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选择判断题.doc

物理化学选择判断题.doc
物理化学选择判断题.doc

有浓度都是

0.01mol kg·-1 的 KCl,CaCl2,Na2SO4和 AlCl3四个电解质溶液,其中平均活度系数γ±最大的是 (填入是哪个电解质名称 )溶液。

正确

答案:

KCl

NaCl 稀溶液的摩尔电导率与其离子电迁移率之间的关系为:

Λm(NaCl)=U(Na+)F+U(Cl-,该关系是否正确 (填对或错 )?

正确

答案:对在 298K 时,测量 BaSO4饱和溶液在电导池中的电阻,得到这个溶液的电导率为

4.20 × 10-4S·m-1,已知在该温度下水的电导率为

1.05 × 10-4S·m-1,则 BaSO4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mol ·m-3)。

正确

答案:

1.099 × 10-

20.011

电解含多种金属离子的溶液时,哪种金属离子先析出? (填电极电势越高或电极电势越低 )

正确

答案:

电极电势越高

电解含 Ag+、Zn2+、Cu2+、H+的溶液,析出的一般顺序为(注:

填入元素符号 ):

正确

答案:

Ag、Cu、Zn、H

电极的极化是指电极通电时的电极电势与可逆电极电势产生偏差的现象,

产生极化的主要原因有浓差极化和活化极化。

正确

答案:对电极的极化学原因有两种,无论是何种极化,如果电极作为阴极

时,其电极电势总是大于可逆电极电势;如果作为阳极,则其电极电势总是小

于可逆电极电势。

正确

答案:错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可用其溶液的电导来衡量,其电导越大,

表明其导电能力越强。

正确

答案:对浓度为 m 的 Al2(SO4)3溶液,其正、负离子的活度系数分别用γ+和γ-表示,则平均活度系数为:

( γ± )5= (γ-3)+2正×γ确

答案:对水溶液中氢和氢氧根离子的电淌度特别大,究其原因是发生质子

传导。

正确

答案:对在相同温度及浓度下, ZnSO4溶液和 NaCl溶液的离子平均活度系数相同。

正确

答案:错一个化学反应在电池中等温等压可逆地进行,其S=QR/T。

正确

答案:错可逆电池反应的反应热可全部用来对环境做电功。

正确

答案:错无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都可根据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来区分阴、

阳极: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

正确

答案:对在 10 cm3 1mol ·dm-3 KOH溶液中加入 10 cm3 水,其电导率将增大,摩尔电导率将减小。

正确

答案:错 Faraday电解定律的基本内容是:

在电极上,发生化学变化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荷成正比.

正确

答案:对原电池中,电势高的一极称为正极,发生的是还原反应。

正确

答案:对离子在电场中的运动速率只与离子的本性有关。

正确

答案:错电解质溶液电阻R的倒数即为电解质溶液的电导G。

正确

答案:对实际电池的放电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正确

答案:对电解质溶液是第二类导体,又称离子导体,其导电总量分别由

正、负离子分担。

正确

答案:对无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总是将电势低的称为负极;将电势高

的称为正极。

正确

答案:对人们把在数值上等于 1mol 元电荷的电量称为 Faraday常数。而一个元电荷电量即为一个电子 e 的电量。正确

答案:对我们把某离子 B 所运载的电流与总电流之比。定义为离子迁移数。

正确

答案:对电导率与电导之间的关系为:

G=κ (l /A)。

正确

答案:错按国标( GB),如下单位不正确的是,,,,()

A.摩尔电导率:

S?m-1?mol-1

B.离子摩尔电导率:

S?m2?mol-1

C.电导:

S

D.电导率:

S?m-1

298K,当 H2SO4溶液的浓度从

0.01 mol/kg 增加到

0.1 mol/kg 时,其电导率k 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A.k 减小,Λm增加

B.k 增加,Λm增加

C.k 减小 , Λm减小

D.k 增加 , Λm减小

Li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为

0.011503S?m2?mol-1,在 298K时,测得 LiCl 稀溶液中 Li+的迁移数为

0.3364,则 Cl-离子的摩尔电导率Λ m(Cl-)为,,()

A.0.

007633B.0.

011303C.0.

003870D.7633 关于液体接界电势Ej,正确的说法是 ,,,,()

A.只有电流通过时才有Ej 存在

B.只有无电流通过电池时才有Ej

C.只有种类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接界时才有Ej

D.无论电池中有无电流通过,只要有液体接界存在 , Ej 总是存在已知

298.15 K及 101325 Pa压力下,反应 A(s) + 2BD(aq) = AD2(aq)+ B2(g)在电池中可逆地进行,完成一个单位的反应时,系统做电功 150kJ ,放热 80kJ,该反应的摩尔等压反应热为 ,,,,,,()

A.-80 kJ/mol

B.-230 kJ/mol

C.-

232.5 kJ/mol

D.-

277.5 kJ/mol

某电池的反应可写成:

→H2O(l);

(2)2H2(g) + O2(g)→ 2H2O(l);用E1,E2表示相应反应的电动势,K1,K2表

示相应反应的平衡常数,下列各组关系正确的是 ,,,,,,,,,,()

A.E1=E2;K1=K

2B.E1 ≠ E2;K1=K2

C.E1=E2;K1≠K

2D.E1 ≠ E2;K1≠ K2

通电于含有相同浓度的Fe2+, Ca2+, Zn2+, Cu2+的电解质溶液 ,已知:

φ○ (Fe2+/ Fe)-=

0.440 V,φ○ (Ca2+/ Ca)-=

2.866 V φ○ (Zn2+/ Zn)- =

0.7628 V,φ○ (Cu2+/ Cu) =

0.337 V 当不考虑超电势时 ,在电极上金属析出的次序是,,()

A.Cu → Fe → Zn → Ca

B.Ca → Zn → Fe → Cu

C.Ca → Fe → Zn → Cu

D.Ca → Cu → Zn →银Fe锌电池 Zn│ Zn2+‖ Ag+│的Agφ⊙(Zn2+/Zn) = -

0.761 V,φ⊙(Ag+/Ag)=

0.799V,则该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是,,,,,()

A.1.180 V

B.2.359 V

C.1.560 V

D.0.038 V两半电池之间使用盐桥,测得电动势为

0.059 V,当盐桥拿走 ,使两溶液接触 ,这时测得电动势为

0.048V,向液接电势值为 ,,,,,()

A.-

0.011 V

B.0.011 V

C.0.107 V

D.-

0.107V 用铜电极电解CuCl2的水溶液,在阳极上会发生,,,,,()

A.析出氧气

B.析出氯气

C.析出铜

D.铜电极溶解

25℃时, H2 在锌上的超电势为

0.7 V,φ (Zn2+/Zn) -=

0.763 V,电解一含有 Zn2+(a=

0.01)的溶液,为了不使H2 析出,溶液的pH 值至少应控制在 ,,,,()

