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教学自身的局限性

认知学徒制自提出已有20 年的历史,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教育方式,有的时候教学效果比正式教育还要好,但是并没有被大规模的推广运用,究其原因,是由其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例如,它需要较小的师生比例以及强调真实的学习环境,以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所以导致目前运用认知学徒制来指导教学的模式还不成熟。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认知学徒制的局限性。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主动的、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简单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是积极地知识建构者和意义提供者,即学习者积极建构或创建自己对于客观事实的主观意见。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建构主义要求为学习者创设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必须是在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或是政治下的情境之中才是有意义的。此外,建构主义理论还倡导反思性学习,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向他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学习、学会自我分析,逐渐发展在行动中反思的元认知技能,朝着专家的方向不断进步。认知学徒制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性、反思性、探究性等等是和建构主义理论不可分的

社会文化学习观

20 世纪80 年代,受维果斯基(L.S.Vygotsky)的影响,兴起了社会文化学习观。其基本假设是,人的心理功能是处于文化、历史和制度情境之中的。该学派注重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并将不同的社会实践视为知识的来源,为此,“他们提倡一种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可能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对专家活动的观察、模仿进行主动学习”。社会文化学习观认为知识获取本质上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过程,要求我们特别注意认知所嵌入其中的社会与文化的情境脉络。它强调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它将群体放在个人之前,视个体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放在首位。因此,社会文化学习观关注的是这样一些社会关系的范型,如协商、合作、冲突、角色、社会场景等。基于此,社会文化学习观要求为学生创造一种开放的、情境的、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探索、协作、思考问题解决的活动;支持学习者并提供机会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这对认知学徒制强调的指导、示范、搭建脚手架以及合作学习、清晰表达、反思等具有明显的启示作用,为认知学徒制的提出提供了一片沃土。

2.1.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1978)提出“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概念,意指儿童“正在形成、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即描述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问题解决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体系。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检测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解决能力,然后选择学生通过成人的辅助能够完成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好比我们的比喻“摘挑子,要让学生跳一跳”的说法不谋而合,活动的设计既要超过学生的现有水平,又要在最近发展区内,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给与学生鼓励;学习过程中要求有同伴或教师,也就是认知学徒制中“能干的他人”提供教学支持,这里,研究人员借用了建筑行业中“脚手架(scaffold)”这一术语,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把学习者的发展过程从他所在的地方引导至引至他还未达到的地方。很显然,认知学徒制从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汲取了很多营养,如示范、指导、搭建/拆除脚手架等,反过来,认知学徒制也能使最近发展区最

大化,Aziz 曾用图 2.2 表示最近发展区与认知学徒制之间的联系。

2.1.4 莱夫和温格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数百年来,去情境化教学一直占据主导,并仍“把持”大局,近些年,情境化教学设计思想才占了研究的上风,呼声日渐高涨。以莱夫(Lave)、温格(Wenger)为代表的人类学家从人类学的视角,在对非洲的裁缝店学徒的研究中发现了传统学徒制的中心特征(观察、指导、实践、情境性),并提出了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他们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学徒的身份进入实践共同体,进行“合法的边缘性参与”,然后逐步走向“中心”并获取身份的过程。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自提出就备受青睐,因为它支持有意义的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运用和转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1.知识和学习的情境性

知识是由学习活动发生的情境来表征和索引的,其内容是由真实世界的对应物及情境决定的(Brown et al.,1989)。好比我们想了解一个人,首先必须了解他所处的环境。人类的任何学习行为都是处于社会中的,受到文化、历史和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如果学习的知识是去情境化的,则它是“惰性的”,是无法迁移到相关情境中去的。传统教育往往认为知识的获取是外部教学的结果,忽略了它是周围环境文化的产物,从而很少提供给学生实践相关领域知识的机会,而情境认知学习理论倡导按照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对应的方式创设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即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性。

2.真实的活动和参与

知识的建构来源于活动(Jonassen,1999)。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认为有意义的学习和活动是彼此交互和依赖的。从情境认知理论的角度看,学习是一种与共同体中的其他成员表达、磋商和互动的过程(Lave,1988),强调交互性和实践性的重要。情境是学习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认知学徒制是基于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一种教学模式。以创设有效学习环境为己任的认知学徒制正是试图通过在学习中嵌入逼真的环境和学习者在实践共同体中的真实活动来提高学习的效率,保证知识向真实情境的转移。很显然,认知学徒制受到了情境认知理论的影响。莱夫对学徒制的研究,对柯林斯等人提出认知学徒制理论的启发最大,布朗和柯林斯都特地指出了这一点并向她表示了致谢。

认知学徒制教学与传统学校教学的比较

1. 传统学校教学受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影响,认为学习是信息的接受、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学习的结果是信息在头脑中的表征。所以,教师选择知识内化的方式大多是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大量的机械练习来强化记忆所学的知识,在需要时抽取出来加以运用的即可。而认知学徒制受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在与社会文化的交互过程中发生的,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强调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反思来达到真正理解知识的目的,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

2.传统的学校教育注重知识传递的结构化和系统性,知识和技能是学校学习规范的一个副产品,不但脱离了它们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情境,也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认知学徒制认为在真实的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更有利迁移,不同的个体建构的过程和结果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学注重个性化和情境化。

3.传统学校教育只注重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概念性知识和低级的问题解决技能;而认知学徒制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的活动领域的积极参与来获得和使用认

知与元认知工具,帮助学生解决复杂问题,培养高级认知技能。

4.传统学校教育将知识分类为原理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而且以教授原理性知识为主,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获得“惰性的”的知识;而认知学徒制将知识分类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更注重学生隐性知识的获得,并且认知学徒制本身就有利于学生获取隐性知识。认知学徒制中的策略性知识和专家实践的文化实际上就是“专家”的隐性知识,让学生在从“合法的边缘性参与”逐步走向“中心”的过程中,不断与共同体互动,通过观察、清晰表达、反思、探究等方法来获得隐性知识。

综上所述,认知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及传统教育的超越。

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是建立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之上的,融入学校教育元素的一种模式,它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要求教师和学生要清晰表达,以使思维活动可视等。柯林斯等人提出的认知学徒制的构元包括以下四方面,

