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系统配置与系统设备选型原则(doc 8页)

多媒体系统配置与系统设备选型原则(doc 8页)
多媒体系统配置与系统设备选型原则(doc 8页)

多媒体系统配置与系统设备选型原则(doc 8页)

详细介绍多媒体会议室组建

来源:艾维网

系统配置综述:

随着以电脑为中心的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和提高,给会议工作带来了新的手段和方法,尤其是近几年,视频会议、远程教学等可视化信息技术在会议室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多媒体会议室以其功能的多样性(如现场会议、学术报告、培训教学等)得到迅速普及。在多媒体会议室里不管是作报告、总结、汇报、介绍产品等等,用电脑互动操作的图、文、声、影、画展示,充分调动了与会者的感官知觉,大大提高了会议效果。可以说,多媒体在办公领域中,特别适合我国国情需要,也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优势。

以前的会议室是“讲台放几支麦克风/墙上挂几支大喇叭,领导就作报告,听众纸笔纪录。”这种落后的会议模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高速交流的信息时代对会议系统的要求。大家要知道,一个标准的多媒体会议室至少应包含计算机系统、投影显示系统、A/V系统、房间环境系统等几个部分。计算机系统包括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等,用于进行教学、培训、演示以及控制。投影显示系统由投影仪、视频展示台、投影屏幕等组成,完成展示静态图片或活动视频等图文信息的大屏幕显示。A/V系统完成视音频信号的采集、播放和切换,主要包括摄像设备(如摄像机),显示设备(如电视机、显示器),传声设备(如有线话筒、无线话筒),扩声设备(如功放、音箱、调音台),播放设备(如DVD、录像机、卡座),信号切换设备(如视音频矩阵)等。房间环境系统主要指房间的可调灯光(如白炽灯、日光灯)和电动窗帘等,完成对整个房间环境、气氛的改变,以适应当前的需要。

DVI分频器

一般情况下,我们选器材都要选用国际知名的器材,以及有雄厚实力和绝对优秀技术支持能力的厂家、代理商,以保证设计指标的实现和系统工作的可靠性。而且基本上选用同类产品中技术最成熟、性能先进、使用可靠的产品型号,以保证器材和系统的先进性、成熟性。-还有,要选用高度智能化、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建立系统开放式的架构,以标准化和模块化为设计要求,既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护使用,又可保持系统较长时间的先进性。客户毕竟花了大钱投资了会议室,当然希望它除了要满足传统简单的会议要求外,还应具有高雅格调和优美音质、清晰图像演示,所以选器材的时候要求都比较高,全部选择国际一流品牌的产品!这里包括松下PT-D5500投影机、雅马哈RX-V657 AV功放、Lexicon LX-7纯功放、DENON DVD-3910碟机、AKG WMS400无线传声系统、AKG GN50E+CK31鹅颈式麦克风、JBL CONTROL 29AV音箱和JBL JRX118S 低音炮等等。

会议室布局要点和技巧

装修布局

会议室的布局也非常重要,有了好的设备如果没有好的环境一样发挥不出它的完美效果!现在,整个会议室纯木色的色调比较自然高雅,更显得有点富丽堂皇,会议室没有窗口,不用遮光。最好会场控制台上应安装灯光控制器,以便根据会场需要对光照作相应的控制。因为有时候需要昏暗一点,有时候却需要光亮一点,为什么呢?需要昏暗点是因为室内照明也会直接影响投影画面显示质量,如果会议室环境照度高,会使投射画面对比度低,画面模糊,影响投影质量。显然会议室环境的照明与显示媒体的亮度需要细心权衡,全盘考虑,才能取得较好的视觉效果。而需要光亮点是因为如果参加会议的人长期处于光线较暗的环境中,会带来视觉系统的疲劳,不能引起与会者大脑的兴奋,从而使参加会议的人很容易打瞌睡。况且大多数会议在过程中需要用投影的时间并不是很长的,所以除了需要投影等必需暗光照的要求外,会场就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照。而需要足够的广度,这么多的灯当然少不了。另外,通风、温度和湿度也要注意,这么多人在开会,通风不良会使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而且还会导致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偏高,引起有些人头痛、疲倦等不适反应,所以会场的温度保持在20~25°c较为理想,相对湿度以30~60%之间为宜。

而对于噪声控制及声学处理的办法有很多,对于声学处理,应考虑频率特性控制、回声控制及噪声控制。频率和回声控制,可通过控制室的调音台,用增设的优质功率放大器,控制高、中、低音,并可通过扬声器环绕放置会场四周,使与会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噪声控制主要是隔音与吸音效果控制,隔音主要是指选用双层窗户隔离外界噪音,一些电器设备的主要部

件安装在控制室,以避免电感性电气设备噪音;吸音指室内应铺地毯、吊天花板,会议室四周墙壁不宜太光滑,最好装有隔音材料并用软布包装,保证室内噪音小于40分贝。麦克风与音箱应保持合适距离及方向,降低会议室的回声以形成良好的开会环境。

系统设备分析

投影机背投室和控制室

一般情况下,投影机的安装方式主要分两种:正面投影方式和背面投影方式。这里选用了后者,背投方式是指投影机与观众分别在屏幕的两侧,投影机安装在屏幕的正后方。其特点是受外界光线影响较小,投射到屏幕背面的光线只是投影机投射出来的光线,无需将观众席的光线调到很暗,具备较高的图像对比度,投射的光线不会被人员挡住,外观气派非凡,需要较大安装空间和价格较高的背投硬幕。这里的投影设备选用了松下PT-D5500U投影机。

