车流量和承载情况(时间段、到达车(乘车人员)记数、离开车(乘车人员)记数)

4、调查范围和区域

与2000年相比,本次调查更注重反映不同性质建筑物建筑的土地使用类型差异对客流吸引强度的影响。因此在1995年2000年以及近期的类似调查的分类标准基础上,结合当前土地使用情况,对本次客流吸引

点类型进行了归类整合,将调查对象分为16个土地使用类型。

2000年调查的重点是四环路以内的性质单纯的工矿企事业单位和机关以及某些独立的特征区域。但随着2005年北京经济的发展,四环以外地区得到了迅猛发展,仅仅调查四环以内地区已经不能满足调查的需要。因此此次调查对象范围包括四环以外地区。

七、土地使用状况调查

1、调查的目的、意义

本次调查作为2005年北京市综合交通调查的内容,主要获得北京市全市范围内的土地使用状况的基本信息,从而更好地在政策制定中将土地的利用和一级开发与交通规划、管理结合在一起,同时为交通模型的建设提供基本数据。

2、调查内容

土地利用地块划分及边界

各地块的规定性指标,包括:地块面积、地块用地性质、建筑密度、控制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停车指标等。

各地块的指导性指标中,人口容量指标

3、调查范围

北京市全市域。

八、地铁交通调查

1、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数据研究分析影响交通特征变化的有关因素,探索改善交通状况和环境的有效措施,为制定相关交通政策、交通规划、交通及地铁运营管理提供定量分析的基础。

2、调查内容

包括两部分:站点乘降量调查和站点乘客问卷调查。

站点乘降量调查:全日运营时间内各车站的进站、出站人数(不分票种)。

站点乘客问卷调查:站点乘客的出发地、目的地、此次出行目的、上下车站站名、来站及其离站的交通方式等。

3、调查区域

地铁1号线、2号线13号线及八通线,70座车站。

4、调查时段

站点乘降量调查:工作日周二到周四任选一天,地铁首班车至末班车运营时段。

站点乘客问卷调查:工作日周二到周四,早高峰(头班车-9:00)、平时(9:00-16:30)及晚高峰(1 6:30-末班车)

九、公交调查

1、调查背景

随着北京市经济的迅速增长,北京市的城市布局、土地利用、交通基础设施状况等都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同时机动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交通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相对不足及交通管理上的欠缺使城市交通出现

交通拥堵点增多、早晚高峰与平峰交通量差异缩小等许多问题。为了把握全市的交通特征,制定新的规划方案,建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改善北京市的交通状况,市交通委决定将公交调查纳入第三次全市交通综合调查中。

2、调查意义

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改善城市交通状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国都把公共交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在这次全市综合交通调查中,涉及公共交通(不含地铁及轻轨)的是公交驻站调查。

3、调查内容

内容分为驻站乘客问卷调查和站点乘降量调查。

站点乘降量调查:全日运营时间内各车站停靠公交车的上车和下车人数。

驻站乘客问卷调查:站点乘客的出发地、目的地、此次出行目的、上下车站站名、来站及其离站的交通方式等。

4、调查范围

在全市的公交线路(包括公交公司、巴士、运通)中选择客运量比较大的、有代表性的线路若干条进行调查。

5、抽样方法

从被调查线路的停车站中,每隔两个车站,抽一个车站进行调查。客流OD调查的抽样率为10%,各调查人员根据各站点上车旅客量来确定样本量,每10人及10人以下抽1人进行调查(例如:上车5人,则抽1 人调查;上车14人,则抽2人调查)。

乘降量调查为全样调查,所选车站与OD调查车站相同。乘降量调查的调查对象为被调查车站所有线路的乘降量。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势头迅猛,城市化和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及时更新城市交通基础数据、分析研究城市交通发展特征和趋势已经成为提高城市交通建设、运营、决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基础工作。因此,继1986年、2000年之后,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和部署下,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牵头组织开展了北京市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负责调查方案制定、数据处理分析以及研究工作。

本次调查共设置8大项,12个专项,调查对象涉及居民81760户,机动车226万辆,出租车6529辆,各类单位600个,共动用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员等逾9万人次,调查范围为市域范围,共划分1118个交通小区。调查工作从2004年末开始技术筹备,2005年9月正式启动,至2006年11月数据处理工作基本完成,获得了大量翔实可靠的交通基础数据,取得了丰硕成果。

调查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需求持续增加。与2000年相比,出行总人次达到2920万人次/日,出行距离由8.0公里/次增加到9.3公里/次,分别增

长26.90 %和16.25 %。

(2)小汽车保有量激增,深刻改变了北京市民出行行为和生活习惯。2005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58.3万辆,较2000年增长71.1%,其中私人小汽车134.3万辆,增幅452.7%。小汽车日均使用次数(3.16次/车)变化虽然不大,但次均载客率(1.26人/次)较2000年明显减少。

(3)公交建设初显成效,但仍面临着小汽车增长更快的严峻挑战。2005年北京市居民各种交通方式出行构成中(不含步行),公共交通(地铁+公共汽车)比例为29.8%,较2000年增长了3.3个百分点;而小汽车出行比例达

29.8%,较2000年增长了6.6个百分点。自行车比例下降明显,出行比例为

30.3%,较2000年下降了8.2个百分点,但非机动化出行仍是重要出行方式。

(4)出行目的呈现多样化趋势,在全部人员出行中,通勤比重达到47.5%,相比2000年减少10.3个百分点,生活类出行比重达到24.3%,增长7.9个百分点;出行时间集中而道路流量高峰提前且有所延长,高峰与平峰间差别缩小。