A.pH>

2.72B.pH>

2.06C.pH>

7.10D.pH>

8.02298K,

101.325 kPa下,以 1 A 的电流电解 CuSO4溶液,析出

0.1mol 铜,需时间大约是 ,,,,()

A.20.2 h

B.5.4 h

C.2.7 h

D.1.5 h

298K 时,在电池:

Pt │ H2(p⊙) │ H+(a=1) ‖ CuSO4(

0.01mol?kg-1) │ Cu(s)的右边溶液中加入

0.01mol?kg-1 的 Na2S 溶液,则电池的电动势将下降。()

下列对铁表面防腐方法中属于“电化保护”的是,,()

A.表面喷漆

B.电镀

C.Fe表面上镶嵌 Zn 块

D.加缓蚀剂

NaCl 稀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与Na+、Cl-离子淌度(Ui)之间的关系为:

Λm =(U+)× F +(U-) 。×F()

浓度为

0.1mol/kg 的 MgCl2 水溶液,其离子强度为

0.3mol/kg 。

()

法拉第电解定律限用于所有液态、固态导电物质。()

电池:

Pt,H2(p)│ HCl(m1)│ AgCl-Ag,Ag Cl│ HCl(m1)│ H2(p),Pt的液接电势能被忽略。() 有下列两个浓差电池 (a1<a2):

(1)Cu(s)│ Cu2+(a1)‖ Cu2+(a2)、E1│;Cu(s)

(2)Pt │ Cu2+(a1),Cu+(a)‖ Cu2+(a2),Cu+(a)、E2。│ Pt

它们的电池反应相同,但是电动势不相同,即E2≠E1。()电解时 ,在阳极上首先发生氧化作用而放电的是考虑极化后,实际上的不可逆还原电势最大者。()

以 Cu 为电极,电解 1 mol?dm-3 CuSO4溶液 (pH =3),则在阴极上的电极反应:

Cu2++2e-→ Cu,阳极上的电极反应:

Cu-2e-→ Cu2+。()

一个化学反应在电池中等温等压可逆地进行,其 S=QR/T。()可逆电池反

应的反应热可全部用来对环境做电功。()

电池 Pb(Hg)(a1) │Pb2+(aq) │Pb(Hg)(a2),要使电动势 E>0,则两个汞齐活度关系应为:

a1>a2。()

现有电池:

Ag│ AgCl(s) │ KCl(aq) │ Cl2(g),根据能│斯Pt物方程,可得该电池的电动势与 Cl -离子的活度无关。 ()

动力学 1

下列反应中活化能最小的为,, ()

A.Cl+Cl+M—→ Cl2+M

B.HI+C2H4—→ C2H5I

C.H+CH4—→ H2+ CH

3D. N2 +M—→ N+N+M

某反应活化能不随温度而变化,且活化能是 33kJ·mol-1,当 T=300K,温度每增加 10K,则反应速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为 ,, ()

A.5%

B.90%

C.10%

D. 50%

二级反应,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的为,, ()

A. c~t 为直线

B. lnc~t 为直线

C. 1/c~t 为直线

D. 1/c2~t 为直线

如果某反应中,其反应物消耗所需的时间是它消耗所需的时间的 2 倍,则该反应的级数为 ,, ()

A.一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三级反应

D.零级反应对元反应A+2B—→C,若将其速率方程写成下列形式:

-d[A]/dt =kA[A][B]2 ;- d[B]/dt =kB[A][B]2;d[C]/dt =kC[A][B]2 则速率常

数之间的关系应为 ,, ()

A. kA= kB= kC

B. kA=2 kB= kC

D. kA= kB= 2kC

下列反应哪一个可能是基元反应,, ()

A.Br2+H2—→ 2HBrr=k[H2]’ [HBr]/[[Br2]

B.CO+NO2—→ CO2+NO,r=k[NO2]

2C.H2+Cl2—→ 2HCl,

D. H++OH-—→ H2O,r=k[H+] [OH-] 自由基复合反应的活化能一般在,, ()

A. 0~167kJmol· -

1B. 167kJmol·-1 以上

C. 0~42 kJmol·-

1D. 0 kJmol·-1

某反应进行时,反应物浓度与时间成线性关系,则此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

物初始浓度的关系为 ,,()

A.xx

B.成反比

C.平方成反比

D.无关反应 2N2O5→ 4NO2+O2 的速率常数单位s-1。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单分子反应

B.双分子反应

C.复合反应

D.不能确定称为催化剂毒物的主要行为是,,,,,,,,()

A.和反应物之一发生化学反应

B.增加逆反应的速度

C.使产物变得不活泼

D.占据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两个一级平行反应A→B,A→C,下列哪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A.k(总)=k1+ k 2

B.

k1/k2= [B]/[C]

C. E(总)= E1+ E2

651.5K 时, (CH3)2O热分解为一级反应,其, Ea=217570Jmol·-1,根据上述数据,下列计算结果错误的是 ,,,()

A.k1( 651.5K)=

3.18 × 10-5s-1

B.k1(723 K)=

1.68 × 10-3s-1

C.在 723 K时,欲使 75%的(CH3)2O分解,需时间是 825 s

D.在

651.5 时,欲使 75%的(CH3)2O分解,需时间是1020 s

某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别达到50%,75%,

87.5%所需时间分别为:

t,2t ,3t,则反应对此物质的组分级数为 ,,,()

A.零级反应

B.二级反应

C.一级反应

D.三级反应根据下列反应的计量方程式,题中给出的反应速率表示式正确的是()

A.H2 + I2—→ 2HI-d[H2]/dt = -d[I2]/dt = -d[HI]/dt

B.2NO2—→ 2NO+O2d[O2]/dt =-2d[NO2]/dt

C. I +I +M—→ I2 + M -d[I]/dt = d[I2]/dt

D.CH3 + CH3—→ C2H6-

某反应无论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如何,完成 65%反应的时间都相同,则反应的级数为 ,,,,,,,,,,()

A.零级反应

B.一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三级反应 A+2B→C,以不同反应组分表示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为:

r =-d[A]/dt= -d[B]/dt = d[C]/dt 。()

基元反应,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用 Arrhenius 公式表示。()一级反应的半衰期计算公式为。 ().