3.2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构建

何克抗教授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简称”。李克东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学生、内容、媒体)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可以看出,教育技术专家更加强调“在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即尽力创设为教学服务的情境、提供教学可用的资源来完成教学实践,这更符合认知学徒制的核心内容。以上定义虽然从不同的

侧面描述了“教学模式”这一术语,但是它的本质都是理论的操作化和操作的规范化。教学模式一般包含五个部分,即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五个部分,具备以下三个特点:(1)在一定理论指导之下;

(2)需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3)表现为一定的教学活动序列及其方法策略。

主张教师是魔术师,不束缚教师的手脚,让教师充分发挥创造性的说法并无错误,但当具体教学时,如果没有一定的固定化结构手段,那么教学亦只成为一种理想化“师法自然”的纯概念。教师依据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活动是必要的。在“面向新课程的高师院校学生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实践研究”和“大学校园网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模式研究”的项目研究中,我们认为,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是目标明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和探究的,这样学生才能高度投入学习。在课题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教师要努力创设真实的情境、学习共同体等学习环境,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反思和探究能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认知和技能的发展。据此,笔者结合建构主义、情境认知等理论,构建了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一个针对教学的宏图,为教学提供了结构和方向:教师根据认知学徒制的基本构元设计学习环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要起到自己作为主导者的作用;教师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来选用认知学徒制提供的方法去教授,学生则相应地做出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主要从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再根据评价进行反思,以此构成了评价—反思—反馈的循环迭代的过程,直到学生获得解决复杂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为止。

在该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呈现复杂问题并创设与之相关联的情境,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动机。随后,教师不仅要演示问题解决过程,还要大声说出思维监控过程和策略选择的方法,学生观察、加工教师提供的信息。然后,教师鼓励学生以学习共和同体的形式参与到问题解决中去,教师提供指导。学生要把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阐释给教师和其他同伴,教师和同伴旁听学生的思维通过反思进行评价再反馈给学生,学生反思并修正再反馈给其他成员。最后,教师要创设更加多样化的问题情境并逐步拆除脚手架来让学生独立探究、促进知识的运用和迁移。可见,通过教师和学生轮流作业、互相观摩、共同反思的方法,使学生自我修正、自我监控的能力不断增强,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师生共同成长。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运用认知学徒制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要体现以下四个关键机制,也是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灵魂所在,才能帮助学生建构自己对问题的嵌入式理解和养成专家式思维技能。

1.教学情境的真实性

学习和认知基本上是情境性的。柯林斯和布朗提出认知学徒制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那些孤立地镶嵌在个体大脑之中的“惰性”知识,认为知识必须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才能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当教师提供有意义的背景时,有助于学习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生成主动解决问题的认知兴趣和进取欲望,进而探索问题答案,形成问题解决的技能。好的情境应尽可能接近学习者的经验,并且情境应能促进学习者的发展的需求。同时,真实的情境还需要学习者社会性的交互作用和合作,参与到“实践共同体”之中。Mclellan(1994)认为,情境可以是:A 真实的工作场景;B 高度的真实,或真实的工作环境的“虚拟”的代用品;C 一种可仪的环境,如:影像或多媒体程序。

2.教学序列的循序渐进性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教师要建构一系列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整体到局部的任务、任务环境或微型世界。遵循以上的学习活动排序的基本原则,就要求教师在使用认知学徒制的方法时通常由示范开始,让学生对任务有一个全局的了解,然后通过给学生搭建脚手架、指导,来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概念模型,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以及能力的发展,逐渐减少提供给学生的学习支持,最后拆除脚手架,同时学生要清晰表达出他们的知识和思维,直到能够独立探究,最后教师将学习的控制权移交给学生。此外,教师还要创设多种问题情境,让学生不拘泥于一种情境,这样学生的策略才能获得丰富的情境联系网络,才有利于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其中的一个核心方法是使用脚手架。

3.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在认知学徒制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是教师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教师在运用示范、指导等方法下上课的配角,他们是带着知识、经验、兴趣、思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的意义建构是在实践和情境脉络中通过互动和协商而产生的,它是一个丰富、多样的动态生成过程。生成性教学以交往互动为基础,因为正是师生、生生间的一次次交流,才会产生大量的生成性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知识获得和人的发展。可是在教学中教师示范问题解决时的思维却是无形的,学生看不到,是无法互动的。所以,教师要外显内部思维活动,大声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决策过程、控制思维的方法,让自我监控过程学生“看”得见。学生也要像教师那样清晰表达,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互动。同时,使认知过程显性化也是认知学徒制的特点之一,所以认知学徒制是生成性教学的有益补充。

4.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性

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性指的是创设参与者在其中积极交流所得并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环境。在认知学徒制教学活动中,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和全体学生组成了学习共同体。具有共同目标的学习共同体在示范、案例的基础上,通过仔细观察、系统分析、深入思考、清晰表达、思维建模等活动产生个体的理解,个体理解经过清晰表达上升为组织理解,进而形成组织知识,然后将组织知识不断内化为附带个人经验的知识和理解,助学者与学生共同成长。这样的螺旋式双向互动,是学习共同体处于建设性的根本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要重视小组学习和协作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实践中合法的参与,这也是它的社会性体现之一。世间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一切目的的教学模式无疑是不存在的,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也不例外,有自己的优点和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具体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下的示范

示范是专家向学生展示完成任务的过程,并且用言语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的过程,使学生有机会观察正在工作的有经验的专家的实践过程,避免学生对问题解决过程感到恐惧。通过使用数字音频或视频技术展示专家在解决真实问题中的表现,如医生做手术的短片、心理学家对客户的咨询短片等,都可以使学习者观察得更清晰入微、超越时空的限制而得到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资源,使通常不可视的过程可视化等;示范的另一种方法是在网络上张贴专家或教师设计的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供学习者模仿。

信息技术下的指导

指导的目的就是要分析学习者的表现,提供评论和反馈,提高学习者的能力,激发其动机。从程序教学机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智能导师系统以及电子指导(e-learning)、远程教学系统、即时通讯系统等,教育学者一直在做着不懈的努力,试图用技术实现指导教学。今天的交互式多媒体的性能和力量,不仅能够耐心地观察学生,为学生提供暗示、等待学生做出答案、提供反馈,并且还可以监控学生的训练的过程。总之,随着教学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技术能够提供给学习者越来越即时的、个性化的、多重视角的帮助。