(5)随城市空间调整,出行主导流向改变,出行活动中心有随城区扩展外移之势,但强中心态势依然没有根本变化,潮汐现象突出。早高峰时段进出四环以内居民出行量之比为1.68:1,其中通过轨道线路进出四环以内的居民出行量之比为3.1:1,而途经主要联络线如八达岭高速公路、安立路、京通公路、京开高速公路、京石高速公路等进出四环以内区域的出行量之比为1.49:1。

(6)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显著低于小汽车,需不断加大公交优先力度,努力调整出行结构。公共电汽车出行比小汽车出行平均距离短4.5公里,但所需的时间耗费却超出其24.3分钟;地铁与小汽车的平均出行距离相当,但时耗增加36.3分钟,公交优先发展的困难加大。

(7)出租车保有量偏高,空驶率居高不下,交通资源无效占用严重,且空间分布不均衡。2005年,北京市出租车保有量为66646辆,每车日行驶里程为300.9公里,是小汽车的6.8倍,而里程利用率仅为53.8%。四环内出租车出行占全市出租车出行总量的93%。

统计员岗位个人工作总结报告.doc

统计员岗位个人工作总结报告 统计具有悠久的历史,伴随着统计事业的发展,统计工作职业 道德建设也在不断发展深化。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统计员岗位个人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统计员岗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一 20xx年以来,在领导以及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坚定的思想信念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较好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工作能力、业务管理水平、思想觉悟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现将20xx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 一是做好日常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汇总和分析工作,一是一方面加强对统计原始数据采集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对统计数据的审核和监控,保障统计数据质量;另一方面借助BW系统高质量、高集成的信息分析平台,对经营数据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分析,及时完成对各种业务经营数据的抽取、分析和展现,为经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二是坚持内控制度日常化,出色完成总部内控检查任二是务。首先加强省市两级公司的沟通,多交流,多探讨,发现问题早解决、早处理;其次注意和省外兄弟公司的交流,多吸取宝贵经验,弥补自身不足;第三采取以会代培的方式,对全省统计人员开展内控制度统

计流程的培训,逐一分析统计流程的内容,逐一落实各个控制点的执行情况;最后在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加强对各个市分公司的内控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查缺补漏。经过全省统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在20xx 年8月份总部内空检查中,按照公司领导管理零缺陷的要求,统计工作流程再一次以控制点100分的成绩完成了今年内控检查工作,实现统计内控流程检查连续三年满分的好成绩。 三是完成统计技术比武任务。20xx年,销售公司第一次三是举行统计分析管理岗位技术比武活动,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同事的密切配合下,我和全省统计人员一起刻苦学习,抓紧训练,积极应战,在全国27个参赛队伍中取得团体第九名和个人铜奖的好成绩。 四是在工作上坚持"事事保持积极主动、尽力而为,决不懈怠"的工作准则。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处于何种环境中,均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保证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工作。从**到****部,思想上没有预备、时间上没有过渡,一到岗马上投入紧张工作中,虽然两个岗位存在着时间松紧的差异、工作方式方法的变换、角度心态的调整等多个问题,但在自己的努力下,顺利克服。由于以前在**岗位对于指标等比较熟悉,现在我已能独立制作生产日报并能在领导及其他老同志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分析、调整工作。 五是实现从业务统计二期系统到BW成品油经营分析系四是统的转换。一是为配合20xx年元月1日BW系统上线,按照销售公司要求,提早部署,抓紧系统报表测试,及时开展系统培训,保证BW按

交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交通调查统计分析报告

————————————————————————————————作者:————————————————————————————————日期:

1. 居民出行调查统计分析 1.1. 居民出行次数 1.1.1. 平均出行次数 本次在泉州市进行的居民出行特征调查是小样本调查,共调查了200户居家,调查总人数为654人,调查有出行人数为614人,调查总出行次数2516次,人均日出行次数3.85次,有出 行者人均日出行次数为4.10 次。 1.1. 2. 不同性别的平均出行次数 表1-1 不同性别的平均出行次数 性别 调查有出行 人数 调查出行次数 人均日出行次数(人 次/天) 男 297 1259 4.2 女 313 1243 4.0 1.1.3. 不同年龄的平均出行次数 图1-1 不同年龄平均出行次数 4.20 4.29 3.81 4.27 4.37 3.99 3.88 3.73 3.40 3.603.80 4.004.204.40 4.606—1516—2021—2526—3031—4041—5051—60 >60 年龄 出行次数

从图1-1可以看出,年龄段在6~20和26~40岁的平均出行次数 较高,说明学生、青少年和青壮年人口的出行较多。 1.1.4. 不同职业居民平均出行次数 调查结果显示,公务员、个体劳动者和中小学生的平均出行次数最高,日平均出行次数分别达4.71次/日、4.94次/日和 4.34次/日。 1.2. 居民出行目的 泉州市居民出行主要目的是工作出行,占总出行的23.45%,其次是上学出行,占总出行的10.17%,见表1-2及图1—3。 图1-2 不同职业平均出行次数 工人 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 商业服务人员企事业负责人大专院校学生中小学生家务劳动者 个体经营户 其它 职员 农民0.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职业 出行次数(次日)