某气体反应,以 lnpA 对反应时间 t 作图为一直线 (pA 为反应物的分压 ),则该反应为二级反应。 ()

实验得出 H2 + I2 = 2HI 的反应速率公式为:

r =k[H2][I2] ,与质量作用定律相符合,所此该反应为简单反应。()

反应进行完全所需时间是有限的,且等于c0/k,则该反应是一级反应。()

在平行反应中要提高活化能较低反应的产率,应采取的措施为升高反应温

度。 ()

催化作用的二个基本特征为:

从根本上改变反应历程,其宏观表现是活化能的显著改变;能改变反应速

率,但不能改变体系的热力学平衡。

()

实验测定活化能的方法是:

测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作 lnk~1/T 关系图,通过斜率求得活化能。() 从 xxxx 经验式可得:

反应的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动力学 2

下列反应中活化能最小的为,, ()

A.Cl+Cl+M—→ Cl2+M

B.HI+C2H4—→ C2H5I

C.H+CH4—→ H2+ CH

3D.N2 +M—→ N+N+M

一级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单位是,, ()

A.mol-1·dm3·s-

1B.s-1

C.mol- 2·dm6·s-

1D.(mol dm·-3·s-1)下列反应哪一个可能是基元反应,, ()

A.Br2 + H2—→ 2HBr’ [HBr]/[ [Br2]

B.CO+NO2—→ CO2+NO,r=k[NO2]2

C.H2+Cl2—→ 2HCl,

D.H++OH-—→ H2O,r=k[H+] [OH-]

称为催化剂毒物的主要行为是,,,,,,,,()

A.和反应物之一发生化学反应

B.增加逆反应的速度

C.使产物变得不活泼

D.占据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如果反应2A + B=2D 的速率可表示为:

r =-/2 dc(A)/dt =-dc(B)/dt 则其反应分子数为 ,,,,,,,,,,()

A.单分子

B.双分子

C.三分子

D.不能确定已知某反应的级数为一级,则可确定该反应一定是,,,,,,()

A.简单反应

B.单分子反应

C.复杂反应

D.上述都有可能

某反应速率常数与各基元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为 k=k2( k1/k4)1/2,则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Ea与各基元反应活化能的关系为 ,,()

A.-

E4B.( E1-E4)

C.Ea= E2+ (E1-

D.Ea= E2+ E1-E4 平行反应:

A →

B (I); A →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1 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 E2,以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 ,,,,,,()

A.提高反应温度

B.延长反应时间

C.加入选择性催化剂

D.降低反应温度

物质 A 发生两个一级平行反应 A→B,A→C,设两反应的指前因子相近且与

温度无关,若 E1>E2,则有 ,,,,,,()

A.k1>k

2B.k2>k1

C.k2= k

1D.无法比较 k

1、k2 的大小

反应在指定温度下,速率常数k 为

0.0462min-1,反应物 c0 为

0.1mol dm·-3,该反应的半衰期应是,,,,,,()

A.150 min

B.30 min

C.15 min

D.条件不够,不能求算某气相 1-1 级平行反应 M →R;M→S,其指前因子

A1= A2,活化能 E1≠ E2,但均与温度无关,现测得 298K 时, k1/ k2= 100,则754K时 k1/k2 为,,()

A.2500B.

2.5C.

6.2D.缺活化能数据,无法解如果臭氧(O3)分解反应 2O3→ 3O2的反应机理是:

O3→O + O2

(1);O + O3 → 2O2

(2)

请你指出这个反应对O3 而言可能是 ,,,,,,,,()

A.0 级反应

B.1 级反应

C.2 级反应

D.1.5 级反应

一级反应完成

99.9%所需时间是完成50%所需时间的 ,,,()

A.2 倍

B.5 倍

C.10 倍

D.20 倍 N2O5 热分解反应速率常数288K时,为

9.67 × 10-6 s-1, Ea=

100.7kJ/mol,则在 338 K时该反应的速率常数为,,,,,,() A.4.87 × 10-3 s-

1B.0.87 × 10-3 s-1

C.4.87 × 10 3-s

1D.0.87 × 103-s1

二均相反应

(1)A+B→C,+D

(2)A + B → E ,+F在反应过程中具有

[C]/[E] = k1/k2的关系,[C],[E]为反应前后的浓差, k1,k2 是反应

(1)、(2)的速率常数。下述哪个是其充要条件,,,,,,()

A.

(1),

(2)都符合质量作用定律

B.反应前 C,E 浓度为零

C.

(1),

(2)的反应物同是 A,B

D.

(1),

(2)反应总级数相等平行反应:

A →

B (I); A → D (II)。已知反应 I 的活化能 E1 大于反应 II 的活化能 E2,以

下措施中哪一种不能改变获得 B 和 D 的比例 ,,,,,,()

A.提高反应温度

B.延长反应时间

C.加入选择性催化剂

D.降低反应温度

一个反应的活化能是 33 kJmol·-1,当 T = 300 K 时,温度每增加 1K,反应速

率常数增加的百分数约是 ,,,,,,,()

A.4.5%

B.90%

C.11%

D.50%某反应物的转化率分别达到50%,75%,

87.5%所需时间分别为:

t1/2, 2t1/2, 3t1/2,则反应对此物质的组分级数为 ,,,()

A.零级反应

B.三级反应

C.二级反应

D.一级反应实验测定活化能的方法是:

测不同温度下的速率常数k,作 lnk~1/T 关系图,通过斜率求得活化能。() 催化作用的二个基本特征为:

从根本上改变反应历程,其宏观表现是活化能的显著改变;能改变反应速

率,但不能改变体系的热力学平衡。

()

在平行反应中要提高活化能较低反应的产率,应采取的措施为升高反应温

度。 ()

反应 2A→P 为二级反应,其半衰期与反应物 A 的起始浓度 [A]0 成反比。 () 实验得出 H2 + I2 = 2HI 的反应速率公式为:

r =k[H2][I2] ,与质量作用定律相符合,所此该反应为简单反应。()

物理化学计算题1

一、1 mol 理想气体由1013.25 kPa ,5 dm 3,609.4 K 反抗恒外压101.325 kPa 膨胀至40 dm 3 ,压力等于外压,求此过程的W 、Q 、△U 、△H 、△S 、△A 、△G 。已知C V ,m =12.5 J ·mol -1 ·K -1 ;始态熵值S 1=200 J ·K -1 。 解:K K T V p V p T 5.4874.6095 40 101111222=??== ()()()()()()()()3332111,211 1 ,21101.32510405 3.54610 3.546112.5487.5609.4 1.524112.58.314487.5609.4 2.5371.524 3.546 2.022amb V m p m W p V V Pa m J kJ U nC T T mol J mol K K kJ H nC T T mol J mol K K kJ Q U W kJ kJ ----=--=-?-=-?=-?=-=???-=-?=-=?+??-=-=?-=---=kJ ()()1111122,1111 21487.51112.58.314ln 8.314ln 14.67609.41014.67200214.67p m T p S nC ln nRln mol J mol K J mol K J K T p S S S J K J K -------? ??=-=+??-??=???? ?=?+=+?=?()()3 2211 2.53710487.5214.5609.420014.77G H T S T S J kJ ???=?--=-?-?--=?? 二、始态为T 1=300 K ,p 1=200 kPa 的某双原子理想气体1 mol ,经先绝热可逆膨胀使压力降到100 kPa ,再恒压加热到 T 2=300 K ,p 2=100 kPa 的终态,求整个过程的Q ,△U ,△H ,△S ,△G 。 J K J K S T H G K J molRln p p nRln S H U 1729762.53000762.51210;01121-=??-=?-?=??===?=?=?-- ()()()J K R mol T T nC H Q Q K K T p p T m p 15681.2463002 711.246300223,224.14.1111212=-=-=?===?=??? ? ??=--γ γ 四、甲醇(CH 3OH )在 101.325 kPa 下的沸点(正常沸点)为 64.65℃,在此条件下的摩尔蒸发焓Δvap H m =35.32kJ ·mol-1。求在上述温度压力条件下,1 kg 液态甲醇全部成为甲醇蒸气时的Q 、W 、ΔU 、ΔH ,ΔS 及ΔG 。视甲醇蒸气为理想气体。 解:根据题意可知,此蒸发过程是在相变温度及其平衡压力下进行的可逆相变化过程,若视甲醇蒸气为理想气体,且忽略液态甲醇的体积,则有kJ kJ H M m H n H Q m vap m vap p 30.1102)32.3532 1000 (=?=?= ?=?= kJ J RT g n l V g V p W 65.87)]15.27365.64(3145.832 1000 [)()]()([-=+??-=-=--= kJ kJ W Q U 65.1014)65.8730.1102(=-=+=? 1263.3)15.27365.64/(30.1102/-?=+==?K kJ K kJ T Q S r 0=?G