松下PT-D5500系列有两个产品,包括PT-D5500U和PT-D5500UL,是2004年的经典之作!PT-D5500U的色彩效果都非常不错,逼真自然,再凭借1024×768这一分辨率,投影出来的画面效果非常清晰。而且PT-D5500U集成了高对比度的、单芯片DLP演示系统,光芯密封性都非常好,这就使得投影机免遭灰尘侵扰。集成了流动冷却光学系统,冷却风扇的电源系统是独立的。此外,PT-D5500U还集成了一键式设置功能以外,还具有水平和垂直双向的镜头调角功能和数码梯形校正功能,调节画面形状变得更加简单。如果PT-D5500U连接上了局域网,用户可以通过联网电脑对它进行遥控,而投影机也具有自动的邮件确认功能和邮件提示功能,比如说,灯泡的更换时间到了,PT-D5500U都会自动发一封更换灯泡的提示信给用户,通过网络连接,可以大大提高它的智能化水平,而且通过网络传送演示资料,免去了用户接线的麻烦,当然咯,还可以省下一笔买线的钱。此外,PT-D5500U这款机子兼容了高清晰电视投影,可以实现自动同步投影180i、720p480p以及480i或576i等19:6格式的视频信号,用它来装备高清视频系统真是不错!

会议音响视讯系统

会议音响视讯系统能完成对各种图文信息(包括各种软体的使用、DVD/CD碟片、录像带、各种实物、声音)的播放功能;实现多功能厅的现场扩音、播音,配合大屏幕投影系统,提供

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技术规范

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技术 规范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技术规范 目录

总体设计技术规范 1.总体设计阶段的任务 在经过可行性分析并确定工程项目之后,首先要签订开发合同和制订工程开发计划,然后进入总体设计阶段。系统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用户需求调查、总体数据规划、计算机与网络系统的总体设计、工程投资概算与效益分析、实施计划与组织管理。 数据规划是总体设计的关键,整个规划必须坚持以数据为核心,采用面向数据的方法进行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描述业务模型和数据流程,规范用户视图;②建立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③设计信息分类标准编码;④进行应用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2.需求调查 全面调查企业的概况 1.调查了解企业的规模。 2.调查了解企业的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了解其总目标和各分项目标,画出企业目标 体系图。 3.调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现状。 4.了解企业与外部环境的交往。 全面调查企业的管理机构与人员配置 1.调查了解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与人员配置。画组织机构图。 2.了解企业上下级关系的组织机构,画上下级组织体系图。 全面调查现行业务管理职能体系,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及其业务工作流程 1.画业务管理职能体系图表。 2.列出各部门业务项一览表。 3.画各项业务管理的概要工作流程图,如图1所示。 全面调查与分析当前的信息需求 其中包括数值信息、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三种类型的信息需求,并估算今后几年信息的增长。 1.调查各项业务管理所用信息。 2.统计单位内各部门的输入、输出信息量及互相间交换的信息量;按不同的频度要求(日、月、季、年或不定期)分别进行统计、并加以分析;还要统计出高峰的及全年总计信息量。编制统计分析表。 3.调查统计单位内部各部门及总体的存储信息量,按不同存储周期和保密要求分别进行统计和分析。还要统计出最大存储信息总量。编制统计分析表。 4.按信息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原始凭证,台帐、报表类数字信息及各种文字信息和图形信息等。 信息的输 此项业务信息信息存