最新统计调查工作总结范文

最新统计调查工作总结范文 吕梁地处山区,丘岭较多,县乡公路,路况极差,就像歌词里唱的“这里的山路十八弯”。终年是明显的四季气候,温差较大,特别是雨雪季节基本是天天有堵车的现象。到了夜晚必须开空调,车时常处于启动状态,这样油耗就很大。吕梁山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全部是密度大的煤炭、金属矿石和矿物性建筑材料。现在虽然禁止超载,可一般都超出核定吨位,在超负荷的情况下工作,耗油量自然加大。 一、及时安排调查工作的时间进度 为确保此项任务能高质量的完成,我处于xx年9月4日在处会议大厅召开了全市能源消耗统计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能耗调查工作的内容、工作要点、抽样车辆的分配以及微机操作的方法,全市13个基层运管所、部分运输企业和3家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统计人员、信息人员参加了会议。按照省局的要求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处将调查工作分成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抽样调查记录阶段,时间是9月5日---9月12日; 第二阶段为数据录入阶段,时间是9月13日---9月20日;

第三阶段为汇总校验阶段,时间是9月21日---9月29日; 第四阶段为审核上报阶段,时间是10月1日---10月14日。 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为完成此次调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矗 二、调查的具体情况汇报 为全面做好能源消耗统计调查工作,基层的统计调查是最基础的工作。只有基层的数据,才是最科学最具有说服力的数据。 本次能耗调查我们共出动调查人员100多人,其中单车油耗调查人员90多人、车辆行驶里程调查10余人。共调查营运性载客汽车175辆,营运性载货汽车674辆。电话联系6千多分钟,调查人员深入各客货运输企业进行访户调查,对个体的运输经营户采取上门、跟踪调查。调查过程中关于软硬件方面的投入费用为5万元、用于联系调查的通讯费用为5万元、动用调查车辆形成的交通费用为10万元,合计产生的总费用为20万元。 三、确定全市最低样本量并按比例分配

绿色出行环保调查报告

市居民绿色环保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班级: 组号:第一组 组长: 指导老师: 时间:2011.9.26—2011.10.30 居民出行定义:居民出行是指居民为完成某一目的(如上班、购物、

探亲访友、休闲娱乐等),使用某一种交通方式,耗用一定的时间,从出发地点经过某一路径到达目的地的位移过程。一般在可通行的道路上步行5分钟以上或使用交通工具单程距离超过500米即为一次出行。其目的是确定客流在城市道路上的分配情况。 调查目的:了解和掌握市居民出行的具体方式和相关影响因素,以便为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推行提供直接的参考意见。 调查容: 一、调查对象:居民(工人;农民;士兵;教师;医疗;公 务员;学生;管理;个体;经商;服务业;自由职业者)。 二、调查对象的三个年龄段: 1)青年以上学或刚毕业不久出行居多。此年龄段上学出行一般为所有出行中较早的一个出行容。 2)中年以上班族为多,此年龄段为所有居民出行的主体,居多在此阶段也拥有了自己的小轿车。 3)老年以体育、娱乐休闲出行居多。 三、调查的主体容:居民日常出行方式 1)此表可反映出出行方式与经济实力的关系。 2)此表可反映出居民对市公交的满意程度 调查方式:抽样调查

调查围:市区。 调查时间:9月26日——10月30日 调查背景:现在人们对环保越来越关注,出行不只是追求舒适,也开始关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次调查问卷就是想为绿色环保出行方式的推行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本次问卷共发放31份,总共收回29份。收回率:93.5%。其中有效问卷29份。有效率:100%。 现将问卷的个人基本信息统计如下: 居民职业情况频数分布表

长春市居民出行特征调查

《南关区居民出行特征调查及出行预测》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近年来,随着长春市城市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与发展,长春市的交通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居民的出行也方便了许多。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小轿车、摩托车、助力车进入各家各户,这无形中也给城市交通带来了些许压力。居民出行调查是城市道路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为了解长春交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合理的规划建议;也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在工程研究中进行观察、认识、思考、分析的综合能力,在老师的安排与领导下,我们组对长春市南关区居民出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任务 (一)通过得到的数据分析居民出行特征 (二)在此基础上进行2015年、2020年长春市南关区居民出行需求预测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在长春市南关区以及朝阳区桂林路一带的居民。(学生、工人、服务人员、职员、公务员、教师、退休人员以及个体) 调查对象一共分为七个年龄段: 6-14 和15-19这两个年龄段一般以学生为主,出行的目的一般为上学。 20-29、30-39、40、49年龄段的人一般是上班族,出行目的一般以上班 为主;50-59、60岁以上的居民大多是退休在家,出行一般都是休闲娱 乐,购物。 (二)调查方法:现场实地问卷调查,为了确保问卷答案的真实性,准确性,调查员在调查时都是在被调查者旁边做指导,并与其交流,得到其家人 以及朋友每天的出行资料,这样大大节省了时间与人力,于此同时我们 还大量观察并且收集有关数据。 四、实施过程及结果 (一)制表以及划分交通小区 此次调查我们将南关区划分为六个交通小区以及朝阳区的一个交通小区,具体划分情况见附表1。 (二)调查内容 为了确保我们此次调查的准确性以及广泛性,我们分别对教师、学生、工人、服务人员、公务员以及一些从商人员进行了调查。并且此次调查内容我们主要侧重出发时间、出发地点、出行方式、到达地点、到达时间、出行费用几个方面。并且附带调查了出行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以便于我们分析整理数据。具体请见附表2。 (三)组内分工