【精品】物理化学判断题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题及答案 1.道尔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和实际混合气体来说关系式PB=Nb(RT/V)都成立。----解:错。对实际气体不适应。 2.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相同。----解:错。数量不同,温度可能不同。 3.物质的温度越高,则热量越多;天气预报:今天很热。其热的概念与热力学相同。解:错。没有与环境交换,无热可言;不是相同概念,天气热是指温度高。 4.恒压过程也就是恒外压过程,恒外压过程也就是恒过程。解:错。恒外压过程不一定是恒压过程。 5.实际气体在恒温膨胀时所做的功等于所吸收的热。解:错。可能引起内容的变化。 6.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解:错。理想气体绝热压缩,升温不吸热;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吸热不升温。 7.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解: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ΔU = 0,ΔH = 0。 8.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NaCl(s)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度、压力一定时;系统的体积与系统中水和NaCl 的总量成正比。 解:错,均相系统的V才与总物质的量成正比。 9.在101.325kPa、100℃下有lmol的水和水蒸气共存的系统,该系统的状态完全确定。 解:错,两个独立变数可确定系统的状态只对组成一定的均相封闭系统才成立。 10.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 解:错,理想气体的U = f(T),U与T不是独立变量。 11.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 解:错,绝热压缩温度升高;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吸热。 12.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的值一般不同,Q+ W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解:第一个结论正确,第二个结论错。 13.因Q P = ΔH,Q V =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 解:错,Q V、Q p是状态变化的量、不是由状态决定的量。 14.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 解:错,(1)未说明该过程的W'是否为零;(2)若W' = 0,该过程的热也只等于系统的焓变。 15.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一定时热力学能与焓的值一定,其差值也一定。 解:对。 16.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 解:错,这不是理想气体的单纯pVT变化。 17.1mol,80.1℃、101.325kPa的液态苯向真空蒸发为80.1℃、101.325kPa的气态苯。已知该过程的焓变为30.87kJ,所以此过程的Q = 30.87kJ。

物理化学计算题答案

物理化学计算题目 1、已知反应 (CH 3)2CHOH(g) == (CH 3)2CO(g) + H 2(g) 的C p ,m = 16.72 11mol K J -?-??,在 457.4 K 时的K =0.36,在298.2 K 时的?r H = 61.5 kJ ·mol -1,求500 K 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1、解:?r H (T )= ?r H (298.15 K)+()B m ,298.2K B p T C ? ∑ν = 61.5×10 3 J ·mol -1+16.72 11mol K J --??(T -298.15 K) = 56.5 ×10 3 J ·mol -1+16.72 11mol K J --??×T (2分) d ln K /d T = ?r H / (RT 2 )= 2 1 113mol K J 16.72mol J 015.56RT ---??+?? = 1.445 则 K ( 500 K) = 1.53 2、反应2O 2(g) + S 2(g) == 2SO 2(g) 在298 K 至2 000 K 之间的K 与T 的关系为 : () 37852 lg 7.57/K K T θ= - 。求 (1)反应在298 ~2 000K 之间的平均反应的标准摩尔焓; (2) 1 000 K 时的K 。 2、解:(1)?r H = -2.303×8.314 11mol K J -?-??×37 852 K = -724.8 kJ ·mol -1 (3分) (2) K (1 000 K) = 3057.7100085237109.110?=??? ??- (6分) 3、几种物质298 K 的?f H (B, T )和S (B, T ) 如下: 物 质 ?f H (B, 298 K) / k J · mol -1 S (B, 298 K) / J - K -1 - mol -1 ,11 p m C J mol K --?? HCl (g ) - 92.307 186.76 29.1 H 2(g ) 0 130.6 28.82 Cl 2(g ) 223.0 33.91 求反应 H 2 (g) + Cl 2 (g) == 2 HCl (g) 的K (500K)。 3、解:?r H (298 K) = νB ∑?f H (B ,298 K)=2×(-92.307)=184.6 k J. mol -1 ?r S (298 K) =∑B νB S (B ,298 K)= 2×186.76-130.6-223=19.921 1 --??K mol J

物理化学》复习题

物理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填空题 1、一定温度、压力下,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Zn(s)+2HCl(aq)= ZnCl 2(aq)+H 2(g),若按质量守恒定律,则反应系统为 系统;若将系统与环境的分界面设在容器中液体的表面上,则反应系统为 系统。 2、所谓状态是指系统所有性质的 。而平衡态则是指系统的状态 的情况。系统处于平衡态的四个条件分别是系统内必须达到 平衡、 平衡、 平衡和 平衡。 3、下列各公式的适用条件分别为:U=f(T)和H=f(T)适用于 ;Q v =△U 适用于 ;Q p =△H 适用于 ;△U=dT nC 1 2 T T m ,v ?适用 于 ;△H=dT nC 2 1 T T m ,P ?适用于 ;Q p =Q V +△n g RT 适用 于 ;pV r =常数适用于 。 4、按标准摩尔生成焓与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定义,在C (石墨)、CO (g )和CO 2(g)之间, 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正好等于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的是 ,因为它是 。标准摩尔燃烧焓为零的是 ,因为它是 。 5、在节流膨胀过程中,系统的各状态函数中,只有 的值不改变。理想气体经节流膨胀后,它的 不改变,即它的节流膨胀系数μ= 。这是因为它的焓 。 6、化学反应热会随反应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原因是 ;基尔霍夫公式可直接使用的条件是 。 7、在 、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系统焓的增加值 系统吸收的热量。 8、由标准状态下元素的 完全反应生成1mol 纯物质的焓变叫做物质的 。 9、某化学反应在恒压、绝热和只做膨胀功的条件下进行, 系统温度由T 1升高到T 2,则此过程的焓变 零;若此反应在恒温(T 1)、恒压和只做膨胀