信息技术下的脚手架

通过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脚手架(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学生可以穿越“最近发展区”,获得进一步发展。其中的一种形式是让计算机承担技术所擅长的任务,比如运算、文字的复制等,而学生承担他们所擅长的认知任务,如任务设计、统筹规划等高级思维活动。此外,还可以以计算机提供知识的结构化表征、向导、建议、或具体执行任务的步骤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脚手架。如利用概念图或语义网络工具展示概念、要素、实例之间的相互关系,便于学生理解或产生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利用维恩图便于学生整理、分析、归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利用可视化工具为学生提供范例等。昆塔纳(Quintana)等就指出了20 种设计脚手架的特定策略,以支持基于电脑的学习环境中的意义生成、探究、清晰表达和反思。信息技术帮助学习者超越了他们的思维—记忆、思维、解决问题的局限。

信息技术下的清晰表达

清晰表达使学生能对自己建构的某一领域的知识、推理和问题解决过程清晰化,使学生的隐性知识外显,使获得的知识更容易被用于其他任务等。清晰表达可以通过团队合作、讨论、辩论等方式来实现。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可能有足够时间使所有同学都表达自己,所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日志、演示文稿、概念图等方式来表达思考、决策和问题解决的过程;通过虚拟聊天工具设计小组头脑风暴的活动,鼓励更多的学生清晰表达自己的心得和实作。

信息技术下的反思

Collins 认为信息技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的学生的反思

(1)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因为技术能够记录实作,人们就能回顾他们是怎样完成一项任务的,把以前所做出的关键决定复演出来。例如建立电子学档记录学习过程,以便于评价;多媒体学习环境中为学生设置非线性导航,便于学生及时回访和反思。

(2)学生把自己的实作与他人的实作进行比较。例如在教师提供的网络张贴去内,学生可以把各自的问题解决或任务完成的过程记录下来,不仅可以反思自己的表现,还可以与其他人进行比较。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及时通讯系统与在线的其他人共同讨论、同时完成任务,相互借鉴,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3)学生把自己的实作和一套用于评价实作的标准进行比较,是改进实作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教师提供任务的评价标准,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的期望和要求,从而学习者进行自评,根据标准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事实上,与不使用反思工具相比,使用工具进行学习要求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如果学生没有对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就没法使用反思工具。

信息技术下的探究

探究强调学习者要尝试不同的策略和假设,通过尝试、观察来验证假设。在探究活动中,教师为学生设立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监控学习过程,提供有限的指导,逐渐拆除脚手架,直到完全“淡出”,学生则生成自己的知识,管理目标的实现。在探究中,信息技术可以扮演“研发工具”的角色,也可以为学生探究提供环境和资源。例如,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知识论坛或知识库的链接,使学生丰富学习资源,获得最新知识;“微世界”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环境,这种环境提供了对真实世界某些现象的模拟,学习者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探索以及实验。实践证明,微世界促进了学习者的问题解决策略、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读”,改变了教学信息输入和教学内容表现的形式,进而促进理解、深化了教学;而“写”则增加了信息的输出和学习主体思维的外化与共享,能在深层次上引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反思性理解。信息技术不仅是辅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更是“促进思维的工具”。信息技术整合到认知学徒制教学活动中,要强调学生通过“写”不断生成学习过程,要为“写”建立结构化支架,实现学生的“读”与基于信息技术“写”的协同。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总结和思考

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总结和思考 ——张风帆 正值三伏酷暑难耐,我们同行八位教师一起去享誉魅力海滨城市——大连学习为期三天的“全国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与对话研修班”。 授课的专家都是我国教育界关于现代学徒制实践的先行者和开拓者。通过学习了解学徒制是从西方引进的但是又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合作教育制度,是通过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教师与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术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有两个最突出的特点,即“双主体”和“双身份”。“双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共同育人;“双身份”是学生兼有学徒和学生两重身份。 授课专家分别阐述了西欧尤其德国、英国一些国家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以及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方法,更要避免在我国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最主要的是结合我国各个省市地域地理的实际情况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学徒培养模式。在近几年的摸索中,我国在建立现代学徒制的长效机制培养模式,也有很多成功的经典案例。例如2012年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与长春市轨道交通集团共同出资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在人员配置、教学管理、招生就业、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实现共管共用,形成了双主体办学机制。目前,学院已有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弹性学制)、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物流管理、药品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在招生的同时,企业参与面试,合格者录取为企业的预备员工,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之后学院与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签订 了“奥迪职业学校项目”合作协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车身维修技术专业形成了先招生后招工等等。 在现代学徒制的成功实施培养模式中,校企双方合作围绕企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学院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针对企业核心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通过岗位能力分析,系统优化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企业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工学交替“双主体”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大亮点。企业也明确主要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学校课程和企业课程内容、学校教师与