统计工作总结模板4篇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bb181779.html,)/工作总结/统计工作总结 统计工作总结模板4篇 *目录 .统计工作总结模板 .工业统计年度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统计站上半年工作总结范文 .度统计局工作总结范文 前三季度,我县统计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统计调查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提升统计能力,全力服务绥江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为重点,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狠抓统计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前三个月工作回顾 (一)全力做好经济普查工作 1、精心组织现场调查登记。为确保正式普查表填报登记质 量,我县高度重视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在正式调查登记前认真进行业务培训,授课老师多次试讲演练,在培训中,将数据质

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指标作为重点,明确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分管领导在质量控制中的任务和责任。1月1日入户现场调查登记,在调查登记过程中,县普查办领导亲临普查区指导检查工作,认真解决填表登记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现场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严格控制数据质量。为全面指导好经济普查工作,强化对普查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分清县乡责任,强化质量控制,我县将经济普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并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通过印发《绥江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三下”“三上“企业及其他单位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召开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联审会议来认真贯彻省市有关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精神。 3、科学安排数据录入。县经普办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多次研讨,科学地制定了经济普查数据录入方案,分摊七个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录入,主要领导进行指导审核。既保证了录入质量,同时也为数据分析评估留下充足时间。 4、切实搞好资料开发应用。结合普查第三阶段工作内容,已做好普查资料数据库和电子地图维护准备工作。为表彰先进,推进工作,对普查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评选,评选出国家级先进个人2人,省级9人;省级先进集体一个,优秀组织者2人;市级先进个人3人。 (二)全面加强统计基础工作

关于城市道路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道路的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社会各界、各地出于不同需要和其他地域的联系日益密切。而这种联系的建立与交通密切相关。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通更是密不可分。为了让城市更加和谐美好,生活更加方便,我们必须了解和研究城市交通发展状况和限制因素以找出解决制约城市交通发展的方法,更好地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以武汉城市交通为实证,分析武汉城市交通发展现状,对武汉市城市交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并从制定有特色的城市交通发展规划、推进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加强城市交通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武汉市构建人性化城市交通的途径。 了解城市道路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用地规划的关系; 了解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红线规划以及城市道路红线规划和横断面设计的关系及问题; 了解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平面交叉口、立交等设计和运营的矛盾和问题; 了解交通标志、标线、交通信号,加油站,公交、出租车停靠站,绿化,地上杆线、地下管线,排水设计等设计和运营的矛盾和问题; 了解沿线建筑物、单位、居民出行与城市道路交通的关系及问题。

其它内容 友谊大道徐东交叉口至铁机路交叉口。 第十六周,实地调查,整理调查资料;第十七周,查阅资料,分析主要问题,找出造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和建议;第十八周,撰写调查报告。 1.概述 武汉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汉水汇合处,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武汉市现辖11个城区2个郊区,市域总面积8467平方公里,主城建成区面积约250平方公里,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阳、汉口三镇组成。XX 年武汉市全市常住人口831万,主城区户籍人口370万人,国内生产总值1348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万元XX年底,主城区车行道宽度在5米以上的道路总里程为 1310公里,总面积为2548万平方米,路网密度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人均道路面积平方米/人,道路面积率达到%。道路平均车速为公里/小时。道路网呈现环线+放射的格局城市内环线、中环线和外环线的西南环均已形成,10多个主要放射线构成主城与外部的交通联系。XX年全市机动车拥有量为万辆,近二十年来,车辆年均增长率达到11%,与此同时,道路里程、道路面积年均增长率仅为%、%,远远滞后于车辆增长。 武汉市确定的交通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发挥武汉作为全

青岛2011居民出行调查

青岛2011居民出行调查 每天在路上超过半小时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范围为市内七区的城市常住人口,采用均匀抽样方法,采取家访入户调查方式,被调查户约3.7万户,调查人数约11万人,平均抽样率达3%。主要分析结论如下: 家庭小汽车拥有率:被调查家庭的小汽车拥有率达到20%,而2002年(第一次调查时间)家庭小汽车拥有率只有4.1%,年均增长率25.4%。同时,约10%的被调查户有购车意愿,家庭小汽车拥有率仍将保持高位增长。 人均出行次数和出行总量: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包括6岁以下儿童)的平均出行次数为2.13次/日,比2002年的1.98次/日提高了0.15次/日;常住人口一日出行总量为778.2万次/日,比2002年的538万人次增加了44.6%。 出行方式结构:2010年,中心城区居民常规公交出行方式比重为22.1%,小汽车出行比重达28.4%,出行分担率上升了17.8个百分点,小汽车出行分担率过快增长。同时,摩托车和自行车出行比重呈下降趋势。 出行时间分布:居民出行的早高峰时段为7:00-8:30,早高峰时段出行量占全天的27.8%;晚高峰时段为17:00-18:00,晚高峰时段出行量占全天的20.2%,中午小高峰不明显。7:00-19:00的12小时全方式出行量占全天的87.5%。从几种市民主要出行方式时间分布来看,市民乘坐公交、开车的高峰时段一般都重合在一起。 出行时耗中心城区居民出行平均时耗为31.8分钟,较2002年的25.5分钟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城市空间范围扩大和交通拥堵加剧。 在青外地人半数是“省内” 根据流动人口分布特征,本次调查采取分层的随机抽样调查,以把握典型、掌握特性为目的,共调查流动人口5000余人次,主要调查地点为机场、火车站和汽车长途客运站等交通枢纽。流动人口出行特征如下: 来源地分布:流动人口来源以省内为主,占54.8%,其中来自青岛郊市(即墨、平度、胶州、胶南、莱西)的占20.6%,本省其它地区的占34.2%;来自外省市及其他地区的占45.2%。 来青目的:流动人口来青岛的目的以旅游娱乐为主,占24.3%,务工、公务、探亲访友出行目的分别占19.2%、15.9%、15.1%。