物化习题(下)

第七章电解质溶液练习题 一、判断题: 1.溶液是电中性的,正、负离子所带电量相等,所以正、负离子离子的迁移数也相等。2.离子迁移数与离子速率成正比,某正离子的运动速率一定时,其迁移数也一定。3.离子的摩尔电导率与其价态有关系。 4.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5.电解池通过l F电量时,可以使1mol物质电解。 6.因离子在电场作用下可以定向移动,所以测定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时要用直流电桥。7.无限稀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可以看成是正、负离子无限稀摩尔电导率之和,这一规律只适用于强电解质。 8.电解质的无限稀摩尔电导率Λ可以由Λm作图外推到c1/2 = 0得到。 9.德拜—休克尔公式适用于强电解质。 10.若a(CaF2) = 0.5,则a(Ca2+) = 0.5,a(F-) = 1。 二、单选题: 1.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 (A) 0.1M KCl水溶液; (B) 0.001M HCl水溶液; (C) 0.001M KOH水溶液; (D) 0.001M KCl水溶液。 2.对于混合电解质溶液,下列表征导电性的量中哪个不具有加和性:() (A) 电导; (B) 电导率;(C) 摩尔电导率; (D) 极限摩尔电导。 3.在一定温度和较小的浓度情况下,增大强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则溶液的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Λm变化为:() (A) κ增大,Λm增大; (B) κ增大,Λm减少; (C) κ减少,Λm增大; (D) κ减少,Λm减少。 4.在一定的温度下,当电解质溶液被冲稀时,其摩尔电导变化为:() (A)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增大; (B) 强电解质溶液与弱电解质溶液都减少; (C) 强电解质溶液增大,弱电解质溶液减少; (D) 强弱电解质溶液都不变。 5.分别将CuSO4、H2SO4、HCl、NaCl从0.1mol·dm-3 降低到0.01mol·dm-3,则Λm变化最大的是:() (A) CuSO4 ; (B) H2SO4 ; (C) NaCl ; (D) HCl 。 6.影响离子极限摩尔电导率λ的是:①浓度、②溶剂、③温度、④电极间距、⑤离子电荷。() (A) (1)(2); (B) (2)(3);(C) (3)(4); (D) (2)(3)(5)。7.科尔劳施的电解质当量电导经验公式Λ = Λ∞ - Ac1/2,这规律适用于:()(A)弱电解质溶液;(B)强电解质稀溶液 (C)无限稀溶液 (D)浓度为1mol·dm-3的溶液。8.已知298K,?CuSO4、CuCl2、NaCl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分别为a、b、c(单位为S·m2·mol-1),那么Λ∞(Na2SO4)是:() (A) c + a - b; (B) 2a - b + 2c;(C) 2c - 2a + b; (D) 2a - b + c。9.相同温度下,无限稀时HCl、KCl、CdCl2三种溶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l-离子的淌度相同; (B) Cl-离子的迁移数都相同;

物化计算题

例1-1 在310K,燃烧葡萄糖(C6H12O6(s))和硬脂酸(C18H36O2(s))的ΔU值分别为-2880KJmol-1及-11360KJmol-1,求每个过程的ΔH. 解: ΔH=ΔU+ΔnRT C6H12O6(s)+6O2(g)=6CO2(g)+6H2O(l) Δn=6-6=0 ΔH=ΔU=-2880KJmol-1 C18H36O2(s)+26O2(g)=18CO2(g)+18H2O(l) Δn=18-26=-8 ΔH=-11380.6KJmol-1 例 1-2 常压下530℃的1000Kg甲烷气体恒容降温至200℃,试求Qv、ΔH 、ΔU。(已知Cp,m=14.15+75.496×10-3T-17.99×10-6T2 JmoL-1K-1 M=0.016Kgmol-1) 解: Cv,m= Cp,m –R =5.84+75.496×10-3T-17.99×10-6T2 n=1000Kg/M=100/0.016=6.25×104mol Qv=ΔU=∫T1T2 nCv,mdT=6.25×104∫T1T2 (5.84+75.496×10-3T-17.99×10-6T2)dT T1=811.15K T2=473.15K ∴Qv=ΔU=-8.395×108J 同理:ΔH=∫T1T2 nCp,mdT=-9.840×108J 3. 5 mol 理想气体于27℃ 101.325KPa状态下受某恒定外压恒温压缩至平衡,再由该状态恒容升温至97℃,则压力升高到1013.25KPa。求整个过程的W、Q、ΔU及ΔH 。已知该气体的Cv,m恒定为20.92J mol K-1。 4. 热化学测量的一个用处是测定键焓,以甲烷中的C-H键为例,它是反应CH4(g)-→C(g)+4H(g)焓变的1/4. 已知下列数据测定键焓: C(s)+2H2(g) -→CH4(g) ΔH1θ=-74.8KJ.moL-1 H2(g) -→2H(g) ΔH2θ=+434.7KJ.moL-1 C(s) -→C(g) ΔH3θ=+719.0KJ.moL-1 假定在甲烷和乙烯中C-H键的键焓是相同的.乙烯的ΔfHθ是+54.3KJ.moL-1,计算在乙烯中C=C键的键焓. CH4(g)→C(s)+2H2(g)ΔrH=74.8KJmoL-1 C(s)→C(g)ΔrH=719.0KJmoL-1 H2(g)→2H(g)ΔrH=434.7KJmoL-1 ∴ CH4(g)→C(g)+4H(g) ΔrH=74.8+719.0+2×434.7=1663.2KJmoL-1 ΔHC-H=1663.2/4=415.8KJmoL-1 C2H4(g)→2C(g)+4H(g) C2H4(g)→2C(s)+2H2(g)ΔrH=-54.3KJmoL-1

物理化学上册判断题及答案题库

一 1、体系在某过程中向环境放热,则体系的内能减少。 2恒温过程的Q一定是零。() 3、经历任意一个循环过程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等于系统对外所做的功()对 4尽管Q和W都是途径函数,但(Q+W)的数值与途径无关。()5、由于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则理想气体的状态改变时,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错 6、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初终态()对 7在绝热、密闭、坚固的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U一定为零,△H 不一定为零。() 8不可逆过程就是过程发生后,系统不能再复原的过程。() 9、因△H = 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H。() 10、理想气体,不管是恒压过程,还是恒容过程,公式?= ?dT C H p 都适 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S < 0。( ) 2.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3.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而与溶质挥发性无关。( ) 4.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 和W 的值一般不同,Q -W 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 5.冬季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盐类,效果比较理想。() 6.在等压下,机械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液体,使其温度上升,则ΔH = Q p = 0。( )