认知学徒制二十年研究综述

认知学徒制二十年研究综述 [摘要]认知学徒制理论提出至今已有20年,此间关于认知学徒制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国外学界的理论研究仍在持续,但更侧重于对它的应用研究,而且该理论的应用结合技术的发展得到了进一部拓展。而国内学界,特别是内地学者。仍以理论介绍为主,缺乏针对该理论的实证研究。希望对该理论提出20年来国内外大致的研究状况进行的回顾,有助于国内学界把握其研究动态和方向。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研究;特点;综述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传统学校教育的诸多弊端愈加突出,如教学中过于注重被“打包”的事实性知识的传递,忽视对学生的元认知能力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知识的教学脱离其应用情境,学生的“知”与“行”脱离,学生学到的是大量不可迁移的、无助于真实生活中问题解决的惰性知识;学习被看成是个人追求,教师主导的学校文化阻碍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等。为了克服这些弊端,美国认知科学家科林斯(Allan Collins)和布朗(John Seely Brown)等从人类学家莱弗(Jean Lave)关于传统手工学徒制的研究中受到启发,吸取了示范、指导和脚手架等传统学徒制的核心要素,同时又结合学校教育中更注重认知能力培养的特点,将传统学徒制进行升级,于1989年正式提出了认知学徒制理论。 认知学徒制理论框架主要聚焦于四个维度,即内容、方法、顺序和社会性,共包含18个构件。如表l所示: 认知学徒制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教学范式刚刚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对学习的研究正逐渐由认知转向情境,学习环境设计思想初现端倪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学习环境设计思想和教学理论。认知学徒制自提出以来,在国际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该理论正式提出20年之际,本文对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回顾和综述。 一、国外学界关于认知学徒制的理论及应用研究 (一)理论提出及其推广 认知学徒制理论的公开正式提出是在1989年。然而,在此之前,科林斯等人就发表了关于认知学徒制的两篇技术报告,分别是1987年科林斯、布朗和纽曼(Newman,S.E.)合作的“认知学徒制:教授阅读、写作和数学的技艺”和1988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Situated Cognition and the Culture of Learning John Seely Brown;Allan Collins;Paul Duguid Educational Researcher,Vol.18,No.1.(Jan.-Feb.,1989),pp.32-42. Stable URL: https://www.360docs.net/doc/bb7995868.html,/sici?sici=0013-189X%28198901%2F02%2918%3A1%3C32%3ASCATCO%3E2.0.CO%3B2-2 Educational Researcher is currently published by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Your use of the JSTOR archive indicates your acceptance of JSTOR's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Use,available at https://www.360docs.net/doc/bb7995868.html,/about/terms.html.JSTOR's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Use provides,in part,that unless you have obtained prior permission,you may not download an entire issue of a journal or multiple copies of articles,and you may use content in the JSTOR archive only for your personal,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contact the publisher regarding any further use of this work.Publisher contact information may be obtained at https://www.360docs.net/doc/bb7995868.html,/journals/aera.html. Each copy of any part of a JSTOR transmission must contain the same copyright notice that appears on the screen or printed page of such transmission. The JSTOR Archive is a trusted digital repository providing for long-term preservation and access to leading academic journals and scholarly literature from around the world.The Archive is supported by libraries,scholarly societies,publishers, and foundations.It is an initiative of JSTOR,a not-for-profit organization with a mission to help the scholarly community take advantage of advances in technology.For more information regarding JSTOR,please contact support@https://www.360docs.net/doc/bb7995868.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bb7995868.html, Tue Jun2613:52:032007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最新教育资料

现代学徒制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学徒制教育在中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但并未形成自身的体系。西方的一些国家则通过不断的摸索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现代学徒制是实施企业与学校共同培养的模式,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具有双重身份:即学生和学徒工,也就是通过师徒关系将企业中的实际操作和学校的理论学习结合在一起的一种高职教育培养模式。 1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 现代学徒制教育是一位企业中的工程师,即师傅,每次收少量徒弟,这是与传统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最大不同,虽然这样好像显得有些低效,但它在实践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是无法替代的,也是学校传统教育的高效补充。现代学徒制教育体现的就是学校的理论学习与企业的实践技能的有机结合。每周1-2天的学校理论学习,3-4天的企业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约为3:7。上述是一种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的组织形式,可见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下理论学时比较少,所以要求学校据此特点重新整合教学资源,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素质和技能上,同时把实践作为重中之重。 2现代学徒教育模式的特点 (1)高职教育本身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现代学徒制也正是为了体现这个目标,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是为了工作而去学习,目标明确、前景明确,所以大部分学习积极性高,并且应该有一大批学生被原企业在毕业后录用。 (2)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内容由学生和企?I双方共同制定,不仅使学生能够学到理论上应知应会的知识,而且突出培训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适应企业的需求。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企业最先进、最真实的生产理念、生产环境和生产设备。 (3)理想状态下,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不仅不需要缴纳费用,而且根据个人的表现还会享受学徒工资,这从另一个方面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是现代学徒制最具发展潜力的原因之一。 3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0806

认知学徒制理论与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养 摘要: 认知学徒模式能够培养学习者的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能力、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对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培养有很强的适切性。认知学徒制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培训设计策略有:专业引领和理论支持,探索循序渐进的教学序列,以案例为载体的观摩学习,建构互动与反思的实践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 认知学徒模式;语文教师;培养 高师中文系负担培养语文教师的责任,除了语言学文学等本体性的课程之外,教育学类课程是培养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必要课程。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语文学科专业教师的从业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作为职前教育而且作为在职培训主要内容的语文教育学课程必须改革。在高师中文系不仅课时比例应该提高,而且在教学方式上应该改进。语文教育学课程,历来是教学科研的薄弱地带。传统的理论讲授加短期实习的模式,不利于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学生感觉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无力的,在职教师培训中也遇到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已引起人们对仿效真实工作情境的认知学徒制理论的

广泛关注。基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教学的实践经验和对认知学徒制理论的分析,我们认为认知学徒制理论对语文教师培训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认知学徒制理论的基本观点 所谓认知学徒制,是一种从改造学校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出发,将传统学徒制方法中的核心技术与学校教育整合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认知学徒制关注的不是概念和事实知识的获得,而是重视专家在获取知识或将知识运用于解决复杂现实问题时所关涉的推理过程、认知和元认知策略;将学校课程中的抽象学习内容置于有意义的情景之中,主张学习与实际的工作环境关联起来,让学习者充分了解学习的目的与应用,理解工作的相关性,并参与专家行为;鼓励学生反思并清晰表达不同任务之间的共同原理,使学生逐渐独立地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新的问题情景中;允许学习者在完成复杂任务过程中,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通过讨论、角色扮演及小组问题求解等方法将复杂的认知过程外显化,以促进自我修正和自我监控等元认知技能的发展。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习者的高阶思维能力即专家实践所需的思维能力、问题求解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认知学徒模式可通过开发兼容职业课程的灵活性与实用性以及学术课程的基础性与系统性的整合课程,以促进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一体化问题的解决。 由柯林斯(Collins)、布朗(Brown)、纽曼( Newman)首先提出的认知学徒制模式包括四个构件: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 一、内容。在内容上选择领域性知识,包括概念、事实和程序性

当代教育心理学问答题(第六至八章)