视频监控系统设备选型和建议

视频监控系统设备选型和建议 【摘要】视频监控系统功能优劣、用户是否愿意接受、能否很好的完成安防监控任务,完全取决于系统配置的技术合理性及经济性。这是我们做系统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视频监控;选型;建议 0.前言 视频监控系统发展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段:第一代模拟闭路视频监控系统、第二代模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第三代全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网络化、高清化、智能化会一直是主导行业发展的一个肯定的趋向。 1.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第一阶段:2000年以前,主要是以模拟设备为主,含摄像机和磁带录像机的全模拟电视监控系统,也被称为第一代模拟闭路视频监控系统(CCTV);采用摄像机通过专用同轴缆输出视频信号,再由线缆连接到专用模拟视频设备,如视频画面分割器、矩阵、切换器、卡带式录像机(VCR)及视频监视器等,系统性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第二阶段:2000年以后,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和视频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计算机的高速数据处理能力进行视频的采集和压缩处理,利用显示器的高分辨率实现图像的多画面显示,从而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由于传输依旧采用传统的模拟视频电缆,所以被称为第二代模拟-数字视频监控系统(DVR)。系统为以数字硬盘录像机DVR为核心半模拟-半数字方案,从摄像机到DVR仍采用同轴缆输出视频信号,通过DVR同时支持录像和回放,并可支持有限IP网络访问。由于DVR产品五花八门,没有标准,所以这一代系统被认为是非标准封闭系统。DVR系统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复杂布线“模拟-数字”方案仍需要在每个摄像机上安装单独视频缆,导致布线复杂性。DVR一次最多只能扩展16个摄像机,需要外部服务器和管理软件来控制多个DVR或监控点等。 第三阶段:从2004年开始,随着网络带宽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硬盘容量的加大和中心存储成本的降低,以及各种实用视频处理技术的出现,视频监控步入了全数字化的网络时代,并且依靠强大的平台软件实施管理,被称为第三代全网络视频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优势是摄像机内置Web服务器,并直接提供以太网端口,供任何经授权客户机从网络中任何位置访问、监视、记录并打印。全IP视频监控系统完全不同于前面两种系统,简单的系统结构和方便的远程监控能力,注定是它快速发展起来。 2.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及应遵循的原则 2.1监控系统的组成通俗的说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2.1.1前端设备 在每个监控点根据监控环境的不同选用普通枪机、红外枪机、红外半球和高速球等不同的机型安装摄像机及其配套的支架、防护罩、镜头等装置。用来完成系统视频信号采集和转换工作。 2.1.2传输设备 根据摄像机到监控中心的距离选择传输方式,距离近的(400米以内)通过网线或者同轴电缆和交换机级联进入监控中心,距离较远的主干采用光纤经光纤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1.信息活动是系统的主要特征。 2.信息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信息、业 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并为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3.信息系统的特征:信息性,综合性,集成性,多样性,演化性。 4.信息系统的功能:信息处理、业务处理、组织管理和辅助决策四大功能。 5.根据处理类型,可以把信息系统的业务处理分为联机事务处理和脱机事物处理两种 类型。联机事务处理,它是指信息系统直接参与业务处理过程,与企业业务处理融为一体;脱机事物处理与联机事务处理正好相反,信息系统不直接参与实际业务处理,只要把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有关信息及时输入到信息系统中,并通过对所收入的信息的加工处理,输出企业管理和决策所需要的有用信息。 6.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是信息系统各要素确定关系构成的系统框架。 7.信息系统概念结构呈现为管理维、职能维和功能维的三维宏观逻辑结构。 8.在文件服务器模式下,文件服务器以文件的方式对各工作站上要共享的数据进行统 一管理。所有的应用处理和数据处理都发生在工作站一端,文件服务器仅负责对文件实施统一管理,从文件服务器共享磁盘上查找各工作站需要的文件,并通过网络把所查到的文件发送给个工作站。 9.应用服务器模式:客户机主要承担界面处理逻辑,数据库服务器承担对数据库的集 中管理,而把中间逻辑归给应用服务器,包括对象管理、事务管理、安全管理、空间管理以及各种服务。 10.信息系统的类型分为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管信息系统、 办公信息系统、公众信息服务系统。 11.信息系统生存周期是指从提出信息系统建设的设想开始,经历规划、开发、演化等 过程,一直到被其它信息系统所替代的过程。 12.信息系统开发要经过初始、细化、构建、移交等阶段,需要从事领域分析、需求分 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测试等方面的工作,并经过多次反复迭代,最后形成可以交付用户使用的信息系统。 13.信息系统开发的四个阶段需要做许多工作,其中最主要的有领域分析、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测试等方面的工作。领域分析主要的工作有:现行企业系统调查、企业目标分析、机构和职能分析、业务分析、企业实体分析,并建立领域模型。需求分析主要是确定出合理可行的信息系统需求。 14.原型方法也叫快速原型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在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原型生成工具的支 持下,根据用户的初步需求,通过原型生成工具,快速生成一个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被称为系统原型。 15.詹姆斯.马丁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信息工程的概念。信息过程是建设企业计算 机化的信息系统工程的简称。 16.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和模拟,是对现实系统本质特征的一种抽象、简化和类比式的 描述。模型具有不同的抽象度,模型的抽象程度越高,距现实系统的距离就越远,模型所考虑的因素就越少。

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带主要设备选型清单)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 平台 建 设 方 案

目录 一、项目建设规划 (10) 1.1建设目标 (11) 1.1.1 面向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景点 (11) 1.1.2 面向旅游者 (11) 1.1.3 面向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商家 (12) 1.1.4 面向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管理机构(旅游局) (12) 1.2建设规模和内容 (13) 1.2.1规划建设的系统及功能 (14) 1.2.2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平台 (23) 1.3系统建设总结与建议 (23) 第二章总体设计规划 (26) 2.1总体设计原则 (26) 2.2总体目标 (27) 2.3总体建设任务分析 (29) 2.3.1总体建设任务 (29) 2.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32) 2.4.1整体技术架构 (32) 2.4.2功能和逻辑结构 (33) 2.4.3系统物理拓扑结构 (36) 2.4.4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总平图 (37) 第三章基础系统及各子系统建设规划 (38) 3.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38) 3.1.1系统建设目标 (38) 3.1.2建设规模与内容 (38) 9)营销决策体系,包括居民人流分析系统建设; (39)

3.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39) 3.3基础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0) 3.3.1基础软件 (40) 3.3.2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41) 3.3.3其他基础数据 (41) 3.4基础服务器及存储平台 (42) 3.4.1基础服务器平台及存储需求分析 (42) 3.4.2基础服务器平台及存储规划 (44) 3.4.3基础专线网络规划 (52) 3.5基础数据网络及安全方案 (56) 3.5.1基础数据网络方案 (56) 3.5.2基础网络安全方案 (59) 3.6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综合管理基础平台 (70) 3.6.1系统结构 (70) 3.6.2系统概述 (70) 3.6.3基于SOA的架构设计 (71) 3.6.4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集成管理系统架构分析 (73) 3.6.5基于SOA信息管理系统的框架实现 (75) 3.6.6平台功能设计 (79) 3.7基础GIS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84) 3.7.1建设必要性 (84) 3.7.2建设目标 (86) 3.7.3系统设计 (88) 3.7.4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GIS服务平台建设规划 (91) 3.7.5 XXX智慧旅游信息化管理平台GIS平台对应用系统的支撑及功能 95 3.8智能视频监控子系统 (104) 3.8.1系统概述 (104) 3.8.2前端点位分布 (105) 3.8.3系统拓扑结构 (107)