7.理想气体反应A + B = 2C,当p A = p B = p C时,的大小就决定了反应进行方向。() 8.系统由V1膨胀到V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 ) 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0℃、200kPa的始态反抗恒定外压(p环= 100kPa),绝热膨胀达平衡,则末态温度不变。( ) 10.对于计量系数?ν = 0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增加压力和惰性气体不改变平衡点。( ) 1、(×) 2、(×) 3、(×) 4、(√) 5、(√) 6、(×) 7、(√) 8、(×) 9、(√)10、(√) 三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题及答案 1.道尔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和实际混合气体来说关系式PB=Nb(RT/V)都成立。----解:错。对实际气体不适应。 2.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相同。----解:错。数量不同,温度可能不同。 3.物质的温度越高,则热量越多;天气预报:今天很热。其热的概念与热力学相同。解:错。没有与环境交换,无热可言;不是相同概念,天气热是指温度高。 4.恒压过程也就是恒外压过程,恒外压过程也就是恒过程。解:错。恒外压过程不一定是恒压过程。 5.实际气体在恒温膨胀时所做的功等于所吸收的热。解:错。可能引起内容的变化。 6.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解:错。理想气体绝热压缩,升温不吸热;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吸热不升温。

物化复习题及部分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处于临界状态的物质气液不分,这时Vm(g)=Vm(l)。对 2、在正常沸点时,液相苯和气相苯的化学势相等。对 3、绝热过程都是等熵过程。错 4、等温等压下的聚合反应若能自发进行,则一定是放热反应。对 5、气体的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具有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对 6、液体水在等温等压下可逆变为水蒸气,因温度不变,所以U也不变。错 7、当△H=Qp时,Qp就是状态函数。错 8、P1V1r =P2V2r只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过程。错 9、绝热恒容过程,系统的△H=0。错 10、拉乌尔定律对理想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都适用。对 11、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对 12、在正常沸点时,液相苯和气相苯的摩尔自由能相等。对 13、绝热过程是等温过程。错 19、功可全部转化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化功。错

22、凡自发过程都要对外做功。错 24、理想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完全相等。对 28、体系温度越高,其热能越大。错 29、1mol液态水在等温等压下可逆变为冰,过程的△G为零。对 30、绝热过程是等温过程。错 35、体系某状态函数变化决不会影响其它状态函数。错 37、恒温恒压下化学反应的熵变 T G H S ?- ? = ?。错 52、纯组分的偏摩尔量等于其摩尔量。对 53、纯物质的化学势即为其摩尔吉布斯函数。对 54、物质总是从其化学势高的相向化学势低的相迁移,这一过程将持续至物质迁移达平衡时为止,此时系统中每个组分在其所处的相中的化学势相等。对 55、在高、低温热源间工作的所有可逆热机,其热机效率必然相等,与工作物质及其变化的类型无关。对 56、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温商之和为零。对 57、同分异构体,对称性越高,熵值越小。对 58、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增加反应物的量,无论是单独增加一种还是同时增

714200222069物理化学习题集(离线选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物理化学》课程作业(选做) 姓名: 孔小柯 学 号: 714200222069 年级: 14秋 学习中心: 华家池医学中心 —————————————————————————————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判断题 1. 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 2. 不做非体积功是指系统的始态和终态的体积相同。 3. O 2(g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4. H 2O (l )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等于零。 5. H 2和O 2在绝热钢瓶中发生反应的△U 等于零。 二、单选题 1. 是状态函数。 A .G B .△U C .W D .Q 2. 具有广度性质。 A .T B 、U C .P D .ρ(密度) 3. 具有强度性质。 A .S B .V C .G D .η(粘度) 4. 101.325kPa 和273.15K 的水等温等压变为冰,该过程的 。 A .Q>0 B .△U =0 C .△H>0 D .△H<0 5.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其体积从V 1增大到V 2,则系统做功为 。 A .W=0 B .W>0 C .W<0 D .1 2 ln V V nRT W =

三、填空题 1.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2.完全燃烧产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3.在充满氧气的定容绝热反应器中,石墨剧烈燃烧。若以反应器以及其中所有物质为系 统,则该过程的△H 零(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 4.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5.C(石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C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填“小于”、“大于” 或“等于” )。 6.H2(g)的标准摩尔燃烧焓H2O(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填“小于”、“大于” 或“等于” )。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状态函数? 2.什么是等压过程? 3.什么是热力学能? 4.什么是体积功? 5.可逆过程有哪些特点? 6.什么是理想气体?

物理化学(上册)判断题与答案

1、体系在某过程中向环境放热,则体系的能减少。 2恒温过程的Q一定是零。() 3、经历任意一个循环过程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等于系统对外所做的功()对 4尽管Q和W都是途径函数,但(Q+W)的数值与途径无关。() 5、由于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则理想气体的状态改变时,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错 6、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初终态()对 7在绝热、密闭、坚固的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U一定为零,△ H 不一定为零。() 8不可逆过程就是过程发生后,系统不能再复原的过程。() 9、因厶H二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 H。() 10、理想气体「不管是恒压过程,还是恒容过程,公式H C p dT都适用。()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 的?S < 0。() 2. 自由度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3 .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而与溶质挥发性无关。 () 4. 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和W 的值一般不同,Q —W的值一 般也不相同。() 5. 冬季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盐类,效果比 较理想。() 6 ?在等压下,机械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液体,使其温度上升,则A H = Q p = 0。( )

7.理想气体反应A + B = 2C,当p A = p B = p c时,的大小就决定了反应进行方向。()

8?系统由V i 膨胀到V 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 9.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O C 、200kPa 的始态反抗恒定外压(p 环=100kPa ),绝热膨 胀达 平衡,则末态温度不变。() 10. 对于计量系数? v = 0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增加压力和惰性气体不改变平衡 点。() 1、(为 2、(为 3、(为 6、 (% 7、 (“ 8、(为 第一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题及答案 1. 道尔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和实际混合气体来说关系式 PB=Nb (RT/V )都 成 立。----解:错。对实际气体不适应。 2. 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 相同。----解:错。数量不同,温度可能不同。 3. 物质的温度越高,则热量越多;天气预报:今天很热。其热的概念与热力学 相同。 解:错。没有与环境交换,无热可言;不是相同概念,天气热是指温度高。 4. 恒压过程也就是恒外压过程,恒外压过程也就是恒过程。解:错。恒外压过 程不一定 是恒压过程。 5. 实际气体在恒温膨胀时所做的功等于所吸收的热。解:错。可能引起容的变 化。 6. 凡是温度升高的过程体系一定吸热;而恒温过程体系不吸热也不放热。解: 错。理想 气体绝热压缩,升温不吸热;理想气体恒温膨胀,吸热不升温。 7. 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 变化时, 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 解: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 U = 0,A H = 0。 8?体积是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在有过剩 NaCI(s)存在的饱和水溶液中,当温 度、压力一 4、(话 5、(话 9、(话 10、