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 举例说明认知结构是如何帮助学习者“超越所给信息”的。 人们如果要超越直接的感觉材料,那么,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把感觉输入归入某一类别,并根据这一类别进行推理,而且,还要根据其他相关的类别作出推理,这些相关的类别就构成了编码。例如:当我们看到前面一位留着披肩发穿着药衣服的人时,我人所得到的远比我们看到的要多,我们可以推断这个是位女子,她有两只眼睛,一个鼻子等。然而,我们不可能直接知觉到这些,所以我们必须超越所给的信息。我们先判定这是一位女子,然后根据女子这一类别,作出推断。简述促进学生把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1)动机原则:三种最基本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求知欲)、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欲望)、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和睦共处的需要)(2)结构原则(3)程序原则(4)强化原则。 简述奥苏贝尔提出的意义学习及其条件。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用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他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即心理意义。画出加涅提出的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模式图,并加以解释。 这一模式表示,来自学习者的环境中的刺激作用于他的感受器,并通过感觉登记器进入神经系统。信息最初的感觉登记器中进行编码,最初的刺激以映像的形式保持在感觉登记器中,保持0.25~2秒。当信息进入短时记忆后,它再次被编码,这时信息以语义的形式储存焉,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也短的,一般只保持2.5~20秒。但是如果学习者作听复述,信息在短时记忆里就可以保持长一点时间,但也不超过一分钟。经过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编码,信息被转移到长时记忆中进行储存,以备日后的回忆。大部分学习理论家认为长时记忆中的储存是长久的,而后来加快不起来的原因是由于“提取”这些信息的困难。在这个信息加工过程中,一组很重要的结构就是图上的“执行控制”和“期望”。“执行控制”即已民用工业的经验对现在学习过程的影响,“期望”即动机系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整个学习过程都是在这两个结构的作用下进行的。 加涅从信息加工的观点出发把学习过程分成哪些基本阶段? 把它分成八个阶段:1)动机阶段。要使学习得以发生,首先应该激发起学习者的动机。要促进学习者的学习,就要使他们具有一种奔向某个动力。要把学习者想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头脑中的期望——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并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2)了解阶段。在了解阶段,学习者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注意和选择性知觉。3)获得阶段。对外部信息一旦开始注意和知觉,学习活动就可进入获得阶段。获得阶段指的是所学的东西进入了短时记忆,也就是对信息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一 传统教学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将知识抽象化,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相分离,忽视了社会文化对学习者的经验与认知结构的作用,忽视了个体认知风格、个性特征的差异。而建构主义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关注学生对意义的建构,强调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何克抗将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定义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接受者和传授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工具,即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二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多种多样,目前较为成熟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抛锚式教学模式、认知学徒教学模式、随机通达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模式。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 该模式是由范德比尔特(Vanderbilt)大学毕保德(Peabody)学院的学习技术中心(Learning Technology Center,LTC)于1984年开始启动的研究项目和研究结果。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完成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它是使学生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 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以“知识传递”为目的的教学,它在教学中以逼真情节为内容的影像作为“锚”,为教与学提供一个可靠的宏观情境(Macro—context)。抛锚式教学遵循两条重要的设计原则:①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同绕某一“锚”来设计,所谓“锚”应该是某种类型的个案研究或问题情境;②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习者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抛锚式教学的方法有搭建脚手架、镶嵌式学习、主动学习,允许学生探索问题的多种可能答案,由学生担任教学的指导者,发展有关体验的表征,学生自己生成项目、智能模拟、合作学习。 抛锚式教学模式一般包括如下几个阶段:

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目录 一、实施背景............................................... - 2 - 二、主要目标............................................... - 2 - 三、工作过程 (4) (一)现代学徒制试点 (4) (二)制定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 (7) (三)现代学徒制全校推广 (8) 四、条件保障 (8) (一)政策条件 (8) (二)企业条件 (8) (三)学校条件 (9) 五、成效成果 (9) 六、体会与反思 (11)

尝试“现代学徒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福元建飞 一、实施背景 1.国家发展的大背景:中国正面临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转变,鲁昕部长在多种场合说过“学徒制肯定是产业升级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发展现代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2.市域经济发展的小背景:迁安以钢铁冶炼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型,钢铁企业面临升级换代,过去的招工模式是以劳动力为主体,现在转变为以高素质技术工人为主体。目前许多装备制造类企业到迁安投资,首先询问的条件之一是本地是否有足够的高素质技术工人。 3.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需要:按照我校原来的培养模式,学生的技能训练容不能与就业岗位对接,毕业后不能适应企业岗位要求。故传统的实习模式受到挑战,现代学徒制刻不容缓。 在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校建设中,学校把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列为重点建设专业。借此机会,我们按照“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在之前“企业冠名班”的基础上,进行了一轮“学徒实习”的试点。本次尝试收到了相当满意的效果,学生不仅熟练掌握了企业的岗位技能,而且有90%以上的在学徒实习企业就业。随着示校建设工作的不断进行,我们打算在其他专业中也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从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入发展。 二、主要目标 1.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学校本位教育与工作本位培训紧密结合,使企业回归职业教育主体之一的地位。

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应用

(1)生成性学习(维特罗克) 在生成理解的过程中,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已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加工策略)与从环境中接受的信息(新知识)相互作用,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主动地选择和注意信息,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 制约建构过程的条件:①材料本身的可理解性;②学习者先前知识水平;③学习者建构性加工活动 促进建构的策略:①引导学生建构当前所学不同知识成分间的联系;②引导学生建构所学知识与先前知识之间的联系。(2)认知灵活性理论与知识深化(斯皮罗) 斯皮罗等人把知识分为结构良好领域的知识和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并据此将学习分为两阶段:初级知识获得与高级知识获得。(乔纳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获得的三阶段,包括初级的知识获得阶段、高级的知识获得阶段和专门知识学习阶段,其中,高级的知识获得阶段是通过学徒式的引导进行的。) 建构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知识的学习不只在于学习者能够背诵多少知识,更主要的是获得知识的质量及是否能把知识灵活地迁移运用到各种相关情景中。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策略促进高级知识获得,其核心任务是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斯皮罗等人根据对高级学习的基本认识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或随机进入教学),这种教学强调,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经过改组的,而且目的不同,分别着眼于问题的不同侧面。 (3)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通过把学习活动设置到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学生不断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并通过跟进性探究来进行持续性的知识建构。其核心思路是以问题为中心,具体包括设计型问题和解释型问题。 根进性探究:随着理解的深化而不断发现和解决更深层次的问题的过程 基本观点: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掌握有关的工具。知识不仅是在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的,社会文化互动更加重要,知识的建构过程常常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这种建构主义主要是在维果茨基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了关于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理论,后来的列昂节夫更系统地提出了活动理论。维果斯基分析了在内化过程中的两种知识的相互作用:自下而上的知识与自上而下的知识。列昂节夫进一步强调了活动在内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一切高级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重复、多次变化,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活动是这种内化过程的桥梁。人的心理是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内化理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内化的结果。 内化:把存在于社会中的文化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从而有意识地指导掌握自己的各种心理活动 活动理论——文化的内化是通过学习者参与某种社会性活动而实现的 在参与活动的或程中,学习者通过与比他们更成熟的成员合作可以完成他们独自所不能完成的任务。 最近发展区:通过合作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和独资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之间的差距。 (2)应用部分 ①支架性教学 把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实的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或其他助学者通过和学生共同完成蕴含了某种文化的活动,为学习者参与该活动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自无法完成的任务。随着活动进行,逐渐减少外部支持,让位于学生的独立活动,最后完全撤去脚手架。支架式教学包括以下几个环节:①预热;②探索;③独立探索。 ②认知学徒制 知识经验较少的学习者在专家的教导下参与某种真实的活动,从而获得该活动有关的知识技能。按此思路,教师作为“师傅”在现场中对学生的认知活动进行示范和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中逐步更多地洞悉专家所使用的知识和问题解决策略。