案例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5.12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5.12.1软硬件选型原则 软件选型原则:开放性,对称性与非对称处理,异种机互联能力,目录及安全服务的支持能力,应用软件的支持能力,网管能力,性能优化和监视能力,系统备份/恢复支持能力。 硬件选型原则: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延续性,系统可扩展性,系统的互连性能,应用软件的支持,系统的性价比,生产厂商的技术支持,可管理性(同事管理多处工作,消除问题,智能管理的方法),远程管理,状况跟踪,预故障处理,性能监控,安全管理,可用性,磁盘故障,内存问题,容错性(冗余组件、自动服务器恢复,冗余网卡,冗余CPU电源模块,双对等PCI总线)及平台支持 5.12.2软硬件配置清单 参考《附表》中的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5.13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方案 使用目前已经建设好并正在使用的机房,不需要重新建设。

3.4.2性能需求 3.4.1.2.1交易响应时间 交易响应时间指完成目标系统中的交互或批量业务处理所需的响应时间。 根据业务处理类型的不同,可以把交易划分为三类:交互类业务、查询类业务和大数据量批处理类业务,分别给出响应时间要求的参考值,包括峰值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 1、交互类业务 日常交易指传统的大厅交互业务,如申报、发票销售、税务登记等,具有较高的响应要求。批量交易指一次完成多笔业务处理的交易,如批量扣缴等,由于批量交易的数据量不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响应时间。 表3-1交易类业务复杂性与响应时间关系表

备注:以上交易如果涉及与税务-国库-银行或税务-银行-国库交互的,响应时间参考值中均包含交互的时间 2、查询类业务 如登记资料查询、申报表查询等。查询业务由于受到查询的复杂程度、查询的数据量大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给出一个参考范围。 如有特殊要求,可以在具体开发文档中单独给出响应时间要求。 表3-2查询类业务复杂性与响应时间关系表 备注:业务处理过程的交互操作的响应时间参见上面交互类业务的相关指标。 3、大数据量、批处理业务 如会计核算等业务处理,该类业务具有处理复杂、操作数据量大、处理时间长的特点,具体的响应时间在开发文档中给出。 3.4.1.2.2可靠性 系统应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和极端情况下业务逻辑的正确性。 1、无单点故障 系统应不受任何单点故障的影响。

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基本配置原则(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基本配置原则(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8263-70 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基本配置原则 (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安全配置方案中级篇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安全策略配置,包括十条基本配置原则: (1)操作系统安全策略,(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3)关闭不必要的端口, (4)开启审核策略(5)开启密码策略, (6)开启帐户策略,(7)备份敏感文件,(8)不显示上次登陆名,(9)禁止建立空连接(10)下载最新的补丁 1 操作系统安全策略 利用Windows 2000的安全配置工具来配置安全策略,微软提供了一套的基于管理控制台的安全配置和分析工具,可以配置服务器的安全策略.在管理工具中可以找到"本地安全策略".可以配置四类安全策略:帐户策略,本地策略,公钥策略和IP安全策略.在默认

的情况下,这些策略都是没有开启的. 2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 Windows 2000的Terminal Services(终端服务)和IIS(Internet 信息服务)等都可能给系统带来安全漏洞.为了能够在远程方便的管理服务器,很多机器的终端服务都是开着的,如果开了,要确认已经正确的配置了终端服务. 有些恶意的程序也能以服务方式悄悄的运行服务器上的终端服务.要留意服务器上开启的所有服务并每天检查.Windows2000可禁用的服务服务名说明Computer Browser维护网络上计算机的最新列表以及提供这个列表Task scheduler允许程序在指定时间运行Routing and Remote Access在局域网以及广域网环境中为企业提供路由服务Removable storage管理可移动媒体,驱动程序和库Remote Registry Service允许远程注册表操作Print Spooler将文件加载到内存中以便以后打印.要用打印机的用户不能禁用这项服务IPSEC Policy Agent管

长沙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编制要求-长沙发改委

长沙市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编制要求 (提纲)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初设编制单位 4、初设编制依据 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效益及风险 8、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需求分析 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2、系统功能指标 3、信息量指标 4、系统性能指标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原则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5、应用系统设计 6、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7、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 8、网络系统设计 9、安全系统设计 10、备份系统设计 11、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12、其它系统设计 13、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14、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15、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方案 16、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 17、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

18、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 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1、领导和管理机构 2、项目实施机构 3、运行维护机构 4、核准的项目招标方案 5、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方案 6、相关管理制度 第七章人员配置与培训 1、人员配置计划 2、人员培训方案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九章初步设计概算 1、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网络设备选型

网络设备选型,网络方案,整体解决方案 网络工程集语音、数据、图像、监控设备,各线布线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统一布线设计、网络设计及安装施工和集中管理维护。为楼宇大厦和企业提供了先进、可靠的信息化管理,它是通讯、计算机网络以及智能大厦的基础。 根据用户单位的需求及具体情况,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平及产品化的程度,经过充分的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从而确定网络建设方案,依据方案的步骤、有计划的实施网络建设活动。 网络工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一般可分为网络规划和设计阶段、工程组织和实施阶段以及系统运行维护阶段。 需求分析: 经过实地考察和分析,初步确定建设规模、定位技术水平、预计投资总额、计划建设周期等。 网络总体目标和设计原则: 1)确定网络总体实现的目标:采用的网络技术和网络标准;分期目标、时间和进度计划等;网络实施成本、网络运行成本。 2)总体设计原则:实用性、开放型、高可用性/可靠性、安全性、先进性、易用性、可扩展性原则。拓扑结构与网络总体规划: 主要因素:费用、灵活性、可靠性。 网络拓扑结构的规划设计和网络规模息息相关。一个规模较小的星型局域网没有主干网和外围网之分。规模较大的网络通常呈倒树状分层拓扑结构。 分层设计规划的优点是可以有效的将全局通信问题分解考虑,分层还有助于分配和规划带宽。 核心层(核心交换机,高速传送数据,对数据不作任何处理)——汇聚层(交换机、路由器设备,访问层的汇接点,路由数据、分割广播域/多点传送域、介质转换、安全性、远程访问的接入点)——接入层(交换机、集线器设备,端接设备到网络的接入点) 资源子网的规划设计: 服务器接入服务器系统是网络的核心设备,服务器在网络中的位置直接影响网络应用效果和网络运行效率。 服务器一般分为两类: 1)为全网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文件服务和通信服务,为企业网提供集中统一的数据库服务。它由网络中心管理维护,服务对象为网络全局,适宜放在网管中心; 2)部门业务和网络服务结合,主要由部门管理维护。如财务部服务器等。 服务器接入的几种方案: 1)千兆以太网端口接入或光纤接入(接到核心交换机上,速度快,对核心交换机端口要求比较高,成本比较高) 2)并行快速以及网冗余接入(成本低,速度会受到一些影响。) 某企业网络解决方案实例: 需求分析及总体设计目标和设计原则: 网络的连通性