年统计局工作总结范文4篇

年统计局工作总结范文4篇 XX年前三季度,我县统计工作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和工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统计调查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提升统计能力,全力服务绥江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为重点,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狠抓统计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前三个月工作回顾 (一)全力做好经济普查工作 1、精心组织现场调查登记。为确保正式普查表填报登记质量,我县高度重视经济普查现场登记工作。在正式调查登记前认真进行业务培训,授课老师多次试讲演练,在培训中,将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指标作为重点,明确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分管领导在质量控制中的任务和责任。XX年1月1日入户现场调查登记,在调查登记过程中,县普查办领导亲临普查区指导检查工作,认真解决填表登记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了现场登记工作的顺利进行。 2、严格控制数据质量。为全面指导好经济普查工作,强化对普查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任务,分清县乡责任,强化质量控制,我县将经济普查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并分别制定了工作方案。通过印发《绥江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三下”“三上“企业及其他单位数据质量控制办法》和召开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联审会议来认真贯彻省市有关经济普查数据质量控制精神。 3、科学安排数据录入。县经普办多次召开会议经过多次研讨,科学地制定了经济普查数据录入方案,分摊七个专业人员进行数据录入,主要领导进行指导审核。既保证了录入质量,同时也为数据分析评估留下充足时间。 4、切实搞好资料开发应用。结合普查第三阶段工作内容,已做好普查资料数据库和电子地图维护准备工作。为表彰先进,推进工

宁波市居民假期出行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宁波市居民假期出行情况 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宁波的旅游业发展日益红火,各旅行社也此起彼伏的出现,旅游更成了宁波市居民生活中一项不可或缺的事情。 于是,我们调查小组特地对范江岸小区进行了定点的问卷调查,一共发放100份,回收了100份,回收率100%。通过这次调查,目的在于了解宁波市居民,尤其是在假期的出行情况,同时也可从中发现本市旅游业的某些不足之处,能为有关部门提供点意见或建议,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 1.出行情况: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宁波市居民双休日、节假日真正出行的人较少,且每次出行时间间隔较长。下面是些有关数据,即可证明:在家基本不外出的(包括在家休息、在家打扫卫生、给自己充电学习)占51.5%,剩下的48.5%包括了外出旅游、走亲访友和购物逛街,而真正外出旅游的也只占全部人数的15%。其中39.6%的人已经有1年甚至更多年没外出旅游了。 2.出行目的: 如今人们出行目的各异,休闲观光、探亲访友多种多样,至于宁波市民的出行目的如下图所示: 3.出行方式: 据我所知,如今的出行方式主要有两种,跟团出游和自助旅游。当然两种方式各有利弊,而我们74%的市民选择了自助旅游,原因很简单,多数人认为可以省钱,当然时间、路线方面可以自由支配,不像跟团去那么贵。 在问及旅游形式时,有将近一半的居民选择了传统观光型的旅游方式,这是与出行目的较为符合的。同时,我也发现有30%左右的人选择了野营探险型。这说明,在出行人之中年轻人占了不少的比例。 4.出行的注意点: 在居民的心中,我们在旅游时通常最担心的还是天气和安全两大因素。这两点直接能导致此次旅游的顺利进行,谁都希望一路顺风而去,满“载”而归,即使累点也无所谓。 当然问到黄金周是否愿意出行时,我所调查的11户家庭绝大部分都说不会,有的则不肯定。因为他们认为黄金周出行的人太多,交通拥挤,给旅游带来诸多不便;同时各种花费也随之上涨,自然不能尽兴而归,还不如其他时间出行更好。

统计系统年终总结

统计系统年终总结 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统计系统年终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统计基础工作的程度决定着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的程度直接关系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的切身利益,统计系统年终工作总结范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的规范化工作,一系列行之的措施,统计管理规范化、流程标准化、任务制度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每一名统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而艰巨的政治任务。工作,基层基础工作谈几点个人的工作认识。 一、基层基础工作的问题 (一)调查的认识偏差程度偏离。一"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的脑海里,调查某种利益的驱动,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的手统计资料,人为地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基层报表的性和性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县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是的报表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分析过程。 (二)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是县、乡镇两级统计机构

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县、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是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级统计局在原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承担局、队安排的统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 (三)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完全统计和工作任务的需要,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 (四)基层经费紧张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仅一点经费外,统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的财政资金,县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而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五)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多在为工作的上,对处罚,某受到,势必有来自各的。 二、对基层基础工作建议思考 1、强基固本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统计基础的关键。县、乡统计机构,、培训县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考虑成立县级的调查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局、队统筹组织和统计能力,基层统计任务的组织实施。对统计的和管理,理顺

合肥市交通出行问题调研报告(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合肥市交通出行问题的调查报告