工商企业管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doc

工商企业管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从传统学徒制改革发展而来的一种提倡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模式,强调将企业和学校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增强职业教育的专业性和实践性,进而培养理论和实践综合技能过硬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落实到职业教育当中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保证人力资源,凸显职业教育的优势。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是职业院校专业体系当中的一个重点,更是需要贯彻执行现代学徒制度的核心专业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工商企业管理人才,为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支持。 关键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学徒制拥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传统的技能训练方法,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学徒制度的内涵在不断的衍生和发展,并逐步构成了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在职业教育当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显著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进而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作为职业院校当中重要的专业构成需要对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应用,把握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以及优势,进而提出构建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分析 在尚未出现学校教育前,人们学习知识以及传承文化主要借助的是传统学徒制,在这样的模式支持之下,学徒要在真实的工作场地对师傅的工作状况进行全面观察,进而捕捉师傅的知识以及技艺,之后在师傅引导之下完成实践操作,掌握师傅的知识与

技能。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区别传统学徒制的技能训练模式,不再单一的强调手艺传承,而是在教育形式方面提倡师承,同时现代学徒制还注重革新职业教育课程、人才培养环境、评价方法等多个方面,从而起到优化人才培养的作用。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身份不同。在现代学徒制当中,学徒先要在企业当中获得学徒岗位,并参加企业的现代学徒制项目,接下来才能够拥有在职业院校接受教育的学生身份,并在深度的校企合作单位共同发展综合能力。所以在这样的模式下,学习者是学生又是学徒,承担着双重身份。第二,培养模式不同。学生同时受到专业实践和理论教师的教学指导,同时学习场所当中还包括真实的企业生产情景和学校课堂。要想借助现代学徒制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要有政府、企业、学校的共同参与和承担。第三,培养目的不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目标较传统学徒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今是一种强调把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能培训整合统一的教育模式。 二、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分析 (一)培训过程方法更为灵活 在传统学徒制之中,学徒年龄小,需要从小跟在师傅左右学习相关的手艺,通常要经历十几年的时间才能够出师。而现代学徒制则可以有效改变这样的现状,在这一模式支持之下学生参加学习和培训并没有年龄限制,不必从小开始知识和技艺的学习;培训方法丰富多样,在时间上灵活机动,因而能够给学生较大的选择余地,使得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学习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和时间;培训过程灵活性强,除了可以短期脱产学习,还能够选用工学交替模式。 (二)有效深化校企合作模式

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教学自身的局限性 认知学徒制自提出已有20 年的历史,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教育方式,有的时候教学效果比正式教育还要好,但是并没有被大规模的推广运用,究其原因,是由其自身的局限性决定的。例如,它需要较小的师生比例以及强调真实的学习环境,以我国现阶段的国情来说,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这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所以导致目前运用认知学徒制来指导教学的模式还不成熟。技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突破认知学徒制的局限性。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建构主义把学习看作是一种主动的、建构的过程。学习者不是简单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是积极地知识建构者和意义提供者,即学习者积极建构或创建自己对于客观事实的主观意见。学习意义的获得,是每个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识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的过程。建构主义要求为学习者创设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四个部分。学习必须是在一定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或是政治下的情境之中才是有意义的。此外,建构主义理论还倡导反思性学习,认为学习者可以通过向他人学习、控制自己的学习、学会自我分析,逐渐发展在行动中反思的元认知技能,朝着专家的方向不断进步。认知学徒制理论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性、反思性、探究性等等是和建构主义理论不可分的 社会文化学习观 20 世纪80 年代,受维果斯基(L.S.Vygotsky)的影响,兴起了社会文化学习观。其基本假设是,人的心理功能是处于文化、历史和制度情境之中的。该学派注重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并将不同的社会实践视为知识的来源,为此,“他们提倡一种认知学徒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可能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对专家活动的观察、模仿进行主动学习”。社会文化学习观认为知识获取本质上是一个不可避免的一种社会历史文化的过程,要求我们特别注意认知所嵌入其中的社会与文化的情境脉络。它强调学习是知识的社会协商,是一种社会建构的过程,它将群体放在个人之前,视个体的合理性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放在首位。因此,社会文化学习观关注的是这样一些社会关系的范型,如协商、合作、冲突、角色、社会场景等。基于此,社会文化学习观要求为学生创造一种开放的、情境的、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和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探索、协作、思考问题解决的活动;支持学习者并提供机会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这对认知学徒制强调的指导、示范、搭建脚手架以及合作学习、清晰表达、反思等具有明显的启示作用,为认知学徒制的提出提供了一片沃土。 2.1.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1978)提出“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概念,意指儿童“正在形成、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即描述儿童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水平与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问题解决水平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不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的发展体系。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检测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解决能力,然后选择学生通过成人的辅助能够完成的学习活动,这种教学活动好比我们的比喻“摘挑子,要让学生跳一跳”的说法不谋而合,活动的设计既要超过学生的现有水平,又要在最近发展区内,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给与学生鼓励;学习过程中要求有同伴或教师,也就是认知学徒制中“能干的他人”提供教学支持,这里,研究人员借用了建筑行业中“脚手架(scaffold)”这一术语,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帮助,并在他们能力增长时撤去帮助,把学习者的发展过程从他所在的地方引导至引至他还未达到的地方。很显然,认知学徒制从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汲取了很多营养,如示范、指导、搭建/拆除脚手架等,反过来,认知学徒制也能使最近发展区最