AIX操作系统安全配置规范

AIX安全配置程序

1账号认证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1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2

2密码策略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3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4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5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6 3审核授权策略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7 (1)设置全局审核事件

配置/etc/security/audit/config文件,审核特权帐号和应用管理员帐号登录、注销,用户帐号增删,密码修改,执行任务更改,组更改,文件属主、模式更改,TCP连接等事件。 classes: custom = USER_Login,USER_Logout,USER_SU,PASSWORD_Change,USER_Create, USER_Change,USER_Remove,USER_Chpass,GROUP_Create,GROUP_Change,GROUP_Remove,CRON_J obAdd,CRON_JobRemove,TCPIP_config,TCPIP_host_id,TCPIP_connect,TCPIP_access,TCPIP_route,USER _Reboot,USER_SetGroups,INSTALLP_Inst,INSTALLP_Exec,FS_Rmdir,FS_Chroot,PORT_Locked,PORT_ Change,PROC_kill,PROC_Reboot,FS_Mount,FS_Umount,PROC_Settimer,PROC_Adjtime (2)审核系统安全文件修改 配置/etc/security/audit/objects文件,审核如下系统安全相关文件的修改。 /etc/security/environ: w = "S_ENVIRON_WRITE" /etc/security/group: w = "S_GROUP_WRITE" /etc/security/limits: w = "S_LIMITS_WRITE" /etc/security/login.cfg: w = "S_LOGIN_WRITE" /etc/security/passwd: r = "S_PASSWD_READ" w = "S_PASSWD_WRITE" /etc/security/user: w = "S_USER_WRITE" /etc/security/audit/config: w = "AUD_CONFIG_WR" 编号:安全要求-设备-通用-配置-8

信息系统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模板

文档控制变更记录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1.1项目名称 (1) 1.2建设单位 (1) 1.3项目建设目标 (1) 1.4项目建设内容 (1) 1.5项目建设周期 (2) 1.6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 (2) 1.7设计依据 (2) 二、建设单位概况 (2) 2.1基本概况 (2) 2.2主要职责 (2) 2.3 内设机构 (2) 2.4人员编制 (3)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 3.1项目背景 (3) 3.2现状分析 (3) 3.2.1建设现状 (3) 3.2.2存在的问题 (3) 3.3必要性分析 (3) 3.4可行性分析 (4) 3.4.1基础设施 (4) 3.4.2政策支持 (4) 3.4.3技术支撑 (4) 3.4.4资金支撑 (4) 四、需求分析 (4) 4.1用户分析 (4) 4.2业务需求 (5) 4.3功能需求 (5) 4.4性能需求 (5) 4.5数据需求 (5) 4.6其他需求 (6)

五、总体设计方案 (6) 5.1总体思路 (6) 5.2指导思想 (6) 5.3建设原则 (6) 5.4建设目标 (7) 5.5建设任务 (7) 5.6总体架构 (7) 5.6.1总体逻辑架构与系统划分 (7) 5.6.2总体网络架构 (7) 5.7部署设计 (7) 5.8技术路线 (8) 六、项目建设方案 (8) 七、环保、消防与节能 (8) 7.1环境保护 (8) 7.2消防措施 (8) 7.3节能措施 (8) 八、项目组织实施 (9) 8.1项目组织机构 (9) 8.2项目管理 (9) 8.2.1建设管理 (9) 8.2.2进度管理 (9) 8.2.3风险管理 (10) 8.2.4变更管理 (10) 8.2.5管理制度 (10) 8.2.6项目验收 (10) 8.3项目建设工期 (10) 九、项目投资概算 (11) 9.1编制说明 (11) 9.2投资概算 (11) 9.2.1项目总投资概算 (11) 9.2.2分项概算表 (11) 十、风险和效益分析 (12) 10.1风险分析 (12)

设备选型的概念和选型依据

设备选型的概念和选型依据 根据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的定义,设备选型是指购置设备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和市场供应情况,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的原则,以及可行性、维修性、操作性和能源供应等要求,进行调查和分析比较,以确定设备的优化方案。 信息安全所要实现的目标和安全系统设计原则我们知道,在安全设备等硬件选型时必须充分地考虑硬件的配置和所选硬件平台及支撑软件平台的可扩充性安全性。山东省软件评测中心总结了在安全系统硬件选型方面我们应遵循的几项技术标准: 安全设备的选择和业务系统的需求是紧密相关的,不同的应用需求对设备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面对市场上众多的品牌、各种专业技术、悬殊的产品价格,如何为信息安全系统建设选购功能强大、适应需求的设备是我们在建设安全系统时必须考虑的。我们应遵循如下原则作为我们选择服务器系统的依据: 1、先进性:应用安全设备应代表当代计算机技术的最高水平,能够以更先进的技术获得更高的性能。同时系统必须是发展自一个成熟的体系,是同类市场上公认的领先产品,并且该体系有着良好的未来发展,能够随时适应技术发展和业务发展变化的需求。 2、实用性:安全设备应具有性能/价格比率的优势,以满足应用系统设计需求为配置目标,并不盲目地追求最高性能、最大容量。总之,应根据应用的需求配置适当的处理性能和容量,同时考虑今后信息量增加的情况。