学校:安徽建筑大学 班级: 组员: 目录 一、前言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调查的方法 -调查的对象 三、合肥市居民交通出行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 -调查问题分析 四、解决对策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发展不同形式公共交通 五、附录:问卷调查表及问卷结果统计 前言 近几年来,合肥市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城市交通矛盾日益尖锐。作为城市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重要依

据,居民出行调查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来了。本文是根据调查,对合肥市中心区居民交通出行的有关特征进行研究,从而提出合肥市城市交通发展的对策。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因此,本次报告通过对合肥市中心区居民出行特征的统计和分析,掌握城市交通需求总量、主要交通发生源和吸引源、出行的时空分布、交通方式分布等,关注合肥市当今城市发展现状,了解合肥市交通状况,为维护城市中心区的交通秩序和城市整体形象提出参考性意见。研究掌握城市交通发展的思路和方法,提出合肥居民快速、安全、经济、舒适出行需求的参考性意见。 (二)调查的方法 在整个调查的过程中,通过现场勘查、问卷调查、访谈询问等一系列调研方式对城市居民出行的各个方面信息进行收集。 (三)调查的对象 十字路口交通协管员、交警、私家车司机、摩的司机、的士司机、街头行人、小区邻居等 二、合肥市居民交通出行现状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其中有效问卷50份,回收率100%,问卷容量为50。 对合肥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调查中,选择公交车的受访者最多,占48%;选择私家车的受访者占26%;选择出租车的受访者占8%;选择摩托车的受访者占2%;选择非机动车的受访者占16%。

居民出行调查方案设计

居民出行调查方案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居民出行调查方案设计 城市交通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面对日益拥堵的交通状况,各城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交通拥堵这个难题,而居民出行调查数据是解决交通问题的基础,下面是居民出行调查方案设计,欢迎阅读了解。 研究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动脉的交通发展也非常快,城市规模也越来越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快速干道、立交桥、大容量公共交通系统等大规模的交通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交通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目前国内大多数城市存在着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的矛盾日益激化的问题。交通系统作为服务系统,更要有效的满足交通需求,就需要对交通需求特征,也就是出行特征有充分的了解,从而合理引导交通的发展,科学的安排交通设施的建设,进行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而要分析研究交通出行的特征,即交通源流的产生及其在地理空间上的流向,以及以一定的交通方式在交通网络上的分布形态,最基本也最全面的手段就是进行交通调查。对于城市交通需求,居民出行调查能全面地反映出行者的社会属性信息和出行信息,刻画城市交通出行的特征。

居民出行调查的含义 城市居民出行,是指居民为完成某一目的,使用某一种交通方式,耗用一定的时间从出发点经某一路径到达目的地的位移过程。居民出行调查,是指对居民一天内出行的详细情况进行调查,通过分析和寻找相关的变化规律,作为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的依据。对居民出行随时间、空间、目的、方式变化规律的分析,也是城市客流流量、流向分布以及交通结构方式预测的基础,可为优化现有城市公交线网以及科学制定公交线网规划提供依据。一般出行的定义是:“为完成某一目的,在可通行车辆的道路上步行超过5分钟或使用交通工具单程距离超过500米,称为一次出行”。 居民出行调查的重要性 居民出行调查是交通规划中OD调查的重要内容,是交通规划中需要收集的最基础资料之一,是进行交通需求预测和制定交通规划方案的重要依据,在城市综合和专项交通规划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国内外调查实践表明:居民出行调查可以全面地再现城市交通随即易逝、变化多的特点,能揭示城市交通结症的原因、内涵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经济活动的规律。 通过对居民出行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可以把握城市交通需求与土地利用以及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对

数据统计工作的工作总结范文

数据统计工作的工作总结范文 数据统计工作的工作总结范文【一】 高度重视统计数据质量基础工作,认真宣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要求。认真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检查,扎实做好全乡统计数据质量等基础工作。 一、认真宣传《统计法》,高度重视统计数据质量工作。 乡统计员认真学习统计法律、法规,高度重视统计数据质量要求,对统计数据做到“不重、不漏、不错”三大基本要求。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统计数据质量在统一口径的基础上,尽量要求符合实际的原则进行统计。认真组织村级统计人员和会计人员到乡政府及市级部门等进行培训学习,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认真按照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要求,做好统计数据质量的基础工作。 二、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掌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乡统计工作,无论是月报、季度报、半年报、年终报表等,都按照“统计法”的要求,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掌握原始统计数据和资料,努力做到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掌握数据尽量全面、系统、资料齐全。 三、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乡镇统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岗位津贴几乎没有,统计工作经费存在不足。 2、部份统计人员不会电脑,对一些电子数据报表的处理存在一定难度。 3、对一此统计数据的要求还存在不够全面和系统。 4、村一级统计人员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今后的整改意见和措施。 1、加强乡镇统计人员的岗位等工作经费的落实。 2、进一步加强统计人员的电脑培训工作。 3、进一步完善统计数据的全面、系统工作。 4、进一步加强村一级统计人员的培训,提高村一级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数据统计工作的工作总结范文【二】 过去的一年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了诸多不足,现将过去一年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 告 篇一:改革开放以来出行方式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而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的交通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常说:“要致富,先修路!”在改革开放以来这波澜壮阔的30多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 革开放,促进了中国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领人们走上了致富路。改革开放30多年,是中国交通大发展的30 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交通工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也 反映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反映了我国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本论文试着就至今30多年来中国交通工具的 变化作简要概述,并对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作简要探究分析。 关键词:改革开放交通工具变迁 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交通联系非常落后,公路等级低,通达里程短,深度十分有限。那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大城市道路建设状况良好,然而中国也还没有高速公路。因南方水