认知学徒制――高职实践教学新模式

认知学徒制――高职实践教学新模式 摘要:应用性和实践性是高职教育的典型特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薄弱直接导致了高职学校培养不出适合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本文从高职传统实践教学困境出发,以波兰尼的缄默知识理论为依据,探索在高职实践教学中实施认知学徒制。 关键词:认知学徒制实践教学高职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近几年来的发展,已具有较大规模,为我国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成规模发展的时间较短,教学体系尚不成熟,许多问题,诸如专业建设、“双师”队伍建设、教材和课程建设等,尚在研究、摸索阶段。尤其是专业建设中的实践教学,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中的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应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在高职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职传统实践教学困境 在传统的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实践教学”是与课堂教学相对而言的,它主要是指通过实践的途径使学生对课堂中

所学的一些知识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应用。因此,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实践教学是依附于课堂教学的,被看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这种价值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践教学的进行。主要体现在:一是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没有建立体现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多为验证性,缺少训练性、设计性、探究性、综合性,而且课时偏少;二是缺乏完整而具体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计划和严格而周密的教学管理。尤其是校外实习、实训和综合实践活动有较大的随意性、盲目性和无计划性;三是缺乏完整的实践教学大纲及指导教材、缺乏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四是实习实训基地没有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 这样就造成了一方面社会大量欠缺高技能型人才,而另一方面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技术技能水平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从掌握的知识类别看,他们大量欠缺应对真实技术环境所需要的缄默知识。 二、缄默知识 英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他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

教育心理学--1-5章--课后习题

教育心理学--1-5章--课后习题--答案

111选d模仿学习,116选c游泳,122选b和d,170选d 模仿学习。问答题第二题皮亚杰第二行教儿童道德要交她们遵守“军反”改成“规则” 第一章 一、解释下列术语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科学心理学:与哲学心理学相对,以实证研究为特征的心理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特指桑代克于1903年写成的《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该书是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形成的标志。中译本由陆志韦译,商务印书馆1926年出版,书名改为《教育心理学概论》。 潘菽《教育心理学》: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大陆学者编写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主编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潘菽,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出版。该书反映了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初期的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 实证研究:采用观察或实验在实际资料中求取结果,以验证假设并建立理论体系的研究。 准实验研究:与真实验研究相对。在实验研究中,凡不能严格遵守实验原则来选择被试和控制条件的实验被称为准实验。课堂教学实验一般为这类实验。 个案研究:定性研究方法之一。也称案例研究。通过详细收集、分析典型的个案资料以发现其中暗含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研究。 思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对。采用逻辑思考与理论推理所进行的理论研究。 教学设计研究:针对教学中的问题,通过教学设计和形成性评价,获得教学新产品以满足教学需要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

1、《学记》 2、19世纪末,实验 3、美,桑代克 4、1903 5、学生与教师,学习理论及其运用,各种类型的学习 6、学习,教学 7、教学,教学 8、单向道,死胡同,双通道 9、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别差异及其原因 10、《灵魂论》, 11、植物,动物,理性 12、德、智、体 13、比纳、西蒙 14、潘菽 15、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 三、选择 1、(1)学习心理学 2、(3)知识分类学习论 3、(4) 4、(4)解决问题 5、(3) 6、(4) 7、(3) 四、研究与设计 1、(略) 2、(略) 3、(略)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影响下形成的教学模式主要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认知学徒(Cognitive Apprenticeship)模式、随即访取教学(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模式等。 (一)抛锚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与情境学习、情境认知以及认知弹性(Cognitive Flexibility)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模式主要强调以技术学为基础的学习。抛锚式教学模式是由温比尔特认知与技术小组(Cognition and Technology Group at Vanderbilt, CTGV)在约翰?布朗斯福特(John Bransford)的领导下开发的。 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并达到目标的全过程”。这种教学要求创设鼓励学习者积极地建构有趣的、真实的情境。CTGV把“锚”视为一种“宏观背景”(macro-contexts),而与“微观背景”(micro-contexts)相区分。微观背景是课本后的不相联系的“应用题”的特征。创设这种真实的“宏观背景”是为了重新使儿童和学徒制中人们能够利用在背景中学习的优点。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吉伯逊(Gibson)的“供给理论”(Theory of Affordance)。“供给”指情境能促进学习活动的潜力。吉伯逊认为,不同的环境特征能够给各种特殊的有机体供给不同的活动,如“能走的”“能爬的”“能游的”等。相似地,不同类型的教学材料也能供给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因而,应该设计能够供给建构主义学习活动的教学材料,这些活动类型不同于其他类型教材所促进的活动类型。“锚”不仅是学习者应用已掌握知识的情境,更重要的是使用“锚”来帮助学生发现新学习的必要,从而树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教学应该帮助学生在完整的真实情境中确认学习目标。教师预先教授一些知识是为了提供帮助学生继续前进的资源和“脚手架”(Scaffolds)。 教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搭建“脚手架”。抛锚式教学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向他们提供帮助或“脚手架”。“脚手架”应该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搭建,是为发展学生进一步理解而提供一定的支撑,使学生的理解逐步深入,不断地提高。在两个新的杰斯帕(Jasper)几何冒险中,研究人员用“镶嵌式教学”(Embedding teaching)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脚手架”。这种镶嵌式教学情节是冒险故事的自然组成部分。学生并不要求一开始就完全理解这种镶嵌式教学情节,而是学生在遇到困难时自然产生理解镶嵌式教学情节所提供的概念和程序的需要。2.围绕“锚”来组织教学。围绕“锚”组织教学,并不是排斥学生的亲自实践。“锚”是使教学开始的有效方式,但不是终极目标。抛锚式教学的目标是鼓励学生自我生成的学习。CTGV认为,围绕“锚”组织教学再逐步过渡到学生的“亲自实践”的问题解决有几个优点:第一,对于教师来说,围绕“锚”组织教学比寻求所有的资源以完成任务要更易于掌握;第二,由于学生的程度不同,首先围绕某个“锚”进行学习有助于他们作好完成任务的准备;第三,“锚”提供了一个共享的知识背景,这有助于学习者和其他成员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和积极地参与;第四,“锚”提供了学习者自我敏感的形成性评价的基础,保证他们尽可能地从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理解。3.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抛锚式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因为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和交流经验的最佳方式是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例如,CTGV设计的杰斯帕活动中要求学生:考虑问题的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确定完成每一个方案所需要的子目标;确认相关数据并将其与非相关数据分开;估量正确的答案以对不同的计划进行评价;与同组和同班其他成员交流自己的推理。教学问题应该提供许多可能的答案,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并与其他同学讨论以形成共享的更为高级的理解。4.鼓励合作学习。抛锚式教学的一个目标是创设有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因为“锚”