3、可扩展性:安全系统能随着系统的增加而扩展,具有长远的生命周期和可扩充性,能适应现在和未来需要。能通过增加内部或者外部硬件。比如扩充CPU数目(SMP)、增加内存、增加硬盘数目、容量、增加I/O总线上的适配器(插卡)等,或采用新的硬件部件替代现有性能较差的部件。比如CPU处理器的升级,实现安全系统的性能和容量扩展,满足未来信息量发展的需要。 4、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应用安全系统必须能长期连续不间断工作。衡量可靠性通常可以用MTBF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平均无故障时间)。可以通过冗余技术来提高系统整体的可靠性。如冗余备份电源、冗余备份网卡、ECC(错误检查纠正)内存、ECC保护系统总线、RAID磁盘阵列技术、自动服务器恢复等。 高可用性是和整个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联系在一起的。现阶段系统的高可用性是通过计算机集群功能来实现的。因此,在选择设备构造高可用性系统时,必须同时考虑在该平台上是否有成熟的操作系统和高可用性(HA)管理软件。 5、开放性:安全系统应最大限度的采用国际流行的公用标准,保护用户的投资,保证用户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在结构上真正实现开放,基于国际开放式标准,坚持统一规范的原则,从而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保证用户现有各种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可用性和连续性。只有开放的技术才能更好的实现可扩展和和兼容性。 6、经济性:在选择安全设备时也应考虑性能价格比,即以最低的价格获得能够满足企业业务需要的最优性能的设备,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充分保护用户的现有设备和技术人员的知识结构,在现有系统平滑升级的同时,进一步充分使

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原则及工程应用

综合布线产品选型原则及工程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它是计算机网络的线路基础。它既使语音与数据通信设备、交换设备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统彼此相连,也使这些设备与外部通信网络相连。以下,就综合布线选型原则、市场(品牌、厂商、定位)角度和工程应用角度三方面来讨论: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可划分六个子系统 (1)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组成,它包括信息插座、跳线; (2)水平布线子系统:是干线子系统延伸到用户工作区的部分; (3)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与I/O组成; (4)干线子系统:从主机房辐射到管理子系统的部分; (5)设备间子系统:由设备间中电缆、连接器等硬件组成; (6)建筑群子系统:是将一个建筑物中的电缆延伸到另外一个建筑物的通信设备上的一部分。 光缆的应用 随着网络的深入发展,光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很多企业/校园网络在厂区、园区架设/地埋室外多模光缆,为千兆网和ATM网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提供了高带宽(10Mbps-622Mbps)、高传输性、高抗干扰能力支持。 ---https://www.360docs.net/doc/bc17625357.html,(学电脑) 光缆按芯数分为四芯、六芯、八芯三种;按铺设方式分为架空、直埋;按支持的距离分为多模(2km以内)光缆、单模(2公里到几十公里)光缆;其接续方式常见的是熔接、研磨、压接。常用的光纤产品有:光缆、光纤耦合器、光纤终端箱、各种接口形式的光纤跳线、光纤接续设备(光纤接续子、热缩管等)。 选择原则 (1)性能价格比:选择的线缆、接插件、电气设备应具有良好的物理和电气性能,而且价格适中; (2)实用性:设计、选择的系统应满足用户在现在和未来10至15年内对通信线路的要求;

信息系统分析总结计划与设计考试题库含标准答案.doc

一、选择填空 1.信息按照( C )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作业信息)可以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 作业信息。 A.应用领域 B. 加工顺序 C. 管理的层次 D. 反映形式 2.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 B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按照处理的对象,可把组织的信息系统分为 ) 和管理信息系统两大类。 A.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B. 作业信息系统 C. 决策支持系统 D. 情报处理系统 3. 信息系统对管理职能的支持,归根到底是对( D) 的支持。 A.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决策 4.业务系统规划法( BSP)的核心是( C ) A. 明确企业目标 B. 定义(识别)业务过程 C. 进行数据分析 D. 确定信息结构 5. 下面哪一项企业关键成功因素的特点是错误的:( B )。 A. 少量的易于识别的可操作的目标 B. 可确保企业的成功 C. 由企业的所有CSF 决定组织的信息需求 6. 下面哪一项不是信息系统局部开发层次的优势:( D )。 A. 相对简单的 IT 开发 B. 帮助理论的证明 C. 组织变化的阻力最小 D. 优化组织过程 7. 一般子系统的划分是在系统( A )阶段,根据对系统的功能/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的。 A. 需求分析 B. 逻辑阶段 C. 总体设计 D. 详细设计 8.在新产品开发机构重组中,以开发某一新产品为目标,组织集设计、工艺、生产、供应、检验 人员为一体的承包组,打破部门的界限,实行团队管理,以及将设计、工艺、生产制造并行交叉 的作业管理,这属于(C)。 A. 功能内的 BPR B. 组织间的 BPR C. 功能间的 BPR D. 功能内的 BPR 9. 数据存贮设计则根据数据资源分布具体确定了数据存贮的( A )。 A. 逻辑方式 B. 物理方式 10. 信息系统流程图是以新系统的( D )为基础绘制的。 A. E-R 图 B. 管理功能图 C. 业务流程图 D. 数据流程图 11. 在关系规范化过程中,一般来讲,满足( C )的关系即可满足信息处理的要求,就可 以认为是比较规范的关系。 A. 第一范式 B. 第二范式 C. 第三范式 D. BC 范式 12. RUP 中的软件生命周期在时间上被分解为四个顺序的阶段,分别是:初始阶段(Inception) 、细化阶段 (Elaboration) 、构造阶段 (Construction) 和交付阶段 (Transition) ,每个阶段结束于一个主要的 里程碑 (Major Milestones) 。构建阶段结束时是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C ) A.生命周期目标(Lifecycle Objective)里程碑 C. 初始功能 (Initial Operational) 里程碑 B. 生命周期结构 (Lifecycle Architecture)里程碑 D. 产品发布 (Product Release)里程碑 13.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化是指(D)。 A.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规模与效益不断增长的过程 B.社会上进行交换的信息量不断增长的过程 C.计算机硬件产业、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