运系统发达,人们出行大多走水路,公路交通的建设就更加迟缓。从上述情况不难知道,当时人们出行的方式主要是步行,道路建设状况较差、各种交通工具的运用在我国还没有大力发展起来、“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种步行有益身体健康的理念以及当时并不忙碌的生活状态等等因素,使得人们普遍选择步行出门。小时候妈妈常说,她以前常常要担着菜步行一个多小时到附近的市场上卖掉,即使是现在交通比较发达,我仍能看到一些担着菜或其他商品从家里步行到圩市上卖的老奶奶。30年前的中国农村,交通是真的基本靠走的阶段。用一句玩笑话:那是一个可以发挥和开发人类潜力的年代。人一天真的可以徒步走很远。在大人的印记中,总有当时称为不太守“规矩”出去发财的人,穿着千层底,背上干粮和水,天天奔走在乡间和城镇之间。改革开放前,城市的交通资源极为有限,人们出行除了用双脚行走之外,可以代步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公交车和自行车了。但是公交线路少,车厢经常拥挤不堪。相比之下,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当然是自行车,可见人们对于自行车的依赖。但当时的道路建设也十分落后,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严重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社会的稳定。 一、改革之初交通工具变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79年,乘着改革开放的第一股春风,中国道路建设蓄力起步,

调查统计工作总结范文2021(最新版)

调查统计工作总结范文 2021(最新版) Work summary is to summarize, 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work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affirm the achievements, find out the problems, and draw lessons from experience. ( 工作总结)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调查统计工作总结范文2021(最新版)说明:本文适用于工作总结,工作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加以总结,分析和研究,肯定成绩,找出问题,得出经验教训,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载后可直接打印使用。 x月x日,省旅游人才资源调查工作统计会议后,我局和市统计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统筹协调全市统计部门、旅游行业、涉旅企业,全面完成我市旅游人才资源调查统计的各项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制定调查统计工作技术方案 按照省旅游局人教处的统一部署,成立了XX市旅游人才资源调查统计工作领导小组,以遂旅发〔2010〕21号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旅游人才资源调查统计工作的通知》,制定了XX市旅游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技术方案,要求各区县统计调查人员按照方案尽职尽责,严谨细致,狠抓基层数据上报质量,核对数据逻辑关系,认真做好旅游人才资源调查统计的填报、校对、录入和数据汇总、总结上报各项工作,为全市旅游人才资源调查统

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报告

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在此背景下,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环保”“低碳网络”、“低碳社区”——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其中,“低碳交通”又是热点中的热点。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中,交通运输排放的占到34%左右。交通运输以其巨大的能源消耗,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过去1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了13%,而源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增长率却达25%。因此,发展低碳交通是降低碳排放的必然要求。我们这次进行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就是为了解低碳交通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相关解决措施。 二、调查对象 由于调查的总体数目过大,我们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偏向某一个群体,我们选取了三个不同区位的居民小区进行调查,分别是城市中心的天荣小区,城市边缘的骏景花园小区,还有城市外围的星晖园小区。 三、调查分析 数据与分析: 你住在:[单选题]

交通出行方式统计

表一:部分特大城市平均出行时耗(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表二:部分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的变化(摘自:1980年代以来我国特大城市居民出行特 资料来源:各城市公布的总体规划和交通调查数据。

据调查统计,北京市居民短距离出行次数占居民出行总量的68%。短距离出行中,居民大 多采用步行、自行车,共占70%以上,公共交通仅占9%,另外还有7%的居民会选择小汽车。有车家庭成员在短距离出行中,驾驶或乘坐小汽车出行占28%,乘坐公交车出行仅占6%;而家庭车辆主要使用者在短距离出行中,驾车出行比例则高达70%。 据统计,2005年北京全市居民出行总量是2920万人次,人均出行率为2.64人次/日,平均出行距离9.3公里,出行周转量为20180万人·公里/日,公交出行的平均时耗为63分钟,小汽车出行的平均时耗为40分钟。各种交通方式的分担率为:自行车占30.3%,公共交通占29.8%,小汽车占29.8%,出租车占7.6%,其它方式占2.5%。截至2006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为287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为206万辆,小汽车日均出行3.16次/车,平均单次出行距离14公里,平均 单次出行时耗40分钟,平均载客1.26人/车。预计2010年机动车总量将达到380万辆。 表三:北京2005年城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城市居民短距离出行行为研究) 北京市2000年和2005年居民出行方式构成情况:从2000年和2005年北京市的出行调查可以发现,北京市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为自行车、步行、公交车和小汽车,这四种出行方式分担率之和分别占总出行的91.89%和90.52%。对比2000年和2005年交通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发现,2005年自行车出行比例大幅下降;公交出行比例增加,在各种机动化交通方式中位居第一;非机动化方式出行比例也由71.80%下降到58.25%。可见,北京正在逐步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现代化城市交通模式,但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以广州为例,其公交分担率在1995年为17.49%,2003年为26.85%。 表四:2000与2005年北京市居民出行方式构成 (城市居民公交出行特征研究)