物化复习计算题目

10级储运复习计算题目 1、已知293K 时某电池标准电池电动势为1.0186V , ()P E T ??= ? 3.2×10 -3 V / K ,计算298K 时电池反应的Δr G m 、Δr H m 、Δr S m ,Q r 。 1解: Δr G m = ?181.15kJ · mol Δr S m = ? 617.6J / K· mol Δr H m = ?365.2 kJ · mol Q R = = ? 184.0 kJ · mol 2、 25℃时,在同一电导池中,先装入c 为0.02mol/ dm3 的KCl 水溶液,测得其电阻为82.4Ω 。将电阻池洗净,干燥后在装入c 为0.0025mol/ dm3 的K2 SO4水溶液,测得其电阻为326.0Ω。已知25℃时0.02 mol/dm3 KCl 溶液的电导率为0.2768S/m 。试求25℃时的: (a )电导池的电池常数Kcell ; (b )0.0025mol/dm3的K2 SO4溶液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 2(1) -1cell K =22.81m 124(K SO )0.06997S m κ-=? 21m 24(K SO )0.02799S m mol Λ-=?? 3、反应SO 2Cl 2SO 2 + Cl 2是一级的气相反应。在320℃时,k =2.2×10-5 s -1。问反应经过90 min 后SO 2Cl 2的分解百分数是多少? 3、解 x =0.112=11.2% 4、已知25℃时C(石墨),H 2(g),C 2H 6(g)的S 分别为5.69 J·K -1·mol -1,130.59 J·K -1·mol -1,229.49 J·K - 1·mol -1,C 2H 6(g)的?f H =-84.68 kJ ·mol -1,试计算反应2 C(石墨) + 3 H 2(g) → C 2H 6(g)在25℃的标准平衡常数。 4、解: K =5.8×105 5、已知反应CCl 3COOH→CO 2+CHCl 3 在90℃时速率常数为 3.11×10-4s -1,70℃时为 1.71×10-5s -1,求该反应的活化能及50℃时的速率常数。 5、解: 该反应的活化能为E=1.50×105J·mol -1 k(50℃)=6.58×10-7s -1。 6、2mol 液体水在100℃和标准压力下蒸发,试计算此过程的△H,△S △G 和W 。已知水在100℃和标准压力下蒸发为水蒸气的摩尔蒸发焓为40.67KJ.mol -1假设水的体积比之蒸气的体积可略去不计,蒸气作为理想气体. 6、解: kJ ? H=81.34 1218.1J K ? S=-? G 0?= W 6.20kJ =- 7、在27 ℃时, 1mol 理想气体由106Pa 定温膨胀至105Pa,试计算此过程的△U 、 △H 、 △S

物化期末判断题

第7章 1.在一定温度下稀释电解质溶液,摩尔电导率Λm肯定增大,而电导率κ的变化不一定。 2. 摩尔电导率Λm=κ/c,对弱电解质溶液,式中c 表示已解离部分的浓度。 3. 在一定温度下,1-1 价强电解质(如KCl)稀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的数值反映溶液浓度的大小和离子迁移速率的大小。 4. 工业电解槽可通过104A 以上的电流,可见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率是很大的。 5. 一定温度下,给定离子B 在一定溶剂的无限稀溶液中的摩尔电导率Λm和离子的淌度UB是常数。 6. 电解时在电极上首先发生反应的离子总是承担了大部分的电量转移任务。 7. 电池电路闭合时,电子由正极通过电解质溶液到达负极。 8. 一定的温度和浓度时,在所有钠盐的溶液中,Na+的迁移数是相同的。 9. 离子独立运动定律只适用于弱电解质,而不适用于强电解质。 10. 298.15K 时,相同质量摩尔浓度(0.01mol·Kg-1)的KCl、CaCl2和LaCl3三种电解质水溶液,离子的平均活度因子最大的是LaCl3。(错) 11. 电极Pt|H2(P=100 kPa)|OH—(a=1)是标准氢电极,其EΘ=0。 12. 对于电池Ag|AgNO3(b1)|AgNO3(b2)|Ag,b 较小的一端为负极。 第10章 1.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垂直。 2. 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力图扩大液体的表面积。 3. 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环境对系统 所做的可逆非体积功。 4. 弯曲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力与表面张力成反比。 5. 弯曲液面产生的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曲面的曲心。 6. 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汽压总大于同温下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7. 同温度下,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平面液体的蒸气压。 8. 吉布斯所定义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 σn 只能是正值。 9. 吉布斯溶液表面等温吸附理论认为,两不互溶的液体之间的实际界面是一个 十分分明的几何面。 10. 朗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而不适用于多分子层吸附。 11. 化学吸附无选择性。 12. 朗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也适用于固体自溶液中的吸附。

物理化学作业答案文档

物理化学习题作业答案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问答题 1. 被划定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不属于系统但与系统密切相关的部分称为环境。 2. 状态函数是描述平衡系统宏观性质的物理量。 3. 在环境压力恒定下,系统始、终态压力相同且等于环境压力的过程。 4. 系统中物质的所有能量的总和。 5.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6. 因系统的体积变化而引起的系统与环境之间交换的功。 7. 可逆过程有三个特点:(1) 系统从始态到终态,过程是以无限接近平衡状态下进行的; (2) 在可逆过程中,系统做最大功,环境做最小功;(3) 沿与过程原来途径相反方向进 行,可使系统和环境完全恢复原来状态。 8. 可以忽略分子间的作用力和分子本身体积的气体。 9.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一摩尔物质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 10.不能。该情况相当于一个绝热系统中作电功,电机发热只能使室温升高。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10. √ 三、选择题(选1个答案) 1. A 2. D 3. B 4. D 5. A 6. C 7. A 8. D 9. C 10. A 四、填空题 1. 封闭 2. 封闭系统中不做非体积功的等压过程 3. 等于 4. 等于 5. 大于

6. 在标准压力和指定温度下,一摩尔物质完全燃烧的焓变 7. 小于 8. 小于 9. 强度性质 10.小于 五、计算题 1. -8.314J 2. (1)Q=0,W=0,△U=0,△H=0 (2)Q=2430J,W=-2430J,△U=0,△H=0 (3)Q=1548J,W=-1548J,△U=0,△H=0 3.Q=40.7kJ,W=-3.10kJ,△U=37.6kJ,△H=40.7kJ 4. 6 5.7kJ 5. 260.7 kJ·mol-1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一、问答题 1.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2.由理想气体的等温可逆膨胀→绝热可逆膨胀→等温可逆压缩→绝热可逆压缩所组成的循环过程。 3.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 4.在孤立系统中的任何过程,或封闭系统中 的绝热过程: △S>0 表示自发过程 △S=0 表示可逆过程 △S<0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 5.在封闭系统中的等温等压非体积功 为零的过程: △G<0 表示自发过程 △G=0 表示可逆过程 △G>0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 6.在封闭系统中的等温等容非体积功 为零的过程:

物理化学上册判断题及答案

一 1、体系在某过程中向环境放热,则体系的内能减少。 2恒温过程的Q一定就是零。( ) 3、经历任意一个循环过程时,系统从环境吸收的热等于系统对外所做的功( )对 4尽管Q与W都就是途径函数,但(Q+W)的数值与途径无关。( ) 5、由于热力学能就是状态函数,则理想气体的状态改变时,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 )错 6、封闭体系经历一个不作其它功的等压过程,其热量只决定于体系的初终态( )对 7在绝热、密闭、坚固的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U一定为零,△H不一定为零。( ) 8不可逆过程就就是过程发生后,系统不能再复原的过程。( ) 9、因△H = Q p所以只有等压过程才有△H。( ) 10、理想气体,不管就是恒压过程,还就是恒容过程,公式dT H p都适 C 用。( ) 1 2 3 4 5 6 7 8 9 10 ××√√×√√××√ 二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压缩过程的 ?S < 0。( ) 2.自由度就就是可以独立变化的变量。( ) 3.水溶液的蒸气压一定小于同温度下纯水的饱与蒸气压,而与溶质挥发性无关。( ) 4.从同一始态经不同的过程到达同一终态,则Q 与W 的值一般不同,Q -W 的值一般也不相同。( ) 5.冬季建筑施工时,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盐类,效果比较理想。() 6.在等压下,机械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液体,使其温度上升,则ΔH = Q p = 0。( )

7.理想气体反应 A + B = 2C,当p A= p B= p C 时,的大小就决定了反应进行方向。( ) 8.系统由V1膨胀到V2,其中经过可逆途径时做的功最多。 ( ) 9.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0℃、200kPa的始态反抗恒定外压(p环= 100kPa),绝热膨胀达平衡,则末态温度不变。( ) 10.对于计量系数?ν= 0的理想气体化学反应,增加压力与惰性气体不改变平衡点。(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题及答案 1.道尔顿分压定律,对理想气体与实际混合气体来说关系式PB=Nb(RT/V)都成立。----解:错。对实际气体不适应。 2.在两个封闭的容器中,装有同一种理想气体,压力、体积相同,那么温度也相同。----解:错。数量不同,温度可能不同。 3.物质的温度越高,则热量越多;天气预报:今天很热。其热的概念与热力学相同。解:错。没有与环境交换,无热可言;不就是相同概念,天气热就是指温度高。 4.恒压过程也就就是恒外压过程,恒外压过程也就就是恒过程。解:错。恒外压过程不一定就是恒压过程。

物化复习计算题

计算题 1、2 mol O 2 (视为理想气体) 从始态100kPa ,75dm 3先恒温可逆压缩使体积缩小到50dm 3, 再恒压加热至100dm 3。求整个过程的Q 、W 、ΔU 、ΔH 、ΔS 。 解:途径如下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T 2= T 1= p 1 V 1/nR=450.99K p 3= p 2= p 1 V 1/ V 2=150 kPa T 3= 2T 2=901.98K 则有: (1)ΔU =ΔU 1+ΔU 2=0+nC V ,m (T 3-T 2)=18.75kJ (2)ΔH =ΔH 1+ΔH 2=0+nC pm (T 3-T 2)=26.25kJ (3)W 1= —nRTln(V 2/V 1)=3.04kJ W 2= —p 2(V 3—V 2)= —7.5kJ W= W 1+W 2= —4.46 kJ (4)Q =ΔU—W=23.21 kJ (5) ΔS 1= nRln(V 2/V 1)= —6.74kJ·mol -1·K -1 ΔS 2= nC pm ln(T 3/T 2)= 40.34kJ·mol -1·K -1 ΔS=ΔS 1+ΔS 2=33.6 kJ·mol -1·K -1 2、在288K 将适量CO 2(g )引入某容器测得其压力为0.0259p ?,若再在此容器中加入过量 )(24s COONH NH ,平衡后测得系统总压为0.0639p ?,求 (1)288K 时反应)()(2)(2324g CO g NH s COONH NH +?的Θ K 。 (2)288K 时上述反应的Θ ?m r G 。 2、解:(1))()(2)(2324g CO g NH s COONH NH +? 开始 0.0259p ? 平衡 2p 0.0259p ?+ p

物理化学习题与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5.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7.因Q P= ΔH,Q V=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10.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12.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13.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16.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18.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20.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因Q = 0,W = 0,所以ΔU = 0,气体温度不变。28.对于同一始态出发的理想气体的绝热变化过程,W R= ΔU= n C V,mΔT,W Ir= ΔU= n C V,mΔT,所以W R= W Ir。 1.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ΔU = 0,ΔH= 0。4.错,理想气体的U = f(T),U与T不是独立变量。5.错,绝热压缩温度升高;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吸热。7.错,Q V、Q p是状态变化的量、不是由状态决定的量。8.错,(1)未说明该过程的W'是否为零;(2)若W' = 0,该过程的热也只等于系统的焓变。10.错,这不是理想气体的单纯pVT 变化。12.错,在升温过程中有相变化。13.错,H = f(T,p)只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成立。16.错,无限小过程不是可逆过程的充分条件。18.对。 20.错,一般的非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不仅只是温度的函数。28.错,两个过程的ΔT不同。 二、单选题:2.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A) T,p,V,Q ; (B) m,V m,C p,?V;(C) T,p,V,n; (D) T,p,U,W。 8.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12.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A)热容C不是状态函数; (B)热容C与途径无关; (C)恒压热容C p不是状态函数; (D) 恒容热容C V不是状态函数。 18.1 mol H2(为理气)由始态298K、p被绝热可逆地压缩5dm3,那么终态温度T2 与内能变化?U分别是:(A)562K,0 kJ ; (B)275K,-5.49 kJ ;(C)275K,5.49kJ ;(D) 562K,5.49 kJ 。 21.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T)、绝热可逆压缩(i)到终态体积为V2时,环境对体系所做功的绝对值比较:(A) W T > W i;(B)W T < W i;(C) W T = W i; (D) 无确定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5.为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24.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H、?S、?A、?G中何者为零?⑴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⑵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⑶理想气体由(p1,T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2,T2)状态;⑷ H2和Cl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⑸ 0℃、p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⑹理想气体卡诺循环。1.对。 4 正确。5.错,系统由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不可能到达相同的终态。6 错,环境的熵变应加在一起考虑。 8.错。14.错。未计算环境的熵变;15.错,条件 16.错,必须在等温等压,W’= 0的条件下才有此结论。24.(1) ΔU = ΔH = 0;(2) ΔH = 0; (3) ΔS = 0; (4) ΔU = 0;(5) ΔG = 0;6) ΔU、ΔH、ΔS、ΔA、ΔG都为 0。 二、单选题: 2.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 (A) 跑的最快;(B)跑的最慢; (C) 夏天跑的快; (D) 冬天跑的快。 12.2mol理想气体B,在300K时等温膨胀,W = 0时体积增加一倍,则其?S(J·K-1)为: (A) -5.76 ; (B) 331 ; (C) 5.76 ; (D) 11.52 。 13.如图,可表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示意图是: (A) 图⑴; (B) 图⑵;(C)图⑶; (D) 图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