机房建设方案及设备选型

中地乳业机房建设方案 机房是公司网络系统设备、电话系统设备、信息系统服务器放置的场所,是公司光纤网络、语音通话、应用系统、数据系统的存放基地。机房设备能否正常运转,关系到公司日常业务运行、牧场运营管理、领导经营决策。 一、机房基础设备 1、网络:根据宏观分析,现每台电脑平均使用速率 为50kb/s,根据公司需求公司要求330人同时在线,故需 要165M;根据子公司150人访问及NC系统负载故服务器单 独需要5M,根据主流视频会议带宽建议标准为5M,故总计 需要带宽为:175M。经与宽带供应商沟通,带宽是满足中地 集团需要,可以随时调整。 因整体带宽超出百兆,故整体设计时,设备选型应为千 兆设备。 2、服务器:根据公司现状,现有4台服务器已经满 足公司正常业务,后期新增前置机建议使用1U低端服务器, 如IBM X3250等;服务器设计均为千兆口,可以满足公司 330人同时访问,但需要NC等系统支持330人同时访问; 新增育种软件、备用服务器,建议继续使用IBM M5,可选 高配版; 3、网络交换机:因整体设计为千兆,故所有设备均 为千兆,根据需要二级交换机因为核心交换机建议型号:核 心交换机:华为(S5720-36pc-EI-AC)28个 10/100/1000Base-T以太网端口,4个复用的千兆Combo SFP, 4个千兆SFP;三级交换机:华为接入交换机 (S5700-52P-LI-AC)48个10/100/1000Base-TX,4个 100/1000Base-X SFP。 4、电话交换机:根据公司需要建议继续使用模拟设 备,整体配件设备如下:

5、上网行为管理:建议采用深信服AC-1200适用于400用户以内,数功能如下:深信服AC系列产品是目前网络行为识别率最高、性能最强的专业上网行为管理设备。深信服AC系列上网行为管理产品采用深信服自主研发的AC网络审计系统。拥有着领先的网络行为识别能力,除了识别普通的明文数据外,AC还可识别加密的流量和应用,并通过基于统计学的网络行为智能检测技术(NBID),对用户最新面临的应用进行管理,进而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避免机密信息的泄漏。由于采用了高性能的硬件平台,以及不受硬盘空间限制、可独立部署的数据中心,深信服NC的性能领先于其他同类产品,更好的满足了大规模网络的苛刻要求。1300万条URL过滤,人工智能网页分析,1000种网络应用库,应用访问控制,报表和检索,流量分析,带宽管理,防DOS攻击,防ARP欺骗。吞吐量:90Mbps并发会话数:12万,硬盘容量250GB,网口数量:4个千兆电口,电源:单电源,外形:1U机架式。 6、VPN:建议购买深信服VPN-2150,参数如下:防火墙吞吐量≥500Mbps,大并发会话数≥60万,SLVPN加密速度≥200Mbps,发SSL用户数≥800,PSecVPN加密速度≥280Mbps,PSecVPN隧道数≥4000,接口为:4个千兆口 7、UPS:公司发展共计需求:6台服务器,交换机:5台,显示器2台,上网行为管理1台,VPN1台,电话交换

案例: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5.12.1软硬件选型原则 软件选型原则:开放性,对称性与非对称处理,异种机互联能力,目录及安全服务的支持能力,应用软件的支持能力,网管能力,性能优化和监视能力,系统备份/恢复支持能力。 硬件选型原则:系统的开放性,系统的延续性,系统可扩展性,系统的互连性能,应用软件的支持,系统的性价比,生产厂商的技术支持,可管理性(同事管理多处工作,消除问题,智能管理的方法),远程管理,状况跟踪,预故障处理,性能监控,安全管理,可用性,磁盘故障,内存问题,容错性(冗余组件、自动服务器恢复,冗余网卡,冗余CPU电源模块,双对等PCI总线)及平台支持 5.12.2软硬件配置清单 参考《附表》中的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机房及配套工程建设方案 使用目前已经建设好并正在使用的机房,不需要重新建设。

3.4.2 性能需求 3.4.1. 交易响应时间 交易响应时间指完成目标系统中的交互或批量业务处理所需的响应时间。 根据业务处理类型的不同,可以把交易划分为三类:交互类业务、查询类业务和大数据量批处理类业务,分别给出响应时间要求的参考值,包括峰值响应时间、平均响应时间。 1、交互类业务 日常交易指传统的大厅交互业务,如申报、发票销售、税务登记等,具有较高的响应要求。批量交易指一次完成多笔业务处理的交易,如批量扣缴等,由于批量交易的数据量不确定,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确定响应时间。 表3-1 交易类业务复杂性与响应时间关系表 备注:以上交易如果涉及与税务-国库-银行或税务-银行-国库交互的,响应时间参考值中均包含交互的时间 2、查询类业务 如登记资料查询、申报表查询等。查询业务由于受到查询的复杂程度、查询的数据量大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给出一个参考范围。 如有特殊要求,可以在具体开发文档中单独给出响应时间要求。 表3-2 查询类业务复杂性与响应时间关系表 备注:业务处理过程的交互操作的响应时间参见上面交互类业务的相关指标。