情境认知理论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中学对未来的中学师资—— —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对作为中学师资培养单位的高师院校的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探索一条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切实改革传统过分重视理论传授而相对忽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之路,成为当今师范院校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基于情境认知理论就师范生培养中的系列问题展开讨论。 一、情境认知理论概述 (一)情境认知理论的内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认知科学、生态心理学、人类学以及社会学等学科的共同影响,学习的研究取向逐渐由认知转向情境,形成一种所谓的情境认知理论。“情境认知”,又称“情境学习”,最早由Brown、Collins和Duguid于1989年提出。他们研究发现:坊间一些从事职业性工作的人,如木匠、修理工、面包师等,虽然只是从学徒做起,且没有受过完整的专业教育或训练,却能像专家那样解决工作上的难题。究其原因,发现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这些人由于受情境中活动的影响,与他人和环境等发生了相互作用,通过将新旧知识进行重组,从而获取了解决问题的技能。因此,学习的隐喻应是参与学习,即个人经历从作为个体学习者到作为社会实践参与者的转变,通过参与活动,逐渐提高动手能力,从而发展自己的社会化水平。 简言之,学习的情境认知理论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和个体的交互作用,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是整个学习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情境不同,所产生的学习也不同,学习受到具体的情境特征影响。 (二)情境认知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评价观 1.情境认知理论的知识观。情境认知理论认为,知识存在于个人和群体的活动中。随着个人参与到新的情境中并在新情境中进行协商,知识便产 生了。知识和能力的发展,产生于真实 情境中不断进行的利用知识的活动 中。人们只有在丰富的社会真实情境 中使用知识,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内涵 并正确、灵活地运用知识。 2.情境认知理论的学习观。思维和 学习只有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有意义。 所有的思维、学习和认知都是在特定的 情境脉络中,不存在非情境化的学习。 真实活动是学习者进行有意义、有目的 学习的重要途径,对学习者知识的获得 十分重要,应当成为学习的中心。 3.情境认知理论的教学观。情境认 知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被镶嵌在运 用该知识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时,有 意义学习才有可能发生。因此,在教学 中要提供真实或仿真的情境与活动, 以反映知识在真实生活中的应用方 式,为理解和经验的互动创造机会;提 供接近专家以及对其工作过程进行观 察与模拟的机会;在学习的关键时刻 应为学习者提供必要的指导或搭建 “脚手架”;在学习过程中为学习者创 设可扮演多重角色、产生出多重观点 的情境提供可能的帮助;构建学习共 同体和实践共同体,促进学习者之间的 合作。 4.情境认知理论的评价观。情境认 知理论认为,评价必须模拟真实性任 务并能引发学习者进行比较复杂又具 有挑战性的思维。同时,在确定评价标 准时,必须考虑到问题是有多个角度 的,因此答案不是唯一的。评价的焦点 应是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认知过 程,使学习者不仅关注测试的结果,更 要注意自己认知策略和知识结构的发 展。另外还要提供对学习的真实性、整 合性的评价。 二、情境认知理论对师范生培养 的启示 情境认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 独特的角度思考知识、学习与教学。审 视我们今天的师范生教育,仍在重复 着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教 学传统。情境认知理论的知识观、学习 观、教学观,无疑对我们的师范生培养 有着很多启示。 (一)从知识观来看,师范生培养 要创设中学教学活动情境,以中学教 学课例为载体开发课程 知识来源于真实的活动和情境, 并且只有在运用的过程中才能被完全 理解。例如,“启发式教学思想”,来源 于古代先哲孔子与苏格拉底,历经千 百教学实践活动,于实践中总结成文, 成为“知识”。教师只有在真正运用启 发式思想进行教学时,在经历体验、感 受的过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因 此,知识的学习应当镶嵌于活动中、根 植于情境中。知识是课程内容的主要 构件,这就要求师范生培养的课程应 当考虑知识的情境性特点,在真实的、 结构性的活动中选择组织课程内容,避 免课程中充斥着去情境化的、定义明确 的、高度抽象的知识。否则,知识的学习 只能成为一种通过寻求绝对定义的方 式,寻求客观的、与求知者个人无关的 客观实体的活动。个人只能旁观地接受 事物的先在本质。“启发式教学思想”的 定义再精确,再科学完美,对师范生来 说,那只是一种“旁观者知识”。 对于师范生培养来说,师范生培 养的内容是以中学教学实践所需为准 则。以中学教学实践课例为载体开发 组织课程,恰恰可以满足知识“情境 化”的要求。师范生培养课程中的“课 例”指的是符合新课改理念的很多优 秀的中学教学实践课例与相对传统的 教学课例。课例课程可以建立知识与 工作任务、真实活动之间的联系,呈现 知识在真实世界中的运用方式和运用 的真实情境,在课例教学活动中帮助 师范生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会特 定的内容。 (二)从学习观来看,师范生培养 应构建中学教学实际情境,在真实的 中学教学课堂中学习 情境认知理论将学习看作主体与 学习情境互动的过程,主体不断适应文 化的过程,要求学习者参与真正的文化 实践,将参与视作学习的关键成分和重 要特征,并要求学习者通过理解和经验 不断地相互作用,在不同情境中进行知 识地有意义协商,在不同的实践群体 情境认知理论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于文华喻平 [摘要]情境认知理论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和个体的交互作用,认为学习不可能脱离具体的情境而产生,情境是整个学习中重要而有意义的组成部分。情境认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角度思考知识、学习与教学,该理论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对当今师范生培养有着很多启示。 [关键词]情境认知理论;师范生培养;课例教学 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