统计工作总结范文.doc

统计工作总结范文 1985年彝县成立时,县统计局为政府组成部门,是县人民政府设立的独立的统计机构,各乡镇设有专(兼)职统计员,村一级由文书兼任统计工作,县级各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均设有统计员。1996年机构改革中,与县计划委员会合并为计统局。1997年恢复县统计局,为政府组成部门。xx年归口发展计划局管理,为县人民政府行政业务部门,业务上接受上级统计部门领导和指导。彝县设立至今,统计工作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而就在这短暂的瞬间里,县统计局却以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数据为己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求真务实、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在彝县统计工作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为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挥统计数据应有的社会效益20年来,在圆满完成上级统计部门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县委、县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是对国家和省州布置的统计工作任务,不折不扣、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二是结合本县实际,根据党委政府和部门的需要,增设调查项目和内容,特别是注重研究地方特点,分析特殊情况,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领导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题研究分析,及时提供有价值的统计分析资料。三是每年都编印《统计年鉴》,提供各部门、各乡镇使用。四是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特别是源头数据

质量,一贯坚持四项制度,即质量评估制度、检查制度、审核制度和报批制度;加强基层统计人员培训,增强统计人员业务能力,提高基层统计队伍的素质,为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奠定坚实基础。五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高优质高效服务。针对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对经济运行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加大专项调查力度,从宏观上对全县经济发展态势进行科学的预测,为县委、县人民政府准确把握经济运行态势、实施宏观调控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编印了1949~1988年统计资料汇编,1985~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数据,撰写各类分析文章、调研材料,努力在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下功夫。 二、扎实做好各项普查工作全国性大型普查是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县情县力调查,它对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政策,实施宏观调控,制定发展规划,安排人民生活,提供详实的基础数据。根据全国的统一部署,20年中我局牵头组织实施完成大型普查11个,即:1986年完成第二次全县工业普查;1990年完成第四次人口普查;1993年完成第一次全县第三产业普查;1995年完成第三次全县工业普查;1995年完成全县1%人口抽样调查;1996年完成第一次全县基本单位普查;1997年完成第一次全县农业普查;xx年完成第五次人口普查;xx年完成第二次全县基本单位普查;xx~xx 年完成全县第一次经济普查;现在正开展全县1%人口抽样调查。 三、抓好统计法制工作,不断提高行政执法能力紧密结合"二五"、"三五"、"四五"普法的宣传教育,统计法制工作不断向广度推进、向深度发展。加快统计法制机构的建设,统计局共有行政执法检查员5人。紧紧抓住每年统计执法大检查的有利时机,在县人大、县人民政府和监察、法

小区居民出行活动调查问卷

属于私人、家庭的单项调查资料,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泄露。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居民出行活动调查问卷 尊敬的被调查同志: 您好! 我是北京林业大学经济学院物业管理系的2011届应届毕业生。为完成毕业论文,提高论文信息的真实度和可信度,需要细致的了解小区居民的日常出行情况,希望得到您的支持和协助。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要求进行,不用填写姓名,所有回答只用于统计分析,各种答案没有正确、错误之分。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填写这份调查表。您的回答将对提高本人论文的真实度和可信度提供帮助。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和协助! 祝您生活愉快! XXX 2011年4月 调查员:调查时间:2011年月日 1、您的年龄为:()岁。 A、6-14 B、15-19 C、20-24 D、25-29 E、30-39 F、40-49 G、50-59 H、59岁以上 2、您的职业是()。 A、学生 B、工人 C、服务人员 D、职员/公务员 E、个体/私营 F、离退休人员 G待业 H、其他 3、您的家庭人口数量为()? A、1 B、2 C、3 D、4 E、5 F、6 G、其他 4、您是小区的业主还是租房者?() A、业主 B、租房者 C、其他

5、您的月收入水平是()? A、2000元以下 B、2000-4999元 C、5000-10000元 D、10000元以上 6、您每天各时间段都去哪儿?请在下面的表格中填写您相应年龄段的字母代码。 A、上班 B、上学 C、购物 D、公务 E、文娱体育/休闲娱乐 F、其他 本次调查结束了,再次向您表示感谢!对本次调查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写在下面: 2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篇一: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报告 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人类社会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开发和利用,逐步从原始社会的农业文明走向现代化的工业文明。然而,随着全球人口数量的(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上升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使用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近年来,废气污染、光化学烟雾、水污染和酸雨等的危害,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所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已被确认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不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常规能源的利用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在此背景下,现在“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超市”、“低碳校园”、“低碳交通”、“低碳环保”“低碳网络”、“低碳社区”——各行各业蜂拥而上统统冠以“低碳”二字,使“低碳”成为一种时尚。其中,“低碳交通”又是热点中

的热点。在二氧化碳的排放来源中,交通运输排放的占到34%左右。交通运输以其巨大的能源消耗,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过去10 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加了13%,而源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增长率却达25%。因此,发展低碳交通是降低碳排放的必然要求。我们这次进行居民日常出行方式碳排放调查,就是为了解低碳交通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探究相关解决措施。 二、调查对象 由于调查的总体数目过大,我们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为了使调查样本具有代表性,不偏向某一个群体,我们选取了三个不同区位的居民小区进行调查,分别是城市中心的天荣小区,城市边缘的骏景花园小区,还有城市外围的星晖园小区。 三、调查分析 数据与分析: 你住在: [单选题] 第 1 页 1、您的性别: [单选题] 2、您的年龄: [ 单选题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