Windows 安全配置规范

Windows 安全配置规范 2010年11月

第1章概述 1.1适用范围 本规范明确了Windows操作系统在安全配置方面的基本要求,可作为编制设备入网测试、安全验收、安全检查规范等文档的参考。 适用于中国电信所有运行的Windows操作系统,包括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2003, Windows7 , Windows 2008以及各版本中的Sever、Professional版本。 第2章安全配置要求 2.1账号 编号:1 要求内容应按照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账号,避免不同用户间共享账号,避 免用户账号和设备间通信使用的账号共享。 操作指南1、参考配置操作 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在“系统工具->本地用 户和组”: 根据系统的要求,设定不同的账户和账户组。 检测方法1、判定条件 结合要求和实际业务情况判断符合要求,根据系统的要求,设定不 同的账户和账户组 2、检测操作 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在“系统工具->本地用 户和组”:

查看根据系统的要求,设定不同的账户和账户组编号:2 要求内容应删除与运行、维护等工作无关的账号。 操作指南1.参考配置操作 A)可使用用户管理工具: 开始-运行-compmgmt.msc-本地用户和组-用户B)也可以通过net命令: 删除账号:net user account/de1 停用账号:net user account/active:no 检测方法1.判定条件 结合要求和实际业务情况判断符合要求,删除或锁定与设备运行、维护等与工作无关的账号。 注:主要指测试帐户、共享帐号、已经不用账号等 2.检测操作 开始-运行-compmgmt.msc-本地用户和组-用户 编号:3 要求内容重命名Administrator;禁用guest(来宾)帐号。 操作指南1、参考配置操作 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在“系统工具->本地用 户和组”: Administrator->属性-> 更改名称 Guest帐号->属性-> 已停用 检测方法1、判定条件 缺省账户Administrator名称已更改。 Guest帐号已停用。 2、检测操作 进入“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计算机管理”,在“系统工具->本地用 户和组”: 缺省帐户->属性-> 更改名称

系统总体设计原则汇总

1.1系统总体设计原则 为确保系统的建设成功与可持续发展,在系统的建设与技术方案设计时我们遵循如下的原则:1、统一设计原则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尤其是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需从全局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2、先进性原则系统构成必须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能力。保证先进性的同时还要保证技术的稳定、安全性。3、高可靠/高安全性原则系统设计和数据架构设计中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和可靠。4、标准化原则系统各项技术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和相关规范。5、成熟性原则系统要采用国际主流、成熟的体系架构来构建,实现跨平台的应用。6、适用性原则保护已有资源,急用先行,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7、可扩展性原则信息系统设计要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可能设计得简明,降低各功能模块耦合度,并充分考虑兼容性。系统能够支持对多种格式数据的存储。 1.2业务应用支撑平台设计原则 业务应用支撑平台的设计遵循了以下原则:1、遵循相关规范或标准遵循J2EE、XML、JDBC、EJB、SNMP、HTTP、TCP/IP、SSL等业界主流标准2、采用先进和成熟的技术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使用XML规范作为信息交互的标准,充分吸收国际厂商的先进经验,并且采用先进、成熟的软硬件支撑平台及相关标准作为系统的基础。3、可灵活的与其他系统集成系统采用基于工业标准的技术,方便与其他系统的集成。4、快速开发/快速修改的原则系统提供了灵活的二次开发手段,在面向组件的应用框架上,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情况下快速开发新业务、增加新功能,同时提供方便地对业务进行修改和动态加载的支持,保障应用系统应能够方便支持集中的版本控制与升级管理。5、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系统能够支持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多个层面的可扩展性,能够实现快速开发/重组、业务参数配置、业务功能二次开发等多个方面使得系统可以支持未来不断变化的特征。6、平台无关性系统能够适应多种主流主机平台、数据库平台、中间件平台,具有较强的跨系统平台的能力。7、安全性和可靠性系统能保证数据安全一致,高度可靠,应提供多种检查和处理手段,保证系统的准确性。针对主机、数据库、网络、应用等各层次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可靠性策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8、用户操作方便的原则系统提供统一的界面风格,可为每个用户群,包括客户,提供一个一致的、个性化定制的和易于使用的操作界面。9、应支持多CPU的SMP对称多处理结构 1.3共享交换区数据库设计原则 1.统一设计原则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合理性、一致性和可用性,在全国统一设立交换资源库基本项目和统一编码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并制定统一的交换资源库结构标准。 2.有效提取原则既要考虑宏观决策需要,又要兼顾现实性,并进行业务信息的有效提取,过滤掉生产区中的过程性、地方性数据,将关键性、结果性数据提交集中到交换区数据库中。 3.保证交换原则统一设计数据交换接口、协议、流程和规范,保证数据通道的顺畅。 4.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系统结构根据XX电子政务网络发达,地区经济差异性等特点,交换区采用集中与分布式相结合的数据库系统结构,并逐步向大型集中式数据库系统过渡。这些与外部系统交换的数据也需要从生产区数据得到,也就是说需要XXXX数据和各XXXX 数据的采集不只是局限于XXXX和XXXX原定的指标。 1.4档案管理系统设计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